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预售 33.59 万元起,可以选配淋浴套件的智己 LS9 把上汽家底掏空了
论在车上整活这件事,智己如果在国内称第二,那估计没有人敢称第一。 继在车上包饺子、吃火锅之后,智己在他们的新旗舰全尺寸 SUV LS9 上推出了又一力作——自带淋浴间。 在选野奢户外套件后,智己 LS9 提供了一个可以悬挂于尾门之上的「单人简易淋浴房」,通过后备厢下沉空间内的 10 升水箱供水,接通车辆电源后,加热模块可以在 10 分钟内将水温升至 45℃。 10 升水箱自然不可能满足身体的深度清洁,因此智己这套设计更多是针对沙滩游玩后冲脚、儿童/宠物清洁等场景设计的。 虽然「淋浴」系统是个营销噱头大于实用性的配置,但智己 LS9 全车却称得上是上汽集团技术的集大成者,无论是机械素质、三电系统,还是豪华配置和智能化水平,都达到了大六座 SUV 的标杆水平。 相较于 LS6 和 LS7 的偏圆润设计,LS9 在外观塑造上变方了不少,力量感更足,智己 LS9 的长宽高分别为 5279/2000/1806mm,轴距为 3160mm。 新车前脸采用了贯穿式灯带设计,两侧大灯组造型与智己 LS6 较为相似。同时,LS9 在车顶激光雷达两侧设置了⼀体式超⼴域智慧探射灯,可以辅助远光灯增强夜间照明能力,可以提供 8000㎡ 照明⾯积,能够有效提升夜间驾驶安全性。 智己强调,这套探照灯只有在合适场景中才会打开,不会给其他的交通参与者造成困扰。 LS9 车身侧面相对比较简洁,22 英寸的「大饼式」轮毂成为了视觉重心,新车还提供 20 英寸和 21 英寸轮毂可选,并可选布雷博制动卡钳。 新车尾部采用与前脸形成呼应的贯穿式尾灯组设计,中间区域配有智慧灯语灯幕。 走进车内,智己 LS9 采用「2+2+2」六座布局,整体设计风格和智己 LS6 相差不远。 新车中控台使用 27.1 英寸 5K MiniLED 屏和 15.6 英寸 3K MiniLED 副驾娱乐屏组合,方向盘依旧可以选装智己标志性的半幅方向盘。 不过,作为旗舰车型,智己 LS9 的用料明显豪华了不少,座椅软包采用 Nappa DELUXE 臻奢⾼定头层真⽪和菱形缝线点缀,强调「雕琢感」。 智己称 LS9 的「得房率」为 86%,全车共有三把零重力座椅。在座椅按摩功能上,智己加入了机械臂来提升按摩力度,并表示按摩强度是普通气动按摩的 7 倍。 此外,智己与知名音响品牌 B&O 合作设计了一套 25 扬声器、3472W 总功率的音响系统,搭配二排 21.5 英寸、4K 分辨率显示屏,车内观影体验也有所提升。 更能体现 LS9 旗舰定位的,是智己的两大核心技术——「恒星超级增程」和「灵蜥数字底盘 3.0」。 智己「恒星」超级增程系统采用了 800V 超快充高压平台,支持 4C 的充电倍率,充电功率最高 268kW,15 分钟最多能补充 310km 的续航。 但最为核心的部件则是由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联手开发的一块 66kWh 增程专属「超级骁遥 MAX」电池,纯电续航 402km,配合 1.5T 的增程专用发动机,综合续航达到 1508km。 要知道,2025 款后轮驱动 Model 3 的电池容量也不过才 62.5kWh,智己将日常使用体验描述为「自带超充桩的电车」。 在传统增程车型,体验不够完美的低电量动力弱和高噪音、高振动方面,智己也做了针对性优化。 「超级骁遥 MAX」电池即使在低电情况下,放电功率也能达到 275.5kW,不会出现「满电一条龙、亏电一条虫」的尴尬情况。 而通过尽可能优化增程器的工作噪音、震动表现,并加入行业首创的「ERNC」主动降噪技术后,车内的乘客几乎无法感知到增程器已经介入工作。 除了基础体验和能耗表现不错后,智己 LS9 还提供了双电机四驱系统,综合峰值功率达到 390kW,峰值扭矩 670N·m,百公里来到了 4 秒级。 「灵蜥数字底盘」则在智己 LS9 上迭代到了 3.0 版本。 为了优化全尺寸 SUV 的驾驶体验,灵蜥数字底盘 3.0 可以更为迅速的调整空悬状态。 比如在车辆过弯时,智己 LS9 可以在毫秒级时间内提升空悬刚度和电控减震器阻尼,从而降低车辆约 46% 的侧倾角度,让车身在过弯时更平稳。这套新底盘还能做到最多 14 项的跨域控制,实时调整车辆动态,能够使车辆的「舒享防晕模式」体验更好。 智己 LS9 的后轮转向角度也增加至了双向 24°,使这台长 5279mm,轴距 3160mm 的全尺寸 SUV 的转弯半径降低至了 4.95 米。 新车的四驱系统也获得了升级,新增了 MK C2 线控制动系统,智己表示,在在法规允许后,将首发全线控转向系统,和上汽体系内的首个高性能三电机矢量四驱系统。 「灵蜥爆胎稳定系统」和「主动防侧翻 3.0」这两项主动安全功能自然也未曾在新车上缺席。 智己 LS9 搭载了一枚 520 线激光雷达,最长观测范围能达到 300 米,搭载 Momenta ⾸个基于英伟达 Thor 芯⽚智驾⽅案,支持高速/城区领航辅助驾驶、一键 AI 泊车、一键 AI 代驾、横向紧急避让 AES 功能,可实现连续避让、避让后刹停、狭窄空间避让等⾼难度避险动作。 在安全冗余方面,智己强调 LS9 设计了三重安全冗余,不仅车内车内配备机械门把手,车外配备机械门把手拉锁,车门电路和信号也均采用了信号双通道设计。 当然,离开价格讲配置都是耍流氓,智己此次公布了 52 度电版本和 66 度电版本的价格,分别为 33.59 万元和 36.69 万元。 还有一个支持线控转向和三电机四驱的真顶配 Hyper 则会更晚一点推出。 33.59 万元的价格下提供接近 50 万元级的配置,如果正式上市时再降一点,LS9 没有理由卖不好。 前提是智己不会整 9 个 SKU 和其他更抽象的活出来。
史诗级更新!iOS 26.2允许提醒事项App直接设置闹钟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昨日(11 月 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iOS 26.2 Beta 1 更新中,苹果升级“提醒事项”(Reminders)App,用户现可为待办事项直接设置闹钟和计时器。 这意味着用户无需再跳转到时钟应用,即可为重要的待办事项设置一个强制性的声音提醒,解决了过去仅有通知栏提醒容易被忽略的问题。 在新系统中,当用户在提醒事项 App 里创建一条新提醒后,会看到一个新增的“紧急”(Urgent)开关。开启该开关后,系统将请求“设置闹钟与计时器”的权限。一旦用户授权,就能将一条普通的提醒事项升级为具有强制提醒效果的闹钟或倒计时,确保用户不会错过关键任务。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该功能的技术基础,是苹果在 iOS 26 系统中首次引入的全新 AlarmKit 开发框架。根据苹果的官方定义,AlarmKit 旨在让各类 App 都能“安排醒目的闹钟和倒计时,以帮助人们管理时间”。 它的出现,标志着苹果正逐步将系统级的核心能力(如闹钟)开放给第三方开发者,从而丰富了应用生态的功能性。 苹果官方文档进一步解释道,AlarmKit 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闹钟管理机制。它不仅支持创建一次性或重复性的闹钟,还集成了倒计时和“稍后提醒”(Snooze)等核心功能。 此外,该框架还统一处理闹钟的授权流程,并为开发者提供了标准化的界面模板和桌面小组件(Widgets)样式,从而大大简化了在应用内集成闹行功能的开发难度。
小鹏人形机器人惊艳亮相,飞行汽车即将量产
如果把下图的公司名称和主讲人遮住,你一定会觉得这是特斯拉的发布会。 在 2025 年小鹏科技日上,小鹏汽车系统性地展示了其围绕「物理 AI 世界」战略所构建的技术体系与产品演进路径。 这家以新能源汽车起家的科技公司,正试图通过底层模型、自研芯片与多形态终端的协同演进,打造一个覆盖地面、低空与机器人领域的通用智能生态。 第二代 VLA 大模型,突破行业上限 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小鹏最新发布的第二代视觉-语言-动作(VLA)大模型。 不同于行业普遍采用的串行处理架构————即先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自然语言描述,再进行推理决策,该模型实现了从视觉输入到车辆控制指令的端到端直接映射。 这种架构跳过了中间的语言抽象环节,大幅减少了信息转换过程中的语义损耗与系统延迟。 作为一款面向物理世界的通用模型,它兼具动作生成、场景理解与行为推演三大能力。 比如在车端,小鹏通过「芯片-算子-模型」的全栈优化,在算力为 2250TOPS 的 Ultra 版车型上部署了参数量达数十亿级别的 VLA 模型,它不仅能实时输出方向盘转角、油门刹车等控制信号,还能解析复杂交通场景中的语义关系,例如识别施工区域临时摆放的锥桶、理解行人意图,甚至预测周边车辆在未来几秒内的轨迹变化。 基于该模型,小鹏推出了「小路 NGP」功能,在缺乏车道线、交通标志甚至 GPS 信号的非结构化道路上,系统平均接管里程提升了 13 倍;更引人注目的是「Super LCC+」——一种无需预设导航路线的自动辅助驾驶模式,车辆可自主完成全局路径规划与局部避障,并且模型可以自主在未知环境中的泛化能力。 小鹏计划于 2025 年 12 月启动该模型的车端先锋用户测试,并于 2026 年第一季度随 Ultra 版车型全面推送。 小鹏也开始向行业输出这一核心技术能力,大众汽车已确认成为该模型及小鹏自研图灵 AI 芯片的首发战略合作伙伴。 在自动驾驶的下一阶段,小鹏计划于 2026 年正式推出三款 Robotaxi 车型并启动试运营。 这些车辆被视为小鹏多年智驾技术的集大成者,搭载 4 颗图灵 AI 芯片,总算力达 3000TOPS,为目前全球车端最高水平。 技术路线上,小鹏坚持纯视觉方案,不依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他们认为高精地图更新成本高、覆盖有限,激光雷达则受限于硬件性能纯视觉方案更具普适性与可扩展性。 在安全冗余上,小鹏所有的 Robotaxi 车辆都将采用双冗余硬件架构,涵盖感知摄像头、计算单元、转向与制动执行系统,两套系统可实时互为备份,在单点失效时实现毫秒级切换,满足全无人驾驶运营的安全标准。 小鹏创新性地在 Robotaxi 的遮阳板中集成柔性显示屏,可显示「正在等待」「请通行」等可视化信息,帮助行人理解车辆意图;未来他们计划结合定向车外语音,形成视觉+听觉的多维交互界面,增强人车互信。 与此同时,小鹏还将推出面向普通消费者的「Robo」 L4 智驾版本,硬件配置、安全冗余与智驾能力与 Robotaxi 同源,并支持「日常模式」与「高阶智驾」两种状态切换,让用户在不同场景下灵活选择,相当于一辆有安全员的 Robotaxi。 为加速生态建设,小鹏宣布将对 Robotaxi SDK 开源,并且高德已作为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加入这一项目,双方将整合地图、调度与用户服务,共同面向全球市场提供 Robotaxi 运营解决方案。 最拟人的人性机器人 在具身智能领域,小鹏展示了全新一代 IRON 人形机器人。 该机器人采用「由内而生」的仿生设计理念,拥有类人脊椎结构、全包覆柔性皮肤与可定制体型,支持不同身高与比例的个性化配置。 IRON 全身具备 82 个自由度结构,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可完成「猫步行走」、上下楼梯、弯腰拾物等高难度拟人动作。其手部采用行业最小尺寸的谐波减速关节,实现与人类手掌 1:1 的比例,拥有 22 个自由度结构,能稳定抓取鸡蛋、拧开瓶盖或操作精密工具。 IRON 搭载 3 颗图灵 AI 芯片,有效算力达 2250TOPS,为当前人形机器人中最高水平。刚刚提到的小鹏第一代物理世界大模型,也将于 IRON 上首发运行。 至于商业化,小鹏目前计划将其更多的用于商业导览、导购、巡检等场景,宝钢集团已作为生态伙伴与小鹏一起进行工业巡检等复杂应用的联合开发。 小鹏计划在 2026 年底实现高阶人形机器人的规模量产,目前整个机器人团队已有 1000 余人。 会开车就会开飞行汽车 低空出行方面,小鹏汇天正同步推进两条产品线:面向个人用户的「陆地航母」与面向多人高效出行的全倾转混电飞行汽车「A868」。 「A868」采用全倾转旋翼构型,基于小鹏汽车鲲鹏超级增程架构,搭载自研航空级混电内核,预计实现 500 公里航程,最高航速达 360 公里/小时,采用 6 人座舱设计,瞄准高端商务与城际通勤需求。 目前该产品已完成多轮风洞测试与系留飞行验证,进入关键的自由飞行阶段。 「陆地航母」则已进入量产前夕,全球订单突破 7000 台。该产品颠覆了传统飞行器的操作逻辑,首发智能飞行座舱与全球首创的「四轴合一」单杆操纵系统,用户仅需一根操纵杆即可控制升降、前后、左右与偏航,大幅降低学习门槛。 量产进程上,汇天飞行汽车工厂已于 2025 年 11 月 3 日试产并下线首台飞行器。这座全球首座采用现代化汽车流水线工艺的飞行汽车工厂,融合了航空级质量控制标准与汽车级生产效率,初期年产能 5000 辆,规划年产能 10000 辆。在满产状态下,生产线每 30 分钟可下线一台飞行器。 小鹏的野心在此次科技日中显露无遗,他们希望以以第二代 VLA 大模型为智能基座,以图灵 AI 芯片为算力支撑,同步推进智能汽车、人形机器人与飞行汽车三大终端形态的研发与商业化。 但与特斯拉一样,这些前瞻的创新型业务还是要以造车业务为支点,所以,还是期待一下明晚的小鹏 X9 会不会有惊喜吧。
全面赶超一线品牌!七彩虹CVN B850 ARK FROZEN v14方舟主板评测:一键降低12ns延迟
前言:越做越好的七彩虹主板 如果要选一家能与微星、华硕、技嘉抗衡的内地主板厂商,除了七彩虹,应该很难找出第二家。 今天这块七彩虹CVN B850 ARK FROZEN v14方舟主板,售价仅为1299元,但在做工、性能、外观以及BIOS等等各方面,完全可以媲美2000元级别的一线主板。 CVN B850M ARK FROZEN方舟是一块专为喜欢白色主机的玩家设计的主板,整个散热装甲、PCB等布局都为白色,非常适合打造纯白全家桶主机。 主板采用14+2+1相、80ADrMOS的供电电路设计,是1299元价位供电最强的B850主板,可以提供超过400W的输出功率,远超锐龙9 9950X3D的供电需求。 在细节方面,CVN B850M ARK FROZEN方舟做了一些非常人性化的优化,增加了M.2 接口与显卡插槽的快拆设计,提升了装机体验。 当然,对于DIY玩家而言,BIOS的重要性永远都是独一无二的。 内地堆料的主板很多,但能把BIOS做好的没有几个。 此前的七彩虹主板的BIOS不论细节、功能都已经非常完善,而此次CVN B850M ARK FROZEN还在BIOS中增加了对锐龙处理器非常重要的功能--“Latency Turbo”和“High Efficiency Mode”。 这2个功能此前只在微星和技嘉的主板中见过,可以大幅降低内存延迟并提升带宽,这对于新手玩家非常重要,只需要简单2步设置就能提升AMD平台的游戏帧率。 根据我们的测试,CVN B850M ARK FROZEN方舟在打开这个功能之后,带来的性能提升上已经完全不输甚至可以说是超越了技嘉、华硕同类主板。
iOS这次更新 苹果终于把液态玻璃开关交给了用户
4 号凌晨 1 点,苹果推送了 iOS 26.1 正式版。 虽然只是一个小版本更新,但有一个有意思的改动: 果子哥终于在液态玻璃上认怂了。 进入“设置→显示与亮度→Liquid Glass”,就会看到两个选项:透明、色调。 “透明”就是苹果默认的液态玻璃效果。 选“色调”的话,液态玻璃 out!此时背景不透明度会增加,界面清晰度也有所提升。 世超给大家展示一下,我个人还是喜欢默认的透明效果,这“色调”有点过于不搭了。 左透明,右色调 再给一个对比图,这里“色调”似乎还行。 左透明,右色调 当然,不是选了“色调”后,所有地方都取消了玻璃效果。诸如控制中心和桌面,大玻璃依旧存在。 下图皆为“色调” 对用户来说,苹果推出一个“液态玻璃”的效果开关,是好事。 毕竟每个人的审美和使用习惯不一样,有人就是喜欢酷炫的透明效果,有人更在乎实用性。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我觉得苹果也没招了。 从 iOS 26 发布到现在,这个被寄予厚望的设计已经改了好几轮。 Beta1 的液态玻璃效果是最透明、最通透的。但被大家一顿骂之后,果子哥在 Beta2 和 Beta3 把控制中心、导航栏、控件栏都增强了模糊处理,提高了可读性。 结果这个改动又引起了另一批用户的不满——有人就是喜欢那种透明到底的感觉啊,你改成这种磨砂玻璃算怎么回事? 于是果子哥又在 Beta4 中回调了透明度,部分控件恢复到 Beta1 的高透明效果。 但又有人不满意了。 就这么来回反复改了几轮后,果子哥麻了。。。 索性在 iOS 26.1 把选择权扔给了用户:来来来,你们自己选。爱透明透明,不爱就选色调。 这操作,翻译一下就是: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说实话,这不像我认识的那种自信且自负的苹果。 苹果一直都是那个“我知道什么对你最好”的公司。取消耳机孔、上刘海屏、做灵动岛,一开始骂声一片,但苹果就是坚持,最后用户也就接受了,甚至还觉得挺好用。 但似乎这次,他们内部也没有一个定数,改了又改,调了又调。。。 反正世超还是最喜欢 iOS 26 第一个版本效果(杀人诛心啊)~ 除了液态玻璃这个大头,iOS 26.1 还有几个挺实用的小更新。 首先是可以禁用“锁定屏幕滑动打开相机”。 终于来了,兄弟们。 我就问,有多少人手机里有一些裤兜的照片,多少人从口袋里掏出 iPhone 后发现已经在录像了? 别怀疑,要么相机按钮干的,要么是你误划到的。 我都不知道当年设计这个滑动开相机的快捷操作,到底有没有考虑过裤兜这个使用场景。。。 好在我们终于可以在“设置-相机”中关掉了。 再说下一个,闹钟的关闭按钮改成滑动了。 以前闹钟响了,屏幕上有两个按钮:“稍后提醒”和“停止”。 可大早上闹钟响的时候,人是什么状态?迷迷糊糊的,眼睛都睁不开。 你本来想点“稍后”,再眯一会儿,结果手一抖,点到了“停止”,然后你全勤奖就 GG 了。 升级到 iOS 26.1 后,用户必须滑动才能关掉闹钟,这直接将误触的概率归零了!好! 当然提到闹钟,一定有人会说:管你这那的,调休日闹钟不响,它都是废物。 其实果子哥在 iOS26 开放了闹钟 API,第三方闹钟 App 接入后,可以在专注、静音模式下强制激活,也可以覆盖锁屏,和 iPhone 自带闹钟一样。 既然果子哥的闹钟不改,那我们只能去下一些支持调休的第三方闹钟 App。 世超用的是下图里的闹钟 App,只用过一次,亲测调休日有效,大家有兴趣可以试试。 继续说 iOS26.1。 第三个功能,接听和挂断电话的震动可以关了。 升级到 iOS26 电话接通后会有震动提示,这样不用盯着手机,就知道电话通了。 但这个功能有人觉得烦,现在 iOS 26.1 给了一个开关,在“设置-App-电话”可以关闭。 接下来是一些小改动。 在 Apple Music 的迷你播放器上,能直接滑动切歌了。 之前,迷你播放器只能“点击”切下一首歌,要想切上一首歌呢,还得点进播放页。 最后,大标题都改为左对齐显示。 比如文件夹的标题,设置里的二级菜单。 不知道这个居左的设计是为何,有说法是为了折叠屏。 至于其他一些功能,像 Apple Intelligence 新增多种语言支持(包括中文),AirPods 新增多种语言(包括中文)的实时翻译啊,这些世超就不多说了。 虽然是支持了中文,但这些功能都需要 AI 支持,而国行苹果 AI 又双叒叕延期了。 所以真到能用的时候,咱再测评吧。 总的来说,iOS 26.1 这次更新的几个功能,都挺实用,而且稳定性也有提升,世超是测试版一路升级过来的,能明显感受到卡顿、bug、发热少了很多。 如果你已经是在 iOS26 了,那么我推荐你升级。
刷新行业速度:文远知行一段式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WePilot 3.0量产启动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今日文远知行 WeRide 宣布,与博世联合研发的一段式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达成 SOP(Start of Production,量产启动)。 文远知行称,从项目启动到达成 SOP,文远知行仅耗时七个月,再次刷新行业纪录。 (WePilot 3.0 路试车在广州街头) 据官方介绍,WePilot 3.0 是文远知行在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系统级集成能力及软硬件协同方面取得全面突破的集大成之作,具备“看见即反应、所见即所得、高效且安全”的功能特点,以及全方位支持高中低算力平台、多模态传感器融合 & 纯视觉感知的架构特点,可以轻松应对复杂交通场景下的车-人、车-车、车-路博弈,助力主机厂在极短时间内实现高级别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匹配、研发和量产。 (WePilt 3.0 精准预判对向车掉头意图,提前减速避让) 同时,凭借自研 AI 大模型的自我学习与可拓展特性,WePilot 3.0 可快速完成跨国、跨洲的适配与迭代,让车辆功能始终贴近当地实际道路与终端用户的最新需求。 官方称,当前,文远知行 WePilot 3.0 一段式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已在中国、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展现出了高度拟人的亮眼表现。 在中国: (WePilt 3.0 精准预估盲区内穿行路人,避让后快速通行) (即便夜间,WePilot 3.0 也可全局理解施工规划安全绕行) (低照度下,WePilot 3.0 精准识别并避让逆光盲区中穿行电动车) (面对大型车辆突然 cut-in,WePilot 3.0 让行后果断完成超越) (WePilot 3.0 高率、安全完成城市主干道无保护右转) (WePilot 3.0 在暴雨天气下流畅、安全绕行环岛) 在海外: (WePilot 3.0 路试车在德国流畅绕行环岛) 据IT之家了解,该一段式端到端组合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将伴随奇瑞星途 ES、ET 年度改款车型一同交付给终端消费者;现有星纪元 ES、ET 用户,也将以 OTA 形式获得此次技术更新。
苹果无边记补齐关键功能,iOS 26.2 Beta首次原生引入表格功能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体 9to5Mac 今天(11 月 5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 iOS 26.2 Beta 1 更新中,苹果升级创意协作应用“无边记”(Freeform),首次原生引入了表格(Tables)功能,意味着用户今后可以在这款数字白板上更结构化地整理信息。 IT之家附上“无边记”应用介绍如下: “无边记” App 提供了无边无际的画布供你发挥创意。将包括照片、绘图、链接和文件在内的所有内容集中于一块在线白板,以及邀请他人和你一起处理。集思广益、勾勒灵感、记录笔记和收集想法,自己单独使用或与群组协作皆可。 在此次更新前,无边记已支持添加便笺、文本、图形、音视频等多种元素,但表格功能的缺失一直是其作为生产力工具的一大短板。 在最新的 iOS 26.2 和 iPadOS 26.2 测试版中,表格作为一项强大的新工具被正式引入。用户可以在应用的附件菜单中找到并创建表格。这项新功能不仅允许用户创建不同尺寸的表格,还能直接在单元格内添加文本和列表等内容,极大地增强了信息整理与呈现的能力。 用户只需拖动表格边角的指示器,即可轻松调整整体大小。同时,表格边缘还设有醒目的“+”按钮,用户通过点击便能快速地增加新的行或列,整个交互过程非常直观、高效。
年轻人的第一台“AMG” 吉利第五代帝豪预售:限时6.89万起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刚刚,全新一代吉利帝豪预售,共推出四款车型,指导价7.79-9.49万元,限时先享价为6.89-8.59万元。 新车采用吉利4.0家族设计语言,中网、大灯、线条均有调整,相比现款车型具有颠覆性的进步。 新车使用了全新造型的中网,内置12根纵向立柱点缀,两侧是三段式LED日间行车灯与狭长造型的前大灯组,有效照明距离可超170米,接近2个足球场长度,夜间行驶安全性更强。 该车依旧定位于紧凑型轿车,但尺寸全面进化,长宽高分别为4815x1885x1480mm,轴距为2755mm,内部空间同步提升,后备箱容积560L,可轻松放下婴儿车+行李箱。 侧窗有镀铬装饰勾勒,上下腰线依然锋利运动,轮圈拥有全新造型,轮胎同样规格更大,达到了235/45 R18,视觉效果更为大气。 尾灯造型犀利,内置LED超红光尾灯,拥有超300米的穿透能力,有助于在雨雾、沙尘、强光环境下保持高辨识度,侧围底部配有银色饰条装饰,而双边共两出排气筒装饰也具备对称美感。 车内配备液晶仪表盘+14.6英寸悬浮式中控屏的设计,车机引入Flyme Auto智能座舱,首次在帝豪家族应用水晶电子档杆。 安全性方面,新车高强度钢占比70%,最高抗拉强度达1500MPa,车身刚度达26000N·m/deg,比第四代提升 40%,远超同级平均水平。 新车提供两种动力版本,其中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8kW (120Ps),峰值扭矩150N·m,匹配CVT变速箱(模拟8挡),主打平顺省油。 而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3kW,峰值扭矩290N·m,搭配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官方数据显示,零百加速7.9秒。
33.7万,新势力后备箱洗澡第一车开卖
33.69万起,你能得到冰箱彩电大沙发以及……淋浴间。 智己LS9这波属实出圈了,一款三十万级的大六座,半小时卖了8000台,刚改造升级的上汽郑州工厂要开始拉产能了。 为什么智己LS9这波能出圈? 一方面是因为,这款产品集成了多项先进的智能化技术,软件有Momenta“L3级飞轮大模型”赋能,硬件标配520线激光雷达。 另一方面,这款产品话题度拉满了。中国新能源不断拓展汽车的用法玩法,休息室、衣帽间、吃火锅还不够,连你在外洗澡的需求都满足了。 你的下一辆车,开出去长途自驾何必住酒店。 Momenta首提L3,赋能智己旗舰33.69万元开卖 首先简单了解一下智己LS9的外观和内饰,这是一款车长接近5.3米的大六座SUV,车宽2米整,车高超1.8米。前脸设计和过去的产品有点不一样,采用了常见的星环式大灯。 车身侧面平整大气,依然是隐藏式门把手设计,搭配22英寸的大饼式轮毂,这也是全尺寸SUV的经典配置。 不过也提供了20英寸和21英寸的选择。 外观有蓝、黑、灰和银色四种可选。车尾等会儿再聊,毕竟是全车设计的精华所在。 来到车内,前排沿用了此前LS6的家族化设计,不过有了更多的软皮包裹和装饰线条。主驾和中控是一个高清双联屏,给副驾配了一个零重力座椅和单独的屏幕。 二排配齐了冰箱彩电大沙发,左右双零重力座椅,冰箱0℃-15℃温度可调。 三排有一点比较奇怪,没有给配置充电接口,想要充电需要借用前排接口。 接着再来看一下智己LS9的智能化配置,软件算法搭载的是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Momenta首次提出了“L3级别飞轮大模型能力赋能”,明确了智己LS9未来的能力上限,当然目前落地的还是L2级辅助驾驶。 R6是Momenta用强化学习重塑的一段式端到端大模型,转向强化学习也是今年华为、理想和地平线等头部玩家达成的共识。简单对比一下和过去有哪些不同。 过去的系统是模仿学习范式,AI主要是从真实数据获得能力,能力上限接近老司机。强化学习则给模型提供了仿真环境,让AI可以从环境中获得反馈并自我迭代,AI能力有机会超越老司机。 硬件方面,算力芯片目前全系标配了Thor-U,单颗算力为700TOPS。传感器则标配了520线激光雷达,来自速腾聚创供应。 智能车参考也了解到,目前最新的520线激光雷达相比过去的128线产品,检测能力提高了3倍都不止,最远有效感知距离为300米。可以检测到更小的物体,比如128线产品检测不到的13X17规格纸箱(横截面积不到半张A4纸),520线的产品最远130米就能看到。 雨夜等复杂天气条件下,对于场景的还原也更好。 其他方面,这款大车的底盘硬件配置也是一大亮点,前双叉臂后多连杆悬挂,搭载了双腔空气悬架,首发新一代灵蜥数字底盘3.0,转弯半径比4米长的POLO还小。 最后是价格和配置,目前预售的只有两个Ultra版本,都是双电机四驱,零百公里加速4秒级,主要是电池大小不同。 52度电池版本售价33.69万元,纯电续航是320km,综合续航是1454km。加3万元可以升级到66度电池,纯电续航是402km,综合续航是1508km,多了全车电吸门。明年一季度还会发布一款搭载线控转向和三电机的版本。 总结来看,LS9性价比还是挺高的,上市半个小时就收获了8000个订单。当然了,这可能也跟这款车比较出圈有关系有关系。 中国新势力后备箱洗澡第一车 LS9是智己话题度最高的一款新品,它很别致的一点在于,你可以用车上的配件洗澡。 车尾顶部可以存放卷起来的围挡,洗澡时可以放下来,卡在尾门的相应位置。后备箱的下沉空间可以改造为10L水箱,24小时热水供应,10分钟就能加热到45度。 冲完洗完,旁边有个220V外放电接口可以接上电吹风吹头发。非常方便,是吧? 洗澡这个功能在预售前就曝光了,讨论度至今居高不下,网友的讨论核心围绕一点: 真的有必要吗? 有的网友觉得,在外洗澡是伪需求,而且这个水量和温度,最多也就是冲洗,不能长时间沐浴,“有点鸡肋”。 不过也有网友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刚需,可以冲掉身上的沙子,或者给爱宠洗澡。欢迎在评论区表达你对此的看法。 智己LS9是智己乘势而上的关键一步。得益于增程版LS6的热销,智己上个月销量大涨,罕见突破1.3万台,创下品牌新高度,直逼阿维塔,紧跟着趁热打铁,推出了品牌旗舰,入局9系大战。 预计正式上市还会有惊喜,比如后备箱的“淋浴间”作为选装,肯定还能降不少钱。
广汽、京东、宁德时代打造“国民好车”埃安UT super开启预售,完整配置公布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广汽埃安今日官宣,广汽、京东、宁德时代联合打造的“国民好车”埃安 UT super 今日在京东 App 开启小定预售,500 元意向金随时可退。 京东 App 搜索“国民好车”,可预约试驾,试驾可享: 1.前 30000 名试驾用户,可领 3 次免费洗车权益(有效期 180 天); 2.前 3000 名试驾并购车用户,可享京东 E 卡补贴车价 —— 前 1000 名领 600 元 E 卡,1001-3000 名领 300 元 E 卡。 该车定位“10 万级换电 + 500km 续航”,计划于 11 月 9 日京东平台首发。IT之家附主要配置如下: 埃安 UT super 搭载了宁德时代的 54kWh 巧克力电池,支持 99 秒快速换电,拥有 500km 续航;配备 100kW 多合一电驱系统,最大充电功率 75kW,最大放电功率 6kW。 埃安 UT super 车辆轴距为 2750mm,二排腿部空间为 905mm,横向空间为 1385mm,前麦弗逊 + 后扭力梁悬架。此外,车辆还配备了前排座椅放平成床的功能,方便用户在需要时躺平休息。 智能方面,埃安 UT super 全球首发搭载“广汽华为云车机”,提供 TB 级的云端存储空间和 2 万 + 的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简单的扫码操作,将手机 App 的内容上传至车机系统。 配有 8.8 英寸仪表 + 14.6 英寸中控屏,支持全景影像、定速巡航、6 扬声器、LED 大灯、热泵空调、主驾 6 向电动调节,可选装 ETC。 安全配置上,新车配备“倒车哨兵”功能。当倒车防误踩系统检测到车后方有障碍物时,车辆将自动刹停,即使误踩油门也能及时制动,有效保障了倒车时的安全性。
小鹏新总部“航站楼”汇天全新展厅首次公开,陆空一体飞行汽车等集体亮相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博 @汇天ARIDGE 今日发布视频,首次公开了小鹏新总部“航站楼”汇天全新展厅。 视频中展示了汇天推出的旅航者 X2(2021 年)、旅航者 T1(2019 年)、旅航者 X1(2020 年)、陆空一体飞行汽车、A868 飞行器、陆地航母等。 ▲ 图源:汇天官方视频截图,后同 旅航者 X2 是小鹏汇天第五代双人智能电动飞行器,该产品于 2020 年 11 月正式立项,2021 年 6 月份成功首飞。其首次采用封闭式座舱,全机身为碳纤维结构,空机含电池重 560 公斤,可搭载 2 位乘客,最大载重 200 公斤。 此外,X2 为纯电动力飞行器,续航时间可达 35 分钟,设计飞行高度为 1000 米以下,适用于未来城市的低空飞行;飞行过程中,最大飞行时速为 130 千米。 ▲ 旅航者 X2 旅航者 T1 是小鹏首款超低空飞行汽车,支持 5-25 米超低空飞行,类汽车驾驶模式,单车位停放可垂直起降。 ▲ 旅航者 T1 旅航者 X1 其与普通汽车大小一样,可在车位上垂直起降,其采用全碳纤维机身结构,自重 240 公斤、核定载重 150 公斤,最大载重 200 公斤,最高飞行速度达 120 公里 / 小时,续航时间 18-25 分钟。 ▲ 旅航者 X1 小鹏汇天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在 2023 年 10 月公布了最新造型设计,宣称“面向未来立体交通”。其机臂、旋翼等飞行系统可以完全折叠收纳至车内,整车造型采用超跑设计风格,可实现陆行、飞行两种驾驶模式的自由切换,计划于今年四季度开始量产交付。 ▲ 陆空一体式飞行汽车 小鹏汇天 A868 是高速长航程全倾转飞行汽车,采用全倾转技术 + 混合动力系统,设计目标续航大于等于 500km、航速≥360km/h。 ▲ A868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历经 12 年研发、投入约 6 亿美元,共完成了 7 次飞行器迭代,计划于 2026 年下半年正式交付。这款车采用全球首创的车载自动分合机构,用户可通过一键操作,在 5 分钟内实现陆行体与飞行体的自动分离或结合。 作为全球唯一能容纳“飞机”的汽车,同时也是唯一能放入汽车后备箱的双座飞行器,陆地航母长宽高分别为 5.5 米 * 2 米 * 2 米,采用全域 800V 碳化硅高压增程平台,续航里程超过 1000 公里,并可以在行驶和停车状态下为飞行器充电,支持 5-6 次飞行。 综合IT之家此前报道,小鹏汽车在 10 月 21 日宣布新总部在广州正式启用。据介绍,新总部约 50 万平方米,有四层楼的车位,每层楼又是双层车位,要求自动泊车团队双层都能够全自动开进去。除了广州总部,小鹏还会开始扩建全国所有的办公室,包括了北京、上海、武汉、深圳等系列的办公室。 另外,小鹏汽车的生态企业广东汇天航空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11 月 3 日官宣,位于广州黄埔区的汇天飞行汽车量产工厂试产并顺利下线首台“陆地航母”飞行器,标志着全球首条飞行汽车量产线贯通,这也是全球首个利用现代化流水线进行飞行汽车批量生产的工厂。
英伟达H100刚上天 谷歌立马官宣:2027年要将TPU送入太空
快科技11月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英伟达于11月2日首次将H100 GPU送入太空,谷歌今日宣布启动“捕光者计划”(Project Suncatcher)。 该计划目标明确:在太空中构建大规模AI数据中心,通过部署由卫星组成的庞大网络,从根本上应对人工智能发展所面临的巨大能源挑战。 根据规划,谷歌将构建一个搭载定制TPU(张量处理单元)芯片的卫星网络,这些卫星可依靠近乎持续的太阳能驱动运行。 谷歌CEO Sundar Pichai指出,此项目旨在更高效地利用太阳能驱动AI,他强调:“太阳发出的能量比人类总电力生产量高出100万亿倍。” 随着AI模型日趋复杂,其计算量与能耗正呈指数级攀升。这不仅带来高昂的财务成本,也引发环境担忧,并对地面电网构成持续压力。 谷歌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将计算基础设施迁移至能源最丰富且最稳定的太空——在合适轨道上,太阳能板的发电效率可比地球表面高出八倍,并能近乎不间断地接收日照,从而大幅降低对重型机载电池的依赖。 为逐步实现这一愿景,谷歌采取了分阶段推进的务实策略。在第一阶段,谷歌已与卫星成像和数据公司Planet建立合作,计划于2027年初发射两颗原型卫星。 这次任务将重点测试TPU硬件与机器学习模型在太空恶劣环境中的运行表现,并验证光学星间链路在分布式机器学习任务中的实际能力。
重大发现:全球80%海域发现“吃塑料”细菌,已进化出降解能力
IT之家 11 月 5 日消息,科技媒体 ssbcrack 昨日(11 月 4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KAUST)的科学家宣布突破性发现,深海微生物已进化出能消化 PET 塑料的特殊酶(PETase)。 IT之家注:PET 全称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一种常见的热塑性聚酯,俗称涤纶树脂,主要特点包括高强度、高透明度、良好的阻隔性和耐化学性。它广泛用于制造饮料瓶、食品容器、合成纤维(如涤纶)和工程塑料等产品,并可根据需要制成各种形状。 KAUST 研究的核心突破在于识别出了一个名为“M5 基序”的关键结构特征。研究联合负责人、海洋生态学家卡洛斯・杜阿尔特解释称,M5 基序就像一个“分子指纹”,能够精准判断一种 PETase 酶是否具备高效降解 PET 塑料的活性。 携带 M5 基序的 PETase 酶的细菌能够以塑料为食,这种特性如今已在全球各大洋中广泛存在。图片来源:2025 KAUST 在此之前,科学家虽于 2016 年在日本发现了能依靠塑料生存的细菌,但这种适应性是否在广阔的海洋中普遍存在,一直是个未解之谜。而 M5 基序的发现,为筛选功能性塑料降解酶提供了可靠的生物标记。 为验证这一发现,研究团队结合了人工智能建模、基因筛选和实验室实验。结果证实,携带完整 M5 基序的海洋细菌确实能够高效分解 PET 塑料样本。 基因活性图谱进一步显示,编码这种高效 PETase 的基因在全球海洋中表现出高度活跃,尤其是在塑料污染严重的区域。这表明,这些酶是从其他碳氢化合物降解酶进化而来,帮助微生物在营养匮乏的深海环境中,将塑料作为新的碳源加以利用。 为了评估这种“食塑”能力在全球的分布情况,研究人员分析了从全球不同地点采集的 400 多个海洋样本。结果惊人地显示,在近 80% 的样本水中都发现了带有 M5 基序的功能性 PETase,其分布范围从充满碎片的表层环流一直延伸到近 2000 米下的贫瘠深海。 尽管这一发现令人振奋,但杜阿尔特同时警告称,依靠自然界的清理速度来拯救海洋还远远不够。他强调,当塑料沉入深海时,其对海洋生物和人类消费者的危害已经造成,这一自然过程的速度远追不上污染的速度。 不过,这项发现为陆地上的塑料回收带来了新希望。M5 基序提供了一份“蓝图”,揭示了在真实环境中起作用的关键结构。科学家可以借鉴深海细菌演化出的这些高效模型,在实验室中进行优化,从而设计出能用于工业化处理厂、甚至未来家庭场景下的高效降解酶,加速闭环回收进程。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