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从首个市值破万亿美元到全球最赚钱公司 苹果凭什么?
8月2日,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在盈利方面,苹果以约574亿美元的利润位居榜首,沙特阿美紧跟其后,以约493亿美元的利润位列第二,日本的软银集团以约470亿美元的利润位居第三,中国工商银行以约458亿美元排在第四。苹果,成为了世界上最赚钱的公司。 而在2018年的8月3日,苹果公司市值突破一万亿美元,正式成为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科技公司。如今苹果的市值早比当时翻了个翻,达到了2.41万亿美元,甚至在上周三,苹果市值一度创下历史新高,逼近2.5万亿美元。2.5万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 2.5万亿美元,换算成人民币,约为16.16万亿元,我国2020年的GDP达101.6万亿元,苹果公司的市值是我国整年GDP的六分之一,是日本GDP的一半,比意大利全年的GDP(1.885万亿元)还多,逼近世界GDP排行榜第七名的法国(2.599万亿美元)。可以这么说,如果真的拿苹果比作一个国家,其市值在全球各国的GDP排名中名列第八,真真正正做到了富可敌国的地步。 在疫情和缺芯的困境之下,苹果仍能强势登顶第一,那么苹果,又是如何做到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成功的公司,除了有内在因素,更有外在因素,这里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原因,在这篇文章里,只对其中两点做讨论。 01 高利润率 华为消费业务软件部副总裁杨海松曾表示: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苹果的整体市场份额仅为13%,但苹果拿走的整体利润高达66%,国产品牌及其他品牌在全球整体市场份额高达到67%,但最终获得的利润仅占整体的17%左右。 iPhone一直是苹果最大营收来源,早在2019年,iPhone的利润率就达到了惊人的66%。据美国知名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了全球手机行业分析报告,仅2019第三季度,苹果手机就占了全球手机行业总收入的32%,利润率更加惊人,达到66%! 而韩国三星虽然在全球手机销量能占到20%,但利润率只有17%,也就是说,三星手机卖出去大概三部所挣的钱,才能赶上苹果一部手机的利润。国内手机市场的华为、OPPO、vivo、小米19年第3季度全球销量全在20%以下,销量其实并不低,可是利润率却很低,皆在三星之下。 除了iPhone,今年苹果的服务营收也创下了历史新高,达到了175亿美元,同比增长33%,而且如果按营收来算,苹果服务业务目前已经成为该公司仅次于iphone的第二大业务。为何服务营收增长如此快速,甚至超越了Mac和iPad,这从今年5月苹果的一场诉讼案可以看出端倪。 在今年的5月3日,游戏商Epic起诉苹果垄断的诉讼案开庭。Epic Games的专家证人巴恩斯表称,App Store 的利润率接近 80%,并且多年来一直如此。该专家从苹果公司的财报和文件分析得出,2019 财年 App Store 营业利润率为 77.8%,2018 年为 74.9。这个证词不一定是准确的,但也能从另一方面看出,苹果服务业务的利润是非常高的。 并且不止是服务业务,可穿戴设备,配件也是苹果的“拿手好戏”,苹果取消了附赠的耳机,主推airpods和AirPods Pro,取消包装盒内的充电器,5V/1A充电器145元,新款20W快充149元,还不附带数据线,相信这也是苹果相关配件营收创下历史新高的一大原因。 02 极致的生态系统 苹果是一家做产品或做硬件的公司,这是大众对于苹果的认知,但其实苹果是一家软件和服务公司。任正非也不止一次地说过:“硬件只是苹果输出的载体,苹果真正可怕的是软件”,甚至有用户直接表示:“其实苹果就是买软件送硬件,不然电池,信号,发烫等问题放在任何品牌的手机上,那可都是致命的问题,但只有苹果,在众人的争议声中创造一代又一代的传奇”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苹果硬件的成功,苹果的外观,配置,功能,一直以来都被各大手机厂商所模仿。可以说,乔布斯当年的那一句:“苹果,要重新发明手机”,开启了真正的智能手机的时代。但硬件的追赶或许各大厂商都可尽力一试,可生态系统的构筑却并非易事。 首先是IOS,OSX,苹果自己研发的,独一无二,一个完全闭源的系统,因此可以对其系统上所有允许的APP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管理模式,这保证了手机的安全性。并且这也为苹果系统的稳定性和流畅性打下了基础,只需4G的运行内存,苹果就可以做到流畅的运行系统。 其次,苹果生态系统是一致的,和谐的,有传承性和设计性并存,兼顾了外观和流畅度,这一点在iPhone、iPad、Mac、Apple Watch之间展现得淋漓尽致,它们之间有着惊人的一致性,又不失苹果一向的美感,并且苹果的全家桶在用户体验、性能优化、稳定性、隐私保护性、安全性、跨平台协作上都做到了一个极致。 最后,苹果的App Store、icloud、Apple ID......和苹果的IOS,OSX系统结合起来,再和苹果的硬件结合起来,成就了真正的苹果生态系统,也是成为了众多用户离不开苹果,并且越来越多用户加入苹果全家桶的原因。可以说,苹果的盈利是多通路,组合向的,并不拘泥于单个产品,以iPhone为中心辐射到多个产品,软件,服务......构筑起了苹果的商业帝国。 《财富》发布的盈利榜上苹果跃居第一,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上诉两个点,苹果有芯片的优先供应权,加上自主研发芯片,提高了苹果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是一个原因。疫情虽然导致苹果不得不关闭几百家零售店,一定上影响了线下的销量,但疫情之下苹果也找到了另一个突破口,那就是因为疫情防控,人们居家办公学习,对电子设备的需求更加旺盛,使得iPad和Mac的销量得到迅猛增长,弥补了线下销量的不足也是一个原因,所以哪怕在缺芯+疫情的困境下,苹果仍能稳住营收。 其实此次疫情也是为全球企业敲响了警钟。企业做好,做强自身的业务,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企业在面对困境时要善于变通,寻求其他的发展机会,突破口,进而转移风险,提高抵抗风险能力,这是其二。全球企业都应该思考,怎么样才能在逆境中,保持稳定,甚至逆风前行。
再过20年,你就要没手机屏幕用了,真的吗
一说到触摸屏,大伙们肯定都太熟悉了。毕竟不少的差友们看文章,给差评君点赞,可都靠着这一块小小的玻璃了。 然而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作为和大伙们有肌肤之亲触摸的屏幕,可能在未来会不够用了。因为触摸屏中的重要材料“ 铟 ”,在世界范围内着实有些稀缺。 在不久前欧洲化学学会发布的“ 元素周期表”中 ,铟元素就被标成了橘红色,被预测在 100 年之内会严重短缺。 甚至还有外媒报道在 20 年后,将没有人能用得起屏幕。 虽然很多人可能连“ 铟 ”( yin )这个字读啥都不知道,但在今天,差评君还是想借此和大伙们聊聊“ 铟 ”的故事。 首先呢,铟作为一种稀有金属,在如今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其实就是合成为氧化铟锡( indium tin oxide 简称 ITO )。 说人话就是,它是制作导电玻璃的重要材料。 就拿电阻屏举个例子,结构和夹心饼干差不多的它,中间的金属涂层夹心一般就是氧化铟锡,而它能导电。 在触笔之类的硬物怼上去时,因为发生了形变,金属涂层就接触到了一块儿。与此同时,整个电路电阻和电流也产生了变化。 再把这些变化转化成数字信号,触屏操作就完成啦! 如今用的比较多的电容屏,结构其实和电阻屏差不了多少,只不过它测量的不再是电流和电阻的变化,而是电容的变化。( 原理其实大不一样,就不细讲啦 ) 而其中也需要两层的导电金属涂层,来形成电容。 简单地说啊,无论是电阻屏还是电容屏,它们都需要一个导电性好,但是又恰好透明度高的金属涂层材料。 你说巧不巧,氧化铟锡就因它光学透明和导电的特性,成为了目前最好的人选。( 氧化铟锡是由三氧化二铟和二氧化锡这两种氧化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得到的 ) 当然啦,这背后则也是经过科学家们的无数次试错。 因为氧化铟锡的特殊属性,它就这么被广泛地使用在了显示器、太阳能电池等等这类既要透明又得通电的地方。 铟这玩意儿到底有多金贵呢? 这样说吧,目前全世界预估的铟储量只有 5 万吨,这其中真正能开采到手的,其实只有 1.5 万吨左右。 另外,目前全世界每年的铟产量约在 700 吨左右( 7 成都去拿去做氧化铟锡了 ),这么一算,铟妥妥的只够用 20 年。 那么这么说,铟这玩意的价格应该飞上天际,至少比黄金还要金贵吧! 查了查,好家伙,居然才 1165 元一公斤。。。一克居然才一块多钱。 看到这或许就有差友会说了:差评君你不会是在耍我们吧。这价格丝毫没有稀缺的样子啊。 所以说很多时候,最大的谎言就是只把真话说一半。 两三年前,泛亚就靠着这类似的说辞炒作着金属铟,并且用庞氏骗局的模式,让大伙们投资铟。 这件事在当时闹得沸沸扬扬,差评君就不多细讲了。 真话的下半句是,在世界范围内铟确实稀缺,但是中国的储量却十分丰富,回收利用也做得很不错。 其中全世界所探明的铟,有百分之七十在中国。 而且目前关于铟的回收产业链也已经较为完善,有着清洗 —— 回收 —— 再使用的一条龙服务。 这么说吧,这些年来生产的屏幕明显比十几年前多了,但是原生铟的消耗量却没有同比例上升。 相反,铟的价格反而一跌再跌。 虽然没有预料中的那么金贵,但从总体来说,铟还是算是相对稀有的资源。 因为原生铟常常藏在犄角旮旯中,绝大多数都作为杂质存在于锌、锡等矿中。所以铟的产量并不稳定,很依托于市场对于锌和锡的需求。 对于那些铟资源本来就少的国家来说,铟就更显珍贵了。 在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中,铟就被列入了 35 种关键矿物名单中。 报告中这么说:铟可以被认为是显示技术的关键材料,因为它目前几乎没有替代品。 而美国每年有近三成的铟进口自中国。包括日本韩国,也都是中国重要的铟出口国。 那么问题就来了,既然目前铟还不可替代,中国又有最多的铟,世界的铟价还不是我们说了算?直接断供这些国家一波,它们还不得直接急得跳脚? 然而不好意思,还真不是这样。。。 因为另外一方面,这玩意儿咱们也不好卖贵,咱们的铟虽然多,目前却用得不是好。因为国内的高端的 ITO ( 氧化铟锡 ) 产业不是很行。在 ITO 靶材的尺寸、密度、和生产效率上都落后日韩。 咱们的铟资源占全世界 70% ,但是国内约五成的 ITO 材料依赖进口。简单的说,就是咱们低价卖原料,它们加工之后又卖回给我们。 所以相反,它们还可能会卡我们的喉咙。。。 只能说,咱们拥有世界上最多的铟,有着全世界近半数的 ITO 需求,相关的产业如果能猥琐发育起来的话,Carry 的舞台还是很大的好吧。 而目前,不少的科学家也还在寻找可替代铟的新材料。 例如在前段时间,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就开发出了一种用氧化钨和银组成的纳米复合材料。 这种材料把一层超薄的银夹在两层氧化钨当中,整个结构的厚度不超过 100 纳米。 他们的下一步,则是希望把这项技术大规模地应用在下一代的触屏设备上。 当然,石墨烯也没缺席,除此之外,纳米银线、纳米碳管等等材料,也都在立志取代氧化铟锡。 最后差评君想说的是,或许在未来,铟的会被其他材料所替代。 但是目前为止,这些都还为时尚早。 但愿国内相关的产业链能支棱起来,在这些需要技术积累的领域不求能弯道超车,也希望能稳中求进。 不然就真的浪费野区的资源了啊。
国产FPGA龙头成功闯关“A+H”!上市首日暴涨近800%
作者 | 高歌 编辑 | Panken 芯东西8月4日报道,今天,芯片设计公司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旦微电”,股票代码:688385)以发行价6.23元/股正式登陆科创板。 复旦微电开盘涨势喜人。今日10点18分,其股价较发行价上涨接近800%,随后开始回落。截至发稿时间,复旦微电最新股价为52.14元,总市值为424.68亿元。 复旦微电主营业务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和测试,其主要产品有安全与识别芯片、非会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2018年,复旦微率先推出了基于28nm工艺的亿门级FPGA产品,填补了国产高端FPGA的空白。 复旦微电成立于1998年。2000年,复旦微电就在香港创业板挂牌上市,是内地最早的集成电路设计上市公司。2014年,复旦微电又由香港联交所创业板转至联交所主板交易,股份代号为“1385”。 报告期内,复旦微电营收呈增长趋势,其2020年营收为16.9亿元。 本次IPO,复旦微电计划募资6亿元,发行不超过12255.00万股,将分别用于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既产业化和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2个项目。 ▲复旦微电募资方向与使用安排(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根据招股书,复旦微电的股权结构较为分散,不存在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其第一大和第二大股东背后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上海市国资委和教育部。 ▲复旦微电股权结构图(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一、单年营收超16亿,格芯为最大晶圆供应商 从整体营收来看,复旦微电2018年-2020年各期营收分别为14.13亿元、14.56亿元和16.90亿元。 净利润方面,复旦微电2019年净利润为负,其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净利润分别为1.28亿元、-1.50亿元和1.60亿元。招股书显示,2019年复旦微电的净利润为负原因为市场竞争加剧下,其综合毛利率下降、研发投入增加、存货跌价准备增加等因素的影响。2020年,因为存储芯片市场价格回升、金融IC卡市场企稳等因素,复旦微电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 ▲复旦微电2018年-2020年营收及净利润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复旦微电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金额分别为1.14亿元、9611.79万元和1.12亿元,对其业绩影响较大。 复旦微电的产品主要有产品有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其中安全与识别芯片和非挥发存储器为主要的收入来源,2020年这两项产品收入占复旦微电总营收的66.97%。 ▲复旦微电2018年-2020年各产品营收占比 而在毛利率方面,复旦微电2018年、2019年和2020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46.62%、39.46%和 45.96%,其整体毛利率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复旦微电与行业其他厂商毛利率对比(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具体到客户,复旦微电2020年前五大客户中,除了南京飞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经销客户外,其他四大客户在招股书中都以字母表示且为直销客户。其中客户B在报告期内一直为复旦微电的第一大客户。 ▲复旦微电报告期内前五大客户(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而在最终客户方面,复旦微电的产品已进入手机、通讯、家电、蓝牙、汽车等知名厂商的供应链,其知名最终客户有LG、vivo、OPPO、联想、三星、美的、戴尔、格尔、宁德时代等。 ▲复旦微电知名最终客户(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由于复旦微电采用Fabless(无晶圆厂)模式,其原材料采购项目主要为晶圆和封装测试服务。 报告期内,复旦微电的晶圆供应商主要为格芯、华虹、中芯国际和台积电4家,其中格芯一直是复旦微电最主要的晶圆供应商。而复旦微电主要的封测供应商则为长电科技。 ▲复旦微电报告期内前五大供应商(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二、正在研发14/16nm FPGA芯片,171项发明专利 由于复旦微电产品线较为丰富,其既需要面对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和赛灵思等国际巨头的竞争,也需要面对紫光国微、兆易创新、聚沉股份、国民技术等国内企业的竞争。 相比恩智浦、意法半导体和赛灵思等国际半导体巨头,复旦微电在经营规模和技术上都存在一定差距。以FPGA领域为例,赛灵思FPGA芯片已发布7nm制程产品,其16nm制程产品门规模为10亿门级,28nm产品为亿门级。相比之下,复旦微电FPGA产品制程主要为65nm和28nm,目前正在研发14/16nm制程产品;而其65nm产品门规模为千万门级,28nm产品则为亿门级。 和国内企业相比,复旦微电产品线较为丰富,在营收规模上处于前列。 ▲复旦微电与可比竞争公司营收规模对比(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2018年-2020年,复旦微电研发投入分别为4.43亿元、5.50亿元和5.29亿元,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1.13%、37.35%和31.31%。 在这样的研发投入下,复旦微电共拥有境内发明专利171项、境内实用新型专利7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登记证书160项和软件著作权225项。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0年12月31日,复旦微电研发人员共有847人,占员工总数的58.45%,核心技术人员5人,包括复旦微执行董事及副总经理俞军、执行董事及总工程师程君侠、副总工程师沈磊、电力电子事业部经理及产品总监孟祥旺、安全实验室主任王立辉。 核心技术人员中,俞军、程君侠、沈磊均来自复旦大学专用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丰富的学术背景和研发经验。 孟祥旺则拥有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光学工程硕士学位和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凯瑞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2002年加入复旦微电,曾担任硬件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等职位,现为产品总监、电力电子事业部经理。 王立辉则为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2010年加入复旦微电,现为安全实验室主任。 三、上海市国资委、教育部合计持股超30%,董事长、总经理具为复旦出身 复旦微电的第一大股东为复旦复控,复旦复控的持股比例为15.78%,其实际控制人为上海市国资委。第二大股东则是复旦高技术,持有复旦微电15.37%的股份,实际控制人为教育部。上海政本则为第三大股东,所占复旦微电股份比例为7.51%。 此外,由于上海政本和上海年锦的执行事务合伙人均为上海微电,其总计持股比例为9.62%;上海圣壕、上海煜壕、上海煦翎、上海壕越均为复旦微电员工持股平台,其执行事务合伙人为上海煜冀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系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比例为5.07%。 ▲复旦微电股东名单(来源:复旦微电招股书) 复旦微电自然人持股比例最高的则是复旦微电董事长蒋国兴和总经理施雷,2人分别持有0.88%的公司股份。 蒋国兴和施雷都出自复旦大学。其中,蒋国兴曾任香港华裕科技有限公司执行经理、复旦大学产业化与校产管理办公室主任和上海复旦复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1998年7月,蒋国兴加入复旦微电,现任董事长、执行董事,同时兼任复旦高技术董事长。 施雷则曾在上海市农业投资总公司、上海太平洋商务信托公司、上海市商业投资公司任职;1998年,施雷加入复旦微电,现任执行董事、总经理,同时也是科技园创投董事。 复旦微电作为复旦系企业,不仅复旦大学间接持有其股份,其相当数量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员也出身复旦大学。如今,复旦微电成功在科创板上市,或许能够提升其经营规模,缩小和恩智浦、意法半导体、赛灵思等国际巨头之间的差距。 但同时,复旦微电的产品线较多,净利润波动较大,也有相当一部分资金来自于政府补贴,值得投资者警惕。
对话英特尔物联网专家:自主学习是边缘AI发展的最高阶段
作者 | 韦世玮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8月4日消息,近日,英特尔在AI计算盒主题分享会上与众多合作伙伴一起,分享了AI计算盒一系列最新落地成果。 同时,英特尔公司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博士,以及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技术销售经理刘波等英特尔高管和技术专家,围绕AI计算盒的软硬件技术优势进行剖析,并分享了他们对边缘AI技术发展趋势的看法。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通讯、存储技术。”张宇谈道。同时他认为,边缘AI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目前我们还处于第一阶段,也就是边缘推理阶段,而自主学习是最终目标。 会后,张宇、刘波等英特尔高管和技术专家还与智东西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在探讨英特尔AI计算盒过去一年创新应用的的同时,还分享了英特尔在边缘AI计算赛道的布局和规划。 ▲英特尔公司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博士 一、AI计算盒:AI推理加速能力高达8倍,已落地数十个场景 何为英特尔AI计算盒? 简单来说,该方案融合了第11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OpenVINO工具套件、英特尔Media SDK等软硬件产品和技术,通过英特尔成熟的平台级能力,帮助各层面合作伙伴与最终用户加速边缘AI应用的开发和工程化落地。 而AI计算盒的诞生也与边缘人工智能的发展息息相关,尤其是细分的智能视频分析市场。相关行业预测数据,到2022年,智能视频分析市场的规模或将超过1800亿人民币,复合增长率为34%。 同时,智能视频分析解决方案也将在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能制造、智慧零售等10余个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为了顺应智能视频分析市场强劲的增长态势,为行业提供发展所需的强大算力,英特尔在2020年就正式推出了AI计算盒参考设计,在基础算力、AI加速和软件栈配置等方面都有着不少优势。 基础算力层面,AI计算盒基于英特尔10nm SuperFin制程工艺,拥有更低的功耗设计,支持最新PCIe 4.0高速扩展接口,使得处理器的单线程处理能力提升23%,多线程处理能力提升19%,为智能视频分析提供强劲的算力支撑。 AI加速方面,通过集成英特尔锐炬Xe显卡、英特尔GNA 2.0神经加速器,以及面向深度学习优化的VNNI指令集等,AI计算盒可获得高达8倍的AI推理加速能力。 在软件栈配置上,英特尔Media SDK通过统一的API访问接口、优化的媒体库访问,能够让AI计算盒提升视频播放、编解码以及格式转换效率,获得实时4K视频通信所需的60 FPS HEVC视频编解码能力。 同时,AI计算盒所集成的英特尔OpenVINO工具套件,能够有效支持从边缘到云端的深度学习推理。 基于AI计算盒的一系列技术创新和设计,英特尔已和各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构建了面向各垂直领域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覆盖智能支付、智能停车、智慧社区、智慧楼宇、智能VDD、智能会议等数十个场景。 尤其是面向智慧城市和智慧生活场景,英特尔联合智芯原动、趋视科技、开域集团、中科创达、小钴科技等公司打造的AIoT解决方案,已实现全面落地。 二、张宇:自主学习是边缘AI的最终阶段 分享会现场,英特尔公司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博士还围绕AI浪潮的发展,谈了他对边缘AI发展趋势的看法和未来展望。 在他看来,推动本轮AI高潮的核心因素主要涉及算力和数据两个方面。 算力方面,当1994年全球超级五百强算力榜单第一次公布时,排名第一的超级计算机的每秒浮点运算峰值速度达到了13000/次。而在今年的榜单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3亿亿次。 “在摩尔定律的推动下,算力得到了极大提升,能够帮助我们在更短时间内完成网络模型的训练,或处理更加复杂的AI网络系统。”在张宇看来,这可以拉近AI技术与商业诉求的距离,推动AI技术落地。 数据方面,“现在AI是离不开数据的,不然得不到好的结构。”张宇提到,以Lecunet为例,普通的开放数据池中包含了超过1400万兆经过标注的图片,利用这些图片,算法开发人员可以进行图像分类的识别,而这些图片数据增加的背后,实际上是基于通讯技术与存储技术的不断提升。 “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通讯、存储技术。”他说。 此外,张宇还谈到了边缘AI发展的三个阶段,一是边缘推理,二是边缘训练,三是自主学习。 他提到,AI技术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边缘计算领域得到了普及,比如工业互联网领域会用AI技术做产品缺陷检测。不过,目前大多数的运作模式是,利用数据中心的算力和大量AI数据来训练网络模型,再把模型推送到边缘端进行推理。 现阶段,由于边缘AI更多的模式是在边缘推动,边缘推理实现起来就较为容易些。 但张宇认为,边缘设备的算力和存储都是有限的,让边缘设备做边缘推理尽管合理,但也有一定的弊端,那就是模型的更新会受到限制。“因为模型的更新是由数据中心控制的,不可能随时随地为新进的数据更新。”他说。 同时在一些使用场景对模型更新频率的要求较高,需要对模型不断进行动态训练和更新。因此在今后的AI发展过程中,边缘训练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边缘训练是AI在边缘发展的第二个阶段,但不是最终阶段。”张宇谈道,因为在当下的AI技术中,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不是完全的人工智能化。 他解释,虽然现在可以用极大的算力和大量数据训练一个网络系统,但网络模型的结构需要人提前设计,在这个过程中,人的许多意识已经嵌入到模型中,陷入到模型的使用场景和范围。 “展望五年、十年以后的边缘计算和AI物联网的发展,一定会有自主的发展。”张宇描绘了这幅画面——系统会自主化决定应该选择模型、策略、算法,会自动收集数据训练模型,把训练的结果用于实际系统。 “最终一定是自主化的过程,也就是业界说的OpenPose技术将在业界普及。”张宇说,这一阶段也是边缘AI发展的最高阶段。 三、新技术路线图为AI计算盒提供持续动力 正如张宇所说,人工智能的发展离不开计算、通讯技术、存储的不断提升。而英特尔作为一家领先的半导体公司,其产品也恰恰涵盖了通讯、计算、存储行业。 在计算方面,英特尔开发的CPU、GPU、FPGA不同的产品组合,能满足用户对计算不同的需求。 在5G基础设施方面,英特尔推出了一系列软硬件产品,包括基于英特尔架构并用于5G无线基站的SO芯片,可以实现从通讯的核心网到网络边缘的复用,极大降低开发门槛,加速软件开发速度。 在存储方面,英特尔还拥有Optane技术,能大大提升闪存的读写速度,提高存储能力。 “总之,英特尔所提供的是一个端到端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通过将5G、AI、智能边缘三者的融合,将边缘计算、人工智能推向新的发展方向,这是我们大的思路和大的战略。”张宇说。 ▲从左到右分别为趋视科技事业部副总经理夏晶,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技术销售经理刘波,英特尔公司高级首席工程师、物联网事业部中国区首席技术官张宇,开域集团数字科技负责人应翔翔 在会后与智东西等少数媒体的交流中,英特尔物联网事业部技术销售经理刘波也向大家分享了英特尔AI计算盒在过去一年的软硬件创新。 他谈道,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英特尔AI计算盒经历了几方面的创新。例如,芯片平台从上一代的Whiskey Lake更新到了Tiger Lake,其中Tiger Lake与上一代相比性能有了较大提升。 “一是在CPU侧引入了向量指令集,二是在GPU方面,Tiger Lake的EU个数最低为48,而Whiskey Lake为24个EU,i7是96个EU。”刘波说,这样AI性能、媒体编解码性能都会有大幅提升。 同时在算法生态方面,今年英特尔在零售、工业、智慧社区算法合作伙伴的基础上,又引入了其他几个算法领域的合作伙伴,从以往“打点”的形式变成“打面”,以此更好地服务更多客户。 另一方面,基于张宇在演讲中谈到的“自主边缘计算是边缘AI发展的最高阶段”,英特尔目前在这方面有何布局? “算力方面,AI到了自主学习后对算力的要求会更高,同时也对数据处理的方法提出新挑战。”张宇解释,尤其在边缘AI方面,如何做数据标注等都是有别于数据中心的学习特点。 在这个方向上,英特尔一直在做相关工作,针对数据标注不断地扩充英特尔软件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也将体现在以后的版本中。 与此同时,英特尔提供了SPU算力战略,包括CPU、GPU、FPGA、AI加速芯片VPU等产品组合,芯片不同的架构也在不断迭代,还区别于不同的芯片工艺。 “昨天,我们发布了今后几年英特尔非常清晰的工艺路线图,我们会更多地利用最新技术帮助客户提供更新一代的产品,这些产品不仅可以满足用户对算力的要求,同时也是异构的。”张宇谈道。 英特尔可以通过封装技术将不同模块整合在一起,满足异构的计算平台,满足用户对算力和功能的多样化需求。“这些都是为我们今后实现自主学习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他说。 那么,英特尔最近公布的新制程工艺和封装技术路线图,将会给AI计算盒带来多大的提升? “第11代的Tiger Lake处理器和第10代相比,EU数量增加了三倍,整体媒体编解码能力和AI推理能力得到了相应倍数的提升。”张宇提到。 在后续的产品里,AI计算盒的集成显卡都将采用Xe架构,与独立显卡架构一致。“这样就保证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软件接口,能让用户的AI网络模型在集成显卡、独立显卡,甚至在不同CPU和AI加速芯片之间进行迁移,带来极大的编程易用性。”他说。 结语:英特尔助力边缘AI应用生态落地发展 随着5G、物联网、云计算、边缘计算等技术的发展,给我国新基建带来了重要的变革力量。其中,AI技术作为其中的核心技术引擎,也在持续推动多种技术向各个行业赛道的融合发展。 英特尔作为一家全球科技巨头企业,其领先的软硬件技术也为各行各业的AI生态建设提供了不可小觑的力量。未来,我们也期待英特尔能够和更多合作伙伴一起,为共同推动边缘AI应用向更多领域落地,实现行业智能化成熟发展。
摸着石头过河!揭秘中国重器的锻造史
经历过屈辱年代的中国,似乎更清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而成就中国工业的,从来就不是充足的资金,优厚的条件,而是自立自强。 01 隐姓埋名,只为造出核潜艇 四川“九〇九”基地,号称中国核动力工程的摇篮,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动力的研发基地。 1965年开始,很多人告别妻儿,只身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深山,他们的任务就是研制核动力装置。 核潜艇,是人类工业制造领域最尖端最复杂的装备之一,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就是一张白纸。上世纪70年代,这个核潜艇陆上模式堆厂房里发出了中国第一度核电。 在核潜艇下水前,要先建一个环境条件一模一样的陆上反应堆进行模拟试验,解决核潜艇上的所有设备、仪表、系统管路、电缆的合理布置和精确定位问题。当年,陆上模式堆是否能建成并稳定运行,直接决定了核潜艇能否建造出来。 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退役后停放在青岛的海军博物馆。上万个控制阀门,4万多个零部件,上千种材料,全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 02 中国第一台12500吨水压机 成就一桩跨世纪钻石婚 位于齐齐哈尔的一重集团里,5层楼高的巨型水压机,将体积比一辆汽车还大的火红钢锭,像揉面一样不紧不慢地锻造,这台设备最大的压力超过1万吨。 重型锻压设备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象征,离开这样的巨型机,就无法造出重大装备,更谈不上工业化。 毕东芬和方瑞农夫妇一起庆祝了结婚60周年纪念日,他们两人一起参与设计建造了中国第一台12500吨的水压机,也因为这台水压机而结缘相伴。 1958年,刚大学毕业的毕东芬和方瑞农被分配到新中国第一个重型机械厂,参与到万吨水压机的研制中。 一重集团 12500吨水压机设计师 方瑞农 年轻的工程师们在无先例可循,也没有大型机床可用的情况下,制造出一个世界一流的设备,创造出一个新的奇迹。 这台12500吨的水压机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后,为中国造出第一艘核潜艇,建成刘家峡和葛洲坝大型水电站,提供了基础支撑。 2006年12月30日,15000吨水压机试车成功。被称为“超级大力士”的它,几个小时就可以把重达600吨的钢锭像和面一样锻造成各种形状。 “华龙一号”核反应堆压力容器、千万吨炼油厂的加氢反应器,中国一半的大型锻件都出自这个车间。 现在,中国已经可以自行设计制造大型模锻油压机、万吨挤压机等多种成型装备,具备了大型锻件的综合制造能力,甚至制造出世界上压制力最大的8万吨模锻机。现在我国万吨以上的模锻压力机已经超过10台,为“中国制造”,锻造更加强劲的未来。 03 3000多名从未见过飞机的人 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飞机 江西南昌,航空工业集团洪都公司,在瑶湖机场的停机坪上,一架飞机已经在这里静静停放了60多年。这是新中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架飞机,初教5。 早在建国之初,中国人就决定制造自己的飞机。1951年4月23日,就在南昌,这个八角亭式的厂房里建立了洪都机械厂。 建厂之初,3000多名技术人员来自全国各行各业,但他们连飞机的样子都没有见过,更不要说造飞机了,只能先学着修理从朝鲜战场运回来的损坏的飞机。 两年时间,洪都自己制造了大批零部件,修理了162架飞机,1954年4月1日,开始自己生产飞机。92岁的雍正球那时担任了初教5的设计师。 制造机翼,没有专门的机床,用的是锉刀。1954年7月3日,初教5首次试飞成功。从资料来厂,到试飞成功,只用了133天。 今天,从洪都出厂,即将交付的是新一代双发高级教练机——L15猎鹰,这架教练机战训一体,受到国际市场青睐。 70年过去,从教练机到歼击机,从运输机到预警机,走出了中国自主研制的道路,中国航空工业聚滴成海,云月万里。 中国挤压设备上线,国外无缝钢管价格应声从16万元降到5万元一吨。 高吨位挤压机,也被认为是一个国家制造能力的标志性装备。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拥有这样的重型装备,但核心技术国外公司并不卖。 2004年,雷丙旺他们下定决心自己研制,可当时中国的高端制造比世界先进水平至少落后20年,完全靠自主研发谈何容易。 传统结构压机的一根立柱的重量就超过100吨,而四根这样的柱子,才能承受住36000吨的力量。他们联合二十多家院校、企业的技术专家们协同攻关,三年艰辛研发,终于造出这座地面高度10米、重3700多吨的庞然大物。 这是目前世界上挤压吨位最大的设备之一。拥有这样的设备,可以将坚硬的钢坯一次挤压成形。2009年7月13日,这台重型挤压机热调试成功,挤压出第一根P92无缝钢管。 当时,这样一根长6米、直径0.8米的P92无缝钢管,市场价要16万元一吨,可消息一经发布,国外厂商迅速降价,降到了5万元一吨。 04 “东风”号 5 年未能启航的真正原因 1960年4月15日,下午3点30分,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在上海举行下水盛典。 但鲜为人知的是,由于缺少柴油主机,“东风号”5年后才真正交付使用。 今天,中国已经能够研制生产世界先进的大功率船用发动机,在长兴岛上的现代化船厂里,正在建造超大型油船、集装箱船和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 正是由于先进的船舶设计和高质量的建造水平,2020年,中国赢得了全球造船市场44%的订单。摸着石头过河,这是中国特色的改革历程,也是中国工业自力更生的真实写照。 原标题:消息一出,国外厂商从16万元猛降到5万元!因为我国“巨无霸”的这个 动作 编辑|孙志成 王嘉琦 杜恒峰 校对|卢祥勇
苏炳添在论文里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4日电(记者 宋宇晟)几天前,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 北京时间8月1日晚,在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中,中国选手苏炳添以9.98秒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作为首位闯进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人,他再次创造了历史。中新社记者 韩海丹 摄 这让不少人开始关注苏炳添以及百米短跑。有细心的网友发现,苏炳添此前已被正式聘任为暨南大学副教授,同时还曾发表过“研究自己”的论文。 更多网友的反应是这样的↓ 微博截图 微博截图 那么,这些论文写了什么?苏炳添又是怎么“研究自己”的? 记者通过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查询,发现其中共收录3篇以苏炳添为研究对象且作者中包含苏炳添本人的论文。 其中,《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分析了近年来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成功经验,提出未来发展措施以及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启示。 论文截图 《优秀短跑运动员苏炳添的技术优化训练研究》采用跟踪调研法和录像解析法对苏炳添技术优化训练问题进行分析,旨在说明专项技术优化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论文截图 《运动行为志研究:短跑技术实践叙事》则通过与苏炳添对话,重点讨论步幅变化与起跑脚的技术改进、跑步中能量利用率的合理性、力量训练与训练中的伤病、“量”与“强度”的关系,以及起跑反应时训练的“听枪身体感”问题。 论文截图 这些论文中既有对短跑具体技术的探讨,也有对中国短跑成绩的总结,还提出了未来中国短跑高质量发展的措施。 而苏炳添不仅参与上述研究,更通过自己的实践经验,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关键的技术参数。 论文截图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外,论文也关注到中国百米短跑近百年的起伏。 1932年,第十届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中国短跑选手刘长春,为中国速度按下启动键。 《新时代中国男子100m短跑:回顾与展望》一文写道,自此,我国百米运动员开始融入世界百米赛场。 这篇发表于2019年的论文指出,梳理近年中国男子短跑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中国男子100m短跑的发展,呈现出典型高质量发展的特征。 当地时间8月1日,东京奥运会男子百米半决赛上,中国飞人苏炳添以9秒83创下亚洲纪录,刷新个人最好成绩,成功晋级决赛,他也是首个进入奥运会决赛的中国飞人。中新社记者 富田 摄 2010年,劳义在广州亚运会上10.24s的成绩夺得男子100m短跑冠军,这是中国在亚运会获得的第1枚男子100m短跑金牌。在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苏炳添以9.92s的成绩夺得男子100m冠军并打破亚运会纪录。 “新时代以来,中国男子100m短跑取得的优异成绩颠覆了‘身体条件不适合’等传统认知。”文章称,由此,我国男子100m短跑开始跻身世界前列。
“你算老几”事件背后的中芯国际:国运、期待、不涨的股价
文 | 谢泽锋 编辑 | 杨旭然 出品 | tide-biz “你算老几”事件其实并不是无脑吵架,经过大概是这样的: 群内正在讨论ArF光刻胶,中芯国际光刻胶负责人杨晓松认为国内在这一领域基本是空白,“厂家都不敢见我”,言下之意是:你们都在瞎炒概念。 这时候方正证券首席电子分析师陈杭坐不住,直接就怼了:“你算老几?” 随后,该分析师亮明自己的观点,并转发了自己撰写的研报,大意是:中芯国际只是个代工厂,说白了属于集成商、做的是来料加工,并不是最核心的底层硬科技,当前成熟制程供应链国产化比依托于美国技术的7nm制程更有意义,中芯国际要配合好上游设备材料公司,做出合格产品即可。 结果是,该分析师被踢出群。 作为中国大陆最先进的芯片制造企业,中芯国际肩负着“全村的希望”,国产替代的顶梁柱。再不济,也是全球第五大芯片代工企业,焉能让人如此diss? 但实际的情况是,在火爆的半导体夏季行情中,中芯国际成了股价表现的“后进生”,股价上市即巅峰,去年7月16日登陆科创板,首日上涨至95元的高点后,便一路下跌。直到今年7月末,股价才开始有所上涨。 中芯国际的股价走势,与它所肩负的期待和声誉都严重不符。 01 股价“后进生” 就在芯片股大面积爆发的同时,中芯国际股价却迟迟不涨。 今年以来,“茅指数”熄火,锂电芯片光伏接棒。据统计,Wind半导体指数年初至8月2日涨幅为46%,7月份上涨达到14.62%。 个股方面更是将行情演绎到极致,刚刚被大基金二期“相中”的南大光电半个月翻倍; 富满电子4月份至7月末,三个月上涨了4倍多;晶瑞股份7月以来上涨69.49%...... 半导体ETF指数表现(2021年1月至今) 然而就在芯片股大面积爆发的同时,中芯国际股价却迟迟不涨,进入7月末才开始稍有启动的迹象。 中芯国际股价表现(2020年7月至今) 盘子大,估值高,一直是压制中芯国际股价的原因。且相比其他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属于A+H股上市,有港股为参照坐标,资金在介入中芯国际时需要考虑港股的估值因素。 和自己对比来看,自中芯国际登陆科创板后,其A/H溢价率一直维持高位,差距最大时,A股股价是H股股价的3.65倍,最低也有2.31倍。 和“友商”对比来看,台积电、三星、联华电子只有二、三十倍左右的市盈率,中芯国际高达上百倍。制程工艺在国际上尚未达到顶尖水平,却收获了超越国际顶尖公司的估值水平。 2020年,中芯国际实现高增长,全年营收274.7亿元, 同比成长24.8%;归属于公司的净利润43.3亿元,同比成长141.5%,但这其中包括了高达24.89亿元的政府补助,扣非净利润仅有16.97亿元。 有一种说法是,中芯国际代表着国内最先进的半导体制造技术,这些先进技术是极其稀缺且具备战略意义的,如果从这个角度去定义企业的价值,百倍市盈率并不高。 类似医药股的管线估值,军工企业的武器型号估值法,“战略估值法”在本质上和矿产资源公司的“矿产蕴藏量估值”一样,都是乐观市场情绪的产物。 资本市场虽然充满情绪,但长期看还是一个讲成长、讲业绩的地方。 02 研发投入占比国内第一,但还不够 庞大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也是台积电甩开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 简单来说,“IC设计-晶圆代工-封测”基本构成了芯片产业的流程图,其中,晶圆代工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但在芯片制造“奥运会”的舞台上,中芯国际还只是预赛水平,不够进入决赛圈的资格。 论技术实力,中芯国际的制程水准,平均落后于台积电、英特尔、三星等企业两代甚至三代的水平。 全球来看,目前10nm及以下制程工艺领域,仅有台积电、三星和英特尔三个玩家,他们属于绝对的第一梯队。其中,仅台积电一家就独霸了全球将近6成的市场份额,其地位和影响力无可撼动。 第二梯队则是以格罗方德、联华电子为代表,他们早在4-5年前就已经实现14nm制程工艺。 而中芯国际第一代 14 纳米 FinFET 技术则是于 2019 年实现量产。而由于美国的“技术封锁”,其12nm工艺和7nm工艺尚未实现量产。 相较来看,台积电早在3年前就已经实现7nm的量产,如今更是几乎垄断全球7nm芯片的生产。不仅如此,台积电的5nm工艺去年年中进入量产阶段,苹果、华为、高通等均为台积电大客户——其高端芯片都只能由台积电代工,方可由图纸变成实物。 最新消息显示,台积电4纳米工艺芯片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开始试产,2022年实现量产;3纳米产品预计在明年下半年投产,2纳米工艺正在开发中。 收入方面,台积电的主要收入来自先进工艺。2021财年一季度财报显示,5纳米制程占其当季营收的14%,7纳米制程占35%。先进制程(7纳米及更先进制程)的营收高达49%。 中芯国际就要逊色不少:55/56纳米依旧是中芯国际主要营收来源,占比高达32.8%,其次是0.15/0.18微米,占比30.3%,40/45纳米占比16.3%。先进工艺14/28纳米营收占6.9%,这一数字去年同期还是7.8%。 由于美国的“芯片禁令”,台积电已于去年9月断供华为。华为将旗下麒麟710A芯片转给由中芯国际代工,采用14nm制程工艺,而其此前为台积电12nm制程工艺。但该芯片目前仅能搭载荣耀Play4T、novel 8 SE活力版等中低端手机上。 庞大的资本开支和研发投入,也是台积电甩开竞争对手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芯片是极为烧钱的行当,2020年台积电资本开支为186亿美金,预计2021年将达到300亿美金,在接下来三年,台积电计划投下1000亿美元的“军费”,继续扩大自己的优势。 对比来看,中芯国际2020年资本开支为57亿美元,因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清单,公司在采购美国相关产品或技术时受到限制,带来了不确定风险。因此,今年计划的资本开支缩减为43亿美元,并且大部分是用于成熟工艺的扩产。 技术研发投入上,中芯国际研发资金占营收比重其实并不低,近4年维持在20%上下,台积电为8%左右。但研发投入规模方面,相去甚远,比如2020年台积电研发费用用254亿元,中芯国际为47亿元,台积电是中芯国际的5.4倍。 半导体领域的马太效应愈演愈烈。头部企业占据核心资源,拥有巨额的资本开支,优势愈发明显;晶圆代工方面更是如此,现在的台积电难逢敌手,天下无敌——“老大吃肉,老二喝汤,老三吃剩的,其他基本上就没什么存在感。” 怪不得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曾表示:芯片代工业务就交由台积电来做,国内还是负责好芯片设计就好了。 03 人才,还是人才 中芯国际人员流失率大约是台积电的3-5倍。 经过了之前的离职风波后,梁孟松和蒋尚义双双留在了中芯国际,这对公司乃至整个中国芯片制造业来说,都是一大好事。 梁孟松功不可没,当然为留下他中芯国际也“下了血本”——股权激励+薪资翻4倍+赠予价值2250万的住房。 梁孟松2020年的总酬金为493万美元(约合3185万元人民币,包括赠予的住房价值)在所有高管中名列第一。而在2019年,他的薪酬仅有34.1万美元。 芯片产业是典型的人才密集型行业,随着国家对芯片的大力扶植,以及资本的风口涌入,芯片技术人才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 而中芯国际的员工离职率却高的离谱,甚至常年高于20%,近两年有所下滑,2018-2020年员工流失率分别为22%、17.5%、17%;而台积电这一数字常年在5%以下。也就是说,中芯国际人员流失率大约是台积电的3-5倍。 离职人中,40岁及以下员工离职率高达94%,北京和上海两地占比为67.8%。 由于跳槽率高,中芯国际被调侃是 " 黄埔军校 "和" 培训基地 ",从中芯国际出来的人大都去了三星、台积电、英特尔等大厂,中芯国际为他人 " 做了嫁衣 "。 人才结构方面,台积电研发人员约有5000-6000人,其中博士就有2000多人;而中芯国际2020年的研发人员不增反降,由2530人下降至2335人,其中博士236人,硕士1030人。 2020年中芯国际研发人员平均薪酬36.2万元,2019年这个数字是31.9万元,涨幅约为13.48%。这个涨幅远低于中芯国际2020年24.77%的营收同比增速,以及141.52%的归属净利润增速。 同样作为硬科技的代表,华为2020年员工人均年薪高达70.6万;台积电为41.9万元,研发人员则更高,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与总裁魏哲家2020财年年薪双双攀升至9774万元,增加2988万元,增幅达44%。 后入局者也在奋力高薪挖人。OPPO今年最新的招聘中,对与数字芯片设计相关的应届生,年薪都开到了46万元。 薪酬和奖励是绕不开的坎,为了挽留人才,5月19日,中芯国际计划拿出6753.52万股股票,奖励给了包括梁孟松在内的3944名员工,员工只需要以20元/股的价格购买就行,按照当日股价计算,相当于打了不到4折。 不过,股权激励的条件是,若要完全获得限制性股票,2021-2024年营业收入的年复合增长率须达到7.0%,EBITDA的年复合增长率须达到2.5%。 “野性激励”并非一劳永逸,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也是留住人才的关键。 21年前,为避开《瓦森纳协定》,张汝京引入了高盛、祥峰投资、汉鼎亚太、德意志管理基金等一批外资股东。在美国上市时,中芯国际的股东数量多达75个,这也为后来的内部纷争埋下了伏笔。 长期以来,中芯国际利益错综复杂,派系斗争不断,公司高层频繁更迭。20多年来,中芯国际经历了4任董事长、5轮CEO,掌舵者寂静更换,台湾系、海龟系、本土系水火难容。 在中国芯片产业寻求突围的历史档口,中芯国际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04 写在最后 资本令人狂热,也会令讲究理性和逻辑的分析师“失去理智”。 现状却是冰冷残酷的。短时间就追上台积电、三星、英特尔、高通、AMD、英伟达等世界级巨头近乎“白日做梦”,指望中芯国际一家企业解决“卡脖子”问题并不现实。 看到股价的暴涨,有人认为中国的半导体崛起十拿九稳,但光有资本扶持远远不够。 这是一个产业链的系统性的“突围”:设备、材料、工业软件等基础领域作为根基;IC设计-晶圆代工-封测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庞大的终端市场是坚强的市场后盾;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此外,还要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深厚的资本纵深,“十年磨一剑”的战略定力。 中芯国际作为“全村的希望”,不会缺钱,但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去走向成熟。毕竟在这个行业里,钱不是万能的。
吉利新能源掉队,李书福“孤注一掷”推极氪,一手好牌打坏了?
文 | AI财经社 王达叶 编辑 | 冒诗阳 7月的一个周末,北京东三环外的合生汇人流涌动,蔚来、理想、小鹏、哪吒、北汽极狐、东风岚图等23个“新造车”品牌将展车搬到了这家购物中心的5楼和6楼,推广自己的产品。与大部分展车开放的布置不同,一辆红色极氪001被放置在三层隔离带中,消费者需核验身份排队入场。 “展台人太多了,没办法。”现场工作人员告诉AI财经社,“有很多消费者会问到配置的问题,比较复杂,我们需要一位一位解答,所以进场的人数控制在五到八人。” 事实上,让极氪品牌需要就配置问题对消费者“复杂”解释的,正是极氪自己。 由于外观和性能上的吸睛,极氪001自发布后即成为网红。自今年4月15日于上海车展期间宣布开启预定至6月15日,该车订单数已超过7万单,极氪官方表示2021年的产能已售罄,此后大定(预付定金)的消费者需等到2022年春节后交付,等待时长近7个月。 “外观很酷,性能数据各方面都出众。”一位大定消费者告诉AI财经社,“其实现在没有实车,我们基本上都是在盲定,换做是其他新造车品牌肯定不敢就这么下单,看重的还是吉利的能力。” 称赞的声音不仅来自消费者。今年4月,理想汽车创始人、CEO李想在逛完上海车展之后也称赞极氪001的产品力。 然而,从推出时被业内高光称赞到质疑声不断,极氪很快将一手好牌打坏了。 减配、退订……极氪伤害了“种子用户” 极氪001新车发布刚满两个月,新车还没交付,就遭到不少用户的退订、转单抵制,转折点正是6月15日公开的“订单售罄”声明,而后又因“悄悄”更换核心配件而达到高潮。 7月12日,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就极氪品牌延期交付的消息向公众致歉,他在发布于极氪App上的一份声明中提到:“作为一个年轻的品牌,极氪是不完美的,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了拉近与网友之间的距离,安聪慧在致用户信中自称“聪聪”,他表示,为了让大家早日提车,7月10日极氪发布了延缓三项新配置选装的说明,却忽略了大家对个性化配置的急迫需求。 原来,过去一个月中,极氪宣布选装了空气悬架的订单可能会延迟,此外,极氪001WE版的隐私玻璃需要选配,副驾座椅通风、光感天幕等配置则只有在明年交付的车型上可以选配。 但颇为尴尬的是,该份声明发出的第二天,有用户发现这款车配置表中的配件被悄然更改。这一次,涉及更为核心的电机组件。 先是车辆参数表中的最大峰值扭矩,分别从384Nm和768Nm改为343/384Nm和686/768Nm,之后极氪001电机供应商又被发现变化,从日本电产变成了日本电产和威睿电机,甚至一款极氪001申报车型的电池供应商也变更为威睿电动。 “事先声明,电机我只认可原来你们宣传和申报的电产电机……如果最后交付不是……我一定会法律维权,说到做到,共同见证。”看到极氪换电机后,一位大定车主表示。 此时,极氪001所遭问题由小及大,消费者相继经历了订单暂停、交付时间延长、配置更改、标配变付费选配等,由此部分消费者戏称“买极氪,就像在等待开盲盒”。 虽为新品牌,但对于一家成熟的汽车企业,尤其是体系能力居前的吉利而言,出现这种问题很不寻常。 “因为今年下半年各家公司都会遇到缺芯、缺零部件、导致产品下不了线的问题,这已经不是个别现象了,从早期特斯拉Model3到蔚来,都存在延迟交付订单的情况。所以对极氪来说,在交付延迟这件事上也没什么苛责的。”一位相继供职过大众、蔚来的行业高层告诉AI财经社,“所以关键在于,当出现延迟交付时,如何做好与客户的沟通和关系磨合,这个是极氪需要进步的地方。”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责,极氪的问题在于过于急躁。 “极氪太着急开始做产品营销,太急于学习新造车,希望把很多环节公开给外界来制造关注,但产品端和营销端又没配合好。”一位分析师告诉AI财经社,由于上游供应商问题,新车在从开发到量产上市的周期中更换供应商并不罕见,但极氪太早开始“盲定”,量产还未准备充分,就开始接订单,显示出品牌的急躁心理。 “电机同(燃油车)发动机的地位不一样,更换电机,对性能的影响还是可控的。”上述分析师向AI财经社表示,但问题在于,“电动车竞争太激烈了,极氪的产品发布越早越好,以至于没有准备好,翻了车。” 极氪层层递进的营销策略,消耗了大量用户初见这款车时产生的好感。过度营销的后果是,车主更加愤怒,纷纷认为自己是被割了“韭菜”,不少人因为失望而选择转让大定的订单。 7月20日,安聪慧在参加完深圳车友会的第二天,面对媒体时,把目前的退车风波归结于两个方面,“直接真正面对用户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我们的经验和能力需要快速迭代升级,不排除我们存在管理方面的问题,但我们的态度是坦诚的。” 但与安聪慧诚恳的态度形成对比,极氪却“警告”转单消费者,转单后若干权益可能受影响。 “一场真正的改革,学费总是要交的。”上述行业高层告诉AI财经社,“大家能够下这么多订单,的确也是对极氪的认可,但是不能伤害这批种子用户。” 不看好纯电路线,李书福“脱靶” 极氪急躁的营销背后,作为吉利旗下首个高端纯电动品牌,极氪承担着吉利补课智能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重任。 今年3月23日,极氪科技正式成立,其中吉利汽车持股51%,吉利控股集团持股49%。吉利控股董事长李书福亲自出任极氪董事长,吉利汽车董事长安聪慧出任极氪CEO。首款车极氪001三个车型的补贴后零售价为28.1万元-36万元,被认为是承担吉利新能源攻坚和品牌向上两项目标的关键。 事实上,极氪是真正意义上由吉利独立打造的高端品牌。此前,吉利曾打造中高端汽车品牌领克,5年累计售出近50万辆,单车平均售价15.6万元,超过很多合资品牌。但在外界看来,该品牌早期产品的重要卖点为“与沃尔沃同平台”。 吉利控股沃尔沃后,通过腾挪合作,将沃尔沃从产品、技术到品牌,全方位服务于吉利、领克两品牌,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吉利却只能学会自己走路。AI财经社了解到,2019年蔚来汽车现金流最为紧张时,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想过将蔚来出售给吉利,但由于彼时的蔚来缺乏真正的核心技术,并没有打动李书福。 更为关键的是,李书福前几年把重点精力都放在燃油车上,但自主品牌“一哥”的燃油车优势并没有维持几年,行业很快换了赛道。在新能源板块,吉利的销量规模与吉利汽车的市场地位严重不相符。 可实际上,吉利对新能源汽车的发力时间并不晚。2015年,为了响应国家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号召,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战略,率先进行电动化转型,目标到 2020 年新能源和节能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 90%以上。 彼时,李书福作为两会代表,常常为甲醇汽车和混动技术奔走,他并不完全认可一些企业“AII IN”纯电动汽车的发展路线。 2018年5月29日,吉利正式发布“智擎”新能源动力系统,其中技术路线相当繁杂,包含了混动、纯电 EV、甲醇、燃料电池等四种系统,当时的口号是以吉利博瑞GE轻混为开端,未来全新产品都将全面实现电气化,此后三年内,吉利规划将30多款新能源和节能车型推向市场,支撑2020年吉利汽车集团实现年产销200万辆。 然而,从2015年到2020,吉利新能源大多沿袭自“油改电”的产品策略,再加上多项并行的技术路线分散了精力,“蓝色吉利行动”的实际执行进展慢于预期。 2020年全年,吉利汽车新车累计销量为132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6.8万辆,同比下滑39.8%,仅占整体销量规模的5.2%,与“2020年销量中90%为新能源汽车”的目标相去甚远。 再看今年上半年的数据,今年1-6月吉利汽车累计销量63万辆,其中吉利新能源车累计销量为3.07万辆,在吉利总销量中的占比仅为4.8%。 至于原因,华西证券分析认为,一是吉利汽车品牌和产品战略过于庞杂,二是“油改电”产品力比较弱。 事实上,吉利控股集团的组织架构极为复杂,旗下包括吉利汽车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吉利科技集团、吉利新能源商用车集团、铭泰集团五大业务分支,涉及国内外家用车、商用车。 其中,整车品牌多达10个以上:吉利、领克、几何、极氪、沃尔沃、极星、宝腾、路特斯、伦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其中,多个新能源品牌却分属于不同的子公司,产品定价区间存在重叠,子品牌面临相互竞争。 图/吉利控股集团官网 “过去这些年吉利汽车抓住了油车的顶峰时期,像跟奔驰的合作、对沃尔沃的收购都很成功,所以在民营汽车里是做的比较好的,也算是享受燃油车这些年的市场红利,过了几年安稳的日子。但时间长了,也容易躺在功劳簿上岁月静好,这种感觉就像是冲劲锐气有点不足了,‘国企’的氛围也比较重。”一位熟悉吉利汽车的业内人士告诉AI财经社。 在多品牌战略下,吉利重心难以明确,而过于分散的品牌也导致资源无法高度集中,因此吉利旗下的电动车大多表现平平。 其中典型代表,就是极星汽车和几何汽车。2019年,几何作为吉利全新的新能源品牌推出,但2019年几何汽车全年销量约为1.3万辆,其中主销车型几何A大多单月销量维持在千辆水平,与竞争对手相比,表现平平。到了2020,几何汽车销量约为1.03万辆,同比下降18.4%。 而极星在2020年全年上险量仅为365辆,在豪华品牌排行榜中垫底。如此耗资巨大、沃尔沃背书的一个高端纯电动品牌,由于没有突出的个性和性能,在中国市场遭遇销量滑铁卢后,高层纷纷出走,极星前途未卜。 承认蓝色吉利失败 ,李书福为极氪“孤注一掷”? 今年2月,李书福在万字内部信中坦诚,“蓝色吉利行动”失败了。 “蓝色吉利行动计划虽然没有如期完成,但也不奇怪,这不是战略方向错误,也不是战略执行失败。”李书福写道,“历史时机没有成熟,外部战略条件没有形成,这样的失败例子比比皆是。中国车企中有,欧美日韩车企中也有,我们不必为此沮丧。” 同时,李书福也宣布目前吉利已经形成两个蓝色吉利行动计划方案,将混合动力、插电混动、增程式插电混动、智能化纯电动等核心赛道作为未来方向;极氪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 为实现目标,吉利整备了四大架构来造车,覆盖从纯电、混动到燃油,从紧凑型到中大型车型的全面产品布局需求。其中,SEA 浩瀚架构和 CMA 主要面向“新造车”。基于此,2021年起吉利计划加快新能源领域的产品开发节奏,SEA 浩瀚架构首款车型极氪001将在10月份迎来量产交付。其他新车还包括星越 L(CMA)、领克 09(SPA)、全新博越(CMA)、全新帝豪(BMA)。 然而,其中哪个产品分得更多资源,仍然是问题。有行业人士认为,吉利的新能源旁枝太多,整车端品牌和技术路线繁杂,业务端推造车平台又推极氪,以至于极氪总部搬去宁波寻求支持。极氪甚至不能够从吉利内部,找到足够的资源。 “其实是为了表示吉利对极氪的足够重视,李书福才让安聪慧来‘定乾坤’,其他运营层面的人员都是从各地方豪华车企抽调来的,有蔚来汽车也有奥迪汽车,有做过用户运营的新兵,也有从能源、AI、酒店以及短视频公司的混合人才。”上述投资人告诉AI财经社,“所以它已经摆出要做高端车的样子。” 然而,在整个电动化新老玩家以及跨界玩家冲击下,极氪仍然面临着各路夹击的竞争。前有造车新势力三巨头蔚来、小鹏、理想强势围剿,后有百度、小米等科技公司重金入场,以及同样与华为合作落地的备受关注的极狐、赛力斯,还有传统车企不断推出的新产品如广汽埃安、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上汽智己、R汽车等定位高端智能电动车正在陆续落地。 “现在就是看品牌力和消费者的认知了,国内的很多品牌包括吉利、长城、广汽等自主车企的品牌向上,甚至从蔚来等高端向下推中低端市场车型的过程中,新企业都会面对一些困难,都是在试错里调整。”上述行业人士向AI财经社表示。 6月25日,吉利汽车宣布撤回科创板上市申请,公告称“待有关条件成熟后”再推进。在外界看来,作为一家老牌车企,吉利汽车距离科创板的要求仍有距离。同一天,吉利汽车还正式宣布极氪智能科技公司全球总部落户宁波,与宁波共同投资建设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高端零部件产业园。 另外,极氪汽车的股东发生变化,大股东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从股东中退出,新增股东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是由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90%)以及浙江华普资产管理有限公司(10%)合资控股,上海华普国润汽车有限公司的法人安聪慧,就是自称“聪聪”的极氪公司CEO。 虽然股东方发生变化,但是极氪并未脱离吉利控股的管控。“华普国润是上市公司0175(吉利汽车港股代码)体系下公司。”对于外界解读的“极氪脱离吉利汽车”的传言,吉利汽车副总裁杨学良澄清道:“现在是将原来吉利汽车集团旗下部分资产并入上市公司体系,放在极氪名下。” 言下之意,极氪独立上市的进程已经开始了。“把极氪拆分以后,吉利集团独立上市也会产生影响,(很难说)去除了极氪的吉利还是不是还属于科创企业。”对此,上述高层表示,“为了极氪孤注一掷,对于吉利来说,已经付出代价。”
技术革命下新锐品牌的“四力模型”
零售就像四维空间,在加速构建“点线面体”。 在《三体》中,外星种族“歌者文明”扔出张名片大小的二向箔,太阳系化为二维视角。 刘慈欣认为在四维空间中,三维物体的内部结构可以被人透视,人可以清晰地目视身体的无限细节,包括骨骼,内脏,细胞,血液和心房间的流动。 在中国零售40年的变迁中,我们很难找到更为贴切的词语来表述其履历的厚重感。 若从四维化的角度来看发展,那我们早已从原始线下单点交易发展至线上全生态;从空中鸟瞰零售的蓝图,目光所及之处不断上演着竞争、吞并、打通链路等纷争,这一切在虚拟网络中缩小为“空间内履约效率”。 从大态势讲零售经历4次变革,20世纪90年代,百货商店诞生,学术界称之为现代商业的第一次革命;紧接第二次变革,超级市场(supermarket)出现,折扣货仓开启国内货架模式的流行;第三次变革,基于大工业发展,连锁商店兴起,成为社会化大生产的驱动力;第四次网络技术引发零售变革,打通线上线下新协同方式,让众多新锐零售品牌爆发。 智远将从零售大视角出发,依次从线下商超、传统电商的O2O变革,从国货品牌市场四力模型变化出发,融入更深层技术底座,带你纵观技术视角下从采到销完整的数字化营销链路。 新零售的发展及市场状况 说起零售你能想到什么?这个词汇总是在人心智中无法界定边界,譬如卖菜、电商、沃尔玛、Costco等,就连隔壁开超市的王大爷都能撇撇嘴说“我在做新零售”。 国家标准《零售业态分类》(GB/T 18106-2004)将零售从总体上分为“有店铺”与“无店铺”两大业态,共计包含17种小类型。 零售发展是持续处于第二曲线双边迭代的过程,我把它分为上中下三个阶段。 上半场:线下商超野蛮生长 我出生时依稀记得家里有各种各样粮票,经常去拿票换糖,那些记忆至今保留在脑中无法抹去。 1953年到1977年是中国发展的票证时代,千家万户拥有各种“票”,它们成为中国百姓过日子的基础保障。此时,百货商店的职能除提供商品与服务外,更倾向于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与分配。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市场商品端供应变得不太一样,1981年零售企业信息化开始,中国正式进入软件时代,比如当时盛行的汉卡、办公WPS等,1982年京城首个超级大型菜市场在海淀区成立。 1984年北京出现超级市场(supermarket),简称自选超市,消费者可以通过自助购买方式选取喜欢的商品。 直到1985年中国凭证凭票可购买粮、油、电视机、自行车等大宗商品外,其他品类都不必再凭票购买;同年,天津南市食品街开放、北京中关村电脑城开放。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超级市场”零售业态引入中国,此阶段零售革命爆发,该概念对零售业的革新与发展及社会变化带来三大影响: 1.货架销售流行 2.购物环境升级 3.商品包装变革 因超级市场采用自选购物方式,难免会对原有零售形态造成巨大冲击,开架售货尽管不是国内首创,但却因此而发扬光大,现在出现的折扣商店、货仓式商店、无人自助也均是“自选或自我”服务式。 其次,货架模式意味着环境陈列要注重整齐及美观度,这样才能创造愉悦的购物环境,恰巧这种方式取代了传统脏乱差的食品市场。 再者,由于商场升级,促使商品进一步变革,厂商不得不设计全新的包装,众多小众品牌开始在包装的“差异化策略”上下功夫。 1990年至1998年十年发展中,首家条码自选商场在沪开业,家乐福、沃尔玛分别进入中国,哈尔滨建成中国第一条现代化商业街,大润发在上海开店,自动售货机开始大面积进入市场。 根据《中国零售发展历程1981~2005》数据分析,社零年均增长率21.99%,各种全新业态,业种相继而出,经营探讨也逐渐走向规模和质量探索阶段,连锁合资整合信息化升级等热点开始出现,同时中国进入全新线上化时代。 中场:线上线下新技术变革 智远把1999年的零售分为线上和线下双驱动岔口两个维度,线下方面基于马斯洛需求论特征。人的生活条件提高之后,各方面都开始注重生活品质,这造就了大超市的品类细化。 众多大型商超开始关注生鲜食品,随后出现生鲜、社区超市等多种形态的延伸。《中国零售百年变迁史》指出,此阶段,连锁超市销售规模逐年递增,也成为中国最具市场活力与竞争的新业态。 1999年以后,自行研发和生产的自动售货机进入中国零售市场,除业态逐渐多样化,营销渠道也在此时间出现新空间。 广东珠江频道在1992年开播了中国大陆第一家电视购物节目,四年后,1996年,大陆第一个专业购物频道BTV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此时的中国外资零售巨头将会员制引入中国,但受限于消费者习惯不同等诸多因素,仓储会员店的模式并未得到快速发展,但线下商超会员制模式却在本土化创新后得到迅速推广,成为零售企业管理客户不可缺失的手段。 而从线上维度观察,1999年,中国第一家C2C电子商务平台8848诞生,1个月后,阿里巴巴上线,经过三年发展变革,C2C模式的淘宝诞生,开启线上零售的变革年。 在新技术加持下,C2B、C2C、B2C多模式可以在平台并存,并逐渐进化为自营式电商。2011年5月支付宝拿下第一张支付牌照,网上订货、电子支付、送货到家,三步合一变为可能。 移动与无钞票化逐渐成为国人的日常,技术类B端企业也得以快速发展,如做单一客户管理的Salesforce。电脑收银机条形码、POS系统;物流管理、供应链、库存管理成为超市规模扩张的支撑。 移动互联的崛起,支付完善物流的提升,让电商迅速脱离PC时代,加速成熟,同时也为新一轮零售革命兴起添砖加瓦,新的风潮已然具备了基础条件,如早年零售基础设施的端点Terminus。 由此可以看出,零售业在高速发展阶段会进入变轨期,高速并不意味着失速,它呈现为融合状态,驱动供给侧发生变化是最大要素,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时代红利外和技术发展。 下半场:双融合,新零售协同发展 2008年~2017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率保持在13.76%,这意味着中国零售再次进入分岔期:其一为传统零售本土力量崛起,其二是移动电商进入纵横发展并卷入O2O,影响到了中国各行各业。 2012年之前,电商商业模式创新,2014年跨境电商和O2O火热,2016年发展出了全渠道到家业务,此刻“新零售”被从业者们首次提出,以线上线下融合为最显著特征,同时,这批“先锋”对38万亿社会传统零售发起总攻。 直到2017年初,“线上线下”新旧零售争论被统一,数字化成为基础设施,进一步融合为互联网基础认知。每次摧枯拉朽的混战背后,本质凸显出了一条“技术驱动”的清晰轨迹。 对于线下而言,这9年进化,核心在于品类的裂变,智远把它分为百货、超市、便利店三种模式。 百货专业店购物中心从最初的“百货店”,顺应时代,依次发展为“品类专业店(专业化规模化演变)”到“集合店(综合化)”,最终到“购物中心(综合化、单个数字化)”。 超市则从小商超到综合大卖场,再到专业店,组合发展;便利店则从全品类到重点门店,少量单品到场景门店,单品依次循环。 过去辉煌虽永远无法再现,但每次变革都是时代技术与内容的颗粒化在细化,更精准地切合用户需求。 新锐品牌的崛起 以移动互联网流量基础为底座,我把品牌分为四个类型,分别为自有品牌,网红品牌,电商品牌和新锐品牌。 自有品牌往往是企业或个人注册,品牌产品可委托也可以自生产,网红品牌指网络直播中走红的品牌,它有“销量大”与“直播走红”两大特性。 电商品牌通常在电商渠道销售,不接受传统线下渠道。 那什么是新锐品牌?智远总结后认为,它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在市场各流量渠道表现突出时,抓住潮流或年轻需求等趋势拔地而起,譬如三顿半、王饱饱、完美日记、元气森林等,而背后的形成与技术和文化变革有巨大关系。 新锐背后是技术变革 有人说新锐品牌基于三个条件,分别为“营销策划”“网络效应”和“消费升级”。在智远看来三者都对,但不是根本。 我们先用远距离地看发展,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每次社会变迁背后,无疑紧跟着技术迭代,商业领域发展更是技术推动的结果,譬如从机械化到电气化,从电气化到自动化,如今正在进行智慧化和智能化。 技术进步的最直接产物是生产工具的变化。工具改变了人与人的链接方式,进而推动文化的发展与信息的流通,新技术代表新工具,工具与信息代表效率,从而改变社会分工,创造新需求。 网络节点中更高的生产效率意味交易成本的贬低,从而倒逼生产成本减低,这样人的社会分工才会更加被细化,分工细化是推进经济发展源动力之一。 有了分工细化才有产能交换,所以生产效率提高产能,只需要较少劳动力,生产者就能拥有更多空间,也就增加新的消费需求。现在的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直播新媒体本质是新技术带来的新工具,用工具推动经济的同时在改变“营销方式”。 站在现有电商平台、品牌消费者的角度看,营销意味着解决买卖双方匹配的过程,智远总结认为“营销代表着交换,是信息与需求的交换与传递”。 中心化节点造就文化变革 在交易结构网中,商业的价值表现并不直接来源生产方,而是由交换产生的。 交换的基础是链接。高铁、飞机等交通工具使得人们拥有更便捷的通讯网络,本质也是在解决人与人的连接交流。 那么拉回到现代来看,数字化让人们打开手机就能与好友发送语音、拉群沟通,这使得人与人,人群与人群有更低的成本连接,“更多连接”意味“更多交流机会”,也意味着彼此信息的传达让彼此有更好的发挥。 再用蔡司镜头聚焦看近10年的技术迭代,在传统网络基础设施上新基建大力发展,信息,物流网络不但催生出9块9元包邮,也改变人的出行消费习惯,这才是新锐品牌快速崛起的前提。 连接不断改变人彼此交换方式,还在碰撞出新文化产生,如网络流行语“YYDS”,还有基于直播出现的“老铁经济”这些都是不断种草产生的新需求,背后是技术推动的结果。 按照马斯洛需求论,消费者拥有更多碎片时间后,就开始追求精神消费。 过去必要性消费的重点在于产品的耐用与品质,后来逐渐过渡为产品的功能性,而现在营销又细分于产品的调性、美感。 因为技术,让消费者从信任到习惯,从习惯到追求归属感,如今的品牌又增加了精神文化的含量,成为社交不可缺失一部分。 过去学校教育塑造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我们在学校接受信息文化,而现在只需通过网络就能涉猎新认知。 所以新技术带来的效率,让人与人的链接变化从过去的地域、血缘、劳动关系变成了“圈层关系”。 不同的圈层造就不同的价值观念,也就有了新锐品牌的价值空间;基于不同价值判断,产生新的营销模型,如今在新技术媒体下大行其道。 双驱动的“四力模型” 哲学家韦伯有句经典语录来阐述营销,他说:人类是悬挂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而恩格斯说:一切社会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在人的头脑与追求的真理的日益增进中寻找,而应在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中探索。 由此来看营销的本质其实是创造意义价值,并将意义价值展示在网络上,而近些年出现的新锐品牌正是如此,背后是营销的革命,而革命背后是新技术崛起。 市场视角品牌的四力模型 在过去市场人眼中的做品牌需要有三力,即“品牌力,营销力和渠道销售力”。 10年前(2010年)中国消费品的连锁百强企业中,华润,联华超市;家乐福,沃尔玛;物美,永辉,好又多是市场主力。 这意味着单品牌若想在市场中抢占消费心智与份额,那主力消费渠道还是在“商超”。 再看线上渠道,此时的市场如何呢? 巨头经历过3Q大战、微博大热,而开心网与人人网马拉松式得域名官司正式落幕,移动互联网时代迎来3G产业大热,视频网站乐视、酷6网、优酷,一个个迈入纳斯达克。不过,电商O2O还未正式崛起。 品牌当时营销策略除电视广告,也开始做第一轮网络营销,譬如当年康师傅植入《嘻哈四重奏》,可口可乐策划《在线宴请飞轮海》活动等。知道了消费者在哪里,传统企业品牌也明白网民爱干什么,就重精力投入此地。 10年的巨变使得线上多元发展,但始终离不来信息、社交、电商、生活。 于是技术驱动演变出众多平台,出现微博头条、抖音、小红书、哔哔哩哔,但这些对品牌营销而言也发生新变化。 技术的迭代使得品牌的塑造也不断进行加码,也促使品牌拥有的新名字的定位很“新锐”,新锐品牌不但需要商品力、销售力、还需要营销力和运营力。 技术底座下的“四力模型” 我们不妨再看下近些年新锐品牌花西子,完美日记,它们都是在新媒体发展阶段诞生并逐渐打造知名度,享受新渠道和新消费人群的红利,背后对营销的四力定位是如何操作。 常规营销人看到的市场打法为: 单品牌入驻各大种草平台(抖音,小红书,天猫,京东)产出内容,然后种草到私域流量,再通过流量社群做会员制,通过会员制裂变做新增长,这样不断循环。 唯一劣势在于,随着时间拉长用户的生命周期在私域中就有所下降,同时公司需要大量运营人员对多个平台人肉进行管理。 但在技术视角下,大企业若想做新锐品牌构建私域闭环生态,那四力模型就应该提前布局好,这一切才能形成复利循环。 技术视角的四力是什么样呢? 其一商品力,包含PLM(商品的生命周期),SRM(采购管理),CMS(内容营销管理)。 其二销售力,包含(DTC商城建设,POS,导购会员)企业应该提前建设好DTC商城,分销导购制度,甚至有布局线下支付。 其三运营力,包含OMS(订单管理),从公域平台的订单到私域平台订单信息打通,WMS(仓促物流管理),plus(会员制)用户的会员分层;WMS(仓促物流管理),plus(会员制); 其四营销力,以用户为中心构建私域增长模型,提高销售与互动转化效率。 智远把营销与技术视角四力融合,总结新锐品牌起盘有几个步骤如下: 尽可能以细分产品为切入点,找到空白市场品类;然后通过核心内容不断破圈,借助小红书,微博抖音,传统电商,高颜值线下门店等进行种草强化认知与口碑,不断吸纳公域流量。 然后通过自建商城(DTC)模式沉淀品牌资产,做好社交私域与电商私域双重布局,利用信息流广告竞争触达用户使用户圈层放大。 然后巧借跨界营销达人出圈,从而围绕自身平台和公域平台打通结构网,实现公私域营销的融合策略。 技术底座下的全视角 新锐品牌有巨大市场空间,众多传统品牌也在以此方法论进行转型,这意味着零售技术的创新和变革,是从流通模式结合内容,深入到商品本质,是国货零售品牌的第二大增长曲线。 在大零售体系的四维空间中,每个品牌都是小节点犹如麻雀一样,身体虽小五脏俱全,由此可见四力模型是支撑单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数字化链路的基础,也是连接四维空间最重要一环。 怎么搭建一套技术维度的四力模型呢?我把它总结为“技术底座,数据平台和前端应用”三大维度,分别围绕产品切入市场,能卖,多卖,到卖爆各阶段递进式。 技术底座背后是什么样? 首先先了解基础知识,基于四力模型的基础设施结构是什么样呢? 众所周知云计算包含三种形式,基础设施(Iaas),平台即服务(PaaS)和软件服务(SaaS)。 再说一个概念,人所用高速互联网宽带,局域网均来自于互联网数据中心(Internet Data Center),简称IDC,IDC服务商为众多B端客户提供基础服务,如虚拟主机,邮件缓存以及增值服务数据库,数据备份等。 在此基础上对应Iaas平台,主要承载容器,NAS存储,分布式文件存储,域名服务等技术。 其上层能力为企业数字化PaaS平台,集成平台,软件生产系统,你日常使用千万级DAU产品看到的视角交互就来自于这里,这一切打包为基础设施技术底座。 大品牌做数字化底座的核心在于夯实基础,从底层解决资源云化,可持续迭代技术架构,保持稳定运维和敏捷二开的基础能力,以及内外部应用的互联和互通的能力。 在此环节有个中间商叫做erda(企业数字化平台)与软件生产系统(Trantor),前者承担四个能力分别为多云架构管理,DecOps体系,微服务治理和快数据体系。 换成文科思维你可以理解成: 它像是大脑处理器中的理性脑,支撑你接受到的信息稳定发展,同时延伸更多复杂事情的处理,后者主要生产多软件基层平台,或许你都用不上,因为多数中小企业会选择成型服务商。 我们做任何技术,本质都是改变业务,减少劳动力提高中间效率,由此而言,市场在某些阶段呈现“业务驱动”,换句话说,公司订单用户规模数据庞大时,才会做“技术”升级。 业务视角从能卖到卖爆的技术鸟瞰 因此企业无论孵化多少新锐品牌,技术视角都需达到从能卖,多卖,好卖,爆卖四个阶段依次迭代。 等于说从营销到引入流量,到销售各渠道完成下单,再到订单,商品库存渠道履约生产,最终需要建设一套完善从采到销的数字化业务链路。 智远总结在1.0能卖阶段,新锐品牌企业首要建设的是全渠道运营中心,主要分为6个维度和2大配置,来满足上下游的各项需要。 其中主要包括商品中心、库存中心、订单中心、规则中心、结算中心、报表中心。 在2.0多卖阶段新锐品牌的核心是支持全渠道销售业务,但很多品牌在此并没有全链条实现,还是常规将货品分别上架多个电商平台,一大堆后台人工操作。 此时若搭建全渠道业务架构主要包含运营规则、销售场景、智慧导购、数据平台、能力中心(商品管理,交易管理,会员管理)等5个方面。 每个模块又分较多细节,譬如销售场景,H5落地页(抖音,快手,小红书,微信生态)形成一云多端的模式,方便管理且可视化强。 譬如智慧导购场景,基于DTC小程序从线下场景下单到添加企业微信,完成最后一公里的闭环。 3.0好卖阶段主要突出用户和会员的全域营销,通过会员权益管理和客户生命周期运营实现精细化。 技术方面设计主要分为四个维度,会员信息,会员等级,用户标签,会员积分,在不同阶段技术设计侧重有所不同,最终核心沉淀高价值用户。 最后新锐品牌的第四个阶段为“爆款+营销+供应链”全打通,犹如你看到市面上的元气森林、完美日记将每个单品形成SOP化。 此阶段需要结合两大能力,其一为营销管理,其二为供应链管理。 而这一切都集成在统一后台,营销的核心在于实现裂变增长,而供应链则需要能够及时交付,及时实现商品价值,最后基于内容,权益,会员营销中心形成公私域打通,真正数字化管理。 总结一下: 用大零售视角看“新锐品牌”就犹如结构网当中的一环,万箭不离其宗技术迭代才是本质。 所以新锐品牌的发展不应该简单的定义为“商品卖爆”,而要从技术视角去构建自身壁垒墙。 即四个维度“商品力、运营力、销售力、营销力”与大零售打通,形成旗下子集。 《三体》中太阳系的二维化意味着全盘毁灭,而在零售的多维空间中,它们或会与新商业共存。 就像高铁,汽车无人驾驶未来能在同一条道路进行;要成为新维度中一分子,或成为高维形态中的血脉,骨骼,子神经系统,才能搭上未来的便船。
20年间从11万到上亿像素 聊聊手机影像那些事
在从前,想要拍张照片实属不易,而现在的人们仅用手机便可以随手记录生活中的点滴。从夏普J-SH04第一台拥有摄像头的手机开始,手机开始进入了随时随地可以记录的手机影像时代,在接下来的20年里,手机的影像功能越来越强悍,功能越来越丰富,特别是在2010后,智能手机开始普及,影像功能也乘上了这股东风,手机的摄像头结合社交app的有机结合,顺势发展的更加猛烈了。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在手机影像发展史中,一些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那几台手机。 夏普J-SH04:第一台有摄像头的手机 夏普J-SH04是世界上第一款能够摄像的手机,于2000年10月份正式发布。当初日本移动运营商j-phone联合夏普共同推出这款内置CCD摄像头的手机。机身设计采用了日系手机流行的“细长直”按键手机。屏幕采用96x130像素256色液晶屏。但这部手机当时并没有引起市场的轩然大波,原因是这部手机的摄像头只有11万像素,简要之,就是啥都拍不出来,但对于在手机中置入摄像头这一点的创新尝试,是值得肯定的。 NEC C313:会旋转的摄像头 NEC C313于2004年上市,当时这部手机的顶部摄像头翻转设计让人惊喜。C313保留一颗后置摄像头,通过摄像头的位置旋转来实现拍照以及附带的“自拍”,实现后置摄像头的功能。但该机的摄像头支持2倍数码变焦,拍照时最大可提供640*480像素的照片,但只有30万像素。尽管成像清晰度不尽人意,但却是成就了反转摄像头。 诺基亚N93i:是手机还是摄像机 谈起诺基亚N93i,大家一定会想起它独特的外观。诺基亚N93i于2007年2月份上市,该机的全镜面面板设计让人眼前一亮,与此同时,N93i采用了双向翻盖设计。这一设计使得N93i可以从手机摇身变成一台小型数码摄像机,更加方便了摄像操作以及提供更接近于DV的拍摄手感。诺基亚N93i摄像头像素为320万,支持最高3倍光学变焦,等效焦距34.25-94.1mm,光圈为f/3.3,该摄像头经过卡尔·蔡司认证。小型DV机设计与当年较出色的镜头配置,得到了大家的喜爱。 iPhone4:智能手机影像的标志性手机 说起iPhone4大家都不会陌生,当年这部手机堪称“完美”,更是具有跨时代意义之作。iPhone 4是苹果公司于2010年6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发布的手机产品。iPhone 4的拍照功能和前作先比,有了质的飞越。首先,iPhone 4是首款配备前置摄像头的苹果产品。其同步配备的Facetime功能,更是开启了手机史上视频通话的大门。 后置摄像方面,iPhone 4相机的像素从320万提升至了500万,搭载了一颗1/3.2英寸背照式CMOS感光元件。支持5倍数码变焦、背侧照明及触控对焦,配备闪光灯,支持30帧每秒的720P视频拍摄。智能手机摄影的新纪元由此开启,是一台受手机影像发展史中标志性的手机。 LGP925:第一台双摄手机 如今的手机普遍都不只有一个摄像头,而第一台突破单摄像头的手机便是LG的LGP925。2011年2月14日,LG上线了世界上第一台支持双摄的手机LGP925。该手机拥有8G的运行内存,而两颗摄像头达到了500万像素。引用偏振技术,结合双摄像头可以完美地合成3D影像。 诺基亚Lumia 1020:第一台400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 2013年7月11日,诺基亚Lumia 1020正式在纽约发布亮相。该机后置卡尔·蔡司认证的4100万像素PureView摄像头,采用第二代O.I.S.光学防抖,并配备LED补光灯+氙气闪光灯,以及f/2.2光圈,4秒延时快门,Lumia专业拍摄,诺基亚称之为迄今为止最为先进的背照式感光元件。这一款手机的摄像实力毋庸置疑,诺基亚Lumia 1020搭载Pro Camera软件,它能够帮助你调整曝光度,白平衡,快门时间和胶片ISO值。结合4100万像素摄像头,保管你一秒钟变资深摄影师。手机摄像能这么酷,诺基亚Lumia 1020帮你开眼界了。 华为P9:相机厂商调教的手机摄像头 华为P9是华为公司于2016年4月6日在英国伦敦发布的手机产品。该手机搭载麒麟955处理器,屏幕采用5.2英寸1080p,屏占比72.5%。相机采用前置800万像素摄像头+后置1200万像素双摄像头。两颗镜头一个采用传统的RGB传感器,另一个为黑白传感器,主摄像头使用了1200万像素的索尼IMX286,单颗像素尺寸1.26um,像素尺寸比P8提升了24%。除了这些基本参数以外,华为P9最大得惊喜便是和相机品牌徕卡合作。 徕卡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相机品牌,昂贵的价格是徕卡的品牌标志,同时伴随着的更是一种精湛的制作,一种深厚底蕴的文化。华为与徕卡在P9中的合作,对于华为未来在成像技术特别是手机摄像头的调教提升层面上有着深远的意义。华为多次表示P9不仅是采用了徕卡认证的镜头,而且在镜片、成像、用户体验等多方面均由华为与徕卡共同设计完成,并将徕卡独特的浓郁色彩风格融入到成像中。用华为P9拍出来的照片细节更加丰富,成像更有质感。相机品牌与手机品牌的合作,带来的不仅是优秀的镜头参数配置和图像处理方式,更将摄影文化带到了手机领域中。
梦龙雪糕被指中外用料不一,网友称其“双标”,官方回应后又删除
近日,梦龙冰淇淋被指中外用料不一冲上热搜。 微博博主@游戏打折情报发文称,梦龙外面一层巧克力和其它地区一样,都是来自比利时的可可脂;但国内版里面包的冰淇淋却是大比例植物油(更正:没有经过氢化工序),只有少量的奶粉,因此只能称为“植脂型冰淇淋”。“国内版的梦龙连‘M’图章标识都没好意思打上,而其在欧洲生产的梦龙却是牛奶制作的。” 针对梦龙疑似采用不同配料的行为,多数网友愤怒地称其“双标”。相关的话题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公开资料显示,梦龙MAGNUM是和路雪(中国)有限公司旗下的高端冰淇淋品牌,而后者为英国冰激凌企业,总部设在英国 ,在全球拥有多家分公司,是联合利华旗下企业。在品牌京东官方旗舰店里,单只梦龙冰淇淋的价格在10元左右。 针对此事,梦龙官微于8月1日回应了质疑。 根据国家标准GB/T31114对冰淇淋的定义,梦龙产品属于其中的一类一组合型植脂冰淇淋,因为梦龙产品是冰淇淋和巧克力的搭配。这里的“植脂”指的是冰淇淋选用了“植物油脂”,并不是指冰淇淋中使用了植脂末。 此外,梦龙还提到,今年5月上市的“梦龙素享”,用植物油脂代替动物油脂,植物蛋白代替动物蛋白,之后会有更多的植物基产品加入到产品线当中。 不过,随后梦龙官方微博已将该回应删除。 据市界报道,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其实冰淇淋国内外双标情况是比较普遍的,首先要关注相关标准、标识,看冰淇淋材料表中是否列出人造奶油;其次,再参照国外售价,售价不同的话,原材料等级肯定不同。因此,关键要看配料表里是否有显示,如果没有显示“说明是在欺诈消费者”。 事实上,此前也存在食品国内与国外存在双重标准的现象。比如,2014年,上海市消保委曾发现,mini奥利奥巧克力味小饼干国内产品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比例为55%;而对比网上销售的同款美国产品发现,其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比例仅为30%(该结果仅是当时的情况)。
市值蒸发千亿 深陷建厂“泥潭” 台积电怎么了?
2021年6月9日,有观众在南京的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观看台积电的展台(来源:由钛媒体拍摄) 透过这家在全球芯片代工产业举足轻重的公司,可以看到中国未来芯片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钛媒体编辑丨林志佳 贸易摩擦与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台积电——这家位于中国台湾地区的晶圆代工龙头企业突然成为了全球焦点。 有产业媒体报道,原本台积电在4月23日斥资28.9亿美元增加的南京28nm工厂成熟制程产能,日前遭到了拜登政府的施压,美国敦促台积电不要启动中国南京扩厂计划。 在本月15日举行的台积电 2021 财年中期财报会上,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直接驳斥了这一传言。 刘德音表示,台积电南京厂在2020年第三季度完成一期量产,现已达到16nm制程每月25000片的产能。而扩张的28nm产线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到2023年达成每月4万片的产能。 同时,为了安抚拜登政府,刘德音在此次财报会上透露,去年宣布斥资120亿美元的台积电美国亚利桑那州5nm芯片工厂,如今已动工,目前进展顺利。首批美国雇佣的工程师在4月下旬已经抵达中国台湾地区,接受5nm技术培训,预计设备将在2022年下半年进厂,5nm一期月产2万片晶圆的项目将于2024年开始量产。 刘德音还强调,台积电的5nm系列仍将是美国商用最先进的大批量生产技术,“欢迎客户在美国增加产能,台积电能够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承诺。” 不过,这样一番表述并没有收获投资者的信心。截至7月30日收盘,台积电市值达到至6049亿美元,相比今年2月最高的7260亿美元,市值蒸发超千亿美元。 一边要快速扩建南京28nm成熟制程产线,一边要在美国推进亚利桑那州5nm芯片工厂计划。正如曾在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产业有着多年经验的业内人士陈鑫(化名)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所讲的那样,“(台积电)现在就是墙头草,它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一个思维。”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企业,也是与三星、英特尔并列全球仅三家能够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的公司之一。尤其是7nm以及5nm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目前全球只有台积电和韩国三星两家公司可以生产制造。 展锐设计的6nm 5G芯片T770、百度的7nm昆仑二代芯片均由台积电代工。并且,台积电已准备启动3nm芯片量产,1nm技术研发上也取得突破。 芯片产业的制造流程,包括芯片设计、芯片制造代工以及芯片封装三大链条。 “代工”这个词看似并不高端,但在芯片行业恰好相反,芯片的代工比设计对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台积电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近乎垄断地位,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研发与投入。 由于缺少ASML的极紫外光刻机(又称:EUV光刻机)等重要先进半导体制造设备,以及半导体产业过去投入不足,目前中芯国际制造的芯片制程工艺最高也仅达到14nm。中芯国际在2018年10月首次对外宣布14nm芯片研发成功,到2019年才成功流片,2019年第四季度才实现量产,比台积电等公司落后近四年之久。 短短不到一年,台积电市值蒸发千亿。而且在面临中美关系急转直下等挑战下,台积电正深陷被迫投资2000亿建美国厂的泥潭之中。当年承担半导体半边天的台积电,如今究竟怎么了? 台积电是如何创立的? 尽管在过去的30年时间里,全球半导体贸易市场中,美国企业占据近50%的份额,一直在芯片行业保持着领先的地位,但美国的芯片企业却只设计不生产,基本交由台积电做代工制造。因此,美国对其的依赖程度也相当高,据波士顿咨询等机构的数据显示,美国市场占据台积电总销售额的61%,而整个中国台湾地区拥有世界半导体产业30%的市场份额。 当前,半导体的生产企业主要分三类: 一种是Fabless,即无厂半导体公司,只设计研发不生产,典型就是中国华为的海思半导体、美国的高通、英伟达、AMD等; 第二种就是IDM模式,即通过全流程垂直制造整合型企业,从设备到原料、从设计到制造、从封装到检测全都负责,甚至还可以给其他企业做代工,典型例子就是三星、英特尔; 第三种就是台积电这类Foundry厂,典型的代工制造企业,不会参与芯片企业研发设计这种环节,但它的芯片制造能力独步全球,在半导体制造环节达到垄断的地步,是芯片产业的中枢。 回顾过去,中国台湾地区电子产业腾飞起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庞大的电子零部件集成产业链为支撑,核心是代工。大批中小型电子企业通过拷贝或借助美国、日本等国外的技术,靠组装和品牌外观创新形成自己的品牌,并迅速转为应用型产品,获得利润。 英国《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关于中国台湾地区电子产业的社论文章称, 早在19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就认识到半导体行业的潜在经济重要性,并制定了一项战略。最初,中国台湾地区主要专注于从美国转移技术,建立研究机构和中心,然后支持研究落地成果化的衍生型公司发展。后来,随着企业开始寻找私募投资,政府重点提供赠款、补贴和税收优惠,以支持学术界、研究机构和工业界。 台积电的成立,要从1974年讲起。 那时全球正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大涨,打破了当时旺盛的中国台湾地区出口生意。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推动“十大建设”,其中三项是重化工行业;二是在1974年初找行政院秘书长费骅,来共同商讨下中国台湾地区是否可以发展新兴科技项目,要他对未来工业发展想办法做重大突破。 费骅找到当时他的同学、电信总局局长方贤齐,而后两人又找到了当时在美国无线电公司(RCA)担任研究主任的潘文渊,潘文渊发现当时中国台湾地区正在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制电子表、电子计算机工厂,这些工厂都是进口集成电路(IC)在台北装配,毫无技术可言,而集成电路是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零部件,如果中国台湾地区能制造集成电路,则有助于所有电子工业发展,让其摆脱装配成高科技产业,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他们认为,制造集成电路技术不宜自己研发,因为时间长,花费巨大,可以引进在美国等国外有许多对集成电路技术学有专精的海外学人、技术等。于是,潘文渊写了一个“积体电路计划草案”,建议从美国引进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最终决定:拟投入1000万美元全力推动集成电路工业发展;中国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ITRI,简称“工研院”)成立“集体电路示范工厂”;请潘文渊在美国筹设“电子工业技术委员会”,协助工研院引进技术到台。 而潘文渊放弃满额的退休金,提前从RCA退休,并邀集了一批华人专家开始讨论技术的方向,最后他们选定了基于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MOS)技术的Foundry方向,于1980年5月成立中国台湾地区的第一家制造集成电路的公司“联华电子公司”(简称“联电”),生产应用于电子手表的四寸芯片供各方使用,目前是全球第三大的晶圆代工厂。 此后,政府与RCA签订实训合约,由工研院派出第一批19位年轻的工程师去RCA工厂接受实地训练。这19位里包含了后来担任工研院院长的史钦泰,和后来的联电董事长曹兴诚。 与此同时,当局又决定在半导体方面再上一个台阶,遂决定发展超大型积体电路(VLSI)。经过孙运璿等人的邀请,张忠谋于1984年从美回台,先担任工研院院长,发展6英寸晶圆技术,此后张忠谋提议将大型集成电路实验工厂移出,成为民营的超大型集成电路公司,为更多电子公司服务也可带动上下游电子公司发展。 事实上,自少年时期,张忠谋就在美国哈佛、MIT留学,并在加入德州仪器(Ti)之后飞黄腾达,不仅在25年内坐到了德州仪器全球三把手的高位,更成为了半导体行业的领军人物之一。 随后,李国鼎带着张忠谋等前往拜访民间台企负责人,希望他们每个人投资0.18亿美元,总资本额超过1.9亿美元的一半,就成为一家真正的民营公司。但结果并不理想,民间7家台企只投资了3500万美元,占总投资额的24.1%;就在此时,远在荷兰飞利浦公司得知此一讯息后,主动找张忠谋等人,希望投资51%,主导该公司的经营。但李国鼎认为,投资额不得超过资本额的四分之一,公司经营权应该由我方主导。最后,飞利浦争取投资4000万美元,占27.6%股份;不足的7000万美元由中国台湾地区的“国发基金”等共同投资,占48.3%为最大股东。 1987年2月24日,台积电由此诞生。张忠谋辞掉了工研院院长职位,出任台积电董事长。国发基金、荷兰飞利浦公司,以及7家台企的私人投资,这三大类也成为台积电成立初期的原始股东。 在此良好基础上,经过由工研院电子所推进的电子IC产业示范设置计划(1975-1979)、二期发展计划(1979-1983),超大型积体电路(VLSI)计划(1983-1988),以及次微米计划(1990-1994)之后,中国台湾地区逐渐形成了自有发展体系。在位于新竹和台中的科技园区里,包括台积电、芯片封装龙头日月光、联发科、“芯片代工二哥”联电、旺宏电子等都居于此,开发全球超过70%的信息技术行业产品,过去五年创造超过330亿美元的年收入,从而形成了一个从芯片设计到制造、封装,以及生产晶圆、设备、面罩和化学品的完整半导体产业链。 凭借着美国扶持、转移的技术,2019年,中国台湾地区科技电子产品出口额高达1900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57.7%,最近十年(2007年-2016年)电子产业增加的附加价值,高占GDP增加额的28.2%。可以这样说,电子产业撑起了中国台湾地区经济的半边天。 目前,中国台湾地区在芯片代工、封测产业分别占全球芯片市场份额的70%、50%。而在芯片设计方面仅次于美国,全球市场份额超过18%。其中,台积电则在全球芯片代工市场中的份额达到60%以上。 台积电的三次转折点 半导体产业技术门槛很高,具有周期性成长和衰退效应。张忠谋曾提出“张忠谋定律”(Morris’s Law),就是每隔四、五年,全球半导体制造产业会经历一个“景气循环”,这一法则后来被与英特尔创始人提出的“摩尔定律”相提并论。 现在来看,过去34年,台积电经历的挫折和高光均于此有关。在张忠谋的领导之下,台积电经历了三次重要转折点,从而造就了今时重要地位。 台积电发展的三个时期(图片来源:Digitimes) 第一阶段(1987年-1998年) ,台积电强调了其作为纯芯片代工厂的地位。与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内的其他公司一样,寻求在半导体制造领域站稳脚跟。当时,台积电发展的重点是制造芯片,不干涉客户的业务,秉持中立的核心价值,希望客户可以完全信任台积电,从而有朝一日能与英特尔抗衡。 到了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台积电的商业模式和企业文化发生了巨大变化,推动其向技术领先性方向转移,加大研发力度,触及芯片设计板块,增加了部分收入,从而摆脱与其最大竞争对手“联电”的竞争。 第二阶段(1999年-2007年)期间 ,台积电利用强大的运营能力,实现连年盈利,占据芯片代工市场半壁江山。通过将其可观收入的8%投入研发,台积电的技术领先地位得到保证。2000年开始,台积电大力投资建立其数百人的研发团队,在0.13um和0.18um工艺节点上加码研发,提前扩大了对联电的领先优势,此后确立了其在工艺先进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 对于工艺节点,张忠谋也有着独家秘诀。 根据台积电对外发布的一份发展规划报告显示,该公司在18至24个月的时间范围内,以相互支持的“双螺旋”方法推进工艺节点。例如,台积电其中一个蓝色研发团队在18到24个月的时间内,专注于28nm节点,然后转向16nm、7nm和3nm节点。与此同时,一支研发红队瞄准了20nm、10nm和5nm工艺。两只队伍相互竞争,相互支持,共同创造业务,最终依靠市场竞争来脱颖而出,从而保证了台积电工艺技术的领先地位。 台积电芯片逻辑工艺路线图(来源:台积电官网) 2009年之时,在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萧条打击下,台积电迎来了其发展的第三阶段。当年,台积电发生了三件大事: 1、由于台积电2009年收入同比大减59.5%,创1994年上市以来的最大跌幅,78岁高龄的张忠谋一度退休后宣布复出,撤掉蔡力行的CEO职位,重回台积电担任最高负责人; 2、三星、Intrinsity公司共同研发的“蜂鸟”手机芯片面世,三星从台积电眼皮子下抢走了订单,后者代工生产; 3、台积电技术骨干梁孟松负气出走,被三星成功挖角,来到韩国,随后又到了中芯国际担任联席CEO。 在这样一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中,张忠谋却宣布,豪掷10亿美元研发经费,加大人员的研发投入——要知道,2009年台积电的总营收也就仅有90亿美元,之后在张忠谋的领导下,台积电不断攻克28nm、14nm等节点,凭借领先的制程技术以及高效简化的操作流程,扩大了市场优势,拿到了苹果、高通、英伟达等美国芯片巨头的重要订单。 2018年,张忠谋宣布退休,台积电最近几年由刘德音和魏哲家“双CEO”管理。 而2020年至今,台积电正处于行业公认的‘超级循环周期“之中,也是台积电历史上最高光的时刻,世界几乎一半的芯片,都是由台积电制造,高端支撑芯片,台积电更是包揽了八成以上。后面的日月光、联发科等半导体企业都随之获得了高额收入。 张忠谋曾指出,台积电的制胜秘诀是“领先的制程技术+无与伦比的资本支出”。其中,台积电拥有超过50%的代工市场份额,是竞争对手市场份额的数倍,凭借其良好工艺技术、客户关系和生态系统,以及巨大的研发资金投入,成就了如今台积电这一晶圆代工龙头地位。 与此同时,台积电股价也节节攀高。 2016年9月19日,台积电市值首度超越美国电子巨头IBM;2017年3月20日,台积电市值首度超越美国芯片领导者英特尔。截至发稿前,台积电总市值达人民币6056.82亿元。 供应链隐忧 如今,在全球“芯片荒”的重要背景下,台积电开始布局、建造美国代工厂。 近年来,重塑产业链结构的美国一直施压台积电,要求其在美国设厂,并将技术一并带到美国。对于美国的施压台积电始终犹豫不决,因为背后牵涉到是靠近客户、还是靠近产业链,是规避风险、还是降低成本的结构性矛盾。 在美设厂或许有利于分散风险,但同时又面临被美国就地“绑架”这一新的难题。 不过,有媒体也注意到了一点,台积电对于在美国建厂的时间点选择非常微妙——2024年落成,这意味着美国这一任总统任期结束之后才能看到。届时,5nm工艺已经不是台积电最为先进的技术了,2nm工艺将实现量产。由此可见,台积电并不情愿将最先进的产能布局在美国。 陈鑫对钛媒体App表示,台积电的生产节奏已经非常成熟,逐步形成了自动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模式。若台积电在其他地区建厂,都会受到政策的影响,其实是很难再度复制的。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雨桐则认为, “台积电除了在芯片代工领域处于主导地位外,确实也是 地 缘 政 治 博 弈的一个很微妙且十分重要的因素。在中国大陆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上,台积电还是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如果配合的好,‘卡脖子’问题能够在相当程度上得到解决,如果不配合就会雪上加霜。所以这样其实是可以反过来卡美国脖子的。” 另外,台积电同时也面临着水和电力资源不足、台湾地区有限劳动力等短期和长期之忧。 从短期来看, 自去年起,中国台湾地区极度缺水,很少下雨,陷入了56年以来最严重的干旱。许多水库的蓄水量不到20%,有些水库的水位甚至低于10%。由于芯片制造中需要大量的水来清洗晶圆,为确保供水,台湾地区去年停止了对7.4万多公顷农田的灌溉,以支持芯片工厂的正常运转。 目前台湾地区正使用新的管道从桃园引水,而台积电正在为最坏的情况打算,他们正在回收更多水,台积电称其回收率超过86%。该公司强调,至今其运营还没有受此因素影响。 而且,台湾地区宣布于5月13日、5月17日全台规模的分区停电,这让芯片厂商们雪上加霜。当局也承诺越来越多的采用可再生能源,并在2025年前放弃核电,这在当地引起了对芯片工厂的电力供应担忧。疫情冲击下,台积电于今年5月19日要求部分中高风险地区员工居家办公,确保公司正常运转,产能不受冲击。 从长期来看,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王勇却认为,台湾企业家学美国、学日本,引进先进技术,开发产品,从最初就无法独立成长。台湾地区电子产品的创新点是产品外观的设计,但电子产业的核心基础是自主技术专利,台企一直没有。 在他看来,通过购买等途径无法获取初始专利,买来的也往往是全球竞争链中偏没落的专利,零部件行业、电子存储器行业等支撑性行业都面临困境。 然而,转变也绝非易事。当前,中国台湾地区面临着资金和人才的双重困境,高科技产业对基础人员的培养、高等教育对基础研究人才的培养长期不足,企业自身也不具备支撑基础研发的实力。尤其在台湾地区半导体领域最看重研发类的硕博士高阶人才方面,存在人才流失的困境。 自2013年以来,台湾地区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年减少之势。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2年台湾地区高等院校毕业生人数分别为:博士(4241)、硕士(60218)、本科(226799),2020年毕业生人数为:博士(3276)、硕士(54919)、本科(206257),创下统计以来最大减幅,而且这一负增长趋势或会持续下去。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出版的《2020年半导体产业与人才白皮书》显示,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每月有2万人才的缺口。 有半导体行业人士表示,中国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缺人的本质是人口不足,最缺的人才不是制程方面的人,而是系统与IC设计领域的人才。对于这类人才,不仅是培养的问题,还要保证培养后留住的问题。 而且,日渐崛起的中国大陆电子产业在资金、人才等方面正逐步追赶,缩小了与台积电等企业的差距。例如,苹果公司公布的2021年全球供应商名单中,新纳入苹果供应链的中国大陆厂商最多,企业数量高达12家,增加近三分之一,这凸显了中国在全球高科技供应链中的重要性。 硬件受制约,制程技术联合开发,王勇一针见血指出,“(台积电们)不具备核心系统,无法取胜于市场。” 半导体产业依然需要资金、时间和人才 2015年底,在工研院任职长达25年的陈鑫从中国台湾地区回到了大陆,如今是一家半导体产业链上游公司的市场销售副总裁。 在钛媒体App的采访中,陈鑫指出,随着时间的发展,技术、政策和资金的不断投入,像中芯国际这样的中国大陆企业正逐步成长,他也从中看到了很多发展机会。 “与大量资金投入的中国大陆芯片产业相比,台湾地区的人才最终都要被吸走......我认为,接下来台湾地区经济的蓬勃发展不可能要靠电子产业,需要找不同的出路,真的是要找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支柱型产业,例如服务业、文化产业等。”陈鑫对钛媒体App表示。 事实上,芯片的竞争放长来看,将不只是技术本身的争夺,而是综合资源和能力的比拼。如今,中国大陆也越来越重视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在资金、时间、人才、政策等方面不断加码,让全球半导体产业逐渐转向中芯国际们。 据中国半导体行业测算,2020年中国半导体行业销售额达到8910亿元人民币,增长17.8%,三倍于全球增速。而根据国家统计局7月15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1上半年,主要产品产量中,集成电路产量达1712亿块,同比增长48.1%。 在公司数量方面, 天眼查数据显示,从市场主体来看,近5年中国芯片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上升,年增速保持在20%以上,仅2020年,企业注册注册增速高达61%,新增企业近2.2万家。目前,中国共有超6.64万家芯片相关企业;从地区分布来看,广东省拥有最多的芯片相关企业,有超2万家,占总量的32%,其次是江苏省,有近9300家相关企业,占比15%,浙江省也有近5000家芯片相关企业。 在李雨桐看来,国家对于芯片产业确实要有引导的顶层设计。 他指出,国产政策要明确扼要,鼓励国家大资金的这种投入,也要鼓励民间资本的广泛参与,并且产业政策也要进行配套和倾斜;其次,中国要重视科学人才、科技人才的培养,鼓励年轻人进入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学科中;最后就是要敢于投入、敢于等待3~5年的一个时间,集中国内所有相关资源,这样才能形成整体的发展趋势。 政策方面, 7月2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指出,到2025年,上海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其中,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要实现突破,集成电路先进工艺实现量产,7纳米和5纳米刻蚀机进入国际先进生产线,桌面CPU、千万门级FPGA等关键产品达到国际主流水平,12英寸大硅片实现批量供应。并且加快研制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刻蚀机、清洗机、离子注入机、量测设备等高端产品。开展核心装备关键零部件研发。提升12英寸硅片、先进光刻胶研发和产业化能力。 此外,浙江日前出台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谋划布局第三代半导体等颠覆性技术,重点培育柔性电子材料、石墨烯材料、超导材料等产业,部分领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据《科技日报》报道, 7月27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会上,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指出,在规划布局方面,把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作为面向2035年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重要内容,明确重点领域、重点方向,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组织各方力量协同攻关;在政策环境方面,将通过不断深化改革给予科研单位更多自主权,通过“揭榜挂帅”“赛马制”“包干制”等机制,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有用武之地。 当下芯片之于信息科技时代,如同煤与石油之于工业时代。半导体则正在取代石油的地位,成为21世纪必争的战略物资。从时代趋势来看,伴随着人工智能(AI)信息技术的爆炸式增长,芯片作为基础性、关键性和战略性的产业核心,是中美科技经济军事全面竞争的关键,关乎国家安全。 那么,在产业外追围堵,内部倒逼形式下,全球半导体产业究竟如何发展,中芯国际能否在制程工艺上超越台积电,依然需要时间和技术实力来证明。
TCL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代青:Mini LED背光成为电视体验的“强心针”
TCL展台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了,现如今在很多的显示硬件上,越来越多的会看到一个新的技术名词:“Mini LED”。无论是苹果售价高达4万元的XDR显示器、最新发布的iPad Pro 12.9还是TCL推出的拥有的Mini LED产品线。 Mini LED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显示领域的“金钥匙”,在铺天盖地的攻势下,似乎属于Mini LED的时代已经到来了。与苹果、华为等厂商较为激进的产品布局策略不同,TCL作为国内头部的显示终端品牌,依然在坚持多技术并行的市场策略。 处于发展初期的Mini LED,潜力巨大 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代青 在UDE2021上,钛媒体也采访到了TCL电子控股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王代青,正如他在交流中提到的,目前Mini LED还是一个新技术。“即使是在该领域布局较早的TCL,目前技术也只实现了三轮迭代,不要说与成熟的液晶显示比,即使与OLED这样在消费者眼中看起来比较新的技术相比,它的发展时间、技术成熟度、成本控制能力都还只处于初期阶段。” 由于Mini LED尚处于整体技术发展的早期,导致目前搭载这一技术的产品整体成本偏高,成本因素折射到消费者端的感知就是“Mini LED电视价格较贵”。 以65英寸电视为例,目前该尺寸采用传统液晶显示技术的产品价格在3500~5000元左右,如果将显示技术替代为直下式Mini LED,其产品售价则至少要达到3万元以上。“为了解决Mini LED显示技术目前在大屏上应用的成本问题,TCL选择了将技术进行简化,重点利用其优势对传统显示结构进行赋能。”王代青表示。 Mini LED背光技术 TCL通过将Mini LED灯珠加入电视背光层的方式,来提升电视的对比度与亮度,比如在55英寸Q10E产品中,就部署了2048颗LED灯珠,最终让其拥有了1000nit 的峰值亮度以及更高的对比度。在TCL发展Mini LED显示技术的过程中,其贯穿全产业链的优势,也成为了快速降低成本的有效推手。 王代青指出:“借助上游华星光电,三安光电等上游头部企业,TCL可以定制开发服务于自身产品的技术和器件。此外,TCL本身在MiniLED技术上也经过了多年的积累和研究,可以帮助MiniLED技术在产业端的大量应用。” 在技术路线与产业链优势的加持下,最终TCL推出的Q10E系列产品将Mini LED电视的售价进一步下探,55英寸产品可以做到6500元左右的价位,整体系列的尺寸定价与OLED电视产品接近甚至会更低一些。 坚持多线技术并行,仍将是TCL未来的打法 TCL C9系列产品 针对TCL在电视领域未来的技术路线,王代青表示:“TCL目前着力发展MiniLED+LCD显示技术,同时在产业端积极布局MiniLED直显和OLED显示技术,对于更远期的 QLED,MicroLED,QNED等显示技术都开展了很多基础技术研究工作。” 在坚持多线并行技术战略的同时,TCL也在对产品线进行扩张,据他介绍,仅Mini LED电视产品线,两年内就将有P12,P13,X13等型号发布。“目前来看,Mini LED电视也会快速形成低、中、高的产品定位布局,并且它会形成与传统液晶电视类似的技术与价格挂钩的售价体系。”王代青表示。 钛媒体注意到,以TCL自身的产品线为例,同样是65英寸的产品,定位最低的Q10E与中高端的C12系列,差价接近1倍。抛去音箱设计、性能配置等方面的因素以外,两者的Mini LED灯珠数量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 应用Mini LED并拥有8K分辨率的X12产品 由此可以得出Mini LED背光技术与传统的液晶电视分区背光系统类似,其数量都会比较直接的反映于产品的成本以及售价当中。从长期发展来看,Mini LED背光技术肯定也会像液晶电视上所应用的分区背光技术一样,数量上会经历“从少至多”而价格上则会演变为“由高至低”。 对于Mini LED电视的市场体量走向,王代青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按照目前行业的发展来看,一些调研机构预测的Mini LED电视明年出货量达到400万台将会是大概率事件。但2026年以Mini LED为代表的小间距显示解决方案能否成为主流还值得观察,这主要取决于技术是否有大的突破,能够快速使其价格下降,达到民用市场的要求。”
美团、阿里、京东热衷的“无人配送”,是智能物流时代的未来吗?
步入2021年,市场有关于“无人”的话题讨论,并不鲜见。 7月中旬,美团发布公告称,腾讯26亿认购美团1135万股,此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无人车、无人机配送等前沿技术研发,这让美团一度登上微博热搜榜; 而早在今年4月,美团便发布公告称公司决定以配股+发债筹资100亿美元,主要用于对无人车无人机的研发生产投入; 在7月7日-10日的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行业内各品牌的无人车、无人机以及像行深智能这类提供无人配送运营服务的玩家纷纷参展; 近日,新石器创始人余恩源在某节目中表示,未来三年他们将在这个赛道投入上万台无人配送车。 透过这些市场动作,我们看到的是“无人”服务市场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也可以理解为无人服务市场的末端落地实践已经逐步在市场逻辑中接受检阅。 事实上,随着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无人”元素的运用远不止于此。 譬如,城市低空飞行开始从民用拍摄转向大规模的工业用途;而格力、小米等知名企业也在纷纷打造自己的无人工厂,积极在制造业的前端开始赋能。可以预测,在工业互联网时代,“无人”场景只会加速衍生。 那么,聚焦在无人配送这一领域,回看2021年,这条赛道是风口?还是浪潮?事实上,不论是互联网巨头的加码、还是白犀牛、行深智能、新石器等创业者均纷纷在这一赛道上的跟进,用“浪潮”来形容或许更为贴切。 那若站在产业的角度,无人配送究竟是未来物流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还是仅仅只是资本的一阵推波助澜?我们或许可以从当下的无人化服务市场中寻得些许答案。 无人化服务市场“山雨欲来” 一个赛道的火热与否,巨头的动作往往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在无人配送这一领域,国内外玩家可以说已经争相布局。 就国内市场而言: 美团早在5年前就开始布局无人配送,但对于美团来说,像上文中提到的大规模的资金投入和多场景的技术落地尚属首次,也正是美团今年接连的动作让无人配送市场竞争升温,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底美团推出了新一代无人车魔袋20; 而美团之外,以电商和本地生活平台为代表的京东、阿里也早有起步。京东、阿里菜鸟此前表示,2021 年计划投放几百台到上千台的无人配送车,未来 3 年计划投放车辆数超万台。 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兼菜鸟首席技术官程立在2021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宣布,未来一年,菜鸟将投入1000辆物流无人车“小蛮驴”进入校园和社区,未来阿里将在自动驾驶领域持续科技投入提升客户体验。目前已为全国11个城市的15所高校、30万学生送去无人化的配送服务。2020年双十一期间,浙江大学引进22台小蛮驴,首次大规模、高并发无人配送,送出5万多件包裹。 而京东与与行深智能、锣卜科技、智行者、高深智图等合作的无人配送车已经进行了实验性部署 。京东物流的数据显示,在今年整个618期间,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送达业务量同比去年增长超过24倍。在北京、天津、常熟等全国20多个城市的开放道路和近百所高校校园中,都可以看到京东物流智能快递车的身影。 苏宁在去年疫情期间便配备了5G技术的苏宁卧龙无人车,能自动识别路标并通过红绿灯路口,在100米开外就能够发现障碍,行进过程中自主规划路线、避开障碍物、返回充电等。 就国外市场而言: 亚马逊已在无人技术领域布局数年,目前在美国四个州进行无人配送服务的测试,此前也在英国建立了无人配送团队。在7月初期,亚马逊透露将在芬兰建立研发中心,专门为亚马逊的无人送货终端开发新技术。 谷歌无人车团队裂变出的创业公司 Nuro,早已成为首家在美国车辆管理局许可下在加州公开道路上测试完全无人驾驶汽车的公司。2020 年 2 月,Nuro 在美国正式被批准未来2年部署5000台低速无人配送车。而谷歌的这一动作,还要早于亚马逊在无人车领域的布局。 国内外巨头在无人服务市场上整齐划一的动作,无非就是在向外界传递无人市场未来的巨大发展空间。但从美团的配股、发债以及腾讯的认购动作当中,可以毫无悬念的看出,这是一个烧钱的市场。而事实上,无人配送以及自动驾驶这样的前沿技术的落地,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和资金,更要有支撑商业化落地的强大的生态。 尽管赛道火热,但市场依然对无人配送的发展抱有一些质疑,有关虚火的论调并不是没有。要解开这些质疑,或许有必要了解行业为何会在2021年加速破圈? 在新工业洞察看来,这还需要从无人配送演变成行业浪潮的原因开始说起。 “无人经济”概念加速行业破圈 若站在上文中提及到的国内巨头纷纷布局的原因,我想这个答案并不难给。 众所周知,在流量互联网时代,各个巨头之间争夺的虽然是同一批用户,但够大的流量池也让各巨头轻松吃上了一波流量红利。但步入后流量时代时,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步入2.0时代,由简单的流量争夺逐渐演变成复杂的商业模式圈地运动。 最为典型可以数美团和饿了么之间的相互竞争和牵制,也正是因为类似于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的快速扩张,外卖以及流量互联网时代催生的物流大军,对中国互联网商业格局的深度改写已成为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鲜明的一笔。 那么,当巨头面对无人配送,自然也生怕错过潜力巨大的新兴市场。 据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预测,未来十年80%的包裹交付将采取自动配送。另据业内一家头部无人物流车厂商预测:“到2025年,无人物流车累计销量将超过50万辆,而整个市场规模也将达到百亿元。” 换言之,商机即行业火热的最好理由,但站在更深次的原因,新工业洞察认为和新基建的发展息息相关。 可能有人会有疑问,无人配送和新基建背后又有何关联? 我们先来看新基建的概念,它是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和“两个强国”建设战略需求,以技术、产业驱动,具备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特征的一系列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总称,涵盖了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涉及诸多新型产业。 简言之,即以产业作为赋能对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促进产业的数据驱动发展,完善应用环境,抢占产业发展先机。 尤其是在去年4月份,国家发改委明确了“新基建”的范围之后,无人配送实际上就隶属于大数据、AI智能等相互融合的基础设施。 事实上,在2020年2月23日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总书记在讲话中就指出:我国要大力扶持和发展无人配送产业。 然而,根据多项数据表明,目前制约着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矛盾是持续增长的物流需求和劳动力人口的逐年下降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之间的矛盾。 据《中国人力资本报告2020》中披露的数据,如果将劳动力人口的年龄定义在16—59岁的话,国内的适龄劳动力人口在过去7年中减少了近3000万。而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的数据,2019年国内即时配送的订单量已经达到182.80亿单。因此,实现物流业的降本增效尤为重要。 与此同时,随着5G+AI技术的不断深入,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人配送和新基建背后的关联已不难理解。不过,沿着这一逻辑继续往上走,2020年疫情给物流体系带来的配送压力,可以说是无人配送加速出圈的主要推手。 说到这里,基本可以回答文首的提问:无人配送必然是产业发展趋势。但聚焦于当下的无人配送,依然有很多行业痛点,而解决这些问题不会是一个短期的过程。 “市场教育”成本仍是主要拦路虎 在“新基建”概念以及互联网巨头的加码下,长期来看,行业发展前景并无过多悬念。只是任何一个新兴物种,仅有资本的加持是远远不够的。毕竟一个行业最核心的变量依然需要聚焦到产品的商业化上来,而这个变量并不是由几个头部玩家便能完成。 虽说目前不断增长的业务量和订单量让末端配送的行业市场在不断增大,各行各业的使用场景也在逐渐增多,无人配送的价值正在被持续验证。 比如外卖行业中,美团和阿里饿了么已经占了市场约95%以上的市场份额,一旦能够将无人配送有效实施开来,无疑将是外卖行业上的一次深刻变革。那么,对于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巨头而言,也将享受由无人配送带来的边际成本降低的利好。 在快递、商超等场景中,其实是同一个逻辑。就拿已经在无人配送领域出牌的京东、阿里而言,不论是在学校还是社区等地域,一旦跑通,也将为缓解国内物流需求和劳动力人口的逐年下降及人力成本逐年上升之间的矛盾。 再者,无人配送在经过2021年上半年的发展之后,目前已经取得了“合法”身份。这意味着,监管和标准层面的市场空白被填补,解除了无人配送车在政策上面的后顾之忧,为无人经济业态的后续发展提供了发展条件。但目前也仅有京东、美团、新石器率先持证上岗,这就意味着上路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此外,无人配送车大规模投入使用依然面临发展掣肘。就拿成本来说,辰韬资本认为,当下制约无人配送车大量投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成本,而影响无人配送综合成本的核心要素包含车辆软硬件成本、使用/运营成本、运营效率等。 据配送产业成本分析资料显示,目前部分企业能做到整车成本20-25万元左右,也有企业的整车成本在50万元左右。即便辰韬资本表示,无人配送车在未来3年内会实现规模化量产和商用,整车成本会逐步降至5-10万元。但这个过程究竟能不能如约履行,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毕竟,像目前国内的美团、阿里、京东这些已经在无人配送领域开始大张旗鼓进军的玩家,也仍未能在上述场景中实现对无人配送的大规模落地。而成本之外,还要受到配送物品的种类、配送场景和路径的复杂等问题的困扰。 但庆幸的是,站在长期的发展角度上,无人配送很有可能是自动驾驶领域最先爆发的细分市场。辰韬资本此前发布的研报指出,2021年中国末端配送市场规模将超3000亿元,行业进入批量商业应用的前夜。但这个夜究竟有多长,我们或许需要在巨头和这个赛道上一众创业者的兼程前进中等待答案。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