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三星Galaxy Z Flip7搭载Exynos 2500芯片,成首款可运行Linux终端的非Pixel手机
IT之家 7 月 21 日消息,自三星 Galaxy Z Flip7 发布以来,其搭载的 3nm Exynos 2500 芯片就一直备受争议。尽管该芯片在性能上不如 Galaxy Z Fold7 中的骁龙 8 Elite 芯片,但其却拥有一个独特的优势,这对于开发者来说可能极具吸引力。 IT之家注意到,今年早些时候,谷歌在其 Pixel 手机上推出了一个名为 Linux 终端(Linux Terminal)的新功能,该功能允许用户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虚拟机中运行 Linux 程序。而 Galaxy Z Flip7 似乎成为了首款能够运行 Linux 终端的非 Pixel 手机。这一功能为开发者、爱好者以及高级用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他们能够在 Android 设备上运行 Linux 程序,因为大多数开发工具在 Android 系统上并无原生版本。 尽管 Galaxy Z Fold7 搭载了性能更强的芯片,却无法运行 Linux 终端。据 Android Authority 报道,目前联发科和高通的大多数现代旗舰芯片都支持 Android 虚拟化框架(AVF),这是创建和管理虚拟机所必需的。不过,这些芯片所支持的是受保护的虚拟机,而 Linux 终端应用需要的是非受保护虚拟机,而这种虚拟机在 Exynos 2500 上是可用的。 Linux 终端应用可以在兼容设备上启动修改版的 Debian 系统,这是一个流行的 Linux 发行版,该 Linux 操作系统可运行在搭载 Android 16 系统的设备上的虚拟机中。目前,联发科和高通尚未解决这一限制并发布内核更新,其他品牌也无法在其手机上提供终端应用,即使这些设备运行的是 Android 16 系统。虽然终端应用目前还不支持图形化 Linux 应用程序,但据称未来将支持完整的 Linux 应用程序,届时用户将能够在手机和平板电脑上运行完整的 Linux 应用程序。
“诺基亚手机”可能会再死一次
芬兰巨头 影逝二度 2025 年的 7 月,在三星话题正热、苹果新品爆料的国际市场喧嚣中,一家「体量不大却来头不小」的手机品牌,静悄悄地宣布了一个决定: 缩减在美业务量、退出美国市场。 这家品牌就是 HMD,一个主打中低端智能机与功能机的芬兰手机厂商,它旗下有个稍微更出名一点的品牌,叫做诺基亚。 HMD 前几天向媒体发出声明,表示将「缩减在美国的运营规模」——从商业的语法上看, 基本等同于宣布完全退出美国市场 。 图|Threads @Julian Chokkattu 从诺基亚到 HMD 的挣扎 诺基亚的传奇地位在手机领域无需多言。 从人类历史上销量最高的手机诺基亚 1100,到救世主 Neo 手里的诺基亚 8110,再到历史上第一款游戏手机 N-Gage、口红手机 7280、超越时代的 N9 ……这个家族里面如雷贯耳的名字如此之多,以至于诺基亚完成了一个品牌最伟大的成就:成为一个文化符号。 然而成为传奇是有代价的。就像如今趴窝的库兹涅佐夫号一样,诺基亚最终也变成了一个盛大时代残留下来的泡影,这个功能机时代的巨头起了个大早,却赶到了错误的集市上。 这个转折点就是 2011 年。当年 9 月,诺基亚正式宣布放弃了投入多年的塞班生态与势头大好的 MeeGo 系统,选择加入了 Windows Phone 阵营。 紧随其后,诺基亚紧随其后就碰上了或许是商业史上最大的「间谍案」——聘请史蒂芬·爱洛普出任公司史上第一位非芬兰籍的 CEO。 在这位前微软高管的「有痢指挥」下,诺基亚的手机部门苦苦支撑到 2013 年,还是被微软以 72 亿美元的价格收入囊中,机身上的 Nokia 逐渐变成了 Lumia。 搭载 Windows Phone 的 Lumia 800(左)与搭载 MeeGo 的诺基亚 N9(右) 但这套「特洛伊木马」式的骚操作,并没有为微软在移动互联网的萌芽期带来多大的真正福利。Windows Phone 生态在苹果和谷歌的猛攻下颓势尽显,甚至为国内市场贡献出了支付宝「你为什么选择 1% 的生活?」的名句。 在经过数万人的裁员与 计提超过 76 亿美元的的减值损失后 ,微软终于在 2016 年 8 月宣布以 3.5 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诺基亚」商标下的功能机业务,并找到了两家公司接手:HMD Global Oy,与富士康旗下的富智康集团(FIH Mobile Ltd)。 图|Yle 至此,诺基亚的手机业务变成了一个三方会谈:品牌和专利仍归芬兰诺基亚公司持有,拿到商标授权、负责设计手机并主导营销的业务主体 HMD,以及负责生产的富智康。从 2017 年开始我们见到的所谓新诺基亚手机,都是在这个三方模式下被创造出来的。 到这里,虽然诺基亚的故事画了一个暂时的句号,但今天的 HMD 倒也不是失去了诺基亚的芬兰血统。HMD Global Oy 的创始人和员工大多来自前诺基亚和微软移动业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做是诺基亚自己灰烬转生、用一个新的名字从微软手里买回了手机业务。 可惜的是,诺基亚的新皮套,在智能手机市场却没有激起什么水花。从 2017 到 2019 年,HMD 曾经短暂尝试过以诺基亚的品牌推出一系列低中高端智能机,唯一引起市场关注的可能就是「蜂窝式」蔡司五摄的 Nokia 9 PureView 了: 图|WIRED 然而这一系列智能机产品线,在苹果、三星,以及快速成长的中国本土品牌成体系的攻势下一败涂地,HMD 最后也草草收场,又回到了自己的舒适区,开始推出了 3310 4G、8110 4G 之类主打「数字排毒」的可联网功能机。 不过 HMD 的功能机也不是没有亮点,靠着去年的《芭比》大电影,HMD 联名的芭比手机也小火了一会: 你没有看错,校门口五毛钱一张的水钻贴纸也是 HMD Barbie 盒装的一部分|ZDNET HMD 从未适应大规模成熟市场 从 HMD 向媒体提供的通告中看,它们为缩减和退出美国市场给出的解释是「充满挑战的地缘政治与经济环境」,基本上就是换了个说法的「关税」: 然而在特朗普朝令夕改的关税大棒下,HMD 并不是唯一一家受到牵连的企业,连苹果都在为此抓耳挠腮。这也侧面印证了一点—— HMD 在手机市场中抗风险冲击的能力要远远小于其他竞品。 纵观 HMD 自 2016 年合法取得诺基亚商标以来所推出的手机产品,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瞄准 400 美元以下市场的中低端机型,大约相当于国内的 2000 - 3000 元档市场。 这一部分市场的利润空间本来就极其有限,再加上还充斥着 DOOGEE、UMIDIGI、贴牌 TCL 之类背靠华强北成熟供应链的「超级下沉市场玩家」,HMD 基本无法拉开价格优势。 换句话说,HMD 现在像是手机界的罗马仕,从产品和市场战略都如出一辙,自然迟早会遭遇相似的处境。 UMIDIGI G9 5G,售价 149.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1000 元出头|YouTube @CButler 而在另一方面,HMD 握着「诺基亚」这张最大的底牌,却完全没有经营好这背后的情怀和粉丝经济。推出复刻版的功能机,或许可以短暂获得社交媒体关注讨论 ,但这种基于情怀的营销噱头注定短命,根本称不上一条 HMD 可以依傍的路线。 可哪怕情怀仍在,但在双卡双待、5G 标配,「数字排毒」也掀不起任何风浪的今天,没有消费者需要额外一台功能机 。 就算仍然有人钟情于诺基亚,他们需要的也是基于现在智能手机技术、对诺基亚经典机型进行新的诠释的产品,而不是装着 KaiOS 的 4G 功能机。 比如四年前,HMD 曾经提出过一个基于诺基亚 N95 多媒体模式的(真全面屏)复刻概念机,包含可以侧滑打开的正面全景声扬声器、摄像头和补光灯,以及一个可以当作支架的镜头 deco 环: HMD 在 2021 年提出的 N95 复刻版设计稿|YouTube @MrMobile 遗憾的是,这款 N95 复刻版概念机从来没有进入实际生产,甚至连可以工作的样机都没有过,最终只有静态模型流传于世,至今仍能在 Reddit 上看到为它捶胸顿足的诺粉。 除了 HMD 自己的问题之外,北美的手机市场特点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与国内电商渠道为主、运营商在销售渠道话语权不高的现状不同,美国的手机市场全部被 AT&T、Verizon 和 T-mobile 等几家运营商掌控。 手机品牌搞不定运营商渠道,就等于被隔绝在主流市场以外 。 然而想要获得与这些运营商的合作,手机厂商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用于合作广告、库存管理,以及通过昂贵的设备认证流程。对于 HMD 这种利润微薄、资本有限的品牌而言,几乎是无法逾越的门槛。 最后不得不提的还有经典的产品生态问题,这个当年困扰诺基亚的噩梦如今似乎又再一次缠在了 HMD 头上。北美手机市场整体来说是一个以高端驱动的双头垄断市场,苹果和三星合力从中分走了接近 85% 的份额,并且每年都在打造自家的封闭产品生态上投入天量的资金。 HMD 的在美市场份额已经完全不可见,反而摩托罗拉和联想能拿走十分之一Counterpoint 这样一种从「生产端理念」到「消费端观念」都完全固化的格局,对于任何一家小规模厂商都是噩梦,只不过对于 HMD 这种利润率低、背后没有大厂依靠,也谈不上产品生态的独立品牌来说,这种噩梦显得更「噩」了。 总之,在这不温不火的九年里,HMD 手里握着「诺基亚」这个金字招牌,却没打出任何有意义的招数。 HMD 试图用一种以硬件为中心、以低价为导向的开放市场策略,去攻克一个由生态系统驱动、由运营商控制的高端导向市场——这无异于用陆战的战术去打一场海战,其失败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 于是转身向下沉市场走去 值得庆幸的是,HMD 本次宣布退出美国市场,并不意味着 HMD 就此倒闭、要告别手机业务了,诺基亚的商标短时间内也不会再度颠沛流离。 实际上,同样是在 HMD 发给媒体的通告中,它对于自己未来的市场还是有一定的规划的。根据通告所述,HMD 未来的三大战略支柱是「家庭」、「安全」以及「小额信贷」(Microfinancing)。 其中「家庭」领域我们已经见到了实际的产品,也就是与儿童安全设备领域的 Xplora 公司合作的、主打家长联动控制和青少年网络保护的 HMD Fusion X1 手机——你可以理解为手机版的「小天才手表」。 而在「安全」方面,HMD 大概率是计划面向企业市场,利用实时安全补丁更新、纯净的系统体验和更低的总拥有成本(TCO)来争夺企业工作机的市场——类似鼎桥现在的业务模式。 鼎桥的企业工作机市场已经拓展到了采矿行业|中青在线 至于「小额信贷」,爱范儿有理由猜测 HMD 所指的是诸如印度、东南亚和拉美非洲等新兴市场领域,计划通过灵活的分期付款方式,降低下沉空白市场的购机成本。 只不过在这条道路上,还有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坐落在路中间: 那就是在最新市场份额报告中全球排名第四,仅次于小米、超越了 OPPO 的非洲之王——传音 。 图|Bloomberg
华为练秋湖研发中心今日起禁入电动自行车:内设共享电单车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据华为后勤服务上海官方公众号通报,今日起,华为练秋湖园区内严禁电动自行车停放,需停放在园区外指定区域。 预期逾期未移除的车辆将视为“滞留车”,将被统一转移至“滞留车临时停放区”。 为了方便员工园区内通行,华为练秋湖美团共享电单车进行升级,新增多个点位。 同时,收费标准新增0.5元10分钟的起步价,园区内应该可以覆盖不少人的使用需求了,超出的时长费为1元5分钟。 练秋湖是华为全球范围内最大的研发中心,位于上海青浦,总占地面积约2400亩,总建筑面积约206万平方米,总投资超百亿元,主要承担终端芯片、无线网络、物联网等领域的研发任务。 此前官方曾解释过为何禁入电动自行车,主要是因为公司园区周边发生过多起电动自行车火灾事件,数据显示,80%以上火灾事故发生在停放和充电期间。 对于为何为什么新能源汽车可以进地库,电动自行车却不行,此前官方也曾进行解答:在我国,所有可合法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均通过了3C认证:无法改装、加装动力电池;且此类车辆电池管理系统可靠,能及时诊断、反馈电池故障问题,消防风险可控。 相比之下,电动自行车常存在改装、加装电池,使用非品牌电池的问题,在用车过程中电池被擦碰导致受损的情况也很多,因为大多数此类车辆都无法对电池故障进行自检和预警,常属于“裸奔”状态,其消防风险远远超过新能源汽车。 责任编辑:建嘉
理想汽车OTA 7.5即将开启推送:新增全球首个超级对齐辅助驾驶功能
IT之家 7 月 21 日消息,今晚理想汽车宣布 OTA 7.5 即将开启推送,此次升级涵盖智能驾驶、充电网络、车载娱乐等多个方面,旨在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和车辆的智能化水平。 IT之家附 OTA 内容如下: 全球首个超级对齐的辅助驾驶 理想汽车 OTA 7.5 新增了全球首个超级对齐的辅助驾驶功能,该功能通过人类价值观监督和纠正辅助驾驶大模型,实现高效、娴熟驾驶的同时遵守交通规则,使驾驶更有礼貌。例如,在岔路口行驶选道更精准,有临停车的路口提前减速,行驶更稳健。该功能适用于搭载 AD Max 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增强型自动紧急避让 AES 在高速路段遇多车事故时,AES 应对连续避让、前后夹击等特殊场景性能提升。城市路段,进一步增强面向行人、儿童、骑行人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紧急避让能力,保护车外行人。该功能同样适用于搭载 AD Max 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 AD Pro 迎来车位随心画 新增的 AD Pro 功能允许用户在屏幕上拖拽车位框,自动泊车、离车泊入、关门泊入都没问题。该功能适用于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焕新版车型。 AD Pro 自动紧急制动 AEB 升级 路口遇到突然横穿的车辆,驾驶员来不及反应时,AEB 主动刹停避险。若发生事故后车速仍 > 30 公里 / 小时,将激活二次碰撞缓解 SCM,避免车辆冲向事故附近行人、骑行人造成伤害。该功能适用于搭载 AD Pro 辅助驾驶系统的智能焕新版车型。 全场景红绿灯读秒 新增的全场景红绿灯读秒功能,让用户在地图巡航状态下也能看到红绿灯倒计时。中控屏大地图、小地图、HUD 都能显示,路口排队等灯、大车遮挡视线都不用担心。红绿灯倒计时由高德地图通过交通大数据推算生成,其状态和倒计时读秒仅供参考,驾驶过程中请以现实状态为准。 辅助驾驶高速施工场景安全升级 高速行驶辅助驾驶状态下,识别到前方道路有连续施工障碍物或施工改借道情况,提前合理控速,车内乘员安全感更佳。该功能适用于车辆处于 NOA 和 LCC 状态。 辅助驾驶雨天安全控速 雨季来临,高速行驶辅助驾驶状态下,按雨量值区分恶劣天气等级,自动调整跟车距离、巡航车速、功能禁用情况等。该功能适用于车辆处于 NOA 和 LCC 状态,OTA 7.5 推送 22/23/24 款 AD Pro 车型,其他车型将于后续升级推送。 理想同学生活助手 Agent 再升级 茶饮点单流程提速 40%,喊理想同学“再来一单”,还能结合你的历史偏好做复购推荐,22/23 款理想 L 系列车型支持同步上线。 理想同学互动屏保 新增的理想同学互动屏保功能,让用户在点击时钟和理想同学互动,路途烦闷通通消失。 倒挡语音唤醒限制解除 倒车的时候也可以语音唤醒理想同学了,理想同学对话卡片最小化,兼顾倒车安全和用车便捷。关闭空调、播放音乐…… 各类车控指令随时响应。为确保行车安全,暂不支持打开页面或应用。 理想 MEGA 充电 10 分钟续航 500 公里 理想 MEGA 低电量区间充电性能优化,在理想 5C 超充桩上的充电速度再提升。最快实现充电 10 分钟续航 500 公里,一杯咖啡的时间,电力飙升。 理想超充高速补能网络再升级 理想“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上线,平均每 152 公里就有一座理想超充站。长途出行前,在 App 提前规划充电路线,自定义编辑路线,一键收藏,发送至车机。理想汽车 App 充电规划功能预计 7 月底更新。 充电地图新增 600 + 优选超充站 新增 600 + 三方高功率优选超充站,稳坐车内使用理想 App 降地锁,省时又省心。理想汽车已自建超过 2800 座理想超充站,帮助用户筛选超过 4500 座优选超充站,让用户去哪都能充。 更多升级惊喜 22/23 款 L 系列新增前后双音区,前排听歌,后排看剧,各享所爱,全家怡然。新增小音量音效升级,低音更澎湃,人声更浑厚。小同桌遥控器,中控屏可为全家便携设置小同桌,老人小孩也能轻松畅聊。 OTA 升级注意事项 升级方式:车机端:中控屏提示 OTA 升级信息后,按需设定升级时间即可;手机端:理想汽车 App > 车控 > 车辆设置 > 整车软件更新。 升级时长:不同配置车型稍有差异,以车机或手机 App 实际显示为准。 注意事项: 1. 升级开始后不可中止,车辆无法使用,直至升级完成; 2. 升级前请确保车辆剩余电量大于 8%,且车辆处于锁车状态; 3. 升级可能会中断充电,请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升级; 4. 升级时,可能出现短暂提示音、行车灯点亮等,属于正常现象; 5. 请将车辆停放至网络良好的位置,确保车辆与云端及时同步升级信息。 理想汽车还提醒称,辅助驾驶不能代替驾驶员操作,驾驶员需要时刻注意车辆行驶状态和周围环境,全程保持对车辆的控制并及时予以干预。驾驶员为车辆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权。
迟到七年的折叠屏iPhone,是“最不苹果”的苹果产品
最不像iPhone的iPhone 2019 年初,三星率先推出折叠屏 Galaxy Fold,开创了一个新的智能手机形态,仅仅四天后的 MWC 2019 大会上,华为也推出了初代折叠屏手机 Mate X,而苹果却迟迟没有动作。 转眼 6 年过去,在 MWC 2025 大会上,出现了传音 Infinix 的竖向三折叠,而华为也在三月推出了搭载 16:10 的内屏及 1:1 的外屏设计,搭载原生鸿蒙系统的华为 Pura X。 那么,已经传闻许久的折叠屏 iPhone 呢?或许离我们不远了。 在最新一期的 Power On 中,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指出,苹果将在明年年底推出首款折叠屏 iPhone ,售价不低于 2000 美元——这一爆料信息,也与此前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的爆料内容一致。 折叠屏 iPhone,一款「不太苹果」的产品 在报道中,Mark Gurman 表示,折叠屏 iPhone ,是一款「不那么苹果」的产品。 一方面,在折叠屏品类里,三星以及众多过程国产品牌,早在折叠屏这一产品线上深耕许久。选择此时入场的苹果,打破了它在以往产品中「先行者」的形象。 相较于苹果其他的产品,折叠屏 iPhone 的入场,并不如以往的 iPhone 、AppleWatch、AirPods 等产品那般,在不同的产品类别里,引领甚至重新定义产品形态;它更像是苹果「为了不掉队」,而推出的一款产品。 郭明錤先前的爆料指出,折叠屏 iPhone 将采用左右折的 book style 设计(也即所谓的大折叠),这是目前主流的折叠屏手机形态,手机屏幕左右展开,从 5.5 英寸屏幕变成 7.8 英寸屏幕。 折叠 iPhone 的折叠厚度大约在 9 毫米到 9.5 毫米之间,展开后能保持在 4.5 毫米至 4.8 毫米。这个数据不算有优势,大概是 2024 下半年新机的水平,大约介于 OPPO 新推出的 Find N5 与华为 Mate X6 之间,可能与小米 Mix Fold 4 差不多。 此外,折叠屏 iPhone 在硬件上一改常态,将依赖竞争对手的核心元件——这款设备将采用与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类似的设计,并使用包括来自三星显示器的可折叠 OLED 屏幕在内的许多相同的核心组件。 折叠屏,讨论最多的就是「折痕」。尽管实际体验下来,成熟的折叠屏手机屏幕折痕都不太影响日常体验,但对于美学自成一派的苹果而言,「折痕」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有多个信源的爆料称,苹果正在研发「无折痕」的折叠屏手机,而且有一大一小两个方案,内部代号为 V68——这是苹果常用的开发模式,初代 iPhone 就有全触屏和轮盘操作两个原型机版本。 郭明錤称,折叠 iPhone 将采用不锈钢和钛合金复合材料的铰链,并采用钛合金中框,这种材质已经在近两代 iPhone 上得到验证,为折叠形态提供更稳固的支撑。除此之外,传闻在今年发布的超薄 iPhone 上的高密度电池技术,也会用在折叠屏 iPhone 上。 为了轻薄,折叠屏 iPhone 还有可能做出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重新采用指纹解锁的方案。 折叠屏手机意味着两种使用形态:合上与展开,用户在不同状态下都可能需要解锁。那么,Face ID 应该如何布局?难道要在内外屏各开一个灵动岛?这显然不太现实。 行业常见的解决方案,是给手机侧面配上一个指纹识别模块,这套方案在 iPad 产品线上已经启用多年。如今,我们可能会在 iPhone 上再次用上 Touch ID。 新形态 iPhone,也是 AI 时代的 iPhone 折叠屏的 iPhone 到底有什么用?我们还是得先从这块屏幕上找答案。 折叠 iPhone 展开后为 7.8 英寸,已经相当接近 8 英寸——这也是 iPad mini 所在的尺寸区间。 时至今日,直板手机的屏幕已经扩展至 7 英寸,而折叠屏手机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后,基本上也达成了共识——8 英寸,就是折叠屏手机的甜蜜点。 问题是,在这个尺寸上,苹果已经有 iPad mini 了,折叠屏的 iPhone 又有何用武之地? AI 手机,可能是最终的答案。 郭明錤的爆料称,苹果将折叠屏 iPhone 定义为「真正的 AI 手机,具备多模态和跨 app 的能力」。 迟迟没有上市的 Apple 智能,已经让我们瞥见苹果在跨 app 执行上的可能性,而通过 AI agent 进行多任务多窗口的交互,则很有可能是 AI 时代全新的交互方式。 试着想象一下,在折叠 iPhone 展开的大屏上,让 Siri 规划一趟旅游行程,可能就是一边看着 AI 进行实时的行程规划,一边看实时输出的旅游攻略。 要是都挤在长条形的屏幕上,操作起来多少会有些蹩脚。 有消息称,苹果预计在今年二季度敲定折叠 iPhone 的最终规格,并于下半年正式启动项目,目标在 2026 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而且,初代折叠 iPhone 的量产可能会是地狱难度。 最快,我们会在 2026 年底看到这款折叠 iPhone,但真正要能买到,可能得等到 2027 年。 最后一个问题是,折叠 iPhone 真的就是 AI 手机的版本答案吗?或许这组数据可以给你答案: 2023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 700 万台,不足 2.89 亿部的智能手机出货总量一个零头,市场份额只有 2% Counterpoin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2024 年第三季度折叠屏智能手机的显示屏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 2025 年,折叠屏智能手机显示屏出货量仍将持续下滑 市场颓势之下,是一个疑虑:折叠屏手机到底能做什么? 折叠屏手机的诞生,承载着一个美妙的愿景——只需要带一台设备,就能兼顾手机、平板和 PC 的需求,大多数折叠屏手机的宣传片里也是这么描绘的。 但真正能改变大众认知的产品还没有出现。 市场太需要有爆款出来证明,折叠屏手机是颠覆的新物种。 折叠屏 iPhone 一万五的售价,真的一点儿不便宜——足以把 iPhone、iPad 和 Mac 收入囊中。 卖得越贵,期望越大,苹果悍然入局,「真正的 AI 手机」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吗?
OPPO K13 Turbo系列发布:首发主动风冷技术,售价17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7月21日 OPPO今日正式推出了其K系列全新力作——OPPO K13 Turbo系列,通过引入历时四年研发的主动式风冷散热技术,为性能手机市场带来了新的解决方案。该系列包含OPPO K13 Turbo与K13 Turbo Pro两款机型,起售价分别为1799元和1999元,将于7月25日10时正式开售。 此次OPPO K13 Turbo系列最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其首发的“疾风散热引擎”。这套主动式风冷系统内置了转速高达18000转/分钟的微型风扇,据官方数据显示,其风量达到了行业现有方案的2.2倍,能将散热效率相较传统方案提升20%。为了在紧凑的机身内实现这一功能,该模组采用了13片0.1mm的超薄散热鳍片,使整体体积缩小了70%。值得注意的是,该散热系统采用了特殊的分仓设计,整机支持IPX9级别的防水认证,解决了用户对于主动散热模块防水性能的担忧。 在核心性能调度上,新机搭载了“潮汐引擎”,该技术旨在优化芯片与系统底层的协作,降低功耗根源,从而实现更持久的性能释放。在此支持下,OPPO K13 Turbo系列突破性地支持了《和平精英》120帧模式。在发布会的游戏实测环节中,《穿越火线》手游等多款主流游戏均能实现长时间满帧运行。此外,针对夏季高温户外场景,新机升级了高能户外模式2.0,官方实测数据显示,应用冷启动速度最高可获得33%的提升。 在其他硬件配置上,OPPO K13 Turbo系列全系标配6.8英寸120Hz OLED电竞直屏,并配备了旗舰级的触控芯片。续航方面则搭载了7000mAh的五年长寿电池,并支持80W超级闪充,为长时间游戏提供了有力保障。机身结构方面,采用了天穹架构与晶盾玻璃,以提升整机的抗摔耐磨能力。系统层面,新机出厂即搭载ColorOS 15,保障了日常使用的流畅体验。
普通合规硬件竟遭抹黑,华为驳斥美议员无理安全指控
华为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1日,据彭博社报道,针对美国国会议员无理指责华为硬件对西班牙构成安全风险一事,华为予以否认,表示西班牙司法监听系统使用的硬件不会对该国构成任何安全风险。 华为新闻办公室在回应彭博新闻7月19日的提问时表示,西班牙司法监听系统中使用的技术“是符合国家安全相关法规的常见闪存硬件”。“华为无法访问客户数据,存储在硬件中的所有信息都属于客户,完全由客户掌控。”华为称。 西班牙政府在7月18日表示,华为的技术只占所谓Sitel监听系统的“很小一部分”。西班牙还表示,华为的合同并不涉及情报机构CNI,而且华为设备也未用于任何机密信息的处理。 此前,西班牙因为在司法监听系统中使用华为的技术而遭到美国国会议员的无理抨击。上周,美国参议员汤姆·科顿(Tom Cotton)和众议员里克·克劳福德(Rick Crawford)致信美国国家情报总监,要求美国减少与西班牙的情报共享,声称西班牙在一项关键情报功能上对于华为的依赖,给美国及其盟友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这已经不是美国国会第一次无端指责华为了。此前,美国国会及政府以国家安全担忧为借口,对华为及其5G设备采取了一系列限制措施,并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曝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转二手!网友炸锅 回应来了:系乌龙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工信部拟推新规,新车登记6个月内禁转二手,以打击0公里二手车。消息曝光后,网友瞬间炸锅。 今日,《汽车纵横AutoReview》发布更正声明称,相关说法表述不准确,并已及时修改更正。 以下为更正声明全文: 我司微信公众号“汽车纵横AutoReview”7月19日晚上发布的文章《零公里二手车,是消费者福利还是行业乱象?》中,关于“有关主管部门拟推出新车注册后转二手车相关政策”的一句相关说法表述不准确,并已及时修改更正。敬请已经转发更正之前相关内容的媒体,做同步更正或删除处理,以避免带来更多误读。我们对由此带来的不便和影响深表歉意。感谢理解与配合! 此前,据中国汽车行业协会官方媒体《汽车纵横》报道称,面对“零公里二手车”泛滥的问题,2025年5月,有媒体报道商务部召集行业机构及汽车制造商召开闭门会议,明确要求“强化全流程监管,建立信用评价体系” 。同时,工信部也拟推行“新车登记后6个月内禁止转二手”的政策,从源头阻断套利空间。 在国内市场,当前渠道中出现的“0公里二手车”从源头上看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车企“大客户”销售部门对外批量售卖的“资源车”,其中以高库龄车、滞销车和老款车型为主,部分车辆未登记上牌; 二是品牌授权4S店为了实现月度、季度、年度销量目标而提前上牌的“冲量车”,该类车型也被称为“包牌包税车”; 三是部分采用直营渠道品牌的客户“退定车”,该类车辆由二手车商代替客户补齐尾款提车,放在二手车渠道交易。 今年5月份,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0公里二手车是现在的一种(行业)怪象。所谓‘0公里二手车’,就是指上完牌照就算完成了注册,好像是卖出去了,但又回到二手车商手里。有三四千家都在卖,是非常乱的。” 7月20日,极氪发布声明称,近日关注到部分媒体关于“0公里二手车”相关不实报道,坚决反对“销售0公里二手车”等破坏行业秩序的行为。 经调查,报道中涉及的车辆均为可正常销售的展车。为确保展示期间的安全,展车虽已投保交强险,但从未开具零售发票,也未在任何车管所进行新车注册登记或上牌,其法律属性始终属于未注册的全新商品车。 其次,由于展车通常存在3-5个月的库龄,因此会根据商品车的展示历史或库龄时间进行折扣明示销售。购买的消费者,同样享有新车首任车主的全部用车权益。这种新能源展车折扣销售模式,属于正常商业行为,与“二手车”交易存在本质区别。
回击Waymo,特斯拉拟再度扩大奥斯汀Robotaxi地理围栏
IT之家 7 月 21 日消息,特斯拉(Tesla)正准备再次扩大其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的地理围栏(geofence)范围,就在几天前,Waymo 才刚刚对特斯拉的首次扩展做出回应。 IT之家注意到,特斯拉于上周首次扩展了 Robotaxi 的地理围栏,距离其在奥斯汀(Austin)推出该服务还不到一个月。该公司选择了极具特色的地理围栏形状,似乎暗示着其有能力在奥斯汀市的几乎所有区域提供更多的 Robotaxi 服务。 随后,Waymo 迅速做出回应,也扩展了自己的地理围栏。在特斯拉首次扩展后,其 Robotaxi 可行驶区域达到了 42 平方英里(IT之家注:约 108.8 平方公里),超过了 Waymo 的 37 平方英里(约 95.8 平方公里)。然而,Waymo 上周的扩展使其在奥斯汀的可行驶区域大幅增加至 90 平方英里(约 233.1 平方公里)。 特斯拉似乎已准备好再度反击。无人机操作员兼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Gigafactory Texas)观察者乔・特格迈尔(Joe Tegtmeyer)在奥斯汀市中心以西的大理石瀑布(Marble Falls)地区发现了特斯拉 Robotaxi 验证车辆。如果特斯拉能够将其地理围栏扩展到该区域,其可行驶面积将大幅提升。 尽管双方并未公开承认是在针对对方扩展地盘,但外界普遍认为,两家科技巨头在奥斯汀的“地盘战”已暗潮涌动。对消费者而言,这种良性竞争无疑有利于无人驾驶服务的提速与普及。 Waymo 自今年 3 月起在得克萨斯州以完全公开的方式运营,而特斯拉则仍在逐步扩大其 Robotaxi 车队的测试规模,几乎每天都在进行小幅度扩展。特斯拉于 6 月 22 日向少数“早期访问计划”成员推出了 Robotaxi 服务。 特斯拉还计划将 Robotaxi 服务扩展到美国的其他地区,特别是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然而,得克萨斯州的扩展目前是特斯拉的优先事项,因为这是特斯拉在美国唯一获得批准在无人驾驶状态下运营载客服务的地区。
小米SU7出现在韩国街头,韩媒称买家为现代汽车
凤凰网科技讯 7月21日,据韩媒Bloter报道,近日小米SU7实车出现在韩国首尔街头,并被证实由现代汽车集团购买。一辆载有小米SU7 Max车型的运输卡车被拍到驶向现代汽车位于首尔瑞草区的总部大楼,车辆后部带有官方签发的临时牌照,有效期至2026年5月。 据证实,此次采购并非个例。现代汽车不仅在其总部,更是在其核心研发基地——京畿道华城市的南阳研究所内部署了多台小米SU7,用于全面的技术分析和研究。此举标志着现代汽车已将这家中国科技巨头的跨界产品,正式纳入其全球竞争车型的对标体系中,显示出对新兴对手的高度重视。 在今年年初的集团内部会议上,现代汽车集团会长郑义宣就曾公开提及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强劲表现,并强调集团必须正视挑战,做好充分准备。此次直接购入小米SU7进行研究,正是其战略部署的直接体现。 为了应对挑战,现代汽车集团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加码投资。集团今年的总投资额提升至24.3万亿韩元,其中用于研究与开发的资金高达11.5万亿韩元,占据总投资的近一半。这笔巨额研发预算预计将大量用于前沿技术开发以及对小米SU7这类核心竞品的深度拆解与分析。 根据现代汽车2024年第一季度的财报,其包括各类研究用车辆在内的“有形资产”规模正持续扩大,从2023年的约38.9万亿韩元增至今年一季度的44.7万亿韩元。尽管财报未披露具体资产明细,但业界普遍认为,采购小米SU7等海外未上市车型的成本,是推动其有形资产增长的原因之一。 据悉,现代汽车对小米SU7的研究重点之一,可能聚焦于其独特的智能座舱体验,包括与现代自有系统设计思路相似的显示屏结构和信息娱乐系统。通过对SU7的深入剖析,现代汽车期望能为其下一代车型的用户体验(UX)和智能网联系统开发提供重要参考。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华尔街日报:史诗般的人工智能人才争夺战——爆炸性的报价、秘密交易和泪水
The Epic Battle for AI Talent—With Exploding Offers, Secret Deals and Tears 近几天来,硅谷为吸引最聪明的人才而展开的残酷招聘活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2025年7月18日下午8:00 ET 萨姆·奥特曼和马克·扎克伯格。 插图: Rachel Mendelson/《华尔街日报》、Rodrigo Reyes Marin/ZUMA Press、Evelyn Hockstein/路透社 上周五,硅谷最热门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之一的数百名员工聚集在办公室,期待庆祝消息。 几个月来,OpenAI一直在与Windsurf洽谈以30亿美元收购事宜,现在看来,普通员工终于得到了确认,这笔交易即将正式生效。Windsurf的营销团队甚至开始拍摄全体会议,用于制作宣传材料。 但他们得知,Windsurf的首席执行官瓦伦·莫汉 (Varun Mohan) 已离开公司,加入了谷歌,并带走了一小群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些员工哭了起来。 到了周一早上,事情的另一个转折让Windsurf的员工们回到同一个房间,听到了第二个消息:公司的其他部分将被一家竞争对手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收购。 换句话说,这只是硅谷的一个普通周末。 全球一些最富有的公司之间为争夺人才展开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疯狂战争,充斥着人才抢夺、秘密交易和背叛,导致那些才智超群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变得像 NBA 球员和好莱坞明星一样富有,而他们的头脑从未受到如此高的重视。 科技界最有权力的首席执行官们向他们最看重的人才开出了超过3亿美元的薪酬待遇——但即使是这样的钱也并不总是足以赢得他们的青睐。 马克·扎克伯格在 LlamaCon 上发表演讲。Meta 的马克·扎克伯格正在组建一支 AI 梦之队。 图片: Jeff Chiu/美联社 这场人才争夺战的每一个新进展都让硅谷为之瞩目。处于这场争夺战中心的Meta公司正处于史上最令人震惊的招聘风暴之一。在亲自组建人工智能梦之队的马克·扎克伯格的带领下,Meta公司挖走了众多前景光明的初创公司的领导者,令投资者和员工都大吃一惊。Meta还向潜在员工发出所谓的“爆炸式”报价,这些报价在几天内到期,这使得Meta的竞争对手更难与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谈判。 这一策略让整个行业开始怀疑,曾经将创始人和员工团结在一起的那种以社会责任和使命为先的契约是否正在瓦解。与此同时,一些高管正在哀叹,曾经的硅谷基石原则正在逐渐瓦解:做传教士,而不是雇佣兵。 传教士与雇佣兵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在6月底向研究人员发送的Slack消息中这样描述了这场斗争,当时扎克伯格正试图抢劫他的公司。 奥尔特曼在《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则消息中写道:“我为我们整个行业以使命为导向而感到自豪。当然,总会有一些雇佣兵。但使命感强的人会打败雇佣兵。” 这一理念被广泛归功于风险投资界的巨擘约翰·多尔 (John Doerr) 。他现在是著名风险投资公司凯鹏华盈 (Kleiner Perkins) 的董事长,该公司曾是 Windsurf 的董事会成员。几十年来,他一直告诫一代又一代怀揣创业梦想来到硅谷的企业家,要拥抱内心的使命感。多尔曾说,在唯利是图的文化中,“核心目标是对赚钱的渴望” 。但在传教士式的公司,“人们不仅渴望赚钱,更渴望创造意义。” Meta否认其新员工只是为了赚钱。扎克伯格曾表示,公司的吸引力不在于薪酬待遇,而在于研究人员取得突破所需的海量计算能力。 他在上周的Threads文章中写道:“元超级智能实验室将拥有业界领先的计算水平,以及迄今为止每位研究人员最强大的计算能力。” 但他愿意向不靠谱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员投入巨额资金,这彻底颠覆了人才市场。这一决定部分是受到与一位有影响力的人物的谈话启发,而这位人物正是他在招聘狂潮中最看重的那家公司的一位人物。 今年春天,扎克伯格与OpenAI首席研究员马克·陈(Mark Chen)进行了一次闲聊,最终向他请教如何改进公司生成式人工智能部门。据知情人士透露,考虑到 Meta 在训练人工智能硬件和计算能力方面投入的资金——是其在人类训练上投入的100多倍——陈建议扎克伯格或许应该加大对人才的投资。 扎克伯格询问陈是否愿意考虑加入Meta,以及如何才能让他加入。 几亿美元?十亿美元? 陈对此表示反对,称他在OpenAI很开心。但这次谈话帮助他萌生了一个想法。 扎克伯格开始着手整理一份全球顶尖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的名单。他向潜在候选人发送电子邮件、短信和WhatsApp消息,了解他们的兴趣,并邀请其中一些人到他位于加州太浩湖和帕洛阿尔托的家中见面。 汪滔(Alexandr Wang)于二月份在巴黎亮相,上个月宣布离开其初创公司Scale AI时,他泪流满面。路透社/Gonzalo Fuentes 图片: gonzalo fuentes/路透社 扎克伯格最终选定汪滔(Alexandr Wang,中文名汪滔)领导新实验室。为了得到他,Meta斥资140亿美元收购了这位28岁企业家创立的数据标注初创公司Scale AI的股份。 汪滔是许多年轻创业者的偶像,他们视他为敢于冒险、最终取得成功的典范。他大一时从麻省理工学院辍学,搬到加州创办了Scale公司,并在公司估值飙升后成为全球最年轻的白手起家亿万富翁之一。随着人工智能热潮的兴起,Scale公司开始以更快的速度发展,它从世界各地雇佣承包商,为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科技公司标记数据。 六月中旬一个周五的早上,汪滔在Scale公司旧金山总部宽敞的中庭里,对聚集在那里的员工们宣布,他将离开公司。在员工们雷鸣般的掌声中,他走下大楼的楼梯。 汪滔回忆起自己19岁创办公司的经历时,泪流满面。一些员工也哭了,后来留下来和他们的前任CEO合影。“就像迪士尼电影的结尾一样,”其中一位员工说道。 在汪滔离职后的几天里,OpenAI和谷歌终止了与Scale的合同,这对其收入造成了打击。本周,Scale裁掉了14%的剩余员工。该公司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依然强劲,资金充足。 “有人闯入我们家” 为了打造专注于超级智能(即比人类更聪明的人工智能)的新人工智能部门,扎克伯格从 Anthropic、谷歌 DeepMind 和苹果挖走了人才,并从OpenAI挖来了至少十几名员工。 但许多人拒绝了他。据知情人士透露,他向OpenAI的十多名研究人员提供了令人咋舌的薪酬方案,四年3亿美元,其中第一年1亿美元。而经过数月的招聘,Meta实验室仍然没有找到首席科学家。 奥特曼在Slack消息中告诉他的员工:“我已经记不清他们试图招募多少人了。” OpenAI 首席执行官 Sam Altman 正在看他的手机。OpenAI 的 Sam Altman 的一些员工跳槽到了 Meta。 图片来源: aurelien morissard/路透社 尽管如此,这种压力还是让OpenAI感到不安。陈与扎克伯格的对话曾推动了Meta的招聘工作。6月底,陈向OpenAI员工保证,公司领导层正在调整薪酬方案,并“寻找创造性的方式来表彰和奖励我们的顶尖人才”,《华尔街日报》看到的一条Slack消息中写道。 他还将Meta的人才抢劫行为比作入室盗窃。 陈写道:“我现在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好像有人闯入我们家偷了东西。请相信我们并没有袖手旁观。” 陈分享了另一位OpenAI研究负责人对员工说的话:“如果他们向你施加压力,或者提出荒谬的爆炸性报价,就告诉他们退后一步,在可能最重要的决定上向人们施加压力是不好的。” OpenAI员工用心形表情符号和陈的脸部表情符号来回应陈的留言。 据知情人士透露,自人才争夺战开始以来,扎克伯格和奥特曼就没有再交谈过,直到上周两位首席执行官在爱达荷州太阳谷举行的艾伦公司会议上会面。 最热门的招聘 元超级智能实验室最热门的招聘人员包括纳特·弗里德曼 (Nat Friedman)和丹尼尔·格罗斯 (Daniel Gross),这两位人工智能投资者在两年前芯片短缺期间为其投资组合公司获得了一批Nvidia芯片,从此在初创公司创始人中广受欢迎。 弗里德曼曾任编程平台GitHub的首席执行官,他与王一起被聘为该人工智能实验室的领导者之一。 格罗斯曾担任人工智能公司Safe Superintelligence(简称SSI)的首席执行官,该公司是他去年与前OpenAI首席科学家伊利亚·苏茨克维尔 (Ilya Sutskever) 共同创立的。苏茨克维尔是该领域的杰出人物,他在与其他董事会成员投票决定于2023年11月解雇阿尔特曼后,于去年离开了OpenAI。 丹尼尔·格罗斯出席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丹尼尔·格罗斯(Daniel Gross)于五月收到加入 Meta 的邀请。 图片: Taylor Hill/FilmMagic/Getty Images 扎克伯格是由格罗斯引荐给苏茨克弗的。两人早在十多年前扎克伯格考虑收购格罗斯的搜索引擎初创公司时就认识了。1月底,他们三人在扎克伯格位于帕洛阿尔托的家中共进午餐。不久之后,这位Meta首席执行官表示他有意收购SSI。 据知情人士透露,苏茨克弗立即拒绝了这一提议,并告诉他SSI不会出售。几周后,Meta参与了SSI的一轮融资,对这家初创公司的估值达到320亿美元。 格罗斯告诉亲信,他不同意苏茨克弗不出售SSI的决定。今年5月,他收到了加入Meta的邀请,与弗里德曼一起加入。当得知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要投奔竞争对手时,苏茨克弗措手不及。 6月中旬,格罗斯可能采取行动的消息开始泄露,创始人、投资者和知名科技CEO们的短信群里顿时涌现出一波又一波的惊讶。他们震惊于他竟然如此迅速地放弃自己的初创公司,转而投向竞争对手。 “我非常同情丹尼尔。这是一个难以想象的艰难决定,”红杉资本合伙人肖恩·马奎尔 (Shaun Maguire) 表示,他曾主导该公司对 SSI 的投资。 本月早些时候,萨茨克维尔在 X 上宣布格罗斯离职的帖子中明确表示,无论出价多少亿美元,他的公司都不会出售。 为了聘请格罗斯和弗里德曼,Meta 不仅要开出大额支票,还要帮助解散他们的风投公司 NFDG,并提出收购其基金投资者持有的高达 49% 的股份。 直到最近,该公司的网站才对其使命进行了简单的描述:Nat Friedman 和 Daniel Gross 共同投资初创企业。 然后网站上的语言被调整为:Nat Friedman和Daniel Gross共同投资初创公司。 风帆冲浪的第二波浪潮 许多最丰厚的职位都发给了已经在领先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工作的研究人员,但人才争夺战的最新战场是业内最有前途的初创公司——比如Windsurf。 硅谷最近的戏剧性事件始于几个月前,当时OpenAI同意以30亿美元收购Windsurf。但由于OpenAI的最大投资者微软对部分条款提出异议,交易进程拖延,最终破裂。在与OpenAI的独家谈判窗口期结束后,Windsurf选择了备用方案。 Windsurf首席执行官莫汉迅速与谷歌达成了一项价值24亿美元的交易。谷歌获得了这家初创公司的技术,并挖走了其部分核心员工。 这些所谓的“收购雇佣”交易已成为硅谷巨头规避反垄断审查的常用策略,但这些交易却让留下的员工留在了早已名存实亡的公司。以Windsurf为例,数百名新员工空手而归,感觉自己被领导抛弃了。上周五下午,当他们走出会议室时,他们的未来和公司一样充满不确定性。 “我承认,这是一个极其令人震惊的消息,至少需要24小时才能消化,”Windsurf新任首席执行官Jeff Wang在激动人心的全体会议上说道。“可能要用整个周末。” 但在周末开始之前,王先生在下午5:30收到了一封来自编程初创公司Cognition首席执行官Scott Wu的电子邮件,主题是:“聊天?” 吴忌寒是一名竞技程序员,曾在全球青少年编程奥运会上获得三枚金牌,去年他推出了一款名为Devin的病毒式人工智能编程工具。 吴和王进行了交谈,并于周六下午达成协议,由Cognition收购Windsurf的剩余股份。 周末剩下的时间里,两人都和同事们在Windsurf的办公室里敲定了这笔交易。周一早上,王先生告诉员工,作为交易的一部分,无论他们的股权是否已经归属,所有员工都将获得报酬。 这一次,他获得了全场起立鼓掌。 本文出处:https://www.wsj.com/tech/ai/meta-ai-recruiting-mark-zuckerberg-sam-altman-140d5861
苹果后门令引发盟友冲突,英国在美国施压下或被迫让步
英国要求苹果建立安全后门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1日,据《金融时报》报道,两名英国高级官员透露,斯塔默领导的英国政府正寻求化解因苹果“后门令”与特朗普政府发生的冲突。 这两位官员均表示,面对美国副总统万斯等华盛顿高层的压力,英国内政部可能不得不做出让步。今年1月,英国内政部命令苹果开放其最安全的云存储系统,向其提供客户数据访问权限。 “美国副总统对此事非常恼火,必须尽快解决。英国内政部基本上只能让步。”英国科技部的一名官员表示。 这两位官员表示,英国强迫苹果破坏其端到端加密系统,这一问题已被特朗普政府的高官多次提及,可能会妨碍英国与美国达成的技术合作协议。“我们正在推进的技术合作面临的一个挑战就是加密问题。在美国,这是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他们不希望我们干预他们的科技公司。”第一位官员表示。 另一位英国高级官员补充称,英国内政部对于苹果加密问题处理地非常糟糕,现在已经“进退维谷”,“这是内政部自己造成的问题,他们现在正想办法解决”。 截至发稿,苹果尚未就此置评。该公司曾在2月份表示:“我们从未为任何产品设计后门或主密钥,也绝不会这样做。”(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黄仁勋央视猛夸华为、小米、DeepSeek等:我不是尬吹 中国是真强
快科技7月21日消息,今天《央视新闻》放出了对黄仁勋的独家采访,在近40分钟的访谈中,黄仁勋积极的对中国企业、科技狂赞,其中也不忘提到英伟达为这个市场做出的努力。 黄仁勋在开始采访时就真情表露,直言中国不是众多市场中的一个,中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市场。这个市场的活力、创新能力、发展势头,以及这个产业的发展速度,都是绝无仅有的。 “我们在这里已经30年了,早在大多数高科技公司来华之前,我就到中国了,那时候中国只有联想和长城这两家科技公司。” 这位英伟达的掌门人还表示:“H20虽然不是英伟达现在最顶级的芯片,但能力依旧非常出色,正是这种架构定义可以说是创造了现在的AI革命,比如你看到的DeepSeek,这家公司在H20的基础上带来了真正的创新,我对中国的创新和实力充满乐观和信心,不管手头有什么样的资源他们都可适应。” 采访中黄仁勋还提到了小米,比如雷军带他看了最新的小米汽车,自己很想买一辆可惜美国市场买不到,这是美国人的遗憾。“近五年来,我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可以说发展速度令世界震惊。” 当被问及如果没有那些限制,英伟达会把最先进的芯片供应给中国吗,又或者为中国定制一些更高端芯片时,黄仁勋回答的相当老辣,没有直接给出答案,只是表示像阿里巴巴、DeepSeek这些企业做出的创新,常常诞生于受限的环境中,有压力才会迸发绝妙的创意,当然谁会喜欢压力呢。
全球首款脑机智能眼镜ULook发布
2025年6月,中华老字号医药品牌仁和药业旗下闪亮品牌(江西闪亮明眸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称为“闪亮”)联合深圳必爱科技深圳市必爱智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研发推出了ULook脑机智能眼镜。该产品为全球首款脑眼协同AI功能眼镜,目前拥有自主知识产权50多项。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深圳市必爱智能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由美国MIT脑与认知科学系博士后李晓涛博士于2018年创立的,以AI心智量化引擎与脑认知科学双核驱动,打造全球领先的心智监测与干预平台。 李晓涛博士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选择智能眼镜作为硬件方面的切入点,这相比于侵入式的脑机接口技术来说,这种设备无创、轻便,更人性化,而且智能化的潜力无限,更接近技术发展的最终形态”。 根据闪亮官方公众号“闪亮新视界”披露,这款眼镜外形跟普通眼镜类似,重量接近,而且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配置合适的近视、远视离焦及平视镜片。 和其它主要定位于拍摄,或者信息提示,AI问答等智能眼镜不同,ULook智能眼镜拥有视觉训练、专注力提升、用眼行为监测及情绪分析四大核心功能,实现了“眼-脑-心理”三维联动的健康管理闭环。其核心功能包括: 1. 视力训练:定制化方案,科学护眼 -结合动态视觉刺激与游戏化设计,激活眼睛肌肉,提升视网膜细胞活跃度。 个性化训练方案帮助用户逐步改善视力,享受清晰视界。 2. 专注力训练:提升学习效率,助力学业发展 通过高精度反馈技术实时监测大脑活动,动态调整训练难度。 以趣味化任务(如操控飞碟起落)强化专注力,为青少年学习能力奠定基础。 3. 用眼行为监测:预防近视,培养科学习惯 高精度传感器实时追踪阅读距离、用眼时长、光线环境等关键指标。 通过算法分析,识别和智能提醒不良用眼行为,并生成个性化报告,帮助家长与孩子科学管理用眼健康。 4. 情绪监测:AI赋能心理健康 基于生物信号识别技术,实时分析用户焦虑值、情绪状态(如紧张、放松等)。 提供情绪预警功能,助力青少年自我认知,同时为家长介入提供科学依据。 ULook智能眼镜能做到以上四大核心功能,和它集成的一系列智能传感器和算法是分不开的。 该眼镜通过EEG传感器监测脑波活动,红外测距芯片动态测量眼动焦距变化,光照检测传感器测量环境周围光照,以及陀螺仪记录身体姿态变化情况等,来实现对用户专注度、眼疲劳程度、情绪状态的实时量化监测,为科学干预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 ULook智能眼镜集成的脑眼一体智能工程算法,可定量输出关于用眼用脑状态的变化数值,包括专注、疲劳、情绪状态的变化数值,实现健康用眼、科学用脑以及提高学习能力的目标。 当佩戴者状态不佳时,比如眼球状肌疲劳、大脑专注力不够等情况,可以结合该眼镜及其套件进行训练调节。 ULook脑机智能镜架与离焦镜片结合,达到综合防控的效果 据悉,ULook产品还特别设计兼容爱优学等主流离焦镜片,通过光学手段延缓眼轴增长。二者的有机结合,形成“1+1>2”的防控效能,为青少年眼健康构筑起双重防护网。 Ulook的推出颠覆了传统健康设备的被动模式,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AI算法分析,实现从“发现问题”到“主动干预”。目前,Ulook脑机智能眼镜已通过多项国际认证。未来,亮眼计划进一步拓展应用场景,覆盖更广泛的用户群体。 健康监测和管理是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的核心功能模块。智能眼镜作为靠近人类五官及大脑的可穿戴设备,健康监测与管理相关的功能也得到了越来越多智能眼镜厂商的关注。 之前XR Vision报道的英国科技公司Emteq Labs‌,目前正在研发全球首款情绪感知智能眼镜‌——Sense‌智能眼镜(参考《全球首款情绪感知智能眼镜亮相AWE,预计明年发售》)。该智能眼镜通过一系列其自研的OCO传感器可捕获和精准映射面部的肌肉运动,实现面部表情追踪和饮食监测。 ▲ Sense智能眼镜用于情绪感知 Meta旗下实验室项目Meta Aria 2 也通过搭载气压计、GNSS、PPG等传感器实现健康管理和运动的监测(参考不带显示的Meta Aria 2才是智能眼镜的主流方向?)。 ▲ Meta Aria 2搭载的运动和健康相关传感器 推出Looktech AI智能眼镜的杭州回车科技也是一家脑机接口公司。其曾打造过脑机接口VR眼镜,将脑电、心率等多维度生理信号与元宇宙VR、AR等新形态产品相融合,创造出一系列应用于心理健康及教育领域的产品,涵盖失眠干预、认知障碍康复、抑郁症干预、高效教学等领域。据悉回车科技未来也有计划将脑机相关的技术与AI智能眼镜结合。 ▲ 回车科技推出的脑机接口VR眼镜 除了拍摄和AI功能,和脑机接口技术结合,通过一系列传感器实现健康监测和管理,也是AI智能眼镜未来很好的发展方向。
理想汽车OTA 7.5更新:全球首个超级对齐辅助驾驶系统上线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7月21日,理想汽车今日正式推送OTA 7.5版本更新,本次更新的核心亮点是AD Max辅助驾驶系统搭载全球首个超级对齐技术,这一创新性功能通过人类价值观对辅助驾驶大模型进行实时监督和纠正,标志着智能驾驶技术在安全性和道德层面的重要进展。 在技术实现层面,超级对齐技术使车辆在保持高效驾驶的同时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系统能够在复杂路况下做出更加“人性化”的驾驶决策。具体表现包括在岔路口实现更精准的选道判断,以及在遇到临时停车的路段时主动提前减速,整体驾驶风格更加稳健和礼貌。 AD Pro系统此次新增“车位随心画”功能,解决了用户在车位线模糊或路边临停无固定车位时的泊车难题。用户可直接在车机屏幕上拖拽设定停车位置,系统支持自动泊车、离车泊入和关门泊入等多种泊车模式。 安全性能方面,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获得显著增强。在城市道路场景中,系统对行人、儿童及骑行人员等弱势交通参与者的保护能力进一步提升。针对路口突发的横穿车辆,AEB能够在驾驶员反应不及时实现主动制动避险。同时,新增的二次碰撞缓解功能(SCM)可在事故发生后车速仍超过30公里/小时时激活,防止车辆冲向附近行人造成二次伤害。 增强型自动紧急避让系统(AES)在高速路段的应对能力得到优化,特别是在多车事故、连续避让和前后夹击等复杂场景下的处理性能显著提升。 智能交互层面,理想同学生活助手Agent持续优化,茶饮点单流程效率提升40%,支持基于历史偏好的复购推荐功能。新增的互动屏保功能让理想同学实现“可爱霸屏”,用户可通过点击时钟与系统进行互动。此外,系统解除了倒挡语音唤醒限制,在倒车过程中也可正常使用语音控制功能。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理想MEGA车型的充电性能进一步优化,在理想5C超充桩上最快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500公里的充电效率。理想汽车的“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正式上线,平均每152公里设有一座理想超充站。 截至目前,理想汽车已自建超过2800座理想超充站,并在充电地图中新增600余座第三方高功率优选超充站,为用户提供超过4500座优选充电站点选择。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