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三星Galaxy A16 4G/5G手机现身监管机构:新一代安卓入门机首选,18W充电、5000mAh电池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科技媒体 91Mobile 昨日(9 月 2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4G 和 5G 版三星 Galaxy A16 手机已通过 FCC 和 TUV Rheinland 认证,显示支持 18W 充电。 Galaxy A16 系列作为 Galaxy A15 的后续产品,预计将提供 18W 快速充电功能,在包装中可能会附送 25W 充电器。 三星 Galaxy A16 5G 的型号为 SM-A166B / DS,FCC ID 为 A3LSMA166M;三星 Galaxy A16 4G 的型号为 SM-A165M,FCC ID 为 A3LSMA165M。 上述两款手机的充电器型号为 EP-TA800,数据线型号为 EP-DN980。 TUV 莱茵认证显示,三星 Galaxy A16 5G 的额定电池容量可能为 4860mAh,典型容量为 5000mAh,型号为 W3-S-S。 据悉,Galaxy A16 5G 将配备 6.7 英寸 FHD+ Super AMOLED Infinity U 显示屏,支持 90Hz 刷新率和 800 尼特高亮。 该机可能有两种处理器选项,分别是 Exynos 1330 和 MediaTek Dimensity 6300,后者将在印度销售。 该机提供高达 8GB RAM 和 256GB 存储空间,以及 Android 14 操作系统,可能获得 6 年的操作系统更新支持。 IT之家此前报道,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7 月 31 日发布博文,公布了 2024 年第 2 季度全球搜最畅销智能手机排行榜,在前十榜单中,其中三星共瓜分 5 个席位,分别为: Galaxy A15 5G(销量占比 2.0%,排名第四) Galaxy A15 4G(1.8%,第五) Galaxy A55(1.5%,第七) Galaxy S24 Ultra(1.4%,第九) Galaxy A05(1.4%,第十) 因此,Galaxy A16 4G / 5G 手机上市之后,预估会成为新一代安卓入门机首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
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布,机械臂困境的巧妙破题
“在工厂里,任何产线上微小的变化都会造成所有机器人轨迹的变化和调整。这也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每万名产业工人机器人渗透率只有392多台。” 在本周二开幕的2024工博会上,微亿智造CEO张志琦一语道破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 “传统的机械臂难用,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要改变。”张志琦将这款希望改变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新物种”带到了此次工博会现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Embodie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EIIR”)“创TRON”,由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联袂打造。传统工业机器人都是在确认的、封闭的空间中运动,且只能进行单一重复动作,泛化能力弱,无法具备柔性切线能力,从源头上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率先将具身智能理论应用到工业场景,融合感知、驱动、控制、算法、云服务等技术于一体,能够更好理解和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轻松解决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问题,精准且高效地执行各类多元化任务。 现场展位上,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就以互动展台的形式开放体验,通过观察人类装配积木的动作和流程,进行任务拆解和学习理解并完美复现,真正可以做到“看一遍、学一遍、做一遍”,然后再批量复制生产。 可以想象,在未来工厂,将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的EIIR,不再只是扮演编程执行的自动化工具,而是进化为能够实时感知和适应环境,能自动分解任务,并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及操作的智能体。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具备自适应、自学习、免编程示教等优势特征,可承担各类工业现场的复杂工作,并能在多个工业场景间实现柔性切换,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未来可以应用在智能质检、柔性打磨、自适应抓取、柔性装配、智能化焊接等工业场景,预计明年批量上市。 一、从AI质检到具身智能 微亿智造之所以能够打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亿智造在AI质检领域打下的基础。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报告显示,微亿智造占据10%,位居全国第二,实现了全年AI工业质检市场份额增速第一。 张志琦表示,微亿智造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将深度学习引入工业现场的公司,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含了算法和硬件设备在内的工业AI+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已累计服务了2500多家各类工厂,成功交付部署数千套智能质检设备,并将技术沉淀构建了“眼手脑云”的技术战略。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小批量、多品种的新制造形态发展,企业越来越来越频繁需要换线生产,传统工业臂的柔性已无法满足,工业臂重新编程以及点位调整的次数变多,成本变高,原先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摇身一变成机器迭代成本。而早期的“眼手脑云”彼此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张志琦解释道:“当时的视觉系统好比是眼睛,机械臂的运动机构类似人的手脚,两者之前的隔阂宛如是一个瞎子背着一个瘸子,瘸子在指挥瞎子的前进后退,实际落地中困难重重,往往需要不断的堆叠人力来弥补之间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把感知、认知、规划、驱动、控制能力相融合,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之道。” 于是,在2023年微亿智造成立了专门的具身智能项目组,与国产机器人厂商捷勃特共同研发,实现工业AI与工业机器人的融合突破,打通软硬件质检的壁垒。 二、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掘金千亿市场空间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机器人装备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截止2022年,中国每万名工人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392台。工业机器人现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是30万套/年,大约年总产值300亿左右,然而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仅约13%。显而易见的是,13%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增长率并不能满足巨大的工业场景需求,智能化改造和机器人应用还有巨大空间。较低的工业机器人增长率和快速增长的工业自动化场景需求之间,恰恰就是具身智能切入工业机器人进行行业革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微亿智造从“眼手脑云”的AI质检产品战略性扩展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原因所在。 微亿智造打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在硬件性能上不弱于国外顶尖品牌,在动力学控制算法及运动学算法性能将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具备极高的智能化水平,但成本却大幅下降,效率大幅提升。在攻占既有市场的同时,还能进入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进入的灵活柔性场景,帮助工业制造企业解决在使用传统工业机器人切线换型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根据微亿智造CEO张志琦的判断,预计1-2年内,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联袂打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将进一步促进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的扩大,“具身智能技术会让工业机器人的部署更加敏捷,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100-150万套/年,年产值将达到1000-1500亿”。 结语 微亿智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新浪潮。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还为整个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工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开辟新的蓝海。
单踏板模式回归在即!特斯拉带火的卖点,车企却不爱了
今年5月2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意见,当中增加了“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的规定。 这也就是所谓的“单踏板模式”,通过增强动能回收效率来提高车辆续航里程,但由于抬起加速踏板就有明显的减速效果,甚至还能让车辆完全停下。文件表示,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制动停车,可能会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从而出现在紧急制动工况下误踩踏板。 本是为了驾驶安全而做出的规定,而小通注意到,在近日发布的新意见稿中,工信部针对“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模式”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2.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具有一种以上的工作状态,每次上电后应重新进入默认工作状态或按驾驶人要求设置工作状态,车辆制造商应通过用户手册或电子数据记录等方式免费提供工作状态的设置方法; 3.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该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单踏板模式”和“动能回收”的概念相似,只是两者的最终效果有区别,前者是车辆停下,后者是处于怠速行驶的状态。原来的规定是只允许“动能回收”,新规定则是允许存在“单踏板模式”,但车企不能将其设置为默认状态,且用户每次启动都应该进入默认设置或者用户设定的模式,最后进入该模式后提供光学信号持续提示,也就是要在仪表盘、中控屏或HUD上显示。 除此之外,文件还对能量回收时的刹车灯电量要求进行变更,具体变化可以看小通制作的表格。要知道,《GB 21670-2008》标准中对“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要求是“不能点亮”,而最终的调整可以及时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从而尽可能避免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不由得令人深思:一个小小的“单踏板模式”为什么能引起工信部的持续关注?从“完全禁止”到逐步放宽,现在车企对“单踏板模式”有哪些理念上的改变? “单踏板模式”回归,将让汽车驾驶更人性? 提到“单踏板模式”,可能不少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特斯拉。实际上,特斯拉并非“单踏板模式”的发明者而是宝马,在第一代宝马i3就有配备“单踏板模式”,而且同期推出的日产聆风、雪佛兰Bolt等产品都提供了类似功能。 只不过,特斯拉曾多次陷入关于“制动失灵”的舆论漩涡中,加上特斯拉自带的高热度,引起不少用户对“单踏板模式”的讨论。近日,株洲桥头多车相撞事件引起热议,虽然官方暂未公布车祸的具体原因,但正因为肇事车辆为纯电动车,“单踏板模式”再次成为网友讨论的关键词。 其实,无论是“单踏板模式”还是“动能回收”,这种电车再生式制动系统其实具备一定优势,除了增加纯电续航里程之外,还能用电机的特性来替代传统制动方式,可以延长刹车片、制动盘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动能回收让车辆停止的方式,还能够缓解传统制动刹停时可能出现的点头现象。 不过,反对“单踏板模式”的消费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当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在“单踏板模式”下,踏板控制的难度很高,后排乘客更容易晕车,二是“单踏板模式”与传统的“斜踩油门、正踩刹车”的操作方式违背,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踩踏板的可能性。倘若行业允许“单踏板模式”的存在,驾驶者就可能无法建立统一的操作记忆,不利于驾驶安全。 很多声称自己没有将油门当刹车来踩的车主,其实很有可能是习惯了“单踏板模式”,没有在第一时间踩下制动踏板而导致最后的“刹车失灵”。 因此,这次新标准的调整就显得很人性。 一方面,没有禁止“单踏板模式”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驾驶需求;另一方面,禁止厂家将“单踏板模式”设置为默认模式,每次启动都进入默认设置或者用户设定的模式,这正是给驾驶者的“温馨提示”,一旦交通事故排除了“刹车失灵”的可能性,驾驶者将会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当然,类似于方向盘按键点按转向灯等不同于现阶段传统车型驾驶直觉的设计,都存在驾驶安全的隐患。小通认为,这些设计也能参考新标准的做法,可以给驾驶者更多的自由度,但默认的设计和配件与传统车型一致,这样一来用户的个性需求可以满足,厂家也能避开更多的争议。 时过境迁,“单踏板模式”已不再是好卖点 在国内新能源起步时代,产品的续航能力以及充电体系有限,车企为了拉高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因此才推出了“单踏板模式”,但为此牺牲了驾驶舒适性。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上涨到至少不会让城市用户有里程焦虑的水准,而且在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努力下,充电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甚至开纯电动车去一些知名景点也不担心续航方面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单踏板模式”不再成为车企的技术宣传亮点,“舒适制动”功能逐步成为车企的新宠,智己汽车、小鹏汽车等旗下车型都有配备相似的功能。 顾名思义,“舒适制动”功能就是通过调整制动力的施加方式来减少车辆在制动时的点头现象,从而提高制动时的舒适性。然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舒适制动模式会对车辆的续航产生一定影响。能量回收会将部分动能转换从动能,来提高续航能力,而车辆在舒适制动模式下,车辆会通过减少能量回收的强度或者延迟能量和回收的介入,以确保更平顺的制动体验,但与之相对的是能量回收效率的降低。 从“单踏板模式”到“舒适制动”,我们也不难看出车企在续航方面上的态度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续航里程,逐步往兼顾驾驶舒适性的方向转型。再者,续航和舒适,对于车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纯电动车发展到现在,车企已经寻找到新的方法来弥补舒适制动带来的续航衰退,比如优化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更轻量化的车身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等等。 新标准中保留了“单踏板模式”,意味着“单踏板模式”在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从新标准的规定来看,“单踏板模式”只是会成为驾驶者的“个性化选项”,但要真正避免因驾驶习惯而导致的“刹车失灵”的现象发生,需要让驾驶者意识到,“单踏板模式”不过是车辆续航极低时车主的“急救手段”。 当然,这一规定还处于征求意见状态,还没有完全实施,但小通认为,唯有当“单踏板模式”不再是驾驶者日常开车的首选,相关的争论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止。
一日狂发10多款新车!车企狂卷“金九银十”,但方向错了?
9月26日,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天,但各大车媒老师们却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这一天预售或上市的新车太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9月26日至少有十几款新车发布,其中上汽集团子品牌智己汽车推出了号称同级唯一拥有“数字底盘”和“四轮转向”的新车智己LS6,长安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则推出了首款提供增程式动力版本的车型阿维塔07。 (图源:网络) 广汽埃安AION RT、东风风行星海S7、奇瑞星途瑶光C-DM电四驱版、长安启源A07、领克06 Renew/EM-P、一汽奔腾V70/T90龙耀版等车型也在这一天预售或上市,小鹏爆款车型G9则新增了650四驱高性能Pro版本车型。 自主品牌发力的同时,合资品牌也没有闲着,本田与东风汽车联合推出了灵悉L,与广汽联合推出了2025款雅阁;福特则与长安联合推出了2025款蒙迪欧。 不只是9月26日,整个9月各大车企都极为忙碌,华为接连召开发布会,先是推出了问界M9大五座版,随后又推出了智界R7。岚图、深蓝、启源、比亚迪、长城等车企也纷纷召开新品发布会,全月大约有50款新车上市。 前几个月车企虽也有不少新品上市,但从来没有如9月一般大量新车扎堆面世,甚至十几款车挤在同一天上市。车企爆发式推出新车,原因究竟是什么? 新车挤着发,汽车狂卷“金九银十” 每年9月和10月,炎炎夏日转为秋高气爽,且又不似冬天寒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会显著提升,因而几乎各行各业都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车企于9月集体推出新车,第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在汽车行业进入销量旺季时,通过配置升级的新车提升销量。 不过时间步入金九银十只是车企集体推出新车的表面原因,内在原因则是行业竞争加剧,车企不得不推出硬件升级、价格不变或下调的新车与友商竞争。从9月26日预售、上市的车型不难看出,尽管仍有一些燃油车,但总体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而且原本只布局纯电动车的阿维塔,也选择接受增程式技术,借此增强产品竞争力。 (图源:智己汽车) 2020年前后,特斯拉与比亚迪崛起,其他新能源车企全力推动产品量产落地,整个行业从“PPT时代”进入了“疯狂内卷时代”。特斯拉Model 3/Y还因屡次降价,被消费者多次投诉和举横幅维权。比亚迪推出的冠军版和荣耀版车型加量不加价,也令无数老用户后悔买车买早了,并吸引了大批新用户购车。 2023年下半年至今,汽车行业反对内卷的声音越来越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等人,都曾发言怒斥行业内卷状况,认为卷价格不如卷价值。相关部门也发出通告,喊停内卷式竞争。 (图源:中国政府网) 去年7月,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上汽在内的16家车企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份承诺书被称为“不降价承诺书”。结果签署承诺书次日,就有车企将某款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促销。 卷价值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用于研发新技术、新功能,降价无疑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简单快捷的方案。毕竟汽车说到底还是交通工具,出行代步才是最重要的,智能座舱、智驾等功能只是锦上添花。 (图源:一汽丰田) 车企没有放弃技术研发,电池、快充、智驾等技术日新月异,不少新能源汽车保持一年一更新的频率,但降价促销依然是车企保证销量的根本,不只是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也被迫加入了价格战。 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根本不把国产车放在眼中,不但价格比同级国产车贵不少,许多车型还需要加钱才能提车。如今国内汽车市场已不再是燃油车独霸天下的时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为52.4%,连续两个月份实现渗透率过半。 海外车企因电动化转型速度较慢,且有燃油车业务和众多上游供应链企业掣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普遍低于国产车,因此合资品牌的燃油车被迫降价换销量,避免损失更多份额。以长安福特蒙迪欧为例,2020款起售价19.28万元,2025款起售价仅14.98万元。 (图源:长安福特) 车企之间的竞争,确实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配置更高的车型,但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并非完全是好事,甚至存在诸多弊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情况下,这些弊端暂时性被掩盖,一旦新能源汽车份额到达临界点,多年价格战积累的弊病就可能轰然爆发。 汽车竞争白热化:卷价格不如卷价值 9月20日的台州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因为有些企业不讲道德了,乱来了。不讲道德、乱来是走不远的,所以吉利不能跟着走。” 李书福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看法的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星途星纪元上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一直不赞成价格战,往下走总是有极限的,价格战就是降成本,供应商的价格降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牺牲质量。” 事实上,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最先倒霉的还不是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而是4S店和二手车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指出,从2020年到2023年4年时间,国内超过8000家4S店倒闭,近两年永奥集团、森风集团、宝利德等经销商集团接连暴雷,宝马还曝出了经销商联合对抗车企,要求停止降价促销的消息。 (图源:华晨宝马) 对于车企而言,经销商不但是销售汽车的一环,更是车企分摊压力的关键。汽车价格较为昂贵,每增加一辆库存车,对于车企都是不小的压力,要求经销商采购转移库存,能够大幅缓解自身资金压力。 可互联网时代汽车价格本就较为公开透明,车企不断压价,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太小了,再加上激烈的价格战之下卖车愈发困难,许多经销商不得不将汽车抵押给银行,以换取资金购车。恶性循环之下,经销商积累的库存车越来越多,部分财力较弱的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而暴雷,未来五年国内可能还会有上万家经销商破产倒闭。 二手车市场同样如此,新车连续降价,而且降价后的价格可能比二手车更低,对于二手车市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直言,近几年国内92%的二手车商在亏损。4S店和二手车商亏损带来的后果是服务质量大幅下降,原本就入不敷出的他们,服务方面自然能省就省。 (图源:电车通摄制) 对于车企自身而言,正如李书福、尹同跃等人所言,为了降低价格和成本,难免需要牺牲一定的质量。而质量和服务,本就是车企的两大命脉,一旦同时失去,后果可想而知。底蕴雄厚的车企牺牲一点利润还能撑住,底蕴较为薄弱的车企可能会在卷死同行的同时,也卷死自己。 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坦言,比亚迪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所以可以卷价格,鸿蒙智行不善于卷价格,却可以卷价值,尤其是向智能驾驶方向卷,能够卷出更大的价值。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现在车企发布会几乎都会提到,但真正如华为一般有能力在智能化领域卷出成果的企业,并没有那么多。好在,卷价值不只有智能化一个方向,蔚来汽车的服务和换电、沃尔沃的安全性等有口皆碑,都是在价值方面卷出彩、卷出影响力的体现。 卷价值的同时,车企也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车型发布,放弃车海战术,走精品路线,主打产品体验与价值。唯有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做到“少即是多”,少的是车型数量和成本,多的是销量、营收与利润。 9月26日这种十几款车同日预售、上市的情况,或许越少越少越好。 “后新能源时代”来临:谁会留在牌桌上? 8月27日的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内的所有车企,也许只有7家能够称得上主流品牌,余承东、尹同跃、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高合汽车董事长丁磊等业内人士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图源:电车通摄制) 到2030年之前,国内少说还会有数十家车企倒下,激烈的价格战将加速淘汰实力较弱的车企。但对于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小通却持乐观态度。尽管车企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但“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比亚迪汽车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硬件几乎都能自己生产,并且财力和技术底蕴雄厚,可以放心卷价格。鸿蒙智行、蔚来、理想等品牌,虽然卷价格能力略差,但自身定位高端市场,目标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相对没有那么敏感,再加上这些车企也有智驾、增程式技术、换电、服务等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同样有机会成长为行业巨头。 (图源:蔚来) 产品定位较低的零跑汽车,一方面通过产品硬件和技术自研自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Stellantis达成了合作,二者联手开发产品布局海外市场,也给其他车企指出了一条方向。 卷价格只是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攀升的大环境下,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头部新能源汽车从未忘记卷价值的重要性。在卷价格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车企上探智驾、快充、智控等技术的极限,并加速技术下沉市场,同步卷价值。 只要竞争还在,价格战就不会消失,行业逐步稳定后,车企若想向前发展,价格与价值就必须同步开卷。因此,消费者对于车企之间的内卷不必过于悲观,这不过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罢了。 或许部分车企会因激烈的价格战倒下,但总有车企能够脱颖而出,经过价格战与价值战双重磨砺后,成长为全球汽车巨头。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各国车企可优先在华实践发展新能源业务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据新浪财经,在 9 月 27 日-29 日期间举行的 2024 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发表演讲称,世界各国应该加大市场开放,世界各个汽车品牌应进一步加强合作,推动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朱华荣提出倡议说,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希望世界各国能够共建更开放、包容、全球化的市场体系。另外,各国车企的新能源业务可优先在中国实践发展,并逐步拓展到全球市场。“我建议一些国际大品牌要加强和中国整车零部件企业的合作,加速产品研发和商业化进程,将中国市场作为智能化新能源业务发展的优先基地,然后再通过这个基地来拓展到全球。目前来看也已经有不少国际大品牌已经开始这样做了。” 朱华荣表示,BBA、大众、福特、丰田等车企都具有规模大、盈利好、品牌强的特征,在全球化的运营体系和管理体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中国车企学习。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国则具有规模、成本、产业链、创新要素、政策等众多优势,若外国车企能够有机结合上述两方面,就一定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据IT之家此前报道,2024 年上半年长安汽车实现销量 133.4 万辆,同比增长 9.7%;公司新能源及出口销量表现良好,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 29.9 万辆,同比增长 69.9%,自主品牌海外销量 20.3 万辆,同比增长 74.9%。
苹果开始回归物理按键,“全触屏时代”过去了吗?
凤凰网科技讯 9月28日,近二十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触摸屏技术几乎席卷了所有电子产品的交互界面,各大公司竞相将丰富多样的功能集成到这一可点击、可滑动的显示屏中。然而,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近期的一个显著趋势表明,传统的按钮、旋钮、滑块等物理控件正在汽车、家电及个人电子产品领域悄然回归。 “按钮复兴” 在汽车领域,特斯拉以其极简主义的触摸屏控制面板设计引领了行业潮流,但这种风格正在被更多汽车制造商重新审视。起亚、宝马Mini及大众等公司在其新车型中重新引入了物理按钮、旋钮和拨动开关。这一变化让特斯拉及其追随者的全触屏内饰设计面临新的挑战。 在家电与电子产品领域,从电子阅读器到电磁炉,各类产品均出现了类似“重新按钮化”的现象。特别是苹果公司,作为触摸屏技术的先驱,其在最新发布的iPhone 16系列中增加了第三个实体按钮——侧边的相机控制按钮。 iPhone16侧边的相机控制按钮 触摸屏的“双刃剑”效应 虽然触摸屏技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操作便利和丰富的功能体验,但其过度使用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驾驶环境中,将车辆控制功能集成到触摸屏菜单中容易分散驾驶员的注意力,增加安全隐患。因此,欧洲汽车安全机构已明确要求车辆必须配备物理开关和按钮以获得最高安全评级。 而物理控件的回归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选择,更是一种情感与实用性的回归。它们所带来的触感和操作反馈往往能激发用户的愉悦感和满足感。例如,Copper电磁炉上的胡桃木旋钮让厨师无需查看即可调节火力,这种设计不仅实用,且充满人性化关怀。 Copper电磁炉顶部配有胡桃木旋钮,因此厨师无需查看就能知道火候,就像煤气灶上的实体旋钮一样。 Playdate手持游戏机配有按钮 Teenage Engineering制造的合成器键盘上布满了按键 同样地,2021年,苹果公司宣布在MacBook Pro电脑上重新启用键盘顶部的物理功能键。早在2016年,苹果曾以创新的姿态,用所谓的Touch Bar——一条触摸屏条,替代了经典的物理按键。 2016年,苹果在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上推出的Touch Bar取代了实体按键。 然而,苹果此次决定恢复物理按键,并解释称这一变化旨在“重新带给专业用户他们所钟爱的机械按键那种熟悉而亲切的手感”。(作者/韩田澍)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如何健康地死去
作者:Dhruv Khullar,头图来自:AI生成 一些我最早的记忆是与祖父母在新德里共度夏日的时光。我度过了漫长、炽热的几个月,喝着酸奶饮品lassi,打板球,帮他们在路摊寻觅熟透的芒果。随后我便回到美国,英语因荒废许久而显得生疏,我几个月甚至几年都见不到他们。某个时候,我的印度之行恍若一张张失落的快照。我的祖父们大概是因为心脏病发作而骤然离世的。祖母比吉在七十多岁时摔断了髋骨,她的最后几年停留在床与沙发之间。外祖母南尼患上了双膝剧痛的关节炎;为了让她离开五楼的公寓,叔叔几乎得把她抱下楼。我一直在想,他们逐渐衰退的活力——世界变得狭小、可能性消失——到底是衰老的必然结果,还是本可以避免的。 我们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了身体和心智会在晚年衰退——我们可能会在虚弱中死去,要么死有所依,要么孤独终老。矛盾的是,这种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胜利。纵观历史,大多数人类都没能活到面临老年疾病的年纪。在1900年,出生在美国的婴儿预期寿命只有47岁,其中五分之一在十岁之前就会夭折。但在20世纪,卫生、抗生素和疫苗使得我们战胜传染病,这大大延长了寿命。如今,新生儿的平均预期寿命约为77岁。然而,现在的进展有所放缓。在过去的六十年里,医学使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大约七年,但这更多是通过延长老年人的生命,而非拯救年轻人的生命,且往往是在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实现的。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是在延长死亡的过程。 越来越多的名医、未来学家和所谓的“生物黑客”如今主张,情况不一定非得如此。据估计,全球有数百家专门的“长寿诊所”(其中一些每年收费高达六位数),它们声称可以提供世界上最宝贵的商品:健康的生命年限。 也许最著名的长寿布道者是彼得·阿提亚(Peter Attia),他与比尔·吉福德(Bill Gifford)合著了畅销书《超越百岁:长寿的科学与艺术》(Outlive:The Science and Art of Longevity)。通过他的远程医疗实践,阿提亚为富裕的专属客户提供健康建议、诊断测试、锻炼方案和补充剂。阿提亚还主持了一个受欢迎的播客《The Drive》,在其中采访了一群科学家、医生和企业家。奥普拉采访过他;休·杰克曼和格温妮丝·帕特洛遵循他的养生法。 阿提亚毕业于医学院,原本接受外科医生的培训,但在住院医生阶段丧失信心并辍学。随后,他成为了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之后为一家能源公司工作。在他三十多岁时,由于对自身健康的关注,他最终重返医学界。成为一名父亲后,他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于是回想起家族中那些早逝的男性,他们多因心脏病去世。在书中,他将自己曾经的体型形容为“像香肠一样”;有一天在海滩上,他的妻子对他说:“彼得,我觉得你应该努力让自己别那么‘不瘦’。”很快,他就陷入了“彻底优化身体的兔子洞”。 如今51岁的阿提亚坚信,科学、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努力可以解决一个现代独有的问题:生命最后的“边缘十年”,即当医学能够维系我们的生命,但我们的独立性和能力逐渐消逝的时刻。在他看来,寿命的延长远超过健康的寿命,这并非一件光彩之事。阿提亚的许多建议显而易见:锻炼、健康饮食、良好睡眠、培养人际关系。(哈佛成人发展研究发现,长达八十年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可能是长期幸福和健康的最关键因素。)但阿提亚经常从科学数据中推断出一些令人震惊的、非常具体的建议。 如果你希望在八十岁时能够抱起孙子,那就在四十岁时尝试五十五磅的“酒杯深蹲”。如果你希望老年时能够独自起立,那就尝试“脚趾瑜伽”。阿提亚指出,从三十岁开始,每十年我们的肌肉质量和心血管健康都会显著下降。如果我们想要减缓这种下降,并完成“百岁老人十项全能”——例如提购物袋、爬楼梯、进行性生活——那么我们就需要成为“生命的运动员”。 这种对长寿日益痴迷的趋势也引发了反弹。许多长寿运动中的人士都是骗子,他们兜售药片、药水和虚假的承诺;长寿怀疑论者倾向于认为,我们能力的丧失是我们应该接受的,而不是可以避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肿瘤学家和健康政策教授以西结·伊曼纽尔(Ezekiel Emanuel)批评阿提亚是一个“美国不朽者”,将简单的建议复杂化。“仅凭他所说的就能多活一个健康的十年,这种想法是无稽之谈。”曾担任奥巴马政府特别顾问的伊曼纽尔告诉我,“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一点。”每天半小时的运动确实能改善并延长寿命,但很难证明阿提亚的强化训练方案能带来更大的益处。怀疑论者认为,我们不断为未来做准备,却错误地将长寿等同于有价值的生活。 某个下午,我和三岁的女儿在操场上追逐打闹了一个钟头。当我们回到家时,她在地板上铺开了一副拼图,期待地看着我。我很想静静坐下,无奈于膝盖疼痛,背部紧绷。我不得不把拼图移到大人的桌子,并把女儿放在增高座椅上。她似乎并不介意,但我记得那是第一次,我的身体机能明显影响了我们能共享的事情。长寿问题变得具体起来,就像我祖父母面临的一样:我醒来时,忽视已久的关节和肌腱感到疼痛;我数着日子,沮丧地发现当孩子们毕业或成家时,我会有多老。总有一天,我们都会死。这对今天的生活意味着什么? 1980年,斯坦福大学的风湿病学家詹姆斯·弗里斯(James Fries)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预测,更好的药物和行为很快将实现“疾病压缩”,推迟疾病和衰弱的到来,直至生命的最后阶段。 在90年代末,弗里斯通过发表一项长达数十年的研究支持了他的假设。在四十多岁时锻炼更多、体重更轻且吸烟较少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生,在七十多岁时患严重残疾的可能性比其他人少一半;他们似乎将残疾的出现推迟了五年以上。然而,精英大学的校友可能并不具有代表性。弗里斯于2021年死于晚期痴呆,享年83岁,他更广泛的预测似乎从未真正实现。如果说有什么不同的话,现在更长的寿命似乎包括了更多困难岁月。 人口学家艾琳·克里明斯(Eileen Crimmins)和伊拉姆·贝尔特兰-桑切斯(Hiram Beltrán-Sánchez)在2010年写道:“疾病压缩可能像永生一样虚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普通美国人在65岁之后只有一个健康的生日。(瑞士、日本、巴拿马、土耳其和斯里兰卡等国的健康寿命更长。) 今年早些时候,我飞往奥斯汀听阿提亚谈论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当我的Uber驶入他家的车道时,他正要结束晨练。一名助理带我进门,我花了片刻时间观赏F1赛车的纪念品。落地窗俯瞰着郁郁葱葱的山丘,阳光下伫立着一群真人大小的马鹿和鹿的模型。我很快得知,它们是射箭练习的靶子。 阿提亚剃着光头,鼻梁高耸,下巴有些胡茬,这使他看起来像是斯坦利·图齐(Stanley Tucci)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的混合体。他穿着一件贴身的T恤,突显了他的二头肌。他带我到厨房,给我准备了咖啡,自己则混合了一杯色彩鲜艳的饮品。“我总是尽量在早上摄入一些蛋白质。”他说。他每天吃多达六条鹿肉干。 当我问他对长寿运动的看法时,他有些不悦。他说,“长寿”这个词“闻起来像是蛇油”。“我觉得大多数我看到的有关长寿的东西都是科幻。我们会活到200岁,死亡将变得无关紧要。”他将咖啡递给我,“我讨论这个话题时,方式非常低科技(low-tech)。” 阿提亚曾表示,即便可以,他也不想永远活着,他似乎对长寿医生的刻板印象保持警惕。在派对上,他有时假装自己是赛车手或牧羊人。“我原本以为写《超越百岁》会被人骂个半死。”他告诉我,“我以为医生们会说,‘这家伙是个骗子,他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确实有些医生这么说,但也有一些人成了他的追随者。 像咨询顾问一样,阿提亚经常用框架来解释问题。他说,希波克拉底时期的医学是1.0版本,那是一个基于观察、轶事和猜测的前现代诊断与治疗体系。在20世纪,医学2.0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取得了进步,带来了透析、器官移植和抗病毒药物等科学奇迹。但阿提亚认为,医学2.0的特点是被动。它往往在损伤出现后——如严重的关节炎、髋骨骨折——采取行动,而不是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和伤害。阿提亚倡导医学3.0。 我们坐在他居家办公室的指挥中心。在一个大显示器上,阿提亚调出了患者的“长寿风险评估”——他的团队对患者生命和健康威胁的评估,按当前和未来的重要性排序。虽然阿提亚称自己的方法为“低科技”,但他的病人会接受数十项测试,其中一些甚至超出了传统医学的范围:全身核磁共振、体脂成分扫描、DNA分析。他经常筛查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尽管许多医生建议不要这样做,部分原因是患者面对令人忧虑的结果无能为力。 【在拍摄长寿纪录片《极限》(Limitless)的一集中,主持人克里斯·海姆斯沃斯(Chris Hemsworth)从阿提亚那里得知自己携带了一个使阿尔茨海默病风险增加800%的基因;之后,海姆斯沃斯暂停了演艺事业。】 Peter Attia和Chris Hemsworth参与拍摄纪录片《极限》 阿提亚显示屏上的评估报告属于一位中年患者,该患者被诊断患有注意力缺陷障碍,并接受过几次手术。图表左侧列出了一系列状况,从风险最高的开始:情绪健康问题和身体损伤。右侧显示了各状况未来可能成为问题的估算概率。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风险较小,但晚年时会急剧增加成为主要威胁。“这更像是艺术而非科学。”阿提亚对我说,“没有任何人工智能能吐出这些数字。这需要临床判断。” 患者的结果让阿提亚感到担忧。“他们走在通向最后十年严重身体虚弱的道路上。”他说。(他的诊所隐去了患者的姓名,并要求我修改代词,以保护患者隐私。)阿提亚的团队专注于三项近期建议:见推荐的治疗师,和推荐的运动团队合作,进行结肠镜检查。这些建议虽然简单有效,但又足够标准化,以至于我不禁想,这么多测试是否真的必要。 未来将有更多患者会收到类似于阿提亚的建议。不久前,他推出了一个名为“Early”的课程项目,类似于一场关于长寿的大师班,在线访问费用为2500美元。在一系列精心制作的视频中,阿提亚以医生、老师和教练的混合形象坐在皮椅上,讨论预防疾病和应对衰老的问题。伴随着柔和的音乐,一段视频切换到阿提亚拉动手动弩,击中远处的目标,他的肌肉紧绷。随后,他直视镜头说道:“希望不是策略。边缘十年是最重要的十年。” 当我问阿提亚,他认为自己长寿的威胁是什么时,他谈到了终生与情绪失控的斗争。他曾形容自己是个工作狂,有愤怒管理问题。2017年出差时,他接到了妻子的电话,电话里充满恐惧:他们一个月大的儿子停止了呼吸,皮肤变得发青,脉搏消失。她开始对小小的身体进行心肺复苏术。急救人员到达时,孩子恢复了心跳,皮肤也逐渐恢复红润。 阿提亚回忆说,他对妻子说:“到医院时打电话给我,我好和重症监护室的医生交谈。”然后,他继续去吃晚饭。十天后他才回到家。 “我不试图原谅自己。”阿提亚最近对我说,“那个做出这些事的人真是个破碎的人。”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回放那个场景。“永远不要忘记那个混蛋还在外面……你必须非常努力地把他压制住。” 身体优化的追求很容易成为深层次满足感的替代品。十年前,阿提亚每周锻炼28个小时,严格遵循生酮饮食。他的“生物指标非常出色”,但他拒绝了孩子为他烤的饼干,也在意大利之行中拒绝了意大利面。“尽管情绪上极度痛苦,我却在做一切让自己活得更久的事情,”他在《超越百岁》中写道。在最近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阿提亚提到,在参加儿子的幼儿园活动之前,他曾短暂思考过这项活动的负面影响:这会占用他的深蹲和硬拉时间。“这对我的健身确实有些影响。”他说,“但这是我想要做出的权衡。” 阿提亚不愿告诉我他有多少患者,或他们支付了多少钱;外界猜测他的服务每年约需15万美元。他的一位客户是82岁的非营利组织创始人卡尔·巴尼(Carl Barney),该组织受亚恩·兰德(Ayn Rand)启发而创立。他告诉我,过去三年里,阿提亚鼓励他丰富自己的锻炼方式并多睡觉。在阿提亚的建议下,他现在每天早上往茶里加胶原蛋白粉,晚饭前喝骨头汤,并努力在一天内摄入额外的100多克蛋白质。我问他,阿提亚的建议是否物有所值。“我有财富,所以对我来说,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他说。 阿提亚让我旁听了一次视频会议,五位电视屏幕上的团队成员讨论新患者的情况。一位初级保健医生向小组介绍了一位患者,这名患者通过极限运动来缓解工作压力。“如果他们不能做这些事,许多应对机制就会崩塌。”医生说。但很难量化受伤会使一个人丧失能力的风险。“我们通常会问他们‘你系安全带吗?’”她说,“但我们没有问‘你会跳崖入海吗?’” 这位患者的检查发现了听力和视力问题;全身核磁共振显示内脏器官上有一些模糊的囊肿。基因筛查显示出早期痴呆的风险,患者最近问团队:“我是不是现在就该辞职,专注于享受生活?”但一位神经学家观察到,患者的亲属是晚年才患上痴呆的。“这可能是我们要给他们的最有希望的消息。”阿提亚说,“我们可以清楚地告诉他们,‘不……我们还有很多时间。’” 我不禁对医生们如此关注单个患者感到有些羡慕。阿提亚有时间问患者“你牙线用得怎么样?”——这是我连对妻子都不会问的问题,更别提我在十五分钟的诊疗时间内遇到的患者了。但初级保健医生也让我思考,是否关注过多反而不利。她提到,这位患者有焦虑问题,似乎在寻求对其健身计划的认可。“相反,我们给他们展示了一堆医疗问题。”她打趣道,“然后我们再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焦虑?’” 几年前,阿提亚开始了严格的禁食计划。一些实验室研究表明,禁食可能减少炎症,并清除体内的癌前细胞,但对于健康禁食没有统一的“剂量”;阿提亚决定,每季度大约两周内只喝水。然而,在失去了15磅的肌肉后,他放弃了这个做法。“他一直都很极端。”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家、Freakonomics的联合作者史蒂文·莱维特(Steven Levitt)说。莱维特是阿提亚的病人,也是他的朋友。“彼得常常犯错,但当他遇到与自己理论相悖的证据时会改变观点。”莱维特信任并钦佩阿提亚,但也承认阿提亚在长寿运动中的粉丝可能会走得太远。“追随者往往比领袖更加极端。”他告诉我。 阿提亚服用雷帕霉素(rapamycin),这是一种影响免疫系统的药物,通常用于器官移植患者;该药物偶尔会引起口腔溃疡,并似乎延长了实验动物的寿命。动物实验并不是衡量药物在人类身上效果的可靠指标,雷帕霉素尚未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或医学协会的认可,作为延长寿命的药物。 “这可不像维生素。”心脏病专家、斯克里普斯研究转化研究所(Scripps Research Translational Institute)主任埃里克·托波尔(Eric Topol)告诉我,“这是一种可能降低人体抗感染能力的严重药物。”当我问阿提亚为何在书中和播客中推广这种药物时,他表示道:“说每个人都应该服用雷帕霉素和说‘我服用雷帕霉素’是有很大区别的。”他还提到了一个研究,表明雷帕霉素增强了老年人的免疫力。 显然,阿提亚已经促使一些人服用这种药物。托波尔表示,他的一些患者在读了《超越百岁》后,要求他开雷帕霉素的处方。“人们把他当作专家,所以如果他说他在做什么,他们也会效仿。”托波尔告诉我,“他的追随者无法分辨哪些建议是有坚实证据基础的。”同时,每周训练数十个小时可能需要比预期中更多的时间;而良好的健康状况也可能拖延一些绝症的进程。“彼得的医学3.0理论是,你将有一个长寿而健康的生命,然后骤然离世。”托波尔说,“如果这是真的,固然很好。但目前没有证据表明这是事实。”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曾说过,他希望活到75岁。(他今年66岁。)“长寿本身不是目标。”他通过Zoom告诉我,“如果这成为你生活的焦点……那将是你犯的最大错误之一。”他并不是说我们不应该锻炼或保持健康——“但每个人都会经历衰退。”伊曼纽尔说,“一辈子都在担心这些小事纯属浪费时间。” 在我们的视频通话中,伊曼纽尔走到书架前,拿出一本《超越百岁》,读了尾声中的一段话:“在反思了整个经历之后,我才真正开始理解情绪健康与长寿的关系。”他用手拍了拍自己的额头,讽刺地说道:“哦,真的吗?如果你的生活糟糕透顶,长寿就没意义?……拜托,这太荒谬了。” 正如时任乔治·布什总统生物伦理委员会主席的里昂·卡斯(Leon Kass)写道,失去我们的能力可能是接受死亡的一种前提:也许身体和心智的缓慢衰退是让死亡变得可以忍受的一种方式。他引用了16世纪的散文家米歇尔·德·蒙田(Michel de Montaigne)的一段话:“当我开始失去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享用时,我不再那样执着于它们,我也开始以无畏的眼光看待死亡。当自然之手将我们引领至缓慢而几乎察觉不到的斜坡,一步步、一点点地,她让我们逐渐熟悉这种可悲的状态。” 艾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衰老研究所的主任尼尔·巴尔齐莱(Nir Barzilai)有时被认为是发现了第一个“长寿基因”的人,这是一种与长寿密切相关的DNA变异。然而,当人们请他定义衰老时,他没有提到这个基因,而是讲述了一个两句话的小故事。一位老妇转向她的丈夫说:“亲爱的,为什么我们不上楼去做爱呢?”她的丈夫回答:“亲爱的,我不能同时做这两件事。” 几十年来,巴尔齐莱一直在跟踪研究数百名阿什肯纳兹犹太人,探讨他们在超越95岁之后仍然保持健康的遗传、行为和环境因素。他告诉我,百岁老人和我们一样死于同样的疾病,只是时间稍晚一些。如果你能挑选你的基因,或许你可以活到100岁——但仅仅选择健康的午餐选项并不足够。令人惊讶的是,巴尔齐莱研究中的约一半百岁老人超重;30%的女性和60%的男性都是长期吸烟者。当他问一位百岁老人,是否有人警告过她吸烟的危害时,她回答道:“是的,所有告诉我戒烟的四位医生——他们都去世了。” 阿提亚的观点是,个人的选择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它们全能,而是因为它们是我们所掌握的力量。他将健康老化比作投资退休金:贡献你能做到的,比如每天散步或多睡半小时,长期收益可能会复利增长。“坦白说,我觉得有些人只是想找借口不做这些事,因为这很难。”他说。 他承认,健康和财富一样,分配不均;事实上,最有力的“长寿药”之一就是金钱,它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少的压力、更好的教育、更安全的社区和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此,伊曼纽尔主张,医生应该少花精力帮助“富人从90岁活到100岁”,而应该关注那些早逝的社区。当我问阿提亚,他的诊所是否会加剧这种不平等时,他告诉我:“我从不关心这个问题。我不认为这不重要,但这绝对不是我感兴趣解决的问题。”他指出,他的播客是免费的,他的书不到20美元。 阿提亚有一个术语来形容他那些未经证实的想法:证据“启发”医学,指的是那些更多基于理论而不是人类随机对照试验的干预措施。在他看来,医学建议往往太过保守;在某些情况下,严谨的研究不仅耗时太长,而且在道德上或实际操作上也不可行。(比如随机让婴儿从出生起就接受生酮饮食。)阿提亚认为,医学中的“不伤害”原则是“伪善的废话”,它引导医生走向被动和放任自流。但这种推理留下了巨大的推测空间,几乎可以用来为任何做法辩护。 和阿提亚谈话时,我经常提醒自己,无法通过节食和锻炼来避免许多疾病,而且没有任何训练计划可以消除不确定性。尽管如此,我还是感受到成为“生命运动员”的吸引力。关于延年益寿的讨论往往陷入无益的抽象概念和不可验证的推测中,而阿提亚的建议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它如此具体。批评者可以说他的建议要么太过明显,要么复杂得毫无必要——但至少他激励了大量观众去想象更好的老龄化方式。“实际上没有什么是无神论。”作家大卫·福斯特·华莱士(David Foster Wallace)曾说,“我们唯一的选择是崇拜什么。”在一个追逐金钱、权力、名誉和美貌的社会中,长寿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信仰。 阿提亚热衷于历史,也是一个狂热的“负重行军”爱好者,这意味着他喜欢背着重型背包进行长距离行走。6月,为纪念诺曼底登陆(D日)八十周年,阿提亚计划和四个朋友从诺曼底的犹他海滩出发,背着补给物资和25磅的重量(仅仅是为了增加挑战),夜行80公里,期望在不到20小时后抵达奥马哈海滩。 在我拜访期间,阿提亚同意带我进行一次相对轻松的负重行军,地点在他家附近的山丘上。在出发前,我们点了午餐送到家中;他点了一份有鸡肉、坚果和香醋的沙拉,而我点了一份酱汁浓郁的意大利面。我看到他瞥了一眼我的碗,猜测他可能在暗自评判我的营养成分。随后,我换上了运动服,来到他的车库,他在那里给我准备了一个军绿色的背包。“我通常建议新手从轻量级开始。”他说,随即在我的包里放入了一块30磅的砝码。他在自己的背包里加了几块砝码,我们一起走进了下午的阳光中。 我们爬上了一座山,走进一片空旷的地方。四周的橡树像围墙一样高高耸立,优雅地伸向天空。微风拂去我额头上的汗珠,一群鸟儿在空中疾驰而过。我想停下来欣赏一下周围的美景,但听到阿提亚背包里的砝码叮当作响,就加快了步伐。我感觉还不错,甚至打算提出帮他分担一块砝码。可在翻过下一个山坡后,我的脖子僵硬了,肩膀也开始疼痛,我改变了主意。 “为什么不直接去徒步呢?”我喘着气问道。 “我觉得那样不够有趣。”他说,“而且,对核心肌群也没那么好。” 远处,一辆校车驶过。我想象着有一天自己抱着假想中的孙女,然后调整了背包,挺直了姿势。 继续前行时,我想到了一些有趣的心理学研究,它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尽管我们失去了许多能力,但往往变得更加满足。这一发现与人们对衰老的普遍看法不符,但似乎在各大洲、文化和历史时期都成立。“我不能再做以前的所有事情了。”一位80多岁的世交最近告诉我,“但我并不觉得自己比以前不快乐。”他说,失去的乐趣有时可以被替代:打高尔夫球的回合被快步行走取代,而当行走变得困难时,他花了更多时间与子孙谈天。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日子有限时,似乎会放弃对控制的渴望;我们可能会努力缩小想要的和拥有的之间的差距。健康的老龄化似乎不仅需要改变肌肉质量,还需要改变心态。 我的小腿开始灼痛,背部也打起了结。白云遮住了太阳,几缕微光透过云层洒下,看起来就像电视里天堂的入口,我几乎期待天上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有时候,我会想起所有曾经活过的人,我是多么幸运能在此时此刻活着。”阿提亚对我说。“如果我明天死去,那也没关系。”我们走下最后一个山坡,他的房子出现在视野中。“但既然我还活着,我想知道我是否尽了全力。”他继续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没有好好利用它,那岂不是很遗憾?”
极氪007拆解:日本产业界引发关注
日经BP对吉利汽车旗下极氪品牌最新款纯电动车极氪007进行拆解,在日本汽车产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这款车在国内毁誉参半,但是在日本引起了很多的讨论。日经BP解析了极氪007的后地板一体化铝压铸成型技术、电驱单元和电池结构,展现了该车的技术优势。 ● 四驱智驾版配置:搭载激光雷达和两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支持高阶自动驾驶功能。 ● 电池与续航:配备75.6kWh磷酸铁锂电池,CLTC工况下续航里程为616公里。 ● 电驱系统:前后轮采用三合一电驱桥系统,后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310kW,前电机功率165kW。 01 极氪007的技术创新: 压铸、电池和电驱系统 极氪007的核心技术亮点之一在于其车身采用了7,000吨级一体化铝压铸成型的大型铸件,极大简化了车身的生产流程,减少了车体的拼接部分,从而提高了结构强度,降低了车身重量,同时也有助于提升整车的安全性与驾驶性能。 ● 电池系统及充电技术 极氪007配备的75.6kWh磷酸铁锂电池同样是该车型的一大技术亮点。磷酸铁锂电池以其较高的安全性、较长的循环寿命和较低的成本受到业界青睐,搭载的800V快充系统能够在15分钟内为车辆提供足够的电量,确保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以上。 ● 驱动系统 在驱动系统方面,极氪007采用了前后轮三合一电驱动桥系统,集成了驱动电机、逆变器和减速器,展现了较高的集成度和紧凑设计,在提升整车性能的同时,还能有效减少系统重量和空间占用,提高能源效率。 ◎ 后驱动单元的电机采用了嵌入式永磁同步电机(IPMSM),其最大输出功率为310kW,能够在高效动力输出与低能耗之间找到良好平衡。 极氪007所配备的碳化硅(SiC)逆变器展现了更高的功率密度与效率。碳化硅功率模块的引入能够减少能量损耗,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并且有助于整车的轻量化设计。 ◎ 前驱动单元则采用了感应电机(IM),其最大功率为165kW。 这种混合驱动模式(后驱用永磁同步电机、前驱用感应电机)在提升车辆动力性能的同时,也能够在不同驾驶工况下实现更高的效率,极氪007的减速器由知名零部件供应商舍弗勒生产,进一步保障了整车的动力传输效率与可靠性。 02 自动驾驶与智能座舱: 英伟达DRIVE Orin与ADAS系统 极氪007在智能驾驶技术方面也体现出强大的技术优势,配备了由两颗英伟达DRIVE Orin芯片驱动的自动驾驶计算平台,支持智能驾驶功能,这套系统的成型后续也让极氪能继续往前规划。 极氪007还搭载了激光雷达、12个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能够为驾驶员提供全面的周边环境感知能力,保障车辆在自动驾驶模式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在智能座舱方面,极氪007引入了独特的显示屏前照灯设计,这款前照灯包含1711颗LED灯珠,不仅提供优异的照明效果,还能够通过车灯显示图像与文字,实现与其他车辆或行人的交互。 这种创新的设计为自动驾驶辅助系统提供了更多的用户交互可能性,进一步提升了整车的科技感与智能化水平。 车辆中控系统集成了抬头显示屏(HUD)和车载显示屏,为驾驶员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展示与控制选项,使驾驶过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 极氪智能驾驶的补充: 近期极氪7x的发布,也是在这个基础上作迭代。 ◎ 在硬件配置上,全系标配双Orin-X芯片、激光雷达等31个智驾感知硬件,AEB+功能在120公里时速下能实现安全刹停,感知精度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 泊车功能方面,支持全场景端到端智能泊车,最短泊车时间仅需23秒,适用于各种复杂车位。 ◎ 技术层面,浩瀚智驾2.0自研域控和端到端架构使得全链路响应时延减少90%以上,新增超过1000种交通场景认知。 ◎ 体验方面,城市NZP能够应对复杂的路口工况,支持多达6岔路的复杂路口,行驶过程中顿刹率降低90%,红绿灯前后的加减速平稳,人车混行场景处理得当,整体驾驶体验堪比10年驾龄的老司机。 极氪7X的城市NZP功能将提前2个月在全国范围内分批推送,无需地图数据支持,覆盖范围广,从黑龙江漠河到新疆帕米尔高原,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有导航的地方都能行驶。
GPT-4o打《黑神话·悟空》,AI“马喽”拿捏Boss ,胜率超人类
《黑神话·悟空》这个游戏就一个怪吗? 我承认,当朋友对我发出这样的质疑时,那一刻,我破防了。 从意识到必拿下杨戬,到必撑死虎先锋,我只花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而如果想通关《黑神话》,我们能够指望AI吗? 翻滚闪避,拉开距离,精怪的行动尽收眼底。 时机一到,天命人猛地挥出重棍。 借助AI的力量,一套丝滑连招下来,Boss被拿捏得毫无还手之力,不知馋哭多少游戏手残党。 阿里研究团队最近提出了一个VARP智能体框架。而这个AI“马喽”正是出自他们之手。 可以说,不是外挂,却胜似外挂。 直面大圣的GPT们,还真不比人类差 AI直面大圣,其实也没那么复杂。 传统上,游戏AI依赖游戏API来获取环境信息和可执行的动作数据。但问题是,不是每个游戏都愿意提供开放的API,或者即使提供,有的API也缺胳膊少腿,很难满足实际需求。 而且,传统方法也总感觉少点什么,无法完全模拟人类玩家的真实游戏体验。 基于此,阿里研究团队提出了一个新的VARP(Vision Action Role-Playing)智能体框架。 VARP智能体框架在接收输入的游戏屏幕截图后,通过运用一组VLMs进行推理,最终生成Python形式的代码来操控游戏角色,包括一系列原子命令的组合,如轻攻击、躲避、重攻击和回血等。 VARP包含三个知识库:情境库、动作库和人类引导库,以及两个系统:动作规划系统和人类引导轨迹系统。 简单来说,动作规划系统相当于图书馆管理员,负责从情境库和可更新的动作库中找出最合适的资料。 系统根据输入的游戏屏幕截图,挑选或生成符合当前情境的动作,然后这些动作和情境会被存入或更新到这两个库中。 而人类引导轨迹系统则利用人类操作数据集来提升VARP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比如寻路任务和高难度战斗任务等。 在动作库中,“def new_func_a()”表示由动作规划系统生成的新动作,而“def new_func_h()”表示由人类引导轨迹系统生成的新动作。“def pre_func()”表示预定义的动作。 在上文提到的《黑神话·悟空》游戏中,研究团队设定了12个任务,其中75%涉及战斗,并使用包括GPT-4o、Claude 3.5 Sonnet和Gemini 1.5 pro等VLMs进行了基准测试。 结果显示,VARP在基本任务和简单到中等难度的战斗中,胜率高达90%。但在面对高难度任务时,VARP的表现容易掉链子,整体水平仍然不如人类玩家。 此外,VARP智能体在处理游戏中的决策时,因为依赖于视觉语言模型(VLM)的推理速度,所以不能够实时地分析每一个游戏帧(即游戏画面)。 换句话说,它不能像人类玩家那样,几乎瞬间对屏幕上发生的一切作出反应。相反,它只能每隔几秒钟处理一次游戏画面,选择一些重要的帧(关键帧)来进行分析和决策。 《黑神话·悟空》上线时曾被吐槽缺乏地图,且存在大量的“空气墙”,所以在没有人类的辅助下,AI也会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Boss。 生成式AI点燃了世界变革的火种,而在它尚未涌入大众视野之时,普通人对AI更直观的羁绊或许大多源于游戏。 在电子游戏史上,AI远比我们想象的重要 可能很多人都没想到,最早一批搭上AI快车的游戏会是经典街机游戏《吃豆人》。 玩家胜利的前提是吃掉迷宫内的所有豆子,而看似傻乎乎的彩色鬼魂则拥有不同的追击算法,它们会以不同的路径和方式对玩家展开围追堵截。 每个鬼魂的算法招数异常简单,也缺乏任何学习能力,一旦玩家摸透了这些规律,游戏的挑战难度便会直线下降。 1987年推出的《合金装备》则标志着游戏AI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游戏中的AI角色开始展现出更为复杂的行为模式,并首次引入了对玩家的敌对反应机制。如果玩家被敌人发现,敌人会触发警报系统,呼叫增援,改变巡逻路线,甚至设置陷阱。 再后来,如果粗浅地将AI与游戏的发展历程用一连串标志性事件罗列出来,大致如下: 1997,IBM的“深蓝”在国际象棋比赛中击败人类世界冠军,标志着AI在棋类游戏中的重大突破。 2004年,《半条命2》发布,游戏中的AI角色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决策和互动,提升了游戏的沉浸感。 2011年,IBM的“沃森”在智力问答节目《危险边缘》中击败了人类冠军,展示了AI在自然语言处理和知识推理方面的进步。 2016年,AlphaGo在围棋比赛中击败了李世石,标志着AI在复杂策略游戏中的重大突破。 2018年,《荒野大镖客2》发布,游戏AI角色和环境互动水平大幅提高,提供了高度逼真的游戏体验。 2020年,英伟达推出了DLSS技术,利用AI加速图形渲染,提升了游戏的性能和画质。 置于当下的游戏环境中审视,游戏依然主打一个陪伴,而AI则如同一台放大器,将这份陪伴放大了无数倍。 在今年的CES展会上,英伟达使用Avatar Cloud Engine(ACE)让游戏NPC“活”起来,也借此火爆出圈。 在名为Kairos的演示中,玩家能够与拉面店老板Jin进行互动。虽然Jin只是一个NPC,但在生成式AI的帮助下,他像真人一样回答问题。 AI与游戏的结合也总是让人感到既爱又恨。 就拿竞技类游戏来说吧,过往的做法只是生硬地调整难度,而现在则是模仿人的操作,让游戏体验更加真实。 支持者认为,当模拟人类的AI成为对手或队友的时候,反过来也能提升因缺乏真人玩家所带来的游戏竞技感。 而弊端也正在于此,玩家的留存率是提高了,但在系统的操控下,玩家们也逃脱不了被AI玩弄的漩涡。 前期豪言壮语,中期胡言乱语,后期沉默不语。 当我们熬夜通宵只为再赢一把的时候,已经很难说清楚究竟是我们在玩这个游戏,还是这个游戏在玩我们。 尤其当你意识到队友可能是AI时,那种无力感就像是拳头打在了棉花上。心里也软绵绵的,毫无着力点。 老黄预言家!未来游戏或将由AI生成? 即便是代码小白,我们也能用AI手搓游戏。 这放在几年前,估计只能在梦里想想了,但生成式AI到来让这一切有了落地的空间。 往小了说,创建一个GPTs玩起故事剧本杀,大了点说,那就是AI辅助生成小程序游戏,虽然互动性差点意思,但胜在画面精美。 再往大了说,甚至未来连3A大作级别的游戏,都有可能直接通过AI渲染生成。 去年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曾预言,未来游戏中的每一个像素都将被生成,而不是渲染。当时这话说的时候,但大家可能还半信半疑。 通常,制作一款小型游戏的环境可能需要一周时间,对于工作室项目,创建游戏环境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具体取决于设计的复杂程度。 上个月,Google DeepMind公布了首个“AI游戏引擎”GameNGen。 它能够在单个TPU芯片上以超过20帧每秒的速度实时模拟经典射击游戏《毁灭战士》。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扩散模型实时预测每一帧,这意味着,游戏中的每一刻都是根据玩家的操作和环境的复杂互动实时生成的。 当时,英伟达高级科学家Jim Fan不禁感慨,被黑客们在各种地方疯狂运行的《毁灭战士》竟然在纯粹的扩散模型中实现了,每个像素都是生成的。 再后来,类似更多成果也正在涌现。 前不久,腾讯也放了大招,推出了一款专门面向3A开放世界游戏的大模型——GameGen-O。 GameGen-O能模拟各类3A游戏,比如《巫师3》《赛博朋克2077》《刺客信条》以及《黑神话:悟空》里的角色、动态环境,以及复杂动作等,生成的游戏场景质量也很高 为了构建数据集,下血本的腾讯搜集了超过32000个游戏视频,每个视频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然后经过人工数据标注挑选了15000个可用视频。 这些精选的视频通过场景检测被切割成片段,然后按照美学、光流分析和语义内容进行了严格的排序和过滤。 美国游戏开发商Electronic Arts最近也通过一段“从想象到创造”视频,向业界展示了未来AI在游戏开发落地的美好愿景。 视频中,玩家仅凭简单的指令,就能使用AI工具创建游戏场景、角色和其他内容。 CEO Andrew Wilson称未来生成式AI可改进公司一半以上开发流程,预计将在三至五年内设计创造更大、更身临其境的游戏世界。 AI不仅能够提升现有游戏的开发效率,还可能创造出全新的游戏体验。 也许你会说,不管游戏用的是什么高大上的技术,归根结底,好玩才是王道。 但在GTA 6反复跳票,迟迟不见踪影的情况下,我们或许也会萌生一种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念头。 毕竟,如果能亲手打造一个“罪恶都市”,感觉好像也还不错。
直播,重塑东南亚电商
作者 | 刘宇 编者按: 今年以来,东南亚电商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变化。上半年,东南亚电商整体处于蓄力状态;而进入下半年,东南亚电商开始好消息不断,不仅各大电商平台开始以及即将进入单个市场盈利阶段,密集的大促活动也使得东南亚电商呈现火热一面。尤其直播电商,成为东南亚电商增长最明显的部分。 为此,霞光社打造“ 东南亚跨境风向标 ”专栏,观察、纪录并分析东南亚跨境以及电商新变化,探索出海新机遇。 “东南亚电商正在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一位电商从业者开始有这种感觉。 一方面,是随着几大电商平台陆续实现盈利,市场开始走向更为健康的状态,各平台和物流、支付等企业开始着重提升东南亚的电商服务体验和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东南亚年轻人开始接受直播这一新物种,纷纷做起达人,甚至一些东南亚电商企业中,许多大学生做起兼职达人、主播,“很像国内早期自媒体时代,只不过他们是在TikTok上。” 过去二十年,电商在中国取得的发展令全世界瞩目。从2003年到2023年,中国电商市场规模由11.6亿元增长到50.57万亿元,增长40多万倍。而对中国电商带来助推力的几个发展节点是:2009年,民营快递获得国家政策开放与鼓励;2013年,线上支付进入爆发期;2016年,直播电商崛起,开辟电商第二增长曲线。 而反观东南亚,物流、线上支付、直播电商等几个关键因素都在这几年接连改善。再加上如今这个年轻的市场形态进入“自媒体达人”爆发的阶段,以TikTok Shop为代表的直播电商,正推动东南亚电商走向新的发展周期,带动东南亚跨境电商发展呈现新的机遇和潜力。 去东南亚的航班,挤满中国人 今年9月中旬,中国的传统中秋节还没过完,一批从江西、江苏出发的代表团就登上了飞往东南亚的航班。 他们此行程中的一项重要安排,就是与当地的企业探讨东南亚市场的合作机会,其中的一个重点,落在了东南亚跨境电商领域的发展前景上。 2024年,在出海呈现进一步爆发之势的情况下,东南亚市场也更受中国出海企业的青睐了。 一位在东南亚的华人创业者感慨,去年,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接待来自中国的考察商人;而今年,他接待的考察商人比去年还要多。 在东南亚,马来西亚是中国商人青睐的市场之一。一位在深圳做跨境的创业者于辉(化名)称,出海圈里流传着一种说法,今年去马来西亚的华人已经超过100万了,“从国内飞往吉隆坡的航班经常爆满。” 这个说法,在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部长张庆信那里得到一个印证——他在今年上半年表示截至今年5月,到访马来西亚的中国人数高达118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甚至,马来西亚亚航 (AK) 从今年10月28日起,每周开始运营四班从槟城飞往深圳的航班。 东南亚有什么样的魔力,在吸引着中国游客、商人、企业家的目光呢? 一方面,从地理上东南亚距离中国近,且产业需求旺盛,经济正在快速增长,吸引许多中国企业来此投资落地。 而另一方面,东南亚的数字经济也在快速增长。谷歌、淡马锡和贝恩公司发布的《2023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中显示,2023年东南亚数字经济商品交易总额预计达2180亿美元,同比增长11%。东盟秘书长高金曾表示,到2030年东盟地区数字经济规模预计将增加至2万亿美元。 高速增长的经济,自然需要和吸引着更多的商业参与者。 东南亚,一个独特且潜力大的市场 在东南亚数字经济中,电子商务已成为东南亚增速最快的数字服务。《2023年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中称,东南亚电商GMV在2023年达到1390亿美元,预计将在2025年达到1860亿美元,增长16%。这在全球范围看都是高增长水平。 而在中国电商市场的GMV,16%以上的增速水平要回到2018年之前。 实际上,自2003年国内电商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后,中国的电商市场交易规模也经历了长达十余年的高增长阶段。从2004年到2017年,中国的电商市场交易规模均保持在20%以上的增速,甚至最开始的部分年份,增速超过40%。 因此电商这种销售渠道,造就了一众知名商家和品牌,成为当时的“造富机器”。许多品牌借助电商的发展势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举跻身该领域内的头部。 2016年直播电商兴起,开启了电商发展的另一条细分赛道。自此,直播电商开始越来越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据网经社“电数宝”电商大数据库显示,2023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5.4万亿元,而直播电商交易规模已达到4.9万亿元,同比增长40.48%。 回看今天的东南亚直播电商,正如早期国内直播电商走向爆发的2018年左右。 2021年初,TikTok Shop在印尼最早上线。在2022年上半年,TikTok Shop又陆续进入了泰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随后,东南亚直播电商开始崛起。 一位东南亚女孩在镜头前直播 公开报道显示,2023年,TikTok Shop在东南亚的电商交易总额已达到约163亿美元,这是2022年44亿美元的近4倍。但目前,东南亚电商整体的渗透率仍不足6%,相比中国45.9%的电商渗透率而言,仍有巨大的增长空间。 但与此同时,许多企业在最初进入东南亚市场时,会感到与国内的种种不同。 实际上,东南亚市场人口的种族众多,他们不仅习俗、偏好等差异巨大,而且收入和消费水平也与国内存在较大差异。这意味着,仅依靠国内验证的选品、卖货策略开拓东南亚市场,可能难以充分打动当地消费者。因此,商家若想进阶,根据本土消费者偏好对商品进行改版、对选品进行本地化调整,形成自己一套独特的东南亚策略,是需要着重考虑的事情。 以今年比较火爆的宠物消费为例,泰国消费者特别注重宠物食品的精致化、高质量产品;而马来西亚消费者不仅关注宠物食品,还对宠物旅行与玩具有较大需求。因此商家需要针对不同市场需求,准备相应的货品。 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提升电商服务质量,完善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满足消费者购物体验。 东南亚跨境,直播电商开启新机遇 今年8月,随着一些东南亚电商平台进入单个市场盈利状态,电商盈利模式在东南亚得到进一步验证,东南亚电商也开始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优化平台服务的同时,更注重对物流、支付等电商基础设施的建设。 一位长期在东南亚做电商服务的创业者告诉霞光社,过去东南亚的电商虽然在高增长,但是由于当地物流、支付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电商消费者的体验并不好,比如派送时间长、线上支付繁琐等等。但是近两年,已经明显感受到东南亚物流和支付体验的提升。 “今年,海外仓特别火。比如TikTok Shop东南亚跨境商家海外仓入驻也全面放开。海外仓最大的好处,就是把原本从国内发货的商品,搬到本地市场,极大缩短物流运输时效。原本需要一周的物流时间,可能缩短到2-3天。”该创业者表示。 线上支付也同样变得越来越方便。在泰国,走在许多城市的大街小巷,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商铺挂着二维码图片。这是泰国政府研发推广的数字支付系统“迅速付”。根据泰国政府设定的目标,到2024年底,泰国42%的支付交易将实现数字化。在柬埔寨,国家银行也在频繁与线上支付机构合作,推进扫码支付。 回看中国电商的发展之路,2013年之后,电商增长速度一度进入新高峰,年增速最高达到36.56%。而很重要的原因是,2013年之后线上支付得到飞速发展,电子面单的普及也极大提升了物流效率,电商基建的完善,助推了电商交易规模增长再上新台阶。 而现在的东南亚,也进入了电商基建腾飞的状态。这意味着,接下来电商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与国内不同的是,东南亚的电商当下发展阶段中,还遇到了以TikTok Shop为代表的直播电商异军突起。这让越来越多创业者看到了机遇。 实际上,今年东南亚各个国家,大都感受到了中国商人的热情。除了前面提到的马来西亚外,一位在越南的创业者李同(化名)今年也观察到,非常多的中国商人到越南考察电商,而TikTok Shop成为中国跨境商家出海的首选平台。 “直播电商之所以在东南亚特别受欢迎,与这里的一些特性分不开。”李同表示。 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东南亚人口达6.78亿,其中30岁以下占比超过50%,45岁以下人口更是占比74%。而年轻网民的特点是热衷于社交,乐于接受新事物,而直播带货这样将电商与社交互动相融合的风格,极易于被该地区的网络用户所接受。 一位东南亚直播电商服务机构负责人林先生对霞光社表示,从他自己投流端来看,最主要的是25~34岁群体,然后是35~44岁的群体,45岁以上人群是比较少的。 这些年轻人在社交网络的熏陶中,对直播电商有了更高的接受度。“我们公司,就很多兼职做达人的大学生。一旦有品牌进入市场,达人会主动联系品牌,帮助他们做内容推广。”林先生称。 从物流到线上支付,再到达人群体,渐渐完善的生态,成为东南亚的直播电商发展的肥沃土壤。 货架到直播,重塑电商未来 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直播电商,正成为新零售场景变革下的一个新物种。 这要说回到货架电商与直播电商存在一些根本性区别。传统的货架电商,是基于消费者主动搜索、并根据商品的图文描述然后做出下单决策的;而直播电商则是商家通过看到喜欢的内容、看到达人在直播中体验的产品而做出下单决策。 因此,从“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顺序之差,折射的是直播电商会充分挖掘商品的使用价值、情绪价值,从更多的维度匹配消费者的需求,并缩短消费者的决策流程,更快地完成交易。 另外,货架电商和直播电商在销售流程上也不同。一件新款服装从到货、拍照、撰写介绍内容,再到上架售卖,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而直播,则是收到货就可以开卖。 对于爆款商品和季节性、时效性强的商品而言,时间就是销量。这也是商家最看重的因素。 通过对东南亚直播电商的长期观察,林先生总结出一些规律:“一般来说,一些新品更倾向于选择在TikTok Shop平台销售。比如说一个美妆品牌打新的产品,它销量的爆发点一定是在TikTok Shop上。因为这个平台流量更大,触达更多的用户群体,同时也会帮助打开品牌的知名度。” 种种优势,让直播电商成为当下东南亚电商市场最受关注的焦点。 可以预见,随着电商生态的完善,直播的专业化得到提升,直播电商将加速重塑东南亚的电商未来,甚至重塑东南亚新零售的模式。
余承东:享界挂问界标能多卖5-7万
快科技9月28日消息,今日上午,华为车BU董事长余承东和知名主持人马东举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在直播中,余承东表示:“享界挂问界标能多卖5-7万,品牌构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余承东原话为:"做车的时候,我们鸿蒙智行做了问界、享界、智界、尊界几个品牌,我们和问界花了三年多时间才做起来,成为一个高端品牌,工作量很大。” “但我们现在又开始打造第二个享界的时候,我们做了用户调研,如果享界挂了问界的牌子,一辆车至少能多卖5-7万,就是因为享界虽然产品很好,但它是个新品牌。问界也是从问界M5开始、M7再到M9积累了用户的好口碑,最后M9才爆发。" 其实在本月10日问界M9五座班上市发布上,余承明确表示,智慧出行是五大场景中非常重要部分,为此华为推出了鸿蒙智行生态联盟,首先合作推出的就是问界品牌。 “为这个合作,我们努力了三年多打造了问界的高端品牌。”余承东称,也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其中经历了SF5的挫折、遇到了M5从热销到策略出现了一些问题、出现了M7经历从困难到重新崛起。“我们经历了跌宕起伏的过程,任何新品牌的打造都是很难的。” 他还坦言,本来是想要用一个问界来覆盖所有4个车厂的产品,但政策法规不支持,要求每一个品牌方必须给车厂所拥有,且不能用一个名字。 因此,才逐步形成了问界、智界、享界和尊界四大汽车品牌,但这样也就意味着走了最难的一条路。 余承东当时就表示,每个品牌的构建都非常艰难,尤其是高端品牌。“但我们不会放弃,会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止问界成功,智界、享界和尊界都要成功。”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