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超窄四等边,是今年旗舰机的入场券
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新机如期发布,但和往年一样,总感觉有些格格不入。 一是成迷的上线时间,别家集中在下半年发力,它每次都要赶在年头交作业;二是佛系的营销策略,从当年和苹果分庭抗礼,到如今在国内销量惨淡。 不过,作为全球范围内的 Android 机皇,S25 其实透露出了今年手机发展的两个大趋势: 家族化设计成为主流,和苹果一样,华米 OV 近几年的新机外观,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主旋律。 直面屏再次回归旗舰机,异形曲面屏从普遍走向个别。 当年开启曲面屏时代的三星,现在竟率先完成了一次历史的轮回:四周 R 角、直角边框和超窄四等边,将会是今年,各家手机厂商在外观设计上,发力的重点。而当中最不起眼的「超窄四等边」,也会成为旗舰机型的一张入场券。 可是为什么一圈小黑边,突然就成了一大焦点? 一条黑边,八方来援 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知道,手机上的黑边是怎么来的?其实现在市面上主流的中高端手机的黑边,已经比当年 LCD 屏的那个时代,好了很多。 LCD 屏的手机由于设计和工艺的问题,大黑边会更加显眼,虽然看上去好像只是占用了屏幕空间,但就是这一圈显眼又不起眼的「设计」,其实有大用。 遮挡背光模组的光源组件; 防止了外部光线进入屏幕内部; 给前置镜头、听筒、指纹模组等组件预留空间; 手机跌落时多了一圈缓冲层。 ▲ 图片来自:Google 然而 LCD 屏和 OLED 屏的工作原理完全不同,直到现在,让 LCD 回归的呼声依然存在,因为它的使用周期更久、不烧屏,技术也更成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屏幕材料的变化,总归算是一种进步,特别是在屏幕黑边宽度的控制上。 简单类比一下两种技术的差异,LCD 的发光原理像是皮影戏,因为液晶自身不发光,所以需要额外的光源来点亮整个屏幕,屏幕也就在这一层又一层的材料里变得又厚又硬。 ▲ 图片来自:硬件茶谈 OLED 则更像荧光舞,在屏幕上点的每个像素都能独立发光,所以它的纵向结构会变得更薄,屏幕也就有了弯曲的可能。 现在我们经常在发布会和宣传语里,听到的柔性屏,都是基于 OLED 的技术特性延伸出来的,屏幕能弯曲,放置驱动电路和排线的大黑边,就可以弯折至屏幕背面,把原本暴露出来的不发光区域隐藏了起来。 这项边缘弯折技术,其实还有一个更为专业的名字: COP 封装工艺。它是黑边消除拉锯战里最大的功臣,也是最核心的技术。 屏幕封装,简单来说,就是把屏幕的显示部分和各种控制芯片、电路「打包」到一个完整的屏幕模组中,让它能正常工作并安装到手机上。目前一共有三大主流的封装工艺:COG、COF、COP。 ▲ 图片来自:ist.com COG 工艺是把驱动屏幕的芯片,直接贴在屏幕的玻璃基板上,由于芯片需要空间,所以下边框会比较宽,这种封装的工艺比较简单, 成本较低,是早期 LCD 屏幕的主要封装方式。 和直接贴合的 COG 不同,COF 工艺则是把驱动芯片装在一块柔性薄膜上,再把薄膜连接到屏幕上。这样做的好处是薄膜可以弯曲,芯片能藏在屏幕后面,正面的空间被节省了下来,非显示区域减少了,边框也就变得更窄了。 不过 COF 封装工艺弯折的并不是屏幕本身,而是排线和控制屏幕工作的芯片,它能让屏幕变窄,但还不够窄,仍然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017 年,三星 Galaxy S8 和 iPhone X 都开启了自家的全面屏时代,两者率先在量产机型上,实现了手机下巴的清除。 两款划时代的机型,虽然代表的是直面和曲面两个不同的阵营,但它们都运用了同一项新技术:COP 封装工艺。这是目前更先进的封装方式,把芯片直接安装在柔性塑料基板上,并藏在屏幕背后或弯折到下方。 塑料基板能完全弯曲,因此芯片藏得更彻底,非显示区域尽可能地和屏幕一起被弯折到了屏幕的后面,所以让极窄边框的全面屏手机,有了做出来的可能。 ▲ 图片来自:CNET 不过,COP 封装属于三大主流里,工艺最复杂、成本最高的一种,由于成本的限制,因此它一般都会在各大品牌的旗舰机型上,才会被用到。 OPPO Find 系列产品负责人周意保,在微博上透露过,它们用了三年时间,花了一个亿,才在最新的 Find X8 的边框上,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四等窄边,而不是擦边的视觉四等边。 当然,封装技术只是影响屏幕黑边宽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在共同决定着你手机的黑边,是一条线,还是航母港湾。 比如屏幕触控技术 In-Cell,可以将触控层直接集成到屏幕的显示层中,而不是像传统屏幕那样额外叠加一层触控层。功能合二为一后,减少了屏幕模组厚度,边框占比变小。 ▲ 图片来自:Google 另外,不同的指纹解锁技术,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手机下巴的宽度。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短焦指纹(解锁的时候,手指触控部分会发亮光的那种),由于模组厚度问题,只能放置在屏幕下边框的附近,为了放置光学传感器和透光区域,下边框也就会跟着变宽。 ▲ 图片来自:Google 成本更高的超声波指纹(解锁时屏幕不发光,解锁速度很快,解锁位置一般都比短焦指纹高一些),不依赖光线,可以穿透屏幕玻璃和显示层,因此不需要为传感器预留透光区域;而且超声波传感器通常比光学传感器更小,可以更灵活地布置在屏幕下方,优化整体空间布局。 ▲ 图片来自:Google 更先进的技术,加上体积更小的居间,共同为黑边的减少,出了一份力。 无论是 COP 封装工艺,还是 In-Cell 屏幕触控技术和超声波指纹,以及其他的技术,虽然各自的作用都完全不同,但他们都有两个非常明显的共性:减少黑边,成本更高。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说,超载四等边,是当下旗舰机的入场券之一。 不过这里还是想补充说明一下,上述的这些技术,的确有减少手机屏幕黑边的功能,但这只是它们的作用之一,在完成它们的本职工作的同时,又因为其先进的工艺和成熟的技术,减少了手机的大下巴和整机的厚度,以及其他的附加作用。 超窄四等边,是一种态度 在新技术的加持,和去年厂商发布新机的规律来看,今年手机的发展,有三个非常明显的趋势: 首先,直角边框直板机正式回归,特别是在各大品牌的旗舰机型上,今年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的品牌回归到这个曾经的主流里。iPhone 是这么多年里,唯一坚守初心的一个。 三星最新发布的 Galaxy S25 Ultra 也摒弃了上一代的圆角边框改为了直角,从第一台量产曲面屏,到回归直板机和直角边,兜兜转转又成为了最初的模样。 在曲面屏时代,还可以用异形屏的折射,以及弯曲的角度,从一定程度上掩盖黑边的尴尬,但今年如果想要加入到直板机的市场,那这套有些取巧的方式就不太奏效了,有一种浪潮褪去之后,看谁在裸泳即视感。 所以直板机的回归,注定了各大品牌会在屏幕黑边上,展开新一轮的攻城略地。 另外,直角直板的小屏旗舰,会成为今年各家厂商新的突破点,小米 15 经过了几次迭代,已经成了一款很成熟的小屏旗舰产品。 vivo X200 Pro mini 虽然在外观手感和个别配置上有些不尽人意,但也算是走出了第一步,况且在一种小屏机里,它影像体验是第一梯队,期待在 X300 上,看见 vivo 小屏的完全体。OPPO 和一加都有爆出消息,可能会在今年推出自家的小屏旗舰。 小屏幕四边的距离会更近,若是屏幕四边不等宽,小屏反而会成为缺点的放大器,有些机型之前的策略是「视觉四等边」,但在别家都一齐涌入一个赛道的时候,「物理四等边」可能才是小屏直板机的及格线。 但说到底,从使用的角度来看,四等边不会对手机造成日常体验上的影响,除非拿着放大镜,并且把所有品牌的直板机都放在一起,你才能看见明显的区别,不然真的很难察觉。 那为什么厂家还要在生产成本和遣词造句上,给「超窄四等边」下那么大的功夫呢?我觉得原因有二。 面向厂家而言,比起技术进步,我更愿意称它为审美自觉,它能把厂家对于产品、对于用户的态度体现出来,产品不仅能以更好看的姿态来到市场,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二来还能在细节上,让消费者感受到满满的诚意。 在各家产品的相机、屏幕、续航、芯片参数大差不大的当下,抱有美学态度的产品,注重细节推敲的机型,可能更容易成为爆款。 面向用户来说,在厂家铺天盖地宣传「超窄等边」概念的时候,人们会不自觉地关注这件事,从而影响它们的下定决策。所以不管是主动出击,还是被动防守,等宽的、超窄的边框,都是必须做到的。 并且,能实现超窄四等边的机型,一般都是旗舰机型,价格都不便宜。所以在高售价的面前,不等宽的边框无论是否会影响使用体验,它就像一个半成品。 而且在花钱的人看来,它就是一个半成品。
早报|三百元八个菜,预制年夜饭热销/小米通过软件升级召回 3 万台 SU7/曝三星超薄手机 4 月发售
小米、宝骏将通过软件升级召回故障车辆 OpenAI CEO 公布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丰田汽车否认整合中国业务 DeepSeek 低成本训练并开源,Meta 陷入恐慌 OPPO 回应车评博主泄密新机 智谱管理层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加入 机构:2024 年前 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 ‍ 上汽、吉利、比亚迪联合起诉欧盟 比亚迪预研世界模型,为高阶智驾铺路 联想集团 CEO:人工智能如何为爱而生 三星 Galaxy S25 Edge 超薄手机或将 4 月发售 电商平台:三百元不到 8 个菜的预制年夜饭热销 抖音正式上线「打车」服务 网易云音乐或将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 One Fun Thing |《海贼王》× LEGO 周末看什么 |《我爱你!》 买书不读指南 |《常客》 游戏推荐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 周末也值得一看的新闻小米、宝骏将通过软件升级召回故障车辆 1 月 24 日,小米汽车在第 106 集《小米汽车答网友问》中发布公告,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 SU7 标准版召回计划。 公告显示,召回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4 年 11 月 26 日生产的部分小米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 30,931 台。其中,车辆型号 BJ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8,410 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2117 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5 涉及车辆 404 台。经小米汽车主管部门确认,智能泊车故障的相关投诉总量为 255 例。 小米汽车表示,此次为 OTA 召回,仅通过对车辆进行免费远程升级(OTA)即可完成,不需要车辆进店进行任何检查或处理。小米汽车也解释了为何「主动召回」而非「远程 OTA」,其称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同时,有网友提及「11 月小米 SU7 标准版智能泊车事故」,小米汽车回应,事故发生后其第一时间确定了问题原因,随后在智能泊车辅助中增加更多冗余保护措施。此后还经过 2 个月的测试,保证安全稳妥并向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后,主动发起本次 OTA 软件升级召回。 同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也发布公告,表示召回部分旗下宝骏悦也汽车。 据公告显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将召回 2023 年 4 月 20 日至 2023 年 6 月 14 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宝骏悦也汽车,共计 1,116 辆。召回原因是召回的车辆由于电子制动助力器(EBS)软件计时系统存在问题,该系统一年按照 365 天进行计算,在闰年的最后一天读取日期时出现错误的循环判定状态,造成 EBS 系统无法正常通讯,制动助力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同样采用软件升级的方式进行召回。五菱方面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升级 EBS 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早在 2024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在线升级技术(OTA)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OTA 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还有助于车辆的远程问题诊断和修复,是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OpenAI CEO 公布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1 月 24 日,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个人社交账号公布了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1 月 22 日,OpenAI、软银、甲骨文三大巨头掌门人,Sam Altman、孙正义、拉里·埃里森宣布联合成立一家名为 Stargate 的新 AI 公司。未来四年将投资 5,000 亿美元,掀起了新一轮 AI 军备竞赛。 而首批 10 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在德克萨斯州启动。据 semianalysis 报道相关信息,本次 Sam Altman 所公布的为星门计划的一号基地。据报道称,得州阿比林(Abilene)已经获批 875 英亩地给星门计划,并计划打造 10 个数据中心。星门还计划在未来 4 年在全美建设共 20 座超算中心。 据悉,星门计划首批 1,000 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构建 AI 基础设施。甲骨文将利用其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与 OpenAI 和英伟达等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和运营 AI 计算系统。 此外,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也在近期通过华尔街日报的采访,透露了星门计划的首要任务。其表示,数据中心是计划的核心基础设施,承载着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的 GPU。并且 Kevin Weil 强调,必须确保在未来十年内拥有充足的算力储备,以开发能服务全球用户的产品。 丰田汽车否认整合中国业务 1 月 24 日,据 36kr 获悉,多名知情人士表示 2025 年开始,丰田对中国区已经发起了多项人事调整,除了丰田中国任命首位中国籍总经理李晖,并且广汽丰田总经理藤原宽行,将调任至一汽丰田,任总经理一职。 据报道,有丰田人士表示,业因绩压力比较大,丰田的各种各种调整和尝试明显加快了,包括启用中国籍高管担任总经理。此外,丰田在常熟的智能电动车技术研发公司 IEM 副总经理王君华,也将加入一汽丰田。 同时报道还指出,知情人士透露,丰田计划对中国区的「双生车型」战略进行优化,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向,即在产品层面,部分「双生车型」将被合并,今后将可能只保留其中一款进行销售。但随后,一汽丰田通过 36kr 否认了部分「双生车型」将整合的消息,其表示,目前公司并无该计划。 据悉,不同车型对应着不同的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等已有体系,「合二为一」的难度不小。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讨论的方案之一是,车型统合以后,两方的基地还可以继续生产,会挂上统一的车标。并整合难度相对较大的环节在于销售渠道,而关于利润划分问题,各方还需要一些商榷。 此外,报道中有行业人士透露,因丰田「以价换量」的亏钱式销售方式,在 2024 年,尤其在武汉这些中部地区,丰田的经销商在大面积退网。并且丰田在此次销售方式中大量利润损失,也促成丰田决定业务统合的直接动机。 DeepSeek 低成本训练并开源,Meta 陷入恐慌 近期,有 Meta 员工在美国匿名职场社区 TeamBlind 发帖表示,Meta 的工程师正在疯狂分析 DeepSeek,并试图从中复制一部分内容。 帖子中提到 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 两款模型,它们分别发布于 2024 年 12 月和 2025 年 1 月。 其中,DeepSeek-V3 发布时便提到,该模型在多项评测成绩超越了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其他开源模型,并在性能上,和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 GPT-4o 以及 Claude-3.5-Sonnet 不分上下。 此前,博主 scaling01 对比分析,DeepSeek 不仅性能上赶超,参数量达 671B 的 DeepSeek-V3 训练成本也仅为 558 万美元。相较下,Meta 的 Llama3 系列模型的计算成本足够训练 DeepSeek-V3 至少 15 次。 而近期发布的 DeepSeek-R1 性能更强,据悉,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DeepSeek-R1 的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并且在模型发布的同时,DeepSeek 同步开源了模型。UC Berkeley 教授 Alex Dimakis 对此分析并认为,DeepSeek 目前已处在领先地位,美国的 AI 公司则需要迎头赶上。 此外,该匿名帖子中还透露,目前公司管理层正为「如何解释模型开发的巨额投入」而发愁,并且同样处境的高管有数十位。 OPPO 回应车评博主泄密新机 1 月 23 日,车评博主陈震发文,配图中泄密了 OPPO 目前还未发布的 OPPO Find N5 新机外观信息,此后陈震将此条推文隐藏。 1 月 24 日,OPPO 法务部发布声明称,陈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公布了 OPPO 未发布的产品信息,并且该设备并非陈震本人所有。对此,OPPO 也强调,公司与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均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并要求各方严格遵从和履行保密协议。OPPO 表示,已启动内部调查,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同时,陈震也发文回应「泄密未发布的新机」事件,表示手机并非本人所有,并且也没有与 OPPO 签订任何协议,只是觉得机器很薄,因此拍照并发微博。同时文中配图显示,OPPO 相关人员与陈震进行「推文隐藏」交涉,并表示将寄出一台样机供陈震使用。此外,陈震在推文评论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该款机型未发布。 此前,陈震创办的「萝卜报告」,曾因在保密协议约定的解禁时间前,意外公布了领克 L946 车型的大量信息,而遭到领克汽车起诉并要求一次性支付赔偿金 500 万元。 智谱管理层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加入 1 月 24 日,据智能涌现获悉,近日中国 AI 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管理层发生了变动。 据报道,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王玥婷加入智谱,主要负责多模态产品和市场;智谱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于近日离职。「(推送前查询)而针对上述消息,目前智谱暂未回复」 相关人士通过智能涌现表示,智谱的长板是技术,相较而言短板是产品。此前,智谱就开始逐步引入产品相关的人才,如微软、阿里老兵胡云华加盟,担任智谱 C 端产品「智谱清言」的负责人。 据了解,新担任智谱多模态产品和市场负责人的王玥婷,此前曾担任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 AIGC 明星公司 Midjourney 的亚洲副总裁,负责 Midjourney 中国区的运营。相关人士透露,以王玥婷为代表,智谱正在计划引入一批年轻中高层,组成产品和商业化的中坚力量,目标是做出用户活跃度和市场认知度均为头部的产品。 而在近日离职的两位高管,张阔和曲滕,在智谱均负责融资相关事务。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自 2024 年起,智谱就开始拆分业务模块进行融资,张阔和曲滕则分别负责特定业务模块的融资,并且表示,张阔和曲滕的离职,不会影响智谱整体的融资情况。 机构:2024 年前 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 1 月 24 日,机构 Sensor Tower 公布了 2024 年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与发行商收入榜。 数据显示,2024 年 Top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比 2023 年略有上涨,达到全球 Top100 手游发行商收入的 36%。同时,Top30 出海手游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总收入为 79 亿美元,同比小幅上涨,相比 2019 年提升 25%。 具体来看,2024 年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前三甲仍然由腾讯、网易和米哈游包揽。腾讯、点点互动、Joy Net Games、柠檬微趣、叠纸网络等十多个头部发行商,全球收入创历史新高。 而据 2024 年出海手游收入榜显示,《菇勇者传说》《绝区零》《AFK Journey》《Top Heroes》《恋与深空》《鸣潮》等 6 款题材各异的新游表现优异并入围 2024 年出海手游收入榜 Top30。 此外,据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随着手游市场回调的结束,2024 年全球手游收入反弹 4%,至 809 亿美元,重返上升通道。海外市场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手游收入则增长超过 5%,增至 662 亿美元,比 2019 年高出 31%。 上汽、吉利、比亚迪联合起诉欧盟 近日,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和比亚迪,就欧盟去年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的反补贴税,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据欧盟法院网站的文件显示,三家公司在提出异议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提交了诉讼申请。欧盟中国商会随后也表示,已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机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于 1 月 22 日提出申诉。 据悉,此前欧盟于 2024 年 10 月底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为期五年。根据欧盟的裁决,比亚迪被加征 17.0% 的关税,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其他配合调查的企业统一加征 20.7%,不配合的企业则被加征 35.3%。 对此,上汽集团因被加征最高税率关税的裁决而表示强烈不满,并认为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且欧盟委员会在补贴认定上存在错误,忽略了上汽提交的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因此上汽已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和听证会陈述意见等方式进行法律抗辩,并计划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 目前,欧盟委员会表示已了解到相关案件,并有两个月零十天的时间准备辩护。同时,欧盟与中方的技术联系仍在继续,双方自 2024 年 9 月以来一直在就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进行谈判。 比亚迪预研世界模型,为高阶智驾铺路 1 月 24 日,据汽车像素报道,比亚迪已经成立了一个专攻世界模型的研究团队,组织架构上归属于先进技术研发中心。 据了解,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还处于很早期的预研阶段,春节假期前预计将进行一期结果的交付。但与真正的目标,距离还有很远。同时,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保持了小团队作战,目的是提高效率、快速试错。 据悉,比亚迪的世界模型,是高阶智能驾驶研发的一部分,是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研发的前置环节,目前拟定的主要用途,是为后者提供训练数据。 但据一位接近比亚迪智驾研发的负责人透露,比亚迪的智驾训练数据有两个问题,一是虽然数量庞大,但重复性高,丰富度不够,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二是数据质量不够高,很多老款车型的技术受限,甚至很多此前上市的比亚迪高端车型,依然无法回传高质量的驾驶数据。 时间方面,汽车像素了解到,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项目,最早从去年 8 月开始启动,与端到端大模型研发团队的起步时间相当。随后在去年 9 月,比亚迪重新整合了与算法、大数据相关的多个部门,成立了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规模超过 500 人。世界模型、端到端两个团队都被归拢在了新成立的研发中心下。 此外,据晚点 Auto 报道,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内部讲话表示,既要守住电动化的基本牌,还要努力做最先进的智能化,电动化要攻,智能化更要攻。同时,据晚点 Auto 了解,比亚迪的自研智驾方案上车节点就在近期。 联想集团 CEO:人工智能如何为爱而生 近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及 CEO 杨元庆发表署名文章《发展「人本智能」,让人工智能为爱而生》。 文中,杨元庆表示,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红利、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同时,各种各样的「AI 焦虑」随之而来。因此杨元庆认为,科技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考虑,如何趋利避害,在推动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安全、普惠、公正和包容,同时打造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人本智能」。 因此,杨元庆提出所谓「人本智能」,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应用过程中,以满足人类需求和谋求人类福祉为首要目标;并且杨元庆强调,要恪守人本底线、提倡人本设计、坚持人本理念,同时「以人为本」去审视人工智能的影响,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真正惠及每家企业、每个人。 杨元庆还具体建议,要打造混合式人工智能,服务人的需求、保护人的安全,让人工智能普及普惠;杨元庆还提到,让人工智能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智能向善。最后,杨元庆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帮助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星 Galaxy S25 Edge 超薄手机或将 4 月发售 近日,据 9To5Google 报道称,三星高管在发布会后透露,公司旗下 Galaxy S25 Edge 计划在 2025 年 4 月左右发售。 1 月 23 日,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正式发布,而 Galaxy S25 Edge 也一同亮相,该机型因超薄的设计而备受瞩目。新机设计语言与正式发布的 Galaxy S25 系列一样,采用直角中框,传闻机身厚度在 6.5mm 左右。 但目前官方仍没有披露关于这款超薄手机的更多信息,但有消息称其定位介于 Galaxy S25+和 S25 Ultra 之间,售价很可能是 999 美元。 此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在 1 月 23 日显示,三星旗下 SM-S9370 机型通过国内 3C 认证,支持 25W 充电功率,据悉,该机型为 Galaxy S25 Edge。 国内首个全场景深度思考模型 Baichuan-M1-preview 发布 1 月 24 日,百川智能发布了国内首个全场景深度思考模型 Baichuan-M1-preview。 据官方介绍,Baichuan-M1-preview 模型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具备语言、视觉和搜索三大领域推理能力的模型。 在数学、代码等多个权威评测中,Baichuan-M1-preview 的表现均超越了 o1-preview;而在视觉推理方面,Baichuan-M1-preview 在 MMMU-val、MathVista 等权威评测中的成绩,超越了 GPT-4o、Claude3.5 Sonnet、QVQ-72B-Preview 等国内外头部模型。 此外,Baichuan-M1-preview 作为国内唯一专注医疗领域的头部大模型公司推出的深度思考模型,它还解锁了医疗循证模式,实现了从医疗证据检索到深度推理的完整端到端服务,能够快速、精准地回答医疗临床、科研问题。 一同推出的还有行业首个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 Baichuan-M1-14B,其不仅在 cmexam、clinicalbench_hos、clinicalbench_hos、erke 等权威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评测上的成绩超越了更大参数量的 Qwen2.5-72B-Instruct,并且与 o1-mini 也相差无几。 目前,Baichuan-M1-preview 已在「百小应」中正式上线。 阶跃星辰旗下跃问 App 推出「AI 创意板」 1 月 24 日,阶跃星辰宣布,旗下跃问 App 推出「跃问 AI 创意板」,并表示把应用开发的门槛降到最低。 据官方介绍,用户可以完全不会写代码,只需在跃问 App 内使用「AI 创意板」功能,并输入 Prompt,简单描述应用的构想,跃问就能根据用户的想法,自主编写代码,为后者创造一款应用。当应用做好后,用户还可以把它发布出来,转发到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媒体。 目前,「AI 创意板」已上线跃问 App。 Hugging Face 最小 AI 视觉语言模型上线,仅 2.56 亿参数 近日,Hugging Face 正式发布两款 SmolVLM 系列的小参数视觉语言模型,官方表示该系列模型为全球最小的视觉语言模型。 据了解,本次 Hugging Face 发布的 SmolVLM 系列模型中,分别为 2.56 亿参数的「SmolVLM-236M-Instruct」和 5 亿参数「SmolVLM-500M-Instruct」两个版本;值得关注的是,官方表示两款模型能在不到 1GB 的 GPU 内存上运行。 官方介绍,2.56 亿的版本能达到 2.2B 模型 80% 的性能,而 5 亿参数的版本更是能达到 90%;SmolVLM 还结合了 ColiPali,检索速度堪比 10 倍大的模型,做到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并采用全新视觉编码器,整体尺寸从 400M 缩小到 93M,但生成分辨率将更高。 此前,Hugging Face 曾于 2024 年 11 月首次推出 SmolVLM 模型。据 Hugging Face 介绍,首版 SmolVLM 模型仅有 20 亿参数,用于设备端推理,其凭借极低的内存占用,在同类型模型中脱颖而出。 目前,两款小参数版本的 SmolVLM 模型的 Demo 版和博客都已登陆 Hugging Face Hub。 全球首款模块化 Windows 掌机 AYANEO 3 正式发布 1 月 24 日,AYANEO 正式发布全球第一台模块化 Windows 掌机 AYANEO 3,并表示「买一台,顶多台」。 AYANEO 3 最大亮点,就是首创支持拆换组合的 Magic Module 自由手柄模块设计,搭配可拆卸 ABXY 键可以实现最多 56 种操作布局,配备两段式霍尔扳机、自研磁悬浮马达和硬件级键鼠模式。 硬件方面,AYANEO 3 同时延续优雅美学和无边框全面屏设计,整机握持手感全面提升,并提供 7 英寸 120Hz IPS 高刷原彩屏和 144Hz OLED 高刷炫彩屏两块旗舰屏幕,以及 AMD Ryzen AI 9 HX 370 和 8840U 双旗舰 CPU 可选,强大散热系统稳定释放 35W 强悍性能,全新 AYASpace 3.0 带来高度自定义的掌机软件体验。 价格方面,AMD Ryzen 7 8840U 版本 16GB+512GB 起步,4,999 元起售;AMD Ryzen AI 9 HX 370 版本 32GB+1TB 起步,8,699 元起售;预售赠送配件周边大礼包,所有 Retro Power 版本额外赠送手柄模块套装。 目前先锋版现已开放预订,首付 2,999 元,发货前补尾款,预计 3 月底按订单顺序开始发货;正式版将于 4 月底联合京东在线上线下现货首发。 电商平台:三百元不到 8 个菜的预制年夜饭热销 近日,临近蛇年春节,年夜饭预订开始火热,而此前不被看好的预制菜,也随着年夜饭的「便车」,开启了一轮热销。 据电商平台显示,三百元不到的年夜饭套餐包含 8 道菜品,包含「鲍鱼佛跳墙」「蜜汁叉烧」等年夜饭常见菜品,商品页面显示已售超 5,000 单,并且页面还显示「24 小时内超百人购买」等提示语。据澎湃新闻报道,某国内知名预制菜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公司预制菜销量较好,其中预制川菜最受欢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受访表示,目前,预制菜行业是冰火两重天。从政策端来说,国家在大力推行预制菜,资本端也虎视眈眈地积极赋能,产业端更是信心百倍地跑马圈地,加快速度。但在消费端,消费者并没有完全接受预制菜,导致做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如履薄冰。 同时朱丹蓬强调,关键的原因是预制菜没有国家标准,虽然之前发布了两个政策指引,包括预制菜不含防腐剂和全程冷链,但是其觉得这还不够。朱丹蓬进一步表示,如果没有固定的中央工厂,从食品安全、色香味还原度、工艺流程、营养价值等方面来说,预制菜都会大打折扣。 抖音正式上线「打车」服务 近期,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持续拓展,悄悄上线了「打车」服务。 据实际了解,抖音的「打车」服务入口较为隐蔽,位于个人主页「我的钱包」内,抖音将该服务与「抖音支付」「手机充值」等高频使用的服务平级归类。 目前抖音「打车」服务仅有高德打车一家网约车平台接入,并显示「更多品牌敬请期待」,提供「特惠快车」「极速拼车」等车型选择,与高德打车基本无异。 微信 WeChat Pay 港币钱包支持内地收款码支付 1 月 24 日,微信 WeChat Pay HK 发文宣布,WeChat 港币钱包开始支持内地扫码支付。 据官方介绍,香港地区用户也可以使用 WeChat Pay 港币钱包,扫内地个人商户的收款二维码进行支付。此前,WeChat Pay 港币钱包支持近 50 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香港用户到内地各城市搭乘公交地铁,可以使用乘车码进行扫码出行。 数据显示,2024 年香港有 8191 万人次北上消费,较 2023 年增长 53%。 网易云音乐或将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 1 月 24 日,网易云音乐发布《致韩国 SM 歌迷的一封信》,并表示未来会因版权问题而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内容。 信中显示,网易云音乐因版权方单方面通知不续约,将于 2025 年 1 月 31 日,全面下架韩国 SM 娱乐公司旗下全部歌曲内容。网易云音乐表示,始终十分珍视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深知这些歌曲对于广大歌迷朋友无可替代的价值,现在网易云音乐方仍在以最大诚意,继续通过多途径、多方面、多渠道的努力,争取版权续约的可能。 此前,2021 年 10 月网易云音乐曾拟向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举报投诉韩国 SM 公司坚持独家版权模式。随后,网易云音乐与 SM 娱乐公司于 2022 年 6 月达成合作协议,前者重新获得 SM 旗下全量音乐版权的授权。 据了解,韩国 SM 娱乐公司旗下拥有 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Red Velvet、NCT、aespa 等艺人。 DC 电影《超级少女:明日之女》发布首张剧照 1 月 24 日,DC 工作室联席 CEO 兼新《超人》电影导演 James Francis Gunn Jr. 发布了电影《超级少女:明日之女》首张片场照。 从公布的照片来看,主演米莉・阿尔柯克采用了「超级少女卡拉」的经典金发造型,片场椅还印有本片超人家族的标志性 LOGO,其风格和《超人》的盾形 S 标志保持一致。 据悉,超级少女和超人均为 DC 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角色,两人的超能力基本一致,并且都在氪星毁灭后来到地球。但与超人不同的是,卡拉来到地球后已是接近成人的年龄,因此故事走向与超人的差别较大。 电影将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米莉・阿尔柯克、杰森・莫玛、马提亚斯・修奈尔、伊芙・雷德利、大卫・克朗姆霍茨等参与主演,预计于 2026 年 6 月 26 日北美上映。 是周末啊!One Fun Thing |《海贼王》× LEGO 近日,LEGO 乐高宣布,将于 Netflix 版的《海贼王》IP 联名,推出乐高航海王系列产品。据目前网传信息显示,乐高海贼王系列预计将包含 5 款以上的积木套装,计划于 2025 年 8 月陆续上市。 消息宣布后,《海贼王》原作者尾田荣一郎也回应称,自己一直非常喜欢乐高,自己的工作室里至今还推着数十箱的没来得及组装的新品乐高模组,并表示 25 年前《海贼王》动画开播时,就期盼着能够被乐高盯上。 周末看什么 |《我爱你!》 电影《我爱你!》是由倪大红、惠英红领衔主演,叶童、梁家辉特别出演的爱情电影,于 2023 年 6 月 21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姜草的原创同名漫画,讲述平凡人生中的两对老人生命尽头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 截至 2024 年 3 月 8 日该片收获票房 4.28 亿元,2023 年 6 月 10 日获 2023 年微博之夜「年度关注影片」,2024 年 1 月 13 日获「微博年度口碑电影」。 买书不读指南 |《常客》 《常客》是一部由好妹妹乐队的秦昊所著的摄影作品,书中纪实城市影像,首次以菲林创作跟每一个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对话。 在音乐之外,好妹妹秦昊首次将隐秘情感透过 200 余幅胶片呈现,映像出每个人与家乡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也书写着一个人与一座城相互塑造的真意。 这本书始于多年前的一次拍摄计划,秦昊以寻访奶奶姚女士年轻时的足迹为出发点,祖孙两代视角,探访家乡重庆、寻找数十年间奶奶参与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故事感。 游戏推荐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画质并不是顶级,甚至可以说有点「破烂」,但其独特的游玩体验让其登上今日的「游戏推荐」。 游戏中,玩家可以与小伙伴多人联机,在不同地点处去收集破铜烂铁,最后到一个阴森的废品回收站换取钱财,最后完成通过。看似简单的游戏模式,但随着类 SCP 怪物、阴森模糊的色调、配上 90 年代沙盒游戏的质感,让整个游戏氛围瞬间恐怖,而队友的尖叫与戛然而止的「死亡」,在游戏中形成强烈的反差和紧张感。 虽然该游戏目前还未汉化,但与朋友一起尖叫、并肩作战的游戏模式,另《致命公司》依然十分值得游玩。目前该游戏仅支持 Windows 平台。
英伟达新核弹显卡 RTX 5090 体验出炉:AI 成为性能表现的超强「外挂」
最大缺陷: 贵 两周前的 CES 上,英伟达正式发布外界期待已久的全新 RTX 5090 显卡,迅速攻占了全球科技媒体头条。各种爆表的参数和高达 1999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14647)的售价,也点燃了大众对其实际性能的好奇心。 而今天,RTX 5090 Founders Edition的媒体评测正式解禁,我们也能一窥这个性能猛兽表现如何。 先说结论:包括 The Verge 等不少媒体在内,都认为 RTX 5090 的性能提升,或许并不值得 400 美元的大幅涨价(前代 4090 显卡价格 1599 美元)。 比起上一代 4090,5090 FE 虽然性能提升,但厚度缩减了将近一半,并且也从三插槽改成了双插槽,更适合塞进小型的机箱当中。 上面的是 RTX 5090,图源:The Verge 瘦身成功也得益于英伟达全新设计的散热系统:小型 PCB 在显卡正中央,散热器贯穿整张显卡,两个风扇分布在 PCB 两侧,通过显卡背面吸入空气,直接在正上方排出,输出端口下方不再配有通风口。 英伟达对这个新的散热系统相当自信,认为足够在低噪音情况下,支撑 RTX 5090 高达 578W 的峰值热功耗。根据 IGN 的测试,RTX 5090 跑满 578W,温度达到 86 度,虽然比 RTX 4090 的 80 度要高不少,但没达到过热降频的地步。 要谈论这款显卡的性能,无法避免英伟达的「DLSS」画质增强技术。 由于换上了英伟达 AI 芯片架构 Blackwell,RTX 5090 搭载的 全新 DLSS4 技术,最高支持每一帧之后最多额外生成三帧,由此提升游戏的帧率,并提供完整的光追效果。 当然,围绕这项技术有不少争议。有些玩家认为,DLSS 技术生成的「假帧」,不能代表显卡的真实性能提升,并且此前的 DLSS 技术生成的帧存在一些延迟和图像质量的问题。 The Verge 在 4K 分辨率、全路径追踪、顶配设置以及AMD Ryzen 9 9800X3D 处理器下测试了《赛博朋克 2077》。在 DLSS 未打开的情况下,游戏在 34fps 速度下运行,比 RTX 4090 快了近 42%,而打开超分辨率和多帧生成等「外挂」之后,游戏终于达到了 60fps 以上。 而 Engadget 方面测试,RTX 5090 在未打开 DLSS 时《赛博朋克》最高画质能达到 54 fps,而同样条件下 4090 能达到 42 fps,提升 28%。 如果选用和旧 DLSS 一样的 AI 模型,并开启 4 倍多帧生成,《赛博朋克》能跑到 371fps,但可能会面临一些重影问题。The Verge 将其切换到 DLSS 4 全新的 Transformer 模型支持,游戏帧率下降到 211fps,但总体的显示效果会有所改善。 图源:Engadget 而 IGN 则指出,在测试 RTX 5090 时遇到比较大的瓶颈来自 CPU,即使他们已经采用了 Ryzen 7 9800X3D 这款强大的处理器,但是一些游戏即使打开 DLSS,对比 RTX 4090 的提升仅有 10% 左右。 而且在一些游戏,比如《刺客信条:幻影》,RTX 5090 的表现还不如前代,可能是由于早期的驱动问题。 经过多款游戏测试后,在不借助 DLSS 和帧生成技术的情况下下,多家媒体测试得出,4K 画质下 RTX 5090 比 RTX 4080 要快大概 27-33%左右,在历代 RTX 中属于比较平缓的性能提升。 英伟达官方性能对比图 而如果是 1440P 画质,那 RTX 5090 和 4090 之间的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The Verge 以 1440P 画质测试了《黑神话:悟空》,这款游戏也是 RTX 5090 在不开启 DLSS 的情况下为数不多无法达到 100fps 的游戏。在开启 75% 的 DLSS 后,《黑神话》能够接近 120fps 运行,但也只比 RTX 4090 高出 17%。 CES 上 RTX 5090 运行《黑神话》开启 DLSS4 前后对比,图源:YouTube @Frame Chasers 由此可见,DLSS 4 似乎才是 RTX 5090 的正确打开方式,英伟达也已经宣布,在 1 月 30 日,也就是 RTX 5090正式上市时,会有超过 75 款游戏支持 DLSS 4 技术。至于没有进行即时适配的游戏,用户也可以通过英伟达应用强制开启。 这么强力的显卡,当然不只有单纯打游戏一个用途。 Engadget 测试了 RTX 5090 在视频渲染方面的能力:长达一分钟的 4K 视频,通过 Nvenc H.264 编码转换成 1080P,5090 只用了 25 秒,Engadget 表示这是「见过最快的转换过程」。虽然只比 4090 还快了 3 秒,不过,当这些素材作为一个更大项目的组成部分,5090 就能节省几个小时的重复渲染时间。 除了高价,不少媒体都提到了 RTX 5090 一个缺陷:功耗。在高画质游戏下,RTX 5090 很轻易飙升到 500W 以上,在一些国家和地区,电费也会成为一笔隐形的开销。 图源:The Verge The Verge 则用 RTX 5090 运行了一些 AI 和视频剪辑工作的负载测试,在跑分软件 PugetBench 的 DaVinci Resolve 测试中,RTX 5090 比 RTX 4090 快了约 12%;而 Procyon 的 AI XL(16)测试中,5090 要快 40%。 1999 美元的价格,RTX 5090 注定如同黄仁勋口中那般,不会是面向大部分游戏用户的显卡,甚至就连 Engadget 的测评人员也表示,现实生活中并不认识任何会需要用到这块显卡的用户。它更多是一个英伟达「秀肌肉」的产品。 但就目前 RTX 5090 的表现而言,更让人惊喜的是像是 DLSS 这种AI 超分技术的潜力,意味着未来的显卡有望以更低的价格实现更惊人的表现,或者能借助 OTA 更新进一步实现提升。 事实上,定价 549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 3978.71 元)的 RTX 5070 是一款更大众的产品,而借助 AI,英伟达号称它也能实现接近三倍价格 RTX 4090 的同等性能。 因此不少网友开玩笑称,RTX 50 系列,更像是「买 DLSS 送显卡」。 在芯片工艺进步放缓的当下,AI 增强很可能将成为性能提升的破局之道。这样看来,RTX 50 系列确实是「面向未来」的显卡。
除了 S25 手机,三星发布会还公开了首款头显,外观很眼熟,AI 是亮点
首款 Android 头显 今天凌晨举办的三星 Galaxy Unpack 发布会上,除了万众期待的 Galaxy S25 系列手机,三星和 Google 联合开发的首台 Android XR 设备也在展会上露出庐山真面目。 图源:The Verge 只是这台设备的外观,不得不说和友商有几分神似,甚至有网友开玩笑称,如果没标出是什么设备,还以为 Apple Vision Pro 2 发了。 Apple Vision Pro 这款设备代号为 Project Moohan(韩语「无限」的意思),虽然是首次对外界展出,但在去年 Google 官宣 Android XR 系统时,已经邀请了一些媒体进行实机体验。 The Verge 记者表示,在戴上 Moohan 的时间里,她感觉自己就像拥有 AI 助手的「贾维斯」的「钢铁侠」托尼・史塔克。 即使 Moohan 外观类似 Vision Pro 和 Meta Quest 这样的大块头,但戴在头上的重量要更轻,在比较有限的体验时间里,不会产生太多不适感。形态上 Moohan 和 Vision Pro 类似,都选择将电池组外置,以一条电缆连接。 Vision Pro 的电池包 对于 Moohan 眼镜,Google 和三星的定位是「全能」的 XR 眼镜,能力涵盖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和混合现实(MR)。 Moohan 支持使用 VR 操纵器,但默认的交互方式是直接上手操作,方式也有点像 Vision Pro :双手移动光标,捏住食指和拇指进行选择。在经过校准后,Moohan 也支持眼动追踪,开启后用户无需抬手,双眼注视就能选中图标。 Google 提供的演示画面,仅供参考,下同 据体验者反馈,这款设备的画质也非常清晰,穿透模式可能会有点像素化。Moohan 和大部分头显采用了一样的「注视点渲染」方案:越接近用户视觉中心的图像质量越好,越边缘的内容越模糊。 至于内容方面,Android 现存的大部分应用都能直接兼容,因此这个系统一问世就能访问海量应用资源。Google 也已经重新打造了自家的 YouTube、Google 地图、Google 照片等应用,让其使用体验能更好配合 XR 设备。 YouTube 上已经提供了一些完全立体的沉浸式内容,《连线》杂志记者表示,效果非常好,能达到「感官全包围的感觉」。 类似 Vision Pro,在 Moohan 的 Google 照片应用中,任何照片都能以一种三维的方式查看,即使它们只是用平常的方式进行拍摄。Google 表示,他们正在使用机器学习模型来理解图像和视频的空间深度,让所有二维内容都能以更立体的形式呈现。 Moohan,或者说 Android XR 设备要如何脱颖而出?Google 给出的答案是「AI」。 由于 Moohan 是一副全功能的大型头显设备,它也可以当作一副类似 Ray-Ban Meta 这样的 AI 眼镜,通过多模态 AI 和虚拟显示技术,为用户提供视觉上的智能指引。 并且,和不少 AI 眼镜一样,只要用户选择始终打开,就能够以非常自然、模糊的提示词去唤醒和使用 Android XR 上的 Gemini 助手,并且它能够看用户所看,听用户所听,它也能够理解用户的提问的上下文背景。 在 Google 的演示中,工作人员戴着 Moohan 对着一件巴塞罗那俱乐部球衣直接发问「找出『这个』的排名」,Gemini 很快就调出了球队联赛排名和最近比赛的得分。 一个比较重要的场景是 AI+XR 导航。用户直接对眼镜发出指令「带我去某某地方」,眼镜就会直接显示一个 3D 模型版本的 Google 地图,可以沉浸式探索这些区域,在这个过程中能够继续对 Gemini 提问诸如「什么时候开放」「什么时候是参观的最佳时间」,它都能及时回应。 Google 去年在海外 Android 手机上主打的智能功能「即圈即搜」也引入到 Android XR 上,不仅可以像在手机上对所有应用画圈搜索,也能圈选现实世界的物品。 其实,这些 AI 功能并不算太新鲜,在 Meta 和其他品牌的智能眼镜上都有同款,但就目前演示的效果而言,尝试过数十款智能眼镜的 The Verge 记者对 Gemini 给出极高的评价,认为它是目前最接近宣传效果的 AI 助手。 不过,这个巨大的头显设备,用户基本不可能戴着出门,因此显然不是 Gemini 的最佳载体。 Google AR 和 XR 副总裁 Shahram Izadi 认为,在 Android XR 的世界中,不会有任何一款单一设备代表「XR 的未来」,Moohan 这样的头显可能只是一种专门用来娱乐的设备,而眼镜则是手机和智能手表的补充,用于查看通知和查找信息,更适合出门佩戴。 图源:The Verge 不同形态的设备,和 Android 庞大的应用生态,以及 Gemini AI 的自然体验,构成了 Android XR 的「三管齐下」战略。如果说 Android 让人们习惯于将「电脑」揣兜里,而 Android XR 目标是让人们习惯将「电脑」戴头上。 由于 Gemini 可圈可点的表现,让人不禁期待 Google 出品的 AR 或 AI 眼镜产品。在 Unpacked 发布会上,三星高层已经透露,目前正在和 Google 携手开发 AR 眼镜,还没有更多细节和时间线。 至于 Project Moohan,三星计划首先为开发者推出,正式上市的时间可能没那么快到来,价格预计也不会低。
三百元八个菜,预制年夜饭热销/小米通过软件升级召回 3 万台 SU7/曝三星超薄手机 4 月发售
🚗 小米、宝骏将通过软件升级召回故障车辆 🏭 OpenAI CEO 公布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 丰田汽车否认整合中国业务 ❗️ DeepSeek 低成本训练并开源,Meta 陷入恐慌 💬 OPPO 回应车评博主泄密新机 📊 智谱管理层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加入 🎮 机构:2024 年前 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 🧑‍⚖️ 上汽、吉利、比亚迪联合起诉欧盟 🤖 比亚迪预研世界模型,为高阶智驾铺路 💡 联想集团 CEO:人工智能如何为爱而生 📱 三星 Galaxy S25 Edge 超薄手机或将 4 月发售 🥣 电商平台:三百元不到 8 个菜的预制年夜饭热销 🚗 抖音正式上线「打车」服务 💰 网易云音乐或将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 🎬 One Fun Thing |《海贼王》× LEGO 📺 周末看什么 |《我爱你!》 📚 买书不读指南 |《常客》 🎮 游戏推荐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 📰 周末也值得一看的新闻小米、宝骏将通过软件升级召回故障车辆 1 月 24 日,小米汽车在第 106 集《小米汽车答网友问》中发布公告,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小米 SU7 标准版召回计划。 公告显示,召回 2024 年 2 月 6 日至 2024 年 11 月 26 日生产的部分小米 SU7 标准版电动汽车,共计 30,931 台。其中,车辆型号 BJ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8,410 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2 涉及车辆 1,2117 台;车辆型号 XMA7000MBEVR5 涉及车辆 404 台。经小米汽车主管部门确认,智能泊车故障的相关投诉总量为 255 例。 小米汽车表示,此次为 OTA 召回,仅通过对车辆进行免费远程升级(OTA)即可完成,不需要车辆进店进行任何检查或处理。小米汽车也解释了为何「主动召回」而非「远程 OTA」,其称虽然本次升级不需要物理更换任何零件,但仍按照召回的程序进行管理和备案。 同时,有网友提及「11 月小米 SU7 标准版智能泊车事故」,小米汽车回应,事故发生后其第一时间确定了问题原因,随后在智能泊车辅助中增加更多冗余保护措施。此后还经过 2 个月的测试,保证安全稳妥并向主管部门沟通协商后,主动发起本次 OTA 软件升级召回。 同日,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也发布公告,表示召回部分旗下宝骏悦也汽车。 据公告显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将召回 2023 年 4 月 20 日至 2023 年 6 月 14 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宝骏悦也汽车,共计 1,116 辆。召回原因是召回的车辆由于电子制动助力器(EBS)软件计时系统存在问题,该系统一年按照 365 天进行计算,在闰年的最后一天读取日期时出现错误的循环判定状态,造成 EBS 系统无法正常通讯,制动助力失效,存在安全隐患。 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同样采用软件升级的方式进行召回。五菱方面表示,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升级 EBS 软件,以消除安全隐患。 据悉,早在 2024 年 8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召回及软件在线升级管理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其中提到了在线升级技术(OTA)逐渐受到了越来越多车企和消费者的青睐,OTA 技术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性能和用户体验,还有助于车辆的远程问题诊断和修复,是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的重要技术之一。 OpenAI CEO 公布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1 月 24 日,OpenAI CEO Sam Altman 在个人社交账号公布了星门计划首期基地中心。 1 月 22 日,OpenAI、软银、甲骨文三大巨头掌门人,Sam Altman、孙正义、拉里·埃里森宣布联合成立一家名为 Stargate 的新 AI 公司。未来四年将投资 5,000 亿美元,掀起了新一轮 AI 军备竞赛。 而首批 10 个数据中心的建设工作已在德克萨斯州启动。据 semianalysis 报道相关信息,本次 Sam Altman 所公布的为星门计划的一号基地。据报道称,得州阿比林(Abilene)已经获批 875 英亩地给星门计划,并计划打造 10 个数据中心。星门还计划在未来 4 年在全美建设共 20 座超算中心。 据悉,星门计划首批 1,000 亿美元资金将用于构建 AI 基础设施。甲骨文将利用其在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方面的技术和经验,与 OpenAI 和英伟达等公司紧密合作,共同构建和运营 AI 计算系统。 此外,OpenAI 首席产品官 Kevin Weil 也在近期通过华尔街日报的采访,透露了星门计划的首要任务。其表示,数据中心是计划的核心基础设施,承载着用于模型训练和推理的 GPU。并且 Kevin Weil 强调,必须确保在未来十年内拥有充足的算力储备,以开发能服务全球用户的产品。 丰田汽车否认整合中国业务 1 月 24 日,据 36kr 获悉,多名知情人士表示 2025 年开始,丰田对中国区已经发起了多项人事调整,除了丰田中国任命首位中国籍总经理李晖,并且广汽丰田总经理藤原宽行,将调任至一汽丰田,任总经理一职。 据报道,有丰田人士表示,业因绩压力比较大,丰田的各种各种调整和尝试明显加快了,包括启用中国籍高管担任总经理。此外,丰田在常熟的智能电动车技术研发公司 IEM 副总经理王君华,也将加入一汽丰田。 同时报道还指出,知情人士透露,丰田计划对中国区的「双生车型」战略进行优化,目前已经有了初步方向,即在产品层面,部分「双生车型」将被合并,今后将可能只保留其中一款进行销售。但随后,一汽丰田通过 36kr 否认了部分「双生车型」将整合的消息,其表示,目前公司并无该计划。 据悉,不同车型对应着不同的生产基地、销售渠道等已有体系,「合二为一」的难度不小。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讨论的方案之一是,车型统合以后,两方的基地还可以继续生产,会挂上统一的车标。并整合难度相对较大的环节在于销售渠道,而关于利润划分问题,各方还需要一些商榷。 此外,报道中有行业人士透露,因丰田「以价换量」的亏钱式销售方式,在 2024 年,尤其在武汉这些中部地区,丰田的经销商在大面积退网。并且丰田在此次销售方式中大量利润损失,也促成丰田决定业务统合的直接动机。 DeepSeek 低成本训练并开源,Meta 陷入恐慌 近期,有 Meta 员工在美国匿名职场社区 TeamBlind 发帖表示,Meta 的工程师正在疯狂分析 DeepSeek,并试图从中复制一部分内容。 帖子中提到 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 两款模型,它们分别发布于 2024 年 12 月和 2025 年 1 月。 其中,DeepSeek-V3 发布时便提到,该模型在多项评测成绩超越了 Qwen2.5-72B 和 Llama-3.1-405B 等其他开源模型,并在性能上,和世界顶尖的闭源模型 GPT-4o 以及 Claude-3.5-Sonnet 不分上下。 此前,博主 scaling01 对比分析,DeepSeek 不仅性能上赶超,参数量达 671B 的 DeepSeek-V3 训练成本也仅为 558 万美元。相较下,Meta 的 Llama3 系列模型的计算成本足够训练 DeepSeek-V3 至少 15 次。 而近期发布的 DeepSeek-R1 性能更强,据悉,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DeepSeek-R1 的性能比肩 OpenAI o1 正式版,并且在模型发布的同时,DeepSeek 同步开源了模型。UC Berkeley 教授 Alex Dimakis 对此分析并认为,DeepSeek 目前已处在领先地位,美国的 AI 公司则需要迎头赶上。 此外,该匿名帖子中还透露,目前公司管理层正为「如何解释模型开发的巨额投入」而发愁,并且同样处境的高管有数十位。 OPPO 回应车评博主泄密新机 1 月 23 日,车评博主陈震发文,配图中泄密了 OPPO 目前还未发布的 OPPO Find N5 新机外观信息,随后陈震将此条推文隐藏。 1 月 24 日,OPPO 法务部发布声明称,陈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公布了 OPPO 未发布的产品信息,并且该设备并非陈震本人所有。对此,OPPO 也强调,公司与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均有严格的保密协议,并要求各方严格遵从和履行保密协议。OPPO 表示,已启动内部调查,并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同时,陈震也发文回应「泄密未发布的新机」事件,表示手机并非本人所有,并且也没有与 OPPO 签订任何协议,只是觉得机器很薄,因此拍照并发微博。同时文中配图显示,OPPO 相关人员与陈震进行「推文隐藏」交涉,并表示将寄出一台样机供陈震使用。此外,陈震在推文评论区表示,自己并不知道该款机型未发布。 此前,陈震创办的「萝卜报告」,曾因在保密协议约定的解禁时间前,意外公布了领克 900 的大量信息,而遭到领克汽车起诉并要求一次性支付赔偿金 500 万元。 智谱管理层变动,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加入 1 月 24 日,据智能涌现获悉,近日中国 AI 大模型「六小虎」之一的智谱,管理层发生了变动。 据报道,前 Midjourney 亚洲副总裁王玥婷加入智谱,主要负责多模态产品和市场;智谱首席战略官张阔、副总裁曲滕于近日离职。「(推送前查询)而针对上述消息,目前智谱暂未回复」 相关人士通过智能涌现表示,智谱的长板是技术,相较而言短板是产品。此前,智谱就开始逐步引入产品相关的人才,如微软、阿里老兵胡云华加盟,担任智谱 C 端产品「智谱清言」的负责人。 据了解,新担任智谱多模态产品和市场负责人的王玥婷,此前曾担任估值超 10 亿美元的 AIGC 明星公司 Midjourney 的亚洲副总裁,负责 Midjourney 中国区的运营。相关人士透露,以王玥婷为代表,智谱正在计划引入一批年轻中高层,组成产品和商业化的中坚力量,目标是做出用户活跃度和市场认知度均为头部的产品。 而在近日离职的两位高管,张阔和曲滕,在智谱均负责融资相关事务。另据知情人士透露,自 2024 年起,智谱就开始拆分业务模块进行融资,张阔和曲滕则分别负责特定业务模块的融资,并且表示,张阔和曲滕的离职,不会影响智谱整体的融资情况。 机构:2024 年前 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 1 月 24 日,机构 Sensor Tower 公布了 2024 年中国手游出海收入榜与发行商收入榜。 数据显示,2024 年 Top30 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吸金 234 亿美元,比 2023 年略有上涨,达到全球 Top100 手游发行商收入的 36%。同时,Top30 出海手游在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的总收入为 79 亿美元,同比小幅上涨,相比 2019 年提升 25%。 具体来看,2024 年中国手游发行商全球收入榜前三甲仍然由腾讯、网易和米哈游包揽。腾讯、点点互动、Joy Net Games、柠檬微趣、叠纸网络等十多个头部发行商,全球收入创历史新高。 而据 2024 年出海手游收入榜显示,《菇勇者传说》《绝区零》《AFK Journey》《Top Heroes》《恋与深空》《鸣潮》等 6 款题材各异的新游表现优异并入围 2024 年出海手游收入榜 Top30。 此外,据 Sensor Tower 数据显示,随着手游市场回调的结束,2024 年全球手游收入反弹 4%,至 809 亿美元,重返上升通道。海外市场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手游收入则增长超过 5%,增至 662 亿美元,比 2019 年高出 31%。 上汽、吉利、比亚迪联合起诉欧盟 近日,上汽集团、吉利控股集团和比亚迪,就欧盟去年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的反补贴税,向欧盟普通法院提起诉讼。 据欧盟法院网站的文件显示,三家公司在提出异议截止日期的前一天提交了诉讼申请。欧盟中国商会随后也表示,已代表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的行业机构—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于 1 月 22 日提出申诉。 据悉,此前欧盟于 2024 年 10 月底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反补贴关税,为期五年。根据欧盟的裁决,比亚迪被加征 17.0% 的关税,吉利为18.8%,上汽集团为35.3%,其他配合调查的企业统一加征 20.7%,不配合的企业则被加征 35.3%。 对此,上汽集团因被加征最高税率关税的裁决而表示强烈不满,并认为调查涉及商业敏感信息,且欧盟委员会在补贴认定上存在错误,忽略了上汽提交的关键信息和抗辩意见。因此上汽已通过提交调查问卷、书面抗辩和听证会陈述意见等方式进行法律抗辩,并计划采取进一步法律措施。 目前,欧盟委员会表示已了解到相关案件,并有两个月零十天的时间准备辩护。同时,欧盟与中方的技术联系仍在继续,双方自 2024 年 9 月以来一直在就进口商品的最低价格进行谈判。 比亚迪预研世界模型,为高阶智驾铺路 1 月 24 日,据汽车像素报道,比亚迪已经成立了一个专攻世界模型的研究团队,组织架构上归属于先进技术研发中心。 据了解,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还处于很早期的预研阶段,春节假期前预计将进行一期结果的交付。但与真正的目标,距离还有很远。同时,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保持了小团队作战,目的是提高效率、快速试错。 据悉,比亚迪的世界模型,是高阶智能驾驶研发的一部分,是端到端智驾大模型研发的前置环节,目前拟定的主要用途,是为后者提供训练数据。 但据一位接近比亚迪智驾研发的负责人透露,比亚迪的智驾训练数据有两个问题,一是虽然数量庞大,但重复性高,丰富度不够,不能覆盖所有可能出现的场景;二是数据质量不够高,很多老款车型的技术受限,甚至很多此前上市的比亚迪高端车型,依然无法回传高质量的驾驶数据。 时间方面,汽车像素了解到,比亚迪的世界模型研究项目,最早从去年 8 月开始启动,与端到端大模型研发团队的起步时间相当。随后在去年 9 月,比亚迪重新整合了与算法、大数据相关的多个部门,成立了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团队规模超过 500 人。世界模型、端到端两个团队都被归拢在了新成立的研发中心下。 此外,据晚点 Auto 报道,比亚迪智驾总负责人杨冬生内部讲话表示,既要守住电动化的基本牌,还要努力做最先进的智能化,电动化要攻,智能化更要攻。同时,据晚点 Auto 了解,比亚迪的自研智驾方案上车节点就在近期。 💡 联想集团 CEO:人工智能如何为爱而生 近日,联想集团董事长及 CEO 杨元庆发表署名文章《发展「人本智能」,让人工智能为爱而生》。 文中,杨元庆表示,人们在享受人工智能带来的效率红利、工作和生活越来越依赖于人工智能的同时,各种各样的「AI 焦虑」随之而来。因此杨元庆认为,科技企业应该努力的方向应该考虑,如何趋利避害,在推动人工智能提升生产力的同时,有效控制风险,实现安全、普惠、公正和包容,同时打造人人可用、人人受益的「人本智能」。 因此,杨元庆提出所谓「人本智能」,是指在人工智能技术、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应用过程中,以满足人类需求和谋求人类福祉为首要目标;并且杨元庆强调,要恪守人本底线、提倡人本设计、坚持人本理念,同时「以人为本」去审视人工智能的影响,确保人工智能的发展能够真正惠及每家企业、每个人。 杨元庆还具体建议,要打造混合式人工智能,服务人的需求、保护人的安全,让人工智能普及普惠;杨元庆还提到,让人工智能帮助弱势群体,实现智能向善。最后,杨元庆强调,推动人工智能帮助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 三星 Galaxy S25 Edge 超薄手机或将 4 月发售 近日,据 9To5Google 报道称,三星高管在发布会后透露,公司旗下 Galaxy S25 Edge 计划在 2025 年 4 月左右发售。 1 月 23 日,三星 Galaxy S25 系列正式发布,而 Galaxy S25 Edge 也一同亮相,该机型因超薄的设计而备受瞩目。新机设计语言与正式发布的 Galaxy S25 系列一样,采用直角中框,传闻机身厚度在 6.5mm 左右。 但目前官方仍没有披露关于这款超薄手机的更多信息,但有消息称其定位介于 Galaxy S25+和 S25 Ultra 之间,售价很可能是 999 美元。 此外,中国质量认证中心已在 1 月 23 日显示,三星旗下 SM-S9370 机型通过国内 3C 认证,支持 25W 充电功率,据悉,该机型为 Galaxy S25 Edge。 百川智能发布国内首个全场景深度思考模型 1 月 24 日,百川智能发布了国内首个全场景深度思考模型 Baichuan-M1-preview。 据官方介绍,Baichuan-M1-preview 模型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具备语言、视觉和搜索三大领域推理能力的模型。 在数学、代码等多个权威评测中,Baichuan-M1-preview 的表现均超越了 o1-preview;而在视觉推理方面,Baichuan-M1-preview 在 MMMU-val、MathVista 等权威评测中的成绩,超越了 GPT-4o、Claude3.5 Sonnet、QVQ-72B-Preview 等国内外头部模型。 此外,Baichuan-M1-preview 作为国内唯一专注医疗领域的头部大模型公司推出的深度思考模型,它还解锁了医疗循证模式,实现了从医疗证据检索到深度推理的完整端到端服务,能够快速、精准地回答医疗临床、科研问题。 一同推出的还有行业首个开源医疗增强大模型 Baichuan-M1-14B,其不仅在 cmexam、clinicalbench_hos、clinicalbench_hos、erke 等权威医学知识和临床能力评测上的成绩超越了更大参数量的 Qwen2.5-72B-Instruct,并且与 o1-mini 也相差无几。 目前,Baichuan-M1-preview 已在「百小应」中正式上线。 阶跃星辰旗下跃问 App 推出「AI 创意板」 1 月 24 日,阶跃星辰宣布,旗下跃问 App 推出「跃问 AI 创意板」,并表示把应用开发的门槛降到最低。 据官方介绍,用户可以完全不会写代码,只需在跃问 App 内使用「AI 创意板」功能,并输入 Prompt,简单描述应用的构想,跃问就能根据用户的想法,自主编写代码,为后者创造一款应用。当应用做好后,用户还可以把它发布出来,转发到朋友圈、小红书等社交媒体。 目前,「AI 创意板」已上线跃问 App。 Hugging Face 最小 AI 视觉语言模型上线,仅 2.56 亿参数 近日,Hugging Face 正式发布两款 SmolVLM 系列的小参数视觉语言模型,官方表示该系列模型为全球最小的视觉语言模型。 据了解,本次 Hugging Face 发布的 SmolVLM 系列模型中,分别为 2.56 亿参数的「SmolVLM-236M-Instruct」和 5 亿参数「SmolVLM-500M-Instruct」两个版本;值得关注的是,官方表示两款模型能在不到 1GB 的 GPU 内存上运行。 官方介绍,2.56 亿的版本能达到 2.2B 模型 80% 的性能,而 5 亿参数的版本更是能达到 90%;SmolVLM 还结合了 ColiPali,检索速度堪比 10 倍大的模型,做到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并采用全新视觉编码器,整体尺寸从 400M 缩小到 93M,但生成分辨率将更高。 此前,Hugging Face 曾于 2024 年 11 月首次推出 SmolVLM 模型。据 Hugging Face 介绍,首版 SmolVLM 模型仅有 20 亿参数,用于设备端推理,其凭借极低的内存占用,在同类型模型中脱颖而出。 目前,两款小参数版本的 SmolVLM 模型的 Demo 版和博客都已登陆 Hugging Face Hub。 全球首款模块化 Windows 掌机 AYANEO 3 正式发布 1 月 24 日,AYANEO 正式发布全球第一台模块化 Windows 掌机 AYANEO 3,并表示「买一台,顶多台」。 AYANEO 3 最大亮点,就是首创支持拆换组合的 Magic Module 自由手柄模块设计,搭配可拆卸 ABXY 键可以实现最多 56 种操作布局,配备两段式霍尔扳机、自研磁悬浮马达和硬件级键鼠模式。 硬件方面,AYANEO 3 同时延续优雅美学和无边框全面屏设计,整机握持手感全面提升,并提供 7 英寸 120Hz IPS 高刷原彩屏和 144Hz OLED 高刷炫彩屏两块旗舰屏幕,以及 AMD Ryzen AI 9 HX 370 和 8840U 双旗舰 CPU 可选,强大散热系统稳定释放 35W 强悍性能,全新 AYASpace 3.0 带来高度自定义的掌机软件体验。 价格方面,AMD Ryzen 7 8840U 版本 16GB+512GB 起步,4,999 元起售;AMD Ryzen AI 9 HX 370 版本 32GB+1TB 起步,8,699 元起售;预售赠送配件周边大礼包,所有 Retro Power 版本额外赠送手柄模块套装。 目前先锋版现已开放预订,首付 2,999 元,发货前补尾款,预计 3 月底按订单顺序开始发货;正式版将于 4 月底联合京东在线上线下现货首发。 电商平台:三百元不到 8 个菜的预制年夜饭热销 近日,临近蛇年春节,年夜饭预订开始火热,而此前不被看好的预制菜,也随着年夜饭的「便车」,开启了一轮热销。 据电商平台显示,三百元不到的年夜饭套餐包含 8 道菜品,包含「鲍鱼佛跳墙」「蜜汁叉烧」等年夜饭常见菜品,商品页面显示已售超 5,000 单,并且页面还显示「24 小时内超百人购买」等提示语。据澎湃新闻报道,某国内知名预制菜企业相关负责人透露,近期公司预制菜销量较好,其中预制川菜最受欢迎。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受访表示,目前,预制菜行业是冰火两重天。从政策端来说,国家在大力推行预制菜,资本端也虎视眈眈地积极赋能,产业端更是信心百倍地跑马圈地,加快速度。但在消费端,消费者并没有完全接受预制菜,导致做预制菜的餐饮企业如履薄冰。 同时朱丹蓬强调,关键的原因是预制菜没有国家标准,虽然之前发布了两个政策指引,包括预制菜不含防腐剂和全程冷链,但是其觉得这还不够。朱丹蓬进一步表示,如果没有固定的中央工厂,从食品安全、色香味还原度、工艺流程、营养价值等方面来说,预制菜都会大打折扣。 抖音正式上线「打车」服务 近期,抖音的「本地生活」服务持续拓展,悄悄上线了「打车」服务。 据实际了解,抖音的「打车」服务入口较为隐蔽,位于个人主页「我的钱包」内,抖音将该服务与「抖音支付」「手机充值」等高频使用的服务平级归类。 目前抖音「打车」服务仅有高德打车一家网约车平台接入,并显示「更多品牌敬请期待」,提供「特惠快车」「极速拼车」等车型选择,与高德打车基本无异。 微信 WeChat Pay 港币钱包支持内地收款码支付 1 月 24 日,微信 WeChat Pay HK 发文宣布,WeChat 港币钱包开始支持内地扫码支付。 据官方介绍,香港地区用户也可以使用 WeChat Pay 港币钱包,扫内地个人商户的收款二维码进行支付。此前,WeChat Pay 港币钱包支持近 50 个城市的公共交通网络,香港用户到内地各城市搭乘公交地铁,可以使用乘车码进行扫码出行。 数据显示,2024 年香港有 8,191 万人次北上消费,较 2023 年增长 53%。 网易云音乐或将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 1 月 24 日,网易云音乐发布《致韩国 SM 歌迷的一封信》,并表示未来会因版权问题而下架 SM 旗下全部歌曲内容。 信中显示,网易云音乐因版权方单方面通知不续约,将于 2025 年 1 月 31 日,全面下架韩国 SM 娱乐公司旗下全部歌曲内容。网易云音乐表示,始终十分珍视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也深知这些歌曲对于广大歌迷朋友无可替代的价值,现在网易云音乐方仍在以最大诚意,继续通过多途径、多方面、多渠道的努力,争取版权续约的可能。 此前,2021 年 10 月网易云音乐曾拟向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举报投诉韩国 SM 公司坚持独家版权模式。随后,网易云音乐与 SM 娱乐公司于 2022 年 6 月达成合作协议,前者重新获得 SM 旗下全量音乐版权的授权。 据了解,韩国 SM 娱乐公司旗下拥有 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Red Velvet、NCT、aespa 等艺人。 DC 电影《超级少女:明日之女》发布首张剧照 1 月 24 日,DC 工作室联席 CEO 兼新《超人》电影导演 James Francis Gunn Jr. 发布了电影《超级少女:明日之女》首张片场照。 从公布的照片来看,主演米莉・阿尔柯克采用了「超级少女卡拉」的经典金发造型,片场椅还印有本片超人家族的标志性 LOGO,其风格和《超人》的盾形 S 标志保持一致。 据悉,超级少女和超人均为 DC 漫画旗下的超级英雄角色,两人的超能力基本一致,并且都在氪星毁灭后来到地球。但与超人不同的是,卡拉来到地球后已是接近成人的年龄,因此故事走向与超人的差别较大。 电影将由克雷格・吉勒斯佩执导,米莉・阿尔柯克、杰森・莫玛、马提亚斯・修奈尔、伊芙・雷德利、大卫・克朗姆霍茨等参与主演,预计于 2026 年 6 月 26 日北美上映。 ✨ 是周末啊!One Fun Thing |《海贼王》× LEGO 近日,LEGO 乐高宣布,将于 Netflix 版的《海贼王》IP 联名,推出乐高航海王系列产品。据目前网传信息显示,乐高海贼王系列预计将包含 5 款以上的积木套装,计划于 2025 年 8 月陆续上市。 消息宣布后,《海贼王》原作者尾田荣一郎也回应称,自己一直非常喜欢乐高,自己的工作室里至今还推着数十箱的没来得及组装的新品乐高模组,并表示 25 年前《海贼王》动画开播时,就期盼着能够被乐高盯上。 周末看什么 |《我爱你!》 电影《我爱你!》是由倪大红、惠英红领衔主演,叶童、梁家辉特别出演的爱情电影,于 2023 年 6 月 21 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改编自韩国漫画家姜草的原创同名漫画,讲述平凡人生中的两对老人生命尽头纯粹而又热烈的爱情故事。 截至 2024 年 3 月 8 日该片收获票房 4.28 亿元,2023 年 6 月 10 日获 2023 年微博之夜「年度关注影片」,2024 年 1 月 13 日获「微博年度口碑电影」。 买书不读指南 |《常客》 《常客》是一部由好妹妹乐队的秦昊所著的摄影作品,书中纪实城市影像,首次以菲林创作跟每一个远离家乡的年轻人对话。 在音乐之外,好妹妹秦昊首次将隐秘情感透过 200 余幅胶片呈现,映像出每个人与家乡既熟悉又陌生的关系,也书写着一个人与一座城相互塑造的真意。 这本书始于多年前的一次拍摄计划,秦昊以寻访奶奶姚女士年轻时的足迹为出发点,祖孙两代视角,探访家乡重庆、寻找数十年间奶奶参与的城市建筑,呈现出强烈的时代故事感。 游戏推荐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 《致命公司(Lethal Company)》画质并不是顶级,甚至可以说有点「破烂」,但独特的游玩体验让其登上今日的「游戏推荐」。 游戏中,玩家可以与小伙伴多人联机,在不同地点处去收集破铜烂铁,最后到一个阴森的废品回收站换取钱财,最后完成通过。看似简单的游戏模式,但随着类 SCP 怪物、阴森模糊的色调、配上 90 年代沙盒游戏的质感,让整个游戏氛围瞬间恐怖,而队友的尖叫与戛然而止的「死亡」,在游戏中形成强烈的反差和紧张感。 虽然该游戏目前还未汉化,但与朋友一起尖叫、并肩作战的游戏模式,令《致命公司》依然十分值得游玩。目前该游戏仅支持 Windows 平台。 制糖工厂推出 AI 充电管家小电拼 Pro / Ultra 制糖工厂于 1 月 6 日上线 AI 小电拼,这是继贴贴线、细雳线的突破性创新后,于 2025 年首发推出的颠覆式产品。 AI 小电拼定义为一台充电电脑,是为个人计算设备打造的电能栈,目标成为每个用户的 AI 充电管家。AI 小电拼包含小电拼 Pro 和小电拼 Ultra 两款全新产品,这是继小电拼全球旅行版上市后,小电拼家族的再次拓展。 它拥有与小电拼全球旅行版相同的体积和拆分结构设计,家庭旅行两用;总功率达 160W,5 路独立电路实现四口 140W 自由盲插,并通过 FluxAI 自由流®️超级分流技术,按需定供实时动态调控;它支持全模 OTA 云端升级,持续兼容未来充电协议(已率先支持 2024 年 11 月 9 日发布的 USB PD R3.2 V1.1 标准);内置 FPGA 芯片,预留未来更新空间。 它能通过 NFC 一触达跳转微信小程序,通过软件操控定义充电细节,实现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充电体验。
取消电车补贴利好特斯拉?这能对吗?
培育了好几年的美国新能源车,估计要被特朗普一个大逼兜给打回原形了。 就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当天,他就签了一大堆行政命令,其中包括取消 电动汽车支持令。 这是个啥呢? 具体可以追溯到 2022 年拜登通过的 《 通胀削减法案 》,当年美国政府拿出 100 亿美元真金白银用来补贴新能源企业和税收减免,目的是让 2030 的美国电车销量达到全部的一半。 所以你在美国买一辆纯电或者插混,最多可以优惠 7500 美元( 5.5 万人民币 ),就算你买二手电车,也可以减免 4000 美元( 2.9 万人民币 )。 你想想,你买个小米 SU7 给你减 5 万多会有多爽? 但现在,这笔钱木有了。 2024 年美国新能源车市占率好不容易达到 20% ,很可能就要被特朗普当头一棒打回去。 旧能源又要复辟咯。 毕竟打一开始起,特朗普就不信环保那一套,一上台就再次退出《 巴黎协定 》,他所在共和党也有 76% 的党员不考虑购买电车,所以取消新能源补贴这个事儿非常合理。 但特朗普这么干,不仅是打击环保给美国省钱,更重要的还有他的 “ 再度工业化 ” 大计。 大选前他就表示: “ 我上任第一天就要终结电动汽车指令。这样可以挽救正在走向彻底毁灭的美国汽车产业,并给美国消费者的每辆汽车节省成千上万美元。 ” 在他眼里,补贴新能源车完全是没事找事儿。 其他国家搞新能源,要么是想弯道超车,要么是为了替代石油,而对美国来说,这些都不重要。 美国自己就有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这些底特律老三样,你想办法培育一堆新能源阿斗,还不如省点钱救一救原来的这些行将就木的燃油车,不然底特律也不会成为铁锈带了。 更别说,美国自己都已经成为石油生产国了,干嘛还操心能源问题?直接烧,管够。 恰好在特朗普的 10 大金主爸爸里,就有这么两家石油企业。 哎,真的太巧了。。。 但等等,马斯克不是你特朗普的头号粉丝么?他给你竞选捐了 2.59 亿美元,最后得到结果就是这个? 其实吧,关于取消补贴,马斯克早有心理准备,甚至表示支持,但这事儿就说来话长了。 按 “ 民主党支持电车,共和党反对电车 ” 的阵营分配来说,老马应该支持民主党,当年他也确实如此,但在 2021 年之后,他就开始犹豫,并且在特朗普枪击事件后,彻底转投特朗普的共和党门下,算是 180 °大转弯。 很多网友怀疑,是他的宝贝儿子变成宝贝女儿这件事让马斯克抓狂,最终选择和支持 LGBT 的民主党对着干。但脖子哥认为, 能造火箭的人,应该不会困在这些琐事上吧。 其实大伙儿可能不知道,在 2021 年的美国电动车峰会上,拜登邀请了通用、福特等一堆乌合之众,却唯独没有邀请特斯拉,原因是, 特斯拉是全美唯一没有汽车工人联合会( UAW )的车企。。。 这个工会实际上是民主党最坚定的票仓,马斯克就锐评 “ 权力盖过白宫 ” 。特斯拉要是有这个 UAW 在,那磕磕绊绊的事儿可就多了。 八成就是从这事儿开始,让老马觉得民主党彻底没救。 甚至后来,美国司法部还起诉了 Space X 的招聘歧视行为,这些事儿让马斯克转而支持共和党。 虽然特朗普反对电车,但至少,它不反对特斯拉。 之前老马被问及为什么 all in 特朗普的时候,他就开玩笑说 “ 如果他输了,我就完蛋了 ” 。所以对于这个取消补贴,我觉得是马斯克的一种妥协 。 网上很多兄弟说,取消补贴对特斯拉是好事,因为特斯拉已经够有实力了,这顶多伤到特斯拉,反倒是特斯拉,能名正言顺把美国电车的大门给关上了。 虽然有道理, 但本质上,特斯拉也是补贴的受益者。 咱们再来看这个《 通胀削减法案 》啊,真正能拿到钱的,其实也就十几款车,除了底特律三傻( 福特、通用、斯特兰蒂斯 ),特斯拉也是其中之一。 为啥有的车型拿不到,或者拿一半呢? 因为这个法案本来是为了打击外国电车和产业链的,中国车就不说了,德、日、韩其实也是一个主要打击目标。 所以要完全拿到这个 7500 美元,除了要求在美国组装,至少一半电池组件也得在北美制造,而且 40% 的电池原材料也必须是规定的地区生产。 所以在一开始,低配 model 3 因为用的是韩国 LG 电芯,只能拿到补贴的一半,最后逼的特斯拉放开选配松下电池的选项。 而对 Cybertruck 来说,因为采用全新 4680 电池,工艺比较复杂,最后求助于中日韩的本土工厂,结果直接被开除美籍,压根没能达到补贴门槛。 从表面上看,特斯拉确实没拿全,而通用旗下的雪佛兰、凯迪拉克,几乎都拿到了满额的补贴。 但你看销量的话,特斯拉差不多占了全美电车销量的一半, 拿满 7500 块的 model Y 更是以上半年 11.7 万辆的销量处于全美电车榜一的位置,可以说, 这个补贴的大头都是特斯拉拿的。。。 而且就算你取消补贴,把底特律三傻的电车都给干死,那现代起亚这些靠自己起来的车型,依然是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更别说后面还有 BBA 等各种传统势力,无穷无尽,根本杀不完。 要知道这几年,特斯拉在美国越来越乏力,主要就是选择越来越多。去年上半年,特斯拉在美国一共卖了 30 万辆,拥有全美 50.8% 的电车市场份额,但销量增长却是负的,只有 -9.6% 。 取消补贴对特斯拉来说,显然是个不小的伤害,但相比民主党的威胁,老马少赚点钱也不算什么。 再说了,特朗普虽然主张反对电动车,但后来他又改口说,只反对 “ 人人都拥有电动车 ” ,甚至还坦言,在马斯克支持他竞选总统后, “ 我别无选择,只能转而支持电动汽车 ” 。 它俩背后到底有哪些 PY 交易,咱们吃瓜群众就不得而知了。 总之,按特斯拉现在的体量和品牌力,守住市场就是赢了。只要美国还是保持把中国汽车挡在国门外的政策,特斯拉依然是垄断美国电车市场的唯一车企。 只不过,取消补贴对美国电车来说必然是一记重拳,大伙儿肯定都不好受。 哎,老马,美国水太深,劝你回国吧。 还是喜欢你戴红领巾的样子。 撰文:TC 编辑:面线 美编:焕妍
三星推动运营商合作在Galaxy S25系列上提供卫星SOS服务
经过数月的泄露和传闻之后,三星在 1 月 22 日的 Unpacked 大会上正式发布了 Galaxy S25 系列。 虽然三星谈论了 Galaxy S25 系列集成的所有AI 和其他功能,但对 Galaxy S25 系列配备的卫星连接功能却闭口不谈。反而是高通透露了这一消息,并确认"Galaxy S25 系列是首款配备骁龙卫星的商用终端,它允许消费者通过 Android 操作系统原生支持的卫星(窄带 NTN)发送和接收信息"。 现在,卫星顾问 Christian Frhr. Von der Ropp对三星 为何在发布会上未提及卫星连接功能提供了可能的解释。 根据 Ropp 的说法,尽管 Galaxy S25 系列支持卫星 D2D(Direct-to-Device)服务,但三星已经在推动运营商与卫星服务提供商达成协议,以便在 Galaxy S25 系列上启用卫星连接功能。 为了对抗苹果的紧急求救卫星短信服务,高通公司与铱星公司联手,"利用铱星公司的低地轨道卫星将卫星短信整合到 Android 终端中"。 据报道,高通公司没有找到任何一家智能手机制造商愿意在其手机中添加连接铱星卫星的技术,这也是该交易于 2023 年破裂的原因。 "那么三星的缓解策略是什么呢? "Ropp 解释说:"我们避开高通与铱星公司的争斗,迫使高通公司重新扮演硬件供应商的角色,让他们开发支持 5G NTN(非地面网络)的芯片组,并将其集成到 S25 系列中,然后让移动网络运营商自行解决卫星服务问题。 目前,Verizon 是唯一一家正式宣布已与 Skylo 达成协议,将为美国的 Galaxy S25 系列手机提供卫星信息服务的运营商。 因此,如果您是 Verizon 用户,那么当您需要紧急服务或被困在没有蜂窝网络连接的地区时,您将可以使用 Galaxy S25 系列手机发送 SOS 消息。 其他运营商的用户可能需要继续等待运营商启用卫星 SOS 服务。
看颜值任性选车,这几款10万内的小车能入眼吗?
春节假期之前,我们给大家推荐几款车。既然是过节嘛,那就任性一些,这次就看颜值,给大家找了这几款10万元以内就能搞定的“小帅哥”。 为什么不是美女?因为这些车长得,还真没有太“柔美”的。以下推荐车型按售价排序,没有高低之分。 熊猫卡丁/骑士,4.69万/5.39万 吉利旗下的熊猫系列,可以算是这次盘点车型里,相对“柔美”的了,甚至有些呆萌。这主要是因为这款车的原生版本,很多设计细节都很圆润,没那么多棱角。 但其实官方给熊猫的定位,玩的还是狂野路线。尤其是两个衍生版本,熊猫卡丁和熊猫骑士,从名字到造型,瞬间就犀利起来了,熊猫卡丁变成“动感小赛车”,熊猫骑士则是“硬派小越野”。 这两个版本的颜值都挺高的,但我还是比较喜欢熊猫卡丁,它的小尾翼,宽体前后包围,都有很强的赛车氛围,跑在路上很拉风,气势涨十倍。 至于配置方面,2025款熊猫卡丁有主副双安全气囊,热成型侧防撞钢梁,LED前大灯,多功能方向盘,多功能储物格,手机支架接口,外卖挂钩,8英寸中控屏,手机无线互联,主副驾遮阳板化妆镜,电动空调,电动车窗,后倒车雷达,倒车影像,坡道辅助等。 而2025款熊猫骑士在配置上与熊猫卡丁差不多,只是多了车顶行李架,装饰爬梯,前舱装饰把手,这些“硬派化”装饰。然后在动力上,两款车型都搭在了一个最大功率30kW,峰值扭矩110Nm的驱动电机,CLTC续航都是210km,但熊猫卡丁还有Normal/Sport模式切换,动力输出会更灵敏一些。 比亚迪海鸥,6.98万-8.58万 在比亚迪旗下的小车里,海鸥我认为是最有个性的一款,最起码在元UP之前,它是最显眼的一个。因为它比海豚、元Pro/PLUS,造型更犀利、更锋利,也更有小钢炮的风范。而且大自然中的海鸥就以“凶猛”闻名,这款小车在气质上,也算是“车如其名”了。 在参数方面,2025款海鸥长宽高分别为3780/1715/1540mm,轴距为2500mm,它的四门四座将有比较宽敞的车内空间。动力部分,海鸥驱动电机最大功率55kW,峰值扭矩135Nm,CLTC续航里程305km或405km,主要是因为电池容量不一样。另外这款车有快充,常温条件下直流充电仅需30分钟,即可将电量从30%充至80%,还挺快的。 配置上,2025款海鸥全系标配前排双安全气囊,前后贯穿侧气帘,TPMS胎压监测/报警,车速感应自动上锁,智能动力制动系统,车辆动态控制系统,舒适制动,3颗后泊车雷达,倒车影像系统,定速巡航,坡道起步控制系统,踏板脚感调节,多功能方向盘,10.1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智能语音交互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外后视镜,电动空调,主副驾遮阳板化妆镜等。 此外海鸥在中高价位上还有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加热,手机无线充电,前排座椅侧气囊等配置。可以说,海鸥这款车的整体功能水平还是挺高的,尤其在安全防护部分,很全面。这样顶配不超过9万元,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吉利星愿,6.98万-9.88万 如果说前面两款属于“个性小车”,那么吉利星愿就是“踏实稳重”的小型代步车了。它并没有极具辨识度的外观,也没有时尚或特立独行的装饰配件。但实车看起来做工还是挺不错的,是一款“精致小车”。 参数上,吉利星愿的长宽高分别为4135/1805/1570mm,轴距为2650mm,这样的四门五座空间就更大了。 动力部分,新车采用后置后驱形式,11合1智能电驱的输出功率分为58kW和85kW两个规格,对应电池是30.12kWh和40.16kWh,CLTC续航里程也就分为310km和410km。另外这款车也有快充,不过它从30%电量充到80%,最快仅需21分钟。 值得一提的是,吉利星愿的悬架是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它们可以让这辆小车,有更好、更安全的操控体验。 配置方面,吉利星愿全系标配前排双安全气囊,前排侧面双安全气囊,LED后尾灯,多功能方向盘,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内后视镜防眩目,银河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双区语音交互,Flyme Link手车互联,华为HiCar,750版高德导航,远程控车,车外扬声器,3,3kW外放电,70L前备箱,ONE-BOX智能制动系统,CST舒适制动系统,上坡辅助,陡坡缓降,后泊车雷达,TPMS智能胎压监测系统,电动车窗带防夹,电动空调带新风系统等。 这样的配置组合,比较突出的是智能化水平,尤其是银河Flyme Auto系统上车,将让吉利星愿的座舱智能化水平,处于同级领先身位。 宝骏悦也Plus旗舰版,9.38万 说到“小硬派”,宝骏悦也系列非常经典,很多朋友甚至将它看做是“纯电吉姆尼”。当然了,宝骏悦也Plus的车身尺寸,要比吉姆尼大一圈呢,轴距也来到了2560mm,再加上它也不是真的要成为一款“越野车”,所以也不是“硬桥硬马”。 不过你要是想找一辆有个性,或者看着不容易被欺负,且好开的车,那宝骏悦也Plus还挺合适的。首先它也正经是款小型SUV,其次它棱角分明的“方盒子”造型,给人一种“挺结实”的感觉。 动力方面,宝骏悦也Plus全系搭载一个最大功率75kW,峰值扭矩180Nm的驱动电机,磷酸铁锂电池容量41.9kWh,标定续航里程可以跑401km。而且这款车也是全系标配直流快充,常温下将电量从30%充至80%,需要35分钟。 配置部分,我们按“10万元就搞定”的标准,就选择9.38万元的“旗舰版”。这个版本有坡道辅助,蠕行动能,倒车影像,前雷达,行车自动落锁,碰撞自动解锁,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双侧气囊,胎压监测,LED前大灯/日行灯/后尾灯,8.8寸仪表屏,10.1寸中控屏,多功能方向盘,主驾座椅电动调节,自动空调,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加热,定速巡航,全车车窗电动一键升降,主副驾遮阳板化妆镜,语音交互,APP车机互联等。 虽然这个入门版的悦也Plus,没有搭载宝骏最新的灵眸智驾2.0 Max,但整体配置水平已经完全够用了。尤其是安全防护,以及辅助工具方面,对于一款日常代步小车而言,还是很到位的。 比亚迪元UP,9.68万-11.98万 我们前面提到,“在元UP出现之前,海鸥是我认为最有个性的比亚迪小车”。的确,元UP在造型上,除了有一些“王朝”家族式元素以外,真的跳出了整个“王朝网”的体系,当然也没有往“海洋网”那边靠拢,而是有点自成一派的味道。 这款车带给我最强的冲击力,就是外观看着非常大气。要知道比亚迪的元系列,一直定位是“小型SUV”,虽然用了中国历史上很“剽悍”的元朝命名,但之前元系列走的都是精致、小巧风。 直到元UP,身上多了很多的棱角、折现,还有凌厉的风道,车身包围饰板以及车顶走势。所以就算元UP在车身尺寸上没有增加,甚至还不如元PLUS,但气场却很足,甚至有A+级的效果。 动力部分,元UP全系一共有两个规格的驱动电机,售价不到10万元的两个版本,搭载的是最大功率70kW,峰值扭矩180Nm的驱动电机。超过10万元的两个版本,电机最大输出功率为130kW,峰值扭矩290Nm。 而在电池和续航能力上,入门版的元UP搭载32kWh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301km,其它版本则是45.12kWh电池,综合工况续航里程401km。当然这款车全系标配直流快充,30%到80%电量,快充需要30分钟。 配置上,我们按10万元顶格的话,元UP就选9.98万元的401KM活力版。它有智能动力制动系统,舒适制动功能,陡坡缓降,定速巡航,3D透明影像,TPMS胎压监测,前排双安全气囊,前排座椅侧安全气囊,车速感应自动上锁,碰撞感应自动解锁,10.1英寸自适应悬浮Pad,自动恒温空调,应用分屏显示,智能语音交互,远程控车,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加热除霜,多功能方向盘,LED头灯/尾灯,VTOL移动电站等。 奇瑞iCar V23,9.98万-14.98万 最后一个要聊的,是奇瑞iCar V23。如果说前面的熊猫骑士,是“小硬派”的入门款,那么iCar V23就算是天花板了。这不仅是因为iCar V23在车身尺寸和轴距上,都要比熊猫骑士、悦也Plus更大一些,关键还在于造型上。 谁敢说看了iCar V23这模样,不会有点恍惚?经典方盒子的平直车身,加上两个“黑框”圆灯,甚至这六种配色,都让这款车极具时尚、个性范儿。 动力部分,iCar V23有后驱和四驱两个系列,其中后驱版电机最大输出功率100kW,峰值扭矩180Nm,该系列电池还分为47.28kWh和59.93kWh两个规格,CLTC续航里程为301km和401km。 而四驱版前后双电机综合最大输出功率为155kW,综合峰值扭矩为292Nm。另外四驱版电池容量都是81.76kWh,CLTC续航里程501km。不过iCar V23全系都有直流快充,无论后驱还是四驱,从30%充到80%电量,都是30分钟。 配置上,iCar V23符合10万元以内的,只有入门级的“301两驱青春版”,售价9.98万元。这款车是前麦弗逊+后五连杆的独立悬架组合,LED前大灯/尾灯,外后视镜电动调节,四门车窗一键升降带防夹,多功能方向盘,自动空调,主副驾安全气囊,前排侧气囊,TPMS胎压监测,行车自动落锁,陡坡缓降,前后驻车雷达,倒车影像,定速巡航,15.4英寸2.5K高清触控液晶屏,高通骁龙8155芯片,语音交互系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全凭“直觉”选出的六款高颜值小车。我们可以花费不到10万元,就能把它们拿下。当然其实还有很多长相不错的小车,但我们认为,只有这六款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或许会被它们的颜值吸引,甚至想仔细看看这究竟是什么车。 有意思的是,六款车里,微/小型车和SUV的比例,正好是五五开,三款微小型代步车,三款小型SUV。如果大家伙儿对哪款车感兴趣,不妨趁着假期去店里逛逛,没准就找到一辆合适的,当“新年礼物”送给自己。
新款特斯拉Model Y美国上市:起售价超43万标配FSD
快科技1月25日消息,日前,新款特斯拉Model Y正式上线特斯拉美国官网。 现阶段仅推出长续航全轮驱动首发版一款车型,售价59,990美元(约合人民币43.46万元),预计3月开始交付。 相比之下,国内同版本车型售价为30.35万元。美国市场采用新老款车型同堂销售,新款Model Y售价较老款Performance高性能版高8500美元,较老款长续航全轮驱动版贵12000美元。 美国市场的新款Model Y标配19英寸轮辋,仅提供星空灰、珍珠白、烈焰红和快银四款车漆,未提供国内市场的冰河蓝车漆。 此外,新款Model Y在美国市场标配FSD完全自动驾驶能力,而老款需支付8000美元(约合人民币5.79万元)选装,国内FSD选装价格则为6.4万元。 外观上,新款Model Y车头和车尾变化较大,借鉴了特斯拉Cybercab的设计思路,引入贯穿式灯带和分体式头灯,车尾配有“C”型贯穿灯带及漫反射灯组,下方带有“TESLA”标识的饰板。 内饰方面,新款Model Y沿用了新款Model 3的布局,保留转向拨杆并重新布局多功能按键。 美国市场车型中控饰板采用黑色麂皮材质,国内则为织物材质。 配置上,新款Model Y前排配备15.4英寸中控屏,后排提供8英寸液晶屏,支持座椅加热、通风,配备16扬声器音响和全景天幕等。 动力方面,美规新款Model Y长续航全轮驱动版最高车速201公里/小时,0-96公里/小时加速时间4.1秒,EPA工况续航里程约515公里。 国内在售同版本车型前后电机最大功率分别为137千瓦和194千瓦,0-100公里/小时加速时间4.3秒,CLTC工况续航里程最高719公里。 2024年,特斯拉Model Y在美国市场累计销量超37万辆,同比增长28.6%,成为美国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 在国内市场,Model Y去年12月销量达61881辆,过去一年累计销量超48万辆,是国内市场销量最高的车型。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