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公安部:9月1日起 驾驶证电子化等4项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全国分批推行
为进一步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扩大改革措施覆盖面,经部分省市试点推行,9月1日起,驾驶证电子化、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等4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便利措施将在全国分批推行。 北京等28个城市推行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 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北京、长春、南宁等28个城市推广应用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交管12123”APP发放电子驾驶证,电子驾驶证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办理交管业务、接受执法检查时出示使用,并拓展客货运输、汽车租赁、保险购置等社会应用场景,为驾驶人提供在线“亮证”“亮码”服务,进一步简化办事手续资料,提升证件使用便捷度,更好便利群众办事出行。此后,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分阶段实施。 石家庄等218个城市推行二手车异地交易登记。 经商商务部、国家税务总局,在天津、太原、沈阳、上海等20个城市试点推行小型非营运载客汽车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基础上,北京、石家庄、济南等218个城市推广应用,其中,山西、广东、广西等10个省(区)全省推行。对二手车需要在异地交易的,实行二手车交易登记一地办理、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实现二手车全国范围内跨省跨市异地交易登记,无需两地往返,更好促进二手车流通。 天津等70个城市推行网上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 在南京、南昌、海口、乌鲁木齐4个城市试点货车所有人或者驾驶人通过“交管12123”APP申请电子通行码基础上,天津、济南、昆明等70个城市推广应用“交管12123”APP核发货车电子通行码,进一步简化申请手续,减少纸质材料和来回往返,助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河北等14个省(市)推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网上查阅。 在上海、江苏、山东、广东、重庆、四川6个省(市)试点证据材料网上查阅基础上,再增加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海南8个省(市)推广应用。当事人在收到交通事故认定书或者事故证明后,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交管12123”APP查阅、复制交通事故现场图、勘查笔录、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实现“现场查阅”扩展到“网上查阅”,为当事人提供更多查询渠道和便利。 6月1日,公安部推出实施“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安交管12项便利措施”,机动车驾驶证电子化等便利措施试点实施以来,已惠及1亿人次,减少群众企业办事费用17亿元,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简政放权更深化 ,195万名群众通过“交管12123”APP领取电子驾驶证;169万名新考领驾驶证人员享受到驾考便利;1200多个市(县)划定3.9万条允许夜间、周末、假期停车路段,为280多万辆车提供停车便利;53个地市、226个县对全城24小时禁止货车通行政策进行了调整,全部取消了24小时货车全城禁行规定,有效缓解了货车进城难问题。 定制化服务更精准 ,4000多名老年人由亲友通过“交管12123”APP网上代办车驾管业务,享受智能化服务便捷性;5200多名退役军人持军队和武警部队驾驶证便捷换领地方驾驶证,驾龄连续计算,更好保障退役军人就业创业。 “互联网+”服务更贴心 ,2.5万名车主在车辆转入地直接办理交易登记手续,实现二手车交易登记“跨省通办”;153万名车主快捷办理机动车抵押登记业务;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在线核查全国全面推行,减少资料手续3700多万份;为群众提供线上查阅、复制交通事故现场图、鉴定意见等证据材料服务1万多次。 为确保4项改革措施在更多地区顺利推广,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制定配套方案,专题会议部署,组织升级系统,紧盯落地落实,确保改革取得惠民利企实效。各地公安交管部门高度重视,全力以赴抓落实,细化方案、分解任务、倒排工期,确保各项措施准备到位、保障到位、落实到位。下一步,将在全国尽快推广应用,实现简政减证全推广,便民惠民全覆盖。 责编:胡敏
发力权益资产配置 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冲刺”
资管新规过渡期将于今年年底结束,银行理财市场的净值化转型已进入冲刺阶段,非净值型理财产品正加速退场。分析人士表示,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无制度障碍。银行理财将以净值化转型为重要契机,发力权益类等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多样化配置需求。 净值化转型加快推进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日前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21年)》称,在资管新规与理财新规确定的监管格局下,银行理财积极调整发展理念与方向,非净值型理财产品加速退场,整改进展符合预期。 报告显示,截至6月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0.3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7.18%,同比增长51.06%;净值型产品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9.03%,较年初上升11.75个百分点。 随着“存量整改”接近尾声,多家银行及理财子公司净值化转型取得显著进展。例如,华东某农商行整改完成度超90%、某股份行理财子公司和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符合资管新规的新产品占比逾80%。另有某国有大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进度已超过报送监管部门的整改计划。 规模较大的银行、位于经济发达地区的银行整改完成度普遍较高,而一些中西部中小银行完成度处在30%至40%的阶段。若从全局看,专家认为,2021年底前绝大部分银行可以完成整改。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认为,部分小型银行转型面临一定压力,其低风险偏好的存量客户多、对接资产处置难度大、存量问题资产较多、资本补充压力大、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加速布局权益市场趋势显现 业内人士认为,在资管新规倒逼银行理财打破刚兑、加速净值化转型背景下,银行理财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已无制度障碍。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广泛,包括股票、未上市股权等。 虽然目前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仍以固收类资产为主,但行业试水或加速布局权益市场的趋势逐步显现。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表示,银行理财子公司将与其他资管机构同台竞技,逐步完善产品体系,加快权益类产品配置,提高核心竞争力。 “银行理财应以净值化转型为重要契机,探索进一步丰富理财产品线,除配置固收类资产外,会渐进式开展权益类资产配置,满足投资者多元化配置需求。”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 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售权益类产品明显升温,共发售8只权益类产品,相比2020年的3只和2019年的1只显著增加。 除权益类产品外,银行理财子公司还通过发行FOF产品间接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截至8月19日,处于存续状态、名称含“FOF”字样的银行理财产品有163款,其中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134款。分析人士称,在银行理财子公司投研能力尚未完全成熟阶段,FOF成为其拓展投资边界主要方式。 不少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积极搭建权益资产投研团队及投研体系。“公司将持续提升固收投资领域的核心能力,同时积极布局权益投资、商品及金融衍生品投资和另类投资等领域。”某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增加金融工程背景研究人员以及更多经验丰富的投资经理。 “我们正加快研发绝对收益定位和相对收益定位的权益型理财产品,补强理财业务在权益投资方面的短板,打造有特色的权益系列产品。”上述负责人说。 投资者教育手段要接地气 一边是银行理财加速净值化转型,另一边则是投资者认知转变缓慢推进。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教育是一大“痛点”。 据银行业理财登记中心数据,截至6月底,银行理财投资者大多持有风险等级为三级(中)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其中持有二级(中低)风险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58.19%),持有总金额最大(占比68.61%),体现出银行理财产品的受众相对厌恶风险。 “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既有印象就是不会亏钱,一亏钱就会投诉,进而影响业务开展。”曾有银行从业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说。 某城商行理财子公司相关人士表示,在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过程中,最大难点在于客户对于净值型和长期限产品的接受度不高,对产品净值波动忍受度较差,下一步公司需在投资者教育、产品培训、营销宣传等方面投入更大力度。 “投资者经历、专业知识储备、年龄、风险偏好等方面千差万别,理财产品、资产种类差异也很大。银行需要储备更多专业人才,进行专业的投资者教育。同时,需要监管、机构、媒体等多方形成合力。”周茂华建议,投资者教育的手段要接地气,要丰富易懂,针对不同投资者采取不同方式。(黄一灵 薛瑾) 责编:张靖雯
前7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增长9.9%
经济参考报》记者19日在商务部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1至7月,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12.9亿美元,同比增长9.9%,占同期总额的18%,较上年同期上升1个百分点。在沿线国家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644.2亿美元,完成营业额452.6亿美元,分别占同期总额的52.3%、57.6%。 当天商务部还发布了我国对外投资合作情况。数据显示,前7个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06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折合628.1亿美元,同比增长4.2%)。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508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折合785.1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新签合同额797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8%(折合1232.5亿美元,同比增长1.2%)。对外劳务合作派出各类劳务人员18.4万人,7月末在外各类劳务人员60.2万人。 近日,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一带一路”贸易投资发展报告2021》(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中国已同140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6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涵盖互联互通、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社会、人文、民生、海洋等领域。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断完善多双边及区域合作机制,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扩大发展成果惠及面。 《报告》还显示,投资方面,2020年,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同比缩水35%的背景下,中国境内投资者在“一带一路”沿线的58个国家实现直接投资186.1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14%,较上年占比提升0.3个百分点;工程建设方面,2013年至2020年,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由715.7亿美元增至1414.6亿美元,年均增长10.2%;完成营业额由654亿美元增至911.2亿美元,年均增长4.9%。(王文博) 责编:张靖雯
自动驾驶狂热营销 百度带了个坏头
撰文 / AI财经社 韩什 张汤 编辑 / 杨茂 8月18日,“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Apollo自动驾驶成果被放在了首个环节展示。 现场,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邀请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二人一同坐进Apollo“汽车机器人”,李彦宏抑制不住兴奋,向撒贝宁介绍起这款车,“L5级自动驾驶能力、语音人脸的多模交互能力以及机器人自身的学习进化能力。” 李彦宏依然是发布会上最得意的人。根据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SAE)对自动驾驶等级的定义,L5是最高级别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控制权由人转移向车。但是,对于L5真正实现的时间,业界认为仍然遥远,这次大会上,李彦宏似乎急于证明他已接近这个目标。 “现在还没有一个企业敢说自己的汽车完全达到了L3(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它们还是停留在数值假设的阶段。”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AI财经社。 当李彦宏为自家“L5级自动驾驶”站台时,行业正在对几天前的一起辅助驾驶事故进行反思。8月13日,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驾驶一辆蔚来ES8,在高速路发生车祸,不幸遇难。虽然事件细节尚未厘清,但无论是家属还是蔚来官方都认同,林文钦发生事故时正在使用蔚来的NOP (Navigate on Pilot,领航辅助)功能。 事故发生后,业界开启了一轮自动驾驶技术的大讨论,反思过度营销和“美化”技术缺陷,正普遍导致驾驶者的错误认知,对风险降低警惕。 然而,行业的反思,并未影响到百度推进自动驾驶商业化的决心,它的步伐更加激进了。 “我们认为智能汽车未来会更像智能机器人,能移动,懂交流,会学习。”本届世界大会上,李彦宏指出,自动驾驶技术的商业化,是汽车进化为机器人的基础。他还提出,“自动驾驶下半场的角逐已经开启。” 但现实真的如同他说的那样吗? 百度自动驾驶狂热营销 8月18日一早,当李彦宏提出百度汽车机器人概念和特点之一是具备“L5级自动驾驶能力,不仅无需人类驾驶,而且比人类驾驶更安全”等描述时,百度某官方沟通群中,有人质问“蔚来车主遭遇不幸尸骨未寒,这边就宣传L5级自动驾驶不太好吧?”,但这一质问并未得到百度的正面回答。 事实上,百度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激进”开始得很早。2013年百度无人车项目起步,2015年底,百度宣布正式成立自动驾驶事业部,时任百度高级副总裁的王劲担任该事业部总经理。王劲公开宣称,百度自动驾驶事业部的业务职能主要在于促进自动驾驶汽车的“技术化、产品化、商业化”,计划三年实现自动驾驶汽车商用化,五年实现量产。 为了实现王劲公布的目标,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的投入也是大手笔。从2015年起,百度每年在自动驾驶上烧掉上百亿元,李彦宏在接受采访时透露,百度仅2020年一年在自动驾驶上的研发投入就超过了200亿元。 从后续发展情况来看,王劲当初信誓旦旦的计划并没有如期实现,但这丝毫不妨碍百度在自动驾驶上的持续高调。 从2017年开始,时任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陆奇,多次出现在与自动驾驶相关的行业活动中,他把握一切机会强调百度“All in AI”的未来计划。2018年1月,陆奇在电动车百人会的年会上发言透露,百度与厦门金融合作的L4等级(全自动驾驶等级)商用车会在年内量产。 有熟悉百度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此前李彦宏并不完全认可百度将“All in AI”的提法,然而,在百度为自己贴上AI标签的数年间,公司美股股价从2013年的80美元每股、2015年最低百美元每股的区间,到2016年中已基本稳定在150美元以上,2018年5月更是超过280美元每股。 李彦宏似乎终于被说服了。2017年,李彦宏开始亲自下场为自动驾驶代言。这背后,自动驾驶被认为是AI最重要的落地场景。 就在本届百度世界大会的前几天,李彦宏在百度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给出了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成熟化的时间表。他认为随着自动驾驶技术不断改进扩大测试场景,预期到2025年,自动驾驶出租车业务的总体成本将低于传统驾驶网约车的成本。 8月18日,李彦宏在“百度世界大会2021”上当场表示:“百度Apollo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进入到规模化商业运营阶段。” 与此同时,业内却在质疑百度数据的可靠性。在今年7月举办的AI开放日活动上,百度自动驾驶产品运营部总监徐宝强对媒体介绍称,百度自动驾驶汽车目前在城市道路的成功率已经达到99.99%,综合安全性高于人类驾驶员。 但是,根据上海临港公布的示范区自动驾驶测试数据,2020年百度上传在当地的测试数据约19.6万条,在总计约383公里的测试中,百度平均每百公里需人工干预14次,显示出技术成熟度仍需提升。 言必称自动驾驶,百度带偏了行业? 就在百度“狂吹”Apollo的前几天,行业正在反思自动驾驶的过度营销。 蔚来撞车事件后,8月16日,理想汽车创始人兼CEO李想在朋友圈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前排围观发言:“人工智能不是营销话术,没有那么神奇,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坑要填,不能为了营销误导用户。” 然而对于百度来说,很难不让人怀疑,为了推广自动驾驶,有过度营销之嫌。对于社会大众来说,最深刻地认识到自动驾驶这一概念,就是李彦宏亲自演示的那一次了。 在2017年7月举行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通过视频直播,展示了一段自己乘坐公司研发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情景。视频中,李彦宏坐在副驾驶座位上,而驾驶座位没有驾驶员。他称自己刚刚上五环,正在前往会场的路上,“车处在自动驾驶的状态。” 这无疑起到了非常不好的示范作用,事后,交警对其开了罚单。但随之而来的并非是百度的反思,“李彦宏开无人车收罚单”反而成了百度对外营销无人驾驶的爆点,李彦宏曾公开表示,“如果无人驾驶的罚单已经来了,无人驾驶汽车的量产还会远吗?” 百度明白,要加速推进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同时在C端下功夫,强化用户对自动驾驶的接受度。 为推广自动驾驶业务,百度拉拢了奔驰、宝马、福特、通用、凯迪拉克、长城、奇瑞等诸多车企为其站台。从2017年至今,百度宣称已同70家车企、600余款车型达成合作。但这样的合作,并没有太多落地。 事实上,与百度同样激进的,是大洋彼岸的特斯拉。2015 年特斯拉首次发布 Autopilot 7.0 版,随后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常在社交媒体上宣扬特斯拉自动驾驶功能的安全性。 在两大巨头的宣传中,自动驾驶时代“到来”的时间点被不断提前, 此后,为了争得投资者、消费者更多的关注度,自动驾驶企业、造车公司等争相“放卫星”。 AI财经社了解到,小鹏将自己的辅助驾驶系统命名为 “自动驾驶辅助”,蔚来则命名为 “自动辅助驾驶”,蔚来新推出的 NAD 更是直接打出“自动驾驶”。传统车厂中,极狐阿尔法 S 华为 HI 版描述为 “高阶自动驾驶” ,上汽和阿里合作的智己 L7 则表述为 “完全自动驾驶辅助” 。 对于技术的进阶,各车企纷纷拿出时间表。理想在赴港上市前,提出2025年实现L4。对于智能汽车,车企已经定好发布时间,从2021年秋季开始陆续上市。这不仅是车企的竞争,也是百度、华为等科技企业的竞争。今年4月,华为发布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时,百度也立即宣布量产车有望明年亮相。 自动驾驶落地的“冲刺”已经开始。有百度Apollo员工说,公司内部都从过去的国企模式变得更有狼性了。 但问题是,自动驾驶技术真的成熟了吗? 自动驾驶仍然遥远 2016年,一名中国车主在使用特斯拉Autopilot模式驾驶时发生事故,随后,特斯拉将中国网站上的“自动驾驶”表述修改为“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五年后,相似的一幕再次发生。 对此,Waymo前首席执行官约翰•科拉菲克极其真实地表达了自动驾驶面临的挑战性。他说:“这是一项非比寻常的苦差事。这比发射火箭并将其送入绕地轨道更具挑战性,因为它必须一遍又一遍安全地完成测试。” 事实上,大部分人对自动驾驶技术难度的理解主要集中在车辆上,比如是否配备先进的传感器、算法软件等是否运行稳定,但这只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面临的一小部分问题。 “现阶段自动驾驶无法大规模商用落地,它和整个交通体系有着很大的关系,单一车辆技术先进程度与否不是决定自动驾驶成功的唯一因素,背后涉及到的是对国家交通体系的变革,而这并非5年、10年能完成。” 一位从事自动驾驶行业的人士告诉AI财经社。 诸如此类的体验评价很多,揭露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当前的自动驾驶只是在小范围半封闭的场景下运行,如果一旦放到复杂的道路环境下,消费者、路人以及车企面临的危险都将被无限放大。 比如要在道路大量安装摄像头、传感器以及其他设备,整个成本非常高昂,这并非单个企业能承受。以上海这个开放道路测试区为例,73公里的里程布置了182个路侧单元,平均下来,每公里2.5个,这还只是示范区,如果整个智慧的路布置下来,成本将非常高。 一面是技术成熟、商业化距离遥远,另一面,是资本市场的关切。百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一个长盛不衰的问题是:“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能带来收入?” 正是这一背景下,百度将此前对L4的宣传在本次世界大会上进一步进阶为L5。在18日的百度世界大会上,百度高层透露:“在未来两三年,使用百度技术的私家车就会上市。” 有投资人告诉AI财经社,智能化是吸引中国消费者最主要的点,而车企提价也要靠智能化。“未来没有智能的汽车都不好意思卖。”在百度世界大会上,有百度高层如是说。 从百度到造车公司特斯拉、理想、蔚来,在投入巨额资本研发的同时,却对自动驾驶进行过度营销,某种程度上说,这难免存在误导普通消费者的嫌疑。 不过,蔚来撞车事件后,已经引起了部分车企的反思。近日,理想、小鹏官网修改了关于辅助驾驶系统的描述,去掉了高级、自动字眼。其中,在理想汽车官微6月份发布的一条新功能宣传片中,使用名称是“理想AD高级辅助驾驶系统”,目前官网显示为“理想AD辅助驾驶系统”。 事实上,虽然自动驾驶普遍被认为是汽车行业的未来,但现阶段它的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离真正的大规模商用落地还有很长的路。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AI财经社,“无论是智能网联还是自动驾驶,还远远达不到高度市场化、量产商业化程度。”
玉佛寺真的给饿了么投过10万天使轮吗?玉佛寺回应来了
东方网记者柏可林8月24日报道:近日,网上有认发布消息称,玉佛寺曾对饿了么投过10万元天使投资,引发大家关注。今天,玉佛寺回应:玉佛寺从未参与过任何天使投资。 这则传闻起源于一位网友的发文,该网友称:昨天和上海一个蛮有名气的寺庙的居士聊天,听说现在寺庙的香火大不如前。“以前每年一出手捐几十上百万的中小企业主,近两年好多都不见了。”居士还说,这个寺庙里正在策划推一个纾困方案,就是对以前曾经捐赠过寺庙的施主,如果企业不幸濒临绝境,那么可以由寺庙把以前的捐赠一次性返还企业,解燃眉之急。随后,一名创投公司的董事总经理转了上述消息并表示:“上海的寺庙确实靠谱,当年饿了么最早就是拿的玉佛寺的10万元的天使投资。” 对此,上海玉佛禅寺回应该传闻不实。据介绍,2009年玉佛禅寺联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市教委和团市委,四家单位共同启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玉佛禅寺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项目,旨在扶持有志创业的上海普通高校全日制毕业生、外地普通高校的上海生源全日制毕业生。其中,饿了么是该创业基金2009年的资助项目。 截至2020年,“玉佛禅寺觉群大学生创业基金”已累计资助创业项目200余个。玉佛禅寺强调,“从未参与过任何天使投资。”
上万人在线“云钓鱼”,年轻人的“新氪金游戏”
钓鱼,从来被定义为中老年男人喜爱的运动。 中老年,是因为门槛低,适合年龄层广,相比于其他运动对身体素质没有很高的要求。 男人,是因为钓鱼本身自带狩猎属性,可以激发男人的天性,且奖励多变,非常类似于拆盲盒的心理。 不论是郑板桥的“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鱼竿”,还是陆游的“幽寻自笑本无事,羽扇筇枝上钓船”,从古至今钓鱼都是一项自在和逍遥的活动。 如今边钓鱼边写诗的人少了,互联网的发展,让钓鱼这项活动打破年龄和行业壁垒,悄悄发生了变化... 谁在吸引年轻人? 从去年开始,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开始出现钓鱼类的视频。现在随便一个平台搜#钓鱼,累计观看量和人气都十分惊人。根据2020抖音数据报告来看,#钓鱼,已经成为用户最爱的休闲运动没有之一。 图源:2020抖音数据报告 根据抖音发布的《2020抖音数据报告》显示,钓鱼相关视频获赞总量超过8亿次,全平台“#钓鱼”话题播放量700亿次。 这也意味着,一批钓鱼达人在短视频平台的崛起。比如中国钓鱼运动协会技术推广总教练邓刚,抖音账号:天元邓刚,从2019年10月的第一条视频至今,不到两年的时间已坐拥两千万粉丝。 在账号刚建立起来的时候,邓刚的视频多会分享一些钓鱼方法、装备和技巧,随着粉丝量的上涨,他的账号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风格。现在的账号里,几乎全是邓刚在全国各地钓不同品种的鱼,平均每条都能收获100万左右的点赞。 不止邓刚,一些钓鱼届的大牛也纷纷入驻社交平台,比如钓游中国纪录片主角李大毛,竞钓大师刘长杆等等,直播和平台商店的收益也相当可观。 有意思的是,随着这些账号的关注者的增长我们发现,粉丝群体不止于中年钓鱼爱好者了,越来越多年轻人也开始关注起钓鱼。 过去一年里,突然冒出了很多年轻人钓鱼的账号,甚至是女性钓手,收获粉丝无数。 李梦瑶是湖南广播电视台快乐垂钓频道的主持人,凭着工作和对钓鱼的热爱,她在抖音上已收获近135万粉丝;另外一位美女钓手凤吟,从去年九月开通抖音账号至今不到一年,已轻松坐拥三百多万粉丝。 易烊千玺爱钓鱼在饭圈应该众所周知了,粉丝们看着他从小钓到大。还有一些新生代95后爱豆也非常热衷于钓鱼,比如凭借选秀节目和影视作品收获大众喜爱的虞书欣,曾在综艺节目里多次表示自己对钓鱼上瘾。对于粉丝们来说,自家偶像的力量是无穷的。 图源:新浪微博 东京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也曾在采访中透露自己钓鱼的爱好,理由是:“因为钓鱼比举重还有趣——在举重的这个级别,我已经完全没有对手。” 年轻人入坑钓鱼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因为颜值钓手,有的是因为偶像力量,有的是因为钓鱼的盲盒心理,还有的说钓鱼是当代青年在网络上躺平的一种方式。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毫无疑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钓鱼这项运动,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 根据天猫消费洞察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天猫平台垂钓用具消费者超30万人,其中90后、00后占比大幅提升。有 200 万 95 后每年购买垂钓产品,Z世代稳居渔具“剁手”第一位,小镇青年紧随其后,数据远远超过其它年龄段消费者。 高手一个杆,新手摆地摊 从前蓬头稚子学垂纶,只需侧坐莓苔草映身。 当今年轻人入坑学钓鱼,氪金买装备是第一步。 天猫消费洞察报告里指出,新生代钓鱼人四成以上消费集中在入门性的钓竿上,都市蓝领、小镇中老年等钓鱼老手更多把钱花在鱼饵、鱼线、鱼漂等消耗品上;新生代钓鱼人偏好钓竿和钓箱、探鱼器等入门辅助用具,而老钓鱼人,则更多地花费在消耗品和常用辅助装备上。 相较于国内,国外的钓鱼产业发展更加成熟,有不少拥有悠久历史的钓具商,技术标准高,也有品牌影响力,高端品牌的单支鱼竿价格可以达到上千美元 图源:Google 在美国,钓鱼一直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户外运动。根据Travel Medium的调查显示,2021年全美人民最爱的10项户外运动中,钓鱼排在第二,事实上,在过去的调查里钓鱼曾连续几年排名第一。2019年,5010万(16.6%)美国公民参与了一些捕鱼活动。这也是美国白人第二大最受欢迎的户外活动,有17.9%的人参与。 有趣的是,许多非参与者对钓鱼也非常感兴趣,很多人把它列为他们最想尝试的事情。 图源:Travel Medium 美国户外运动市场拥有8800亿美金产值,是全美第四大产业,仅次于医疗护理、制药和金融。2020年,有1.6亿6岁及以上的美国人至少参加了一项户外活动,比2019年增加了710万人。根据美国的一项户外运动报告显示,2019年,美国运动钓鱼市场规模为633亿美金,其中渔具相关装备165亿美金。 美国老牌渔具品牌纯钓(Pure Fishing),隶属于全球500强消费品公司Jarden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钓具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爱俄华州。Pure Fishing是世界上唯一一家在鱼线、鱼饵、鱼竿、和附件等诸多领域拥有众多深受信赖的优质、领先品牌的渔具公司。 图源:WordPress Pure Fishing旗下品牌包含瑞典国宝级渔轮制造品牌Abu Carcia,全球软饵销量冠军美国Berkley,世界上第一支碳素鱼杆的制造商美国Fenwick,世界上第一颗纺车轮的缔造者法国Mitchell,顶级PE线的发明者美国Spiderwire,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渔具品牌美国Redwolf等等。 上文提到的中国社交媒体上出现“钓鱼热”并不是偶然现象,截止发稿前,TikTok上关于钓鱼的话题已经有316亿的浏览量,其中年轻人不占少数。 截图来源TikTok 国外新生代钓鱼消费者和国内一样,受限于消费能力,在偏好品类上消费价格相对偏低。亚马逊和eBay等电商平台,也可以看见国内品牌渔具的身影——国产渔具正在出海。 事实上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生产加工,国内都已经达到很高的成熟度,世界上约 80%的渔具都由中国企业生产。 但国内钓具市场依然很分散,并没有形成真正具有市场影响力和统治力的头部品牌,竞争力较国际品牌还有较大差距。 国产钓具品牌虽然没有美国和日本的文化悠久,动辄百年历史,但也有不少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老品牌。例如山东的光威鱼竿,台湾的迪佳和太平洋,湖北的龙王恨和钓鱼王,都是国产鱼具行业老大哥,深受钓鱼爱好者信任。 更有不乏有Nako这样主打鱼饵和鱼钩等高复购率的渔具新品牌,能够利用中国的供应链优势,打破多年传统经销商制层层分润的壁垒,越过进口经销商和下游零售商,直接将高性价比的渔具带到海外消费者面前。 Nako在设计上更符合年轻人的审美,还推出订阅模式和节日礼盒,这些老牌钓具商从未有过的玩法直接抓住新一代消费者的心。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近24万余家渔具相关企业。其中,超七成的渔具相关企业成立于5年之内。其中,2019~2020年,我国连续两年新增超过5.5万家渔具相关企业。 不论哪儿的鱼,咬的都是中国钓竿,这个目标应该不太遥远。 小结 钓鱼作为一项门槛不高的户外运动,确实是休闲的好方式。 不可否认,新的小风口已经形成,年轻消费者对国货的认知在不断被刷新,对于鱼具品牌来说,此时用高品质低价格真正打动消费者,方为破圈之道。 中老年人注重钓鱼的专业性和休闲感,有的人甚至一块面包一瓶水能钓一天。而年轻人则多是为了小资和社交,约着三俩朋友聚会的钓鱼局才叫完美,随之衍生出来了高关联品类如钓鱼服、帐篷、烧烤架等等。 虽然年轻人中不乏有真正爱上钓鱼的人,但现实中钓鱼与打游戏不同,新钓手们容易陷入“装备加成”的误区,盲目购买一些昂贵但实际不太需要的工具,如电子探鱼器等。还是多一些量力而行的理性,把注意力放在钓鱼本身而不是氪金。 另一波在社交平台“云钓鱼”的年轻人,给自己的压力寻找一个出口很重要,也别忘了多拥抱现实生活。 参考: 1. Top 10 Most Popular Outdoor Activities - (2021) (Travel Medium) 2. The Global Sports Fishing Equipment Market is expected to grow by $ 2.09 bn during 2021-2025, progre (Yahoo) 3. 黑坑、连竿、打窝...中老年项目竟让年轻人入坑?每年超200万95后撒币氪金 (新消费智库) 4. 《2020抖音数据报告》
光伏的门槛有多低?
文 | 荆玉 编辑 | 杨旭然 出品 | tide-biz “这么多外行涌进来,光伏制造行业的门槛到底有多低?” 在碳中和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宏伟装机目标的背景下,大批行业外新手一齐冲入光伏行业分享盛宴,一点都不像有太高技术门槛的高科技产业。 冲进来的外部玩家中,有如德力股份、福耀玻璃等产业链协同企业的顺势延伸,有如高景太阳能、海源复材(SZ:002529)等企业掌舵人本身有光伏行业背景,也有如星帅尔(SZ:002860)、钧达股份(SZ:002865)、金阳新能源等完全的“门外汉”,从电机、汽车配件甚至是拖鞋等行业直接跨界而来。 跨界者们在实力上还无法与“在位者”分庭抗礼,但行业巨大的市场红利为每一个玩家都提供了空间,跨界者们似乎完全有机会从盛宴中切走大小不等的蛋糕。 对于目前市场上的主力玩家来说,这大概率不是一个好消息。 以硅片行业的新玩家高景太阳能为例,去年12月官宣入局光伏,投入170亿元上马50GW硅片项目。如今项目一期日产能已达300多万片,二期已启动建设,且已与下游买家爱旭股份签订了2.1亿元大单。如最终全部顺利投产,高景将迅速成为隆基、中环股份之外的中国第三大硅片厂商。 高景的行动之快令人咋舌。其在上游硅料采购、下游市场拓展上的顺利,也从另一角度说明,在技术、市场和供应链关系层面,光伏行业并没有展示出足够高的门槛。 随着像高景一样的跨界者切入市场并逐步放量,光伏市场的一池春水即将泛起波涛。这值得所有投资者警惕。 01 分食盛宴 光伏制造成为令人“眼馋”的黄金赛道,也为众多光伏“掘金者”提供了关键的资本支持。 光伏过去一直被视为周期性行业,很大的原因就在于每次行业景气周期,都会有觊觎行业红利的新玩家涌入,迅速打破供需平衡。上一轮光伏的景气周期,就涌现出恒大集团、三一集团、宝安地产、湘鄂情、中民投等来自各行各业的非典型玩家。 而本次跨界者纷纷涌入光伏行业,始于去年下半年,但真正形成规模化还是在去年12月之后。 2020年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透露出的重磅行业政策利好,为光伏行业带来了一个超长的新景气周期。 此前,中国承诺2030年碳排达峰,对应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0%,而最新表态将这一比例被提高到了25%左右,2030年的风、光装机目标定在了12亿千瓦以上。 照此测算,我国距2030年12亿千瓦的累计太阳能、风电装机最低要求,仍有逾近7.5亿千瓦的装机差额,如果以此数据按10年平均计算,即意味着风、光每年的新增装机将不低于75GW。 这意味着非常确定性的市场增量。据测算,“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中国折合年均新增光伏装机量在39.4GW左右。从39.4GW到75GW,增幅超过90%。 如果再将市场扩展到全球,在全球“碳中和”目标下,全球光伏发电占比要从2020年的不到5%增长到2050年的30%左右,未来发展空间足够广阔。 政策利好的催化下,光伏板块成为了2020年A股最炙手可热的板块之一。Wind概念板块中,光伏屋顶板块年内涨幅200.58%,半导体硅片板块年内涨幅127.57%。一些热门的行业龙头股受到资本青睐:上机数控涨幅超6倍,阳光电源、锦浪科技涨幅超5倍……隆基、通威、阳光电源还获得了高瓴的加持。 广阔的发展空间,让资本市场亢奋不已,光伏成为令人“眼馋”的黄金赛道,也为众多光伏“掘金者”提供了关键的资本支持。宣布进军光伏市场的上市公司,无论是扩张、收购,还是新拓展业务,只要拿出投资计划,大概率就能够顺利拿到钱。 觊觎光伏市场红利的跨界者们,自然也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02 门槛有多低? 资本市场对于这些跨界者和新玩家们几乎是普遍看好。 从跨界者的投资计划来看,无论是硅片、电池片、组件、光伏玻璃、胶膜,光伏行业哪一个环节的技术壁垒都不算高。 除了硅料行业因为高污染、高能耗且扩产周期需要两年、耗时较长之外,新玩家想要切入哪一个环节其实都并不困难。 可以看到,这些跨界者中,除了有产业协同的(如从常规玻璃到光伏玻璃),掌舵人有光伏行业背景的(如高景、海源复材),还有一些几乎是“零基础”。 例如有“拖鞋大王”之称的港股上市公司宝峰时尚。由于制鞋主业经营萎靡,2014-2020年连续6年亏损,公司转移赛道到了光伏产业上,从2020年开始在光伏硅片和电池领域大手笔布局。 目前,宝峰时尚已经改名为金阳新能源(HK:01121),且与下游企业签订了4亿片的硅片长单,股价由不足1港元上涨至10港元附近,转型初见成效,投资者押注股价的话收获巨大。 从光伏行业盛行的一体化布局的趋势中,也体现出行业的低门槛特征。可以看到,隆基、通威、天合光能、晶科、晶澳等巨头都在进行一体化的布局,无论其赖以起家的主业位于哪一环节,都在向上下游进行扩张,似乎个个都是全能选手。 实际上,光伏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制造,对于设备商都有着程度不一的依赖,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光伏电池,这一环节的核心技术壁垒掌握在设备厂商而不是生产企业手里。这意味着,只要采购了先进的设备,起码就可以生产出平均水平的产品。 因此,资本市场对于向下游延伸做光伏制造的设备商如上机数控、京运通、双良节能等同样非常青睐。上机数控、双良节能的市盈率都远超光伏龙头隆基和通威。 从估值的对比情况来看,资本市场对于光伏跨界者和新玩家们几乎是普遍看好。甚至由于跨界者起点低、业务基数小,整体的成长弹性更强,反而更受青睐。 03 搅动风云 新玩家们或许短时间内在良品率、制造成本方面不占优势,但是拥有更新的技术以及灵活性,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除了入局门槛低,资本市场支持之外,新玩家们进入光伏行业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就是掌握更新的技术工艺。 光伏度电成本的下降,有赖于不断的技术变革,从硅片、电池到组件,技术变革促使产品价格不断下降,但也淘汰了落后的技术和产能,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多晶硅龙头保利协鑫的衰退和单晶硅龙头隆基的崛起,就发生在上一轮单晶替代多晶的硅片技术变革中。 这种不停的技术迭代和产能替换,对于老玩家来说是一种时时刻刻的威胁,但对于新玩家来说却是一种先机。 市场往往倾向于买新不买旧。以硅片行业为例,今年上半年,在光伏降本的压力之下,采用大硅片降低成本的需求猛增。210大尺寸硅片大获成功。在一些市场机构的预测当中,未来几年182/210大尺寸硅片替代166及以下硅片的速度大大加快。 而硅片领域的新玩家,如上机数控、京运通、高景、高测股份多采取了210尺寸向下兼容182的方案,他们都没有历史产能包袱,轻装上阵。老玩家们则可能要承担落后产能的折旧、重置等成本。 电池片环节也是如此。在PERC后时代,HJT和Topcon是普遍认可的两种升级替代路线。虽然对后两种路线的孰优孰劣存在争议,但新技术取代旧技术是不争的大趋势。 因此,与老玩家们相比,新玩家们或许短时间内在良品率、制造成本方面不占优势,但是拥有更新的技术以及灵活性,有弯道超车的机会。 这些跨界者将会冲击到光伏产业固有的竞争格局,光伏产业的蛋糕将被重新切分。 光伏行业本身就比较分散,没有绝对的龙头,长期是诸侯割据、群雄逐鹿的局面,在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不同环节都有各自的一方霸主。 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取得像宁德时代之于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一样的垄断性,坊间甚至有“老大魔咒”的说法。 重新划分蛋糕的过程,不可避免的就是出现产能过剩与价格战,新进入者与老牌势力之间的竞争必然加剧。尤其是在近两年惊人的扩产潮之下,行业洗牌或将加速到来。 对于行业龙头如隆基、通威而言,虽然产业经验深厚,有着更好的成本优势,但在价格战之下,其盈利能力及其持续性和稳定性,势必会受到冲击。 对于所有新入局的玩家而言,历史经验证明了大部分跨界者和新玩家都很难挑战现有的行业龙头,但在行业内占据一席之地,却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04 写在最后 从更高的维度审视,中国光伏行业就是在不断的技术迭代、剧烈竞争和价格战中成长起来的。 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在这个过程中如过眼云烟:施正荣、彭小峰、海润光伏、东方日升,各领风骚几年,再被新的对手拉下宝座。 行业能够获得今天世界领先的地位,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光伏从业者创业、研发、创新、承担风险。跨界者的加入,将很有可能刺激行业的技术创新与度电成本降低。而行业的星辰大海,就蕴藏在每一次竞争带来的细微进步之中。
谁会为估值120亿美元的它买单?
作者| 张雪 封面| 视觉中国 8月27日,据港交所披露,AI独角兽商汤科技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至此,国内四大AI独角兽全都启动了IPO动作。 作为估值最高,营收体量最大的AI公司,商汤科技的首次IPO备受关注。 一方面,商汤此前曾多次传出将IPO的消息,从最早的2017年,其创始人汤晓鸥透露将启动IPO,到今年3月和6月,分别传出商汤科技IPO的时间点和保荐人等关键消息。同样,在几天前,路透社曾报道,商汤科技最快于8月底在香港申请IPO,筹资额最高20亿美元。 另一方面,从两年前甚至更早开始的AI行业整体陷入了资本寒冬,为了度过难关,AI头部创业公司纷纷推进了IPO进程,但遗憾的是,上市并没有为它们带来转机,旷视,依图更是被困在了原地。 如今,伴随着商汤科技也向IPO发起冲击,这似乎也折射着行业已经走到了新的拐点。 AI吞金兽的养成 公开资料记载,商汤科技成立于2014年,创始团队源自2001年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是一家典型的技术创业公司。其创始团队成员,汤晓鸥、徐立和王晓刚等都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该管理层也被称为顶尖AI科学家团队。 得益于这样的学术背景和光环,再加上资本对AI行业的追捧,商汤科技从成立至今,完成了多轮融资,累计金额高达52亿美元,堪称国内AI融资之最。 图片来自:虎嗅制图 而其最后一次融资在去年9月底完成,融资金额达7亿美元。据悉,此轮融资中,商汤科技的投资者主要为中资机构,其中包括一些国资背景险资及地方政府平台等。而完成Pre-IPO融资后,商汤科技估值达120亿美元。 那么商汤真的值这么多钱吗? 招股书显示,其定位是一家赋能百业、行业领先的AI软件公司,通过打造通用AI基础设施来实现多功能超高精度AI模型的大规模量产及快速部署。 根据沙利文报告,商汤科技收入已在2020年位列行业亚洲第一,主要业务为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及智能汽车四个方面。 其实,相比于旷视、云从、依图,商汤所选择的路线是更为通用化和底层的技术,包括软件平台、数据中心和AI芯片等。 而对于软件公司这一定位和属性,我们可以从毛利率方面得到印证。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的毛利率2018年开始一直在增长,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毛利率分别为56.5%、56.8%、70.6%和73.0% 。 但对于一家创业公司来讲,业务铺得大而广,也容易埋下隐患,科技公司尤其如此。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投入的研发必不可少。数据显示,2018-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研发开支分别为8.49亿元、19.16亿元、24.54亿元以及17.72亿元,逐年走高,三年半合计研发支出达69.91亿元。但在同期,商汤科技的三年半的总营收合计才只有99.78亿,研发投入之高显而易见。 而高研发的投入还将持续存在。 据招股书,商汤科技拟将募集资金的60%用于提升公司的研发及开发能力。其中,10%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公司的AIDC算力;10%将用于加强人工智能芯片的设计能力及开发自有人工智能芯片解决方案;15%将用于提升人工智能模型有关能力;25%将用于进一步开发产品并增强人工智能研发能力。另外有30%将用于业务扩展及潜在战略投资及收购,10%将用于运营及一般企业用途。 在备受关注的股东方面,IPO前,商汤科技创始人汤晓鸥持股21.73%,联合创始人兼CEO徐立持股0.9%;此外,软银持股14.88%,淘宝中国持股7.59%,春华资本持股3.08%,银湖资本持股3.05%,IDG资本持股1.42%。SenseTalent(徐立、王晓刚、徐冰所持B类股票)持股12.17%。 董事会方面,将由八位董事组成,其中徐立、汤晓鸥、王晓刚、徐冰任执行董事;范瑗瑗任非执行董事;薛澜、林怡仲、厉伟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值得一提的是,商汤将在港交所采用AB股机制上市,同股不同权,A股有10票投票权,所以创始团队依然拥有公司的实际控制权。 政府补贴和对外投资,不可忽视 上述提到,商汤科技的业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在报告期内,智慧商业和智慧城市业务交替增长,两项业务占总营收的70%-80%。 图片来源:招股书 其中,智慧城市业务于2018年、2019年及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分别产生28.6%、41.9%、39.7%及47.6%的收入。招股书中的相关报告也指出,商汤科技在该市场的份额处于行业第一。 也正是由于商汤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公关部门,所以付款周期一般比较长,这也导致了其现金流的减少,招股书显示,商汤科技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由2019年的人民币28.69亿元减少57.2%至2020年的人民币12.29亿元。 此外,在客户方面,商汤科技也存在大客户较为集中的情况。2018年、2019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最大客户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8.7%、7.7%、11.9%及22.9%,五大客户占收入的百分比分别为28.4%、 26.3%、31.4%及59.3%。 值得关注的是,商汤科技还在招股书中提到了一项其他收入,而该项收入特指政府补贴。招股书披露,2018年-2020年以及2021年上半年,商汤科技获得的政府补贴分别为:2.07亿人民币、2.53亿人民币、3.53亿人民币和1.26亿人民币,三年半获得政府补贴总计9.39亿人民币。 与此同时,商汤科技同期的亏损净额分别为34.327亿元、49.677亿元、121.583亿元及37.129亿元。亏损净额主要源于优先股的公允价值亏损。 一边是投资机构输送的资金弹药,一边是政府每年上亿元的补贴,商汤科技再烧钱,大概也不至于亏损到这种地步。 这就不得不提到商汤科技近几年的投资动作,我们梳理发现,商汤科技在其他版块也在通过投资并购,完善着产业布局。 图片来源:虎嗅制图 商汤的新故事,个个烧钱 从四大主营业务中,不难看出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车两项业务的占比还比较少,增长情况也不稳定。 不过,在对业务描述和未来展望中,可以看到,商汤科技还是对这两项业务给予了厚望。 招股书披露,智慧生活业务中,商汤科技已构建用于赋能IoT设备及驱动元宇宙(Metaverse)的多层基础设施,以提升终端使用者体验。截至2021年6月30日,SenseME及SenseMARS累计赋能超过4.5亿部手机及200多款手机应用程序。 智能汽车业务中,商汤科技表示,截至2021年6 月30日,已与30余家汽车公司合作,并已获选为50多个车型的供应商,在未来数年内,向其2000多万辆汽车供应绝影产品。 暂且不谈,这两项业务未来能带来多大的增长,但单从元宇宙和智慧汽车这两个当下比较火的关键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这都是需要再持续投入和短期内见不到收获的领域。毕竟元宇宙还处于概念阶段,智能汽车的商业化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除此之外,招股书透露,商汤科技从 2018年开始自研芯片,2020年流片成功,目前一共量产了 1.1 万个,主要用于智慧城市和智慧商业。无疑,自研芯片,同样是需要长期大量资金投入的。 如此一来,可以预见的是,商汤科技的高投入、高亏损阶段不会伴随上市而消失,实现盈利或许还要继续等待。
台积电全线提价最高20%,芯片产能持续紧张各大厂商涨价呈常态化
▎ 面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及下游旺盛的需求,各大芯片代工厂随之不断调涨报价。并且随着产能争抢激烈,价格更呈现逐季调涨趋势。 钛媒体编辑丨林志佳 钛媒体8月27日消息,据华尔街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台积电上周内部决议,计划将最先进制程芯片的价格上调约10%,而汽车制造商等客户使用的成熟制程芯片价格将上调约20%。预计本次提价将会在今年晚些时候或2022年第一季度起生效。 该报道指,此举可能导致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上升。其中,苹果公司是台积电的最大客户之一,其iPhone手机使用台积电代工厂生产的先进制程微处理器。有消息指,苹果计划提高iPhone 13系列新机的价格,以弥补其主要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涨价所带来的成本上升,从而“减轻成本上升对其盈利能力的影响”。 台积电是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制造企业,也是与三星、英特尔并列全球仅三家能够生产速度最快,最尖端芯片的公司之一。尤其是7nm以及5nm先进制程工艺芯片,目前全球只有台积电和韩国三星两家公司可以生产制造。 对此,台积电对钛媒体App回应称不评论价格问题,但表示该公司将与客户密切合作。截至发稿前,台积电股价为117.23美元/股,ADR总市值达到6079.4亿美元。 “缺芯潮”引发产能争抢激烈,各大芯片厂商纷纷涨价 实际上,自今年起的全球芯片短缺危机事件愈演愈烈,如今尚未看到缓解之势,已经影响到汽车、手机、游戏机等诸多产品的正常生产和供应,而且上游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使得芯片代工厂的成本压力、订单压力激增。 因此,面对上游原材料的涨价及下游旺盛的需求,各大芯片代工厂随之不断调涨报价,联电、力积电、台积电、中芯国际等均受影响,且随着产能争抢激烈,价格更呈现逐季调涨趋势。 多家产业媒体报道,联电拟在今年9月、11月、明年1月连续三次上调22nm 、28nm制程报价。明年Q1涨价之后,联电28nm报价将达2800美元-3000美元,22nm报价为2900美元,公司已与联发科、联咏、瑞昱等客户就新价格达成协议。 同时,市场也传出三星将调整其半导体晶圆的定价,以资助其在韩国平泽附近的S5晶圆厂的扩张。三星方面认为,为S5工厂融资的努力将在短期内提高包括GPU和SoC在内的消费技术的价格。 近两个月,英飞凌、意法半导体、安森美、安世半导体(已被闻泰科技收购)等头部的功率半导体大厂也再度将产品的价格上调了10%~15%。7月25日,美信(Maxim)也已向分销商发布涨价通知函,宣布从8月22日起,全线产品调涨6%。美信专攻模拟半导体产品,在功率半导体方面也有不少产品。 国内芯片代工龙头“中芯国际”在二季度财报中指出,该季度销售毛利率的提升主要来自产能提升、产品结构调整和涨价。其中,涨价因素影响约为9%。 中芯国际联席CEO赵海军在财报会上表示,到现在为止,中芯国际是在市场里面涨价比较慢的,都是别的同行已经做了,中芯国际在后面才开始跟着做,而且幅度上也不是一下子调很高。赵海军表示,中芯国际会和客户商量好要怎么做,“相信在未来,价格能够持续稳定或者上涨,主要还是来自我们在细分市场的竞争力”。 不过,由于产业链客户错综复杂等原因,即便市场盛传台积电调涨报价,也从未对外回应价格问题。 早在本周三,多家芯片设计厂商就已收到了台积电涨价通知:5nm和7nm等先进制程涨幅约7%至9%,成熟制程价格涨价约20%。 据悉,本次是台积电今年第三次传出调涨芯片代工的价格。早在去年12月,市场就传出,台积电在今年春节后取消给予大客户的12英寸晶圆代工折扣、间接提高价格的消息,而在今年3月底,供应链企业称,台积电从第二季度开始将逐季提高12英寸等诸多业务的芯片代工价格。 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预测,随着台积电全线涨价,可能会将影响超过24家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及韩国等地区的芯片公司。其中,中国台湾相关有14家,依据来自台积电的比重高低,依次有信骅、祥硕、慧荣、联发科、创意、世芯-KY、神盾、群联、瑞昱、联咏、新唐、硅力-KY、谱瑞-KY及立积。 摩根士丹利认为,台积电明年整体制程的合理涨幅会落在5-10%,对客户而言,未来两年只能接受,但不排除长线英特尔和三星制程完备下,陆续有订单转到其他代工厂。 今年7月15日,台积电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约合为133.06亿美元,同比增长19.8%;净利润约合为48.04亿美元,同比增长11.2%。并且,二季度披露台积电毛利率已达到惊人的50.0%,运营利润率为39.1%,净利润率为36.1%,均创下历史新高。这意味着,在产能连续爆满下,毛利率随着价格的波动有所上涨。 台积电还预计,2021年该公司销售额将增长20%以上,突显了该公司在帮助缓解全球芯片短缺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 投行Needham分析师Charles Shi则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写道:“如果台积电价格上涨10%,台积电的营收增长率可能会提高约5%,还将使其2022年的毛利率提高1个百分点。我们预计,今年台积电营收将增长18%至564亿,2022年将增长17%至658亿美元。” 台积电CEO预计供应紧张将持续到2022年 由于全球芯片短缺导致芯片代工产能持续爆满,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为此,台积电正在努力提高产能,增加产量,并解决长期需求方面的结构性增长。 4月23日,台积电核准资本开支28.9亿美元,用于增加南京28纳米工厂的成熟制程产能。根据规划,该产线将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到2023年达成每月4万片的产能。台积电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投资约1000亿美元以提高产能。 不止是台积电,目前包括英特尔、中芯国际等芯片代工龙头企业都在努力扩厂来增加产能。近期,英特尔CEO基辛格宣布了IDM2.0战略,首次将核心CPU产品线交由外部晶圆代工厂,同时开放美国、欧洲晶圆厂对外提供晶圆代工服务。为此,英特尔将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建两个代工厂,投资金额达200亿美元。新工厂将于2024年投入生产。 中芯国际3月中旬宣布,将联手深圳市政府,引入第三方资金,计划投资23.5亿美元建设一座月产能约为4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此前,中芯国际与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成立合资企业建设28nm及以上制程的晶圆产线,项目首期计划投资76亿美元,最终达成每月约10万片的12英寸晶圆产能。今年7月中芯国际表示,拟扩建1万片12英寸和4.5万片8英寸晶圆的产能。 此外,三星也在8月24日宣布,未来三年内将拿出2050亿美元,来投资半导体、生物制药和电信业务等部门。其中,三星电子将会先投资14nm以下的DRAM动态存储芯片以及V-NAND闪存芯片研发与生产。而且今后三年内,三星将投资50万亿韩元,远赴美国建设晶圆工厂。 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扩充产能依然需要时间,当下的产能危机至少会延续到明年之后。 多家半导体企业负责人在接受钛媒体App采访时均表示,芯片短缺危机会一直持续下去,目前并未看到缓解的迹象。 “从现在看,因为设备产能扩建的速度很慢,交货都很慢,所以新的产能供应没有那么快,要缓解现在供不应求的状况,我们看到,到年底或者来年上半年是不可能的。疫情也还在,国际的不确定性也还在,所以大家要建立库存,保证供应这件事情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赵海军在二季度财报会上谈道,“我们认为,在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关于价钱,现在大家都已经在各个公告或者市场已经讲出来,继续往上面走是有可能存在的。” 对于产能短缺和需求趋势,台积电总裁、CEO魏哲家曾表示,目前半导体产能紧缺的挑战,是由于结构性的长期需求增长以及供应链中断的短期失衡所致。未来几年,5G和HPC相关的应用仍将对先进制程产生强烈需求,疫情也从根本上加快了数字化转型,使芯片半导体在人们的生活中更加普及和不可或缺。在供应链中断的驱动下,由于疫情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带来的不确定性正在造成供应链的短期失衡。 8月27日,日本芯片供应商罗姆半导体Rohm首席执行官松本功(Isao Matsumoto) 在接受彭博采访时表示,关键原物料和整个产线面临短缺,让营运面临阻碍。而汽车和工业机械使用的重要半导体,至少到明年一整年仍将供不应求,投资提升的产能也要花更长时间才会实现。罗姆半导体总部在日本京都,客户包括丰田、福特和本田汽车等。 魏哲家强调:“芯片短缺问题将持续到今年全年,并且可能还会延续到2022年,2023年有望得到解决。” 而华泰证券TMT研究组负责人、科技与电子首席分析师黄乐平则认为,国内芯片短缺的问题可能会持续到明年。长期来看,国产化需求将是推动中国半导体行业增长的一个结构性机遇。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林志佳)
B站也馋新能源汽车的钱?
出品 | 虎嗅汽车组 作者 | 梓楠法师 2021年,白酒倒了,医药萎了,新能源汽车成了最热门的板块,有闲钱的都想来喝口汤。百度来了,360来了,最近B站也开始探路了。 8月27日傍晚,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旗下极氪智能科技与五名投资者订立购股协议,投资者包括英特尔投资公司、宁德时代、bilibili等。 把B站名字放在汽车、芯片、电池等领域的龙头公司中间,稍显违和。但谁会和风口过不去呢? 据吉利汽车公告,前述五位投资者将认购及购买极氪智能科技1.26亿股,总代价为5亿美元。本轮融资过后,吉利汽车在极氪的股权将由51%下降至约48%。 需要说明的是,此次B站所购的极氪汽车股票为Pre-A系列优先股。优先股是”普通股“的对称,优先股在分红时较普通股有优先权,但优先股的权利范围小于普通股,优先股股东一般情况下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对股份公司的重大经营无投票权,仅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享有投票权。 虽然没有投票权,但入股极氪后,B站也成功”破圈“至新能源汽车领域。不管造不造车,先上车总是没错的。 B站图个啥? 8月27日,虎嗅针对投资极氪一事询问B站公关部相关人士,该人士回应称”我也是刚知道“。截至发稿前,该人士尚未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 而对于引入B站投资,极氪CEO安聪慧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Bilibili是深受年轻群体认可的平台,极氪品牌可以与之共同探讨年轻消费群体对出行趋势的看法。 虽然该人士并未透露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但本文作者认为B站此次投资的考虑或许有以下几个:1、为造车计划探路2、进军车联网,把B站从移动端搬到车上3、B站只是想挣汽车客户的广告费4、新能源汽车赛道火热,B站想炒股了。 先说最不可能的一个,造车。一般互联网公司想入局造车,都会有某大佬调研某车企的信息。比如雷军考察汽车供应商博世、周鸿祎调研哪吒汽车等。如果哪天各位在车间里看见陈睿,那说明B站可能真的想造车。 再次资本的角度来看。周鸿祎的360入局造车,战略投资了造车新势力哪吒汽车,成为第二大股东。而B站此次只是拿了Pre-A的优先股,所以在股份公司里的话语权不可能有360这么高。另外,造车是个烧钱的生意,比如雷军,直接投了1000亿,而蔚来汽车也是烧了近400亿才造出第一辆车。以目前情况来看,B站是烧不起这个钱的。 然后是第二个,因为汽车智能化改变了用户的用车习惯,车内的屏幕成为互联网公司的新战场。若进展顺利,未来B站的视频应用和游戏应用或将在极氪的车机系统中预装。当极氪车主在等候充电时,能刷会B站也挺不错的。 除了进军车内屏幕外,整点来自汽车客户的广告投放是更实际的事情。B站曾在2020年的Q3财报中透露称,其汽车内容是增长最快的垂直品类之一,当季汽车内容播放量增长接近两倍,而汽车位列电商、食品饮料、游戏、3C产品之后,是其当季第5大广告主。 同时,B站的年轻化流量也在吸引车企。早在2017年,蔚来汽车、观致等车企就已入驻B站。截至目前,特斯拉、造车新势力及五菱、一汽丰田等品牌都已陆续入驻B站。在B站搜索“五菱”,可以看到有超过20支播放量超过100万的视频,甚至还有超600万播放量的视频,而且从满屏飞的“中国神车”、“逮虾户”等弹幕中,能感受到年轻用户对汽车的热情。 除前述可能性外,本文作者认为B站最大的意图或是投资获利。两周以前,B站斥资5亿元投资中国电信。此外,B站将对该股份接受36个月的禁售承诺。除新能源汽车和中国电信外,B站的投资版图也遍布各行各业。企查查数据显示,从2015年至今,bilibili参与发起的投资事件有109起。涉足传媒、影视、娱乐,还有游戏、垂直电商、快消等领域。 但中国电信在上市后接连两日跌停,B站这一波属于是投资鬼才了。 投资极氪能挣钱吗? 虽然投资中国电信暂时亏钱了,但B站投资极氪,是个好主意。 按此次融资计算,极氪汽车的估值约为89亿美元。与市值动则上千亿的造车新势力相比,选择像极氪这样刚起步的新能源汽车投资标的更为合适。 今年3月,极氪智能科技正式成立,主营业务为电动车。成立一个月后,极氪就推出了首款车型。与创业三四年才推出车型的造车新势力相比,极氪的速度已经非常快了。这也意味着,极氪已经度过造车早期的烧钱阶段,进入自身造血的环节。 极氪001上市两个月后的6月15日,极氪汽车宣布2021产能已经排满,并停止接收意向金。 据悉,极氪品牌的首款产品001预计在今年10月开始交付,未来三年,极氪将推出6款全新车型。到2025年,销量达到65万辆,在高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 对于极氪品牌的未来发展规划,极氪智能科技CFO袁璟透露道,现阶段,公司还没有明确的IPO计划,主要精力将放在探索国际市场层面,打造更多的产品品类。 这意味着,在投资极氪后,B站也要开始做时间的朋友了。 至于极氪汽车的远景目标,目前来看有些不切实际。但考虑到B站入场的价位并不高,这笔投资总体来看是不亏的。
三年亏损20亿,快狗打车流血冲刺“同城货运第一股”
文|AI财经社 杨俏 编辑|游勇 “同城货运第一股”的头衔之争或将迎来结局。 7月初,同城货运平台货拉拉被曝将由在美上市改为在港上市,融资目标保持10亿美元不变。而同一时间,快狗打车则宣布完成了近亿美元的战略融资。 尽管货拉拉提交材料的时间早于快狗打车,但由于“长沙女孩坠落事件”后,货拉拉多次被相关部门约谈。再加上赴美上市近期遇冷,货拉拉将上市地从美国改道香港,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8月27日晚间,快狗打车在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成立于2014年的快狗打车隶属于到家集团,前身为58速运,GOGOVAN(后更名为GOGOX)与58速运合并后更名为了快狗打车。目前,快狗打车在国内内地以“快狗打车”品牌服务,在海外则以“GOGOX”品牌服务。 三年亏损近20亿,主要靠B端赚钱 快狗打车的营收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为中小企业及个人托运人提供物流服务的司机为主的平台服务,二是为中小企业及大型企业提供的企业服务,三则是燃料卡、车辆保养维修等增值服务。 2018年至2020年,快狗打车的营收分别为4.53亿元、5.49亿元和5.3亿元。亏损净额为10.7亿、1.84亿和6.58亿元,三年累积亏损近20亿元。相应的毛利率为23.0%、31.6%、34.6%。 目前,同城货运服务的客户主要是C端个人用户和小B端商家,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大B端客户中。尽管目前同城货运的玩家滴滴、满帮、快狗打车们争夺战正酣,但其争夺的不是搬家业务,而是大B端的市场份额。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在同城货运领域当中,B端占据着90%以上的市场,而针对C端的搬家服务市场仅仅只有3%,剩下的市场则是针对快递城配领域的。 从快狗打车的招股书当中也可以看出,快狗打车营收的大头也不是来源于C端客户,而是小B和大B端。招股书显示,平台服务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37.1%上升至2020年的42.5%,同期内,企业服务的营收占比从2018年的61.6%下降至2020年的54.6%。 此外, 平台服务所能带来的订单量在这三年内分别为3130万、3210万和2590万单。而企业服务完成的订单量均不足平台服务的十分之一,仅在120万单左右。 价格战下,订单平均交易额下降 目前,同城货运的市场份额被滴滴货运、货拉拉和快狗打车等瓜分。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内地的线上同城物流市场高度集中,按照2020年的交易总额计算,五大市场从业者占总市场份额约67.5%,其中,快狗打车的市场份额为5.5%。 同城货运的竞争激烈,也使得该领域的玩家们都打起了价格补贴战。尤其是2020年4月滴滴货运强势入局之下,不足5个月,滴滴货运的整体日订单量就已经超过了9万单。 针对消费端,滴滴货运给出了最高减50元的5折优惠券,甚至有的新用户可以领取到29.99元的立减券,而货拉拉则相应地推出了针对杭州和成都地区用户充值返利50%的活动,去年的中秋节,货拉拉拿出了1亿元的补贴,快狗打车也补贴了千万元。 尽管快狗打车总裁何松曾提到过,公司战略上不会参与补贴战,仅会在价格合适点位需要的时候在战术上收割其他玩家教育的市场。 但受价格战内卷的影响,可以看到快狗打车每笔订单的平均交易额也在下降。其招股书显示,中国内地服务的每笔订单的平均交易额逐年下降。平台服务的中国内地每笔订单的平均交易额已经从2018年的94.6元下降至88元,企业服务的每笔订单平均交易额已经从501.3元下降至339.5元。 此前,相关部门已经多次约谈了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平台,督促企业不得诱导货主不合理报价以及货车司机恶性低价竞争。 同城货运角逐战不能仅仅依靠补贴占领市场 ,进入下半场后行业的发展需要聚焦商业的本质,如何生产出差异化优质的产品,解决司机群体的收入,提升用车客户群体的体验等,都是这些货运平台们更应该思考的问题。无论谁是“同城货运第一股”,都没办法回避。
网信办出手规范算法推荐,点名大数据杀熟、操纵榜单、流量造假、诱导沉迷
图源于视觉中国 要不要算法推荐,以后你说了算。 8月27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应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根据征求意见稿,管理规定将适用于在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的公司。 算法推荐是很多互联网公司重要的服务模式,今日头条、抖音等信息流平台则是算法驱动的代表,同时,微博、微信这类社交平台也有同样的算法推荐,推荐内容或是广告,电商领域的淘宝、拼多多、京东,本地生活领域的美团、饿了么,都有浏览相关的算法推荐技术。 在使用算法推荐的过程中,上述平台应该遵循何种规则? 意见稿指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此外,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运行机制等。同时,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修改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用户标签的功能,以及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 对于互联网生态中的流量造假顽疾,意见稿明确,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或者虚假点赞、评论、转发、网页导航等,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 目前,热搜已经成为舆论的集散地,但其背后的算法仍存在被利用的情况,现操纵榜单、控制热搜、制造舆论热点等时有发生。对此,意见稿明确指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或者检索结果排序、控制热搜或者精选等干预信息呈现,实施自我优待、不正当竞争、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管。 其实在8月初,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就曾明确,加强网络算法研究和引导,开展网络算法推荐综合治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 对于“大数据杀熟”,意见稿强调,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8月2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11亿,是全球最庞大数字社会。生在互联网时代的未成年人已经将使用网络视作生活的一部分。以游戏为例,虽然一些网络平台推出了针对未成年人的 内容分级,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短视频使用特点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3成多的未成年人认为青少年模式没有用。 算法推荐容易导致青少年沉迷和盲目模仿的问题,征求意见稿指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并通过开发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模式、提供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服务等方式,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用户推送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以及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除此之外,意见稿对算法推荐对用户设置歧视性或者偏见性标签的行为予以禁止。根据规定,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用户模型和用户标签管理,完善记入用户模型的兴趣点规则,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关键词记入用户兴趣点或者作为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内容,不得设置歧视性或者偏见性用户标签。 根据征求意见稿,国家网信部门建立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算法推荐服务的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算法推荐技术处理的数据敏感程度、对用户行为的干预程度等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本次意见反馈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26日。 以下为征求意见稿全文: 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 为了规范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互联网信息服务健康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以下简称算法推荐服务),适用本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前款所称应用算法推荐技术,是指应用生成合成类、个性化推送类、排序精选类、检索过滤类、调度决策类等算法技术向用户提供信息内容。 第三条 国家网信部门负责全国算法推荐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依据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算法推荐服务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 第四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提供算法推荐服务,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伦理,遵守商业道德和职业道德,遵循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科学合理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五条 鼓励相关行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自律制度和行业准则,组织制定行业标准,督促指导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建立健全服务规范、依法提供服务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坚持主流价值导向,优化算法推荐服务机制,积极传播正能量,促进算法应用向上向善。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 第七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算法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发布审核、算法机制机理审核、安全评估监测、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数据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等管理制度,制定并公开算法推荐相关服务规则,配备与算法推荐服务规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和技术支撑。 第八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定期审核、评估、验证算法机制机理、模型、数据和应用结果等,不得设置诱导用户沉迷或者高额消费等违背公序良俗的算法模型。 第九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信息内容管理,建立健全用于识别违法和不良信息的特征库,完善入库标准、规则和程序。发现未作显著标识的算法生成合成信息的,应当作出显著标识后,方可继续传输。 发现违法信息的,应当立即停止传输,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防止信息扩散,保存有关记录,并向网信部门报告。发现不良信息的,应当按照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有关规定予以处置。 第十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用户模型和用户标签管理,完善记入用户模型的兴趣点规则,不得将违法和不良信息关键词记入用户兴趣点或者作为用户标签并据以推送信息内容,不得设置歧视性或者偏见性用户标签。 第十一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加强算法推荐服务版面页面生态管理,建立完善人工干预和用户自主选择机制,在首页首屏、热搜、精选、榜单类、弹窗等重点环节积极呈现符合主流价值导向的信息内容。 第十二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综合运用内容去重、打散干预等策略,并优化检索、排序、选择、推送、展示等规则的透明度和可解释性,避免对用户产生不良影响、引发争议纠纷。 第十三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利用算法虚假注册账号、非法交易账号、操纵用户账号,或者虚假点赞、评论、转发、网页导航等,实施流量造假、流量劫持;不得利用算法屏蔽信息、过度推荐、操纵榜单或者检索结果排序、控制热搜或者精选等干预信息呈现,实施自我优待、不正当竞争、影响网络舆论或者规避监管。 第十四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以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其提供算法推荐服务的情况,并以适当方式公示算法推荐服务的基本原理、目的意图、运行机制等。 第十五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或者向用户提供便捷的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选项。用户选择关闭算法推荐服务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立即停止提供相关服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向用户提供选择、修改或者删除用于算法推荐服务的用户标签的功能。 用户认为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用算法对其权益造成重大影响的,有权要求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予以说明并采取相应改进或者补救措施。 第十六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的,应当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义务,并通过开发适合未成年人使用的模式、提供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服务等方式,便利未成年人获取有益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用户推送可能引发未成年人模仿不安全行为和违反社会公德行为、诱导未成年人不良嗜好等可能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信息内容,不得利用算法推荐服务诱导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第十七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劳动者提供工作调度服务的,应当建立完善平台订单分配、报酬构成及支付、工作时间、奖惩等相关算法,履行劳动者权益保障义务。 第十八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向消费者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应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得根据消费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征,利用算法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等违法行为。 第十九条 国家网信部门建立分类分级管理制度,根据算法推荐服务的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内容类别、用户规模、算法推荐技术处理的数据敏感程度、对用户行为的干预程度等对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实施分类分级管理。 第二十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通过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备案系统填报服务提供者的名称、服务形式、应用领域、算法类型、算法自评估报告、拟公示内容等信息,履行备案手续。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的备案信息发生变更时,应当在变更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办理变更手续。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的,应当在终止服务三十个工作日前办理注销备案手续,并作出妥善安排。 第二十一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收到备案人提交的备案材料后,材料齐全的,应当在三十个工作日内予以备案,发放备案编号并进行公示;材料不齐全的,不予备案,并应当在三十个工作日内通知备案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二条 完成备案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在其对外提供服务的网站、应用程序等显著位置标明其备案编号并提供公示信息链接。 第二十三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安全评估。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完善算法推荐服务管理机制,对算法推荐服务日志等信息进行留存,留存期限不少于六个月,并在相关执法部门依法查询时予以提供。 第二十四条 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会同有关主管部门对算法推荐服务开展算法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配合有关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的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技术、数据等支持和协助。 第二十五条 参与算法推荐服务安全评估和监督检查的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对在履行职责中知悉的个人信息、隐私和商业秘密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第二十六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接受社会监督,设置便捷的投诉举报入口,及时受理和处理公众投诉举报。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应当建立用户申诉渠道和制度,规范处理用户申诉并及时反馈,切实保障用户合法权益。 第二十七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七条、第八条、第九条第一款、第十条、第十一条、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第二款、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六条规定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依据职责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信息更新,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八条 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九条第二款、第十五条第一款、第三款、第十六条、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的,由网信等有关主管部门依据职责,按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的规定予以处理。 第二十九条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违反本规定第二十条的规定,未按照要求备案或者在报送备案时隐瞒有关情况、提供虚假材料或者通过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备案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依法撤销备案,并给予警告、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暂停信息更新,并处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 具有舆论属性或者社会动员能力的算法推荐服务提供者终止服务未按照要求及时办理注销备案手续,或者发生严重违法情形受到吊销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关闭网站、终止服务等行政处罚的,由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网信部门予以注销备案。 第三十条 本规定自2021年 月 日起施行。
紫金银行营收下降14.4%,房地产贷款增速远高制造业
8月28日,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上半年成绩单正式披露。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紫金银行资产总额为2279.56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73%,负债总额为2126.48亿元,较去年末增长4.83%。 经营业绩方面,紫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21.1亿元,同比下降14.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7.49亿元,同比增长2.72%。 紫金银行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为投资收益同期减少3.16亿元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的投资收益同比下降73.13%至1.16亿元。 拉长时间来看,紫金银行近年以来的业绩表现难言乐观。2017年—2019年,紫金银行的营业收入增幅分别为5.24%、16.77%、10.54%,同期该行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0.13%、10.2%、13.03%。到了2020年,该行的营业收入却进入下降态势,同比下降达4.25%。与此同时,净利润也不再维持两位数涨幅,仅微增1.72%。而进入今年上半年以来,该行的营业收入更是下降明显,降幅扩大至14%。 贷款方面,紫金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为1299.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5%,贷款主要流向公司和个人。其中,公司贷款主要投向批发和零售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建筑业、制造业、房地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投向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同比增长14.31%,至69.82亿元,占贷款总额比例增长0.13个百分点至5.1%,仍维持较高增速。 并且,紫金银行制造业贷款增速远低于房地产贷款增速,占比也有所收缩。由于疫情冲击,银保监会要求金融机构需要加大制造业支持力度,强化对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金融支持。但据财报披露,截至2021年6月末,紫金银行制造业贷款同比增长8.31%至76.26亿元,占贷款总额的比例减少0.51个百分点至8.82%。 此外,紫金银行的贷款担保方式以抵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为主,截至2021年上半年,紫金银行的抵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分别占比43.34%、30.73%,抵押物主要为住宅和商铺,信用贷款和贴现分别占比11.21%和12.64%。 “虽然抵押方式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信用风险,但也加大了该行在房地产业的风险敞口,且在宏观经济下行时期,抵押物可能面临较大的市场风险,而保证类贷款则面临担保方财务实力或代偿意愿不足所带来的风险,相关风险需保持密切关注。”中诚信国际曾在一份评级报告中表示。
商汤科技递交招股书,去年营收34.5亿,3年研发投入70亿
文|AI财经社 唐煜 编辑|赵艳秋 被多次传上市后,8月27日晚,商汤科技在港股递交了招股书,中金、海通国际、汇丰为联席保荐人。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及2020年,商汤科技营收分别为18.5亿元、30.3亿元、34.5亿元;2021年上半年,商汤营收为16.5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91.8%。 扣除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等非经常性损益之后,三年半累计扣非净亏损为28.7亿元。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经调整的扣非净亏损分别为人民币2.2亿元、10.4亿元、8.8亿元及7.3亿元。 2020年上半年和2021年上半年,包括研发开支、销售开支和行政开支在内的三费总费率在下降,但仍然较高。例如,2020年上半年,三费费率达到289.7%,其中研发费率为141.6%,销售费率为27.6%,行政费率120.5%;2021年上半年,三费费率有所下降,但仍然达 212.4%。 根据IPO文件,该公司于2014年成立,创始团队源于2001年在香港创立的香港中文大学多媒体实验室,包括汤晓鸥教授及实验室的核心成员。目前公司有超过5000名员工,约三分之二为科学家和工程师。 至今为止,商汤科技已经完成了12轮融资,总金额为5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36.53亿元)。IPO显示,软银愿景基金(SVF)是第一大机构股东,持股14.88%,其次为淘宝中国,持股7.59%。在企业高管中,创始人汤晓鸥持股最高。 根据IPO文件,商汤科技大部分业务围绕对公共部门的销售。核心业务主要有智慧商业、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能汽车四大板块。智慧商业板块是收入大头,2020年营收占比43.1%。商汤科技主要推出企业方舟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服务。目前覆盖商业空间、住宅物业、工业、公共事业等领域。截至2021年6月30日,已经在约6000个客户站点部署。 智慧城市业务是第二大现金牛,2020年占总营收39.7%。在智慧城市板块,商汤推出了相应的城市方舟平台,报告期内已经在国內外119个城市部署。 但商汤科技称,由于疫情,城市管理者优先抗疫,推迟了一些智慧城市运营的部署,对收入增长造成了一定影响。 智慧生活包括SenseME、SenseMARS及面向医疗场景的SenseCare平台。报告期内,SenseME和SenseMARS累计支持了超过4.5亿部手机及超过200个手机应用程序。 SenseME软件平台主要支持手机和物联网设备,提供包括SDK、AI传感器和ISP芯片等全套产品。商汤科技正在寻找更多部署办法将SenseME变现。除了收取SDK许可费,他们也收取AI传感器的知识产权许可费,首个IP已于2021年成功授出。同时,商汤科技目前正在开发AI ISP芯片,预计将于2021年内推出。今年,小米、OPPO等手机企业也在自研ISP芯片。SenseMARS主要针对当下热门的元宇宙(虚拟应用)。 智能汽车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早在2016年,商汤科技就已经开始布局自动驾驶业务,2017年成为本田汽车的战略合作伙伴,提供相关AI技术。2021年,商汤科技正式推出其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独立新品牌SenseAuto绝影,落地场景覆盖L2-L4级别自动驾驶。招股书披露,智能汽车的收入由2019年的1.39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1.58亿元。 商汤科技表示,此次公开募股募集资金60%将用于投入研发。其中,10%用于超算中心,10%用于AI芯片,15%用于模型能力提升,还有25%将投入技术模型、产品和产学研。 商汤科技目前正在建设上海临港AIDC,将于2022年初完成建设,成为亚洲最大的超算中心之一。 人工智能技术长期依赖高投入。商汤科技在研发投入力度较大,三年半累计研发费用为69.9亿元。2018年、2019年、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研发开支别为人民币8.5亿元、19.2亿元、24.5亿元及17.7亿元。 近日,AI四小龙上市之旅都有了新的进展,云从已经过会,依图科技主动撤回科创板申请后被传将转战港股,旷视科技已经回复了科创板二轮问询。
锂材料价格暴涨还未见顶 动力电池企业将何去何从
不管是磷酸铁锂电池再次压倒三元锂电池,还是三元锂电池占据主导,最核心的锂材料价格一直在飞涨。 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和集流体是锂电池最为关键的几种原材料,最为关键的是正极材料,包括了碳酸锂、氢氧化锂等。据相关机构统计,截止到8月24日,电池级氢氧化锂价格为12.75万元/吨,本月涨幅已达27%;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11.3万元/吨,本月涨幅已达24.18%。2021年以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由1月初的5.15万元/吨上涨至11.3万元/吨,涨幅已近120%。 在如此疯狂的行情推动之下,处于电动汽车最核心的动力电池行业势必将面临强大的洗牌压力。 锂电池需求急速增加 动力电池需求的增加源于回暖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尽管有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仍然实现了10.9%的增长。2021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加快。进入8月份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万辆和10.1万辆,同比分比增长39%和49.5%。整个1-8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0.7万辆和60.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5.4%和88%。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核心的动力电池,其成本占整车总成本近40%,其中正极材料又占到整个动力电池的三四成。现有的正极材料有两种,分别是磷酸铁锂和三元锂,前者占有稳定性、性价比高等优势,后者则具有高能量密度。 新能源汽车的行情高涨带来了动力电池的装车量大增。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7月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11.3GWh,同比上升125.0%,环比上升1.7%。其中,三元电池共计装车5.5GWh,同比上升67.5%,环比下降8.2%;磷酸铁锂电池共计装车5.8GWh,同比上升235.5%,环比上升13.4%。 因为技术的提升,磷酸铁锂电池在多个领域开始发力。在两轮电动车领域,磷酸铁锂电池也正在取代过去使用的铅酸电池。尽管其价格是铅酸的2倍,但在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表现上,都高出后者4倍,单次循环使用成本远低于铅酸。 同时,在碳中和驱动下,风电、光伏装机量增长均带来储量锂电需求。目前,国内市场使用的储能电池几乎全部为磷酸铁锂电池。根据GGII数据,2020年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为16Gwh,同比增长68.4%,预计到2025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68GWh,是2020年的4.2倍,年复合增速超过 33%。 目前,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镍正极材料主要为碳酸锂,而氢氧化锂主要用于生产三元材料中的高镍正极材料。 磷酸铁锂需求的增长直接带动了上游原材料碳酸锂的增长,目前碳酸锂的涨幅已远超磷酸铁锂的涨幅。 另一种原材料氢氧化锂也随着三元锂电池高镍化的发展而需求大增,其均价已经超过碳酸锂。其主要的驱动力就是海外高镍三元电池车型逐渐放量,使得氢氧化锂出口订单增加。 供应不匹配 行业洗牌成必然 与需求高涨相对应的就是产能的紧缺。安泰科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碳酸锂产量1.9万吨,环比下降10%,原因是部分冶炼厂检修。而其下游的磷酸铁锂产能一直在低位徘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贝特瑞、德方、万润等龙头企业都出现降库存的现象,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单月需求量就超出4万吨,超出预期的需求量直接导致磷酸铁锂持续紧缺,而大规模的生产可能会在年底或明年初期,短期内无法缓解磷酸铁锂相对紧缺状态。 在氢氧化锂方面,按照兴业证券的分析,主要氢氧化锂新增产能已于2020年四季度上量完毕(包括天宜锂业2万吨产能、雅化集团雅安工厂2万吨产能等),2021年爬坡产能仅剩赣锋锂业5万吨马洪三期项目、广西天源2.5万吨产能等。其余产能均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投产,但考虑到氢氧化锂量产需要一定爬坡周期,同时进入下游产业链需要一定的认证周期,预计2021年氢氧化锂新增供应相对有限。 并且,通过日韩等国际电池厂认证的高端氢氧化锂产能主要集中在几家龙头企业,产能相对集中,供应紧缺。 如果再往上游溯源,按中金公司预测,全球锂需求将从2021年的43万吨LCE(碳酸锂当量)增至2025年的150万吨LCE;供给端方面,长期来看,锂资源开发不确定性较高,供给响应速度或难匹配需求增长,预计全球锂供给将从2021年48万吨LCE增至2025年148万吨LCE,滞后于需求增长。 盐湖和锂矿山作为目前锂资源的来源,按全球的供给量来看,澳洲锂矿占50%,南美盐湖占40%,中国的盐湖和矿山占10%。而在近期,因为主产地澳大利亚和智利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影响到锂的生产。 我国锂资源并不稀缺,但有效开发不足,原料对外依赖度高。据相关数据,截至2019年末,中国锂储量/资源量分别为100/450万金属吨,全球排名第4/6位,属于第二梯队。而2019年我国锂原料产量约7500金属吨,占全球比例仅10%。当年基础锂盐冶炼产能却高达全球的71%,锂盐出货量占全球消费量的49%,比例远高于10%,意味着我国大量的锂原料需要从国外进口。 天风证券指出,国内下半年存在5.43万吨锂盐缺口,同时7-8月为头部大厂投产旺季,如德方纳米4万吨磷酸铁锂产线已于7月5日投产,富临精工5万吨磷酸铁锂产线即将于8月投产,在国内碳酸锂产量环比下降的背景下,短期新建正极项目投产将加剧供需失衡,进一步驱动锂盐价格上行。因此,下半年锂盐供给相对紧张。 承受了如此之大的价格压力,动力电池的涨价已经迫在眉睫。据此前媒体报道,鹏辉能源、卓能新能源、横店东磁、远东电池、德朗能等多家企业已发布涨价通知。宁德时代虽然对涨价传闻进行了辟谣,但是也表示会对此问题进行考虑。 如果要顶住涨价的压力,就要在上游原材料和矿产资源上进行布局,买矿因此成为不少企业选择的出路之一。 在此方面,宁德时代是布局最早的企业之一,在2018年就曾参与北美锂业等海外公司的锂资源投资,随后还参与了加拿大Neo Lithium、澳大利亚Pilbara等公司的锂矿和碳酸锂项目投资。2020年,宁德时代还参与了湖南裕能、江西升华等磷酸铁锂材料企业的增资。 此外,赣锋锂业也于近日完成了对Bacanora公司的收购,获得了墨西哥的Sonora锂黏土项目。至此,赣锋锂业完成了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布局,在澳大利亚、阿根廷、墨西哥、爱尔兰和中国青海、江西等地持有多处优质矿源。 不过,购置矿产毕竟是头部企业的行为,大部分中小型企业还是无力参与的。对于他们而言,原材料涨价、毛利率下滑会进一步压缩其生存空间。由此可以预见,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会进一步加剧。(校对/艾禾)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