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小米15系列发布:骁龙8至尊版芯片+澎湃OS2 售价4499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10月29日,小米今晚举行新品发布会,带来小米15和小米15 Pro两款机型。新机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小米15定位小屏旗舰,起售价4499元;小米15 Pro定位大屏全能旗舰,起售价5299元。 小米15整机宽71.2mm、轻至191g。拥有丁香紫、浅草绿、黑色、白色配色,一体航空铝边框,相机Deco为一体化3D冷雕火山口。 手机正面配备6.36英寸四窄边直屏,分辨率为1.5K,定制M9发光材料,支持120Hz刷新率、超声波指纹解锁。新机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搭载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配备5000万像素徕卡三摄,拥有2.6X直立长焦镜头。 其他方面,小米15内置54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支持9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 小米15还有一款亮银版,该版本背板采用3D热弯玻璃,具有真实波浪触感,中框首创铝金属高亮工艺。 此外,小米15还推出了定制款和钻石版,售价分别为4999元和5999元。 小米15 Pro新机背部采用四曲收弧设计,相机Deco为火山口设计,采用一体陶瓷镜组,让手机整体更加精致。 屏幕方面,15 Pro采用一块6.73英寸等深四曲屏,覆盖小米龙晶玻璃2.0,屏幕分辨率为3200*1440,支持1-120Hz LTPO可变刷新率、AOD全屏显示、超声波指纹解锁,拥有3200nit峰值亮度。 小米15 Pro首发搭载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采用台积电第二代3nm工艺,配备徕卡Summilux光学系统,采用全焦段5000万像素三摄,拥有小米14 Ultra同款10倍无损潜望长焦镜头,主摄最高支持8K视频录制。其他方面,小米15 Pro内置6100mAh小米金沙江电池,支持90W有线快充和50W无线快充, 两款新机出厂预装小米澎湃OS 2系统,搭载小米星辰通信系统,支持小米星辰无网通信。 小米15共有白色、黑色、浅草绿、丁香紫四款配色可选,其中12GB+256GB售价4499 元起;小米15 Pro共有岩石灰、云杉绿以及白色三款配色可选,其中 12GB+256GB 售价 5299 元起;小米15和小米15 Pro均有亮银版本,起售价为4699元以及5499元。 本次发布的众多“人车家全生态”新品已开启销售,其中小米平板7系列售价1999元起,小米手表 S4售价999元起,小米手环9 Pro售价399元起,小米电视 S Pro Mini LED 2025系列65寸首销价格4599元,米家空调 上出风Pro 1.5匹首发价3499元,米家冰箱分储鲜Pro超薄平嵌首销价3999元,米家洗衣机双区洗预售价格4999元,米家洗衣机精护洗Pro 洗烘10kg超薄全嵌首销价2999元。 即日起小米15系列在小米商城、小米之家、小米天猫官方旗舰店以及小米京东旗舰店等官方渠道开启预约,10月31日早10点正式开售。
小米澎湃HyperOS 2系统完整发版计划发布,存量机型下月起推送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小米澎湃 HyperOS 2 系统今日正式发布,新系统支持超级小爱 AI、苹果互联等功能。 小米社区现发布澎湃 HyperOS 2 系统完整发版计划,存量机型正式版下月起陆续推送。IT之家整理详情内容如下: 正式版发版计划 新机搭载 手机: Xiaomi 15 Pro、Xiaomi 15(厂包搭载,支持 Xiaomi HyperAI) 平板: Xiaomi Pad 7 Pro、Xiaomi Pad 7(厂包搭载,支持 Xiaomi HyperAI) 电视: 小米电视 S Pro 65 Mini LED 2025、小米电视 S Pro 75 Mini LED 2025、小米电视 S Pro 85 Mini LED 2025、小米电视 S Pro 100 Mini LED 2025(即日升级) Redmi 智能电视 X 55 英寸 2025、Redmi 智能电视 X 65 英寸 2025、Redmi 智能电视 X 75 英寸 2025、Redmi 智能电视 X 85 英寸 2025(即日升级) 可穿戴: Xiaomi Watch S4、Xiaomi Watch S4 eSIM(厂包搭载) 小米手环 9 Pro(即日升级) 第一批存量机型(预计 2024 年 11 月起陆续推送) Xiaomi 手机: Xiaomi 14 Ultra(支持 Xiaomi HyperAI)、Xiaomi 14 Pro 钛金属版(卫星通讯)(支持 Xiaomi HyperAI)、Xiaomi 14 Pro(支持 Xiaomi HyperAI)、Xiaomi 14(支持 Xiaomi HyperAI) Xiaomi MIX Fold 4(支持 Xiaomi HyperAI) Xiaomi MIX Flip(支持 Xiaomi HyperAI) Redmi 手机: Redmi K70 至尊版(支持 Xiaomi HyperAI)、Redmi K70 Pro(支持 Xiaomi HyperAI)、Redmi K70(支持 Xiaomi HyperAI)、Redmi K70E(支持 Xiaomi HyperAI) 平板: Xiaomi Pad 6S Pro 12.4(支持 Xiaomi HyperAI) 第二批存量机型(预计 2024 年 12 月起陆续推送) Xiaomi 手机: Xiaomi 13 Ultra(支持 Xiaomi HyperAI)、Xiaomi 13 Pro(支持 Xiaomi HyperAI)、Xiaomi 13(支持 Xiaomi HyperAI) Xiaomi MIX Fold 3(支持 Xiaomi HyperAI) Xiaomi Civi 4 Pro(支持 Xiaomi HyperAI) Redmi 手机: Redmi K60 至尊版(支持 Xiaomi HyperAI)、Redmi K60 Pro(支持 Xiaomi HyperAI)、Redmi K60、Redmi K60E Redmi Turbo 3(支持 Xiaomi HyperAI) Redmi Note 14 Pro+、Redmi Note 14 Pro、Redmi Note 14 5G 平板: Xiaomi Pad 6 Max 14、Xiaomi Pad 6 Pro Redmi Pad Pro 5G、Redmi Pad Pro、Redmi Pad SE 第三批存量机型(预计 2025 年上半年开始陆续推送) Xiaomi 手机: Xiaomi 12S Ultra、Xiaomi 12S Pro、Xiaomi 12S Xiaomi 12 Pro 天玑版、Xiaomi 12 Pro、Xiaomi 12 Xiaomi 11 Ultra、Xiaomi 11 Pro、Xiaomi 11、Xiaomi 11 青春活力版 Xiaomi MIX Fold 2 Xiaomi Civi 3、Xiaomi Civi 2 Redmi 手机: Redmi K50 至尊版、Redmi K50 电竞版、Redmi K50 Pro、Redmi K50 Redmi Note 13 Pro+、Redmi Note 13 Pro、Redmi Note 13R Pro、Redmi Note 13R、Redmi Note 13 5G Redmi Note 12 Pro 极速版、Redmi Note 12 Turbo、Redmi Note 12 Pro+、Redmi Note 12 Pro、Redmi Note 12 潮流版、Redmi Note 12 探索版、Redmi Note 12 5G、Redmi Note 12R Pro、Redmi Note 12T Pro、Redmi Note 12R Redmi Note 11T Pro+、Redmi Note 11T Pro Redmi 14R 5G、Redmi 14C Redmi 13R 5G、Redmi 13C 5G Redmi 12R、Redmi 12 5G 平板: Xiaomi Pad 6、Xiaomi Pad 5 Pro 12.4 Beta 版招募及发版计划 首批 Beta 机型(今晚开始招募) Xiaomi 手机: Xiaomi 14 Ultra、Xiaomi 14 Pro 钛金属版(卫星通讯)、Xiaomi 14 Pro、Xiaomi 14 Redmi 手机: Redmi K70 至尊版 平板: Xiaomi Pad 6S Pro 12.4 注意事项: 注:预计 2024 年 11 月初开始陆续推送,更多机型 Beta 陆续招募,如有最新进度将在公告中更新三、超级小爱内测招募计划 首批内测机型(今晚开始招募) Xiaomi 手机: Xiaomi 15 Pro、Xiaomi 15、Xiaomi 14 Ultra、Xiaomi 14 Pro 钛金属版(卫星通讯)、Xiaomi 14 Pro、Xiaomi 14 注:预计 2024 年 11 月中旬开始内测 超级小爱预计 2024 年 12 月陆续发布 据介绍,小米澎湃 HyperOS 2 系统采用自研微架构调度器,全面支持苹果生态(用户安装“小米互联服务”即可实现文件图片互传)。新系统内置超级小爱,支持 AI“电影感”锁屏时钟、壁纸生成、AI 图片重绘、备忘录录音、写作、翻译等功能。
智能汽车时代的“地平线”,下一个十年的“宁王”
文|刘俊宏 编|王一粟 在港交所上市的敲锣声中,余凯不会忘记9年前从百度大楼中走出,决定从一名科学家转型成一名创业者的夏天。 选择的创业方向,作为大名鼎鼎NEC实验室(全球最早的人工智能实验室)的前领导者,余凯决定为自己最懂的算法配上一块硬件。于是,在深度学习尚未大放异彩的2015年,后来成为中国最炙手可热的智能驾驶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供应商——地平线(Horizon Robotics)成立了。 关于公司的名字,余凯还是有许多“理想”寄托在内的。科学家的出身,让余凯早早认识到以算法定义的硬件作为“平面”(Horizontal),最终有希望实现 “机器人”(Robotics)的梦想。 但总之,在2012年代表百度参加美国加州太浩湖畔的秘密竞拍后,看到谷歌4400万美金的碾压式出价,余凯久久不能忘怀。 因为在那场拍卖中,谷歌赢来了杰夫·辛顿和其两名学生组成的算法研究团队,拉开了全世界未来数十年的深度学习“军备竞赛”。同时,也为余凯亲自率领团队创业的决定,种下了 “种子”。 时光荏苒,历经波折,如今余凯创立的地平线终于站在了世界舞台中央。地平线的股权筹码,在上市前被车企、科技巨头、头部基金等投资人争相抢夺;其提供的征程系列智驾计算方案,也成了中国汽车产业链决胜汽车智能化的“香饽饽”。 而地平线的成功,一部分是余凯对技术落地的超前规划。更重要的另一部分,则是地平线能与中国汽车产业链的崛起共舞。 凡是过往,皆是序章,地平线深知上市不是终点。因为,地平线还在成长的路上。最初的机器人梦想,也尚遥远。 不过,地平线上市之前的故事,也已经足够精彩。以地平线为切入点,放眼整个领先全世界的中国智能汽车行业,已经足够有想象力了。 从试水到聚焦 与国产智能汽车共舞 在余凯创立地平线的早期,也有过“到处撒网”的阶段。 早期的地平线,几乎把智能硬件做了个遍。在2015到2018年间,地平线尝试过智能家居项目,跟美的一起做过智能空调,也做过一些小型的嵌入板和开发板。甚至,在2018年的北京车展上,地平线用推出的Matrix1.0平台,还想“跑一跑”L4自动驾驶。 但在2019年,余凯叫停了所有“杂七杂八”项目。 “砸这么一堆的小坑,还不如全力以赴去挖一个最深的坑”,在对地平线过往业务的反思中,余凯选择了汽车智驾作为公司接下来的专注方向。 叫停的理由,是余凯注意到不少科学家创业者过于依赖技术而忽视深耕行业。 随着智能硬件项目深入,余凯愈发清晰认识到,深入每一个硬件赛道背后都要巨量的资源支撑。并且,在已经验证过需求的市场中(例如智能音箱、扫地机等),行业玩家们比拼的是价格和资源整合,根本看不到任何由技术驱动的超额收益。 从当时看,2019年宣布战略调整的地平线,正处于中国智能汽车最尴尬的时期。毕竟,彼时屈指可数拥有汽车纯电平台的车企们,别说汽车智能化,连汽车电动化都还处于“璞玉时代”。 就在地平线决定裁撤智能硬件业务的几个月后,从上海工厂驶出的特斯拉,在2020年意外地点燃了整个智能汽车的市场需求。 “那时,就是要给智能驾驶——这个5年前就要做,现在已经明确应该做的事情,保留足够的能量。因为你可以预测大势,但不能预期哪一天是属于你的临界点。” 地平线想有机会占据下一个时代,但余凯深谙汽车行业比其他任何硬件,更需要留足开发验证周期。 余凯的决定,正如电影《飞驰人生2》的张弛所说,“我努力过无数次了,但我知道,机会只会出现在这其中的一两次”。 2020年6月,长安汽车主打年轻化和探索高端化的旗舰车型UNI-T上市即“卖爆”。在该车型上市便连续6个月销量过万的战绩下,其搭载的中国首款车规级计算方案——地平线征程2,也随之名声大震。 虽然,当时的征程2只是用于智能座舱,而并不是用于最初地平线预期的智驾。 但这次量产,暗示着整个中国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崛起。 在2020年9月,“聚焦转型”仅一年后,凭借能让客户看到代码的“白盒”方案,在量产中验证了产品可靠性后,地平线就获得了超过50个合作项目和20余个前装定点项目订单。随着UNI-T成为爆款案例,长安后续多款UNI车型都上了地平线的前视一体机方案。 而且,我们透过后续投资方的转换看到,地平线也实现了身份标签的转变,彻底成为了一家专注汽车智驾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的厂商 。 “一旦突破了0到1,后面就会有一种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余凯如此总结道。 制图: 光锥智能,转载请注明 趁热打铁,地平线在2020年9月推出了支持前置800万像素的征程3计算方案,并在理想ONE上“一炮双响”。 理想ONE的成功,今天早已不是秘密。在无数车企的分析和模仿下,中国今天的智能汽车产品,很多都有理想ONE的“冰箱、彩电、大沙发”的影子。而理想ONE的成功也带火了几家汽车智能化的供应商,彼时,不少智驾供应商的融资BP上,都会以上车了理想ONE做卖点。 理想ONE的智驾部分能力,就是和地平线一起合作开发。余凯回忆称,“那时理想的自动驾驶团队才几十人,我们不仅仅是提供计算方案,也提供联合的研发。” 这就是余凯后来常说的, 地平线是硬件中最懂算法的,也是算法中最懂硬件的。 顺着余凯合作开放的思路,2021年5月,地平线发布了拥有单颗128TOPS算力的征程5;2024年4月,推出了面向全阶智驾需求的征程6系列和高阶智驾软硬一体解决方案——SuperDrive。今年10月14日,理想第一个百万辆车下线,地平线也在行业中遍地开花。 目前,地平线手握27家OEM(42家OEM品牌)签下290款车型量产项目定点,累计有152款车型达成SOP。并且据高工数据显示,地平线2024年上半年凭借征程系列计算方案,以28.65%的份额位居市场第一;在自主品牌乘用车前视一体机计算方案市场(L2 ADAS)以33%的份额跃居第一。 从算法+硬件中诞生的地平线,要跨过IPO,走向新征程了。 下个十年,地平线能否成为 汽车智能的宁德时代? 在登陆港交所之前,投资者们非常看好地平线。 具体表现,不仅是地平线以33.83倍的认购(国际发售认购13.81倍)和每股3.99港元的上限定价发售。更是在上市敲钟前的10月16日,百度、阿里等投资方争相再当基石投资人,拿下地平线的股权。 看好地平线的理由,一方面是来自于财务成绩。 来自技术和规模的优势,正逐渐显现在地平线的基本面上。 招股书显示,地平线在2021年至2023年间,营收分别为4.67亿元、9.06亿元、15.52亿元,实现了82.3%的年复合增速。在三年间,地平线维持了稳定在70%左右毛利率。甚至,地平线在2024上半年以高达79%的毛利率,几乎跟英伟达(2024H1为76.63%)不相上下。更令人惊喜的是,在汽车行业陷入价格和智能化等级的“无限战争”中,高研发投入的地平线还提前实现收窄了亏损。 但仅仅是过往财务的财务成绩,还不足以让百度、阿里们豪掷千金。 或许在他们看来,同样是背靠中国汽车产业链崛起,汽车智能化时代的地平线恰如汽车电动化“称王”的宁德时代。 正如比亚迪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所总结,“汽车工业大变革电动化是上半场,智能化是下半场”。 在汽车电动化时期,宁德时代凭借电池高一致性的技术优势,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当前广泛与车企们达成合作的地平线,也正在凭借工程和技术优势,在更多的汽车上实现“地平线inside”。 并且,地平线正在凭借量产项目数据反馈,进一步了形成其他智驾厂商难以逾越的护城河。 在地平线邀请主机厂专家来体验SuperDrive时,余凯收获了一条宝贵的评价,“余博士,我发现你们对于底盘的调教是非常细致,你们是懂车的。”就在这句简单的评价中,余凯感受到——地平线真正“击穿”了行业。 底盘调教能力,代表着地平线在智驾领域已经深入到了汽车系统级的层面。 要实现这种能力,余凯总结道,“从芯片本身到智能驾驶系统,中间实际跨越的环节非常多。除了芯片本身的设计、质量之外,还有包括开发工具链、中间件、硬件的参考设计方案,然后衍生到上层的应用层面,即以芯片和底层软件为基础的感知、规控智能驾驶方案。除此之外,还有云端的数据管理、模型仿真、测试、训练、部署等等。是从软件到硬件的跨越,从端到云的综合立体的能力。” 这些认知,正是地平线经过大规模量产千锤百炼积累的结果。 在汽车智能化的趋势下,已经跟27家OEM产生合作的地平线,未来基本增速将跟随汽车智能化的渗透而增长。甚至,如果考虑到与大众成立合资公司(酷睿程)的合作深度,地平线在中国汽车智能化的“前出海时代”,就已经拿到通往全球化的“船票”。在已经开启的智驾供应商淘汰赛中,这或许就是只能落地几个项目的中小智驾供应商眼中的“叹息之墙”。 而关于地平线发展的下一步,余凯已经准备好了。 汽车之后 是智能化的星辰大海 从算 法+硬件的方向制定,到聚焦汽车行业的深挖,余凯每次的“早人半步”,都是基于技术和产业趋势的战略前瞻。 为了迎接2025高阶智驾决战,所有车企都开始了“大干快上”。当年地平线坚持地联合开发模式和软硬一体的方案,也成为整个行业的趋势。 其中,“白盒”+合作的开发模式在行业中司空见惯。 智驾厂商与OEM成立合资公司,或类似于长城汽车合作自研智驾大模型的案例,已经比比皆是。 领先的智驾厂商们,英伟达、高通、华为、Momenta各自出身不同,但都追求起了软硬一体。英伟达也为了拿下智能汽车的金矿,在2023年9月招募了前小鹏汽车自动驾驶副总裁吴新宙,来补齐智驾的软件能力。 激烈的竞争下,让所有的玩家都急迫地寻找着差异化能力。 这次,地平线再次聚焦战略,集中火力想拿下“高阶智驾”。可见,余凯在汽车智驾变成标配的时代中,再次选择了更难、也更高价值的赛道。 去年十月,地平线针对智驾软件研发做了战略调整。其中,中低阶的方案(如Horizon Pilot)开始更倾向交给地平线投资的公司和合作伙伴(如鉴智机器人、映驰科技、轻舟智航等)落地。相当于,地平线将早已形成SOP(标准操作程序)的“苦活”从公司运营中剥离。 地平线内部则更聚焦于高阶智驾方案SuperDrive的研发,顺带着还能优化销售成本(及相对应团队的研发开支),进一步提升利润质量。 想挑战更高难度的赛道,其实不难理解,余凯一贯都坚持用算法驱动计算方案的迭代。 例如在支持端到端高阶智驾的征程6上,地平线提供了最大560TOPS的算力,充分覆盖了高阶智驾常用的两块英伟达Orin芯片(单Orin为254TOPS)。同时,在算法驱动的设计层面,地平线为征程6的不同版本统一了硬件架构、工具链和软件栈。这意味着,车企能根据实际硬件成本和智驾平台,统一开发落地不同等级的智驾能力。从而摆脱每次都独立开发的成本,实现L1到高阶智驾(城市NOA级别)批量落地。快速落地智驾的特性,征程6发布当天就吸引了上汽、大众、比亚迪等车企“首发站台”。 除了汽车智能化的主业,余凯也在押注具身智能的下一个十年。 2024年1月,地平线成立了地瓜机器人。9月,地瓜机器人推出了面向机器人的旭日5智能计算方案和相配套的开发工具。 今年,具身智能和智能汽车呈现出越来越相似的技术底层架构和进化逻辑,从端到端算法的引入、数据训练的方法,都有高度的相似性。 而从汽车到机器人,余凯离最初的梦想又更近了一步。在下一个属于具身智能的十年,地平线准备复制汽车的辉煌。 不过,余凯对具身智能的认知也比较客观,“具身智能的规模化落地,预计还得五年。”在一次媒体沟通会上,余凯对光锥智能称。基于这个判断下,这次地平线在具身智能上,也依然是提前了5年的布局。 一切,正如余凯的感慨。 “This is not the end. It is not even the beginning of the end. But it is, perhaps, the end of the beginning.” 在2024年的秋收季,当初那个揣着梦想踏上创业之路的科学家,想再次改变世界。
5299元起的小米15 Pro手机正式发布:首发骁龙8至尊版、3.5km无网通信
IT之家 10 月 29 日消息,在发布小米 15 后,紧接着登场的就是万众期待的小米 15 Pro。该机提供了云杉绿、岩石灰以及白色三种版本可选,IT之家附各配置价格如下: 12GB+256GB 版本 5299 元 16GB+512GB 版本 5799 元 16+1TB 版本 6499 元,亮银版加 200 元 外观方面,小米 15 Pro 重约 213g,厚约 8.35mm,下巴宽度 1.95mm: 「云杉绿」灵动自然、深邃优雅; 「岩石灰」高级硬朗、低调奢华; 「白色」经典高雅、简洁纯净。 性能方面,小米 15 Pro 搭载高通骁龙 8 至尊版,堪比 PC 级性能;还有小米 HyperCore 加持,内置自研微架构调度器;采用翼型环形冷泵散热系统。 小米 15 Pro 采用了华星光电 6.73 英寸 3200×1440 OLED 等深四曲屏,基于 M9 发光材料(双层微腔发光结构),号称比小米 14 Pro 的 2K 屏功耗降低 24%,拥有媲美友商 1.5K 屏的功耗表现。 这款屏幕支持 1-120Hz 的 LTPO 自适应刷新率,而且还支持 3 段式屏幕分区刷新,手动最高亮度 800nit、全局激发亮度 1000nit、局部峰值亮度 3200nit(25% 窗口,无内容格式限制)、300Hz 触控采样率、2560Hz 瞬时触控采样率,覆盖小米龙晶玻璃 2.0 盖板(对比龙晶 1.0 耐摔提升 25%-30%)。 此外,小米 15 Pro 还支持全天候全屏息屏显示、超声波指纹识别(亮屏解锁快 25%,息屏解锁快 50%),配备立体双扬声器。 小米 15 Pro 搭载澎湃 P3 快充芯片、澎湃 G1 电池管理芯片,内置 6100mAh 的金沙江电池(正极 4.53V 高电压钴酸锂材料,负极 6% 硅含量 + 碳纳米管导电网络,能量密度达 850Wh / L,可实现 1600 次循环容量保持率≥80%、-20℃容量保持率 81%),还支持有线 90W 快充、50W 无线快充,支持磁吸保护壳,磁吸无线充。 值得一提的是,小米 15 Pro 搭载小米星辰通信系统,首发小米澎湃 T1S 信号增强芯片,同时也搭载了小米 T1 芯片,配备六中高频 + 四低频高性能天线组、独立蓝牙天线,支持 AI 天线智选,大幅增强通信体验。 此外,小米 15 Pro 还有小米星辰无网通,行业首个支持 3.5km 无网双向通话;支持全球出行,覆盖 200 + 国家和地区。 影像方面,小米 15 Pro 前置 32MP(豪威 OV32B40),后置 50MP 主摄(光影猎人 900,1/1.3",f/1.44 光圈,OIS)+50MP 超广角(三星 S5KJN1,f2.2) +50MP 潜望长焦(索尼 IMX858,OIS),Xiaomi AISP 2.0,一体陶瓷 deco,20X 超级变焦,主摄支持 8K 视频录制。
纯电续航至400公里,混动市场迎来“黄金时代”?
2024年的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在汽车产销的结构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38.6%。其中纯电动汽车总产销分别为499.3万辆和498.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9%和11.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分别为331.8万辆和332.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9.5%和84.2%。 在比亚迪、理想汽车、问界汽车等一些车企的混动车型获得市场和用户的认可后,宁德时代近日又推出了纯电续航400公里的增混电池。混动技术,这项曾被传统汽车企业认为是过渡的解决方案正得到越来越多整车企业和产业链的重视。 但随着玩家数量增加,竞争不可避免。除了价格之外,车企也开始围绕着混动技术的“高下”展开较量。 反映在用户体验上,动力更强、续航更长、能耗更低、噪音更小等都是高感知的项目。反映在技术层面,发动机和发电机效率更高、动力电池充放电倍率更高、能量管理控制策略更优、NVH控制得更好也在洞察用户需求、精准产品定位、技术侧重等多维度考验企业的应对。 ▍自主品牌更加务实 此前,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对车市睿见表示,从结构分析看,汽车市场入门级萎缩,中低端购买力不足,实现首购群体的消费入门对拉动车市整体表现将起到重要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自主品牌在混动领域的投入更加务实。2024年初,比亚迪率先在业内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后,插电式混动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特别是在降本增效上大下功夫。长安、吉利汽车集团的Aurobay极光湾、上汽通用五菱等均采用了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和单挡变速器。而且,大多数企业为经济型车动力搭建了P1+P3这种成本最优的架构,以更低的技术成本满足了同样的性能。 增程系统持续优化也是自主品牌的发力点之一,不仅能耗进一步降低,同时高电压平台的纯电系统数量继续提升,整车产品技术可选性增强,车型也更加细分,理想、问界、零跑、阿维塔均推出了面向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今年1-8月,增程式电动汽车销量为74.9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比12%,增速高于纯电动和插电混动。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姚春德认为,在这个内卷的市场中,很多自主品牌开始重新认识市场,也不再盲目堆砌新技术,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他还以今年“中国心”2024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入围实车测试为例,“今年入围的9款混动系统中有4款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这也符合当前行业给发动机做减法的主流趋势。” 不仅如此,天津内燃机研究所所长祖炳锋也认为,今年以混动架构为主的车企,都在做一些技术的精细化工作,如让驾驶的电感更加强烈,标定水平也有明显提高。 ▍合资企业力求以性能实现差异化 新能源车市内部结构的改变,也让企业不断修正技术路线的侧重点。如果说自主品牌更加注重节能降耗以及消费者的可负担,合资品牌则希望以性能形成差异化,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在国家信息中心汽车市场处处长丁燕看来,满足消费者需求始终是技术发展最为核心的出发点。 主流合资品牌中,上汽大众、一汽丰田、一汽-大众、沃尔沃等均推出了混动系统。福特蒙迪欧运动款搭载的福特大马力e混动系统,沃尔沃S60 RECHARGE的2.0T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以及上汽通用别克GL8陆尊PHEV的1.5T插电式混动系统,都将性能做为亮点之一。这些车型的操控性和性能也获得了CRC(中国汽车拉力锦标赛)冠军车手、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教官陈德安的高度评价。 不仅如此,大众主品牌还计划在2025年停产目前在售的两款混动车型,在2026年将推出三款全新插电混动系统产品。根据媒体的报道,全新混动系统由一汽-大众自主研发,在续航方面对标比亚迪和吉利,智能系统技术也会迭代升级。 今年8月,现代汽车CEO张在勋在2024年投资者日上也表示,希望通过推广电动车和增程混动车型来增强市场竞争力,并实现更高的销售目标,公司的目标是到2030年提供全系列21款电动车型,而混合动力电动车(插电和增程)的产品线也将从当前的7款扩展到14款。 对于合资企业的加速布局,以及今年以来插电混动汽车出增速远超纯电产品的现状,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中国心”年度十佳发动机及混动系统评选专家评审委员会主任许敏认为,“对于那些正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的自主品牌,必须充分考虑欧美客户对于动力强劲的需求,在这方面应该向合资企业学习。”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的变化来看,纯电动汽车份额下降,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份额上升。崔东树认为,未来各个企业大概率都会在增程方面做更多努力,从而推动细分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只是看谁跑得更快。 从行业发展来看,如果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市场份额不断提高,纯电动车的份额不断下降,会影响中国汽车行业到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吗?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因为汽车行业碳排放的大户是重载的卡车,而乘用车虽然数量众多,但排放总量并不高。而且,根据工信部等相关部门组织的专家测算,即使插电混动和增程式电动车的比例继续提高,也不影响汽车行业的碳达峰目标的实现。
雷军公布小米SU7 Ultra量产版预售价:81.49万元,2025年3月发布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于雷) 10月29日,在今晚举行的小米新品发布会上,作为压轴环节,雷军正式发布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新车定位“巅峰性能科技轿车”,最大马力1548匹,零百加速1.98秒,最高设计时速350公里。雷军称量产版小米SU7 Ultra“可街可赛”,是可以在街上跑的赛车。新车预售价81.49万元,明年3月正式发布,今晚22:30开始预订,意向金10000元。 小米SU7 Ultra量产版拥有碳纤维固定大尾翼,翼长1560mm,配备尾部主动扩散器。 内饰方面,配备了黄黑配色的赛车座椅和黄色安全带。全新运动方向盘采用碳纤维和Alcantara材料。车内采用大量碳纤维和Alcantara材料,两种材料使用面积分别达到了5㎡和3.74㎡。 动力方面,小米超级电机V8s,最高转速27200rpm;三电机扭矩矢量控制系统,稳定性大幅提升;赛道版高功率电池包,20%电量仍可输出800kW;赛道版散热系统,实测纽北连续2圈不过热;赛道版制动系统,标配超大定制碳陶盘。 小米SU7 Ultra配置纽北调校巅峰底盘系统;闭式双腔空气弹簧,高性能阻尼可变减振器;驾驶过程中,运动模式强支撑,标准模式高舒适;可选绞牙减振器,操控上限全面提升;如此强大的底盘系统,让Ultra无需改装即可下赛道。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