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户外出行神器 华为Pura 70系列亮相中国移动大会 双星通信技术引关注
2024年10月11日至13日,第12届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主题为“智焕新生 共创AI+时代”。10月12日,在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举办以“智焕新生,共创AI+时代”为主题的泛全联盟焕新共赢合作创新高峰论坛。会上,中国移动启动了卫星通信终端产业合作“智新计划”,开启卫星通信新纪元,提振终端产业信心。 本届展会,华为终端携旗舰折叠新品、运动健康及智慧办公等产品,亮相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三楼5号馆华为展区。在现场,华为终端开设折叠创新、北斗卫星、运动健康、智慧办公等专区进行产品展示,让与会者深度体验华为终端的各系产品。 其中,华为Pura 70系列凭借其双星通信能力,成为此次展会上备受瞩目的亮点。同时,展区现场还设置了北斗卫星专区,Mate X5系列、Mate 60系列、Pura 70系列及nova 12系列等产品悉数亮相。 作为业内领先的科技公司,华为终端再次引领卫星通信技术从高门槛的专业应用走向大众消费市场,为户外出行、紧急救援等场景提供更安心、更便捷、更高效的通信体验。 卫星通讯已成刚需:关键时刻能救命 户外旅途中的出行神器 如今,移动网络已覆盖全球大部分地区,但在一些偏远山区、海洋、沙漠等移动网络和Wi-Fi覆盖不到的地方,通信依然是一个巨大挑战。而卫星通信技术,特别是双星通信技术的引入,为这些无信号区域的通信需求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华为Pura 70系列首发支持中国移动的北斗卫星短信功能,并结合天通卫星通信,使用户在无移动数据网络或WLAN覆盖的区域,依然能够与外界保持联系。相比于传统的单一卫星通信方式,华为Pura 70系列的双星通信技术,融合了北斗和天通两大卫星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广泛、更可靠的通信保障。 随着自驾游的流行,人们的出行半径逐渐增大。在受伤、迷路、车辆故障、恶劣天气等关键场景下,稳定、快速、高效、顺畅的卫星通信功能已经变成刚需。尤其是在近年来的户外探险热潮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高原、沙漠、雨林等极限环境中旅行。然而,这些地方往往因为网络覆盖的缺失,导致游客在迷路、受伤或车辆故障时无法及时求助。华为Pura 70系列的双星通信功能正是在此类场景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正如余承东所说,这个功能平时用不上,但可能“一生用一次,一次续一生”。 前不久,一辆越野车在西藏阿里翻进深沟,由于事发地点手机没有信号,路过的旅行博主使用华为Pura 70 Ultra打了卫星电话报警,与众人合力救下了一车5人的案例,再次印证了无信号环境下卫星通话的必要性。也更说明有了领先卫星通信技术加持,华为Pura 70系列不仅是户外旅途中的出行神器,更能在关键时刻救命。 华为Pura 70系列首发支持中国移动北斗卫星短信服务 一条短信就能开通 据了解,华为Pura 70系列首发支持中国移动北斗卫星短信,该功能作为 Pura 70 系列北斗卫星通信功能的核心,只需完成移动运营服务设置,即便在无移动数据网络和 WLAN 覆盖的区域,用户也能轻松使用北斗卫星短信功能,实现远程通信。 使用起来也非常简单,首先用户需要发送短信“KTBD”至10086开通中国移动北斗卫星短信业务。开通成功后,用户可以在手机设置中启用北斗卫星短信功能。另外,在中国移动APP里搜北斗,也可以线上开通。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进入手机设置,选择“卫星网络”,然后点击“北斗卫星短信”,开启“启用北斗卫星短信”按钮。首次开启时需要联网,之后即可在不连接地面网络的情况下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过程中,要确保手机处于空旷无遮挡的位置,然后进入“信息”应用,选择“北斗卫星短信”,新建短信并选择联系人,编辑短信内容,勾选携带位置信息,显示用户的当前经纬度。最后,点击发送,按照界面提示左右转动并上下倾斜手机,对准后保持手持姿势即可完成消息发送。 一步领先 步步领先!华为Pura 70系列领跑卫星通信普惠时代 过去,卫星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军用和专业领域,其高昂的成本和复杂的操作方式使得普通消费者难以接触到这项技术。然而,随着华为等企业的持续创新,卫星通信正逐步走向普惠化,成为大众消费级产品中的一项重要功能。 华为Pura 70系列不仅让卫星通信从专业领域走向了普通用户,还通过优化用户体验和降低技术门槛,使卫星通信更加易用。无论是户外探险爱好者,还是普通的自驾游用户,华为Pura 70系列都能够提供有效的通信保障。 同时,双星通信的普及也意味着,未来我们可以在更多场景下看到这一技术的广泛应用。例如,渔业从业者可以在海上作业时利用卫星通信与家人保持联系,登山爱好者可以在无信号的山区发送卫星短信报告位置,甚至在极端自然灾害中,卫星通信可以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关键联系纽带。 从华为Mate 50创新性带来卫星消息功能,让大众智能手机首次拥有了卫星通信能力;到华为Mate 60系列再次突破,行业首次实现卫星通话功能;再到华为Pura 70系列双星通信,华为终端在卫星通信的道路上始终领先于业界,并持续进化突破,引领卫星通信大众化。如今,华为Pura 70系列在无地面网络的情况下,仍可通过天通卫星通信、北斗卫星短信两种卫星系统与外界通信,让用户出行多一份安心。 此次参展2024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华为终端不仅展示了其在卫星通讯技术上的领先,也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卫星通信领域的领军地位。通过在展会现场设立的北斗卫星专区,华为终端为观众提供了近距离体验双星通信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这一技术的优势和实际应用。 通过华为终端的持续创新,卫星通信正在从高端技术走向大众化应用,改变着我们与世界的通信方式。更大的意义在于,能让更多人能体验到卫星通讯带来的实用和魅力。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字经济和智慧社会建设中,华为终端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每一个消费者带来更加便捷、安全、智能的通信体验。
AI智能体只是开始,荣耀Magic7配置参数汇总曝光
目前网上零零碎碎地也有了一些关于荣耀Magic7系列的爆料信息,从目前网上流传出的消息来看,影像、性能,AI智能体、通信等方面都有升级。结合最近荣耀Magic7系列爆料汇总盘点图,能让大家对荣耀Magic7系列能够做一个相对全面的前瞻。 早前在9月博主@数码闲聊站就曝光了荣耀Magic7的内部代号“钢铁侠”,而据目前“一句话点外卖“等智慧功能来看,荣耀Magic7的AI智能体的确像AI智能助手一样通过理解用户需求,一句话处理复杂的事情。 其次,目前网上流传出的荣耀Magic7系列外观图可信度并不低。荣耀Magic7的背部摄像头Deco为经典的圆形镜头模组,在摄像头的排列方式做了调整,整体变化其实并不大。但爆料的经典黑色款Pro版本,包裹八边形的四摄镜头模组,镜头在闪光灯两边,被一分为二,中间还有100X的字样,呈现出一种秩序之感。其次,荣耀Magic7很有可能延续保时捷版本,进一步加深品牌之间合作,主打超高端。 结合以上信息来看本次AI和设计将是荣耀Magic7系列的重点,来到近段时间,随着荣耀Magic7系列似乎发布日期即将到了,曝光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像是通信、电池续航、屏幕,影像系统也逐步曝光。 核心硬件方面,有数码博主称荣耀Magic7全系将搭载骁龙8Gen4,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系列或是首发骁龙8Gen4的旗舰产品,或许荣耀Magic7系列在性能方面的表现也会有进一步提升。 通信和续航方面,根据爆料此次全系还支持双卫星通信,能在无网络覆盖区域保持通信畅通。而在新一代青海湖电池技术的支持下,主打6000毫安时超大电池,同时支持100W有线快充和66W无线快充,续航体验也将得到大幅度提升。 影像方面,按照已有信息来看,荣耀Magic7将搭载5000万像素主摄、5000万像素潜望式长焦和50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满足各种场景的拍摄需求,同时通过自研的影像架构和雅顾联名人像,进一步提升拍摄成像的质量,当然这还只是标准版,来到Pro版本具备1.8亿像素潜望式长焦镜头,或带来更好的远摄体验。 总体来看,随着外观、硬件、性能、影像的全面升级,荣耀Magic7或许将改变高端机的竞争格局。
丰田bZ3C:颜值担当还是实用性牺牲?
我愿称它为丰田纯电车的颜值担当 丰田汽车公司近日在中国市场上的电动化布局中再下一城,其全新紧凑型电动SUV——bZ3C的设计和细节遭到泄露。这款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电动汽车,标志着丰田在华电动化战略的进一步深化。bZ3C是由丰田与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及一汽合作开发的成果,这一合作无疑将为丰田在中国市场带来新的竞争力。 根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丰田bZ3C的尺寸为4780mm1866mm1510mm,轴距达到2880mm,与现款一汽丰田bZ3尺寸相近。这款紧凑型纯电SUV采用了溜背式跨界造型,其车身尺寸与特斯拉Model Y相似,但整备质量控制在了1920kg,看得出来丰田在车辆轻量化方面的努力。 图片来自丰田官网 在外观设计上,bZ3C采用了丰田家族最新的设计语言。前脸为封闭式设计,符合新能源车型的主流趋势,C型前大灯组及贯穿灯带不仅增强了视觉冲击力,也提升了辨识度。车牌下方的散热口和两侧的设计造型点缀,以及前机盖上隆起的肋线,都展现出了车辆的力量感。 车身侧面,bZ3C的整体造型张力十足,车顶类似轿跑车型,夸张的腰线和凹凸设计营造出力量感十足的车身。溜背式设计配合超窄窗边框,赋予了车辆未来感。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圈的设计,也有助于提升车辆的续航里程。 尾部设计同样引人注目,细条形贯穿式尾灯从两侧向下弯折,增加了视觉宽度,灯条下方向内收紧,营造出肌肉感十足的车尾。后挡风玻璃延伸至D柱位置,为车内提供了更好的采光和视野。底部的渐变式网格纹理设计,也为车辆增添了动感。 尽管官方尚未披露太多动力信息,但根据工信部的信息,一汽丰田bZ3C将采用弗迪动力的磷酸铁锂电池,搭载型号为TZ200XS004的驱动电机,单次充电续航里程以中国CLTC为准,可行驶500~600公里。电机可发挥268马力(200kW)的功率,为这款电动SUV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图片来自工信部 相比bZ3和bZ4X,bZ3C的设计更加帅气,甚至在我看来,可以称得上是丰田家族的颜值担当,但这么有视觉冲击力的溜背造型会带来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那就是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后备箱空间会被大幅度压缩,实际的表现如何还得实际体验一番。其次在此前的bZ3和bZ4X上就有不少被人吐槽的设计,人机工程学做的很不丰田,希望在bZ3C上有所提升,最后就是在定价和配置上就大可不必那么丰田,但愿“多点诚意,少份韭菜”。
格力大举进军汽车业:是野心还是冒进?
格力汽车来了 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格力电器的一举一动都备受关注。10月11日,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标志着格力电器在汽车领域的又一次重要布局。这家新公司的注册资本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科技推广、应用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智能机器人研发、软件开发等多个领域,同时,也包括了汽车零部件的研发。 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成立,是格力电器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多年积累的延伸。资料显示,该公司由格力电器的全资子公司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和上海捷英途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分别持股51%和49%。 图片来自企查查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自2015年起便专注于工业机器人、数控机床等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研发和应用,已与全球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建立了紧密联系,为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提供装备支撑。 格力电器在汽车领域的探索并非首次。早在2016年,格力就推出了银隆汽车品牌,涉足纯电SUV、MPV等家用车型。尽管其外观设计借鉴了老款奔驰Smart、丰田阿尔法等车型,具有一定的辨识度,但市场表现并不理想。格力汽车曾在北京、天津等多个大城市进行销售,然而跨界造车的难度可见一斑。 图片来自官方 该车型上市之初售价为15.8万,如今已降至5万,且为全新未使用车辆。 现如今上海格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正式成立,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董明珠卷土重来的决心,这个决策是相当的大胆,或许是看到雷军的小米汽车现如今的热销,分外眼红。但汽车圈又有几个小米呢? 可能是当老板的都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强于同行,迷之自信是当老板的“基本素养”,我相信格力造车这个消息一旦传播开,热度不会低于小米,但更多的是不被看好,冷嘲热讽的语气。无论如何,多一位竞争者加入,就会多一个选择,也能推动行业的发展,不过要说压力最大的非日系车莫属,毕竟格力汽车的空调能力是不需要怀疑的。
Robotaxi大爆发!“萝卜”越来越多,网约车平台如何迎战?
Robotaxi本不是新鲜的名词,却在近期被再一次引爆。 不久前,特斯拉召开发布会,一口气公布了两款面向自动驾驶时代的Robotaxi和Robovan,预计2026年投产。电车通昨日对发布会进行了解读和报道,总体而言就是马斯克给未来自动驾驶画了个“大饼”,没什么技术方面的介绍,但自动驾驶“萝卜”们成功引起了外界的注意。 成熟可靠的自动驾驶方案可替代人力驾驶,对乘客而言就是车里多了一个座位,但对于网约车平台和驾驶员而言,则会有一种无形的压力。 最浅显的道理是,汽车逐渐脱离人力驾驶,基于Robotaxi的自动化服务体系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网约车模式,后者将会面临被颠覆的局面。 但去中心化、智能化、共享化的Robotaxi时代不可逆,人工智能进一步深化,自动驾驶公司和AI型汽车制造商不断涌入Robotaxi和无人化出行赛道,这让网约车平台感到压力,也推动着他们拥抱智能化出行。 新概念出行方式照进现实,网约车、出租车平台又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吗? Robotaxi大爆发,自动驾驶赛道日益拥挤 其实许多和Robotaxi相关的布局,都是“闷声发大财”,看似声量不高,却已经走了很多年。 多年前,自动驾驶和Robotaxi掀起一阵热潮,一众自动驾驶公司卷进赛道,吸引了许多资本进驻。但因为技术落地、市场接受度、缺乏相关法规和标准等方面存在诸多阻力,无人自动驾驶车辆的应用长期处于Demo阶段,导致了一波资本退潮,如今只有少量公司获得了试运营的资质,比如百度Apollo旗下的萝卜快跑。 再加上早期自动驾驶技术开发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资金,一方面要推动自动驾驶硬件研发,另一方面软件算法的优化和改进也是一场对自动驾驶公司考验极大的长跑运动。 (图片来自电车通摄制) 电车通曾参加过萝卜快跑的活动,体验过第五代的百度Apollo无人驾驶车辆,实话说整体乘坐体验很惊艳,配套的服务体系做得相对健全,在武汉的部分路段还可以实现无人监管的点到点接送。 此外,我们也体验过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国内公司的Robotaxi,总体来说在对应的运营范围内,他们的表现都十分稳定且高效,而且各具备一套完善的远程车控方案。除了停车点不太好找、缺少点“人情味”外,基本做到了网约车级别的服务体验。 但随着端到端大模型走入自动驾驶行业,培养一套高度可用的自动驾驶模型,已经比以前要高效很多,也帮助许多造车新势力的高阶智驾,完成了从高精地图到AI大模型的蜕变。 再加上经历长时间的积累以及用户端的数据贡献,这些从辅助驾驶做起的新势力,也具备了L3级甚至更高的自动驾驶技术。 有了端到端大模型,道路数据的多少,决定了软件算法的高度,也让自动驾驶公司和智能汽车公司看到了未来无人化驾驶普及,或者是说看到了无人驾驶更早实现商业化的希望。 专注于AI领域的造车新势力,由于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具备更多技术,也开始了各自的Robotaxi布局。昨天有特斯拉的Cybercab和Robovan发布,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也公开表示,将在2026年推出有竞争力的Robotaxi,并不介入运营。 这些自动驾驶公司和造车新势力在软件方面本身也是一种优势,有能力基于Robotaxi打造一套自己的软件服务体系,而不需要依赖现有的网约车平台。 在未来,Robotaxi可能会分为两大阵营,一方是前几年坚持自动驾驶的公司,另一方则是在AI储备深厚的造车新势力,Robotaxi爆发只是时间问题,并且这个节点可能离我们很近,就在2026年。 再过不久,Robotaxi就能自己去跑出租车了,一些自动驾驶公司也能做到不依靠网约车平台发展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届时必定会对网约车平台造成冲击。 那么,网约车公司是如何应对Robotaxi的浪潮呢? 靠合作取长补短,网约车平台积极拥抱明天 事实上,许多自动驾驶公司大多数没有生产汽车的条件,他们打造的Robotaxi,很大程度上依赖现有的驾驶平台。早期的Robotaxi,都是自动驾驶公司提供对应的解决方案,与某个品牌的车型深度绑定,形成的一台无人车。 直到如今,自动驾驶公司有了更多定制的权限,会和车企深度定义,定制专门的自动驾驶车型。但说到底,目前许多Robotaxi都是基于合作关系合作的车型,主打“取长补短”。 网约车平台也一样,发展Robotaxi也需要和车企通力合作,就比如美国网约车公司Lyft曾与谷歌Waymo达成合作,组建了一支自己的无人网约车车队。Lyft的合作对象并非只有一个,这家公司还和Motional一同在拉斯维加斯推出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自动驾驶技术由Motional支持。 (图片来自Lyft) Uber更是“多条腿走路”的典范,不仅和比亚迪、特斯拉合作引进电动车,也与Waymo、文远知行、比亚迪和Cruise合作,合作模式不同,比如Uber计划与比亚迪合作开发自动驾驶汽车,并部署到Uber平台上。 雷科技创始人罗超认为,谷歌Waymo与Lyft合作,主要还是因为后者有足够的用户群体和叫车需求,但Waymo却不具备这些优势,二者的合作可以说是将两者长板结合,达到“1+1>2”的效果。 在国内,拥有网约车业务的平台也在打造自己的“Robotaxi生态圈”,网约车头部平台滴滴在自动驾驶领域做过许多尝试,比如DiDi Neuron概念车、自动驾驶核心硬件“北曜Beta”激光雷达和三域融合计算平台“Orca虎鲸”。在Robotaxi上,滴滴也在推动与广汽埃安的合作,成立首家合资公司安滴科技,共同研发自动驾驶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首款商业化L4车型。 根据官方公开的信息,首款合作无人车定位为跨界SUV,基于广汽埃安AEP 3.0高端纯电专属平台打造,融入滴滴自动驾驶全套无人驾驶软硬件技术方案。可以说,滴滴和车企的合作,加速了无人车落地和商业化的进程。但随着孟醒的离职,双方的合作进度也有可能受到影响。 高德地图也在自动驾驶领域与AutoX展开了合作,目前在上海启动了无人驾驶网约车体验活动。二者还深度合作,在上海嘉定区建立了无人驾驶商业示范运营区。类似网约车平台发力自动驾驶的案例不在少数,比如如祺出行,其自动驾驶是广汽集团和腾讯合力的结果,运营时间已经超过20080小时,覆盖545个站点。 可以说网约车平台已有应对之策,虽然国内公司的进度相对较慢,但借助合作模式,对未来的Robotaxi运营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迎接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 因为对于许多自动驾驶公司而言,自动驾驶“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旦法规完善,并且开放无人驾驶的发展,他们可以马上投放使用。网约车平台虽然还能靠现有的规模维持优势,但自动驾驶时代,谁都不想输在起跑线。 没有自己的“萝卜”,网约车平台注定被淘汰 出租车司机与无人驾驶出租车曾在武汉市展开过一次较量。 结论就是无人驾驶出租车的服务质量和乘坐感受并不逊色于前者,一定程度上二者可以形成平替的关系,并且AI主导的自动驾驶,理论上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从业网约车的驾驶员直呼“压力山大”,他们认为自己会被自动驾驶代替,但没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但目前来看,无人驾驶的出租车也会存在问题,一方面是道路决策上可能不如“老司机”灵活,熟悉道路的后者可能会找到更快的路径,帮助乘客更快到达。另一方面,自动驾驶车辆暂时还不能接受临时调度,有时候会因为一辆无人驾驶车停在路中间,引起整条路大堵车。整体而言,以现阶段的道路规则来说,人驾还有自己的优势。 而摆在Robotaxi面前的,还有法规、技术落地、商业化、市场接受度、事故后定责等各种难题,现有的“游戏规则”更多针对的是人驾的场景。Robotaxi起势迅猛,但还未真正迎来属于它的时代,处于Demo阶段的自动驾驶公司和特斯拉们,还将持续蛰伏。 这段期间是网约车平台积极布局无人驾驶的关键,“起跑线”还未划定,大家都没办法抢跑。Robotaxi彻底放开商用之前,网约车平台还有机会,利用自身优势与车企结合,加快Robotaxi推进,能力强的也可以自起炉灶,独立打造Robotaxi的商业闭环,积极布局未来。 对于网约车司机而言,自动驾驶会影响到他们的就业,但新事物的发展必然伴随就业机遇。据小通所知,无人驾驶车辆也需要远程监控的人员,这可能是一种新的就业出路。再或者就如马斯克想象中的那样,买几辆Cybercab,闲置时共享给出租车平台,并从中获得收益,只要商业模式跑通,不失为一种方式。 驾驶无人化是大趋势,经验丰富的驾驶公司做好准备,AI智能汽车公司也正在借助自身优势发力Robotaxi,出租车和网约车都是公共出行的重要组成,大家都不希望他们被自动驾驶浪潮所淹没。
售价1800万 限量399台!我佩服迈凯伦做超跑的勇气
10 月 6 日,就前两天大家还在国庆 happy 的时候,迈凯伦 “ 悄咪咪 ” 地发布了全新超跑 W1 。 同样是最顶尖的 “1” 系列,相比于当年 P1 在巴黎车展上万众瞩目,这次 W1 多少是有点没排面了哦。 甚至这个外观,有一丢丢像。。。U9 ? 其实,那天是他们获得首个 F1 车手兼制造商双料冠军的 50 周年纪念日,选这么个日子,除了致敬一下历史以外,更重要的是, W1 这次想主打一个极致性能。 迈凯伦给这车装上了祖传的 4.0L 双涡轮增压大 V8 ,经过重新设计后,可以爆发出 912Ps 的马力,同时,他们还往里塞了一台源自 F1 赛车、 342Ps 、最大转速 24000 转的电机。两者结合,可以提供 1340N·m 的扭矩,综合马力达到了 1258Ps 。 光念参数有点抽象,就这么说吧,在电车马力膨胀的现在, W1 零百 2.7 秒已经不足为奇,甚至还不如自家的 Artura ( 2.6s ),但是 0-300km/h 只需要 12.7 秒,极速 350 km/h ,这就真的是贴地飞行了。 这么变态的数据,价格自然也是拉爆。这车全球限量 399 台,售价约为 200w 英镑( 折合人民币 1848 w ),在发布前就已经被预订完了。 卖这么好,那我的车库很快就能有一台了,嘻嘻。 游戏地平线 4 迈凯伦 P1 但是,由于三神车之一的 P1 实在过于经典,这几天网络上对 W1 的设计,尤其是外观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可是在脖子哥看来,人家迈凯伦这不还是原来的味道,原来的配方嘛。 当初他们能和法拉利 LaFerrari 、保时捷 918 平起平坐,靠的就是小作坊的那种疯批精神。而现在 W1 略微牺牲了外观,为了速度拼命堆空气动力学设计,就是秉承着 “ 功能决定设计 ” 的理念没有改变。来来来,咱们一起品鉴一下这辆人类汽车工业的结晶。迈凯伦三代街道超跑( 从左往右:F1 、 P1 、 W1 ) 首先这次 W1 的宣传色用了迈凯伦经典的橙色,橙色与黑色的搭配之下非常显眼,而且和 P1 那种整体化不同,在 W1 上这意味着两个不同的功能区。橙色部分用丰富的线条,赋予车子更多艺术化、情绪化的设计,而黑色部分的车身则更多是有实用功能的部件。 就比如变化最明显的车头,橙色区域用了大量平直的线条,车灯也是水平翻转了一下,给人一种很强的俯冲感。黑色区域则是各式各样的风道,像中间那个镂空的 “ 前备箱 ” ,车灯下面的黑色长条,还有下面一整块包围都是镂空的,这些设计在以前的 P1 上是不会做得那么夸张的。以前的笑脸迈凯伦 P1 顺着风的轨迹来到 W1 的侧面,简直就是风的具象化。先看前轮,前轴中心点的正上方恰好就是前翼子板的最高点,这样一来车身的流线会更好看,另外就是驾驶员在弯道中能够根据翼子板的位置清晰知道自己车轮的位置,以便控制车身姿态。 然后流线到了后视镜的位置开始分出两条曲线,一条上扬的窗线延伸到车尾,赋予车身动感。另一条朝下的线条则是把空气绕过挡风玻璃后的形状给描绘出来,黑色的部分则是气流绕过车轮后的形状,两股气流最终汇聚在车门后侧以迈凯伦 logo 为灵感设计的大风道里。 这样设计除了美观,最主要的还是实用。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超跑是怎么进气和散热的,咱们的家用车一般都是前置发动机,所以空气从车头隔栅进去就是了。但是超跑的发动机大多设置在座舱后面,所以大多会采用类似 F1 赛车一样的侧箱进气。所以,当宽体的车身正面撞击空气的时候,狭窄的风道会引导空气通过,并产生冲压效应,这样经过挤压之后流速加快,空气就会涌进两侧的进气口,散热效果更佳,进气量也更大了。 在这个过程中,迈凯伦再次体现了工程和设计的结合,把空气动力学运用到极致。 根据 P1 设计师弗兰克 · 斯蒂芬森的说法,当初他们除了两侧的进气口,还在车顶安排了一个小小的涡轮进气口,他们称之为 “ 吸管区域 ” ,增加空气的利用效率的同时,也使得在俯视车子的时候更有张力。 到了车子的尾部,其实迈凯伦当初在设计 P1 的时候就考虑过取消尾灯,不过最后还是因为法规限制妥协了,成了现在这样细细一条的样子。这样细长的尾灯既可以减重,又能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这是一台迈凯伦。从正后方看,跟车身无缝衔接,顶级。 而且这次 W1 开创性的将尾翼也做成了尾灯区域的一部分,在打开赛道模式之后,这个由四个电机控制的尾翼就会根据车速主动打开并实现 4 向调节,最大可以向后延伸 30cm ,以及产生 1000kg 的下压力。 啊?这又是什么黑科技? 额,迈凯伦在视频里面没说清楚,实际上是打开赛道模式之后, W1 的悬架会跟尾翼一起联动,降低车身高度,前悬架会降低 3.7cm ,后悬架会降低 1.7cm 。目前迈凯伦并没有说明具体的离地间隙会有多低,但是参考 P1 只有 5 厘米的话,估计 W1 还会更夸张。之所以趴得那么低,为的就是用上源自 F1 的技术——地面效应。 这就好比咱们初中物理的经典实验吹纸片,当车子趴的足够低,空气在底盘下面流通的速度加快,和车身上方形成了压强差,这样车子就会被死死摁在地上,提升了车子的操控跟稳定性。 而且为了增加地面效应的效果,这次 W1 还首次采用了 Aerocell 座舱,把底盘做成像赛车那样的 “U” 形,前后高,中间更低,地面效应就会更加明显。就是座椅直接集成在单体壳上无法调节,只能调踏板和方向盘了。 为了极致的性能,除了空气动力学,迈凯伦在一些咱们看不见的地方也是抠出花来了。比如轻量化,碳纤维啥的都是基操,前悬用的是钛合金杆 +3D 打印;电子刹车集成在一个卡钳上,减重又省空间;连燃油车常见的启动电机和发电机都给抠掉,全部交给这套源自 F1 的 E-module 混动系统负责。 左删右减, W1 整车只有 1399 公斤重,比起 P1 成功减肥近 200 斤,推重比接近 1 :1 ,可怕。 最后再来说说这个内饰吧。这么厚的桶椅,多设计一层的腰托、膝部侧面的包裹,纯纯驾驶者之车。但就以脖子哥我的审美哈,迈凯伦这仪表盘和横着来的转速表一直都不太合我口味,我感觉超跑还得是圆表嘛。( 咱们先前写的布加迪陀飞轮就挺帅的 ) 以上种种为了驾驶而服务的设计,组合起来就是世界三大 Hyper car ,迈凯伦 P1 的继任者:W1 。由于还是刚刚发布,具体赛道成绩如何咱们暂时还不清楚,但根据官方自己所说,在意大利的 Nardo 赛道, W1 比自家的 Senna 快了三秒多。。。迈凯伦 Senna 不知道差友们看完这车啥感受,确实,从外观来看,新的 W1 设计有点像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平直的线条带来的感觉过于凶狠,没有 P1 那种每一笔都是迈凯伦的痕迹。 毕竟当初对猎豹、旗鱼等仿生学的运用使得 P1 的 “ 骨骼 ” 看起来就像外星飞船一样精致,以至于到现在过了十多年了都丝毫不过时。 但是,纵观现在超跑的设计趋势,其实大家都是在奔着赛化方面前进的,就好比阿斯顿马丁的 Valkyrie 、奔驰的 AMG ONE ,直接就是把自家 F1 车队的东西通通往里塞,奔驰更是不装了, F1 的那个 1.6T V6 直接拿过来,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造出来一台能够合法上路的 F1 赛车。 阿斯顿马丁 Valkyrie 奔驰 AMG ONE 而迈凯伦,论底蕴比不过法拉利、保时捷,这时再不推出一台极致的赛道利器,恐怕这个宝座就得拱手让人了。 诶,就 9 月, AMG ONE 又双叕刷新纽北最快量产车圈速记录,直接把时间提升到 6 分 30 内( 6 ′ 29 ″ 090 ),这下迈凯伦咋办呢?别想着美不美咯,能不能捍卫三神的地位,就看接下来 W1 的圈速了。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今天之前锁单的所有S07,争取本月全面排入生产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今日公布了深蓝 S07 交付进展,并重点分享了 19 寸轮毂车型交付情况。 IT之家汇总如下: 一,南京工厂生产和 S07 交付情况 九月下旬南京工厂启动双班以来,在确保高质量生产的情况下,产能在稳步爬坡,目前产能已经达到 600 台 / 天,其中国内车型 450 台 / 天,海外车型 150 台 / 天。所以目前国内单日交付量,已经从 8-9 月的 300 多台 / 天,上升到 400 多台 / 天。 大家可能会关心,为什么 S07 国内订单多的情况下,要着急生产海外车型。其实,海外订单是 7 月中旬生成的。S07 国内上市后,订单很热,所以海外订单一直没有排产。直到启动双班后,才陆续排入生产,以确保按承诺的今年内这个时间点(海上船期普遍在 1.5-2 个月),把车辆发到海外并交付给用户。 预计 17 号,这一阶段海外订单的集中生产结束。南京工厂单日总产能也会进一步上升到 680-700 台每天。S07 国内交付量也会从目前 400 多台 / 天进一步上升到 600 多台 / 天。 二,19 寸轮毂车型交付情况 目前 S07 国内订单,19 寸和 20 寸轮毂的占比约为 50%:50%。拉通 S07 上市到现在所有生产交付情况,也是 19 寸和 20 寸轮毂基本占比 50%:50%。 从 S07 上市以来所有订单的排产满足率来说:满足率最高的其实是 19 寸增程,大概达到 80%(最近产生的新订单正在等待排产);其次是 20 寸增程和纯电,大概达到 75%(之前 20 寸轮毂产能有一点限制,累计满足率大概低 5%,目前已经完成爬产);最后是 19 寸纯电,大概 70% 水平。 大家之所以在关心 19 寸轮毂的交付问题,大概率是 19 寸纯电(19 寸纯电和 19 寸增程的轮毂样式和状态有差异)。从订单匹配率来说,19 寸纯电确实低了 5%–10%。主要受两个因素影响:一是 S07 国庆前后纯电订单上涨更厉害,纯电订单积压更多,19 寸纯电涨幅更明显;二是确实海外集中生产,19 寸纯电轮毂产能受到了一点约束。 目前,19 寸纯电轮毂已经新开一副模具。产能问题已经解决。我们快速生产满足大家的需求。 邓承浩还表示,今天之前锁单的所有 S07,争取本月全面排入生产: 我们全力以赴,今天之前锁单的所有 S07 用户,我们争取本月全面排入生产,快速给大家交付。 S07 上市以来,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我想给订单中心配备第二台试驾车(不少用户反馈,周末试驾排队时间长),到现在仍然没有资源来解决。 为了快速满足大家的交付需求,深蓝 S07 从九月下旬正式开启双班。我从 9 月初开始,每天晚上 10-11 点,已经和交付团队针对所有深蓝车型的保供生产交付情况,日例会推进。我承诺,我会带着团队,高效交付,高质量交付,请大家放心! 针对我们交付工作做得不好的地方,再次给大家诚挚致歉,我们会全力保供,全力生产,全力交付,服务好每个客户。 深蓝 S07 汽车于今年 7 月上市,车身尺寸为 4750/1930/1625mm,轴距为 2900mm;该车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版本,售价 14.99 万元起。 深蓝 S07 座舱内配备 AR-HUD 抬头显示系统、15.6 英寸中控屏和 12.3 英寸副驾屏幕,搭载高通骁龙 8155 芯片和 Deepal OS 系统。 深蓝 S07 部分车型搭载华为乾崑智驾 ADS SE 版,相比基础版增加 6 个超声波雷达、1 个前视摄像头、4 个侧视摄像头,拥有高速领航辅助和智能泊车辅助功能。
SpaceX星舰第五次发射成功升空
星舰升空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13日,美国中部时间周日7:25分(北京时间周日20:25分),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第五次试射巨型火箭“星舰”,并尝试使用“筷子”回收一级超重型火箭,也就是使用发射塔上的机械臂夹住火箭。 今年6月,星舰的第四次试飞基本成功,一级超重型火箭和二级星舰飞船都按照预定计划分别成功在墨西哥湾、印度洋溅落。星舰的第五次试飞原本预计要等到今年11月,因为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一直没有发放许可证。不过,SpaceX随后发文炮轰FAA,称其效率低下。结果,FAA在周六突然批准“星舰”的第五次试飞,因为SpaceX满足了亚轨道试飞所需的所有安全、环境和许可要求。 对于星舰的第五次试飞,SpaceX事先对隔热罩进行了全面改造,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实现完全、快速重复使用的目标,最大看点就是首次尝试回收一级超重型火箭,用发射塔上的两只被称为“筷子”的机械臂在半空中夹住一级超重型火箭,这个发射塔名为“Mechazilla”。超重型火箭高232英尺(约合71米),配备了33个猛禽发动机。与此同时,二级星舰飞船将再次尝试在印度洋受控溅落。 SpaceX 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认为这次发射任务的“野心大到疯狂”,并表示有“很大成功机会”。此次试飞测试的可重复使用技术可能会显著降低未来太空任务的成本和时间,这是SpaceX长期战略的关键部分。(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诺奖爆冷背后,“救命药”开发转向?
作者 | 陈广晶 编辑 | 苗正卿 “十一”假期后的这一周,最让人上头的,除了跌宕起伏的大盘,就属越来越任性的诺奖了。 继10月8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落在看似与物理毫无关系的“人工神经网络实现机器学习”,10月9日,原本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的大热门“蛋白预测”,又拿到了诺贝尔化学奖。 凭借上述两项神操作,诺贝尔奖又狠狠出了一次圈,吃瓜群众纷纷调侃“物理和化学没了”,“文学奖不会给ChatGPT吧”…… 而在生命科学领域,情况虽没这么严重,也称得上“意外”。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爆冷”落在了大众非常陌生的microRNA(微小RNA,也称miRNA)领域,GLP-1、CAR-T等“神药”纷纷落榜,让兴奋蹲守的媒体、产业人士和科技爱好者们都扑了一个空。 要知道,miRNA领域虽然是非常有分量的研究,一度也是诺奖大热门,但是18年前(2006年)已有类似研究获奖,而且2022年以来的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都授予了mRNA相关研究了。 “诺奖连续两年都授予RNA相关的研究领域,确实是比较罕见的。”南京应诺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郑维义博士告诉虎嗅。 同样地,同一年有两个奖项都授予人工智能领域的研究者,也开了先河。 在这些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获奖者背后,科学研究,特别是生命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新的阶段。 miRNA凭什么获诺奖 诺奖这个“回旋镖”终于打中miRNA了。 人体内50万亿个细胞,只有2%可以转录成编码mRNA(能够生产蛋白质),其他98%只能转录成非编码RNA(不能生产蛋白质)。miRNA是非编码RNA里的“望族”,人类约三分之一的基因都是由miRNA调节的,它们几乎参与到了所有生物学功能中。 但是miRNA的相关信息直到1993年才首次被发表出来,2000年以后就才逐渐受到科学界的重视,经过20多年发展关注热度几乎退尽,才终于获得了诺贝尔奖。如今,很多人对miRNA还是很陌生,甚至会将其与疫情期间火遍全球的新冠疫苗技术mRNA混为一谈。 事实上,miRNA和mRNA也确有渊源。首先他们来自同一个“家族”——小核酸分子(由20到30个核苷酸分子串联组成的短链RNA,其中mRNA是广义的小核酸,但不具有调节功能——虎嗅注)。 “细胞能对基因活性进行精确调节,对生命体正常活动至关重要,特别是对高等生物。”病毒学专家常荣山告诉虎嗅。 多细胞生物,从原始的单个细胞,经由配子、受精卵发育到成体,每一步的实现都需要特异的基因在外部环境、时间、空间上精确表达,这种调控就需要在基因组内由复杂、精细的“非结构基因”表达的核糖核酸(RNA)来完成,除了miRNA,还有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和shRNA等等。 这个家族的相关药物被称为小核酸药物,是通过RNA干扰(RNAi,也就是让部分遗传信息“沉默”)发挥药效。 当然家族成员也各有特色,比如:与mRNA不同,miRNA不编码蛋白质;siRNA是双链的,miRNA是单链的。 其次,mRNA和miRNA也是一对好“搭档”。 1980年代末,在哈佛大学做首席研究员的维克托·安博斯和当时还是哈佛医学院首席研究员的加里·鲁弗肯,在研究一种1mm长的蠕虫秀丽隐杆线虫时,发现了其体内两种基因之间存在负向调节关系。此后,为了找出背后机制,他们分别做了研究。 结果发现,lin-4基因产生了一种非常短的RNA分子,虽然没有生产蛋白质的代码,但是可以抑制另一个基因lin-14。 更多研究显示,这种非常短的RNA(也就是miRNA),并没有抑制lin-14基因产生mRNA,而是通过与其mRNA上的部分片段结合,使其无法生产相应蛋白质。他们也正是因此获得了诺奖。 miRNA其作用示意图。 来自:诺奖委员会官网 有趣的是,这样的调节作用不是“一对一”的,是“多对多”的。按照诺奖委员会的发文,一个miRNA可以调节多个不同基因的表达,一个基因可以被多个miRNA调节,从而协调和微调整个基因网络。另有研究显示,单个miRNA可以调控的基因数量甚至可以超过100个。 近年来针对哺乳动物miRNA-mRNA调控网络的研究发现,miRNA和mRNA网络的平衡对健康至关重要,一旦平衡被打破,就可能导致肿瘤、阿尔茨海默病等疾病的发生,还与人类器官衰老有关。研究者认为,人为控制miRNA的量使其与mRNA平衡,是治疗疾病的新路径。 现在已经发现并有记录的人类基因编码的miRNA就有1917种,这背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调节网络。 “一些难治疾病,更可能从这类药物中获益。”郑维义告诉虎嗅,许多罕见遗传病涉及特定基因表达异常,miRNA药物通过直接调控这些基因或其下游通路,具有高度特异性。 总体来说,miRNA 药物由于能够广泛调控多个基因、通路以及其更加精准的靶向性,在一些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疾病中展现了独特的治疗优势。这种多途径调节的能力使得miRNA在目前难以治疗的疾病领域(如癌症、神经系统疾病)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除了药物,研究者们也在尝试将miRNA用于肿瘤早筛等疾病预防领域;基于植物miRNA可以进入人体细胞参与调节基因的理论,甚至有不少中医药研究者在试图用miRNA,来解开中药调节人体机能的奥秘。 正如诺奖委员会官网所说,miRNAs的开创性发现出乎意料,并揭示了基因调控的新维度。在其背后,生命科学,乃至整个科学界,都在向更加复杂的方向发展。 向难治疾病发起挑战 在生命科学领域,除了AI这样有力的工具,方向也非常重要。miRNA似乎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它“多对多”的、令诺奖委员会都感到“惊讶”的基因调节机制,可将疾病治疗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这种多重通路的基因调控,称得上是疾病治疗的终极手段了。”郑维义告诉虎嗅。 从这个意义上讲,诺奖也算是在为彻底攻克难治疾病,向生命科学界吹响集结号了。 人类对抗疾病的能力在过去几十年里快速达到一个又一个的巅峰,平均寿命翻倍了,但是瓶颈也在显现——全球已有药品超过20万种,但是仍然有超过10000种疾病,约占所有疾病的90%以上,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除了罕见病,还有3000多种常见病。 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深,越来越高发的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心脑血管等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代谢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肿瘤等与免疫相关疾病,都成了令全球各国头疼的顽疾。 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仅心脑血管疾病每年就会导致1700多万人死亡;在美国,糖尿病早在2003年每年消耗的医疗费用就超过了千亿美元。 这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已经无法用单一靶点解释。同时,应用传统新药研发方式,成功率也降到了2%以下。这一切都指向,生命科学研究,需要有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出炉。 miRNA的“同族兄弟”siRNA、ASO(反义寡核苷酸,为人工设计的小核酸)等,都已经有至少20种药物获批了。这些药物在很多难治疾病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比如前两年因为“灵魂砍价”而声名大噪的诺西那生钠,就是ASO药物,它是全球首个SMA(脊髓性肌萎缩症,一种神经肌肉病)治疗药物。 相比之下,miRNA凭借多目标调节的优势,被认为更具潜力。如前所述,miRNA不仅与单基因相关的罕见病有关,也与复杂难治的常见病有关,也有调节衰老的作用,有望延长人类的健康生存寿命。 来自:诺奖委员会官网 全球miRNA进入临床的在研项目也有十几种,覆盖癌症、心脏病、干眼症、亨廷顿病、NASH等疾病。在中国,晶泰科技、米然生物、觅瑞集团等,也在药物、疾病诊断等方面有所布局。 不过,miRNA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款药物获批,此前还曾有进入二期临床的项目宣布终止或暂停。 “miRNA对序列的匹配要求不高,不需要像siRNA那样完全与目标基因匹配,有同时抑制多个靶基因的可能,但是脱靶风险也会增加。”悦康科创小核酸新药发现主管杨硕告诉虎嗅。这意味着,相关药品可能会有更多副作用。此外,“miRNA的修饰技术也是个问题,目前对这块儿的研究不多。”他说。 小核酸分子虽然可以在细胞内部做很多事情,但是它本身非常脆弱。有研究显示,未经修饰的小核酸分子,最多10分钟就会被血液核酸酶降解干净,还面临免疫系统的攻击。 除了用上递送系统这个“宇宙飞船”,给小核酸分子做修饰,就相当于给它们穿上“隐身衣”。这一策略在新冠mRNA疫苗中已经验证了,美国科学家卡塔林·卡里科和德鲁·魏斯曼还因其在mRNA修饰方面的贡献,获得了去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杨硕认为,miRNA领域研究迟迟没有突破,也与当前研究动力不足有关。“主要是siRNA目前的抑制效率已经很高了,大家可能没有动力去研究miRNA。” 虽然不像mRNA疫苗那样家喻户晓,siRNA也是小核酸药物领域的“当红炸子鸡”。据统计,小核酸药物总市场规模在2022年就已有约38亿美元,预计今年可以达到82亿美元。其中,siRNA在2018年到2023年短短6年间市场规模增长了132倍以上,预计2024年可达30亿美元。 而miRNA的开发前景和商业化前景还不清晰,确实难有竞争力。 在诺奖频繁爆冷背后,科学界低垂的果实已被采摘,单靠人力再难有新的突破,范式革命呼之欲出。 比如,在生命科学领域,抗体药的研发,从针对单一靶点的单抗药,正在向针对多靶点的双抗、三抗、四抗药物渗透,甚至展现出了比单抗更好的治疗潜力。不过,这也使药物研发难度呈几何级升高,催生了AI+制药技术的快速发展。 可以看到,继赛诺菲宣布“All-in-AI”后,阿斯利康、礼来、强生都在积极与AI公司合作。AI对分子的预测也从单纯的蛋白质结构的预测,发展到了对蛋白质与核酸等小分子组成的复合体结构的预测,进而实现对miRNA等化合物结构的预测、筛选。 这一次,前瞻性的诺奖把“冷落”多年的miRNA,重新推到了全球研究者、企业家、投资者的面前,也是在向业界发出“英雄帖”——能够通过修复基因来达到治愈疾病甚至人类延长健康寿命者,将是新的药物研发模式的开创者,也将是抢占未来先机的真正赢家。
梦境交流成真:研究人员实现人类首次梦中“对话”
IT之家 10 月 13 日消息,据 InterestingEngineering 报道,REMspace 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在梦境中进行意识交流,这一突破性进展标志着人类在意识交流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该研究证明,“清醒梦(lucid dream)”可以解锁新的沟通维度和人类的潜力。 据IT之家了解,清醒梦是一种特殊的梦境状态,做梦者在梦中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做梦。研究人员利用专门设计的设备,诱导两个人进入清醒梦状态,并成功交换了一条简单信息。 清醒梦是在快速眼动睡眠(REM sleep)期间出现的一种现象,具有广泛的潜在应用,从解决生理问题到学习新技能。REMspace 公司坚信,REM 睡眠将成为继人工智能之后的下一个重大突破,有潜力彻底改变人类文明。 REMspace 公司认为,REM 睡眠可以让个体沉浸在一个类似现实的状态中,在这个状态下,人们可以看到、听到、触摸、闻到、尝到、体验快乐和痛苦,甚至改变自己的身体和性别。与物理现实不同,REM 睡眠不受限制和规则的束缚。 9 月 24 日,两名参与者在各自家中入睡,他们的脑电波和其他多导睡眠监测数据由专门开发的设备远程追踪。当服务器检测到第一个参与者进入清醒梦时,会生成一个随机的 Remmyo 单词并通过耳机发送给他。参与者在梦中重复这个单词,他的回答被捕获并存储在服务器上。 8 分钟后,第二个参与者进入清醒梦,并收到了第一个参与者存储的消息。她在醒来后确认了这一信息,标志着有史以来人类第一次在梦中进行“聊天”。 这项突破性的实验成功实现了与电影《盗梦空间》中类似的概念。此外该公司声称,还有另外两个人能够通过他们的梦与服务器进行交流。 REMspace 公司还致力于实现实时梦境交流,虽然这可能很复杂,但该公司乐观地认为可以在几个月内实现。 REMspace 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Michael Raduga 表示:“昨天,在梦中进行交流似乎是科幻小说。明天,它将变得如此普遍,以至于我们无法想象没有这项技术的生活。” Raduga 强调,这为无数商业应用打开了大门,重塑了我们对梦境世界中的交流和互动的思考方式。
稳了!微信支付宝已可登录纯血鸿蒙,华为即将彻底告别安卓
近期,一则震撼人心的消息迅速传遍科技界:HarmonyOS NEXT,也就是大家口中的“纯血鸿蒙”已于10月8日开启公测。这一重大举措,明确宣告华为即将彻底与安卓系统分道扬镳,昂首迈向完全独立的全新发展纪元。 一直以来,华为矢志不渝地致力于打造一个完全自主可控、极致安全可靠的操作系统,全力挣脱对安卓系统的依赖。如今,这个宏伟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 展望未来,HarmonyOS NEXT将会适配华为所有的兼容设备,其中也包括市场上已有的设备。毫无疑问,这将为华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流畅、稳定且卓越的使用体验。 要知道,除了操作系统自身的卓越优势之外,生态与应用的精心构建更是华为迈向成功的关键钥匙。在刚刚过去的几个月里,中国移动互联网领域掀起了一场堪称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集体迁徙”浪潮。 根据华为终端云总裁朱勇刚在华为全联接大会2024上的介绍,消费者使用时长超过99.9%个的一万余个应用已经登录鸿蒙应用商店,涵盖教育、旅游、金融、购物、、社交、导航等垂直领域。 其中,备受大众关注的微信已经开启内测,预计在不久后就将上线公测。而支付宝鸿蒙版也已正式在鸿蒙应用市场亮相。 除了基本的支付功能外,还能实现小程序,一些没有及时登录鸿蒙NEXT的冷门APP也可以通过小程序实现。 历史上,众多科技巨头都曾试图打造移动操作系统,例如诺基亚的塞班、MEEGO,微软的脱胎于Windows Mobile的Windows Phone等等,最终成功的却只有苹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 华为深刻明白操作系统建设之路的艰难险阻,但却从未有过丝毫退缩。 朱勇刚坚定地表示:“鸿蒙生态建设绝不可能从零开始慢慢前行,起步就要成熟,就要达到别人历经17年逐步建设的水准。是众多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共同缔造了鸿蒙速度。” 回首往昔,当华为面临外部严酷制裁之际,始终坚定不移地秉持自主创新理念,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从5G技术的遥遥领先,到麒麟芯片的强势崛起,再到如今HarmonyOS NEXT的震撼推出,华为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何为坚韧不拔,何为创新精神。 电科技认为,华为HarmonyOS NEXT的闪亮推出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标志着中国在操作系统领域成功打破了国外操作系统的长期垄断格局,对保障国家信息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还将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蓬勃发展,包括芯片、软件、硬件等多个关键领域,为中国科技产业的升级转型注入强大的动力。 电科技(www.diankeji.com)是一家专注于全球TMT行业的领先资讯媒体。 作为今日头条青云计划、百家号百+计划获得者,2019百度数码年度作者、百家号科技领域最具人气作者、2019搜狗科技文化作者、2021百家号季度影响力创作者,曾荣获2013搜狐最佳行业媒体人、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北京赛季军、 2015年度光芒体验大奖、2015中国新媒体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2018百度动态年度实力红人等诸多大奖。 投稿、商务合作请联络微信公众号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文字版权归电科技所有,转载务必注明作者和出处;本站转载文章仅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电科技立场,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世界血栓日 超声波携手微气泡,科技助力溶解血栓
1856年,德国著名医学科学家鲁道夫·维尔肖教授首次提出了“血栓”这一概念。他指出,血管壁损伤、异常血流和异常的血液成分是血栓形成的“三大帮凶”。时光荏苒,160年过去了,这一理论依然如指南针般,指导着医学界对血栓的认知和治疗。 为了纪念维尔肖对血栓研究的贡献,2014年3月,国际血栓形成与止血学会(ISTH)将每年的10月13日——维尔肖的生日,定为“世界血栓日”。这个日子不仅是为了缅怀科学家的智慧,更希望通过它来唤醒大家对血栓的警觉,推动血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更加规范化。 2024年10月13日是第11个“世界血栓日”,今年的主题是“血栓与共病”。血栓就像潜伏在我们体内的一颗隐形炸弹。它是全球排名前三的致命心血管疾病——心梗、卒中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背后的黑手,令人防不胜防。它以“四高”著称——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和高死亡率,威胁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 血栓是什么? 简单来说,血栓就是血管里的“小疙瘩”。当血液在心脏或血管中形成凝块,或者某些血液成分凝聚成块,就形成了我们所说的血栓。 按照“地盘”来分,血栓有两大类: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就像一堆堵在血管里的“白沙子”,主要由血小板和少量纤维蛋白组成,而静脉血栓则更像是“红泥巴”,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和纤维蛋白。 血栓示意图。本文图片由作者供图 静脉血栓栓塞症——“红泥巴”的危害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一场“体内战争”,它主要由深静脉血栓(DVT)和肺栓塞(PE)组成。这两者像一对恶性双胞胎,常常联手威胁我们的健康。DVT通常出现在腿部或骨盆的深静脉中,可能引发腿部肿胀、疼痛以及皮肤发红。最可怕的是,这个“红泥巴”有时会脱落,跟随血流跑到肺部,阻塞肺动脉,进而引发致命的肺栓塞。 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 以下风险因素是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帮凶”,让它的威胁更大: 久坐不动或长时间卧床:想象一下你长时间乘坐飞机或火车时,双腿几乎一动不动,血液在腿部的流动变得缓慢,这正是血栓形成的温床。同样,在手术后的康复卧床期,长时间卧床休息也会增加血栓的风险。 外伤或手术:特别是涉及下肢或骨盆的外科手术,好比在你的血管里“修路”,这个过程可能会损伤血管壁,诱发血栓的形成。 肥胖:体重增加不仅是体形上的负担,还会对静脉施加更大的压力,就像水管里的水流因为堵塞而变得不通畅,增加了血栓的风险。 癌症:某些肿瘤就像血液的“麻烦制造者”,它们会刺激血液更容易凝固,导致血栓的风险上升。 怀孕和产后:在怀孕期间,荷尔蒙的变化加上不断增大的子宫会压迫静脉,导致血液循环变慢,这就像是在管道中人为制造了“瓶颈”,让血栓更容易形成。产后也是一个高风险时期,血液状态的改变使得血栓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有些人天生携带着易导致血液凝固的基因,这就像是内置了一个“隐患开关”,在特定条件下容易被触发,增加血栓的风险。 VTE药物治疗的最新进展 抗击血栓这场战役中,我们已经有了一些“老牌武器”,比如大家熟悉的华法林。这种药物就像一个“老兵”,通过阻止维生素K的还原,减少凝血因子的生成,从而让血液不那么容易凝结,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房颤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疗。 然而,这位“老兵”虽然可靠,但也有它的麻烦:需要频繁监测凝血指标,还得时刻关注与食物、药物的相互作用,简直像个时时刻刻都要调校的“古董车”,使用起来不是那么顺手。 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物(NOACs)就像一辆 “自动驾驶车”横空出世。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等NOACs不仅操作简单,不需要频繁检测,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比“老兵”华法林更安全,尤其是在减少出血风险上表现优异。 在治疗血栓的道路上,除了药物,医疗器械的快速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高科技“神器”,比如:从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到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CDT) CDT的原理有些像“定点爆破”。通过一根细长的导管,医生将溶栓药物直接送到血栓的核心位置,让药物在血栓周围开始“溶解行动”,而不需要全身药物作用。这种方法像在血栓周围放置了一个持续的“药物定时炸弹”,让血栓逐渐瓦解,减少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但就像所有“爆破行动”一样,CDT也有风险。局部出血、导管误穿血管、感染等风险始终存在,治疗时间也可能持续数天,这些都需要医生小心处理。 置管溶栓示意图。 经皮机械性血栓清除术(PMT) 与CDT相比,PMT更像是一场“硬核机械拆除行动”。医生通过导管将特殊的机械设备送到血栓位置,启动设备后,直接对血栓进行“物理拆除”。有些设备通过旋转装置“打碎”血栓,有的使用负压吸引系统“吸走”碎片,甚至还有像“电锯”一样的切割装置,把大块血栓切成小块。 这些设备好比是“超级工具箱”,从打碎到吸走,一气呵成,迅速恢复血管通畅。不过,这种“机械战斗”也有潜在的隐患——血管损伤、血栓碎片脱落引发新的栓塞,尤其是对陈旧性、已硬化的血栓,效果不如新鲜血栓好。因此,有时需要结合药物溶栓等手段一起使用。 目前的PMT器械可以大致分为两大类: 1. 单纯的PMT器械:这类器械就像是使用一根粗大的吸管来“吸走堵塞物”。导管通过血管直接接触血栓,然后利用强劲的吸力将其吸走,就好比疏通下水道时用大口径的管子把堵住的污垢直接抽走。效果如何取决于设备的吸力、管径大小与血管的匹配程度。 2. 网篮支架取栓:如果说单纯的吸力像“吸尘器”,那么网篮支架就像是“捕捞网”。它的网眼非常密集,可以将体积较大的血栓“捞出来”,尤其适合那些已经形成较大块的血栓。 吸栓导管在肺动脉吸栓示意图。 取栓网篮在髂、股静脉取栓示意图。 第二类PMT器械:双管齐下的“液体炮” 另一类PMT器械就更加“聪明”了,它不仅依靠机械力量,还能通过注射溶栓药物来增强效果。这类设备配备有特制的双腔导管,能够像“液体炮”一样,将溶栓药物高速喷射到导管的尖端,精准地瞄准血管内的血栓。这种高速喷射在导管尖端创造了一个局部低压区,利用真空效应(也叫伯努利效应),就像在血栓旁边“引爆”一股强劲的气流,瞬间击碎血栓,并将它们从血管中“吸”出去。这就好比用水枪冲击并带走附着在管道内壁的污垢,让血管迅速恢复通畅。 虽然PMT设备强大,但也有它的短板: 血管损伤:在狭窄的血管中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划伤或破坏血管,特别是脆弱血管,像修理老旧管道一样,操作不当容易出问题。 碎片脱落:打碎血栓时,碎片可能随血流“逃跑”到其他地方,造成新的栓塞。为此,医生通常使用过滤装置来防止“栓塞游击队”扩散。 陈旧血栓难清除:硬化的老血栓就像顽固污垢,即使是PMT也难彻底清除,通常需要结合溶栓药物才能搞定。 治疗VTE的新利器:超声波与微气泡的“联合大作战” 当谈到治疗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新型器械,不能不提到一种新技术:SonoThrombectomy System。它就像一支“联合部队”,集结了超声波、微气泡、低剂量溶栓药物和机械抽吸,协同作战,将血栓高效地一网打尽。 这个创新的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一根超声导管、一台机械血栓取栓器和抽吸鞘。其核心技术是利用微气泡和超声波的神奇配合——我们称之为微气泡介导的声血栓溶解(MMS)。这些微气泡可不是普通的气泡,它们是直径仅几微米的小泡泡,气体被脂质、蛋白质或聚合物外壳包裹,类似微型的“泡泡战士”,通过静脉注射进入血液循环,勇敢地前往血栓“战场”。 精准攻击:这些“泡泡战士”进入血液后,随着血流精准到达血栓的所在地。某些微气泡甚至被特别设计成能与血栓表面特定成分结合,增加其在目标位置的浓度,就像为战士们装备了“精准定位器”。 当微气泡到达战场时,外部的超声设备开始发射特定频率的超声波。此时,这些微气泡会受到超声波的影响,产生剧烈的振动、膨胀和收缩,这种现象被称为 “声空化效应”。在较高能量的情况下,微气泡甚至会发生爆裂,就像一颗颗“微型炸弹”在血栓周围爆破。 瓦解血栓:微气泡的剧烈振动和破裂,在血栓周围产生了强大的剪切力和微小的冲击波,直接摧毁血栓的结构。血栓在这些物理力量的冲击下变得松散,易于溶解,就像顽固的污垢在强力水流的冲刷下逐渐瓦解。与此同时,微气泡破裂时产生的局部压力和微流动还增加了血栓的“孔隙度”,让溶栓药物像“开闸放水”般更深地渗透到血栓内部,达到更佳的效果。 低剂量、更少副作用:由于微气泡的“神助攻”,医生只需要使用较低剂量的溶栓药物,就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这不仅减少了用药量,还降低了全身性出血等副作用的风险。微气泡和超声波的“黄金组合”,大大加速了血栓的溶解过程,迅速恢复血管的血流通畅,就像快速清除道路上的堵塞物,确保交通顺畅。 技术仍在完善:经过这场超声波与微气泡的联合攻击,溶解后的血栓碎片或被血流带走,或通过设备吸出体外,进一步缓解血管的阻塞。这一创新组合——超声波、微气泡和尿激酶——已经在初步的临床实验中展现了满意的效果。不过,正如所有新技术一样,这项治疗还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来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未来的前景无疑充满希望。 SonoThrombectomy System。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我们已经站在了抗击血栓的前沿。从传统的药物治疗到如今的超声波、微气泡“联合部队”,医学创新不断为我们提供更多、更安全的选择。虽然血栓依旧是潜伏在我们身体里的隐形杀手,但我们也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武器与之对抗。未来,随着更多技术的成熟和临床数据的积累,血栓将不再是无解的难题。 (作者祁宁,系外科学博士,主治医师,现工作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主要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手术与微创介入治疗,包括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下肢静脉曲张、动静脉血栓以及血管瘤等。作者杨文艳,主管护师,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血管外科护士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动静脉疾病围手术期护理,血栓类疾病的急危重症专科护理,老年患者居家自我康复。)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