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刚刚,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萨段全线通车
8月21日,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羊八井段通车试运行,该路段长227公里,设计行车时速120公里。至此,全长295公里的G6京藏高速公路那曲至拉萨段(简称那拉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西藏的高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105公里。 那拉高速公路是首条连接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和藏北草原的高速公路,通车后,拉萨市与那曲市之间的车程由过去走109国道需要6个多小时缩短至现在的3个小时。这条公路建设于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速公路。 那拉高速公路起点位于那曲市那曲县城规划区西南,接109国道,止于拉萨市堆龙德庆区乃琼镇波玛村,接已建的拉萨市西环线,全线双向四车道。其中,羊八井至拉萨段设计行车时速100公里,全长68公里,已于去年10月1日通车。 那拉高速公路的全线通车显著提升了青藏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安全保障、运输服务水平,有利于促进西藏特别是藏北地区资源开发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西藏实现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据悉,那拉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2030年)》G6京藏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交通运输部和西藏自治区“十三五”公路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也是青藏大通道扩容升级的重大工程,是西藏融入“一带一路”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面向南亚开放大通道的重要基础设施,在国家和西藏公路网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十四五”期,西藏还将推进启动G6京藏高速公路格尔木至那曲试验段的建设。 作者 | 刘步阳 冯涛 责编:胡敏
再遇区域性强降雨,河南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据河南省气象局预报,8月21日夜间至23日白天,河南省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区域性强降雨天气过程,局地累计降水量最高或达400毫米。根据当前防汛抗洪形势和《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8月21日12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据最新气象资料监测分析,8月23日前,河南豫北及中部偏北地区降水明显偏多,有两次强降水天气过程,其中22日沿黄及以北地区有暴雨大暴雨。淮河以北地区有暴雨、大暴雨,黄河以北和郑州、开封两地区局地特大暴雨并伴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淮河以北大部60-120毫米,北中部部分地区150-180毫米,局地250-400毫米。 鉴于上轮强降雨对河南省部分地区造成重大灾害,目前正在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本轮强降雨量级大、落区与前期洪涝灾害较重地区重叠度较高。为切实做好本轮强降雨过程防范应对工作,巩固灾后重建成果,根据当前防汛抗洪形势和《河南省防汛应急预案》有关规定,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自8月21日12时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严格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要求,加强会商研判,第一时间发布预警信息,突出抓好山洪、地质灾害、病险水库、中小河流、尾矿库、淤地坝等薄弱环节防范,强化城市内涝、轨道交通、立交桥、涵洞、隧道、地下空间管控,严格按照“关、降、停、撤、拆”的要求做好灾害应对和人员转移避险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各级防汛责任人立即上岗到位,24小时值守;各级抢险救援队伍严阵以待,确保险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人民网河南频道 尚明桢) 责编:胡敏
个人信息保护法,拉开“反杀熟”大幕
作者| 宇多田 2018年~2021年,在不少人经历了半夜起床发现智能音箱处于“唤醒录音状态”,为N个app、门禁和闸门贡献了自己的人脸与身份证数据,在某夕刚下单晒衣架就被某宝和某东推送晾晒三件套,被打车和外卖软件杀过熟,以及被小区强行要求刷脸进门的一系列“奇幻之旅”后…… 这是我们第一次从头到尾、如此认真地阅读一部中国法律。 8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最终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下面简称《保护法》)。2021年11月1日起,这部法律将正式生效。 实际上,从2019年开始,关于“数据隐私保护”国家层级的一系列信息安全技术规范与数据管理政策,就以前所未有的密度起草、推出和实施。直到2021年,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颁布。 图片来自人大网 在阅读全文并请教律师后,我们发现,这不仅仅是中国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紧跟时代与地理特点、技术和思想发展脚步的法律范本。 譬如,《保护法》用了不小篇幅,对那些需要把数据带出境外的运营商与企业提出了更多要求。 第三章里,就明确规定了跨境数据服务的安全审查方案,强调“出海”需要经过网信办的严格安全评估,签署网信部门制定的标准合同;还特别指出,收集和产生的个人信息需要存储在境内。 此外,法律也将符合以下三个条件的境外机构纳入管辖范围内。这就意味着,那些向境内自然人提供产品或服务,但却登记在海外的公司(这样的诈骗网络团伙和黄色网站非常多),一旦违法,也需要接受中国的处置。 总体来看,所有条例都可与当下发生在我们身上的那些个人隐私争议与数据纠纷对号入座。一定程度上,它们的生效,将会倒逼从通讯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到软件设计公司等所有涉及数据服务的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修正涉及到数据处理问题的产品运行规则。 个人信息保护力度,很大 上海市新闵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庄帆律师在接受虎嗅采访后,从法律和隐私保护角度,“圈”出了消费者需要重点关注的部分。他指出,很多条例都是站在普通人这一边,在努力保护个人隐私权益。 譬如,在《保护法》未颁布前,所有相关文件对“需要保护的个人信息”定义非常模糊,这会给很多数据采集者可乘之机,因为“个人信息”这个概念实在太大了。 而第28条,就对个人敏感信息做出了明确定义——生物识别、宗教信仰、特定身份、医疗健康以及金融账户和行踪轨迹,都隶属于不得侵犯和非法使用范围内。 庄帆律师提及,条例还特别提到了对14岁以下未成年人实行更为严苛的信息保护,他认为,这体现了立法者对未成年人的特别关爱。 此外,第69条,也蕴含了值得推敲的信息——在一起涉及个人信息侵权的纠纷中,如果数据处理者(通常为被告)不能证明自己没过错,那么,就必须承担责任。 “这便是过错推定原则。当你的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时,在信息处理者不能证明其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就会被推定有过错,应承担赔偿损害责任。这对处理信息的一方是不利的。” 这条很重要 据庄帆律师回忆,2013年曾发生过一起林某与四川航空之间的民事诉讼案件,前者控告航空公司滥用自己的电话与航班信息数据,给自己出行造成损失。 由于当时的法律尚未针对个人信息泄露相关的侵权案件采用“举证责任倒置”,一审法院以林某“举证不能”而未支持他相关的诉请。随后,他提起上诉,经过复杂的二审程序,最终艰难胜诉。 “这个案例是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以前的。 一审,法院认为林某虽然举证证明了四川航空公司掌握、知晓其交易信息及该信息被泄露的客观事实,但并未举证证明该信息确系由四川航空公司泄露。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法院表示林某应承担举证不能的法律后果,因此未支持消费者的相关诉请; 二审过程中,法官已经认识到举证责任难度,虽然‘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的一般原则,但结合具体情况,法院认为可根据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综合原告举证能力等因素确定举证责任,所以二审原告胜诉。” 但是,如果本案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生效后审理,那么法官就可以直接援引第69条,让被告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被告就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因此,之所以现在《保护法》这样规定,他认为有可能是个人维权用户去举证比较困难。太多技术细节和更多信息都在对方(企业或数据侵权者)手里,所以通过举证责任倒置,也是对个人的一种保护。 他还指出,《保护法》第70条,正式将个人信息保护列入了公益诉讼的范围。这很有意义。 以前如果个人去提起“个人信息被滥用”的诉讼,时间和金钱成本很高,很多事情总是不了了之。而现在引入了公益诉讼机制,个人在其权利受损后就应当勇敢发声。 当这些信息被汇总后,相关组织经过判断并掌握一定证据后,就有权去发起诉讼。这就相当于给很多愿意通过法律渠道来维护个人信息权益的人,开辟了一个相对便捷的通道。 个人数据收集乱象,该结束了 从很多人的经历来看,我们心里很清楚,一方面,其实不可避免很多个人数据已被拿走,譬如人脸特征和身份证信息等等;另一方面,我们仍然在不知不觉被很多APP实时收集个人网络行踪数据。 前者,重点是要放在对数据滥用行为的打击上;后者,则涉及到对数据采集的规范。 而这部法律的一个特点,就是从存在数据滥用现象的“商业公司”端入手,对他们未来的数据采集方法进行严格约束与监控。 举个例子,我们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允许手机和app打开我们的麦克风和摄像头,或者默许app收集自己的定位和信息浏览踪迹。这才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可疑数据偷窃痕迹: 在某夕下单,某宝可能会立刻“惊觉”你的行为,马上推送并给予优惠券;家里智能音箱播放一首歌,手机上的音乐app竟然会很快推荐同一首歌,同样的情况屡次发生;在机场的唱吧里唱歌,回家后某品牌智能音箱竟然能够推荐大量相同的歌曲…… 这里面一定涉及到企业对我们个人行踪信息“无孔不入”的采集策略。 2021年5月,苹果公司上线了针对手机用户的隐私保护策略——更新iOS 14.5后,你会发现其中新增了“App跟踪透明度”功能。每打开一个app,它会提示你“是否同意追踪”。只有用户主动授权,App才能收集属于你在这个设备上的活动数据,也叫做“获取你的IDFA”。 你可以把IDFA看做一个记录了用户网络行为习惯的手机ID:你每天用了哪些app,搜索了什么,浏览了什么网页,都在IDFA里,而app开发者以前是可以读取IDFA的。 这也是为何,我今天在百度上搜索了“自动驾驶”相关内容,知乎竟然在当天给我推送了关于自动驾驶的提问,而我此前从未在知乎上搜索过相关内容。 苹果手机“设置”里对跟踪功能的说明,追踪app使用信息,以便精准投放广告 实际上,直到苹果在上线这个功能之后,很多人才惊觉,原来“各个app以前几乎像是打通的,共享我们很多个人行为信息”。 所以,我们才是商场展示橱窗里的那个商品,而很多app背后的企业才是站在橱窗前“欣赏”你各种行为,利用你的网络踪迹来赚取大量广告费用的赢家。 因此,庄帆律师提醒我们关注《保护法》的第14~17条,以及第44条(下图)。商业公司对个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必须详细告知用户处理目的和保存期限。而用户对自己的个人信息应用状态,从头到尾都必须享有知情权和决定权。 几年前,大家在用一些app时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你如果不打开某种权限,那么app就无法继续正常使用,所以不得不点击“同意”。而这种做法,从11月1日起,都是违法的,你有权对这些要求说“不”。 “很多公司滥用优势地位,把需要用到的、用不到的信息全部收集起来,试图把包括声音、脸、虹膜等生物信息,以及个人定位、偏好习惯都统统拿走,而现在包括第6条也明确指出,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当然,除了手机,还有一个过去两年大家讨论最多的个人隐私保护争议点,就在于“人脸识别”。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从银行与各类支付程序,再到小区和便利店,甚至是之前闹的沸沸扬扬的“戴头盔看房”事件,人脸识别作为一种身份鉴定手段,过去两年来,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不仅被强制采集,甚至在采集后还被非法出售和滥用。 “之前看到一些案例,有些饭店或商场在安装摄像头后录入了大量用户面部特征,之后又对这些面部数据做了非法交易。除了能获取人脸信息,很多地方其实还能同时获取登记的家庭地址和电话,综合使用这些数据,危害极大。 因此,重点是在‘防滥用’。 所以,法律规定除了公共安全目的,第26条规定在公共场所采集的个人信息,除维护公共安全目的之外,不得用于其他目的,当然,取得个人单独同意属于例外情形。” 但是,上面提到的“戴头盔看房”,是一个特殊案例。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调查,房地产商使用人脸识别的主要目的是“区分”新老看房人来调整渠道佣金,这便导致不同购房人之间最后支付的房款数存在高达几十万的差价。 这在某种程度上不仅是一种偏离了公共安全目的的侵权,其实也是一种“杀熟”。 而外卖app的“会员加价”,打车app老客户页面相同路段显示的车费更高,某宝上同一件衣服老客户页面价格更高……早已屡见不鲜,也都是我们常说的“大数据杀熟”现象。 但是,现在我们终于有了对付“大数据杀熟”的法律武器。《保护法》第24条对此有了明确规定: “这一条紧贴当下现实情况。这是从法律角度,明确禁止了涉及‘大数据杀熟’的所有行为,再加上相应的处罚手段,是对以后类似不公平商业营销的一种有效遏制。” 监管严,处罚重 如果说法律对信息采集端的约束是一种“警告”,那么强有力的监管过程与处罚措施,才是对商业公司停止滥用数据最有效的威慑。 《保护法》明确提到,对企业进行监督的一方,必须是来自外部的第三方机构,这某种程度也体现了一种公信力。 但是,落实到具体执行,譬如机构到底由哪些成员组成,它的权限有哪些,需要审查到多深的程度,都是需要在未来做进一步明确。 “大逻辑是没问题的。从实操角度来看,双方会做更多的平衡,因为在保护个人信息的同时,也应注意不能干扰企业的正常运营。这里面的度如何把握,未来监管部门会做更深层的考量。” 庄帆律师也同时指出,随着未来各类涉及数据纠纷的具体案例越来越多,《保护法》还会有完善空间。 此外,他重点提到了处罚力度——因为“《保护法》的进步和国家决心,也体现在对惩罚金额的措辞上”。以前,很多法律条款的罚款金额都是明确的,但在《保护法》里,出现了一个百分比—— “情节严重的,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于5000万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的罚款。” 对于很多巨头公司来说,5000万并不是一个大数字。但是营业额的5%,按照阿里2020财年5057亿元的营收,5%就是254亿。他认为,这的确是一种进步,大大增加了对很多过度收集和滥用数据企业的威慑力,因为付出的代价很大。 “有了明确采集规定和滥用处罚条例,很多企业就不得不按照透明原则公布自己的追踪细则。 即便是现在,很多偷数据和滥用数据的现象你只是在怀疑,感觉‘模棱两可’没有证据,但一旦有人知道了内幕,或者员工爆料,或者竞争对手有了感知,外加对个人用户更友好的‘举证责任倒置’以及公益诉讼,那么他们就会认识到,如果违法,最终一定会付出相应的代价。” 写在最后 其实保护个人隐私信息,防止信息被泄露和滥用的方法,远远不止非要“法律约束”来解决。 譬如在企业软件安全市场,“隐私计算”已经成为一种很受欢迎的数据安全保护技术;越来越多的普法大V出现在B站等社交平台上;而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觉醒和对自我隐私保护的重视,似乎有了高于“对便捷性过度依赖”的迹象…… 以上,都是普通人防范被企业与网络犯罪者继续挖坑的重要路径。 当然,未来很多具体案例在审理和执行中,也会因为现实复杂条件的干预产生更多变数。甚至可能会出现千奇百怪的,不符合上述任何法律条例的奇葩案例。如上面所说,这部法律并非没有持续修正的空间。 但是,这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尘埃落定,将会是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时代人人变得愈加赤裸状态下,我们维护个人数据权益的第一块盾牌。
“共同富裕”大势已定,互联网企业该如何认识与参与?
▎ 坚定信心,保持耐心。 中央财经委日前开会,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一时间,共同富裕再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前期国家对互联网行业不断加强监管的情况下,国家提出共同富裕的概念,互联网企业该如何看待?互联网企业该如何参与? 01 在讨论共同富裕之前, 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观察。 新中国成立72年,本质上也是一个中国探索如何更好地在一个相对落后的人口大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在如何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方面,1978年改革开放前,我们主要学习苏联模式;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主要学习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模式。虽然我们习惯性地说,中国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实际上,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在学习和借鉴西方市场经济的那一套发展理念和治理体系,所以有人开玩笑说,我们是“摸着鹰酱过河”。但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发现,美国和西方的那一套东西也有很多问题。如果说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打破了我们对于美国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神话”的认知的话,那么2016年特朗普上台、2020年的疫情,则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美国社会内部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打破了我们对于美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神话”。 如果说华为在全球信息通信技术领域,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渐超越爱立信、诺基亚等西方竞争对手之后,进入了部分科学、技术、工程领域的“无人区”的话,今天,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在现代化发展道路、发展模式的探索上,也进入了某种“无人区”。简单来说,就是苏联模式行不通,美国模式也不完全正确,那么,到底哪一种道路、哪一种模式才是真正有效的?现在世界各国都没有现成的答案。 在当前这样一个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殊节点上,中国在实现现代化、不断完善国家治理等方面,一直在努力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在某些方面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所以,今天,我们看待中国出台的各种制度、政策、法规,很多人可能会有一种天然的不习惯,甚至是怀疑,因为这跟其他国家之前走过的路都不太一样。但这种不一样,恰恰是中国走入制度探索“无人区”的表现,恰恰是中国在现代化、国家治理等方面进行前无古人式探索的表现。 中国今天所做的一切,并非一时拍脑袋的结果,更不是吃饱了没事干、瞎折腾的结果,而是中国的现代化、国家治理发展到了这一步,遇到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我们不得不进行新探索、新尝试、新实践。 结果到底如何,我们要对国家决策体制、机制的科学性、有效性抱有信心,对于这些新探索、新实践的效果,要抱有耐心。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我们是可以战胜各种曲折的,是可以把中国现代化水平、国家治理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的,并有可能为其他国家的现代化、国家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所以,我们要把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一系列探索,放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来看待。 02 中国为什么要提共同富裕? 现在国家明确提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党和国家出于一种历史责任感、使命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宏观上来说,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微观上来说,就是要让14亿中国老百姓拥有更美好的生活。如果我们搞革命、搞建设、搞现代化,最终却跟西方国家一样,出现严重的贫富分化、广大人民群众依然生活在各种压力和困难之下,这有违我们搞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初衷。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普惠式的共同富裕,并把共同富裕作为作为中国现代化与西方国家现代化、其他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区别。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巩固和扩大党和政府的执政基础。党和国家领导中国人民从事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和参与,只有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才会对这样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抱有最真诚的支持、拥护。 第三,实现共同富裕,是保证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进入21世纪后,美国贫富分化不断加剧,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最终酿成了民粹主义思潮抬头、特朗普上台,给美国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也使美国社会长时间处于一种尖锐的对立和不稳定状态。虽然2020年特朗普下台,但特朗普所能调动和激发的7000多万美国选民依然存在,在2022年的美国国会中期选举、2024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很可能给美国政治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冲击。不仅仅是美国,我们看到,东亚的韩国、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拉美的很多国家,在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都出现了种种问题,我们需要引以为戒,以共同富裕化解社会矛盾和对立,以共同富裕夯实中国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03 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看待共同富裕? 首先,互联网企业的创始人、高管和员工,要以历史的、宏观的视野和格局,去看待共同富裕这个问题,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成21世纪的“打土豪、分田地”,更不能把共同富裕理解为迎合民粹的反资本、反市场行为。这些理解都是非常狭隘、存在严重扭曲的。 其次,互联网企业对于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新探索、新实践,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坚定信心,要保持耐心。 对于互联网行业的监管问题,腾讯日前在发布季度财报时表示,全球互联网监管是大势所趋,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结构化监管在世界范围内是领先且严格的,公司欢迎未来有更多监管,因为这能更好提高公司的社会价值,规范公司行为,因此会充分融入和拥抱监管新政策。 应该说,腾讯作为一家有着23年历史的互联网公司,在政策理解力方面,是领先于很多其他新兴互联网公司的。 中国加强互联网行业监管,提出共同富裕,本质上都是在探索和解决中国现代化、国家治理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是瞎折腾,这一点互联网企业要非常明确。 04 互联网企业应该如何参与到共同富裕中去? 第一,国家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就是要像华为一样,踏踏实实把自己的豆腐磨好,通过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创新,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全社会运行效率,提升全体民众的福祉。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互联网企业,特别是有条件的互联网企业,要加大在基础创新、原创创新领域的投入,帮助国家更好地抢占新一轮产业和科技革命的制高点,早日帮助国家打破美国对中国的封锁和卡脖子。互联网企业只有自己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才能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才能为国家缴纳更多税收,才能更好地为共同富裕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二,互联网企业要更好地处理劳动与资本、劳动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要带头遵守劳动法,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一些互联网企业,还要逐步解决通过外包等方式,规避劳动者保障责任等问题。互联网企业在自身业务不断发展、利润不断增加、市值不断攀升的前提下,要更多地与员工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关心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第三,互联网头部企业要依据国家反垄断要求,避免以大欺小,要实现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的互利共赢,不能借助市场支配地位打击竞争对手,也不能借助市场支配地位欺压上下游的供应商与合作伙伴。 第四,互联网企业要主动通过捐赠等慈善行为,积极参与三次分配,为共同富裕尽心尽力。腾讯成立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分两次投入1000亿元,可以看作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今后,从国家层面,肯定也会通过税收优惠等措施,来激励互联网企业更多参与三次分配。 ~~~~~~~~~~ 最后,国家出台一系列监管政策,是为了让互联网行业更加健康、更可持续地发展,不是为了打压互联网企业,更不是为了折腾互联网企业。只要互联网企业坚持科技向善,把企业自身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和民众的需求结合起来,是没有必要过分担心的。从长期看,国家、企业、社会、民众的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在科技向善的大基调下,互联网企业发展得越好,对国家、对社会、对民众也越有益。
车企们,营销话术不能解决问题
蔚来 NOP 致死事故后,理想汽车的创始人李想发了这么一条朋友圈,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标准。 当时李想是这么说的“一个多余的中文字也不要有,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李想的朋友圈很快引起行业讨论,最后李想又发了一条朋友圈,说自己听了更多的靠谱建议,总结如下: L2=辅助驾驶 L3=高级辅助驾驶 L4=自动驾驶 L5=无人驾驶 并且说这样表述可以最大化的控制期望值,避免自动和辅助出现在同一个状态下,辅助驾驶就是人的责任,出现自动两个字就是车的责任。 这建议是挺好的,于是在差不多蔚来事故一周之后,周五晚上,理想汽车官网改了。 在理想官方网站上,目前标配在理想 ONE 车型上的辅助驾驶系统,从原来的【AD 高级辅助驾驶系统】,调整为了【AD 辅助驾驶系统】。 删掉了“高级”二字,把控用户预期。 巧合的是,在同一天,小鹏官网也对自家驾驶辅助技术的文字描述进行了调整。 在之前的官方宣传资料中,小鹏的辅助驾驶名称是“XPILOT 自动驾驶辅助系统”,修改之后,“自动”二字被替换成了“智能”二字。 小鹏接受了李想的建议,但又没完全接受。 估计小鹏汽车觉得自己的功能,比理想汽车更智能。统一一套说法有辱自家研发人员的努力。 其实,命名这事儿,本身就不需要企业操心。 按照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等级分为0级-5级,六个等级——这就是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新国标。 目前大部分企业能实现的功能,在工信部规定里,属于 2 级或者是 1 级。也就是“组合驾驶辅助”或“部分驾驶辅助”。 比起给自己辅助驾驶技术改名,车企们真正应该做的,是让消费者明确了解自家产品究竟能做什么。 无论怎么命名,辅助驾驶系统只是一个系统概念,涉及多个细分技术功能。而各家在同样定级的辅助驾驶系统中,能实现的细分功能还有一些细微差异。 以市面上声量比较大的几家车企为例,不管如何统一命名其辅助驾驶系统,整个驾驶系统中的功能,都基本上可以拆分为自动巡航和自动泊车两大块儿。最容易让消费者迷惑的差异点,主要出现在自动巡航功能上。 汽车预言家总结了一张车企辅助驾驶技术传播话术图,可以很清楚看到,营销话术中“自动”,“脱手”这类容易误导消费者的词汇并不少见。 本质上,真正需要车企做的,远不止调整话术这么简单。 首先是自我克制以及用户教育。大部分车企为了规避风险,都会明确表示自己的辅助驾驶功能,驾驶安全的责任还在驾驶员身上。但这样的规定就像是手机中的隐私条款一样,很难被用户真正放在心上,加之汽车销售人员夸张的销售话术,就很容易被用户误解。 辅助驾驶功能的用户说明和在线考试就显得格外重要。 举个例子,小鹏汽车此前推出自动导航辅助驾驶NGP功能,如果车主想要使用这个功能,必须在App上观看功能介绍的视频,并通过考试题,最后才能在车机上的辅助驾驶设置菜单中,开启这个功能。 而且长达5分钟的功能介绍视频,是无法快进的。在视频后半段,几乎都在警告车主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车辆交给他人使用时需要观看该视频、NGP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应全程握好方向盘,观察路况,及时判断。 2021款理想ONE在交付用户时,需要经过两道教学。首先会在提车时交给用户一张“辅助驾驶必读”,在激活车辆后,必须观看辅助驾驶功能的视频,才能开启相关功能。 这样的教育流程,需要普及。 其次,是产品层面。目前大部分带有辅助驾驶的车型,是靠评判驾驶员有没有把手放在方向盘上这一动作,来评估驾驶员是否集中注意力在路面上。从实际体验来讲,这是一道很容易就被绕过的“注意力审查”。 少数海外豪华品牌,会在仪表盘上放置一个驾驶员注意力监控摄像头,来确保驾驶员不光是手握在方向盘上,同时眼神也是在路面上。这样的双重保险显然更加可靠。 硬件上的增加会明显加重车企的成本负担。但安全,向来是汽车行业最应该重视的领域。 光改营销话术不解决问题,得从根上调。
AI进军摇滚圈 老炮:这是啥?
兴坤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利用人工智能编曲,似乎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 但是你有听说哪个AI发布专辑吗? 这个专辑的作者是一个叫DeepSlayerXL的智能程序,它基于Transformer-XL语言模型训练,可以自动生成金属乐数据。 AI写歌早就不新鲜了,不会谱曲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人工智能,但是玩摇滚的AI,确实是第一次出现。 创作金属乐的AI DeepSlayerXL的开发者Bernhard Mueller,青年时期参与金属乐队演奏,由此产生创作金属乐AI的想法。 Andrew Shaw开发的musicautobot,最符合摇滚音乐创作,Bernhard Mueller就在它的基础上编写代码,改造出能够自动生成金属乐的程序DeepSlayerXL。 它的内核同样离不开Transformer-XL语言训练模型。 该程序将MIDI音乐数据,转换为语言模型可识别的编码文本,训练具备自动生成token编码数据的能力后,以同样的规则转换为MIDI音乐数据,完成编曲。 对MIDI音乐进行token编码转化。 有时候AI也免不了偷懒,直接拿训练过它的数据来用,也就是常说的通用和弦。 由于对整体结构没有相应的训练,DeepSlayerXL还无法做到写出节拍一致结构完整的曲子。 也是这个原因,使得它创作的音乐不受拘泥,跨越多个流派,具备独特的风格。 比如像这首《Arab Spring》,就是DeepSlayerXL音乐专辑的其中一个作品。 如果不说,谁又能想到这是莫得感情的AI创作的呢? GPT-3点评金属乐专辑 DeepSlayerXL金属乐专辑,灵感起源于它的开发者Bernhard Mueller青年时期经历。由于受新金属运动的影响,它的歌曲风格多样,集各类型摇滚乐特色于一体。 在Bernhard Mueller练习演奏过程,以及对其他歌曲二次创作过程,萌生出结合语言模型创作歌曲的想法,由此诞生DeepSlayerXL。 DeepSlayerXL创作出来的歌曲,听来还是有点意思的,十分符合外行人对摇滚乐的印象。 比如这首《A Pumpkin’s Life》 谁听了不得感叹一句“好像就是这个味”。 GPT-3给这首歌做了个点评,毕竟只有AI更懂AI。 “这首歌和南瓜派没有任何关系,它带有80年代老式垃圾摇滚的痕迹。另外,这首歌的歌词也让它本身变得有趣,讲述世界如何变得越来越危险,我们需要为接下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哲学问题。” 专辑中还有其他不错的歌曲,相应的,像模像样的GPT-3点评一个都没少。 “《dark meter》与Pink Floyd甚至一些早期Talking Heads的音乐有更多共同之处,这是对熟悉流派的尝试。” “《This is the End》曲目融合了工业噪音和环境声景,有时像在听混音带。但是会出现噪音无缝转化为轻松旋律的声音,这是一个有趣的节奏变化。” 用AI创作金属乐 会写歌的人工智能,谁不想体验一下?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下载PyTorch模型,或者登陆Colab notebook在线平台(链接均在文末)亲自体验。 调整音乐序列长度,通过修改这部分数据来实现。 还可以自己输入一小段音乐片段,让程序补全一首歌。 就算完全不懂摇滚,也不了解代码,照样可以创作属于你的金属乐。 DeepSlayerXL的原理 DeepSlayerXL编曲金属乐(甚至还出专辑),具体是怎么做到的? 和基础程序musicautobot一样,它们都依赖于TransformerXL模型训练数据。 用到的训练数据集,是从网络上抓取的3,604首俄罗斯MIDI歌曲。将每首歌向任意方向移调半步,由此获得了18k完整的MIDI歌曲训练数据。 在MIDI歌曲数据中,单一音符包含了间距和持续时间信息,并且在同一时间点可以存在多个音符。这样的2D数据无法被Transformer模型识别,需要将其转换为单一维度文本数据。 通过musicautobot标记和流行音乐Transformer的BAR标记规则,将每个音符的音高和时长用对应token编码,并在标记中体现出音符演奏顺序,解决多个音符叠加的识别难题。 鼓点信息由DRUM[NUMBER]标记补充表示,这样,MIDI音乐数据就完全被转化为由token编码组成的文本(如前文所示)。 使用转换为token编码的MIDI数据集,对 TransformerXL 模型训练200个小时,完成语言学习。 自动生成一系列token数据后,按照同样的编码规则,将其转换为MIDI音乐数据,完成金属乐创作。
诺奖得主新发现:孤独会导致暴饮暴食 并进一步引起失眠
撰文 | nagashi 编辑 | 王多鱼 排版 | 水成文 在十七世纪,英国诗人 John Donne 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可以自全。诚然,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每个人就像是人类社会的一颗齿轮,我们彼此相依,共同构筑出一个和谐而伟大的世界。 著名神经学家 Bruce McEwen 曾在写道,压力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公共健康问题。如果人长期受到压力的刺激,会造成损害,并加速疾病的发生。生活压力的增大还减少甚至隔绝了人们的日常交流。 曾几何时,邻居街坊之间的交流再正常不过,如今在拥挤的城市里,想要找到一个知己好友倾诉却难如登天。不仅如此,长期的孤独还会对我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2021年8月18日,诺奖得主、洛克菲勒大学 Michael Young 教授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Chronic social isolation signals starvation and reduces sleep in Drosophila(对果蝇来说,长期的社会孤立意味着饥饿和睡眠减少)的研究论文。 这项研究以果蝇为模型研究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研究团队发现,长期与社会隔离的果蝇表现出不规范的睡眠和饮食模式——暴饮暴食且失眠,由此揭示了长期缺乏社会接触对健康的影响。 Michael Young 教授因发现控制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而荣获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良好融洽的社交生活是人们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基础,而社交隔离往往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近期,美国心理学协会发表的一项调查显示,在COVID-19大流行期间,有超过60%的美国成年人的体重增加或减轻,包括睡眠中断在内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距离的增加,性骚扰和种族紧张关系的发生率也有所上升,因此,COVID-19大流行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流行病往往会阻隔人们的日常交流,这要求我们找到确保社会健康的新战略。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的研究显示,果蝇作为一种群居性动物,它们会对社会环境做出反应。社会经验和社会群体的组成影响果蝇对疾病的易感性以及它们的许多行为,包括交配、进食和睡眠。那么,当果蝇独自生活时,又会发生什么呢? 研究团队建立了黑腹果蝇作为研究社交隔离的模型。研究人员将果蝇分为三组:第一组在正常群体中生活;第二组为短期 (1-3天) 与群体隔绝;第三组为长期 (5-7天) 与群体隔绝。 研究人员将果蝇分为三组:群居生活组、短期隔离组和长期隔离组 研究小组发现,与群体生活或短期隔离果蝇相比,长期隔离的果蝇睡眠模式受到干扰,并且食量是前两者的两倍。 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行为上的差异伴随着214个基因表达的变化,而这些基因都是从果蝇的头部检测出来的,其中包括许多与睡眠生物学途径有关的基因。 长期隔离组的果蝇表现出异常的进食行为和睡眠模式 研究团队关注了其中的两个基因:一个编码蛋白质抑菌素,这是一种在大脑中对饥饿做出反应时上调的激素;另一个编码drosulfakinin,这是大脑释放的肽,在饥饿做出反应时下调。 有趣的是,研究小组发现,这些基因在社交隔离条件下的表达模式与饥饿的果蝇十分相似,尽管食物供应充足。这意味着在果蝇中社交隔离会导致与饥饿相同的后果。同时,这一观察结果也印证了之前的一项对人类的研究:社交隔离会使中脑产生渴望食物的反应,这与饥饿引起的反应类似。 果蝇在长期隔离的状态下,部分基因的表达模式发生变化 不仅如此,研究团队还在果蝇大脑的中央复合体中发现了一簇表达limostatin的P2神经元,并表明它们对果蝇的社交隔离效应有贡献。此前,P2神经元的特征是表达一种名为NPF的肽,这种肽与哺乳动物体内一种名为NPY的肽同源,而NPY与进食和社会行为有关。 当研究人员将P2神经元沉默后,果蝇的社交隔离效应消失了,这表明P2神经元相关的神经回路调节了这些效应。更令人信服的是,在短期隔离的果蝇中,人为激活P2神经元也会导致这些果蝇吃得更多,睡得更少。这与长期隔离的果蝇的行为十分相似。 这一结果表明P2神经元可能可以感受隔离的持续时间,并且随着隔离时间的增加,不断更新调节睡眠和进食的神经元。换句话说,P2神经元可能起到社交隔离定时器的作用。 P2神经元是长期社交隔离导致果蝇进食和睡眠异常所必需的 虽然相隔甚远,但人类的确与果蝇有着共同的进化祖先。作为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果蝇已经帮助我们了解了人类发育、学习和疾病的潜在机制。如今,这项研究可能会促进对人类精神疾病的更深入的理解,并可能为治疗孤独乃至成瘾提供新的信息。 回到现实,COVID-19大流行在很大程度上隔绝了人们的相互往来,无形中造就了更多孤独的人。但随着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空间距离不再成为限制人类日常交流的绝对因素。敞开心扉与家人、朋友乃至陌生人交流,你会发现你的世界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座广阔的天地!
专访中国科学院院士郝跃:发展宽禁带半导体不能只拿来不创新
来源: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 开栏的话:随着集成电路晶体管密度越来越接近物理极限,单纯依靠提高制程来提升集成电路性能变得越来越困难。围绕如何发展“后摩尔时代”的集成电路产业,全球都在积极寻找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路径。为进一步推动中国集成电路在后摩尔时代的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发展,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联合《中国电子报》推出“后摩尔时代技术演进院士谈”系列报道,将采访相关领域院士,探讨后摩尔时代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内外都在部署宽禁带半导体(又称第三代半导体)器件和材料产业。宽禁带半导体产业究竟为何赢得了市场青睐?在应用过程中又具有怎样的特点、难点、痛点?相关产业未来又该向什么方向发展?记者采访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郝跃。围绕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产业发展难点和未来发展方向,郝跃分享了他的观点。 记 者:首先想请您对宽禁带半导体做个简单的介绍,这类半导体具有哪些特点,在产业上有怎样的应用呢? 郝 跃:宽禁带半导体最明显的特征,便是它的半导体禁带宽度宽,从材料的性质方面更接近于绝缘体。因此,以氮化镓和碳化硅为代表的这类宽禁带半导体材料,拥有高的击穿电场强度、高的工作温度、低的器件导通电阻、高的电子密度等优势,目前宽禁带半导体主要在三个领域有强大的市场的竞争力。 第一是射频器件,即微波毫米波器件。相比于砷化镓和硅等半导体材料,在微波毫米波段的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工作效率和输出功率明显高,适合做射频功率器件。民用射频器件主要用在移动通信方面,包括现在的4G、5G和未来的6G通信。例如,国内新装的4G和5G移动通信的基站几乎全用氮化镓器件。尤其是5G基站采用MIMO收发体制,每个基站64路收发,耗电量是4G基站的3倍以上,而且基站的密集度还要高于4G基站,不用高效率的氮化镓器件几乎是不可能的。未来6G通信频率更高、基站数更多,矛盾将更加突出。 第二是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快充装置、输变电系统、轨道交通、电动汽车和充电桩等都需要大功率、高效率的电力电子器件。无疑宽禁带半导体,尤其是碳化硅、氮化镓具有比其他半导体材料更为明显的优势。 第三是光电器件。宽禁带半导体尤其在短波长光电器件方面有很明显的优势。例如蓝光,现在所有的半导体照明已经采用了氮化镓。在紫光、紫外光甚至在黄光、绿光等方面都可以直接用氮化物半导体作为材料。 当然,还有其他应用领域,例如探测器、传感器等方面,应用十分广阔。 记 者:从数据来看,自2017年至今,宽禁带半导体器件的市场规模呈现出非常明显的上升趋势。在您看来,宽禁带半导体是否有希望成为后摩尔时代的颠覆性技术,又会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硅材料呢? 郝 跃:后摩尔时代是指硅集成电路芯片在集成度、功耗等方面面临较大的挑战,使摩尔定理按芯片集成度每18个月翻一翻的规律有所变慢,于是寻求新的解决方案,其中包括了硅的三维集成电路和系统芯片等新的方案。系统芯片也叫做More than Moore,即超越摩尔定律,指的是将硅的集成电路不断地拓展到与其他材料或应用领域融合,不断开辟新的应用市场。 我认为硅集成电路跟其他类型的半导体,例如化合物半导体与硅器件高度结合,在硅衬底上生长化合物,这是后摩尔时代的一个非常有意义、非常有发展潜力的领域。也是未来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发展的重要方向。 但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要替代硅是不可能的。集成电路当前90%以上使用的依然是硅基半导体,还有太阳能电池等,主要用的都是硅材料。宽禁带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只在全球的半导体市场中占很小的份额,主要用在大功率射频器件、电力电子器件和短波长光电器件中。硅现在还是半导体材料的主流。因为硅材料很难发光,也很难在高频下提高输出功率,宽禁带半导体才有了独立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应用市场。 记 者:我国宽禁带半导体材料和器件在向产业推广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难点,出现这些难点的原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郝 跃:当前,我国半导体产业面临“卡脖子”问题,主要卡在关键设备和材料方面。但在宽禁带半导体设备方面,目前大多数领域我们都实现了本土化,从材料生长、器件和电路工艺到测试封装设备,国内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唯独光刻机仍然没有解决。其实,像氮化镓等宽禁带半导体所需要的光刻机工艺制程并不需要十分先进,光刻精度90纳米就够了。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这个技术我们是可以实现的。当前已经研制成功的光刻机,应当尽快实现稳定的量产,这方面我们还需努力。我们能做到做好的能够变成产业化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做到能用。 记 者:有的厂商表示当前在很多尖端领域,国内的半导体器件生产还不能满足要求(例如器件效率问题),原因何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郝 跃:高热导率、损耗低,这是宽禁带半导体固有的优势,问题是我们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没能充分发挥这些优势。例如氮化镓在4GHz频率100W输出功率,器件效率可以达到70%以上。而对其他材料来讲,能达到50%就不错了,高效率是材料性质决定的。无论是氮化镓还是碳化硅,宽禁带半导体的效率都是很高的。但是,在后续器件应用过程中,是否能保证每一步都保持材料的低损耗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举例来说,在碳化硅器件制作完成后的封装环节,目前我们的器件封装基本没能按照器件的特点和应有方式来做,仍采用了硅的大功率器件方式封装,这样一来就加大了宽禁带半导体的损耗,高效率、低损耗被这么封装,效果基本没有了。这只是一个例子,我认为,还有很多技术推广应用方面的工作可以开展。 记 者:如果宽禁带半导体技术进一步普及,能够满足对电子器件高性能、耐高温、长使用寿命的高端要求吗? 郝 跃:我认为这完全能够解决。因为在宽禁带半导体方面,我们国家器件的研制技术和指标是与国际基本同步的,甚至有些指标是领先的。问题在于,这些技术如何从研发环节快速转换到生产环节。目前,国内诸多的生产厂家自身是没有研发能力的,基本是拿来主义。例如,我们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宽禁带半导体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了不少高指标的材料和器件技术。推广出去之后,开始厂家们能把器件做出来,但若要在这个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创新,就有困难了。我们国家提出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如果只是拿来却不创新,再好的技术也不能持续转换成生产力。目前,很多企业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十分有限,主要的研发投入还是依靠国家。 对比看国际领先的半导体企业,英特尔一年的研发费用大概在100亿美元以上。我国的企业要提高创新能力,也要在如何加大研发资金投入上想办法。 记 者:据了解,学校和研究所主要是以论文发表为评判指标的,这种评判体系可能会使高校与产业之间的合作很难密切。在校企联合中,校方和企业应该分别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郝 跃:高等学校和国立研究所的研究肯定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的,这个毫无疑问。高校和研究所的任务之一,还是探索规律性的东西,不断追求新的东西。不光中国高校如此,全世界高校都是如此。所以重视发表论文,尤其是在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我认为这是对的。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科学家的使命就是要追求更高的目标。 高校的科研成果是不是应该迅速地转换成现实生产力?我认为当然是这样的。但是如何保证高校的研究成果能够转换成现实的生产力?现在的一个趋势是,教授们直接去办公司,我觉得这也值得商榷。要求一个教授既能够面向科技前沿,又能够面向经济主战场,这是很困难的。 那么如何解决好这组矛盾?我认为,依靠产学研结合提升企业自身的研发能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如何实现把企业作为创新的主体,这是应该共同好好发力的事情。 记 者:一些国际大企业,如科锐、英飞凌等,他们的技术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产业链,从衬底、器件到应用做到了全覆盖。国内企业若是去和这类企业竞争,想要在高端领域形成竞争力,应如何去做? 郝 跃:科锐公司一开始就是专门做碳化硅半导体材料的公司,完完全全做材料。材料慢慢做大了以后,它才开始做器件,做垂直型的大功率蓝光LED,然后开始做电子器件。英飞凌是一直做器件的,不做材料。他们都是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做到世界老大后,才逐步开始往产业链上下游发展的。 所以对于我们企业而言,我的建议是先把我们能做的东西做好,做到极致,做到无可挑剔。一个企业不要一开始就考虑产业链的问题,选择一个领域,扎扎实实地把它做到极致,然后再去考虑往上游和下游拓展。一开始从材料到器件都能做到一流,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企业定位是什么,应该要先搞清楚。 记 者:氮化镓、碳化硅已经实现了量产,在宽禁带半导体领域,有哪些是面向未来的材料? 郝 跃:我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氧化镓材料,它的禁带宽度比氮化镓和碳化硅更宽,达到了4.6~4.8电子伏特。我们目前的研究表明,这类材料是有希望的。 在未来10年左右,氧化镓器件有可能成为有竞争力的电力电子器件,会直接与碳化硅器件竞争,这就如同今天碳化硅和硅的大功率器件情形一样。 氧化镓目前还不行,这要看后续的研究进展。另外,金刚石材料的禁带宽度是5.4电子伏特,对这种材料和器件,国内的研究基础是很好的,但这种材料还存在很多技术难点,产业化难度比较大,这要看未来10年在技术上会有什么样的突破。可以说,我们一直在不懈努力。
新起点 新格局 新机遇:凤凰卫视发“英雄帖”揽天下英才
周一,《明报》《星岛日报》等香港主流媒体同步刊出了来自凤凰卫视的招聘启事。这家拥有25年历史的传媒集团开放了超过20个岗位,包括新媒体首席内容官、新媒体产品总监、新媒体创意总监,以及电视主持人、采访主任(粤语)、驻海外记者等。 “立足香港,倾心构建粤语新媒体传播矩阵;面向全球,倾力打造新型国际一流媒体集团”,在名为《英雄帖》的招聘启事中,卫视集团昭示了自己的新格局与壮志雄心。有分析人士认为:在香港回归祖国24周年之际,其繁荣稳定、人心所向是当下大事,凤凰卫视粤语新媒体传播矩阵的构建因此成为重要任务;而对于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来说,面向全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树立积极正面的国际形象,也是凤凰卫视转型的使命与初心。 凤凰卫视以“新起点、新格局、新机遇”来形容这次脱胎换骨的转型,明确了其“立足香港,面向全球”的定位,并在包括中美阿拉斯加高层战略对话等报道中再放异彩。这次举世瞩目的会晤中,凤凰记者独家采访了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部长王毅,并成为即时报出会谈现场画面、完整呈现开幕环节双方讲话内容,第一家报出中美如何激烈交锋的华文媒体。而经过拥有数千万日活用户的凤凰网的传播,这些独家内容引领了新媒体传播的风向,并成为深度践行台网联动、媒体融合的范本,为业界称道。 为进一步扩大国际传播影响力,凤凰卫视将要重新出发,而这正是“英雄帖”发出的背景——“全面改版,全域布局,全情投入”。据凤凰卫视人力资源部负责人介绍,此次招聘面向港澳并拓展至整个大湾区,亦有广揽全球华语媒体精英加盟之意。同时,凤凰卫视也在谋求传播形态上的转型,所以设立了包括新媒体首席内容官在内的诸多岗位。这些精英的加盟,将让凤凰卫视“而今振翅再高飞”的志向更快成为现实。
京东变身基建狂魔
作者 | 苗正卿 题图 | IC Photo 过去12个月里,京东的仓库数增加了450个,这相当于2007年~2017年十年间增量总和。 8月23日晚,京东集团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在本次财报中,京东物流和京东零售、新业务并表呈现。 一组惊人的数字,让人意识到相比于“互联网公司”,今天京东“实体味”更重:1200个仓库、7800个配送站、数万个线下家电专卖店、20多万配送小哥、覆盖55万个行政村、拥有1000条航空货运线路…… 变沉不仅体现在实体化上。京东财报显示,过去12个月中,超过70%活跃用户购买的商品,被送到三至六线下沉市场。而在今年5月的一次公开会议上,京东高管曾透露在2021年第一季度,京东下沉市场新用户占比首次达到81%。 但变沉并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 二季度,京东经营利润仅为3亿元,同比下降94%,值得注意的是,本季度京东的收入高达2538亿元。成本上升是因素之一,二季度京东的营业成本高达1724亿元,同比增长28.8%。 但在成本高企背后,持续投入才是拖累京东利润水平的核心因素。二季度,京东物流亏损额高达15亿元,而仓库租金成本同比增长60.4%至45亿元。同样水涨船高的,还有人力成本,围绕物流体系的员工薪酬福利开支同比增长48.6%至172亿元. “投入换增长。”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京东正处于一轮新的投入周期中,京东把大量资源投入到仓储等基础设施和三到六线下沉增量市场中。“这都是回报周期较漫长的领域,但眼下京东必须先‘沉’下去。” 自2019年开始,三到六线下沉市场就已经是京东最重要的新用户来源了。 截至今年6月底,京东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32亿。而来自京东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其中至少有3亿用户来自下沉市场。 在发力下沉市场的2019年,京东已经尝到甜头。这一年京东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8.4%,这是此前数年京东未有过的高增速。 如果说发力下沉市场,是京东主动寻找“增量用户”。那么拓展线下,则是每个“电商平台”乃至“新流量场”增拓消费场景的必答题:社区团购、生鲜电商、新型零售超市、本地服务……以社区团购为例,京东旗下的京喜拼拼和美团优选、盒马集市共同逐鹿。 而无论是发力下沉市场,还是布局新兴线下场景,都意味着“前端触达点”和仓储供应链的匹配升级。于是我们看到京东开始发力线下7FRESH、京东大药房、家电专卖店、京喜门店,以及开始进一步扩展仓储及物流网络。 变沉的“吞金兽” 京东物流是眼下京东的头号“吞金兽”。 财报和公开信息显示,这只“吞金兽”已经存在14年了。在2007年,京东开始建立仓配一体的物流体系,当2007年京东拿到1000万美元融资后,其中相当大的比例投入到了物流建设之中。 在此之后,物流一直是京东生态内的“吞金”大户。但我们需要看到,京东在物流上的投入,存在明显的“周期性”(仓储布局的周期性):在一段时间内,京东会集中发力基础建设,然后通过之后一段时间“消化”并匹配相应的软能力。 2017年1月,京东物流进入一个高投入周期。在之后21个月内,京东自建仓库数量从287个暴增至550个。此后京东物流的投入速度明显放缓,进入了“消化周期”。从2018年第三季度开始,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京东开始集中致力于软能力建设,所以我们看到仓库数增速放缓,但相应的利用率、库存周转效率等关键数据开始明显提升。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实际上是京东物流的新“投入周期”。相比于2017年出现的投入周期,这一轮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京东物流扩大投入,对京东整体利润水平的影响是直接的。 隐藏在这个现象背后的核心逻辑是京东物流的模式特点——基于仓库为根,逐渐生长出的物流体系。这和顺丰等公司的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实际上在物流研究领域,有人曾把京东模式成为“仓库模式”而把顺丰等公司的模式称为“公路模式”。一个明显的差异细节是,京东的重要资产是自建仓库,而部分物流公司的重要资产是货车。 这像是一种路径依赖。历年财报显示,京东的仓库租金一直是重要成本项。2018年至2020年,京东的仓库租金成本一直高于44亿。 除了仓库租金,更大的成本是围绕物流而存在的人。实际上京东物流的四大成本项目中,员工福利开支一直是最大成本项(租金只是第三大成本项)一个直观的对比是,早在2019年,京东物流的员工成本已经超过197亿元,这已经超过2018年以来京东物流的仓库租金成本总和。 隐藏在高成本背后的是相对漫长的“回报周期”。高度依赖自建仓库和在职配送小哥的京东物流,是典型的“规模效应”型业务。从毛利率可以看出这一点,在2018年京东物流的毛利率仅为2.9%,但是在2020年毛利率已经升至10.9%。 本次财报显示出的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2021年第二季度京东物流外部收入占比首次超过50%。自2017年京东物流对外开放业务后,外部订单量就被视为一个关键指标。其实这也是京东物流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趋势:2018年至2020年,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经从29.9%上升为46.6%。2021年第二季度作为疫情后电商消费的关键旺季,给京东物流带来了可观的外部订单量。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构成。在今年京东物流上市时,其定位为“一体化供应链”,在招股说明书中,这个概念被提及49次。来自当时招股说明书的数据显示,京东物流的企业客户量已经超过19万,而仓储、配送并非业务的全貌。京东物流正在试图让服务前置:基于数据和信息资源,京东物流开始提供预判性分析和咨询服务。一个典型的案例是此前京东物流与斯凯奇的合作,据斯凯奇方透露,自2019年开始,京东帮助斯凯奇重新规划了仓储网络,此后斯凯奇的平均履约成本(加权平均)降低11%。 但本次财报中,依然有需要“谨慎乐观”的信息:比如物流毛利率的下降。同一天发布的京东物流财报显示,毛利同比下降56.4%。这其实也是每一次京东基础设施扩张后伴随而来的“利用效率问题”,这意味着京东需要通过新一轮消化周期来提高效率。 京东也需要老铁? 如果说物流是京东“实体化变沉”的关键,那么京喜等新业务则是京东在下沉市场拓展的焦点。 新业务,包含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京喜,京喜不仅是京东发力下沉市场的关键“棋”,也是京东布局社区团购等业务的桥头堡。2020年12月,京东完成了一次关于京喜的升级,将四大业务合并于其中:社交电商、社区团购、下沉市场门店服务(京喜通)、京喜达快递。 主打社区团购业务的京喜拼拼,是京喜生态中的关键。今年5月京喜便利店落户济南,这其实是京东发力新兴市场和新兴消费场景的缩影:京喜便利店线上接入京喜拼拼小程序、京东APP、京东到家,并共享京东的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今年6月,京喜事业群换帅,陈岩磊成为京喜事业群新业务负责人。值得注意的是,陈岩磊的另一个身份是京东物流-京喜达快递事业部负责人。 从陈岩磊在京东内部的成长史,不难窥探出京喜的某种“基因特质”:陈岩磊是从物流仓储基层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京东高管,曾担任京东物流华南区负责人。而在业内分析人士看来,进军社区团购略晚的京东,目前的核心战略也是希望凭借物流和供应链优势在社区团购等市场探索出不同于流量模式的路径。 而在更下沉的城市,京东还采用了整合线下夫妻老婆店的方法,这一部分业务正是京喜通。这些夫妻老婆店往往是所在区域内熟人社交的中心网点。通过这些夫妻老婆店,京东试图丰富自己在下沉市场的前端触达点——凭借夫妻老婆店自带的熟人社群效应,降低推广成本,并迅速实现裂变。而作为京东布局下沉市场的另一个关键,京东家电专卖店不可忽视。截至目前,京东在下沉市场已经布局了超过1.5万家京东家电专卖店。这些专卖店不仅是终端零售店,同时也是物流网点和获客渠道。 不过这些下沉战略是否真能走通,还需要时间验证。比如在夫妻老婆店这个环节,部分竞品也同时在布局,在南方部分区域,一些品牌甚至已经完成了区域性布局。而这种“点位”之争,对下沉城市的品牌势能影响深远。 “这意味着,如果想迅速扩大在下沉市场的势能,必须加大投入,迅速推广。”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在高线城市增量有限的情况下,下沉市场已经是各大厂商的必答题。“内卷”将会导致所有参与者的成本高企。 其实从本次财报显示的信息来看,京喜和其所属的新业务遇到“成本压力”并不小。虽然收入超过了69亿元,但京东新业务经营利润亏损超过了30亿元。但这背后其实是扩张过程中必要投入,据了解,京喜不仅在线下门店扩张上正在持续加大投入,为了扩大市场占有率,相应产品也在持续增加推广和营销投入。财报显示,二季度京东整体营销开支同比增长56%,达到106亿元。 其实京东遇到的情况可以高度概括为:存量市场增势有限,增量市场潜力较大,但新挑战和竞争者都很多。 在今年5月的公开采访中,京东高管曾明确提到“京东不做流量生意”。在本次财报中,一个值得留意的细节是,二季度京东自营商品SKU数量已经超过900万个,但其库存周转天数已经降至31天。但与此同时,京东的营销及推广成本同比增长明显。 眼下,京东需要探索的问题是:深耕仓储等“慢战术”会不会导致自己在抢占新兴市场和新消费场景时失去先机?毕竟,众多“新流量场”崛起后,它们正在以更轻的体量,迅速向新市场发起挑战。而在更大的视野下,昔日的老对手也正磨刀霍霍准备登上同一个舞台。此时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的仓库真能成为京东的关键底牌吗?答案或许依然需要留待时间来回答。
“阿里女员工事件”王某文妻子发声,提出五点质疑:我丈夫有错无罪,被诬陷
钛媒体快讯 | 8月23日消息:今日晚间,阿里女员工事件中王某文的妻子发文,称周某涉嫌虚假陈述,甚至诬陷。 她表示,警方已经就本案发布“情况通报”,不过有很多对王某文有利的情节尚未披露。但周某在网络上的自述却与此严重不符,周某涉嫌虚假陈述,甚至诬陷。 案发时,周某虽然喝了350ml的低度白酒,但意识清醒,要不然周某怎么会先后两次主动亲、搂、抱、摸王某文。 王某文妻子提出五点质疑: 1、周某在出租车上有主动勾引我丈夫的行为,主动搂抱、乱摸、亲吻我丈夫,算不算强制猥亵? 2、周某是否真的因为醉酒而没有意识? 3、周某为什么会在退完房之后才报警? 4、周某在8月6日大闹阿里食堂是被逼“豁出去”,还是想引导舆论? 5、周某的酒量极好在同事里是公认的(望警方调查取证),喝350ml的低度酒并且吐掉的情况下,是难以醉到失去行动能力的。并且周某自己的打电话发消息的对象之明确,时间拿捏之准确,第二天主动联系张某的行为之诡异,与自己在网上杜撰的人设之差异,也表明她是意识清醒并且意图明显的。希望司法机关予以明察! (钛媒体App编辑武枫叶整理) 以下为王某文妻子自述全文: 我是“阿里女员工案”中王某文的妻子。 近日,警方已经就本案发布“情况通报”,内容与我丈夫跟我的坦白基本一致,不过有很多对我丈夫有利的情节尚未披露。但周某在网络上的自述却与此严重不符,周某涉嫌虚假陈述,甚至诬陷。 案发时,周某虽然喝了350ml的低度白酒,但意识清醒,要不然周某怎么会先后两次主动亲、搂、抱、摸我丈夫,怎么能给我丈夫脖子上吸出“草莓印”五天才消下去,要不然周某怎么还能给其他人发微信、发视频、接电话,怎么能独立完成洗澡、换睡衣? 我丈夫犯了错,我起初非常愤怒,但了解来龙去脉后,情感变得复杂。从我的角度讲,他对不起我,我辛辛苦苦的工作,我也在赚钱养家,把全部精力都花在这个家里,他竟然和其他女人发生了亲密接触,我对他非常失望,我难以原谅他的!他应该为他犯的错受到道德的惩罚!但他的错远不及犯罪,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他被周某污蔑成“猥亵犯”!所以,我要站在客观中立尊重事实的立场,把我知道的都说出来! 我们从大学恋爱至今已有15年,作为妻子我认为他是犯了错,但是他的错远不及犯罪,不应该因为酒后冲动回应了周某的勾引,就被贴上涉嫌强制猥亵的标签。 现我以王某文妻子的身份就以下问题提出质疑,恳请公安机关依法查证,尽快还原案件真相,主持正义,还王某文一个公道!如有恶意构陷,我甘愿接受警方依法处理,也请广大网友予以监督。 1、周某在出租车上有主动勾引我丈夫的行为,主动搂抱、乱摸、亲吻我丈夫,算不算强制猥亵? 我丈夫是和华联陈某丽(女性,未饮酒)共同搭乘出租车送周某回酒店的。我丈夫和周某坐在后座,陈某丽在副驾驶。路上周某借酒劲搂抱我丈夫,摸他胸、全身甚至XT,并强吻我丈夫,在脖子左侧留下了明显的吻痕(俗称草莓印)。我丈夫明确表示拒绝:“XX,别这样,别这样”,周某回应“对不起”。 我之所以相信我丈夫的说法,是因为我给陈某丽打了电话,得到了陈某丽的证实,陈某丽确实听到了“别这样”、“对不起”的对话。还因为,我丈夫回家后,脖子上确实有很大一块红的发紫的吻痕,五天才消下去。吻痕出现的时间也得到了陈某丽、阿里同事胡某敏的证实,吃饭时还没有,送周某酒店后发现有了。 恳请警方调取出租车和酒店监控、录音以及出租车司机和陈某丽的证词作为证据,查证是否属实。如果属实,请问女方未经王某文同意擅自主动搂抱亲摸王某文,算不算强制猥亵? 2、周某是否真的因为醉酒而没有意识? 周某声称在醉酒状态下被“强制猥亵”,但从我丈夫离开到接到胡某电话,仅6分钟时间,周某准确地感知到送她的人离开,并迅速准确拨通胡某敏(了解当晚我丈夫送她回酒店的男同事,非闺蜜)电话哭闹,第二次从我丈夫离开到接到胡某鹏(女)的视频电话,10分钟内,又迅速准确的联系胡某鹏(依然是认识我丈夫和周某的同事),试问,哪个处于醉酒无意识状态能做出这些目的性明确,准确性极高,反应性极快的行为? 周某有明确的意识主导行为能力的情况下,我丈夫如何毫无痕迹和异常动静的“强制猥亵”周某?如若真的被“强制猥亵”,为什么这个时候不会哭闹反抗,不会打电话?(警方通报也证实周某没有受伤) 据我丈夫描述:胡某敏23:04来电,通话时长1分31秒,请他上去看周某,23:08取消滴滴订单。他给周某打通了电话,并经过前台电话确认后登记了身份证办理了房卡上去。他上去之后,周某躺在床上,他给她盖好被子,拿了瓶矿泉水放在她床头柜上。这时周某拉住他,还亲他、摸他胸、XT,这时我丈夫进行了回应。几分钟后,周某主动要求我丈夫买避孕套和洗澡。我丈夫去洗了澡,手机下单避孕套,等待美团送货,几分钟后猛然惊醒,认为不能这么做,便立马于23:43主动离开了房间,并且我丈夫在胡某鹏要求查看周某情况第三次进入周某房间是开着微信视频通话进去的,这些行为明确表明了态度和立场。哪里看的出来他有“强制猥亵”周某的动机? 试问,如果周某酒醉到没有意识的程度,怎么可能给胡某敏等人发微信、发视频?怎么可能接我丈夫电话?怎么可能对酒店前台工作人员的询问做出同意答复?怎么可能独自完成洗澡、换睡衣这些动作?怎么可能还会有性冲动并主动做出类似出租车上的那些行为? 恳请公安机关向胡某敏、胡某鹏、酒店前台取证,向酒店保洁取证,看周某房间使用过几个浴巾,向第二天一早到周某房间的张某取证,看周某第二天穿的是睡衣还是什么衣服, 调取周某的手机,看她除了给胡某敏、胡某鹏发微信、发视频之外还给哪些人发了发过微信、打过电话。相信会有大量的的证据可以证明周某说了谎,可以证明周某在事发时意识是清醒的。 3、周某为什么会在退完房之后才报警? 周某在7月28日上午就认为自己可能在醉酒状态下被侵害,还给丈夫打了电话,但是为什么在退房后才报警?并且声称报警目的是查看监控,核实前一晚“醉酒记不清”发生了什么事报警,但对于当日自己在清醒状态下主动联系张某同处一室一个半小时只字不提,直到事发过去7天后才补充报警指控张某“强制猥亵”?失忆了吗?在退房后报警是怕证据太多还是怕现场又不利于自己的证据? 周某与张某联系,告知房间号码,张某单独带避孕套前来周某房间一个半小时,在周某清醒状态下带走其内裤(注意不是偷走,抢走),还移花接木到我丈夫身上。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强制猥亵”过程当中,周某为何毫无反抗?还是反抗了未留下任何伤痕? 周某为何在退房之后报警,报警还刻意隐瞒主动联系张某的事实,期待公安机关对这种迷幻操作予以公正审查,给出符合基本逻辑,令人信服的公正判断。 4、周某在8月6日大闹阿里食堂是被逼“豁出去”,还是想引导舆论? 周某对外宣称“豁出去”是因为公司不予处理,但据我所知,周某仅联系HR和上级主管,从未主动、单独联系公司高管。而且8月6日下午5点,公司就明确告知周某已将我丈夫停职的处理结果(开除需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周某6点多就开始在各大内部群发布消息,7点多大闹公司食堂,晚上9点多开始主动对外传播谣言。 她的言行(下方有图),哪一句看的出来她被逼无奈“豁出去”?而且这一系列行为连贯但情绪断层的操作,完全没有给公司留处理问题的时间,她的目的是什么?当晚主动发布的内容明确提出对警方不满,刑事案件为什么会要求公司为她主持公道?她要的公道是开除?够了吗?要求开除就算主持公道了吗?并且公司并不是拒绝开除的请求,明确告知已停职,等待警方的调查结果再开除。为什么等不了要立刻马上采取行动?是因为对警方办案的公正不信任?还是因为心虚对警方的调查结果没信心? 以下是周某个人在公司内部群和对外发布的部分信息截图: 5、另据我获知,周某的酒量极好在同事里是公认的(望警方调查取证),喝350ml的低度酒并且吐掉的情况下,是难以醉到失去行动能力的。并且周某自己的打电话发消息的对象之明确,时间拿捏之准确,第二天主动联系张某的行为之诡异,与自己在网上杜撰的人设之差异,也表明她是意识清醒并且意图明显的。希望司法机关予以明察! 以上是基于警方通报对于周某我丈夫涉嫌“强制猥亵”提出的的几个疑问,接下来是整个事件的时间线和周某自述中的谎言: 事件概述: 7月27日晚事发。 7月28日周某报案(未提张某),我丈夫先后在7月28日下午和8月1日接受两次调查,时间分别是24小时和4个小时,警方均未立案。 8月2日晚,周某单方面以“被强奸”为由,告知公司并要求即刻开除王某文。我丈夫2日当晚赶回杭州接受公司调查,直到6日被停职后回到老家。 8月6日晚周某 “因不满公司的停职处罚”,在公司发传单,主动对外传播大量编造的信息,构陷我丈夫“强奸”。 8月7日又在公司内网发布长达8000字,一部情节几乎全是虚构的“小说”作品,诬陷公司管理层“不作为不处理”给公司施压,要求公司开除我丈夫。 本案因为周某的自述和蓄意大闹阿里食堂引爆网络,引发了舆论对周某同情,但周某对我丈夫和对阿里巴巴公司的愤怒指控,几乎全是谎言: 1、“台风天强制出差”系谎言——周某负责对接工作,一个礼拜之前就规划好出差行程,且在系统内报备,并无强制出差; 2、“有预谋的安排”系谎言——8个人的工作聚餐,并且饭店是周某本人自己选择和预定的,别人怎么预谋? 3、“灌酒”、“酒桌上被亲、被摸”系谎言——济南警方通报已明确说明,同桌其他女性并没有饮酒,周某若不想喝酒完全可以不喝,故不存在强迫饮酒一说; 4、“偷办房卡”、“多次潜入”、“带避孕套偷偷潜入”、“一个塑料膜拆封过的避孕套”系谎言—— 酒店前台电话(注意是电话!)周某取得本人同意后才办的房卡,符合规范流程; 我丈夫在已经打车准备离开之时,接到胡某敏(同出差男同事,非周某闺蜜)电话请求查看周某安全才取消打车返回周某房间,第三次返回是和胡某鹏开着微信视频通话,并非潜入! 避孕套是周某28日晨睡醒清醒后主动联系的张某带来的,事实已证实与我丈夫无关,并且未开封! 5、“一觉醒来全身赤裸”、“找不到内裤”系谎言—— 我丈夫第三次进入房间是应胡某(女同事)开着微信视频电话进入查看周某情况,周某盖着被子,周围未见周某衣物,也无其他异常。 内裤系张某带走,周某刻意隐瞒28日早晨主动联系张某,清醒程度可准确联系张某并主动开门,却忘记自己是否穿内裤? 6、“公司无人问管”、“阿里男高管强奸女下属”系谎言—— 周某8月2日告知公司后,公司一直在积极处理,先“停职”等待警方调查结果,只是处理结果“停职”未达到周某要求“开除”我丈夫的目的。不处理和处理结果不满意是一回事吗? 周某大闹公司食堂里说的每句话都是谎言。我丈夫和周某同属基层员工,都汇报给一个领导,并非高管。周某自己作为阿里员工明知内情,刻意夸大我丈夫级别,抹黑公司背后到底是什么动机,恳请警方查证。 我和我丈夫是大学同学,是彼此的初恋,从恋爱到结婚15年,感情始终很好。我丈夫的为人,我和我们共同同学和朋友都有目共睹,他从未有任何不良行为记录,我相信他做不出“强奸”、“强制猥亵”的事。 根据警方通报以及我丈夫7月30日对我坦白的情况,我丈夫确实做错了事,他对周某的诱惑没有做到“坐怀不乱”。 他是对不起我,但一码归一码,错误不等于犯罪,我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周某恶意诬陷我的丈夫。 反观周某,利用网络散布谣言,引爆网络舆论,引发了严重的网络暴力、透支了社会对女性的信任与同情,伤害了真正需要被帮助的女性。同时,这个事件对于所有有责任、有担当的男性也造成极大的困扰,试问以后有真正需要帮助的醉酒的女性同胞,男同胞还敢伸出援手吗? 现已证实,周某的网络自述,散布谣言、误导舆论、构陷他人。虚假信息传播量巨大,多日持续微博热搜榜,恳请公安机关对此也公正客观地依法查处,给公众一个交待。法律不允许任何人强制猥亵他人,更不能容忍任何人可以编造谎言陷害他人! 最后,也深深的感谢在过去的两个礼拜被道德绑架深陷舆论漩涡中,依然理性看待问题,尊重事实追求真相,支持我和家人的每一位朋友,表示由衷的感谢。正是因为你们的存在,让我在挣扎多日后,决定擦干眼泪,不再软弱,鼓起勇气,积极与警方和司法机关配合,说出真相!我相信公安机关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也不会放过一个坏蛋,为我的丈夫讨回公道,还他清白! 陈述人:王某文妻子 2021年8月22日
栽在食品安全上,胖哥俩一点也不冤
出品 | 虎嗅商业、消费与机动组 作者 | 李梦涵 题图 | 视觉中国 胖哥俩出事了。 今天(8月23日)上午,据新京报社会新闻部报道,“胖哥俩肉蟹煲”(以下简称胖哥俩)北京两家门店存在缺斤少两、大量使用过期食品原料以及隔夜死蟹当活蟹卖等食品安全问题。 此事一出,胖哥俩立刻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截止发稿,胖哥俩已在微博发文道歉,称将对涉事门店停业整顿,同时配合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检查。 胖哥俩肉蟹煲微博声明 与此同时,市场监管总局还公开了6起食品违法案查处情况,涉案商家包括:“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大润发”超市。 一时间,食品安全问题再次引发了全民讨论。 胖哥俩被曝光的“四宗罪” 据新京报报道称,自6月27日开始,有记者先后卧底进入北京两家胖哥俩门店,就群众反应门店食品卫生问题进行调查。在近两个月的调查中,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两家门店存在以下四大类问题: 1. 隔夜死蟹充当活蟹卖 7月16日,胖哥俩肉蟹煲凯德MALL大峡谷店,前一天宰杀的螃蟹没有用完,后厨员工将剩螃蟹放在冰箱里冷藏,看起来已经不是很新鲜。| 图源水印 肉蟹煲是胖哥俩家的主打品牌,在胖哥俩品牌官网上也以“食材新鲜”作为主打卖点。但在卧底期间,记者发现,卖“隔夜蟹”已经成为店里“惯例”。 每天一早,供货商会送来活蟹,交由后厨宰杀后售卖。但是由于客流量不稳,每天送来的活蟹宰杀后总有卖不完的情况存在,少则十来只,多则近百只。每天剩下的螃蟹后厨并不会仍掉,而是存放在冰箱中,到了第二天清洗后,再充当现杀活蟹卖给顾客。 “以后剩啥东西了,别说,要装作不知道。领导不让说,因为不能让客人知道是剩下的。”后厨员工如此告知卧底记者。 2. 过期、变质土豆简单加工后继续送上餐桌 6月30日,胖哥俩肉蟹煲合生汇店,后厨员工按要求将土豆局部变质腐坏的部分切掉,剩余部分还会继续留下使用。| 图源水印 除了螃蟹,土豆是这家餐厅消耗量最大的食材。胖哥俩合生汇店每天的土豆用量多时四五百斤,少时一两百斤。 为了制作方便,餐厅会采购去皮土豆,由于去皮土豆不易保存,这种土豆一般要求在3天内使用。对待过期土豆,餐厅后厨员工并不会丢弃,而是直接拆开包装剁成块,并将变质部分切掉,“拆了包装就看不出来没过期了”,“过期土豆不能报废处理,报损会被领导说,能用就将就着用”。 连续几天,剁好的土豆出现变味发馊情况,而后厨员工无一例外都稍作加工后继续使用。 3. 提前煮熟的肉品,即使变味儿也会留到第二天继续卖 除了螃蟹和土豆,作为配菜的鸡爪也难保新鲜。 在肉煲的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鸡爪软糯的口感,后厨会提前用焖锅将鸡爪煮熟备用。头一天晚上剩余的熟鸡爪第二天会被重新加工送上餐桌。 不仅是鸡爪,猪蹄、牛排变质后也会被拿来做菜。而广告宣传中强调的“新鲜牛杂”在后厨,也变成了牛杂调理包。 4. 500g一份的肉蟹煲,店家授意只给430g 据悉,此次被曝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两家门店分别是北京合生汇店及凯德MALL大峡谷店,均位于热闹的大型购物中心。而且,这两家门店均是胖哥俩品牌旗下的合营门店,而非连锁店。 以店中明星产品肉蟹煲为例,餐厅菜单显示一份蟹煲约500g,但实际上每份蟹煲的分量都不足500g。 按照后厨员工所说,其实店内“暗地”规定一份蟹煲仅会给到420g或430g,且尽量不要多,“以前的分量比现在还少,原来只有380g、390g”。 按照店内销售情况来算,一天卖出100份蟹煲,一份少放50g螃蟹,一天就能省下5000g,相当于10份蟹煲。而一份蟹煲178元,估算下来,仅靠缺斤少两,一家店铺一天就能多“赚”2000元左右。 目前,监管部门已经对胖哥俩肉蟹煲立案调查,记者探访的北京两家门店也已经停业整顿,且从订餐平台下线。 曾经主打“食材新鲜”,如今啪啪打脸 据胖哥俩肉蟹煲官网介绍,胖哥俩品牌于2008年诞生于浙江海盐,主营肉蟹煲、虾煲、鸡爪煲等特色煲类。此外,官网还称品牌产品严选优质食材,采用秘制酱汁调配,并搭配精准香料配比,截至2020年底,全国门店超400家,入住城市达130个以上,遍及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 作为一家连锁店遍布全国,且价格定位为65元/人的平价餐饮店,胖哥俩因其独特的口味和亲民的价格而颇受消费者青睐。胖哥俩官网显示,旗下门店日均接待顾客10万人次。在节假日、周末等时间,有的线下门店甚至还“一位难求”。 胖哥俩肉蟹煲官网宣传语 然而,胖哥俩此次被爆食品安全问题后,网络风向发生了变化。 一位胖哥俩肉蟹煲曾经的忠实客户向虎嗅表示,在此件事前,她经常和朋友光顾胖哥俩门店,特别喜欢他家的煲类汤汁,“年轻人喜欢重口味的菜多一点”。 此外,胖哥俩在宣传中主打食材新鲜,“螃蟹现杀现做”也让她感觉“吃起来总归放心些”。 但是今天看到新闻后,这位曾经的忠实粉丝表示非常气愤,自己曾经喜欢的重口味汤汁如今成为商家掩盖过期食材的工具,并表示“以后再也不会去他家店了”。 另外一位顾客告诉虎嗅,自己曾因食用胖哥俩肉蟹煲而患上肠炎。该位顾客称自己于6月27日在张家巷老街吃过胖哥俩肉蟹煲后,第二天腹泻至脱水,服用抗腹泻类药物后,情况仍未缓解。“现在肚子还是会偶尔疼,感觉肠胃变差了。”该位顾客说。 隔夜死蟹为何会让顾客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甚至引发肠炎呢? 据相关媒体科普,首先,河蟹食腐,消化道内会有大量细菌,而螃蟹本身又富含蛋白质,其死后细菌繁殖、污染蟹肉的速度特别快。 此外,细菌分解氨基酸的过程中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组胺、类组胺等物质,螃蟹的死亡时间越长,体内的组胺、类组胺物质就越多,即使再次高温加热也难以去除。 而隔夜死蟹即使是在冷藏的情况下,体内细菌也会不断繁殖。食用隔夜死蟹,很容易引起细菌性肠胃炎或过敏性食物中毒,出现头昏、心悸、胸闷、面色潮红、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会发生生休克、昏迷等情况。 清华大学公共卫生专业硕士,北京营养师协会理事,北京市营养学会理事顾中一曾建议,从细菌繁殖和组胺生长速度来看,死螃蟹在室温下放了超过三小时,或冷藏超过一天,就不建议食用了。 铁拳出击,将坚决处罚到个人 其实,这不是胖哥俩第一次被反应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了。 在热搜下的评论中,不少网友反应自己也遇到过类似现象,早在3年前就有食材不新鲜、吃完拉肚子此类事情发生。 热搜下网友评论 而且,据天眼查App显示,“胖哥俩肉蟹煲”关联公司为杭州胖哥俩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且该公司旗下投资的多家餐饮公司曾因”卫生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如上海姚陈餐饮有限公司曾因使用未经洗净、消毒或者清洗消毒不合格的餐具被警告;杭州萧山宜芊惠餐饮有限公司因未按要求设置生活垃圾收集容器被处罚等。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天,市场监管总局公开了6起食品违法案查处情况。包括“小龙坎”火锅店、“蜜雪冰城”奶茶店、“华莱士”快餐店、“杨国福”麻辣烫店、“奈雪的茶”奶茶店和“大润发”超市在内的六家知名餐饮品牌被罚款,罚款金额根据情节轻重,从5万、9万、10万,到250.6万元不等。 市监局发布通报 而且,在此次通报中,除了对餐饮企业的罚款外,部分公司门店负责人也被处以一定金额罚款。其中,华莱士涉事门店主要负责人被处以19.57万元罚款,直接负责人被处于3.68万元罚款;奈雪的茶两家涉事门店店长被分别罚款25万元和28万元。 从今年上半年爆出的食品安全事件来看,国内的食品安全市场运行机制并不完善,市场监管力度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市监局表示,未来,将继续充分利用监督检查、抽检监测、媒体监督、投诉举报等途径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综合运用信用联合惩戒等手段对违法者及上下游相关生产经营者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同时,将对违法者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决“处罚到人”,让违法者付出代价。
​10年后 谁会被AI抢了饭碗?
编剧、医生、服装设计师和通信行业从业者,他们如何想象自己职业的未来图景? 无论是《推背图》还是“2012末日预言”,抑或是声称来自火星的男孩的奇怪发言,人们总是对这些与未来有关的话题乐此不疲。 在谷歌输入“工业未来”,有惊人的22亿次搜索频次;而在百度上搜索“未来是什么样子”,相关结果也达1亿多个。 太空殖民地度假岛屿艺术品。/图虫创意 未来,今天我们从事的各种职业,是否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它们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就此,我们和四个不同行业的从业者,聊了聊他们的未来职业想象。 01 编剧:未来电影或尝试用AI代替演员 被问及未来电影院是否继续存在时,电视剧《法医秦明》《十宗罪》的编剧、电影《追凶十九年》的导演徐翔云肯定地表示:“起码三十年左右,它不会消失。”他认为,有些电影在小屏上呈现,无法满足观众的需求,比如3D电影《阿凡达2》。另外,电影院作为约会场所,也是无可替代的。 徐翔云说,自己的童年是和港片一起度过的,人生中第一场在电影院看的电影,就是周星驰的《功夫》。电影里的故事让他着迷,他不仅自己看,还将看过的僵尸片、黑帮片、喜剧片里的故事复述给其他小朋友,看到他们听得十分认真,这让他觉得“就像自己参与过这部电影一样”。 多年后的电影行业,可能出现什么样的颠覆性突破?对此,徐翔云表示:“讲故事的行业存在了几千年,在短短几十年里很难说会有什么大的变化;但在叙事方法和镜头语言上,一定会有变化。尤其是,目前VR观影技术已相对成熟,观众会有更多观影方式选择,也会有更强的体验感。不论是3D还是VR,未来的电影都跟沉浸感、真实感分不开。” 2021年6月27日,西班牙巴塞罗那,一名男子在全球移动大会现场试用虚拟现实眼镜。/视觉中国 他还认为,未来,应该有部分影视剧作品会尝试使用AI换脸替代真人演员。但他仍然坚持,“AI换脸的表演是僵硬的,它的背后是技术驱动,而不是角色或人物在驱动”。 “所有的技术都愈加成熟,也许未来真的有一天,电影行业能做到完全不需要演员,凭借电脑技术就能设计出活灵活现的人物。”徐翔云说。 被问到几十年后他作为职业电影人会面临哪些变化时,他笑了:“那时候的我可能正处在退休的边缘,能否继续从事导演、编剧这些职业,要看创作力和身体状况是否允许。退休的生活我倒是畅想过,可以找个地方开一个火锅店,也可以开出租车。” 02 妇产科医生:未来医疗,手术会越来越少 享誉全美的医疗预言家埃里克·托普在《未来医疗》一书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下,医疗领域将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对这种说法,北京协和医院前妇产科医生龚晓明表示赞同,他认为,以市场为主导的医疗是不可逆的潮流。“现在医患关系紧张,根本原因在于看病难。但医疗行业本质上就是服务行业,患者的口碑比什么都重要。” 2013年,龚晓明从北京协和医院离职,成为中国第一位自由执业的妇产科医生。离职后,龚晓明每个月的工作量比在协和时有所减少,但依然要做四五十台手术。 2021年2月16日,俄罗斯莫斯科,在一所临时医院参与抗疫工作的莫斯科叶夫多基莫夫州立大学医学院学生正在休息。/视觉中国 就技术上来说,龚晓明称医疗行业未来可期。“手术发展至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但是手术终究不是患者愿意的事情。就拿子宫肌瘤来说,从我1998年刚毕业时的‘开刀’,到最近10年的宫腔镜、腹腔镜的5到10毫米切口,再到现在的消融治疗只需‘针眼小口’,变化很大。作为医生,我希望未来医疗行业能够取得药物以及基因治疗方面的进展,让吃药和打针代替手术治疗。” 此外,从临床医学角度来说,有很多疾病会影响生育,所以他支持体外子宫等需求。对于在多年后能否达成这项技术,他表示:“你也许认为现在的医学很发达,但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非常多。关于未来生育的发展方向,不是仅靠医生就能完成的,还需要胚胎学家、基因学家等一起努力。因为这实在是太复杂,也许三十年的时间完不成目标,但依然是所有人努力的方向。” 03 服装设计师:虚拟现实技术和环保布料 对于外在美的追求,刻在人类的基因里。 古往今来,服装革新的原动力,几乎都来自材料的进步。在无数来自全国各地的买手、店主、批发商聚集的杭州,服装设计师许嘉琪及男友赵润东也在思考,使用什么样的材料与外观,才是未来服装升级的秘诀。 这对年轻的艺术家情侣分别毕业于日本武藏野美术大学、中国美术学院,并一起成为杭州服装品牌“virola”的主理人。作为艺术家而投身服装行业,因为他们认为“衣服”恰是一个充满未来感的完美创作载体,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蔽体之衣,能很好地传达情绪。 此前,许嘉琪在一本叫《众神的植物》的植物图鉴里看到了“virola”这个词,她认为,它的字形与发音,集合了西班牙语的浪漫与艺术世界中的“想象”与“奇幻”,于是用它给自己的服装品牌命名。在她心里,“随机灵感”本身就是未来服饰文化的一种可能性。 AR眼镜在未来将会成为主流。/图虫创意 在许嘉琪的家兼工作室,她给我们展示了男友刚完成的第一季产品概念视频,画面中,一群3D模特正在一个矿洞里进行服装走秀。对于不起用真人模特,而大胆采用电脑制作的假人的想法,许嘉琪说:“除了概念视频,未来的服装形态也一定会越来越偏向虚拟化。我的终极理想就是,未来我们只需穿纯色服装搭配AR眼镜,品牌方设计虚拟服饰滤镜及其插件即可。这样就不需要再考虑布料、剪裁之类的问题,可以仅考虑防寒保暖。”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眼下,这对情侣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探索服装设计的未来。许嘉琪说:“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对于菌类布料和蛋白质涂层布料的研究,未来服装一定是以更高效、更环保的布料为主。希望未来,我们能成功地与创新再生面料研究者一起合作,借助材料科学、生物技术的力量,使用类似鱼皮、甘蔗、菌丝等自然界天然环保的物质制作服装。” 04 通信行业研究员:未来所有行业都是万物互联 移动通信的发展,让人类可以跨越时空,紧紧相连。如今,5G已然到来,未来的通信行业发展,不可小觑。 2016年,王浩然从美国波士顿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通信公司,担任研究员,他认为,未来,通信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和支柱产业,将成为重中之重,而他也会继续加深对通信技术、机器学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性的科技的研究,努力使20年后的自己不被时代淘汰。 2021年7月7日,上海世博展览馆,一名男子试用优必选全新一。/视觉中国 他补充道:“咨询和研究是以数据为基础的,现在企业越来越重视数据,国家更是把数据定义为一种资产。之前的数据获取途径乱象频出,有很多灰色地带,数据安全堪忧。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数据资产将会被更规范地保护起来,可能会出现数据银行等形式,通过合规的交易来获取数据。整个咨询行业会因此变得更规范化、高效化,而这个职业也更有前景。” 身处通信行业,王浩然对科技迅捷发展的感受更深刻。他希望,未来,中国能够经过自主创新与突破,在“卡脖子”技术上赶超发达国家,站在时代前列和世界之巅。 此外,他认为,万物互联时代开启,人类生活会进入智能化的新时代。 “就像第一代通信(1G),只支持有线;第二代移动通信(2G)能够支持短信息;第三代移动通信(3G)可以支持浏览网页;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速变快,可以发视频——通信的发展,也助推了人类生活方式的转变。从最初QQ、新浪微博的兴起,到如今抖音、快手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发展,这都是科技的力量。5G将把工业从传统时代带入工业互联网时代,将来的通信会带来更广泛的应用,比如说车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园区、智慧工厂等,所有数据都会互联互通,从政府治理到城市治理,从个人生活方式到工业智能,都会有一个彻底的改变。” 机器学习分析识别智能城市中的人技术。/图虫创意 “仅靠一部手机,就可以连接和控制各种设备。通过数据的互联互通,你可以掌握你需要的所有信息。你开的车不只是一个代步工具,而是一个移动的信息载体,而你可以随时随地处理信息。”王浩然说。 此外,他也相信,未来通信行业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加上算力的不断提升,会让未来的无人驾驶汽车能够精准地感应到周围的人和事物,精确计算路线;远程医疗、VR/AR全息影像技术蓬勃发展……所有这一切,在未来可能成为现实。 作者 | 杜倩 排版 | 麻薯
恐怖!科学家称部分稀有钻石是由尸体形成的
众所周知,天然钻石一般都是由金刚石打磨而成的,而金刚石则是一种由碳元素组成的矿物质,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不过,科学家发现一些稀有的钻石,则有可能是由尸体形成的。 据外媒报道,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指出,地球上两种不同类型的稀有钻石,有可能是由尸体的中有机碳形成的。 就天然钻石而言,目前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岩石圈钻石,它形成于地球表面下150到250公里的岩石圈层,也是目前为止最常见的钻石。 另外两种分别是海洋钻石和超深大陆钻石。顾名思义,海洋钻石主要存在于洋底岩石中,而超深大陆钻石则是在地表以下300到1000公里处形成的钻石。 目前,人类开掘出最深的钻石是位于地表下12.2公里,因此,海洋钻石和超深大陆钻石都比较稀有。而此前有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海洋钻石碳-13的碳同位素特征,认为它最初是由生物体内的有机碳形成的。 不过,由于超深大陆钻石的碳-13变化极大,很难确定它是否是由有机碳形成的。 科廷大学的家吕克·杜塞特(Luc Doucet)表示,地球深部的地幔柱会通过火山喷发,将超深大陆钻石带回到地球的岩石圈,从而造成其被包裹在部分岩石圈钻石的内部,造成其同位素与岩石圈钻石一样,这也是它碳-13变化大的原因。 而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超深大陆钻石的岩芯具有与海洋钻石类似的碳-13成分,这也意味着这些钻石也是由生物的遗骸形成的。
AI设计芯片比人行? 能让芯片性能提升1000倍在未来10年
图:AI助力设计,未来10年芯片性能将提升1000倍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3日消息,知名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提供商美国新思科技(Synopsys)CEO阿尔特·德·吉亚斯(Aart de Geus)称,未来10年,AI(人工智能)设计技术将助力芯片性能提升1000倍。 德·吉亚斯在接受采访时说,去年,新思科技的软件开始利用人工智能设计芯片,性能比人设计的芯片有相当大幅度提升。 德·吉亚斯表示,他认为人工智能将在未来10年使芯片性能提升1000倍方面扮演关键角色,即使在制造工艺达到极限后继续推动芯片产业按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传统摩尔定律已走到尽头,由尺寸复杂性转向系统复杂性将拉开芯片产业新时代”。 将人工智能技术用于解决使芯片性能提升1000倍面临的复杂性、能耗和尺寸难题,对于后摩尔定律时代的芯片产业至关重要。德·吉亚斯说,“目前机器学习被应用在我们所有的工具中,它并非面向单个设计步骤,而是面向整个设计流程。” 人工智能还用于快速为特定应用定制芯片。设计人员利用人工智能确定芯片需要提供的功能,并在设计定型前增加迭代次数。(作者/霜叶)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马斯克又成了?SpaceX总裁:星链全球潜在用户已达60万
2015年1月,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宣布了卫星互联网服务项目。该项目旨在为世界各地的用户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特别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 近日,据媒体报道,SpaceX首席运营官兼总裁格温·肖特维尔透露,在过去的9个月里,SpaceX星链互联网服务全球测试用户加上潜在用户(尚未使用其服务)总数已达60万人。 另外,前不久,SpaceX还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了“第二代星链星座”的修订申请,同时提出了使用星际飞船火箭发射约3万颗新卫星的计划。 据悉,该计划被称为星链网络二代系统,二代系统将补充SpaceX正在部署的第一代卫星群。 报道称,星链网络二代系统将总共发射30000颗卫星。 SpaceX表示,二代星链卫星将会更重一些,并提供更大的功率,可令星链卫星提供更多服务与负载,将部署在据地高度340-618千米之间。 SpaceX目前在12个国家为客户提供星链互联网服务,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爱尔兰、奥地利、荷兰和智利等。 据Speedtest报告显示,今年第二季度,星链互联网服务在美国市场的平均下载速度为97.23 Mbps,这与美国固定宽带的平均下载速度115.22 Mbps已经相差不远。 2020年10月,SpaceX率先在美国推出星链互联网的测试服务。 该服务价格为每月99美元,同时用户还需要支付499美元购买其他配套设备,包括终端接收设备、三脚架和Wifi路由器。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