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背靠英伟达的Perplexity发布AI智能体浏览器 挑战市场霸主谷歌
财联社7月10日讯(编辑 史正丞)获英伟达投资的美国AI搜索初创公司Perplexity AI周三宣布,推出名为Comet(彗星)的AI浏览器,试图挑战谷歌Chrome的市场霸主地位。 (来源:公司官网) 简单来说,随着AI智能体应用的进步,定义人类如何“上网”正在成为一场刺刀见红的商战。 对于Comet浏览器而言,核心功能就是预装的Perplexity AI搜索——基于搜索结果生成AI摘要,以及随浏览器同步运作的AI代理程序Comet Assistant。 从同步放出的测评来看,AI助手可能才是这款浏览器的核心卖点(毕竟AI搜索只需要打开网页就能用)。Perplexity的浏览器AI助手能够自动识别用户正在浏览的内容,能够回答有关社交媒体帖子、网页视频或在线文档的相关问题,省下了复制网页内容进入聊天机器人的步骤。 (来源:Perplexity) 公司介绍称,AI助手能帮助用户“自动化处理日常任务”,例如总结当前页面摘要、搜索地图规划路线、查找邮件、总结日历事项、深度研究等。与OpenAI的Operator智能代理类似,Comet的AI助手也能“代替用户上网”,包括自动打开网站、完成预约事项等。 在演示视频中,用户使用语音要求浏览器寻找英伟达CEO黄仁勋展示Perplexity产品的视频,不仅展现浏览器支持语音输入,也展现AI搜索的效率和潜力。 在首发阶段,Comet将优先向Perplexity每月200美元订阅服务的用户开放,后续会逐步邀请登记候选名单的用户参与体验。 对于Perplexity而言,推出AI浏览器的核心目的是直接触达用户,且无需依赖主流浏览器的支持。 公司CEO阿拉文德·斯里尼瓦斯3月时曾表示,他开发AI浏览器的目标是“打造一个几乎能处理所有事务的操作系统”,让Perplexity的AI能够跨越应用和网站来协助用户。他在上个月也提及,成为用户的默认浏览器意味着“无限的留存率”,显然会为Perplexity带来更多的查询请求。 诚然,Perplexity能提供的AI服务,谷歌等竞品也具备相似的能力。例如一家名为The Browser Company的公司在6月推出人工智能浏览器DIA,核心功能看上去与Comet差不多。有消息称,除了不断发力AI搜索的谷歌外,OpenAI也在考虑推出浏览器,甚至已经下手从谷歌Chrome团队挖角核心成员。 StatCounter数据显示,6月谷歌Chrome浏览器占据全球市场68%的份额,远超苹果Safari、微软Edge和火狐的份额。 Perplexity成立于2022年,随着“AI搜索”火出圈,公司的估值在去年6月至12月期间从30亿美元跳涨至90亿美元。今年5月曾有报道称,公司正寻求以140亿美元的估值融资5亿美元。
OpenAI即将发布:开源模型和浏览器
OpenAI即将发布一款由AI驱动的网页浏览器,直接挑战谷歌Chrome浏览器,可能未来几周内正式发布,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消费者的网页浏览方式,同时为OpenAI提供一个更直接的渠道来获取用户数据 据传这个浏览器旨在将部分用户交互保留在其类似ChatGPT的原生聊天界面中,而不是简单地引导用户点击进入各个网站,可能集成OpenAI的代理Operator,浏览器能够代表用户执行具体任务,例如直接在网站上预订餐厅或自动填写复杂的在线表格,从而实现更智能、更自动化的网络体验 OpenAI vs 谷歌 根据网络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数据,谷歌Chrome目前拥有超过30亿用户,占据全球浏览器市场超过三分之二的份额。位居第二的苹果Safari浏览器市场份额仅为16%,远远落后 然而,OpenAI正试图利用其在AI领域的优势破局。如果ChatGPT的4亿周活跃用户能够被成功转化,将对谷歌的广告收入支柱构成巨大压力。Chrome浏览器通过提供用户信息,帮助谷歌更有效地进行广告定位,是其近四分之三收入的重要来源。 套壳? 据传OpenAI的浏览器是基于谷歌自家的开源项目Chromium构建的。Chromium不仅是谷歌Chrome的底层代码,也是微软Edge和Opera等众多竞争对手浏览器的基础 此次发布浏览器,是OpenAI在凭借ChatGPT颠覆科技行业后,寻求新增长点的又一重大举措 one more thing OpenAI开源模型终于要来了,他们准备下周四发布一个性能类似o3 mini “开放权重”的模型,这次发布不再是微软Azure独家,而是会同步上线到Hugging Face等其他云平台,不过这样微软和OAI的关系就更紧张了,微软想靠独家模型赚钱的算盘可能要被打破,因为客户们有了更多、更便宜的选择,甚至可以“另起炉灶 谷歌最近也没闲着,Gemini 3 在 Gemini-CLI 提交中被发现,可能很快会发布,用来对冲OpenAI的发布,下周各个大厂可能会迎来一波大的更新 如果OpenAI发布开源模型后,deepseek r2还会远吗? 参考: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media-telecom/openai-release-web-browser-challenge-google-chrome-2025-07-09/ https://www.theverge.com/notepad-microsoft-newsletter/702848/openai-open-language-model-o3-mini-notepad
苹果AI掉队,分析师呼吁更换CEO库克
库克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10日,据彭博社报道,投资研究公司LightShed Partners分析师认为,鉴于苹果在AI领域的困境给公司带来了重大风险,苹果应该考虑更换长期担任CEO的蒂姆·库克(Tim Cook)。 LightShed分析师沃尔特·皮塞克(Walter Piecyk)和乔·加隆(Joe Galone)在写给客户的研报中称:“苹果现在需要一位聚焦产品的CEO,而不是一位擅长物流的领导者。”物流指的是库克在2011年接任CEO之前负责供应链管理的背景。 “错失AI机遇,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苹果的长期发展轨迹,甚至丧失增长能力。AI将重塑全球经济中的各个行业,苹果有可能成为其中的受害者之一,”皮塞克和加隆表示,“库克在被任命为CEO时是合适的人选,他的表现无疑非常出色。但是在威廉姆斯离任之后,现在是时候进行更具颠覆性的变革了,而不是缩手缩脚。” 库克担任CEO期间苹果股价跑赢大盘 在LightShed分析师发表上述评论前,苹果宣布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将于本月卸任。威廉姆斯的职位将由在苹果工作了30年的萨比赫·可汗(Sabih Khan)接任。威廉姆斯曾一度被视为库克的潜在接班人。而现在,苹果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纳斯(John Ternus)被视为最有可能的继任者。 由于在AI功能部署方面落后于竞争对手,加上创业公司纷纷推出硬件产品与苹果设备竞争,苹果今年的股价表现大幅落后于微软和Meta等同行。2025年目前为止,苹果股价已下跌16%,而Meta上涨了25%,微软则上涨了19%。 不过,与库克掌舵以来苹果的长期表现相比,今年的股价下滑只是一个小插曲。根据彭博汇编的数据,自现年64岁的库克被任命为CEO以来,苹果股价已累计上涨逾1400%,而同期标普500指数的涨幅约为430%。 截至发稿,苹果发言人尚未就此置评。(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OpenAI宣布启动“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美国K-12教育全面AI化
OpenAI宣布与美国教师联合会 (AFT) 达成合作,共同启动“全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National Academy for AI Instruction) 这是一项为期五年的宏大计划,目标是为全美40万名K12阶段的教育工作者(约占美国教师总数的十分之一)提供AI相关的培训和支持,让他们引领AI在全美课堂中的应用和教学方式 作为首个承诺支持的合作伙伴,OpenAI将在五年内投入总计1000万美元,其中包括: • 800万美元的直接资金 • 200万美元的实物资源,包括工程支持、计算资源和技术指导,以帮助教师在真实课堂中构建和使用AI工具。 除OpenAI外,该计划还得到了联合教师工会(UFT)、微软(Microsoft)和Anthropic的共同支持 研究院的目标与规划 这些投资将用于在纽约市建立一个旗舰中心,并支持在2030年前在美国各地建立更多的区域中心。该研究院将成为一个全国性的枢纽,提供免费的培训和课程,将真实的课堂经验与前沿技术相结合,并优先考虑教育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衡量的影响力 在未来五年内,研究院将实现以下目标: • 到2030年,支持超过40万名美国教育工作者发展实用的人工智能素养 • 提供工作坊、在线课程和动手实践培训。 • 优先为高需求的学区提供广泛的资源和切实的利益。 • 在纽约市启动一个旗舰园区,并逐步向全国推广 通过OpenAI的支持,教育工作者和课程开发者将获得: • 用于构建定制化、针对特定课堂需求的工具的Token和API积分 • 将AI工具集成到研究院学习平台和学校教学系统中的技术支持 参考: https://openai.com/global-affairs/aft/
别被老外带偏了!DeepSeek使用率从50%暴跌至3% 揭秘背后:对中国科技抹黑
7月10日消息,一份来自国际知名半导体研究机构Semianalysis的数据显示,DeepSeek的用户使用率已从年初7.5%的峰值明显回落,官网流量同期下滑近三成。 随后这个报告引起轩然大波,一些行业专家看完这个解读之后直言,黑的太业余,简直是对中国科技的诋毁。 Semianalysis统计的数据显示,DeepSeek的使用率由过年时高点的7.5%下滑到如今的3%。另一张表格统计显示,2月25日-5月25日,DeepSeek官网访问量下降29%。 同期,两大海外竞争对手ChatGPT和谷歌Gemini交出的成绩单是,增长40.6%和85.8%。 另一个数据来自全球知名AI模型集成平台Poe。它们统计的数据显示,R1的使用率从2月7%的高点腰斩至4月底的3%,而第三方平台托管的Token流量占比从3月的42%骤降至5月的16%。 被吐槽的原因,这些机构核心统计对象是DeepSeek官网,不包括腾讯元宝、百度、夸克等深度接入DeepSeek的第三方渠道。 也难怪一些行业专家会吐槽上述国外机构的报告,当DeepSeek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存在,仅官网的流量数据怎么能体现其影响力的全貌? 不久前,Rokid创始人祝铭明回忆今年早些时候与梁文锋的一次交流时提到,“我问他有没想过扩充服务器,投入更多资源接住这波流量。” 那阵子,DeepSeek正处于流量高峰,太多用户同时涌入,导致官网时常出现“服务器繁忙”的提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用户体验。 “从长远来看,我们希望建立一个生态系统,让行业直接使用我们的技术和成果。其他公司基于我们的模型开发B2B/B2C服务,而我们专注于基础研究。如果产业链完整,我们无须亲自做应用。当然,如果有必要,我们完全有能力去做,但研究和创新始终是我们的核心优先级。”之前接受采访的梁文峰说道。 行业一些大佬对梁文锋评价很直观,他对技术的追求很纯粹,成就感来自所有人用他的技术。
曾经一码难求的Manus,裁员了
近日,各社交平台上有大量爆料称,之前爆火的AI Agent Manus进行裁员。据钛媒体报道,Manus在中国区的员工总数约为120人,其中40多名核心技术人员已转岗至新加坡总部,其余员工面临裁员优化,裁员补偿标准为N+3或2N。 今年6月中旬,Manus的相关广告就已经出现在新加坡公交站台以及地铁站中。并且Manus已在新加坡展开招聘,岗位包括AI工程师、数据科学家、软件开发经理等,薪资每月8000美元-16000美元,约合人民币11万元/月,年薪超过130万元。 距离Manus“横空出世”,还不足半年。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Manus不得不作如此调整? 潜在原因:监管收紧、技术受限、市场策略 此事可能首先与当前国际技术投资以及合作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据报道,Manus近期完成了由硅谷顶级风投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最新估值达到5亿美元。然而,Benchmark在注资后随即收到相关监管部门的问询,询问该笔投资是否涉及针对特定国家关键技术投资的新限制。鉴于外部环境原因,促使Manus将业务重心转向海外市场。 此外,据南洋时讯和联合早报报道,Manus AI研发负责人曾在内部会议中提到,由于无法及时获取最新AI芯片,公司的智能体迭代升级进度被迫延缓。因此,将总部迁往新加坡,或能够降低在技术层面受限的潜在风险。 另一方面,Manus的市场战略也是原因之一。据报道,Manus计划在日本东京开设办事处,以进军东亚和中东市场。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关键算力节点,具备地缘意义上的行业交流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能够为Manus的国际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伴随争议诞生 仍获得资本看好 Manus在今年3月一经发布便迅速走红,被众多自媒体吹捧为“全球首款通用AI智能体”,甚至被称为“下一个ChatGPT时刻”。其内测码一度在二手平台被炒至10万元一个,引发了大量讨论。 然而,Manus的爆火也伴随着大量争议。许多自媒体和网友质疑其为“套壳”产品,认为其技术并未取得重大突破,而是基于现有大模型的整合。此外,Manus的官网和注册方式均面向海外市场,进一步引发了对其“饥饿营销”策略的质疑。 2024年,Manus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真格基金等。2025年,Manus再次获得Benchmark领投的7500万美元融资,估值达到5亿美元。这表明资本市场对Manus的技术和市场潜力仍持乐观态度。 热度有衰退趋势 据AI产品排行榜,Manus在发布初期表现突出。在2025年3月的AI产品榜中,Manus的Web访问量达到2376万,位列第36位。然而,随着时间推移,Manus的访问量逐月下滑,4月降至1836万,5月降至1663万,6月小幅回升至1781万。这似乎反映了市场对Manus的热度消退,用户流量呈现下滑态势。 刚发布时,Manus被大量自媒体吹捧为“炸裂级”创新,但其技术实质和市场表现却受到多方质疑。外界批评其为“套壳工坊”,认为Manus并未实现真正的技术突破,而是通过整合现有大模型和工具链实现功能。此外,Manus的访问量下滑也表明其用户留存和市场热度不足。 AI Agent发展之路不会顺风顺水 但Manus裁员并不一定意味着其之前的热度完全是炒作。AI Agent行业作为一个新兴领域,面临着技术、市场和监管等多方面的挑战。Manus的裁员和战略调整可能是其在竞争中寻求突破的一种方式。正如业内人士所言,Manus作为应用层产品,需要多个大模型支撑,迁往新加坡有助于其规避技术限制并获取国际资源。 AI Agent行业需要在技术创新和产品力上取得突破,以避免陷入“爆红后暴毙”的困境。行业需要更加理性和克制的宣传,避免过度吹捧导致公众期望与实际表现之间的落差。最后,AI Agent公司需要在合规和国际化之间找到平衡,以应对日益严格的监管环境。 针对裁员一事,Manus回应称,此次调整是基于公司自身经营效率的考量,旨在优化人员结构和资源配置,提升整体运营效率。Manus表示,公司将专注于核心业务发展,继续加大研发和投入力度,以应对市场的挑战并保持竞争优势。
一个让你假装网红的App,凭什么两年赚200万刀?
该说不说,在这个人人都是自媒体,万物皆可播的年代,每个人都有那么一个瞬间—— 想当个网红。 世超也想过。 毕竟屏幕里那些大主播开个直播,礼物收个不停,那小日子简直不要太爽。 可现实总会抽醒你。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精心剪辑的视频,播放量不过百;鼓起勇气开个直播,观众只有自己的几个兄弟。 但你有没有想过,其实偶尔,你也可以体验一下网红的感觉。 前段时间,世超刷到了一个 App 叫 Parallel Live。 功能简单粗暴:让你假装自己是个大网红,正在开直播。 只要打开 App,屏幕就会涌入成千上万的观众,用各种彩虹屁轰炸你的直播间,甚至还有一些大哥给你不断刷礼物。。。 当然,都是假的。 就这么一个比当年 LOL 盒子还夸张的软件,它的开发者自曝 2 年内赚了 200 多万刀。 这 App 真就这么受欢迎吗?世超决定试一试。 首先 App 很贵,一周居然要 10 刀。 还好它有 3 天免费试用,不然哥们真舍不得掏这个钱测这么一个软件。。。 开会员能干嘛呢,每天领 50 金币。 有金币,你才能买观众。15 个金币买 5000 观众,50 个金币 20000 观众。 之后,你还可以选择这些观众到达的时间,以及这一场直播中最多会有多少观众。 别说,假的还挺充分的。 点击开播后,很快就有一堆假人过来捧场了。 说实话,有点一眼假。。。评论太不走心了。 不过为了让直播更真实,App 还分出了 9 个位置,点击每一个位置都可以触发话题。 比如右中这个区域,你可以设置成话题“火锅”,接着再提前写好火锅相关的评论。 设置好后,你在直播时,点击画面右中区域,机器人就会按照你之前设定好的句子发送评论。 别说,这一下,还真有点像观众真的在和你互动。。。 除此之外,你还能设置直播间里的粉丝属性,比如好奇、高兴、搞笑甚至是喷子。 喷子世超试过了,没有任何变化:总结为洋人不懂中文。 软件的体验大概就是这些。 世超很好奇,这玩意除了能让用户体验几分钟网红(而且体验也不好),还能干嘛呢。 诶,在开发者 TikTok 置顶的视频里,你就能看到他是如何演示的。。。 他在迈阿密一个派对上,打开这个 App 假装直播,结果大家都围着他转。 下午,他转头去了一场顶级艺术展。本来门票要 1000 刀,结果人家看到他的 Instagram 直播有 2.4 万观众,直接让他进去了,还给他介绍其他名人。 就这么一个视频,400 万播放,27 万点赞。 这还是只是其中一个,开发者也拍了很多类似视频,来宣传这个 App 用起来有多爽。。。 要知道,这个开发者本来就是一个网红,在 TikTok 上有 100 多万粉丝。 看来 App 真给他宣传出去了? 其实一开始,这哥们只是想做一个实验: 就是想看看周围人会对明星有什么样的反应,后来做着做着,就把软件端出来卖了。 但世超觉得这种玩意,真有人买吗?毕竟怎样都有被识破的风险。 就比如有网友问,如果别人问你要 IG 账号你咋办? 他说,你直接找一个网红 meme 账号,然后在这个 App 里设置好一样的昵称和头像就行了。 可即便伪装成别人的账号,别人真较真,点进去看看就知道你是不是真的了。。。 所以,这个很容易被拆穿的 App,真能 2 年赚 200 万刀? 看到这,或许有差友态度很明确,觉得是作者吹牛。 的确,这种收入图,世超用 Excel 两分钟就能给你做一个;App Store 200 万下载量,2 万多的好评,你想刷也能刷得起来。 也许整件事,就是一个网红,为了让自己更火,制造了一个噱头产品。 接着,他通过再编造一个“ 靠App年入百万 ”的暴富故事,来吸引更多的关注和流量。 他卖的不是 App,卖的是故事。 但其实另一方面,世超又觉得,这个 App 或许真有它的受众。 因为现代的人,都有一种流量敬畏。 但凡在路上看到别人拿手机咔咔直播,下意识会觉得对方可能是什么小网红,客气一下,万一也能把自己带火呢。 就跟现在拿一个 pocket 去餐馆吃饭,人老板都要给你多加 2 块肉,生怕你是探店博主。 甭管你心里持着什么态度,多少还是要 respect 一下。 因为客气对待他们,带来的流量效益往往是巨大的。不客气对他们,万一被冲了,普通人真承受不了。 所以这个 App 如果真的火,也不是没可能。 但它靠的不是虚荣心,而是我们真实的敬畏。 撰文:刺猬 编辑:莽山烙铁头 美编:三狗 图片、资料来源: Parallel Live 一款伪直播应用 赚了百万美元
工信部复查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补助,比亚迪奇瑞核减超1.4亿元
IT之家 7月10日消息,工信部6月底发布《关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初审情况的公示》(下称“《公示》”),开展了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工作。 《公示》显示,多家车企在2016 年~2020年实际获得的补助资金均较申请金额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主要原因是申请补贴的车辆相关凭证不符合清算通知申报要求,或车辆未按有关要求上传运行数据。 据第一财经报道,在5年均有获得补助资金的车企中,比亚迪在2016年~2020年平均每年获得376万元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其中2019年获得的补助资金最高,达811万元。初审核查后,比亚迪在2016年~2020年实际补助的车辆较申请数量减少近5000辆,实际补贴金额较申请金额减少约1.42亿元。 同期5年时间,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平均每年获得1.24亿元补助资金,其中2017年获得约3亿元的补助资金。初审核查后,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2020年实际补助的车辆较申请数量减少约2776辆,实际补贴金额较申请金额减少约9700万元。 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吉利汽车、上汽集团、奇瑞汽车、东风汽车集团均在2017年~2020年获得了4年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每年平均补贴金额在91万元~1305万元区间。其中: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平均每年补贴金额最高,约1305万元; 奇瑞汽车次之,每年平均补贴金额为794万元,4年总核减补贴金额超1.4亿元; 吉利汽车平均每年补贴466万元; 广汽集团、一汽集团平均每年补贴金额在200万元~300万元区间; 上汽集团最少,每年平均补贴金额仅91.5万元。 IT之家注意到,特斯拉在2020年首次参与国内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贴,该公司申报推广的车辆没有出现核减情况,当年补助资金1120万元。
小米YU7神话AB面:车主苦等,黄牛入场,友商截胡,供应链绷紧
卖爆的小米YU7,也有幸福的烦恼。 采写/思琪 编辑/天南 “走进店里我都不用介绍参数,很多车主只问两个问题:一什么时候能提车;二是有没有券。” 近日,《财经故事荟》探访北京合生汇一家小米汽车直营店时,销售人员吴华(化名)乐观表态。 他描述的是车主线下购买小米YU7的场景。自6月26日上市后,小米YU71小时内大定突破28.9万辆。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放眼新势力赛道,2024年全年,理想、蔚来、小鹏交付量分别为50.45万辆、22.19万辆、19万辆。也就是说,小米YU71小时大定超过了蔚来、小鹏全年的总交付量,超过理想的一半。回想小米SU7,24小时大定才8.89 万辆。 为什么同样是小米出品,小米SU7和小米YU7的订单量差距如此之大?一方面是比起轿车,中国车主更喜欢 SUV;另一方面是在 SU7上市前,小米汽车的品牌力并未打响。 一位盲定了YU7的车主表示:“小米SU7上市前,包括我老婆在内的女性,都质疑小米怎么配卖20-30万元的车,现在不管是我们还是她闺蜜都准备抢YU7。” 透过现象看本质,用户为何愿意买爆小米YU7?小米YU7冲击波刺激了哪些友商?友商们采取了什么措施应对小米YU7爆火? 一 苦等的车主,绷紧的供应链 小米YU7 这么火爆,到底谁在下单? 在7月2日的直播中,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透露,小米YU7预订车主平均年龄33岁,较小米SU7车主年长约3岁,其中女性车主占比更高,达30%,比小米SU725.5% 的女性车主高5个百分点。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 小米汽车所定位人群正是新能源的主流人群。相关媒体调查显示,26岁至45岁年龄段(即 80 后和 90 后)在新能源用户中占比达到 65.1%。 为什么是小米YU7? “它用一个大众能接受的价格,满足了车主几乎所有的需求。” 一位看完小米YU7 整场发布会并于当日快速下定的车主对《财经故事荟》表示。 还有一位小米YU7 准车主表示, “小米YU7 最大的卖点就是让用户拥有法拉利般的体验,最大的差异就是比法拉利便宜。” “雷总给用户的’情绪价值’没有人能比得过,别说新势力了,小米粉丝黏性甚至比一些历史悠久的车企还要高。” 北京合生汇五楼,一家阿维塔销售人员口中流露出掩饰不住的羡慕。 7 月 6 日,小米YU7 正式开启全国交付,在诸多网友发布的视频和图片中可以看到,雷军在北京小米科技园亲手给首批 YU7 车主交付新车,并为他们开车门。此前,小米SU7 交付时,雷军同样如此,并且其还请小米SU7 Ultra 准车主吃饭,话家常。 从某种程度上,小米YU7 满足了车主对于配置、性能以及颜值的综合诉求——既有功能上的,也有情绪上的。 但漫长的排期,成了车主们的共性痛点,“等或者不等,这是个问题。” 据了解,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已有多名小米YU7 准车主投诉,“起初下定并不知道交付时间,只有锁单后才知道。” 一位刚下定小米YU7 标准版的车主无奈表示,“我提车差不多要等一年,虽然我很喜欢小米YU7,但是我的指标等不了,后续指标延期又要有隐形支出。” 还有一位需要等待近一年才能提车的小米YU7 准车主考虑转买蔚来了。他说一年时间太长了,而且电动汽车的免税政策将于今年年底到期,明年的政策还不知道什么样子。“我等不起了,正好趁现在热度,买蔚来还给报销小米YU7 定金。” 据吴华表示,当下小米YU7 标准版等待时间最长,Max 版本时间短一点。具体来看,标准版锁单后最快 53-56 周交付,Pro 版锁单后最快 48-51 周交付,Max 版锁单后最快 33-36 周交付。 面对网友关于提车周期较长的关切,在 7 月 2 日的直播中,雷军出人意料地推荐了竞争对手的车型:“如果大家着急用车,可以考虑小鹏 G7、理想 i8,甚至 Model Y,特斯拉近期推出了不少优惠政策。” 车主苦等背后是小米汽车产能不足。据悉,当前小米汽车在北京经开区只有一个整车制造工厂投产,年产能 15 万辆。另外虽然小米汽车专门为YU7 建造了智能制造产业基地二期项目,但投产日期尚未确定,即使该项目立刻投产,两期项目合计 30 万辆的年产能也只能勉强满足两款车的生产。 产能瓶颈尚未突破,供应链体系又迎来新的挑战。小米YU7 爆火也在供应链体系发生连锁反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应商人士邓辉(化名)表示,小米YU7 订单激增,小米的供应商们喜忧参半。一方面,火爆的订单需求,带来了潜在的可观营收,以 AR-HUD 独家供应商华阳集团为例,YU7 订单预计带来年营收增量 8-10 亿元。另一方面资金周转压力也陡然增大,不少供应商无法拿到现钱,订单一多可能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 不过雷军显然已经考虑到了这一问题。据了解,小米已经和银行针对供应商推出了专项信贷产品。目前已经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交通银行等开展合作。 小米天星供应链金融平台正是典型案例,它专门针对不同行业客户及业务提供一站式供应链解决方案,从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供应商们因时间未到期无法承兑的问题。该平台工作人员对《财经故事荟》举了一个例子,“如果供应商有一张承兑汇票付款日期在 10 月,但是其 7 月就要用资金,银行无法报下来,那可将承兑汇票交予我们给兑付,从而缓解资金压力。” 有意思的是,小米YU7 提车太久还影响小米汽车销售人员提成发放。“我们的提成分两次发放,车主下定发一半,提车再发另一半。” 吴华对《财经故事荟》表示,“有的同事离职了还没有拿到第二部分提成。” 不过,尽管火爆的订单导致工作量大增,交付周期过长又导致提成延后,但比起那些猝然倒闭的新势力如极越、哪吒等,爆卖的小米YU7,起码让小米汽车的销售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二 疑似黄牛入场,但赚差价也不容易 小米YU7 绷紧的产能,漫长的排期,也让一些黄牛们嗅到了赚钱机会。他们打算快速抢单获得更靠前的排期,然后加价转让获利。 不过,要赚到这笔钱,似乎也并不容易。 “我是第一批拍下的,20-23 周提车,目前已经拉交付群,只要给我补上 5000 元定金,其他价格好说。” 在闲鱼二手交易平台上,一位内蒙古鄂尔多斯的卖家对《财经故事荟》表示,他是 6 月 26 日晚上 10 点下定小米YU7 标准版的准车主,据其提供的订单,车辆已经待生产中。 一位自称人在海南的卖家也在转让小米YU7 标准版。“目前交付专家已经拉了交付群,车辆在生产中,预计 31-34 周可提车。” 他说,“原价转让,只要给我定金就行。我觉得等的时间有点久了,而且我现在急用钱,所以含泪转让。” 据《财经故事荟》了解,闲鱼上有一部分是像上述两位卖家一样的个人车主转让,他们或因为交付周期长或因配置不喜欢而转让订单;此外,还有一部分疑似“黄牛”试图溢价转单谋利。 “想赚点外快。” 一位北京的卖家郭强(化名)告诉《财经故事荟》,其转让小米YU7 Max 版本,并明确表示北京区域立马可提车,标价 10000 元。“车辆已经到交付中心了,只要购买订单后就可以立即找交付专家提车。” 他说,“10000 元是加价价格,还有 20000 元的定金需要给我,除此以外没有任何额外费用。” 另一位北京卖家声称,他手里有 14 个不同版本的小米YU7订单等待出售。“不同版本、不同提车日期,价格都不一样。你选择订单后我给你报价。” 他对《财经故事荟》表示,小米YU7 标准版一般溢价 3000-4000 元。 小米汽车官方允许订单转让吗?《财经故事荟》致电小米汽车官方,其明确表示,下定车主在支付定金后的 168 小时 (即 7 天) 内,可随时修改 YU7 的车辆配置,但锁单之后,车辆已经排产,配置、车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订单信息无法修改,且定金不退。 据了解,早在发布会上,雷军就专门提及防范黄牛的举措,明确一个用户仅能下定一台车且锁单一台。 那这种情况下,订单到底该如何转让呢?目前来看,有 三种方式。 其一,锁单前转让,提交买家信息。小米官方留给下定车主 7 天犹豫期,在犹豫期间,可更改配置、车牌所有人以及退单等,犹豫期一过将自动锁单。这种方式虽正规但意义不大,因为当下排产已经接近一年,无法满足那些想要快速提车的车主诉求。 其二,锁单后提车前转让,更改上牌人信息。虽然官方明确表示锁单后,配置、车牌所有人、交付中心等订单信息无法修改,且定金不退,但并不绝对。“锁单之后车辆虽不允许转让,但是有一次更改上牌人信息的机会,不过必须是直系亲属。” 小米汽车官方客服对《财经故事荟》表示。 “原则上我们锁单后是不允许更改上牌人信息的,就是为了防止一些 “黄牛” 倒卖,但是有一些下定的车主确实填错了信息,我们也是可以给他们更改的。” 小米汽车销售吴华对《财经故事荟》无奈表示。 这本是为了车主考虑,却给了黄牛可乘之机。“我有办法在提车前更改上牌人信息,不过仅限于北京。” 郭强对《财经故事荟》表示。当问及如何转让时,郭强表示, “你可以理解为我没北京指标,把车挂到你的指标上,你付尾款后相当于购买了一辆新车。” 还有卖家透露,“有一部分‘黄牛’会拿假的直系亲属证明来要求销售更改车主,但是我们个人卖家一般不会这样做,因为不值当。” 对此,吴华劝诫车主,“我不建议车主去一些平台购买转让订单,以防上当受骗。此前有一个车主来联系我说购买了我名下的一个客户的订单,但是我沟通后发现,客户并没有转让过订单,甚至不知道这件事。这明确损害了我们车主的权益。” 其三是提车后转让,以二手车交易方式过户给买家,这个要求买家有同一区域的指标。上述内蒙古以及海南的个人卖家都是以这种方式转让。“我目前了解到的只有这种二手车转让。” 上述内蒙古卖家表示,但这面临一个弊端,“无法申请 1.5 万置换补贴或者 2 万报废补贴,因为这仅限于首任车主使用。” 他说。 不管是哪种方式,订单转让有风险,车主应谨慎甄选。“我们平台只是给买卖双方提供了一个沟通的桥梁,车辆交易严格管控,线上并不能直接交易,后续交易需要双方商量约定交易。” 闲鱼官方平台表示。 三 坐不住的友商着急“截胡” 当二手车平台上的疑似 "黄牛" ,试图加价倒卖订单时,看着小米YU7一小时 28.9 万的大定数据,一些友商们估计已经睡不好觉了。 目前,小米YU7 瞄准的中大型 SUV 市场上,早已成为红海。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 年,中大型 SUV 细分市场前 5 个月销量为 35.6 万辆,同比下滑 7.8%;市场份额为 4%,同比缩减 0.7 个百分点。 内卷之下,小米YU7 销量的增长,势必意味着其他友商销量的同步下滑。 小米YU7对标的特斯拉 Model Y,似乎是潜在的受冲击者。毕竟,雷军在发布会上处处对标特斯拉 Model Y。 此前,特斯拉 Model Y 常年霸榜 SUV 冠军之位。据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特斯拉中国6月批发销量达61021辆,环比增长12.3%,成为豪华品牌销量冠军。 就在小米YU7 上市后的几天后,特斯拉宣布了涨价,虽然只是 Model 3 长续航版的售价上调 1 万元,但这也表明了特斯拉从容的态度。 特斯拉如此气定神闲,在于其过去也轻松顶住了小米SU7的冲击波。自 2024 年 3 月 SU7 上市后,整个 2024 年共交付 13.5 万辆,同年特斯拉 Model 3 累计全年销量为 17.68 万辆,依旧同比增长 20%。今年 1-5 月,两者销量不相上下,Model 3 依旧同比增长 42.64%。 真正遭遇小米YU7冲击波的,一是与其处于同一价格带的中国新能源友商们。从市场来看,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上,理想 L6、小鹏 G9、蔚来 ES6、问界 M7、智界 R7、唐 L DM、岚图 FREE 等车型都将面临着小米YU7 的围剿。然而这几款产品中只有理想 L6 月销量过万。 小米YU7 上市后对中国新能源友商们的影响已经反映到了 4S 店和销售人员身上。“我们每天都有任务指标,比如要与多少个客户沟通,小米YU7 上市后,我的很多意向较大的客户下定了小米YU7。” 北京合生汇一家蔚来门店的销售人员李阳(化名)对《财经故事荟》无奈讲道。 吴华透露,来看小米YU7的车主有一部分是那些想换车但没想好换什么,在几个品牌之间游走的人群。小米YU7上市后,他们果断下定,还有一部分人在徘徊最大的原因就是等待太久。 针对小米YU7 提车久的问题,不少中国新能源友商们开启了 “抢客” 大战。据不完全统计,阿维塔、智己、蔚来、极氪、智界等多家友商都表示给小米YU7 下定车主报销 5000 元定金。其中,阿维塔、蔚来、智界可给用户减去 5000 元车价,智己提供 5000 元电卡,极氪提供小程序 5 万积分。 对于小米YU7 的过于火爆,友商销售人员各有说辞,但都表示 “车是好车,但过于神话了。” 李阳透露:“小米YU7 到店后,我们组团去试过车,感觉它还是被捧得太高了,有些细节方面还是跟想象有些差距。” 在他看来,一辆 25 万级的车方向盘不能电动调节且没有外后视镜防自动炫目功能是难以想到的。 二是那些传统豪华制造商们,包括那些降价到与小米YU7 同一区间的二线豪华品牌和 BBA 们,还有那些更高端、更个性的超豪华品牌。小米YU7 对他们的冲击不只是销量更是品牌定位。 为了能够在电动化路线上复制燃油车的荣光,以防更多的 “小米YU7” 上市后进一步被挤压市场空间,传统豪华制造商们坐不住了。奔驰就为电动超跑概念车提供了装饰性 V8 发动机声浪,试图吸引那些爱玩、会玩的中国年轻车主。 但这种临时举措恐难奏效。当下,中国车企十几万的车型已配备媲美BBA的标准配置,而传统豪华品牌既缺乏性价比,其严肃高冷的品牌调性对年轻消费者也缺乏吸引力。
监控视频缺失 特朗普避而不谈 “爱泼斯坦案”再掀阴谋论
  近日,美国联邦调查局及司法部公布了一份最新结论称,没有证据支撑已故富商杰弗里·爱泼斯坦并非自杀的猜测,并称不会再公布有关“爱泼斯坦案”调查的相关文件。结论公布后,引发外界质疑。   马斯克8日再就“爱泼斯坦案”抨击美国总统特朗普,并确认他新成立的政党“美国党”将把曝光“爱泼斯坦案”文件作为优先事项。   杰弗里·爱泼斯坦是谁,有关他的案件和他的死亡又为何被美国各界高度关注?   最新结论公布   引舆论质疑    美司法部称爱泼斯坦“客户名单”并不存在   美国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7日公布了时长11小时的爱泼斯坦牢房外视频,表示爱泼斯坦是在牢房中自杀,没有证据表明爱泼斯坦是被谋杀的。但是公布的视频却缺少了一分钟。联邦调查局和司法部联合公布的备忘录还称,没有证据表明爱泼斯坦保留了一份性侵丑闻相关的“客户名单”,也没有证据表明爱泼斯坦敲诈过知名人士。   美司法部长称监狱监控重置致缺失一分钟   8日,在面对媒体对视频缺失一分钟的质疑时,美国司法部长邦迪称,这是因为每晚监狱的监控都会重置,所以导致视频缺少了一分钟。   美国司法部长 邦迪:每天晚上监控都会重置,所以每天晚上的监控视频都会少一分钟。所以我们找来发布的那个视频,也是缺少了一分钟,爱泼斯坦案就是这样。   而在媒体记者向邦迪提问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还插话,试图打断邦迪的回答。   美国总统 特朗普:你还在谈论杰弗里·爱泼斯坦吗?我不敢相信你在这样的时候还在问爱泼斯坦的问题。我们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还有得克萨斯州的洪灾悲剧,(现在追问爱泼斯坦案)像是一种亵渎。   马斯克定下“美国党”优先事项   曝光爱泼斯坦案文件   当地时间7日,在美国联邦调查局及司法部公布结论后,马斯克在X上发布一张小丑形象的梗图,回应美司法部对爱泼斯坦案的表态。   该图片展示了美国政府在这个问题上不断变化的立场:我们将公布爱泼斯坦案名单;我们需要更多时间;爱泼斯坦案名单就在我桌子上;爱泼斯坦无“客户名单”。   去年参加竞选时,特朗普曾表示要公布涉及“萝莉岛”的大人物名单,该名单被指包括一些知名民主党人士或支持者。美媒称,如今承认爱泼斯坦没有一份事关权势人物的“客户名单”,代表着特朗普政府公开放弃了其竞选时许下的政治承诺。   马斯克8日在他的社交平台X上发帖称,“如果特朗普不公布爱泼斯坦相关文件,怎么能指望人们对他有信心?”   一名用户在该帖下方评论,询问曝光这些文件是否会成为“美国党”的优先事项。马斯克用一个“💯”的表情符号予以肯定回应。   马斯克上月在与特朗普激烈公开争执期间就曾发帖,暗示特朗普与“爱泼斯坦案”有关联。不过这条帖文随后被马斯克删除。   案件涉政商权贵   死因疑点重重    杰弗里·爱泼斯坦是谁?   杰弗里·爱泼斯坦,生前是一个美国富商,20世纪70年代末踏入金融界,逐渐发迹成为亿万富豪。他与美国政商各界的权贵和名人交往甚广,而他结交权贵富豪的方式,就包括提供特殊的“招待”。   1998年,爱泼斯坦买下美属维尔京群岛的一个私人岛屿,以招募按摩师为由诱拐年轻女孩,并在那里组织大规模未成年人性交易活动。   受害者 弗吉尼亚:毫无疑问那里很美,它还有个昵称,萝莉岛,但这个名字不是爱泼斯坦取的。   一些美国政客和名人被指曾到访过此地。   “萝莉岛”前员工 斯库利:有时候岛上会来一些大人物,我看到克林顿和爱泼斯坦在客厅的门廊边聊天。那是爱泼斯坦最喜欢的地方,旁边没有其他客人。   爱泼斯坦案何以牵动美国社会神经?   2019年7月,爱泼斯坦因涉嫌合谋拐卖和性侵未成年女性被捕。同年8月10日,爱泼斯坦在纽约一座监狱等待审判期间神秘死亡,法医称他是“自缢而亡”,所用工具是他的床单。据报道,爱泼斯坦死亡当天,狱警睡着了,监控出故障了,狱友离开了,疑点众多。   爱泼斯坦性侵丑闻一经披露,便引起轩然大波,各种传闻不断。   2024年1月,在美国纽约地区法官普雷斯卡的命令下,200多份、数千页与爱泼斯坦案有关的法庭文件被陆续公开。随着这批法庭文件的解密,一份涉及上百人的“爱泼斯坦名单”被公开,涉及多名精英富豪,甚至是美国政要,其中包括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英国安德鲁王子等。   特朗普政府对待爱泼斯坦案态度如何?   去年竞选总统期间,特朗普多次宣称,若自己当选,爱泼斯坦的“萝莉岛”客户名单将被公之于众。今年2月,美国司法部长邦迪被问及司法部是否会公布“客户名单”时这样答到。   美国司法部长 邦迪:它正放在我的桌上,等待审查,这是总统特朗普的指示,我正在审查。可能是在明天,你们将会看到很多的飞行日志,很多名字、很多信息。   然而,当相关档案在今年2月底公布时,其中却并没有任何爆炸性的新信息,与公众对案情透明度的期待相去甚远,外界指责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隐瞒真相。7月8日,邦迪称是记者误会了她2月份时说的话,她并不是说正在审查客户名单,而是指的审查整个案件文件。   美国司法部长 邦迪:我当时的回答是,“它正放在我的桌上,等待审查。”我指的是案件的文件以及肯尼迪和马丁·路德·金案件的文件,我说的是这个意思。
三星Galaxy Z Fold7 首发上手:全球最薄?一年挤完三年牙膏
轻薄盈盈 干货满满 不出所料,今年的三星依然选择去做那个「圆滑当道时代的锐利异类」。无论是边框还是屏幕,它不混用圆角直角元素,刀起刀落,将金属和玻璃的精致感拿捏的无出其右。 甚至于从正面看过去的第一眼,你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是一台三星折叠屏。得益于三星最近一年的「瘦身运动」,Galaxy Fold7 在一年之内减掉了半个鸡蛋的重量。 换句话说,这是一台将将 215g 的全能大折叠。此外,三星对机身也做了暴力瘦身,折叠状态下 8.9mm,展开后只有 4.2mm,直接看齐折叠屏市场第一梯队! 更重要的是,三星将外屏的比例缩短回了 21:9,曾经被大家吐槽像是遥控器一样的手感终于不复存在了,100% 的外屏就可以发挥出 100% 的实力。 与此同时,Z Fold7 的内屏也增大到 8 英寸,取消了之前「雾里看花」一样的屏下摄像头,而是回归理性,重新装上了一颗 1000 万像素的挖孔前置摄像头,实现内外屏前摄表里如一。 怎么说呢,这次的前置摄像头能够自信地直视「瑕疵」,做到功能不打折扣,比拙劣的「医美」更显真诚。 至于铰链,虽然做轻做薄,依旧稳定,多个角度都能悬停。更重要的是,三星的折痕处理也终于有了可圈可点之处,心系天下 W25 上面那块位于折痕控制第一梯队的大屏,终于来到了 Fold 系列本体。 影像方面,Z Fold7 用上了和 S25 Edge 同款的 2 亿像素主摄,以及我们的老朋友 1200 万像素超广角和 1000 万像素 3 倍长焦——不过虽然是旧瓶,今年的三星计算摄影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新的体验。 三星的传统艺能也发挥正常,处理器依然使用高通为三星特调的骁龙 8 Elite for Galaxy 平台,算得上是满血折叠怪兽。电池这块,三星也真是坚持节食的 4400mAh,在国产 5000+ 起步、6000mAh 横飞的当下,确实略显克制。 但更重要的是瑕不掩瑜。Z Fold7 相比过去几年的挤牙膏,三星从折叠屏从垫底生重回佼佼者。只能说国产折叠屏的崛起之势确实强劲,三星这个折叠屏先行者必须要发力开始维护自己的护城河了。 而在 Z Flip7 上,似乎是感到今年做小折叠的手机厂商越来越少了,三星今年一次性来了两个。其中一个是走精致时装周路线的 Galaxy Z Flip7,一个是价格劝退不了的青春版的 Flip FE。 对比去年,Z Flip7 的最大升级无疑是那块外屏,从此前的「文件夹小窗」升级成环绕镜头的大号副屏,也算是追赶上了国产小折叠们的先进设计。 为了强调外屏的功效,三星将外屏的边框宽度缩窄到了 1.25mm,同时做到了最高 2600 尼特的峰值亮度,加上高刷与 One UI 8 的优化,让这块外屏既好看,又实用 值得关注的是,三星在今年的两款小折叠上均放弃了高通处理器,而是改用自家的 Exynos 了。Z Flip7 采用的是 Exynos 2500,Z Flip7 FE 则是 Exynos 2400,或许是三星为了 2nm 制程争夺战而提前布下的暗桩。 至于 Z Flip7 FE,它基本上拿的是去年的 Flip6 同款模具,配置及格,长得耐看 。更重要的是,它能吃上国补。Z Flip7 FE 仅提供 8+128GB 或者 8+256GB 两种规格,以及黑白两色。功能不拉胯、价格更亲民,是一台更容易入门的小折叠。 通过皮肤状况给你的健康打分,这个扎心又有点上头的功能,是三星新发布的 Galaxy Watch 8 带来的新功能——抗氧化指数检测。 衰老的本质是氧化,皮肤老化、细胞病变,有点像铁生锈,而类胡萝卜素就是一类抗氧化剂,专治破坏分子「自由基」。Galaxy Watch8 可以用背面的光感传感器,读出皮肤里这些「卫士」的大致库存量,从而给你一些饮食提示,水果蔬菜是不是该加量了? 如果想要检测皮肤健康指标,只需要把手表摘下来,用拇指用力按下背面的传感器,5 秒钟后手表就会分三档给出检测结果。 怎么说呢,手表终归不是专用的医疗器械,这样的检测更多只能起到促进用户引起对健康问题的关注,并不能真正作为可参考的医疗检测结果。 但是虽然可能测不准,但架不住咱真想看啊。把精准抗衰落作为营销卖点,三星真是踩爆了全人类的怕老怕死怕丑痛点啊。 整体来说,三星 2025 年的折叠新品策略可以总结成一句话:做出正面回答。在连续挤了两三年的牙膏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一款尊重消费者需求、敢于改变形态的 Z Fold,一台面向中端市场、可以继续推动小折叠普及的 Z Flip FE 。 更重要的是,三星的正面迎敌,是给国产厂商们的一个信号:我们不断推动极限的道路,正在让老牌厂商感到危机。 文 | 马扶摇
韩国法院签发逮捕令 尹锡悦再度被拘留
  当地时间7月10日凌晨,韩国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经过审理,批准内乱特检组对尹锡悦提出的逮捕申请,签发对前总统尹锡悦的逮捕令。尹锡悦随即被当场收押。   这是尹锡悦自今年3月8日被法院决定取消拘留、予以释放以来,时隔124天再次被拘留。 △当地时间7月9日晚,尹锡悦结束审查,离开法院   当地时间7月9日下午至晚上,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尹锡悦进行了近7个小时的拘留必要性审查;尹锡悦在审查结束后被送往位于京畿道义王市的首尔拘留所,等待法院的判决结果。   法院认为尹锡悦有“毁灭证据、逃跑可能性”   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经审理后认为,尹锡悦有“毁灭证据的可能性”,因此签发了对他的逮捕令。   据内乱特检组方面介绍,尹锡悦当天在出席审查过程中做了约20分钟的总结发言,主张对他的指控并不成立。而特检组当天准备了178张演示文稿,以证明尹锡悦因犯下破坏法治主义和司法秩序的严重罪行,拘捕在所难免。特检组同时还向法院提交了长达约300页的意见书。尹锡悦的律师团当天也展示了167张演示文稿,对特检组提出的嫌疑进行了反驳。   据了解,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方面接受了特检组主张,认为尹锡悦谎称经过合法程序宣布紧急戒严,却在紧急戒严被解除后才制作虚假的宣布戒严文件,并指示删除内乱共犯的加密电话记录等,“这些行为本身就相当于毁灭证据”。   此外,法院还认为,尹锡悦此前多次在没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拒绝调查机关的传唤调查要求,在内乱审判中也一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因此在尹锡悦被宣判重刑的可能性较高的情况下,特检组方面提出的“有逃跑的可能性”的主张也有道理,因此签发了对尹锡悦的逮捕令。 △当地时间9日晚,尹锡悦乘坐的车辆进入首尔拘留所   接下来,尹锡悦将在拘押状态下继续接受调查以及关于“内乱案”的庭审,韩国调查机关也可能对其进行追加起诉。   特检组将对尹锡悦进行最长20天调查   本月6日,韩国负责调查紧急戒严事件的特检组以涉嫌滥用职权等为由,提请法院批捕尹锡悦。尹锡悦被捕后,特检组将对其进行最长20天的调查。   特检组先前表示,尹锡悦涉嫌妨碍执行特殊公务、违反《总统警卫法》、滥用职权、伪造公文等。由于提请批捕书中列明的内乱罪相关嫌疑在检方、警方调查阶段已得到一定证实,预计之后调查将集中于尹锡悦的外患罪嫌疑,包括涉嫌为宣布戒严制造理由,派无人机侵入朝鲜首都平壤,以挑衅朝方。   尹锡悦两度被捕时间线   ·2024年12月3日晚,时任韩国总统的尹锡悦发布紧急戒严令。   ·2024年12月14日,韩国国会通过对尹锡悦的弹劾动议案,尹锡悦被停职。   ·2025年1月15日,韩国共同调查本部执行对尹锡悦的逮捕令。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第一个被逮捕的现职总统。   ·2025年1月19日凌晨,首尔西部地方法院批准对尹锡悦的拘留令。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以现任总统身份接受拘留调查的总统。   ·2025年1月26日,韩国检察厅紧急戒严特别调查本部以“涉嫌发动内乱”拘留起诉尹锡悦。尹锡悦成为韩国宪政史上首位被起诉的现任总统。   ·2025年3月7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批准了尹锡悦方面提出的拘留取消申请。尹锡悦次日下午被释放,从首尔拘留所离开。   ·2025年4月4日,韩国宪法法院通过弹劾尹锡悦的裁决,尹锡悦即刻被罢免总统职务。   ·2025年6月5日,韩国国会通过旨在调查尹锡悦内乱真相的“内乱特检法”。5天后,韩国总统李在明主持召开国务会议,审议通过特检法。   ·2025年6月24日,特检组向法院申请逮捕尹锡悦,法院次日驳回其申请。   ·2025年6月28日,尹锡悦首度出面接受特检组调查。   ·2025年7月5日,尹锡悦第二次出席特检组传唤调查。   ·2025年7月6日,特检组提请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对尹锡悦签发逮捕令。   ·2025年7月9日,首尔中央地方法院就对尹锡悦的逮捕令进行必要性审查,尹锡悦出席。   ·2025年7月10日凌晨,首尔中央地方法院签发对尹锡悦的逮捕令。   (总台记者 唐鑫 张昀)
“狗都不干”的团播运镜师,意外带火一个直播新赛道
互联网掌管镜头的神——团播运镜师火了。 抖音账号“暴力舟舟”的直播间里,一位穿着百褶裙和玛丽珍薄底皮鞋的女生,举重若轻地操作着摄影机器。 在时长超1小时的直播里,舟舟或对着镜头猛力暴击: 或甩动膀子,上下左右全方位推拉相机: 架势凶猛得像在对设备“行刑”。她的团播运镜操作,让摄像机仿佛进入“缅北”。 团播是今年最热门的直播形式之一(相关阅读:《月入百万是真的,但团播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 新榜对话》)。过去隐藏在幕后的运镜师,如今却靠直播自己如何运镜,意外成了直播间主角。 舟舟的直播间,最高同时在线观众超过4万人,流量是她所拍摄团播舞台的20倍。 在小红书,关于她运镜直播的切片频繁刷屏,点赞最高的一条达到14万。“摄影师比台上跳舞的还累”,成了围观网友的共识。 她的直播间仿佛有种天然的内容吸引力。与精致团播形成反差的“野”与“糙”,塑造出一种未经修饰的幕后纪录片质感。 舟舟是如何当上运镜师的,又因何走红?团播运镜的日常工作内容是怎样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找到直播间的舟舟和她的师父(抖音账号“暴力美学”),聊了聊运镜师的工作经历和直播感受,也试图厘清,运镜师的第三视角直播间,是否隐藏着流量新机会? 同时在线人数超4万, 运镜师成为团播的引流招牌 与卡点精准、互动频繁、动作整齐划一的团播舞台不同,舟舟的直播间像是另一个世界: 她不看镜头,也不与观众互动,有时甚至整个人飞出取景框。但恰恰是这样一个“不讲究”的直播间,最高吸引了超过4万人同时在线观看。 如果说团播舞台是包装下的流水线成品,那么舟舟展示的则是流水线如何运转。 在这里,你能看到她因疲劳走神,镜头跟不上动作的失误;能看到台上主播突然跟她对视时的“破防”歪嘴笑,就像打破了某种“次元壁”。 这些在常规直播中会被掩盖的“瑕疵”,在她的镜头下呈现出一种真实的生命力。 更有一晚,她拍摄的女团“星辰-X”直播间意外被封,成员们一时间无所适从,进入了她的镜头画面。舟舟干脆放下设备,在自己的直播间向观众介绍每个队员,场面看着有些混乱,但又很热闹鲜活,直播评论区笑称:“提前下班,舟舟面相都变了。” 直播走红,对于舟舟而言是一场意外。 今年5月8日,结束培训回到工作现场的她原本只是想记录日常、回看技术细节,结果直播间首播就涌入三四千人观看,远超她所拍摄的主舞台。她所带的男团“星辰-A”,人气常常维持在一千左右。 她告诉我,根据他们的经验估算,新开的团播账号只要直播间能稳定超260人,就意味着“团成了”,有了流量飚向1000以上的基础。舟舟的直播间首播就达到了三四千人,在业内已属“泼天富贵”。 而换个角度来看,她的走红也是一种必然。团播拍摄使用的是稳定器+高清相机的组合,设备重,加上排班不规律、月休普遍不超4天,很多运镜师干不了几天就退出。尤其是女生,能熬住的更少。 对摄像机进行一通“严刑拷打”,几乎成了她的直播间特色:猛烈的切角、拍击稳定器、还有标志性的跟着鼓点砸镜头的操作。 而这套动作语言,与她本人常穿的娃娃领、百褶裙构成的反差,视觉冲击力拉满。 在男性占主导的运镜师圈子里,舟舟不但站住了脚跟,更打出了强烈的个人水印。舟舟深知自己的优势,给直播间取名也突出了这两个特征——“全网首播暴力女运镜视角”。 据了解,“暴力舟舟”这个账号不属于公会,由舟舟自己独立运营,直播间的几个管理员是从粉丝群里选的,助理则来自舟舟师父的团队,因此,他们对自己的账号有完全的支配权。 3天速成,月薪从1600到2万, 团播运镜师“有手就行”? 现实中的团播运镜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舟舟至今还记得,自己入行的第一个月,工资到手仅有1600元。 彼时她毫无经验、也非科班出身,前三天只有每天50元的学徒费。转正后,由于技术生疏、团队调整,她很快陷入“无团可带”的窘境。 焦虑中,她在抖音刷到账号名为“暴力美学”的运镜师,看到对方胸口绑着相机做直播,还会发视频拆解镜头节奏。在直播间蹲守多日后,她主动联系对方,想要参加运镜培训。3000元的课程,她只能掏出200元付定金,就从绵阳奔赴重庆拜师学艺。 “这个行业能混出头的女生,可能是万里挑一。”舟舟说,师父最初知道她是女生,先是兴奋地说“终于来了”,紧接着又担心她“扛不住”。 在培训时,师父要求他们必须单手拎起6到8斤的哑铃,作为基本功。如果体力跟不上,就需要一直练。 除了扛得动机器,运镜师更要“听得懂舞”。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他们必须熟悉舞蹈编排的语言:提前拆分音乐节奏、规划机位、设计镜头路径,排练时定下的方案,在现场常因走位、光线变化反复调整。舟舟回忆起拍一支《狂野舞》时,整套运镜她改了五遍才满意。 “有手就行”的传说,在拿到1600元月薪的那一刻就破灭了。运镜师这份工作,是体能、脑力与审美的三重考验。 舟舟和师兄弟合影 直播获得流量后,舟舟拿到了更高的薪资,底薪高达1.6万,但也因此需要付出更高强度的劳动。市面上大多数运镜师一天只带一个团,真正拍摄时间只有两三小时。舟舟的最高纪录是一天带4个团,既要负责主团拍摄,还得帮新团引流,一天下来拍摄超6小时是常态。 7月7日那天,她更是一天直播5场,从下午3点断断续续直播到凌晨3点。 入行至今不到四个月,舟舟先是因为压力太大内分泌失调,在第三个月时遇上男团换新舞,得亲自逐帧设计运镜,“顶不住就吃布洛芬硬上”。现在,舟舟还有了膝盖积液、腱鞘炎等职业病,也应了她的那句直播间标题“运镜狗都不干”。 对于还在上大三的舟舟来说,平衡学业与高强度工作亦是一场硬仗。周二周三的白天,她得回学校上课。没课的日子里,她的时间被镜头切割得粉碎,在团播交换场次的一小时休息间隙,她不是在吃饭睡觉,就是在回看直播,复盘镜头。 很多时候,舟舟觉得自己是庞大系统里一颗疲惫的螺丝。不仅主播在镜头前连跳数小时,幕后灯光、运镜、主持、运营四个岗位,更像四节电池,一节都不能少,一刻也不敢停。 多名从业者向新榜编辑部透露,团播幕后工作人员普遍采用“底薪+打赏提成”的薪资模式。因此幕后工作人员尽管不会露面,但依旧要负责直播间的整体氛围维护。 舟舟说,他们有时会自我调侃是“网络乞丐”:“本职工作干完,还得盯着评论区,生怕冒出奇怪的人。有些主播下播后不光要维护粉丝,还得做单播;也有人跟着跳了一个月的舞,也未必能有几个镜头。” 运镜师的直播生意经 舟舟不是第一个从幕后走到台前、开账号做直播的运镜师。 在与多位业内运镜师的交流中,新榜编辑部发现,越来越多“第三视角直播”开始从幕后走向聚光灯中心,其中又大致分为两种内容模式。 第一种是为团播引流。 许多观众并不是一开始就刷到主舞台,而是先刷到运镜师的第三视角直播,才根据评论区提示顺藤摸瓜找到团播。 “暴力美学”告诉新榜编辑部,“运镜间流量高于主舞台”在业内并不少见。 舟舟的直播走红,也让越来越多团播项目开始意识到:运镜师不再只是幕后工种,他们的直播间正成为流量分发的新入口。对团播公会来说,鼓励运镜师开播,用幕后视角反哺主舞台,扩大整体曝光,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投流,成为一笔可控又高效的生意。 比如以《来财》《大展宏图》出圈的团播直播间“DQ-002”,旗下也在抖音运营名为“巨炮叔叔”的账号,专注输出第三视角内容。 与此同时,运镜师之间也在构建流量矩阵。舟舟的师兄弟们陆续在抖音开播。账号命名统一采用“暴力+昵称+(运镜ing)”的格式,直播间之间通过PK互动、评论联动等方式互相引流,逐步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暴力系”账号网络。 另一种,是一开始为了记录生活才开播的运镜师们,他们可能会通过自媒体账号搭建个人IP、转型教学。 “暴力美学”说,他最早的一批学员,全是通过抖音找到他做咨询的。现在许多运镜直播间的观众,不光是团播粉丝,更包括想学技术、想入行做运镜的“预备役”。 获得流量后,一些运镜师们开始将直播中的“高光时刻”做成切片,逐帧分析运镜的技巧,吸引更多人观看。即便不一定像舟舟一样被大量关注,也能凭借垂直精准的定位收获一些拜师学员。 有业内人士估算,全国在播或筹备中的团播组合已超过7000个,而能支撑舞台日常运转的运镜师始终紧缺。在这条高度依赖人力与技术的直播流水线里,运镜师是团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变量之一。而运镜师培训,也成了运镜师从幕后走到台前做内容顺理成章的变现模式。 舟舟走红后,她的师父告诉新榜编辑部:“以前一个月就开两期课,现在7月才过一半,两期都已经满了,第三期也快满了。” 舟舟和师父直播PK 在抖音频繁刷脸,“暴力美学”还借此机会和不少传媒公司取得了联系。如今“暴力美学”不光收徒,还会给公会推荐运镜人才。 从幕后走到台前,从技能展示到教学转型,运镜师的职业道路似乎因直播而变得多样且清晰。 这条路高强度、不稳定且考验体力,但确实带来了更多可能性。让舟舟这些过去鲜被看见的幕后工作者,也有机会在互联网一角留下自己的名字。 采访结束前舟舟反复叮嘱我:“别把我写得太惨。做这一行确实很累,但我从师父和粉丝那里,感受到了很多爱。”直播还在继续,半小时后,她准时出现在直播间,灯光亮起,她抡圆了胳膊,把设备扛上肩,再一次隐入舞台。 作者 | 哪吒 编辑 | 张洁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