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程序员“开挂”预约疫苗牟利?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原标题程序员写脚本抢 HPV 疫苗预约转卖黄牛牟利 40 余万元,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IT之家 5月27日消息,据“湖州公安”微信公众号消息,近日,长兴县公安局破获了一起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案件。 犯罪嫌疑人通过编写计算机脚本等方式,实现对在线平台预约接口的高频率访问,对九价 HPV 疫苗进行抢挂号,并利用黄牛对抢来的号进行倒卖获利。 公告称,今年4月初,长兴某医院发布一则公众号推文,面向社会开放 HPV 疫苗预约挂号服务。但随后,一些网友在推文下留言表示,预约挂号平台始终进不去,挂不了号。 接到医院报案后,长兴公安迅速展开调查,并对预约平台后台服务器进行取证,发现有一个固定 IP,对预约疫苗的接口有超高频率的访问。 通过一步步侦查,警方很快将目光锁定在了广东深圳一家智能物流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李某彬身上。 5月9日,长兴公安将嫌疑人李某彬抓捕归案。据查,李某彬通过编写计算机脚本等方式,实现对在线平台预约接口的高频率访问,对疫苗进行抢挂号。抢号成功后,以每个挂号600元至800元不等的价格将挂号倒卖给线上黄牛。 自今年1月至5月初,犯罪嫌疑人李某彬在多省市医院的九价 HPV 疫苗预约平台抢号500余个,非法获利40余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李某彬被长兴公安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IT之家了解到,这不是第一次有人在 HPV 疫苗预约上动歪心思。今年1月份,江西南昌某大学研究生小刘帮女友抢九价疫苗成功后,使用编码程序编写代码,发布有偿代抢九价疫苗信息,因涉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这个方法听着离谱 但真能帮你赶走焦虑、摆脱emo
居家办公打乱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也带来了焦虑、抑郁的情绪。生活与工作的界限变得模糊,原定的计划一再被打乱,我们很容易产生一种悬浮感,好像做什么都没有效率,获得快乐也变得越来越难。 不过,有一个简单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找回状态,这就是呼吸练习。 不过不是这种呼吸练习!|《鬼灭之刃》 从感受身体开始 2010年,一项发表在《科学》上的著名研究表明,人们在心神不定、胡思乱想的时候最不快乐,而在全神贯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最快乐[1]。但是在烦躁不安的时候,强行把注意力拉回来是很困难的,甚至可能让人感到更加沮丧、挫败。 呼吸练习是瑜伽、冥想中常用的辅助手段,有一定经验证据表明它有缓解焦虑、抑郁的效果[2]。它能够帮助我们自然地把注意力拉回来,转向当下,转向自己的身体。 在呼吸过程中,我们要关注胸腔、腹部和背部的动作,关注身体的感受。如果走神了也没关系,再尝试一次就好。一开始你可能会感到找不到诀窍,甚至没有效果。但只要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呼吸上,多尝试几次,就能慢慢找到感觉。 如果你从未尝试过呼吸练习,可以先试试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然呼吸时身体的起伏,作为正式练习之前的“热身”。 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三种入门级别的呼吸练习,步骤清晰,场所不拘,方便大家在家里练功,只要闭上眼睛就可以随时开始。好了!做好准备,我们现在开始进入呼吸练习[3]。 开始大喘气|gfycat 缓解焦虑:4-7-8呼吸法 如果你没来由地感到焦虑,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可以尝试4-7-8呼吸法。它有助于放松身体、缓解焦虑情绪,因此也适合在睡前练习。 准备:这个练习可以用任何你觉得舒服的姿势完成。你可以轻轻闭上眼睛,或者自然看向空中,不要关注具体的物体。按自己的节奏自然数数。 步骤: 用嘴完全呼气,发出吐气声。 闭上嘴,用鼻子吸气,在内心默数到4。 屏住呼吸,默数到7。 用嘴完全呼气,发出吐气声,默数到8。 以上为一个呼吸循环。再次吸气,重复以上呼吸步骤3次,一共完成4次呼吸。 为了让士兵能在两分钟内入睡,美军也推广过这种呼吸法,只不过在呼吸之外还要配合有意识地放松眼球、肩膀、指尖、脚尖 提振精神:风箱式呼吸(Bellows Breath) 居家办公、学习精神不振的时候,可以尝试风箱式呼吸。这种呼吸方法能让你的横隔膜快速活动起来,这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器官,和呼吸控制有关。通过快速活动横膈膜,风箱式呼吸能达到一种类似短时间健身的效果,让你打起精神。 准备:坐直身体,放松肩部、背部,进行几次深呼吸。 步骤: 用鼻子快速吸气、呼气,嘴唇放松闭合。 呼气和吸气的时间大致相等,但要尽可能缩短,可以发出“咻咻”的声音。 尝试每秒完成三次呼吸循环,感受自己的横膈膜、胸部、腹部和背部都参与进来。 反复数秒后,恢复正常的呼吸节奏。根据身体感觉决定是否要进行下一次练习。 连续的快速呼吸可能引发过度换气,建议初学者不要连续练习超过15秒。可以在自己觉得舒服的练习时间的基础上每次延长5秒,熟练后可以达到一分钟。 抱石一哥楢崎智亚也提到过,在运动当中使用风箱式呼吸也能提高表现 | YouTube@TAMY Climbing Channel 十分钟冥想:默数呼吸(breath counting) 默数呼吸是冥想中的入门练习,有助于让纷乱的头脑平静下来,让注意力回到当下。建议每天在固定的时间练习十分钟,初学者可以缩短时间。 将手放在横膈膜所在的上腹部,感受手被顶起,慢慢地吸气,扩张腹部,然后是胸腔。接着以同样的方式慢慢呼气,呼气时感受腹部塌陷。 准备:以舒服的姿势坐下,背部伸直,头略微前倾。先闭上眼睛自然、缓慢地进行几次深呼吸。 默数“1”,呼气。 吸气,下一次呼气时默数“2”,下下次呼气时默数“3”。 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数到“5”。 下一次呼气时默数“1”,开始新的呼吸循环。 该方法仅在呼气时计数,并且计数不要超过5次,这是为了让你始终把注意力放在呼吸上。如果一直数到了十几次,说明你可能走神了。 冥想呼吸是瑜伽的重要起手式,很多瑜伽大师的练习方法是坐着不动,专心呼吸|Swami Sivananda 关注呼吸,也是为了停止“思维反刍” 关注呼吸是正念练习中最简单的一种。 实验证明,仅仅是关注自己的每一次呼吸就与缓解抑郁情绪相关[4]。在这项研究中,两位德国研究者让42名学生持续关注自己的呼吸18分钟,期间不定时打断他们,询问他们当下的想法。他们发现,关注呼吸与较少的思维反刍相关。 思维反刍(rumination)指的是人们以消极的方式反复分析自己情绪的由来、意义和后果。 举个例子,某人晚上吃了一顿烧烤,然后开始不停地想:最近又胖了,我为什么还要吃烧烤?这一顿要跑多少公里才能减下来?为什么我前几天没去跑步?我为什么管不住自己,我就是个失败者…… 可以想象,这样的内心戏非常容易让人陷入emo。思维反刍也确实被认为是导致抑郁发作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而包括关注呼吸在内的正念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自然地放下纷乱的想法,将注意力转移到当下,关注自己现在的感受。 我们所能掌控的,只有现在。
美国准备强制苹果支持侧载,QQ音乐iOS版将支持桌面歌词,联通致歉毁约应届生,电报放弃永远免费标语,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今天是5月27日 农历四月廿七 前几天 我们不是买了个3D打印机吗 本来想先打个键盘 一半都没打完 倒是先整了个皮卡丘出来 你别说,还挺酷 下面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 美国准备强制 iPhone 支持侧载,苹果哭诉新法案将危害用户隐私和安全 ( IT之家 ) 5 月 27 日消息,参议员艾米・克洛布查昨晚提出了修订版的《美国选择与创新法案》( American Choice and Innovation Act )。 目前,美国政府正致力于向科技巨头立法。 美国新法案可能会禁止像苹果、谷歌这样的头部科技公司,避免他们利用自己的优势地位给自家产品提供便利。为了推动竞争,科技游说者声称该法案将强制要求在苹果 iPhone 上支持侧载功能。 由于新法案中几乎没有什么对苹果有利的内容,苹果因此发表了一份声明,它认为允许用户下载外部应用程序并不是一件好事,侧载行为将增加 iOS 上的安全漏洞。 :两边扯的都是道义,心里都是利益。 # QQ 音乐 iOS 版终于支持桌面歌词 ( 快科技 )此前,网易云音乐 iOS 版推出新版本,终于支持了桌面歌词功能。今天,QQ 音乐的 iOS 版推送了 11.7.0 测试版,也支持了这一功能。在此次更新后,用户能够在播放界面找到对应的功能选项,开启之后,回到桌面就会看到一个长条形的歌词在桌面上方悬浮,同时能够进行切歌和暂停等操作。 不过和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等软件在iOS端的桌面歌词一样,QQ 音乐的歌词窗口并不透明,会遮挡内容。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这一歌词窗口实际上是通过 iOS 的 “ 画中画 ” 功能实现,因此无法实现透明显示。 目前,这些功能仍处在测试阶段,正式版预计在下次更新后支持上述功能。 :实话说,黑胖看着只觉得碍眼。。。 # 联通致歉:解约应届生只因超过 24 岁,知情人称基层分公司 HR “ 不专业、决策想当然 ” ( 新浪财经 ) 近日,一位应届生爆料称,其通过去年秋招与中国联通河源分公司签订了三方协议 ,但随后公司却以 “ 本科应届毕业生不超过 24 岁 ” 的规定为由与其解除协议。 而在签三方之前都经过背调审核。 “ 目前分公司有 6 人都因年龄被解约。 现在已经快毕业,但秋招春招都结束了,很难再找工作。 ” 5 月 27 日午间,广东联通方面回应称,将认真反省并改进招聘工作,规范招聘流程和条件。 相关人士对新浪财经表示,之前没有听说过类似的年龄限制政策。“ 这应该是分公司人力自己定的规定,大部分基层分公司人力领导都非专业出身,所以有可能会做出这样想当然的决策。” :所以这想一出是一出的领导怎么处理? # Telegram 放弃 “ 永远免费 ” 标语 ( IT之家 )据 Android Police 报道,用户从前下载 Telegram 应用程序,会看到这样的 slogan:“ Telegram 永远免费。没有广告。没有订阅费。” 但是,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正如之前报道的那样,Telegram Premium 正在开发中,该服务的测试版暗示了预期,包括独家反应和贴纸。现在,已经发现即将发布的 Telegram 应用程序版本的代码已经删除了该标语 slogan,以表明它不会永远免费。 移动开发人员和爆料人士 Alessandro Paluzzi 在 Twitter 上发现的新数据字符串让我们看到了该应用程序即将推出的版本中的同一页面,该版本彻底改变了标语。它现在显示,“ Telegram 为聊天和媒体提供免费的无限云存储。” 没有关于订阅的确切措辞,但这很可能是因为该服务将很快推出高级订阅版本。 :这段时间搞这类操作的 App,也不止它一个了。。。
科学家首次实验演示高保真度三量子位原生量子门
近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高级量子测试平台(AQT)的研究人员首次在超导量子信息处理器中,实验演示了三个量子位的高保真iToffoli原生门。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上。 图片来自《自然·物理学》(Nature Physics)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不同,经典计算中比特的位值只能是0或1。在量子物理学中,原子被看作是物质的波动,量子位作为基本的信息单位,能同时以0和1两种可能的状态存在。 应用于量子位的高保真量子逻辑门是可编程量子电路的基本构建模块。具有噪声的中等规模量子处理器通常支持一个或两个量子位的原生门,这种门类型可以由硬件直接实现。更复杂的门则是将其分解成原生门序列。前述团队的实验演示为通用量子计算新添了一种原生三量子位iToffoli门。此外,该团队展示了具有98.26%高保真度的门操作。 Toffoli门可称作控-控-非门(CCNOT),是经典计算中的重要逻辑门。它具有通用性,可以构建逻辑电路来进行所需的二进制运算。此外,它具有可逆性,允许从输出中确定和恢复二进制输入位,因此不会丢失信息。 在量子电路中,输入的量子位可以是0和1的叠加态。量子位与电路中的其他量子位通过物理连接,随着量子位数量增加,实现高保真量子门变得愈加困难。如果计算操作所需的量子门越少,量子电路越短,就可以在生成错误结果前,实现对算法的改进。因此,降低量子门的复杂性和运行时间至关重要。 Toffoli门与Hadamard门(阿达玛门)形成了一个通用量子门集,可以允许研究人员运行任何量子算法。基于目前主要的量子计算技术,如超导电路、离子阱和里德堡原子等,科学家已经实现多量子位门的实验,成功在三量子位门上演示了平均保真度在87%与90%之间的Toffoli门。然而,这样的演示需要研究人员将Toffoli门分解为一个和两个量子位门,使得门操作时间更长,保真度降低。 高级量子测试平台(AQT)高保真iToffoli门的实验示意图,图片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为了在实验中创建一个易于实现的三量子位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AQT研究人员设计了一个iToffoli门,即非传统的Toffoli门。其方法是将固定在同一频率的微波脉冲,同时应用到线性链中的三个超导量子位。 实验表明,前述三量子位的iToffoli门与Toffoli门类似,可用于高保真度的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人员还表示,在超导量子处理器上运用前述原理,可以产生额外的三量子位门,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门合成,将量子门分解成更短的门来提高电路运行时间。 “正因为退相干(即波函数坍缩效应),我们知道更长和更复杂的门序列会损害结果的保真度,所以用于执行某个算法的总门操作时间很关键。我们证明了可以一步实现一个三量子位门,并减小门合成的电路深度(即门序列的长度)。此外,与以往方法不同,我们的门方案不包括容易退相干的量子位的更高激发态,因此产生了高保真门。”实验主要研究人员、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科学家Yosep Kim说道。 在高级量子测试平台(AQT)安装实验用超导量子处理器(QPU),图片来自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LBNL)曾任AQT博士后、现任谷歌研究科学家Alexis Morvan表示使用前述三量子位操作,可以有效加快量子应用和量子纠错的发展。 未来,研究人员希望通过高保真且易于实现的多量子位门实验方法,开展进一步研究,为新的量子信息处理设计出不同的多量子位门。
空气消毒棒可杀死99.9%冠状病毒?专家:浓度差了好几个数量级
用缓释气态消毒因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的原理已被证明应该可行,但问题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间非常有限。在考虑二氧化氯对病毒杀灭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日前,第一财经记者在一些电商平台上看到,有一种号称对冠状病毒杀灭作用高达99.9%的空气消毒棒产品正在销售。这是一种形状类似钢笔的细形长管。 据厂商介绍,这种产品达到医用级别,可直接佩戴在身上,或放在需要消毒的室内空间,杀毒效果可保持两周左右。 第一财经记者仔细查阅了这款空气消毒棒的工作原理介绍,在细管内,由亚氯酸钠液体与固体酸直接反应生成二氧化氯气体。由于二氧化氯与病原体接触后可以产生强氧化作用,能够破坏病原体的成分,因此二氧化氯气体透过缓释剂和缓释膜持续释放,可起到空气消毒作用。 距离消杀浓度至少一千倍差异 此前人们使用二氧化氯作为消毒剂主要是作为液体消毒,这种产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使用气态消毒的方式,可大幅节省成本。而且理论上相比液态消毒而言,当气体在空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就可以不留死角地覆盖到整个空间的任何表面,也能对以气溶胶等形式存在的病毒进行消杀。 基于上述原理,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空气中多少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才能够杀灭病毒?在疫情早期,有台湾的研究团队希望开发出一种智能、鲁棒式的二氧化氯气体释放系统,并评估二氧化氯排放对室内环境的影响。为此,他们进行了一些医院使用二氧化氯的案例回顾。 综合2006年至2016年的多项研究发现,高浓度的二氧化氯对密闭空间具有有效的消毒作用。例如,在2007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使用200-1000ppm(百万分比浓度)的二氧化氯气体评估对实验室、医院和会议室的室内空气的杀菌效果,结果发现,当浓度达到625ppm时,30分钟内的消毒效果达到90%。 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环境科学系研究员罗北平博士向第一财经记者解释称:“625ppm的二氧化氯浓度已经特别高了,人肯定不能够呆在这样的浓度环境下,一般都是先密闭消毒完人才可以进入。一般在有人作业的环境下,空气中的二氧化氯最高浓度不能超过0.1ppm。” 这也意味着,在考虑二氧化氯对病毒杀灭作用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于人体健康的危害。 罗北平表示,通过一根细管缓慢释放的二氧化氯气体浓度绝对不可能到达几百ppm。“这种空气消毒棒可能距离达到消毒所需的浓度相差了好几个数量级,至少一千倍的差异。”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通过通风及墙面及家具表面的吸附,浓度会进一步降低,浓度不够肯定起不到杀毒的作用。” 企业尚未出具严格评审报告 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这款空气消毒棒产品由上海一家企业生产。公开销售记录发现,该公司原本销售的是一款名为“杀菌消毒棒”的产品,可用于除臭和杀菌,例如置于冰箱内进行除臭。去年10月底,该公司进行了经营范围变更,新增了“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产”一项,并将产品“升级”为新款抗冠状病毒消毒剂。 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该产品对于冠状病毒的消杀功效有中科检测的报告,在安全性方面也检验合格。不过,第一财经记者查询到目前公开的检测报告还都仅为用原液针对细菌的杀菌效果,公司没有出具针对杀灭新冠病毒的详细有效性数据。 对此,澳门大学教授沈汉明提出:“厂商既然宣称产品对杀灭新冠病毒有效,在被允许上市销售前,就必须把详细的有效性数据公开,如果是实验室的模拟环境,那么应该把所有的实验室参数都列出来。这是涉及到公共利益的产品,不能误导公众,相关监管部门也要承担起市场监管的责任。”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原生状为气态的二氧化氯作为世卫组织(WHO)认定的新一代安全消毒剂,是一种兼具廉价和安全高效的产品,用缓释气态消毒因子对空气进行消毒的原理已经被国内外很多权威实验证明应该可行,但问题是一根消毒棒它能消毒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取决于你是否将它放置在密闭的衣柜里面消毒,还是要用于更大的公共空间的消毒。” 上述人士提出,二氧化氯消毒的关键是要让二氧化氯分子“均匀弥散在空气中”,从而达到持续不断的消毒效果。“我们正在设计一种智能系统,能够保证二氧化氯气体浓度的持续均匀释放,并可调节送风系统和浓度剂量。”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补充道,该智能消毒系统设计的矩阵排布管路输送气化消毒因子,可以保证大空间内持续稳定的灭毒灭菌浓度,而且对人体没有危害。 他还表示,目前市场上具有这种缓释消毒作用的产品非常少,相关的标准也没有建立起来,仍需要行业共同努力进一步制定起消毒标准。 一位中科院大气所专家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对于空气中二氧化氯含量的精准检测难度也很大,判断一个产品是否有消毒作用,一定要看到检测机构出具的完整的科学评估报告才能得出结论。”
长五B火箭运抵文昌发射场 将于7月发射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原标题: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发射场,将于 7 月发射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IT之家 5月27日消息,5月10日凌晨,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官方表示,文昌发射场今年还将发射天舟五号以及“问天”和“梦天”实验舱。 2022年5月19日上午,装载有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的远望21号、远望22号货船,从天津新港起航,经4昼夜16小时海上航行,途经渤海、黄海、东海、台湾海峡、南海等海域,于2022年5月24日安全抵达海南文昌清澜港,经过卸载和路上转运,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安全运抵文昌航天发射场。 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场区总装和测试工作。长征五号 B 遥三运载火箭预计将于7月底发射中国空间站问天实验舱。 IT之家了解到,2022年我国将完成载人航天6次重大任务,发射长征七号、长征五 B、长二 F 等运载火箭。目前,长七运载火箭已经完成总装,长二 F 遥十五运载火箭和长五 B 遥三、遥四运载火箭的总装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具体任务包括: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先后发射两艘天舟货运飞船 长征二 F 运载火箭发射两艘神舟载人飞船 长征五 B 运载火箭先后发射空间站实验舱 Ⅰ、实验舱 Ⅱ
苹果又双叒叕要对有锁机下手?可这漏洞封得住吗
作为这个星球上最为成功的智能手机产品,iPhone在这15年的时间里已经售出了超过20亿部,其中更有超过10亿部依然活跃。然而作为通常意义上的旗舰产品,iPhone的价格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依然是相对昂贵的,因此也使得二手和“水货”受到了部分消费者的青睐。当然,由于二手的弯弯绕绕太多,所以就会有不少人人选择购买来自海外运营商渠道流出的iPhone,也就是俗称的“有锁机”。 然而日前有消息显示,苹果方面或又双叒叕一次对“有锁机”下手了。本月初,苹果方面突然封杀了iPhone有锁机的ICCID解锁 、导致黑解机制失灵,有说法是此次黑解漏洞可能是永久封堵,一时间也让整个市场震动。但这并非苹果首次对ICCID解锁“动手”,早在2019年时就曾传出官方将永久性封杀ICCID激活漏洞的传言,并且当时只有对应运营商的SIM卡才能解锁。 所谓ICCID,即集成电路卡识别码,指的是SIM卡卡号,就相当于手机号码的身份证,搭配每一台iPhone都独一无二的IMEI(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新的iPhone在首次使用接通苹果激活服务器时,官方就能够知道正在激活的这部iPhone是属于哪一家运营商。 如果ICCID在对应运营商的号段中,苹果的服务器服务器就会向这台iPhone下载特定的激活文件,其中包括各种无线电频段许可配置、软件运行环境配置、SIM卡支持配置等信息,以完成iPhone的激活过程。 事实上,ICCID解锁仅仅针对的是“有锁机”,准确来说就是运营商版本的iPhone。众所周知,为了让iPhone能够走入千家万户,从Apple Store、百货商店、电商平台、运营商以及代理商,苹果可谓是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销售体系,其中的运营商渠道也是其在海外市场最核心,同时也最主要的销售渠道。 由于海外市场运营商的强势地位,苹果在推出iPhone的初期,其实是靠着运营商才将这款产品推向市场的。初代iPhone更是因为得到了美国AT&T的鼎力支持,所以才得以被当地消费者所熟知。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有超过75%的美国消费者是从占据了当地98.8%市场份额的Verizon、AT&T和T-Mobile处购买iPhone,苹果官方渠道购买的销售额占比则仅为10%。 而iPhone得以进入日本市场,则是孙正义旗下的软银帮助其突破了NTT DOCOMO从功能机时代,就已建立的一套名为i-mode的封闭体系。 早期的iPhone与如今显然并不是一回事,最起码在划时代的iPhone 4亮相前,iPhone没能被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厂商扼杀在摇篮里,运营商这颗大树可谓是功劳颇大。当然,运营商也不是做慈善的,他们选择iPhone是为了借助其来扩大用户群体,用捆绑套餐的方式将iPhone变为“合约机”,用更具市场竞争力的价格来销售这一产品。 以目前在售的iPhone 13系列为例,运营商售卖的合约机通常都比官网的同款机型低30%以上,对于价格敏感型用户来说,合约机的性价比自然就很高了。但运营商用低价iPhone来吸引消费者,图的就是用户习惯了运营商的服务后,会贡献长期收入。那么如果没有约束存在,运营商版本与其他渠道销售iPhone之间的价差无疑就是个BUG。 万一出现消费者从T-Mobile处购买iPhone,却选择使用Verizon的SIM卡,T-Mobile出售的低价iPhone不就为竞争对手做了嫁衣。 所以为了确保合作伙伴的利益,苹果方面选择用ICCID来构筑“网络锁”,只有特定运营商的SIM卡作为“钥匙”,才能与这家运营商出售iPhone的IMEI匹配,解除iPhone的网络锁。那么如果消费者能自己配一把“钥匙”,不就能绕开这一限制使用价格低廉的运营商版iPhone了? 基于这一设想,破解苹果设下的网络锁,来解锁有锁版iPhone也就成为了一门生意。目前,解锁美版、日版有锁机的方式有两种,其一是传统的TMSI解锁,通过预先输入全球各大运营商信息的卡贴与SIM卡重合插入iPhone的卡槽,然后按正常的联网激活步骤即可。这种方式相当于用户获得了一份临时护照,可以伪装成运营商的相应手机卡来骗过激活服务器,但代价就是这种解锁不太稳定,遇到手机信号不好时会出现要求重新激活的情况。 其二,就是如今更为流行的ICCID解锁,相比TMSI解锁是将一家运营商的SIM卡伪装成另一家,ICCID解锁则是直接使用了苹果在激活服务器中留下的“白名单”。没错,无论是为了服务合作伙伴,还是方便自身测试激活策略,此前在2017年4月就有人发现苹果在激活服务器中内置了一批特殊的ICCID,而这批ICCID则能够作为“万能钥匙”,无差别的对所有的iPhone进行激活,甚至直到2019年4月,有锁机都可以通过这些特殊的ICCID来实现免卡贴激活。 到了2019年7月,苹果对ICCID激活漏洞进行了锁区。可是在2020年3月,再度出现了能够实现完美激活的特殊ICCID,也使得这个曾经被堵上的漏洞又放开了,并直到2022年5月。可以说每隔一年半载就总是有传言称,苹果方面要整治有锁iPhone,但此后有锁机又总能“死灰复燃”。 对于这种现象,有观点认为是苹果在幕后主导,用这种方式来清理库存、提振销量。但这种说法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有锁机其实相当于是苹果方面已将iPhone卖给了运营商,要如何销售是运营商该操心的事情。所以更加可能的一种情况,或许是苹果找到了被外界发现的“万能钥匙”,而部分商家则趁此机会浑水摸鱼制造恐慌情绪、最终得以能够高价出货。 事实上,考虑到ICCID只是一串20位的纯数字、且有一定的规律性,所以通过暴力破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那么这就意味着,除非苹果方面放弃ICCID的白名单,否则使用ICCID解锁的可能性就始终存在。但问题是,苹果是不太可能放弃用ICCID这种简单且高效的方式来执行激活策略,并且他们也需要为全球不同的运营商提供白名单来方便进行测试。 所以如果你预算有限、且又非常想要使用iPhone,购买有锁版的iPhone不是不可以,毕竟这个保守估计在10亿美元以上的产业链大概率会一直存在。但有锁机不能随意重置、不能换卡,以及经常要看苹果脸色的缺陷,显然还是很让人难受的。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华为手机将新增“应用安全检测”入口 可扫描手机中是否有违规应用
IT之家 5月27日消息,华为官方宣布,华为应用市场近日将在华为手机各机型陆续新增“应用安全检测”入口,并对应用安全检测的功能进行升级。 IT之家了解到,用户在华为应用市场手机端点击“我的”界面,应用安全检测功能即可立即自动开始检测扫描设备内已安装的所有应用,包括通过华为应用市场下载的官方应用及其他渠道下载的第三方应用,检测扫描过程中一旦发现违规应用,将立即进行风险提示。通过应用安全检测功能,用户可以便捷地掌握已安装应用的安全状态。 据介绍,对于在扫描过程中发现的用户从第三方渠道下载的携带病毒、涉及隐私违规 / 恶意广告等不合规应用,华为应用市场的应用安全检测系统也会发出风险预警,确保用户知悉应用安全状态。同时,应用安全检测功能对接了国家反诈中心涉诈信息黑样本库,对用户可能接触到的涉诈应用进行预警和拦截,用户可通过应用安全检测功能进行扫描排查诈骗应用,确保安装应用的安全性。 此外,对于部分上架时安全合规,但上架后开发者通过云端控制涉嫌恶意行为的应用,华为应用市场会予以下架处理。对于该类下架应用,如果用户已经在下架前安装,应用安全检测功能将会弹出“应用不符合《终端质量检测和安全审查标准》,可能存在风险,建议立即处理”的风险提示,及时保障用户使用应用的安全。
OLED毁眼睛?LCD要淘汰?笑到最后的居然是它
原标题OLED毁眼睛?LCD要淘汰?一文看懂谁更强!笑到最后的居然是它…… 前几天,随着Redmi Note11T系列的发布,有关LCD屏与OLED屏之间的争论又多了起来。 就连官方也不忘在发布会上玩梗…… 可纵观当下的手机市场,OLED早已成为了主流,LCD似乎早就成了“过时产品”,那它为什么还受到那么多人的喜欢?最终又将走向何方呢? 01. LCD与OLED有啥区别? 聊这事之前,不妨先简单介绍下OLED与LCD两种屏幕在显示原理上的差异,已经了解的朋友可以直接略过…… LCD的中文名大家很熟悉—— 液晶显示器,要想显示出图像,最关键的三个组件为LED背光层、液晶层与滤光层。 最底层的LED 背光层只能发出白光 ,在光线穿过液晶层时,通过控制液晶层的电压大小使光线产生偏振,以控制向外发射的白光的量,进而调整滤光层上红绿蓝三原色的显示比例,最终显示出图像。 换句话说,背光层就像一个手电筒,液晶层就像是一块不透明的板,通过遮挡滤光层上不需要照射的部分,使其显示出想要的颜色。其 光源层与显示层是分离的 。 这样的显示原理给LCD带来了一个巨大的痛点,由于背光层是一直开着的,液晶层又无法完全阻挡光线透出,在需要显示黑色的时候,就会看起来 灰蒙蒙 的,而且白光还会从屏幕边缘的缝隙中跑出来,也就是所谓的 漏光 。 相比之下,OLED在构造与发光原理上都更简单,光源层与显示层是一体的,每一个 像素点本身就会发光 ,包含红绿蓝三个子像素,且支持单独控制,可以随意调节色彩。 这也使OLED屏看起来更亮,色彩更鲜艳,在需要显示黑色的时候,直接给相应的区域断电就OK了,不光黑得彻底,还省电。 所以就显示效果来说OLED赢得很明显。但同时它也存在很多缺陷,不然就不会有那么多LCD死忠粉了。 02. OLED也没那么完美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晚上把手机屏幕亮度调低后,总感觉屏幕一闪一闪的,时间长了眼睛就会感到很不舒服。这其实就是OLED屏幕饱受诟病的频闪问题导致的。 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罪魁祸首就是OLED屏幕的PWM调光方式,如上图所示,当需要降低屏幕亮度时,其实降低的是屏幕的点亮时间,亮度越低,点亮时间就越短,频闪率越低。 而越低的频闪率对人眼的伤害越大,根据国内外一些机构的研究和相关标准,LED光源的频闪在1250Hz以上时,健康风险才处于较低范围,而要想完全无害,基本要在3000Hz以上才行。 但目前大部分OLED屏幕的频闪范围甚至还达不到四位数,只有少数旗舰产品采用了高频PWM调光,可以达到1900Hz左右,可距离3000Hz的安全范畴还差了不少。 而LCD屏幕在调节亮度的时候就简单得多,只需要降低发光层的电压,改变功率就可以了,常亮的状态是保持不变的,这就是DC调光。有些LCD屏也会用PWM调光,但频闪频率远超3000Hz,对人眼要更友好。 其实OLED屏幕也不是不能用DC调光,但会出现偏色问题,所以大部分厂商是拒绝的。对了,现在有些所谓“类DC调光”和“全局DC调光”,都不是真正的DC调光,频闪问题依旧存在,只是没那么明显罢了。 正是因为频闪问题,才让很多LCD党有了坚持下去的理由,毕竟健康才是最重要的。但泡哥还是想泼点冷水…… LCD的背光层蓝光辐射比OLED高70% ,且后者蓝光能量还更低。 所以论伤眼这件事,天下乌鸦一般黑,最好的办法是少玩手机,就算玩也记得开灯。 除频闪外,OLED的另一大槽点就是烧屏问题,由于采用了有机材料,每个像素点都能自发光,所以老化的速度也不一样。 有些像素点经常显示相同的内容,时间久了就会在屏幕上留下残影。 而且DC调光和高频PWM还有可能加剧这一问题出现。 相比之下LCD屏的使用寿命就更持久,也不存在烧屏问题。 此外受制于像素排列方式,OLED屏幕的分辨率有时还会打折扣,就算是高端一些的钻石排列,实际像素密度也只能达到屏幕字面分辨率的80%左右。 如果屏幕分辨率本来就不高,就有可能出现一些颗粒感,好在现在2K屏已经开始普及了,这种问题基本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但LCD屏的标准RGB排列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当然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OLED屏幕成本更高,有些用户可以接受LCD屏的显示效果,自然就不愿意为另一种不完美的方案付更多钱。 03. LCD为何“不受待见?” 看到这你或许会问,OLED还有那么多毛病,为什么现在却要成为手机屏幕的主流呢? 因为在提升手机的使用体验这件事上,OLED屏是功大于过的,前面提到的更好的显示效果只是其中一方面。 京东方柔性OLED 由于LCD面板结构较为复杂,层数多,更厚,所以很难像OLED一样做成柔性面板,这就导致在封装的时候 无法弯折 ,使手机屏幕边框尤其是下巴部分更宽,显然不符合追求高屏占比的需要。 vivo X Fold 曲面屏、折叠屏等新形态也就更与LCD无缘了。而且LCD还很难像OLED一样进行复杂切割。其复杂的多层结构还会阻挡光电信号和超声波的传播,很难做到屏下指纹解锁。 此外用更薄的OLED还能 给手机内部腾出更多空间 ,可以放进更大的电池,或更复杂的镜头模组,提升手机的综合表现。 至于OLED更省电这事,泡哥还是持保留意见,毕竟每个人使用手机的习惯不一样,而且还受到其他硬件的影响,就见仁见智吧。 所以,LCD就真的一无是处,注定要被淘汰吗?当然不会。 04. 各有优势,前景无限 作为一项有着50多年历史的显示技术,LCD的高稳定性、高寿命、低成本的优势注定使其能够持续发光发热。 而且LCD还在向着更高级的形态进化。苹果目前在iPad Pro、MacBook Pro以及那个四万块的Pro Display XDR显示器上所使用的 mini-LED 技术,说到底还是一种LCD…… mini-LED和LCD一样,都有一个背光层,也都通过液晶层和滤光层显示出色彩。不同的是,mini-LED背光层中的 LED芯片尺寸更小 ,能够以几个构成一组, 每组支持单独控制 。 这不就和OLED很像了吗?不过当屏幕上有黑色区域的时候,还是会出现其他颜色区域的光溢出的情况,但比传统LCD已经好太多。且使用的是无机材料,也不存在OLED的烧屏问题。 而且mini-LED还是个过渡方案,如果将LED芯片做到更小,就成了 micro-LED ,支持单像素控光,且无需液晶层和滤光层就能显示色彩,同样不会出现烧屏。 这一技术独立于LCD与OLED之外,是一种近乎完美的屏幕形态。但它和mini-LED目前的成本都还是太高了点,普通人要想真正用上估计还得等挺长时间。 土豪随意…… 咱们最后再聊回LCD与OLED之争,其实两种技术发展至此,很难明确界定各自的优劣。 虽然在手机上一度遭人嫌弃,但LCD在显示器、电视、汽车中控等领域依旧有着难以撼动的地位,在各类公共场所随处可见的显示屏绝大部分都是LCD,可以说覆盖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省钱才是硬道理! 而且在手机领域LCD也没原地踏步,前几天Redmi那块显示素质出色的LCD屏就是很好的例子 而且这几年随着工艺提升,挖孔、刘海LCD屏早已落地,京东方、华星等厂商也已经攻克了LCD屏下指纹的难题。今后说不定还会有更多LCD手机出现来满足发烧友们的需求。 所以,LCD永不为奴这件事,泡哥是始终相信的,你呢?
需求不振 传三星将全年智能手机产量预期下修10%
集微网消息,据韩媒Pulse报导,近期由于全球高通胀加之俄乌战争的持续干扰,三星电子(SamsungElectronics)拟将今年的智能手机产量预期下修10%。 据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三星已向零部件供应商发出通知,将年产量自3.1亿部下修至2.8亿部,此外,新韩投资(ShinhanInvestment)近期也出具报告称,三星已将今年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期调降10%至2.7亿部。 新韩投资高级分析师朴亨宇(Park Hyung-woo)预计,三星电子5月份的产量将比1月-4月的月均产量减少35%,第二季度将比上一季度再减少10%。 根据上述报导,三星电子的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收到一个月的砍单通知,虽然三星向供应商承诺会在下半年发布新一代折叠手机时弥补损失订单,并将折叠手机的产量预期自原本的130万部调升至180万部,但仍不到总产量的10%。 不久前的4月28日,三星电子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其来自手机制造MX部门的营业收入达到3.8万亿韩元(30亿美元),比一年前下降5700亿韩元,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进入低迷期。三星也希望得到改善,但却因为俄乌战争的影响而破灭。 全球两大手机巨头苹果和三星的减产,无疑将影响今年全球手机销量,而去年的14亿部手机销量目标将不达预期,对供应商来说也是沉重打击。 目前,三星电子的一家零部件供应商已经接到通知,要求削减价值一个月的零部件订单。 三星电子已承诺,下半年将通过可折叠手机去弥补损失,折叠手机的相关销量目标将从最初的130万台修改至180万台。但可折叠型号产品仅占三星电子智能手机总销量2.7亿部的不到10%比例。 CounterpointResearch分析师ParkJin-seok认为,俄乌战争是三星减产的主要原因,这起冲突严重影响了东欧地区的手机销售。他还预估,全球对平价智能手机的需求将低于去年。
想要摆脱宁德时代?蔚来:先投两个亿试试
宁德时代的大客户之一——蔚来要开始研究生产电芯了,这真是一个值得警惕的信号。 近日,上海企事业单位生态环境信息服务平台发布了关于蔚来汽车新建研发项目的公示。 蔚来汽车提交的环评报告显示,蔚来计划在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新建锂离子电芯、电池包研发和试制项目,拟建设31个研发实验室、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其中31个研发实验室主要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的研发。电芯试制线和电池包pack线则主要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的试制。 图源:蔚来汽车环评报告截图 在建设项目工程分析中,蔚来汽车明确,本项目试制线的建设为后续发展过程中可能的规模化生产做好前提探索,试制样品用于后续深度开发。 种种信息表明,这是蔚来生产电芯的一个试水项目。这是否意味着蔚来随后将扩大生产规模,自给自足呢? 更重要的是,蔚来迈出的这一步,其他新造车企业是否有计划跟进? 说起自己生产电芯的,蔚来肯定不是第一家。通常外资巨头都喜欢把最核心的领域控制在自己手里,比如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这是他们得以立足的根本。 早在2018年,宝马就在德国建成了电芯技术中心,从源头开始把控电池生产标准。 宝马不仅自行采购其中涉及到的重要矿产原料,同时借助电芯技术中心了解电池制备的完成工艺流程,目的是对电芯生产工艺能够进一步了解,更利于其向电池厂提出需求。想当初啃下宝马多达800多页电池生产标准的宁德时代,就是这样在行业站稳了脚跟,宝马自建电芯技术中心,显然是觉得自己的要求还不够苛刻。 宝马虽然自己研究电芯,但是却一直没有自己大批量生产电芯。要知道,宝马研究电芯那会儿,原材料可没有像现在一样贵得离谱。 主机厂虽然研究技术有一套,但是如果又要购买原材料,搞定锂电池的上下游供应链,那就一下子给自己安排了不少事,这些可不是建一家电池厂就能解决的。但是,掌握了电芯核心技术,对于技术掌控、供应安全以及价格话语权方面,还是有好处的。 所以,在品驾看来,短时间内,蔚来应该不会对大规模电芯生产下手。 但是,蔚来这一番身手,还是足以对它的供应商宁德时代以震慑。很显然,蔚来想要在供应链上掌握更多主动权。 从去年开始,芯片和电池变成了悬在主机厂头上的两大供应链问题,与它们的销量息息相关。去年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就给出预测,接下来,二季度电池供应会是最大瓶颈。 说起来过去一年的变化也是比较有意思,重新出发的新造车们太多了,电池早就不够用了。听说想要拿到电池订单免不了去宁德时代堵门蹲点。 宁德时代侧面验证过这样的传闻。去年5月,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表示过客户的催货已经快让他受不了。一方面原因在于,宁德时代目前手里握着很多大的,甚至是长达5年的长期合约订单,超级大客户们都已经锁定产量。于是,电池缺口的市场来了,像长城旗下的蜂巢能源倒是获得了不少订单。蜂巢能源CEO杨红新也透露,当前行业内动力电池缺口在30%到50%左右,且这种供应紧张状况或持续至2025年。 说回电池本身。一般动力电池PACK生产流程,是先由电池厂生产电芯,提供给OEM,由OEM或其参股/控股的电池厂组装PACK。蔚来的电池系统供应商包括苏州正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蔚然(南京)储能技术有限公司两家,这两家都是蔚来参股和控股的。 过去,在提升续航、降低成本方面,蔚来也没少发力,比如去年发布的三元铁锂电池包,蔚来就拥有相关发明专利,整个电池包的研发和生产都是蔚来与供应商共同完成,不过电芯依然来自宁德时代。 蔚来还曾宣布过正在研发能量密度更大的150kWh半固态电池,该电池是与卫蓝新能源共同研发,后者还获得过小米、华为的投资。 今年下半年上市的ET5将搭载150kWh半固态电池 图源:蔚来汽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谁都可以下场上游的锂资源争夺战,只是主机厂们都不想因为电池被卡了脖子。所以过去一段时间,主机厂都在悄然扶持新的电池供应商。今年年初,理想和蔚来投资了欣旺达,分别占有其3.31%、2.01%的股权。蔚小理作为宁德时代的大客户,也都相继发出了“去宁”信号。 与此同时,电池巨头宁德时代的装机量也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4月动力电池装机量显示,宁德时代的装机量占比进一步降低,跌破40%,仅为38.28%。宁德时代3月份时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0.81GWh,4月仅为5.08GWh,环比降幅高达50.01%。 当然,整个4月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下滑是宁德时代装机量下降的根本原因。相比较来说,“自给自足”的比亚迪,就依靠源源不断的新能源订单,加上自己供应电池,实现了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双赢。 但是,比亚迪一边造车一边造电池的做法显然是不适用于整个行业的。毕竟动力电池作为比亚迪的核心业务之一,也是经历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的。 所以,更多主机厂考虑的是怎么改变被供应商钳制的状态,打破现在的动力电池供应玩法。 扶持新的供应商,在电池技术上掌握更多核心能力,加上规模效应,强化自己在技术上的强势地位,并依靠自己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地位,来打破供应规则。 摆脱宁德时代的过程一定是痛苦的。但游戏规则向来是强者说了算。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