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各地GDP“年报”新意足
江苏省去年实现GDP总量11.64万亿元,增速位列全国第五。图为一艘远洋滚装轮近日在连云港港东方公司码头装载汽车外运。王 春摄(人民视觉) 2021年,湖北省经济增速领跑全国,成绩亮眼。图为春节期间,游客在武汉武昌楚河汉街观看糖画。赵广亮摄(人民视觉) 近期,31个省区市2021年GDP数据先后出炉,并陆续发布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看总量,不少省份在过去一年实现了跨越式突破,更多省份一步一个脚印保持经济稳步增长。 看增速,2021年各省份普遍实现了恢复性增长,特别是湖北省和海南省的经济增速尤为突出。 看城市,北京、上海GDP总量双双超过4万亿元,而东莞成为全国第24个GDP总量超万亿元的城市,也是广东第4个“万亿俱乐部”成员。 多地GDP总量跨上新台阶 ——广东GDP超12万亿元,湖北经济增速位列全国第一 2021年,多个省份GDP总量跨上新台阶。 广东是名副其实的GDP大省。2021年,广东省GDP总量达到12.44万亿元,成为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GDP跨上12万亿元台阶的省份,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江苏省2021年实现GDP总量11.64万亿元;山东省为8.31万亿元;浙江省实现GDP总量7.35万亿元;河南省GDP总量达5.89万亿元。如果以去年平均汇率计算,广东、江苏两省GDP均已超过韩国的经济总量。 总量迈上新台阶,经济增速也保持恢复性高增长。 2021年,湖北省以12.9%的两位数增速位列全国第一,海南省实现了11.2%的高增长,紧接着是山西、江西、江苏、浙江、北京、山东、安徽、重庆、四川等。 “2021年是各地经济稳步复苏的一年,领跑者仍然是排在第一梯队的省份,呈现出你追我赶和稳中求进的发展态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本报记者表示,2021年各省份成绩单呈现出一些新特点—— 湖北省经济总量突破5万亿元。刘向东分析,湖北省相对于全国其他地方出现更加显著的恢复,经济增速高达12.9%,一方面受2020年负5%低基数效应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疫情发生以来各方给予湖北的大力支持。 海南省增速突出。2021年海南自贸港建设红利初步释放,海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均位居全国前列。海南省统计局局长刘自更表示,2021年海南省主要指标增速均快于上一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历史性地全面跻身全国前列,充分展现了自贸港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强劲动力。 人均GDP增长取得新突破。2021年,全国人均GDP超8万元,折合1.25万美元。具体看各地,北京、上海、江苏的人均GDP突破2万美元,其中北京和上海分别约2.85万美元和2.7万美元,距3万美元的关口越来越近。 “万亿俱乐部”再扩容 ——北京、上海GDP均超4万亿元,东莞成为第24个GDP超万亿元城市 看完省份成绩单,再看城市——2022年,“万亿俱乐部”城市继续扩容。 1月24日,东莞市统计局公布2021年东莞经济运行情况:2021年全年东莞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0855.35亿元,同比增长8.2%,两年平均增长4.6%。至此,东莞成为中国第24个GDP超万亿元城市,也是广东省第4个GDP超万亿元城市。 在珠三角已有深圳、广州两座万亿GDP城市的背景下,东莞何以脱颖而出?刘向东分析,这主要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分工明确。东莞承载着深圳等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在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家具服装、食品饮料等方面形成较强的产业集群,并与大湾区其他城市形成很好的互补配套,吸引了更多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集聚,使其成为全球的生产车间和制造基地,并在对外开放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万亿俱乐部”城市数量在增长,头部城市的经济总量也再上一个新台阶。 2021年,北京、上海GDP总量迈过4万亿元门槛,分别达到40269.6亿元和43214.85亿元。增速方面,上海GDP实际增速略低于北京。深圳成为中国第3个GDP突破3万亿元的城市。广州和重庆以28231.97亿元和27894.02亿元的成绩紧随其后,二者差距从2020年不到17亿元扩大到337.95亿元,“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地位更加稳固。 “新成员”竞争激烈。武汉、合肥、福州实际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分别达到12.2%、9.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8.1%。合肥与济南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多座城市把GDP突破万亿元列为经济发展目标。江苏的常州和徐州两市增势明显,2021年GDP分别达到8807.58亿元和8117.44亿元,成为下一批万亿城市“后备军”。刘向东分析:“‘十四五’期间,烟台、常州、徐州、唐山、大连、温州、昆明、厦门等城市提出未来几年GDP总量争取突破万亿元。从目前发展形势看,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这些城市还需要继续铆足劲,才有望尽快跨入‘万亿俱乐部’。” 各地蓄力冲刺2022 ——中部奋起直追,产业升级、消费复苏是重头戏 展望2022年,除天津外,30个省份均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2022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海南9%左右的目标位列第一,西藏为8%左右。 产业升级、消费复苏是各地稳增长的重头戏。 回看2021年成绩单,GDP量质齐升的省份,大多呈现出新兴动能强劲的特点,先进制造业比重较大,高技术产业带动力增强。在新的一年,各地也不约而同更加强调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将新能源、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发展专精特新“小巨人”等列为发展重点。 各地还明确提出将持续推进消费复苏。去年底以来,已有重庆、成都、合肥、郑州、南京等30多个城市陆续推出消费券。这些消费券主要集中在餐饮、购物、旅游和体育等领域,以带旺“两节”消费。刘向东认为,消费复苏仍面临不少挑战,但始终是各地稳增长的重要途径。他建议,各地应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和消费型城市建设,加快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主动提升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中部六省确立的增长目标较高。其中湖南、山西设定在6.5%,河南、安徽、江西、湖北设定在7%。 2021年中部六省GDP总量达到250132.5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比重超20%,占比逐渐扩大。其中河南2021年GDP总量达到5.89万亿元,是中部第一经济大省。湖北GDP总量也首次突破5万亿元,湖南省为4.6万亿元,安徽去年GDP也跨过4万亿元门槛。山西、江西的增长势头也很好。 对于中部地区形成的赶超之势以及中部地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耀分析:“2021年,中央专门出台了促进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中部地区发展指明方向。要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中部地区能源、制造业方面的优势还会继续发挥。特别是国家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发展,中部地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中心地位还会发挥重要作用,全国的制造业将进一步向中部地区集中,其装备制造的优势将更加突出。” “2022年我国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各地更加注重预期引导,不少省份主动调低了经济增长目标,但仍维持在5%以上的中高速水平,你追我赶的良好竞争态势仍在继续。”刘向东认为,今年区域经济发展势头被普遍看好。(记者 徐佩玉)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2月10日   第 04 版) 责编:庄鹏泽
三星S22系列手机发布,Note系列手写笔加入超大杯
钛媒体App 2月10日消息,三星发布Galaxy S22系列新品手机Galaxy S22、Galaxy S22+和Galaxy S22 Ultra,全系升级最新一代高通骁龙8 Gen1 SoC,并搭载120Hz高刷窄边框屏幕,在影像、性能、设计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升级。其中,三星Galaxy S22 Ultra搭载了Galaxy Note系列标志性的S-Pen手写笔,为Galaxy S系列的首次。 影像方面,Galaxy S22 和 S22+搭载了 50MP 主摄镜头、10MP长焦镜头、12MP超广角镜头以及10MP前置镜头,其中主摄镜头的传感器尺寸相比 S21 和 S21+ 提升了 23% 的面积,可带来更强的夜景拍摄能力。两款产品均引入了VDIS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画面抖动,帮助用户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能记录清晰流畅的画面。 Galaxy S22和S22+还引入了三星新一代AI技术,进一步升级了成像质量。AI立体景深虚化功能采用复杂的AI算法,让拍摄更加细腻自然。另外支持宠物肖像功能,借助更加精准的成像技术,防止宠物毛发与背景一起被虚化。 Galaxy S22 Ultra则升级了108MP主摄镜头,40MP前置镜头,并加入了一枚支持10倍光学变焦的10MP长焦摄像头。Galaxy S22 Ultra搭载了超大的2.4微米像素传感器,能够捕捉更多光线和数据,优化视频的采光和细节。 同时,Galaxy S22 Ultra也支持人像模式等升级的AI技术,照片存储支持高达16bit RAW格式,拍摄时支持ISO和快门速度的设置,并可调节照片明暗、白平衡以及冷暖色调,还可以手动对焦拍摄对象。 三星Galaxy S22+ 在整体设计上,Galaxy S22、Galaxy S22+和Galaxy S22 Ultra重量分别为167g、195g和228g,屏幕大小为6.1英寸、6.6英寸和6.8英寸,均采用第二代动态AMOLED屏幕,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游戏模式下240Hz触控采样率,最高支持1750尼特亮度,为目前行业最高,并支持眼睛舒适度保护功能。 处理器方面,Galaxy S22系列国行版本搭载高通新一代骁龙8 Gen1 SoC,Galaxy S22和Galaxy S22+将搭载8GB RAM和128GB/256GB ROM,S22 Ultra则为12GB RAM+256GB/512GB/1TB ROM三种版本。 三星Galaxy S22 Ultra 目前,三星Galaxy S22和Galaxy S22+共有曜夜黑、羽梦白、雾松绿和泽光粉四款配色。三星Galaxy S22 Ultra共有曜夜黑、羽梦白、雾松绿和绯影红四款配色,此外三星官方网上商城提供专属配色可选。 与此同时,Galaxy S22系列支持IP68级别的防尘防水功能。Galaxy S22 Ultra配备5000mAh电池、Galaxy S22+配备4500mAh电池,支持45W的有线和15W的无线充电。 Galaxy S22因为机身较为紧凑,只配备了3700mAh电池,支持25W有线和15W无线充电。操作系统方面,三款新品均搭载基于Android 12的One UI 4.1系统。 三星Tab S8系列平板电脑 另外,除了全新的智能手机之外,三星此次还发布了全新的Tab S8系列平板,分别为Tab S8、Tab S8+与Tab S8 Ultra,其均为高通骁龙8 Gen1 SoC,分别搭载11英寸、12.4英寸和14.6英寸屏幕,WiFi及5G版本可选,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目前三星Galaxy S22系列已开启先行者预售活动,本文首发钛媒体app,编辑/钟毅,作者/吴泓磊)
Meta股价年内下挫35%,市值跌破6000亿美元,利好逃避反垄断?
一度掀起“元宇宙旋风”的Facebook母公司Meta正在遭遇股价滑铁卢。继2月3日股价下挫26%市值蒸发超2000亿美元之后,2月8日,Meta股价再度下探。截至美股收盘,Meta报220.18美元,跌2.1%,市值更是跌至5993亿美元,退出全美市值最高的五家公司行列,并且被特斯拉、伯克希尔哈撒韦、英伟达超越,市值跌至全美第八位。 而当天美股收盘,三大指数集体飘红。道指涨1.06%,报35462.78点;纳指涨1.28%,报14194.46点;标普500指数涨0.84%,报4521.54点。 目前Meta已经连续四个交易日下跌,股价创下了2020年7月以来的最低值。自2022年初以来,其股价已下跌35%。 Meta股价的连续下跌,一是由于发布了逊于预期的财报数据和前瞻,二是由于Meta不满欧盟监管制定关于数据跨境传输新规,近日威胁退出欧洲市场。 业绩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 上周三美股盘后,Facebook公布了更名后的首份季度财报。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Meta实现营收336.7亿美元,同比增长20%,与去年前三个季度相比增速明显放缓。且净利润不足103亿美元,低于预期的109亿美元,同比下滑8%,是自201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净利润下滑。 财报还显示,Meta对2022年第一季度的指引低于预期,预计营收270亿至290亿美元之间,市场普遍预期则是超过301亿美元。受此影响,Meta当日盘后股价重挫23%,周四美股开盘Meta跳空低开,盘中跌幅一度达27%,截至收盘,跌幅为26.39%。 Meta的增长乏力主要是由于三方面的冲击。 一是元宇宙业务仍处于烧钱阶段,甚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会拖累整体业绩的发展。四季报中提到,Meta 的 "元宇宙 " 战略在持续亏损中。开发部门 RealityLabs 在 2021 年收入不到 23 亿美元,而亏损却超过 100 亿美元,拖累了 Meta 的整体盈利能力。 扎克伯格在对元宇宙的愿景描述中也曾提到过," 至少在未来三年,Meta 的元宇宙业务都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盈利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将压缩 Meta 的利润空间,并给 Meta 的现金流造成压力。" 二是由于苹果和谷歌等平台的隐私政策改变,对广告商收入产生巨大影响。新的隐私政策推出之后,广告业务面临着两个挑战。一是广告定位的准确性下降,广告商成本增加,二是难以衡量广告的效果。因此,在苹果新隐私政策的桎梏下,Meta 的多项营收业务也将一定程度受到影响。 三是用户数量增长停滞,且面临 TikTok 为代表的竞争对手冲击。Facebook四季度日活用户为19.3亿,同比增长5%,但低于市场预计的19.5亿;月活用户29.1亿,同比增长4%,低于市场预期的29.5亿。可见Facebook 的用户数量增长动力明显不足。 另外,虽然Facebook此前推出了有 15 秒或 30 秒短视频功能 Reels,照搬了与 TikTok 类似的短视频玩法及功能抢夺市场,但在争夺战之中,TikTok 仍旧强势保住了自己的行业头部位置,甚至登上全球热门移动应用下载量榜单榜首。扎克伯格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坦言,"TikTok 是一个如此强大的竞争对手,在拥有庞大用户群的基础上,还能继续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 "。 欧盟制定数据跨境传输监管新规 目前Meta位于都柏林的欧洲总部正受到负责保护个人数据的爱尔兰数据监管机构的调查。原因是公司涉嫌在不遵守欧洲法律的情况下,将其欧洲用户的个人数据传输到位于美国的服务器,违反了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法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 Meta预计这项调查的最终决定可能会在2022年上半年公布。 此外,欧盟监管机构还在制定新的立法,规定欧盟公民的用户数据如何跨大西洋传输。 对此Meta表示反对欧盟为保护互联网用户个人数据而制定的新规则,“如果不采用新的跨大西洋数据传输框架,并且不能基于标准合同条款(SCC)或欧洲与美国之间的替代数据传输方式,我们可能无法在欧洲提供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Facebook和Instagram。” 对于Meta这次是否会真的退出欧洲市场?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游云庭表示,“Facebook退出欧洲无论从业务还是技术层面来说可能性都不大,更多的是希望对监管起到施压的作用。另一方面,美国政府也有可能对欧洲实施一些反制措施。” Meta强调,“我们并不希望退出欧洲,但现实是,Meta和许多其他依赖欧盟和美国之间的数据传输来运营全球服务。” 同时公司称,欧盟加强数据保护的做法将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不利影响。若Meta强行传输数据,爱尔兰数据保护机构可以对其处以高达年收入4%的罚款,金额可能高达28亿美元。 股价跌出利好? 随着股价持续多日下挫,Meta市值已经跌破6000亿美元,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可能反倒带来了一个利好:Meta有可能逃避新的反垄断限制法案。 由于6000亿美元市值恰好是美国众议院专门针对大型科技公司推出一揽子竞争法案的“平台”市值门槛,如果Meta的市值低于这个门槛,它可以绕过这一揽子法案为其开展业务和进行交易设置的额外障碍。 在这一揽子法案中,有一些明显非常针对Meta。比如《平台竞争与机会法案》,就可能会对Meta产生重大影响,使企业更难收购新兴的潜在竞争对手。 其实Meta已经因为现行法律面临一些反垄断诉讼,例如,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指控它通过Instagram和WhatsApp的收购保持垄断地位。倘若新的提案能够成为法律,Meta则会受其制约,导致未来更难以进行类似收购。 假设这项立法获得通过,并且Meta保持在其市值门槛之下,那么公司则有望逃避新的反垄断监管。不过任何法案要成为正式法律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并且这些法案仍有可能被修改。比如,最近司法委员会通过的一项参议院法案实际上使用了一个比众议院同类法案更低的市场门槛,即5500亿美元。而且按照最初的规定,在企业跌破市值门槛后的一段时间内,这一揽子法案对其可能仍然有效。
同盾科技张新波:智能决策能力,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探路 2022
钛媒体注:「探路2022」是钛媒体年终策划专题,邀请各行业 TOP 创业领袖一起回顾过去一年的行业变化和企业成长,同时共话新逻辑、展望2022。本文为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张新波对话钛媒体App「探路2022」栏目,对行业未来进行了展望。 由大数据风控起步的同盾科技,目前已经将业务线覆盖至金融、政企、互联网等行业,为其数字化转型提供助力。回顾2021年,可以用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首先是“合规发展”。 2021年,反垄断、数据安全以及相关监管体系的完善,成为互联网科技行业尤其是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重要指引。总体上看,国家对相关行业、企业强化监管和支持稳妥发展的态度更加明确,审慎创新和风险防控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强化,推动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监管沙盒、隐私计算保护等创新技术也得以加速推进。 其次是“数字化转型”。 首先从国家战略层面上来说,发展数字经济的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加强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提升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其次,进入移动化、智能化时代以来,社会对数字技术的认识更加深刻,金融、政企等传统行业对促进数字化转型的意识不断增强,营销、风控等业务流程也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呈现智能化、移动化的趋势,为用户提供了更便利的数字服务,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 最后是“扶持中小微”。 中小微企业是社会生活的最基础细胞,其活跃程度代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程度。多轮疫情的冲击,对中小微企业生存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国家和政府对此高度重视。 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2021年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动普惠小微金融服务“量增、价降、面扩”。科技企业也在不断探索运用技术手段打通数据壁垒,助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通过搭建地方金融服务平台等方式为中小微提供切实的帮助,来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中小微的信用风险、欺诈风险、规模经济等问题。 2021年,同盾做出的最有价值的决策是,专注于“智能决策”赛道,并打造“基于隐私计算的共享智能平台”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决策平台”。通过这两大平台发挥底层技术的乘数效应,并应用于金融数字化发展、政企智能化转型、互联网安全建设等领域。 同盾科技联合创始人、CTO张新波 在金融领域,同盾科技为多家国有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等累计400多家银行提供交付了一系列金融安全、风险管理、数据治理等方面成功案例,帮助客户提升风控能力,满足监管要求,优化决策效率,改善用户体验; 在政企数字化转型领域,同盾依托科技赋能,构建一个政府牵头,银行和中小企业参与的“中小微金融服务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形成信用闭环,实现信贷撮合,最终让企业和实体经济受益。目前该平台在浙江杭州及河北唐山、三河等城市都有落地; 在互联网泛安全领域,为客户提供业务安全、内容安全、终端安全等综合性解决方案,例如针对跨境平台面临的盗卡盗刷、欺诈交易、大额以及可疑订单等异常交易行为,基于欺诈交易模型、设备指纹等技术,通过线上实时拦截、团伙分析等方式,帮助平台有效识别风险。目前泛安全业务已经覆盖200+国家和地区,服务跨境出海领域数百家客户。 展望2022年,同盾将持续专注“智能决策“方向,深化“基于隐私计算的共享智能平台”和“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化决策平台”两个平台建设,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赋能产业发展,实现数据要素的倍增。同时也将智能化洞察能力充分嵌入到金融、政企、互联网等行业客户的核心业务流程中,帮助客户更加精准、实时、智能地完成业务的分析和优化,成为他们业务决策的智能大脑,从而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当前,几乎所有产业都在推动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数字化将助力各行各业赢得更大发展机会。同盾相信,产业数字化和决策智能化,将会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智能分析决策将成为驱动商业发展的核心,就像水、电、物流一样,智能决策能力将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必备基础设施。同盾将紧紧抓住时代机遇,深入融合到国家发展大局之中,深度嵌入到时代前行齿轮之中,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基础能力供给。
新型“超级塑料”来了 你的手机、汽车、房子可能都被影响
塑料界的「超级英雄」来了。 《自然》杂志近日公布了一项被认为「不可能」的成果—— 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研发了一种全新的材料,名为 2DPA-1,它比防弹玻璃还要强 4-6 倍,比钢材还要硬两倍,但密度只有钢材的 1/6。 最令人意外的是,它只有普通塑料那么轻。 图片来自:Fastcompany 也就是说, 它极其坚固,又极其轻薄。 而且,它还很容易大批量生产。 这也就意味着,这种「超级塑料」离每个人都很近。 材料科学的革命性进步,对于各行各业都是颠覆性的改变。自然,也涵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它用在手机上—— 作为轻质耐用涂层,它能让你的手机更加地耐磨耐摔。 图片来自:Andrew Moore-Crispin 当它变成日常工具—— 我们平时使用的塑料袋,就可以做成更多拉链式袋子反复利用,它还比布包、皮包都耐用。 在装一些特定物品时,更不用担心塑料袋随随便便就被捅破了。 图片来自:xxxlojel 当它用在汽车上—— 作为制造汽车的材料,它可以让汽车更轻便,然后减少能耗,续航更久。 作为阻隔涂层,它可以保护汽车中的金属或钢结构,让汽车更加地长寿。 因为它的密度非常小,气体无法渗透,所以这种阻隔涂层还可以变成「油漆」或工业涂料,涂到家里的有需要的物品上, 防止它们氧化、生锈、腐烂。 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 这将是它首先在商业上最直接的应用。 图片来自:IAMSPEEDRUNNER 当它用在建筑物上—— 这种「超级塑料」的性能优于钢铁等材料,无论是建桥梁还是建大楼,比起以往,都可以减少材料的使用。 同时,制造这种材料比制造玻璃和钢铁都更简单,就能减少更多能源消耗和人力成本。 也就是说,更加环保可持续了。 图片来自:CDMG 当面向各行各业—— 它可以变成盾牌、变成防弹衣,可以让警察出行更轻松又更安全;在航天器材上,同样可以减轻重量,又保证发射质量…… 图片来自:《异星灾变》 可以想象,它强大的特性,还将用到我们衣食住行更多地方。 「超级塑料」2DPA-1,是一种二维聚合物。 在此之前,聚合物通常都只能形成一维的结构。 我们日常的塑料、橡胶、玻璃都是聚合物,它们本质上是单个分子链,就像意大利面条一样平坦连接在一起,当它们的末端不断添加新分子,就会像烤箱里的蛋糕一样生长膨胀,然后变成三维的实物。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这让它们可以很轻,但也暴露出了一个弱点——分子中间有间隙,气体能通过,所以不够坚硬。 这就是为什么当你用塑料袋装一袋辣条时,也能从外面闻到里面诱人的味道。 科学家们几十年来不断在尝试研究二维聚合物,但都失败了。 因为只要有一个单体不按规则活动,开始前后偏离左右旋转,那么片状结构就会被破坏,最后又会膨胀成一个「蓬松的蛋糕」。 这次,麻省理工的 Michael S. Strano 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终于打破了局限。 他们通过一种化合物:三聚氰胺,创造出了这种新材料。 三聚氰胺有碳和氮环的结构,单体可以在二维上生长,形成圆盘,相互堆叠,各层之间的氢键稳定相连,结构就变得非常牢固。 就像操场上所有孩子排排坐,手拉手,然后靠在一起,又像乐高积木一样紧紧锁合,再也分不开。 于是,新的二维聚合物就诞生了。 这种高强度的材料不仅非常轻,还非常硬,比钢还硬。 因为单体牢牢锁在一起,所以气体和水分子都无法穿透,密闭性非常强,这也是为什么它能作为天然的屏障,密不透风。 再令人惊奇的是,这些聚合物会自行组装。 只需要溶液,单体就可以在其中自行堆叠成片状,人们可以直接增加材料,轻松合成更多复合材料。 所以,它就能被大规模制造。 现在,研究人员已经在进行涂料和膜的新应用,当进一步研究结构调整,还可以生产纳米过滤、气体分离的新一代聚合物。 「超级塑料」未来的应用不可限量。 现在,大家对塑料的印象可能都不太好。 插在海龟鼻孔里的塑料吸管、漫天几百年都无法降解的塑料垃圾、无法回收只能艰难再利用的塑料制品、焚烧塑料产生的滚滚废气…… 有数据表明: 如果塑料的生命周期是一个国家,它将成为世界第五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全球每年消耗 5000 亿个塑料袋,每分钟卖出 100 万个塑料瓶; 如果不调整我们生产使用塑料的方式,2050 年地球将会有 120 亿吨塑料垃圾。 图片来自:SciTechDaily 所以上到最大的塑料污染公司可口可乐,开始加大塑料可回收力度,下到各类提倡绿色环保的新消费品牌,开始从供应链到产品都更可持续,甚至各大超市和便利店都开始「限塑」。 但塑料为什么难摆脱,就是因为它的确太好用了。 所以,需要从源头上来解决问题。 已经有很多公司在用新的材料来取代塑料。 初创公司 Ecovative 用蘑菇来做包装材料,其中的菌丝体可以生长成特定大小和形状,还有利于降解和循环。 一直强调环保的 Allbirds 用羊绒做鞋子,用回收瓶做鞋带,包装也换成了 90% 的再生纸板。 前年伦敦举办的半程马拉松上,运动员半途直接吃一种名为「Ooho」的「水球胶囊」,因为包装不是塑料,而是用海藻和植物成分做成。 甚至还有人将鲑鱼精子的 DNA 链溶解在水中,形成的一种柔软可延展的「水凝胶」,团队称之为「DNA 塑料」。 「塑料替代品」是一种缓解的方式,但还有很多真塑料无法被替代的地方。 于是在另一条赛道上,新型塑料也层出不穷地诞生。 大家比较熟知的,可能是现在的可生物降解塑料。 「可生物降解」的塑料,从术语上来看,大家一般都会理解为把塑料扔在土地里,不久后它就会自动消失。 但实际上,它仍需要足够的时间降解,这个时间可能是数百年。 这样意义其实就不大了,毕竟在某个时间段内,一切都可生物降解。 可生物降解塑料. 图片来自:Dezeen 还有「可堆肥塑料」,大家可能认为丢土里它就能消失,还能让土壤刚有营养。 但实际上,只有在特殊的堆肥机中,它才有效。而就算这种塑料随时可用,我们也不可能把它们都丢进匹配的土里。 技术正在快速进步。 去年同样在《自然》杂志上,已经有科学家制造出了能在几天或几周内降解的塑料。 旧金山湾区的一家初创公司也制造出了名为 Intropic Materials 的「可堆肥塑料」,能让人们在家里就能把它扔盆栽、变肥料。 图片来自:Adam Lau/伯克利工程 这些塑料普及后,我们就可以毫不内疚地扔掉它们。 而前面提到的「超级塑料」,可以应用到更多新的领域,甚至替代钢材和其他材料。 让现有的塑料被回收、被消解,让未来的塑料更快来、有实效,还需要一点时间和实践。 这一场塑料战,才刚刚开始。
中国科研人员首创“永不融化的冰雪”:与自然冰雪有相同视感和触感
原标题:我国科研人员首创“永不融化的冰雪”:与自然冰雪有相同视感和触感 IT之家 2月9日消息,2022年冬奥会使得冰雪运动的热度也在持续升温,据科技日报报道,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教授张凯团队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材料——凝胶冰雪,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永不融化”。 近日,张凯团队制备的凝胶冰雪冰板在中国科技馆“科技冬奥”主题展上亮相。据悉,凝胶冰雪中 90% 以上的成分是水,所以,它具有与自然冰雪几乎相同的视感和触感。 不融化的奥秘藏在一种亲水的高聚物网络中,它由多种材料通过化学手段进行聚合反应形成,根据需求的不同,高聚物网络的用材、形状、交联方式也不同。在没有高聚物网络时,升温后,冰晶会融化成水;但加入高聚物网络后,融化后的水,也被牢牢锁在网格之中,无法逃脱。这样一来,即使升温,水凝胶依然能保持形状的完整 —— 它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 给水凝胶加上一层自制冷装置,就能做出冰板、冰墙。升温时水不滴落,可以用于制作精美浮雕 —— 这是世界上现有的唯一可长期在冰上保存浮雕的技术方案。若在城市中做小型“冰雪嘉年华”,凝胶冰雪也易于携带和安装。常温下,可以把它卷起来,到了地方,垫上一层冰板,加上制冷机组,就能让它摇身一变,成为不融化的小型冰场。 IT之家了解到,凝胶冰雪能提供仿真冰无法比拟的真实冰雪体验感。而且,其原材料价格低廉,制备手段简单,无需昂贵的大型仪器,且使用过程中易于维护,成本相比人工造冰技术大幅降低。 此外,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应用,例如凝胶冰雪制备的凝胶冰杯、冰碗,不融化、不失型,韧性强,不易摔碎,还能重复使用。凝胶冰雪可引入具有光、电、磁等特性的元素,可实现功能化设计,比如让它发光发亮,或者做成冰箱贴。
三星隔空无线充电专利曝光:可为三个以上设备同时充电
IT之家 2月9日消息,小米和摩托罗拉此前都已经演示过远距离隔空无线充电技术,上周韩国专利局披露的一项专利显示,三星也在研发类似的技术。 据 Patentlyapple 报道,上周四,韩国专利局公布了一项三星电子的专利,揭示了他们在无线电力传输设备方面的工作。 三星在他们的专利文件中指出,可以提供一种无线电力传输设备,包括一个可以安装在无线电力传输设备上或其周围任何位置的谐振器,用于扩大无线电力的传输半径。 专利显示,在为多个电子设备充电时,提供一种能够覆盖无线功率发射器周围整个 360 度的无线功率发射器。专利还描述了多种无线功率发射器,其中一种无线功率发射器提供高自由度,而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充电位置和充电方向。还有一种无线功率传输设备,如果它只位于指定的距离内,即使不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也能够被充电。还有一种无线功率传输装置,通过提供可与基站分离的谐振器,并利用该谐振器扩展传输半径,能够将谐振器放置在任意位置。 IT之家了解到,专利图还显示,三星的无线电力传输装置可以为三个以上的设备充电,包括手机、耳机、智能手表等。 三星今晚将举行 Galaxy S22 系列新旗舰发布活动,不要指望三星会在此次发布会上推出这种隔空充电技术,也许我们至少还要年。
迪士尼首次直播完成,电视的饭碗要被流媒体抢了?
日前,第 94 届奥斯卡金像奖提名公布,拥有 12 项提名的《犬之力》与拥有 10 项提名《沙丘》是当之无愧的大热门,包含《不要抬头》、《沙丘》、《犬之力》等影片在内的最佳影片角逐令人期待。 ▲左:《不要抬头》、中:《沙丘》、右:《犬之力》,图片来自:豆瓣 2022 年的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 3 月 27 日一如既往在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全球超过 200 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电视或网络直播。趁着一年一度万众瞩目的盛会,迪士尼也趁热开始了自己的直播。 迪士尼不久前宣布在奥斯卡奖提名中对美国 Disney Plus(Disney+)的直播功能进行了测试,这是迪士尼的第一次现场测试,美国的所有 Disney+ 用户都可以访问。 ▲图片来自:Disney+ 该公司还表示:「我们对结果感到满意,后续将继续进行测试,作为我们持续迭代的一部分,为消费者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很明显,这是迪士尼在加大力度推进直接面向消费者(DTC ) 的商业模式。 作为迪士尼推出的在线流媒体视频平台,Disney+ 主要专注于来自华特迪士尼影业集团与华特迪士尼电视集团制作的影视内容,和 Netflix 、Amazon Prime 等流媒体平台一样采用付费订阅方式。 ▲图片来自:Netflix 在 Disney+ 的界面上,有 Disney 、PIXAR(皮克斯电影)、MARVEL(漫威系列)、STAR WARS(星球大战)、NATIONAL GEOGRAPHIC(国家地理)和 STAR 等板块。STAR 板块内有 Hulu、FX、Freeform、二十世纪影业及海外剧集等内容。 除了视频点播服务,此次 Disney+ 的直播尝试,似乎是流媒体平台对电视的「抢饭碗」之举,还有人担心电视直播节目会不会因为流媒体平台而消失。 ▲图片来自:Disney+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让人们娱乐方式和生活方式有了不小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观众开始摒弃传统有线电视,依靠互联网的流媒体,因此全球的流媒体都得以迅速发展。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流媒体的出现和发展,电视直播节目的往日辉煌已不复存,但部分电视节目的时效性和舆论左右,目前仍有优势。加上要达到如今电视卫星信号传输的实时与稳定,目前的网络技术仍有改进的空间,电视至少不会那么快「消失」。 ▲图片来自:Getty Images 值得一提的是,流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视频点播服务和直播服务,还有电影行业。迪士尼拍摄的电影《花木兰》,在首映礼之后,决定取消美国范围内的院线上映,转而上线 Disney+ ,会员需要额外付费观看。 ▲图片来自:The Brown Identity 2021 年 举行的第 93 届以及 2022 年举行的第 94 届奥斯卡金像奖,也修改了资格标准,允许流媒体上映的电影报名参加评选。 技术的发展总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流媒体平台的发展,给电影、电视等产业带来的改变仍在继续。
中国移动:公司计算类芯片和NB芯片已完成研发和制造 具备量产条件
集微网消息(文/张林)近日,中国移动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在芯片领域已经孕育多年,约从三年前开始重点布局计算类、通信类、安全类三类芯片,重点打造基于RISC-V的芯片架构体系。经过2-3年的攻关和研发,计算类芯片和NB芯片已完成研发和制造,具备量产条件,并开展小规模应用部署,LTECat.1芯片目前还在研制中。 芯片是支撑IT系统运作的“发动机”,对计算能力的提升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拥有高度自主研发的国产CPU是我国IT技术发展的必经之路。但当前高端芯片产业是国内被“卡脖子”严重的领域之一,为做好未来极限情况下的技术储备,浙江移动于今年6月份联合龙芯中科、统信软件等合作伙伴启动引入基于自主指令系统架构Loong Arch芯片服务器的应用验证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5G通信基带芯片专家创芯慧联获中国移动战略投资,针对此次获得投资,创芯慧联消息显示,这是继2020年11月“中国移动-创芯慧联物联网芯片联合实验室”成立之后,创芯慧联和中国移动资本层次深度合作的又一个重大事件。未来,创芯慧联将与中国移动一起在5G产业推进、核心技术攻关、芯片产品创新、物联网生态构建等多个层面进行全面战略合作,共同推动算力网络的发展。 算力网络方面,中国移动表示,这是公司新基建三项工作之一,将公司现有的核心技术能力,包括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安全等新技术要素融合在一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服务。公司将分三个阶段开展相关工作,第一阶段是从今年到明年,基本工作聚焦于现有云、网的基础上实现服务层面的融合;第二阶段公司会在现有的网络上进行算网大脑的编排,为后续TaaS服务提供核心控制;第三阶段会实现整个算网的一体共生,这个阶段会给客户提供TaaS服务,也就是任务式的服务模式。 对于未来SIM卡实现功能,中国移动表示,公司在5G时代一直非常重视对SIM卡业务的创新,在压缩SIM卡体积同时不断丰富和完善SIM卡的功能。对于SIM卡,公司目前主要从四个方面在创新和尝试,一是适应现在终端多元化的需要,不断推出一卡多终端的业务,比如在PAD、手机等等多个终端上使用的时候,可以使用同一个手机号进行合并付费等;二是移动认证,通过基于SIM卡的移动认证,实现APP的登录免输入密码等功能,能够快捷安全地实现对个人客户的认证;三是区域一体化功能,如在长三角地区,SIM卡可用于乘坐公交和地铁;四是探索数字身份、数字货币应用创新,深耕安全认证领域,推出SIM盾、安全网关产品。
半导体市场冲向万亿美元营收,ASML今年再发60台EUV光刻机
编译 | 赵迪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2月9日消息,据Counterpoint报道,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销售额创下5500亿美元的新纪录,随着芯片市场需求的增加,荷兰光刻机巨头ASML公司作为芯片制造关键设备制造商,俨然成为最大幕后赢家。 EUV技术是目前先进光刻机用到的主要技术之一,ASML公司目前在这一技术领域处于垄断地位,2022年预计交付约60套EUV光刻机,实现快速出货,填补疫情下的芯片缺口。 近日,ASML公司公布了2021财年第四季度业绩,其中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5%,毛利率创下历史新高,达到52.7%,其中EUV(极紫外线)光刻机销售额达到63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58亿元)。 为应对技术节点的缩小,该公司还在大力投资High-NA(高数值孔径)光刻机,预计2023年出货5套型号为EXE:5000的High-NA光刻机。 一、半导体行业收入激增,ASML优化EUV技术欲保龙头地位 2021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总销售额达到创纪录的5500亿美元,Counterpoint表示,由于5G、物联网、云计算、高性能计算、汽车芯片和其他领域需求的增加,预计到 2030 年,半导体行业总收入将达到 1 万亿美元。 光刻技术是目前芯片生产的核心工艺,其中,EUV技术被认为是当前生产芯片的最佳工艺,,ASML公司作为光刻系统行业的领导者,能凭借对先进 EUV 技术的大量投资和在EUV技术方面的垄断地位,以及在老式光刻系统产品线中的主导地位,在未来继续获得较高市场估值。 ▲ASML公司展示的EUV光刻技术 ASML公司表示该公司已经对High-NA光刻机进行了大量投资,High-NA光刻机是EUV光刻机的进一步优化,该公司的目标是使其能够实现3nm芯片的生产。目前,该公司已经收到五个EXE:5000型号(High-NA产品型号)的订单,各光学掩模、光刻胶供应商之间正在密切协作,预计在2023年完成出货。2024年,AMSL还将推出EXE:5200型号,这是该公司下一代预计大批量生产的High-NA光刻机。 此外,ASML公司称,2022年至2026年,该公司净销售额同比增长将达到20%左右,这部分的增长将主要通过High-NA光刻机的EUV设备销售来实现,到2025年,High-NA光刻机将被大规模用于DRAM芯片(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生产。 二、2021财年Q4业绩公布,EUV光刻机销售额达63亿欧元 ASML公司财报显示,该公司2021财年第四季度净销售额同比增长35%,达到186亿欧元,净利润同比增长64%,达到59亿欧元,系统净预定订单额达到262亿欧元,毛利率提高至52.7%,这是该公司成立以来最高的毛利率。此外,ASML公司每股收益同比增长69%,达到14.36欧元。 ▲ASML公司各业务的年度销售额贡献率(来源:Counterpoint) 目前,ASML公司主要出产的光刻机有EUV 42、DUV-ArFi 81、ArFdry 22、KrF 131、i-line 33,其中,EUV光刻机的销售额2021财年第四季度销售额就达到63亿欧元,整个2021财年里,EUV光刻机的销售额对总销售额的贡献率达到46%。 目前,台积电应用的就是基于 0.33 数值孔径的 EUV 光刻机,可以生产 5nm芯片。随着技术节点的缩小,EUV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硅晶圆制作。ASML表示,最近将有6套左右的EUV光刻机完成出货,2022年共计将交付60套EUV光刻机,预计到2025年,EUV光刻机出货量将增加1.5倍以上。 结语:疫情加剧供需失衡,ASML仍要面对技术挑战 Counterpoint表示,ASML公司向大众展示了2021财年第四季度强劲的业绩,面对新冠疫情造成的芯片供应短缺和供需不平衡问题,全球科技产业都聚焦芯片问题,台积电、英特尔等科技巨头成为焦点,但光刻机这一芯片制造关键设备的核心技术一直被ASML公司牢牢把握,成为幕后最大赢家。 ASML公司表示将继续专注供应链能力的建设,大幅提高DUV、EUV等设备的产量,其中,ASML公司能生产3nm芯片的High-NA光刻机将引领下一个技术潮流,目前,High-NA光刻机在孔径敏感度、狭窄的进程窗口等方面还面临挑战,ASML能否实现大规模生产High-NA光刻机的目标,还是未知数。
佳明发布本能Instinct 2系列 主打超长续航和专业健康数据监测 起售价2880元
凤凰网科技讯(作者/植泽坤)2月9日晚消息,佳明发布本能Instinct 2系列智能户外运动手表,主打时尚高颜值、超长续航和专业健康数据监测。其还有浪潮版、战术版等定制版本供运动爱好者选择,起售价2880元起,将于2月11日开售。 本能2配备了全天候健康数据监测、进阶睡眠监测,脉搏血氧监测、压力追踪等功能。对于女性用户,还支持月经周期和孕期管理,帮助记录生理及心理变化。本能2 还新增了健康快报、健身建议等功能、支持记录最大摄氧量、身体年龄、训练状态/负荷/效果等数据。此外,本能2新增的事件监测功能可通过短信让家人和朋友追踪用户的健身活动。当意外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通知紧急联系人。 除了专业健康监测之外,本能2系列还提供了两款特别定制版供小众爱好者挑选:浪潮版和战术版。浪潮版主打冲浪、帆船等水上运动模式监测。冲浪模式支持追踪次数、时间、总用时、最大速度等。浪潮版提供Instinct 2礁石黑和Instinct 2S浪花白两种太阳能款式。 战术版本能2在太阳能运动版的基础上,新增了战术类实用功能,如kill switch永久删除资料功能、隐蔽模式、夜视模式、双坐标显示、跳伞模式。整表采用黑色设计,延续经典战术风格。 续航方面,在智能模式下,本能2续航可持续不间断使用4周。本能2太阳能版本支持太阳能充电,官方称,45mm表盘在智能模式下每日三小时50000照度的光线条件可维持无限续航。 本能2系列与其他佳明只能户外运动手表一样,支持通过Garmin Connect IQ在线商店下载免费表盘、小工具、数据域等应用。此款手表还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NFC公交卡功能。 佳明本能2系列有45mm的本能2和40mm的本能2S两种尺寸,配色有极光绿、烈焰红和湖水绿,版本有浪潮版、战术版,太阳能版和非太阳能版。起售价2880元,将在2月11日正式发售。
在红色星球发射火箭,NASA 火星样本返回任务确定
作为离太阳第四近的类地行星,与地球环境最为相似的火星,成了人类开始走出地月系统,走向更广阔的宇宙后的下一个目标。在火星上曾经有水的存在的发现,让探索的热性更为高涨,目前人类已经开展了数十次火星探测任务。 2020 年,中国、美国、阿联酋均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包含轨道器在内,目前人类正在火星和火星轨道工作的探测器数量已经达到了 11 个。 ▲地球与火星的大小比较,图片来自:NASA 其中,中国的「天问一号」探测器及其所携带的「祝融号」探测车,还有美国的「毅力号」探测器及其携带的无人机「机智号」将会在火星有怎样的新发现,更是让人期待不已。 ▲图片来自:腾讯 不久前,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已经与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签署了建造「火星上升飞行器」(MAV)的合同,这种小型轻型火箭,最早将于 2026 年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用于从火星表面发射岩石、沉积物和大气样本。 成功着陆火星的「毅力号」任务计划是探测杰泽罗撞击坑(Jezero)附近的火星表面,目前正在收集火星的岩石、土壤和大气等样本。NASA 表示,MAV 将成为第一艘从另一个星球发射的火箭,它是取回「毅力号」收集的样本,并将其运送到地球进行高级研究的活动的关键部分。 ▲杰泽罗撞击坑,图片来自:NASA 另外,NASA 的样本回收着陆器是该活动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将携带 MAV 到火星表面,在杰泽罗撞击坑(Jezero)附近或内部着陆,以收集由「毅力号」储存的样本。 在样本到达着陆器后,着陆器将作为 MAV 的发射平台。确保样本容器安全固定后,MAV 将发射。当 MAV 到达火星轨道时,将被配备有 NASA 捕获、遏制和返回系统的 ESA(欧洲航天局)地球返回轨道器捕获,然后在本世纪 30 年代的初至中期将样本安全地带回地球。 ▲在火星上的「毅力号」,图片来自:NASA ▲「毅力号」探测器在火星拍摄的全景图,图片来自:NASA 由于返回样本的复杂,MAV 面临的开发挑战也不小。它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恶劣的火星环境,还要具有能与多个航天器一起工作的适应能力。为了能放入样本检索着陆器内它还必须足够小。 根据合同,洛克希德-马丁航天公司将提供多个 MAV 测试单元和一个飞行单元。工作包括设计、开发、测试和评估集成 MAV 系统,以及设计和开发火箭的地面支持设备。 ▲图片来自:NASA NASA 局长比尔·纳尔逊(Bill Nelson)表示:「当第一个机器人往返任务从另一个星球取回样本,这一开创性的努力注定会激励世界。这重要的一步有助于最终将第一批宇航员送上火星。」
​三星S22 Ultra发布:S系列首次内置手写笔 搭骁龙8约售7635元起
凤凰网科技讯 (作者/贾楠)2月9日消息,三星于今晚11点举行Galaxy新品线上发布会,发布了Galaxy S22系列手机、Galaxy Tab S8系列平板电脑等产品,其中S22 Ultra搭载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并首次内置了S Pen,支持最高45W充电,约售7635元起。 三星S22 Ultra发布 Galaxy S22系列共有S22、S22+以及S22 Ultra三款机型,外观整体与S21系列相差不大。S22与S22+背部的摄像头排列基本与前代保持一致,S22 Ultra则由之前的整个突起改为了单个摄像头凸起的设计。在机身重量方面,S22、S22+分别为167g、195g,相比上代重量有所下降,S22 Ultra则保持了228g。 配色方面,S22及S22+共有羽梦白、雾松绿、浮光粉和曜夜黑四种配色,在三星官网还提供了远山灰、湖屿蓝、慕斯白以及浅薰紫四种配色;S22 Ultra则有羽梦白、雾松绿、绯影红和曜夜黑四种配色,在三星官网还提供了远山灰、湖屿蓝以及蔷薇红三种配色。 在屏幕方面,S22采用一块6.1英寸窄边框AMOLED直屏,支持10-120Hz动态刷新率以及最高1300nit屏幕亮度。S22+则为一块6.6英寸窄边框AMOLED直屏,同样支持10-120Hz动态刷新率以及最高1750nit屏幕亮度。S22 Ultra搭载了一块6.8英寸第二代动态AMOLED曲面屏,支持1-120Hz动态刷新率以及最高1750nit屏幕亮度。同时三星表示,通过Vision Booster技术,可以提高阳光直射时的S22 Ultra显示效果。 三星S22 Ultra发布 在相机方面,S22及S22+后置采用了5000万像素广角+1200万120°超广角+1000万像素3倍长焦镜头组合,前置为一颗1000万像素镜头,其中广角及长焦镜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后置镜头支持Super HDR功能,人像模式拍摄可以通过AI优化景深效果。 S22 Ultra后置则采用了1亿像素广角+1200万像素120度超广角+1000万像素3倍长焦+1000万像素10倍长焦镜头组合,前置则为一颗4000万像素镜头,其中广角镜头以及两颗长焦镜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依旧支持最高100倍数字变焦。同时广角镜头支持将1亿像素照片合称为1200万像素照片,以提高成像质量。三星表示,通过AI技术,S22 Ultra通过多帧处理来提供更清楚的夜间照片。 此外,三星表示S22 Ultra的OIS光学方头提升了58%的抖动矫正,并可以通过抖动情况来自动改变夜间视频帧率,以提高成像效果。在S22 Ultra中,三星还为所有镜头提供了专业模式,支持调整白平衡等参数,并支持通过Expert RAW软件记录照片的所有元数据, 在配置方面,S22 系列采用了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支持IP68级防水。同时S22 Ultra同样支持S Pen。 在电池方面,S22内置3700mAh电池,支持25W有线充电;S22+内置4500mAh电池,支持最高45W有线充电;S22 Ultra内置5000mAh电池,同样支持最高45W有线充电。三者均支持无线反向充电以及15W无线充电。 三星S22 Ultra发布 S22售价7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5088元;S22+售价9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6361元;S22 Ultra售价1199美元起,约合人民币7635元。于今日开启预售。 三星S22 Ultra发布 在发布会上,三星还带来了新的Galaxy Tab S8系列平板电脑,其中Galaxy Tab S8 Ultra,采用一块14.6英寸AMOLED屏幕,分辨率为2960×1848,支持最高120Hz刷新率。其采用新一代骁龙8处理器,支持最高1TB SD卡扩展,同时内置一块11200mAh电池并支持最高45W充电。同时支持4K30fps视频录制以及杜比Atmos全景声。售价为1099美元,约合人民币7634元,将于今日开启预定
苹果iOS/iPadOS 15.4开发者预览版Beta 2发布:戴口罩Face ID“向下看解锁”
IT之家 2 月 9 日消息,苹果今日向 iPhone 和 iPad 用户推送了 iOS / iPadOS 15.4 开发者预览版 Beta 2 更新(内部版本号:19E5219e),本次更新距离上次发布隔了 1 周时间。 iPhone 点击支付 (Tap to Pay) 随着 iOS 15.4 Beta 2 测试版发布,苹果引入了对“在 iPhone 上点击支付”功能的支持,该功能旨在允许兼容 NFC 的 iPhone 通过 Apple Pay、非接触式信用卡和借记卡以及其他数字钱包接受支付,而不需要额外的硬件。目前仅支持在美国地区使用。 在 iOS 15.4 测试版中,iPhone 上的 Tap to Pay 已经启用,但它确实需要第三方供应商添加支持,所以它还不能正常使用。终端用户看不到它的外在迹象,但有一个新的“PaymentReceived”声音文件和图片,展示了 Tap to Pay 的界面。 代码表明,奖励通行证和退款将支持 Tap to Pay。 戴口罩的 Face ID 技术调整 当使用新的戴口罩的 Face ID 解锁你的 iPhone 时,你可能会被提示“向下看”来解锁你的设备。如果你拿着 iPhone 低于眼睛的高度,就会弹出这个提示,因为 iPhone 需要眼睛的接触才能使戴口罩解锁功能发挥作用。 为钱包中的数字身份证做准备 苹果可能正计划在 iOS 15.4 中推出对数字身份证和驾照的支持。目前还没有大量的证据,但在 PassKit 代码中提到了这个功能。 “了解你的驾照或州身份证何时可以使用,并获得关于你的身份证的重要更新,”它写道。 HomePod 专属 WiFi 网络支持 在 iOS 15.4 代码中发现的图形证实,苹果正在增加对 HomePod 上的专属 WiFi 网络的支持,允许它们在有网络门户或额外注册步骤的情况下使用 WiFi。 这在酒店、宿舍和类似的需要登录 WiFi 的情况下很常见。 其他代码调整 代码中还提到了其他的新功能,这些功能不一定与 iOS 15.4 更新中的可见变化相联系,但可能会变成以后的测试版中的内容。 “你不能通过 App Store 管理或取消任何外部购买。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开发商。”这是 App Store 框架中的一行新代码。这可能与荷兰的约会应用程序提供非 App Store 的支付选项有关。 新闻源框架中提到的“管理我的体育”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表明苹果正计划向 Apple News 应用提供扩大的体育整合。还提到了其他与体育相关的信息,暗示了新的体育内容推送。 此前,iOS 15.4 Beta 还增加了对带口罩的 Face ID 的支持,引入了通用控制,增加了新的表情符号,并调整了其他几个功能。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