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东博会探馆:再生行业聚链成网 循环利用绿色新风
  “丢进绿色小屋的是生活里的废旧物资,经过再生蝶变出厂的是‘真金白银’的生产资源。有了智能回收,每个人都可以看到自己的减碳足迹。”在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绿色低碳展厅,一个能吃进垃圾,吐出资源的绿色小屋,吸引了人群的围观。大家拿出手机扫码注册,当把废旧物资投递到绿色小屋后,用户的投递量、减碳量、节约能源量以及获得的绿色环保金,都在小程序上清晰可见。   东博会上展会观众体验智能回收的便捷。广西循环集团供图   “智能回收是我们打造废旧物资回收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智能科技让居民的投递变得更加便捷高效,清晰可视,大大地激发了居民投递废旧物资的热情。废旧物资的规模化增长,为我们再生行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生产资料。”广西南宁市邕易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业务员介绍。   近年来,广西循环集团依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一张网”和危废收运“一张网”建设,让废旧家电拆解、报废车拆解、铅酸电池修复利用、锂电池梯次利用、废矿物油智能回收等一大批项目落地,再生行业聚链成网 ,聚能成势。 废弃物实现循环利用,已成为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绿色新风尚。   广西废旧物资回收体系框架已搭建完成。广西循环集团供图   广西废旧物资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作为国家重点项目,如今已在全区布局运营废旧物资回收站超1000个,启用绿色分拣中心17个,注册“邕易收”小程序开展智能投递的用户超13万人。每年广西循环集团累计回收日常废旧物资3000多吨,废旧家电近150万台,报废车约3万辆,节约能源折合标准煤近8万吨。   综合危废收运在全区密集布局,全年收集转运废油桶、油泥、废农药包装物等各类综合危险废物2400余吨,打通小微企业危废收运“最后一公里”,开辟了绿色转型发展新赛道。其中危废品类废矿物油收运项目在南宁、钦州、贺州等地多点开花,铺放智能油桶近8000个,为4000多个产废单位提供服务,预计全年回收废矿物油3万吨,可节约原油4.5万吨。   废矿物油等危险废物逐步实现全区收运“一张网”。广西循环集团供图   广西循环集团积极推进战略性新兴项目建设,已建成锂电池PACK产品生产线,一批二轮车(三轮车)锂电池包、家庭储能、智能换电柜、光伏储充一体化产品不断研发,全力打造“电池银行”。   “循环再生行业的快速崛起和发展,可以有效从源头上减排温室气体和污染物,让我们从污染的深渊走向绿色清新的未来。”广西循环集团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广西循环集团将立足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建设,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能力,厚植绿色生态优势,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延焱)   新能源电池梯次利用出电池包拆解产线。广西循环集团供图
江西:“红色印记 薪火赓续”书画作品暨红色摄影作品展开幕
  9月24日上午,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举行“红色印记 薪火赓续”师生书画作品暨红色摄影作品展(以下简称“作品展”)开展仪式。        吉安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郭文琼,市融媒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谢红,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艾民,吉安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马于强,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杨建兵,市摄影协会副主席张东明,市融媒体中心视觉部主任蔡联通,吉职院美育工作中心主任罗乔,吉职院美术馆名誉馆长肖世扬出席,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师生代表参加。开幕式由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郭黎黎主持。  视频来源 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开展仪式现场   郭文琼对作品展的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她表示,本次作品展是一次艺术的盛宴,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品饱含着师生以及摄影家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情谊,对新时代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她希望广大师生以本次展览为契机,努力创作出更多具有吉安特色的精品力作,为全市文艺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艾民代表学校向出席活动的领导、嘉宾及师生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本次作品展是广大师生践行“崇文弘毅 笃行致远”校训精神的身体力行,是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集中体现,是学校艺术教育成果的盛大展示,是以优秀书画和摄影作品弘扬传统文化、赓续红色精神的重要活动。他强调,学校师生应紧握时代的接力棒,砥砺前行,积极构建具有吉安幼专特色的艺术教育教学体系,为打好“十大攻坚战”,加快“三区”建设,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吉安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获奖师生颁发荣誉证书   随后,领导嘉宾为师生书画作品展获奖师生颁发荣誉证书。艾民宣布本次“红色印记 薪火赓续”师生书画作品暨红色摄影作品展正式开展。开展仪式结束后全体嘉宾和师生代表一同参观了展览。   据悉,此次参展作品涵盖书法、剪纸、绘画、红色摄影等多种艺术形式,书画作品全部来自吉安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生,红色摄影作品则来自2024中国(吉安)红色文化摄影展。百余幅作品以书表情、以画诉情、光影寄情,用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祖国庆生,表达对党、对祖国的挚爱之情。(文/图 袁苑)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国庆“惊奇潮玩节”即将开启
  10月1日,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将开启“惊奇潮玩节”,在奇幻谷、奇趣童年亲子乐园、云海汤泉、主题酒店群等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与全国各地游客共度国庆佳节。“惊奇潮玩节”将持续至11月10日,带领广大游客开启“襄当潮”的奇幻旅程。 奇幻谷 供图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   在奇幻谷,热情洋溢的氛围布置、潮玩多元的高能项目将为广大游客带来国庆节日狂欢新体验。园区内外,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处处彰显国庆的庄严与喜庆;《英雄联盟:双城之战》和《谷围南亭》两大高人气IP加盟,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异星港”和“疯狂机械城”区域将推出以“科技、奇幻、赛博”为主题的赛博星纪元和以“废土、机械”为主题的疯狂机械岛两大奇幻主题街区,融入高还原的影视场景、灯光特效,带游客踏入一场精彩绝伦的奇妙旅程;“奇幻烟花光年”烟花秀新增加“国庆快乐”烟花字,将于10月1日至10月6日每晚8:30璀璨绽放。 “奇幻烟花光年”烟花秀 供图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   在奇趣童年亲子乐园,热门IP“超级飞侠”加盟,为亲子家庭带来别开生面的娱乐盛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一起看“超级飞侠舞台剧”,与“超级飞侠”现场互动,共度美好、难忘的亲子时光。 孩子们在奇趣童年亲子乐园互动游玩 供图 襄阳华侨城奇幻度假区   9月30日至10月7日,云海汤泉也将暖心回归,独创四大沉浸式室内主题汤泉,真实还原自然奇景,游客可在此享受惬意时光。游客还可乘坐云端滑道,感受滑入汤池的刺激体验。(文 杜元 胡梦雨 刘羲宁)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开进武汉汉口站
  原标题:千余种进口商品可全程溯源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开进汉口站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在汉口站正式开业。(武铁路局集团公司 供图)   英国迈索丝口腔护理喷剂、法国雅诗兰黛抗蓝光眼霜……在汉口站乘车的时候就可以买到。近日,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在汉口站正式开业。这是湖北省境内的火车站第一次出现进口商品(保税)店。   据了解,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位于汉口站候车大厅二层,占地面积一百多平方米。该店汇集了20多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主要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等中欧班列沿线国家和地区,包括化妆品、母婴用品、居家日化、食品酒水、轻奢用品等十几大类一千余种商品。   “很惊喜!没想到家门口的火车站就有这么多国际品牌。”在汉口站乘车的卢女士趁着候车时间,果断下单给家人挑选了几款礼品。   武铁旅服传媒公司车站事业部经理王文华介绍,9月初,中欧班列进口商品已登上武铁开行的G1005次、D7005次、G522次等多趟高铁列车销售。   中欧班列进口商品(保税)店采用“‘全球直采’+‘1210保税跨境电商合作’”的方式,所售商品用手机扫码智能电子标签即可辨别真伪,实现全程追踪、溯源。   据了解,中欧班列(武汉)已有55条稳定的跨境运输线路,辐射欧亚大陆40个国家、117个城市,服务网络基本覆盖欧亚全境,已成为湖北与欧洲商贸往来的重要通道,源源不断地把“湖北造”送出去,把欧洲货引进来。(记者胡祎、通讯员祁洁)
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举行 中国—东盟投资合作向“新”提速
  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现场。   9月25日,由中国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承办的第二十一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圆桌会在南宁举行,与会各方共同探讨新兴产业合作机会。   据了解,东博会投资合作圆桌会已成功举办13届,成为推动中国—东盟投资合作的重要平台。此次会议以“中国—东盟可持续新兴产业发展与合作”为主题,是本届东博会重要投资促进活动之一。东盟各国投促机构代表和来自广西、北京、广东、重庆、四川、云南等地的50多家有意向“出海”的企业参会。   “企业到海外投资建厂,面临的阻碍之一就是信息不通畅,难以和当地工业园区、政府建立联系并及时获知政策信息。”广西中科普惠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陆位阳说。   会上,中国与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的代表,互通本国相关领域最新投资环境情况和投资政策。现场邀请专业金融机构专家解读全球投资热点,为到场企业解决困扰。   “我们正在调整投资促进法,比如设置激励机制、简化投资的申请流程等,也会根据不同的投资项目给予5—10年的土地使用优惠。”老挝投促机构代表介绍。   “我们园区对企业用地实行税费减免政策,并且地理位置靠近港口、国际机场和高速公路,物流成本较低,已经有不少中国企业入驻。”越南DEEP C工业园区中国销售代表阮氏娥告诉记者,她非常希望能在东博会上寻找到与中国企业合作的新机会。   中国与东盟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互为重要投资来源地和目的地,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近日,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2023年,中国对东盟投资2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东盟多个国家投促机构代表表示,希望能够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动汽车、生态环保、绿色和智慧农业、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大投资。   泰国投促机构代表表示,泰方非常欢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和供应商赴泰投资。“我们提供了一系列激励措施来鼓励企业向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投资,目的是将泰国打造成东南亚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中心。”   “促进新兴产业发展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愿景,本次会议为探讨新兴产业合作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可持续新兴产业的力量,为地区构建更加具有韧性和繁荣的未来。”东盟秘书处代表对未来东盟与中国在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充满信心。(广西云-广西日报见习记者 田希霞 文/图)
中马“两国双园”共促大宗交易繁荣
  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观众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展位了解电子产品。 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徐天保/摄   9月25日,中马“两国双园”项目对接会、中国—东盟大宗商品交易创新推介会在南宁举行。会议以“共享‘两国双园’平台 共促大宗交易繁荣”为主题,邀请中国和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经贸主管部门、商协会和知名研究机构、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以及240余家企业相关负责人共300余人开展交流对话,推动中马“两国双园”项目升级发展。   会议由自治区政府、马来西亚彭亨州政府主办,钦州市政府承办。会议围绕中马“两国双园”合作项目、大宗商品贸易及供应链金融等领域,推动36个项目签约,总投资额超146亿元,协议总贸易额近430亿元。签约项目包括印尼乐高年加工20万吨再生铜全产业链项目等15个高端产业类项目、美锦新能源大宗商品供应链项目等15个大宗商品贸易类项目,以及未来提货权融资业务项目等6个金融创新类项目。   今年是中马建交50周年,也是“中马友好年”,推介“两国双园”综合平台优势,开展大宗商品资源对接,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恰逢其时。   在项目推介环节,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马来西亚东海岸经济特区、中马钦州产业园区、马中关丹产业园区、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等相关领导及嘉宾代表,围绕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跨境冷链、再生金属、棕榈油等项目进行推介。   记者获悉,钦州成立北部湾(广西)大宗商品交易平台1年多来,累计交易金额超500亿元,发布了全国首支锰矿价格指数。(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罗继梅 通讯员黄文李)
绿美雅安 熊猫家园
以雅安城市吉祥物“雅雅”“安安”为主题元素的熊猫运动梦工场 碧峰峡国家5A级旅游景区 1869中国大熊猫生态世界项目 夜游青衣江 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 十里芳菲·野玫瑰村   木兮 张超/文 黄刚/图   近年来,雅安市把文旅产业培育为全市战略性支柱产业,聚焦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建设,打造“安逸走四川·熊猫看雅安”文旅IP,大熊猫文旅产品体系逐渐成型,牵引带动全市旅游贡献度、知名度、开放度、舒适度、满意度全面提升。今年,雅安又出台《大力推动文旅兴市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到2035年,雅安市文化旅游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全面建成世界大熊猫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2024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暨第十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将于9月27日在雅安市举行。雅安正以全新的面貌和热情迎接这场文旅盛事的到来——   坚持以会兴城,推动交通、商业、城市等基础设施集体“提档升级”。省道104线雨城区坪石至回龙段改建工程完工;培育熊猫绿岛文旅特色消费街区,市民可“一站式”打卡雅安六县三区非遗文化和特色美食;完成雅安枢纽站火车站站城一体化配套建设、改造提升熊猫大道、全新落成鹭岛公园……城市风貌已全面上新。   实施以会促业,开展文旅、农旅、交旅、城旅、工旅、体旅等跨界融合。中国·雅安318自驾大本营正着力打造“中国川藏游集结出发地”等交旅融合IP;积极承办2024年国青男篮国际挑战赛、省级“三大球”城市联赛等精品赛事;大力发展旅游民宿和乡村景区,建成精品旅游民宿223家;“夜游青衣江”等文旅新业态给市民游客提供多种体验……   当前,雅州大地上,正绘制着一幅山清水秀的美好画卷,一个绿美雅安正朝我们走来。
通江达海“链全球” 武汉经开区港口迎来发展新机遇
  日前,《武汉港总体规划(2035年)》(简称《规划》)获得交通运输部和湖北省政府的联合批复。根据《规划》,武汉港将由内河港口向国际化综合枢纽转型,成为全国重要物流枢纽。   占武汉市宜港岸线32.9%的经开港区,将成为武汉港“一核心三支撑九港区”总体格局中的“三支撑”之一,势必迎来发展新机遇。   打造长江商品汽车滚装物流集散基地   武汉经开区,是长江流经武汉的第一站。从湘口到沌口,域内长江左岸线绵延72公里,其中包括宜港深水岸线28公里,占武汉市宜港岸线32.9%。   《规划》将武汉港原来的15个港区调整为9个港区,汉南、军山、沌口三个港区整合优化为“经开港区”。武汉港将形成“一核心三支撑九港区”的总体格局。其中,“一核心”为阳逻港区,“三支撑”为经开港区、白浒山港区和江夏港区。   经开港区位优势明显,通过武监高速与京港澳高速、沪蓉高速、福银高速和长江黄金水路相联通,形成了武汉西南部重要的水路陆路运输网路。武汉西南部地区及腹地货物可经此通江达海,上可达宜宾、重庆,下可抵上海、京杭大运河,直通大海。   《规划》获批后,武汉发布了《武汉港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简称《方案》),为武汉港未来3年发展划定线路图。   《方案》明确,将持续增强集装箱枢纽功能,构筑对外开放大通道,进一步“链全球”,强化商品汽车滚装运输功能。未来3年,武汉港将打造经开港区、江夏港区长江商品汽车滚装物流集散基地,有序推进经开港区武汉长江智慧汽车物流产业园码头工程、湖北长久物流码头项目建设。   “《规划》赋予了经开港区新的使命。”近日,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负责人介绍,经开港区成为长江商品汽车滚装物流集散基地,将实现区港联动、港产城一体融合发展。   港区叠加保税区优势 畅通汽车出海大通道   武汉经开港口物流园是运营经开港区的企业载体。2022年6月,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港口物流园“合二为一”,武汉经开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组建,拟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和港口物流枢纽。   经开港区叠加综合保税区政策优势,通过畅通汽车出海大通道,为“车谷造”汽车行销全球营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把交通区位优势转化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枢纽链接优势。   与阳逻港一样,经开港区是长江中游不可多得的深水良港,纱帽作业区(经开港)、邓南作业区(汉南港)和水洪口作业区获批国家一类口岸。   据介绍,邓南作业区(汉南港)是长江中上游年吞吐量最大的汽车滚装港口,年汽车装卸能力30万辆。纱帽作业区(经开港)码头占用建设3个泊位,设计年货物通过能力23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40万TEU(标准集装箱)。   9月10日上午,邓南作业区(汉南港)一派繁忙。随着“安吉208”汽车滚装船顺利停靠泊位,400余辆崭新的汽车被卸至专用停车场等待中转。8万平方米的库场里,这些产自重庆的新车,将被转运并交付给省内及湖南、河南、安徽、江西等华中市场的消费者。   据统计,武汉经开区2023年整车出口额超100亿元,同比增长194.61%,汽车出海初见成效。预计今年全区整车出口10万辆,同比增长43%;出口额170亿元,同比增长47%。眼下,猛士917在瑞士上市,岚图汽车相继进入挪威、丹麦、意大利等国家。   今年6月,武汉经开综保区全面贯通整车出海通道,不到两个月,3800余台东风自主乘用车经综保区报关出口。9月19日,武汉经开综保区首次实现商用车报关出口,首批21台东风自主商用车在综保区报送、清关出口至印度尼西亚,后续还有200台此型汽车以同样的方式出口南美洲。   邓南作业区、纱帽作业区正在申报国家一类口岸临时开放。“如获批,经开港区将实现‘链全球’,让‘车谷车、车谷出’更加便捷高效。”综合保税区及港口物流园负责人介绍说,经开港区现有武汉海关设立的海关监管场所,具备海关监管区完整服务功能,是武汉段长江上游唯一外贸集装箱港区、武汉市第二个外贸集装箱港区,长江中上游为数不多的具有外贸功能的汽车滚装船港区。车谷造整车、汽车零部件可在经开综保区直接报关、通关、结关,最多不超过2个工作日,实现“本地报关、当天查验、当天清关、次日走船”,无需再在沿海口岸排队等待报送、查验、清关,真正实现“车谷车、车谷出”。(兰峰、李金友)
从“三张答卷”看河南经济发展新成色
  新华社郑州9月25日电 题: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从“三张答卷”看河南经济发展新成色   新华社记者李俊、双瑞、翟濯   郑州,龙湖之畔,一座建筑面积超8万平方米的中原科技城数智研发中心正拔地而起,将为河南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引擎”。   当前,河南正通过高效配置科技力量和创新资源,持续推动经济转型、拓展消费空间、扩大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活力更旺,在新起点上更好助力挺起中部“脊梁”。   “创新答卷”:科技创新激发转型新动力   今年上半年,河南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锂离子电池产量同比分别增长69.6%、65.0%、54.1%。处于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交汇点的河南,正以创新驱动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河南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充裕,是传统的材料、装备、食品工业大省。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河南迫切需要构建一个与制造强省建设相适应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破解制造业结构“重”、创新“弱”、链条“短”问题,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从2021年起,面对“不成创新高地,就成发展洼地”的紧迫形势,河南将“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置于全省十大发展战略之首,锚定发展方向,靠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河南成立省级科技创新委员会,财政科技支出连续突破300亿元、400亿元大关。创新体系上,中原农谷、中原科技城、中原医学科学城“三足鼎立”,省实验室等高层次创新平台多点开花。 5月16日,中国农科院中原研究中心科研人员在中原农谷实验室内进行高粱样品筛选。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河南省科学院前瞻布局了量子、智慧创智等16家研究所,牵头组建墨子、黄淮等省实验室和中原人工智能、超硬材料等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与骨干企业联合启动20余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攻关……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不久前召开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河南24家企业上榜“2024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近年来,河南把制造业作为主攻方向,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助推产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产业发展的含新量更足。河南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近3年分别年均增长10.8%、14.6%。3年来,河南引导规上工业企业与高校共建1503家研发中心;41家省产业研究院启动重大技术攻关项目319个;建设50家省中试基地,累计转化科技成果391项。   “当前,河南努力把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推动新质生产力持续壮大。”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说。   “消费答卷”:优化供给拓展增长新空间   在位于郑州的“只有河南·戏剧幻城”景区,21座剧场分布其中,借助“声、光、电、画”等高度集成化与智能数字系统,景区创新文旅消费新场景,让游客在欣赏话剧的同时,感受“移步易景、转眼千年”,沉浸式体验厚重的中原文化与灿烂的华夏文明。   去年观剧人数1200万人次,超七成来自省外,“85后”客群占比超八成;今年上半年,客流量接近1000万……凭借亮眼的数据,这个景区成为全国文旅市场的一匹黑马。   近年来,河南立足丰厚的文化资源,通过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以科技赋能,发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产品,不断提升文化供给水平,为国内外游客提供多样态的文旅消费新体验。   从考古盲盒到种子冰箱贴,从玉佩棒棒糖到文物修复套装,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打造的文创类新产品屡出爆款,赢得了市场的热烈反响。截至目前,其文创产品已超过2000款,涵盖了玩具、文具、糕点、乐器、服饰等多个品类,合作企业200多家,2023年销售额达4000多万元。 2023年2月28日,游客在洛阳市洛邑古城游玩。新华社记者 郝源 摄   成立近30年的胖东来商超,近年来凭借赶超景区的火爆人气频频出圈,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纷至沓来,被一些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选材良心”“货真价实”“对消费者极度贴心”是胖东来商超变“景点”的流量密码。   高品质的供给激发新需求,新需求催生更高质量的供给。今年1-8月份,河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451.96亿元,同比增长5.7%。蜜雪冰城、锅圈食汇、巴奴火锅……一批消费领域的龙头企业不断打造新亮点、新场景、新业态,为拓展国内大市场的活力与潜力持续注入新动能。   “开放答卷”:枢纽建设畅通循环新通道   伴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长鸣,一列满载260余台比亚迪商品车的列车,从新建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作业场站缓缓驶出,随后将经甘肃兰州等地,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依托郑州国际陆港的物流便利优势,更多“河南造”的比亚迪汽车正在走向世界。   西融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联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南联长江经济带……地处众多经济带交汇处的河南,正紧抓新机遇,不断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积极打造横贯东中西、联结南北方的对内对外经济新走廊。   在周口中心港码头,多位船老大直言,无论是建设规模还是配套设施,周口中心港都令人称道。吸引他们来周口“闯码头”的主要原因,是巨大的运输需求。   以周口港、淮滨港为代表的内河航运加快融入“丝路海运”;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并实现“市市通高铁”;郑州机场形成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300公里……目前,河南已形成空港、陆港、公路港、水港、口岸衔接融合的多式联运大格局,为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提供坚实的通道保障。 4月25日拍摄的郑州航空港区比亚迪总装工厂新能源汽车“宋Pro”生产线。新华社记者 李嘉南 摄   立足完备的立体交通网络,河南以物流聚产业,推动产业升级,扩大对外开放。郑州航空港区依托“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培育了以富士康、超聚变为头雁的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智能终端、新能源、服务器等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还发展了生物医药、半导体、航空物流等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   中原的零食茶叶、东北的工程机械、珠三角地区的家电机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搭乘中欧班列(郑州)走出国门。乘着中部地区崛起的东风,不沿边、不靠海的河南,正加速拥抱世界,从“内陆腹地”奋力迈向“开放高地”。
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交流 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举办
  9月25日,由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重庆市科学技术局联合主办,广西东盟技术转移中心、重庆高技术创业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办的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以下简称“对接会”)在广西南宁举办,旨在进一步深化跨区域科技合作交流,推动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   中国—东盟技术对接会现场 摄影 林姗婷   作为2024面向东盟国际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以下简称“东创会”)的重要活动之一,本次对接会聚焦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共同关注的绿色低碳发展领域,汇集了广西、重庆等省区市能源电力、人工智能等领域优质企业的最新科技成果,邀请了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清安储能技术(重庆)有限公司、南宁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中船海装风电有限公司、中科(深圳)无线半导体有限公司、泰中科技协会6家国内外企业和机构,从项目的整体性、先进性、可适用性等方面进行了推介。   企业进行项目路演推介 摄影 林姗婷   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副厅长宋建元表示,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以建设高水平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为主要抓手,积极探索与东盟科技合作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与东盟国家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合作,得到了东盟国家政界、科技界和商界的高度认可。广西和重庆两地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科技交流合作。在9月23日举行的东创会开幕式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和重庆市科学技术局正式签订了合作协议,两地科技主管部门将进一步深化科技创新合作,以科技助力产业升级和转型,实现两地联动发展、融合发展和共享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东盟国家绿色电力发展研修班”学员参观第21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先进技术展,感受科技创新魅力 供图 主办方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对接会还特别邀请了来自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等东盟国家的“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东盟国家绿色电力发展研修班”学员参会,进一步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青年学者的对话交流。通过此次对接会,多方共同分享发展机遇,有助于进一步利用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区位优势及良好合作基础,依托中国—东盟技术转移中心,共同推进桂渝两地创新主体与东盟国家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文 林姗婷)
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闭门会议”在武汉召开
  9月24-26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和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暨第三届中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生态大会”在武汉市举办。在9月24日下午举办的“闭门会议”是本届供应链大会的首场会议,聚焦“供应链国际化发展”和“国内供应链集群发展”两大核心议题,邀请头部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共同探讨如何在全球化背景下增强汽车产业链的韧性与竞争力,确保供应链的安全与稳定;共同分享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成功经验,全面剖析中国汽车供应链在国际化过程中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行业提供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思路,助力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舞台上实现高质量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本次闭门会议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担任主持人并进行开场致辞。付炳锋表示,全球汽车供应链体系在发生深刻变化,汽车供应链日益复杂化和多元化,供应链的布局与安全也愈发重要。首先,供应链的合理布局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升生产效率是当前的核心任务。   其次,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已是我们无法回避的课题。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中国汽车产业必须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深化与海外企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贸易环境中,灵活应对变化、保障供应链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此外,中国汽车产业应积极参与全球技术标准的制定,不断提升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   过去几年经历的世纪疫情以及正在演变的地区冲突和全球政治格局变革,使汽车行业和全球采购体系面临危机。与此同时,电动化智能化的兴起正在加速构建新的产业链体系,尤其是智能化发展正在成为新的创新热潮,催生新的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体系的形成。中国是新能源汽车推广和创新应用的引领者,深受全球的关注,其中产业链供应链的构建成为全球汽车产业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在汽车产业面临百年变局的关键时期,机遇和挑战共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罗军民就“1+6+50”中国汽车供应链发展研究系列报告和成果做了简要介绍。来自整车企业的高层领导——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黄勇,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常委、副总经理陈彬,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采购高级经理宫前昆,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经营管理部、质量部副部长胡东,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采购中心执行总监王厅,浙江吉利汽车集团供应链系统中央采购战略采购副总张敏,理想汽车供应PST项目总监叶霖捷等对各自所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发言。   来自国内供应链企业的高层领导——中汽创智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谈民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委第一书记、副总裁孟祥峰,东风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力,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采购管理部部长张宁,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岭,浙江亚太机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施正堂,青特集团有限公司总裁顾问王丰元,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企划企管部副部长石诚,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帆,招商局检测车辆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德兵,深圳联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永力,重庆梧桐车联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铜阳,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总裁兼CTO杜强,京东集团客户合作部副总裁姜旺,北京芯驰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陈蜀杰等分别对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总结的经验进行了沟通和分享。   与此同时,到场参会的还有晨华(海南)创业投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合伙人何士祥以及协会秘书处相关领导。   在整车企业和供应链企业的代表发言之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发展司机械装备处吴卫,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国家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副处长高阳,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处长、研究员童有好,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总经济师叶定达等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机构领导分别就各自分管领域的重点事项进行了发言。最后,付炳锋进行了总结发言。   本次闭门会议汇聚了政产学研各领域重要专家及企业代表40余人,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头部整车企业及国内核心供应链企业等各领域的代表,旨在共同探讨汽车供应链的机遇和挑战,为汽车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想成果。(资料来源:2024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
厦门:培土育苗让“小巨人”茁壮成长
  原标题:培土育苗让“小巨人”茁壮成长 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资料图片) 同翔高新城是专精特新企业重要聚集地。施辰静 摄 全磊光电技术人员在进行产品性能测试。(资料图片)   日前,《厦门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正式印发(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夯实培育基础、强化创新发展、提质赋能增效等六大方面,发布15项举措培育壮大厦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新政策聚焦强基增量和提质创新两个维度,既拿出真金白银,也探索创新做法,全方位支持企业成长。《若干措施》提出,力争到2026年,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专精特新企业户均研发占比超10%,户均Ⅰ类知识产权数量超8件,企业数字化水平等级二级及以上的占比达到90%。   强基——   精准建库培育后备企业   机械臂灵活地挥舞着,电光石火间,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在厦门锋元机器人有限公司,新能源电池托盘生产线一片繁忙,自动化机器人大显身手,让电池托盘的焊接工序变得精细高效。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我们及时把握机遇,找准新能源车轻量化零部件焊接这一细分赛道,通过研发焊接机器人以及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公司董事长沈钦锋说。   如今,锋元机器人在全国新能源汽车铝焊市场覆盖率达70%以上,年营收超亿元,2022年获评“中国制造隐形冠军”企业。   “如何及时精准地挖掘和培育更多在细分领域掌握独门绝技的企业,是我们此次新政策的一个重点方向。”厦门市工信局中小企业处处长宋鹭雯告诉记者,厦门已梳理了一批像锋元机器人这样的“种子选手”,并列入重点推荐企业,开展专业辅导。   《若干措施》明确,将构建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梯度培育体系。围绕厦门市“4+4+6”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重点产业链,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培育一批代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专精特新企业。   同时,遴选约3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企业,实施精准培育。企业一经入库,有效期3年,其间会对年度绩效考核达标企业给予每年最高10万元的奖励。   通过“入库”重点培育,厦门市工信局等相关部门帮助企业把研发的长板做长,再通过专业咨询和辅导,补足短板,推动企业加速长成“小巨人”。   作为专精特新“小巨人”后备企业,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型科技公司,目前共有员工115人,其中有一半是研发人员,研发创新能力强是该企业的显著优势。   “企业正推动建设研发和生产基地,扩大人才团队,我们也会用好用足政策对于研发设备、资金的支持力度,拓展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学舟说。   在宋鹭雯看来,与过去被动等待企业申报的方式不同,打造后备企业培育库,能及时把握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需求和动态,主动挖掘、跟进潜力企业,并实现精准帮扶培育,更好地夯实体系基础,壮大专精特新企业队伍,助力“小巨人”企业成长。   提质——   以专促新护航企业成长   除了创新打造后备企业培育库,此次扶持措施还在强化创新发展、提质赋能增效、保障资源要素、畅通融资渠道、助力市场开拓等方面发力。其中,强化创新发展、提质赋能增效等方面,支持力度格外突出。   具体来说,在强化创新发展方面,《若干措施》将专精特新企业列入技术创新基金支持范围,支持专精特新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组建联合实验室,开展技术联合攻关。在提质赋能增效方面,面向专精特新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给予专利加快预审额度保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给予最高25万元补助。   政策对专精特新的技改支持力度再度加大,对企业实施的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和研发创新给予融资支持,企业固定融资成本为每年2%,其余部分由财政贴息,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固定资产投资贷款额度上限从5亿元提高至10亿元,研发创新贷款上限从5000万元提高至1亿元。   “新政策对于专精特新企业的研发补助更加全面,不仅有助于企业技术改造,还涵盖了固定资产投资等多个维度,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全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永说。   专注于化合物半导体外延片/芯片领域的全磊光电,是厦门市第一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近年来,全磊光电明确数字化改造目标,通过购买先进自动化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今年以来,公司实现稳健发展,营收同比增长了50%;1月至8月,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累计超过1800万元。   “公司在高速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也越来越大。”厦门势拓伺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刘元林介绍说,自2019年成立以来,企业深耕稀土永磁高性能电机领域,规模不断壮大。   刘元林表示,《若干措施》提出对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企业可提供量身定制的金融服务方案和资金支持,无疑是一大利好,可以让企业更好地跟高校设立联合工作室或者联合研发中心,加速科研成果落地。   以专促新、以新提质、以质谋远,专精特新企业正成为厦门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之一。   “厦门市专精特新企业具有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产业链配套强、市场竞争优势显著等特点。”宋鹭雯说,过去3年,全市专精特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增幅超140%,远超其他中小企业;户均研发费用超900万元,研发投入强度超9%;近八成专精特新企业分布在产业链关键领域,产业链地位突出。   目前,厦门市已累计培育46家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18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7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以及1986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数量均居全省第一。(记者 廖丽萍 通讯员 卢杰)
打开全球视野 标普全球汽车系列高端对话会议召开
  全球汽车产业绿色化、智能化、网联化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环境保护、能源危机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汽车企业需积极应对,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持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9月初,2024标普全球汽车(S&P Global Mobility)系列高端对话会议在上海、北京、重庆以及深圳相继举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等行业专家,及来自长城汽车、NIO蔚来汽车、大众集团、上汽红岩、宁德时代、辰致科技、百度、华为数字能源、Robosense、宏景智驾、车联天下、映驰科技、辉羲智能、东软集团、国轩高科、惠州华阳通用电子、亿纬锂能、AVEVAI等企业的代表以及标普全球汽车的专业分析师团队,就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电动化发展趋势、商用车产业发展、自动驾驶生态等多个细分行业领域热点话题,与现场近500名观众展开交流与分享,以抓住行业发展新机遇,应对产业、市场、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风险与挑战。   全球汽车产业温和增长 电动电气化短期放缓   2024年年初,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短期放缓,汽车主机厂和供应商破产、取消IPO、减产等消息屡见报端。与此同时,汽车市场在能力建设和技术开发方面的投资速度却远超电动汽车实际增长速度。电动汽车增长的直接和间接障碍是什么——安全、高价格、行驶里程焦虑、电池寿命还是高昂的保险成本?电动汽车需求放缓是否会反弹? 如果会,何时会反弹?这是整个产业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   从宏观经济来看,标普全球汽车预计2024年、2025年全球实际GDP年增长率将为2.7%;2024年下半年,全球经济增长将会放缓,投资和全球贸易可能会受到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加剧的阻碍。随着更宽松的金融状况逐渐回归,2025至2026年度,全球经济将出现回升,但全球经济活动在2027年之前仍低于2017年的峰值。与此同时,全球经济的复苏也非“遍地开花”,印度、东南亚速度更快,潜在机遇更多。   从汽车产业来看,从去年6月份到今年6月份,全球汽车排名前10名的市场销售额增长3%,实现温和增长。全球主要市场中,美国汽车生产制造商亟需解决平衡销售、生产、库存和激励目标的问题;在欧洲市场,2025年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可能会刺激整车厂在2024年底抛售部分高二氧化碳汽车,推动销量增长。   在中国市场,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激活市场,中国汽车品牌在电动化、智能驾驶、网联化领域强势推进;另外,激烈的价格战仍在继续,但消费者更多的是在持币观望;与此同时,美国100%和欧盟17.4%-38.1%的整车进口额外关税,将会对中国汽车整车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总销量在3100万左右,其中乘用车2680万左右,商用车420万左右,新能源汽车1150万左右,出口550万左右。   在纯电动汽车发展方面,随着插电混合动力及增程式新能源汽车产品的作用越发突出,中国大陆纯电动汽车短期发展趋势有所减弱。放眼全球几大市场,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法规环境则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如欧洲各国政府对纯电动汽车(BEV)的补贴力度有所调整,消费者购置成本因此提高;由于美国环保署的提案遭到NHTSA更宽松的反对,叠加其产品竞争力和市场需求都相对较弱,美国市场电动汽车的销售动力不足,市场增速将有所减缓;日本市场油耗法规压力较弱,日本政府计划到2035年左右禁止纯内燃机车辆销售,但混动车型仍可售。   除此之外,红海航线中断、取消电动汽车补贴(如德国)和增加中国进口整车产品关税都严重掣肘了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汽车制造商也面临利润率平衡、纯电动汽车市场需求减少、政府支持减少、竞争加剧等挑战;传统跨国车企在燃油车领域早已建立起技术壁垒、品牌壁垒,且利润率高,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有一定的抵触心态;低经济增长、高通胀和利率成为私人消费的负担。多重因素影响下,S&P Global Mobility[标普全球汽车]降低了电气化预期,将2030年全球纯电动市场渗透预期降低了2.3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市场为40%、欧洲市场为55%、中国市场为50%。   但尽管如此,各国整车企业也在加大对纯电动汽车产品和技术的投入,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即使2035年并非零排放汽车销售的最后期限,也不会改变产业未来向纯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的方向。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快速迭代普及   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正在推动汽车智能化、网联化技术的快速迭代;近些年,特别是国内市场持续的价格内卷也让车企苦不堪言:降价幅度大、频次高,覆盖自主、合资、豪华品牌,市场销量及价格波动明显,消费者持观望情绪,利润率下降、品牌形象受损……   借助软件定义汽车,赋能汽车更多新的体验、新的功能和新的特性,打造差异化产品,占领智能化高地,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全球网联汽车市场规模也蕴含着巨大价值,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开始重视软件生态体系能力的构建。同时,软件架构正由“面向信号”迈向面向服务(SOA),本质是讲分散的ECU以及对应的基础软件功能模块化,标准化,在核心高性能计算机中部署统一软件架构,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促进了车辆中各种应用程序和个性化服务的集成,形成差异化竞争。此外,创新的商业模式正在出现,如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付费更新、基于订阅的车联网服务和整车功能、基于地理位置的服务,为汽车制造商创造新的收入机会。   标普全球汽车认为,软件定义汽车是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基础,将成为移动出行的基石。科技公司、互联网企业以智能化技术为核心驱动力,借助其用户需求定义能力,开启新一轮造车运动,也受到购车者的热捧。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软件定义汽车的概念近年来逐步被业界接受,但更多的还是从产品开发的角度,强调要重视软件的功能、作用与价值。随着大模型得到更多的应用,软件定义汽车的内涵有了新的变化,后续是“数据定义汽车”。   未来,汽车产品开发过程,将从此前的重视硬件转向重见软件转变;整车由硬件主导向软件主导转变。软件功能的不断增加,将推动汽车软件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成为产业新的增长。   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全面体现是彻底的端到端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近年来,在5G、激光雷达等技术与政策多重加持下,高阶智驾迎来快速发展。   标普全球汽车表示,2023-2024年中国品牌积极推出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特别是新款电动汽车车型,而全球传统供应商行动相对较为缓慢,行动也更加谨慎。2025-2027年,随着市场趋势和需求的清晰化,全球传统供应商开始迎头赶上,扩大投资建设本土化供应链成为可能;以2028年为起始点,随着应用普及和成本降低,主机厂将更为广泛地部署自动驾驶。到2030年,中国市场新增的L3/L4自动驾驶汽车总量将达到5%左右。   依托于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品牌声誉,传统的高端品牌将在L3/L4级别部署中拥有重要的市场份额,但韩系、日系和美系的品牌对在中国部署L3/L4的计划依然采取保守措施。   标普全球汽车分析指出,大多数中国主机厂将继续推动L2+的开发和广泛部署,为主机厂提供部分高价值增值功能。其中,政策助力是中国市场部署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一个关键动力,MaaS是第一个大范围应用场景。凭借国内强劲的供应链体系和L3/L4落地应用前景,激光雷达也将成为中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关键差异化优势。   在产品层面,高价值的FVC变得普遍,同时也将更多地采用来自中国供应商的芯片;车内DMS和OMS摄像头是自动驾驶系统和新的内饰功能的重要推动因素;环绕视图摄像头成为更多车辆的标准配置,在自动驾驶系统中数量也在增加;侧视图摄像头发展成为纯视觉和传感器融合系统中高级智能驱动的关键推动者。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在会议上分享关于自动驾驶技术时表示,国内企业在2021年开始开发高精度地图、激光雷达和高算力AI芯片等系统,前期“堆料”成本昂贵,且市场渗透率较低,造成高阶智驾产品价格偏高。然而,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高精度地图的使用逐渐减少,激光雷达使用数量及单一成本正在逐年降低,这一趋势也在逐渐改变。   扬帆海外 中国供应商迎更多契机   在积淀多年后,伴随着中国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的迅速崛起及中国汽车出海步伐的快速迈进,以动力电池和激光雷达为代表的中国汽车供应商也迎来更多发展契机。   动力电池一直是电动化的核心技术高地。中国纯电动汽车价格已基本与燃油车价格持平,这得益于中国汽车产业强大的供应链体系,特别是电池供应链。目前,中国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在欧美市场,其产业链发展相对落后,原料呈现不同程度的本土供应短缺。目前,欧洲本土电池生产仍不能满足全部需求,超过50%的需求仍需通过从中日韩三国进口,尽管欧洲有大量新动力电池产能布局,但预计到2030年前,部分动力电池仍需通过进口满足;北美市场动力电池供应主要由韩国电池企业和北美车企通过结盟形式供应,预计韩国供应商在北美市场占有率将接近60%。   标普全球汽车预测,到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需求将达到871 GWh,欧洲的电池需求量将达到350 GWh,北美地区动力电池需求会达到210 GWh。标普全球汽车分析指出,在政策法规不出现重大调整的条件下,未来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将呈现中国主导、欧美持续发展、日本和韩国保持稳定的格局。随着技术进步和生产成本降低,动力电池市场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   作为自动驾驶设备的重要零部件,激光雷达也迎来高质量增长期。根据标普全球汽车披露的最新数据,2023年,随着ADAS和Robotaxi在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企业激光雷达销量占全球销量比例已超过80%。2024年,速腾聚创、禾赛科技和华为三家头部企业目前合计占据全球激光雷达销售额的60%以上。   标普全球汽车认为,在未来十年内,中国激光雷达企业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激光雷达的性能与可靠性,并实现持续降本,从而进一步扩大市场渗透率,并拓展在国际市场的影响力,保持强劲的增长轨迹。(资料来源:标普全球汽车)
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保持复苏态势
图为一艘货轮缓缓驶离山东港口青岛港。张进刚摄(新华社发)   世界贸易组织9月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3,高于基准点100,比今年3月发布的100.6略有上升。该指数表明,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保持复苏态势。   世界贸易组织同时指出,尽管晴雨表指数发出了积极信号,但由于地缘政治风险加剧、地区冲突持续、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变以及出口订单减少,全球贸易前景仍然高度不确定。   多因素支撑全球货物贸易复苏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新近发布的《货物贸易晴雨表》,在2023年通胀高企和利率上升导致贸易需求停滞之后,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继续复苏。   这份《货物贸易晴雨表》显示,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为103,比今年3月发布的100.6略有上升。该指数表明,2024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保持正增长。各成分指数中,汽车产品指数为103.3,集装箱运输指数为104.3,空运指数为107.1,出口订单指数为101.2,均高于趋势水平。电子元件指数为95.4,原材料指数为99.3,均低于趋势水平。报告指出,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货物贸易额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1.0%。近期数据显示,欧洲地区贸易增长弱于预期,其他地区贸易增长强于预期。   据悉,世界贸易组织自2016年7月起发布全球贸易景气指数,通过采集主要经济体的贸易统计数据,就当前世界贸易的短期发展走向提供早期信号,为贸易政策制定者和工商界提供更为及时的国际贸易信息。根据全球货物贸易景气指数的编制规则,数值100为其基准点。如果某一次指数为100,意味着全球货物贸易增长符合中期趋势预期。指数大于100表示该季度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高于预期水平,反之则显示全球货物贸易增长低于预期水平。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支撑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货物贸易保持复苏态势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全球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多个发达经济体开启降息周期,这有利于提升市场预期、刺激投资;二是全球经济增长开始企稳。尽管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地缘政治危机仍在持续,但全球经济增长整体趋于稳定,这有助于增加产品需求、提升贸易增速。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7月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2%,和今年4月的预测值持平;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3%,相较今年4月时的预测上调了0.1个百分点。报告指出,全球经济活动在今年上半年变得更加活跃,尤其是在科技领域。此外,报告还上调了今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经济增速至4.3%,并指出今年以来,中国国内消费的复苏推动了经济增长,外贸出口的积极态势也给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活力。   中国为全球贸易复苏作出重要贡献   近年来,中国贸易体量持续壮大,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贸易伙伴更加多元,贸易结构日益均衡,成为推动全球贸易复苏的重要贡献者。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进出口总值5.94万亿美元,连续7年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   今年前8个月,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外需减弱的背景下,中国外贸仍保持稳定增长,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日前,中国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8.58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16.45万亿元,增长6.9%;进口12.13万亿元,增长4.7%;贸易顺差4.32万亿元,扩大13.6%。   “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服务贸易第二大国,中国为全球贸易复苏作出重要贡献。”张建平指出,近年来,中国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与150多个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其中绝大多数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国与这些国家在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的合作,有助于带动贸易增长。此外,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不仅具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还具有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在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上具有很高的组织协调效率。   目前,从地区来看,新兴市场成为中国外需重要增量。今年前8个月,东盟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4.5万亿元,增长10%,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5.7%。同期,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计进出口13.48万亿元,增长7%。此外,传统出口商品稳定增长、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出口增速显著、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成为中国外贸的显著特点。今年前8个月,中国机电产品占出口比重近六成,其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集成电路、汽车和手机出口保持增长。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教授、全球创新与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吕越表示,中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国内市场消费需求持续恢复,为货物贸易进出口的良好表现提供了坚实基础。此外,随着外贸政策红利不断释放,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均为贸易顺差的显著增长作出贡献。   全球贸易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世界贸易组织预测,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将逐步加快,全球商品贸易额将分别增长2.6%和3.3%。亚洲对今明两年全球贸易增长的贡献最大。据预测,2024年全球出口将增长2.9%,其中约1.3个百分点的增长由亚洲贡献;2024年全球进口将增长2.3%,其中1.9个百分点的增长由亚洲贡献。   张建平表示,根据相关国际机构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于2025年趋于稳定,在此背景下,全球贸易复苏态势将得以延续。“同时需要关注的是,全球贸易仍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例如,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贸易造成负面影响,红海危机和中东紧张局势带来航运路线中断、推高航运成本、延长航程、扰乱供应链等一系列风险。此外,个别国家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也将阻碍全球贸易复苏。”张建平说。   分析普遍认为,得益于稳固的多边贸易框架和具有韧性的全球供应链,全球贸易复苏正在取得进展。与此同时,在保护主义抬头、航道受阻、美国降息等因素叠加下,全球贸易增长面临的挑战有增无减。   当地时间9月18日,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50个基点,降至4.75%至5.00%之间的水平。这是4年来美联储首次降息。   有分析指出,美国货币政策的外溢影响备受关注,其开启降息周期会影响全球贸易复苏。降息带来的汇率变动不仅会影响国际贸易的结算成本,还可能引发资本流动的加速和外汇储备的变动。美元贬值可能对其他与美国出口商品存在竞争关系国家的出口市场造成冲击,加剧贸易紧张局势。汇率波动可能影响跨国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投资决策,对全球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稳定性产生影响。   此外,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合组织等多个机构纷纷呼吁减少保护主义和贸易摩擦。   “为促进更包容的全球贸易并应对新的全球趋势,需加强有关国际合作。”世界贸易组织在近日发布的《2024世界贸易报告》中强调,应加强多边贸易体系,维持其开放性和可预测性;应促进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发展,制定透明和可预测的服务贸易和数字贸易规则,促进发展中国家有关基础设施建设和技能积累;应促进绿色发展,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支持发展中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
19.99万元起售 家庭越野车首选二代哈弗H9正式上市
  9月25日,哈弗旗下家庭越野新品类的旗舰之作——二代哈弗H9在国内首家汽车主题购物中心保定爱情广场正式上市。该车承载着哈弗品牌对现代家庭出行需求的深刻洞察与精准把控,将卓越越野性、极致舒适性、出色智能性及全面安全性精妙融合,既能胜任城市通勤,又能引领家庭探索未知、拓展生活边界。   发布会重磅宣布了二代哈弗H9的指导价,较预售价格全系下调6000元,其中,探境版指导价19.99万元,拓境版指导价21.59万元,极境版指导价22.99万元。用户即刻下定可享六重购车礼遇,分别是,现金礼:2000元订金抵12000元购车款;置换礼:H9老车型置换补贴20000元其他本/外品置换补贴15000元;质保礼:整车5年或15万公里超长质保加首任车主(非营运)发动机、变速器终身质保;金融礼:限额7.2万24期0息或限额15万60期超长贷期;智联礼:3年免费娱乐服务流量终身免费智控服务及基础服务;车色选装礼:免费选装升级价值5000元石青灰定制色。针对预售期间(预售下订截止时间:2024年9月25日21:30)下订购车车主,还额外赠送“4次基础保养+电吸后背门”大礼包,价值约3500元。   二代哈弗H9的上市发布会,不仅仅是一场新车发布会,也是一场毕业典礼,更是热爱、青春与用户之间共同成长的深厚情谊。这场活动,既是对过往携手并进岁月的温馨回顾,更是对未来征途上继续并肩前行的精彩开篇。   以热爱造企、以热爱造车 助力畅享有格调的用车新生活   发布会之前,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和哈弗H9的朋友们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从用户与H9的故事到参观友商4S店,从轰九大队走过的十年到与资深媒体及老员工回顾过往,以热爱为引,畅聊造车、行业竞争、公益大爱与企业文化,将长城舵手对汽车产业的无限热爱与沉甸甸的责任展现得淋漓尽致。   交流会上还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魏建军携一众新老朋友探访了友商的4S店,这一举动,不仅体现了开放包容的心态,更展现出了作为企业家的大格局。针对近两年汽车行业的内卷现象,魏建军指出,过度压低成本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恶意竞争、不道德竞争致使汽车行业没有利润,强调企业发展的宗旨是为社会创造价值,而不是有多少市值,车企不能以无底线、不道德的低价换取增量与资本市场的青睐,这种行为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越野车的热度不断攀升,一些没有越野积淀的车企推出了PHEV越野车型。魏建军认为,PHEV车只是提升了加速性,并未带来越野性能的提高,“解耦电四驱不是越野车,因为它不能做到低速大扭矩,非常危险。”他表示长城汽车会继续深耕越野领域,为市场提供更加可靠的车型,把车做好、把产品做优,为市场提供最适合国人诗和远方的越野车,让用户开得出去,还能开回来。   家庭越野新赛道四门必修课 二代哈弗H9全优攻克   造车就行教书育人。作为国内越野专业的知名高校,长城汽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越野毕业生,赋予他们强壮的体魄、稳定的情绪与善良的内心。当前,一家人越野出行渐成趋势,但市场上还没有一款适合全家人去越野的车。长城汽车总裁穆峰表示,长城如果不做一家人的越野车,没有人会去做,长城如果做不好一家人的越野车,没有人能做好。作为“世界越野看长城”的长城汽车,有实力更有底气拿下家庭越野这个新品类。   越野始终是长城的高质量基本素质。长城汽车在越野课方面的传承有30年之久。二代哈弗H9师承中国高端专业越野平台——坦克平台,并不断地“卷”课程,练就了过硬的越野基础素质,越野参数出众,爬坡过坎、跋山涉水只是基本操作;还有灵活多变的越野适应性训练,7种驾驶模式使其轻松适应各种工况;以及化险为夷的越野名门绝技,TOD智能四驱+Mlock机械锁止、前/后桥电控机械式差速锁,让其无惧恶劣越野环境,减少户外抛锚风险。   舒适来自于中高端车型的反哺。以魏派蓝山、高山为代表的高端车型在舒适性方面的表现有口皆碑,现而今反哺到哈弗品牌上,助力二代哈弗H9点亮各项舒适技能:轴距做到2850mm,参照中国人体格特征数据库设计的座椅如同量体裁衣,更贴合国人身体特征,三级隔振能力,第二、三、四车身悬置升级为剪切型……这些配置与设计,不仅使二代哈弗H9拿到了同级最优、同类最优的绩点,甚至比家用车专业的优秀学生也毫不逊色。   智能是长城的又一名片。长城汽车在智能方面已经跻身中国汽车行业第一梯队,二代哈弗H9的各项智能配置主打实用、好用,只动真格,不玩噱头,只求满配,不耍花招。这款车学习掌握了主流的智能化技能,配备了行业领先的语音交互系统,可以让用户在不分神的情况下专心驾驶,通过语音迅速下达复杂指令。二代哈弗H9的智能泊车,让驾驶者在狭小区域泊车也无需担心剐蹭,省心省劲儿,新手小白也能秒变入库高手。   安全是刻在长城人基因里的造车底线。不安全,不长城。安全这条底线,长城汽车一守就是34年,而且将为用户始终守护下去。对于二代哈弗H9,长城汽车进一步增强了它的安全性,用几十项安全配置加以武装,不论是主动安全还是被动安全,二代哈弗H9都学到极致,硬核车身,超强车架,车顶接近13吨的承压能力,使其能够稳稳守护乘客安全。   目前,二代哈弗H9已陆续在各门店进行实车展示,并同步开启交付。感兴趣的消费者可通过哈弗官网、哈弗品牌体验店等官方渠道进行预约预定,率先拥抱这一家庭出行伴侣,开启令人向往的家庭新旅程。   这场极具创意与亮点的发布会,不仅是二代哈弗H9登场的宣言,也是哈弗品牌乃至长城汽车打造越野全品类的一次深刻探索与实践,彰显了其作为中国越野领军者的责任与担当。相信随着二代哈弗H9的逐步交付,越来越多的家庭用户将解锁出行新方式,让每一次出行都满载愉悦与惊喜。(资料来源:长城汽车)
国庆档预售启动,十部新片“开跑”
  导演陈凯歌携《志愿军:存亡之战》重返国庆档 图为剧照   国庆档进入倒计时阶段。截至目前,共有10部新片定档这个假期并已在预售榜上“开跑”。   《志愿军:存亡之战》《危机航线》《出入平安》3部影片将于9月30日上映,而《浴火之路》等7部电影在国庆当天与观众见面。截至昨晚,《浴火之路》领跑国庆档新片预售票房榜。灯塔专业版数据分析师陈晋认为:“与往年同期相比,今年国庆档的真人影片数量明显偏多,达到8部,且都是中上制作规模的影片。可以说,这是近几年头部及中腰部影片数量最多的一次国庆档。”   值得一提的是,这份假期片单视角多元、类型丰富,涵盖了战争、喜剧、家庭、动作、科幻、灾难、犯罪、动画等;内容立意上,既有家国情怀的深沉厚重、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动作悬疑的紧张刺激,也有科幻冒险的新鲜奇趣、小人物叙事的温情动人、家庭亲子的欢乐一刻,尽可能满足观众的多样需求。   高关注度演员齐聚   两大购票平台上,《749局》《志愿军:存亡之战》《浴火之路》《危机航线》的“想看”指数分别超65万、45万、38万和30万人次,暂列第一梯队。这些热门影片无不阵容“吸睛”,集结了不同年龄段的高关注度演员。   聚焦家国情怀的电影素来是国庆档市场的主力军。2019年《我和我的祖国》、2021年《长津湖》、2022年《万里归途》都曾让观众看得荡气回肠。这一回,导演陈凯歌携《志愿军:存亡之战》重返国庆档。承续前作,新片聚焦抗美援朝战争中的关键一战——铁原阻击战。与导演共同谱写英雄壮歌、赓续红色血脉的,是一批兼具实力与号召力的演员:朱一龙、辛柏青、张子枫、朱亚文等。陈凯歌坦言,他拍摄《志愿军》三部曲的初衷就是为了“不遗忘”。因此,影片在多线叙事的历史背景下,将真实历史人物与虚拟角色相交织,向无名英雄致敬。   演员赵丽颖刚揽“飞天奖”殊荣,新片自然备受期待。《浴火之路》是打拐题材的犯罪类型片,故事里,肖央、赵丽颖、刘烨饰演3位丢了孩子的父母,他们因一桩交易彼此牵连,组局踏上寻子复仇之路。观众期待,全员实力派演绎的“全员狠人”,能带来一部撼动人心的作品。   作为高人气演员王俊凯的又一部电影作品,《749局》的更大看点也许是导演陆川。不仅因为影片从筹拍到上映历经8年时光,更重要的,电影故事与导演的人生经历有着部分重叠,是他对过往岁月的一次深情回望,也对未来社会给出某种警示与反思。影片将通过2030年的“近未来”设定,讲述749局第三小队在应对巨大困境时展现的少年成长,既有科幻类型的想象力,也试图触及社会与人性等深刻主题。   高空犯罪片《危机航线》展现了犯罪类型的另一种打开方式,故事从一架超豪华客机在国际首航途中遭暴力劫机讲起,国际安保专家需要一边与亡命徒周旋,一边解救被绑为人质的女儿和前妻。片中,饰演这“一家三口”的分别是刘德华、刘涛和张子枫,号召力可期。丧心病狂的劫匪则由屈楚萧出演,从《流浪地球》到《一闪一闪亮星星》,他已向观众展示了身为演员的可塑性,此番从“白月光”张万森变身反派悍匪,青年演员能否打开更多可能性,是影片在高空动作戏之外的一大看点。   名IP“重出江湖”   今年以来,喜剧俨然成为各大档期的票房担当。国庆假期,《爆款好人》和《熊猫计划》联手逗观众一乐。   导演宁浩和“北京好人”这两大名IP,一同重返喜剧赛道。继《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之后,“北京好人”张北京将第三次亮相国庆档。在《爆款好人》中,他从“好人”变成“红人”。主演葛优解读张北京是“局气的北京人”,故事的新篇里,时代在变但人情味不变,小人物的喜怒哀乐与坚守,相信会引人会心一笑。李雪琴、杨皓宇、刘敏涛等也齐来助阵。   世界范围内,长城、大熊猫、国粹,常常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硬通货。《熊猫计划》以国宝大熊猫作为主角,志在打造一部专属于中国人的熊猫大片,不仅呈现国宝的可爱灵动,也展现和谐共生之美。影片由成龙领衔主演,魏翔、史策、贾冰等各路新老喜剧人共同守护国宝熊猫。如果说大熊猫素来是人见人爱的代名词,那么这两年,《只此青绿》渐渐成为国风美学的专属名词。这个从春晚走出、红遍大江南北的舞蹈诗剧,如今将由原班人马搬上大银幕。   动画片方面,《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6:迷你大冒险》《皮皮鲁和鲁西西之309暗室》两大经典IP双双上新。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将进入“迷你状态”,皮皮鲁和鲁西西也会解锁暗室的“黑科技”,带来新的惊喜。《人生大事》之后,导演刘江江继续在《出入平安》里与观众探讨生命与情感的力量,希望以人性高光再度带来直击人心的情感力量。(王彦)
人工智能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观众在2024云栖大会前沿应用展馆与人形机器人互动。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摄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浪潮中,人工智能成为驱动经济和社会创新的强大引擎。一场由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的爆发式发展,打开了更多的“未来感”。   近日,2024云栖大会在浙江杭州举行。一系列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新成果、新应用集中亮相,带来了更多的期待与思索。   “AI一日,人间一年”   过去一年,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百花齐放高质量大模型覆盖多个行业领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人工智能的发展到底有多快?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执行官、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吴泳铭认为,近一年来,人工智能发展速度超过任何历史时期。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最大想象力,是“接管数字世界,改变物理世界”。   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发布了通义旗舰模型Qwen-Max升级,同时发布了开源模型Qwen2.5系列。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全国范围内已备案人工智能大模型197个,其中通用大模型占比约三成,行业大模型占比七成。大模型已具备文本、语言、视觉的多模态能力,成为推动产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变量。   在阶跃星辰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姜大昕看来,通用人工智能的实现路径可以划分为模拟世界、探索世界和归纳世界3个并行发展阶段。他说,目前3个阶段都出现了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可以称得上“AI一日,人间一年”。   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尽管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新突破持续涌现,但距离实现真正完全类人、具备泛化能力的通用人工智能还有一定距离。   吴泳铭说,要实现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下一代的模型须具备更大规模、更复杂、更多层次的逻辑推理能力,全世界先进模型的投入门槛将达到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的级别。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院长朱军说,大模型的发展一方面要让消费者参与和交互,另一方面也要指向实体和物理世界,提升生产力。   月之暗面Kimi创始人杨植麟表示,视频生成等大模型新产品和技术让不同模态之间的转化、交互和生成越来越成熟。未来用于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算力将持续提升,但用于推理的算力提升会更快,这将产生很多新的机会。   “能干活,能交流”   一间“超市”里,一款人形机器人“店员”正在忙碌着。消费者在前台下单后,机器人快速走到货架前,用灵巧的“双手”从货架上取下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上……云栖大会期间,一款用于无人值守场景的人形机器人吸引参观者驻足体验。展区里,10多台形态各异的人形机器人各展其能,显示了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最新成果。   作为未来产业之一,人形机器人有望成为继计算机、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近期,中国人形机器人技术取得一系列突破,产业发展正处于“井喷前夜”。   “机器人产业的新一波发展,主要依靠大模型及其背后的新技术。”逐际动力创始人张巍分析指出,受到大模型技术发展的启发,机器人领域的发展也经历了从规则驱动到算法驱动,再到数据驱动的变化。   机器人何时才能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北京大学助理教授、北大—银河通用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主任王鹤说,所谓通用机器人首先要做到单一场景的多任务,最后做到全场景、全任务。“同时,它还要能够跟人之间用自然语言沟通,不仅能干活,还能交流”。   宇树科技创始人、首席执行官王兴兴认为,明年机器人将更多地出现在工业场景。再过3年左右的时间,全球范围内将会出现更多通用型机器人,但距离进入家庭和大规模应用尚需时日。   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自动驾驶已成为国内外汽车制造商重点攻关的热点领域。通过端到端的大模型技术,自动驾驶系统可以“学习”海量的人类驾驶的数据,从而让汽车具备超越大部分司机的驾驶能力。   在小鹏汽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看来,端到端大模型在汽车自动驾驶上的应用,让每个人在任何城市都能像“老司机”一样开车。“当车企将大规模的软件和硬件能力合并到一起,中国有机会出现全球性的汽车公司”。   英伟达全球副总裁、汽车事业部负责人吴新宙说,生成式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深度融合,将提供更加智能化的用户体验。例如,通过分析司机的情绪和状态,人工智能可以调整车辆的环境和音响系统,甚至提供个性化的行车建议,这种能力将大幅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社会参与,协同共治   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融入日常生活并赋能诸多行业,其潜在的风险也日益显现,并引发全球关注。例如模型输出不准确和深度伪造技术可能导致虚假信息的传播或欺诈行为,大模型训练过程中可能存在数据隐私泄露或侵犯版权的问题等。   为规范人工智能的发展,中国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并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规章,对人工智能相关技术规范、义务主体与责任作出规定。不久前,全国网络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发布《人工智能安全治理框架》1.0版,提出人工智能安全治理原则等方向性的破解思路。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区块链与数据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任奎认为,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训练、开发、部署和维护等不同阶段均面临着不同的安全威胁,应当分阶段、分层次对其进行衡量与评测,   中国信通院安全所数安研究部副主任张琳琳认为,面对人工智能安全挑战的新课题,全社会应共同参与、协同共治。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为人工智能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企业要秉承社会的责任,保证人工智能产品的安全性;高校等研究机构应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安全新趋势;用户要提升安全意识和算法素养。   通义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张荣表示,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服务提供商,一方面要积极引入国家强制性标准,推动落地方案,另一方面要保持与业界的广泛沟通联动,用模型开源等方式提升其透明度与可信度。
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供需协同不足
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再保险中心B4停车场,车辆在使用V2G双向充放电桩放电。记者 徐佩玉摄 伴随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渝蓉高速大足石刻服务区充电站持续加大充电桩保障,提供快充枪和全液冷超充枪,为新能源车主带来畅快的充电体验,助力绿色出行。图为该充电站一角。  孙凯芳摄(人民视觉)   今年8月,中国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量首次迈过百万大关,达到102.7万辆。一些车主发现,自家的新能源汽车不仅是绿色智能的代步工具,还可以赚钱。中国正在探索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可以将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变为储存电能的“充电宝”,根据电网需求反向给电网送电,车主获得补贴收益。这就是双向充放电(V2G)。   近年来,中国积极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通过充换电设施与供电网络相连,发挥动力电池的灵活调节能力,建设灵活电网。   一边充电一边赚钱   在北京市西城区中国再保险中心B4停车场,有一个车网互动V2G示范站,配备了9台15kW直流V2G双向充放电桩。   每天早上,在附近上班的刘先生将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停在这里并连上V2G充电桩,进行放电操作。他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为52千瓦时,扣除通勤所需电量,每次放电量约30千瓦时,每千瓦时可获得0.7元补贴。“我下班后利用夜间用电低谷时段充电,白天在单位放电,一年能有4000元收入,基本覆盖了日常出行的成本。”刘先生说。   这是国内第一个实现V2G商业化运营的项目,于2020年7月建成投运,依托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引导新能源汽车低谷时段有序充电、高峰时段向大楼放电,降低大楼高峰用电负荷。   什么是V2G?简单来说,就是在用电低谷、电价较低时给汽车充电,用电高峰时将多余的电反向供电给电网,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永东对记者表示,V2G是将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可移动的储能单元,通过双向充电技术,实现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之间的能量交换。   这一技术有效缓解了电网的供需矛盾,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也通过“峰谷套利”的模式为车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目前,常态化参与V2G充放电的车主,3年放电收益超万元,除去充电成本,V2G放电年净收益可达到1300元。   去年浙江省舟山市首个V2G充电示范站正式投入使用。据国网舟山供电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计算,车主在家使用谷电充电成本约0.3元/千瓦时,在V2G充电桩送电可赚0.6元/千瓦时,园区客户电费标准为0.8元/千瓦时。以电池容量为60千瓦时的普通家用车为例,一次送电40千瓦时,车主可赚12元,园区节约电费成本8元。   有人或许担心,频繁充放电是否会影响汽车电池使用寿命?   据国家电网统计,绝大多数私家车辆平均充电频率约为每年50次。按照汽车10年寿命测算,全周期内车主使用的充电次数约为500次。而目前,动力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至少为2000次,每辆新能源汽车在全周期内仍有超过1000次的电池充电次数可参与车网互动。经过相关验证,车辆以小倍率进行充放电,在浅充浅放的工况下,经过数千天的使用,在完成200余个V2G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仍保持在93%以上。此外,虽然V2G技术会增加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放电次数,但合理的充放电管理策略可优化电池的使用效率,减少电池的老化和降解。   保障电力系统平稳运行   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逐年上升,2023年底已达2041万辆,占汽车总量的6.07%;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155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76.04%。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断增加的同时,电网运行也迎来了新挑战。例如,负荷峰谷差加大,发电侧调节困难;输电网络负荷不均衡,导致系统网损增加和网络阻塞等。   在此背景下,推广V2G,既有可能性,也有必要性。刘永东表示:“一方面,当前电池的技术、安全性都得到很大提升,电池循环次数可达3000到5000次,新能源汽车电池可作为移动的储能单元发挥更大作用。另一方面,在能源转型和‘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光伏发电将逐步成为发电主力,电源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会越来越强,亟需做好发用电平衡。推广V2G对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意义重大。”   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将进一步增强。在电力需求高峰期间,V2G技术可以将新能源汽车中的电能释放到电网中,减轻电网压力,提高供电稳定性;通过快速充放电,对电网频率波动进行调节,增强电网的动态响应能力。国网江苏无锡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许涵慎对记者表示,这一模式不仅增强了电网应对突发情况和波动的能力,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还有助于提升对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减少碳排放,同时降低燃料费用和电力系统升级改造费用。   新能源汽车的有序补能将得到保障。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政研咨询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新能源汽车与电网系统具有强耦合性。车网互动试点引导新能源汽车在电网负荷低谷时段充电,可有效规避在负荷高峰时段新能源汽车充电给电网系统带来的冲击,保障新能源汽车的有序补能。   双向充放电还可提高电动汽车用户经济性。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姚占辉对记者表示,通过V2G技术,电动汽车用户可以通过向电网售电获得收益,降低电动汽车的使用成本。同时,具备V2G功能的车辆,通过对外放电功能可以满足一些特定场景的需求,如露营、户外野炊等活动用电,充分发挥电动汽车的使用属性,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据了解,目前电网超过全年峰值负荷95%的时间不足50个小时,为保障这部分高峰负荷需求,电力系统往往需要配置顶峰电源或输电通道,付出的边际成本较高。通过高效、智能的车网互动应用,可节省出超万亿元的电力保供和灵活调节的社会成本。   迎来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前景   对车主而言,车网互动可以增加个人收益;对能源系统来说,车网互动是提高电力系统运行效率、提升电网灵活性与稳定性的“阻尼器”,可有效解决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过程中供需协同不足的问题。   为啥尚未实现规模化的商业应用?业内人士分析,车网互动模式的门槛较高,涉及技术、标准、市场机制等多个方面。当前,车网互动所涉及的车、桩、网、负荷聚合等技术逐渐成熟,在政策、技术和市场的推动下,车网互动在中国将迎来规模化、商业化的应用前景。   政策支持——今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4部门联合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等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将在全国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扩大双向充放电(V2G)项目规模,丰富车网互动应用场景。   从试点指标要求看,参与试点的地区通过峰谷分时电价和政策制度等,推动本地新能源汽车充电电量6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其中通过私人充电桩充电的电量80%以上集中在低谷时段。同时,参与试点的V2G项目放电总功率不低于500千瓦,年度放电量不低于10万千瓦时,西部地区可适当降低。   市场开放——据了解,随着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已有多种电力市场开放配网侧灵活性资源参与,包括电能量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内的多个电力交易品种,盈利模式清晰。   目前,中国多个车网互动项目正在全国试点,并已在部分地区实现了商业化运营。国家电网已经在20个省市试点建设V2G充放电桩1500余台,今年1—8月累计放电量2.8万千瓦时,并依托试点项目探索V2G参与一般工商业削峰填谷、配网互动等多场景应用。   当然,国内V2G市场尚处发展初期,车网互动模式仍有诸多痛点亟待突破。包括,用户接受度低,商业模式不成熟;V2G充电桩数量少,大规模改造成本较高等。   对此,多位专家建议,要加快建立车网互动相关技术标准体系,推动车网互动能量流、信息流互联互通,支撑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健全配套价格机制和市场交易机制,进一步优化充电峰谷分时时段和电价,研究建立向电网反向放电的价格机制,探索虚拟电厂聚合各类充电资源参与电力市场的模式和路径。同时,政府可通过提供经济激励,如电价补贴或税收优惠,鼓励车主参与V2G模式。如上海市通过对参与电力需求响应的电动汽车用户提供相对较高的补偿价格,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车主参与的积极性。   “随着政策与技术的双轮驱动,V2G聚合储能潜力巨大。2050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预计达到3.5亿辆,保守估计车载电池总容量达到240亿千瓦时,未来V2G将在短周期储能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刘永东说。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