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撑起单卡到十万卡算力!无问芯穹发布“三个盒子”,全场景提升智能效率
作者 | ZeR0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7月29日报道,在今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知名AI Infra创企无问芯穹发布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并正式推出三大核心产品:无穹AI云(针对万卡至十万卡全局算力网络)、无界智算平台(针对百卡至千卡级大型智算集群)、无垠终端智能(针对单卡至十卡级有限算力终端)。 该方案是一套面向未来智能基础设施的软硬协同系统,为跨地域智算网络、智算集群与多形态智能终端等全规模场景,统一适配多种异构算力,提供从模型调度、性能优化到应用部署的全链路支持。 无问芯穹联合创始人、CEO夏立雪夏立雪将这三个产品比作了“三个盒子”,他谈道,无问芯穹希望通过提供“打包式”的产品服务能力,在单卡至十万卡算力的全规模软硬件场景中,让每一份算力都能释放最大的智慧潜能。 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展区,无问芯穹展出了这“三个盒子”。此外,Mootion、Tripo AI、捏TA、乐玩幻镜四家无问芯穹AI应用生态企业带来了AI视频创意智能体、AI语音建模、AI角色互动、AI人像美化等丰富的AI互动体验。 在演讲时,夏立雪谈道,资源有限性一直横亘在AGI之路上,为了解决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之间的矛盾,无问芯穹提出加速抵达AGI临界点的两条路:一是提高智能效率,突破从计算资源到智能性的转化效率,用更少的计算资源获取更强的智能;二是扩充计算资源,不断挖掘和唤醒更多的可用计算资源。 而这两条路径的交汇之处,即是新的AGI临界点所在。 夏立雪绘制了一个AI应用落地的价值空间:AI应用落地价值空间=场景尺度×计算资源×智能效率。 无问芯穹服务的全球最大人工智能孵化器——上海模速空间,日均Token调用量已成功突破100亿大关,累计服务10余个智慧场景、支撑100多个前沿AI创新应用,单应用月活高达数千万。 夏立雪宣布,华为昇腾910B加速卡正式上线由无问芯穹与模速空间联合运营的全国首个“算力生态超市”——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 现场,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滋、华为昇腾计算产品线生态首席专家夏勤同夏立雪一起启动了模速空间算力生态平台2.0的发布仪式。 一、“大盒子”:云端算力从“资源”高效向“能力”转化 在“大盒子”中,无穹AI云为超大规模算力集群的利用提供了一个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将全局的异构、异域、异属的算力汇聚成一张“智能感知、实时发现、随需获取”云端算力网络,不仅连得起来,还调得出来、调得过去、调得准,实现了更大规模的资源汇聚、融通,以及更高效的算力利用率,支持更广泛的供需匹配和更加开放的生态建设。 无穹AI云的底层是一张深度覆盖全国的广域算力网,基于无问芯穹“一网三异”调度架构,已覆盖“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布局的关键节点,汇聚了来自26个省市、53个核心数据中心的庞大算力资源,整合超15种主流芯片架构的异构算力池,总算力规模超25000P。基于强大的广域高性能专线内网互联互通,企业能够按需在不同地域、不同型号的算力资源之间进行实时切换与无缝迁移。 该算力网提供了高度标准化和开放化的接口,支持独特的“平台+自营”运营模式——不仅向独立智算中心敞开大门,实现无缝集成,而且支持企业构建自有运营平台站点,并融入底层算力供给网络。 过去半年,无穹AI云在上海市、杭州市、北京市等地接连落地,持续驱动着算力服务从单一的资源交易平台向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引擎升级。 “无穹AI云不仅可以让宝贵的算力资源实现最高效的流转与利用,还能有效激活处于‘非理想状态’的算力资源,将其转化为具备高稳定性、高吞吐量与超低延迟的优质AI服务能力。以普通资源释放一流效能,为普惠型AI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夏立雪说。 二、“中盒子”:让国产智算实现可持续的正向收益 无界智算平台在无穹AI云的能力基础之上,强化了满足面向高校科研机构、区域智算中心等AI集群的效能提升能力,既助力高校与科研机构,也赋能AIDC智算中心。 目前,无界智算平台已在超过100个大型研发场景中多次成功保障了大规模模型训练与推理任务的关键需求,并帮助国产计算集群实现了实实在在的正向收益。 在无问芯穹与上海算法创新研究院的合作中,无界智算平台以“全链路解决方案”升级服务,帮助上海算创院实现大模型研发效率的飞跃,成功基于3000卡沐曦国产GPU集群,稳定支撑百亿参数大模型训练长达600小时不间断,创造了国产算力模型训练的记录。 无界智算平台凭借其全域异构兼容与智能调度能力,构建了弹性灵活的算力服务能力,精准匹配复杂业务需求,高效利用2000张华为昇腾910B智算加速卡,实现了千亿参数模型的分布式部署与大规模推理,为云南移动锻造了行业标杆级的大规模商业化服务核心竞争力。 面向未来,夏立雪宣布了无问芯穹在“大盒子”和“中盒子”协同的重要产品化进展——全球首个跨地域全分布式联合强化学习服务。 该服务支持将各地AIDC中零散的算力资源,与一个中等体量的算力集群结合起来,完成跨地域的联合强化学习,最小支持单张消费级显卡接入,让每一张闲置GPU都能发挥更大价值,让中小企业也能训练自己的领域推理模型。 基于这一突破,无问芯穹启动“AIDC联合运营创新生态计划”,与三大运营商及20余家AIDC伙伴一起,以开放联合生态,拓展整合可用的资源,全力以赴国产计算“勇攀智能高峰、长远可持续发展”的双重使命。 三、“小盒子”:实现“大象在冰箱中跳舞” 在“小盒子”里,无垠终端智能致力于以软硬协同核心技术优势,打造“端模型+端引擎+端硬件”智能终端一体化解决方案,突破终端设备的物理资源限制,实现极致的算力优化和利用。 在终端模型方面,无问芯穹宣布携手上海创智院共同打造了全球首款端侧本征模型无穹天权Infini-Megrez2.0,在实现云级21B参数智能水平的同时,将内存占用控制在7B规模、实际计算量控制在3B规模。该模型可适配当前各类终端设备。 Infini-Megrez2.0通过巧妙的工程设计,赋予了终端设备更强的能动性,即使在用户无感知的“休眠时段”里,也能持续运行大模型。 其研发团队现场演示了用户在电脑合盖之前给出语音指令“整理今日会议记录”。电脑合盖后,系统自动调度闲置CPU周期执行后台任务,等任务完成后,则自动释放内存并转入待机。唤醒设备时,整理好的会议纪要已完整呈现在电脑上,算力亦能瞬时恢复满血状态,并且全程无联网、无发热。 这意味着,即使AI PC操作者合盖休眠电脑,进入离线的移动办公环境,大模型依然可以接力稳定完成任务。 算下来,单台设备年均可释放1000多小时的生产力,真正实现了“手停脑停,AI不停”。 无穹天权Infini-Megrez2.0推理速度突破,依托于无问芯穹“端模型+端引擎+端硬件”三位一体协同优化体系。 继上半年,无问芯穹与联想合作发布联想智能终端推理加速引擎后,无问芯穹发布了更强大的继任者——无穹开阳Infini-Mizar2.0。Infini-Mizar2.0实现了端侧单任务异构计算,在AI PC场景下将本地模型尺寸上限从7B提升到30B。 将Mizar2.0和Megrez2.0联合,则能更进一步地实现推理速度的飙升和显存、功耗的极致压缩,在相同资源占用情况下,实现智能水平提升18%、推理性能提升超100%。 “如果说Mizar2.0推理引擎是成功实现了把大象放进冰箱,那么再叠加上我们的端模型Megrez2.0,则是实现了让大象在冰箱里跳舞。”夏立雪打了个形象的比方。 进一步地,能装下更大模型,就意味着能为解锁多样的终端智能应用“抢”出更多的想象空间,推动端侧Agentic AI的自主进化。 基于Mizar2.0的升级,无问芯穹发布与新华三合作的大模型一体机,以极致性价比为用户提供开机即用的一体化软硬件整合方案,实现“一次付费,无限次智能”的便捷体验。 同时,夏立雪宣布,无问芯穹与苏州异格技术深度合作,以FPGA硬件为核心,内嵌无穹开阳推理引擎,推出FPGA大模型推理一体机,单机即可驱动百亿参数大模型,且在能效翻倍的基础上,进一步大幅降低大模型推理成本。 无问芯穹正联合上海创智学院、联想、新华三、异格、爱芯元智等优秀的智能终端上下游机构,未来还将联合更多伙伴,凝力打造下一代现象级新终端。 四、One More Thing:上海首个人工智能终端软硬适配优化中试平台现场启动 智能终端的未来,拥有无限的可能性,需要人工智能终端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同探索。在上海市经信委的指导下,无问芯穹将依托上海这一全球科创中心、国际金融枢纽和长三角一体化龙头的独特优势,携手行业生态伙伴,共同建设上海首个人工智能终端软硬适配优化中试平台。 该平台将聚焦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协同各环节参与者,共同建立跨领域协同创新机制,重点解决共性技术难题,并形成覆盖计算效能、功能实现和交互体验的完整评价体系和“自我造血”的长期产业化能力,最终打造为可持续盈利的投资收益型中试平台。 无问芯穹与上海创智学院、理想汽车、联想集团、江城实验室、信通院、智元机器人、上海英和、中兴通讯、爱芯元智、上海仪电、中科睿芯、岩芯数智、兆芯集成等十余家终端行业伙伴代表共同登台,启动人工智能终端中试平台的首期建设。 结语:AI应用落地需要“即插即用的插座” 夏立雪谈道:“大算力建设如同构建‘巨型发电厂’,而AI应用落地需要的是‘即插即用的插座’。当下的AI算力建设,需要针对性适应小而广泛的AI应用企业,满足他们敏捷生产的算力需求。无问芯穹正持续通过自身能力,为这些丰富多彩的AI应用企业赋能,深度支撑多样化的AI场景落地,不仅助力国产算力以优秀的表现完成任务,更为产业链上下游创造收益,最终实现更恒远的价值。” 无问芯穹全规模AI效能跃升方案及其三大核心产品的全球首发,标志着无问芯穹在构建AI能力服务化基石、打通算力与应用鸿沟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一步。未来,该公司计划继续携手行业上下游优秀生态伙伴,推动全规模AI效能的持续跃升,撬动智能时代阿基米德杠杆的崭新支点,以无穹算力,共赴智能未来。 “有限的是晶体管和带宽,无限的是人类向智能边疆拓荒的勇气。”夏立雪在发布会的尾声中强调说,无问芯穹的愿景,始终是“让算力像水和电一样自然流入千行百业与千家万户。”
HMD巴萨联名版3210功能机上市:支持Deepseek AI助手、预售到手价429元
IT之家 7 月 29 日消息,HMD 今天上架了巴塞罗那足球队联名版 3210 功能手机,深度定制外壳、壁纸、系统界面等,支持支付宝被扫支付、Deepseek AI 助手,预售到手价 429 元。 据 HMD 介绍,这款手机专为巴萨(IT之家注:巴塞罗那足球队的简称)球迷打造,号称可“屏蔽外界干扰,尽情享受比赛”。相比普通版 3210 的内在、外在均有改变,手机背部刻有镂空工艺巴萨 Logo,可选巴萨经典红蓝双色,系统内置壁纸、界面、图标均针对巴萨进行了重新定制。 这款手机还自带“巴萨彩蛋密码”,用户可在拨号盘上输入 *#5399#、*#3742#、*#4284#、*#337646#号码来发掘。手机内置的“贪食蛇”游戏也作了定制,背景、各种人物均以巴萨元素呈现。 除此之外,这款手机的配置与普通版的 3210 无异,支持移动、电信、联通、广电四大运营商的 4G VoLTE 高清语音通话。后置摄像头为 200 万像素,拍摄的照片具有“Y2K 风格的复古质感”。 智能性方面,这款手机支持支付宝被扫支付,支持设置每日消费额度。同时支持喜马拉雅、咪咕音乐等应用,可通过网络畅听电台、聆听各种歌曲。 此外,这款手机还内置 AI 助手,采用 Deepseek 大模型,可向该助手询问生活问题、解答习题等,支持唤醒通讯录、电话、闹钟等系统内置应用。激活 AI 助手后可享 100 天免费使用。 这款手机已在京东上架,标价 469 元。目前处于预售状态,定金 10 元,可抵扣 50 元尾款,抵扣后到手价为 429 元。
理想i8全系发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售价32.18万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7月29日,理想汽车今晚发布新车理想i8,该新车为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 Pro版本,售价32.18万元;理想i8 Max版本,售价34.98万元;理想i8 Ultra版本,售价36.98万元,8月20日开启交付。 在配置方面,理想i8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首次搭载自研碳化硅驱动电机,最大功率400kW,最大扭矩660Nm,搭载自研5C电池,提供90.052kWh和97.842kWh两种容量的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为670km和720km,且全系标配激光雷达。 此外,理想i8将全球首搭VLA司机大模型,该模型将于8月随理想i8车型交付,同步升级至所有AD Max车型(Thor-U平台与Orin-X平台)。VLA司机大模型以“司机 Agent(智能体)”的产品形态呈现,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与司机Agent沟通,简单通用的短指令由端侧的VLA直接处理,复杂指令则先由云端的VL基座模型解析,再交由VLA处理。 在安全性方面,理想i8全车标配9个安全气囊,配备3米超长侧气帘,侧气帘保压时间达36s,电池包经过连续浸水及极端温差等测试,其气密、绝缘仍然良好,仍可保证理想i8正常行驶。 新车采用了环抱式座舱设计,提供白色、灰棕色、橙黄色三种配色内饰。 新车标配20英寸低风阻轮毂,另配2款21英寸的轮毂可供选装。 此外,全系理想首任车主复购理想i8现金减免10000元。
以伊冲突暴露美国导弹供应缺口 “五角大楼的‘反导盾牌’不堪一击”
  美国媒体近日报道称,美国有7套“萨德”(THAAD)反导系统,其中2套系统在以伊冲突中被部署到以色列。   两名知情人士透露,在上个月持续12天的以伊冲突中,美国消耗了约四分之一的“萨德”拦截弹库存以应对伊朗袭击。这种远超生产速度的消耗率,暴露了美国导弹供应缺口。 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截图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环球军事报道》主编魏东旭分析称,这种远超生产速度的消耗,暴露了美国先进反导拦截弹的供应缺口。   美国陆军在以色列部署的“萨德”系统,统计单位是套。一套,指的是一个作战发射连,包括AN/TPY-2有源相控阵雷达、火控和通信车,以及六辆发射车,每部发射车配备八枚反导拦截弹。   根据以色列早前公布的数据,在以伊冲突中,伊朗向以色列发射大约550枚弹道导弹。考虑到“萨德”系统既可机动部署,又能拦截大气层内和大气层外目标,抗衡伊朗发射的中程导弹和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能力较强,因此,发射拦截弹的数量是比较多的。   如果美国部署的两套“萨德”系统在以色列火力全开,消耗掉拦截弹库存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是有可能的。   每枚“萨德”拦截弹的成本大约是1270万美元,生产过程和工艺比“爱国者”系统的拦截弹复杂得多。因此,补充“萨德”拦截弹的库存是要花大价钱的,也需要更长时间。   从美军反导弹药的消耗量可以分析出,在大国军事博弈中,五角大楼的“反导盾牌”不堪一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魏东旭进一步解读称,除了库存不足,美军反导体系还面临诸多问题。   第一,高超音速导弹技术的快速发展,让美军的反导体系疲于应对。   助推滑翔式高超音速导弹,以及吸气式高超音速巡航导弹,具备速度快、射程远、飞行轨迹多变,突防成功率高的特点,美军现役反导体系无法有效应对。   第二,反导发射系统的战场安全性,也令美军头痛。   “爱国者”、“萨德”这两种反导系统展开部署后,容易遭到小型无人机的侦察和袭击。为了防御“低慢小”目标,美军还需要在周边部署近程防空武器或反无人机专用的对空的火力打击系统。
中国经济半年报丨多维发力 我国物流运行效率继续提升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今天公布今年上半年物流运行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即物流运行中的实物商品价值总和为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数据显示,在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精准发力与技术创新赋能的多重作用下,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稳步回落,降本增效成效继续显现。    今年上半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为9.2万亿元,与GDP的比率为14.0%,比今年一季度、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1个和0.2个百分点。专家表示,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的下降是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物流服务运营效率提升、政策与基础设施环境优化等多种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反映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 蔡进:整个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的下降,反映出来的就是物流效率的进一步提高。物流成本占GDP的比率,每下降0.1个百分点,意味着100万亿元的GDP能够节省1000亿元的物流成本。   今年以来,政策与基础设施建设联动,进一步打通物流网络的堵点。上半年共发放物流领域基础设施贷款120亿元,同比增长67%。运输基础设施衔接有所提升,多式联运模式业务保持快速增长。上半年国家铁路累计发送铁水联运集装箱货物825.4万标箱,同比增长18.1%。   另外,物流领域依托数字技术对全链路改造持续推进,有效提升供应链运行效率。   北京交通大学物流工程系主任 张晓东:现在在很多物流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的数智化技术提升、装备的改造升级,从而形成系统的集成迭代,在技术运行效率上也进一步地提升,在技术性降本也能够提供更好支持。   承压前行 物流微观主体保持韧性经营   从价格指数来看,上半年物流服务价格总体保持小幅波动,多种运输方式间走势分化。物流微观主体经营保持韧性增长。    海运市场方面,二季度煤炭、金属矿石、粮食等大宗商品,国内海运市场运输需求整体偏弱,散货运输价格总体震荡下行。另外,受国际贸易形势有所缓和带动,外贸集装箱市场需求有所改善,整体价格实现止跌回升。6月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平均值为1277.46点,环比上涨15.2%。   公路市场方面,二季度公路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回暖,加之节假日消费需求释放,指数环比总体保持稳定,比去年同期继续小幅增长。   快递速运方面,呈现“量增价跌”的态势,平均单票价格同比下降约7%~8%。   重点调查数据显示,1—6月份重点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4%,收入利润率维持3%左右的稳定水平。从盈利情况看,重点物流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维持在95.7元,较前期水平略有提高。   中国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刘宇航:从上半年的情况来看,整个社会的物流的需求是增长的,但是这种需求的持续性是有所波动的。下半年我们要持续加强对于整个产业的供给的稳定性。
索尼起诉腾讯:授权被拒后,新作《荒野起源》直接“照搬克隆”
凤凰网科技讯 7月29日,据路透社报道,索尼近日在加利福利亚州联邦法院对腾讯发起诉讼,指控腾讯侵犯其版权和商标权,称腾讯旗下即将推出的游戏《荒野起源》剽窃了索尼旗下的生存冒险游戏《地平线:零之曙光》。 《地平线:零之曙光》 在7月25日提起的诉讼中,索尼方面表示,《荒野起源》是对《地平线:零之曙光》的“照搬克隆”。索尼指出,其预告片的画面与《地平线》系列游戏颇为相似,包括巨大的机器动物,甚至标题字体也与《地平线》系列游戏相似,这种情况可能会让买家产生混淆。 《荒野起源》 诉讼显示,腾讯早在2023年便开始开发《荒野起源》,在2024年3月的游戏开发者大会上,腾讯曾提议让索尼互动娱乐子公司Aurora Studios基于所申请的许可开发一款《地平线》续集游戏,这一提议当时被索尼拒绝。索尼在诉讼中强调:“显然,腾讯并没有因为索尼拒绝授权其《地平线》的知识产权而停止侵权。” 此消息一出,#索尼起诉腾讯新游抄袭#这一话题迅速冲上微博热搜,引发了大量网友的讨论。在相关话题下,有不少网友表示支持索尼,认为知识产权应当得到保护;也有网友发表较为调侃的言论,称支持腾讯收购索尼。 目前,索尼正在寻求法律赔偿。(作者/坨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被OpenAI点名后,智谱刚刚发布新开源模型:国产最全能,一句话造出搜索引擎
国产大模型厂商的开源,还在提速。 就在刚刚,智谱正式发布最新旗舰模型 GLM-4.5。按照智谱官方说法,这是一款「专为 Agent 应用打造的基础模型」。 延续一贯的开源原则,目前这款模型已经在 Hugging Face 与 ModelScope 平台同步开源,模型权重遵循 MIT License,商用也没问题。 省流版: GLM-4.5 在推理、代码、智能体综合能力达到开源模型 SOTA 水平; GLM-4.5 采用混合专家(MoE)架构,包括 GLM-4.5:总参数量 3550 亿,激活参数为 320 亿;GLM-4.5-Air:总参数量 1060 亿,激活参数为 120 亿; 两个版本均已全面开源,支持 MIT License; GLM-4.5 和 GLM-4.5-Air 均支持混合推理模式,提供两种模式:用于复杂推理和工具使用的思考模式,以及用于即时响应的非思考模式。 API 调用价格低至输入 0.8 元/百万tokens、输出 2 元/百万tokens;高速版最高可达 100 tokens/秒。 GLM-4.5 这次比较大的技术卖点,是首次在单个模型原生融合了推理、编码和智能体能力。别人家的模型要么擅长推理,要么擅长写代码,要么擅长当助手,而 GLM-4.5 说自己全都要。 老规矩,先来看看新模型「跑分」环节。 智谱选了 12 个最具代表性的评测基准来「秀肌肉」,包括 MMLU Pro、AIME 24、MATH 500、SciCode、GPQA、HLE 等等,这些也都是我们的「老熟人」了。结果综合平均分,GLM-4.5 交出了一份全球模型第二、国产模型第一、开源模型第一的成绩单。 当然,光跑分没用,还是更实战的测试才有说服力。 为了证明 GLM-4.5 在真实场景 Agent Coding 中的实力,智谱干脆直接接入了 Claude Code,与 Claude-4-Sonnet、Kimi-K2、Qwen3-Coder 等模型一较高下。 测试方案相当硬核:总共 52个编程开发任务,涵盖六大开发领域,全部在独立容器环境中进行多轮交互测试,主打一个真刀真枪地干。结果显示,虽然在面对 Claude-4-Sonnet 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 GLM-4.5 在工具调用可靠性和任务完成度方面的表现还是相当突出。 甚至智谱还把测试题目和 Agent 轨迹全部公开了(https://huggingface.co/datasets/zai-org/CC-Bench-trajectories),给我一种欢迎同行来「打假」的即视感。 再来看看几个比较有说服力的 Demo,含金量也不低。 在 z.ai 官方网站简单输入提示词「做一个 Google 搜索网站。」,GLM-4.5 真就能一句话生成一个真的能用的搜索引擎。 由 GLM-4.5 打造的量子功能箱各项功能齐全,充分展示了模型的综合能力。 更复杂一点的,还能让它生成一个可点击缩放的 3D 地球页面。用户可以点击地点查看详情,并伴有平滑的缩放动画。 ▲提示词:Build a webpage using Three.js and JavaScript that creates a 3D world displaying places I’ve visited, based on an array. Clicking markers on the 3D globe will animate a zoom effect and open detailed trip information with photos. 与传统 AI PPT 工具使用模板填充信息不同,GLM-4.5 会自主搜索资料、寻找配图,根据实际材料直接以 HTML 形式编写图文。除了常规的 16:9 比例,还能灵活支持社媒封面、长图、小红书卡片、甚至个人简历。 开发者体验这块,国产厂商也开始学会「卷起来」了。比如 GLM-4.5 就兼容 Claude Code、Cline、Roo Code 等主流代码智能体。完整使用指南看这里: 如果说前面都是「面子」,那技术内核才是 GLM-4.5 真正的「里子」。 冷知识,GLM-4.5 的参数量仅为 DeepSeek-R1 的 1/2、Kimi-K2 的 1/3,但性能却不打折,而这背后正是归功于 GLM 模型更高的参数效率。 尤其是 GLM-4.5-Air,用 106B 总参数 / 12B 激活参数,在推理评测中已经逼近 Gemini 2.5 Flash 与 Claude 4 Sonnet。在 SWE-bench Verified 榜单上,它还位列性能/参数比的帕累托前沿——换句话说,用更少的体量,跑出了更优的性价比。 性能提升的背后,则离不开训练过程的「大力出奇迹」。 GLM-4.5 和 GLM-4.5-Air 使用了相似的训练流程:首先在 15 万亿 token 的通用数据上进行了预训练。然后在代码、推理、Agent 等领域的 8 万亿 token 数据上进行了针对性训练,最后通过强化学习进一步增强了模型的推理、代码与智能体能力。有钱有资源,确实可以为所欲为。 此外,GLM-4.5 在成本和效率上的突破可能更具杀伤力。API 调用价格低至输入 0.8 元/百万 tokens,输出 2 元/百万 tokens,同时,高速版本实测生成速度最高可至 100 tokens/秒,支持低延迟、高并发的实际部署需求,真·价格屠夫。 目前,API 已上线开放平台 BigModel.cn,一键兼容 Claude Code 框架。普通用户也可以上智谱清言 (chatglm.cn) 和 Z.ai 体验满血版 GLM-4.5。 值得一提的是,上个月,OpenAI 在旗下的 Global Affairs 账号发表的报告中,也是直接点名智谱,称其在全球 AI 竞赛中取得了显著进展,语气可以说是罕见直白。 回过头来看,智谱算是增长势头比较稳定的厂商,节奏一直没乱,模型迭代跟得上、开源尺度放得开,方向感也不飘。这么看来,它能成为「AI 六小龙」中第一个启动 IPO 的玩家,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百年理论终获突破:科学家成功合成“不可能分子”甲烷四醇
IT之家 7 月 29 日消息,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及多所高校科研人员,与上海科学家合作,通过模拟类似深空的极端环境,成功合成了一种曾经仅存在于理论中的分子化合物 —— 甲烷四醇(methanetetrol)。 相关成果已于 7 月 14 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DOI:10.1038/s41467-025-61561-z)。这一突破不仅首次观察到这种理论存在超百年的化合物,更为理解宇宙化学及生命起源提供了新视角。 如图所示,甲烷四醇是目前已知唯一在单个碳原子上连接四个羟基(OH)的醇类化合物。尽管其理论构想已被提出超百年,但人类一直未能创造甚至观测到该物质。 研究团队通过模拟星际云的极寒近真空环境,并使材料暴露于强辐射下,创造了甲烷四醇形成的必要条件。 团队利用强真空紫外光检测了由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的微量甲烷四醇。他们发现,模拟高能宇宙射线的高能粒子可触发一系列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甲烷四醇及相关化合物。 尽管这种醇类物质因在常规环境下极度不稳定而无法在地球自然环境中存在,但其在太空中的形成证明宇宙的化学动态远超人类想象。 通过证实甲烷四醇可在宇宙环境中形成,团队揭示了在孕育恒星与行星的冰尘云中,复杂化合物演化的新路径。 该发现同时拓展了化学与天文学的认知疆域,表明宇宙中可能存在着远超预期的多样化化学反应,为探索生命成分如何在宇宙最寒冷黑暗的角落形成开启了新窗口。
中美经贸会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双方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经济政策等双方共同关心的经贸议题开展了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的交流,回顾并肯定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共识和伦敦框架落实情况。根据会谈共识,双方将继续推动已暂停的美方对等关税24%部分以及中方反制措施如期展期90天。   △当地时间7月28日至29日,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美方牵头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及贸易代表格里尔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中美经贸会谈。这是7月29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中美经贸会谈地点外景。   何立峰表示,中美双方经贸团队要以两国元首6月5日通话重要共识为指引,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尊重各自关切,进一步巩固共识,加深互信。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双方在经贸领域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和广阔合作空间,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稳定、健康、可持续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有利于实现各自的发展目标,也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与稳定。下一步,双方应继续按照两国元首通话重要共识,充分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进一步深化对话磋商,不断争取更多双赢结果。   美方表示,稳定的美中经贸关系对两国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愿与中方一道,继续通过美中经贸磋商机制协商解决经贸领域分歧,推动取得更多磋商成果,进一步稳定美中经贸关系。
梁建章解读国家育儿补贴新政:人工智能时代为何更需要人口红利?
原标题:梁建章:国家育儿补贴是全面生育福利的起步 2025年7月28日,国家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公布,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 中央财政应成为发放育儿补贴的主体 近几年,多个地方政府陆续出台育儿补贴政策。我们认为,育儿补贴应该主要由中央财政负担,地方财政作为辅助。原因是,大多数地方政府并没有足够的财力补贴生育,只有中央财政才有这个财力。况且,人口是流动的,地方政府并不一定是出生率提高的受益者,孩子长大后有可能到外地工作,为整个国家做贡献但不一定是为本地做贡献。对于一个城市来说,要增加人口,通过吸引外来人口的方式比补贴生育更划算。 今年两会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到“制定促进生育政策,发放育儿补贴,大力发展托幼一体服务,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 预示着中央财政将成为发放育儿补贴的主体,而地方现存的各种育儿补贴政策将作为补充和加码,以平衡地方差异。 这次出台的国家育儿补贴政策预示着全面生育福利的起步,令人鼓舞,值得点赞。不过,与高昂的育儿成本相比,这次出台的国家育儿补贴金额还是太低:每孩每年3600元,相当于每孩每月300元,而且只补贴到3周岁,3年总共只补贴10800元。此外,这次国家育儿补贴没有把四孩以上也纳入补贴范围,也是一个缺憾。 根据育娲人口发布的《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三年育儿补贴总金额只相当于0-17岁孩子平均养育成本的2%。 对育儿补贴作一个粗略估算:假设每年出生人口1000万人,并且每个孩子每年都补贴3600元,那么补贴当年出生人口的金额为360亿元。如果补贴所有不满3周岁的婴幼儿,那么每年育儿补贴金额约1000亿元。 我们建议按照孩子的数量给家庭发钱,具体的政策建议如下: 一是现金补贴:给予每个一孩每月补贴1000元,给予每个二孩每月补贴2000元,给予每个三孩及以上每月补贴3000元,直至孩子年满16岁或18岁。 二是个税和社保减免:对于二孩家庭,实行个人所得税和社保减半,三孩以上家庭个人的所得税和社保全免(对于特别富裕的家庭,可以设定一个封顶补贴的上限)。 三是购房补贴,具体方式可以通过按揭利息返还进行补贴。比如说补贴二孩家庭的房贷利息的50%,三孩以上家庭的房贷利息可全部补贴(不超过一个封顶补贴的上限)。 以上补贴金额,约占GDP的2%-5%。每年几万亿的补贴金额,看似很多,但要把生育率提高到更替水平,这是必须的。 有人担忧,大量发放生育补贴会不会引起通货膨胀呢?事实上,这一担忧的核心取决于两大要素:社会产能的利用程度与就业市场的饱和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与就业不足并存的局面,通过消费刺激政策,能够有效激活闲置的生产资源与劳动力,实现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现阶段面临的并非通胀压力,而是物价负增长的通缩困境,此时采用赤字财政政策刺激经济显得尤为必要。给育儿家庭大规模发钱,短期内会增加婴幼儿用品的需求,而长期则会增加对电器、汽车、房屋、教育、通信、旅游等各种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这些额外增加的需求可以刺激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消化过剩产能,增加就业机会。长期看,人口的增加能够提升中国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中国急需扭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下降趋势 中国出生人口从2016年的1883万人下降到2023年的902万人,前后相隔仅7年时间,出生人口就减少一半。而在陷入严重超低生育率的日本,出生人口从1982年的150万,减半到2023年的75万则花了41年时间。 2024年中国出生人口虽然有所回升,但由于育龄妇女数量下降、结婚人数减少、生育意愿低迷等原因,预计2025年出生人口又会恢复下降趋势。根据七普数据推算,2025年中国15-49岁育龄女性数量比2020年减少1600多万人,其中,2025年20-39岁女性数量比2020年减少1400多万人。而根据民政部数据,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只有610.6万对,比上一年减少157.6万对,降幅为20.5%。 在生育率方面,近几年中国的生育率只有更替水平的一半左右,其中2023年总和生育率只有1.01,不到更替水平的一半。 目前,中国出生人口占世界比例不到7%,但老年人口占世界比例超过25%。严重少子化会加重人口老龄化程度,工作人口相对于需要抚养的老年人口不断减少,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成本和税收增加, 工作人口面临着越来越沉重的税负。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不显著提高生育率,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成为老龄化和养老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会不断恶化,这将严重拖累国家财政和经济活力。 按目前的生育率,出生人口将以每代人也就是30年时间减少一半的速度萎缩。这个趋势依次对所有行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先是奶粉、儿童用品和托育服务,然后是教育、食品、服装,再后是房屋、家具、家电、电子消费品、汽车、旅游、娱乐,最后是医疗、养老、殡葬等。这些面向消费者的行业所受到的影响,会逐步传导到面向企业的行业。上述影响不只是实际需求的萎缩,还有预期需求的下降,导致国内投资意愿低迷,进而引发资金和富裕人群加速外移。 长期低生育率对创新力和技术发展是负面的,与人口稳定的情形相比,快速老化和萎缩的社会的技术发展会更慢,并最终陷入停滞和倒退。影响创新的根本因素是人口。人口规模是创新力竞争中的基础性变量,人口数量越多,可以投入的研发人员也就更多。这种人口越多、创新力越强的关系不是线性的,而是具有递增效应的,也就是说,人口越多,不仅总体创新力会越强,而且人均创新力也会越强,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此外,人口年龄结构对创新力也有影响。一般来说,30多岁是最适合创业的年龄,所以一个国家如果拥有大量30岁左右且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那么就会对其创新尤其是颠覆性创新很有帮助。相反,如果一个国家正在迅速老龄化,那么潜在的年轻发明家和企业家就会变少。老龄化社会还存在一种阻挡效应,即老年人会阻碍年轻人的创新活力。老人在企业和社会中占据了太多重要的岗位和资源,势必影响年轻人晋升和锻炼的机会,从而削弱年轻人创新和创业的活力。 所以,中国急需出台大力度的生育支持政策,以扭转生育率和出生人口下降趋势。发放育儿补贴,就是生育支持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发钱补贴生育有效,但力度要够大 从国际和国内的经验来看,育儿补贴政策有利于提高出生率,但力度要够大。 韩国统计厅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7月至今年3月,韩国单月出生人口连续9个月保持增势,2025年第一季度生育率也高于去年同期。按媒体说法,这对于面临人口困境的韩国来说是“积极迹象”。 韩国出生人口回升,与补贴生育政策有关。韩国保健福祉部2024年1月11日宣布,大幅提高对两岁以下婴幼儿父母的补贴,希望能借此进一步鼓励生育。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按照新政策,家中有1岁以下婴儿的父母每月可以获得100万韩元补贴(约合人民币5000元);抚育1至2岁幼儿的父母,每月可得到50万韩元补贴。 7月23日,《湖北日报》发表一篇题为《用政策“钥匙”打开生育“密码”——破解人口增长难题的天门探索》的报道,披露了如下数据:2024年天门市出生人口同比增长17%,8年来首次“由降转增”;今年延续向好态势,上半年出生人口同比增长5.6%。 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前几个月绝大部分地区公布的出生登记和生育登记数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那么,为何天门市今年上半年出生人口逆势增长呢?按照天门市委书记纪道清的说法:“从2023年9月开始,我们不断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出台婚恋、孕育、生育、托育、教育、住房等一体化支持措施,健全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口服务体系。”纪道清认为,加快建设生育友好型城市,要舍得投入真金白银,营造尊重生育、鼓励生育、保护生育的社会氛围。按照天门市现行的鼓励生育政策,如果各种生育奖补叠加起来,生育二孩最高可享受综合奖补28万元,生育三孩最高可享受综合奖补35万元。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表明,发钱补贴生育确实是有效果的,如果补贴生育没有效果,那是因为补贴的力度太小,需要加大补贴力度。 当然,发钱补贴生育只是生育支持政策的众多措施之一,提高生育率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最近,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部署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有关举措。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将能显著减轻家庭教育成本,减轻育儿的经济压力,提高年轻人的生育意愿。 目前,中国经济产能过剩,投资饱和,很难找到回报高、长期效益好的项目。只有孩子是最好的“新基建”投资,通过中央财政把更多的福利给予养育孩子的家庭,一方面既有利于提高生育率,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扩大消费、促进经济发展,这是一举两得的解决办法。
“处处是关税 处处不提关税” 英美领导人会见谈什么?
  斯塔默(左)与特朗普(右)   当地时间28日,英国首相斯塔默在英国苏格兰阿伯丁郡会见美国总统特朗普,双方就巴以冲突、俄乌冲突等问题交换了意见。   在与斯塔默会见前,美国和欧盟在苏格兰达成了新的贸易协议,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关税。此外,钢铁和铝、芯片、烈酒三大关键领域的关税协议仍待定。   这一协议在欧盟内部引发巨大争议,而作为第一个跟美国达成贸易协议的国家,英国似乎又被拿出来撑门面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朔:   美英领导人会晤的时机选择是有考虑的。   美国总统特朗普这次访英,正好是他设定的“对等关税”谈判窗口期8月1日之前。白宫当时宣称要90天达成90份协议,现在完成的只有个位数。   这个时间又是美国跟欧盟谈判陷入僵局的时候,英国作为第一个跟美国达成协议的国家,是有代表性的。特朗普选择跟英国首相斯塔默会面,显然是含着向欧盟施压的意思。至少可以向欧盟证明美国的“关税政策”是得到英国认可的。   当然,除了贸易以外,中东局势、乌克兰问题也成为英美领导人沟通的一些问题。双方把见面地点选择在特朗普的私人高尔夫球场,也是为了凸显英美的特殊关系,凸显两个人的特殊友谊。   美英此前共同宣布了贸易协议的一般条款,目前已经一月有余,为什么二人的会见没透露这方面的进展?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朔:   美英之前达成的协议更浮于表面。   首先,协议中的一些核心内容严重缩水,比如关于10% 的关税是有配额限制每年十万辆汽车,且钢铝关税仍然没有被触动,维持在原来的水平。像药品这样的重要商品的关税也没有解决。英国还要满足美国的供应链安全标准等要求,给美国未来留下了一种变相加税的可能。农产品方面,美国牛肉出口配额增加到了1.3万吨。相比较来讲,英国的生物乙醇产业,只获得了美国14亿升的免税配额,远远不够用,对英国的相关产业是非常大的打击,而且双方之前在6月份签的经济繁荣协定,也是没有能够实现早期的兑现。   其次,这个协议缺乏有效的法律约束,因为协议明文规定了英美双方可以随时单方面修改或退出。从本质上也违反了 WTO 的最惠国待遇的基本原则。给协议的执行留下了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外媒报道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与印度在上周正式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双方似乎充满默契地加速推进了这一谈判进程。怎么看?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朔:   英国跟印度签自贸协定更多是主动避险的一种策略。现在欧盟占英国的贸易比重已经从2019年的47%降到了2024年的35%,这是英国脱欧的结果。   未来英美协议执行的不确定性,也需要对冲风险。现在的英国急于主动寻找可以替代的市场。根据双方签的自贸协定,英国对99%的印度商品都会实行零关税,让英国总体关税水平从15%降到了3%。预计到2040年,可以让英印双边贸易增加255亿英镑。印度就成了英国增长最快的非欧盟的伙伴。   英国此举也是有向美国表态的意思,表明自己可以更多转向亚洲市场。变相削弱美国对英国的关税压力,可以让英国在未来谈判中避免太过于被动。   欧洲理事会主席安东尼奥·科斯塔(左)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中)、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右)   虽然欧洲“老朋友”与美国的关税纷纷落定,但英国这种牵手“新朋友”的做法,也是在另寻他途吗?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王朔:   这种变化现在正在成为一种趋势,很多西方国家都在谋求多元外交、中等国家外交、小区域合作等。比如,最近的日欧峰会,日本和欧盟就签了一份联合声明说要启动竞争力同盟,强化产业合作,减轻竞争压力。   尤其是美国新政府上台以后,美国的外交政策就陷入到这种反复无常、单边主义的逻辑,对自己的盟友同样使用关税大棒,而且随意退出各种国际多边机制,让许多西方国家对美国盟友的可靠性产生了深度怀疑。所以这些西方国家希望分摊风险,特别是保持一定的战略模糊性,这样可以更灵活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   来源 |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   主播 | 杨敏   记者 | 董晶晶   编辑 | 汪一鸣   签审 | 张晗 邹浩宇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