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不是 o3 Pro,但 ChatGPT 刚刚发布的新功能成了打工人最靠谱的第二大脑
不是期待已久的 o3 Pro,也没有新模型一夜炸场。 就在刚刚,OpenAI 发布了两项 ChatGPT 新功能:「连接器(Connectors)」与「记录模式(Record Mode)」,把更新的重点放在了如何让 ChatGPT 真正融入企业日常、参与工作流: 连接器:结合深度研究功能,让 ChatGPT 连上公司里的各种工具和文件库,一句话就能帮你查资料、分析数据、整理成方案。 记录模式:开个会点一下按钮,ChatGPT 就能自动录音、记笔记、整理重点,开完直接生成会议纪要。 ChatGPT 不再只是个会聊天的 AI,而是有望成为许多打工人「第二大脑」,真正参与到职场协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企业知识,接入即用 企业有知识,ChatGPT 也得有能力。OpenAI 的想法是,让 ChatGPT 能够接入企业内部的知识体系。 结合深度研究功能,新发布的「连接器」将可以打通 GitHub、Google Drive、SharePoint、Teams、Dropbox、Outlook 等多个企业常用平台,实现无缝对接。 用户只需一句话,就能发起横跨多个系统的数据查询,比如找潜在合作伙伴、筛选高意向客户、梳理销售机会,甚至分析用户反馈。所有这些,几分钟内完成,并整理成清晰的执行建议。 举例而言,在凌晨召开的直播演示中,产品经理想如果了解产品的日活(DAU)和用户反馈,只需要交给 ChatGPT,模型就能自动调取资料、总结痛点,并按优先级排好队,直接变成季度规划文档。 整个过程中,ChatGPT 会遵循企业内部的权限体系,仅调用用户有权访问的文档与资料,保障数据隐私安全。 此外, OpenAI 还宣布用户可以使用 MCP(模型上下文协议)连接其他深度研究工具。企业可以把自研工具、私有数据库集成进 ChatGPT 的认知系统,让 ChatGPT 更懂你的组织、业务、流程,真正实现「企业大脑」的作用。 并且,这个入口也将向 Pro 用户开放,不仅大公司,连开发者个人也能用上这套系统。 OpenAI 表示,目前连接器功能已进入测试阶段,将首先在企业版、团队版与教育版上线,并承诺不使用用户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 「记录模式」上线,打工人会议自由又近一步 与此同时,OpenAI 还推出了一项关于会议记录的重要功能:「记录模式(Record Mode)」。 它的功能逻辑并不复杂,打开桌面版 ChatGPT,点击一个按钮,AI 即可在会议期间自动完成录音、转写、总结,并生成结构化输出。 更进一步,用户不仅可以在摘要中检索关键内容,还能精准定位到对应的原始发言片段。 通过自然语言提问,ChatGPT 还支持跨会议检索与整理信息,比如总结在 Q3 会议上讨论过的技术限制,亦或起草一份第三季度的路线图汇报材料」等,极大提升了职场打工人的会议效率。 OpenAI 表示,该功能的推出旨在解决会议内容常常「说过即忘」的痛点。 用 OpenAI 产品团队的话来说就是,ChatGPT 能够扮演你的会议助理与知识记录员,让团队专注思考,而不是费心记笔记。 为匹配企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OpenAI 同时调整了 ChatGPT 的计费机制,宣布向所有企业版与团队版工作区追加使用额度,便于用户在不额外付费的前提下体验最新模型能力。 据外媒 CNBC 报道,OpenAI 的付费企业用户数量已突破 300 万,较今年 2 月公布的 200 万用户实现了快速增长。这一数据涵盖了 ChatGPT 的企业版、团队版以及教育版客户。 据知情人士透露,OpenAI 今年的预计收入已达 127 亿美元。相比之下,根据去年 9 月的财务预测,在 37 亿美元的营收水平下,公司全年曾预计将亏损高达 50 亿美元。 OpenAI 首席运营官 Brad Lightcap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ChatGPT 作为消费者工具的增长,与它在企业和商业领域的采用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联动关系。」 如果说过去的 ChatGPT 像一个聪明却站在一旁的 AI「副驾驶」,那么现在,它正在变成你团队里那个永远在线的工作搭子。 能读、能记、能写,还开始懂点业务,照目前来看,这也是 AI 落地的一个更轻盈、更有画面感的正确打开方式。
天塌了,Claude全面断供Windsurf!CEO喊冤控诉也挡不住开发者退订,祸起OpenAI收购?
当地时间 6 月 4 日,Windsurf CEO Varun Mohan 发帖称,在提前不到五天的通知时间里,Anthropic 切断了其几乎所有 Claude 3.x 模型的直接访问权限(first-party capacity),包括 Claude 3.5 Sonnet、3.7 Sonnet 和 3.7 Sonnet Thinking。 Mohan 提醒用户,在迅速将算力转移到其他推理服务提供商的过程中,Claude 3.x 模型暂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可用性问题。“我们原本就希望为完全的使用权限支付费用。对于 Anthropic 这个决定及其仓促的通知方式,我们深感失望。” 为此,Windsurf 迅速转移到其他推理服务提供商,目前其他模型服务不受影响。随后,Mohan 还澄清道,Windsurf 拥有来自第三方提供商的 Claude 3.x 模型权限,因此付费用户应该不会受到什么影响。但由于通知时间太短,目前仍不足以满足所有现有 Claude 3.x 模型需求。 为此,Windsurf 立即采取以下应对措施: 为帮助用户渡过这个阶段,Windsurf 将对替代模型 Gemini 2.5 Pro 启动 0.75 倍(原价为 1 倍)的促销价。 移除 Free 计划用户(包括 Pro 计划的试用用户)对 Claude 3.x 模型的直接访问权限。与此同时,Windsurf 通过 BYOK(自带密钥)的方式重新开放这些模型的使用权限。 Claude Sonnet 4 仍可通过 BYOK 方式访问。 “需要明确的是,我们的目标始终是提供最优质的产品。正因如此,我们始终以能为用户提供全模型访问能力而为傲。我们已向 Anthropic 团队明确表示:我们的首要任务是将 Anthropic 模型保留在推荐模型之列,且始终愿意支付权限费用。我们将继续寻求其他供应商的支持,因为我们只关心产品和用户。”Windsurf 谴责道,“我们担心,Anthropic 此举不仅将损害 Windsurf,更会波及整个行业。” Windsurf 还强调,Windsurf 的精髓从来不仅仅在于模型本身。尽管模型至关重要,但构建一个模型封装器并非难事。Windsurf 的真正魔力在于:对既有知识的深度语境理解;精心设计的用户体验(每个交互细节都经过深思熟虑);独特的功能,如预览模式、一键部署、协同评审;定制化能力,包括工作流引擎、智能规则库、记忆中枢;企业级就绪特性,如与 JetBrains 的智能体级深度集成、混合部署 /FedRAMP 认证的安全架构等,这一切共同构成了 Windsurf 产品的核心价值。 根据用户反馈,免费用户的可选项里目前已经没有了 Claude 3.x 模型。Claude 系列模型以编程能力强著称,也一直是 Cascade 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模型。一旦缺少该系列模型,有开发者担心 Windsurf 的编程能力可能会有断崖式下跌。 网友:OpenAI 给了 Windsurf 什么? 实际上,这不是 Anthropic 第一次“刚”Windsurf。Anthropic 在 5 月 22 日正式发布 Claude Sonnet 4 和 Claude Opus 4 时,就拒绝为 Windsurf 提供直接支持,导致 Windsurf 成为唯一无法使用 Claude 4 系列模型的 AI 编程平台。其他流行 AI 编码工具,包括 Anysphere 的 Cursor、Cognition 的 Devin 和微软的 GitHub Copilot 等,几乎在 Claude 4 发布时就可以直接访问。 这迫使该公司不得不依靠一种更昂贵、更复杂的变通方法来访问 Claude 4。Windsurf 迅速新增了对 Claude Sonnet 4 和 Opus 4 的 BYOK 支持,适用于所有个人套餐(免费版和专业版)。但这也代表着开发人员访问 Claude 4 需要付出更多代价。 这次直接切断供应,虽然 Windsurf 声称对付费用户没有影响,但仍然有一些用户选择退订 Windsurf。“Claude 4.0 开始 Windsurf 就一直没有拿到 Anthropic 的官方接口,甚至还被切断了 3.5、3.7 的接口供应,怪不得一直没有,还提供的是社区版。这是‘全面断供’啊”有网友说道,“3 个 Cursor Pro 账号够用了,弃坑。” 一位专注于苹果编程语言 Swift 的创业者 Ronald Mannak 表示,Claude 4 显著提升了他的工作效率,尽管他自 2024 年底以来一直是 Windsurf 的用户,但最近已经转向 Cursor,以便更轻松地使用 Claude 4。 “Windsurf 不出意外的出意外了,当它们卖身 OpenAI 时就决定了。”有网友说道,问题是 OpenAI 当前也没给到 Windsurf 什么独特的优势,当前 Windsurf 支持的还是 GPT-4.1。 “如果你还在用 OpenAI,跟 Sam 聊聊,告诉他你需要一个 GPT-5 的微调版本,专门用来写代码,要能跑赢 Opus 4。”有网友调侃道。 另外比较有意思的是,Windsurf 促销的也是谷歌的 Gemini 2.5 Pro 模型,而非 OpenAI 的模型。有开发者表示,Gemini2.5Pro 在某些编码任务中表现接近 Sonnet4,但缺乏 Opus4 的长时任务处理能力。 Windsurf 成立于 2021 年,原名 Codeium,由首席执行官 Varun Mohan 和 Douglas Chen 创办。凭借其优化编码流程的 AI 工具,Windsurf 在开发者社区中迅速崭露头角。今年,Windsurf 发展迅速,4 月份的年度经常性收入 (ARR) 达到 1 亿美元。然而,Windsurf 对 Anthropic 模型的访问权限有限,这可能会阻碍其增长。 此外,Anthropic 在 2 月份也推出了自己的 AI 编码应用 Claude Code,并在 5 月还举办了首届 Code with Claude 开发者大会,可见其也在扩大自己在编程领域的影响力。 Anthropic CEO 曾言: 企业竞争毫无意义 Windsurf 的大规模出圈是因为 OpenAI 约 30 亿美元的收购,这成为 OpenAI 自成立以来第二大规模收购。据悉,这一决策是在双方仅在经过几周前洽谈后迅速达成的。这也几乎成为大家对 Anthropic 断供 Windsurf 行为的核心解释。 但目前双方并未正式承认这一消息,有网友开始怀疑这一消息的真实性,也有网友认为这是 Altman 的策略,最后能以更低的价格拿下 Windsurf。 “Claude 做得有点过了,这不是还没有收购吗?何必呢,哪怕是把价格提高一点呢?虽然我也不怎么用 Windsurf,但是这样搞的话,很容易让别的第三方公司对其有顾忌,想掐就掐,想灭就灭。”有网友说道。 在 Windsurf 被 OpenAI 收购消息出来后 ,Windsurf 的首个动作就是发布了专为软件工程师开发的模型家族:SWE-1。除了编码任务之外,本系列模型还针对完整软件工程流程进行了优化。Windsurf 宣称,SWE-1 工具调用推理能力约相当于 Claude 3.5 Sonnet 级别,但服务成本更低。这意味着,Windsurf 正在从单纯开发应用程序,扩展到同时研发支撑这些应用的底层模型,并与 Anthropic 直接竞争。 Anthropic 与 Windsurf 竞争,已经被社区解读为 Anthropic 与 OpenAI 的矛盾。 在 2021 年创立 Anthropic 之前,CEO Dario Amodei 曾在 OpenAI 领导研究工作长达五年。在此期间,他深刻意识到:若缺乏负责任的规模化发展路径,即在系统与开发者两端建立信任的优先策略,AI 将永远无法释放其改变世界的全部潜能。为实现这一愿景,他必须离开 OpenAI。 “外界对我的离职原因存在诸多不实传言,”Amodei 去年接受 Lex Fridman 采访时直言不讳,“有人说我们因反对微软合作案而离开,这纯属谬误。”他揭示的真正动机是:“与他人的愿景争辩终将徒劳无功。”与其留在 OpenAI 进行理念拉锯,他选择践行更果决的行动纲领:“带领信任的伙伴,亲手将愿景变为现实。” Amodei 去年接受采访时还表示,通过自主创业既能实证负责任 AI 的商业可行性,更能有效引导 AI 安全的发展方向。他将此战略称为“向上竞争 (race to the top)”——其核心不在于市场垄断,而在于以身作则树立行业标杆。 “若你能打造一家众人向往的企业,其运作模式广受认可,同时能在生态圈中保持竞争力,自然会被效仿。”Amodei 补充道,当商业领袖目睹竞争对手采用制胜策略时,“这种示范效应倒逼的转型,远比上下级争论更具说服力”。 Amodei 强调,“这场 AI 竞赛鹿死谁手并不重要。”他坦言企业间的竞争博弈对其而言“毫无意义”,真正关键的是“我们共同运行的生态圈质量,以及如何优化这个生态——因其终将框定所有参与者的边界”。 但目前看来,情况似乎也不是 Amodei 说的那样。
“AI歌曲”走红后,环球、华纳、索尼与音乐生成平台Udio及Suno讨论合作
IT之家 6 月 4 日消息,据彭博社 2 日报道,环球音乐集团、华纳音乐集团和索尼音乐娱乐正与 AI 初创公司 Udio 和 Suno 商议授权合作,若能达成协议,将为生成式 AI 使用音乐作品如何补偿创作者提供一套制度框架。 三大唱片公司希望收取授权费用并持有 Udio 和 Suno 少量股权(IT之家注:后两者是当前利用 AI 协助创作音乐的初创企业代表之一)。知情人士称,协议若落地,有望解决此前围绕版权纠纷的诉讼。 用户可通过 Udio 与 Suno 提供的工具输入如“现代乡村风格的单恋情歌”这类提示语,生成对应的音频内容。这类服务依赖大规模数据集训练模型,其中包含大量音乐作品。 三大唱片公司去年已将 Udio 和 Suno 告上法庭,指控其侵犯版权。美国唱片业协会要求每起侵权索赔最高可达 15 万美元,累计索赔金额或达数十亿美元。 为了避免旷日持久的官司,双方正试图寻找和解路径。由于谈判各自独立进行,形成了一场“竞速”局面,看谁能先达成协议。谈判之所以复杂,是因为唱片公司希望对作品的使用拥有更多控制权,而 AI 初创公司则要求在合理价格基础上保留技术探索空间。 音乐行业对 AI 兴起的态度亦较为复杂。过去十年行业营收回升,但仍未从早年互联网盗版带来的重创中完全恢复。尽管保持警惕,行业内仍有人倡导主动拥抱技术。美国唱片业协会 CEO Mitch Glazier 表示,音乐界欢迎 AI,并已与有责任感的开发者合作,打造以人类创作主导的 AI 工具,让艺人和词曲作者掌握主动权。“但前提是,开发者愿意与我们携手前行。”
小米REDMI Turbo 4 Pro手机澎湃OS2.0.206.0版本开启内测,桌面壁纸新增支持模糊效果
IT之家 6 月 4 日消息,小米 REDMI 手机市场经理张宇今日发文称,REDMI Turbo 4 Pro 手机澎湃 OS2.0.206.0 版本已开启内测,有内测资格的用户收到推送后可升级体验。 需要注意的是,从正式版内测到灰度,再到全量推送需要一段时间,没有收到更新的用户需继续等待。IT之家附小米 REDMI Turbo 4 Pro 手机此次更新内容如下: 系统动画 优化进入应用二级页时的打断动画效果 优化应用跳转时的打断动画效果 优化关闭横屏应用时的打断动画效果 系统 新增桌面壁纸支持模糊效果 优化部分场景下的手势提示线沉浸效果 优化部分经典页面样式更新 优化打开应用时的动画显示效果 优化部分三方应用的信息流页面流畅度 优化长按手势提示线交互,降低唤醒超级小爱误触率 优化打开 / 关闭应用动画稳定性 修复部分场景手势失效问题 修复打开 / 关闭应用动画显示异常问题 修复部分应用音量调节显示异常的问题 修复打开 / 关闭应用偶现壁纸丢失问题 修复打开 / 关闭应用偶现应用显示异常问题 超级小爱 新增超级小爱记忆: 帮你记:支持通过语音 / 文字指令,轻松记录个人证件号码、地址、日程、网页链接等信息;还可通过超级小爱识屏,提取并记录图片中的证件号码 帮你找:通过语音指令,快速查找超级小爱已记住的信息 该功能需前往应用商店,将“超级小爱”升级至 7.4 及以上版本 自由窗口 修复部分小窗视频场景显示异常问题 桌面新增桌面图标文字在壁纸浅色区域显示阴影效果 基础体验 优化焕新存储触发策略,提升触发概率 智能助理 新增“出行助手”支持手动添加行程 新增手机低电量状态下,主动推荐附近的充电宝租赁点、并主动建议开启省电模式 输入法 修复输入法弹出动画卡顿问题 锁屏 新增锁屏自定义快捷功能 优化支持设置蝴蝶、光波、漩涡等指纹解锁动画 修复视频及游戏场景偶现的异常熄屏问题 修复偶现的解锁显示异常问题 设置 优化桌面设置中,系统导航方式页的快捷功能入口修复字体大小设置未生效的问题 状态栏、通知栏 新增部分状态栏图标支持自定义展示 优化自定义通知支持取消折叠 优化信号 HD 图标不在状态栏常驻显示 无障碍服务 修复部分场景 TalkBack 触摸操作失效的问题 修复 TalkBack 模式下音量调节失效的问题 修复录音机录制到 TalkBack 声音的问题 修复日历等应用无选中状态提示播报问题 修复部分应用按钮不播报的问题,包括设置、控制中心、短信、联系人、天气、笔记、浏览器等 ▲ IT之家评测室:REDMI Turbo 4 Pro 手机体验
谷歌Android 16将推新功能:HDR内容亮度可调,避免夜间刺眼
IT之家 6 月 4 日消息,许多人在夜间使用智能手机时会将屏幕亮度调低,以免刺眼或打扰到身边的人。然而,当我们在夜间浏览到 HDR 媒体内容时,手机可能会自动提高屏幕亮度以更准确地显示这些内容,这种突然的亮度变化可能会让人感到不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谷歌计划在即将到来的 Android 16 版本中推出一项系统级的解决方案。 目前,谷歌正在测试一项名为“增强型 HDR 亮度”(Enhanced HDR brightness)的设置,该功能将允许用户控制 HDR 内容在 Pixel 手机屏幕上提高亮度的程度。这项设置预计将在未来的版本中出现在“设置 > 显示与触控 > 增强型 HDR 亮度”中,其将包括一个开关,用于完全禁用 HDR 支持,以及一个滑块,用于调整 HDR 效果的强度。 据IT之家了解,当完全禁用 HDR 支持时,屏幕上的“标准动态范围”(SDR)图像和 HDR 图像看起来将完全相同。而当启用该功能并调整滑块时,其将动态改变 HDR 图像中特定元素的亮度,例如天空或水面。之所以能够实现这种控制,是因为 HDR 显示模式通过提高亮度、扩展色彩范围和清晰度对支持的图像和视频进行增强。 目前,“增强型 HDR 亮度”设置尚未出现在 Android 16 QPR1 Beta 1 中,但可能会在未来版本的测试版或正式版中推出。不过,三星手机用户无需等待,因为三星已经在其 One UI 7 版本中实现了类似的功能。
图灵奖得主创业:要开发更安全AI系统,已筹集超2亿
编译 | 金碧辉 编辑 | 程茜 智东西6月4日消息,据外媒英国《金融时报》昨天报道,被誉为“AI教父”之一的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吉奥(Yoshua Bengio)昨天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公开批评全球AI实验室的恶性竞争,透露像OpenAI的o3以及Anthropic的Claude Opus等前沿的AI大模型已表现出欺骗用户、自我保全等危险特性。 ▲2018年ACM A.M.图灵奖获得者约书亚·本吉奥 本吉奥同步宣布成立非营利组织LawZero,目前LawZero已获30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2.16亿元)慈善捐款,旨在开发更安全的下一代AI系统。 LawZero总部位于蒙特利尔,现有15人团队,计划招募更多技术人才。其资助方包括Skype联合创始人雅安・塔林(Jaan Tallinn)、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Eric Emerson Schmidt)的慈善基金、开放慈善基金会(Open Philanthropy)及生命未来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 一、本吉奥批行业现状,安全研究投入不足,称商业压力导致安全研究被边缘化 本吉奥在昨天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透露:“OpenAI、谷歌等科技巨头的激烈竞争迫使它们过度追求模型智能化,却忽视安全研究。” 过去六个月里,有越来越多的证据透露出,当前最先进的AI模型正在出现需要警惕的能力特征,AI模型表现出“欺骗、作弊、撒谎和自我保护的迹象”。他举例称:“Anthropic的Claude Opus模型在一个虚构的场景中威胁工程师,称自己有被另一个系统取代的风险。” “而OpenAI的o3模型也拒绝执行关机指令。这些案例非常可怕,我们不想创造比人类更聪明的竞争者。”本吉奥补充道。 5月24日,AI安全研究公司Palisade Research社交媒体平台X上也发帖称:“尚不清楚OpenAI的软件为何会违抗命令。” ▲Palisade Research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的发帖 这位AI领域的先驱在采访中进一步解释道:“目前这些AI系统仍处于可控的实验阶段,但真正的隐患在于,未来一旦技术迭代,下一代模型可能预判人类的行动意图,甚至用我们尚未察觉的欺骗手段进行反制。这就像人类在玩火,看似掌控局面,实则已身处风险边缘。” 二、前谷歌CEO、Skype创始人资助LawZero,专注安全研发 今年3月28日本吉奥已卸任魁北克AI研究所Mila科学主任,全职投入LawZero组织。 LawZero的目标是开发基于透明推理的AI系统,不仅能给出真实答案,还能对输出进行安全评估,并监控改进现有AI产品,防止其违背人类利益。 在LawZero成立之际,OpenAI正推进从慈善机构向营利性公司转型。XAI的创始人兼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于去年2月份就已提起诉讼阻止交易。 某些知情人士透露:“OpenAI创立初衷是确保AI造福人类,若利润优先,新结构将剥夺法律追索权,OpenAI坚持传统架构是筹集资金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 本吉奥在采访中直言不信任企业架构的激励机制:“商业公司为快速增长需吸引投资,投资者追求回报,这导致利益错位,而非营利组织不存在此问题。”此举可能折射出AI行业对技术发展与伦理安全的深层矛盾。 结语:从本吉奥警告到OpenAI转型,AI发展路径争议白热化 AI的发展日新月异,本吉奥对最新AI模型危险特性的警告以及LawZero的成立,都反映出当前AI领域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日益增加。OpenAI的转型也引发了关于AI发展方向和利益平衡的讨论。 AI技术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机遇,有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也伴随着诸多挑战,如模型的安全性、可靠性、伦理道德等问题。如何在发展AI技术的同时,确保其符合人类的利益和价值观,是整个社会需要共同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