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玛莎拉蒂为提振Grecale SUV,推“红酒”定制版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汽车媒体 CarScoops 昨日(10 月 1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玛莎拉蒂(Maserati)为应对 Grecale SUV 销量下滑的困境,推出 Grecale Tributo Il Bruciato 特别版定制车型,将在欧美市场发售,定价和产量待公布。 该限量版命名源于全球最古老、最受尊敬的酿酒家族之一 Marchesi Antinori 所生产的 Il Bruciato 葡萄酒,并为其打造了名为 Alchimia Scarlatta 的独特涂装。 官方表示该涂装在深邃的勃艮第红基色上,融合了铜金色与深树莓色调,并通过一种名为 Chromaflair 的特殊颜料增强效果,最终呈现出一种旨在唤起“红酒在杯中摇曳时的浓郁色泽”的视觉体验。新车可选配 21 英寸 Pegaso Forgiati 或 Crio Fuoriserie 设计的轮毂,并搭配黑色刹车卡钳。 内饰方面,玛莎拉蒂采用棕褐色与深红色皮革组合,座椅上还点缀着“cannelloni”(意大利管面)纹理。设计师在头枕上添加了深红色的三叉戟标志,并采用同色系缝线,并配备了 14 个扬声器的 Sonus Faber 高级音响系统和全景天窗。 动力方面,Grecale Tributo Il Bruciato 基于 Grecale Modena 车型打造,保留了其机械配置。车辆搭载一台 2.0 升涡轮增压四缸轻度混合动力发动机,可输出 325 匹马力(243 千瓦 / 330 公制马力)的动力。 玛莎拉蒂尚未公布这款限量版车型的具体定价或生产数量,但已确认将在欧洲和北美市场发售。该媒体指出玛莎拉蒂在 2024 年全球交付量仅为 11300 辆,希望通过这类“定制”车型来吸引关注。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广汽进军澳大利亚,埃安AION V、传祺GS3影速及M8下月陆续上市
IT之家 10 月 15 日消息,据外媒 Drive.au 14 日报道,广汽将在数周后正式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成为第 16 个登陆当地的中国汽车品牌。根据计划,广汽将在 11 月推出三款主打车型。 首先登场的是纯电中型 SUV 埃安 AION V,这款车被视为广汽在澳洲的重要产品,将加入竞争最激烈的 SUV 市场。作为参考,新加坡和泰国等右舵市场已上市的高配版 AION V 配备 75kWh 电池,WLTP 续航里程为 485km。如果澳洲采用同款车型,将搭载一台功率 180kW、扭矩 240Nm 的前置单电机。 第二款车型是小型汽油 SUV Emzoom。该车在海外以广汽传祺 GS3 Emzoom 的名称销售,在中国市场就是传祺 GS3 影速。Emzoom 搭载 1.5 升四缸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最大功率 130kW,匹配七速双离合变速箱和前驱系统。车长约 4.4 米,与日产逍客相近。相比造型稳重的 AION V,Emzoom 线条更为犀利,风格更运动。 第三款车型是七座插混 MPV 车型 M8 插混版。这款车结合 2.0 升涡轮增压四缸发动机与电机,综合输出 274kW、630Nm。该车 0-100km/h 加速需 8.8 秒,主打舒适而非性能。广汽认为,M8 既适合家庭用户,也适合商务出行。 广汽副总经理 Cheney Liang 表示:“进入澳大利亚市场是广汽的重要里程碑。我相信澳洲消费者会对我们高品质、富有创新的车型充满兴趣,并很快习惯我们所提供的优质用车体验。”IT之家从报道中获悉,有关售价、配置和经销网络的更多细节,将在 11 月品牌正式发布前公布。
新势力纯电“高尔夫”零跑Lafa5内饰官图发布:战斗感
快科技10月15日消息,零跑将要推出一款全新纯电轿车,名字叫做lafa5,该车已经在国外亮相,国内也开启预售。 近日,官方发布了该车的内饰官图,作为零跑旗下一款具有年轻化、运动化的紧凑型车,其内饰设计也具有显著的特征。 全系黑化哑光枪灰镀铬饰件,搭配大面积软包材质,兼顾运动感与舒适度,基础款将提供速域紫与驰影灰两种配色。 高配则采用竞速灰主题,顶棚与座椅选用真皮+仿麂皮超纤绒材质,并压印赛道纹理与Lafa5专属字体,彰显运动格调。 新车配备矩形全液晶仪表盘,直接连接在方向盘转向柱上,搭配双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营造驾驶氛围。 中控台中间采用了悬浮式设计的大尺寸多媒体触控屏,下方为双通道的空调出风口设计,通道上则配备了单无线充电面板以及纵向布局的双杯架设计。 新车副驾驶前方配有魔术扩展岛台,拥有上下共6个开孔,可以配合相应的周边产品,来完善副驾岛台的功能。 回顾外观,零跑Lafa5长宽高分别为4430/1880/1520mm,轴距为2735mm,定位两厢纯电轿车。 前脸保留了零跑家族化样式的同时,配备了AGS主动式进气格栅、澎湃张力机盖、破风前唇、导风气帘等运动化元素,呈现出明显的轿跑运动风格。 车身侧面为一条粗壮腰线从前翼子板处贯穿至后尾灯,车身前后为50:50的黄金轴荷比,还配备了无边框车门、19英寸运动轮毂。 动力方面,申报信息显示,该车将配备峰值功率为160kW的后驱电机,0-100km/h加速约6.8秒,预计也将提供动力更强的双电机版,增加可玩性。 至于价格,结合零跑一贯的高性价比看,这款车或许也围绕10万元展开,上市后在国内将与比亚迪海豚、吉利星愿等展开竞争,而在欧洲,则剑指大众ID.3,预计又将成为爆款。
岚图汽车卢放:汽车从来不是快消品 不应被电子快消思维带偏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5日,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卢放分享观点:“汽车,从来不是快消品。它首先是一种交通工具,关乎用户安全与公共安全;它也是一件高价值的耐用消费品,关乎每位用户的切身利益。如今,智能汽车带来了更便捷的体验,但真正的“智能”,应让车辆更安全、更可靠、更耐用。我们不应本末倒置,更不应被追逐新潮、快速迭代的电子快消思维带偏方向。” 卢放曾在今年7月发表过类似的观点,称在消费升级、技术迭代和金融方案普及的推动下,汽车行业正呈现出明显的“快消品化”趋势:新车迭代速度加快,营销方式愈发多元,消费心态也在发生转变,换车周期缩短至3-5年。消费者对“新”的追求无可厚非,岚图也积极拥抱这一趋势,用更快的节奏满足用户需求。 卢放提到,即使用户换车频率加快,安全、耐用、可靠,依然是首位,这也意味着不能用快消品的逻辑开发汽车。即使这个车作为二手车流通的时候,对于社会来讲,它依然是一个有多次使用价值的耐用消费品。这个用户不用这个车了,还有下一个用户要用这个车。所以,车不可能成为快消品,造车永远要符合“车规级”标准,而不是快消品的“消费级”标准。
OPPO发布ColorOS 16:三大引擎重构流畅体验,AI记忆能力成核心竞争力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15日,OPPO在深圳举办ColorOS 16发布会暨开发者大会,正式发布全新操作系统ColorOS 16,并公布了OPPO AI的战略布局。据悉,OPPO Find X9系列、一加15、一加 Ace 6以及OPPO Pad 5将首批搭载该系统。 OPPO软件工程事业部总裁唐凯在开场时强调,流畅体验将覆盖全场景、全设备、全区域。同时,OPPO发布了AI新战略,基于On-Device Compute端侧智能计算、PersonaX记忆共生引擎、Agent Matrix智能体生态框架三大技术基座,构建个人化AI操作系统。 在系统性能层面,ColorOS 16搭载了三大核心技术引擎。全新极光引擎实现了安卓首个无缝架构,通过重塑传统模块化架构,实现跨场景的流畅体验;潮汐引擎首发芯片级动态追帧技术,使系统重载流畅度提升37%,功耗降低13%;繁星编译器则基于自研安卓跨级融合编译技术,让中端机型也能获得旗舰级流畅表现。 AI功能方面,ColorOS 16重点强化了记忆能力。升级后的“一键闪记”功能可智能识别复杂图文、超长视频内容,并支持语音快速记录。针对生活场景,该功能可自动识别外卖取餐码、快速记账等,提升日常使用效率。 小布助手新增多模态感知能力,能够基于用户习惯提供个性化推荐。新增的“AI实景对话”功能搭载声纹识别技术,用户可通过手势指向获取实景信息解答。系统通过记忆搜索、记忆问答、记忆推荐的整合,构建差异化的AI体验。 设计层面,ColorOS 16引入“光场设计”理念,将真实光影效果融入界面。“AI灵感主题”支持将实况照片设置为壁纸,实现动态景深效果。系统还提供AI实况壁纸、AI灵感文案等功能,桌面图标、卡片、文件夹支持自由拖拽形变。 生态互联方面,ColorOS 16实现了跨平台体验提升。系统全面打通Apple Watch生态,流体云、备忘录、手机镜像投屏等功能均可在苹果手表上使用。针对IoT设备,ColorOS 16对平板进行了深度定制,手表系统则首次支持一表双连功能。 面向开发者群体,OPPO推出“隐私安全智护体系”,优化权限管理流程,降低开发维护成本。OPPO开放平台将加大对个人开发者的支持力度,新推出的“一键出海”业务可帮助国内开发者快速覆盖108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开发一次,发布全球”。
乐视“手撕”中电熊猫家电,员工“神仙日子”背后负债超200亿
随着近日一封措辞激烈的公开信的发布,乐视与中电熊猫家电之间的纠纷再度成为舆论焦点。 在这封公开信中,乐视彻底卸下“温和”面具,以近乎“火力全开”的姿态对中电熊猫家电展开口诛笔伐,痛斥对方通过更名、被关联方申请破产等一系列“花式操作”逃避债务的行径,字里行间满是愤慨,甚至直斥对方“厚颜无耻”。 有观点认为,乐视此番言辞如此犀利,甚至不惜撕破脸公开谴责,除了对中电熊猫家电逃债行径的强烈不满外,也与公司自身业绩持续承压有着很大的关系。 回溯过往,乐视也曾有过一段风光无限的“高光时刻”。2016年,公司营收一度突破200亿大关。随着资金链危机的全面爆发,乐视的“业绩神话”迅速破灭,经营状况急转直下。 如今,公司的营收规模已不及当年的零头。更令人揪心的是,自危机爆发后的八年间,乐视网的累计亏损额已超过360亿元,曾经的行业明星彻底陷入经营泥潭。 而近年来,乐视在公众视野中的形象也逐渐变得“碎片化”。除了创始人贾跃亭“下周回国”的调侃长期流传,以及其旗下法拉第未来的造车进度偶尔引发讨论外,乐视留给大众的印象,似乎只剩下《甄嬛传》和公司员工的“神仙生活”。 乐视再次“硬刚”,怒斥中电熊猫家电逃债“骚操作” 10月13日,乐视公司官博发文,对南京静业家电有限公司(即原南京中电熊猫家电有限公司,简称“中电熊猫家电”)再度进行公开声讨。 乐视公司声称,此次并非公开“讨债”,对于前者所欠赔偿款,公司早已不抱回收希望,只是希望通过曝光警示的方式,避免更多中小民营企业重蹈覆辙。 乐视在公开信中提及,当年为寻求中电熊猫家电作为合作代工厂商,公司主动采取了业内罕见的“预付定金+全款提货”的模式,但这也为后续的风险埋下了“种子”。 2019年初至2022年3月,乐视委托中电熊猫家电东莞分公司代工生产型号为Y43、F43、F55的产品,合计共40万台电视,采购额近4.5亿元。 然而,部分新品上市不到一年,用户投诉便接踵而来,前两款43吋电视屏幕出现横竖线甚至漏液,坏屏率近20%(行业正常水平不足2%),严重超出双方质量协议约定的1.8%的标准,属于严重的质量事故。 乐视称,质量事故发生后,其与中电熊猫家电多次进行交涉,对方声称事故源于上游屏厂的质量问题,承诺取得赔偿后立即支付乐视垫付的售后费用。 然而,中电熊猫家电起诉上游供应商取得赔偿600多万后,随后以“财务法务审核中”、“付款流程中”等各类理由搪塞敷衍,并未向乐视支付赔款。迫不得已之下,乐视陆续垫付了1400多万元的售后费用。 2024年6月,北京三中院(2024)京03民终5608号和25年6月北京朝阳法院(2024)京0105民初49133号两次判决中电熊猫家电应当赔偿乐视共计1495万元。 2022年下半年,中电熊猫家电关闭东莞工厂并遣散员工。今年8月,中电熊猫家电又被关联方中国电子旗下东莞中电熊猫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 乐视认为,中电熊猫家电这种“金蝉脱壳”的行为,旨在转移资产后逃避债务。 在公开信中,乐视强调,即便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电视业务至今仍欠十几亿债务,但从未想过破产清算,而中电熊猫家电为了逃债而费尽心机的行为实属“无耻”。 据乐视表述,这几年,公司向多个部门分别反映了情况,得到的回复为“不属管辖范围”、“已经司法,待法院判决后执行”、“已敦促央企相关部门关注”等。 乐视称自己并未放弃维权,但其也无奈地表示,如中电熊猫家电真的破产清算,“就让那债务随风而去吧”。 据新黄河10月13日报道,针对乐视发布的这封公开信,中电熊猫家电方面暂未做出回应。而其拨打中电熊猫家电2024年年报中登记在工商系统的电话,也被提示号码不存在。 同时,新黄河向其控股股东发送采访邮件,就其对下属公司的监管、品牌声誉等问题寻求回应,但截至发稿前尚未收到回复。 “老板”迟迟未归,员工却过上“神仙日子”? 从当年涉猎版图广泛的视频平台巨头,到如今背负巨额债务,乐视沦落至如今这般境地,与其远赴海外的创始人——贾跃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据公开资料,贾跃亭1973年出生于山西临汾。1995年从山西省财政税务专科学校毕业后,贾跃亭在任垣曲县地方税务局网络技术管理员。 1997年贾跃亭放弃“铁饭碗”工作,担任山西垣曲卓越事业公司总经理,开始打理家族的煤矿生意。 后因一个饭局,贾跃亭开始涉足通信行业。在陆续创立太原市西伯尔电子工程有限公司、山西西贝尔通信科技有限公司等通信公司后,贾跃亭于2004年正式创建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贾跃亭创办乐视影业,后力邀原光线影业创始人张昭加盟。在他们的领导下,乐视影业成功推出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O2O市场模式,使得公司的市场份额一度位列五大民营电影公司前三位。 2010年,乐视网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成为首家在A股上市的视频网站。上市后,乐视网迎来了飞速的发展。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市当年,乐视网的营收同比增长63.4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57.63%。此后一直到2015年,乐视网的营收和利润均保持着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的迅猛增长。 在此期间,除了本职的视频网站业务,乐视还涉足了电视、手机甚至汽车等领域。那句著名的“为梦想窒息”,正是贾跃亭在2015年乐视超级手机发布会上喊出的口号。 2016年,乐视网的营收史无前例地达到219.87亿元的规模,但同期公司的归母净利润却下降3.19%至5.55亿元,泡沫悄然开始破裂。 2016年末,随着乐视拖欠供应商货款事件曝光,乐视严重的资金链问题开始爆发。即便融创中国掌门人孙宏斌后续携150亿强力入股乐视,也无力回天。 随着2017年年报的发布,乐视网近140亿元的巨额亏损被揭露,贾跃亭一手搭建的商业帝国也顷刻崩塌。 随后,深陷乐视债务危机的贾跃亭前往美国,自称要为债主筹集资金,并负责法拉第未来的造车项目,但时至今日其仍未归来,“下周回国”自此也成了互联网流传的名梗。 虽然“没有老板”,但乐视公司的员工如今反而过着“神仙日子”。2021年,乐视公司宣布员工薪资恢复至2020年疫情前的水平和不裁员的决定。 之后,乐视还在微博声称“支持三胎政策”,并表示不提倡996。 2022年,有网友发博称,“乐视居然还剩下400多人,有不少是五年以上的老员工。为啥留下来?「幸福感是很多老乐视人留下来的理由」,没有内卷和996,没拖欠过留下来的员工的工资,也没停过社保。” 随后,乐视官方微博账号“Letv”转发了这条微博并表示,“对,我们还有400多人,期待新的朋友加入。” 2023年,乐视又对外宣布,公司将执行每周四天半工作制,每周三弹性半天工作。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乐视网最新半年报,截至上半年末,公司仅剩152名员工。在经济下行和公司业绩承压的背景下,曾经打工人眼中的“香饽饽”也开始了降本增效。 同时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的管理费用为0.2亿元,同比下降超两成,主要系本报告期内管理人员人工成本及咨询费用支出减少所致。 员工表面“风光”背后,乐视仍未脱离险境 乐视此次对中电熊猫家电逃避债务一事反应如此激烈,背后深藏着企业自身难以承受的经营重压。自2016年危机全面爆发后,乐视的业绩便陷入持续低迷的泥潭。 对连年亏损、资金链紧绷的乐视而言,1400多万元的赔偿欠款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款项,这也成为其不惜以公开信方式激烈发声的核心动因之一。 据同花顺iFinD数据,乐视网的业绩在2016年达到顶峰后,便开始持续“跳水”。到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仅为1.88亿元,这一数字甚至不及巅峰时期的百分之一,昔日互联网巨头的光环已彻底褪色。 营收大幅缩水的同时,公司的盈利状况更是“雪上加霜”。2016年之后,乐视网的归母净利润已连续8年告负,累计亏损超360亿元,持续的失血让企业陷入难以逆转的经营困境。 进入2025年,乐视的经营状况并未出现好转迹象,反而进一步恶化。据最新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0.73亿元,同比减少7.36%;盈利端依旧深陷亏损泥沼,期内录得归母净利润亏损1.73亿元。 对于营收下滑,乐视网解释称主要受付费会员业务收入减少影响。而不断增加的经营压力,或也是乐视此次公开谴责中电熊猫家电的主要原因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为应对经营压力,乐视大幅缩减各项开支。除了前述提到的管理费用外,上半年,乐视网的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1.32%,仅为75.47万元。如此低的销售投入,进一步限制了公司业务拓展与市场恢复的可能性。 截至上半年末,乐视网的总负债为229.4亿元,资产负债率(合并)更是高达2661.44%,远超合理经营区间,巨额债务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其肩上。 另据天眼查信息,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当前有2条被执行人信息,被执行总金额为2.51亿元。历史被执行人信息显示,乐视历史被执行总金额高达118.8亿元。 一边是自身深陷泥潭的经营现状,一边是代工厂逃避赔偿的“雪上加霜”,乐视与中电熊猫家电的债务纠葛后续将如何发展?雷达财经将持续关注。
央视调查共享单车骑行中为何会自动落锁:可能与平台“一码多车”有关
快科技10月16日消息,据央视新闻介绍,近期有多地用户反映称,自己在骑行共享单车途中,遭遇了车辆突然自动关锁急停,导致摔倒受伤。 对此,部分涉事共享单车平台回应媒体称,经技术团队排查,未发现车辆存在因技术缺陷导致自动落锁的情况,推测事故原因可能包括: 用户未关闭开关锁页面,手机摩擦误触“还车”按钮; 用户未扫码直接骑行他人未落锁的车辆,而前一用户后续关锁导致。 对于平台的说法,央视记者进行了实测,业内人士表示,用户骑行途中误触“还车”按钮导致落锁的可能性非常低。 实测发现,在正常骑行场景中点击还车按钮,不同平台均弹出类似“系统检测到车辆仍在移动,请在车辆静止后重新还车”的提示,无法完成锁车操作。 即使当车辆处于慢速推行状态时,单车仍会延续此前的安全保护逻辑,提示“车辆未停稳,关锁失败”,只有当车辆完全静止才能完成锁车。 报道称,在调查过程中发现,造成共享单车骑行途中自动锁车的原因,还可能与平台超量投放有关。 为抢占市场和扩大用户流量,一些共享单车平台在城市部分区域违规大量投放车辆,存在“一码多车”的乱象,可能引发系统误判,触发远程关锁。 武汉城市管理部门近期在针对共享单车停放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发现,多个共享单车平台为规避监管,存在超量投放的现象。 据介绍,平台投放的车辆在运营前需要向城管部门提交备案申请,将车辆信息与车身上的二维码绑定,确保“一车一码”。 但一些平台为了规避监管、超量投放来抢占市场,就采取了违规的手段。 若多人先后扫描同码共享单车,系统易发生订单识别混乱,导致其误判骑行状态并触发远程关锁指令,对骑行人安全产生威胁。
Meta表示其新建的15亿美元AI数据中心将200%回收其用水量
Meta宣布将投资15亿美元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埃尔帕索(El Paso)新建一座专为人工智能优化的数据中心。这将成为Meta全球第29座数据中心,也是德州的第三座。该数据中心设计目标可扩展至1吉瓦(GW)容量,电力供应足以支撑旧金山这样规模城市一天所需。 该中心预计将于2028年投入运营,主要服务于日益增长的人工智能应用,并配备有适用于当前传统服务器及未来AI专用硬件的基础设施。选址于德州与新墨西哥州边境附近,占地面积约1000英亩。项目建设期间将直接创造约1800个工作岗位,运营后预计长期雇用约100名员工。 Meta称,选定埃尔帕索作为数据中心建设地,主要因素包括当地强大的电网与技术工人资源。公司还计划推动当地经济发展,推出“社区加速器”等项目,帮助本地企业利用AI工具,还计划为该地区提供社区行动专项资助。 环境可持续性是Meta所有数据中心的优先事项之一,包括此次新项目。埃尔帕索数据中心将采用闭环液体冷却系统,在大部分年份实现零用水。Meta还承诺,到2030年实现“水资源正向”目标,即将数据中心消耗的水量以200%的规模返还至当地流域。 公司表示,届时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将100%通过清洁、可再生能源实现。截止目前,Meta已在德州投资逾100亿美元,拥有超过2500名员工,分布于数据中心、办公区及研究实验室。包括新建数据中心在内的所有建筑项目,均计划达到LEED金级认证,以确保能源效率、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建筑实践。
监管真空加剧?美国多州抢先AI立法,参议员疾呼联邦法案“势在必行”
参议员布莱克本(右)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6日,据CNBC报道,随着美国各州开始回应选民对AI使用风险的担忧,田纳西州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Marsha Blackburn)指出,推进联邦层面的优先立法已“势在必行”。 本周初,加州州长加文·纽森(Gavin Newsom)签署了一系列针对这些担忧的法案,要求对聊天机器人设置安全防护、标注社交媒体应用的心理风险,并强制设备制造商的应用商店配备年龄验证工具。同时。他也否决了立法者期望的某些严格AI条款。此外,犹他州与得州也已签署保护未成年人的AI安全法律,其他州也暗示类似法规或将陆续出台。 “各州之所以介入监管,无论是为保护消费者还是未成年人,皆因联邦政府至今未能通过任何具有优先效力的立法,”布莱克本周三在纳什维尔举行的CNBC AI峰会上表示,“在国会敢于对科技巨头说不之前,必须由各州填补监管真空。” 布莱克本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儿童网络安全立法以及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她在2022年提出了《儿童网络安全法案》,旨在为平台上未成年人提供防止有害内容的指导原则。这项两党法案已在参议院获得压倒性多数通过。布莱克本表示,虽然大型科技公司曾试图阻挠法案在两院通过,“但我们希望众议院能够审议并通过它”。 布莱克本指出,随着AI的兴起,该法案原本针对社交媒体的问题如今也延伸到了AI领域。 “很多相关人士告诉我们,你必须有一部在线消费者隐私保护法案,这样人们才能设定防火墙,保护‘虚拟的你’,”她补充道,“一旦大语言模型抓取了你的数据和信息,它们就会用这些内容来训练模型。” 布莱克本还在关注对AI使用信息的多种保护方式,包括一项法案,聚焦AI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使用用户的姓名、形象或肖像。“我们必须像保护现实空间的信息一样,在虚拟空间中保护我们的信息。”她表示。 不只是布莱克本,“AI教父”杰弗里·辛顿(Geoffrey Hinton)也呼吁对AI进行监管。近年来,辛顿的研究重心逐渐转向AI安全问题。他认为,AI的发展速度已经远超预期,其潜力和风险都不容忽视。在2023年离开谷歌后,他更加频繁地公开发声,表达对通用人工智能(AGI)未来影响的担忧。 辛顿还批评一些大型科技公司为追求商业利益而游说放松监管,认为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趋势。他呼吁人类社会保持警觉,在继续推动AI创新的同时,必须正视其潜在的社会风险和生存性挑战。 (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OpenAI放宽成人内容引发争议,奥特曼:我们不是世界道德警察
奥特曼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6日,据CNBC报道,OpenAI放宽成人内容的决定引发了争议。周三,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对此回应称,公司“并非经选举产生的世界道德警察”。言外之意,OpenAI不会去决定什么是“道德的”或“不道德的”。 近几个月来,OpenAI加强了安全控制,因为外界对其如何保护用户,尤其是未成年用户,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质疑。然而,奥特曼周二在X上发文称,OpenAI现在拥有了新的工具,已能缓解“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公司将能够“安全地放宽”大部分限制。 奥特曼表示,从今年12月起,OpenAI将允许“经过验证的成年人”在ChatGPT上访问更多类型的内容,包括情色内容。 然而,此举随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困惑和舆论反弹。奥特曼坦言,“这一决定引发的轰动远超他的预期”。他的表态同时引起反性剥削倡导组织的关注。美国全国反性剥削中心(NCOSE)公开呼吁OpenAI撤销允许ChatGPT生成情色内容的决定。该机构执行主任海莉·麦克纳马拉(Haley McNamara)周三在声明指出:“性化AI聊天机器人存在固有风险,虚假亲密关系会造成真实的心理健康损害,这一切都发生在行业安全标准尚不明确的背景下。” 奥特曼周三在X上发文试图澄清此举,表示OpenAI “非常重视将成年用户当作成年人对待的原则”,但仍不会允许“会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内容”。 “就像社会对其他界限(如限制级电影)进行适当区分一样,我们也希望在这里做类似的事情。”奥特曼称。 不过,此举与奥特曼今年8月在一档播客节目中的表态相矛盾。当时,他曾表示,自己为OpenAI能抵制某些功能(如性爱机器人化身)而感到“自豪”,因为这些功能虽然能在短期内提高ChatGPT的用户参与度,但违背了公司的长期目标。 (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又开始了!亚马逊一部门裁员15%
10月15日,据多位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正准备裁减多达 15% 的人力资源部门员工,其他部门可能也会进一步裁员。 据《财富》杂志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此次是其专注于人工智能(AI)和云运营的战略重组的一部分。 图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次被裁的人力资源部门在内部被称为“人才体验与技术”(PXT)团队,全球员工约上万人,主要负责招聘、培训、绩效与员工体验等工作。 也就是说,连负责“裁员”的部门,自己都要被裁了。 而且这次裁员背后的理由:AI 正在接管部分 HR 的工作。 图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在过去一年,亚马逊不断强化人工智能在内部系统的应用——从招聘算法、薪酬模型、绩效评估,到员工服务聊天机器人。 CEO Andy Jassy 此前就公开表示,AI 将“重塑我们做业务和管理组织的方式”,并暗示公司规模可能随之缩小。如今看来,这一预测正在兑现。 以招聘为例,过去一个职位可能要几位HR同时处理简历、沟通面试、写报告;现在,一套算法几秒钟就能筛完几千份简历,并自动生成面试建议。绩效考核、员工满意度调查、内部沟通系统,也正越来越多地由 AI 驱动。 在这种趋势下,部分岗位的“重复性工作”被技术取代,节省下的成本将被重新投入到更具战略意义的 AI 项目中。 亚马逊只是第一家“在人事部门动刀”的巨头。 图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源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随着 AI 效率革命的深入,白领领域的重组正在从边缘岗位扩散到核心职能。今天被替代的,也许是HR;明天,可能是财务、市场、法务,甚至产品经理。 今年早些时候,亚马逊解雇了部分与消费设备部门、Wondery 播客部门和亚马逊网络服务相关的员工。 报告还提到,到 2025 年,亚马逊将为人工智能和云基础设施投入超过 1000 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亚马逊首席执行官Andy Jassy多次强调了人工智能在亚马逊未来发展中的核心作用,即推动效率和自动化。
垃圾佬都不捡的巴慕达手机,被“垃圾妹”抢疯了
失败的手机 成功的垃圾 巴慕达,一个日本家电品牌,主营项目有面包机、电烤盘等传统家电。 但这已经是今年之前的事情了。 现在上小红书搜索「巴慕达」三个字,会出现品牌官方账号,焦点产品也还是各种家电。但匪夷所思的是,往下一划,一篇篇巴慕达手机「BALMUDA Phone」的帖子琳琅满目,几乎看不到任何关于家电产品的讨论。 在中文社交网络上,巴慕达成了一家完全不同的公司。 BALMUDA Phone 推出于四年前,有着「鹅卵石」一般的弧形后背,主打小屏握感无负担。但就像这支手机曾代表的「数字排毒」运动一样,虽然称不上彻底失败,但它从未进入主流。 然而现如今,这台手机已然成为小红书和闲鱼最火的「电子垃圾」。价格也从最初的 200 出头随便捡,暴涨到现在 800 都有人愿意买单。 大火的「失败」手机 圆润的外观,稍带一点弧度的机身,单手轻松掌握的尺寸,更宽的屏幕比例,不凸起的后置摄像头——巴慕达手机的设计要素,几乎全部和当下直板窄边大屏的智能手机模版背道而驰。 这其实也是巴慕达做手机初衷——打造一台智能手机中的「异类」。 2003 年成立的巴慕达,一直凭借独特的产品设计风格闻名。做智能手机这件事对他们来说原本是完全陌生的领域,但他们本着「尝试新事物」的心态,加上对当下雷同的「板砖设计」颇有不满,干脆自己上手做「自己真正想要的手机」,一台小巧方便,外观更可爱个性的手机。 有意思的是,巴慕达社长寺尾玄有个外号是「日本的乔布斯」,他和乔布斯一样有野心——不迎合当下的潮流,而用自己的产品理解,重新定义巴慕达主营品类(以及手机)的市场。 或许你对这家公司并不熟悉,但它的友商们你应该都听过:无印良品、戴森、博朗等。 ▲ 寺尾玄发布巴慕达手机 与众不同的 BALMUDA Phone 于 2021 年底问世:4.9 英寸 60Hz 屏幕,骁龙 765G 处理器,基本上是 2019 年的配置,售价 104800 日元,当时差不多 5000 元人民币。 作为对比,当时日本 iPhone 13 mini 渠道价才 4000 元人民币出头。 这样的价格和配置,加上有悖于主流的设计,巴慕达手机的下场可想而知,几个月后就停产,两年后巴慕达也终止了相关业务,巴慕达手机一代而亡。 结果这个「think different」的产品,跨越了时间和空间,在小红书等国内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当中,发生了奇妙的共鸣。 5000 元买一台堪堪可用的新手机,大部分人都不会主动当这个冤大头,但 200 元捡一台能刷短视频发微信的二手美丽小废物,意义完全不同。 很快,巴慕达手机成为了小红书不少数码收藏博主的新宠,在他们的带动下迎来了一次爆发,二手市场价格大涨。很多从来没听过巴慕达的网友,第一次刷到这个品牌反而是这台「失败」的手机。 有意思的是,制作巴慕达手机内容的博主,不是那些坐在一个精致布景面前一本正经介绍数码产品的传统数码 KOL,而是一个有点类似但又不尽相同的群体 ——电子垃圾妹。 「电子垃圾妹」是一群什么人? 一些常年在闲鱼淘二手老手机,主要在酷安交流讨论,以男性为主的数码爱好者,网上一般称他们为「垃圾佬」。「捡垃圾」也已经成为一种独特的数码收藏文化。 而与之相对应,同样喜欢买各种二手手机/相机/各种生活类数码产品,但偏好习惯完全不同,也主要以小红书和女性用户为主的群体,自称「电子垃圾妹」或者「数码宅女」。 ▲ 图源:小红书@欢迎小狗 如果说「垃圾佬」更喜欢捡一些意义和功能更独特的手机,例如 Palm、Lumia、BlackBerry 这些产品,那「垃圾妹」的偏好会更加广泛一点:会有 iPhone 6s Plus 和华为 Mate 10 这些曾经很火的旗舰手机,也会有巴慕达手机以及 LG F200 这些略显奇葩的小众机型。 可以说,「垃圾妹」们在「数码捡垃圾」这件事里面,发展出了一个亚文化 ▲ 图源:小红书@xxxl 巧合的是,不少「垃圾妹」也是日韩文化的爱好者,刚好日韩系手机也属于产品理念不爱走寻常路的类型,因此垃圾妹的收藏里,日韩手机的比例也相对更高。 总的来说,「垃圾妹」会有几个偏好:外观好看、形态特殊、白色面板,还要实用。 除了巴慕达和 iPhone SE 这种小手机,「垃圾妹」也会偏好大屏手机,特别是十年前华为和三星曾经做过的 8 英寸手机,即使这些手机因为系统老旧其实已经不太好用,但这些大尺寸的机身有足够多的空间,让她们能够像「咕卡」(亚文化术语)和手帐一样,贴纸贴满,还要换上一张漂亮的壁纸。 ▲ 华为 M3 在小红书上也很有流量,图源:小红书@小干每天都在做梦、@齐齐齐星星星 @巧克力麻薯 不少「垃圾妹」在分享中总会提到「白色面板」(边框)这个属性,意思是指手机正面的白色边框设计。 众所周知,智能手机为了强化窄边框的观感,已经基本不再使用白色边框了。结果闲鱼上的白色巴慕达手机,反而要比黑色的版本贵上 150-200 元。 有趣的是,你会观察到,现在还在坚持做白色面板的魅族手机,也在挑选「垃圾妹」KOL 进行投放。 和很多「垃圾佬」淘完手机回来盘一盘拍个照就吃灰不同,「垃圾妹」会相对考虑产品的使用价值:LCD 屏幕买回来看小说,大屏幕买回来刷剧,iPhone Xs 买来拍照,Android 版本也不能太落后,能安装现在的常用 App。 综合这些偏好考量,我们也可以看出「垃圾妹」们究竟想要一台什么样的手机——一台外观和我们现在的手机有一定差距,但又能基本正常使用的设备,并且还要是价格够低的「电子垃圾」。 而巴慕达手机,几乎完美符合这些条件,并且这个温润柔软的外观,比起斩男更斩女。 虽然大部分「垃圾佬」都对巴慕达手机兴趣寥寥,但也有少部分同样对这款手机特殊的外观心动,但也更为其背后的产品理念和品牌倾心,两个平行的「捡垃圾」流派就这样在巴慕达上取得一个交点。 ▲ 酷安对于巴慕达手机的讨论氛围相当不同 如果说「捡垃圾」的文化早在十几年前的贴吧时代已经盛行,那「垃圾妹」文化则是小红书兴起后形成的一种更新的潮流。 对比起传统的数码产品文化,「垃圾妹」群体会更小众,但 2 亿用户的小红书,能够将这部分零散的爱好聚集在一起,即使她们只占用户数量的 1%,也足足有 200 万人了。 这个电子产品爱好者的「亚文化」群体,话语权正在崛起。ta 们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往数码文化由参数、功能、性能完全垄断的主流解读,让美感和情绪价值成为一种理解科技产品的全新方式。 比起十几年前想玩到一些稀奇古怪的手机需要海淘等麻烦的手段,闲鱼和其二手商贩生态的逐渐完善,也让淘机的门槛降得极低。同为日韩文化爱好者的「垃圾妹」,本身就经常在闲鱼上买卖周边,淘二手手机对她们来说不算太难。 巴慕达手机一路走高,本身也很可能是因为近期有大批「洋垃圾」机器到岸,闲鱼二手商贩在背后推广和炒作。 但最终让人们愿意掏钱买下这些美丽废物的,还是取悦自己的情绪价值需要。 一台 iPhone 17 Pro Max 已经能很好满足我们衣食住行的全部需求,但偶尔,我们也会想念手机还不是千篇一律「无边泳池」的时代,那些在技术限制中想要做出一点新意和美感的追求,时至今日还能在这些数码爱好者手中发出微光。 理性上绝对属于「难用」的巴慕达手机,成为了很好的情绪载体,反叛的外观和设计,在当下显得稀有而诚实,打动那些有自己独特审美和步调生活的用户。 同时我相信不少「垃圾妹」当年都对一台玫瑰金的 iPhone 6s Plus 心向往之,但囿于当时的条件只能错过,而现在也是一种缺憾的弥补,即使它连打开小红书都要等一会才能加载完成。 就像买一台理光相机,我们是为了画质、对焦、视频这些冷冰冰的参数吗?当然是为了它的风格、便携、乐趣,这些立马为我们带来愉悦的情绪价值。 ▲ 理光 GR4,同样也因为小红书成为顶流 这些被「咕」得美美的旧手机,以及围绕它们精心制作的图文视频,成为身份表达和审美符号的载体,一种社交货币,或者说一种另类的「社交工具」——
M5 iPad Pro支持120Hz外接显示器,或为新款Studio Display铺路
IT之家 10 月 16 日消息,此前有传闻称苹果公司即将推出新款 Studio Display 显示器,最快有望于 2026 年初发售。而昨日 M5 芯片系列产品的发布中,一项关键信息或许暗示下一代 Apple Studio Display 将带来用户呼声极高的新功能:120Hz 刷新率。 IT之家注意到,在昨日发布的搭载新一代 M5 芯片的三款新产品中 —— 包括 M5 iPad Pro、M5 MacBook Pro 和 M5 Vision Pro,有一项特别值得关注的新特性:新款 iPad Pro 首次支持以高达 120Hz 的刷新率驱动外接显示器。 根据苹果官方新闻稿内容: 全新的 iPad Pro 新增了对外接显示器最高 120Hz 刷新率的支持,这对于视频剪辑等创意工作流程以及游戏场景尤为理想。对于配备 120Hz 外接显示器的用户,iPad Pro 还首次引入了对自适应同步(Adaptive Sync)技术的支持,可实现最低延迟的外部显示性能,带来更流畅的画面表现和更少的视觉卡顿,尤其适用于低延迟需求的应用场景,如游戏。 支持 120Hz 刷新率,尤其是配合 Adaptive Sync 技术,并非一项简单的功能升级。 9to5mac 称,有人推测,苹果可能只是因为预计 iPadOS 26 将催生更多将 iPad 作为主力设备使用的“专业用户”,才加入这些新特性。但这一解释似乎略显牵强。诚然,iPadOS 26 确实进一步提升了 iPad 在生产力方面的潜力,但早在 iPadOS 18 中推出的 Stage Manager 功能就已经足以推动用户将 iPad 连接至外接显示器使用。 考虑到目前坊间普遍传闻苹果正计划在不久后推出新款 Studio Display,这项新功能的出现显然更具深意。 尽管当前款 Apple Studio Display 广受好评,但其最常被诟病的一点正是屏幕刷新率仅限 60Hz。对于一款更新周期极长的产品而言,升级至 120Hz 几乎是一个理所当然的改进。而此次 M5 iPad Pro 同步引入 120Hz 外接显示支持,时间点之契合,很难不令人将其与即将发布的新款 Studio Display 联系起来。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Mac 产品线早已支持 120Hz 的外接显示器,但苹果至今仍未推出自家具备该特性的显示器,因此也不能完全排除本次 iPad Pro 的功能升级与 Studio Display 无关的可能性,我们很可能仍需等到 2026 年初才能得到最终答案。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