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美国研究称VR头显和游戏可分散儿童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
据外媒报道,洛杉矶儿童医院的研究人员是一份报告称,使用虚拟现实(VR)头显和游戏来分散病人对痛苦、焦虑的手术的注意力,取得了惊人的成功。他们在一项关于VR如何影响接受这些治疗的孩子对疼痛和焦虑的感知的新研究中报告了这些细节。 可悲的是,经常去儿童医院的孩子往往有慢性疾病,可能需要定期治疗。这本身就会产生焦虑,如果孩子的治疗是痛苦的或不舒服的,这种焦虑可能会被放大。一个简单的例子是为静脉注射放置外围静脉导管。 该医院萨班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正是利用这一程序来评估VR对疼痛和焦虑的影响。对照组的孩子们在接受导管放置时采用了传统的镇静技术,而其他孩子则在玩VR游戏时接受了导管放置。 研究人员说,这个游戏的设计对孩子们来说足够简单,但又足够难,需要他们积极参与和关注。与没有得到VR头显的孩子相比,在手术过程中得到VR体验的患者报告说焦虑和疼痛“明显降低”。 研究发现,使用VR头显也使父母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更轻松,并指出更平静、不那么焦虑的孩子更容易放置导管,而父母对这种情况也不那么痛苦。除此之外,不那么痛苦的医疗访问可能使父母和他们的孩子更有可能在未来的访问中坚持下去,增加治疗和改善他们的健康。
对话英特尔数据平台事业部CTO:IPU如何成云数据中心的战略元件?
作者 | 心缘 编辑 | 漠影 芯东西8月26日报道,继上周英特尔推出一系列IPU新品后,英特尔公司数据平台事业部首席技术官Guido Appenzenller接受芯东西等媒体的采访,并对英特尔IPU的技术及战略进行深入解读。 近年来,随着巨头陆续入场,数据处理芯片DPU逐渐走红,从功能来看,IPU与这些DPU没有本质的差别,只是命名方式不同。 但与业界其他DPU不同的是,英特尔IPU并不做特定数据类型处理或卸载AI负载等任务,而是专注于卸载掉用于基础设施管理和虚拟化的任务。 英特尔IPU因何诞生?它与传统SmartNIC智能网卡有哪些不同?IPU架构的核心优势是什么?专用ASIC版和FPGA版IPU分别适用于怎样的应用场景?在交流过程中,Guido对这些问题一一予以解答。 Guido告诉芯东西,IPU并没有限定适用于某种特定的CPU,也就是说,它可以与任何CPU共事。他还提到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从收益水平还是从财务角度来看,IPU对于云服务提供商都极具吸引力。 一、分担云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任务,让CPU能全力以赴为云服务租户服务 IPU,全名基础设施处理器(Infrastructure Processing Unit),是一种可编程网络设备,当前主要应用场景是大型云服务提供商。 在典型企业数据中心中,CPU总管一切任务。但在云上,要运行的任务不仅有业务程序,还有基础设施的支持程序。 IPU所做的事,就是替代CPU承担运行基础设施软件的任务,从而让服务器CPU更好地聚焦在为云服务租户提供更大性能价值的任务上。 Guido Appenzenller举了个形象的例子,传统数据中心服务器架构好比一个人的家,你可以很轻松地从客厅走到厨房或餐厅。 云数据中心则更像酒店,客房、餐厅和厨房位于不同的区域,会有很多道门或走廊将这些区域分隔开,你甚至得出示胸牌,才能进入不同区域。 类似的,云数据中心逐渐发展向将租户工作负责与云服务提供商软件分离,前者在CPU上运行,后者在IPU上运行。 具体而言,IPU主要处理网络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存储管理以及安全等基础设施功能,能对数据中心内的基础设施功能进行安全加速,使系统级资源管理更加智能。 此前,传统智能网卡SmartNIC主要做安全加速网络和存储基础设施,但仍受CPU来控制、管理、编程,更多用在通信服务等场景。 而IPU是SmartNIC的进化,内置CPU核,不仅能实现安全地加速任务,而且可编程,能承担控制管理任务。换句话说,借助IPU,云或通信服务提供商可以管理系统级基础设施资源的控制点,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滞留或过度使用。 在Guido看来,设计一个出色的IPU有很多挑战,其中最难的部分是获得加速器和流水线。因为它们负责做大部分工作,能够确保具有超高性能、超低延迟,特别是对大规模云提供商影响最大。 他认为,IPU适合任何拥有类似于云的数据中心的客户,除了面向大型云服务商外,预计未来会扩展到规模较小的云服务商和企业数据中心。此外,他也看到了IPU在电信公司的加速场景。 二、英特尔IPU架构的三大核心优势 Guido详细讲解了英特尔IPU架构的三大优势: 首先,IPU充当服务器的控制面,负责运行云服务提供商的软件,相当于可以把整个CPU腾出来去服务租户。更好地隔离这些功能将大大加强系统的安全性。 其次,IPU可对基础设施功能进行优化,进一步提升效率。如下图所示,Facebook研究数据显示,微服务通信开销可消耗31%~83%的CPU性能。 可以看到第一列Web应用中,83%的服务器CPU循环被用于开销,包括传输、压缩、解压缩、加密等功能。这些开销均可从CPU转移至IPU。 IPU有一些优化的存储、网络管理加速功能,而CPU不用在处理基础设施任务后,就能聚焦在处理为云服务商产生更大受益的任务上,通过更精细地分工和优化计算来大幅提高性能和能效。 最后,IPU可以管理存储流量,减少时延,并能让云数据中心实现全面的无磁盘服务器架构,进而有效利用存储容量。 由于难以预测每个租户的存储使用情况,在传统企业数据中心架构中,每台服务器通常会配备一套磁盘驱动器和固态盘,以便于应对高峰期的存储负载。 而使用IPU后,客户可以采用全面无磁盘架构,所有存储资源都由中央存储服务来提供。管理一项中央存储服务,显然要比管理数据中心数十万台服务器的存储资源容易得多。 当客户在该服务器上启动一个工作负载时,云服务提供商就在存储服务上创造一个虚拟卷。通过管理网络,云服务提供商告诉IPU根据这个虚拟卷创建一个新的NVMe固态盘。 由于这个虚拟NVMe固态盘在PCIe总线来看就像是一个常规固态盘,这一操作将支持大多数操作系统和管理程序,开箱即用。这样一来,客户就可以从这个固态盘启动。 所有网络流量都来自于这些磁盘。IPU非常聪明的地方在于,存储服务器和服务器上的工作负载之间的实际存储流量是在高速路径上进行的,这意味着不会涉及IPU或CPU上的任何CPU内核。 IPU有针对存储流量的固定流水线。在固定流水线中,从存储服务传输到服务器的数据包未被任何处理器处理,因此时延和抖动极低,性能超高。 从CPS的角度来说,就像有一个本地磁盘,但实际上是来自共享存储服务。这能够帮助云服务提供商从直连存储转到完全无磁盘架构。 三、两类IPU产品解读,由客户需求驱动产品 根据不同应用需求,英特尔提供两个系列的IPU,分别是专用ASIC IPU和基于FPGA的IPU。两者预计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共存。 全球大多数云服务提供商已部署英特尔基于FPGA的IPU平台。在美国和中国,六大云服务提供商均使用基于FPGA的IPU,同时Guido观察到他们正逐渐转向专用ASIC IPU。 相比专用芯片,FPGA的灵活性更强,但编程难度相对更高,吞吐量、功耗在一定程度上受限制。 由于当前排名前八的云都用不同的专用存储协议,云厂商如果只使用某一专有协议,选择FPGA很合理;而如果使用其他协议时,专用ASIC会是更好的选择。 在上周,英特尔刚刚发布这两类IPU新品:基于FPGA的IPU参考平台Oak Springs Canyon和其首款专用ASIC IPU Mount Evans。前者采用英特尔至强D,后者采用Arm Neoverse N1核。两款IPU产品均可使用现有普遍部署的DPDK、SPDK等软件环境进行编程。 Oak Springs Canyon是一个基于英特尔至强D处理器和英特尔Agilex FPGA构建的IPU参考平台,这种混合IPU架构能以硬件的速度进行网络管理,同时通过超高的软件灵活性可以使用户更轻松地实施控制面功能。 基于硬件的数据路径(使用FPGA的板载资源)和基于软件的控制平面(与IPU的板载处理器上的基础架构操作系统堆栈一起运行)所提供的可编程性,使得IPU具备更强大的性能表现。 Oak Springs Canyon与基于英特尔至强CPU的服务器协同工作,提供卸载2x100G工作负载所需的基础设施加速;拥有丰富的软件生态系统,并针对英特尔CPU进行了优化,同时还采用了英特尔开放FPGA堆栈,使其合作伙伴和客户能够开发定制的解决方案。该平台能够满足新兴云服务提供商对于部署100GB工作负载的需求。 Mount Evans是由英特尔与一家超大型云服务提供商联合设计和开发的ASIC产品,基本上只有作为IPU的功能,适用于超大规模云部署。 它融合了英特尔多代FPGA SmartNIC的经验,有网络子系统(图左)和计算复合体(图右)两个部分。其中网络子系统包含一个固定管线,通过这个管线的数据包是可编程的。 Mount Evans支持200Gb/s的吞吐量,可以把最多4个至强主机连接起来。云对性能的需求将推动存储、消息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等很多应用迁移到基于RDMA的协议上,而通过实现ROCEv2以及全新可靠传输技术,Mount Evans能够支持上述一系列的迁移。 它还使用扩展自英特尔傲腾技术、硬件加速的NVMe存储接口,NVMe引擎把高性能NVMe设备暴露给主机处理器,让基础设施提供商利用IPU来实施自己选择的存储协议,不管是硬件加速的NVMe-over-fabrics还是计算子系统上的自定义软件后台。 这个可编程数据包处理引擎支持虚拟交换机卸载、防火墙、测量功能等用例,在实际应用中能最高支持每秒2亿个数据包的性能,并提供Inline IPSec以保护网络上发送的每一个数据包。 Mount Evans计算复合体采用Arm NeoverseN1 Ares内核,这16个高频率内核附带由三个LPDDR4控制器支持的大型系统级缓存。Guido认为这种选择相当务实,是在评估性能、集成和功率后的最合适组合。 计算复合体与网络子系统密切结合,使得网络子系统加速器能够把系统级缓存用作最后一级缓存,以及提供两者之间高带宽、低时延连接,并能够灵活地整合硬件和软件数据包处理。 Lookaside加密与压缩引擎源自英特尔的Quick Assist技术,英特尔针对IPU使用模式对其进行了修改,其中包括对Zstandard压缩算法的支持。 结语:连推IPU新品,英特尔加速布局数据中心 随着云不断扩张,云数据中心正逐渐涌现出更多不同的专用芯片品类,包括GPU、AI芯片以及方兴未艾的IPU等都等。 近年来,除了芯片巨头纷纷入局外,IPU/DPU领域也逐渐成为芯片圈创业的热门方向。有几家创业公司已经拥有许多有趣的技术及产品。Guido相信这对所有厂商来说都是有益的。 在上周英特尔架构日的最后,英特尔CEO基辛格放言:“英特尔回来了,故事才刚刚开始。”作为与CPU、XPU并立的英特尔云战略重要支柱之一,IPU的故事同样还在序章阶段。 长远来看,云端几乎每个服务器都会有类似IPU的东西,市场前景无疑会更广阔。目前,IPU/DPU已被多家芯片巨头公认为极有可能成为未来数据中心设计的又一大战略元件,它扩展了智能网卡功能,推动云数据中心架构走向更高性能、更低成本,云服务提供商显然对此乐见其成。
闯进高通的美国主场!三星5G基带芯片拿下谷歌手机订单
编译 | 杨畅 编辑 | Panken 智东西8月26日消息,英国媒体路透社援引两名知情人士称,三星将为谷歌下一代旗舰Pixel智能手机提供5G基带芯片。这是三星5G基带芯片第一次被用到在美国销售的智能手机中。 以往谷歌历代Pixel系列都在用高通骁龙处理器,直到最新一代Pixel 6开始改用谷歌自研定制芯片Tensor,不仅如此,据传在美销售的Pixel 6系列连影响网络质量的5G基带芯片都撇开高通,改由三星供应。 这一消息令人相当惊讶。要知道,高通5G基带芯片一直是大多数品牌旗舰手机的首选,尤其主导美国智能手机市场。苹果最新智能手机iPhone 12系列以及三星在美国发售的旗舰手机,均搭载的是高通5G基带芯片。 自2017年10月高通打响面向移动设备的5G基带芯片第一枪后,英特尔、华为、联发科、三星、展锐接连推出5G基带芯片。 其中,英特尔基带芯片业务已经被苹果收购,华为的5G基带芯片主要用在自家手机产品中,三星的5G基带芯片虽然对外开放了,但仅出现在少数手机版本中。而高通无论在技术实力还是市占率方面,都要领先联发科和展锐一头。 值得一提的是,谷歌与三星在芯片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除了5G基带芯片外,谷歌Pixel 6系列搭载的自研处理器Tensor亦是由三星代工生产,采用三星5nm工艺。谷歌Pixel 6系列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发布。 不过,高通仍会为价格较低的谷歌Pixel 5A智能手机供应芯片。 截至当前,三星和谷歌均未直接回应是否正在合作开发新的Pixel智能手机。 结语:拓张市场的重要一步 国际市场调研机构TIRIAS Research首席分析师凯文·克瑞威尔(Kevin Krewell)评价道,赢得谷歌Pixel智能手机业务,让三星有了一个向更广泛的手机产业展示其芯片制造技术的大好机会,长期以来,手机产业一直对从和自己存在激烈竞争的竞争对手那里购买关键部件持谨慎态度。 而如果三星为谷歌Pixel手机提供5G基带芯片消息为真,这意味着继搭载于三星和vivo手机之后,三星5G基带芯片对外开放的版图进一步扩大。 此前无论是在实现最先进制程的芯片量产,还是推出5G基带芯片,三星都比相应赛道的竞争对手落后一步,没能占得市场先手优势。如今与谷歌Pixel系列手机的合作,或许能为三星的芯片代工和芯片设计业务发展带来新的推力。
把小米铁蛋爆改成钢铁加鲁鲁的大佬,还曾把手机改造成北京城
大家还记得前两天小米发布会上推出的机器人吧? 对,就那个叫铁蛋的家伙。 虽然铁蛋的英文名叫 CyberDog ,但光从外形上看小辣椒觉得离赛博还挺远的。 就在前两天, B 站有位叫 Ray 的模型大佬给铁蛋改造了一下。 看到改造后的样子,我觉得现在叫它 CyberDog 都算在侮辱它了。 这就来带大家观摩一下这个艺术品的诞生过程。 要达到上面这个炫酷的效果,第一步就是先把狗的零件,颜色还有整体外观全部打好手稿。 接下来,Ray 按照狗头的形状把塑料板切割好,并给狗眼部分做了凹陷处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刻线打磨之后,一个狗头就做好了。 接着 Ray 在狗嘴边缘装进去一条凹凸不平的带子,看样子应该是做要成狗牙。 就在小辣椒感叹 Ray 居然要把狗牙做这么整齐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一串“ 牙齿 ”原来是条灯带,跑马灯亮起来的一瞬间简直帅爆了。 做完狗头后,Ray 开始做铁蛋四肢连接处的盔甲。和之前一样先按照图案剪出形状,接着把它们粘合成立体的。 为了确保这些盔甲不影响铁蛋的活动,Ray 特意做了可转动的旋盖。这个过程需要多次的计算和建模,最后通过 3D 打印机打印出来。 同样其他部分的装备,Ray 也都是先按照手稿切割了出来,然后该粘合的粘合,该打孔的打孔,该抛光的抛光。 在把这些零件外观都做好之后,要做的就是上色了,没想就和画龙点睛一样,这些部位上完色后也顿时有了科技的质感。 所有零件都准备完毕,剩下的就是把这些装备拼接到铁蛋上。 看看这改造后的样子,别说 CyberDog 了,你叫它钢铁加鲁鲁都行,这不比铁蛋原始皮肤帅多了哦。 改装后的铁蛋不仅活动自如,后背的炮台也能调整方向,甚至据 Ray 介绍还可以射出水弹。 要说这位改装铁蛋的大佬 Ray,特别擅长做高达模型,曾经还获得过 21 届 “ 全日本我的渣古选拔赛 ” 世界总冠军。 冠军作品 ▼ 而他的作品中除了模型,最受大家欢迎的作品是“ 爆改手机系列 ”。 这可不是改什么手机系统或者是装个壳啥的,而是彻底把整部手机拆了重组。 比如他曾经把一台曲面屏手机改造成了北京城 ,手机里的有天坛、中央电视塔、十七孔桥,简直就是一个微缩的小世界。 要知道,上面所有建筑物的原材料都只取自于这台手机。 最开始,Ray 先把手机后壳拆开,然后把螺丝一个个卸下来。 不过和我们平时换个电池时的拆机不同,他可以说是把整个手机完完全全“ 肢解 ”了。 拆解后是这样的,大家感受下这稀碎的程度。 当“ 原料 ”准备好后,Ray 需要地标建筑的照片先打好手稿。 接着,他又开始更精细的拆解。 把散热铜箔拉卷后做成天坛屋顶,再把一些小辣椒不认识的电子元件用剪钳剪裁后做成了天坛门窗。 同样天坛基座的楼梯和栏杆也都是用各种小元件做的,小小的天坛有着亿点点的细节。。 到这里一个天坛就基本做好了,这些零件怎么都想不到自己有天还有这番待遇。。 同样,Ray 做中央电视塔时也是从手机各个部位拆下了各种电子元件,按照电视塔的大概形状组合在了一起。。 看视频的时候小辣椒心里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那些电子玩意给 Ray 拼起来后马上就不一样了。。 不光是地标建筑,Ray 为了让整个北京城更生动丰富,他在城里的各个角落都加了一点点的细节,就连中央电视塔旁边的羽毛球馆也做来了。 有塔有桥有小船,一个栩栩如生的北京城就这样做好了。 让人感到离谱的是,这个已经被肢解得稀碎的手机,它的屏幕居然还能显示图像。。。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Ray 还把这些房屋建筑做成了可收纳式。 整个北京城居然还能合上! 看到这,小辣椒才明白开头大家为什么要疯狂刷《 北京折叠 》了。。 除了北京城, Ray 曾经还把一部手机改装成机甲。 甚至是机械飞龙! 因为文章篇幅有限,就不带大家一一看制作过程了。 想必大家从前面几个作品也能看到,Ray 做的模型细节是真的拉满。 而这种精雕细琢工匠精神,几乎在他每个作品上都可以看到。 在改造铁蛋时,为了让“ CYBERDOG ”几个字更有科技感, Ray 在喷绘时巧妙地垫了一层机箱防尘网,这样英文上就有了颗粒效果。 在制作机甲时, Ray 花了很大功夫从主板上拆下一个一个很小的零件,只为了让机甲的手部关节更加真实。 还有那个获得冠军的高达模型,为了看起来更像是身经百战的英雄, Ray 也不忘记添加了一些战损元素进去。 看看这小手稳得,就是小辣椒奶奶见到了也得赞不绝口。 过硬的技术和各种精妙的细节,Ray 的作品深受网友的喜欢,很多网友表示他们愿意拿两部手机跟他换由一部手机改造的机械飞龙。
戴口罩也能解锁了!苹果Face ID大升级,还曝光了iPhone 13
编译 | 徐珊 编辑 | 云鹏 智东西8月26日消息,据爆料人士乔恩·普罗瑟(Jon Prosser)称,苹果正在测试新的Face ID硬件。当你戴着口罩时,新硬件也能完成人脸识别。 据报道,苹果还为此研发出一款新的原型机外壳,以便测试新的Face ID硬件。最新的测试表明,新的Face ID硬件可以搭配iPhone直接完成身份验证和解锁。 一、新Face ID测试让iPhone 13原型机曝光! 在连接原型机外壳后,手机可以直接用外壳上的Face ID硬件解锁。原型机的外壳中所含的Face ID硬件比我们日常在iPhone 12内看到的Face ID硬件更窄一些,并且原型机的摄像头位于左侧。 同时,乔恩·普罗瑟结合大约75个原型机的视频和图像,制作了3D渲染图来猜测原型机的模样。 ▲iPhone 13 Pro CAD绘图 他还提到,该原型机的外壳布局与他在6月份公开的iPhone 13 CAD文件中看到的布局相同。他推测原型机内部的排列方式是依照iPhone 13来打造的。这同时也侧面印证了iPhone 13的刘海设计有了细微的改变。 他认为苹果可能为了收集更多的数据,所以在测试中使用的是带有新传感器或者摄像头组合的原型机外壳,而不是还未发布的iPhone。 二、软件不行,硬件顶上,新配件解决人脸识别困境 事实上,这不是苹果第一次针对疫情时代下的Face ID进行改良了。 早在今年4月份,苹果就曾发布了一个软件解决方案,来解决当时的难题——当用户佩戴口罩时,Face ID无法识别。 但这次软件更新被人们发现一些隐私问题。因为这次的软件更新可以让用户用苹果手表来协助身份验证,但这样也能让其他人通过手表识别和解锁用户身份,造成了安全隐患。 最近的测试表明,苹果似乎已经解决了这一隐私漏洞。原型机中的Face ID可以在不借助苹果手表的情况下对iPhone进行身份验证和解锁,当然,是在用户戴着口罩的情况下。 但可惜的是,乔恩·普罗瑟并没有详细说明该硬件是如何实现这一场景的,也许下个月的发布会可以为我们揭晓这一谜底。 Face ID的测试比较复杂,因为一些测试会涉及人们戴口罩与不戴口罩时两种识别场景,还有一些测试要检验新的Face ID硬件在人们佩戴口罩、眼镜等多种配饰的情况下,人脸识别能否成功。 乔恩·普罗瑟表示苹果在室内、室外都对新的Face ID硬件进行了相当深入的测试,包括让测试者佩戴不同款式的眼镜和口罩。 结语:苹果推动人脸识别技术发展 苹果一直以来都是人脸识别的“忠实用户”,库克还曾在2017年秋季发布会上为人脸识别的安全性“代言”。 苹果也在一直推动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早在今年一月,苹果申请的新专利就曾与人脸识别有关,该专利通过启用面部特征的热映射来改进3D面部识别技术。 如今,后疫情时代的防控措施让苹果不得不根据人们生活的需要,来改善自家的Face ID。iPhone 13究竟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用户真的可以戴着口罩也能直接解锁Face ID吗,我们拭目以待。
中国科技部来了波@所有人,我有机会搞黑客帝国了?
最近,差评君被科技部的一篇通知给刷屏了。 通知的内容是相当得劲爆啊,挑重点讲,就是为了布局未来和支持一波科技创新,科技部决定向全社会征集颠覆性的技术研究方向。 与之匹配的,还有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别的不说,光看标题,是不是就有种武侠小说中 “ 广发英雄帖,集天下英雄共商大计 ” 的感觉。 而这个通知和大赛一出,相关的话题立马就登上了知乎热榜。 “ 中国科技的未来,够胆你就来! ” 大伙们也是丝毫不吝啬,纷纷现在网上分享了一波自己压箱底的 “ 颠覆性 ” 方向。 例如在知乎的相关问题 “ 下,就有网友提了 3D 芯片的点子。 “ 管你们是几纳米制程的,反正直接来个降维打击先。 ” 也有人提议研究 0 卡路里食品,虽然看起来好像没什么意义。 但是看着自己越来越大的肚腩,我只想说:我需要这种食品! 就连编辑部的同事读了这个通知之后,也立马就提出了个可控核聚变的方案。 除此之外,像是意识上传技术、脑机接口学习机,甚至是光速减缓剂等等脑洞应有尽有。 只能说要是刘慈欣来借鉴些设定,怕是立马就能写出个《 四体 》, “ 尊重梦想 ” 的王多鱼见了,也不用担心钱投不出去了。 且先不谈这些项目的可行性如何,这种网友共谈科技未来的氛围,还是让差评君挺陶醉的。 但与此同时,不少人也提出了疑问。 向全社会征集技术研究方向,而且还要有颠覆性的,这也太草率了吧,能靠谱吗?最后就怕是一场是民科的狂欢。 不会又是来了一堆骗经费的项目,弄得一地鸡毛吧? 一时间网上也是争论不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 而今天呢,差评君也想蹭蹭仅存一丝丝的新闻热度,和大伙们讲讲我的发现和看法。 首先差评君想回答的是:科技部这举措到底有什么意义,是高校和研究机构们不给力,急着找老百姓求药方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先要知道怎样的技术才是具有颠覆性的。 我在科技部主办的 “ 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 ” 官网上找到了答案。他们给出的相关例子是液晶显示、互联网、还有发光二极管。。。( 不少都是诺奖级别的 ) 简单儿说,颠覆性技术是种能够影响世界强国的更替兴衰、能推动人类文明发展的技术。 而这类技术往往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难以预测。 像是计算机、互联网这些玩意儿,别说我们局外人了。就连比尔盖茨这样的大佬,都曾没料到移动互联网的翻天覆地。 而这,也是要向全社会征集 “ 点子 ” 的原因之一,说不定能让大家跳出定式,预见一波未来。 另外,咱们国家在芯片、内燃机相关方面其实一直落后于人,在这些需要技术积累的领域弯道超车其实难于上青天,更实际的则是稳扎稳打和厚积薄发。 但颠覆性技术就不一样了,它相当于重新开了个赛道。 如果能把握住了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口,那么就能把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上,迅速缩短我们和发达国家之间的创新差距。 这也是为啥需要 “ 颠覆性技术 ” 的重要原因。 另外说起来大伙们可能不信的是,这种集中民智的做法其实老美也曾试过,而且最后收获颇多。 在美国就有个名叫 DARPA 的部门,它的全称是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这也是不少国家官方和民间科技合作的模板,像是互联网、云计算的雏形、人工智能等等技术的发展都离不开 DARPA 的支持。 同样,这个部门的宗旨就是开展那些能“ 改变游戏规则 ”的高风险、高回报项目。 别的不说,就光是在无人驾驶领域,DARPA 就挖出了不少的民间大佬。 要知道在 17 年前,不少人都觉得车没人和人无头一样,完全就是扯淡。 但 DARPA 却大手一挥,土豪一般地说到:无人驾驶这项目投了! 并且花了 100 万的奖金,办了个比赛。那些民间高手、高校里做研究的大学教授,也因此有了展现自己的舞台。 例如有位坚持用摩托车参赛的老哥 Levandowski ,就在比赛中脱颖而出,他的两轮车比不少四轮车跑得都稳。 之后的他,也选择继续深耕无人驾驶,并就成了 “ 谷歌自动驾驶 ” 项目的创始人之一。 后来“ 谷歌自动驾驶 ” 也改名为了 Waymo ,如今的估值高达 300 多亿美元,成为了该领域的领头羊。 本来参赛只想推销自家音响的 Velodyne ,也在 DARPA 挑战赛中看到了无人驾驶的未来,并开始钻研激光雷达传感器业务。 而当年的那个音响品牌 Velodyne 也成功转型,并在去年成功上市,成为了世界激光雷达第一股。Velodyne 也成为了世界顶级的激光雷达公司之一。 有趣的是,当年他们参加 DARPA 赛事时的队名也是骚气十足,名叫“ 爸爸队 ”。 毫不谦虚地说,是 DARPA 挑战赛开启了无人驾驶的新时代。 同样,在无人机、商业航天等领域, DARPA 也是积极投资民间高手,扶一把那些有前途的项目。 要知道科技创新从提出,到真正地走向产业化之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其中大多数的项目都会死在这条路上,这个从科研到产业化之间的鸿沟也被叫做 “ 死亡之谷 ” 。 比如说 2008 年前后 SpaceX ,就险些跌入谷底。 当时 SpaceX 的自研火箭接连三次发射失败, 更糟糕的是,它还一同报销了 NASA 和美国空军的三颗卫星。 同样,当时全世界也没多少人看好 SpaceX,波音甚至还嘲笑过 SpaceX 的火箭是用自行车零件做的,一飞就散。 为研发投入了 1 亿多美元的马斯克,也已经快被 SpaceX 榨干。当时的 SpaceX 几乎可以用“ 弹尽粮绝 ”这四个字来形容。 虽然 SpaceX 弄坏了自己的卫星,但 DARPA 却好像满不在乎,选择接着往 SpaceX 嘴里喂饭。 2008 年底,DARPA 和 NASA 等部门就继续给 SpaceX 送去高达 16 亿美元订单。 后来,SpaceX 也正靠这笔雪中送炭的订单跨过了 “ 死亡之谷 ” 。 如今的 SpaceX 也从之前的危急存亡,成长成了估值高达 700 多亿美元的商业航空巨头。 当然啦,作为渣男的 DARPA 在当时其实也找了备胎,同时也支持了一波和 SpaceX 不同技术方向的商业航空公司 AirLaunch。 只不过后来 AirLaunch 并没多大浪花,项目在也在几年前正式停止。 再回头看这次科技部给出的通知中,也表示符合条件的可行建议会被纳入库,相关的部门也会给予支持,好在跌入个凶多吉少的死亡谷时拉上一把。 而与之相匹配的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也多少是在挖掘来自民间的高手们。 最后差评君想说的是,不少人所担心的 “ 民科狂欢 ” 应该还是有些多虑了,因为想要完成一份有意义的提案,其实门槛还挺高的。 因为虽然说是向全社会开放,但是主要还是面向来自全社会的各大单位和科研人员。 毕竟,总不能一点相关知识都不懂,直接就用键盘和脑洞改变世界吧。 差评君还研究了一下,不同于在网上发帖吹水,你还需要填写一份名叫 “ 颠覆性技术研发方向建议征集信息表 ” 的表格,才能完成征集任务。 光是至少要填五六千字的表格,相信已经能劝退不少的口嗨者了。 但总得来说,虽然还是有些门槛,对于那些真正有些干货的人来说,填这些玩意应该还是轻而易举的吧。 当然啦,除了缺乏科学常识的 “ 民科 ” 之外,也还需要担心一波那些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江湖骗子们。 要是所谓的 “ 颠覆性技术方向中 ” 都是熟鸡蛋返生、水变油、汉芯之类的项目,那就真的会让全世界笑话了。 最后,差评君想说那些有能力企业和个人,要是你手中有 “ 颠覆性的技术研究方向 ” 的话,可前往国家公共服务平台https : //service.most.gov.cn/ 填一波表格。( 要是只有差评君的水平,那还是别去添乱了 ) 毕竟国家的科技发展重担,已经落到我们这代人的肩上了。
报道称苹果计划上调iPhone 13售价 以应对增加的芯片成本
据DigiTimes报道,苹果公司或计划上调即将推出的iPhone 13系列的售价,以此来应对其主要芯片供应商台积电的芯片生产成本的增加。根据该报告,台积电正计划增加其芯片生产成本,影响到包括苹果在内的几个客户。据报道,台积电希望为其“先进和成熟的工艺技术”增加多达20%的成本。新的变化预计将在明年1月开始生效。 据报道,台积电已经通知客户,其先进和成熟工艺技术的价格将增加多达20%,新价格将从2022年1月开始生效。价格调整也将针对计划于12月开始交付的订单。 消息人士指出,对于台积电先进的7nm以下工艺技术,报价将上涨3%-10%。消息人士指出,苹果公司是台积电的最大客户,其订单占该公司晶圆总收入的20%以上,将经历3%-5%的价格上涨。 据报道,作为补偿成本增加的一种方式,苹果公司正着眼于上调即将推出的iPhone 13系列的售价,以“减轻成本上升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观察人士称,在面临生产成本上升的同时,品牌供应商可能最终将成本转嫁给终端市场的客户。 据市场人士称,苹果很可能为其即将推出的iPhone和其他系列设定更高的价格。多个笔记本品牌供应商,今年到目前为止已经将价格上调5-10%,他们继续探索如何减轻成本上升对其利润的影响。 苹果今年为iPhone 13准备了一些相当大的改进,包括专门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像师设计的功能。在即将上市的高端机型上,据传苹果将增加对ProRes视频和人像模式视频的支持。苹果可能将这两项功能视为提高其最高档iPhone手机价格的理由。 预计苹果将在几周后召开秋季新品发布会,包括宣布iPhone 13系列和Apple Watch Series 7等。
苹果新机包装贴纸曝光:确定为iPhone 13、中国组装生产
近期,多方消息都透露苹果将于9月14日召开新品发布会,推出多款新一代产品,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新iPhone手机。 不过,此前曾传闻出新机命名在iPhone 13和iPhone 12s之间做出选择,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传出,现在终于可以确定了。 今天上午,有网友曝光了疑似新iPhone的包装贴纸,其中赫然显示该机命名为iPhone 13,这就意味着此次新机将被归为iPhone 13系列,同时下方还标注着该机由苹果加州设计,并在中国组装生产。 至此,iPhone 13的命名终于清晰,此前消息称该系列依然会推出4款机型,分别是iPhone 13 mini、iPhone 13、iPhone 13 Pro、iPhone 13 Pro Max。 从目前曝光的信息来看,iPhone 13这次终于在外观上带来了一些堪称巨变的设计,将全系配备小刘海显示屏,这也是苹果四年来首次将刘海区域缩小,将带来更大的屏占比,视觉效果有效提升,屏幕尺寸则依然维持前代的5.4/6.1/6.7三种。 更重要的是,此前供应链消息称,iPhone 13系列的高配版将首次引入高刷屏,并且会搭载三星提供的LTPO屏幕,能支持1-120Hz的智能刷新率切换,不仅更加流畅顺滑,还能更加省电。 配置方面,iPhone 13全系都将升级为最新的自研A15仿生芯片,此前消息称该芯片依然采用5nm工艺,但是却升级了台积电第二代5nm工艺,将会有效提升能效比,同时5G性能也将进一步提升。
中国移动:最佳5G旗舰芯片 是它!
雷科技数码3C组 编辑丨一位天明 尽管在不久前的华为P50 Pro的评测中,我又一次否认了现阶段5G网络在消费领域的价值,同时还大胆推测道「明年上半年依旧会是4G的天下」,但对于竞争尤为激烈的智能手机市场来说,5G始终是手机品牌抢占未来市场先机的最好机会,5G手机也依旧是大多数消费者选购手机时的第一选择。 相信这也是中国移动在《中国移动2021年智能硬件质量报告》中将5G芯片单独列作专题进行测试的原因。就像大多数运营商一样,中国移动智能硬件测试中心每年都会根据专业的方式对当年主流移动终端进行测试。 不同于一般自媒体的评测或体验,运营商的测试在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下,通常可以专业且量化地展现出终端与芯片的综合实力。前不久中国移动就发布了2021年的第一版质量报告,就让我们在中国移动的测试报告中,看看今年的5G芯片与手机表现究竟如何。 01 5G芯片专题 首先是5G芯片专题。由于5G芯片的性能表现将直接影响手机在5G网络下的整体表现,同时奠定了用户5G体验的上限,5G芯片的性能表现对5G手机来说尤为重要。 虽然说我们平时更关心的是5G手机整体的信号表现,但手机信号好不好、网速快不快表现不仅取决于5G芯片数据吞吐表现,同时也取决于手机的天线设计。 为了减少除了5G芯片以外的因素影响测试结果,实验室采用了共外接天线的方式测试芯片的吞吐性能。 结果显示无论在下行(接收)还是在上行(发送)环节中,高通骁龙888芯片的表现都要优于天玑1200和三星Exynos1080。其中三款芯片在下行测试中的结果较为接近,最大性能差距仅为10%。 但在上行测试中,天玑1200的性能表现与其余两款芯片差异较为明显。 这虽然不会对用户的下载带来影响,但考虑到5G网络的潜在应用场景对数据双向传输都有一定的要求,这样的表现可能会成为手机的短板。 虽然现在打电话发短信的场景已不常见,但通话质量始终是评判手机与手机芯片的指标。过去通话使用的是2G网络,受网络限制,通话质量不算太好。VoLTE技术的出现让通话数据可以在LTE网络上传输,更高的传输速率让高清通话成为现实。与VoLTE相对应的是5G网络下的EPS Fallback方案, 在移动的通话测试中,三款芯片的语音性能表现良好,其中天玑1200表现最为稳定。 至于大家关注的5G芯片功耗问题,在测试中天玑1200表现最为出色,三星Exynos1080在所有测试环节都以最高的功耗垫底,坐实了Exynos1080功耗高的问题。虽然看起来差距不大,但不同芯片的功耗差距将直接体现在手机在日常使用中,我们平时说的5G更耗电,就与芯片功耗息息相关。 02 用起来其实差别不大 除了5G芯片的对比外,《质量报告》中也给出了针对多品牌多价位手机产品的硬件对比。而在这些基于具体硬件的硬件对比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测试将手机以价格为基准,分类了2500元以下、2500-3500元、3500-4500元与4500元以上这四个价格区间,而在整体评分中,即使是最高与最低价的手机对比,两者的差距其实也并不明显,更有高价位的手机分数还不如低价手机的现象出现。 总的来说,「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对智能手机来说不一定适用。 手机的发热测试也同样出乎大家意料。一般来说,旗舰手机由于配置更高,发热相对会更加严重,这也导致手机发热情况已经是我们挑选手机时的重要指标。但在测试报告中,8款4500元以上的手机在游戏时发热情况都大致相同,彼此之间并没有太大差异。 品牌粉丝尤其关注的刷新率也是同样的情况,报告表示: 在60Hz、90Hz、与120Hz刷新率情况下所有手机均未出现卡帧情况,厂商优化均很好。 03 新时代下评判手机的新标准 在《质量报告》中,我们也找到了一些过去大家并不在意,但现在至关重要的评价维度,比如MIUI用户最关心的整机稳定性与三星用户最重视的系统易用性。 这种脱离了功能的范畴,基于手机整体使用感受的评判项目也不仅是手机行业进化的证明,同时也记录着从功能手机到智能手机的演变史。 在20年前,我们评判一台手机的好坏,无非就是信号质量、铃声大小、通话音质和续航时间。有经历过那段时间的朋友一定还记得以前买手机验机时一定要插卡打个电话,买台手机得在店里呆上一两个小时。 但伴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手机的作用不再局限于手机在品牌中内置的功能。应用市场的出现让手机有了「扩展」的能力,也释放了手机作为智能设备的无限可能。 除了手机进化的大方向外,《质量报告》也向我们揭示了手机行业当前遇到的问题:同质化。 在针对具体硬件的评分环节中,无论是2500元以下的入门手机,还是4500元以上的旗舰手机,它们在各项测试中的表现虽有差距,但大体上都处于同样的水平。这样的结果不仅与手机品牌在发布会上的宣传相悖,同时也有违了用户对手机品牌的期待。 用户之所以主动选择某品牌的手机,自然是认可这个品牌的产品特点,比如出色的相机、续航、信号或性价比。 但同质化的手机市场抹平了不同品牌之间手机在硬件上的差异,软件将成为手机品牌未来的主战场。 另一方面,《质量报告》中来联发科天玑1200芯片出色的表现彰显着联发科5G芯片的竞争力。在4G时代,高端处理器从来都是高通的天下,产品定位的差异化让联发科难以从「入门」芯片冲抽身。即使联发科在后来拿出了不错的8核芯片,依旧难以撼动高通8系芯片的统治地位。 但在5G时代,联发科抓住了高通骁龙与苹果A14的空档,凭借工艺的优势实现了产品飞跃。同时联发科5G芯片的性价比也同样让5G技术有了更大的覆盖面。 可以说5G给了联发科超车的机会,而联发科为5G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 尽管我们认为《质量报告》中关于5G的部分不足挂齿,毕竟现在还没有必须使用5G的场景。但考虑到手机行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5G发展的土壤必将孕育出属于5G时代的应用场景。到那个时候,5G自然可以摆脱「徒增功耗」的骂名,展现真正的实力。
苹果iPhone 13/13 Pro屏幕贴膜曝光 进一步证实刘海缩小
据此前的爆料消息,关于苹果iPhone 13系列最靠谱的传言就是其刘海将会变小。最近,海外网友进一步晒出了iPhone 13系列的屏幕贴膜,似乎也证实了这点。 从图片中可以看到,iPhone 13/13 Pro两款机型将依然采用 6.1英寸屏幕,和12/12Pro一样,并且依然将采用刘海全面屏设计,但是刘海面积明显缩小了,而且听筒也做成了隐藏式的,为 Face ID 腾出更多内部空间,这也是苹果四年来首次对屏幕做出改变。另外,机身和iPhone 12系列一样,也是直角边框。 另外,关于新iPhone的屏幕方面,不少消息表示,将采用三星的120Hz LTPO OLED面板,支持120Hz自适应刷新率,并带来智能调节屏幕刷新率功能,可根据屏幕内容实现1-120Hz之间自动切换。 除此之外,结合此前的相关爆料,该机将后置双摄/三摄相机模组,Pro版将配备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且该机模组的尺寸和厚度均有所增加。 相机方面,镜头规格也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将配备全新的超广角镜头,从5P(f/2.4),定焦(FF)升级到6P(f/1.8),自动对焦(AF)。颜色方面,苹果iPhone 13/Pro系列预计有8款配色,除了经典的黑白外,还有新增的日落金、玫瑰金的配色,以及粉色、绿色、紫色和红色。 此前根据Wedbush分析师Daniel Ives在一份投资者报告中表示,苹果公司将在9月第三周发布iPhone 13系列,高端的Pro机型将提供1TB存储版本。根据惯例的周二召开推测,秋季新品发布会将会在9月17日左右正式登场。
三星新Exynos处理器的图形性能将超越苹果iPhone
Exynos是三星自研的处理器,每一代搭载其平台的产品都具备当时旗舰级的性能。对于手机性能的极致探索,Exynos从未停止过其步伐,从三星Galaxy S2双核的Exynos 4210到三星Galaxy Note2四核的Exynos 4412,在性能、功耗和温度上都有非常好的平衡,得到了当时的广泛认可,在历代的旗舰处理器之争中,Exynos系列都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常胜将军。 在今年的台北电脑展上,AMD CEO苏丰姿宣布,RDNA2架构的GPU将进军智能手机市场,采用该架构设计的GPU将会有非常强悍的性能表现,而三星Exynos 2200将会是首批应用AMD GPU的芯片。以往,安卓手机的CPU和GPU性能相比的iPhone还是有不小的差距,随着相关手机芯片厂商的不断发力,在CPU性能上已经接近同代的苹果处理器了。那么在GPU上,安卓手机将会采取怎样的方式与iPhone一战呢? 近日,根据韩国网站Clien爆料,三星Exynos 2200的GPU代号为“Voyager”,它集成了6CU共384个流处理器,显存频率高达1.31GHz。在显卡跑分上远高于苹果A14,但是与M1芯片还有一定差距。 此前已有媒体曝光了Exynos 2200的早期样品在GFXBench上的跑分,下面看一下跑分结果吧。 在运行GFXBenchGPU测试中,三星Exynos 2200曼哈顿3.1、常规阿兹特克、高级阿兹特克三个项目的成绩分别为181.8FPS、138.25FPS和58FPS,而苹果的iPhone 12 Pro的成绩分别为146.4FPS、79.8FPS和30.5FPS。可以看出,在RDNA2架构GPU的加持下,表现十分迅猛。 据悉,RDNA2架构将支持光线追踪和VRS技术。光线追踪是在近年游戏显卡上的一个非常火爆的技术,能实现更为逼真的阴影和反射效果,带来相似于人眼所见的真实场景,能很好的提升游戏体验。当然,光线追踪技术的更好施展,需要搭载专门的光追核心,对GPU性能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了。 而VRS技术,就是屏幕可变分辨率技术。该项技术允许着色器程序将多个相近颜色的像素合并为一个进行着色,在不影响画面的观感下,将游戏整体中的总像素量大幅减少,以减轻CPU的工作量,使续航最大化,CPU的减负使帧率进一步提升,让玩家的游戏体验更好。 在AMD的黑科技下,两种高端技术得以同时出现在智能手机上,而三星下一代旗舰平台Exynos 2200将采用4nm的设计,并会集成该特性的RDNA2架构GPU,相较于上一代的升级幅度应该有较大的惊喜。 其实,采用RDNA架构的产品,如微软Xbox Series X/S、索尼PS5系列等,GPU表现是相当不错的。据悉,三星官方表示对 AMD RDNA2架构的GPU性能表示十分满意,Exynos 2200芯片有望在今年晚些时候正式亮相。在同代处理器的综合性能被苹果制霸的局面下,如果Exynos 2200的量产版本能继续提升,那么该平台有望代表安卓阵营处理器首次在GPU性能方面超越苹果A系列处理器,成就一代逆袭的神话。
湿手也能解锁手机?超声波指纹到底何时能普及
指纹解锁手机、指纹支付,相信大家已经不再陌生。从此前热门的电容识别,到后来的光学识别,指纹识别也在不断的改进中。要说电容式指纹识别,相信不少小伙伴都不陌生,从iPhone 5S到iPhone 8系列,一直采用这种指纹识别方式,安卓阵营更是数不胜数。 而这之后,苹果阵营转向了FaceID技术,使用了人脸识别,而安卓阵营这边,则逐渐升级到了屏下光学指纹识别。而屏下指纹识别不占用边框空间,在识别面积上比侧面电容式指纹识别更好而成为主流设计。不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信不少小伙伴都发现了,这两种指纹识别,都都湿手不能解锁的情况出现。这是因为两种指纹识别技术,都非常容易被水影响识别准确率。 不过,还有一种指纹识别技术,可以应对这种情况,那就是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利用声波直接穿过皮肤表层,获取更加准确的数据,并且不会受汗水、护手霜等困扰。不过,此前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产品较少,并且早期也有些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得到改进。而最近,iQOO 8系列搭载了超声波3D广域指纹识别,带来了体验的提升。不过,这么好的功能,何时能够普及呢?目前主要的困难有这三个方面。 一、超声波指纹识别成本高昂 首当其冲的,就是成本问题。即使目前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在成本方面已经有所下降,但仍然高出光学指纹传感器不少。而超声波指纹识别在面积上更是决定了成本,像iQOO 8 Pro上所搭载的超声波3D广域指纹识别,在成本上造成短时间内难以下放到中低端产品中。 二、更换贴膜等影响有待考究 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大面积使用超声波指纹,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存在很多“心理芥蒂”。其中就要说到此前超声波指纹传感器存在的使用问题——对贴膜的要求较高。 此前,三星Galaxy S10系列就曾采用超声波指纹识别传感器,但由于会影响识别, Galaxy S10系列机型附赠了原厂屏幕保护膜,并且如果更换普通钢化膜后,由于厚度原因,超声波指纹识别无法正常工作。而即使是软膜,但因为不是官方贴膜,还是出现了指纹录入了贴膜纹理的情况出现。目前,iQOO 8 Pro能否解决这一问题仍需要考究,但超声波指纹识别对于贴膜的要求,让用户无法自由的选择贴膜,也成为消费者心中的“心理芥蒂”。 三、供应商单一产量难以普及 而要说到阻碍超声波指纹识别普及,还有一个方面,那就是供应链的相关问题。目前,市面上采用的超声波指纹识别均为高通的解决方案。也就是说,目前在超声波指纹识别的供应链方案中,只有高通一家可用。而光学指纹识别方案,有着汇顶、思立微、神盾、箩箕等多家厂商。 也就是说,即使超声波指纹识别成本下降,也难以普及到中低端走量的产品线中,这主要取决于高通是否能够满足中低端产品动辄百万、千万级别的销量。不过,在高端机型上,这一问题将会得到缓解。 目前,市面上可以选择的超声波指纹识别产品也比较少,除了iQOO 8 Pro外,还有三星Galaxy S21 Ultra 5G、魅族 18 Pro可以选择。 目前来看,超声波3D广域指纹识别在体验上确实非常不错,但在短时间之内,可能难以普及的中低端产品中。需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泛用性以及需要更多厂商布局来缓解供应压力。
小鹏汽车Q2净亏损11.9亿元同比扩大 交付1.7万辆汽车
图注:小鹏汽车CEO何小鹏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6日消息,小鹏汽车公司(NYSE: XPEV, HKEX: 9868)今天发布了截至6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二季度未经审计财报。财报显示,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计算,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37.613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5.8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908亿元增长536.7%;归属于小鹏汽车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946亿元(约合1.8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1.415亿元扩大4.7%。 雅虎财经汇总的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二季度营收超出分析师一致预期,但调整后的每股摊薄亏损不及预期,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逾1%。 股价表现: 小鹏汽车股价盘前下跌1.10% 小鹏汽车周三在纽交所的开盘价为40.39美元。截至周三收盘,小鹏汽车股价上涨0.32美元,报收于40.87美元,涨幅为0.79%。截至美国东部时间周四6:20分(北京时间周四18:20分),小鹏汽车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0.45美元至40.42美元,跌幅为1.10%。过去52周,小鹏汽车股价最高为74.49美元,最低为17.11美元。 第二季度运营要点: ——共交付17,398辆汽车,较上年同期的3228辆增长439%,较第一季度的13,340辆增长30.4%; ——交付11,522辆P7车型,较第一季度的7974辆增长44.5%;在第二季度交付的P7中,97%支持XPILOT 2.5或XPILOT 3.0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今年7月,小鹏汽车交付8040辆汽车,同比增长228%。截至2021年7月31日,小鹏汽车今年累计交付38,778辆汽车,同比增长388%; ——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实体销售与服务网络包括220家销售网点和64家服务网点,覆盖74个城市; ——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品牌的超充站增至231座,覆盖65个城市。 第二季度财务业绩: ——总营收为37.613亿元(约合5.82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908亿元增长536.7%,较第一季度的29.509亿元增长27.5%; ·汽车销售收入为35.844亿元(约合5.55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5.411亿元增长562.4%,较第一季度的28.103亿元增长27.5%; ·服务和其他业务收入为1.769亿元(约合274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970万元增长256.2%,较第一季度的1.406亿元增长25.8%; ——销售成本为33.127亿元(约合5.13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6.070亿元增长445.7%,较第一季度的26.211亿元增长26.4%; ——毛利率为11.9%,上年同期为-2.7%,第一季度为11.2%;汽车销售毛利率为11.0%,上年同期为-5.6%,第一季度为10.1%; ——研发费用为8.635亿元(约合1.337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198亿元增长170.0%,较第一季度的5.351亿元增长61.4%; ——销售、总务以及行政管理费用为10.308亿元(约合1.59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4.771亿元增长116.0%,较第一季度的7.208亿元增长43.0%; ——营业亏损14.432亿元(约合2.23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营业亏损7.791亿元扩大85.2%,较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9.039亿元扩大59.7%;亏损的同比、环比扩大主要源于上述营业费用的增加;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剔除股权激励支出,营业亏损13.450亿元(约合2.083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营业亏损7.791亿元扩大72.6%,较第一季度的营业亏损8.137亿元扩大65.3%; ——净亏损为11.946亿元(约合1.8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460亿元扩大718.2%,较第一季度的净亏损7.866亿元扩大51.9%;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剔除股权激励支出、与优先股赎回权相关的衍生负债公允价值变化,净亏损为10.964亿元(约合1.69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7.695亿元扩大42.5%,较第一季度的净亏损6.963亿元扩大57.5%; ——归属于小鹏汽车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1.946亿元(约合1.850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11.415亿元扩大4.7%,较第一季度的净亏损7.866亿元扩大51.9%; ——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剔除股权激励支出,与优先股赎回权相关的衍生负债公允价值变化,优先股赎回价值增值,归属于小鹏汽车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0.964亿元(约合1.698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净亏损7.695亿元扩大42.5%,较第一季度的净亏损6.963亿元扩大57.5%; ——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基本和摊薄净亏损为1.50元(约合0.23美元),较上年同期的每股ADS摊薄净亏损6.29元收窄76.2%,较第一季度的每股ADS摊薄净亏损0.99元扩大51.5%;按照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每股ADS基本和摊薄净亏损为1.38元(约合0.21美元),较上年同期的每股ADS摊薄净亏损4.24元收窄67.5%,较第一季度的每股ADS摊薄净亏损0.88元扩大56.8%;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现金、现金等价物、受限资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总额为328.712亿元(约合50.911亿美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时为353.421亿元。 第三季度展望: ——汽车交付量预计介于2.15万辆至2.25万辆之间,同比增长大约150.6%至162.3%; ——总营收预计介于48亿元至5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大约141.2%至151.3%。(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