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请立即更新:苹果紧急修复iPhone/iPad高危漏洞,已被黑客利用发起攻击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bleepingcomputer 昨日(8 月 20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苹果公司发布紧急更新,修复编号为 CVE-2025-43300 的零日漏洞。该漏洞存在于 Image I/O 框架中,已被用于“极其复杂”的定向攻击。 IT之家注:Image I/O 框架主要用于应用程序读取和写入各种图片格式。此次漏洞属于越界写入类型,攻击者可通过构造特殊图片文件,让程序在内存缓冲区之外写入数据,可能导致程序崩溃、数据损坏,甚至被远程执行恶意代码。 苹果在官方公告中表示,已经有证据表明有黑客利用该漏洞,针对特定目标实施“极其复杂攻击”,公司已通过改进边界检查措施修复了该问题,避免攻击者继续利用该漏洞。官方提示,处理恶意图片文件时,存在内存损坏风险,因此建议所有用户尽快安装最新安全更新。 本次安全补丁覆盖范围广泛,涉及 iOS 18.6.2、iPadOS 18.6.2、iPadOS 17.7.10、macOS Sequoia 15.6.1、macOS Sonoma 14.7.8 以及 macOS Ventura 13.7.8。 受影响设备包括 iPhone XS 及以上机型,iPad Pro、iPad Air、iPad mini 多代产品,以及运行上述 macOS 版本的 Mac 电脑。 苹果今年已累计修复六个被公开利用的零日漏洞,虽然该漏洞主要被用于高度定向攻击,苹果尚未披露具体攻击细节及发现者身份,但强烈建议所有用户及时更新系统,以防范潜在威胁。
谷歌为Pixel 10系列手机,推出首批Qi2磁性无线充电配件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Verge 今天(8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在今天举办的发布会上,谷歌推出了其首批磁性无线充电配件,包括支持 Qi2 标准的 Pixelsnap Charger(最高 25W)、可旋转支架 Pixelsnap Ring Stand、专属磁吸保护壳,以及 Pixel Flex 双口 67W 快充适配器。 谷歌在最新 Pixel 10 系列手机中,首次引入 Qi2 无线充电标准。新机型内部集成磁铁环,不仅提升无线充电器吸附能力,还兼容现有 MagSafe 和 Qi2 标准配件。 谷歌推出了自家首款磁性无线充电器 Pixelsnap Charger,这款充电器外观与苹果 MagSafe 类似,最高支持 25W 无线快充,适用于 Pixel 10 Pro XL 和其它 Qi2 认证设备。 PixelSnap Charger with Stand 可视为 PixelSnap Charger 的“升级版”。它仅在原有基础上新增了一个底座,可将无线充电器固定其中,给手机充电时,能让手机保持“竖立”或“平放”状态。 谷歌还为 Pixel 10 系列手机推出了 Pixelsnap Ring Stand 折叠金属环支架,便于手机竖放或横放,并配有柔软超细纤维衬里,且旋转支架时也无需完全拆下。 针对不同 Pixel 10 机型,谷歌同步推出 Pixelsnap 系列磁吸保护壳。Pixel 10 Pro Fold 壳有月光石、翡翠和黑曜石三色,Pixel 10 Pro XL 增加瓷白配色,Pixel 10/10 Pro 则有靛蓝、冰霜和柠檬草色。 为解决充电线缆限制,谷歌还发布了 Pixel Flex 双口 67W USB-C 快充适配器。该充电器设计小巧,插脚可折叠,内置专利算法能智能识别并优先为 Pixel 手机充电。IT之家附上相关图片如下:
用户无法关闭:谷歌Pixel 10系列手机电池200次循环后强制“限速”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Android Authority 今天(8 月 21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从谷歌官方处确认,Pixel 10 系列手机的“电池健康辅助”功能将强制启用,且用户无法手动关闭。 谷歌表示,该功能主要用于稳定电池性能并减缓老化速度,会在充电循环达到 200 次后,分阶段降低电池最大电压,并持续调整至 1000 次循环。 具体来说,随着电池循环次数增加,Pixel 10 的充电速度和续航时间会逐步下降,用户可能明显感受到电池充电和使用体验的变化。 IT之家注:“电池健康辅助”此前首次应用于 Pixel 9a,并已对部分机型强制推送。对于 Pixel 10 系列,谷歌则完全取消了关闭选项,用户只能被动接受这一机制。 谷歌认为,手机电池随时间衰减不可避免,实施该功能是为了保障长期使用安全。然而,部分用户认为,这种强制限制剥夺了自主权,并可能影响日常使用体验。 该媒体还指出,与谷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内其他厂商普遍采用更高寿命的电池。例如,三星旗舰手机可承受 2000 次充电循环后容量才降至 80%,OPPO、onePlus 等品牌也可达到 1600 次,而 Pixel 10 系列的电池耐用性仅为 1000 次循环。 该媒体认为谷歌推行该政策,一方面是谷歌电池本身耐用性相对一般,不得不借助软件限制延长寿命;而另一方面,是和此前多起 Pixel A 系列手机起火隐患有关。
谷歌Pixel 10系列新增AI“拍照指导”功能:标准版首次搭载独立长焦镜头
谷歌Pixel 10系列新增AI“拍照指导”功能:标准版首次搭载独立长焦镜头,Pro版支持100倍变焦与24fps视频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谷歌今天正式发布了 Pixel 10 系列机型,并为其带来多项全新相机功能和对现有能力的升级。 其中,标准版 Pixel 10 首次搭载独立长焦镜头。这是一颗 10.8MP 长焦镜头,与 Pixel 9 Pro 及 Pixel 10 Pro Fold 相同,支持最高 20 倍 Super Res Zoom 变焦。 IT之家注意到,Pixel 10 Pro 与 Pro XL 还引入了全新的“Pro Res Zoom”功能以替代原有的 Super Res Zoom。该功能基于最新 AI 技术,在保持硬件方案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最高 100 倍的超高解析变焦能力。 此外,Pixel 10 全系列机型均配备了升级的 Gemini 功能: Guided Frame 增强版:可为整个场景提供完整图像描述,而不仅限于人脸,进一步支持视障用户拍摄。 Best Take 自动化:在拍摄合影时,系统可自动分析多达 150 张瞬时照片,挑选并合成每个人的最佳表情,无需手动筛选。 Camera Coach(拍照指导):Gemini 能够实时识别情境,为用户提供取景与构图方面的建议,并帮助用户找出最佳角度、光照、焦段,甚至还可以推荐最适合的拍照模式。 谷歌表示,「拍照指导」之所以能完全碾压传统相机的「自动场景模式」,在于它辨识情境时所使用的是 Gemini 最先进的 AI 情境感知功能,因此能提出最符合情境的拍照建议。Gemini 能够迅速辨识你是在酒吧里喝酒小聚,或是在沙发上撸猫追剧,并提供最符合情境的拍照指导。 随着时间演进,你将循序渐进地从「拍照指导」一次又一次的建议中,慢慢找到最符合你喜好与能力的摄影技巧,并确立你的独特风格。 如果你是美食部落客,你可能会想拍下每一道菜肴最完美的角度。当餐点端上桌时,在你的相机中向下滑动以启动「拍照指导」,它会在判读画面后,迅速列出几个能把食物拍得超好吃的选项。例如,它可能会建议你以较低的角度拍摄你面前的那盘义大利面,来凸显厨师技术高超的立体摆盘,接着它便会透过视觉提示,引导你到它建议的正确拍摄位置与角度。与此同时,Gemini 会协助调整你相机的设定,例如增加或降低对比度,调整颜色浓淡等,来确保你的美食照片看起来令人食指大动。 「拍照指导」会尝试理解你想要透过照片传达的氛围,并提供可能的建议,让你拍出来的照片不仅能符合你的期待,甚至超越你的想像。 想要扎实地锻炼你的摄影技巧吗? 「拍照指导」透过提供实用而具体的提示,让你的每一张照片都能展现出你想要表达的美感。让你边拍边学,越拍越好。 想像你下次休假去滑雪旅行时,「拍照指导」可以帮助你将回忆入画。如果你将 Pixel 相机对准白雪皑皑的山脉,它可能会建议使用最广角的镜头,好将眼前的壮阔完全纳入。如果你想要来点有关摄影主题的「脑力激荡」,它也可以为你提出构图建议。例如,让你的旅伴站在巍峨的雪山前,就可以拍出一位「不畏冰天雪地的热血探险家」。 如果你觉得这主题不错,「拍照指导」就会引导你找到最能凸显探险家无畏精神的完美角度。当然,此时你也可以跳过「拍照指导」的建议,试着切换到 Pixel 10 全新的望远镜头,来张旅伴胡子上结冰的特写。此时「拍照指导」依旧会建议你最适当的拍摄角度,让观者在看相片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现场那股透彻心肺的冷冽,对于这位「热血探险家」的敬意也就油然而生。 「我从不要求伴侣什么都能做到…… 但如果可以把我拍的再好看一点就好了……」希望伴侣能帮你拍出人人称羡的社群媒体大头贴照? 「拍照指导」可以让他们轻松拍出不输 IG 网红的美照。只需将你的 Pixel 交给你的伴侣,「拍照指导」就会引导他们拍出比本人还好看的照片。 当你的伴侣把 Pixel 还给你以后,你才发现照片中有一撮头发乱翘,同时你背后还有一根碍眼的电线杆?不用再去麻烦他们再拍一张了,现在你可以直接在 Google 相簿中请 Gemini 处理。 「拍照指导」能帮助你完全榨出 Pixel 10 系列手机上进阶三镜头系统的拍摄潜能,除了让你想拍什么就能拍到什么,还能在拍完后轻松修图,让影像更加如你所愿。对 Pixel 10 的使用者来说,拍出一张好照片,绝大多数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内容溯源与透明度提升 谷歌 Pixel 10 系列成为首批默认支持 C2PA(内容来源与真实性联盟)标准的智能手机。该功能可记录并标注图像的 AI 编辑过程,被视为提升照片真实性透明度的重要举措。 折叠机特有功能 谷歌 Pixel 10 Pro Fold 基于其大屏优势,还拥有一种独特的 Instant View 功能,可在取景器旁边直接显示最近拍摄的照片,方便快速对比。 视频与人像模式优化 谷歌 Pixel 10 全系机型首次支持在所有分辨率下以 24fps 录制视频,将能够带来更具电影感的效果。 此外,Pro 机型还在 2 倍及以上变焦时增强了光学防抖(OIS)性能,并支持通过 Video Boost 实现 8K 24fps 录制(需经由 Google Photos 处理)。此外,谷歌称其人像模式的辨识精度有所提升,可获得更清晰的主体与背景分离效果。
苹果曲线恢复血氧功能,这家公司把美国海关给告了
Apple Watch Series 6血氧功能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1日,据彭博社法律网站报道,健康科技公司Masimo起诉了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CBP),指控CBP非法允许苹果在Apple Watch上重新启用一项侵犯其专利的血氧监测功能。 Masimo与苹果存在专利纠纷。2023年,Masimo指控苹果Apple Watch的血氧监测技术侵犯其专利。随后,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苹果侵权,迫使苹果暂停了部分Apple Watch销售。 然而,苹果在今年8月14日宣布,将通过软件更新为美国Apple Watch用户恢复血氧监测功能,方式是把计算过程转移到与其配对的iPhone上,而不是在手表本身完成。 Masimo表示,这是他们首次得知CBP已在两周前通过一项单方面裁定悄然推翻了原先决定,而该机构的政策通常要求此类裁定必须听取双方意见。 Masimo在周三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联邦地区法院提交的起诉书中称,CBP在8月1日的一份内部咨询裁定中越权行事,该裁定在没有通知或征求Masimo意见的情况下,推翻了其1月份的决定。Masimo依据《行政程序法》以及《第五修正案》中的正当程序条款提出了诉讼请求。 Masimo周三还请求法院发布临时限制令和初步禁令,以阻止CBP 8月1日裁定的执行。该公司希望恢复1月份的决定,该决定是在苹果和Masimo 双方均参与的程序中作出的,规定只有在血氧监测功能被禁用的情况下,相关产品才可进口。(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谷歌发布Pixel Watch 4智能手表:屏幕峰值亮度提升50%、抬腕即可AI聊天、首次支持卫星SOS求救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科技媒体 The Verge 今天(8 月 21 日)发布博文,分享了谷歌 Pixel Watch 4 智能手表的初步上手体验,主打 AI 深度融合和提升耐用性。 外观方面,谷歌 Pixel Watch 4 延续圆形表盘,首次采用全新的“Actua 360”圆顶屏幕,相比较前代屏幕可视空间提升 10%,边框缩窄 15%,峰值亮度(高达 3000 尼特)提升 50%。表盘采用 Material 3 Expressive 设计语言,界面图标与组件更加圆润,动画更加流畅。 硬件细节上,该手表搭载高通 Snapdragon W5 Gen 2 芯片,支持更强大的 AI 运算能力,侧边配全新磁吸接口。 电池续航方面,41 毫米版本单次充电可用 30 小时,45 毫米版最高可达 40 小时,开启省电模式后最长支持 3 天。充电速度提升 25%,从 0 充至 50% 仅需 15 分钟。 AI 方面,Pixel Watch 4 最大的变化是全面引入 Gemini AI 助手,取代原有的 Google Assistant,支持更复杂的语音指令和智能回复。用户无需唤醒词,抬腕后就能和 AI 交互。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即将上线的 Gemini 健康教练能根据睡眠、运动、伤病等个性信息,动态调整健身建议,与全新 Fitbit 应用深度融合,提供更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体验。 可维修性方面,谷歌首次为 Pixel Watch 系列提供屏幕和电池可更换设计,内部结构采用“便当盒”布局,小螺丝易于拆卸且通用,显著提升设备的可维护性。此举回应了此前用户对手表易损难修的反馈,也有望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减少电子垃圾。 安全和定位方面,Pixel Watch 4 首次支持卫星 SOS 紧急呼叫,即使在无信号地区也能联系救援(限 LTE 版且无额外订阅费),此外该手表新增双频 GPS,定位更精准,有效改善过去地图偏差问题。
799美元起谷歌Pixel 10/Pro/Fold系列手机发布:首发搭载Tensor G5处理器,全新无齿轮铰链设计
IT之家 8 月 21 日消息,谷歌刚刚发布了新一代 Pixel 10 系列机型,IT之家汇总美版及台版价格如下: Pixel 10 靛蓝色、冰霜紫、香草绿、曜石黑可选。 128GB 版本:7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5740 元人民币)、264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6318 元人民币) 256GB 版本:8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6458 元人民币)、29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7153 元人民币) Pixel 10 Pro 月岩灰、绿玉色、陶瓷米、曜石黑可选。 128GB 版本:9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7176 元人民币)、334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7988 元人民币) 256GB 版本:10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7895 元人民币)、36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8823 元人民币) 512GB 版本:1219 美元(现汇率约合 8757 元人民币)、40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9777 元人民币) 1TB 版本:1449 美元(现汇率约合 10409 元人民币)、48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1685 元人民币) Pixel 10 Pro XL 月岩灰、绿玉色、陶瓷米、曜石黑可选。部分配色与存储容量捆绑。 256GB 版本:11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8613 元人民币)、39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9538 元人民币) 512GB 版本:1319 美元(现汇率约合 9475 元人民币)、43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0493 元人民币) 1TB 版本:1549 美元(现汇率约合 11127 元人民币)、51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2401 元人民币) Pixel 10 Pro Fold 月岩灰、绿玉色可选。 256GB 版本:1799 美元(现汇率约合 12923 元人民币)、56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3593 元人民币) 512GB 版本:1919 美元(现汇率约合 13785 元人民币)、60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4547 元人民币) 1TB 版本:2149 美元(现汇率约合 15438 元人民币)、68990 新台币(现汇率约合 16456 元人民币) 预订 Pixel 10 Pro、Pixel 10 Pro XL 或 Pixel 10 Pro Fold 的用户将免费获赠一年 Google AI Pro 服务。该服务包含 Gemini Pro 的 Google AI 工具优先使用权,以及 Gmail、Docs 等应用的 NotebookLM 和 Gemini 功能。此外,还包含用于文本转视频的 Veo 3 Fast 加速器。 Pixel 10 152.8 (长) x 72 (宽) x 8.6mm (厚),重约 204 克 Google Tensor G5 处理器、Titan M2 安全辅助处理器、12GB 内存 6.3 英寸 Actua OLED 屏幕、1080 x 2424 (422 PPI)、60-120Hz 可变刷新率、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2、亮度最高可达 2000 nit (HDR) 和 3000 nit (峰值亮度) 电池容量 4970 mAh,搭配 30W USB-C PPS 以上规格的充电器,充电约 30 分钟即可充至 55%;支持 Pixelsnap 磁吸无线充电 (通过 Qi2 认证),功率最高可达 15W 48MP 广角镜头(微距,ƒ/1.70,1/2",82°)、13MP 超广角(ƒ/2.2,1/3.1",120°)、10.8MP 长焦镜头(OIS,ƒ/3.1,1/3.2",23°),支持 20 倍数字变焦以及 5 倍光学变焦;前置 1,050 万像素自拍镜头(ƒ/2.2,95°) Pixel 10 Pro 152.8 (长) x 72 (宽) x 8.6mm (厚),重约 207 克 Google Tensor G5 处理器、Titan M2 安全辅助处理器、16GB 内存 6.3 英寸 Super Actua LTPO OLED 屏幕、1280 x 2856 (495 PPI)、1-120Hz 可变刷新率、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2、亮度最高可达 2200 nit (HDR) 和 3300 nit (峰值亮度) 电池容量 4,870 mAh,搭配 30W USB-C PPS 以上规格的充电器,充电约 30 分钟即可充至 55%;支持 Pixelsnap 磁吸无线充电 (通过 Qi2 认证),功率最高可达 15W 50MP 广角镜头(ƒ/1.68,1/1.3",82°)、48MP 超广角(ƒ/1.7,1/2.55",123°)、48MP 长焦镜头(OIS,ƒ/2.8,1/2.55",22°),支持 100 倍数字变焦以及 5 倍光学变焦;前置 42MP 自拍镜头(ƒ/2.2,103°) Pixel 10 Pro XL 162.8 (长) x 76.6 (宽) x 8.5mm (厚),重约 232 克 Google Tensor G5 处理器、Titan M2 安全辅助处理器、16GB 内存 6.8 英寸 Super Actua LTPO OLED 屏幕、1344 x 2992 (486 PPI)、1-120Hz 可变刷新率、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2、亮度最高可达 2200 nit (HDR) 和 3300 nit (峰值亮度) 电池容量 5,200 mAh,搭配 45W USB-C PPS 以上规格的充电器,充电约 30 分钟即可充至 70%;支持 Pixelsnap 磁吸无线充电 (通过 Qi2 认证),功率最高可达 25W 50MP 广角镜头(ƒ/1.68,1/1.3",82°)、48MP 超广角(ƒ/1.7,1/2.55",123°)、48MP 长焦镜头(OIS,ƒ/2.8,1/2.55",22°),支持 100 倍数字变焦以及 5 倍光学变焦;前置 42MP 自拍镜头(ƒ/2.2,103°) Pixel 10 Pro Fold 折叠状态:长 155.2 x 宽 76.3 x 厚 10.8mm 展开状态:长 155.2 x 宽 150.4 x 厚 5.2mm 重约 258 克 Google Tensor G5 处理器、Titan M2 安全辅助处理器、16GB 内存 外屏采用 6.4 英寸 Actua OLED 屏幕,1080 x 2364 (408 PPI)、60-120Hz 可变刷新率、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2、亮度最高可达 2000 nit (HDR) 和 3000 nit (峰值亮度) 内屏采用 8 英寸 Super Actua Flex OLED 屏幕,2076 x 2152 (373 PPI)、1-120Hz 可变刷新率、超薄玻璃、亮度最高可达 1800 nit (HDR) 和 3000 nit (峰值亮度) 电池容量 5015 mAh,搭配 30W USB-C PPS 以上规格的充电器,充电约 30 分钟即可充至 50%;支持 Pixelsnap 磁吸无线充电 (通过 Qi2 认证),功率最高可达 15W 48MP 广角镜头(ƒ/1.70,1/2",82°)、10.5MP 超广角(ƒ/2.2,1/3.4",127°)、10.5MP 长焦镜头(OIS,ƒ/3.1,1/3.2",23°),支持 20 倍数字变焦以及 5 倍光学变焦;内外屏前置均为 10MP(ƒ/2.2,87°)规格。 其他:采用全新的无齿轮铰链设计,可以承受长达 10 年的折叠,每天折叠约 50 次,相当于约 18 万次;支持 IP68 防水防尘;在美国取消物理 SIM 卡。Pixel 10 全系均已升级至 UFS 4.0 存储。 据介绍,Pixel 10 系列手机搭载了谷歌自研芯片的“最大升级版本”Tensor G5。这款芯片基于台积电 3nm 工艺打造,采用 1 个超大核核心、5 个大核和 2 个中核。 相比前代,其 CPU 整体平均性能提升 34%,单核与多核性能均有“显著提升”,TPU 性能提升高达 60%,可运行最新的 Gemini Nano 模型。 谷歌 Tensor 团队介绍称,G5 采用 Matformer 模型架构与 Per Layer Embedding 技术,在有限的移动设备内存条件下能够更高效地运行模型并提升响应质量。此外,它还支持将上下文窗口从 12K 扩展至 32K。谷歌表示,这将改善网页浏览、应用启动、系统渲染、AI 体验等多种场景的响应速度。 同时,Google 升级了软硬件层面的散热控制,让 Tensor G5 能在更高频率下稳定运行。 Tensor G5 首发即支持 20 余项端侧 AI 功能,包括 Magic Cue、通话笔记、新版 Journal 应用、诈骗检测及 Gboard 智能编辑等。在语音翻译中,生成式模型与传统音频机器学习模型并行运行,实现更自然的结果。此外,Tensor G5 具备“一次性语音保真”能力,可通过几秒钟的音频重建说话者的声纹特征,同时 Google 强调不会进行语音注册或存储音频,保障用户隐私。 影像方面,Tensor G5 集成的自研 ISP(图像信号处理器)进一步提升了低光性能表现,能进行更精细的场景分割与对象识别,使 Pixel 10 默认支持 1080p 和 4K30 的 10 位视频录制,并带来运动去模糊和 Real Tone 优化。 谷歌表示,Tensor G5 还支持“Add Me”“Auto Best Take”以及最高 100 倍 Pro Res 变焦。谷歌指出,这是迄今最大规模的 Pixel 相机模型,参数量接近 10 亿,并首次在应用内运行扩散模型,TPU 在其中发挥关键作用。对比之下,Pixel 8 Pro 的 G3 仅有数万参数,Pixel 9 Pro 的 G4 则在百万级别。Tensor G5 还驱动了一款 30 亿参数的多语言实时语音模型,进一步展示其 AI 计算能力。 得益于此,Pixel 10 系列相机新增“Camera Coach”、100 倍“Pro Res Zoom”24fps 视频以及更多 AI 新功能。如图所示,当处于拍照状态时,Gemini 会实时指导用户该如何操作,从而拍出更好看的照片。 官方图赏: Pixel 10 Pixel 10 Pro 和 XL Pixel 10 Pro Fold
北京奔驰亦庄厂区将投产全新纯电CLA,冲刺600万辆整车累计产量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据北京亦庄公众号,北京奔驰亦庄厂区将迎来全新纯电 CLA 的投产。该厂区是梅赛德斯-奔驰全球生产网络中最大、最先进的生产基地之一,也是在华唯一乘用车生产基地,目前正朝着整车累计产量突破 600 万辆的目标加速迈进。 北京奔驰于 2005 年成立,新工厂一年后在经开区落成。据IT之家了解,该厂即将投产的第 14 款新车型 —— 首款搭载 MB.OS 架构的国产全新纯电 CLA 会在年内正式下线。 该车已在本月初开启预订,将于今年秋季正式上市,采用本土技术解决方案的城区 /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 该车长宽高分别为 4763/1836/1471mm,轴距 2830mm。座舱内全液晶仪表、中控屏以及副驾驶娱乐屏呈现出联体风格,其中副驾驶娱乐屏尺寸达到了 14 英寸。此外,车辆还搭载了第四代 MBUX 智能人机交互系统,支持语音控制、手势操作等多种交互方式。智能配置方面,新车将配备本土技术解决方案的城区 / 高速领航辅助驾驶功能,基于中国实际驾驶场景和驾驶风格定制开发。 动力系统方面,全新北京奔驰纯电 CLA 基于 MMA 平台打造,采用 800V 电气架构。此前申报的车型搭载单电机系统,最大功率为 200kW,并匹配两挡变速箱。续航方面,全新北京奔驰纯电 CLA 在 CLTC 工况下的续航里程达到了 866km。
AMD苏姿丰公开怼扎克伯格!反对1亿年薪挖人,“使命感比钞票更重要”
AMD CEO苏姿丰,公开“怼”起了扎克伯格: 就在AI人才争夺战打得最激烈的当口,她明确表态不会像Meta的扎克伯格那样动辄开出1亿美元年薪挖人。 她的核心观点很直白——钱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 这位带领AMD从濒临破产到市值千亿的传奇CEO,还特别强调了一点:不应该让员工觉得自己只是机器上的一个齿轮。 这番言论一出,立刻在硅谷引发热议。毕竟,当下AI领域的薪酬战已经疯狂到夸张的程度。 使命感比钞票更重要 苏姿丰的人才理念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你想成为我们使命的一部分吗?” 在她看来,薪酬当然要有竞争力,得在合理的“邮政编码”范围内(in the zip code),这是她用的一个有趣说法,可理解为公司提供的薪酬水平要处于与竞争对手相近的大致范围,即达到市场上有竞争力的薪资水平区间。 但真正能打动顶尖人才的,是让他们对公司正在做的事情抱有信念。 金钱很重要,但坦率地说,在吸引人才方面,它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苏姿丰在采访中反复强调这一点。她希望吸引的是那些渴望在技术领域做出重要贡献、能够推动公司未来发展蓝图的人才。 更关键的是,她认为向新员工提供不成比例的巨额薪酬,对那些辛勤工作、薪酬较低的现有员工是不公平的。 AMD的成功依赖于整个团队的努力,而不是某一个“明星员工”,这种做法会摧毁公司文化。 这个观点Anthropic CEO也很认同,而且说得更直接:“Meta是在试图购买无法被购买的东西,那就是对使命的认同”。 Anthropic采用系统化的职级和薪酬体系,不对个人进行特殊谈判,就是为了维护公平性。 有意思的是,数据似乎也支持这种理念。 过去两年,坚持不搞天价挖人的Anthropic员工保留率高达80%,而大手笔撒钱的Meta以及OpenAI只有64%。 要理解苏姿丰为什么要站出来说这番话,得先看看当下AI人才市场有多疯狂。 预计2033年,AI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4.8万亿美元,这个巨大的蛋糕让各大科技巨头彻底红了眼。 Meta的扎克伯格更是带头掀起了这场竞赛,为了从OpenAI等竞争对手那里挖人,直接开出1亿美元的薪酬包,某些顶尖AI研究员拿到的offer甚至高达2.5亿美元。 一位新加坡AI工程师刚在社交媒体上公布自己获得OpenAI的录用通知,几乎立刻就收到了Meta的挖角邮件,这种通过“冷邮件”直接挖墙角的做法,已经成了行业常态。 扎克伯格在花钱这件事上确实毫不手软。不光是给AI人才开天价,连自己的安保费用都创下了硅谷之最。根据《金融时报》最新分析,2024年Meta给扎克伯格的安保预算高达2700万美元,比前一年又涨了300万。 这是什么概念?苹果、英伟达、亚马逊、谷歌、微软和Palo Alto Networks六家公司CEO的安保费用加起来,还比扎克伯格一个人少700万美元。 相比之下,英伟达给黄仁勋的安保预算是350万美元,苹果给库克的是140万美元,谷歌给Pichai的是680万美元。这种巨大的差距,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扎克伯格和Meta在”砸钱”这件事上的一贯风格。 从濒临破产到千亿市值,苏姿丰有底气说这话 苏姿丰敢这么说,和她过去的经历脱不开关系。 2012年她加入AMD时,这家公司正处于生死边缘。当时的AMD在与英特尔和英伟达的双线作战中节节败退,背负22亿美元债务,股价跌到2美元以下。英特尔CEO甚至公开表示,可以把AMD从竞争对手名单中移除了。 2014年苏姿丰临危受命出任CEO后,通过一系列大胆的技术决策和战略布局,硬是把AMD从悬崖边拉了回来。到2024财年,AMD营收达到创纪录的258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收入126亿美元,同比暴涨94%。 这个逆袭故事本身就成了AMD最好的招聘广告。正如苏姿丰所说:“我们试图吸引人们的,正是这段旅程。” 当然,说不搞天价挖人,不代表AMD的薪酬没有竞争力。 苏姿丰本人就是全球薪酬最高的CEO之一。根据最新披露的数据,她2024财年总薪酬3100万美元,基本年薪从2025年7月1日起上调到132万美元。她的最新股权奖励目标价值高达3300万美元,其中75%与公司业绩挂钩。 AMD的其他高管待遇也不差,首席技术官Mark Papermaster获得了价值1000万美元的股票奖励和87万美元年薪。这种将薪酬与公司成长绑定的做法,正好印证了苏姿丰的理念。 最AMD在AI芯片领域正加速追赶英伟达,最新的MI300系列产品获得了微软、Meta等大客户的认可。看来,不靠天价挖人,靠使命感和成长机会,AMD照样能吸引到顶尖人才。 正如苏姿丰在采访最后说的那样: 最重要的吸引力在于让员工感受到自己不是一个可以被轻易替换的齿轮,而是一个能够对公司产生实际影响的核心成员。 这话,扎克伯格听到会作何感想?
华为三折叠屏新机又放大招!带外折薄过直板机、主摄自拍 + 手势切屏体验拉满…
华为最新三折叠专利来了! 新机采用了外折+三段铰链设计致敬初代Mate X,机身更薄了,摄像头侧置秒变自拍神器,交互手势支持多屏瞬切。 更意外的是——它可能独立于堆料旗舰Mate XTs,可能是你前所未见的全新版本,华为又憋了个新大招。 今天,咱们就深扒这个专利,看它到底有多厉害,顺便聊聊,折叠屏的未来会不会被它彻底改写? 首先注意了,它可不是传统的三折方案,不是Mate XT那种左右对称折,而是在初代华为折叠屏的基础上,直接整了个创新升级! 在专利图中可以看到,华为的这款三折叠机采用了“外折+三段式铰链”的方案,灵感明显回归了2019年外翻的Mate X系列。 重点是,华为把整机的电源口、摄像头模组全怼在了一侧,这种设计在三折叠里非常少见。 做有这样两个主要好处:一是彻底消除了镜头的凸起问题; 二是节省了内部空间,使折叠后机身更薄。 据说折叠状态下的厚度“有望降至12mm以内”,比现在的HUAWEI Mate XT 非凡大师的12.8mm还要薄,更接近直板机的厚度。 为啥这么设计?华为通过不等厚壳体优化,降低了折叠后的臃肿感,握持手感直接起飞。 说白了,华为在死磕一个痛点:折叠屏总被吐槽‘厚得像板砖’,这次专利就是要让它变「纸片机」。 看到这里可能就有人问了,就这?其实这种设计还有一个妙用。后置摄像头被集成在一侧后,折叠时居然能反向用来自拍。 没错,不用打开整个屏幕,就能用主摄拍出更高质量的自拍,甚至能一边录Vlog一边工作学习。 所以这波操作让三折叠不再只是「屏幕大就是王道」,而是更注重交互体验。 想想看,日常通勤或出差,轻了50克、薄了30%,还能随时用主摄自拍,是不是比扛着块砖头实用多了? 看来华为的目标是让折叠屏成主力机,而非「概念玩具」,这专利就是冲着实用主义去的。 说到这里可能有彭于晏又要问了:这专利和华为Mate XT的小迭代款Mate XTs啥关系?就是XTs本s吗? 其实这个新三折可能还真不是Mate XTs,而是全新产品线。 Mate XTs是堆料狂魔:麒麟9020芯片、三颗5000万像素镜头配物理可变光圈。 卫星通信升级到北斗+天通+近地轨道三频段,有可能会抢下eSIM商用的首发,妥妥的机皇天花板。 它还是主打10.2英寸大内屏,折叠方式没变,属于全能旗舰。 而专利机呢?尺寸更小,可能是8英寸,而且更轻薄,明显是走轻量化路线。 由此看来,华为可能采取双管齐下的战略:一边打造科技感爆棚的旗舰,一边追求轻便实用的机型。 这个想法相当明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追求怎么折都有面,一款轻巧高效的三折叠,或许真能引领更多人告别传统直板机,让三折叠也能流行开。 专利还没完,第二个专利,是一个DLC——专为多折叠定制的显示方法。 先问大家个问题:现在你想把三折叠左边看的视频换到右边,或者把右边文档挪到中间编辑,该咋操作? 华为这专利的方法是:在任何一个应用界面上做个手势完成切换比如屏幕上并排显示着三个应用。 比如左边微信、中间浏览器、右边抖音,在微信界面底部按着向右一滑。 或者在浏览器界面底部按着向左一滑,微信和浏览器交换位置,抖音不变。 还是那三个应用(微信、浏览器、抖音),如果想直接把左边的微信和右边的抖音换位置呢? 直接往中间滑会误操作。 专利的方法是在微信界面底部按着往左,也就是远离抖音方向滑,或者在抖音界面底部按着往右滑,微信和抖音完成互换。 如果想把后台其他应用叫出来,就用两根手指按住微信左边往左滑,或按住抖音右边往右滑,效果是被滑的应用消失。 后台的某个应用出现在最边上,其他应用位置顺移。 如果想把中间的浏览器换成后台应用,就在浏览器界面底部,按住上下滑动就可以完成替换。 另外分屏、悬浮窗都能玩互换。这个交互专为多折叠定制,效率更高了。 为什么说多折叠呢?因为这个设计不仅适用于三折叠设备,还具备扩展性,能够应用于四折叠甚至更多折叠的设备。 如此一来,生产力大大提升,提高了多任务处理的效率。 那么问题来了:华为会不会同时推两款三折叠? 一款高端堆料,一款实用轻便?答案是极有可能的,这个操作其他品牌还真没玩过,或者说主线任务还没到这一关。 华为这个引领者的「自我超越行为」,还真有点「敢为天下先」内味儿。据说华为新三折机已经正在路上了,用京东方面板和外折方案,但良率低、散热挑战大,量产还得等等。 最后,灵魂拷问:你们是更喜欢堆料堆到顶的机皇,还是更想要轻薄实用的日常款?要是让你选,会为哪种设计买单? 但无论如何,华为这专利证明了一件事:三折叠不是「炫技玩具」,而是「真实用」的创新。 三折叠,怎么折,都有面——这梗能火,就因为华为把科幻变成了现实。好了评论区告诉我你的选择!
AI设计出两种新型抗生素:有望对抗耐药淋病与MRSA超级细菌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近日,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宣布,人工智能(AI)成功设计出两种新型潜在抗生素,有望杀死耐药性淋病病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研究人员表示,这两种药物由 AI 从原子层面设计而成,并在实验室及动物实验中成功杀死了超级细菌。不过,它们仍需经过数年的改进和临床试验,才能正式投入临床使用。 当前,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每年导致超过百万人死亡。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促使细菌进化出躲避药物作用的能力,而新抗生素的研发却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此前,研究人员曾利用 AI 筛选已知化学物质,以寻找潜在的新型抗生素。此次,MIT 团队则更进一步,直接利用生成式 AI 设计针对淋病和可能致命的 MRSA 的抗生素。 IT之家注意到,该团队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他们让 AI 分析了 3600 万种化合物,包括尚未被发现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向 AI 提供已知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以及它们对不同细菌生长的影响数据,AI 通过学习不同分子结构对细菌的影响,来设计新型抗生素。在设计过程中,AI 还排除了与现有抗生素过于相似的结构,并确保设计出的是药物而非类似肥皂的物质,同时剔除对人类有毒的化合物。 研究人员利用 AI 设计出的抗生素针对淋病和 MRSA 进行了实验室细菌测试和感染小鼠实验,最终得到两种新型潜在药物。MIT 的詹姆斯・柯林斯教授表示:“我们很兴奋,因为这证明了生成式 AI 可以用于设计全新的抗生素。AI 能够让我们以低成本、快速的方式创造出新分子,从而扩大我们的武器库,在与超级细菌的斗智斗勇中占据优势。” 然而,这些药物目前尚未准备好进行临床试验,预计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进行改进,之后才能开始漫长的人体测试过程。来自弗莱明倡议和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安德鲁・爱德华兹博士认为,这项工作“非常重要”,具有“巨大潜力”,因为其“展示了识别新型抗生素的新方法”。但他也指出:“尽管 AI 有望大幅改进药物发现和开发,但在测试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我们仍需付出艰苦的努力。” 这一过程漫长且成本高昂,且无法保证实验药物最终能被用于临床。一些专家呼吁进一步改进 AI 药物发现技术。柯林斯教授表示:“我们需要更好的模型,这些模型不仅要考虑药物在实验室中的表现,还要更好地预测它们在人体内的有效性。” 此外,AI 设计的药物制造难度也是一个问题。尽管 AI 从理论上设计出了 80 种针对淋病的顶级治疗方案(化合物),但在实际操作中,仅有 2 种能够被成功合成并制成药物。 沃里克大学的克里斯・道森教授认为,这项研究“很酷”,表明 AI 在抗生素发现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助于应对耐药性问题。但他也指出,药物耐药性感染还存在一个经济问题 ——“如何制造没有商业价值的药物?”如果发明了一种新的抗生素,理想情况下应该尽量少用以保持其有效性,但这也使得制药企业很难从中获利。
不见魏建军了?网红张教官道歉!
8月18日,拥有超700万粉丝的汽车博主“张教官的有趣人生”发布视频,就之前对长城汽车旗下魏牌的指责和质疑公开道歉。 他称:“在各方公正、公开的监督下,车辆检测结果已经明确,问题出在车辆电子油泵负载过高。由于驾驶员初次驾驶新车,未留意仪表提示,导致车辆在纯电动模式下额外行驶了一个多小时,直至电量耗尽停车。对于这一检测结果,我们与魏牌汽车及其他相关方均表示认可。” 张教官在视频中反思了自己之前的行为。他承认在事件初期存在情绪化表达,发布了一些不准确的视频并发表了不当言论,给魏牌汽车以及关注此事的网友带来了困扰和误会。 他郑重地向魏牌汽车和广大网友致歉,并表示在与魏牌持续沟通的过程中,自己逐渐冷静下来,反思了整个事件,双方也消除了误会。 张教官还提到,通过这次经历,他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在语言表达上的不当之处,这将促使他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谨慎。 他强调,尽管经历了这次风波,他依然会选择并支持国产品牌汽车,并且会继续使用自购的魏牌高山8作为日常出行工具。同时,他也承诺会更加虚心地接受来自各方的批评和指导意见。 5月16日,张教官团队称其成员在成雅高速快车道上驾驶新购买的魏牌高山8仅100多公里后,车辆出现变速箱故障,导致骤停。所幸未引发事故和人员伤亡。张教官随后多次尝试私信联系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但未获回应。 7月3日,魏牌新能源发布声明称,事发当晚即安排专人与用户沟通,并多次主动联系,但未能达成共识。5月20日,张教官团队因对魏牌的诚意表示质疑,退出了沟通群组。 7月7日,魏牌店长公开了与张教官团队的对话录音及微信聊天记录,显示张教官团队在购车前就曾主动寻求商务合作,但未得到魏牌回应。录音中张教官团队暗示,若魏牌提供有诚意的合作方案,可将“坏事变好事”,并提出签订保密协议以停止追究所谓“高速失速”事件。
余承东40分钟央视专访:“遥遥领先”讲得非常少,谈鸿蒙生死线,回应套壳质疑
作者 | 陈骏达 编辑 | 心缘 智东西8月18日报道,昨日央视《对话》最新一期栏目上线,对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进行了长达40分钟的深度访谈。正值鸿蒙5.0(纯血鸿蒙)设备数突破1000万之际,余承东大谈鸿蒙“生死线”,回应了“安卓套壳”、“设计不佳”等质疑,还揭密了鸿蒙数年来海量研发投入的具体细节。 余承东称,外界所说的安卓套壳,其实指的是鸿蒙5.0之前的双框架,既有鸿蒙也有安卓体系,这主要是为了降低应用开发者的迁移工作量,鸿蒙5.0及以后的应用都将是“重新开发”的。至于设计、使用体验等,他称卡顿、闪退等问题会在迭代中迅速解决,而设计的变更经过了人因研究,“一定是新的设计会比老的设计更好”,否则去修改“就是傻”,消费者需要一个适应过程。 访谈中,余承东透露,近几年,华为向鸿蒙每年投入的研发人员达10000多人,总研发投入数百亿,开发的代码已有1.3亿行。他们还将代码“包产到户”,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开发接口都有对应的负责人。目前,鸿蒙的缺点在于构建生态,但与安卓相对“陈旧”的系统相比,“鸿蒙内核的先进性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鸿蒙架构面向未来,历史包袱较少。 余承东说,华为被制裁的6年多时间里,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刻”。制裁后,华为手机的出货量跌落到一年2000多万台,不到过去1个月的发货量。 余承东还回应了针对他个人的部分争议,他称自己说话“不是很严谨”,一不留神就上热搜了,这其实不是他的风格,“其实遥遥领先这种话我是讲得非常少……因为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才能说。” 在访谈的尾声,余承东喊出了操作系统三分天下,其一必有鸿蒙的口号,他希望与中国的应用厂商一起出海,用单框架鸿蒙搭载中国应用,走向世界。 这场采访录制于7月30日,由于篇幅所限,智东西省略了部分非余承东的嘉宾评论内容,以下是对访谈中精彩部分的整理: 一、鸿蒙已经过了1000万设备“生死线” 主持人:今天我的这位对话嘉宾,大家对他一定不陌生。因为大家都说他自带热搜体质,和他相关的大事小情常常都能上热搜,很多热搜与车有关,与其他企业家有关。余总,身后这么多的热搜,哪些曾经让你睡不着觉。 余承东:还好。我有时候说话不是很严谨,看到事情的时候有点愤青,容易去说一些话。可能一不留神就上热搜了,不是我的风格。 主持人:一不留神上热搜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余承东:可能有一些话说的时候没想得那么多,但是也没想到会成为大家的关注点。 主持人:也说明大家对华为本身,对余承东本人有特别多的关心。今天您特别想和大家聊的话题是鸿蒙操作系统,鸿蒙生态。为什么这个事儿会让您如此的关注? 余承东:今天(7月30日)正好是单框架的鸿蒙,也就是鸿蒙5.0终端数量突破1000万的这样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主持人:怎么来理解这个历史性时刻的重要性? 余承东:从计算机出现以来,芯片、操作系统主要是以美国为主的。在其他国家很多在这个领域尝试过,但没有取得成功。 操作系统和芯片是电子信息时代最重要的基石。鸿蒙是我们第一个有希望在端侧,在全世界除苹果、谷歌和微软的操作系统以外,能够走出来一个来自于中国的世界级操作系统。 2019年我们推出了第一个版本,用在我们的智能电视(华为智慧屏)上,受到了很好的反响。2020年我们的2.0版本推出,就用在手机上了,后续又推出了鸿蒙3.0、鸿蒙4.0,登上了更多的华为设备,支持多设备的协同投屏,连接能力还有AI能力不断增强。 主持人:请您用一句话来描述5.0和前面的1.0、2.0、3.0、4.0的区别。 余承东:最大的区别就是,鸿蒙5.0之前采用的是安卓体系的内核,来支撑应用。我们是双框架的体系,既有鸿蒙的体系又有安卓的体系。应用还是过去安卓的应用,在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跑,因为我们同时支撑了双栈。 但是到鸿蒙5.0开始,我们所有的应用就重新写,重新迁移,迁移到鸿蒙操作系统来,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内核、文件、外核、文件系统、图像引擎等等一整套。应用下面的土壤变成了鸿蒙5.0,是我们自己的鸿蒙生态,所有的应用重新写。 主持人:基于原有土壤的一次新的出发。 余承东:现在的鸿蒙5.0及以后的手机上的应用,都是我们重新开发的应用,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这几个月时间里,我们已经发展了超过1000多万用户,有1000万用户能够愿意用,基本上我们过了鸿蒙单框架、鸿蒙生态的一个生死线。所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时刻。 二、制裁后华为出货量不如巅峰期1个月,不经常提“遥遥领先” 主持人:这么重要的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我发现你反而比之前好像低调了不少。因为之前在宣传其他的产品或者是功能的时候,像你的著名的语言“遥遥领先”、“强得飞起”,这些都是必备语句。 但是在这次越过生死线迎来1000万用户的时候,只是在微博上发了一个说我们会抽奖,抽100台华为手机。这是刻意而为之的低调,还是说你打算跟原来的高调决裂了? 余承东:其实遥遥领先这种话我是讲得非常少。在过去十几年,我管华为的终端发布产品,有时候在某一个领域确实取得了非常大的领先的时候,我可能会蹦出这样的词。 华为被制裁的6年多时间里,我们可以说经历了非常艰难的时刻,过去我们1年的手机发货量在2.4亿台、2.5亿台,1个月的发货量最少2000多万台,高的话一个月3000多万台。制裁之后,我们曾经跌落到什么困难的程度?一年的发货量才2000多万台手机,就不到过去1个月的发货量。 重返市场以后,大家给了我们很多信心。所以遥遥领先这个词被大家组合在一起,结果成了这个热词,我们还没有经常去说这样遥遥领先的话,因为只有我们真正做到了,我们才能说。 但是在做生态这个领域真的非常不容易。我这次突破我觉得是一个真的发自内心的感激。因为我们突破1000万台是一个重大的里程碑,生死线我们过了,后面我们还要发展的更好。这时候还需要跟我们的应用开发合作伙伴们一起来攻坚。 主持人:可能对于你的生态伙伴来说,他们对于鸿蒙的了解那是专业级别的。但是对于我们的普通用户来说,对鸿蒙的了解似乎中间还有一道鸿沟。我们期待今天通过咱俩的对话,让这个鸿沟不断的消弭。 余承东:华为在操作系统的研发从2012年就开始了。鸿蒙是我们注册的操作系统内核品牌名称。鸿蒙也预示着中华文化的万物初开,英文名是我取的,我把它取名叫Harmony OS。 我们希望这个操作系统能够在进入万物互联、万物智能时代后,让世界更加和谐,更加互联。真正把鸿蒙这个操作系统准备投作商用,是2019年宣布的。2019年8月份到现在为止,正好是有6年时间了。 其实原来我们也没有想到哪一天能把操作系统走向真正的商用,因为操作系统走向商用的难度很大,因为它构筑生态体系也很难。但是2019年5月16号美国制裁以后,发现一夜之间在中国之外,华为的手机都已经无法上市了。因为谷歌GMS认证不给,我们发现这个操作系统还是随时可以卡掉的。 因此我们看到了操作系统还是涉及到供应链安全的问题,将来长期发展的安全问题。操作系统里面也涉及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底层安全架构?无论是Windows还是Mac电脑都是来自于美国的,安卓和苹果的iOS都是来自于美国的。这样的情况下,在信息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级的安全,还是掌握在别人手里。 咱们国家需要一个领先的操作系统,这也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因此我们做了一个决定,我们把以前研究、预研的鸿蒙操作系统投入商用。 三、鸿蒙研发人员超万人,每段代码“责任到人” 主持人:鸿蒙系统的研发,刚才您提到了它特别难,当然我们也知道它一定是特别贵。你可不可以透露一下,要做这样的一个系统的研发,我们从一开始到现在到底花了多少钱? 余承东:这个费用非常高,每年可能研发人员都超过一万多人,这种研发也持续了六年了,研发费用有几百亿。应该可以说是非常巨大的,我们开发的代码已经有1.3亿行。 主持人:你以前是特别擅长用自己的产品为华为挣钱。这次是花了大笔的钱,在华为的这件事儿上,网友都替你操心,这得卖多少辆车,卖多少部手机才能支撑起你的这个花费。 余承东:投入都是非常非常值得的,对我们华为自己一家企业投入很大,但是对国家,我就认为这是解决中国所有的智能终端,所有的机器设备,将来用一套鸿蒙操作系统,能解决所有的端侧类操作系统的问题,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比如说POS机、矿山的小机器、传感器等,过去都有不同的操作系统。现在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能跑在不同处理能力的设备上去,处理能力强的、处理能力弱的、内存大的、内存小的,都能够运行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跨越。 主持人:可以让我们看出鸿蒙的追求和野心。全场景全国产化的基础设施是一种冒险,还是一种笃定? 余承东: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冒险,但为什么也比较笃定呢?因为我们有很强的技术研发投入。在操作系统内核,我们就做了自己的创新,以微内核的架构支持了形式化验证,带来了更高的安全性。 鸿蒙内核的先进性是领先于这个时代的,大家也在做,但他们还没有来得及投入商用,我们率先使用新技术,能跨越一代来做操作系统,是非常非常领先的。 主持人:最初准备做鸿蒙操作系统的时候,我们有什么?我们又缺什么。 余承东:支撑我们这个操作系统的开发语言、编程工具、编译器,这些所有东西过去都是美国公司做的。现在我们在鸿蒙操作系统配套,我们把这些工具都做了,按新一代的设计标准,面向下一代来设计的。 我们要做这样的开发,需要为开发者提供强大的支撑能力,包括我们的SDK。今天我们把这些能力做出来以后,开发者能够很方便地嫁接过来,这一点是难度最大的。 大量应用开发者已经习惯了安卓、苹果或微软体系的开发模式。迁移到新平台后,他们需要重新熟悉开发语言和工具。为此,我们在开发环境、工具和平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主持人:这些巨大的工作当中,我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这是我在准备这期节目的过程当中看到的一段文字。单框架从设立之初就定下规则,每段代码都要有“田主”看护,从生到死,像是改革开放之后的包产到户。真的想了很多的办法。 余承东:我们确实责任到人了。每一个模块,每一个开发的接口,我们都是有分工。以前我们做华为终端公司、华为消费者业务,构筑面向消费者的能力。 今天我们要构筑一个什么能力呢?面向开发者的能力,更好地服务开发者,支撑开发者的能力。我们有支撑团队,有专门的技术接口,对接接口,出现什么问题我们快速定位,快速解决。 四、鸿蒙系统历史负担少,正面回应“安卓套壳”质疑 主持人:并不是所有的业界人士都像你一样如此充满信心。他们会举出例子说,你看谷歌那么牛,他们深耕安卓系统这么多年,操作系统也就是做到了现在的这个样子。鸿蒙想要做的更好,想要打造一个全场景的基础设施,难道我们真的比谷歌要牛很多吗?所以你可以在现场来批驳一下他们的这种不自信。 余承东:因为安卓操作系统开发得比较久,他是一直在累积过来的。优点就是它自身的几十亿用户,这是他的优势。但是他们的缺点就是,这么多年堆积的架构、各个体系也会越来越陈旧了。 我们的缺点就是我们重新打造这个生态难,但是我们的操作系统重新设计了架构,少了一些历史的负担,可以面向未来,设计得更先进。我们抛弃了历史的包袱,轻装上阵,敢于用新的技术,敢于用新的能力来构建,这是后来者的一个好处。 主持人:但这儿我就有一个好奇,我们有这么多的领先,这么多的创新,为什么还有人说我们的系统是安卓套壳? 余承东:其实是我们保持了两个栈的支持,一个我们鸿蒙的这个体系,同时又实施安卓体系,所以我们叫双框架。 那个时候考虑到应用开发者迁移工作量很大,我们当时还是让鸿蒙可以运行安卓的应用,有些人会理解成套壳。 但是鸿蒙5.0上的应用,今年华为发布的所有新手机,鸿蒙5.0以后的应用,全是我们鸿蒙重新开发的应用。 主持人:回望这过去的六年,我想这仅仅是我们的上半场。也许从我们突破1000万用户开始,我们进入到了下半场,从活下来进入到构建生态。说到生态,它的确不仅仅需要实力,更需要耐力。 余承东:开发操作系统难,做一个操作系统的生态就更难。应用生态迁移过来是海量的工作量,就大家愿不愿意干,愿不愿意快速的迁移过来,就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了。 能不能取得成功,是有很大的争议的。过去微软的Windows很成功,但Windows Phone失败了。黑莓也失败了,Sailfish也失败了,三星做的Bada操作系统也失败了,很多失败的案例。 iOS和谷歌的安卓都经过了一二十年的发展历程。他们的生态的积累得很丰富,积累了几十万、上百万个应用。我们要做一个新的生态,基于鸿蒙单框架构筑全新的应用生态,这是很难度很大的。 所有的应用要重新迁移过来,有的很多应用要修改和重写,生态开发的工作量非常巨大。没有人相信能真正能取得成功。今年我就做了一个决策,我冒险在Pura X上(“阔折叠”手机)使用我们的鸿蒙5.0,第一个走向商用,就不再有双框架的鸿蒙了,不再有安卓的应用,全是鸿蒙应用,做了一次冒险。 用上以后,刚开始有些人发现,微信的功能还不全,抖音的功能不全,还是有一些抱怨的。迭代以后,慢慢都完善起来了,而且发现还有很多增强的功能,体验越来越好。这是一个过程。 在发展生态的过程中,这是我们心里最大的挑战:如果我们发布这款手机,假设失败了,那后面大家都没信心了,不再给你开发了。 五、合作伙伴早期也有迟疑,华为员工驻场辅助开发 主持人:你今天在现场请来了这么多的合作伙伴,我特别想问你们一个共同的问题。为什么最初会选择和鸿蒙合作? 刘纳宇(腾讯鸿蒙产品研发代表):刚刚切换到鸿蒙系统时,我们面临的首先是未知,其次即便开始做了以后,可能短期之内用户量也是非常有限的。在这个过程之中,为了让工程师愿意投入到鸿蒙的开发过程之中,我们也是下了很多的功夫。 华为做的事情是我们认可的事情,比如说,保障我们的底层的安全,是我们作为这个科技企业、互联网企业,我们共同面对的一个命题。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之下,腾讯也愿意投入到鸿蒙的研发中来。 再者就是,华为在过去的数据是有目共睹的,他们决定去做鸿蒙的时候,我们是能看到投入和产出的预期。对我们生态合作伙伴来讲说,有这么大的一块土壤,用户有需求,在这个时候需要我们一起来共建。腾讯是很有决心去跟鸿蒙共建生态的。 主持人:阿里也是鸿蒙生态体系当中的一员。 儒轩(阿里集团淘天鸿蒙合作代表):我们在开始使用鸿蒙时候也有迟疑。这个系统新出来以后,我们也不知道它未来能走多远,我也不知道这个能做多大。我们为此项目投入了一百多人的团队去做这件事儿。 但是投入以后不知道收益能不能达到,从商业平衡角度来讲的话,可能是有一定的迟疑。随着跟鸿蒙同学不断的沟通之中,我看到他们的决心,引起我们的共振,让我们也更有决心去投入这件事儿。 我们会后面也会长期去考虑,把它做一个长期的投入,与鸿蒙的小伙伴们一起把用户体验做得更好。我们的适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到7月底为止,我们对鸿蒙的适配度已经达到92%以上。估计到9月30号,我们整个淘天集团,包括淘宝、天猫、闲鱼、1688,所有这些App能做到100%的适配,这是我们的决心。 主持人:感觉像是给余总送了一个大礼包,他笑得特别开心。 余承东:我们看到功能适配、完善度是越来越高。我们预计到今年9月底,跟苹果和安卓十几年开发出来的功能完备度,能够基本拉齐。 夏虞斌(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通大学OpenHarmony技术俱乐部主任):我们其实也亲身地投入到了这场战役中去。当时在生态开发的过程中,华为动用了非常多的人力,直接到应用厂商那里去驻场开发。他们投入的人力如此之多,以至于没人了。 于是我们高校的开源鸿蒙俱乐部也投入了学生力量。让学生直接进入到应用的场地,直接进行开发。比如我们同学就直接进入到了杭州的钉钉总部,帮他们一起做钉钉的鸿蒙适配,并且做性能的调优。我们相信这只是一个缩影,有更多的人在背后做出了非常多的努力。 邓庆旭(新浪财经CEO):我们也是开发者,新浪财经是最早进入鸿蒙系统生态体系的金融信息服务的开发者。我们现在适配了90%的功能,2024年就有8个华为研发人员在我那儿待了半年。 我觉得华为为鸿蒙生态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我们是个垂类的产品,不像他们是全应用的,都已经有八个人待半年了。这一条路我们回头再看,对中国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不仅是让我们国家不被卡脖子,其实也站在新的弯道超车的起点上。 做操作系统其实是很难的。历史上的操作系统都有一条微笑曲线,一开始看起来对它无感,再到痛苦,然后微笑曲线逐渐形成的过程。回望那些成熟的系统,它第一天出现的时候都非常艰难。 比如说苹果的系统,苹果出生在一个什么样的年代里面?苹果出生在诺基亚如日中天的年代里面。诺基亚当时手机是E71,E71待机时间是3到5天,但苹果初代的手机只有一天。甚至不能发中文短信,不能识别中文通讯录。 我觉得华为鸿蒙在操作系统更加完善的今天,能走今天这条路,其实是一个非常坚定的抉择和痛苦的过程。但是现在回头来看,这个痛苦的过程正在出现一些回报。 就我们新浪财经的数据而言,八个月里增长了七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也想到,好多外国的软件,它一开始不适配华为。但是你想想,如果是这样一个用户快速增长的操作系统,海外软件他不会放弃的。 这也给我们中国的开发商一个机会。为什么我们不能有自己的Photoshop?我们的开发者一样很优秀。我觉得我们一定会走出一条所有操作系统,所有这些技术都走过的一条微笑曲线。 杨立鹏(铁路12306科创中心技术部总经理):我是12306的代表。我们跟华为之间有比较长久、良好的合作关系。作为中国铁路官方的应用,而且是出行领域的国家队应用,我们觉得有责任、有义务加入鸿蒙生态,支持鸿蒙生态的完善。鸿蒙系统的用户,也是我们铁路出行的旅客,我们是一定要服务好的。 在这个过程中,也非常感谢华为的团队,给予了我们支撑和支持,我们也感受到华为在这方面的战斗力、执行力,有着坚定的信心。我们愿意跟伙伴共同投入,合作共赢。 我们最近也是跟鸿蒙团队一起推出了实况窗的服务,能够支撑旅客实时接收列车晚点、检票口变更的信息,大幅提高旅客的出行体验,也是鸿蒙特有的一个功能。 余承东:实况窗的功能真的非常好用。航旅纵横,还有12306的列车时刻、座位,所有的信息都在实况窗显示,不用再点进去了,非常好用。 主持人:现在你的生态伙伴肯定不止他们几位,还有哪些重要的伙伴,也给鸿蒙投了信任票。 余承东:字节系的今日头条、抖音,都是最国民级的应用,海量的应用。我们感谢中国科技企业这一次的集体的冲锋,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特别感谢大家。 六、余承东:操作系统三分天下,其一必有鸿蒙 主持人:从你们的合作角度来看,现在有没有什么要求要向余总提出来。比如说哪个项目现在进展还不够快,哪个目标现在还没有达成。 儒轩:我想提一个小的建议。我们淘宝生态不光关系到自己的内部体系,还关系到支付环节、分享环节。 这与其他的鸿蒙生态伙伴是有关联性的,能不能通过华为鸿蒙的同学把关联性给串起来,让我们更好地满足用户体验。 余承东:对的,我们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让贯穿生态打通。我认为这是未来AI时代非常重要的能力,往往一件事情就需要多个应用协同,才能完成任务。 华为为了支持应用开发者,今年投入了近百亿的资金,等效的资金来支持,人力、物力各方面的支持,帮助开发者迁移到单框架的鸿蒙生态上来。 同时我们给用户也提供了福利,比如使用鸿蒙日日新的红包,手机用户最多可以领到1000块钱的红包,非常有诚意的。 主持人:大家不要错过现场办公的这份诚意。纳宇,在你们的适配过程当中,有存在什么样的一些障碍或者是不足吗? 刘纳宇:我给华为想到了一个上热搜的关键词,就叫“鸿蒙听劝”。像余总刚才说的,鸿蒙的开发和安卓、iOS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们前期开发是我们开发人员,对着华为给的文档一条一条地看,一条一条地写。过程之中,我们作为开发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反馈给了鸿蒙这边,鸿蒙再去迭代。“听劝”这一点是我们在合作的过程之中,觉得非常好的感受。 我来之前也是想要问余总一个问题,我们现在用户是1000万,但是对比iOS和安卓的用户,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开发者可能也会考虑投入产出比,开发鸿蒙应用,安卓和iOS的代码是完全无法复制过来的,很多的人力投入,我们要如何实现更好的投入产出比呢? 余承东:你说鸿蒙听劝,我们是绝对听劝的,把大家的期待都变成美好的体验。我们发现问题,迅速改进,把便利带给大家。大家使用鸿蒙的时候,如果遇到问题,不怕去问一问。 对于生态开发来说,鸿蒙操作系统和鸿蒙生态将来是巨大的沃土。我们第100万用户发展的时候,用了好几个月,因为我们考虑体验不够完善。 但上到1000万用户,很短的时间爆到1000万,然后下面就上了几千万,更短的时间。它是非线性的、加速度的提升。 智能硬件、智能机器设备有几十亿、几百亿、几千亿的这种设备,将来都会跑鸿蒙操作系统。大家看到矿山里有矿山鸿蒙,他们把它叫做“矿鸿”;教育行业有教育鸿蒙;医疗行业的医疗设备上用鸿蒙操作系统;发到天上的航天卫星上,都跑了我们的鸿蒙操作系统。 因为我们把操作系统开源了,就会基于鸿蒙操作系统,发展出无数的这种可能,不仅限于华为卖出去的那些终端。开发的应用能在各种设备间无缝地轻松运行。开发的价值在于,一次开发,多端适配,多端部署的能力,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支持我们的开发者在华为鸿蒙这个生态上,能够开发应用并赚到钱。 我们从中国出发,将来也会走向全球,也会成为全球三分天下,必有其一——鸿蒙。 七、新设计一定比老设计好,消费者有适应过程 主持人:我发现余总很喜欢听劝这个词,所以如果您不介意的话,我们接下来展开一个小小的听劝大会。 夏虞斌:现在一个非常大的趋势是AI,我们特别希望能够让鸿蒙把AI能力全面开放,让更多的人能够去参与到AI在鸿蒙上的建设过程中来。 我们其实在积极推动Open Harmony开源鸿蒙的Agent、AI模型这方面的整体建设。尤其是像手机上面各种加速器,各种底层的能力。 余承东:我们正在做这个事,加紧在做。华为很明确,我们的产品是走向世界的,不仅仅只是中国的,因为华为一直是在全球做生意的一个公司。 主持人:我们不妨来看一看一些网友的观点。一个是设计方面的问题,一个是操作方面的问题,操作繁琐,功能阉割明显,还有安装问题。还有人华为只宠新用户,同时,应用多了,但是能用的没几个。也有人反应,某社交App数据丢失,闪退,无法保证办公的基本需求。再来还有性能问题,耗电快、充电慢、卡顿。 余承东:闪退、卡顿等问题,可能是这个App刚出来,可能有些场景下有问题。但是很快一个星期后的版本迭代,问题就解决了。 我也给大家做个广告,小艺输入法非常好用,AI语音输入。我告诉你一个小秘诀,我天天在开车,你看我发的那些文字,我都直接语音转文字,识别率很高,转文字转很准确,只需要少量的修改。 比如表情包的功能,最近我们刚刚加上去了,很多功能陆陆续续都有了。微信无法位置共享,他们正在做,很快就要上线了。 主持人:那有什么到目前为止还难以解决的吗? 余承东:有一些是适应的问题,比如通知栏、导航栏等,其实用一段时间,你会发现更好用。 我们设计要做变更,一定做过人因的研究,一定是新的设计会比老的设计更好,我们才改。否则我们去改它就是傻,消费者可能有一个适应过程。 还有大家说2019年买的华为手机,还不能升级鸿蒙5.0。一些老的手机我们做了计划,针对华为存量的2亿、3亿台的用户的手机,我们陆陆续续会开放给大家进行升级。升级以后你会发现性能更流畅了,更丝滑了,体验更好了。 别着急,多用一段时间,会发现我们还有很多优点,有些东西我们做了体验的改进和增强。以前安卓的一些应用广告很多,像牛皮膏药一样,不停弹出广告弹窗。鸿蒙大幅度减少骚扰用户的行为,界面更加简洁了。 我们有优点,也有在走向成熟过程中还不完善的功能的一些缺陷。我们发布的鸿蒙电脑也是这样的,刚开始有些功能、有些应用都还没有,就很快就有了。 (此处省略3分钟鸿蒙折叠电脑操作讲解及展示环节) 八、与中国应用协作出海,单框架鸿蒙会走向世界 主持人:对于万里长征第一步而言,我们前路漫漫还有很多需要突破的。比如说从市场占有率来说,我们看到的统计是这样的:目前鸿蒙国内市场份额达到了19%,超过了iOS,但是在全球范围来看,这个数字的比例是4%。 有些人担心,其实安卓和iOS可能已经形成了闭环,我们未来在全球的市场份额上的突破就难上加难了。你怎么看我们前行路上的困难? 余承东:我们前行路上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困难,尤其生态开发,尤其走向国外,很多应用还是美国的应用,美国那几个主流应用,主导海外应用市场。 但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来自中国的应用也开始主导海外市场。比如TikTok、拼多多海外版等。未来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中国的主流应用,今后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出海,从中国的走向世界的。我们伴随着大家一起出海,单框架的鸿蒙搭载我们中国的应用,走向世界。 美国没有制裁之前,华为终端市场份额曾经超越苹果和三星,做到了市场份额的第一。刚做了两个季度,因为制裁之后芯片生产的原因,没有发货的原因就下来了。 将来我们芯片的产能上来,我们生态体系逐步走向完善。有可能鸿蒙不仅成为中国的一个主力的操作系统和生态,也成为全球的主力操作系统和生态。我觉得这也是我们最大的一个动力。华为终端的这个品牌口号是Make it Possible,把不可能变为可能精神,我们一定会有那么一天的。
比亚迪李云飞再提“不拉踩同行”,呼吁“迪粉”避免陷入无谓网络纷争
IT之家 8 月 18 日消息,比亚迪集团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今天在微博发布视频,向“迪粉”发出倡议: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 李云飞表示,比亚迪和“咏春”有共同的价值观:注重防守、不主动攻击,比亚迪也是专注自身的发展,从来不主动针对同行。“中国汽车市场很大,全球汽车市场更大,容得下百花齐放。良性竞争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恶意贬损将伤害行业生态。” 今年的股东大会上,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也强调,不拉踩同行是比亚迪的原则。良性的竞争才能推动行业的进步,恶意的贬损只会伤害整个行业的生态。 李云飞向所有“迪粉”发出倡议:“如果你们真心喜欢比亚迪,喜欢我们的产品和技术,那就让我们一起做中国品牌向上发展的助推器。我们避免陷入无谓的网络纷争,同时也保护好你们自己。中国汽车市场很大,全球汽车市场更大,容得下百花齐放,百船出海。” 综合IT之家此前报道,李云飞曾多次提到“拉踩”有关话题并表示反对此类行为。今年 6 月,他表示,有一些企业开发布会不拉踩别人可能就不自在,这种流量会反噬自己。“汽车行业有的不是用孙子兵法,用的是厚黑学,有的人是又坏又蠢。真心诚意做技术做品牌的企业对这些是深恶痛绝的。” 今年 3 月,李云飞在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高层论坛上表示,要比技术拼产品,而不是说搞各种拉踩,甚至说话的时候阴阳怪气。对于这种是抵制和反对的。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