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SK海力士副总裁:存储产品在AI时代正从简单组件转型为解决方案
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综合韩媒《朝鲜日报》与 ZDNET Korea 报道,SK 海力士系统架构总裁박경(Park Kyung)在韩国当地时间昨日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表示,存储产品在 AI 时代从简单组件转型为解决方案。 박경表示: 仅仅拥有 DRAM 设计技能已经不够了。我们需要从“运营和系统”的角度,而不仅仅是从半导体技术的角度,来审视系统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存在哪些机遇和挑战。 半导体生态系统过去由供求关系主导,但未来它需要转变为一种解决共同目标的合作关系。我们如何快速应对这种结构,就是我们如何将未来产品快速推向市场的关键。 就 SK 海力士在 HBM 内存这一 AI 领域热点产品取得龙头地位,这位副总裁则称: 我不清楚我们是因擅长而排名第一,还是因排名第一而擅长。但我总是认为是后者。我们需要比现在更谦虚地对待技术,我们需要更努力地探索我们未知的内容。 而在技术层面,박경设想了将目前主要用于 CPU 系统内存扩展的 CXL 内存模块(IT之家:SK 海力士对其简称为 CMM)应用到 AI XPU 中,为面临片外缓存容量和带宽瓶颈的 AI 芯片提供助力。 박경表示 SK 海力士的 CXL 2.0 CMM 样品已经性能稳定,正在与主要客户合作进行测试认证,获得订单后才有可能量产。 此外 SK 海力士现有 CXL 2.0 CMM 中使用的控制器来自澜起,但 SK 海力士也在内部开发 CXL 主控,目标下代 CMM 模块采用自研控制器。
初创公司Cerebras推出新款AI巨型芯片,挑战英伟达
Cerebras Systems是一家希望在人工智能(AI)计算领域挑战英伟达的初创公司,该公司推出了一款新芯片,称其将在运行AI模型和生成式响应方面击败竞争对手。Cerebras还为AI开发人员推出了一款工具,允许他们访问超大芯片来运行应用程序。 访问英伟达GPU来训练和部署大型AI模型难度很大,而且运行成本高昂,开发人员将这一过程称为推理。Cerebras将该芯片作为AI计算系统的一部分提供,数据中心运营商可以自行购买和运行。 Cerebras已提交了一份机密计划,将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出售股票,试图在蓬勃发展的市场中分一杯羹。科技界巨头正在向AI计算投入数百亿美元。到目前为止,最大的受益者是英伟达,其图形处理单元(GPU)是这一新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Cerebras创始人兼CEO Andrew Feldman表示,公司的计算机将通过提高AI系统的响应速度来颠覆整个行业——他将这一转变比作向高速互联网的转变。 Cerebras的方法依赖于由单个硅片制成的巨型芯片,其每个芯片大小与餐盘相当,被称为晶圆级芯片,从而避免了AI数据处理的一个问题:为AI应用提供支持的大型模型处理的数据通常无法放在单个芯片上,可能需要数百或数千个芯片串联在一起。 Cerebras表示,这种新技术使芯片比传统芯片更强大。但该公司必须提供专门设计用于容纳超大芯片的计算机,因为传统硬件无法容纳它们。 据Andrew Feldman称,一个关键优势来自于其产品使用内存的方式。这种能力内置在Cerebras芯片中,不像GPU和其他处理器,它们需要通过接口连接到内存才能访问信息。 可以肯定的是,英伟达在AI基础设施方面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而包括英特尔在内的其他对手一直在努力竞争。Cerebras必须向计算行业证明它能够可靠地生产和部署其技术。 Cerebras正在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以提供AI计算服务。它还试图将其芯片出售给云提供商,其中包括微软和亚马逊。这家初创公司已经与这些科技巨头接洽,但尚未拥有这些客户。 当被问及Cerebras能从英伟达手中夺走多少市场份额时,Andrew Feldman表示:“足以让他们感到愤怒。”
Cerebras推出全球最快AI推理解决方案,速度是英伟达方案的20倍
Cerebras 推出全球最快 AI 推理解决方案,速度是英伟达方案的 20 倍 2024/8/28 9:51:23 来源:IT之家 作者:远洋 责编:远洋 评论:2 IT之家 8 月 28 日消息,Cerebras Systems 今日宣布推出 Cerebras Inference,官方称这是全球最快的 AI 推理解决方案。该新解决方案为 Llama 3.1 8B 提供每秒 1800 个 token,为 Llama 3.1 70B 提供每秒 450 个 token,速度是微软 Azure 等超大规模云中提供的基于英伟达 GPU 的 AI 推理解决方案的 20 倍。 除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性能之外,这款新型推理解决方案的定价也比流行的 GPU 云低得多,起价仅为每百万个 token 10 美分,从而为 AI 工作负载提供 100 倍更高的性价比。 该方案将允许 AI 应用程序开发人员构建下一代 AI 应用程序,而不会影响速度或成本。该方案使用了 Cerebras CS-3 系统及其 Wafer Scale Engine 3(WSE-3)AI 处理器,其中 CS-3 的内存带宽是 Nvidia H100 的 7000 倍,解决了生成式 AI 的内存带宽技术挑战。 据IT之家了解,Cerebras Inference 提供以下三个层级: 免费层为登录的任何人提供免费的 API 访问和慷慨的使用限制。 开发者层专为灵活的无服务器部署而设计,为用户提供一个 API 端点,其成本只是市场上替代方案的一小部分,Llama 3.1 8B 和 70B 模型的定价分别为每百万 token 10 美分和 60 美分。 企业层提供微调模型、定制服务级别协议和专门支持。企业可以通过 Cerebras 管理的私有云或客户场所访问 Cerebras Inference,非常适合持续的工作负载。 Cerebras 团队称:“凭借创纪录的性能、业界领先的定价和开放的 API 访问,Cerebras Inference 为开放的 LLM 开发和部署设定了新标准。作为唯一能够同时提供高速训练和推理的解决方案,Cerebras 为 AI 开辟了全新的可能性。” AI 领域正在迅速发展,虽然英伟达目前在 AI 市场占据主导地位,但 Cerebras 和 Groq 等公司的出现预示着行业动态可能发生变化。随着对更快、更具成本效益的 AI 推理解决方案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挑战者在颠覆英伟达的霸主地位,尤其是在推理领域方面。
就离谱!AI马斯克深夜直播,引万人在线围观打赏
马斯克“深夜直播”,引上万人在线围观打赏,甚至开启网友连麦… 一边手舞足蹈模仿火箭发射,一边捏捏小脸蛋自证身份。 “20多岁的马斯克”是懂直播的(doge)。 自动播放 开个玩笑,这活灵活现的马斯克,根本不是马斯克本马! 而是使用了最新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 只需一张照片,就能换脸搞直播。 这下,连老人都能用AI直播挣钱的时代终于降临了,网友在线震惊脸: 在我印象中深度换脸还只是一个科幻概念,而现在我们正在直播它们! 也有人连连感慨,AI发展过于迅猛,现实世界已真假难分了。 AI换脸越来越6了 除了搞直播,马斯克个人TikTok账号也流出了?! 晚上下班在车里给大家嗨一曲,顺便无缝安利下自己的特斯拉座驾… Genius,这点赞收藏数真的很难让人怀疑账号真实性。 甚至有网友在线调侃,“假”马斯克看起来比真人更有魅力hhh。 以上均来自如今大热的Deepfake深度伪造技术。 因为“1张照片就能偷走你的脸去直播”,相关项目截至目前已在GitHub狂揽3w+星标。 事实上,除了近期这个比较火的开源项目,深度换脸技术其实一直在默默发展。 这不,经马斯克直播一事,有网友就想起了两年前油管上的一个教程。 在这个视频中,网友手把手分享了如何使用另一个开源换脸项目。 看得出来,两年前人物表情还有点僵硬,而现在的真实程度已经再上台阶了。 国外也需要反诈APP 但是,随着Deepfake技术愈发成熟,电信诈骗也升级了。 之前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案例—— 据纽约时报消息,美国一位82岁退休老人由于误信AI马斯克,超过69万美元的退休金打水漂了。 诈骗分子用AI制作了马斯克宣传投资机会的视频,老人看到后联系了视频中的公司,并在几周内把钱投了进去,结果公司最后卷款跑路了…… 与此同时人们还发现,AI诈骗视频似乎尤为“偏爱马斯克”。 监测深度伪造视频的机构Sensity最近做了一项调查,通过分析2000多段深度伪造视频,发现了: 自去年年底以来,马斯克出现在近1/4的深度伪造诈骗视频中,其中针对加密货币的视频出现率更是达到90%。 更可怕的是,只需要不到10美元,就能在几分钟时间内制作出大量伪造视频。 难怪有网友在AI马斯克视频下警惕发问: 事实上,一些平台也针对深度伪造视频出台了一些对策。 比如今年3月,油管就更新了政策,要求创作者披露他们是否使用了AI进行创作,并禁止欺诈和篡改视频。 它在一份声明中提到,今年1-3月期间,删除了超过1570万个频道和超过820万个违反内容政策的视频。 但假视频仍然如春风野火烧不尽……只是Deepfake马斯克这事儿,就火了不止一次。 不过也有网友表示,快乐就完事了!
张平安揭秘华为云贵州数据中心:可容纳百万台服务器
凤凰网科技讯 8月28日,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第三届828 B2B企业节昨日正式拉开帷幕。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致辞中表示,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由生态的繁荣决定。为此,华为云携手上万家伙伴,整合“技术+生态”能力,共同发起828 B2B企业节,旨在打通生态伙伴“共建-共营-共销”的价值流,为中国企业数字化、智能化构筑起“一站式平台服务”。 张平安强调,华为云在贵州布局了全球最大的数据中心,通过系统架构创新,打造业界领先的云数据中心和AI算力中心,服务全国,引领东数西算的标杆。该数据中心容纳百万台服务器,PUE达1.12,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华为云还发布了全新的面向多元算力的CloudMatrix架构,以创新的设计匹配超大规模算力诉求,并打造高能效、高可靠的数据中心。 贵安数据中心基于华为云全球存算网核心枢纽的时延覆盖圈,可支持企业90%的业务集中部署。其领先的技术使得为全球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企业无需操心基础设施建设和产品升级换代,云上算力随取随用。目前,全国多家头部互联网、人工智能企业如上海百胜、科大讯飞等已入驻。 此外,华为云智算基地落地贵安新区,正在加快贵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算力高地、AI生态基地和数据生态基地的步伐。贵州省大数据局携手华为云及生态伙伴共同发起贵州“8+4”产业生态创新行动,推进人工智能应用在贵州省的全面发展。 在828 B2B企业节期间,华为云还展示了其在人工智能和软件领域的最新成果。通过昇腾AI云服务和盘古大模型,华为云正在助力产业智能化,已落地到30多个行业、400多个模型应用场景。同时,华为云也在构建云原生的核心软件和开发工具链,已发布23款软件开发工具,并推出一系列产品和技术,支持企业研发高效创新。 张平安表示,数字化是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焦点。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仍需跨越鸿沟,数字产业大花园的繁茂需要更多的灌溉。华为云致力于做好百花园的黑土地,助力伙伴、客户在百花园茁壮成长。同时,他也呼吁政府、产学研多方的投入,共建智能时代的创新技术新生态,共同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
苹果华为都想做的无按键手机,被小米先做出来了?
根据 Smartprix 的爆料称,小米正在研发一台代号为「朱雀」的无按键手机。 这份爆料称,这台代号朱雀的手机将秉承一体化的理念设计,使用屏下摄像头,并搭载高通骁龙 8gen4 处理器,如果计划没有变动,我们很可能在 2025 年看到它的到来。 看到这个消息,我恍惚间以为自己回到了 2019 年——那时候小米发布了小米 MIX Alpha 概念机,环绕屏无按键设计相当惊艳。 这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无按键手机的魅力。 想要一块「魔力玻璃」,就要先把按键干掉 在《乔布斯传》中,乔布斯曾经表达过: 希望手机能够像一块「充满魔力的玻璃」,简洁、轻薄、没有多余的元素。 如果说,在智能手机的早期历史里,人类对手机的所有畅想共一石,那么有八斗都落在了这块与我们交互的屏幕上,一块承载着所有功能与交互的玻璃是所有消费者与厂家的「梦中情机」。 而想要得到这么一块「玻璃」,首当其冲的,就是干掉按键。 这种畅想早有端倪——每年新 iPhone 推出的时候,就有不少概念机图片出现在网络上,除了类似于「屏幕巨长」的 iPhone 18 梗图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台没有侧边按钮的 iPhone。 ▲ 我眼熟不? 再后来,小米 Mix 与 iPhone X 先后开启了全面屏时代,概念机的形态也在与时俱进,不过,就和狼来了一样,我对概念机的落地已经不抱希望了。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国产厂家突然开始发力,魅族 Zero 的突然出现,如晴天炸雷一般出现在所有人的目光中。 2019 年 1 月 23 日,魅族科技正式发布了魅族 Zero,不需要任何限定词——这是全球首款无开孔智能手机。 就算是魅族已经转型的当下,魅族的设计依旧是大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被称为手机设计的「黄埔军校」。 这种设计至上的理念,在 Zero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将物理按键全部取消,转而使用虚拟侧压按键的方案,让手感与体验更纯粹。 Zero 采用了压力检测技术和电容定位技术,在机身两侧实现了电源及音量按键的虚拟化,并用 X 轴线行马达对虚拟按键的激发进行反馈。 对于手机底部接口,魅族同样为设计让了路,通过手机背面的线圈来达成无线充电的效果,将手机底部的接口彻底消灭。 这台手机将想象中的东西带到了现实中,摆在了每个人的面前,哪怕魅族声称这只是一台概念机,并不保证会量产,但仍旧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大家还沉浸在魅族 Zero 的科幻与优雅中时,vivo 也给出了重磅炸弹。 仅仅在 Zero 发布的一天后的 1 月 24 日,vivo 在北京发布了首款 5G 一体手机——APEX 2019。 vivo 将这个设计称为「Super Unibody」,其理念非常直接——技术更多,设计更少。 虽然与魅族的理念有些差异,但殊途同归,vivo 给出的答案与 Zero 极其相似——vivo APEX 将机身所有的按键进行了「物理消灭」,在屏幕边缘设置了交替的电容、压力触控点,能够在一定区域内同时检测按压与触摸,精准定位用户手指,并判断操作的目标功能。 与魅族不同,vivo 将机身接口触点保留在背面,通过更强的磁吸力度来将靠近的数据线接口吸住,以达到充电与传输数据的目的。 仅仅大半年后,两台概念机的热度刚刚平息下来,小米就推出了更激进的玩意——Mix Alpha 要是说前两台只是印证相关技术的可行性,那么小米推出的 Mix Alpha 毫无疑问是把想象搬进了现实中——一面巨大的环绕屏从正面围绕到背面,最后在后置摄像头处交汇,屏占比高达 180.6%。 ▲ 这个角度的 Mix Alpha,非常像曾经想象中的手机概念图 不过,相比屏幕的梦幻,小米在机身按键上,还是保守地稳了一稳——Mix Alpha 只去掉了实体音量键,依然保留着实体电源按键,以应对系统故障或是机器卡死等问题,并且留下了充电接口。 相比小米 Mix Alpha、vivo APEX 与魅族 Zero 的激进,华为就要稳重许多了。 2019 年底,在众多概念机的轰炸下,华为在德国召开发布会,发布了当年的当打旗舰——Mate 30 Pro。 由于是量产型号,华为并没有一路激进到底,而是要综合交互、用户学习成本以及易用性等多方面考虑,最终选择用虚拟按键代替实体音量按键,并在手机侧面保留一颗压缩到极致的实体电源键。 在这套方案中,虚拟按键的唤醒采取了触摸方案,当用户需要调整音量的时候,双击屏幕边缘,并用手指上下滑动,就可以调整音量。 短短一年的时间里,为了追求一块「魔力玻璃」,有诸如魅族、小米这样的激进选手,不惜代价地制造和尝试概念机,寻求方案落地的可能性,也涌现了华为这样稳扎稳打,从小处入手,一步步尝试的厂商。 好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 但可惜的是,这样的盛况并未持续太久。 时代的遗憾,昙花一现的无按键手机 无按键手机,这个炫酷的概念没有持续下去,是因为大家发现,这个形态下的手机进入了一个怪圈:用更复杂的交互方式,去换取更简洁的机身设计。 由于魅族 Zero、vivo APEX 与小米 Mix Alpha 都是概念机或少量出售,我们就看看最稳重的量产机型:华为 Mate 30 Pro 上的虚拟音量键。 华为 Mate 30 Pro 使用了电容感应的方案,也就是触屏方案来解决虚拟按键的唤醒,整个手机上半部分的两侧都可以通过双击侧边唤醒音量调节功能。 对于这个功能,用户的评价相当两极分化,每个不喜欢的理由,都会提到一个关键点:这颗虚拟按键的交互并不友好。 首先,就是操作的不直观,并且是物理上的不直观。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电话或是语音音量不合适的情况,当这种我们眼睛无法直视屏幕,却需要调整音量时,虚拟按键常常让人手忙脚乱。 ▲ 小红书上,关于虚拟按键的讨论很激烈 其次,交互成本的上升也不可忽视。 曾经通过实体音量键,我们只需要一次按压就可以完成的交互,在虚拟音量键上,我们需要三个动作才能达成目的。 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影响却是巨大的——使用手机的体验产生了阻塞,用户需要频频转移注意力,去解决虚拟按键的问题。 苹果在早期的广告中,有一句经典台词,用以描述手机设计的简化与交互间的矛盾: Simplicity is the ultimate sophistication. 简约是终极的复杂。 看来,让交互保持简单这件事,比将手机做简单,要难太多了。 最后,是误触上的问题。 虽然华为已经为这颗虚拟按键想尽了办法做适配,为了防止误触,需要双击边缘屏幕才能唤醒这个功能,但当手机放在口袋里,或是重复更换握持动作时,还是存在误触风险。 更难受的是,很多软件的双击点赞功能,并未对虚拟音量键的唤醒做适配,于是用户只能被迫「误触」点赞。 除了交互外,维修也存在相当大的问题。 当华为 Mate 30 Pro 的瀑布屏磕碰或滑落导致瀑布屏损坏,需要 1499 元的价格才能维修。 如果说只是成本的上升,那还勉强可以接受——苹果的维修价格也从来不便宜。 但当维修都充满了风险,就让人很为难了。 在二手平台上,我曾经看到过几台小米 Mix Alpha,它们都处于一个「尸体」的状态。 并非机身出现了任何问题,而是由于电池的故障,手机失去了能源的供应,已经无法开机了。 而由于小米 Mix Alpha 上大面积的屏幕环绕,导致手机的维修难度非常高,任何维修操作都需要极为小心,尤其是在屏幕和内部组件的拆卸和重新安装方面,一旦不小心,就会造成额外的损坏。 如此高的维修风险,对于用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负担。 综合考量之下,无按键手机的尝试与其他所有可能一起,在多轮商业验证后迅速冷却,厂家的设计与方案开始趋近,曾经无比靠近「想象中的手机」的虚拟按键方案,再也无人问津。 AI 的出现与硬件的发展,给无按键手机带来了新的可能 手机设计策略的统一,几乎将无按键手机已经埋没在了历史中,人们转向使用折叠结构这样的复杂的设计来追求手机更多的形态可能。 所以,在看到小米正在开发无按键手机的消息的时候,我相当惊讶。 但转念一想,AI 的发展与按键技术的进步,也许已经能够帮我们解决一些痛点。 目前的 AI 对于人类自然语言的识别已经空前强大,比如 Pixel 的 Gemini 助手已经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还能通过复杂的算力支持,在手机上实现更加智能的交互方式。 在这样的算力支持下,智能手机出现了新的交互方式,通过麦克风、摄像头等传感器,手机可以实时捕捉和理解用户的意图,知道我们想要做什么,从而主动解决更多问题。 这给了一个干掉实体按键的可能。 同时,在 AI 的加持下,加强对于人类自然行为的识别,自然也不在话下。 华为很早就推出了用手势隔空操作手机的功能,而通过 AI 深度学习,可以大幅度提高手机对于用户的各种手势动作的识别,提供与物理按键类似甚至更丰富的功能体验。 除此之外,AI 也许还可以做更多事,减少用户对物理按键的依赖,例如通过光线传感器、网络形态和连接状态、定位来判断用户所处的环境,调整到适合的音量。 这五年里,不只软件取得了巨大进步,硬件也有新的进展。 iPhone 16 在爆料中的那颗全新拍照按键,提供了一个启发:这颗按键支持滑动与多级操作,同时它并非可以真实按压的按键,而是类似于 iPhone 8 与 MacBook 的触控板,具备压感传感器,通过震动给予用户反馈。 同样没有机械结构,这一设计方案为虚拟按键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虚拟按键通过多种状态来承担更多交互与功能的可能性,将原本需要多个按键实现的功能集成到少数几个触控区域或虚拟按键中,优化手机的整体设计,减少硬件复杂度。 现在,一台 Mix Alpha 在闲鱼上也能卖到上万,且有价无市。 虽然有稀缺性的影响,但也不能否认:无按键手机,这个从智能手机历史早期就备受期待的方案,虽然屡经失败,仍在人们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 小米「朱雀」,就是这颗种子时隔五年破土而出的嫩芽,它到底能否开新花结新果,值得我们期待。
万和电气品牌焕新升级:聚焦“可靠”品质,打造国民厨卫领导品牌
凤凰网科技讯 8月28日,万和电气在其31周年庆典之际,于山东泰安举办了品牌焕新升级发布会。会上,万和电气正式宣布了全新的品牌口号“中国万和·天生可靠”,标志着其品牌形象的全面革新,以及打造“国民厨卫大品牌”的战略目标。 此次品牌升级是万和电气基于对行业动态、市场竞争和消费者需求的深入分析后的战略决策。董事长卢宇聪表示,公司将通过全面的品牌营销升级战略,强化核心竞争力,提升品牌价值,以应对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和厨卫电器市场的慢增长周期。 这对于万和电气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声誉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建立一种值得信赖的形象,进而吸引并留住更多重视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消费者。与此同时,万和发布了全新的“V”字超级符号,并结合“一个燃气具主业”、“两大智能空间”、“布局未来的清洁能源”的战略内容衍生出四个富有深意的图形元素,更具象地表达品牌理念。 小马宋表示,在经济周期切换、消费特征改变的“战场”上,消费选择正从更高端走向更具性价比、从向往西方走向“中国意识”、从崇尚洋牌走向国货自信。因此,存量经济时代就是国民品牌诞生的黄金时代,唯有扎根大众需求,才能赢得国民口碑,唯有得大众者得天下。 万和电气总裁赖育文在会上强调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重要性,指出公司将从顾客视角出发,打造无缝的全体验过程,确保产品在设计、购买、使用等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他提到,万和电气将通过差异化的竞争力,连接消费者购买全生命周期,让消费者相信万和是真正在为顾客做产品的企业。 新口号“中国万和·天生可靠”不仅彰显了品牌的国家背景和民族自信,也突出了产品的可靠性和高品质。万和电气期望通过这一形象,吸引更多重视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消费者,同时在海外市场树立良好的声誉。 万和电气已经服务超过1亿消费者,凭借“五个可靠”——质量、专业、口碑、服务、形象,建立了坚实的品牌认知。公司期望通过此次品牌升级,进一步满足消费者需求,提升品牌价值,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随着新的品牌定位和口号的落地,万和电气将继续以科技创新为核心,以提升用户生活品质为目标,致力于成为“全球燃气具领先品牌”。此次品牌焕新升级,不仅是对品牌形象的一次全面革新,更是对企业发展战略的一次深刻调整,展现了万和电气迈向新发展阶段的决心和信心。
前微软工程师创业,AI法律创企Supio融资2500万美元,一年协助办成超3000宗案件
编译 | 杨蕊伃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8月28日消息,据TechCrunch报道,美国西雅图创企Supio在周二宣布完成了2500万美元超额认购A轮融资。本轮投资由Sapphire Ventures领投,Bonfire Ventures和Foothill Ventures参与投资。截至目前,Supio已经筹集到了3300万美元,计划在短期内扩大客户基础、平台规模并最终将业务扩展到其他法律领域。 Supio由前微软工程师Jerry Zhou和Kyle Lam于2021年成立,是一款专为律师事务所定制的用于处理个人伤害案件的AI应用平台。它与顶级人身伤害和大规模侵权原告律师事务所合作,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以及必要的工具、资源。 据Business Wire报道,在过去一年里,Supio协助中大型律师事务所成功处理了超过3000宗案件。该公司采用基于案件数量的订阅费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 Zhou和Lam是幼时好友,在工作中也经常有交集。两人都曾在微软的Office 365部门工作,之后又一同在税务合规软件公司Avalara工作。 创立Supio的想法是在Zhou和Lam离开Avalara后产生的,用Zhou的话说,他们想要追求建立一个能够“帮助理解复杂数据并识别特定数据中的关键联系”的业务。 一、数百台机器同时运行,AI平台助力案件处理 法律工作极其耗费人力和时间,案件需要大量证据证明。法律领域需要从多个来源汇编数千份文件,并通过其中的数据查找和分析信息,很多公司都尝试利用AI来简化流程。 美国律师协会2023年的调查显示,目前有35%的律师事务所在进行业务实践时借助了AI工具。此次创新,Supio将生成式AI引入人身伤害案件,为法律团队自动处理数据的收集和汇总工作。 Supio首席执行官Jerry Zhou说:“在参加了许多会议并与全美数百名律师交谈后,我和Lam决定专注于人身伤害和大规模侵权原告法。Supio不仅能够总结信息,还能组织和识别文件及其内含的片段,这些对于概述、起草和陈述案件非常有用。” ▲Supio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Jerry Zhou (图源: Business Wire) 人身伤害和大规模侵权案件通常会涉及大量文件,包括医疗记录、警方报告、保险索赔、财务报表、消费者投诉等。 Supio所做的是生成需求函以及支持性文件,同时让用户通过类似聊天机器人的界面搜索证据。 这听起来很像EvenUp,这家初创公司便是利用AI生成法律文件来评估伤害案件,为律师提供个人伤害案件评估和公正赔偿建议。平台覆盖车祸、警察暴力、虐待和自然灾害等多种伤害案件类型。 通过庞大数据库和训练,AI能够根据案件细节估算合理赔偿,并将原始文件优化为医疗摘要,为法律从业者提供高效的自助解决方案。 但Zhou称,Supio在技术方法上要更加复杂,“法律具有极高的复杂性与微妙性。大多数工作生产力工具的创建者对律师最终必须制作的法律文件缺乏真正的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AI发展。Supio能够同时运行数百个模型,这些模型具有不同的功能,以尝试对文档进行理解和分类。” 二、应对AI法律风险,Supio利用大语言模型构建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律师考试委员会(National Conference of Bar Examiners)认为尽管AI可以通过律师考试,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具有律师从业经验和通过教育获得的技能。 像Supio这样非常强大的AI工具,其本身也存在一定风险。 早在去年年底,加利福尼亚州律师协会就曾发布指导建议,指示法律专业人士要避免将客户的信息放入“缺乏合理或充分安全性”的AI工具中。 对此,Zhou称,Supio通常将客户数据存储在原户籍地,并拥有符合HIPAA和GDPR在内的隐私法规的安全协议。 而AI法律技术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是AI的伪证倾向。 去年Levidow、Levidow & Oberman律师事务所的两位律师尝试使用OpenAI的AI聊天机器人ChatGPT来准备对一家航空公司的人身伤害诉讼。 然而,这一尝试的结果是极具灾难性的:ChatGPT编造了虚假的引用,错误地识别了法官,甚至提到了一个不存在的航空公司。负责此案的联邦法官最终对这两名律师及其雇主处以5000美元的罚款。 据路透社报道,法官在制裁令中称,律师使用AI“提供帮助”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当”,但律师道德规则对律师施加了把关作用,以确保他们提交文件的准确性。 2023年,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名地区法官就曾发布过一项命令,禁止在未经人工事实核查的情况下使用生成式AI下撰写法庭文件。 最近对300多名大型公司的总法律顾问和高级法务官的调查数据显示,25%的人认为他们的外部法律顾问不应该使用AI。 路透社的另一项民意调查发现,1/5的律师事务所已经就AI的使用发出了警告。 据Zhou介绍,不同于以往,Supio提供具有AI功能的灵活软件,该软件可以组织非结构化数据并产生可靠的结果。 在AI性能方面,Supio利用大语言模型在封闭和安全的环境中构建数据,该环境的准确性优于人类水平,而不会产生幻觉,也就是说它从不撒谎。 三、Supio提升诉讼效率,生成式AI在法律行业的投资预期上升 据Business Wire报道,TorHoerman Law律师事务所近期在一宗针对Abbott Labs的示范性案件中代表原告,该案件最终导致这家医疗保健公司被判支付4.95亿美元的补偿性和惩罚性赔偿金。 该案件的焦点是Abbott Labs的早产儿配方奶粉被证明对早产儿造成了一种危险且通常致命的肠道疾病。 TorHoerman Law的Tyler Schneider说:“Supio对我们的审判团队在准备和赢得最近针对Abbott Labs的案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证明了他们的早产儿配方奶粉导致了这种危险疾病。我们的案件涉及超过4万页的医疗记录。“ Tyler Schneider称,Supio快速准确地识别出了关键数据,极大地改善了诉讼流程。这一案件实例验证了Supio在处理大量医疗记录和数据方面的效率和准确性。 据悉,Supio目前已与大约30家人身伤害和大规模侵权律师事务所达成合作,预计到今年年底将达到100家。这家初创公司的年度经常性收入已超过100万美元,主要收入来自案件数量收取的订阅费用。 此外,市场调研机构LexisNexis发布的一项针对法律高管的调查数据显示,90%的受访者预计未来五年内对生成式AI的投资将有所增加;43%的公司现在制定了生成式AI的预算。 另一家市场调研机构Gartner预测,到2027年,生成式AI的吸引力将推动法律科技市场的价值达到500亿美元,几乎是2022年价值(2560万美元)的两倍。 结语:大语言模型驱动,打造高效创新法律服务 在法律领域,AI技术的精准应用是一项挑战。Supio的创新方法为AI在该领域注入了新活力。Supio的大语言模型技术以其精准度,为法律团队打造了一个新的交互式平台。 此外,Supio的技术还有助于缩小法律服务的地域和经济差距。通过提供更加便捷和经济的法律服务,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获得高质量的法律支持,实现法律服务的普及和平等。 就如Supio官网首页所展示的宣言,“法律AI:为客户争取更多正义”。 据Business Wire报道,谈及Supio,Sapphire Ventures的合伙人、Supio新晋董事会成员Rajeev Dham说:“虽然AI现在无处不在,但真正AI优先的公司很少见,Jerry和Kyle从第一天起就对平台采取了以大语言模型为中心的方法。” 正如他们上个月与TorHoerman所展示的,Supio正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帮助律师事务所及其客户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Rajeev Dham相信他们的SaaS解决方案有巨大的扩展潜力,不仅限于人身伤害和大规模侵权领域,还可以覆盖到所有法律实践。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