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捐款近150亿 刘强东要“复出”?
尽管刘强东的微博签名依然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但久未露面的他却在春节期间格外高调。 京东撒币红包15亿,成为虎年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大年初二,京东集团发布公告,董事会主席和CEO刘强东将向第三方基金会捐赠6237.6643万股B类普通股作公益用途。 按照2月1日京东美股收盘价计算,这次刘强东捐出的股票价值23.4亿美元,近150亿人民币。 刘强东“高调”的时间点非常讲究,目前正值两会前夕,在这个特殊时点,刘强东此番操作,难道要“复出”? 1 “明尼苏达州桃色事件”后,刘强东的微博头像换成了京东logo:京东狗。 2018年12月22日,刘强东发布了最后一条微博。此后,刘强东很少在公开场合抛头露面,和之前的他判若两人。 2019年11月7日, 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接受刘强东因个人原因请辞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 隐身在幕后的刘强东,甚至缺席了2020年6月京东集团赴港的二次上市仪式。 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来,刘强东接连卸任职务卸任逾200家公司职务,甚至还辞去了京东法定代表人、总裁、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务。 卸任不代表失去控制,刘强东仍然持有京东集团15.4%的股权,是第二大股东,投票权更高达79%,也就是说拥有一票否决权,他仍然在背后“垂帘听政”。 刘强东曾明确表示过,“我如果失去了对京东的控制权,我就会把它卖掉。” 相比于前几年,现在的刘强东韬光养晦了不少,没有了前几年的高调,低调下的他不时炸出一个惊雷: 2020年6月,京东集团赴港二次上市; 2020年6月,京东控股的达达集团在美国上市; 2020年12月,京东健康在港上市; 2021年5月,京东物流在港上市。 至少从面儿上看,在刘强东“隐退”的日子里,京东的负面消息越来越少,京东越来越强。 2 过去四年,刘强东似乎有意识地淡化他与集团品牌之间的联系。 作为京东集团的灵魂人物,刘强东以“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CEO”的头衔在2022年之前出现在官方新闻报道里也仅仅只有两次: 据西藏日报报道,2019年6月,刘强东带领京东考察团赴拉萨与西藏自治区政府举行座谈,探讨深入合作。 据昆山日报报道,2020年7月15日,刘强东拜会昆山市委书记吴新明,商讨京东与地方政府合作事宜。 除了这两次新闻报道踪迹之外,内部信成了外界了解刘强东的主要窗口。 例如2019年4月,为了安抚被取消底薪的上万京东配送员,刘强东给“兄弟们”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解释了此举的迫切性——京东物流亏损严重,要么截流,即取消大家的五险一金,要么开流,即靠兄弟们多揽件增加京东外部收件数量。两相权衡,只能选择后者,而取消底薪是一种激励手段。 2020年5月,刘强东的全员信传播甚广,这封信以“京东是谁”为主题,自陈京东内部面临的种种问题,重新定义京东。 2021年“618”,刘强东又发布了一篇名为《心存敬畏 永葆情怀》的致股东信,反复强调价值观。 显然这些文件落款的措辞显然是斟酌过的。给配送员的信、全员信、股东信的落款不尽相同,分别为:你们的东哥,你们的刘强东,刘强东-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展示了非正式与正式的界线,以及“亲疏有别”。 3 假如说“淡化”与“影响”是刘强东前几年上的最贵的一课,那么“强化”和“影响”或是京东和他要做的事。 大年三十,京东集团拿出15亿赞助春晚红包互动;大年初二,京东宣布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CEO刘强东拿出近150亿的巨额捐赠,将主要用于环保和教育事业。 有媒体将上述事件,解读为他对“共同富裕”倡议的响应。这样理解当然没错,因为拼多多黄峥、美团王兴有前车之鉴,之前分别拿出价值百亿元的股份来做慈善。 此外,腾讯和阿里巴巴去年也先后宣布设立1000亿元的乡村振兴基金。这些年,京东一直被外界和两大巨头并列提及,刘强东也不能示弱。 不过,一见君看来,除了慈善本身涵义之外,或许赞助春晚和豪捐百亿巨款一方面是重在强化京东和刘强东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则为其复出做好铺垫。 毕竟在国家“互联网反垄断”期间,京东作为为数不多的互联网平台几乎毫发无伤。是国内少数没有“污点”的大型互联网公司。 和另外几家互联网公司相比,京东不仅为京东物流旗下20多万快递员全额缴纳社保,还给员工提供了高达10亿元的免息购房贷款。 在去年发布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京东仅次于华为位列第二名。 另外,就刘强东个人而言,“明尼苏达州事件”之前,他在政商关系方面的处理上,明显强于马云和马化腾,已经位居中国民间商会副会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尼苏达州事件”对刘强东和京东带来的负面影响似乎正在散去,刘强东再次担任全国政协委员也不是没有可能。
卡普空盗图争议已友好解决:美摄影师要求赔偿至少1200万美元
原标题:卡普空盗图争议已友好解决:美国摄影师指控《鬼泣》《生化危机 4》使用其图片,要求赔偿至少1200万美元 IT之家 2月10日消息,去年6月份提交的一个诉讼显示,美国摄影师 Judy A.Juracek 指控卡普空偷窃她的图片,用于《生化危机 4》、《鬼泣》等知名游戏作品。 今日,根据 St. Onge IP 律师事务所的一份声明,双方已友好解决此案,Judy A.Juracek 已撤回起诉,但没有提供其他细节。 声明中写道:“卡普空和 Judy Juracek 友好地解决了他们关于涉嫌在卡普空的游戏中使用 Juracek 女士的照片争议。于 2022 年 2 月 7 日向康涅狄格州提出解雇,以结束诉讼。” IT之家了解到,Judy A.Juracek 称其曾环游世界,并拍摄了多种设计以作研究,她将这些图片集合成了一本名叫《Surfaces》的书,于 1996 年获得了版权。 而 Judy A.Juracek 发现,卡普空的游戏中有 80 多处使用了她的图片,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她在意大利拍摄的破碎玻璃的图片,该图被用于《生化危机 4》的 Logo。 还有一个明显的例子,《生化危机 4》中门上的一个图案与 Judy A.Juracek 在美国罗德岛州 Newport 宅邸中拍摄的图片很相似,而该宅邸是不对外开放的。 Judy A.Juracek 此前要求卡普空赔偿 1200 万美元,外加每个侵权图片支付 2500-25000 美元不等。
脸书和腾讯的“下一个敌人”
作为脸书、推特、腾讯等互联网社交巨头的“对立面”,Web3社交公司正在兴起。 2月8日,三款Web3社交平台传出新动态。一是Aave团队推出了Web3社交平台Lens Protocol;二是Web3社交平台Social Collectables(收藏品社交)宣布完成175万美元的种子轮融资;另外一个是推特联合创始人Jack Dorsey加入了去中心化社交媒体项目Bluesky的董事会。 有趣的是,Jack Dorsey创立的推特本身就是全球最大的中心化社交巨头之一,是经典互联网的既得利益者。而如今Jack Dorsey不仅在推特上开始推行去中心化的理念,其创立的另一家公司——美国支付巨头Square更是全面拥抱区块链和Web3。而这一次,他更是站在推特等互联网社交巨头的对面。 在昨天(2月9日),DEINITY开发的基于区块链的隐私邮件产品:DApp Dmail也成功获得战略投资。而邮件,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社交媒介。 据虎嗅不完全统计,仅2021年以来,就有Debank、CyberConnect等十多家Web3社交公司宣布成立或者获得进一步融资,资本们纷纷押注这一赛道。比如上述所说的Web3社交平台Social Collectables,就由DeFiance Capital和Animoca Brands共同领投,三箭资本、Mechanism Capital、Global Founders Capital等众多投资机构参投。 和Meta对用户数据满满的“掌控欲”不同,Web3社交公司不约而同希望自家的产品更加去中心化和自由,让用户可以完全或者基本掌握自己提供的数据。而在本周,欧盟与Meta在数据安全问题上的冲突与矛盾,使得Facebook和Instagram面临在欧洲关闭的风险,这让去中心化的社交媒体平台走进主流社会显得很有必要。 Web3社交的兴起 Meta的根基正在受到动摇。这或许和除了TikToK之外,其他挑战者的“愈发壮大”有关。这些挑战者受到了资本的亲睐,站在一个大的浪潮之中,希望用社交的方式打败传统社交巨头。 一名业内人士曾向虎嗅表示:“互联网社交平台,通过获取大量个人数据从而精准营销获得盈利,本质上都是广告公司。”然而正在兴起的Web3社交公司,反其道而行,他们希望建立一家不掌握用户数据、让用户能完全掌控自己数据使用权的社交平台。而这无疑与Meta等社交巨头的核心业务,有着不可调和的冲突。 就像想要在公共问题上发声等情景中,首先会选择推特和微博;在生理社交上,会想到Tinder和陌陌;在情感或者颜值社交上,优先选择soul和探探一样,公众似乎需要一个在Web3或者加密世界中进行社交的产品。这个产品的特征是去中心化、数据只属于自己、可以匿名且保证安全性。 何况这个群体已经足够庞大,Crypto.com的数据显示,2021年加密货币持有者人数大增178%,正式突破2亿人,并在12月达到2.95亿人。目前印度、俄罗斯等之前犹豫不决的国家最近也开始倾向于对其进行金融监管并收税,这两个大国若加入,这一数字可能会再次翻番。 这也是Web3公司可以发展的基础,大量用户分布于五大洲各个国家,他们需要一个新的、能汇集全球用户共识的社交产品。以Lens Protocol为例,它拥有我们熟悉的社交媒体功能,比如个人资料、评论、转发帖子等。但与过去社交媒体不同的是,Lens Protocol是由NFT驱动的,所以你拥有并控制所有的内容。而不是像Meta一样,业务进军到一个国家,便把这个国家的用户数据全部“掠夺一空”。 根据Lens Protocol在推特上的介绍,这些NFT可以用于管理粉丝,甚至可以在市场上交易。NFT,即非同质化代币,它在Web3社交平台中可以是一个段子、一张图片、一篇文章。只不过你在Web3社交平台发布的每篇原创文章NFT或者图片NFT,都只有一份,只要你第一个上传,没人能够抄袭你发布的内容。如此,你发布的内容就成为你的资产,如果有人想要使用你的内容,你可以设置它的使用范围、如何使用。 比如你段子写的非常好,粉丝如果想看10条以外的段子,就需要付出一定的费用;如果你的粉丝想要将这篇文章收藏或者分享,你可以设置它们的收藏数,超过一定数量,就需要付费。这有点像微信公众号或者B站的付费模式,但其实相差甚远。中心化社交平台可以随意删除你的内容,它们实际上是你数据的拥有者;中心化社交平台拥有你作品如何定价的决定权,而创作者没有;中心化社交平台如果消失,比如人人网的倒闭,你的内容也将消失。 而不管是图片、音乐、视频或者其他伟大的艺术作品,你创造的内容,Web3社交平台都可以通过NFT激励你,而且它更具有持续性。 而另一家“公司”Debank在今年1月26日,推出Web3社交平台,其表示:用户可以实时追踪Web3好友实时链上活动、Mirro文章更新以及NFT 市场趋势。 人们会收集一篇文章、一幅画等,当你把文章分享到平台,你就可以向那些收集这篇文章原始内容的人那里获得一笔额外费用。而在经典互联网时代,人们在网络上发布的一切内容,无论是劣质的、毫无用处的消息,还是精美的、具有很高价值的内容,都统统免费。 人们花大量时间在网络上“遨游”,但是许多人苦思冥想创造出来的段子、图片、文章、视频......这些虚拟资产,却并不属于他们。Meta等社交巨头在此前给人们的网络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而如今却成为人们追求虚拟资产最大的阻碍。 Meta的“天敌”,或许刚刚诞生 Meta、Twitter、Google等巨头都发现了这群想要取代自己的公司,他们也积极拥抱Web3。 上个月20日,推特宣布推出新功能,将拥有NFT的用户头像显示为六边形,这也被业内认为是互联网巨头向Web3转型的第一次尝试。而几乎同一时间,Meta、Youtube、Reddit、Google都宣布尝试推出NFT产品,加入Web3产品的研发中。 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的首席执行官Sundar Pichai则直接表示,该公司正在监控区块链行业和Web3的发展。他表示许多科技公司都在涌入该领域并拥有数亿美元的投资,Alphabet可能很快也会效仿。虎嗅观察到,在Web3领域拥有数亿美元投资的科技公司、投资机构已经数不胜数,而超过10亿美元且为大众所知的就有:a16z、红杉资本、Paradigm等。 a16z在互联网投资界声名赫赫,先后投资了Facebook、Twitter等互联网巨头,现在它将目光转向了Web3,它在去年6月份完成了22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基金融资,如今它继续在该领域押上重注,它的第四支基金准备在今年三月前筹集45亿美元,若成功它的总募资额将超过75亿美元。 红杉资本则是在中国“封神”的投资机构,红杉资本投了阿里、京东、今日头条、美团、滴滴、拼多多......它几乎投中了中国互联网的大半个江山,而在美国它投资了苹果、谷歌、雅虎。如今红杉中国创始人沈南鹏说all in crypto,红杉资本、红杉印度也都重注Web3。 互联网巨头们发现不改变自己,很快将会被别人改变。资本已经做出了选择,而互联网公司的高管,是另一批做出行动的人。 依然是2022年的第一个月,在YouTube工作将近8年的“老将”Ryan Wyatt 宣布离职加入Polygon的团队,这是一个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区块链扩展网络。与这位游戏主管一同离职的,还有两位高管,其中一名高管加入了另一家Web3公司Bright Moments。 同样是今年一月,Twitter Spaces首席数据科学家Julien Gaillard宣布将加入Web3公司Aave,这家公司刚在前两天(2月8号)推出Web3社交平台Lens Protocol。Meta、Youtube、Twitter......美国互联网巨头的高管正在向Web3迁移,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不知不觉中,稳坐钓鱼台的互联网社交巨头们有了一丝“内忧外患”的感觉,内有优秀的高管离职加入Web3,外有Web3社交公司想将其取而代之,此外大量资本也在离开互联网涌入Web3。一增一减之间,使得Web3社交公司渐渐成为了互联网社交巨头们最担忧的存在。 Meta可能是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衰弱”的公司。目前它的处境,让人有种“四面楚歌”的即视感。 一方面因为之前泄漏隐私、操纵大选的行为,Meta在美国国内既不受政府待见,也不受民众喜爱;在国际上,欧盟近年来也一直不满Meta将欧洲民众的数据传输至美国,面临被关闭的风险。另一方面,无论是短视频业务Reels、数字货币项目Libra、加密货币Diem都不如人意,有的项目直接被迫宣告失败。而它希望竞争的对象TikTok、Binance等都活得风生水起。 Meta在Web3世界的衰弱,恰恰在于其在经典互联网世界中足够强大。它掌握着最有价值的数据,它越有影响力、越是成功,代表着越多的国家和个人出让自己的数据为其所用。当互联网还处于一片处女地时,这算不了什么。但随着各个国家将公民的隐私数据放在国家级战略高度之时,Meta会面临着持续不断的制裁。这也是Web3社交公司们的机会。 互联网的Web3化 相比于社交的Web3化,支付的Web3化更加提前。 美国两大支付公司:PayPal、Square,被称作”美版支付宝“,如今都已经在Web3深耕许久。PayPal正试图在欧洲和日本推动加密支付,而Square更是直接改名Block,甚至其大部分的营收都来自于加密服务。支付巨头的Web3化,也正在互联网社交巨头上演。 这一情形在全球扩散,不以国别而转移,只不过美国的改变更加激进(彻底去中心化),而国内的改变较为保守(部分去中心化)。比如国内的社交巨头腾讯、支付巨头蚂蚁集团,都分别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Web3 APP,有消息称它们的用户已经超过500万人。 互联网公司与Web3的融合,已经成为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未来,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支付、社交、视频等场景,而是有了更为崭新的赛道。
中兴7nm 5G基站芯片台积电代工 5nm芯片在路上
智东西2月10日消息,据外媒报道,中兴通讯目前和台积电合作,借助台积电先进的7nm芯片制造技术,生产自研5G基站主控芯片,目前,中兴通讯还在考虑引进更先进的芯片制程技术。 此前,为应对激烈的科技竞争,小米、vivo、OPPO等国内公司都发布了自研芯片,其关注点集中在ISP(Image Signal Processing,图像信号处理)芯片上。 外媒称,中兴通讯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增长至0.7%,该公司报告称,其服务器、核心网络和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国内市场份额也有所增加,预计今年国内服务器出货量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由于在西方国家受到限制,中兴通讯在逐步探索获取更多国内市场份额的方法。 一、委托台积电代工7nm芯片,中兴强化自研芯片能力 据外媒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的加剧,中兴通讯近几年内一直着力提高内部技术水平,目前已与台积电合作,借助其在芯片制造和封装方面的7nm芯片制造技术,代工自己的5G基站主控芯片。 中兴通讯并不是国内唯一一家专注自研芯片的公司。华为被美国列入贸易黑名单之后,中国各公司都加紧进行芯片的研发,应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去年,小米推出两款自研芯片,分别是ISP芯片澎拜C1和充电芯片澎湃P1,Vivo公布了第一颗自研ISP芯片V1,OPPO也发布了首颗自研NPU(神经网络处理器)芯片。 该知情人士表示,过去几年,中兴通讯在芯片性能提升方面变得相当积极,尽管目前产量不多,但也显示出一定了发展。目前,AMD和英伟达的CPU和GPU芯片都由台积电代工生产7nm芯片。中兴通讯内部人士称,该公司在考虑使用比7nm更先进的制程工艺,早在2020年9月,中兴通讯副总裁就宣称,中兴自研的5nm 5G基站主控芯片已经进入实验阶段。 二、中兴加速抢占智能手机市场,三个季度出货量超600万部 在大力推进芯片制造之外,中兴通讯多项业务也在去年实现了发展,市场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的首席分析师特凡纳·特拉尔(Stephane Teral)表示,去年中兴通讯的电信设备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也实现攀升,达到35%,相较2020年增长了5%。 中兴通讯的年度报告中显示,该公司去年在服务器、核心网络和存储解决方案领域的市场份额都有所增加,2021财年的前三个季度里,其服务器和存储解决方案的收入同比增长了一倍。 与国内同行小米、OPPO等公司一样,中兴通讯也在加紧推进其智能手机业务,抢占市场份额。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前三个季度,该公司全球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已达到640万部,超过了2020年全年的出货量590万部,其智能手机的全球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0.5%上升至0.7%。 结语:国内“造芯”竞速,芯片制造仍是难题 面对西方国家禁令,中兴通讯将眼光主要放在了国内市场,特拉尔表示,“中兴一直谨慎地执行发展战略,逐步获得其国内市场的份额”。目前,中国国内已经安装了130万个5G基站,在5G部署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兴通讯5G基站主控芯片的出世把握了国内5G发展的广大市场,有望进一步提升其业务在国内市场的份额。 为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国内各厂商都加速了自研芯片的制造,欲在美国的技术封锁下实现“芯片突围”。由于把握芯片制造关键设备——EUV光刻机的ASML公司被禁止向国内厂商提供相关设备,国内想要实现高质量芯片的量产,依旧任重道远。
埃隆·马斯克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名副其实还是名不副实?
特斯拉创始人、创办火箭公司 SpaceX 、脑机接口公司 Neuralink 、亿万富翁、渴望探索太空的企业家…… 这些都是埃隆·马斯克众多身份中的一部分。 不久前,在美国国家工程院(NAE)公布 2021 年度国家工程院增补院士名单后,列于 111 名新成员和 22 名国际成员名单中的马斯克又多了一重身份——院士。 在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公示信息中,马斯克那栏显示的是: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工程师,SpaceX 。在可重复使用的运载火箭和可持续运输和能源系统的设计、工程、制造和运营方面取得突破。 由此可见,作为 SpaceX 的 CEO 和首席工程师,马斯克被美国国家工程院评选为院士的重要原因正是他在 SpaceX 的成就。 院士名单公布后,马斯克通过个人社交媒体转发了美国国家工程院的推文,配文:「Much appreciated!」(非常感谢)。 看到马斯克当选院士后,涌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社交媒体上有网友表示祝贺,也有网友发出质疑:「你不是一个工程师,那么你是花了多少钱成为院士的?」 网友认为马斯克的院士身份「名不副实」的质疑不难理解,院士在不少人看来是「科学家」的代名词,而作为企业家的马斯克与这个身份似乎有些「不兼容」。其实,美国的院士与许多人的认知中的名词可能有所不同。 美国国家工程院(NAE)成立于 1964 年,是美国的一个非营利性非政府组织,隶属于美国国家科学院(NAS),负责开展国家需要的工程项目,以教育和研究为导向,认可并肯定工程师们的价值和成就。目前有 2388 名美国会员和 310 名国际会员。 新的 NAE 成员选举为期一年,表彰的对象为那些对「工程研究、实践或教育,包括在适当情况下对工程文献做出重大贡献」、「开拓新兴和发展中的技术领域,在传统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做出杰出贡献」和「开发/实施工程教育的创新方法」的人。 在不同的国家,「院士」的含义各不相同。比如中国的院士通常是指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有严格的审查制度和选举程序。当选后,除了最高学术称号外,政府还会为院士发放专门的津贴。 与之不同的是,美国的院士更像是「会员」,它代表的是一种学术荣誉,不具有经济和行政意义,也不是最高学术称号,在社会地位和物质待遇上的并不会带来明显的改变。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网站「Tech Times」对马斯克当选院士进行的报道中进行了这样的评价:「马斯克是一名工程师和商人,参与过许多公司和项目,这些成就了现在的他。由于他曾经是工程师,了解这些过程中正在发生的事情,(因此)能够成功地创办这些公司并帮助它们发展。」 报道还提到:「美国国家工程院对这位 CEO 的任命正适合他在 SpaceX 中的角色。」从评价和 NAE 的选举标准来看,马斯克成为院士也算不无道理。
三星新旗舰手机S22系列发布 今年还能保持对苹果的优势吗?
三星电子推出年度旗舰机型Galaxy S22 系列。 2月9日晚,三星电子正式推出年度旗舰Galaxy S22 系列,为了覆盖更多用户,Galaxy S22共有三款机型,分别是S22 Ultra、 S22+和S22。值得一提的是,已经停产的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写笔等经典功能被承袭放在S22 Ultra身上,S22 Ultra可以看做是S系列和Note系列的”混血“。 三星 S22 Ultra 三星S系列三款机,Note系列被融入 三星Galaxy S系列是三星最重要的旗舰手机,尤其在Note系列停产后,Galaxy S系列更是承担了更多业绩压力。这次三星Galaxy S22系列准备了三款机器,以覆盖更多用户需求,提升销量。 三款手机的核心芯片相同,基础性能大体一致,但屏幕尺寸,摄像头配置等做出了区别。从外观上看,S22和S22+是一个设计语言,屏幕尺寸有些区别,两款屏幕和后背玻璃都采用了平面设计,但中框仍旧有点弧度;S22 Ultra则是另一个设计风格,轮廓方正,采用弧面屏幕。 三星 S22+从产品定位上,S22依然是主打轻薄,屏幕尺寸为6.1英寸,重量为167克,其对标应该苹果iPhone 13。S22+则是6.6寸屏幕,重量为195克,对标iPhone 13 Pro。 S22 Ultra有些特殊,三围尺寸为163.3x77.9x8.9毫米,重量为227克的,加上6.8寸屏幕,以及S-Pen手写笔,三星可能希望这款产品能拉来更多原本Note系列的用户。 三星表示,S22 Ultra这支笔支持了更多种文字,延迟从9毫秒降到2.8毫秒,并且会通过AI来预测落笔方位和路径,来帮助书写识别,应该使用起来更流畅顺滑。 所有的旗舰手机影像是必须强调的重点。三星强调称,Galaxy S22全系列产品引入了全新升级的夜间模式,无论白天还是夜晚,都可录制高清视频。而S22 Uitra则搭了三星有史以来最大传感器,摄像头能够抓取更多光线,以此优化视频的采光和细节。此外,视频自动构图功能让摄像头始终准确追踪对焦,从一人到最多十人,拍摄主体可始终处于画面中心位置。 除了推出Galaxy S22系列之外,三星还推出了平板电脑Galaxy Tab S8系列。 三星S22系列新品将于2月25日起在全球范围内陆续上市。至于价格,普通的入门级Galaxy S22手机起价为799美元,而S22+的售价999美元起,S22 Ultra手机的售价为1199美元起。 三星守住第一,但苹果是赢家 三星连续多年稳坐全球手机销量冠军。过去的2021年,三星手机销量依然是全球第一,但其全年表现中规中矩,尤其是第四季度被苹果反超,导致其全球出货量与苹果差距缩小。 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手机销量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商分别为: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其中,三星以2.72亿台出货量、20.1%市场份额继续保持第一;苹果以2.357亿台出货量、17.4%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尽管从销量上讲,三星依然是第一,但从产品结构上看,三星的产品线较为丰富,既包括三星自己生产的S系列和note系列和折叠屏手机外,还包括委外生产的A系列产品,三星高端机数量远不及苹果。 也有韩国媒体报道称,2021年三星的旗舰机S系列表现并不佳,2021年三星旗舰机S系列表现较为低迷(约2000万部),仅为往年的一半。 此外,从利润上看,三星远无法与苹果媲美,因为苹果手机的普遍均价高于5000元。 不过,三星依然是安卓阵营的领军公司,尤其在华为退出市场后,安卓的高端市场从两强变成了三星一家,加上三星自身的产业链垂直整合优势,三星的实力依然领先。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