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俄罗斯1人传染1500人!德尔塔病毒导致超级传播 我们该如何应对?
凤凰网科技讯 8月10日消息,德尔塔变异株最近在全球广泛传播。据俄罗斯国家新闻社报道,俄罗斯的一名感染者把德尔塔病毒传染给了其余1500人,创下了目前俄罗斯国内新冠病毒的超级传播纪录。 德尔塔病毒 德尔塔变异株是由新型冠状病毒B.1.617.2变异株进一步变异而成。德尔塔毒株在2020年10月被人在印度发现,而2021年5月被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德尔塔。 德尔塔变异株如今已在全球130多个国家有所传播,当前各国新增的确诊病例多半为德尔塔毒株感染所致,根据英格兰公共卫生部(Public Health England)8月6日的一份声明,在过去两周内,Delta变体占英国病例的99%。而我国的此次疫情也是由于德尔塔变异株输入并波及多个省份。 根据国家卫健委资料显示,德尔塔毒株比原始病毒新型冠状病毒B.1.617.2更凶狠,该毒株具有传播速度快、体内复制快、转阴时间长等特点,根据资料显示,德尔塔病毒载量为以往病株的1260倍,而在中国的首次局部传播中,不难发现其可能具备更快的病毒复制能力和更强的传染性,相关德尔塔毒株确诊病例的病毒载量是2020年19A/19B分支新冠病毒载量的1260倍。 德尔塔毒株 我国与德尔塔病毒的首次交锋 根据卫健委数据,此次我国本土疫情的源头是保洁人员清扫俄罗斯入境CA910航班机舱时被感染,而在南京完成本土疫情相关的52个病例的病毒基因测序工作后发现,其均属于德尔塔毒株。而其极强的传播性也导致了张家界、武汉等地出现病例,引起多个地区严防监控新一轮病毒。 在南京疫情扩散后无数志愿者纷纷出资出力帮助南京克服难关,与此同时也有南京毛老太因为任性,拒绝交代个人行程并频繁出入于各大公共场所,并最终以一己之力导致扬州当地百余人感染,间接连累了淮安地区,数万人因此居家隔离,社会经济遭受严重损失的事情。 毛老太不仅拒绝交代个人行程而且频繁出入于各大公共场所 对毛老太,扬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依法对其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其本人已被刑事拘留。这样触目惊心的事例也应被群众引以为戒。 面对德尔塔,我们应该如何做? 而对于德尔塔也不必过于紧张和恐慌,只有正确认识毒株并了解防备它的方法才能从源头上克服德尔塔给大家带来的影响。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卫健委专家表示,对付德尔塔病毒,疫情防控实践表明:接种疫苗、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避免人群聚集等措施是有效的。 此外,全社会各界也要积极响应,在发现疑似病例或者确诊病例时严格监控、积极响应并进行核酸检测排查风险,个人也不要隐瞒行径、谎报瞒报,如实配合疫情防控人员的询问与病毒的检测。 而目前,根据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现有疫苗仍然有良好的预防和保护作用,能降低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风险,减少感染者的传播力,有效降低感染后的重症发生率和病死率。目前我国接种疫苗的人数超过6.3亿,只有全民接种、积极防控,我们才能把来势汹汹的德尔塔病毒扼杀在摇篮之中。 (参考:俄罗斯国家新闻社、国家卫健委微博)
Science刊文:熬夜真的会变傻!
熬夜是科研人最常见的生活方式,有的甚至日夜颠倒,出于实验学习无奈,有的就是习惯了,越后半夜就越精神。 但这样长此以往,你真的会慢慢变傻! 为什么我们熬夜,早起后会昏昏沉沉呢? 顶级期刊 Science 发表了一项来自波士顿大学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Laura Lewis教授课题组的研究,他们 发现睡眠时,大脑会进行自我清洗的过程,一些垃圾,包括 β淀粉样蛋白 (引起阿尔兹海默症的致病蛋白) 会被去除。他们史无前例拍下了大脑在睡眠中自我清洗的过程: 而这样的清洗,只有在睡着后才能做到,让人一觉醒来,拥有一个清爽的大脑;没睡着的时候,脑脊液并没有充分的机会趁虚而入。 所以科研狗们,多睡一点吧,不要熬夜了。 洗脑洗不完,说不定真的会变傻 。 为何只有睡着才能洗脑 当你睡着之后,大脑会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 经过入睡时期,浅睡时期,再到熟睡期和沉睡期,我们就会进入快速眼动 (REM) 睡眠期了,也就是容易做梦的一种状态。 而科学家把前四个阶段合称为“非快速眼动期”。这项新的研究,正是专注在非REM阶段,这是一个对大脑保留记忆 (Memory Retention) 来说非常重要的阶段。 其实,2013年已经有研究证明了,在小鼠睡眠的过程中,大脑里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毒素,是会被清除的。大脑用的清洁剂,叫做脑脊液。 问题是,到底怎么清除的?为什么只有睡觉的时候才能清除? 科学家们做了个实验,让13个人类带上脑电帽,在核磁共振 (MRI) 机器里睡觉。脑电图会显示,一个人处在哪个睡眠状态;而MRI会测量血氧水平,显示有多少脑脊液流进流出。 然后发现了奇妙的现象: 大脑里的血氧浓度,出现了明显的大周期变化。也就是说,血液会大规模、周期性地流出大脑。 这个时候,脑脊液就会趁机冲进大脑,把留给它的空间都填满: 绿色是血液氧合信号,紫色是脑脊液信号 醒来 之后,大周期不见了,脑脊液就没办法大量冲进大脑,完成有效的清洗: 论文的通讯作者Laura Lewis (简称“刘易斯”) 认为,这是因为睡眠过程中,大脑里的神经元们会开始同步活动,一起开,一起关。 之所以有这样的推测,是因为脑电图的数据显示,有神经节律出现后,才发生了血液和脑脊液的流转: 当大量神经元一同停止了激发,就不需要那么多血液进去输送氧气,才给了脑脊液涌入的机会。 这样,便有了我们在开头看到的那副景象: 这个发现很重要,它告诉我们睡眠是一项非常特殊的功能: 我们醒着的时候,神经元们是不会同开同关的。所以,醒着的时候没有办法让大脑的血量,下降到足够低的水平。 只有睡着之后,大脑里没有那么多血液的时候,脑脊液才能自如地循环开来,清除像β淀粉样蛋白这样的代谢副产物。 此前,针对β淀粉样蛋白的药物开发频频陷入困境,而这项研究的深入,也给治疗和预防像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症)、自闭症这样的神经疾病开拓了新的治疗思路: 或许不着力于起作用的特定分子,而是着重 增加“洗脑”的脑脊液总量,会成为有效的解决方案。 好了好了,看完这篇推文,大家也可以洗洗睡了... 从今天起 不再熬夜 本文来源: 共青团中央、量子位,人民日报微博等。 —END—
以色列抗新冠新药二期实验数据披露:5天内治愈90%重症患者
IT之家 8 月 10 日消息 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以色列针对新冠病毒的精准药物 EXO-CD24 在希腊已被证明有效。 《以色列时报》报道了这一消息,以色列伊齐罗夫医院教授纳迪尔・阿尔伯团队研制的吸入式药物“EXO—CD24”二期临床实验再次取得了积极成果,参与实验的重症患者中超过 90% 的人在 5 天内治愈出院。 据悉,这是一项由 88 人组成的试验,哪怕到最后一天都没有一名患者使用呼吸机。这项药物试验即将进入下一阶段,为一组中的部分人服用安慰剂(对比)。 该药物的发明者、Ichilov 高级医生 Nadir Arber 教授对此表示,“医生带来了不错的结果,这非常令人受鼓舞,我们希望这种药物可以改变目前的情况”。 IT之家了解到,EXO-CD24 是一种靶向实验药物,是在专门从事癌症预防的 Arber 经营的实验室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开发的,用于对抗 COVID-19 的第二阶段。据悉,Arber 花了 25 年的时间研究这种分子。 简单来说,EXO—CD24 是 CD24 蛋白与外泌体的结合体,能够降低免疫系统作用,外泌体则是小的脂质囊泡,主要作为 CD24 的运输工具。该药物通过鼻腔吸入,主要作用于患者肺部,其原理是通过抑制重症新冠患者常见的“免疫风暴”,使免疫系统更安全地清除病毒。 此外,尽管 90% 的患者都有极好的结果,但 Arber 依然认为无法得出结论,他坚持还需要后续测试才能给出准确的结论。预计下一次测试是在印度等缺乏疫苗的地区。 Arber 认为,他的药物相对于现在通常用于冠状病毒患者的类固醇的最大优势在于,它不会影响整个免疫系统,而是“精确制导”。据悉,EXO-CD24 是局部用药,疗效高且不会引起任何副作用。 ▲ 以色列总理会见 Arber 教授(左二)。图源: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 根据 5 月份在以色列进行的一系列 1 期试验的结果,为中度至重度新冠患者使用五剂(每天吸入一次,持续几分钟,持续五天),可以彻底改变他们病危的情况并带来康复的希望。 Arber 表示,他希望向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 (FDA) 和其他监管机构提交 EXO-CD24 的紧急使用授权申请,时间是在今年年底或 2022 年初。 以色列总理表示,“如果这成功了,那将是巨大的成就,甚至是伟大的。这具有全球性意义。这非常非常了不起。这件小事可以改变人类的命运。”
想体验火星生活?NASA招募志愿者 模拟住火星一年
中新网8月10日电 综合报道,美国宇航局日前宣布,开放模拟火星体验申请程序,招募四名志愿者,在约翰逊太空中心(Johnson Space Center)内由3D打印打造的仿真火星基地居住一年,为将来的航天员火星探索任务做准备。 资料图:NASA“毅力号”拍摄的火星山丘“圣克鲁斯”的照片。 最终入选的志愿者将住在一个1700平方英尺的仿真火星基地中,该模块由3D打印制造。美国宇航局表示,该栖息地将模拟“火星任务的挑战”,体验如太空漫步、通讯受限、严格限制的饮食及资源、设备故障等状况。 据《今日美国》报道,基地中将有私人房间、厨房、浴室、健身房和种植庄稼的空间。 NASA计划将实行三项实验,第一项实验将于2022年秋季开始实施;实验参与人届时只能够吃即食太空食品,同时基地也将种植一些食物。 在NASA负责先进食品科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葛瑞斯·道格拉斯(Grace Douglas)表示:“我们想要了解人类在该环境的表现,我们正在研究在火星上的真实情况。” 申请程序已经开放,筛选条件严苛,申请人必须拥有科学、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硕士学位,或者曾担任飞行员;另外,此项目仅开放给30岁至55岁的美国公民或拥有美国永久居留权的申请人,并且符合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饮食问题、不易晕车等条件。
雷军3小时万字演讲精华!三年冲击全球第一,大秀万元机器狗“铁蛋”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你有可能不喜欢小米,但你很难讨厌雷军。 今晚,小米CEO雷军进行了“人生第二场演讲”,全长将近3小时,连发五款重磅新品,其中就包括“停更”近三年的小米MIX数字系列手机和小米平板,还有一款令人惊艳的四足“机器狗”。 小米MIX4也终于成为小米首款屏下摄像手机,距离MIX系列一直追求的“完美屏幕”目标又近了一步。 雷军也在发布会上正式宣布,未来三年,小米将正式冲击全球第一。 就在今天上午,小米突然宣布中国百米飞人苏炳添将成为小米品牌代言人。雷军说,苏炳添说他喜欢小米,他愿意代言小米品牌。 苏炳添,是第一个跑进男子百米决赛的亚洲人,而小米,则是第一个月销量冲到全球第一的中国手机品牌,力压三星、苹果。 小米与苏炳添,在完全不同的两条赛道上,做着同一件事:向世界证明中国的力量。 虽然只是6月销量登顶,但按照Counterpoint给出的统计趋势来看,如果小米保持住现在的增长势头,拿下2021年半年甚至全年的销量冠军,是极有可能的。雷军定的“三年目标”,或许会提前完成。 今年二季度,小米手机全球销量第二、欧洲第一、印度以近30%份额登顶、杀入《财富》世界500强位列338位,一系列荣誉让小米身上的光环愈发亮眼。而另一边,手机发热烫手、MIUI“BUG”频出等问题又令雷军头痛。 成绩、荣誉、光环,不解、嘲讽、质疑……此时的小米,仿佛情绪酝酿到了极点,而雷军今夜的演讲,则将这股情绪彻底地释放了出来。 今年是小米手机走过的第十年。雷军自己也说,“最近小米发生了很多重要变化,打算给大家做一次集中‘汇报’。” 小米MIX4起售价格为4999元,虽然是MIX数字系列旗舰的历史最高价,但相比小米11 Ultra 5999元的起售价要低1000元,与小米11 Pro起售价相同。 小米平板5起售价为1999元,小米平板5 Pro起售价为2499元,值得一提的是,小米全程“对标”的苹果iPad Air目前起售价格为6199元。 除了小米MIX4和小米平板5,小米今天还发布了售价499元的小米Sound智能音箱新品、首发价格16999元的77英寸OLED小米电视新品和首发价4999元的OLED电视新品。 ▲小米Sound智能音箱 临近尾声,雷军还带来了一个“彩蛋”——仿生四足机器人项目“CyberDog”,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机器狗”,为此小米还申请了“铁蛋”商标。 现场,小米展示了“铁蛋”的工程机,它可以原地站立、跟雷军握手,还会原地翻跟头,并能看懂雷军“再见”的手势。 ▲站立 ▲翻跟头 小米通过预研经费做了1000台工程探索版,其中700台以每台价9999元的价格邀请米粉“共创”。为了推进这个项目,小米还成立了小米机器人实验室。 雷军在发布会结尾说,“1999”是这十年来大家对小米最深的记忆,1999元其实是当时手机均价的3倍,但首发预定量仍然超过了30万部,小米甚至到12月才完成订单的交付。 雷军提到一个细节,小米起家时,第一款手机3.7亿的营收成为了小米的“第一滴水和第一缕阳光”,所以今天他们决定,向小米首批18.6万用户每人赠送1999元的红包。 雷军在现场立誓,他们一定要把小米办成全球最伟大的公司。 一、创立十年,13款手机,未来三年争做全球第一 早在这次演讲前,雷军就说他要好好聊聊自己最艰难的10个选择,演讲时间可能要达到3个小时,让大家做好准备。他还特别提到,“只讲过去没讲过的事情。” 不过让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是,全国疫情防控的升级让小米不得不将演讲转至线上,这也算是发布会前的一个小插曲。 2011年8月16日,第一款小米手机问世,今天是2021年8月10日,小米手机刚好走过近十年。 1、十年里最难忘的一幕:“小米要在5到10年做到世界第一” 雷军说,今年是小米新十年的第一年。今年第二季度,小米手机销量第一次超过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全球每六个人买手机,就有一个人选择的是小米。” 他说这十年里,最让自己难忘的一幕,就是在2014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主持人问他小米的长期规划,当时雷军说,要在5到10年内做到世界第一,而当时的世界第一是苹果,苹果高管还在现场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2014年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苹果高管回应雷军的“小目标” 雷军说,像苹果这样的世界级巨头,其实力不容小觑,而小米当前的任务,就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 2、人生第一条“破洞牛仔裤” 回忆这十年,雷军最先聊起了小米在香港上市时的难忘经历。 2018年小米在香港上市,7月9日IPO当天,观众人数达到了600人,但开盘后小米股价“破发”。当时雷军和几位高管心里很难受,甚至躲在了港交所的一个“小杂物间”。 但后来在晚上的答谢宴上,雷军说一定要让股价翻一倍。他第二天买了一条“破洞牛仔裤”,纪念这次的破发。 但这还不是低点,2019年小米股价一度跌到8元左右,雷军说当时有一个投资方来见他,一个小时对话之后,他的衬衣都湿了。 “为什么资本市场不认可小米?”这个问题困扰了雷军很久,他说,他一直相信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于是他们开始顶住压力购买自己的股票。 随着小米业务的发展,2020年7月10日,小米股价回到了17元,而在今年1月4日,小米股价涨到了34元。 雷军说,随后他就痛快地卸载了各类股票软件,“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3、小米高端之路的第一站 雷军认为,资本市场的起色跟小米策略的调整也密不可分,近两三年,小米开始将目标定位“突破高端”。从小米10系列开始,小米重点放在打磨细节、完善产品上。 在当时的供应链条件下,小米10想要盈利,小米必须将产品定位在4000元以上,卖200万部。雷军说,这开始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但最后他决定要相信米粉、依靠米粉。 “只要做出一款让米粉认可的优秀产品,目标就一定可以实现。” 虽然小米10系列赶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最后2月13日,小米10系列还是如期发布了,当天雷军带着口罩,登台进行了全手机行业疫情后第一场线上发布会。 雷军说,当他走上讲台时,他仿佛听到了米粉们的欢呼声在耳边。第二天首发,两分钟销售额突破了2亿元,“卖疯了。”到今天,小米10系列已经卖出了577万部。 雷军认为小米走高端要继续坚持自己的路——要坚持相信米粉。 4、“哪怕不完美,我们也拼了” 高端旗舰之争,影像能力的比拼是重点,当时小米内部曾讨论,要不要把专业相机直接拿到手机上。随后小米就下决心,一定要把影像能力做到全球第一,他们将这款产品命名为“Ultra”。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小米定制了一款三星GN2传感器,尺寸接近1英寸,拍照效果也接近专业的索尼黑卡相机,最终以143分登顶当时的DXOMARK相机评分榜。 雷军说,“哪怕不完美,我们也拼了”是他们一直坚持的信念。不过后来这款产品因为一些细节体验的不足被用户吐槽,小米也成立了专门的团队解决这些问题。 5、打赢与美国政府的诉讼 雷军也提到了今年1月,美国对小米的制裁,美国国防部禁止美国投资者对小米进行投资,这给小米的全球化之路造成了很大冲击。消息出来几天,小米市值蒸发了3000亿。 后来小米发布公告坚决反馈美国国防部的无理制裁,澄清自己并非“涉军企业”,并紧急联系美国国防部。最后小米决定直接起诉美国政府,用正当方式捍卫自己的权力。 5月25日,小米赢得了对美国政府的诉讼。 6、你可能不知道,雷军还是金山董事长 雷军说,其实除了小米公司,他还是金山公司董事长。2011年,金山公司遇到危机,金山公司高管邀请雷军回去。 对雷军来说,当时一边是金山四五千个兄弟的前途、两位大哥二十多年的情义,一边是小米公司业务正处于关键时期,非常难以抉择。 但当时小米的联合创始人们劝他说,“与其这么痛苦,还不如接了金山董事长,天大的事情,我们大家一起扛。” 今年十年过去了,雷军说,当时看起来不理智的选择,其实背后只有四个字,“情义无价”。而小米在对待用户、员工和合作伙伴时,也一直坚持着这个理念。 7、三年全球第一,做用户心中“最酷”的公司 小米过去十年,发布了13款手机。 2020年6月,雷军请了假,去云南徒步旅行,偶遇了一个年轻工程师。两个人聊了一路,在分别之前,他说自己早就认出了雷总。 这位工程师告诉雷军,小米手机不一样,小米选择了一条更艰难但是更有意义的路,他买得起任何手机,但自己是个有追求的人,最终他选择了小米。 雷军说,受到这些用户的激励,他们也给自己定下了新的目标:在未来三年,小米要做到全球第一。 二、时隔三年MIX回归,屏下摄像落地,骁龙888+首发 在介绍产品之前,雷军再次提到了小米品牌代言人苏炳添。雷军特别说道,苏炳添很认可小米,也为代言小米感到荣幸。 这次发布会最重要的硬件新品,毫无疑问一定是“鸽”了三年的小米MIX4手机。 从2016年10月的初代小米MIX到2018年10月的小米MIX3,小米MIX系列开创了智能手机“全面屏时代”和“滑盖全面屏”的玩法。 2019年的MIX Alpha环绕屏手机虽然惊艳了业界,但最终没能量产,今年3月发布的MIX FOLD折叠屏手机,也并非MIX数字系的“正统续作”。所以关于小米MIX系列的期待,其实一直聚焦于小米MIX4上。 1、三年砸5亿,超60项专利,啃下屏下摄像硬骨头 小米的屏下摄像技术已经迭代了三次,去年雷军就说第三代屏下摄像技术将在2021年量产,而MIX系列作为“全面屏”的开创者,一直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搭载屏下摄像头的,屏下摄像技术也被认为是当下“真全面屏”的最佳解决方案。 今天,靴子落地,小米MIX4正式成为了小米第一款屏下摄像手机,而小米将这块屏幕称之为“CUP全面屏”,CUP意为“Camera Under Panel”。 得益于屏下摄像技术的实现,这块屏幕还是具有比较强的视觉冲击力的,正面屏幕是完整的一块全面屏,没有打孔和刘海,给人一种“宽阔”的视野感。 雷军说,屏下摄像技术的核心就是解决屏幕拍照区域的透光度问题。针对屏下摄像区域,小米与面板厂商联合研发了“微钻排列”像素方案,通过透明引线和隐藏式电路设计,实现了显示效果与自拍效果的兼顾。 小米MIX4的屏下摄像区域像素密度可以达到400PPI,实现100%全像素显示,与正常区域相同,雷军称这是“几乎完美的显示效果”。 小米MIX4前摄采用了一枚2000万像素镜头,雷军坦言道,如果追求最好的自拍效果,还是要选择打孔屏,屏下摄像拍照仍然需要继续打磨。 在自拍时,小米MIX4的屏下区域会将TFT电路旁置,移除光线阻碍,同时将用于连接像素的导线材料改为ITO透明引线,进一步提升透明度。为了控制衍射效应,小米还修改了透明引线路径和子像素形状。 当然,拍照算法优化自然少不了,小米通过多帧拍摄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增强算法,优化了照片的色彩,提升了画面细节,让屏下前置自拍效果看起来更自然。 在屏幕显示素质方面,这块屏幕虽然来自TCL华星光电,但基本与三星顶级AMOLED屏幕看齐,这块6.67英寸曲面柔性屏幕对比度达到了500万:1,支持10bit色彩显示和HDR10+认证,刷新率也做到了120Hz。 色准方面,这块屏幕的JNCD做到了0.34左右,ΔE约为0.4,支持True Tone真彩显示,屏幕保护玻璃为康宁大猩猩玻璃第七代Victus。 不过现在这块屏幕的成本仍然相当于两块普通柔性AMOLED屏幕。雷军说,小米屏下摄像技术的研发在三年三次迭代中投入了约5亿元,共计获得了60余项专利。 目前,不论是中兴、OPPO还是小米的屏下摄像方案,都已经可以很好地做到“前摄隐藏”,实现屏下摄像区域的高素质显示。 三家方案的原理也有相似之处,主要是通过缩小像素点大小、使用透明材料增加透光量,这样可以保证“物理像素数量”不减少,避免屏下摄像区域分辨率过低。 同时,各家也通过给屏下摄像区域增加独立驱动芯片、采用特殊的电路设计,来保证屏下摄像区域像素的寿命和显示效果。 而在前置拍照方面,各家比较突出的共性就是强化算法的应用,通过算法优化提升画质效果。因为从根本上来讲,各家的方案还是更加侧重“优先保证显示效果”。 毕竟,谁也不想被诟病“纱窗感”、“大果粒”、“抹布屏”,但照片却可以后期修缮。 目前,中兴、OPPO、小米都已经多次展示了自家的屏下摄像技术,中兴、小米均已量产。据供应链消息来看,中兴采用的是维信诺的方案,OPPO选择与京东方联手,而小米选择的是TCL华星光电。 在AMOLED屏幕领域,TCL华星光电的“类钻石”屏幕像素排列,是非常接近三星“钻石排列”的一种方案,其屏幕像素密度约等于80%的标准RGB排列。京东方采用的是“小鸭式”,而维信诺则是“Delta”排列。 2、“天青色”Unibody全陶瓷回归,新材料重量减轻30% 除了机身正面这块屏幕表现亮眼,小米MIX4背部设计同样带来了不少创新,其采用了轻量化一体精密陶瓷背板,在我们熟悉的“Unibody全陶瓷”工艺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重量。 雷军说,采用Unibody一体化陶瓷设计最大的困难就是减轻重量。 该陶瓷背板采用高纯纳米氧化锆复合材料,相比图通陶瓷材质重量轻30%,兼顾了机身的轻薄需求。而这块陶瓷背板的制作需要46道工序,比传统陶瓷多25%。 雷军说,“这是业内陶瓷加工的最高水准。” 这块陶瓷背板成本相当于普通玻璃背板的3-5倍。 在新材料、新工艺加持下,小米MIX4机身重量为225g,在采用陶瓷背板的机型中,算是比较轻的了。 值得一提的是,陶瓷背板一般来说只有黑色和白色两种配色,这次小米增加了青灰色陶瓷背板选项,据称该配色陶瓷背板杂质浓度可达万分之一,经过30小时研磨,陶瓷颗粒可以达到50nm级别。 背部镜头模组设计中规中矩,采用了比较常见的“矩阵式”设计。 3、1亿像素打磨成熟,自由曲面超广角补齐 MIX系列作为小米旗舰机,拍照能力自然也是重点。此次小米MIX4搭载了一枚1亿像素主摄,传感器为三星HMX,支持直出1亿像素照片。这枚传感器尺寸为1/1.33英寸,镜头采用7P设计,支持OIS光学防抖。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上代旗舰小米11 Ultra首发了5000万像素的三星GN2传感器,却因算法优化不够成熟,造成拍照效果和体验并没有想象中进步那么大。 而三星HMX这枚传感器已经在小米多款产品中打磨过两年,算法也比较成熟,显然,小米这次在MIX系列中采用了相对“稳妥”的主摄方案。此前也有业内人士透露,三星“GN系列”传感器非常“难调”。 雷军说,为什么不用GN2传感器呢?因为“Ultra”定位是极致印象,会牺牲一些轻薄性,而MIX4希望兼顾更多用户群体的需求。 在超广角方面,小米MIX4也使用了自由曲面镜片,减少画面的畸变,同时超广角的视野范围也来到了120°,等效12mm焦距。 此前,华为、OPPO、一加等厂商都已经在手机上采用过自由曲面镜片。 在超广角模式下,小米MIX4会同时启动主摄和超广角镜头,通过算法融合两张照片,提升画面中心的画质和解析力。 另外,小米MIX4还搭载了一枚800万像素,支持5倍光学变焦的潜望式镜头,最高可以实现50倍变焦。这枚潜望式镜头同样支持OIS光学防抖,等效焦距120mm。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华为P50 Pro和小米MIX两大安卓旗舰都没有在拍照方面带来过多硬件上的突破,接下来的重头戏就要落在三星折叠屏系列和苹果iPhone 13系列两款重磅旗舰上了。苹果能否“默秒全”?有点看头。 4、骁龙888+抢先荣耀首发,石墨烯阳极电池导电率提升1000倍 在性能方面,几乎每一代小米旗舰都会“首发”当时最新的高通旗舰SoC,这次小米MIX4不出意外地全球首发了高通骁龙888+ 5G SoC。 此前荣耀CEO赵明曾宣布Magic 3系列将首发高通骁龙888+,而荣耀Magic 3也将在两天后发布。 高通曾在骁龙888发布会上说,小米一直是他们在中国市场最重要的客户之一。小米历代旗舰都采用了高通芯片方案。在“首发高通旗舰芯”这件事上,小米的确鲜有失手。 不过此前小米首发骁龙888却并不顺利,由于三星5nm工艺问题,骁龙888发热比较明显,也被消费者称为“火龙888”,小米11系列也因此受到了牵连。 这次骁龙888+能否在功耗控制上有所提升,是大家非常期待的一点。 这次骁龙888+的X1超大核主频提升至3.0GHz。为了加强散热以应对高主频,小米用石墨烯制成280微米厚的3D石墨烯均温板,面积为1232mm²,提升了导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控制功耗,小米MIX4推出了均衡模式,可以在微信聊天、在线视频、导航、刷新闻时提供更好的温度表现。 手机快充一直是小米的“传统优势项目”,这次小米MIX4采用了120W有线充电+50W无线充电的方案,搭载了一块4500mAh电池,电池容量的选择也是为了兼顾重量。 120W有线充电可以在10分钟内充入80%的电量,15分钟可以充至100%。 在快充基础上,这次小米特别优化了充电的软件算法,增加了“常温120W秒充”和智能充电系统,进一步提升了充电体验。 常温120W充电通过10个温度传感器监测整机温度,调整充电策略,可以在最高温不超过37°C的前提下,21分钟充至100%。 这块4500mAh电池采用串联双电芯设计,电芯通过采用石墨烯阳极材料降低内阻,在提升充电速度的同时降低充电温度。据称石墨烯阳极导电率是传统炭黑阳极的1000倍。 目前小米、OPPO、realme、iQOO等品牌都已经发布了支持百瓦以上有线快充的手机产品,厂商们的目光开始更多集中在无线充电上,小米和OPPO也分别展示了隔空充电技术。 “无线化”、“无孔化”是智能设备发展的大趋势之一,各家厂商也都在“憋大招”,后续他们能给消费者带来什么惊喜,也值得期待。 在细节设计方面,小米MIX4搭载了线性双扬声器,经过哈曼卡顿专业调音,支持Hi-Res Audio认证。同时小米MIX4不出意外地配备了X轴线性马达。 5、“UWB一指连”落地,AI能力成软件突出特点 这次在多设备互联方面,小米此前展示过一次的UWB技术正式在小米MIX中落地,这也进一步加强了小米手机和其各类AIoT生态产品之间的互联协同能力。 小米MIX4的UWB芯片在6.5GHz和8GHz频段支持500MHz频带,通过机身上UWB天线发射纳米级脉冲,从而实现精准定位。 小米还为不支持UWB的电视设计了一个“电视伴侣”,插上后即可实现小米UWB一指连功能。 雷军特别提到了手机的“防丢能力”,为此,小米特别推出了一些功能,比如关机需要输入密,比如手机和手机卡深度绑定,手机换SIM卡不能用,手机SIM卡换到别的手机上也不能用。 目前苹果的AirTag和三星的SmartTag已经开售,两者均是基于UWB技术的“定位器”产品,不过前两者更侧重于“定位”,而小米则侧重于“互联”。 要说手机与AIoT的互联,小米的硬件生态基础优势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小米UWB技术后续还有什么有意思的玩法创新,值得期待。 在软件体验方面,MIUI这次优化了AI字幕功能,视频会议、海外“生肉”视频都可以一键实时翻译,并且可以把翻译后的字幕导出。 而对于邮件、截屏、图片这样的静态内容,小米MIX4也支持一键翻译。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不论是苹果、三星还是其他国内厂商,都在加强AI翻译功能,一方面,这是手机AI处理能力提升在AI视觉、AI语音领域的体现;另一方面,也体现了疫情之下,线上媒体内容暴增带来的庞大需求。 6、MIUI 12.5“增强版”来了 在这次发布会上,小米还特别介绍了MIUI系统的相关优化。 小米通过原子内存技术,使后台应用驻留能力提升了64%,并提升了应用的切换相应速度。 在处理器性能优化方面,小米重点优化了处理器资源的调度,系统会根据用户的“焦点应用”集中进行资源调度,小米将其称之为“焦点计算”。 为了降低CPU的使用率,小米还会对非必要后台应用“冻结”资源调度。 在功耗问题上,小米称如今屏幕、SoC的功耗都已经大幅提升,所以性能和功耗的权衡就成为了难题,小米通过智能均衡技术,使得整体功耗降低了10%。 最后小米MIUI负责人金凡说,今天的一切,只是新的开始。他们会吸取教训,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系统体验。 雷军说,今后他们一定会给用户一个强大、好用的MIUI。 三、年底适配2000+安卓APP,小米平板5能否一战翻身? 小米平板产品上一次亮相还是在2018年6月,小米平板4发布。其搭载了一枚骁龙660AIE SoC,支持10W充电,这些配置在当下看来着实有些“年代感”。 这次小米平板5也被雷军寄予厚望。 小米平板5 Pro搭载了高通骁870 SoC,这也是目前主流安卓手机、平板都很常用的一颗芯片,其核心特点就是在具有略输骁龙888的性能下,实现比骁龙888低得多的功耗控制。 得益于平板更好、更大面积的散热,搭载骁龙870的小米平板5可以在游戏时实现更好的温度控制。 在充电续航方面,小米平板5支持67W有线充电,搭载了一块8600mAh电池,可以最高连续看视频17.3小时,玩《原神》6个小时。 对于平板电脑来说,屏幕是大家最关注的硬件配置之一,这次小米平板5搭载了2.5K 120Hz LCD屏幕,支持10亿色显示,峰值亮度为500nit,对比度达到了1500:1。 现场雷军还将小米平板5的屏幕与iPad Pro进行了对比,并称这块屏幕是完全对标苹果iPad Pro来做的。 在机身设计方面,小米平板5背部镜头模组延续了小米11系列的家族式镜头设计,整机比较轻薄,厚度为6.86mm,重量515g。 小米平板5这次特别强化了音质表现,搭载了八个扬声器单元,四个中低频、四个高频。 目前平板电脑最主要的应用场景仍然是生产力和娱乐,对于以生产力为主的用户来说,键盘和手写笔是必不可少的。 小米专门做了一款键盘保护壳,并支持鼠标连接,平板专用的触控笔重量仅为12.2g,笔尖为软性材质,可以更好地模仿纸面书写感受。 小米触控笔上有两枚按键,可以触发快速笔记、快速截屏等功能。 当然,对生产里办公应用来说,系统操作的流畅便捷是更为重要的,小米平板5这次搭载了MIUI for Pad操作系统。 雷军特别说道,主流应用均为平板做了适配,目前主流应用适配数量已经超过了300款,并且对分屏、多窗口操作进行了特别优化。但雷军还是说,他们现在真诚“求合作”,希望推动安卓平板生态的发展。 雷军说,他们希望在年底适配至少2000款安卓APP。 在当下国内安卓平板市场,联想、华为和荣耀是主要玩家,而联想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小米“起个大早赶个晚集”,如今想要凭借小米平板5重新找回场子,可能要面对不小的挑战。 另一方面,其他手机厂商也都在布局自己的各类生态产品,OPPO、realme、一加、vivo等厂商都在布局自己的平板电脑甚至是笔记本电脑产品。下周,realme就要发布自己的首款笔记本新品。 可以说,小米面对的,是“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 四、AIoT生态继续拓展,智能音箱也要冲高端 雷军这次再次提到了小米“手机 x AIoT”生态战略,小米也带来了一款智能音箱新品小米Sound,这款音箱可以提供90dB声压,可以让低频延展到70Hz,低音更加饱满,顶部设计了360°全向出音口。 另外,小米Sound音箱通过“计算音频”技术,实现了每秒330次实时计算,动态优化声音曲线。这款音箱也经过了哈曼专业调音,提升了音频表现力。 值得一提的事,这款音箱最多可以实现8台互联,同时支持UWB互联,可以和手机快速完成音频“接力”。 搭配手机,小米Sound还可以实现家庭成员之间的语音实时通话。 五、小米发77英寸OLED大屏,OLED电视杀破5K档位 雷军在介绍电视新品前,特别提到,小米目前已经是中国第一,全球前五的电视品牌。 目前,OLED大屏电视的价格普遍比较昂贵,OLED面板约为同尺寸LCD屏幕成本的三倍以上。 这次小米发布了一款77英寸OLED电视,这也是小米电视大师系列第二代产品,其采用了OLED V21屏幕,峰值亮度1000nit,对比度达到150万:1,这款电视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动态调整色温。 针对游戏场景,该产品支持英伟达的G-Sync认证,可以减少游戏时的画面撕裂现象,提升显示流畅度。 音质方面搭载了70W音响,经过了哈曼卡顿调教。这款电视支持UWB一指连和NFC,并且UI分辨率也达到了4K级别。 另外,小米还推出了一款屏幕稍小的小米电视6,也搭载了OLED屏幕,首发价仅为4999元。 六、小米也要玩机器狗?名字叫“铁蛋” 发布会结尾,雷军还带来了一个“彩蛋”,小米正在推进一个仿生四足机器人项目“CyberDog”,也就是我们常见的“机器狗”,为了这个项目,小米还申请了“铁蛋”商标。 这款机器狗能跑、能跳、能后空翻,还可以听懂人类的语言指令,并且在走路时可以跟随主人、自动避障。 雷军说,这款四足机器人需要自研高性能伺服电机、采用具备21 TOPS算力的边缘AI芯片,同时需要AI视觉、AI语音、机器人系统等多方面的自研技术支持。 未来,危险搜救、医疗救援、家庭陪护等场景都是四足机器人可能的应用场景。雷军说,这个项目投入很大,现在小米通过预研经费做了1000台工程探索版,其中会拿出700台邀请米粉“共创”,每台价格为9999元。 为了推进这个项目,小米成立了小米机器人实验室,并在筹备小米机器人开源社区,雷军也在现场为实验室打了一次“招聘广告”。 结语:目标全球第一,小米要走一条自己的路 不论是小米MIX4还是小米平板5,我们都能看到那个熟悉的小米,死磕技术、死磕性价比,用一个合适的价格,给用户他们能提供的“最好产品”。但同时,我们也感受的到小米的成熟、雷军的老道,小米的“内功”,也在不断修炼。 毫无疑问,手机和AIoT是小米的核心方向,而在此之上,从ISP影像芯片到未来的SoC芯片,他们也在不断拓展自己的技术边界,甚至机器人也将成为小米的探索方向之一。当下,掌握核心技术仍然是品牌强大的根本。 对于小米来说,“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市场份额的突破让小米有了更好的基本盘,给营收和利润的增长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新的技术的研发也有了更多试错空间。 另一方面,手机厂商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从产品力到渠道建设、品牌营销,再到核心研发实力的比拼,每一环都不能有丝毫放松。 新生的荣耀势头正猛,大有重回国内头部玩家的态势;realme成为近两年国内手机市场的一匹黑马,甚至在“性价比”上跟Redmi打的有来有回。而OPPO、vivo在国内市场仍然是摆在小米面前的“两座大山”。 在6月拿下全球出货量第一后,小米能否稳住势头,在全年取得更令人惊喜的成绩,提前实现雷军定下的“三年目标”?而小米的成功又能否被“复制”,让更多中国科技企业走到世界舞台中央,都值得期待和思考。
补强星链卫星互联网!马斯克SpaceX完成首笔公开收购
编译 | 杨畅 编辑 | Panken 智东西8月10日消息,据外媒The Verge报道,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美国太空运输服务公司SpaceX已完成对美国卫星通信初创公司Swarm的收购。这是SpaceX自2002年成立以来的第一笔公开成功收购。 Swarm在其当地时间8月6日向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提交的文件中,披露了这一收购消息。该公司成立于2016年,有大约30名员工。 目前,Swarm已有120颗小型卫星(被称作SpaceBEE)进入近地轨道,可面向IoT设备提供低成本双向全球卫星通信。 一、Swarm有120颗小型卫星提供服务,价格5美元起 在8月6日这份文件中,Swarm申请FCC批准将Swarm的卫星和天线执照的所有权转移给SpaceX。申请文件还提到当地时间7月16日两家公司签署了相关协议,Swarm成为了SpaceX的直属全资子公司。 Swarm通过使用三明治大小的小型卫星SpaceBEE,与地面上一种名为“Tile”的较小消费者端天线进行通信,向用户提供超低带宽数据服务。 ▲一颗Swarm SpaceBEE卫星 该公司计划发射150颗SpaceBEE卫星,其中120颗已经在轨道上运行。Tile天线可以作为饼干大小的芯片安装在设备内部,比如在设备的电路板上。 内置GPS的设备装上Tile天线,只需向Swarm的全球卫星网络发送微小带宽ping指令,就可以跟踪、传递传感器数据,或者执行客户让它做的任何事情。Swarm的产品及服务起价为每月5美元(约32.40元人民币)。 二、星链计划已发送卫星超1700颗,SpaceX计划将其打造成摇钱树 目前人们尚不清楚SpaceX在Swarm身上看到了哪些使其宽带网络获益的具体机会。Swarm的一位发言人拒绝对这笔收购发表评论,SpaceX也没有回复媒体的置评请求。 Swarm在这份FCC文件中还写道:“这次收购将加强‘合并后的公司’提供创新卫星服务的能力,这些服务可以覆盖世界上未得到相关服务和服务不充分的地区,SpaceX将同样受益于使用由Swarm团队开发的知识产权和专业知识,以及将这个足智多谋且有效的团队并入到SpaceX中。” 随着SpaceX进一步进军消费电子领域,并通过星链(Starlink)计划走出无法盈利的鸿沟,该公司希望最终把这个卫星网络变成摇钱树,为其创始人马斯克的大型星际飞船发射系统提供资金。 星链计划旨在将宽带互联网覆盖到缺乏光纤和物理互联网连接的农村地区。该公司初始计划的4409颗卫星中,已经有1700多颗卫星处于近地轨道上。星链网络拥有了近10万的测试用户,其中大多数用户花了499美元(约3233.62元人民币)购买终端套件,并每月支付99美元(约641.54元人民币)的互联网费用。 相比于竞争对手英国支持的OneWeb网络、亚马逊刚发展起的Kuiper网络,星链网络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OneWeb和星链类似,但规模较小,迄今已发射254颗卫星,Kuiper尚未部署任何卫星。 结语:收购或与SpaceX物联网规划有关 SpaceX之前扩展其星链服务的能力,主要是通过增加卫星数量和地面基础设施数量,让其星链网络覆盖更多范围。 Swarm的卫星通信服务和星链网络的目标一致,不过Swarm的产品都主要集中在物联网领域,其微型卫星和可嵌入设备的收发天线芯片提供给用户更低成本的服务。SpaceX可能也是看中了这一点,通过收购来扩增其星链网络的能力。
雷军年度演讲总结,小米多款新品发布,真全面屏、5 代平板都来了
如果说一周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小米直面会让你失望了。那么今天长达 3 小时的雷军年度演讲暨新品发布会,一定能引起你的兴趣。#小米MIX4# 在这场发布会上,众人期待的小米 MIX 4、小米平板 5,终于来了。 一同发布的,还有小米首款高端智能音箱、第二代 OLED 电视等新品。雷军更是在演讲时,重新喊出了 7 年前立下的 Flag:成为全球第一。 雷军宣誓:三年成为全球第一 今年是小米新十年的第一年,也是小米手机发布的十周年。 雷军今年的演讲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主要分享了这十年,小米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的。 2014 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主持人问雷军,小米长期战略是怎么样的?雷军脱口而出:「5~10 年。小米要变成全球第一」。 ▲雷军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讲话 这句话,引起现场观众嗤笑,会场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雷军很尴尬。 七年后的今天,小米的手机销量来到了全球第二。用市场,回应了当时的质疑与嘲笑。 在此契机下,雷军提出,小米当前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 靠什么站稳?靠高端化。靠什么走高端之路?靠米粉。 雷军在演讲中不止三次重复了这八个字:「相信米粉、依靠米粉」。雷军认为,相信米粉、依靠米粉,认认真真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定能走好高端之路。 不过,雷军显然不是一个「得过且过」的人。在小米风头正劲的今天,他重新拾起了 7 年前立过的那个 Flag:「小米要变成全球第一」。 三年为期,拿下全球第一。雷军用这句雄心勃勃的誓言,拉开了今天新品发布会的序幕。 MIX 4:终于完成了 5 年前的夙愿 5 年前,MIX 横空出世,全面屏概念深入人心。 5 年间,MIX 系列起起伏伏,愈发普通与常规。 5 年后,MIX 4 发布,一是带来「真全面屏」,二是想撕下「全面屏」的标签。 如同字面意思,MIX 4 最大的亮点就是「屏下摄像头」的量产,彻底抹除了屏幕上最后的开孔,带来一块「完美」的屏幕。 为了实现这一点,小米历经了三年三次技术革新,缩小了摄像头附近的子像素面积,维持了像素数量(400PPI),避免了「纱窗」效应。 在调用摄像头时,小米用「电路旁置」和「透明引线」来尽量解决光路遮挡。且在相机成像时,调用相关算法来优化色彩与细节。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的针对性设计,最终让 MIX 4 在显示和自拍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由于屏下摄像头的存在,这块真全面屏幕的分辨率只有 2400*1080,不过好在是「钻排」,观感上来说,有着足够的细腻度。 同时,MIX 4 的屏幕也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支持 P3 色域以及 10bit 色深、HDR 10+ 等特性,显示效果足够。 除了真全面屏,MIX 4 还延续了 MIX 系列标志性的「陶瓷」材质。不同以往,小米给 MIX 4 的陶瓷材质减重,用上「纳米氧化锆复合材料」,把整机重量控制在了 225g(比小米 11 Ultra 的 234g 轻)。 在传统的黑白配色外,小米为 MIX 4 增加了一个「影青灰」配色。它的灵感来自于北宋的影青瓷,色调青绿淡蓝,色彩的辨识度要高于黑白。 MIX 4 支持 120W 有线快充和 100W 无线快充,电池容量来到 4500mAh,可以说是百瓦快充旗舰中电池容量最大的。 为了能让骁龙 888+ 不再火热,MIX 4 上内置了双层的石墨烯均热板的散热结构,至于「疗效」可能还得看真机实测。 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引人瞩目的非 MIUI For Pad 莫属了。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 120W 充电功率下,MIX 4 提供了一个恒温选项。恒温下,充电时间从 15 分钟充满延长到 21 分钟充满,但手机的温度控制在 37℃ 以下,对锂电池寿命有一定的益处。 相机方面,MIX 4 采用了与小米 11 相同的 HMX 一亿像素主摄,辅以 13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和一枚 800 万像素 5 倍光学变焦长焦。其中,主摄和长焦均支持 OIS 防抖。 后续,「一指连」会逐步扩展至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中,可能成为小米生态的控制、操控和接力的主要操控方式。 特色功能上,MIX 4 支持了 UWB 超宽频通信,小米称之为「一指连」。UWB 技术简单说是让设备间有了精准的空间定位能力。 后续,「一指连」会逐步扩展至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中,可能成为小米生态的控制、操控和接力的主要操控方式。 软件层面上,MIX 4 在 MIUI 12.5 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场景自适应模式」、「新防丢机制」与「系统级翻译」等一些特色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MIX 4 的 MIUI 中也正式上线了功耗控制选项,可自由选择「省电」、「均衡」、「性能」三种功耗模式,相信这个特性也会下放到其他小米、Redmi 的设备之上。 ▲小米 MIX 4 参数、价格对比小米 11 MIX 4 是小米为「全面屏」画上的一个句号,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快速成熟,很快这将不会成为产品的「探索」,而是一个「标配」。 完成了五年夙愿的 MIX 系列,在撕下「全面屏」的最强标签之后,会以如何的「探索」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能是小米接下来好好思考的方向。 小米平板 5 系列:你看这横屏生态行吗?! 人气比 MIX 还高的小米平板 5 系列终于来了。 这次,小米一口气把小米平板品类扩充至三款,小米平板 5、小米平板 5 Pro 与小米平板 5 Pro 5G,其定位也逐步提升。 对于整体的规格,这里就不多啰嗦,直接看总结表格。 硬件规格并非是小米平板 5 系列的亮点,高通骁龙 870 处理器,11 英寸 2K 分辨率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等等特性都在意料之中。 值得留意的是,小米平板 5 配备了高通骁龙 860 处理器,这颗处理器可以看做是没有 5G 且超频了的骁龙 855。用在入门级别的小米平板 5 上,骁龙 860 足以应付不少的场景。 配件上,小米也为小米平板 5 Pro 带来了触控笔和键盘式保护套。其中,触控笔支持无线磁吸充电,拥有 4096 级压感,笔身上有两个实体按键,可用来截图、切换笔刷以及为 PPT 翻页。 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引人瞩目的非 MIUI For Pad 莫属了。 MIUI For Pad 为 11 英寸的大屏重新设计了系统应用,同时也为孱弱的 Android 大屏生态带来了三点优化。 一是推动 Android 平板的 HD 版本,目前已有爱奇艺、哔哩哔哩、优酷、和平精英的 HD 版本上线应用商店。 同时,雷军还树立了一个小目标,「年底适配 2000 个 app」,并恳求开发者一同推进平板生态。 二是推出相应的「生产力」软件。 联合 WPS,为 MIUI For Pad 带来了定制大屏办公应用。 推出概念画板、Sketchbook 等专业绘画应用。 微信 8.0.9 版本支持横屏分栏使用,接近 PC 操控。 三是全局的分屏和小窗赋能小米平板的多任务处理。如视频与微信可以分屏,或者微信以小窗的形式悬浮在视频之上。 四是平行窗口功能。相应 app 可自动进入横屏模式,同个应用中支持左右分屏显示不同信息。根据小米的分享,目前大概有 300 款应用支持「平行窗口」。 小米平板 5 系列以及 MIUI For Pad 仅仅是小米横屏生态的一个开始。 MIUI:让我再发一次 MIUI 12.5 去年一整年,相对于不断进步的硬件,MIUI 可谓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被粉丝诟病许久。 时隔几个月,MIUI 团队针对集中反馈的问题,再次发布了 MIUI 12.5,官方称之为「增强版」。 更令人惊喜的,是另外两款 OLED 电视的价格,起售价不到 5000 元,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MIUI 12.5 将会在 8 月 13 日陆续推送,第一批机型包括 MIX 4、小米 11 Ultra、小米 11 Pro、小米 11、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小米 10 Pro、小米 10S、小米 10、Redmi K40、Redmi K40 Pro,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Redmi K30 Pro。 其他机型也会陆续在第二批推送,具体时间和推送计划,可参考小米社区。 三款 OLED 电视上新 OLED 是电视行业「高端」的代名词。小米此前唯一一款 OLED 电视,是发售价 12999 元的小米电视大师 65」OLED。 今天,小米更新了这款大师电视,尺寸为 77 英寸,名叫「小米电视大师 77″」。 先看一下核心参数: 4K OLED 峰值亮度 1000nit HDMI 2.1*2 120Hz 刷新率,120Hz MEMC 70W 音响功率,哈曼卡顿调音 支持 UWB 一指连 支持 4K MIUI NFC 金属遥控器 WiFi 6 8.5GB + 64GB 存储组合 从参数上看,这款电视的配置似乎没什么短板,零售价 19999 元,首发价 16999 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另外两款 OLED 电视的价格,起售价不到 5000 元,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这就是小米电视 6 OLED 版,有 55 英寸和 65 英寸两种尺寸可选。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尺寸的电视在基础配置上一致,55 英寸的并未有所阉割。 其核心参数如下: 4K 分辨率,10Bit 色深,60Hz 刷新率 峰值亮度 900nit 支持 IMAX ENHANCED、Dolby Vision 支持 4K、60Hz MEMC MTK 9638 芯片, 3GB+32GB 存储搭配 3*HDMI 2.0 4 扬声器,2*12.5W 总功率 55 英寸版 5699 元,首发价 4999 元。65 英寸版 6999 元。 小米 Sound:哈曼调音加 HiRes 无损 在手机、真无线耳机后,小米智能音箱也开始准备冲击高端,推出了小米 Sound。 与其他小米产品类似,小米 Sound 在「高端」的同时,也维持了性价比的特性,售价为 499 元。 外观上,小米 Sound 用上了环形透明机身,整机无孔,底座隐藏。其操控区域设计在了音箱的顶盖部分,且下方就是导音锥。 声音表现上,则是哈曼调音,且支持 Hi-Res 金标认证,以及支持「计算音频」技术。内置的 NPU 与双核 DSP 芯片组会根据歌曲的频率进行动态调音。 核心硬件上,小米 Sound 配备了一个 2.25 英寸钕铁硼双磁路全频单元,可带来 70Hz 的低音。音箱 360° 出声,可任意摆放。 作为小米生态的产品,自然也有 IoT 能力。配备的 UWB 配合小米 MIX 4 可进行音乐接力,这应是小米 AIoT 中首款支持 UWB 技术的产品。 另外,小米 Sound 也支持多设备连接(目前仅限小米 Sound、MIX4、小米平板 5 系列),播放不同设备的音乐。与其他的小米 Sound 可组成立体声播放,最多可连接 8 台一同参与播放。 除了音乐播放,小米 Sound 还可利用小爱传声功能进行多台对讲,以及充当蓝牙 Mesh 网关等。 总的来说,小米 Sound 在小米生态内有着更多的玩法,要比其他同类产品有着更多大的优势。 One More Thing:「铁蛋」来了 评论 如果说一周前,「雷声大雨点小」的小米直面会让你失望了。那么今天长达 3 小时的雷军年度演讲暨新品发布会,一定能引起你的兴趣。 在这场发布会上,众人期待的小米 MIX 4、小米平板 5,终于来了。 一同发布的,还有小米首款高端智能音箱、第二代 OLED 电视等新品。雷军更是在演讲时,重新喊出了 7 年前立下的 Flag:成为全球第一。 雷军宣誓:三年成为全球第一 今年是小米新十年的第一年,也是小米手机发布的十周年。 雷军今年的演讲主题是「我的梦想,我的选择」,主要分享了这十年,小米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的。 2014 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主持人问雷军,小米长期战略是怎么样的?雷军脱口而出:「5~10 年。小米要变成全球第一」。 ▲雷军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的讲话 这句话,引起现场观众嗤笑,会场里充满了快活的空气。雷军很尴尬。 七年后的今天,小米的手机销量来到了全球第二。用市场,回应了当时的质疑与嘲笑。 在此契机下,雷军提出,小米当前的任务,是「真正站稳全球第二」。 靠什么站稳?靠高端化。靠什么走高端之路?靠米粉。 雷军在演讲中不止三次重复了这八个字:「相信米粉、依靠米粉」。雷军认为,相信米粉、依靠米粉,认认真真做感动人心,价格厚道的好产品,定能走好高端之路。 5 年间,MIX 系列起起伏伏,愈发普通与常规。 三年为期,拿下全球第一。雷军用这句雄心勃勃的誓言,拉开了今天新品发布会的序幕。 MIX 4:终于完成了 5 年前的夙愿 5 年前,MIX 横空出世,全面屏概念深入人心。 5 年间,MIX 系列起起伏伏,愈发普通与常规。 5 年后,MIX 4 发布,一是带来「真全面屏」,二是想撕下「全面屏」的标签。 如同字面意思,MIX 4 最大的亮点就是「屏下摄像头」的量产,彻底抹除了屏幕上最后的开孔,带来一块「完美」的屏幕。 为了实现这一点,小米历经了三年三次技术革新,缩小了摄像头附近的子像素面积,维持了像素数量(400PPI),避免了「纱窗」效应。 在调用摄像头时,小米用「电路旁置」和「透明引线」来尽量解决光路遮挡。且在相机成像时,调用相关算法来优化色彩与细节。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的针对性设计,最终让 MIX 4 在显示和自拍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由于屏下摄像头的存在,这块真全面屏幕的分辨率只有 2400*1080,不过好在是「钻排」,观感上来说,有着足够的细腻度。 同时,MIX 4 的屏幕也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支持 P3 色域以及 10bit 色深、HDR 10+ 等特性,显示效果足够。 在传统的黑白配色外,小米为 MIX 4 增加了一个「影青灰」配色。它的灵感来自于北宋的影青瓷,色调青绿淡蓝,色彩的辨识度要高于黑白。 核心硬件参数上,MIX 4 首发了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相对于 888,888+ 超大核的频率提升到 3.0GHz,相对来说,最高的性能释放会更佳。 为了能让骁龙 888+ 不再火热,MIX 4 上内置了双层的石墨烯均热板的散热结构,至于「疗效」可能还得看真机实测。 MIX 4 支持 120W 有线快充和 100W 无线快充,电池容量来到 4500mAh,可以说是百瓦快充旗舰中电池容量最大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 120W 充电功率下,MIX 4 提供了一个恒温选项。恒温下,充电时间从 15 分钟充满延长到 21 分钟充满,但手机的温度控制在 37℃ 以下,对锂电池寿命有一定的益处。 相机方面,MIX 4 采用了与小米 11 相同的 HMX 一亿像素主摄,辅以 13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和一枚 800 万像素 5 倍光学变焦长焦。其中,主摄和长焦均支持 OIS 防抖。 至于为何没用小米 11 Ultra 同款的 GN2 图像传感器,雷军表示如此的取舍都是「为了轻薄」,「Ultra 定位是极致的影像体验」,可能也是由于它们的定位不同。 特色功能上,MIX 4 支持了 UWB 超宽频通信,小米称之为「一指连」。UWB 技术简单说是让设备间有了精准的空间定位能力。 后续,「一指连」会逐步扩展至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中,可能成为小米生态的控制、操控和接力的主要操控方式。 软件层面上,MIX 4 在 MIUI 12.5 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场景自适应模式」、「新防丢机制」与「系统级翻译」等一些特色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MIX 4 的 MIUI 中也正式上线了功耗控制选项,可自由选择「省电」、「均衡」、「性能」三种功耗模式,相信这个特性也会下放到其他小米、Redmi 的设备之上。 ▲小米 MIX 4 参数、价格对比小米 11 MIX 4 是小米为「全面屏」画上的一个句号,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快速成熟,很快这将不会成为产品的「探索」,而是一个「标配」。 完成了五年夙愿的 MIX 系列,在撕下「全面屏」的最强标签之后,会以如何的「探索」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能是小米接下来好好思考的方向。 小米平板 5 系列:你看这横屏生态行吗?! 人气比 MIX 还高的小米平板 5 系列终于来了。 这次,小米一口气把小米平板品类扩充至三款,小米平板 5、小米平板 5 Pro 与小米平板 5 Pro 5G,其定位也逐步提升。 对于整体的规格,这里就不多啰嗦,直接看总结表格。 硬件规格并非是小米平板 5 系列的亮点,高通骁龙 870 处理器,11 英寸 2K 分辨率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等等特性都在意料之中。 MIUI:让我再发一次 MIUI 12.5 配件上,小米也为小米平板 5 Pro 带来了触控笔和键盘式保护套。其中,触控笔支持无线磁吸充电,拥有 4096 级压感,笔身上有两个实体按键,可用来截图、切换笔刷以及为 PPT 翻页。 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引人瞩目的非 MIUI For Pad 莫属了。 MIUI For Pad 为 11 英寸的大屏重新设计了系统应用,同时也为孱弱的 Android 大屏生态带来了三点优化。 一是推动 Android 平板的 HD 版本,目前已有爱奇艺、哔哩哔哩、优酷、和平精英的 HD 版本上线应用商店。 同时,雷军还树立了一个小目标,「年底适配 2000 个 app」,并恳求开发者一同推进平板生态。 二是推出相应的「生产力」软件。 联合 WPS,为 MIUI For Pad 带来了定制大屏办公应用。 推出概念画板、Sketchbook 等专业绘画应用。 微信 8.0.9 版本支持横屏分栏使用,接近 PC 操控。 三是全局的分屏和小窗赋能小米平板的多任务处理。如视频与微信可以分屏,或者微信以小窗的形式悬浮在视频之上。 四是平行窗口功能。相应 app 可自动进入横屏模式,同个应用中支持左右分屏显示不同信息。根据小米的分享,目前大概有 300 款应用支持「平行窗口」。 总的来说,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大的亮点还是在 MIUI For Pad 的系统上。为大屏、横屏优化的「四板斧」下来,初看是解决了一些使用痛点,至于能否对平板生态的完善和扩展,就看后续 MIUI For Pad 的号召力了。 小米平板 5 系列以及 MIUI For Pad 仅仅是小米横屏生态的一个开始。 MIUI:让我再发一次 MIUI 12.5 去年一整年,相对于不断进步的硬件,MIUI 可谓是原地踏步,止步不前,被粉丝诟病许久。 时隔几个月,MIUI 团队针对集中反馈的问题,再次发布了 MIUI 12.5,官方称之为「增强版」。 MIUI 12.5 增强版并没有任何新功能,而主要针对系统应用问题进行了四大优化。 液态存储:碎片化整理效率提升 60%; 原子内存:精细化压缩内存占用,后台 app 驻留能力提升 64%; 焦点计算:流畅度提升,CPU 使用率下降,电量节省 8%; 智能均衡:根据场景调优功耗。 MIUI 12.5 将会在 8 月 13 日陆续推送,第一批机型包括 MIX 4、小米 11 Ultra、小米 11 Pro、小米 11、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小米 10 Pro、小米 10S、小米 10、Redmi K40、Redmi K40 Pro,Redmi K30S 至尊纪念版、Redmi K30 Pro。 其他机型也会陆续在第二批推送,具体时间和推送计划,可参考小米社区。 三款 OLED 电视上新 OLED 是电视行业「高端」的代名词。小米此前唯一一款 OLED 电视,是发售价 12999 元的小米电视大师 65」OLED。 今天,小米更新了这款大师电视,尺寸为 77 英寸,名叫「小米电视大师 77″」。 先看一下核心参数: 4K OLED 峰值亮度 1000nit HDMI 2.1*2 120Hz 刷新率,120Hz MEMC 70W 音响功率,哈曼卡顿调音 支持 UWB 一指连 支持 4K MIUI NFC 金属遥控器 WiFi 6 8.5GB + 64GB 存储组合 从参数上看,这款电视的配置似乎没什么短板,零售价 19999 元,首发价 16999 元。 更令人惊喜的,是另外两款 OLED 电视的价格,起售价不到 5000 元,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这就是小米电视 6 OLED 版,有 55 英寸和 65 英寸两种尺寸可选。值得注意的是,两种尺寸的电视在基础配置上一致,55 英寸的并未有所阉割。 其核心参数如下: 4K 分辨率,10Bit 色深,60Hz 刷新率 峰值亮度 900nit 支持 IMAX ENHANCED、Dolby Vision 支持 4K、60Hz MEMC MTK 9638 芯片, 3GB+32GB 存储搭配 3*HDMI 2.0 4 扬声器,2*12.5W 总功率 55 英寸版 5699 元,首发价 4999 元。65 英寸版 6999 元。 小米 Sound:哈曼调音加 HiRes 无损 在手机、真无线耳机后,小米智能音箱也开始准备冲击高端,推出了小米 Sound。 与其他小米产品类似,小米 Sound 在「高端」的同时,也维持了性价比的特性,售价为 499 元。 外观上,小米 Sound 用上了环形透明机身,整机无孔,底座隐藏。其操控区域设计在了音箱的顶盖部分,且下方就是导音锥。 声音表现上,则是哈曼调音,且支持 Hi-Res 金标认证,以及支持「计算音频」技术。内置的 NPU 与双核 DSP 芯片组会根据歌曲的频率进行动态调音。 核心硬件上,小米 Sound 配备了一个 2.25 英寸钕铁硼双磁路全频单元,可带来 70Hz 的低音。音箱 360° 出声,可任意摆放。 作为小米生态的产品,自然也有 IoT 能力。配备的 UWB 配合小米 MIX 4 可进行音乐接力,这应是小米 AIoT 中首款支持 UWB 技术的产品。 另外,小米 Sound 也支持多设备连接(目前仅限小米 Sound、MIX4、小米平板 5 系列),播放不同设备的音乐。与其他的小米 Sound 可组成立体声播放,最多可连接 8 台一同参与播放。 除了音乐播放,小米 Sound 还可利用小爱传声功能进行多台对讲,以及充当蓝牙 Mesh 网关等。 总的来说,小米 Sound 在小米生态内有着更多的玩法,要比其他同类产品有着更多大的优势。 One More Thing:「铁蛋」来了 「铁蛋」其实是小米 CyberDog 仿生四足机器人,也是小米内部孵化的一个小项目。 它拥有仿生运动步态,支持视觉、听觉的交互体验。理论中,它可以听从指令、识别主人甚至自动跟随主人运动。 CyberDog 拥有小米自研高性能电机,加持小米的 AI 视觉语音算法、机器人系统以及运动算法等等。由此它可以感知图像、光线、距离、速度、声音等环境信息,还原真实的生物反应。 CyberDog 并非是个概念,而是面向小米社区招募共创体验官,「铁蛋」的工程探索版米粉价 9999 元,有意的朋友可以前去「认领」一只。 小米的「高端梦」 「小米高端之路才刚刚开始。」 这是雷军在发布会上强调的话。的确,小米的高端之路始于小米 10,但一直到如今的「Android 之光」小米 11 Ultra,小米一直都在向高端市场冲击。 小米 MIX 也是如此。它不同于小米数字系列,MIX 一出世就自带「高端」的光环。但产品重心被「全面屏」概念捆绑之后,尝试了许多不够「探索」的方案,在「高端」线上不断徘徊。 达成 5 年之愿的 MIX 4 可以说是之前所有 MIX 系列的一个终点,也是 MIX 系列的一个新起点。此次 MIX 4 完美全面屏的落地,应该可以让小米放下对「全面屏」的执着,重拾「探索」之心,坚定的向高端市场走去。 成熟的旗舰有小米数字系列,冲击销量有 Redmi 去抗,而 MIX 更应是倾其所有,去探索息技术的可能,毫不犹豫的去冲击高端。
雷军年度演讲发布多款生态产品 小米仿生机械狗CyberDog定价9999元
凤凰网科技(作者/阎烁)8月10日晚,小米在线上召开2021雷军年度演讲,除了发布旗舰手机小米MIX 4之外,还带来了小米平板5系列新品,智能家居新品小米Sound、家电新品77英寸小米电视大师版以及四足智能仿生机械狗CyberDog。 小米平板5系列拥有普通版和Pro版两个版本,普通版采用骁龙860处理器,采用四扬声器设计,支持33W快速充电,Pro版则采用骁龙870处理器,采用八扬声器设计,支持66W快充,除了这些差别之外,两款平板配置相同,均采用11英寸2.5K 120Hz高刷新率LCD屏幕,支持10亿色显示以及杜比视界、HDR10认证,小米平板5售价1999元起,小米平板5 Pro售价2499元起。同时配合两款平板还发布了智能键盘套以及手写笔,其中键盘套售价399元,手写笔售价349元。 在智能家居方面,小米发布了首款高端智能音箱xiaomi Sound,具备HARMAN殿堂级调音和Hi-Res Audio高解析认证,并通过计算音频来优化声音效果。在外观上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环形透明机身材质,银黑两款配色,悬浮式触控顶盖,360度全向上出音,首次搭载UWB连接技术,能实现手机音乐接力,并且还支持家庭传声全屋对讲功能,Xiaomi Sound正式售价为499元。 家电产品方面小米则更新了两款OLED电视,小米电视大师77英寸OLED版和小米电视6 OLED版,前者采用V21最新一代大尺寸OLED面板,支持杜比视界、HDR10+、 HDR10和HLG,以及最高1000nit的峰值亮度,提高画面的对比度效果,在扬声器上依旧于哈曼卡顿合作调音,总功率为70W,支持杜比全景声,在观影听歌时能营造出更具临场感的立体环绕音效,同时这款电视内置UWB芯片,支持小米的一指连功能。 小米电视6 OLED版屏幕尺寸为55英寸和65英寸,拥有900nits峰值亮度,显示器级色准Delta E 2,98.5%P3电影级广色域覆盖,能够呈现更多画面细节,同样支持杜比视界、HDR10+、 HDR10和HLG认证,带来更清晰的画质表现。在售价方面,小米电视大师77英寸OLED版售价为19999元,小米电视6 OLED版55英寸、65英寸的售价为5699元、7699元。 在发布会的最后,雷军还带来了一款One More Thing,仿生四足机器人CyberDog。内置了小米自研高性能伺服电机,它能提供32N·m最大输出扭矩、220rpm最大转速以及3.2m/s最快行走速度,能保证高扭矩的同时兼具高速性能,让CyberDog能够完成各类高速运动及后空翻等高难度动作。 CyberDog内置高精度环境感知系统,可还原更真实的生物反应。它全身拥有11个高精度传感器时刻待命,可主动探测外部细微变化。其中包括触摸传感器、摄像头、超声波传感器、GPS模组等,基于此可衍生更符合生物直觉的交互功能,以及环境感知、分析能力。 用户可以通过语音、遥控器、手机多种方式操控CyberDog。可以通过“铁蛋铁蛋”唤醒词向CyberDog下达指令,拥有3个Type-C和1个HDMI接口,可以外接探照灯、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激光雷达等多种扩展设备,整机支持生活防水,以应对多种复杂使用环境,CyberDog工程探索版定价9999元。
两岸半导体人才荒:台湾每月缺2.7万人,大陆薪水涨幅更大
编译 | 高歌 编辑 | Panken 芯东西8月10日报道,近日,中国台湾104人力银行发布了2021年《半导体人才白皮书》。据统计,中国台湾的半导体工作机会数量在2021年二季度创造了6年半来的新高,其平均每月人才缺口达2.7万人,年增幅44.4%。 而半导体人才短缺问题并不止发生在中国台湾,大陆的半导体行业也存在相同的问题。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等单位编制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9-2020年版)》预计,到2022年前后半导体行业人才需求将达到74.45万人,而高端人才的短缺是行业痛点之一。 中国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其行业人才现状既可以反映出当前半导体产业一众头部玩家的发展状况,也对大陆半导体人才的培养有着借鉴意义。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最近6年人才招募趋势 一、两岸中游制造需求大增,生产/研发为最稀缺岗位 在近十年中,人工智能(AI)、5G、自动驾驶、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市场对半导体芯片的需求。而从去年开始,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的扩散,居家隔离、远程办公、远程教学等也进一步提升了全球的电子产品市场。 这样的情况下,半导体行业发展迅猛,上游设计、中游制造、下游封测等全产业链都在快速扩张,工作机会数量也屡创新高。 具体到中国台湾,在上游设计环节,台湾半导体企业最缺IC设计及软件工程师,平均每月需求人数分别为2607和896人;下游最缺的则是作业包装员及半导体工程师,平均每月分别需求2258和778人。 人才需求增速最快的则是中游制造环节。从2015年至今,中国台湾中游制造的工作数占比增长了9个百分点,成为了台湾地区3个半导体制造环节中增速最高的领域。其中,半导体工程师、作业员、半导体设备工程师、软件设计工程师和制程工程师是需求人数最高的前五大职位。 ▲中国台湾半导体产业2021年二季度需求最多职位 而在大陆地区,半导体行业也呈现出对于生产、研发人才的需求。5月份人力资源供应商前程无忧发布的《2021年Q1“芯力量”(集成电路/半导体)市场供需报告》显示,2021年一季度,大陆集成电路/半导体行业需求最大的是生产类岗位(普工和操作员),销售工程师与测试和品控工程师则分列需求第二名和第三名。 不过,与台湾地区不同,大陆的芯片设计企业更多,对芯片设计人才的需求也更大。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预计,到2022年前后,大陆地区设计人才将达到27.04万人,比封测产业人才需求多6万余人,比中游制造环节多6100人。 ▲预计2022年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各环节人才结构 而台湾地区的封测产业较为发达,在今年二季度占半导体工作总数的43%,和中游制造的工作数量占比相同。 总体来说,生产和研发岗位的操作员、工程师是两岸半导体行业最短缺的职位。此外,半导体产能的提升也促进了企业对非半导体专业人才的需求,无论在大陆还是台湾地区,市场销售和财会专业人才都比较抢手。 二、光电和软件服务是主要竞争对手,10大人才招募方案突围困境 正如电影《天下无贼》中葛优说得那样:“21世纪最缺的就是人才。”事实上,不仅半导体企业需要操作员和工程师,其他相关产业也在争抢专业人才。 104人力银行调查发现,工程师主要聚集在半导体产业链以及光电和电脑软件服务行业。换句话说,光电和电脑软件服务2个行业是和半导体企业抢人的主要竞争对手。 除了这2个行业,消费电子、PCB、通讯仪器等行业出身的工程师在半导体行业中占比仅为1%-3%,具有挖掘潜力,是半导体企业挖角工程师的蓝海行业。 面对工程师短缺,104人力银行给出了10种企业人才的来源和方案: 1)企业主动发起产学合作,替代学校自我养成; 2)企业创办产业大学,直接设计学生课程,扩大人才供给; 3)企业和技职院校发起合作,挖掘非传统理工重点大学招生潜力; 4)同产业、同职务间高薪挖角,提升高端人才竞争力; 5)不同产业、同职务人才转职; 6)同产业、不同职务的多元化邀约; 7)企业内部加强培训,培养中、低端工程师/生产人员成为高端研发、生产工程师; 8)在企业内部将非工程人才跨界培养跨界为工程师; 9)升级员工能力,通过绩效管理和职能,提升工作效率; 10)配合政府奖励、政策,引进海外人才。 同时,针对人才招募,104人力银行也从营销层面给出了五点建议,分别为: 1、用心经营企业在招募网站(应用)上的页面和信息:善于运用视频、照片、企业事迹和公司评价等,吸引求职者注意力; 2、在公司官网构建人才招募网站:求职者往往会通过求职网页的链接,转到企业官网了解更多信息; 3、关注经营社交媒体,提升企业正向评价:求职者通常会上网查询企业经营情况,关注主流媒体对其评价。因此避免公关危机、发布正向信息有助于公司声誉,另外参加、赞助稀缺人才领域的活动也对招募有所帮助,可以和潜在求职者有所互动; 4、制作人才招募短片,以视频方式传达公司文化和价值:制作人才招募视频,并发布在官网、招聘网页、视频网站等,能够提前和求职者沟通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等; 5、整合参与线上、线下招募活动:除了校招、人才招聘会等线下活动,线上活动也有助于广泛地吸引人才。 三、台湾上市芯片企业薪资较高,两岸平均工资水平接近 相比大陆,台湾地区的半导体行业更加成熟,其人才平均学历和半导体产学合作等方面较为领先。 在人员学历上,如果台湾地区的应届毕业生想要担任半导体产业的研发、制程、软件设计等职位,接近90%的应聘者都为硕士学历,高学历几乎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要求。而对于设备操作类的岗位,大学本科比例较高。 ▲2016年-2020年第一份工作在半导体行业人数最多的中国台湾高校 相比之下,大陆地区的芯片行业招聘则以大专和本科学历为主,占比达80%左右。《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大陆集成电路行业本科从业者的占比为43.21%,硕士为31.65%。产业工人则主要为大专及以下从业人员,占比为20.55%。 而在人才培养方面,此前大陆地区的行业人才培训也存在着招生指标较少、高校集成电路基地人才流出不明等现象。 有媒体报道称,自2003年以来,大陆地区有20多所高校集成电路人才培训基地,但是几乎没有哪所高校能够提供详尽的报告,说明自己培养人才效果如何。 ▲2021年Q1大陆半导体招聘学历要求和分布 同时,大陆地区芯片行业的很多人才流入了金融、互联网和房地产等领域,甚至流向了国外。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统计,大陆地区集成电路行业的主动离职率为12.51%,高于5%-10%的健康流动率。以大陆晶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为例,其2020年人才流失率为17%,虽人才流失在近两年有所降低,但仍高于行业平均流失率。 104人力银行则分别采访到了1位曾在台积电工作12年的半导体供应链人士,和1位已工作5年的台积电员工。这两位都对台积电评价较高,称其为“值得待一辈子的公司”。从数据来看,台积电2020年离职率则仅为5.3%,其接近8成的主管职位都由内部员工晋升获得。 在薪资方面,两岸上市芯片企业之间的人员工资差距较大。联发科、台积电以及日月光等台湾地区上市企业,其薪资水平相较于同类型的兆易创新、中芯国际、长电科技等大陆上市企业较高。 ▲2019-2020年大陆芯片上市企业与行业头部厂商薪资对比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虽然行业龙头薪资存在差距,但两岸半导体行业的平均薪资水平则基本一致,大陆地区的半导体薪资涨幅还要略胜一筹。 根据104人力银行《半导体人才白皮书》,台湾地区半导体行业平均月薪为52288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2172元),相比2020年下降0.4%,在中国台湾全产业中排名第二。 《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则显示,2019年2季度至2020年1季度,半导体行业税前平均工资为12326元/月,同比增长4.75%。 ▲中国台湾主要产业2010年-2021年薪资水平变化 结语:薪资仍是最直接影响人才招募因素 在缺芯潮下,半导体行业已经成为了科技产业关注的中心。半导体行业不仅是电子产业的基础,本身也能够带动很多就业。美国数据公司IMPLAN研究发现,2020年美国半导体制造业就业系数为6.7,也就是说每1位半导体产业的直接就业者都可以带动另外5.7个间接就业岗位,在细分产业中排行较高,对经济促进较大。 虽然人才是否会留在行业中,涉及到企业文化、地理位置等多个因素影响,但薪资的多少仍然是直接影响人才的最大因素。如今,金融、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薪资水平比半导体更高,那么最优秀的高校毕业生、行业人才就可能会流向这些产业,造成人才短缺。 从这个角度来说,两岸半导体行业薪资上涨缺乏动力,长期增长缓慢是人才招募中的痛点,值得企业重视。
一口气扩充至三款,定位逐步提升,小米平板 5 系列来了
人气比 MIX 还高的小米平板 5 系列终于来了。 这次,小米一口气把小米平板品类扩充至三款,小米平板 5、小米平板 5 Pro 与小米平板 5 Pro 5G,其定位也逐步提升。 对于整体的规格,这里就不多啰嗦,直接看图。 硬件规格并非是小米平板 5 系列的亮点,高通骁龙 870 处理器,11 英寸 2K 分辨率 120Hz 刷新率的屏幕等等特性都在意料之中。 值得留意的是,小米平板 5 配备了高通骁龙 860 处理器,这颗处理器可以看做是没有 5G 且超频了的骁龙 855。用在入门级别的小米平板 5 上,骁龙 860 足以应付不少的场景。 配件上,小米也为小米平板 5 Pro 带来了触控笔和键盘式保护套。其中,触控笔支持无线磁吸充电,拥有 4096 级压感,笔身上有两个实体按键,可用来截图、切换笔刷以及为 PPT 翻页。 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引人瞩目的非 MIUI For Pad 莫属了。 MIUI For Pad 为 11 英寸的大屏重新设计了系统应用,同时也为孱弱的 Android 大屏生态带来了三点优化。 一是推动 Android 平板的 HD 版本,目前已有爱奇艺、哔哩哔哩、优酷、和平精英的 HD 版本上线应用商店,后续适配如何,还要辅以时间观察。 二是推出相应的「生产力」软件。 联合 WPS,为 MIUI For Pad 带来了定制大屏办公应用。 推出概念画板、Sketchbook 等专业绘画应用。 微信 8.0.9 版本支持横屏分栏使用,接近 PC 操控。 三是全局的分屏和小窗赋能小米平板的多任务处理。如视频与微信可以分屏,或者微信以小窗的形式悬浮在视频之上。 四是平行窗口功能。相应 app 可自动进入横屏模式,同个应用中支持左右分屏显示不同信息。根据小米的分享,目前大概有 300 款应用支持「平行窗口」。 总的来说,小米平板 5 系列最大的亮点还是在 MIUI For Pad 的系统上。为大屏、横屏优化的「四板斧」下来,初看是解决了一些使用痛点,至于能否对平板生态的完善和扩展,就看后续 MIUI For Pad 的号召力了。 定价方面,作为生产力工具的小米平板 5 售价 1999 元起。 小米平板 5 系列以及 MIUI For Pad 仅仅是小米横屏生态的一个开始。
小米 MIX4 正式发布,前置摄像头没了,后置摄像头大了
5 年前,MIX 横空出世,全面屏概念深入人心。 5 年间,MIX 系列起起伏伏,愈发普通与常规。 5 年后,MIX 4 发布。 一是带来「真全面屏」,二是想撕下「全面屏」的标签。 如同字面意思,MIX 4 最大的亮点就是「屏下摄像头」的量产,彻底抹除了屏幕上最后的开孔,带来一块「完美」的屏幕。 为了实现这一点,小米历经了三年三次技术革新,缩小了摄像头附近的子像素面积,维持了像素数量(400PPI),避免了「纱窗」效应。 在调用摄像头时,小米用「电路旁置」和「透明引线」来尽量解决光路遮挡。且在相机成像时,调用相关算法来优化色彩与细节。 经过上述一系列的硬件和软件的针对性设计,最终让 MIX 4 在显示和自拍上找到了一个平衡点。 由于屏下摄像头的存在,这块真全面屏幕的分辨率只有 2400*1080,不过好在是「钻排」,观感上来说,有着足够的细腻度。 同时,MIX 4 的屏幕也支持 120Hz 高刷新率,支持 P3 色域以及 10bit 色深、HDR 10+ 等特性,显示效果足够。 除了真全面屏,MIX 4 还延续了 MIX 系列标志性的「陶瓷」材质。不同以往,小米给 MIX 4 的陶瓷材质减重,用上「纳米氧化锆符合材料」,把整机重量控制在了 225g(比小米 11 Ultra 的 234g 轻)。 在传统的黑白配色外,小米为 MIX 4 增加了一个「影青灰」配色。它的灵感来自于北宋的影青瓷,色调青绿淡蓝,色彩的辨识度要高于黑白。 核心硬件参数上,MIX 4 首发了高通骁龙 888+ 处理器,相对于 888,888+ 超大核的频率提升到 3.0GHz,相对来说,最高的性能释放会更佳。 为了能让骁龙 888+ 不再火热,MIX 4 上内置了双层的石墨烯均热板的散热结构,至于「疗效」可能还得看真机实测。 MIX 4 支持 120W 有线快充和 100W 无线快充,电池容量来到 4500mAh,可以说是百瓦快充旗舰中电池容量最大的。 比较有意思的是,在 120W 充电功率下,MIX 4 提供了一个恒温选项。恒温下,充电时间从 15 分钟充满延长到 21 分钟充满,但手机的温度控制在 37℃ 以下,对锂电池寿命有一定的益处。 相机方面,MIX 4 采用了与小米 11 相同的 HMX 一亿像素主摄,辅以 1300 万像素的超广角和一枚 800 万像素 5 倍光学变焦长焦。其中,主摄和长焦均支持 OIS 防抖。 至于为何没用小米 11 Ultra 同款的 GN2 图像传感器,雷军表示如此的取舍都是「为了轻薄」,「Ultra 定位是极致的影像体验」,可能也是由于它们的定位不同。 特色功能上,MIX 4 支持了 UWB 超宽频通信,小米称之为「一指连」。UWB 技术简单说是让设备间有了精准的空间定位能力。 后续,「一指连」会逐步扩展至小米的智能家居设备中,可能成为小米生态的控制、操控和接力的主要操控方式。 软件层面上,MIX 4 在 MIUI 12.5 的基础上,加入了「网络场景自适应模式」、「新防丢机制」与「系统级翻译」等一些特色的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 MIX 4 的 MIUI 中也正式上线了功耗控制选项,可自由选择「省电」、「均衡」、「性能」三种功耗模式,相信这个特性也会下放到其他小米、Redmi 的设备之上。 定价方面,小米 MIX 4 系列 4999 元起。四个版本供用户选择。 MIX 4 是小米为「全面屏」画上的一个句号,屏下摄像头技术的快速成熟,很快这将不会成为产品的「探索」,而是一个「标配」。 完成了五年夙愿的 MIX 系列,在撕下「全面屏」的最强标签之后,会以如何的「探索」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可能是小米接下来好好思考的方向。
腾讯字节入局造芯 “中国芯”陷入人才内卷
撰文 | 张 进 编辑 | 吴先之 继阿里、百度纷纷宣布自研AI芯片后,过去一年以来腾讯、字节跳动也开始亲自下场造芯了。 今年7月中旬,腾讯在官网公开高薪招聘芯片行业相关技术人才。随后腾讯回应称,基于一些业务的需要,他们将在特定领域做一些芯片研发的尝试,比如AI加速和视频编解码,非通用芯片。 而据字母榜报道,今年7月,字节跳动从百度手里截胡了3个芯片相关人才。百度HR部门人士透露,原因是字节“给的钱更多”。 巨头纷纷下场,掀起了中国又一波造芯热。其实除了近几年很火的汽车芯片、手机芯片等,芯片已无处不在,包括我们使用的智能手表、电脑、冰箱、无人驾驶、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都需要芯片,芯片应用到社会中多个场景。 在国内庞大的市场需求刺激下,基于中兴事件再到华为手机折戟的一次次教训,还有全球缺芯危机爆发,中国芯片自主研发已然势在必行。 国内造芯赛道,以BAT为首的互联网企业造芯不再依赖投资,转而亲自入场达到一次小高潮。同时,一众创业型芯片公司前仆后继,传统芯片企业开始感受到来自各方的危机,众玩家纷纷排兵布阵,抢占先机。 一直以来,国内造芯火力也主要集中在芯片研发阶段,其中,人才是一家芯片设计公司重要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芯片不同于互联网等其他行业,每个环节都重且缓慢,包括人才的培养,当后来者想要迅速占位,各家公司便开始“抢人”。 他们开出高薪资、重期权等重磅条件,诱惑着这群芯片从业者们,整个行业蠢蠢欲动。 可以说,芯片行业目前的发展态势,完美地显形于这部正在进行中的行业人才争夺战。 招人难 芯片行业招人很难。 这是一个“高精尖”人才汇集的行业,从业者大多需要相关专业的985、211学校的硕士研究生。“我们公司大多都是研究生,很少本科生。”27岁的姚路说,在联发科某内地分公司工作两年,他称自己还是一个菜鸟。 据《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指出,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为820万,集成电路专业领域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20万人,占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2.5%。相关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式微。 国内出名的开设有芯片相关专业的高校屈指可数,如清华大学于今年建校110周年刚宣布成立了集成电路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及复旦也有自己的微电子学院,中科大、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学生也成为各大企业争抢的对象。 粥少僧多,每年招聘季各芯片企业抢人大战在这些学校激烈地进行着。 即便如林立所任职的某老牌大公司,也面临着常年招不到人的困境。这些学校的学生早在大二、大三都被各企业给“预定”了,过去一年时间里,他所在方向没有招到一个合适的人,而老板给的招聘目标是“无限人数”。 校招是需要预约的,各个企业在这些学校被划分成了不同梯队。第一梯队大多是那些军工企业和研究所,第二梯队是如那些经常在学校举办各种行业竞赛、对学校有资金投入的企业,第三梯队则是那些在行业内有名气的企业,按所处梯级越在上面,被学生选择的机会越大。 相关专业毕业人数本来就少,一部分学生毕业后还转行去了互联网。张东本科微电子专业,毕业后去了某互联网大厂做程序员,他告诉光子星球,“我们同学中只有近一半的人从事芯片行业,其中一部分去了芯片研究所,一部分想要从事该行业的人都在考研,只有几个很厉害的去了芯片公司,另一半像我一样转行了。” 现在半导体公司校招,好些岗位都要硕士起步,这意味着培养一个芯片人才,从本科起到公司大致需要七年时间。 而芯片行业要招到合适的人更难,学校的人才培养很难直接对接到企业需求,往往招一个应届毕业生意味着还要花四年时间来培养,才能让他独当一面。 企业间人才争夺非常激烈,最近一年时间里,林立所在公司好不容易发出去五个offer,最后全被“放了鸽子”,直到现在,下了班后他还要继续面试,过去一周面了四个人,全都不合适。 国外的人才渠道更微不足道。光子星球和多位国外芯片相关专业留学生交流了解到,他们一般能留在国外的就都留下了,往往只有那些在当地找不到工作的才会回国。至于原因,大多是恐惧于国内的996加班文化,不想太累。直到去亚马逊总部入职的前一天,华为还在和远在美国的李姜沟通,让他回国面试。 国内初创企业开出的薪资很诱人,周强毕业回国后入职了一家初创小厂,月薪可达2万以上,而他一位学霸校友则拿到了40万年薪。 国内的芯片设计研发公司大致分为以下几类。各类军工、研究所;拥有国企背景的如紫光集团下的“紫光展锐”和“紫光国微”;以湖南国科微电子、中国台湾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老牌民营企业;还有最近两年势头很猛的一众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旗下的平头哥半导体有限公司,字节跳动、百度、腾讯等公司也不甘落后,都有自己的芯片布局;剩下的就是那一波接着一波的创业型芯片公司。 他们共同搭建了我国芯片事业的基石。当芯片公司变多,人才培养的速度远跟不上人才需求,后来者众,率先冒头的一众新兴创业型公司遂将目光锁定在业内老牌民营大公司身上,他们拥有现成的业内最大的人才资源库。 双倍薪资加期权抢人 王权是上海某知名芯片上市公司的一名芯片前端设计工程师,对于他这样拥有八年工作经验的资深从业者,在业内就是一块“香饽饽”。 他手机里加了二十多个猎头,之前每天都能接到两三个猎头的电话,为寻耳根清净,他将自己的简历从招聘网站上“卸了下来”。 不只是王权,据光子星球接触到的十多位芯片工程师分享,无一例外,他们每个人都被猎头“关心”过,包括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新手”。“我们这个行业,积累经验最重要,以前工作年限到达4年跳槽的就很多,现在叠加了行业风口,2~3年也很频繁。” 多位芯片行业从业者告诉光子星球,他们公司离职的人很多,大多去了几十人规模的小公司或初创团队。“前几天都是猎头的电话,挺疯狂的。在招聘网站撤下了简历后,仍然有很多挖人介绍公司的电话,今天已经接到了3个,最多的时候一天可能有5通。” “在芯片行业,每年年前年后都有一波离职潮,这很正常,技术人员就是靠跳槽吃饭的,不过最近两年确实要频繁很多。” 他们更喜欢跳去那些明星创业型公司。在王权研究的GPU领域,最近比较火热的四家公司,包括登临科技、沐曦集成电路(上海)有限公司、壁仞科技、摩尔线程,都给他打了面试邀约电话,每一家公司都大有来头。 这些公司因其创始人而有名,他们大多是来自业内头部企业的高管,恰逢风口出走自己创业。如壁仞科技的创始人兼董事长张文,就曾任职于商汤科技并担任总裁。 “不只是高出30%的薪资,还有期权,如果运气好的话还有机会迎来一次爆发。”王权坦言。他周围的朋友都跳了,也给他介绍了一些公司。 一直以来,芯片行业因资金投入不足,基础从业者的工资水平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样高,和互联网更没得比。 随着外界关注、国家扶持,资金大量涌入行业,创业型公司将工资拔高到20%、30%,甚至还有double,来“挖大公司墙角”。 目前,王权计划隔两周一一面试完这些公司,但又担心面试太频繁,引起老板怀疑,毕竟这个圈子很小,一不小心就遇到了熟人。 一周前,王权刚去了其中一家公司“询价”,他说能让自己跳槽的心动值主要在两点——“钱”给到位,和自己研究的方向相匹配。面试全程两个半小时,四个技术面试官,一个主管公司技术的CTO(首席技术官),最后是HR。两点半的下午,办公室里很热,该公司在园区周末没有空调,一轮下来,他头都晕了。 当面试官要求王权做书面测试题时,他拒绝了,“麻烦得很,我才不做”。拥有较多选择权的王权,对面试公司的要求并不一一答应。 王权的直属上司上个月刚离开,跳槽去了一家创业型公司。在刚面试的公司,“他们的CTO曾是我们公司上游供应商公司的,和我BOSS相识。”这个行业人来人往,保不齐哪天王权会再次遇到他的前任上司。 当问到他对该公司的想法时,“办公区太挤,工位不是格子间,我不是很想去。”而该公司正在大肆扩张,面试官透露公司还租了一个一千平米的办公区,后续会搬过去。 面对新兴公司的“进犯”,被挖“墙角”的老牌大公司也不是吃素的,也祭出相应对策。 “2018年左右跳槽的比较多,都是公司骨干,后来公司把工资涨起来了,再用股票套牢,近两年这种情况变少,跳槽的大多是新员工,因为他们工资普遍较低。”重庆某芯片公司员工和光子星球交流称,“薪资涨幅在50%-100%左右”。 “我们公司都是惯常的年前年后人员变动,对公司影响不大,毕竟是少部分人。”一位联发科的员工这样告诉光子星球。作为国内最大的老牌芯片设计公司之一,联发科似乎因规模大而尚未受到震动。 同样未受到较大影响的还有华为。一位华为海思内部员工称,在华中地区,华为的工资已经算很高的了,没人能挖走华为的人,都是公司正常人员流动, “而且每年很多学校的毕业生大部分被华为收入囊中”。 但面对互联网企业,华为也开始处于芯片从业者求职的“第二梯队”。张建上个月刚从华为海思成都分公司离职,而后去了阿里平头哥,当光子星球询问他原因时,“你就当一切为了钱吧”。 互联网巨头集体涌入 “芯片行业也开始内卷了,因为近两年公司增多,行业到处挖人,方案、产能竞争加剧,大家压力都很大,996、加班也逐渐变成常态。”重庆一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芯片从业者向光子星球诉苦。 互联网企业的加入无疑加剧了这种内卷,但同时也让这个行业更充满想象力。 这些互联网企业招人开出的薪资普遍比传统企业高。一位华为海思芯片工程师在工作满两年之际,最近刚跳槽去了阿里的平头哥半导体公司,工资从华为海思的年包29万+7万,直接涨到48万左右。他的计划是接下来在互联网大厂先干几年,镀镀金,之后再去初创公司,会更有爆发力。 另一位华为公司员工称,平头哥给的薪资没有高出50%自己不会考虑,反倒会看向那些即将上市的新兴芯片公司。 某IBM员工在某社交软件上求助,对几家offer进行比较,其中阿里平头哥和字节跳动薪资年包相差不大,但都超过华为年包20万。最后他选择了字节跳动,因为正遇到字节期权涨价,比阿里多了150万。 对一些从业者来讲,互联网造芯企业成为下一个爆发地。 杨宇在一家新型半导体公司负责SoC方向芯片设计,他也想跳去互联网公司,但目前成都除了平头哥有分舵,互联网半导体企业仍然较少,也并没有与之相关方向的岗位。 近期在BOSS直聘上,腾讯芯片相关的岗位月薪2万起步,最高能达到10万(16薪),基本是目前行业的平均水平。工作经验上,基本要求都在5~10年甚至更长;“设计公司一线技术专家优先考虑”。 随着腾讯官宣造芯,几大互联网巨头已全部入局。 最早的阿里平头哥于2019年9月就已经发布了首款AI芯片含光800,当时的推理性能刷新了全球最高记录,被很多芯片从业者所青睐。 百度昆仑实现量产已久,预计今年下半年将有新品发布。字节跳动组建了相关团队后,美团也开始投资半导体企业。互联网巨头、新贵一一入场,芯片从业者有了更多选择。 刘念今年刚入职美国Marvell,做数字芯片设计,毕业季她面了包括苹果、思科、Facebook等多家公司,其中不乏字节跳动北美的岗位,但他们是一个新部门,主要是自研,想设计一些硬件来支持自己的软件。 同字节一样,国内一众互联网公司都集中在自研自家业务芯片领域,如百度自动驾驶、阿里达摩院、腾讯AI Lab和机器人实验,三家近几年的技术路线与AI高度相关。 对比初创企业,很多老牌企业出来的人更愿意去这些互联网公司,因为潜(钱)力更可观。 一位在阿里平头哥工作的实习生称,对比国外的芯片公司,感觉中国公司管理制度还不太完善,“技术部门不给实习生开权限,我啥都干不了,只能每天读Paper,做PPT。” 但杨宇认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管理制度比不上老牌企业,但背靠BAT这样的巨头,肯定差不了。” 有这些企业人才输血,互联网公司并不缺相关造芯人力。 同时,这些平台公司拥有巨大应用场景,每年的采购量很大,他们不一定要自己造芯,但一定会影响制造。 “半导体行业,未来就两大阵营,一是华为这种新IDM全能模式,拥有核心技术,强独立价值链,二是平台公司的模式,他们拥有庞大的应用场景。” 一位长期关注芯片行业的人士称。 互联网公司有钱、有技术、有资源,基于当前行业现状,在人才缺口和应用缺口方面,他们更容易解决,BAT这些公司注定会是半导体行业的核心玩家。 对于互联网公司造芯,业内人士普遍持看好态度。“他们一造芯片,对国内的芯片行业刺激更大,会加速集成电路行业的发展,对我们从业者也是个好事。” 也许并不是好机会 当行业变热,这也许只是一部分人的风口,对一些“深谋远虑”的人并不是“爆发”的好机会。 “初创公司很多,几年后都是一地鸡毛,大家都很谨慎。”三年前从中兴微电子跳到一家小公司,何宇已经是有七年从业经验的行业“老炮”。 在他看来,虽然目前行业流动性确实比三年前大一些,但这不足为奇,“芯片行业的流动性一直居高不下,我入行以来看过太多分分合合,周围朋友跳槽的并不是很多。”目前,他也并没有换工作的打算。 “最近两年新成立了上万家公司,但倒闭得也差不多了。”似互联网行业一个风口出现,大众跟风般涌入芯片行业,但它又不同于互联网行业,芯片是一个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赛道,很多小公司没能撑到商业化就开始因资金链断裂倒闭。在最近两年里,多地芯片公司倒闭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 主要原因在于三点。一部分公司是“假心”做芯,骗国家扶持;第二是行业人才紧缺;最后在于生产芯片的资源有限,小设计公司在这些制造企业根本排不上队,实现不了量产变现。 创业型公司有风险。在上述提及的GPU领域的四家明星企业,其中一家面临着融资问题,另一家公司100天内就融到10个亿似乎有点太过“招摇”,“这些创业型公司因为有创始人光环,拿着一套PPT就能融到资,其实公司啥也没有。”一位资深业内从业者认为。 他们远比不上老牌企业稳固,这也是很多人“挖不动”的主要原因。 特别是那些只有两三年工作经验,在老牌大厂的“新手”,很是谨慎。一位在AMD上海分公司的员工称,“找我的猎头太多了,期权给的不多价值也有几十万,但我工作年限只有三年,还想在大公司积累经验。” 一位Marvell科技公司的员工却不这么看,他认为无论行业怎么变化,对于“打工人”来讲都是利好。“自己有多年工作经验,即使现在跳到的公司后续发展不好,我还可以回去大公司,又能丰富工作经历。” 所在项目组的老板离开后,部门大领导有意想要王权“临危受命”接替上级的职位,升到更到位置,但他和光子星球交流时表示,自己还要平衡一下,看看外面的机会。 对于一些既得利益者,即公司内部的高管,他们没太大动力跳槽,“创业型公司也不会挖他们,一是给不起‘钱’,二是很多只会磨嘴皮子,不是干实事的。”由此看来,芯片行业挖人其实是一部资深工程师跳槽记。 业内人来人往,这种离职跳槽的人员变动却也刺激了长久僵化的芯片行业,带来无限活力。 多位企业招聘者都遇到过很多从其他专业、行业转到芯片的应聘者,如煤矿专业、计算机专业。其中很多都是在外面的培训机构简单培训后,包装了一下简历,便来应聘,“这些稍微一问,就能发现他们学习并不深入,不能用。” 行业火起来的另一个现象便是,与之相关的培训机构嗅到商机,随之多了起来。据光子星球了解到,一FPGA芯片培训机构专门针对外行,培训芯片行业知识。“0基础兴趣课程”定价在1999元,整个系统的课程学习则需要15800元。 两年前,左强从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看到了芯片行业的潜力,便转行业到了华为海思,担任芯片外围电路支撑工作。 公众的讨论引来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芯片企业成立,竞争加剧,从业者的待遇水涨船高,这些都给整个行业带来勃勃生机和活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行业在慢慢发生变化。 最近,以抖音为首的几家互联网公司开始先后取消大小周,腾讯实践“按时下班”。而专属于互联网行业的“996”加班文化、高薪这些词开始和芯片联系在一起,一众互联网企业下场自主造芯,难道,国内芯片高歌猛进序幕就此拉开? 终 “当前越来越多企业跟风进入,这其实更像是一个行业泡沫,”王权认为。 而山东齐鲁大学、芯片行业研究学者李正教授却觉得,这是一个好兆头。这些关注、爆发预示着国内芯片开始“跑”起来了,即便开始加速度有点快,但行业属性会规制着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位长期研究芯片的人士告诉光子星球,芯片会是一个长期的风口,但又不同于互联网其他行业,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当芯片热过后,这个行业还是要回归潜心沉淀期,才能迎来最后一刻的厚积薄发。 就如同李正教授研究的硅探测器芯片,虽然已实现芯片量产,但要实际应用到相关场景,实现商用,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当芯片制程即将趋近摩尔定律的极限,全球芯片行业的未来仍是未知数,国内的芯片发展同样如此。 (文中受访者皆为化名)
小米发布屏下镜头手机MIX 4 全陶瓷一体机身售4999元起
凤凰网科技(作者/阎烁)8月10日晚间消息,小米在线上召开2021雷军年度演讲,同时发布小米MIX 4、小米平板 5、77寸大师版小米电视等多款新品。小米MIX 4是MIX正统数字系列时隔3年带来更新产品,采用屏下摄像头方案的真全面屏设计,搭载骁龙888Plus处理器,售4999元起。 小米MIX 4在外观上依旧沿袭MIX系列的方正设计,正面采用一块6.67英寸AMOLED显示屏,分辨率为1080P级别,支持P3广色域、10bit色深以及杜比视界和HDR10+认证;小米MIX 4的屏幕为真全面屏形态,通过微钻排列像素以及重新设计屏幕电路,把摄像头隐藏在了屏下并满足光线通过的要求。 在外观上,小米MIX全系为陶瓷一体机身,拥有白色、黑色和影青灰三种配色,背部左上角为三摄模组,主摄采用HMX大底传感器,配合一颗1300万像素自由曲面超广角镜头以及一颗800万像素5倍光学变焦潜往长焦镜头。正面覆盖康宁大猩猩玻璃Victus,增加抗跌落性能,同时在边框处采用微曲面设计,增强握持手感。 核心上小米MIX 4首发骁龙888Plus处理器,相比骁龙888,这颗处理器将X1超大核升级到了3.0GHz,AI计算能力提升了23%,同时为了更好的控制骁龙888+的功耗散热,MIX 4机身内置了大面积石墨烯均热板,并在系统优化上提供均衡模式,在日常使用下降低发热量。在充电上,MIX 4支持最高120W有线快充和100W无线快充。 小米前一段发布的UWB超宽频技术,也被带到了小米MIX 4上,可以通过500MHz超宽频定位设备位置并进行连接,同时还发布了小米一指连伴侣,通过连接小米电视之后,可以直接将旧电视升级具备UWB功能,和MIX 4进行一指连体验。同时机身内置eSIM卡,当处于丢失模式时,即便拔掉SIM卡,也可以定位小米MIX 4,增强了防盗能力。 售价方面8GB+128GB版本4999元,8GB+256GB版本5299元,12GB+256GB版本5799元,12GB+512GB版本6299元,同时还带来了专用素皮保护壳售价149元,以及100W无线充电底座套装,售价599元。
苹果手机打电话不支持录音 不止是因为隐私
8月7日,阿里巴巴女员工被侵害的新闻一石惊起千层浪,很多人在跟进这件事情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阿里巴巴被侵害的女员工在报案后,曾经给加害者打过电话确认相关信息,该加害者也在通话里承认了自己对受害者做过的歹事。但因为该女员工使用的是苹果手机,没有录音工功能,失去了最直接的对话证据,于是在之后的“对簿公堂”上,该加害者便不肯承认了。 不得不说,一个很重要的证据没有办法保存下来,对于当事人来说是很无奈的事情,网友们也表示称,如果当时能录音,是不是受害者的维权之路能够走得更容易点。甚至有部分苹果用户经此一事才知道,原来苹果不能录音,并对此感到非常疑惑。那么到底为什么苹果在打电话的时候不支持录音呢? 首先,苹果不支持录音肯定不是技术问题,而对于为什么不支持录音,苹果官方也从未给出官方回答,但通过从相关资料推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法律问题。在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通话录音都是违法的,除非通话双方,也就是接听方和拨打方都同意,才能进行录音。 特别是苹果所在的加利福尼亚州,如果要通话录音,则通话双方必须知道,而在其它一些地方比如纽约州则只要求一方同意。从这里其实就能看出苹果不愿意做通话录音这个功能的原因。设想一下,假如身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甲给身在纽约州的乙打电话并且录音,被乙知道了,这该怎么办?以哪一方的法律为准?这其实是很难定性的。 再者,苹果是全世界的电子产品,他的受众是整个世界范围的用户,所以这不仅仅涉及到美国州法律制度不同,国家法律制度对于通话录音的定性有着更大的不同。比如在澳大利亚,通话录音就是违法的,而在中国,通话录音是可以被作为一定的证据进行采纳的(2002年4月1日最高法院新出台的规定,扩大了合法录音证据的范围,将违法证据限定为采用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此类不合法证据包括擅自将窃听器安装到他人住处进行窃听等。而以其他合法方式取得、并有相关证据佐证的录音材料均可作为证据使用。)。 所以与其增加通话录音的功能徒增风波,那还不如一开始就都不要出,让iphone在任何国家都保持一致的语音功能。但应该有人会问,那既然通话录音在不告知对方,对方没有同意的前提下在很多国家是违法的,那为什么安卓有这个功能却并不担心引发相关后果? 其实这个要细分来说,首先,安卓分为国内的Android系统和国外的Android系统,如果是国内的Android,完全可以大方的加入这个功能,一方面是国家法律允许,另一方面是消费者也对这个功能有需求。而作为国外的Android系统,其实谷歌也面临着和苹果的同样的问题。毕竟谷歌的用户也是面向全球,所以它在国外Android系统是没有通话录音的功能的,但又另一方面,因为Android系统是开源的,并不像苹果自研的完全闭源模式,所以虽然谷歌没有通话录音的功能,但它允许第三方的开发者开发通话录音的应用程序,也算是曲线应用了。 除了法律问题,想来苹果一直供奉的“隐私保护是Apple产品设计的重中之重”理念,也是苹果不会去做通话录音功能的原因。这个理念体现在苹果的方方面面。在苹果看来,有哪些隐私信息可以分享以及与谁分享,都应该让用户做选择,而不是由设备或第三方来决定。 苹果曾在19年更新过苹果手机对于隐私权限的成就页面。Safari浏览器,帮用户甩掉跟踪者;地图app,让用户的定位无法被他人记录;照片APP,保护用户的影像,避免泄露;信息APP,一切只有收信人才看得到;Siri做的事了解用户需求,却并不知道你是谁;钱包和Apple pay买什么皆为用户保密......可以说,苹果展示在手机隐私方面是做得非常好的,这在整个行业亦是难得的。 苹果公司这种对于手机隐私高度重视的理念,是毋庸置疑的。但有网友表示既然可以给日本推出“拍摄强制有快门声的iphone”,那么是不是可以给有需求的中国用户推出带有通话功能的手机。不过也有网友反驳说如果增加了这种功能,苹果就不再是苹果了,反过来想想,如果和你通话的对方是苹果手机用户,你是否又会觉得安心一点?对此,网友们议论纷纷,各有其见。那么大家又怎么想呢?是想加通话录音功能,方便生活,关键时刻或许会有突出作用,还是坚决抵制通话录音功能,保护个人在当代社会已留存不多的隐私?
小米“飘了” 看不见蛰伏的对手
在当下这个艰难时刻,小米却已经熬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2019年年初,憋屈了一年的雷军罕见地在发布会上刀剑相向,一句“生死看淡,不服就干”大大咧咧出现在红米发布会的PPT上,黑色压抑的背景似乎透露出他的急躁和不甘。而此时的他,全然没想到几个月后一场中国企业的劫难,反而让小米“柳暗花明又一村”,对手拱手让与了新的机会。 可以说,小米是被送上全球第二位置的。 Counterpoint在周四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小米在6月份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中的份额达到17.1%,而6月结束的二季度中,小米成为出货量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仅次于三星。与此同时,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显示,小米首次在欧洲市场份额超越三星、苹果,成功登顶。 好消息来得太突然,雷军旋即宣布于8月10日举行“2021雷军年度演讲”,而就在当天,小米还公布了最新的品牌代言人苏炳添。东京奥运会上苏炳添大放异彩,相比较动不动就翻车的流量小鲜肉,雷军可以安稳的睡个好觉了。而小米签下苏炳添,速度不可谓不快,这似乎也在向外界彰显一个国产品牌突破记录的实力和荣耀。 小米一路走来,路遇诸多劲敌,谁也没想到它现在成了最大的赢家。米粉备受鼓舞,小米雄心勃勃,但也有人说,小米“飘了”。 01 友商“遭难”,小米“升天” 2018年曾经是华为的丰收年,余承东意气风发,放下狠话,说华为将在三年内超越苹果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并表示在五年内,华为手机将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25%。当很多人还在担心他吹的牛如何能圆上,第一个目标就实现了。这一年6-7月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华为首次超过苹果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制造商。 以当时华为的增速,所有国内消费者都以为超越三星指日可待,然而现在主角却变成了曾经被荣耀追着打的小米。 2021年第一季度,国际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 发布的国内智能手机市场数据显示,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宝座为Vivo霸占,第二则是其好“兄弟”OPPO;第二季度,Vivo和OPPO仍分别以1820万部、1600万部的市场出货量位居前两位,小米紧随其后。 但在全球市场,这个排名已然发生了变化。同样是Canalys的数据报告,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占率排名中,小米手机销量超越苹果,首次晋升全球第二。 很显然,与华为先稳固国内市场宝座再强势进军海外市场不同,小米的越级增长均来自海外战略的成功。 比如欧洲,余承东前段时间在朋友发牢骚,“华为手机、平板的国内市场高端让给了苹果,中档及低端让给了OPPO、vivo和小米等,海外让给了苹果、三星及国内同行”。这句话不可置否,可要把小米的增长全部归咎于华为的“让”,似乎并不理智。小米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超越苹果和三星,这是国产手机品牌首次登顶,它抢夺的不只是华为的份额,也包括三星的。 2019年,一位三星的高管曾经这样私下表达对小米的看法:“我们有的老板总是喜欢讨论小米,虽然小米在欧洲份额很少,似乎更怕小米,而没那么怕华为,但华为现实中是给我们压力最大的品牌,我不知道老板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或许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小米,让三星更难琢磨,在印度,它就是这样丧失了长期保有的第一位置,而小米仅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即使强如华为,也没做到这一点。 如果只看全球前五大厂商,小米的同比增速是最高的,同样在国内市场,小米市场占有率提升最快,增速也位列前五大厂商第一。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下滑的环境背景下,三星节节败退,苹果仅占高端,若只走量,小米或许找不到一个与之抗衡的手机厂商。 02 看不见蛰伏的对手 早在2017年,小米迎来了自己的“逆转”时刻,雷军自豪地对外宣扬,“世界上没手机公司销量下跌后还能逆转,除了小米。小米成功是奇迹,逆转更是奇迹”。 “奇迹”总是格外眷顾小米。 2016年,半路出家、异军突起的小米翻了一个大跟头,线下渠道的大规模铺设夺走了线上营销的光彩,五环外遍地的蓝绿色手机门店,成功撬动低线城市的换机需求,而小米遭遇第一次销量滑铁卢。一向高调的雷军,甚至没有公布2016年的销售额,只是草草说了句“2016年并未达到2015年的出货量”。 同一年,其实更受关注的是深陷“爆炸门”的三星,Note 7电池爆燃,以及其售后服务的双标,彻底激怒了国内消费者,由此丧失中国市场的危机笼罩着三星这个庞大的电子巨头,让其应付不暇。 小米就是瞅准这个时机进军印度市场,实现了逆转。当时,三星急于挽救中国市场,相对忽略了在印度市场的防守,它自以为借助盘根错节的线下网络可以持久霸占印度市场,渐渐地把重点转移到制造业产业链构建。因此,当小米复制其在国内成功的网上零售及社交媒体营销,三星还依旧执着于单一化的渠道和营销模板。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2016年、2017年开始,很多品牌开始做印度电商渠道了,三星到了2019年才开始在印度布局它的电商产品。 三星在印度战略失策,使得小米成了最大的赢家,这其中的意义重大,因为印度在最危急的时刻帮助小米稳住了不断下滑的销量,以及在国内市场的一席之地,也彻底打开了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格局。 但小米最坏的时代并没有过去。IDC中国市场数据显示 ,小米在2018年四季度出货量同比降低了34.9%,比公开承认销量下跌的苹果还要触目惊心,而华为、OPPO、VIVO等其他手机品牌都在增。为什么?华为、OPPO、VIVO反过来用小米的套路抢夺了小米的市场,尤其是荣耀,荣耀一度超越小米,成为国内第一大互联网手机品牌。 这个时间段也恰逢小米上市,自2018年7月上市之后,小米股价一开始一路上涨,最高上涨到了22港元,但涨势并未持续太久,小米股价就开始持续下跌。一跌就跌了一年多,让雷军上市前的豪言壮语差点成了笑话。 小米仍是靠友商渡过了危机。美国实体清清单带来的限制,影响了华为在海外发展,更导致业绩大幅倒退,连带着一直高速增长的荣耀,也迎来了芯片危机。 重要的是这次华为危机,空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原本欧洲地区占据了华为业绩的近1/4 ,而中低端定位的小米看似无法在欧洲这一成熟市场与之竞争。可没想到小米抓住了这个机会,2018年才进入西欧,2020年便在欧洲共卖出了4040万部手机。 幸运?无疑是的,三星、华为、荣耀…当这些手机厂商纷纷遭遇重大变故,不得不蛰伏以待,往往就是小米逆转之时。 03 顺势而为终有尽 2015年,小米还没打进印度市场,一次新品发布会上,雷军被临时安排出场打个招呼,见惯大场面的他没想到一激动,脱口而出“Are you ok?”随后便被制作为鬼畜视频。趁热打铁,小米也将B站作为首发活动的直播平台,雷军甚至多次现身B站站台,赢得了众多年轻人的好感。也因此,B站“知名歌手”的标签和名气几乎掩盖住了他企业家的身份。 饥饿营销帮助小米打开了线上渠道的局面,意外的走红让小米开始重视新媒体营销,在互联网营销上,雷军简直如同一个野蛮人,敲开了手机行业与互联网之间的一扇门。 早年也想做手机的周鸿祎,曾仔细地研究过小米的商业模式,他自诩是雷军以外第一个参透其秘密的人,用8个字评价小米的成就—没有对手,一骑绝尘。以往,传统手机厂商卖手机是把硬件卖给客户,卖完后从此两清,而小米卖手机,硬件不再是一个孤立的生意,购买者既是客户又是用户,卖完后彼此的关系才刚刚开始。所以,小米可以依靠内容和服务吸引用户持续消费。 2016年,《连线》英国版写了一篇关于雷军的文章,里面有句话是这么说的:这些年,小米已经改变了世界对中国产品的看法。 当然,形势在变化,手机行业从营销为王到技术为王,技术崇拜的激发以及近两年日渐汹涌的民族情怀,导致小米模式受到质疑,这也直接反映在小米的两次销量“滑铁卢”上。不过虽说小米脱离危机,有赖对手“放水”,但能从环境变化中获得最大利益,仍依仗雷军的顺势而为。 2018 年,小米在港交所上市前夕,雷军亲自拜访了李嘉诚,他想要借助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集团,向欧洲贩卖小米手机。与国内市场小米受困于“低端机”的标签不同,欧洲对小米来讲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市场,雷军选择与运营商合作,提升小米的品牌形象。 事实证明,小米与长江和记的合作关系,给欧洲电信运营商们呈现了一个经典的案例,而且小米在欧洲已经展现出了高端产品特质,一定程度上改写了品牌形象。 事实上,早在2017年小米刚刚从第一次下滑危机缓过来的时候,雷军就已经开始着手往欧洲市场渗透。印度市场的“曲线救国”让他看清了国内手机行业短期以内改变不了技术推崇的现实与民族自强感情因素的主导,而一向在技术上弱势的小米,注定在国内市场陷于被动。 因此,表面上小米说是继续“死磕”中国区,可资源明显偏向海外市场,这才有了小米手机在全欧洲的爆发式增长。 雷军自己在金山的时候是“改变潮水的方向”,别人做盗版、他做正版,别人搞代理、他做自研,到小米他“学乖了”,尤为推崇顺势而为。只是,现在小米借势,借的不再是自我洞察的趋势,而是为外部力量所左右的他人之势,但这其中风险在于雷军可能并不会每次都能那么幸运。 当曾经的劲敌一旦“复苏”,等待小米的是更大的考验。但飘起来的小米,可能有点过于自信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