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马斯克换新头像 满眼都是狗狗币
凤凰网科技讯 7月19日消息,特斯拉CEO马斯克刚刚更换了社交媒体的头像,新头像中马斯克戴着满眼都是狗狗币的墨镜。 马斯克新头像 马斯克社交媒体首页 据悉,在今年2月20日,马斯克曾将带有比特币符号的照片做头像。受此影响,比特币涨至57000美元/枚的高位,比特币市值也首次突破一万亿美元大关。 马斯克曾用头像 与马斯克为狗狗币摇旗呐喊相比,狗狗币两位创始人对自己“亲儿子”的态度要更有戏剧性。 凤凰网科技此前报道,在7月15日,狗狗币创始人之一@Jackson Palmer(杰克逊・帕尔默)连发多条推文对重返加密货币说不。 帕尔默将加密货币称之为“邪教”、资本主义中最糟糕的部分、是少数人通过不平等的方式剥削穷人的体现。令人讽刺的是,另一位狗狗币创始人比利・马库斯上月刚在社交媒体宣布自己将重返加密货币领域。 帕尔默推文 帕尔默的推文显示,表示自己绝对不会重返加密货币,他认为加密货币本质上是通过避税、减少监管和人为实施的稀缺性相结合来扩大其支持者的财富。 帕尔默表示,加密货币就像是采用了当今资本主义中最糟糕的部分,包含着腐败、欺诈、不平等。并声称应该引入政府监管与税收来保护普通人的权益。 帕尔默表示,尽管加密货币的支持者声称“去中心化”,但加密货币行业仍由一个强大的富人卡特尔控制。加密货币行业利用阴暗的商业关系网络、收买有影响力的人、媒体渠道撒钱来延续一个类似邪教的“快速致富”漏斗,旨在从经济困难和天真的人身上榨取更多钱。 狗狗币是澳大利亚企业家杰克逊·帕尔默和软件工程师比利·马库斯于2013年创建。狗狗币诞生之处本是嘲弄各种泛滥的加密货币以及“山寨币”。该项目围绕着具有象征意义的日本柴犬为头像的GOGE,据悉,这种自嘲的社区文化在早期加密货币采用者中特别受欢迎。 狗狗币的走红和暴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特斯拉CEO马斯克为其多次站台,从今年年初开始,马斯克就频繁的在社交媒体上宣传狗狗币(GOGE)。 马斯克2月4日推文 今年5月8日,马斯克在参与录制喜剧脱口秀节目《周六夜现场》时,当主持人开玩笑的问到“狗狗币是否是一场骗局”时,马斯克回答“是的,是一场骗局。”随即,狗狗币价格暴跌。 5月9日,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宣布将接受狗狗币支付。马斯克随即表示,该公司计划明年第一季度发射DOGE-1登月任务,该任务的费用将通过狗狗币支付。5月13日,马斯克又在推特上表示,他正在与狗狗币的开发人员合作,以提高系统交易效率。推文一出狗狗币的价格大幅上涨。 狗狗币创始人之一上月底宣布将重返加密货币领域。 比利・马库斯宣布重返加密货币 狗狗币的两位创始人从嘲讽比特币开始,一个重新拥抱加密货币,一个将加密货币视作“毒物”,完美的代表了对很多网友对加密货币的两中极端看法。狗狗币诞生的几年间市场情况变幻莫测,这两位创始人可谓是币圈最生动的案例。
信托业半年报出炉:平安信托以34.62亿净利居首,行业集中度提高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信托机构2021年上半年业绩出炉。 7月19日,中建投信托博士后工作站整理的最新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共有61家信托公司披露上半年财报。尚未披露上半年财报数据的7家信托机构包括四川信托、安信信托(600816.SH)、大业信托、山东国信(1697.HK)、新华信托、新时代信托、浙商金汇信托。 上半年数据显示,从净利润来看,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及五矿信托分别为行业前三名,分别为34.62亿元、20.11亿元、20.06亿元;华能信托、重庆信托、华润信托、光大信托、建信信托(母公司)、中航信托、江苏信托进入前十名行列,净利润分别为18.24亿元、18.09亿元、15.12亿元、13.98亿元、10.90亿元、10.80亿元、9.90亿元。 从业务收入来看,尽管今年在“两压一降”的监管环境下,头部信托机构的业务收入不降反升。 业绩数据显示,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前三名分别为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五矿信托,数据分别为63.10亿元、27.84亿元、27.57亿元,均有所增加;光大信托、华能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母公司)、重庆信托、爱建信托进入前十名行列,业务收入分别为26.55亿元、24.00亿元、21.49亿元、20.54亿元、12.94亿元、11.49亿元、10.63亿元。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表示,梳理61家信托公司的上半年经营业绩,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整体均实现了稳步增长,资本实力也整体提升,但行业集中度也有所提高。2018年以来,信托行业监管逐步趋严,进入转型发展期。从全行业来看,虽然信托资产规模下降,但信托资产结构有所优化,例如单一资金信托规模不断下降,主动管理信托规模有所上升等。信托资产结构的变化,表明信托公司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净利润在行业居首的平安信托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其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事务管理类信托计划规模同比压降506亿元,融资类信托计划规模同比压降545亿元,证券投资类资产规模同比上升815亿元。 平安信托表示,未来,其将坚决回归本源,顺应行业趋势和监管导向,树立“先服务、后金融”经营理念,聚焦自身能力和优势,将信托制度优势、传统投融资能力相结合,打造“服务+金融”新模式,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另一方面,从上述“中考”成绩单可见,信托行业分化仍在加剧。除了上述尚未披露半年报数据的7家信托机构外,上半年包括长城信托、东莞信托、国联信托、华宸信托、吉林信托、中泰信托、雪松信托等多家信托机构净利润不足亿元。其中雪松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仅54.34万元。另外,上半年民生信托、华信信托出现亏损。 按照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区间分布以1亿-5亿元最多,其次为5亿-10亿元、0-1亿元。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有9家,反映了行业头部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2021年上半年,共有3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在5亿元以下,低于5.65亿元的平均水平,占比约为60.66%。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称,当前,信托行业正在继续深化业务转型,通道类信托、融资类信托规模的压降将继续推进。虽然行业处于转型发展期,部分传统业务的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处于行业头部的信托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发展态势良好。信托公司应坚定业务转型信心,扎实推动信托业务回归本源。未来,业务转型进展顺利的信托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反映到关键业绩指标上。
一个“快递跑单王”的账单
✎ 天下网商记者 黄天然 在这个新一线城市,29岁的项凯是一家快递网点的“跑单王”。 为了对抗三伏天,他将起床时间提早至6点之前,赶在炎热吞没他的精力之前完成一天中最繁重的派件任务。由于中午闷热得厉害,网点负责人要求“小哥们”必须留出一小时来休整喘息,待到烈日稍收回锋芒,这个黝黑的90后男人又会继续自己的“暴走之路”,直至夜晚9点的灯火。 项凯不是没有想过离开这个行业。 在这座城市待了5年,足迹几乎都局限于方圆三公里内,他已经熟练到看一眼收件人名就能知道住址、3秒钟可以爬上一层楼,他相信自己天生适合做这份工作。 然而,彷徨总在工资单到来的那一刻发生:老家的爱人和孩子盼来了经济的补给,但于他而言,靠着一份不交“五险一金”、透支体力的工作,要留在这座城市,不敢想。 项凯的境遇,是当下中国数百万快递员的缩影。 近日,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快递员群体合法权益保障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快递群体权益保障的背后,是关于“快递员收入”和“社会保障与认同”的讨论。 据中国快递报社发布的《2020年全国快递员基层从业现状和从业满意度调查报告》,超五成快递员月收入不超过5000元,月收入超过1万元的仅占1.3%。按照全国300万快递员人数计算,能实现月入过万的仅为3.9万人,150多万快递员的月收入低于5000元。 循着这些数据,《天下网商》记者实地走访快递网点,陪快递小哥算一笔工作和生活的账。 拼不到的月入过万 快递员派送一件网购商品,能赚多少钱? 项凯所在网点给出了答案:小区派费一单1.2元,写字楼派费一单9毛钱,扣除派件罚款、电话话费和短信费、快递柜使用费以及车费等开支,平均一单下来,快递员净赚不到1元钱。 而在这1元钱一单的薄利背后,是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网点的15名“快递小哥”中,项凯是“派单王”,每天工作至少12小时。 项凯的6月工资单里,实际汇票、派件收入为14378元,刨去网点支出面单成本、开票税、中转费、三轮车租金和罚款等6714元。此外,项凯还有一部分收件收入。在片区内有一些做医疗器材和做灯具建材的公司,每天有30多票,一个件一般收客户4-5元,减掉网点底价和打包等费用,收一单约赚1-2元,项凯的6月收件费为1592元。 所以项凯的收入公式是:纯收入=派件费14378+收件费1592-各项支出6714元=9256元。 这份勉强接近1万元的收入,已是这个小型网点里最高的了。项凯说,网点快递员平均工资为6000-7000元左右。而由于网点流动性大,快递员基本没有“五险一金”等社保保障。除了留下用以支付房租和伙食等一千多元的基本生活费,项凯会把大部分工资节余交给老家抚养孩子。 按照这份收入,可以清楚地计算出项凯每月要付出的具体工作量: 至少需派件9800多票、收件1000多票,合计要经手上万包裹。在全月无休的条件下,项凯每天要完成300多票快递配送或揽收。这意味着,如果按照一天工作12小时计,每个快递包裹仅有2分钟的处理时间。 这看起来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一般人来说,在上千客户的片区里光找到收件人的所在地就需要1-2分钟,碰上没有电梯的老旧小区要求配送到家的客户,完成一个派件要花的时间更长。 为节省时间,项凯甚至已经熟练到看一眼收件人名就知道住址、3秒钟爬一层楼的速度。即使是在近来38℃的高温天里,他咬牙坚持没有减少送件量。为避免中暑,项凯会避开中午烈日灼人的时段,通过提早开始工作、延迟下班时间,来保证派件按时完成。 最怕的是“被罚款” 2016年,项凯只身一人离开老家安徽亳州,来到数百公里外的陌生城市打拼。新的落脚地,没有熟人、没有文凭,快递员为他提供了迅速融入这座城市的身份。 在交通网络发达的今天,数百公里不算远。但过去的5年,项凯几乎全年无休,除了过年回乡和家人短暂相聚,不敢生病,也没有任何娱乐生活。“以前过年能回去多待几天,现在春节也要送货,基本上回去两三天就得回来,要不然客户就有可能被抢走。” 繁忙的工作、和家人的分离,这些辛苦和思念,项凯都能克服。令这个男人难受和焦虑的,是客户投诉导致的“被罚款”。 尽管已是一刻不得闲,项凯还是会收到一些收件人的电话,或询问责备“为什么上午就显示在派送,到了晚上还没送到?”“为什么没有送到家里来,要放丰巢快递柜里?” 面对这些电话,他一般都会耐心解释,但最怕的就是不打电话、直接向公司投诉的客户。一旦投诉被认定合理,就会面临100元罚款,如果投诉到邮政管理局,罚款更是500元起步。 除了派件及时性,虚假投递、包裹破损、态度不佳、用户差评……都会导致罚款。一些客户还会仗着罚款规则,对快递员提出苛刻的要求,甚至制造丢件的假象“敲诈”快递员。由于缺乏保护机制,快递员往往只能默默承受。 “我们也很想从客户那里获得些暖意或是被尊重的感觉。”项凯说。 6月,项凯的工资清单里就有因“虚假投递”产生的罚款。为赶派送时间,他一不小心误点了“一键签收”选项,原本放在收发室代收包裹标注成“本人签收”。虽没丢件,但收件人不依不饶,一个电话直接投诉到了公司。项凯因此被罚100元,半天的辛劳打了水漂。 “很难保证一个月没有任何罚款,现在公司都是‘以罚代管’的模式,遇上苛刻的用户只能自认倒霉。”项凯说,他的网点里曾有因不堪罚款而辞职的快递员。“因不熟悉业务被罚款5000多元,数额甚至超过了当月收入。” “不涨价一起等死” 尽管单量逐年增多,但项凯明显感到钱越来越难赚: 派费和收件费的价格在不断降低。尤其是收件费,原本向客户收取7-8元一件的价格,现在价格被竞争对手压得越来越低,已经降到了4-5元。 按照该快递公司的考核标准,如果网点没有实现一年20%的单量提升,不足的将被扣钱。所以,即使是被压到无利可图的收件业务,为了不丢客户、完成考核增量,也要咬牙拿下来。这些都让项凯任务量变得更大,而收入却并无提升的空间。 从业20多年的“老快递人”文滨也对此深有感触。 20年前跑快递,文滨很有自豪感。2000年快递员的工资能拿到千把元,一个包裹利润有3-4元,一个月派个300票日子就过得很舒坦。 在文滨的记忆中,2010-2012年是快递的黄金时期,当时快递员月收入平均有七八千,不比在写字楼里的白领差,更比干农活赚得多好几倍,年赚三五百万的大型网点也不少见。 但他没想到,这个行业如今出现太多未知数。 2017年开始,快递行业结束了业务量年均50%的高速增长,增速下降到25%左右。行业蛋糕缩水,各家快递公司想要继续保持20%-30%的增长,只有靠价格战厮杀、疯狂内卷抢市场。 前些日子,快递行业再次因新入局者极兔速递燃起激烈战火。极兔并没有更具优势的商业模式或效率更优的物流解决方案,而是以一己之力,将各家公司之间原本“少赚不亏”的价格战,拉到了“大家一起亏,看谁扛得久”的烧钱战之中。 在电商重镇义乌,极兔甚至一度打出“8毛钱发全国”史无前例的最低价,不惜以亏本价格吸引中小商家客户。 迫于压力,各家快递公司都不断降低价格,配送的利润空间被一再挤压。据今年5月经营月报显示,顺丰单票收入相比两年多以前下降30%以上,而韵达、圆通、申通的单票收入均同比下降,低至2.02元、2.04元和2.07元。目前市占率最高的中通快递,其一季度财报显示,单票价格同比下降了12.4%。 顺丰近日发布的业绩报告显示,2021年上半年,顺丰归母净利润预计在6.4亿 -8.3 亿元之间,同比下滑了八成左右。 “现在已经不能用刺刀见红来形容,是伤筋动骨了。利润杀到这么低,就是谁涨价谁先死、不涨价一起等死的状态。”文滨说。 文滨告诉记者,有很多快递网点,现在都做不到盈利,甚至部分网点已经出现停运、“爆仓”的情况。 “招人难”,是网点面临的又一难题。以前,看到快递点的门头,就会有人找上门来问“要不要招快递员”,而现在,快递员这一“全年无休、薪酬不算高”的辛苦行当,已经没有太大吸引力。干到两年以上,基本就算是老员工了。 谁来心疼快递小哥? 中国快递,在世界上一直被视作“不可思议的神话”。 据国家邮政局数据监测,今年上半年,中国快递业务量已突破500亿件,比2018年首次达到500亿件提前近半年,比2020年提前约2个月。 快递行业规模和速度的崛起,激活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这背后,有物流各个环节智能化的提升,也有活跃于末端配送的300多万快递小哥的功劳。 然而,行业中难以刹车的价格战和尚不完善的保障机制,令快递从业者们备受煎熬。 近日七部门联合印发的《意见》,着眼于保障快递员合理的劳动报酬,让快递员享受更好的社会保障、社会认同,提出了制定派费核算指引、制定劳动定额、纠治差异化派费、遏制“以罚代管”等四个方面的针对性举措。 比如,国家邮政局已经指导中国快递协会在部分城市开展末端派费核算试点;对于超出劳动定额的情况,将引导快递企业考虑工作时间和工资收入等因素,让快递员拥有相应的劳动报酬。 多家快递公司也在行动。比如,有的宣布出资建立“快递小哥关爱基金”,有的表示要开始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 政策的落地,本质上在于促使整个行业回归理性、健康持续发展。 国庆70周年庆典的群众游行队伍当中,有1000名快递小哥。当时媒体评论:他们是新时代新职业的代表,首次亮相群众游行活动,说明人群的职业构成越来越多元化,折射出70年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记者告诉项凯最新的政策动向时,他猛喝了几口水,若有所思。原本,他有些动摇:如果收入下降得厉害、跑不动了,他或许会考虑去送外卖。但如今,他有了新的盼头。 下午两点,项凯骑上装满快递包裹的三轮车,冲向烈日。
电池存隐患 欧拉IQ被召回!孚能回应:不是我的
7月16日,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 计划指出,自2021年7月16日起,召回2018年7月7日至2019年10月30日期间生产的长城欧拉IQ电动汽车,共计16216辆。 此前,宁德时代曾辟谣称该批车型电池非其所生产,因此网上有声音称是孚能科技的电池。 对此,孚能科技发布公告对此次召回作出回应。 孚能科技表示,公司仅供应召回车辆所搭载的模组。 召回的原因主要系召回车辆搭载的BMS软件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孚能科技指出,BMS非本公司产品及供应。 公司对此次召回事件高度重视,本着与客户长期友好合作的原则,将积极配合协助客户相关召回工作,维护广大车主的权益。 据了解,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将免费对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动力电池进行检测,并刷写适应工况场景的控制策略软件,必要时更换电池模组,以消除安全隐患。 应急处置措施:召回维修前,在车辆出现“动力电池故障”文字及声音报警提示时,用户应放慢车速选择安全地点停车,并联系最近的经销店进行处理。
互联网真的要卷到头了
「中国的行业的格局,是和别处不一样的」,用《孔乙己》的开头来形容中国的互联网行业可以说再合适不过了。即使是还没毕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多年媒体的熏陶下,对互联网行业「996」「大小周」「脱发」等词网络热词也是耳熟能详。 在部分人眼里,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就像是「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型吸血鬼,每年都要招揽一大批应届生,将新鲜血液吸干净后等到他们35岁就统统淘汰。尽管大厂对加班现象都做过相关回应,比如任正非就曾表示「华为没有996的说法,更没有007,我们最基层的员工想多加一点班也不行」,但互联网行业「要钱不要命」的传闻依旧笼罩在互联网上。 不过在前段时间,互联网行业大小周的惯例似乎出现了转机:6月24日,快手宣布7月起取消「聚焦日」(大小周)安排;7月9日,字节跳动宣布8月1起取消隔周周日工作安排。美团旗下的美团优选更是发布公告,将自本周末(7月17日)起取消大小周工作安排,以最快的速度推行双休工作制,可以说给国内互联网企业树立了榜样。 尽管这些贯彻五天工作制的举措获得了大多数网友的一致好评,但网上有不少「打工人」认为取消大小周会大幅降低实际收入,表示「舍不得」。毕竟在这些企业里大小周会算作加班,能拿到双倍工资。 考虑到不同年龄、岗位的员工对大小周有不同的见解,这里我们暂时不讨论大小周对员工来说到底是难得的奋斗机会还是「资本家的无情压榨」。不过此次三家互联网大厂不约而同决定取消大小周,这件事在我看来其实并不只是「少上一天班」这么简单。 大小周出现的原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想要分析为什么取消大小周,我们必须先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需要大小周?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推行大小周,最直接的收益就是「周末也有人干活」。举个不太准确的例子:大小周意味着一个月多出两个「工作日」,一年能多出24个「工作日」,四舍五入多出一个月的工作时间。对业务重的企业来说,多出一个月时间意味着企业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工作,变相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各行各业都想尽办法搭上「互联网」的快车,与网络接轨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对于这些企业来说,产品能早一天上线,在市场中就能多一份竞争力,也更有可能在其他品牌作出响应前拿下整个市场。对于这些「面朝蓝海」的企业来说,不要说提前一个月了,即使是提前一天上线都能彻底改变有关领域的市场份额。 用更简单的话来讲,在企业眼里,每周多干一天,员工就能生产更多的内容,在同样的时间内就能完成更多工作,为企业带来更多收益。但问题是,大小周真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吗?以我不算长的大小周工作经历来说,「大小周提高工作效率」这种话真的不能一概而言。 大小周意味着「间歇性单休」,而体验过单休的人应该都能体会「单休等于不休」这句话的意思。单休意味着你需要在16小时内平复过去6天内工作积攒下来的情绪,并为接下来的5天工作做好准备。这个16小时甚至建立在昨天能按时下班的前提下,但既然公司都要求大小周了,按时下班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小周」难以让员工调整状态,而不好的工作状态也将直接反映在接下来的5天工作中。简单地推行大小周,只会让员工把原本5天能完成的工作,拖延至6天完成。从单位时间的角度来看,大小周与单休的出现,可以说拉低了员工的工作效率。 为什么取消大小周? 大小周的出现提高了公司的开支,但却无法带来更多劳动成果,变相提高了公司的运营成本,在我看来这是企业取消大小周工作制度的直接原因。从劳动法的角度,一般员工的大小周属于「周末加班」,理应支付加班费用。一旦加班费与额外的行政开支无法换来更多工作成果,大小周自然没有存在的意义。 刚才只是从企业自身的原因分析,但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到企业外部,不难发现取消大小周并不只是企业做出的「自愿」行为。 2021年,西门子数控(南京)有限公司因加班问题被有关部门行政处罚,成为了近期因加班被罚款的第一人。在通告中。南京市江宁区有关部门因西门子数控违反了工作时间规定,「76人超时加班」,对其处1.29万元的行政处罚。 虽然说仅仅1.29万元的处罚对相关企业来说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影响,此次「精准」的罚款行为也被部分网友认为是有关部门在相关要求下的「示范罚款」,更像是「自罚三杯」。但从此次罚款行为中,我们依旧能看出一些端倪:有关部门认为这样的加班行为并不合理,开始关注「大小周」「996」的行为了。 而有关部门关注不健康的加班情况,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其实可以理解成「互联网人口红利已出现饱和」。毕竟在长达数年的「宇宙机」教育下,我国互联网发展已经出现瓶颈,单纯地「堆积」互联网人才,已经无法在互联网竞争中获得竞争力。 举个例子:在社区团购市场逐渐收窄的前提下,专注于社区团购的美团优选已经停止了大小周。但美团外卖和美团打车呢?这些还处于「奋斗期」的公司,又会不会跟随大众舆论落实双休制度呢?我觉得未必。 取消大小周标志着互联网行业正规化 自2014年移动互联网大爆发以来,加班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企业「公司文化」的一部分。表面上这只是互联网人的「自嘲」,但这其实是互联网市场混乱无序的一种表现。尽管「快」是互联网行业的关键字,但单纯地叠加人力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合理的工作分配与资源管理方式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终解决方案。 尽管此次取消大小周只是极少数互联网企业对「加班文化」的一次反省,并不能从实际出发改善一线员工的工作状态。但从整体来看,「取消大小周」其实也是互联网行业正规化的一种体现:它意味着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压榨人力」与生产效率从来都不是正相关。有关部门的监管,更是给互联网行业起了一个好头,让互联网行业正规化「有迹可循」。 以加班闻名的互联网企业都开始放弃大小周工作制,互联网行业自然会朝着正规化发展,对人才也将更有吸引力。到那时候,距离我国互联网行业又一次爆发还会远吗? 200出头的智能设备应该长什么样?很多人会回答手环,咕咚的回答却是一只功能齐全的智能手表。咕咚F4从F3的方屏进化成了圆屏,颜值更高。除了常规的心率监测、睡眠监测,它还支持体温监测,后疫情时代更放心。信息提醒、天气推送、防水等常规功能都没有缺席,续航时间还长达10天,这不比某米香?
美团充电宝“逃离”美团
©百略网原创作者 | 橘枳编辑 | 槿年 美团最近好不热闹。 先是 “ 美团打车APP”重新上线,试图趁着“窗口期“抢占市场。 近日又有消息称旗下共享充电宝负责人离职,相关自营点位交由代理商接盘。这已是美团第三次放弃共享充电业务了,第一次还是在4年前。 美团充电,大梦一场? 2017年,资本市场超20家机构入局共享经济。仅共享充电宝行业,10天便融资近3亿元,40天1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2017也被媒体称作“共享元年”。 如今共享充电行业的四大巨头——“三电一兽”,其中来电、街电、小电均在该年获高额融资,怪兽充电也于此年成立,并在2021年于纳斯达克上市。 美团虽然也于同期立项共享充电宝业务,在青岛、石家庄等城市进行小规模测试。不过面对彼时竞争过于激烈的共享充电市场,其业务运营3月后便因业绩问题宣布终止。 此后两年,由于共享经济盈利模式未通且资本寒冬来临,导致共享充电行业热度迅速衰退,行业内仅三电一兽等行业第一梯队玩家获得资本支持,进入A轮后融资。且2018年3月小电科技完成B+轮融资后,整个共享充电行业整整一年没有新融资。 随后的2019年,共享充电行业再现回暖现象,美团也于此时传出有小规模尝试重启共享充电宝项目,但后续不了了之。 20年初的新冠疫情期间,美团疑似再次重启共享充电业务。当时有媒体报道,在20年3月份,陆续有商家接到美团方面电话,询问是否要接入美团充电宝。同年4月,美团开始招聘共享充电相关客服人员。 此后,美团开始大量铺设共享充电设备。时至今日,依然能在各地的多个商铺中寻到。不过在美团三进两出共享充电宝行业这三年间,三电一兽早已完成共享充电行业布局,并相继开始盈利。 虽然当年有人称美团入局后,共享充电行业或将再掀起一次价格大战,对共享充电行业企业造成新一轮冲击,甚至被一些网友称作“终结者”。但结果却是草草收场。相关负责人离职、旗下BD转岗至美团优选、自营点位逐渐放弃。 至此,曾经被视作最能影响行业格局变量的美团,在经历三入共享充电行业之后,似乎要隐退于共享充电行业。 为何有着巨额流量分配权和商家资源的美团,却无法在共享充电市场分得一块蛋糕? 对于美团来说,共享充电宝业务本就不是其主要业务,而是本地生活板块的一部分。 倘若单论共享充电业务本身,对于美团来说,并非不可或缺。 此次关停,或许因为其较低的市占率(2020年约8%)导致其对本地生活业务所做贡献不足和回报较低所致。 数据显示,怪兽充电2021年第一季度研发支出、销售和市场推广支出、一般和行政支出分别为2060万元、6.617亿元、2680万元。其中销售和市场推广支出占总支出比例最高,为93%,且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幅明显,为107.4%。 即便如此,6.6亿销售成本之下,怪兽充电2021年一季度经调整净利润仅有2320万元人民币。 可见,共享充电是一门高投入低收益的生意。且目前看来,对美团重点发力的社区团购业务,也并无太多促进作用,关停或是最好的结局。 根据美团财报显示,2021年一季度,美团营收相较于2019同期年同比增长超90%,亏损相较于2019年同期却同比增加238%以上,达到惊人的48.47亿。 对于后入局的美团来说,入局后所面临的尴尬处境便是市占率过低。有数据显示,在2020年,街电、小电科技、怪兽充电、来电科技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40.5%、23.6%、20.9%、11.7%。 为迅速开拓市场,美团曾试图以其庞大的线下商家用户群为突破口,开始与商家达成合作。 有报道称,只要商家和美团签约共享充电宝,消费者每人使用一次美团和点评的真实点击量就会增加一次,用的越多,餐厅的排名越靠前。商户只需提供场所,不用缴纳任何押金,就能获得60%收入分成。 如此,美团必然可以迅速开拓市场,美团充电宝早期为开拓市场,其租赁单价相对较低,也有利于其开拓新用户,但如今的共享充电行业,各家租赁价格均已上涨,美团亦是如此,优势不再。 共享经济不值得? 美团退场后,影响共享充电行业格局最大变量从此消失。不过,共享充电行业第一梯队的“三电一兽”仍就放松不下。 首当其冲便是高单价低功率导致的口碑下滑。 有媒体报道,部分地区共享充电宝价格已上涨至每小时6元。以上海市为例,多数景区和商场共享充电宝价格已达到2.5元/半小时,使用不到一个半小时就需7.5元。 如此高昂的充电费用背后,共享充电的充电功率却长期被广大C端用户所诟病。 面对手机电池容量越发提高的5G时代,共享充电宝较低的充电功率使得其使用价值或将持续走低,进而导致用户逐渐放弃使用共享充电宝,选择自购充电宝。 受此影响,未来各共享充电企业或许被迫对旗下充电宝进行一次全面的硬件升级。 无可否认地是,一旦各共享充电企业选择对旗下充电宝产品进行硬件升级以兼容当下的各类快充协议,如QC、PD等,仅设备更新费用,就已然是一项较大的支出。 由于新移动电源的充电功率更高,会导致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的时间缩短。而当下共享充电行业又是依靠提高共享充电宝的每小时单价,倘若消费者使用时间缩短,按照现行收费标准,各共享充电企业利润必将有所减少,未来或许需要对当下的收费模式进行改革,而那时的改革结果是否能令消费者买单,则是一个未知数。 事实上,当下的高费用价格也已被诟病许久,而有关部门此前也对此,有所行动。 今年6月,因存在定价规则不明确、明码标价不规范等不当行为,八大共享消费品牌被要求整改,其中6家为共享充电企业。 相关部门此次对共享充电行业进行整改,除价格外,或也因部分共享充电企业在实际运营中存在管理不当现象有关。 美团退出共享充电竞争,对各共享充电企业固然是一件好事,不过,却也令整个行业再次清醒,共享充电这一行业,终究是一个门槛极低且利润更低的生意。倘若未来某大厂试图入局瓜分市场,共享充电格局或将出现新的变化。 门槛较低,似乎是所有共享经济的通病。包括目前发展较好的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以及最近走向尾声的共享衣橱等在内,门槛均不高。 所以,共享经济,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美团第二曲线? 自国内共享经济浪潮开始,共享经济便被诸多资本视作为一门极好的生意,时至今日,真正成规模化的共享经济产业屈指可数,不禁令人怀疑,共享经济是否是一门好生意。 共享经济发展至今,已有不知多少企业试图搭上“共享”这股东风,最后却草草收场。 如此前火爆的共享汽车、共享办公,因重资产特点,企业保证相关车辆、租赁空间正常使用所支付的成本本就较高,一旦使用人数下降或出租率下降,亏损便难以避免。 哪怕是仅存的两类发展相对较好的共享经济——共享单车和共享充电宝,发展情况也不容乐观。 共享单车已演变成互联网巨头们的战争,阿里、美团、滴滴等均虎视眈眈,却均尚未实现盈利。 共享充电宝行业,虽已有企业开始盈利,却也只是微利,且随着共享充电企业涨价现象日趋加重,未来也需面对用户流失的风险。 或许,共享经济是一个风口,但对于美团来说,如此微小的利润以及难以对自身主营业务提供支持,被放弃或也是一种必然。 这也是整个共享经济行业的缩影,有人欢喜有人忧。 如今,美团共享充电业务关停后,美团频繁加码的社区团购业务,在损失一定引流手段后,将如何发展? 根据美团2020年财报显示,2020年营收超千亿,净利润同比下降33%,其中新业务仅第四季度便亏损40亿,同比增长355%,下半年亏损超80亿,主要因社区团购业务和美团单车两项业务。 曾几何时,社区团购被认作是美团最佳的第二曲线,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一些社区团购企业上市即破发,加之最近同程生活破产一事,美团的社区团购业务,也被蒙上一层迷雾。 如今的社区团购行业仍旧十分分散,尚没有一家独大之势。且各种线下菜场、零售店竞争力尚存。社区团购企业,抢占市场,仍需具有足够吸引力,才可进一步提高行业认可度,而价格,便是吸引消费者的最佳手段。 社区团购业务过高的亏损无疑对美团的现金流提出了巨大的考验,能否在未来的激烈的社区团购竞争中取得胜利,仍是一个未知数。
股债跳水!被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申请冻结1.3亿 恒大欲起诉其滥用诉讼前保全的行为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7月19日午后,恒大旗下股债纷纷异动,大幅跳水。 恒大系多只债券出现大幅下跌。截至收盘,15恒大03跌12.76%,报收68.920元/张;19恒大02,跌11.42%,报收71.890元/张;20恒大01跌8.60%,报收78.90元/张。 (数据来源:Wind) 恒大系股票今日也出线跳水。其中,中国恒大(3333.HK)暴跌16.22%,报收8.21港元/股;恒大物业(6666.HK)跌13.28%,报收6.73港元/股;恒大汽车(0708.HK)暴跌19.10%,报收16.10港元/股,股价三个月内跌幅达76.67%。 (数据来源:Wind) 消息面上,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裁定书显示,广发银行宜兴支行近日请求冻结被申请人宜兴市恒誉置业有限公司、恒大地产集团有限公司银行存款1.32亿元人民币,或查封、扣押其他等值财产。 对于申请原因,广发银行宜兴支行的理由是: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 在市场关注当中,恒大地产集团今日发布声明回应称,公司江苏省公司旗下项目公司宜兴市恒誉置业有限公司与广发银行宜兴支行项目贷款1.32亿到期日为2022年3月27日。对于宜兴支行滥用诉讼前保全的行为,我司将依法起诉。 据恒大集团官网介绍,公司是“多元产业+数字科技”的世界500强企业集团,旗下拥有恒大地产、恒大新能源汽车、恒大物业、恒腾网络、房车宝、恒大童世界、恒大健康、恒大冰泉等八大产业,为数亿用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目前,恒大总资产2.3万亿,年销售规模超7000亿,累计纳税超3000亿,慈善公益捐款超185亿,员工20万人,每年解决就业380多万人,在世界500强排名第152位。
“十四五”文旅市场发展规划:演艺、沉浸式娱乐是培育重点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制度化建设为牵引,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建设高标准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为目标,以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对“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作出系统部署,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保障措施,描绘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蓝图。《规划》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和国家文化安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市场环境,畅通市场循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培育发展新动能,全面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创新监管理念和方式,提升文化和旅游市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促进文化和旅游市场繁荣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积极贡献。《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市场发展基本原则,即坚持繁荣发展、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依法行政、坚持包容审慎、坚持安全底线。同时提出发展目标,到2025年,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市场主体活力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市场治理能力进一步提高,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深入推进,综合执法效能进一步增强,高标准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打下坚实基础。《规划》明确提出七项重点任务: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推动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型市场主体,推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市场融合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促进市场公平竞争,加强市场执法监管;推进监管能力现代化,推进“互联网+监管”,健全文化和旅游市场信用体系,完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提升文化和旅游服务质量,构建服务质量监管和提升体系,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深入推进文明旅游,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完善综合执法管理体制,健全综合执法运行机制;强化市场监管制度化建设,完善政策法规,健全标准规范,加快制度创新,健全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建立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强信息统计与数据分析,注重调查研究。《规划》以转型升级示范工程、等级旅游民宿培育计划、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工程等12个专栏,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建设的重要发力点。今年以来,文化和旅游部先后印发《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行动方案(2021—2023年)》《关于加强政策扶持进一步支持旅行社发展的通知》,出台《关于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为文化和旅游市场恢复和繁荣、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政策支撑。下一步,文化和旅游部将加强组织协调、强化队伍建设、抓好贯彻落实,确保《规划》落实落细。(作者:中国旅游报记者 李志刚)来源 | 中国旅游报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夜游博物馆、职业体验、红色研学,这届学生暑期喜欢玩什么?
暑期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日前教育部印发了《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附: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暑假临近,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解决学生暑期“看护难”问题,引导和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近期一些地方推出了暑期托管服务,这是减轻家长负担、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创新举措,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为引导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鼓励学校积极承担。地方教育部门要从本地实际出发,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积极承担学生暑期托管服务工作,并作为学党史、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重要载体。同时,积极会同共青团、妇联、工会、社区等组织,通过多种途径、多种形式提供学生暑期托管服务。 二、引导教师志愿参与。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志愿参与学生暑期托管服务,不得强制。对志愿参与的教师应给予适当补助,并将志愿服务表现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三、坚持学生自愿参加。暑期托管服务主要面向确有需求的家庭和学生,并由家长学生自愿选择参加,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主动向家长宣传告知具体安排。同时,积极引导家长关心重视孩子暑假生活,尽量抽出一定时间,加强亲子陪伴、交流互动,使孩子的暑假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合理安排服务内容。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充分休息。提供托管服务的学校应开放教室、图书馆、运动场馆等各类资源设施,在做好看护的同时,合理组织提供一些集体游戏活动、文体活动、阅读指导、综合实践、兴趣拓展、作业辅导等服务,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 五、积极拓宽资源渠道。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在托管服务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基地、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社会教育资源;要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社会专业人士等参与学校托管服务。 六、坚持公益普惠原则。地方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完善暑期托管服务经费保障机制,可参照课后服务相关政策,采取财政补贴、收取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筹措经费。实行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的,收费标准由地方教育部门商有关主管部门制定,并向社会公示、做好宣传工作,学校不得违规收费。 七、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地方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参与托管服务人员安全责任,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安全卫生教育和常态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消除托管场地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7月7日7月12日,携程发布《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最受亲子用户喜爱的夜游景区前5名分别是上海迪士尼度假区、上海海昌海洋公园、上海宋城、罗蒙环球乐园、八达岭长城;新升级的夜宿项目,将进一步提升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的人气;夜场开放期间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度假酒店入住率较非夜场期间提高20%以上。高温之下,水主题乐园的热度也急剧上升。《报告》显示,今年暑期,水主题乐园的订单量较2020年同期增长3倍以上。排在暑期最热水乐园榜单前5位的景区分别是杭州浪浪浪水公园、中华恐龙园侏罗纪水世界、三亚亚特兰蒂斯水世界、重庆海昌加勒比海水世界、上海玛雅海滩水公园。随着暑期的开始,亲子出行进入旺季。相关调查显示,今年暑期亲子游更倾向于主题化体验,比如红色研学、夜游博物馆、夜观昆虫以及考古寻宝、小小法医、小小航天员等职业体验。暑期亲子订单占比近6成《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显示,从机票预订情况来看,亲子游订单的占比达59%,较2019年同期高出8个百分点。从亲子游群体的机票预订情况来看,呈现出同行人数多、行程规划早的特点。数据显示,亲子游的平均同行人数达到3.4人,其中“80后”父母和“10后”儿童是亲子游的主力军,占亲子游旅客的60%以上。针对女性用户独自带娃旅行的消费痛点,携程也在暑假前夕,对亲子旅行预订场景进行全面升级,新增儿童票价说明、亲子运价展示、航班舒适度信息展示。用户不仅可以基于历史预订偏好,快速获取航班预订信息,还可以在预订机票时勾选“婴童选项”,查看“酒店亲子榜”和“景点亲子榜”推荐的高品质、高性价比的亲子产品。出游意愿强烈的亲子游群体在花费方面也不甘示弱,暑期亲子游订单总预订金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463%,平均花费金额较2020年同期增长84%。暑期亲子游市场不仅是童心的释放,同时也是孝心的体现。《报告》显示,携程平台上暑期旅行用户的最大年龄差为8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已至耄耋,年龄最小的是刚满1岁的婴儿。夜游、职业体验、红色研学成暑期出游关键词在暑期出游客群特征上,家庭和学生仍是两大主力。驴妈妈旅游网发布的《国内亲子游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今年暑期,传统“2大1小”仍是亲子游出行主力,占比达53%;二孩家庭数量逐渐增多,随着二宝年龄增加,出游人群占比持续提升,约占25%;多孩游、有相似年龄的朋友结伴出游日益流行,隔代出游的比例明显下降。值得关注的是,根据报告调查显示,暑期亲子游人群中,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出游内容各不相同,4至6岁儿童出行率最高,但一般以短期周边游或者海岛游为主;7至9岁儿童处于求知阶段,出游天数一周以内为主,偏爱跨省游、夏令营等;10岁以上少年侧重长线游、户外运动等,以开拓视野的亲子旅游为主。业内人士分析,近年来,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愈加重视,亲子游产品供给也朝着娱教化、主题化方向发展,研学、文化活动产品进入亲子游消费者的视野。驴妈妈旅游网调查显示,“夜宿+主题场馆”成为亲子游新兴场地,夜游博物馆、主题乐园露营、夜宿书店、夜观昆虫等活动,利用夜间时间作为白天教育的补充和调剂;另外,职业体验活动增多,考古寻宝、小小法医、小小航天员、小小农夫等体验,让孩子更直观地接触到各个职业。今年暑期的研学旅游也更为多元化,包括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传统历史文化、科技国防、体能协作等主题。去北京、西安、成都等历史名城“巩固”课本知识目的地方面,根据今年暑期亲子游的预测,一线城市持续火爆,新锐目的地热度激增,其中,有自然人文景观和大型主题乐园的城市更受欢迎。根据分享住宿运营机构斯维登暑期预订数据显示,成都、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热门目的地预订火爆;千岛湖、古北水镇、白洋淀、青城山、武夷山、莫干山、盐城东台黄海森林等新锐目的地也成为人气之选,预订增幅较快。其中,千岛湖、青城山等目的地近一周预订量增幅超50%,德清莫干山的预订量增幅超过80%。据了解到,今年暑期很多家庭尤其是中小学生家庭,将北京、西安、成都等历史名城作为暑期出游目的地。业内人士表示,跟着课本去旅游,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小学生寒暑假出行的重点,尤其是国内很多博物馆越来越精彩,让孩子可以更多地了解课本知识。数据显示,三亚依然是暑期游的首选目的地之一,选择三亚亲子度假的家庭占出行家庭总数的12.65%。一位亲子游产品设计人员认为,目前消费者对三亚亲子度假的认知还比较单一,其实三亚拥有丰富的旅游研学资源,不仅仅局限于度假酒店,还有雨林溯溪、野外生存、海洋探索、民族风情、人文历史等特色活动。综合整理 | 新京报、《2021暑期旅游大数据报告》、《国内亲子游趋势分析报告》图片来源 | 互联网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我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3332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02个
为进一步向国内外全面客观展示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成就,充分发挥统计数据客观性、简洁性、权威性特点,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公报选取现行统计年报中的部分核心数据,并充分利用了文化和旅游部行政管理记录以及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正式发布数据,全方位、多角度地直观展现了2020年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全貌,为社会各界了解我国文化和旅游发展情况提供重要参考。公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4.1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个。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全年演出观众人次8.93亿,下降27.4%。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图书总藏量11.79亿册,增长6.1%;全年全国公共图书馆总流通人次5.41亿,比上年下降39.9%。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比上年末减少386个;全年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92.65万场次,比上年下降21.4%;服务人次56327.04万,下降28.4%。全年国内旅游人次28.79亿,比上年下降52.1%。文物机构11314个,比上年末增加752个;全年接待观众人次61631.70万,比上年下降53.2%。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88.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51亿元,增长2.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7.08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1.3%。(中国旅游报记者 沈啸)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0年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文化和旅游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影响,强化政策应对力度,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我国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一机构和人员2020年末,纳入统计范围的全国各类文化和旅游单位34.16万个,比上年末减少0.63万个。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单位66555个,减少221个;从业人员69.98万人,增加0.46万人。二艺术创作演出2020年,文化和旅游系统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舞台艺术和美术繁荣发展。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等关键时间节点,组织引导创作复排文艺精品力作,涌现歌剧《红船》《同心结》、舞剧《英雄儿女》《骑兵》、京剧《奇袭白虎团》、彩调剧《新刘三姐》、话剧《三湾,那一夜》等一批优秀作品。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文化和旅游部第一时间在“中国艺术头条”微信公众号推出“艺术战‘疫’”专栏,共发布30期291件艺术作品,阅读量近两亿人次,带动了全国文艺界以“艺”战“疫”的热潮。推出“文艺中国”快手号,累计点击量2.1亿。举办全国舞台艺术优秀剧目网络展演,观看互动人次超11.7亿;全国基层戏曲院团网络会演观看人次超8500万。组织国家京剧院及全国18家优秀京剧院团开展“京剧的夏天”线上公益展演,收看人数达7800万余人次。举办2020年戏曲百戏(昆山)盛典,展演116个剧种,演出大戏22台、折子戏组台20场,戏曲晚会1场,3年实现了348个戏曲剧种的“大团圆”。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7581个,比上年末减少214个;从业人员43.69万人,增加2.44万人。其中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2060个,占11.7%,从业人员10.75万人,占24.6%。全年全国艺术表演团体共演出225.61万场,比上年下降24.0%;国内观众8.93亿人次,下降27.4%;演出收入86.63亿元,下降31.7%。全年全国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团体共组织政府采购公益演出13.38万场,比上年下降14.9%;观众0.86亿人次,下降27.9%。2020年末,全国共有艺术表演场馆2770个,比上年末增加54个;观众坐席数187.98万个,增长3.4%;全年共演映58.84万场,比上年下降54.2%;观众6064.67万人次,下降51.7%。公有制艺术表演场馆2060个,比上年末减少72个;全年共演映27.74万场,比上年下降33.2%;观众人次1259.50万人次,下降58.4%。文化和旅游部门所属艺术表演场馆1111个,比上年末减少91个,全年共演映3.38万场次,比上年下降45.4%;观众人次1072.76万人次,下降58.7%。2020年末,全国共有美术馆618个,比上年末增加59个;从业人员5467人,增加451人。全年共举办展览5988次,比上年下降17.6%;参观人次2186.76万人次,下降47.1%。三公共服务2020年,文化和旅游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配合全国人大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执法检查。开展全国“乡村春晚”集中展演暨网络联动活动,全国24个省(区、市)88场“乡村春晚”参加活动,线上参与人次达1320.5万。启动小康生活主题美术创作征集展示活动,实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引领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实施“春雨工程”“阳光工程”等重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开展“央视频·文化志愿者专列”贫困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推介等活动。推进《旅游厕所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等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全年新建、改扩建旅游厕所2.03万座,超额完成新三年行动计划目标任务,加快推进旅游厕所电子地图上线,14.5万座厕所已在手机APP进行标注。(一)公共图书馆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比上年末增加16个;从业人员57980人,增加18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7053人,占12.2%;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8868人,占32.5%。2020年末,全国公共图书馆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1785.77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12.2%;全国图书总藏量117929.99万册,增长6.1%;阅览室坐席数126.47万个,增长6.2%;计算机226234台,增加419台;其中供读者使用的电子阅览终端143714万台,减少2022台。2020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公共图书馆建筑面积126.49平方米,比上年末增加5.09平方米,全国人均图书藏量0.84册,增加0.05册;全年全国人均购书费1.60元,减少0.08元。全年公共图书馆发放借书证10251.31万个,比上年增长18.8%;总流通人次54145.81万,比上年下降39.9%;书刊文献外借42087.15万册次,下降31.4%;外借人次17466.62万,下降34.4%。全年共为读者举办各种活动150713次,比上年下降23.0%;参加人次9279.33万,下降21.3%。2020年末,全国共2397个县(市、区)建成图书馆总分馆制,406个公共图书馆组建理事会。(二)群众文化机构2020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3687个,比上年末减少386个。其中乡镇综合文化站32825个,减少705个。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85076人,比上年末减少4992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7075人,占3.8%;具有中级职称人员17969人,占9.7%。2020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4677.45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3.5%;业务用房面积3387.89万平方米,增长2.8%。年末全国平均每万人群众文化设施建筑面积331.32平方米,增长2.67%。全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92.65万场次,比上年下降21.4%;服务人次56327.04万人次,下降28.4%。2020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9489个,演出12.08万场,观众6675.84万人次。由文化馆(站)指导的群众业余文艺团体45.46万个,馆办老年大学698个。2020年末,全国共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384个,2578个县(市、区)建成文化馆总分馆制,394个文化馆组建理事会。四市场管理和发展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进一步支持引导文化市场经营单位改进服务、转变形象,不断提升市场监管水平。起草制定《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促进演出市场繁荣发展的通知》等制度规范性文件,为市场监管提供政策保障。修订印发演出管理有关工作指引,建立完善卡拉OK歌曲内容自审机制,实施实现游戏游艺设备内容审核“一网通办”和设备全流程电子标识管理。健全旅游安全管理体制机制,组织开展2020年旅游安全云课堂培训,指导地方文化和旅游部门和企业开展应急培训和演练40余次,培训人员近3万人次。进一步完善文化和旅游市场新型监管机制,加快建立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深入开展信用评价规范研究,推进文化和旅游市场“失信名单”管理常态化,研究推进文化市场服务质量提升工作,落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开展第三方评估,进一步提升政策效能。完善星评制度,推进旅游住宿业标准化工作。组织开展全国导游资格考试和中高级导游等级考试,实施导游专业素养研培计划。2020年末,全国共有文化市场经营单位20.89万家,从业人员160.91万人,营业收入9967.49亿元,营业利润1699.70亿元。其中,娱乐场所6.54万个,从业人员53.23万人,营业收入419.25亿元,营业利润5.33亿元。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10.62万个,从业人员24.71万人,营业收入181.53亿元。演出市场单位2.23万个,从业人员49.52万人,营业收入2157.50亿元,营业利润351.15亿元。艺术品经营机构0.53万个,从业人员1.94万人,营业收入71.99亿元,营业利润9.29亿元。经营性互联网文化单位0.97万家,从业人员31.49万人,营业收入7137.22亿元,营业利润1331.13亿元。根据31074家旅行社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旅行社营业收入2389.69亿元,营业利润-69.1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32.25万人。根据8423家星级饭店统计数据显示,全年星级饭店营业收入1221.53亿元,平均房价313.91元/间夜,平均出租率39.0%。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深入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持续加强文化、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旅游等各类市场综合执法,以整合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为重点,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落实。省级层面,所有省(区、市)印发改革实施意见,所有省(区)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成立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监督局(处)承担省级执法职责。市级层面,99.8%的市(州、盟)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与旅游市场执法队伍整合,85.5%的设区市整合区级执法队伍组建市级执法队伍,4.1%的设区市撤销市级执法队伍保留区级执法队伍。县级层面,95.9%的县(市、区)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与旅游市场执法队伍的整合,深入落实“局队合一”管理体制。全年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培训25期,累计培训3万余人次。指导监督各地开展执法资格专业考试9场次,完成4239人执法资格和证件信息采集汇总。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全面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执法,线下开展四轮文化和旅游市场“体检式”暗访评估,范围基本覆盖全国各省。配合网信办等部门开展网络直播行业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具有网络表演业务的手机直播应用软件。开展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检查各类互联网文化经营单位,清理下线各类含有违规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加强假日旅游市场执法,部署执法队伍巡查景区等47万余次,及时处置问题1100余个。部署严查“直播带货”旅游产品,查处违规旅行社和网店30余家。开展第一批旅游市场集中办案,集中查处一批旅游市场典型案件。开展重大案件评选,评选87件2019-2020年度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重大案件。联合中央宣传部、公安部、最高检等部门督办42起社会影响恶劣的重大案件。推进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应用,全年通过该平台进行举报登记8827件、办结6725件;累计发起日常检查316.41万件,出动检查1088.94万人次;建议立案2.09万件,累计办结案件2.84万件。五资源开发和利用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成立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中华文化资源公共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规范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技术规程,开展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示范项目,推出22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15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公布第二批9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680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单。开展“心灵四季·美丽中国”“感受美丽家乡、发现户外精彩”系列宣传推广活动和全国冰雪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和“最美风景在路上”自驾游系列推广活动,支持黄河、长城、长江等旅游推广联盟开展跨区域主题推广。应对疫情影响及时开设“乡村旅游面对面直播课堂”,完成49期课堂,累计学习超过70万人次。组织编印《“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自驾路书》,推动开设“三区三州·旅游大环线客源援藏专列”,积极发挥旅游助力脱贫攻坚积极作用,2.26万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全部脱贫。深入实施全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举办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征集展示活动、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2020中国红色旅游博览会、红色旅游云课堂、“红色之旅 壮美兵团”等活动,红色旅游发展持续向好。2020年末,全国共有A级旅游景区13332个,比上年末增加930个。其中,5A级旅游景区302个,增加22个;4A级旅游景区4030个,增加310个;3A级旅游景区6931个,增加733个。2020年,全年国内旅游人数28.7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52.1%。国内旅游收入2.23万亿元,同比下降61.1%。六产业与科技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制定出台《文化和旅游部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积极培育新业态新消费新模式。联合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公布第一批15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60个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名单。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新命名9家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授予18家园区创建资格。年末全国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19家。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制定印发《关于健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制度的若干意见》。联合国家开发银行等6家金融机构遴选320个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项目,项目总投资额6194.1亿元。举办包括7期精品项目交流对接会、大运河重点项目投融资对接会在内的各类投融资对接活动,共推介项目452个,总投资额3405.9亿元。与中国工商银行签署协议,新增1000亿元纾困复产贷款授信额度。依托中国银联对2.4万家文化和旅游消费场所进行移动支付能力提升。举办“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论坛,与日本、韩国联合主办第13届中日韩文化产业论坛,征集遴选2020年“一带一路”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国际合作项目45个。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2%。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完成“科技助力经济2020”国家重点专项、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资助项目遴选工作。故宫博物院获批科技部第二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发布文化和旅游国家标准、行业标准13项。公布第四批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28个,2020年末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共有198家。加快推进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部省试点对接。立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42项,加强对黄河文化、长江文化等选题研究。开展全国艺术职业院校“立德树人”校园艺术作品展等活动。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2020年,文化和旅游系统、文物系统进一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的意见》《关于加强石窟寺保护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健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机制、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制度体系,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和中国文化基因研究相关工作,启动南水北调东线二期考古和文物保护工程。国家文物局深入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共22个片区,涉及31个省228个市988个县。推动各地制定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专项规划、公布革命文物名录等,加强革命文物保护项目的组织实施,共批复国保、馆藏一级革命文物保护项目246个,推出“武汉革命文物线上展示月”“遵循先烈足迹”等主题活动。全国古籍普查完成汉文古籍270万余部。2020年末,全国共有各类文物机构11314个,比上年末增加752个,其中,文物保护管理机构3373个,占29.8%;博物馆5452个,占48.2%。年末全国文物机构从业人员17.5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34万人。其中高级职称11072人,占6.3%;中级职称22165人,占12.6%。2020年末,全国文物机构藏品5089.10万件/套,其中,博物馆文物藏品4319.09万件/套,占文物藏品总量的84.9%。全年全国各类文物机构共举办陈列展览29347个,比上年减少1355个。其中,基本陈列16682个,增加1658个;临时展览12665个,减少3013个。接待观众61631.70万人次,比上年下降53.2%,其中未成年人13564.08万人次,下降57.1%,占参观总人数的22.0%。博物馆接待观众52652.3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3.1%,占文物机构接待观众总数的85.4%。2020年,“太极拳”“送王船”项目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海上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中蒙俄万里茶道申遗工作有序推进。文化和旅游部完成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初评工作,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册)项目保护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深入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和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对249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记录。建立黄河流域、大运河沿线非遗保护协同机制,组织实施黄河流域非遗调查,试点设立近40家非遗曲艺书场,设立河洛文化、景德镇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全国非遗曲艺周”“非遗过大年 文化进万家”活动,支持各地举办“非遗购物节”、杭州工艺周、中国纺织非遗大会等品牌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发布12条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2020年末,全国共有国务院公布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372项,共有文化和旅游部认定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68名。全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42项,位居世界第一。年末全国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2455个,从业人员16444人。全年全国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举办演出56117场,比上年下降22.0%;举办民俗活动12227次,下降28.0%;举办展览16174场,下降17.4%。八文化和旅游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举办“云聚荟”直播盛典、全球博物馆珍藏展示在线接力、丝绸之路文献展览等活动,全面深化双边合作机制,开展部级双边访问、召开高级别会议16次,推动与匈牙利、希腊等7国签署合作执行计划或谅解备忘录,举办与意大利、沙特等6国建交周年庆祝活动,开展对尼日利亚等非洲8国人力资源培训班等项目。参与金砖国家、二十国集团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部长网络会议等重要会议活动32次,稳步推进世界旅游联盟总部建设。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提升“美丽中国”整体形象,举办“欢乐春节”活动近200场,组织参加线上日本旅游博览会、英国伦敦国际旅游交易会等国际展会,举办“丝路交响”云端音乐会、“意会中国”亚非当代音乐论坛等线上交流活动,统筹指导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开展全球联动的“云·游中国”系列线上活动和“天涯共此时——中秋节”线上文化周,举办各类活动2200余项。文化和旅游部持续深化对港澳台文化和旅游工作,印发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召开“两岸旅游交流线上座谈会”“两岸文化交流线上座谈会”。举办“国家艺术院团(澳门)演出季”“金瓯无缺——纪念台湾光复75周年文献展”“艺海流金·美好安徽”“情系三江源·大美青海情”等活动。实施“港澳青少年知行计划”“台湾青少年春节习俗研习营”等青少年交流项目,举办港澳青少年游学推广活动暨内地游学联盟大会,不断做深做实对港澳台文化品牌。2020年,在匈牙利、约旦、科威特新设3个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截至2020年末,在全球设有45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20家驻外旅游办事处。此外,在香港设有亚洲旅游交流中心,在台湾设有海峡两岸旅游交流协会台北办事处、高雄办事分处。全年对外、对港澳台演出团体达947个团次,参与交流人员12552人。九资金投入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全年落实文化和旅游部部门预算59.51亿元,落实中央补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54.92亿元。运用全覆盖审计、绩效管理等手段,提高资金资产使用管理效能。国家美术馆工程、中国工艺美术馆工程(暂定名)、“平安故宫”工程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取得积极进展。2020年,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1088.26亿元,比上年增加23.51亿元,增长2.1%;全国人均文化和旅游事业费77.08元,比上年增加1.01元,增长1.3%。全国文化和旅游事业费中,县以上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00.98亿元,占46.0%,比重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县及县以下文化和旅游事业费587.28亿元,占54.0%,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东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491.62亿元,占45.1%,比重提高了0.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269.78亿元,占24.8%,比重降低了0.1个百分点。西部地区文化和旅游事业费301.64亿元,占27.7%,比重提高了1.6个百分点。全年全国文物事业费400.20亿元,比上年减少15.21亿元,下降3.7%。来源 | 中国旅游报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广州出台36项措施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打造四大文化新品牌 发展数字文化新业态 《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十大任务包括打造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大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强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共建共享、加强文化和旅游国际交流合作、优化文化和旅游发展环境。 日前,《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获15届143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该《措施》提出了十大任务、36项具体措施,以推进广州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实现城市文化综合实力出新出彩。 新品牌:“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创新文化” 根据《措施》,广州要培育“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城市文化品牌。同时,打造“云山珠水,吉祥花城”“千年商都”“广州过年、花城看花”“食在广州”“动漫游戏之都”“文化创意之都”等城市旅游名片,塑造广州文旅形象新IP,把珠江游、广式健康生活游等培育成世界级文旅品牌。打造“广式服务”品牌,制定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文化旅游行业“广式服务”标准。 新业态:数字文化、数字音乐、超高清视频 《措施》强调以科技赋能文旅产业发展,瞄准文旅领域核心技术产品与装备,攻克一批瓶颈技术,推进文旅科技成果产业化。扶持一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企业,创建一批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措施》提出,广州要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头部网络直播和网红经济运作(MCN)机构;发展网络文艺,推动优秀文化产品网络传播,培育“云演艺”“云展览”等文旅“云产品”。 新融合: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措施》提出广州要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重点围绕“一江两岸三带”等优质文旅资源,建设一批开放式旅游目的地、公共滨水游览区、景区化的“绿道”“碧道”“云道”“南粤古驿道”,推出一批网红打卡点和“最广州”历史文化旅游精品线路。与此同时,推动广州有条件的旅游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把番禺区打造成为全域旅游建设范例。 《措施》还强调,要推进文旅融合主题功能区发展,打造世界级文化地标和旅游目的地。例如推进中共三大-农讲所片区红色景区板块建设,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弘扬示范区。推进广州塔-花城广场-琶醍片区文旅融合发展创新板块建设,打造文旅融合发展创新示范区。内容来源 | 广州市人民政府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广州将再添巨无霸主题乐园,湾区首家世嘉都市乐园8月将亮相
近日,广州钧明欢乐世界推介巡演活动上官宣,将于8月正式开业亮相增城新塘。据了解该项目总建面积超过17万平方,规划建设集主题酒店、电竞、运动公园、潮人美食街等高流量创新业态于一体。其中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世嘉都市乐园占地1.4万平方,超过40个大型设备,10大娱乐区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世嘉都市乐园。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预计带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客流量“广州钧明欢乐世界”位于广州东部增城新塘镇,处于穗莞深黄金走廊和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节点,是广州东国际级IP实景游戏都市文旅综合体。官方数据显示,广州钧明欢乐世界项目总投资超过20亿元。广东钧明集团执行总裁胡志丹表示,作为文旅项目,钧明欢乐世界将辐射大湾区,项目开业运营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超8亿元,可创造超过3000个就业岗位,并带来每年超过300万人次的客流量,有望成为粤港澳地区领先五年以上的城市级旅游标杆。项目票务总代理熊猫股份负责人骆思亮透露,“广州钧明欢乐世界”总建面积超过17万平方,其中粤港澳大湾区首家世嘉都市乐园占地1.4万平方,超过40个大型设备,10大娱乐区域,将成为全球最大的世嘉都市乐园。项目规划建设集主题酒店、电竞、运动公园、潮人美食街等高流量创新业态于一体。将促进增城区域整体城市形象和经济价值的提升骆思亮介绍,项目聚合了4大IP乐园娱乐引擎,驱引4大主题酒店与4大文体业态,将成为大湾区游玩功能最全、欢乐业态最多、项目设施最新的至IN都市文旅新地标。据介绍,该项目引入国内外具顶级流量的娱乐、游戏、电竞、动漫、体育等文、旅、商资源,打造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实景游戏综合体。其中,源自日本超高人气IP的CA SEGA JOYPOLIS世嘉乐园,由集聚66年电子娱乐开发技术与设施运营经验的日本世嘉团队倾力打造,面积达1.8万平方米,规模超越日本东京、上海、青岛,是目前全球最大的JOYPOLIS都市乐园。据了解,广州钧明欢乐世界由钧明集团联合东凌控股,成立广州东钰置业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开发的都市文旅综合体,由广州增城区钧凌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天眼查信息显示,广州东钰置业有限公司,背后还有广州方圆地产参与投资。钧明集团联席执行总裁胡志丹介绍,近年来,钧明集团积极投身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企业发展与湾区建设相结合,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的具备地区特色的泛娱乐产业基地及都市文旅的创新业态。“广州钧明欢乐世界”也是钧明集团首次参与都市文旅主题乐园的打造。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该项目辐射湾区、对标国际,将弥补广州国际IP文旅主题上的短板,与长隆、融创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将促进增城区域整体城市形象和经济价值的提升。【知多d】4大IP乐园1、全球规模最大JOYPOLIS 广州华夏世嘉都市乐园:广州钧明欢乐世界引进了顶流级别的CA SEGA JOYPOLIS华夏世嘉乐园。园内设有多个大型游乐设施:千分之三通过率的1000㎡密室城堡;近500米长的室内过山车,可能是亚洲最长的室内过山车,融合了光照与音响、各种急剧旋回与降速;头文字D是世嘉乐园人气项目之一,真车改造的赛车竞技,完美演绎电影中让人热血沸腾的漂移场景;变形金刚360°旋转战车,刺激的射击与跟随场景的360°旋转,让你变身变形金刚中的一员上天遁地全力作战......2、全球首个正版授权《穿越火线:火线战场》综合主题乐园:乐园中陈列了多个等比例传奇枪械复刻武器。场景方面,除了“黑色城镇”、“练兵场”、“新年广场”等CF经典地图外,还“复活”了众多玩家怀念的阿拉斯加雪地地图场景,巨大的20世纪火车头,遍地堆积的冰雪,营造出足够真实和独特珍贵的北方冰雪对战环境。乐园特设的“无尽战境”战场,填充了赛博朋克科幻废弃机械装置、东方元素、霓虹灯牌等,为玩家营造奇特趣味又深赋寓意的新体验。除此之外,技术革命加持下的热血枪战竞技,还运用VR技术布局了乐园独有的CFVR虚拟战场,采用前沿的大空间VR技术,与“剧本杀”结合,突破传统剧本杀场景与体验深度限制,构建一个全新的重度沉浸式玩法。此外,乐园拥有完善和全面的配套设施区域,包括电竞餐吧、周边商城、主题拍摄区域、电竞酒店等。3、SONIC WONDERLAND 刺猬索尼克乐园:广州钧明欢乐世界带来日本世嘉团队的又一力作——SONIC WONDERLAND 刺猬索尼克乐园。以超人气国际动漫IP主人翁索尼克(SONIC)生活成长环境为设计原型,设立音速跑道等冒险场景,在游玩过程中充分锻炼孩子的协作精神。其中,索尼克绿色丘陵是该乐园中最为亮眼的区域版块。2-4层的立体游乐设施,既有向上攀爬设计,又有具备高低差的跑道路线,内部还设有滑梯、吊环、爬梯等。4、全球首个COCOLAND 可可乐园:作为Hello Kitty原作者清水侑子老师的又一力作,时尚可爱的LALALACOCO项目创新性地整合了儿童与年轻父母的多重需求。区别于传统亲子乐园的静态模式,借助人气动漫IP LALALACOCO打造动漫室内乐园、萌系主题餐厅、网红打卡美食街等各大主题功能区域,并以精心设计的故事线串联,满足年轻家庭“个性化”“创意型”“复合型”的体验需求,开创中国亲子主题乐园新态势。【背景】广州文旅鼓励文旅新业态发展粤港澳大湾区旅游正迈向一体化并成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其中,广州文旅主题乐园方面力作频出,不仅有长隆、融创等主题度假区,文旅主管部门还着力于文旅产业的新供给及高质量发展。广东省旅行社行业协会秘书长郑文丽表示,“疫情后旅游行业的多元化扩展,寻求上下游产业链的紧密结合,找到合适的突破口”。刚刚出台的《广州市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为打造文化和旅游特色品牌、推进文化和旅游新业态发展、促进“大文旅”融合发展、加大文化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做强文化和旅游装备制造业、壮大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扩大文化和旅游消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共建共享等任务具体提出了36项措施。7月,《广州市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也正是施行,明确了对文旅乐园诸多专项资金的扶持。包括“对于在广州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新建或扩建世界级主题公园、重要景区,视其在穗年度实际完成旅游投资总额及社会贡献情况,给予项目资金扶持。对实际投资金额超过10亿元的项目,按照当年实际投资金额(不含土地使用费)的1%—3%给予扶持,单个项目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获评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园区,每个给予1000万元奖励;获评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等省级园区,每个给予100万元奖励。内容来源 | 南方都市报 记者肖阳图片来源 | 互联网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无锡银行发布业绩快报 上半年归母净利7.8亿 同比增15.38%
经济观察网 记者 黄蕾 7月19日,无锡银行(600908.SH)公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快报:2021年上半年无锡银行营业总收入21.89亿元,同比增长11.4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亿元,增幅15.38%。截至6月末,无锡银行总资产为1974.88亿元,同比增长9.70%。 天风证券研报分析,判断公司业绩增速大幅跃升一方面源自基数效应,即去年上半年的业绩增速较一季度下降7.83pct,基数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得益于拨备反哺和非息收入改善,此外规模加速扩张等因素也具有一定正面贡献。 资产质量方面,无锡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93%,比去年末减少0.17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437.87%,较去年末增加81.99个百分点。截至今日收盘,无锡银行报5.62元每股,涨2.37%。 在7月14日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中,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介绍,由于去年上半年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大概1万亿元,同比下降9.4%,这个基数是很低的。因此,预计今年上半年银行业利润增速会有明显的回升,这一特点和实体经济各行各业的特点是相类似的。 据经济观察网统计,目前有常熟银行(601128.SH)、张家港行(002839.SZ)、无锡银行三家A股上市银行公布半年度业绩快报,归母净利润均呈现双位数增幅。常熟银行未公布资产质量情况,其余两家资产质量均有所改善。 7月1日,常熟银行公布业绩快报,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6.81亿元、9.98亿元,增速为7.73%、15.24%。截至6月末,常熟银行总资产为2310.7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10.73%。 7月15日,张家港行公布业绩快报,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2.27亿元、5.9亿元,增速为5.05%、19.68%。截至6月末,张家港行总资产为1559.17亿元,较2020年末增长8.41%。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为0.98%,较2020年末下降0.19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为416.99%,较2020年末上升109.16个百分点。 刘忠瑞在上述发布会上表示,当前,银行业信用风险总体可控。6月末,银行业不良贷款率1.86%,保持在合理水平。另外,由于加大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不良贷款率较年初有所下降。2020年,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额度达到3.02万亿元,这是历史上银行业处置不良资产最多的一年。今年一季度,处置不良资产4827亿元,超过了去年同期水平。上半年,银保监会预计也会高于去年同期水平。6月末,商业银行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与不良贷款比例是79.6%,显著低于100%。一些较为审慎的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纳入不良。
国内在线教育面临最强监管 美国网课市场野蛮生长
“网络时代的今天,注定会有更多更热门的EdTech公司和产品不断问世,无论是监管的约束,还是疫情的催化,在线教育这个领域都被推动着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 作者 | Amelie 编辑 | Juni 首图来源:ISTE 随着暑期来临,国内在线教育却没有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反而迎来最强监管的寒冬。不少上市教育公司股价一路新低,更多中小教育培训机构则纷纷裁员、濒临倒闭。有不少大型教育机构纷纷转向,从K-12的泥沼中爬出,奔向职业教育的沃土。 不可否认,教育行业虽然一直都是资本青睐的领域,每年热钱都在持续不断地涌入,但教育资本化的恶果显而易见。教育会逐渐脱离本质更热衷于逐利,不但制造了人们之间的焦虑、徒增了许多压力,也平添了更多的被动竞争。 近日职业教育法修订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意在强调职业在线教育在整个教育界中的地位需要被提高。 监管可能会使得在线教育一蹶不振、持续低迷,也可能会重塑整个行业的运营逻辑和商业模式。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都需要多研究新的行业逻辑,寻找新的出路。 同一时间,北美的在线教育又是另一番景象。 今天我们结合当前北美热门的赛道明星项目,做一个年中在线教育行业盘点。结合他们的摸索和思考,或能给关注这个行业的你一些启发。 万亿风口,头部明星们的傲视群雄 人人皆可上网的在线教育普及时代,众多企业在迅速扩张自己的市场疆土,谁能抓住更多的用户,谁就是下一个时代的龙头,头部明星企业们纷纷攒着劲儿,蓄势待发。 Udemy:你的线上大学 Udemy是一家看似平平无奇,却致力于将知识转化成财富的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 。它将自己描述为“领先的全球学习和教学市场”,现在已经是互联网上最大的教育平台之一。 到今天,Udemy拥有超过15万门课程和超过5000万会员,用户几乎可以在平台上学到任何东西。 这家2010年成立于加州旧金山的公司,经过11年的发展,从最初的首次融资被拒过30次,到如今8轮融资过后已经成为北美在线教育估值近35亿美元的独角兽公司。目前Udemy正在积极准备于今年上市。 图源:Udemy Udemy的名字取自于英文 “you” 加上 “academy” 的合成,中文意思是 “你的大学”。与其他在线教育平台不同的是,Udemy不仅开放各种课程,更开放了教学的机会。可以说,它的本质是一个C2C在线课程市场,任何C端用户都可以作为讲师创建课程,在平台售卖。 所以,只要你愿意,不仅可以在平台上学到知识,同时也可以成为其他专业领域里的讲师,出售课程赚得收入。这也是Udemy近两年可以如此受欢迎的秘密所在,即:操作简单门槛低,任何人都可以自主学习,并且可以注册和发布课程。 如果说其有别于其他在线教育平台的亮点,有以下几处: Udemy上的课程选择全面多元化且便宜,而且能够更快速地完成; Udemy允许任何人注册和教授一门课程,其中既有许多基于技能的课程,也有许多基于爱好的课程; Udemy对于自由职业者或技能型工作者们很友好,学习者可以找到任何自己想要获取的新知识,提升技能; Udemy对于讲师入驻有清晰的分成机制,平台上5.7万讲师累计已获得3.5亿美元的付款,平均每位讲师收入在6100美元左右。 图源:Udemy 创始人Eren Bali,是在土耳其长大的移民。他的成长得益于在线学习,互联网社区资源使得他多次在国际奥赛中获得优异成绩。可以说,在线学习改变了他的生活,也让他有了这个创业的灵感。于是在他毕业5年后的2010年,Bali和两位朋友一起共同创办了一个这个开放式在线学习平台。 不过在5年前,Udemy完成C轮融资其商业模式运营稳定之后,Eren Bali便辞任CEO,在Udemy的主要职责变成了“研究产品和学习的未来”的顾问,同时向着自己更感兴趣的方向继续钻研学习去了。 Duolingo:呆萌的外语学习神器 作为总部位于匹兹堡的这家独角兽公司,它成立10年,融资9轮,提供含39种语言在内的98个课程,全球拥有约5亿用户,4000万月活用户,最新估值24亿美元,最快将在1个月之后上市。 从用户分布的数据来看,它美国本土用户仅仅占了其总用户数的约20%,海外用户占比很大。其中亚洲的用户约占到总用户的15%。 在这两年北美疫情的大环境下,它开发的新业务Duolingo English Test的用户数较疫情之前增长了15倍。由于疫情的大环境让许多考生无法参加语言考试,Duolingo English Test测试系统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替代产品,考生不但无需提前预约考位,而且可以在1小时之内就能完成考试,2天内就能收到结果。这项测试开始成为美国高等教育招生流程中的一部分。 图源:Duolingo Duolingo就是这样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在产品定位上它力求让用户能感受到“语言学习可以变得更有趣”。 用户可以根据自身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外语学习课程,完成每一阶段的学习,都可以获得虚拟奖励,还能与好友在线竞技。 具体它是怎样用10年时间,变成如今的外语学习神器的,硅兔5月份写过一篇Duolingo的文章:比你妈还关注你学外语,这只猫头鹰是怎么蹦跶出一个IPO的,全面地剖析了其中的故事。 Udacity:硅谷认证的前沿技术平台 相比Udemy的低门槛、Duolingo的亲和力,Udacity就看起来显得“正统”(高大上)很多。 Udacity出自硅谷,由Google无人车之父 Sebastian Thrun创立,与Google、Facebook、Amazon等全球顶尖技术公司联合开发了一系列的专业认证项目,为前沿技术领域培育了数万名顶尖专业人才,并且已与国内巨头百度、腾讯、滴滴出行等中国前沿技术企业开发了一系列的课程项目。 图源:Udacity 不过说到它的诞生,又完全是种巧合: 2011年3月,Sebastian Thrun参加了在长滩(Long Beach)举办的TED大会,这届大会上,后来被称为美国数学教父的Sal Khan(Khan Academy免费的在线教育平台创始人)横空出世,其在YouTube上制作上千个教学视频、供数千万人免费观看的事迹让Sebastian感觉,自己有必要做点类似的东西。 用Sebastian的话说就是 : “我是个斯坦福的全职教授......现在(Sal Khan)这个家伙教了那么多人,这让我的脸往哪搁啊。” 不久之后,Sebastian辞去斯坦福的教职成为Google的全职员工,担任高级副总裁。但与此同时,他还在推进一个在线教育项目:Udacity。 同样经过了10年,Udacity起初主要作为MOOC平台与大学合作提供在线科技课程。由于这一业务太具挑战性,并且成本高昂,Udacity现在将自己定位为一家面向成人的全球性技术教育平台。致力于通过提供前沿科技教育为职业发展赋能,帮助个人实现职业发展和生活梦想,进而大规模改变世界。 如今拥有了900万用户,其平台上不仅有视频,还有自己的学习管理系统,内置编程接口、论坛和社交元素。Udacity设计教育内容:人工智能、数据科学、自动驾驶、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AI量化投资、区块链、云计算等。 Udacity的独特不止在于其对于教育定位上的专业,更在于: Udacity Nanodegree的服务在于学习者只要每月支付一笔费用,就可以学习一个为期6-12个月的特定的科目,并且完成特定项目之后就会收到一份专家认证过的结业证书;这个可以写在自己的简历里面,能代表个人的专业能力; Udacity Nanodegree Plus作为更高端的一种项目,主要特点是保证在学习者成功完成所需的学习计划后能够得到一份相应的工作,否则平台会全额退还学习者的学费。 图源:Udacity 在这10年内,Udacity经过5轮融资之后,目前估值约20亿美元,并且已经从去年疫情中在线教育爆火的大好行情中,乘着教育机构难赚钱的整体大趋势,在第二季度就开始实现了盈利。 Coursera:率先上市,赚钱之路漫漫 上半年3月31日,Coursera在纽交所挂牌上市,这家紧随Udacity之后,于2012年成立于硅谷山景城的在线教育公司,最新估值50亿美元。 和Udacity一样的根正苗红,Coursera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知名AI技术大牛吴恩达(Andrew Ng)和Daphne Koller联合创办。平台上现有超过7700万注册学生,有70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近200多所不同的高校参与合作,院校提供在线课堂,其中包括知名的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以及加州系统的几所大学等等。 用户可以在该平台上探索任何感兴趣的或者热门的主题和话题,完成一些大学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提升个人技能。 图源:Coursera Coursera平台的有别于其他平台的优势在于: 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度和方式来调成你的学习计划从而实现自适应学习; 如果知识点没有完全掌握,还可以反复深入地挖掘并且学习延展出的知识点和技巧,并且可以在多个课程中随意切换,而不是仅限于单一的课程。 当完成一项学习计划时,可以从该平台中获得一份专属的认证证书来证明你上完这个课,掌握了这门知识。 Coursera在国内也可以登录,还支持中文页面,对中文学习者极度友好。 图源:Coursera 摩根斯坦利分析师Needham认为: “Coursera当前是领先的在线学习平台,它使全球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可以通过各种内容服务学习。我们相信Coursera全面的学习平台将帮助公司在在线教育市场争取份额。虽然疫情驱动下增长了注册用户,但我们相信Coursera朝着更高价值的企业和学位课程提供可推动公司获得25%以上的持续增长。” 想对Coursera有更多了解,可以延伸阅读硅兔4月文章:在线教育巨头Coursera上市,一直增长一直亏,你将能看到更多。 Chegg:美国“作业帮” Chegg在北美在线教育界绝对是个众所周知的名字,这家20年前成立,在加州硅谷圣克拉拉市的在线教育公司,早已在2013年11月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 近期,Chegg预计今年的净收入将达到7.9亿至8亿美元。2021年第一季度,Chegg的non-GAAP(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收入为4640万美元,总净收入为1.984亿美元,公司估值已超120亿美元。 图源:Chegg Chegg的业务和国内的百度作业帮有相似之处,主要产品都包含题目解析和在线辅导,目前也都有了拍照搜题的功能,作为中美两国热门的在线教育平台,也在不断扩展服务类别。 现在,Chegg主要客户群是在学校或高等教育机构上学的学生,其主要的收入驱动力,是Chegg Study。Chegg Study以每月14.95美金/每年74.95美金的价格向用户收费,Chegg的总部虽然设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但其运作的核心在印度,它在那里雇佣了7万多名具有高级数学、科学、技术和工程学位的专家。这些专家都是自由职业者,他们全天候在线,对用户发布的问题提供逐步的答案(有时在15分钟内就能得到答复)。 图源:Chegg Chegg的理念是,希望帮助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以更低的成本学习,获得更多知识来提高教育的整体投资回报。该公司的目标是支持和加速学生从学习到就业的整条道路。这包括在线平台中的学术工具,并且延伸到课堂之外,进入他们的职业生涯,提供从学术到就业的服务,帮助学生走好每一步,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成果。 edX:非盈利性教育平台 说到全球教育圣地,自然离不开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坐落的波士顿剑桥市。作为高校翘楚代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在2012年春季联合创立了edX这家非常优秀的学术机构。 edX目前是全球性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堂平台,除了美国高校课程,也与国内顶尖高校北大清华等有联合上线课程,目前课程总数超过500门,基本采用“Freemium”的模式,只有希望获得课程的认证资格证书的用户需要交纳费用,其他均免费。 当然,有一个问题是edX的课程教学视频依托于Youtube,打开姿势不正确的话就看不到课程了。 图源:edX 作为非盈利性教育平台,它的课程是由一些世界上最负盛名的高校提供的,包括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波士顿大学等等。edX给无数学子提供了大量有利于高等教育和科学的课程,课程质量上乘。 不过edX不能发放大学文凭或者学位证书,毕竟只是一个提供知识的网络学习平台。当前很多学生用它来辅助现在正在学习的课程。另外在平台上有一些课程所提供的内容是传统大学的课堂中学不到,网上的反馈也很正面。还有很多已经工作了的成年人,用它在业余时间充电,增强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图源:edX 疫情期间,edX推出了远程访问项目(Remote Access Program),意在帮助edX平台上的合作高校们解决他们在疫情期间所面临的挑战,通过向学生提供免费课程和项目,使得学生能够在校园关闭期间访问所有参与该计划的edX伙伴的资源,继续线上学习。 资本追捧的新星们百花齐放 疫情下的美国在线教育市场空前繁荣。 在线教育各企业2020年融资情况比2019年增加了30%;而2021年上半年达成交易的融资总额近6.8亿美元。 Guild Education:提供在职成人的低成本教育 6月2日,成人在线教育领域的独角兽企业Guild Education宣布再获1.5亿美元E轮融资,Bessemer Venture Partners, D1, Emerson Collective, General Catalyst, GSV等多家知名VC参与投资,此次融资使得该公司估值达37.5亿美元。 Guild Education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丹佛市,目前与高等院校机构、中大型企业、集训营和课程内容提供商合作,提供技能提升类型的课程和学位项目。它还提供一个课程交易平台,供学生选择符合他们未来技能需求的内容。 以Guild的合作方之一沃尔玛为例,他们的员工被要求支付每年365美元——即每天1美元的学费;另一个合作方企业Chipotle,员工100%的学费由雇主支付。这也是Guild的独特之处,即帮助雇主留住人才,并提供坚实的福利:为员工提供付费教育。 图源:Guild Education Guild将企业雇主与这些学习内容提供商联系起来,然后将学费收入的一部分作为其核心的商业模式。 虽然创始人兼CEO Rachel Carlson拒绝透露公司的营收、利润,但是她确信,自去年3月疫情大爆发以来,Guild的收入已经翻了两倍。她估计目前有400多万美国人通过他们的雇主在使用Guild平台。 Guild同时还提供针对母语非英语人群的专业英文课程和本科课程,企业员工可以通过在线修学分的方式取得学位。 MasterClass:明星+专家,娱乐+教育 5月14日,总部位于旧金山的在线教育平台MasterClass宣布获得2.25亿美元F轮融资,投资方为Fidelity Investments领投,公司投后估值为27.5亿美元。 MasterClass专注于吸引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及名人到平台上公开授课,平台按照每节课90美元的标准收费。主要受众群体是希望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又能获得娱乐的人,该平台的会员订阅费用是180美元包年访问全部课程,目前公司100%的收入都来源于此。 图源:Guild Education 自2015年成立以来,MasterClass的定位就是将娱乐与教育结合在一起。具体商业模式是通过在线视频课程的方式,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及明星大咖担任导师授课,为用户提供在线教学服务。用户还有机会与明星大咖互动,但公司与明星的合同中并没有要求导师给予反馈。 美国疫情期间,MasterClass平台上的各类课程销量猛增。现在有超过100门线上课程,涵盖表演,商务,烹饪,电影制作,体育等11个品类。公司CEO David Rogier表示,公司今年的增长非常强劲,一些周的增长幅度是去年同期的10倍。 Engageli:线上直播教学平台 去年6月成立的Engageli,是一个独立的线上直播教学平台,专注于服务于高等教育领域。 5月13日,Engageli对外宣布获得3300万美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Maveron、Corner Ventures领投。从成立到现在的1年里,Engageli已完成两轮融资,融资总额达4750万美元。 图源:cheddar Engageli与其他视频线上平台的区别在于针对高校教学场景的适配。除了视频体验的提升,Engageli还通过赋能教学的工具来扩张平台功能。 平台上的特色还包括:加深老师和学生的参与度、创建灵活的学习环境、通过分析收集来改善学习体验、建立包容的学习环境使老师与需要帮助的学生互动等。 Outschool:更具凝聚力的小班在线教学平台 4月13日,Outschool宣布完成了75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由Coatue和Tiger Global Management领投。在完成新融资后,Outschool的投后估值达到了13亿美元,同样成为新晋独角兽公司。 2015由Amir Nathoo在加州旧金山创立的Outschool,是一个创新教育平台,专注于校外小班课程,帮助家庭和学校在课外获得高质量内容。起初主要为在家上学的学生加强课外活动,后来开始提供更多种类的在线学习小班课。 平台上的课程涵盖多个领域,如传统学科、爱好、游戏和才艺,还有用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学习西班牙语的课程。 图源:Outschool Blog Outschool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吸引了世界各地的学习者,促进了传统教育之外的新学习社区的扩展。 平台围绕在线学习的精神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改变。现在主要为3至18岁的年轻人提供超过10,000个现场视频课程。学习者以小组形式与充满活力的导师进行在线交流,选择的内容覆盖面很广。 目前,这家初创公司希望通过与学校和雇主签订合同,使其进入学生的生活,这可能有助于低收入家庭使用该平台。该公司希望专注于学分制之外,更多地关注在课后支持学生的补充知识。 2020年,Outschool实现了1亿美元的课程订阅收入,这个数据在2019年和2017年分别仅为600万美元和50万美元。随着在线教育的火爆,预计2021年Outschool的订阅收入将有大幅度增长。 Degreed:挑战传统学位证书的新晋独角兽 2012年成立的Degreed总部位于加州普莱森顿,4月13日宣布获得1.53亿美元的D轮融资,使公司估值达到14亿美元,成为在线教育领域新晋独角兽公司,成立至今总共已融到了3.35亿美元。 Degreed的理念是挑战传统的学位证书,用技能平台不断进行自我提升。 该平台可以帮助测试企业的技能水平,然后为员工寻找学习、人才发展和内部流动的机会。核心产品由技能分析(帮助企业分析员工水平技能需求)、学习体验(为企业员工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和职业流动(员工优势报告,并自动将每个人与任务、项目或导师相匹配)组成。 图源:degreed blog 在疫情之后,Degreed着重于人力资源技术的发展,它将技能智能与人们在工作中学习和成长的所有方式整合在一起,希望用有效的方法来感知和应对劳动力技能需求的变化。 Edge Pathways:与大学紧密合作提供学分的教育平台 同样是去年才成立的Edge Pathways是一家职前在线教育公司,总部位于纽约。 在3月18日宣布获80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投资方为First Round Capital、Emerge Education、Rethink Education领投。 图源:Twitter Edge Pathways的用户群体为准备申请大学、有意向攻读工科学位的高中生。该公司与大学合作,提供可替代大学第一年学分的工科技能项目,使得学生尽早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将学生与项目制学习和实习机会联系起来,以取代传统的讲座式教学方式,使学生获得在工程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项目学费为15000美元,略低于州立大学学费。 Edge最终的目的是为打算录取工科新生的大学院校提供服务。公司早期的合作方将是转校机构,因为获得STEM学位的学生中约有40%是转校生。 Section4:在职人士商科学习平台 在线课程平台Section4在3月11日获得3000万美元A轮融资,General Catalyst领投,Learn Capital和GSV Ventures跟投。这家2018年由纽约大学教授、作者兼科技创业者Scott Galloway创办的公司,总部位于纽约,致力于为在职人士提供“向上管理”的商业技能相关的在线课程项目。目前该公司总共完成3700万美元融资。 图源:Linkedin Galloway在采访中表示,成立该公司的初衷在于,希望为更多在职人士、企业高管提供高性价比的优质商科学习项目,以帮助他们保持在职场环境中所需的竞争力。 关于Section4的盈利模式,Galloway称,To B和To C的服务他都会涉及——对于个人,每门课将收费几百美金,而对于有一定人数规模的企业客户,将收取几千美金——这个数字可以说和一所精英商学院的选修课的费用差不多了。 Section4的授课形式多样,而不仅仅只是已经录制好的视频。这个平台结合了项目制学习、小组讨论、教授的直播课,以及与助教的1对1答疑课,这些都提高了学员的参与度、学习兴趣和效率。 截至2021年6月,全球已有26家在线教育科技独角兽公司,在过去十年中总共筹集了160多亿美元的资金,目前的总估值高达800亿美元。可以看到,在线教育市场大有可为。 行业风口大大小小的企业集体起飞,繁荣的表象之下也暴露出了重科技而忽视教育本质所带来的问题。当然,在线教育的重点不是“在线”,是“教育”。线上与线下的区别,也不仅仅是网线连接着的一块一块屏幕带来的差距,更多的是,回归到教育的本质,科技与资本合力在试图改变历史上约定俗成的传统教育法。 在线教育或许会发展得更好,也永远不会是孩子们唯一的教育方式。美国的教育业虽然传统,但也对科技持开放的欢迎态度,而一个企业最终能够走多长远,取决于自身的理念和它的模式。 网络时代的今天,注定会有更多更热门的EdTech公司和产品不断问世,无论是监管的约束,还是疫情的催化,在线教育这个领域都被推动着不断自我完善和更新,与我们,也能感受到技术营造的创新和分享,这些不断突破传统的教室开展数字化学习体验空间、结合人工智能打造的新式教学方式,都在推动整个行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资料: Udemy Review: Still The Best Online Learning Platform? (Herald Net) Get Hired with the Udacity Career Portal. (Udacity) Coursera’s IPO windfall: the takeaways for Indian ed-tech companies that plan to get listed. (The Economic Times) Chegg announces “Uversity”: A Creator Community for Educators. (Businesswire)
任正非:没有错误的人就是“瓷器” 一砸就碎
前些天,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 2021 年 5 月 8 日任正非与 2020 年华为金牌员工代表在座谈会上的讲话。风马牛编辑部的小伙伴们读过文章后,深受启发。今天,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 来源 | 华为心声社区 没有错误的人就是「瓷器」 一砸就碎 任正非:在探索人类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没有错误、完全纯洁的人其实就是「瓷器」,一砸就碎,人往往是在与错误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前进。你们被评为了金牌员工,但不要背上金牌员工的「包袱」,回家把金牌交给家人挂起来,自己忘了,继续往前奋斗。别认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接班人」。 我认为,人生应该是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前进的,不要好高骛远,别给自己设定过高的目标,可能努力也达不到,一生都会失败。《铃儿响叮当》的词曲作者皮尔彭特,他一生曾不断给自己订立的目标都太高,奋斗一生都没有实现,87 岁还一事无成。后来出去过圣诞节,坐在雪橇上随口哼了一首歌,却成为脍炙人口的歌曲。所以,大家不要认为自己是接班人,从而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放下金牌的包袱,只管努力前进,很多东西就是自然而然的事。 让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 在实践中滚一滚、爬一爬 提问 1:我现在负责公司人才堤坝项目,是一名职场老兵,但也是一位华为新人。我加入华为两年时间,是在「5·16」前两个月加入的,在危急时刻加入公司奋斗,我觉得非常荣幸。 任正非:我要祝贺你,才入职两年时间就获得了金牌奖,真了不起! 你们最主要是将外部经验带入华为,对「游击队」进行整改,让我们逐步转为「正规军」。因为华为公司这 30 多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虽然我们在向「猫」学习,但其实学得还不像,至少我们还不会「上树」,现在你们带来了职业经验,就要教我们「老虎」怎么上树。这样三、五年以后,我们渡过困难时期,才有更强大的战略地位。 华为像蛭形轮虫一样是单基因文化,需要多基因的冲突、多基因的融合产生突变。这些突变有利于潜力的爆发。 提问 2:我一进公司就去到海外,在尼日利亚常驻了八年时间,今年刚回国参加财经两类 CFO 战略预备队培训。请问任总,针对我们两类 CFO 工作有什么指导要求? 任正非:你是在拉各斯吗?那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 现在我们的海外政策是垂直提拔,来自国内外财经、审计等专业毕业的优秀学生,大多数都到海外从担任 PFC 开始,通过 PFC 熟悉公司的业务,滚一身泥巴,洗个热水澡,从外行变成内行。我们搞财务的人不能只会「拨拨算盘」,一定要懂业务,不懂业务叫会计,懂得业务才是财经。我们让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人在实践中滚一滚、爬一爬出来,将来才有机会担负一些重任。不是任命了再学,而是充满电,时刻准备着。如果你认为自己能做小项目 CFO 了,那你敢不敢去做小项目 CEO?一个项目的 CEO 比 CFO 的工作要复杂很多。首先,CEO 要做计划,如果机器设备都不熟悉,怎么能做出计划?第二,如果没有实践过,连工时定额都不清楚,怎么能做出预算?明白了计划、预算、核算,能做 CFO 了,那能不能做概算?如果这几种都不是很清楚,那上升通道就窄了。洗过这些澡,你的能力就大大地提升了。 我们在海外贯彻「蒙哥马利计划」,让优秀人员可以走垂直提拔的道路,现在公司组建的新部门、新公司大多数骨干都是在海外选调的。比如,走了一个地区部总裁,就要提几个补充上来,补充上来的人的位置又要补充,一连串地提拔,这样给年轻人一个垂直上升的空间。一些胸怀大志、有潜力的年轻人应尽早去海外。 有人会有疑问:「目前海外市场不如国内,为什么海外的待遇比国内好呢?」这就是鼓励青年人去。也有人误解「去艰苦国家就要过艰苦的生活」,这是不正确的。比如,我们南苏丹代表处,三名中方员工,有两栋大别墅,篮球场、游泳池、电影院、音乐厅、咖啡厅……全都配备,我们还要加快海外环境改善的落地。因为公司规定,艰苦国家生活是要达到瑞士富人的生活标准,工作环境要达到欧洲标准,所以他们把生活和工作全分开。海外的办公环境、生活环境都要达到一定的高标准,艰苦奋斗是指精神上的,我们要倡导和营造一个有品质的环境,让海外员工生活和工作更加舒适、开放和高效。 为什么我们要鼓励员工走向最艰苦的地方?不仅仅是思想意志的锻炼,而且是业务的需要。因为公司很快就要云化,云化以后,只要那边有一个「前站」,我们的「云」就能到那里去,所以我们能走出国门。所以,我们要继续贯彻加强对海外员工的关怀,对艰苦地区工作员工的关怀,关怀主要是解决两个问题:一是物质条件问题,二是思想及业务的培养和晋升机会。 为什么黄埔军校门口的对联写着「升官发财,莫入此门」,而我们在非洲的口号是「升官发财请到非洲来」?因为黄埔军校是在解构一个社会,它本身不能创造财富,所以要求学员要有使命感、奋斗精神,没有物质激励,想要升官发财就不要去了。而我们现在是在建设一个「新社会」,为社会创造财富,也造福自己,同时有足够的资金,为什么不允许有志青年升官发财呢?而且国内条件这么好,对比之下,应改善国外艰苦地区员工及家属的安全及生活保障。整个海外工作、生活环境都要适当改善,达到较高标准。因此,我们的优秀青年不仅要有使命感,也要获得合理报酬。我们经常强调「雷锋精神」,但我们不是按雷锋精神来进行价值分配的,而是要按劳取酬的。我们只是强调精神上要「雷锋」,分配上按贡献取酬。当然,现在我们的评价并不是完全公正的,但我们逐步会走向公正,希望更多人在各类岗位上做出自己的贡献来。 内卷是发生在 不应该进行精益求精的地方 提问 3:我是 GTS 的一名老兵,在公司奋战 16 年,当过项目经理,也就是您刚提到的小项目 CEO。我刚从菲律宾回来,您对我们工作有什么指示? 任正非:你既然做过小项目 CEO,将来应该还想往上走一点的,那你能不能去做大项目的 CFO,做审计?你要具备这些能力。我们一直强调,公司要有一部分人永远做专业的工作,逐渐往上走,为公司做出贡献;而干部要熟悉多个领域,否则决策的时候可能会犯错误。美国军队明确最高的士官等同于中将待遇。 提问 4:我来自制造部,是做精密光器件的员工。「5·16」以后,我们器件这块也在快速发展,任总用「浆糊」这个大智慧把员工粘接在一起,我们则是用胶水把一个个小透镜粘好,当然我们的要求是纳米级、微米级的,希望任总能来现场给我们更多指导。 任正非:技术领域分为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只能被发现,因为它是客观规律,不是可以创造的;技术是创新,汽车就是一个技术,但是可以有多种汽车;工程是追求精益求精的领域。这三者不要混淆,三种不同的路线,三种不同的考核方法。 科学,不要怕犯错误。我曾和大学座谈时讲过:「科学史上,有一种生存了八千万年的蛭形轮虫,经历了地球上多少灾难,它还活着,为什么?多少科学家研究了数十年,有些科学家因找不到雄的蛭形轮虫而发大火,实际上他已经走到诺贝尔奖的边上了,最后由比利时一位女科学家发现它是单性繁殖。两性繁殖,两条基因链的结合会产生突变,会有优秀的一代产生。」 回顾五千年历史,皇帝身边能当宰相的一定都是优秀的人,但是宰相一犯错,往往就会被灭九族,血脉不留,其实就是把这条基因给断了。农民起义,进城杀富人,斩草除根,也是不留基因。但是如今开放改革,发现冒出很多新的事物,这就是开放改革,引入多种文化冲突,两条基因融合产生的突变,产生的优秀结果。为什么蛭形轮虫的单基因链能存活八千万年?单亲繁殖的基因链若有病变、有问题,遗传下去不就灭绝了吗?科学家发现蛭形轮虫的基因链会断裂,又会重新整合,这不就是两条基因融合产生突变,在优选吗?所以它们经历八千万年,经历多少灾难,还是存活了下来。华为文化就是一条单基因链,必须有冲突来促变,心声社区、遍地的咖啡馆、AT 的任职年限、专家委员会的任期制、董事会/监事会的任期制……都是改变单基因遗传,防止熵增、沉淀、内卷化。 工程领域要精益求精,这不叫内卷,内卷是发生在不应该进行精益求精的地方。科学是犯大量错误以后才能有所发现,技术创新也是会有大量失败,但是工程呢,比如一座大桥的建设不是可以随便创新的,那样大桥可能就容易垮塌,大桥的工程方案是经过了千百次论证,才敢用这个公式来设计大桥。所以,你们做光相关的器件,也要走这个路线,扎扎实实,精益求精。 未来华为的生存 要靠极简的组织架构 提问 5:刚才您提到科学家,请问公司是如何定位科学家的? 任正非:科学家、技术发明家,还有工程专家,在公司里其实没有严格的界限,这是一个概念性的问题。大家不要去背上这个包袱,去想哪些是科学家,哪些是技术专家……我们都是概念性的泛指,对员工没有进行区分。社会上可能比较严格,要对应社会给他们的地位,要享受国家待遇,他们有严格的标准。我们是自己给自己「煮饭」,只是分饭的代码?不要太计较,也不要太横向比较,只是紧紧盯着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周边的协作需求队伍。 提问 6:我来自供应链,有幸参与这两年供应链的一些会战。未来供应链业务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艰难,您认为在供应链这一块的专业能力,有哪些需要提升?我们方向在哪? 任正非:供应链是复杂,但也是有机会的,因为虽然复杂,但并不代表只有我们公司复杂、别人不复杂。我们这么大的公司,如果很简单地做出来东西,还卖这么高的价格,那肯定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不怕复杂,要面对现实解决问题,然后创造价值。有机会学一些系统工程学、统筹学、控制论……有益你的进步。最简单的读物就是华罗庚的「优选法」、「统筹学」。 提问 7:我现在做鲲鹏相关的业务,请问您对鲲鹏有什么指导意见? 任正非:就是坚定不移地做下去。不可能做到半途就不做了,那会害了多少合作伙伴? 提问 8:我是来自平板与 PC PDU 的员工。由于美国制裁,我们的业务非常困难,未来我们是不是要坚定国产化的方向往下走? 任正非:中国是不是全球的一部分?是。所以,我们坚持全球化也就包含了国产化,我们不可能走向封闭,必须走向开放。我们仍然要坚持向美国学习,它百年积累,灵活的机制,在科学、技术上还是比我们强很多。我经常在网上看到网民问,陈平讲的美国和任正非讲的美国,是同一个美国吗?陈平讲的是社会问题,我讲的是科学、教育和技术问题,角度不一样,说的是同一个美国。社会问题太复杂,让政治家们去解释;科学是真理,只有一个答案,科教是比较单纯的,这方面美国是强大的,它百年的基础是比较牢实的。我们不能因美国打压我们,就不要认为它不是老师,不向美国学习,这样会走向自闭。 提问 9:我在湘钢项目里待了一年多,我们 5G To B 已经进入不少行业,但目前在整个行业咨询和顶层设计上,我们缺乏这方面的能力。煤矿行业已经成立了军团,在其他行业,我们是怎么考虑的? 任正非:任何一个新技术的成长都需要一个很漫长的过程,5G 也不是万能的,发展也需要一个过程。从信息产业来看,每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大概需要 10 年左右才能发育成熟,这已经比工业革命时期的速度快很多了,比如火车的发明到火车的规模化使用,就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工业革命 60 年一个台阶,信息革命基本是 10 年一个台阶,我们现在刚刚进入这个市场,它的应用价值还有待于未来的体现,短时间还没有那么快能体现出它的价值。 提问 10:我来自流程 IT,以前一直服务于公司内部,现在我们也组建了军团想要走出去,请问任总对这一块有什么期望? 任正非:现在还是先老老实实服务好内部。比如内部 ID 的统一,如果不是强力推动,内部的 ID 都不能够统一,每登录一个内部平台,都需要重新输入一次 ID 信息。内部 ID 的统一都如此艰难,想走出去,走到哪里去?支持我们自己内部发展的 IT,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为什么要走出去?所以,虽然流程 IT 在网络安全性方面做得不错,但我们现在还是要先把内部问题做好,这是主要目标,再考虑如何把系统走到外面去,不要盲目地走出去。 提问 11:我来自于数据存储。过去工业社会,我们感觉社会流动的血液是石油,未来信息社会流动的血液是数据,而存储是数据最底下的基石,您对存储这块怎么看? 任正非:我认为,未来数据会越来越大,困难越来越多。但中间建立的协调性方面,在华为公司还是一个弱项,水平还很低,目前我们 CPU 平均利用率只有 15%,有没有能力把 CPU 的利用率提高到 35% 呢?这样客户不需要多花钱,就多增加一倍的能力。我们的算力是走集群计算的道路,提高每个计算单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责任。因此,必须有好的中间件。 大家应该向小鸟学习,鸟妈妈含着虫子飞回鸟窝,这么多小鸟嘴张开着,嗷嗷待哺,它怎么知道哪一只喂过,哪一只没有喂过呢?这就需要调度好。你们的数据调度软件,像鸟妈妈一样能做好了,我们协调的中间件做好了,每个 CPU 得到均匀的数据,而且提高 35%,这样不需要增多投资,客户就能解决问题,那怎么会不满意呢?但事实上,目前我们还做不到。 华为公司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都要用最好的东西,做最好的事情。比如,买菜大妈使用的存储系统需要最好的吗,需要用石英玻璃来制作嘛?不需要。可能买完菜,收完钱,数据就不要了。那我们的存储有没有分类,对不同的客户采用不同的方式,来降低客户的负担?我在云的讲话纪要,徐直军加了一句话:「极简的架构,极低的成本」,我加几句话「极简的组织架构,极简可靠合理的流程,干部、专家的考核极简化」,否则我们不能生存。社会的竞争,我们不能自己改变自己,它就来改变我们的命运。 提问 12:我来自运营商 BG MSSD,过去一年我们主要做数字化工具来支撑 BCM 业务的运行。在运营商领域的数字化拓展能力上,您有什么指示和要求? 任正非:我们还是要加强对基础的建设,因为华为公司从「游击队作风」转化到「地方部队」,还没有成为「正规军」。你看现在的正规军组织能力有多强,但我们还不够,主要体现在:第一,开发工具没有统一;第二,代码仓没有统一。以前研发大多数是「诸侯」,有些高级干部是「土包子」,自己不懂技术、没有能力,还按照自己「土包子」方法,每家都来开发自家工具,每家都有自己的代码仓,这样开发出来的工具就不统一。就像我前面说的,统一内部 ID 都如此困难,如果不是公司强力让几个部门联合起来进行统一,那公司现在还是「游击队」一样松散的组织。 以前的老师傅就会说:「一要手艺巧,二要工具妙」。华为公司在工具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我们要统一「诸侯」。现在公司文件已有要求,所有干部都要通过资格考试,如果不具有这种资格,就要换岗。去年软件系统的干部下台率好像是 69%,并不是说都辞职了,而是转到别的岗位上去。 建议大家看一看《觉醒年代》 提问 13:我来自生产采购认证部。现在国际环境变化很大,我们与国外供应商接触有很大阻碍,并且越来越难了,您有什么建议? 任正非:首先要好好合作,诚心诚意与别人合作。工作本来就很难,没有困难,凭什么你们要拿这么高的工资?有困难,就说明我们做得了,别人做不了,说明了我们的价值。 人类社会没有哪一步的前进是容易的。我建议大家看一看《觉醒年代》,在共产党成立初期,李大钊、陈独秀为了推动革命,脱下长衫,走入工农,到工厂去教工人们识字,提高大家的文化水平,传播革命道理。百年来我们走过了多少曲折。这么重要的电视剧,大家一定要看。 谢谢大家,再见! 内容来自华为心声社区 主编 |王滔 编审|陈润江 顾问|王淑琪
三年超越特斯拉 零跑朱江明画饼比造车认真
在这个口号满天飞的时代,如果不喊不出几句响彻天地的口号,车企似乎无法立足于智能电动车市场。 7月15日,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朱江明在零跑汽车2.0战略发布会上放出“狠话”:“3年超越特斯拉”、“4年推8款新车”、“2025年销量达80万辆”。 △零跑计划 按照朱江明的规划,零跑汽车在2023年底投产激光雷达方案,2024年实现全场景自动驾驶技术,在智能驾驶技术上实现对特斯拉的反超和领先。 虽然在发布会现场,朱江明一直强调“零跑都是以低调、务实、默默无闻做事而著称”,但现在低调二字恐怕跟零跑再也不能匹配上了。 01 画虎不成反类犬 春风满面,是领跑汽车最近的真实写照。4月30日,工信部发布了第343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零跑汽车被许可整车生产,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 7月15日,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第346批《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新产品公示信息显示,零跑汽车旗下第三款车型C11正式通过申报,而在申报信息中零跑汽车的车辆生产企业名称也由此前的长江汽车变更为零跑汽车。 也是在这一天,零跑汽车宣布已经完成超45亿元Pre-IPO轮融资,由中金资本领投,杭州市政府参投,投资金额为30亿元。按照计划,零跑汽车将于今年下半年提交IPO申请,并在年内或者明年初冲击科创板。 △零跑汽车 但是往往是这种看似前途一片光明的发展进程才更容易让人迷失。超越特斯拉,拿到智能电动车时代汽车行业的主导权,不是朱江明一个人的愿望,而是几乎所有造车人的愿望,但是这个愿望不是靠几句话,几串数据就能实现的。 零跑的“特斯拉”逐梦之旅要追溯到2019年1月第一款车——S01的上市,从那时起,零跑就瞄准了特斯拉,当时宣称S01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堪比特斯拉。当然,后来的结果大家也都知道了,零跑S01上市前宣传的各种高大上配置,很多都需要通过后期的OTA才能实现,消费者自然不会买账,其月销量一度徘徊在两位数,2020年全年销量仅1000台出头。这个数据也深深打脸了朱江明对S01“用户订单超3000台,销量过1万是有足够信心”的公开表态。 虽然销量惨淡,但朱江明超越特斯拉的雄心壮志不死。这一次,伴随着零跑汽车的销量进入新势力TOP 5,零跑汽车直接抛出3年超越特斯拉的口号。 相比传统燃油车企,智能电动汽车的核心就在于自动驾驶,这也是特斯拉成为行业风向标的主要因素。照猫画虎,零跑汽车在2.0战略发布会的现场也宣称将实现全部自研,包括AI芯片、硬件等,要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并且超过特斯拉。 为此,朱江明表示,“将持续投入计算中心建设,在智能化领域达到领先水平,尤其在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车联网以及动力方面,持续打造核心优势。”今年 10 月量产的SUV车型C11,将搭载2个由零跑自研的智能驾驶芯片——凌芯 01。 △凌芯 01 公开资料显示,凌芯 01是零跑汽车与大华股份(也就是零跑汽车的母公司)联手研发的首款国产AI自动驾驶芯片,采用28nm制程工艺,功耗为4W,算力为4.2TOPS。 有一说一,零跑自研芯片值得鼓励,但我们也应该看清楚目前这个水平如何。由于还没有车辆搭载使用,实际表现我们无从得知,但但就算力而言,特斯拉目前搭载的HW3.0自动驾驶芯片,其单颗芯片的算力可以达到72TOPS,华为自研SoC算力为400TOPS,另外一款国产芯片地平线征程 3算力也达到了10TOPS。 尽管算力并不是决定自动驾驶性能的唯一要素,但是也算是硬件基础。4.2TOPS的算力最多只能实现L3级自动驾驶的部分需求。在这种情况下,零跑就敢夸下海口,在2024年实现全场景的自动驾驶技术,三年内超过特斯拉,未免有点过于自信了。以凌芯 01目前的算力,再考虑到芯片自主研发的缓慢进程,要实现这个目标几乎不太可能。 此外,零跑汽车“三年内超过特斯拉”的Flag,一定程度上又接近于一句空话。零跑的激光雷达方案本身就不同于特斯拉的纯视觉方案,受到道路环境和政策法规等方面的约束,三年后大概率不可能通过实际自动驾驶场景判断孰优孰劣。最后的这种结果就是,从激光雷达所依赖的硬件算力和视觉识别所依赖的系统算法上进行参数对比,简单理解就是:参数上我们更强,但是量产使用仍然需要再等一段时间。这种事情,零跑在S01上面也曾=这么干过,有自动驾驶功能,但抱歉现在还没开放。 02 超越特斯拉之前, 应先做好品控 2015年就成立的造车新势力零跑汽车,其背后是想换条赛道的国内安防巨头大华。大华股份副董事长兼任大华股份CTO朱江明亲自下场,成立零跑汽车。 要资金有资金,要人有人,要技术有技术,车还愁搞不出来?事实上,还真的愁。朱江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企业初创时的“尴尬”,不知道汽车生产和销售需要准入资质,以为造出来到中汽中心检测合格了就可以卖。 事实上,在零跑首款车型S01开启交付后的一年多时间内,先后被曝出存在车辆电子手刹自动锁死、车辆挂挡后不能前进和后退、方向盘和转向拨杆卡死等问题,车主们也曾进行过集体维权,甚至要求退车。 在2020年5月,200多名零跑S01首批车主集体维权,在网上公布了致零跑汽车的公开信,列举了四大类质量问题,涉及制动系统故障,真空助力泵失灵;动力系统故障,电池过热保护;车机系统故障,主控屏幕黑屏;控制系统故障,车辆无故停摆等。 另外一款目前的销量支柱——零跑T03在车质网上也有多起质量投诉,包括存在续航与实际里程相差甚远,转向系统故障,悬架异响,无法进行OTA升级,虚假宣传辅助驾驶功能等问题。 △零跑投诉 然而零跑汽车对这些问题是这样回应的:零跑汽车认为整车的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并指出用户提出的问题多为偶发性问题,并非安全类质量问题。针对个别车辆偶发的故障问题,零跑表示将严格按照国家三包法规要求,对车辆进行换件或维修,维修期间零跑会按照三包法规定为用户提供代步服务。 在这次发布会上,零跑汽车对C11给予了厚望,朱江明透露该车型可助其稳固其新势力头部地位。同时,总裁吴保军又立了一个新的Flag,“零跑汽车在2023年进入新造车Top3。”但是在进入Top3之前,车辆的品控问题不容忽视,否则“2025年实现年销量80万台,并且达到国内新能源销量10%”的Flag很容易变成画大饼的笑话。 一位有熟悉零跑汽车研发内情的人士透露,零跑汽车的产品和技术都是自己开发的,很多地方还是按照非车用的产品来做的,“因为安防这块的产品,怎么弄都可以用,可以不按照严格的合规要求来做的,所以大家理解的产品定义不相同。” 03 画饼目的是什么 7月17日,蔚来、理想相继传来将在港股二次上市的消息,加上已经完成二次上市的小鹏,在资本层面,新势力造车企业将会出现强者越强的马太效应。已经得到市场验证的头部车企将吸引大部分资金用于自身的后续研发和营销,这对于持续亏损、累计融资不足200亿人民币的零跑汽车来说,处境比较尴尬。 △零跑融资史 财报显示,零跑汽车2019年营收为1.16亿元,净亏损为5.88亿元;零跑汽车2020年前9个月营收为2.67亿元,净亏损为4.87亿元。面对亏损的事实,零跑汽车也并未予以正面回应,只回复“公司运营情况良好”。加快上市步伐,是零跑汽车为数不多的求生手段。 在零跑汽车本轮超45亿元Pre-IPO轮融资中,杭州替代了合肥的身影。今年一月份的融资中,当时合肥市政府明确表达了为零跑汽车投资20亿元的意向。按照合肥方面的意思,这笔投资将分两批完成,首批先投2亿元,剩下的18亿将在Pre-IPO中完成。同时,合肥市政府还要为零跑汽车建立第二工厂。 现在看来,除了首批的2亿,合肥的后续投资并未进行。在联想此前合肥市一位负责新能源汽车的领导讲话,之所以选择零跑汽车,首先是看重其在技术方面的投入,其次就是其越来越被市场上认可的产品和未来跻身头部造车新势力的潜力。所以,从合肥到杭州,到底是杭州多出价25亿抢走零跑,还是合肥在“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更看重蔚来、大众、长安、比亚迪的潜力,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从目前的零跑汽车来看,我们认为,所有的“饼”都是为了冲刺上市讲的故事。但是对于实际的消费者而言,没有足够的数据支撑,我们很难相信其PPT的真实性和诚意。
8热管加持!RTX 3070 Ti SUPRIM X 8G评测:顶级非公的性能表现
一、前言:搭配顶级散热系统的RTX 3070 Ti超龙 在RTX 30出现之前,微星的产品线中,魔龙算是顶级型号。NVIDIA Ampere构架诞生之后,微星发布了全新的超龙系列显卡,目的是将自己家的顶级非公再向上提升一个层次(闪电已经很久不见了)。 微星RTX 3070 Ti SUPRIM X 8G超龙(下面简称RTX 3070 Ti超龙)在设计上十分暴力,直接沿用了RTX 3080 Ti超龙的散热系统,要知道前者可是370W TDP,而RTX 3070 Ti超龙“只有”310W。 RTX 3070 Ti超龙所采用的TriFrozr 2S散热器从顶级的RTX 3090/3080 Ti一直用到现在,其散热效能早已久经考验。为GPU核心部分设计了7热管,另外考虑到GDDR6X巨大的功耗,微星还特意设计了一条热管专门用于显存散热。 从GPU-Z的截图可以看到,微星RTX 3070 Ti超龙的Boost频率达到了恐怖的1860MHz,比公版的1770MHz高了90MHz,TDP也从公版的290W提升到310W,另外还有20W的空间可以让超频玩家自行发挥。 微星RTX 3070 Ti超龙有2个BIOS,可以通过背部的开关进行切换。2个BIOS的性能是一样的,只是风扇转速会有一些差异,静音模式下风扇转速更低,很难感受到噪音,但是温度会稍微高一些;游戏模式下,可以将370W的GPU的烤机温度压制在67度左右。 关于Ampere GPU的构架此前我们已经有过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我们化繁为简,将其做了简单的归纳如下: 1、整合INT32与FP32单元 Turing架构的INT32单元只能做整数运算,闲置率很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升INT32单元的利用率,NVIDIA Ampere改进了INT32单元,使之不仅可以运行整数运算,也能进行单精度浮点运算,相当于整合了INT32和FP32单元,因而使得以FP32单元计数的GPU流处理器数量直接翻倍,单精度浮点性能也同样翻倍。 2、RTX IO技术 这项技术可以让游戏在加载时完全规避CPU,直接将游戏数据包从SSD写入到GPU的显存中,由GPU替代CPU进行数据解包。GPU的整数/浮点性能数十倍于CPU,可以瞬间完成数据的解包工作。 不过这项技术需要微软DirectStorage API的支持,预计2022年会正式开始应用。 3、NVIDIA DLSS:备受欢迎的AI技术 从游戏内的物理和动画模拟到实时渲染和AI增强的直播功能,AI正在引发一场游戏革命。借助GeForce RTX GPU的专用AI处理器Tensor Cores,NVIDIA DLSS在提升帧率的同时,生成精美、清晰的游戏图像,为玩家提供更大的性能空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光线追踪设置并提高输出分辨率。现在已有超25款游戏支持DLSS,并且数量还在逐月递增。 4、NVIDIA Reflex:降低输入延迟 NVIDIA Reflex技术可以降低系统延迟(或称输入延迟),使游戏的响应速度更快,使玩家在多人竞技游戏中占据优势。 在传统的PC体系中,虽然强力的显卡可以轻松渲染出足够高的帧率,但这些游戏画面都需要CPU进行调度分配,不合理的调度会使得CPU手忙脚乱,玩家鼠标发出的指令其实无法第一时间到达游戏世界,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延迟。 为了降低系统延迟,帮助GPU渲染的图像能够第一时间迅速呈现在屏幕,NVIDIA Reflex技术也随着RTX 30系列的发布而登场。NVIDIA Re flex SDK被直接植入到了游戏, NVIDIA Reflex SDK能够更好的控制CPU的运行速度,允许及时向GPU提交例如点击鼠标的关键动作,同时还确保GPU没有间断运行,保证画面的流畅输出。 而最新发布的360Hz刷新率的电竞G-Sync显示器还内建了延迟分析器,可以让你更系统化的量化电竞游戏中的延迟数据。 NVIDIA Reflex技术是职业电竞选手和精英玩家唯一专业的选择。 5、第二代RT Core 光线追踪是一种在计算机世界中完美再现真实世界的渲染技术,它的算法符合物理规律,不会像传统光栅化渲染那样容易产生各种问题。比如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光栅化算法无法正确处理焦散这种光学现象,炎热的夏天阳光透过游泳池在水底投射得斑纹光影就是典型焦散,传统光栅化算法使用的是动态贴图,看起来虽然也像那么回事,但是无法和玩家互动,例如当角色进入泳池游泳就无法进行正确处理渲,画面往往出现不合理渲染效果,或者游戏中的阳光位置变化,天气变化对泳池光影的影响也无法正确表现。而光线追踪技术可以实时自动的演算焦散效果,让画面更加真实。 但是光线追踪最大的问题是需要消耗巨大的计算资源,显示器就像一块窗子,虚拟的每一条光线都会穿过屏幕像素直达场景,并从存储器中查找会被击中的三角形,而且每条射线都要做这个动作,如果希望效果好的话,每像素可能还需要若干条甚至上万条射线。 如果场景里有几千万个三角形,逐个三角形做遍历求交,就需要消耗大量的高速缓存和总线带宽,计算单元需要浪费大量时间等待三角形数据传输。 RTX 30系列显卡基于新一代NVIDIA Ampere架构,拥有第二代光线追踪计算核心,相比于第一代光线追踪计算核心,RTX 30系列的光线追踪核心性能足足提高了1.7倍。而且硬件上特别支持对运动模糊场景的光追效果计算。从而带给玩家更流畅的光线追踪游戏视觉体验。 特别是体验《赛博朋克2077 》这样支持光线追踪技术的新一代游戏,RTX 30系列能够轻松驾驭赛博朋克的颓废风格,流畅渲染都市夜晚霓虹灯下,大量的赛车,追逐,打斗等运动场景。为玩家带来最极致的视觉体验。 6、第三代Tensor Core NVIDIA 自 Volta架构开始,在GPU中增加了针对深度学习加速设计的矩阵运算单元,并称之为 Tensor Core(张量计算核心)。 在图灵架构里,NVIDIA 引入了第二代 Tensor Core,而到了RTX 30系列所采用的Ampere架构,则进化到了第三代Tensor Core。 深度学习技术在图形图像各个领域都有着价值巨大的应用,而在游戏体验中则是被称为深度学习超采样的DLSS 技术。最新一代的DLSS 能够使得游戏画质极大提升,细节和锐度媲美、甚至超越原生分辨率 DLSS 本质是一种图像重建算法,其加原理其实也很简单。开启DLSS后,游戏引擎中的诸如动态光源、阴影的计算,封闭空间环境遮挡(SSAO)、屏幕空间反射(SSR),甚至实时光线追踪。都会被降低到1/2甚至1/4像素的低分辨率下运行,GPU的负担大幅度减轻。渲染得出的最终场景会通过Tensor Core结合DLSS进行高分辨率重建,从而用较低的GPU负载获得流畅且画质极佳的游戏体验效果。 和图灵相比,Ampere的张量性能可以最高达到 2.7 倍。这使得RTX 30系列可以轻松使用DLSS技术在4K 甚至8K分辨率下,依然带给玩家最极致的光线追踪游戏体验效果。 7、GeForce Experience功能 所有NVIDIA GeForce GPU都能从GeForce Experience中获益,数以千万计的玩家都在使用该工具来优化游戏设置、记录和上传游戏、直播游戏、拍摄屏幕截图,以及下载和安装Game Ready驱动。最新功能包括: 8、一键自动式GPU调校 GeForce Experience现已支持GPU调校,它能使用高级扫描算法自动创建GPU超频配置文件。 9、增强型游戏内监控悬浮窗 GeForce Experience强大的游戏内悬浮窗功能现已能让玩家查看更多详细的性能统计信息、温度和延迟指标,包括 NVIDIA Reflex的延迟分析器统计信息。 二、图赏:7+1条热管设计 微星RTX3070Ti SUPRIM X沿用了RTX 30系超龙的外框设计,外观简洁,棱角分明、金属质感十分强烈。 显卡三围335x140x61mm,体型较普通的非公卡大了不少,但是它的PCB板长度其实至于260mm。 显卡正面是3个92mm的刀锋6代风扇,11片环形扇叶可以有效提高风压并降低噪音。 全尺寸金属背板,尾部还镶嵌了龙盾Logo。 背板的尾端采用镂空设计,气流轻松吹透,可以提高散热效率。 刀锋6代风扇,支持低温自动启停,风扇中间的浮雕很精致。 显卡顶端视角图,双8pin供电接口。 3个DP 1.4、一个HDMI 2.1接口。 从这里可以看到散热器不论是高度还是厚度都要超出I/O挡板很多,显卡61mm的厚度需要占用3个槽位。 超龙祖传的TRI FROZR 2S散热系统,7+1条6mm纯铜镀镍热管设计,其中一条是专门用于显存导热。纯铜镀镍散热底座经过了镜面化处理,可以均匀的将热量传到至每条热管。 PCB的长度只有26cm,而且空着的地方挺多,其实可以做成短PCB板。 11+2相供电设计称不上豪华,但是应付310W的功耗依然绰绰有余。 GA104-400-A1核心,也是完整的GA104核心,6144个流处理器。核心面积392平方毫米,拥有174亿个晶体管。 GPU核心周围是美光的GDDR6X显存,一共有8颗,单颗容量1GB,总容量8GB。频率19GHz,位宽256Bit,显存带宽608GB/s。 三、理论性能测试:3Dmark运行频率可达1995MHz 1、3DMark 在2K分辨率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RTX 3070 Ti超龙图形分数达到了17893分,核心温度最高70.9℃,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1995MHz,最高风扇转速2629RPM,最高功耗314W。 在4K分辨率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中,RTX 3070 Ti超龙图形分数达到了9346分,核心温度最高70℃,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1995MHz,最高风扇转速2551RPM,最高功耗307W。 2、3DMark Time Spy 在2K分辨率3DMark Time Spy测试中,RTX 3070 Ti超龙图形分数达到了15123分,核心温度最高70℃,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1980MHz,最高风扇转速2386RPM,最高功耗314W。 在4K分辨率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RTX 3070 Ti超龙图形分数达到了7512分,核心温度最高70℃,核心运行最高频率为1995MHz,最高风扇转速2199RPM,最高功耗314W。 四、游戏性能测试:比公版强3~4% 1、刺客信条:奥德赛 2、德军总部:新血脉 3、地平线:零之曙光 4、孤岛惊魂5 5、古墓丽影:暗影 6、赛博朋克2077 7、战争机器5 五、温度与超频测试:烤机67度 boost频率可超至2000MHz 使用Furmark来对RTX 3070 Ti超龙进行烤机测试,测试时室温为28度。 将Furmark的参数设定为1920*1080分辨率、0AA,烤机测试进行了37分钟。 在烤机过程中,RTX 3070 Ti超龙的功耗保持在316W左右,烤机频率1710MHz,核心温度67度,显存温度84度,风扇转速2043RPM。 2、超频测试 RTX 3070 Ti超龙的Boost频率比公版的1860GHz要高90MHz,TGP锁定在310W,比公版高了20W,同时还能通过超频软件将功耗墙提升到330W。 经过多次尝试,RTX 3070 Ti超龙可以在核心频率提升140MHz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测试,此时Boost频率达到了2000MHz;GDDR6X显存也能超频到20.8GHz,显存带宽为666GB/s。 超频之后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图形分数从达到了19163,这相比默频时的17893提高了1270分,提升幅度约为7%。最高运行频率达到了2130MHz,最高功耗324瓦,最高温度达到了75度 六、总结:顶级非公的表现 在TDP提升了20W,Boost频率提升了90MHz之后,再加上强大的散热系统,微星RTX 3070 Ti超龙的性能比公版RTX 3070 Ti要强了3~4%左右。这个幅度看似不大,毕竟在规格大幅加强之后,RTX 3070 Ti也就比RTX 3070强了6%左右。 在温度控制方面,虽然RTX 3070 Ti超龙的预设功耗高达310W,但在拥有8条肉感的TRI FROZR 2S散热系统压制之下,满载37分钟烤机温度也就只有67度。 另外,由于有专门的热管用于显存散热,因此在烤机过程中,GDDR6X显存的温度最高也就只有84度。 RTX 3070 Ti在超频方面的表现也十分的出彩,虽然他的Boost频率已经比公版高了90MHz,但还能继续再超140MHz,此时的Boost频率已高达2000MHz。它所搭载的三星显存也能从19GHz大幅度超频到20.8GHz,超频后的性能提升幅度可达7%。 另外,如果你对静音有较高的需求,在切换到静音BIOS之后,RTX 3070 Ti超龙能将风扇的转速控制在1300RPM,几近无声,但是温度会有一些提升。游戏模式和静音模式,玩家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自由切换。
王自如与雷军、罗永浩、董明珠的两三事
传闻最终被验证是真的。Zealer创始人王自如的确已入职格力,隶属格力总裁办及文化培训传播中心组织下。 最近,王自如以公司领导的身份,为初入职场的新伙伴分享“心态归零,拥抱未来”的八字箴言。看来他已适应角色转换,熬鸡汤功力似乎还不错。纵观王自如的成长历程,你会发现他与三位知名商业大佬打过交道,即雷军、罗永浩、董明珠,他们对王自如产生巨大影响。 先说雷军,2012年7月,Zealer获得雷军旗下顺为资本数百万元天使投资,雷军称赞王自如是一个非常杰出的年轻创业者,自己深知Zealer价值是独立和公正,所以一开始就放弃Zealer董事席位和投票权。其实,雷军不仅是王自如的投资人,还是他的创业导师。 雷军对王自如说,“年轻人,你总是不愿意听我的。”遇到挫折之后的王自如才愿意听雷军的,他说,“我只有躺在地上的时刻才懂(雷军这些话)”。雷军有一句经典名言,“站在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在王自如看来,所谓风口上的“猪”,关键不在风口,在于成为一只猪。 雷军告诉王自如,要用你能看懂的人,看不懂就不要用。王自如用了2年时间才明白这个道理,“如果我是一只猪,当时听了就做了,是不是后来就不会犯错了?”当然,雷军指导王自如如何创业、如何避免踩坑,外界知道的并不多,真正熟知的是他们同框对话,一起聊小米新品和发展战略。 再说罗永浩,因为在评测中指出锤子T1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王自如与罗永浩结下梁子,才有了2014年8月在优酷公开辩论的一幕。辩论节奏全程由罗永浩主导,真正关于锤子T1产品问题的交锋并不多,反倒是王自如疲于应付罗永浩的各种质疑,包括“客观、独立、第三方”、对手机厂商的咨询服务、维修配件的购买渠道是否合法等。 显然,王自如在这场辩论中一直占下风,承认自己落败,也使Zealer面临最严重的一次信任危机。不过,王自如与罗永浩的掐架并未就此结束,此后双方又明争暗斗好几个回合。比如,2018年5月,王自如与罗永浩在微博上打起口水战来;2020年4月,或许是看到刘作虎与罗永浩相谈甚欢,王自如在没有拿到新机的情况下,“云测评”一加8系列,从产品到品牌,近乎全方位否定一加。 去年,直播带货热潮兴起,罗永浩为了还债当起带货主播,王自如也不甘示弱,不仅与董明珠联合直播,自己也依托选品搞起专场直播,互相较劲意味浓厚。目前来看,双方恩怨、心结暂时解不开,依旧站在各自对立面。对了,王自如入职格力后,格力是否会与罗永浩展开直播带货合作?我觉得可能性很低,因为格力直播带货通常是董明珠亲自上阵。 最后说董明珠,有人说,王自如是在去年与格力合作直播带货期间认识董明珠,其实不然,早在2016年,双方就已结识,在2016年10月播出的《我是创始人》第一季中,董明珠是王自如的前浪队导师。有一次,她见到王自如说,“《我是创始人》第二季,你一定要来。” 2020年,双方交集开始多了起来。董明珠第三次直播带货与王自如同框,当时正值格力品牌入驻京东十周年纪念日。王自如不仅特意为董明珠策划一场长达近50分钟的专访,两人还最终在3个半小时的直播后,完成7.03亿元总销售额,刷新董明珠直播带货纪录。自此,王自如开始成为董明珠直播间常客,并相继帮助董明珠6月1日、6月18日直播带货分别实现65.4亿元、102亿元的好成绩。 Zealer一位在职员工透露,“很早之前双方就有合作,直到去年Zealer帮格力做了很多整合项目,格力也比较认可,因此双方就签订战略协议,格力将整个MKT(市场营销)包给Zealer做。”如今,王自如从与董明珠合作摇身一变成给董明珠打工,个中转变的心路历程只有他自己最清楚。不过,截至目前,王自如并未对外说明加入格力的背后原因,以及Zealer后续由谁操盘。 不知你发现了没,雷军、罗永浩、董明珠有个共性,即曾经做过或一直做手机这门生意。但不同之处在于,王自如与雷军、罗永浩产生交集是Zealer主业驱动,而从服务董明珠到投奔董明珠,则与格力手机无关。可以预见的是,即便王自如负责格力手机的市场营销,也难以改变其市场地位,毕竟真正掌握格力手机话语权的从来只有董明珠一人。 不过,话说回来,媒体人出身的王自如能与雷军、罗永浩、董明珠频繁打交道,无论是合作还是交锋,本身就很了不起,证明其确实有两把刷子。只不过,王自如一些神操作,使自己成为一个充满争议的“科技网红”,外界对其褒贬不一。
首店开在LV旁边,5年后关店过半,早餐界“爱马仕”为何不红了?
撰文 / 马微冰 编辑 / 孙静 网红打卡地桃园眷村,又关了一家门店。 7月15日,位于北京国贸商城的桃园眷村门店宣布停止营业。3个月前,有媒体探访时,店员还曾表示,租约到期后有可能会换个位置,搬到商场5层。可没过多久,情况就发生了变化。 关店几天前,该门店吧台收银处,还贴着一张温馨提示:本店由于业务发展需要,将于近期结束营业,凡持有我店储值卡、优惠券的顾客请提前使用。 桃园眷村国贸店提示信息。图|马微冰 当时店员告诉食客,关店是公司决定,“现在北京还剩大兴机场一家没关门。”无独有偶,6月27日在社交平台中,一名广西南宁的网友透露,南宁万象城的桃园眷村已经撤店,大众点评中显示,广西全部门店已关闭。 AI财经社搜索大众点评发现,目前桃园眷村在全国仅剩17家门店,其中上海9家、四川4家、北京1家、广州1家、江苏1家、福建1家。与其鼎盛时期40多家门店数量相比,撤店过半。 桃园眷村在2016年创立于上海,两名创始人均是跨界而来,一个之前做女装,一个在广告公司做创意设计。当时,受日式风格影响的台湾小清新文化,在大陆颇为流行,桃园眷村凭借强烈的“眷村”文化符号、高品质食材以及独特的装修风格,迅速吸引了那些对台湾文化感兴趣的食客。 然而,仅仅过了5年,桃园眷村为什么就凉了? 开局不错,很快晋升为网红餐厅 位于上海泰州路的桃园眷村,是其首家门店,整体设计主打复古风,采用双层的玻璃房,面积约400平方米,隔壁紧挨着高端奢饰品店铺LV。店内主打品类如油条6元一根,烧饼25元一个,包子13元一个,但两个起售。 让这家桃园眷村门店成为网红餐厅的,是一篇营销文《他在LV边上开了家烧饼油条店,火遍上海滩,网红们为吃上一口甘愿排队两小时》,瞬时间桃园眷村“早餐界爱马仕”的头衔被众人皆知。当时,即使该店产品定价高出日常早餐很多,满怀猎奇心理的顾客依然在门店排起长龙。 从首店开始,桃园眷村便一直瞄准购物中心的黄金位置,并以此讲一个故事,但想要抢到核心店铺,甚至挨着LV,则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如果某个新品牌想要进商场,不仅要提供一个整体的营销方案,比如进驻之后未来会如何吸引流量,还要去说服购物中心同意这个方案,并且投入大量的资金、人脉去砸市场,购物中心也才敢冒风险来赌这一把”,联商高级顾问王国平对AI财经社分析道。 桃园眷村的开局还算不错,很快晋升为网红餐厅。通过选址、环境以及产品定价等方面的特点,桃园眷村刷新了人们对于传统早餐店的认知,实现了品类升级。精致的装修与有格调的文案,让桃园眷村成为众多文艺青年朋友圈九宫格的打卡素材。 图|马微冰 人均35元以上的消费,加上两小时的排队时间,许多人对桃园眷村反而充满了好奇。随着社交平台的发酵,桃园眷村知名度迅速打开,开城扩店也接踵而至。 2017年,桃园眷村公布完成了A轮融资,投资方为君联资本、铭耀资产。同时桃园眷村借助热度在一年之内开出15家门店,北京、天津、杭州、苏州、南京、武汉、厦门、合肥、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和香港等多个城市全都有桃园眷村的身影。 资本助推下,桃园眷村达到鼎盛时期,但在爆红背后,桃园眷村发展道路中的隐忧,也被逐渐放大。 早餐界“爱马仕”,输得很彻底 对于桃园眷村最多的吐槽,便是贵。家住北京海淀的程艾米回忆起自己曾多次在桃园眷村就餐的感受,称每次店内都显得很空旷,顾客稀少。“一碗豆浆、一份小馄饨,就花了40多块钱,感觉并没有吃到什么,这要是去永和大王,应该十几块就够了。”程艾米吐槽道。 即使处在高端商场的中心位置,这样一份近50元的早饭,还是劝退了不少食客。抛开文艺的格调,多数顾客在桃园眷村品尝后,仅仅感觉到这是一份味道中上等的早餐。一名商场招商经理回忆到,在桃园眷村入驻后期,已经很少见到等位的场面。 流量是基础,产品力是核心。消费领域投资人江沐恒最早也是被这家店超高人气所吸引,但在仔细研究后,发现产品味道以及更新速度并未达到预期,“我们投资的核心还是产品驱动力。”江沐恒提到。 对比近年来较为红火的茶饮品牌喜茶,据统计其在2020年保持了平均每1.2周推出一款新品的速度,其他领域网红品牌大概也会在一个月左右 ,推出一些新品,而桃园眷村速度慢了许多。 网红属性的品牌“每月上新”的推新频率,桃园眷村隔几个月,才会陆陆续续在官方微博公布新品,但新品中并没有打造出能继续承接流量的爆款菜品,偶尔推出的新品,也是一些小笼包、牛肉面等其他早餐店中本来就有的餐食,渐渐失去了自己的特色。 在桃园眷村的官方微博中,最后一条微博停止在2021年2月9日,宣传的是一款电影《刺杀小说家》官微联名双面饭团套餐。 随着品牌打卡新鲜期的过去,桃园眷村的顾客开始大批量减少。 桃园眷村B型门店一般需要8名店员,但在AI财经社此前走访时发现,同类型、位于B1层电梯出口的国贸商城店,处于人流量较大的黄金位置,有150平米左右,但店内共有2名店员,一名在前台,一名在后厨。前几日在该店消费的用户表示,“店内顾客很少,大概3-4桌,菜品也不是全都有。” 没有了流量支撑,桃园眷村的故事无法再使购物中心信服。于是租约到期,撤店成了唯一选项。 2016年桃园眷村一口气开店15家,布局全国多个城市,但从2019年4月起,桃园眷村在上海陆续有4家门店关闭或暂停营业。彼时其团队强调称关店是为了品牌升级做准备,要在一线城市A类商场继续开大店,在二三线城市开高性价比的小店。 但从后续情况看,开店遥不可及,关店倒是频频发生。 2020年5月,合肥万象城门店闭店歇业,重庆仅有的两家门店在大众点评上的状态均为灰色的“歇业关闭”;9月,武汉两家桃园眷村门店关停;10月,南京德基广场店关停;当年年底,杭州首店滨江宝龙店关门歇业。 目前,桃园眷村在北京的三里屯、西单大悦城、中关村、国贸、华贸5家门店都已经停业,仅留大兴机场一家门店。 可以说,早餐界的“爱马仕”桃园眷村,在与街边早餐店的竞争中,输得很是彻底。 网红餐饮,为何红不过一个周期? 铁打的食客,流水的网红店。桃园眷村的快速陨落并非第一家。 从2012年,百度前员工赫畅创立“黄太吉”,揭开了网红餐饮风暴的序幕。利用年轻化的趣味文案、吸引眼球的开豪车送餐和最美老板娘等众多营销因素,让这家仅有13个座位的煎饼铺子,天天人满为患。 新的盈利模式出现后,谁都想抓住机会捞一把。紧接着,雕爷牛腩、西少爷肉夹馍、叫个鸭子、饿滴神、人人湘等中式餐饮互联网品牌,借助同款互联网营销打法,跃身成为网红品牌。 O2O的兴起改变了传统餐饮的品牌打造模式,也吸引了一轮资本狂飙。比如凭借一个煎饼,“黄太吉”创立两年,估值12亿元,在创立第三年,估值据称“接近2.5亿美元”。 上海一网红餐饮店排队状况。图|视觉中国 这些网红店几乎无一例外都具有高定价、轻奢餐的特点。之后,这些品牌没落的原因也基本一致,均是没有顺应市场趋势升级服务和产品,造成口碑一落千丈,昔日网红变身今日“网黑”。 今年正值又一个消费大年,源源不断的资金流入餐饮行业。在“所有行业都值得重新做一遍”的营销概念刷屏下,面馆、点心、茶饮、小吃等类目涌现众多新品牌。据新消费Daily统计,6月新消费领域共完成76轮融资,总金额超70亿元,大量资本开始扎堆杀入线下餐饮。 番茄资本卿永对AI财经社表示,“餐饮行业跑的就是速度,如果仅仅是渠道和环境的升级,是没有价值壁垒的。最后谁的速度跑得快,谁就能留下来。桃园眷村把油条包子,带进购物中心的这种升级,最后验证出来就是失败的。” 见惯了众多网红品牌的王国平也表示,一个网红品牌如果本身没有足够深厚的根基,是很难长期发展的,只能成为一种短期现象,“可能刚开业第一周、第二周人流量很大,到了第三周,基本上就回归常态了。你会发现没多久,那个位置就换了另外一家品牌。” 如今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追求新鲜体验,忠诚度相对较低,“食性”很难把握。对于企业而言,必须时刻把握年轻人集体的显性、隐性需求变化,才有可能做出好的产品,成为常青企业。 (文中江沐恒、程艾米为化名)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旗下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美国又要对中国闪存巨头下黑手?官方回应来了
日前有多家网络媒体报道长江存储及美国贸易限制的消息,今晚长江存储发表声明称公司成立以来合法合规经营,产品与服务均为面向商用及民用市场。 长江存储表示,第一,公司自成立至今,始终秉承守法合规的经营理念。在国内外各项业务中,长江存储严格遵守所在地法律法规; 第二,长江存储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均为面向商用及民用市场; 第三,长江存储遵守WTO公平贸易原则,专注于技术自主研发并充分尊重第三方的知识产权; 第四,目前长江存储生产经营各项业务均在上述原则基础上正常开展。 据官网介绍,长江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16年7月,总部位于“江城”武汉,是一家专注于3D NAND闪存设计制造一体化的IDM集成电路企业,同时也提供完整的存储器解决方案。 长江存储为全球合作伙伴供应3D NAND闪存晶圆及颗粒,嵌入式存储芯片以及消费级、企业级固态硬盘等产品和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移动通信、消费数码、计算机、服务器及数据中心等领域。 2017年10月,长江存储通过自主研发和国际合作相结合的方式,成功设计制造了中国首款3D NAND闪存。 2019年9月,搭载长江存储自主创新Xtacking®架构的64层TLC 3D NAND闪存正式量产。 2020年4月,长江存储宣布128层TLC/QLC两款产品研发成功,其中X2-6070型号作为业界首款128层QLC闪存,拥有业界最高的IO速度,最高的存储密度和最高的单颗容量。 截至目前长江存储已在武汉、上海、北京等地设有研发中心,全球共有员工6000余人,其中资深研发工程师约2200人。通过不懈努力和技术创新,长江存储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NAND闪存解决方案提供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