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AI药物研发新模式 华为云发布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IT之家 9月24日消息 昨日,华为全联接 2021 开幕。华为高级副总裁、华为云 CEO、消费者云服务总裁张平安发布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 今年 4 月,华为云发布了盘古系列预训练大模型,包括自然语言处理(NLP)大模型、计算机视觉(CV)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和科学计算大模型。 IT之家了解到,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是“盘古家族”的新成员,是专门面向药物研发领域推出的预训练大模型,旨在帮助医药公司开启 AI 辅助药物研发的新模式。 据介绍,华为云联合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训练了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依托华为云一站式医疗研发平台 EIHealth,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学习了 17 亿个药物分子的化学结构。在药物生成方面,实现了对小分子化合物的独特信息的深度表征、对靶点蛋白质的计算与匹配,以及对新分子生化属性的预测,从而高效生成药物新分子;在药物优化方面,实现了对筛选后的先导药进行定向优化。 华为表示,在实际应用中,华为云联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基于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研发出全新的广谱抗菌药物,将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一个月,提升了新药研发效率。其中,通过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的结构优化器,提升了小分子化合物与目标抗菌靶点蛋白的结合,同时降低其与人体蛋白的结合,从而减弱了广谱抗菌药对人体正常细胞可能产生的毒副作用。
元宇宙概念的半壁江山都来了,设备体验和大佬演讲干货
作者 | 徐珊 编辑 | 云鹏 自从字节跳动收购了VR头显公司Pico之后,国内的VR/AR行业就炸了锅,腾讯、华为等公司开始疯狂注册与元宇宙有关的商标,大家盯紧了这块元宇宙的蛋糕。 谁将成为下一个Facebook?国内厂商谁将成为第一个发布国产的“Oculus Quest 2”?元宇宙最后会怎样形成?参与2021年高通XR生态合作大会的厂商们同样密切关注这一动向。 芯片巨头高通、XR设备生产制造头部玩家歌尔公司以及多家国内外公司负责人分享了自己对XR发展的看法,探讨对元宇宙的见解。 这次大会中我们讨论的XR主要是指AR和VR两大领域。其中,AR是指增强现实,即以现实世界为主,同时会通过设备显示一些数字信息;VR是指虚拟现实,即所有看到的东西都是数字生成的。 全球XR行业发展到什么阶段?现在有哪些新的机遇?人们到底该如何去定义元宇宙?我们听取了多位行业人士的讲述,并亲自体验了VR/AR相关产品,还进行了深入挖掘,试图找到答案。 一、VR头显打架、AR眼镜争宠,国内最强产品都在这里了! 国内的VR/AR产品究竟体验如何,我跑去产品体验区亲身感受了Pico Neo 3 Pro、爱奇艺奇遇3头显以及不同类型的智能眼镜。 1、不正经体验后,我发现最爱的VR头显竟是奇遇3! 试过几款VR头显后,我发现目前市面上正在出售的消费级VR头显大同小异。 戴上头显后,用户首先都会看到一个虚拟的“桌面”页面,页面的底部将会有一个程序栏。你的手柄会像激光笔一样发射出一条长长的激光线。像移动无线鼠标一样去移动你的手柄,将射线瞄准在中意的软件上,用你的手柄按下确认,这样即可进入子菜单页面。 ▲Pico工作人员正在展示其游戏效果 游戏是VR头显应用场景不可或缺的一环。我试着用Pico的Neo 3 Pro产品和爱奇艺的奇遇3分别玩了一款类似的音游。 用户需要先设置一个“围栏”区域,保证VR的显示效果。如果你处于围栏之外,则将会有箭头显示帮助你及时调整位置,或者根据用户所站立的位置重新建立新的“围栏”区域。 在游戏体验中,手柄操作和显示方面的反应都比较灵敏,两款产品相差不大。 但在选择菜单的时候,我将手柄移动具体选项上时,奇遇3的显示页面将会出现一个点击手势,选择的时候还能感受到手柄的震动。这一点让我很惊喜,好像是我的手正在选择。 爱奇艺这次选择开放30余款VR游戏,让用户拥有6个月的免费体验期,也是为了拓展用户的市场。对于目前高额的VR游戏费用来说,的确很让人心动。 2、消费级智能眼镜、工业级眼镜各有不同 工业级智能眼镜往往由于施工环境的影响,更偏向辅助现实。而消费级智能眼镜目前更看重的是增强现实。 前者多为单目,用户戴上眼镜的时候可以到后台专家为该产品增添的批注信息。后者则会与手机相连,将手机作为一个触控板,控制鼠标的移动,这个鼠标同样是一道绿色的激光线。 事实上,消费级的AR眼镜就是将手机屏幕上播放的视频换种方式放到了你的眼镜上。 尝试了几款不同的智能眼镜后,我明显感觉到目前的消费级AR眼镜在延迟反应,页面载入上都远不及VR头显耗时短。 除此之外,AR眼镜中真正做到虚拟显示区域面积较小,下边框处还是可以清晰看到现实的场景,不过是墨镜版本,这让人会感到一种割裂感。 不过也有人士表示,AR眼镜本身就是为现实世界增添信息的,而不是抹去整个现实世界。 3、近视可怎么玩VR/AR设备?别怕,国内厂商提供3种方案 戴眼镜的人该如何玩转未来的VR/AR世界,不少人会对此感到好奇。在现场,我发现有三种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 像HTC的Vive系列产品,你可以戴着眼镜直接带上他们的设备,尽管页面呈现并没有影响,但是戴着两幅眼镜会感受到明显很重,长时间鼻梁处难以承受如此负荷。 Rokid的眼镜采用的方案也是目前行业上主流的选择之一。它将会有一个转轴,可以直接根据你的度数转动转轴,你能看到更清晰的图像呈现。 还有一种方案则是将适合的镜片通过磁吸的方式吸在眼镜上,直接取代你的眼镜,nreal的智能眼镜便是采用的这种方案。 二、八大公司高管热议元宇宙演讲干货 近期,元宇宙的概念股疯涨,互联网公司、游戏公司、解决方案公司都希望率先打造自己的产品优势,试图抢占这个具有无限潜力的未来市场。 外行可能将元宇宙视为一场闹剧,而参与其中的玩家们在这次热潮中,找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 1、AR/XR/VR,谁才是下一个触手可及的风口? 元宇宙是未来互联网发展的结果,距离现在遥不可及。在现在的市场中,AR和VR成为两种主流的发展方向。同时,一部分人认为在工业场景中辅助现实(Assisted reality)同样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事实上,元宇宙在内容上、产品形态以及技术方面都具有一定门槛,并非市面上所看只要和AR/VR相关就都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尔高级副总裁于大超:XR硬件收入翻两番,VR/AR产业正迅猛发展 “VR/AR行业正在突破拐点,驶入发展快车道。”歌尔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于大超分析了XR的现状。 据IDC预测,今年全球XR头显的市场出货量有望达到1200万台。2021年上半年,歌尔以XR业务为主导的智能硬件收入同比增长210.83%。 XR产品作为穿戴产品需要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对声学体验、光学设计方面都具有更高的要求。歌尔也从XR核心零组件与整机解决方案、自动化精密制造能力等方面不断优化用户体验。 Rokid CEO Misa Zhu:AR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Rokid CEO Misa Zhu表示,新技术将人们的生活割裂在虚拟和现实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而AR将促进人、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三者之间逐渐融合。 AR眼镜正在经历从专用场景到日常佩戴、工具属性过渡到内容属性的过程。并且基于不同的场景需求,Rokid推出了的相应的AR产品。 目前,Rokid在全球文旅展览、工业场景、汽车应用等多个领域都有新AR眼镜的应用场景。 OPPO AR产品总监王玮:AR分体机或成未来发展方向 “AR是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新型交互方式”,OPPO AR产品总监王玮讲到,因为AR拥有AR驱动、三维信息与三维场景交互两大特点。 他发现手机的应用场景逐步发生AR化迁移,手机也正在成为AR内容生态的孵化平台,AR眼镜的能力中心。因此,他给出建议——基于手机的AR分体机设计可能是当下不错的发展选择。 王玮认为厂商如果想要打造优秀的感知能力与交互能力决定体验的优势,不但需要重视感知能力、交互技术,还需要考虑场景的重合度。“只有三者平衡,才能打造优秀的AR体验。” 2、国内VR/AR短板显露,内容生态竟成最大难题 事实上,并非进入全息即代表进入元宇宙,还需要丰富生态内容,甚至来说还需要考虑法律、金融、医疗以及文化等方面。 国内的VR/AR在内容生态上存在百花齐放的场景,但各厂商都致力于将自己的内容平台做大,不同的内容平台之间存在壁垒的情况严重,高通同样关注到这一不足之处。 高通郭鹏:物理屏幕将全面消失,国内内容生态略显不足 此次大会上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高通已经在XR技术深耕多年,他认为5G的商用为XR带来了新的机遇,5G所支持的高速率、低时延和高可靠性将会给用户提供全新的XR体验,这些都将会对教育、医疗等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 高通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同样提到,“物理屏幕消失,整个世界都将成为你的屏幕。”他认为XR从视野角度、自由度和环境感知能力三个方面将眼镜的功能升级,比如说XR眼镜可以通过提高环境感知能力,让世界将成为最后的屏幕终端。 据IDC数据统计,预计到2024年,XR硬件的销售额将高达310亿美元,XR设备的销售量将达到5700万台。XR按照产品的形态分成一体机和智能头显两种形态,郭鹏讲到XR的一体机和智能头显两种产品将在未来5至10年内融为一体。 郭鹏觉得目前国内的XR市场,相比于算法迭代、芯片能力以及电池续航等技术能力上,内容生态方面略显不足,此次字节跳动的入局可能会为XR内容生态行业带来新的契机。 他还提到对于国内市场在生态上的碎片化问题,高通正在做出一些新的尝试希望能促进市场统一,但具体细节还不能透露。 3、万物皆是元宇宙,元宇宙定义几时休? 关于元宇宙的定义,每个参与其中的厂商都有自己的独特的看法。目前,多数人都认为元宇宙将是下一代互联网革命,同时是现在互联网的“3D版本”。峰会上,来自通讯业、内容生态以及硬件的厂商们分享了他们对元宇宙的理解。 微软黄悰:企业元宇宙是元宇宙的子集 企业元宇宙是微软总裁Satya Nadella提出的概念,微软大中华区混合现实行业解决方案总监黄悰表示,企业元宇宙在设备层、用户层、应用层和数据层都将与人们常说的元宇宙不相同。其中在用户层,企业元宇宙的主要为企业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三大方面。 “Hololens将会促进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相互融合,可以让用户在不脱离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完成交互。元宇宙不应该完全脱离现实世界。”黄悰说。 他还觉得企业用户面对元宇宙的发展将会经历数字化转型、协同办公、设计讨论以及流程优化等多个过程。 HTC中国区总裁汪丛青:想要一家独大的,都不适合元宇宙 HTC中国区总裁汪丛青谈到,元宇宙并非新的概念,在之前的书籍、电影中都会涉及相关概念。他给出了元宇宙的六大定义,并表示元宇宙概念清晰之后,可以让大家拥有更清晰的发展方向。 这六个定义分别是:(1)只有一个元宇宙;(2)元宇宙不属于某个人、公司或者国家;(3)元宇宙将会对每个人开放;(4)元宇宙是一个独立的设备;(5)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进入元宇宙,(6)元宇宙将是下一代互联网革命。 汪丛青觉得屏幕将会逐渐消失,未来的显示设备将从智能眼镜到隐形眼镜,甚至到最后的脑机芯片。因此元宇宙的到来,将全面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 但同时元宇宙也将带来许多发展机遇,元宇宙将在工具制造、软件、设备端、产品以及服务、支付方式、社交方式、人类公平、机会公平和气候影响等方面都会带来新的机遇。 中国电信新国脉总经理陈之超:5G是实现元宇宙的基础 中国电信新国脉总经理陈之超提出,5G网络是保障5G应用,是实现元宇宙场景快速落地的基础。 “XR是元宇宙的重要组成部分”,陈之超从运营企业的角度谈论XR的未来发展。“我们认为目前是最好的时代”,他谈到政府微观和宏观的政策正在为XR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中国电信打造了天翼云XR平台,该平台以云网一体、边缘计算、超低延迟等技术做支撑,为政企用户、消费级用户以及互联网VR用户提供多样的XR体验。比如,在十四运期间,中国电信通过XR直播拍摄技术,进行多视角的视频展示。 爱奇艺CEO熊文:提供30+免费VR游戏,打造多样的应用场景 “元宇宙补齐了VR发展的最后一块拼图。并且元宇宙将会取代app,广泛地拓展了应用场景。”重庆爱奇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熊文认为,元宇宙是下一代互联网,VR将是下一代智能终端。 他谈到硬件能有销量,软件能有盈利是产业良好发展的必须条件,如Facebook的Oculus Quest 2产品在易用性、内容好以及价格便宜三大优势,实现了用户“出圈”。 爱奇艺在内容生态上开始逐步建立起自己的优势,爱奇艺为潮流用户、硬核游戏玩家等不同用户提供了30余款免费的游戏内容。面对家庭应用场景,爱奇艺推出了奇遇派对、奇遇秀等游戏,扩大VR的应用场景。 结语:XR厂商需要找到自己的元宇宙“钥匙” 对于这次整个XR行业的爆发,高通中国区XR业务负责人郭鹏表示,与2016年左右的爆发不同,新的行业爆发是基于近几年整个行业的技术沉淀,这将是全行业一次新的机遇。 据IDC等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XR市场规模约为900亿元,其中VR市场620亿元,AR市场280亿元,并预计到2024年XR市场规模将达近5000亿元。 不同厂商需要根据市场的变化和未来趋势在此次热潮中抓住自己的发展机遇,也就是自己通往元宇宙的“钥匙”。同时,厂商们需要注意到市场的泡沫,不要盲目跟投。
12万词名著175词讲完,AI比我会抓重点
作者 | 李水青 编辑 | 心缘 读完一本书后对故事内容进行总结概述,这件事情对于一个人类来讲并不是能不假思索完成的。现在,机器学习模型可以了。 近日,美国著名人工智能非营利组织OpenAI公布了一项新成果——由GPT-3微调而来能总结梗概书籍内容的算法模型,它不仅可以对每本书的各个章节进行概述,还能够进行更高层次的总结。 用机器学习来写作体育比赛、地震、财经新闻等类别的文字摘要已经较为常见,此前,学术出版商Springer Nature也借助机器学习对锂离子电池领域的数百篇研究论文做了综述,使读者根据摘要去有选择地阅读全文。 不过,本次OpenAI首次将其在去年6月推出的大型语言模型GPT-3进行应用,开发出能对文学名著等图书进行总结概述的算法模型。 据称,该进展是团队第一次关于梗概对齐技术(scaling alignment techniques.)的大型实证工作。这里提到的对齐技术,简单来说就是找到能够对人一般智能进行对齐的技术,这一类研究目前是机器学习研究的一大挑战。 ▲论文链接: https://arxiv.org/abs/2109.10862 一、AI读名著:将12万词小说提炼出175词摘要 我们来看看OpenAI团队的成果,模型能对图书内容进行怎样的梗概? 以很多人看过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这本书共十二个章节,近26,449词。在AI更改后变成以下136词英文摘要,也就是差不多一条微博文字的长度,大家感受一下: 可以看到,AI在事件概述上抓住了主要人物、事件和时间顺序,但同时也显得有些流水账、缺起承转合,很像一个小学生回家后被要求给爸爸妈妈复述课本上内容的反应。 看完童话故事,再看看更有难度的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完这本书后,AI写下119词摘要: 如果说梗概简单的童话故事AI尚能胜任,那么理解成人的爱情故事对它来说就显得有些吃力。它确实把主角罗密欧与朱丽叶前后的相遇、相爱、分别、死亡点到了,却让人感到旷世的爱情悲剧好像被讲成一场碎片拼贴起来的drama悬疑剧,让读者找不到矛盾的核心,更不用提被爱情感动。不过,仅从叙事梗概这个层次来说,机器做得还是比较准确的。 看完AI对短篇文学作品的梗概,我们再来看看中长篇,比如简·奥斯汀12万词的《傲慢与偏见》,摘要是这样的: 中文译文参考如下: 这一小说主要讲述了乡绅之女伊丽莎白·贝内特和富有的达西先生,以及他们的亲友简和宾格利的爱情故事,反映了19世纪英国乡绅阶层的礼节、成长、教育、道德、婚姻的情态。可以看到机器还是抓住了几个主角的爱情故事的主旋律,逻辑基本没有问题。不过不足之处和前面也十分类似,机械化、堆砌、缺乏多层次抽象。 不过,对于这项需要从海量的人物、动作、心理、环境等描写和复杂的时间线、场景转换中总结出主角、主要事件的任务来说,OpenAI的这项模型已经表现不错。据团队称,其输出结果在BookSum数据集、“叙事QA”数据集上都实现了最先进的结果,这表明尽管你觉得这一模型表现跟人类差远了,但这已是世界先进水平。 对此,团队在论文中也承认,用研究模型生成的这些摘要包含了书中重要的事件,有时还对多出细节进行了抽象化地归纳总结;然而,他们经常遗漏重要的细节或无法掌握更广泛的上下文内容。 二、先把小说分成66部分梗概,再总结为6段 要做到整本书的梗概,OpenAI团队首先的工作是让模型从总结篇幅更小的段落文字开始。 以往,大型训练模型并不善于总结文本。此前,团队发现从人类反馈中训练强化学习模型,有助于使模型变得善解人意。简单说,就是由人来判断模型输出结果,以帮助模型进化,从而理解短帖和文章中人的情感和表达的含义。当任务扩展到整本书,摘要工作对模型来说变得更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团队采用递归任务分解法,简单来说,就是在程序上将一项艰巨的任务分解为较容易的任务。在这个任务中,就是将长文章被分解为多个小节进行处理。 以《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团队首先让模型将全文66小节共长达6024词的内容分节梗概,如下图所示: ▲66节中的第一节梗概内容 然后将这66节梗概再缩写,转化成6小节一共830词的梗概,可以看到,内容逐渐变得更精简抽象。 ▲6节中的第一节梗概内容 直到最后,一段136词的梗概才呈现出来。这一梗概生成的过程可以从以下模式图中展现,该方法可用于对任意长度的书进行总结,实现了在数十万字的书籍上递归到3层深度的内容总结。 团队指出,相对于端到端的训练过程,递归任务分解具有以下优点: 1、允许参考书籍内容的一小部分摘要来更快地评估模型,而不是阅读原文。 2、跟踪摘要的编写过程更容易。例如,可以查找摘要中的某些事件在原文中发生的位置。 3、这一方法可用于总结无限制长度的书籍,不受使用的转换模型上下文长度的限制。 团队在论文中称:“当定量评估时,我们的模型显著优于我们的行为克隆基线,并且,少量的总结接近人类水平的质量。” 三、GPT-3发布一年多以来,展现出对齐人类智能的潜力 OpenAI本次发布的模型只聚焦一个细分领域的应用,但这一模型是由GPT-3微调而来,代表着GPT-3模型的最新应用进展。GPT-3的全称叫生成预训练转换器-3(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3),是OpenAI于2020年6月推出的大型语言模型,诞生的使命是使用深度学习分类或产生人类可以理解的自然语言。 今年3月,OpenAI宣布,GPT-3现已被数万开发者用于300多个不同的应用程序,应用包括创作小说、编写潦草的代码,以及让用户对话历史人物等,每天输出45亿词之多。 任何公司都可以申请使用GPT-3的通用API,而获得OpenAI授权商用GPT-3底层代码的目前只有微软。今年5月,GPT-3被加入到Power Apps使用的低代码编程语言Power Fx中。 本次,对基于GPT-3开发的书籍内容梗概模型,OpenAI在博客中写道:“这项工作是我们正在进行的调整先进人工智能系统的研究的一部分,这是我们任务的关键。当训练模型去做越来越复杂的任务时,对模型的输出进行明智的评估对人类来说将变得越来越困难。” “我们目前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让人类能够利用其他模型的帮助来评估机器学习模型的输出。” 展望未来,团队正在研究更好的方法来帮助人类评估模型行为,目标是找到能够对人一般智能进行对齐的技术。“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鼓励更多的研究,使用训练过的模型来帮助人类完成更简单的任务,为更困难的任务提供训练指引。” 结语:让算法对齐人类智能,仍有很远的路 OpenAI的新成果让我们看到,基于GPT-3等语言模型,机器正在实现阅读理解、抽象写作等更加需要思考的复杂任务,让人看到其向认知智能靠近的潜力。 与此同时,算法的能力依然十分有限,更多是像一个剪刀手剪辑出来片段的组合,虽然看起来也能模仿人类的抽象思维,但难以把部分和总体联系起来结合上下文去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含义。 让人工智能更具有认知智能,从而理解人类博大精深的语言下的深层思想情感和隐含意义,这仍然距今有很长的路要走。
华为发布三项城市智能体系列解决方案,办事耗时降低20%,不到1小时可实现数据问题发现
作者 | 杨畅 编辑 | 江心白 智东西9月24日报道,在华为全联接大会城市智能体峰会上,华为正式发布了三个华为城市智能体系列解决方案:一网统管、辅助运营和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 会上,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谈到现在智慧城市建设有两个趋势,第一是智慧城市建设从一网通办向一网统管方向发展,第二个趋势是许多城市都在陆续成立城运中心。 此外,多位业内专家还分享了他们在智慧城市方面的观点、看法。 一、三项新解决方案有针对性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华为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总经理王彬谈道,随着我国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一方面各地取得了很大进展,另一方面大家更追求“两去(去虚、去尾)”和“两效(效果、效率)”。 他提到华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会思考三个问题:智慧城市的建设可感知吗?可持续吗?安全可控吗? 华为分别给出了三个城市智能体系列解决方案。 1、“一网统管”解决方案 该解决方案是华为基于自身数字化转型经验,针对业务对象、业务规则进行梳理,来实现对象数据化、过程数据化、规则数据化,并叠加5G、AI和云的能力,通过把高效处理一件事细分为发现、调度、处置、分析四个中心,实现线上线下高效协同。 目前,“一网统管”解决方案已经在上海、广东等地实现落地,实现事件平均处置时长降低20%。事件处置过程中会用到AI来进行事件分派,现在,AI智能派单占总工单的80%,机器派单准确率为88%。 2、“辅助运营”解决方案 这一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华为认为只有行业用户才最知道自身运营的痛点,所以华为将自身定位为辅助运营,支撑行业用户实现运营目标。 “辅助运营”解决方案将业务KPI结合进来,例如在一网统管方面的辅助运营中,华为将其核心KPI设定为一次分拨准确率、平均处置时长等业务KPI。 王彬说,华为相关业务的商业模式正在从项目型转变为持续服务型。 3、“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 数据安全是不可避免的挑战,在“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中,华为将传统的永久授权调整为一事一授权,通过对用户访问方式、行为等的实时分析,为用户授予动态的访问权限,实现更精准、更细粒度的访问控制,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的安全可控。 目前,“零信任安全”解决方案已在长春实现部署。 二、仇保兴:智慧城市也需自下而上建设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说,城市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成式城市,随着时间的发展,城市不断生长,城市是由不同设计师规划建设的;一种是构成式城市,整个城市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的。现实城市更多是这两种城市的结合体。 智慧城市“构成”方面,他谈道,城市政府管理最重要的职能是提供足量、优质的“公共品”来提高经济效率和人居环境,智慧城市的核心公共品分为四种。 一是精细化、网格化管理系统,二是政府网站“一网通办”,三是城市安全、网络安全、减灾防灾,四是重要公共资源管理信息化。 针对智慧城市“生成”方面,仇保兴提到智慧城市“生成”有三大机制:积木机制、内部模型机制和“标识”机制。 他还说,在智慧城市建设中“从上而下”的顶层设计和“从下而上”的“生成”机制同样重要。 三、郑磊:智慧城市建设要体现人文关怀 同样是探讨智慧城市建设,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一网统管城市数字治理实验室主任郑磊在演讲中给出了另一种思路。 他提到城市治理不仅要“填空”还要“留白”。 “填空”是指城市治理或者智慧城市建设中需要做到的内容,包括在建设中需要以需求和问题导向,进行制度规则建设,要有成本收益考量,还要实现人文关怀。 “留白”是指要考量到适度的问题,郑磊提到这四个方面要考虑“留白”:给人的智慧、意愿和尊严“留白”,给“还没想明白的事”“留白”,给“被落下的人(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留白”,给市场、社会、自然“留白”。 四、岳坤:智慧城市建设有两大趋势 华为全球政府业务部总裁岳坤从华为的实践案例引入,并谈到现在智慧城市建设有两个趋势。 趋势一是从高效办好一件事的一网通办向高效处置一件事的一网统管迈进。一网统管相比于一网通办更能体现数字包容,对于那些老年人等不习惯或者不会使用一网通办的人群,一网统管更友好。 趋势二是各地的城运中心在陆续成立,岳坤说,之前企业智慧城市项目的用户是不太明确的,有了城运中心之后,用户明确,需求和供给可有机结合。 华为是从自身数字化转型中提取经验,服务智慧城市建设。 他谈道,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对象数字化、过程数字化和规则数字化,有些需要记录很细,才能真实还原现实世界。 岳坤说,华为可提供超2000项政府数字化规定、规则和预案。在实践中,华为发现70%的规定和规则在大多数城市中是类似的,30%的差异可以通过华为提供的拖拉拽平台进行直接配置和发布。 结语:智慧城市建设涌现更多具体解决方案 随着中国各地智慧城市建设持续推进,不同的企业和机构从整体层次和细化角度提出差异化的解决方案。 华为发布的城市智能体系列解决方案的发布是华为在智慧城市领域提出的新的建设思路,随着这些解决方案的落地,这些城市的市民对智慧城市的感知可能会更加明显。
不仅要统一接口 欧盟委员会将立法推动手机/平板等取消标配充电器
IT之家 9月24日消息 近期欧盟委员会在提议,将 Type-C 接口作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的他通用接口,以减少浪费。如果这项法规获得通过,苹果公司受到的影响将最大,因为目前 iPhone 手机使用的是苹果独家的 Lightning 接口,消费者必需使用专用线材。 根据外媒 GSMArena 消息,一份最新的消息显示,欧盟委员会正在制定一项法规,不仅要统一充电接口、快充协议,还要取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相机、蓝牙耳机、便携音箱以及手持游戏机的标配充电器。这一法规要求厂商将产品与充电器分开销售,以减少浪费。官方表示,欧盟消费者每人平均拥有三个充电器,而常用的只有两个。 此外,为了保证信息透明,OEM 厂商需要在产品上明确标注充电速度信息,以及是否支持快充的信息。 据IT之家了解,欧盟委员会表示,消费者每年要在单独售卖的充电器上花费多达 24 亿欧元,此外每年有大约 11000 吨的充电器被报废或者不再使用,成为电子垃圾。欧盟委员会希望这项立法能够为消费者每年节省 2.5 亿欧元的开支。 欧盟委员会的这立法,需要得到欧盟议会以及理事会的通过。一旦法规获得批准,设备制造商将有 24 个月的缓冲时间进行过渡。
李书福要造手机 将在武汉、上海等地设置办公地
文| 李皙寅 编辑| 施智梁 当小米们小步快跑入场造车的时候,汽车自主品牌一哥李书福开始造手机,是进攻性防御?还是产业链布局?一盘大棋背后,谜团待解 “造手机?吉利的李书福?你确定吗?”当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将这一问题抛给多位专家的时候,对方对每一个关键信息,都产生了疑问。 令人惊讶背后,吉利正在暗度陈仓。据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独家获悉,李书福造手机的项目进展十分迅速,已经开始在业内寻觅人才,公司将在湖北武汉、上海等多地,乃至海外设置办公地点。 有消息人士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透露,李书福确实在筹备造手机。但截至发稿前,吉利方面相关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有待更多消息发布。 在业内看来,手机作为一个不离手的身份终端,将成为车企,乃至所有科技企业,用来直面消费者,并串联商业生态的最重要抓手。 01 动念造手机的车企掌门,不止李书福一人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科技企业小米,近期霸占着车圈话题榜,大家都在猜测,他会和谁组CP联手造车。 本月早些时候,传小米拟收购北京的宝沃汽车,通过获得工厂和资质,节省时间,加速造成流程。随后,有媒体报道因为出价原因,双方谈判无下文。类似这样的绯闻名单,几占了大半个汽车圈:北汽、长城、比亚迪、东风、长安、五菱,甚至恒大汽车都榜上有名。 ▲ 图源IC 无论是到处“撩人”的小米,还是做软件和网站出身的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最近几年的“浪潮”是从互联网、从手机,跨界转行造“汽车”。伴随李书福开始做手机,意味着两个产业间不再是单向度的流入,而是你来我往。 伴随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的身份加速转变,从传统交通工具变成出行第三空间,“车”的属性逐渐降低,体验、交互、科技的属性逐渐增强。 “汽车机器人跟大家想象中的汽车是不一样的,其实它会更像一个机器人,这将来也会是汽车进化的方向。”李彦宏说出了自己理想中的汽车。 “因为我们已经制造了带轮子的机器人(特斯拉),所以现在我们几乎拥有所有制造人形机器人所需的零件。”在AI Day活动上,马斯克曾如是说。在这背后,特斯拉在搞机器人,小鹏汽车亮相了机器马、小米展出了机器狗。今年4月,一家名叫吉咖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就包含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摩托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研发、家用电器研发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湖北亿咖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持股。 据财经汽车了解,动心思造手机的车圈大佬,不止李书福一人。有的觉得同样整合供应链,造手机利润率更高,有的觉得造手机可以打造自己的生态链。要知道,在昔日出门四件套“伸手要钱”中,身份证、钥匙、钱包,如今都已经被集合到了手机当中。 不离身的手机,让用户永不下线,直连企业和消费者;更重要且基础的是,手机成为了最好用的身份标识,或许可以作为和所有智能终端互动的“秘钥”。而这种账号体系,以及围绕出行空间场景,展开的各种更智能的增值服务,正是野心勃勃的企业,最感兴趣的地方。 02 李书福和雷军的“默契” 智能电动汽车被视作PC、智能手机后的第三代智能移动终端,雷军正将小米打造成一个可连接一切终端的大型硬件生态系统。 通过对吉利产业版图梳理可得,无论作为母体的吉利控股集团,专注汽车产业吉利汽车集团,还是用资本和战略投资孵化前瞻项目的吉利科技集团,吉利围绕出行领域的布局越来越广。但在面向终端消费者环节,或许还需要一串联一切,勾连企业与消费者的钥匙, ▲ 图源IC 吉利早已布局智能车机。李书福和沈子瑜成立了亿咖通,专注开发智能座舱。2018年的发布会上,亿咖通提出了自己的智能汽车构想:基于全球在线云服务,让手机、车机时时在线,通过同一个账户,让车辆与手机互相识别,数据共享、千人千面。彼时,吉利试图让手机作为算力支持,投屏给汽车,降低消费者拥有智能汽车的门槛。直到今年8月,亿咖通迭代了新产品,将车机操作系统银河OS落地于吉利星越L车型,并逐步吉利汽车推广。 值得留意的是,作为吉利车联网的重要抓手,从股权关系来看,亿咖通是李书福及沈子瑜的个人投资,本次造手机是否会参照类似操作?作为智能座舱的开发者,亿咖通及其他吉利系企业,如何与手机板块互相赋能?值得后续关注。 七年前,雷军喊出“五年投资100家生态企业”,试图从一家手机公司扩展到整个硬件生态。而据小米集团2021年Q2财报显示,小米当前投资生态链企业超330家。其中,智能硬件企业79家,涉及芯片、手机电脑周边、可穿戴、出行以及其他智能终端等;应用服务企业196家,涉及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文化娱乐、商业航天、企业服务以及材料和智能制造等;通信传输类企业9家,主要通信芯片、模组、小基站、天线等。 “汽车行业变革已经开启了产业链调整、生态圈扩大的时间窗口,新的赛道已经开始搭建,一场新的马拉松赛跑已经出发。”今年3月,李书福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直言,汽车产业链已经全面变革,中国汽车产业和企业要开创全新的革命性优势,在人机交互、无人驾驶、中央计算、换电充电基础设施、能源管理、智能出行、工业互联等方面积极布局。 无论是造汽车还是造手机,雷军和李书福跨界背后,本是殊途同归。 据财经汽车了解,在去年下半年,吉利全面梳理了集团各条业务线和公司,按照不同属性,更新了条块沟通体系,理顺了汇报关系。体系内外,跨部门协通合作成为新的发展重心。 从收购沃尔沃汽车伊始,吉利用时间证明了和沃尔沃在设计、研发、智能制造、产业链管理及全球化布局的优势,这种跨界协通能力,或为其在手机业务发展里提供重要助力。
iPhone 13系列正式发货:Pro版被黄牛加价千元 iPhone 13/13 mini无人回收
深圳益田假日广场的苹果直营店外,排队等待进入的人。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虽然没有特别重要的创新,但iPhone 13系列无论是预定还是现货发售,都出现了火爆的场面。 9月24日,四款iPhone 13正式发售。今天上午9点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抵达了深圳益田假日广场的苹果直营店,现场已经有十几人在排队。 据苹果店的工作人员介绍,只有提前预约购机的消费者才能进店领取新机,其他没有预约的不提供服务。“因为疫情原因,今年都需要提前预约,不能在店里购买。” 只有预约了,才能到店取货。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王晶 摄 记者在现场看到正在交易的几名“黄牛”,他们看到从苹果店内拿到新机的用户会主动上前回收新机器,“iPhone 13 Pro目前加价1000元左右,iPhone 13 Pro Max新配色远峰蓝加价2000元左右,iPhone 13/13 mini没人回收,粉色也一样,很多电子市场都可以买到现货”。 01 iPhone 13 Pro系列加价千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从苹果官网订购iPhone 13/13 mini的机型交货期为7~10天;而13 Pro/Max的机型交货期则为4~5周。记者以购买新机为由随机采访了现场的几位黄牛,其中一位表示,Pro和Max大内存版本比较受欢迎,要买的话得加价1000元起,小的13/13 mini都不回收,其他电子市场比较好买(现货)。另一位黄牛则表示,“Pro可以加价400,Max加价600卖给你,最低”。 随后,记者联系了一位在深圳华强北的手机卖家小胡(化名),他告诉记者:“昨天13 Pro/Max港版正常还要加1000多港元的预定报价,13/13 mini基数小,黄牛党不赚钱。” 华强北卖家小刘则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张iPhone 13系列的报价表,当记者询价时,他提示说:“价格表里的价格不准,价格随时在变动,其实昨晚价格就变了,粉色的报价最贵,大概7000多块,今天第一天发售价格肯定比较贵,但具体价格要下午才能出来。” 图片来源:记者获取 北京时间9月15日,苹果公司在9月的年度发布会上揭晓了iPhone 13系列新款手机,此次发布会的最大亮点在于苹果新品在配置升级优化的同时,将下调售价。 对比上代,iPhone 13 mini、iPhone 13起步容量翻番,到了128GB,但价格方面却降了。具体来看,今年iPhone 13 mini 128GB,售价5199元,而去年iPhone 12 mini的128GB版本售价为5999元,降价800元。而iPhone 13 128GB售价5999元,去年iPhone 12 128GB售6799元,同样降价800元。 对于iPhone 13 Pro系列,iPhone 13 Pro系列128GB/256GB对比上代分别降了500元、300元,512GB的分别降低了700元、500元。而1TB版本,iPhone 13 Pro售11999元,ProMax售12999元。 配置方面,iPhone 13和iPhone 13 mini在保持“刘海屏”的同时,“刘海”占用面积减少了20%。搭载A15芯片,5nm工艺打造,拥有2个高性能+4个节能CPU,性能领先50%,共粉色、蓝色、午夜色、星光色、红色五种配色,提供128GB/256GB/512GB三种存储可选。 而iPhone 13 Pro和iPhone 13 Pro Max则成为迄今最强大的苹果手机,不仅拥有小“刘海”,还带来了全新的ProMotion自适应刷新率,支持10~120Hz自动调节,核心搭载更强的A15芯片,性能和续航都进一步提升。 02 较低价格策略抢占高端市场 外界认为,尽管苹果的iPhone 13系列没有太多创新,但其较低的价格可能会动摇中国的手机市场。作为业内唯一一家只做高端手机的公司,苹果此举不仅能获得较为丰厚的利润,也进一步挤压了竞争对手的生存空间。 全球市场研究和数据公司IDC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近五个季度以来,中国高端手机市场内安卓阵营持续涨价。IDC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之下,iPhone 13系列以更加优惠的价格策略,必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持有对应价位段预算的消费者对该品牌的选择倾向,也将助力苹果在中国高端市场进一步扩大其优势地位。 IDC全球移动设备跟踪器研究总监Nabila Popal指出,华为在中国高端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额,但随着其近期份额大幅下滑,苹果仍然是目前高端市场消费者的最佳选择。 与此同时,芯片断供使得深受中国消费者青睐的华为一直缺乏旗舰产品的发布。虽然今年7月,华为发布了全新旗舰手机HUAWEI P50系列,但因为其只有4G版本而大幅降低产品竞争力。在该机型发布的几个月前,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曾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一篇名为《跌倒华为、吃饱苹果》的文章,并评论称:“短短两年不到的时间,美国对华为进行了四轮制裁,一轮比一轮狠毒,把华为消费者业务逼到极端困境,无法发货,高端产品(市场)主要让给了苹果公司。” 从多家研究机构最近公布的半年数据来看,华为正慢慢退出手机市场的第一梯队。Omdia最新发布的预调研结果显示,全球智能手机在2021年第二季度出货2.99亿台,相比去年第二季度的2.797亿台,同比增长6.9%。但华为出货量仍在持续下滑,今年第二季度出货980万台,同比下降了74.6%,环比下降了33.3%。 可即便如此,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仍相信华为的消费者业务能活下来,并且不会放弃手机业务。8月中旬,郭平曾表示,“华为在手机领域会继续保持存在,期待随着造芯能力不断增强,手机王者也终将归来”。
机构预测:芯片紧缺将导致全球汽车行业损失超两千亿美元
由于芯片供应链的紧缺,全球汽车制造商今年损失的收入可能超过2100亿美元。白宫正在敦促汽车制造商、芯片公司以及其他行业参与者一起合作,以加强半导体行业供应链的透明度。 根据全球咨询公司艾睿铂(AlixPartners)发布一项最新预测分析,半导体持续短缺对全球汽车行业造成的损失将会翻番。该机构将2021年汽车行业收入损失由5月份预估的1100亿美元大幅上调至2100亿美元,并将今年汽车减产预期从390万辆大幅提升到770万辆。 另据研究机构IHS预测,今年全球汽车产量预计减少至7200万辆左右,IHS此前的预测约为7680万辆。 “每个人都希望芯片危机有所缓解,但马来西亚因疫情导致的封锁措施和其他地方持续面临的阻碍加剧了事态的恶化。”艾睿铂亚太区业务负责人谢芾(Shiv Shivaraman)表示。 艾睿铂认为,芯片只是汽车行业目前面临的重大颠覆因素之一,包括树脂、钢铁和劳动力短缺等众多因素也都对汽车供应链造成影响。 由于芯片供应稀缺,通用汽车、丰田和克莱斯勒母公司Stellantis等汽车制造商都已经下调了今年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预期。 法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佛吉亚也在周四下调了全年的销售预期,由原来的165亿欧元下调至155亿欧元,并将利润率由7%下调至6%左右。 “汽车行业目前在生产或原材料获取上已经没有所谓的’减震器’了。”艾睿铂驻上海董事总经理、亚太区汽车行业负责人戴加辉博士(Stephen Dyer)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虽然中国芯片制造商将更多产品分配给汽车客户,导致汽车生产没有像其他地区那样受到芯片短缺带来的严重影响,但是我们预计在2021年年底后,中国汽车行业依然面临芯片短缺挑战。”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与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布莱恩·迪斯(Brian Deese)周四会见了半导体行业参与者。参加会议的企业包括底特律的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及苹果、戴姆勒、宝马、Globalfoundries、美光、微软、三星、台积电、英特尔和安培计算等。 雷蒙多重申行业需要带头解决因全球芯片短缺出现的供应链瓶颈,并发起一份45天内提供有关芯片危机信息的自愿请求,目的是提高供应链透明度,以更详细地了解供应链瓶颈,预测挑战。 参加白宫虚拟会议的Stellantis公司CEO卡洛斯·塔瓦雷斯(Carlos Tavares)表示,该汽车制造商将配合信息请求,并呼吁整个半导体供应链厂商广泛参与这一倡议。 而更多汽车厂商加入“造芯”行业也令晶圆生产工厂产能面临压力。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电子正在与特斯拉进行谈判,以考虑为特斯拉的下一代自动驾驶芯片提供7纳米生产工艺制造。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在上个月公司的AI日中表示,特斯拉计划在未来一年左右时间为其电动皮卡车Cyber truck的自动驾驶引入新的芯片。 根据分析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在芯片代工制造行业中,台积电市场份额最大,为52.9%,三星仅次于台积电,截至6月底三星市场份额为17.3%。 英特尔也宣布加入芯片代工。本月初,英特尔宣布未来十年将投入800亿欧元以提高欧洲的芯片产能,并率先在爱尔兰为汽车制造商开设半导体工厂,以缓解汽车芯片的短缺压力。目前该计划得到了包括宝马、大众、戴姆勒和博世在内的近百家汽车制造商和主要供应商的支持。 英特尔将汽车制造商视为关键的战略重点。该公司预计,到2030年,芯片将占汽车成本的 20%,这一数字相较于2019年的4%翻了五倍。 默克半导体材料事业部全球负责人Anand Nambiar上个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越来越多的晶圆厂开始要求和上游建立一个长期、稳定的供货协议,这意味着众多企业正在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产能提升做准备,企业开始关注数量(成熟工艺芯片)与质量(先进工艺芯片)的平衡。”
问道2030:6G迈入技术遴选窗口期
作者 | 顾以东 近日,一份外媒的6G专利报道,在元宇宙、区块链、量子的舆论硝烟中,再次把6G拉回到人们的视线里。 该报道显示,面向全新的6G通信,国际上3个国家已经在专利领域上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其中在6G核心技术专利的申请数量上,中国占比在40%左右,处于领先于全球的地位,美国在35%左右,而日本接近10%。同时,该媒体也提到了一个事实:在6G的时代中掌握越多的相关专利,在话语权上的优势也就更高。 这是大众热衷讨论的科技博弈。 但引起ICT产学研兴奋的却是关于6G的另一个消息:随着一份网络白皮书的发布,中国在6G研发上迈入了技术遴选窗口期,八大业务场景、12大潜在技术,都被正式提上了6G日程。 01 6G脉络首次明晰 2020年底,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命名为“电子科技大学号”的试验卫星。从四川媒体到全国媒体,都不约而同地以“全球首颗6G试验卫星”报道了该新闻。从媒体到大众,纷纷对“未来我国有望在6G市场保持技术领先地位”给予了超乎5G当年的期望。 2021年,在中国大规模地建设5G网络之时,很多国际企业、运营商也开始把研究内容向6G倾斜。 在9月16日的IMT-2030(6G)推进组6G研讨会上,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同时也是6G推进组咨询委员会委员的闻库直言,从产业技术培育来看,世界各国都已把太赫兹作为6G重要技术演进方向。 “但太赫兹要想真正发挥应用价值,至少需要1GB以上的带宽,才能实现大通量的模数转换信号处理能力,但毫米波频段的类似问题还没有完美解决,所以发展太赫兹技术的前提是把毫米波培养成熟,不然就像小孩还没有走稳就开始跑。 ” 通俗一点说,如果把现有5G的中低频、毫米波频段,比喻为无线电频段上“人人可见的楼梯甚至高层电梯”,那么太赫兹波起点就是100GHz(0.1THz),几乎就是高耸入云的“天梯”。 这种超高频段的太赫兹波穿透性强且能量很小,与微波技术相比看东西更清楚,与可见光比更“透视”,与红外光“嗅觉”更灵敏,相较之X光更安全,不会破坏生物组织……所以在医疗诊断、天文、物体成像、工业探伤、宽带移动通信、雷达探测等众多领域,太赫兹波都显示出了非凡的科学价值及实用前景。 也因此,在6G进入技术遴选期的当下,该技术也被视作最关键的6G技术之一。不过闻库也说,全球6G发展尚处于早期阶段,关键6G是什么、用来干什么、采用什么技术来实现,目前业界尚未形成共识。 “在技术预研中多种树,切勿操之过急开始砍树,不宜对6G技术路线过早盖棺定论,避免影响6G创新发展。” 据IMT-2030(6G)推进组组长王志勤称,现在整个6G研究还处在“非常初始的初期阶段”,目前聚焦了四大领域、超过十个技术方向,太赫兹通信是6G大家提到最多的技术方向,随着毫米波的不断应用,朝着更高的频谱发展也是业界共识。 “虽然频率的丰富带来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包括感知定位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但也对很多器件、实践和处理能力带来了更多的挑战。针对太赫兹通信,我们一方面分析更多新的应用场景,另一方面对太赫兹信道建模也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关键技术领域也有大量和其它技术的结合以及算法的研究,最终太赫兹真正的商用和6G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器件和产业的成熟性,以及业务需求的迫切性和场景。” 王志勤和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也都特别提到了近期大火的元宇宙。 “5G是人人、人物互联,6G逐渐增加更多的智能体,同时从万物互联实现万物智联,更多地实现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共生发展过程。”王志勤说,“最近大家提到元宇宙概念比较多,其实也是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更多的交互和未来的共存共生过程。” “未来我们不仅会有物理世界,也将有数字世界,一方面是对物理世界的孪生世界,另一方面也会演变成所谓的元宇宙和平行世界。提及元宇宙,黄宇红说,“可能这个元宇宙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模拟和仿真,更重要的是自身也已经有很多的变化,也是和物理世界、虚拟世界交互发展,这对6G的发展有非常大的驱动力。” 9月15日当天,6G推进组网络技术组正式发布了一份《6G网络架构愿景与关键技术展望》白皮书,并与产业界合作伙伴共同发起“DOICT融合的6G网络架构”发展倡议。 从业务驱动、DOICT融合驱动、IP新技术驱动三方面,这份白皮书阐述了6G网络架构演进的驱动力,提出6G网络架构设计原则包括“2个坚持”和“4个转变”,即“坚持网络兼容”“坚持智简设计”,以及“集中向分布转变、增量向一体转变、外挂向内生转变、地面向泛在转变”。 白皮书还重点阐述了分布式自治的6G网络架构愿景,并对6G网络的12个潜在关键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算力网络(CFN)、空天地一体化组网等。 可以说,一个明确了驱动力、网络架构设计方向、潜在关键技术的6G图谱,已经正式浮出水面。 02 终端厂商眼里的6G 研讨会上,vivo通信研究院秦飞的一段演讲勾起不少人的想象。 vivo曾对新入职的八百多名应届生以“数字生活2030+”为题出了个命题作文,写出他们自己的创意和想象的世界,意外的是,一个出自文科生的《数字生活2030+》,给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这个想象中的2030年,女主角展开一场毕业旅行,采用的是Follow Me的快递模式,一个无人机就把高科技的泳衣送到海滩,女主角穿上高科技的泳衣,戴上AI眼镜,游泳时可以知道自己的泳姿和标准的泳姿差异是什么,应该往哪个方向调整,AI眼镜甚至能读懂情绪,还让女主角收获了一份爱情。 在这个未来世界,人们每一件衣服可以是定制的,基于智能连接和数字化之后的敏捷工厂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量身定制自己的衣服,并且不是大家想像中那么贵。 在家里,一个机器人可以完成80%以上的家务。在社区,通过虚拟现实和很多方式让邻里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不再像从前一样邻居如同路人。 而在出门时,一辆辆无人驾驶车,基于智能化的连接可以实现未来交通模式的巨大变化,各个部门把数据打通以后共享专车和车位,也不再有停车难、打车难的烦恼。 那时候的孩子,所有的学习过程都是被记录的,再加上对人脑认知的提升,教育过程都是个性化的,作业也是个性的,并且教育评估也是数字化的,可以不再有考试和测验。孩子甚至可以在森林公园上生物课,戴着VR眼镜找到很多生物,中午坐在一起边吃午餐边通过虚拟全息方式投影自己做出的作业结果。 这样的畅想也让终端企业开始思索如何应对6G的各种可能性。 “我们针对连接神经末梢提出了几个挑战:大连接、多形态、成本体积功耗优化和泛在覆盖。作为交互的媒介,显然未来的终端需要应对用户之间身临其境地交互,这对带宽、延时和流量都有巨大的要求,也会对可靠性和鲁棒性要求进一步提高,包括接口和控制的功能也会更加丰富。” 作为数字和物理世界和服务的入口,终端也面临着按需服务的挑战。 OPPO研究院标准研究部部长杨宁,对零功耗看得更为长远。 “未来实现零功耗可以基于两项技术,一是把供给中的无线能量收集起来为终端做服务,二是反向散射通信,利用空间内的无线信号把有用的IoT信号附加上去,这种方式的好处是能够非常好地支持未来智能网络数据收集的作用。大家都知道碳中和的概念,零功耗也将变得比以往更为必要。因为这是不需要电池的,可以极大地减少我们对IoT终端的维护成本。” 杨宁也提出了一个问题,未来太赫兹和可见光覆盖范围有限,如果还要服务智能体这类新型终端的话,连接的状况和业务的需求如何进行匹配?事实上是需要系统的设计来做这件事情,需要网络和终端一起形成协同。 从网络到终端,运营商和产业链也不禁发出自问:6G到底是继承性的一代还是颠覆性的一代?到底是颠覆还是继承? 或许在6G业务场景浮出水面后,这类问题才能得到答案。
华为技术规划师谈元宇宙:是虚拟空间集合 由AR/VR+NFT+网络+AI所支撑
IT之家 9 月 24 日消息 据华为官网,华为光产品线首席技术规划师唐晓军近日在 2021中国光学学会学术大会做特邀报告,展望光通信未来十年关键技术发展趋势。 IT之家了解到,唐晓军在报告中称,我们正处于新技术层出不穷的大时代,区块链、VR/AR、AI、云、大数据、边缘计算、石墨烯、量子计算等技术蓬勃发展,F5G(第五代固定通信)千兆光网技术与 5G 技术作为网络基石,协同发展,数字经济欣欣向荣。 据介绍,2021 是元宇宙元年,元宇宙是一个虚拟空间的集合,由 AR/VR+NFT + 网络 + AI 所支撑。同时,机器人正在进入现实世界。到 2030 年,通信业务发展将趋于:大带宽、高品质、多场景、广联接、高安全和传感控一体。 唐晓军表示,基于对光通信的理解,未来十年光通信关键技术发展有如下几个趋势: 网络网格化。WSS 技术持续发展,实现波长秒级切换,高维低插损、极简低成本 OXC 将成为主流。针对超大网的整数规划数学建模方法将被引入,并出现面向确定性全光业务网的各种新协议。 系统数字化。物理网络中建立起传感器数字底座,数十个光参数据被实时感知,通过分析、建模构建数字孪生,并应用 AI 技术实现全参量可视、劣化诊断、调度仿真及自动优化。 管控智能化。基于 AI、神经网络、仿真决策、FlexRate 等技术与算法的综合应用,从网络规划、开通、分析、决策到优化,2030 年实现完全自主决策、自愈、自优、自治。 调度协同化。光、电保护协同,可抗多次断纤,实现毫秒级恢复;资源协同,实现波长和 ODU(光数据单元)资源最优;运维协同,实现告警压缩和光层数字化。 信道差异化。从光纤信道看,传统光纤将持续存在;少模多芯光纤将缓解光纤资源及管道紧张的问题;空心光纤以其超低损耗、超低时延和超低非线性及色散的优势,更适合数据中心和金融证券专线。从空间信道看,星间光通信联接带宽达到数百 G,水下光通信/光检测、光感知将开拓海洋新场景。 频谱宽频化。传统光放大器向全谱化发展,EDFA 基于掺铒光纤增益频谱特性,可用谱宽将达 100nm(C+L 波段);采用新掺杂元素增益光纤的光放,可用谱宽将达 400nm(O/E/S/C/L 波段)。新型光放将向小型化、高集成、超低噪声(~3dB)发展。 器件集成化。光电器件向小型化、高集成、低功耗、智能化、可编程发展。光芯合封、光电合封,混合集成、单片集成,BiCMOS,光子晶体、微光子、微纳光电、微腔激光器等技术将为器件集成化演进奠定坚实基础。
华为败给苹果十三香 栽在了这颗小芯片上
在苹果iPhone13打起“价格战”之后,有用户做了对比,发现定价相当的苹果iPhone13和华为旗舰机P50,前者是一款5G手机,后者只能提供4G功能,华为惜败。问题出在了华为缺少一颗小小的射频芯片上。而经历了近20年艰难攻关的国产射频芯片,何时能够追赶上海外企业? 撰文 / AI财经社 唐煜 编辑 / 张泽 加量还降价的iPhone13,诠释了苹果的魅力。9月17日,iPhone13在苹果官网和各大电商平台启动预售之后,几分钟就全部售罄,苹果官网更一度瘫痪。iPhone13不同寻常的亲民路线,不仅让接下来即将发布高端机的国产企业压力不小,更是给两个月前发布了旗舰机的华为不小的冲击。 在外界猜测华为今年是否还会推出新手机时,7月,余承东捧着旗舰机P50出现在了公众面前。对比华为和苹果今年旗舰机的价格,256GB的P50 Pro官方价格在6488元,而iPhone13 256GB官方价格是6799元,两个产品都定价高端,但iPhone13是5G手机,而华为P50只能提供4G功能,这让一些铁杆花粉倍感失望,“就苹果现在的价格,貌似完虐华为了”。 (图/视觉中国) 为什么明明用的是5G麒麟和高通芯片,华为P50手机只有4G功能?业界分析,问题出在了一颗小小的射频芯片上。射频芯片可以看作是手机的“耳朵”和“嘴巴”,负责手机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它由无线开关、功率放大器、滤波器、低噪声放大器等多个小器件搭配干活,是手机不可或缺的关键器官。但由于美国的打压,华为拿不到射频芯片中的一个小器件。 而在过去近20年,我国射频芯片行业艰难攻关,从早期国产双雄给行业播撒下火种,到3G时代国产射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再到如今5G时代出现了像卓胜微这样的龙头企业,这既是中国通信产业的历史进程,也是一部射频芯片产业的辛酸成长史。国产射频芯片20年虽然取得巨大突破,但道阻且长。 双雄争霸 提到射频芯片,如今最知名的企业莫过于A股上市的千亿俱乐部成员卓胜微。但在2000年初,国内射频产业还是一片空白时,是鼎芯和锐迪科两家海归创业公司,给行业撒下了火种。 2002年,40岁的海归陈凯拿着21万美元的天使资金,和两个CTO共同创办了国内第一家射频芯片企业“鼎芯”,开启了国产射频芯片近20年的征途。彼时,国内射频芯片市场被日本和美国半导体公司垄断,难觅本土公司身影,国内更没有对口的高校培育人才。 陈凯是技术背景,但喜欢社会活动,擅长经营各种关系。这位当年清华微电子专业的本科生,在申请本校研究生遇挫后,曾靠着“游说”感动了北大的老师们,被北大录取。这在他的同学中引起轰动。在美国期间,陈凯还创办了“北美中国半导体协会”,促进中美半导体产业交流。跟很多上世纪80年代赴美留学的人一样,陈凯身上带有一种很强的使命感。 在国内经过调研后,2002年陈凯和合作伙伴创立鼎芯。由于陈凯精于找融资,公司不仅拿到了中国台湾芯片界一代“拳王”、联发科董事长蔡明介的投资,还拿到了政府的不少扶持资金。发展顶峰时期,公司团队达到了上百人。 与其他国产芯片企业一样,鼎芯最开始先在低端消费电子市场寻找自己的一片天地,做的是无绳电话里的射频芯片。但很快,他们看到了一块更诱人的蛋糕。 当时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分家后,电信的领导跑到日本引进了一种名叫PHS的无线通信技术,联合UT斯达康推出了小灵通。虽然信号不好,但因为资费和价格便宜,小灵通成了当时的爆款,让UT斯达康赚得盆满钵满,创造了5年销售翻了13倍、达到近10亿美元的奇迹,2003年公司赴美风光上市。 嗅到新的商机后,鼎芯迅速组建了一支海外团队做研发,在2005年正式量产了国产首颗小灵通射频芯片,还成功吸引了UT斯达康的注意。对于鼎芯来说,这本该是一件大喜事。彼时,大唐电信牵头的TD-SCDMA和欧洲、美国的标准一起被列为3G国际标准,3G时代越来越近,留给小灵通这个过渡性产品的窗口期已经越来越小。 没想到,本该抓紧时间全力冲刺市场时,鼎芯的高管团队出现了矛盾。产品测试时,有一项指标没有达到客户要求,要提升指标就要动到整个系统架构。此时,CEO和CTO的意见达不成一致。随着局面不断激化,这场业务矛盾最后以其中一名CTO离开公司结束。 商场如战场。这个期间,比鼎芯晚成立两年的公司锐迪科冒了出来。跟陈凯一样,锐迪科CEO戴保家也是海归,在美国也有过创业经历,公司CTO魏述然虽然不是射频芯片科班出身,但是学习能力非常强。与陈凯不同的是,戴保家和魏述然作风低调、懂市场,颇为狼性。这样的风格在当时一众海归芯片企业中并不多见,因而名震圈内。 雷军的互联网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某种程度上也适合传统芯片行业。2004年刚创立时,锐迪科从老总到一线员工齐上阵,耗时一年,研发出国内第一颗自主的“大灵通”射频芯片,拿到了大唐集团的订单。据说,与美国和日本企业相比,由于提供了极致性价比,当时锐迪科每月能为客户节省出一辆“奥迪”。2006年锐迪科又推出“小灵通”射频芯片,并很快拿下国内六成市场,把鼎芯打得措手不及。 在业内人士眼中,锐迪科能把技术迅速拼成市场上需要的产品,各种方法都会用上,公司技术、商务、法务能力都很强。 不只是抢市场,锐迪科“抢人”也很厉害。不像现在大厂到处可以用竞业协议“绑架”员工,当时挖人、跳槽非常随意,锐迪科和鼎芯都在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办公,离得很近,锐迪科三天两头开高薪来鼎芯挖人,也确实捞走了不少人才。 小灵通的风口很快过去后。国内射频企业心心念念的还是3G这块大蛋糕。为了扶持TD-SCDMA产业链,国内建立了一个TD-SCDMA产业联盟,鼎芯在其中承担了国家“863”项目,研发TD-SCDMA射频芯片。 怎奈TD-SCDMA产业的成熟需要时间,3G牌照发放从2004年一直拖到2008年,大家的希望一次次落空。巨大的投入后,一些企业已经苦于无法支撑。最著名的是当时的手机基带芯片厂商凯明。这家由17个中外著名公司合资的企业,6年时间投资两个亿,但迟迟不见回报,17个股东意见不一,最终在纷争中落幕。如今看来,每一个新时代到来,都会留下无数的血泪。 在生存压力下,鼎芯当时的另一条路线是研发无线广播的射频芯片。然而,在平衡产业使命和市场路线上,鼎芯高层之间再次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次动荡导致公司大批人员出走,彻底摧垮了这家初创企业。那些年,射频芯片人才从无到有,鼎芯的出现给整个产业撒下了最原始的火种,在行业里,它也被视为是射频芯片的黄埔军校。 外界的风浪足以动摇一幢大厦,而公司的内斗却直接给企业的死亡按下加速键。同样面对姗姗来迟的3G牌照,锐迪科却是不一样的心态,管理层始终能统一阵线,并快速根据市场环境调整方向。戴保家也从自己和同行鼎芯身上总结了一个经验:不主动去“跑”政府项目,他认为初创企业就应该在市场上打拼,毕竟如果没有足够实力去触碰国家专项,不仅分散了精力,甚至还能拖垮企业。 为了让研发3G的团队能够活下去,最后陈凯把鼎芯的核心资产卖给了后来在美国上市的手机芯片企业展讯。这座黄埔军校也永远关上了大门。 九死一生的卓胜微出现了 2009年1月,工信部为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发放3G牌照,中国正式进入3G时代。捱过漫长等待期的国产射频企业,从萌芽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终于熬出头的锐迪科,此时的产品线已经比较全了。2013年,锐迪科的开关被三星两款智能手机采用并在全球推出,这也意味着我国射频芯片获得跨国大企业认可,第一次规模化走向国际市场。 而就在此时,赵伟国当家的紫光集团在半导体领域开启了买买买之路,在2013年收购手机基带芯片企业展讯后,2014年又收购了锐迪科,并希望促成两家合并。根据媒体报道,锐迪科创始人戴保家因反对收购计划被董事会解雇,公司业务也在这场动荡中受到影响,狼性的锐迪科,产品更新迭代放慢。 此时,经历过九死一生的另一家企业卓胜微站到舞台前面。它发起了一场绝地反击战,打入了三星供应链并逐步起来了。 卓胜微比锐迪科创办晚了两年,创始团队是许志翰和两位大学期间认识的好友组成的“铁三角”。最初公司做的并不是射频芯片,而是当年的“风口产业”地面电视和手机电视芯片。但这两个市场极易被政策左右,先是标准之争,地面电视折戟,该领域30多家芯片企业几乎全军覆没;后是手机电视市场因广电部门急于收费,失去了用户。卓胜微在这样的局面下也奈何不了。 两次市场折戟把卓胜微逼到了绝境,红杉资本投的钱花完了,只能靠许志翰和他的两位合伙人或自掏腰包或借款度日。“每个月100万,我们熬了快一年。”许志翰说,直到一年之后有新的投资人加入。 3G牌照推出后,相比于2G,手机频段大增,对射处理信号收发的射频芯片需求也大大增加。正在选择新市场的许志翰,决定介入。 当时因为iPhone5卖得太好,强势的苹果把全球最大的射频芯片供应商美国Skyworks、Qorvo的产能都给预订满了,能留给另一家手机大厂三星的份额不多。这也促使三星和中国芯片供应商的合作。 许志翰和他的团队拿着厚厚的材料找到了三星。据说,起初三星看不上眼,把许志翰提交的材料扔到门口,大骂“垃圾”。经过两年的打磨,卓胜微最终打入三星供应链。2016年最高点时,三星在卓胜微的收入占比达到了76%。现在也是卓胜微最大的客户。 3G牌照发放后,被称为“山寨机教母”、天语手机创始人荣秀丽把精力投注在了射频芯片上,2012年创办了唯捷创芯,主要做功率放大器。 和卓胜微一样,唯捷创芯的创业也是颇为曲折。公司最早的团队是从海外射频公司RFMD离职的员工,但很快就遭遇了前东家“侵犯商业秘密”的起诉,技术研发进度被迫放缓。纠缠了几年,这场官司终于在2016年达成和解,唯捷创芯为此支付了3874万元的费用,之后才慢慢恢复了元气。 这个期间,不少从锐迪科和展讯出走的高管,也在射频行业开始新征程。2013年,锐迪科总裁张亮辞职,沉寂两年后,于2015年成立了恒玄科技,主攻音频射频芯片市场。同样在2015年,锐迪科CEO戴保家带着一批员工出来创办了翱捷科技,2017年还得到了阿里巴巴和深创投入资。 虽然苦等多年,3G时代存在的时间非常短,仅过了5年,国家就下发了4G牌照。4G手机对于射频器件需求更多了,整个市场也变得更宽广。此时,国产智能手机品牌也迅速崛起,小米、华为、vivo和OPPO已经成为新的国产四强,与苹果和三星分庭抗礼。 国产射频企业在这些年摸索出了各自的发展路径。比如在开关方面,主要有卓胜微、迦美信芯、飞骧科技;在功率放大器方面,有唯捷创芯、昂瑞微等企业;滤波器领域有三安光电、麦捷科技等。还有紫光展锐、韦尔股份等也都在布局射频芯片。 虽然在2012年,锐迪科创始人戴保家就已经喊出了“国际芯片企业game over了”、“跨国芯片公司在中国混日子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样的话,但现实并不乐观,实力偏弱的国内企业并没有抢食到什么大蛋糕。 直到2018年,日本村田、美国Skyworks 、Broadcom、Qorvo 、Qualcomm五大供应商仍占据了全球射频前端八成的市场,也是国产手机企业青睐的合作对象。而当年全球移动终端射频前端市场规模达到了150亿美元。 (图/视觉中国) 射频芯片与人们常常听到的苹果处理器、英特尔CPU不同,射频芯片的大部分产品不是基于台积电的标准工艺制造。特别是功率放大器,需要用到砷化镓这样的化合物半导体,最好的方式是自己建工厂,实在没办法,才去找像台湾稳懋这些射频芯片代工厂。 相比于国产射频企业,这些强势的欧美射频芯片公司,囊括了几乎所有的射频芯片门类,品质不错,而且大部分有自己的工厂。在这些工厂中,所有的工艺、设备、人才都围绕着芯片打磨了几十年。这是国产芯片企业可望不可及的。现在射频芯片的模块化趋势越来越高,这意味着企业要把各种小器件集成在一块小芯片上。这些国际巨头擅长提供模块产品,地位也更加稳固。 但谁也没有想到,即将到来的2019年,国内射频企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市场大爆发。 5G时代的大机遇 2019年5月,华为被制裁的消息搅动了整个芯片圈。此前,华为P和Mate系列的旗舰机型, 射频芯片的主要供应商是日本村田、美国Skyworks、 Qorvo和德国Epcos。之后华为快速采用了去美战略,射频方案从原来的高集成模块变成了自研+拼装的组合。 这个做法的意义在于,如果采用完整的美国供应商的模块,一旦断供,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如果不采用模块,而是各种器件拼装,自己有的就用自己的,自己没有的就找第三方的,毕竟找一个小器件比找一个模块要容易。当年发布的Mate 30手机中,射频芯片供应商换成了日本村田、国内卓胜微和自家的海思。 但随着美国的制裁逐渐升级,华为最后的“攻守道”也被打破了。2021年4月,美国对华为展开第四轮制裁,所有涉及美方技术的供应链企业,都不允许向华为提供零部件。媒体报道,由于日本村田采用了美国一些技术,无法再向华为供应,这直接击中了华为5G的命脉。 更具体地说,在射频芯片中,滤波器是最难攻克的一块高地。华为供应商日本村田的滤波器正是找美国企业代工的,因此,日本村田无法再向华为供货。 但让整个射频行业没想到的是,华为事件如同一把大火,让原本弱小的射频芯片行业得到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卓胜微可以说是最大的受益者。 早些年拿下三星这个大客户后,从2019年开始,OV、小米、华为等企业出于供应链安全等的考虑,都纷纷开始和卓胜微等国产射频企业合作。这也能从卓胜微突飞猛进的营收中看出来。公司营收从2018年的5.6亿元,蹿升到2019年的15.12亿元,又进一步猛增到2020年的27.92亿元。 2019年,打着5G概念股的卓胜微在创业板上市。最初的发行价只有30多块。这支芯片股的招股书可以说是如履薄冰,生怕股民不买账。为了防止上市后股价表现不好,还给出了7条股价稳定措施承诺。 (图/视觉中国) 但出乎意料的是,如今卓胜微的股价已经长到了300元以上,行情最旺的时候一度超过600元,成为了市值高达2000亿元的A股龙头。这对于自称“创业十几年,一大半时间都不成功”的许志翰是一个巨大的意外,对于那些当初公司发不出工资而放弃期权离开的人,肠子更是悔青了。 类似的行业利好已经辐射到头部国产射频企业。如今,像唯捷创芯、昂瑞微等很多射频企业都已打入头部手机品牌的供应商名单。比如正在冲刺IPO的唯捷创芯,从2018年开始逐步打入了小米、OV的供应链。也因此,2018-2020年,唯捷创芯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84亿元、5.81亿元、18.10亿元,2019年以及2020年营收增幅分别高达104.58%、211.53%。 资本市场更是火热。有媒体统计,截至今年6月,有48家国产射频相关企业获得融资,包括翱捷科技、飞骧科技、迦美信芯、汉天下等公司。鉴于射频芯片的重要性,不少手机厂商直接从客户变股东。 多家射频企业已经早早布局5G市场。5G频段更复杂,对射频芯片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就更高。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曾举例说,“5G几乎将用到包括毫米波在内的全球所有可用的频率,将有超过1万种可能的频段组合,复杂性比4G时代高出一个数量级。”以滤波器为例,4G手机可能只需要40个滤波器,5G手机中就需要80多个,一部手机企业可以赚到双倍的钱。 无论是寻找更多的融资还是通过上市筹钱,面对这样的历史性机遇,多家射频企业都在想办法储备更多的粮草,在5G时代大战一场。最近正在闯关科创板的唯捷创芯,在去年初就已经实现了5G射频放大器模组的量产,应用在多款产品中。今年7月发布的荣耀50,也用的是国产厂商昂瑞微的5G射频放大器。 卓胜微则在下一盘更大的棋。在行业里,大家形容卓胜微有一点华为的味道,执行力强。上市以后卓胜微更加雄心壮志,市场版图也看得更大,射频相关的都要做,现在要朝着高端滤波器,也就是村田提供的这类产品进军。 2021年,卓胜微发起过一次募资,筹集30.05亿元用于投资高端滤波器芯片及模组等。原本计划合作建立生产线。但在今年9月的股东大会上,卓胜微决定改为在自建产线,效仿日本村田、美国Skyworks等国际射频大厂。卓胜微董事长许志翰解释,公司产品采用的是特殊工艺,如果与代工厂合作生产,在工艺研发期间会存在知识产权的归属问题,自建产线可以有效提高募投项目的推进实施。据报道,卓胜微自有工厂芯卓已于今年6月封顶,10月下旬搬入设备,经过调试将尽快推进试投产。 老大卓胜微在前,如今唯捷创芯、好达电子、飞骧科技等都在上市进程中,飞骧和好达也都在向最难的滤波器发起挑战。 近20年来,国产射频芯片从相对成熟的分立射频芯片起步,目前也在射频模组上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等到国产企业真突围高端滤波器,有朝一日我们就能够用上真正的5G国产机了。
外卖平台用工“暗网”:160万骑手成了个体户却不自知
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外卖骑手,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个庞大群体可能处于用工平台编制的“暗网”之中——当面临劳动纠纷的时候,骑手们往往会遭遇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的难题。 在这张“暗网”中,外卖平台和 A 公司对骑手进行日常管理、B公司与其签订合作协议、C公司和D公司为其发放工资并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些公司相互交织,将骑手紧紧捆住,但其中的任何一家公司都不构成骑手的用人单位,他们因此陷入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的法律困境。 近日,北京致诚农民工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下称“致诚中心”)发布《外卖平台用工模式法律研究报告》(下称《报告》)。致诚中心通过实地走访配送商站点、电话调研灵活用工平台,并与相关行业专家深入交流,在50多位具有专业背景的志愿者帮助下,耗时三个月撰写了《报告》。长达57页、共有5万余字的《报告》,揭示了隐藏于外卖系统内用工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 《报告》指出,为了降低平台人力成本、规避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责任义务,平台在不断演进骑手的用工模式,甚至出现160万骑手疑似注册为个体工商户的用工形式,以此脱离劳动法的保护。司法判决结果显示,如今外卖平台与外卖骑手的劳动关系认定率在1%以下。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了司法审判服务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一级大法官贺荣表示,明确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电商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关系认定规则,把引导规范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统一起来。 外卖骑手无疑属于典型的新就业形态,他们与平台的劳动关系备受关注。 找不到用人单位的骑手 致诚中心主任佟丽华表示,《报告》源于他们在2019年底接到的一个法律援助案件。在北京工作的外卖骑手邵新银在工作途中发生交通事故受伤,在过去两年间经北京、重庆两地辗转起诉、应诉、上诉后依然无法确认劳动关系,因此无法获得工伤赔偿。 对于邵新银的遭遇,佟丽华直言:“这让律师们几次感到绝望。”他们意识到,外卖平台通过精心设计让劳动者权益得不到保护,而这些隐藏在外卖系统内的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至今未被充分揭示。 佟丽华表示,“这不是一个农民工的法律援助案件问题,这是个涉及到可能几十万、几百万农民工权益保障的问题。”致诚中心决定投入更大的精力,全面研究这个案件以及案件背后的相关问题。 为了确认骑手与平台之间的法律关系,致诚中心的公益律师陈星下载了蜂鸟众包APP。 用手机号实名注册后,陈星随着屏幕上跳出的弹框依次点开了《服务合作协议》《蜂鸟众包隐私权政策》《蜂鸟众包用户协议》,并拉至底部打开了《营业执照》,试图寻找用人单位。 奇怪的是,上述文件所显示的法律主体不尽相同——页面底部《营业执照》显示的是上海拉扎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饿了么);《服务合作协议》上写的是一家注册在江西的服务委托公司;《蜂鸟众包隐私权政策》则只出现了蜂鸟众包的字样;《蜂鸟众包用户协议》干脆什么都没有提及,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长长的主体信息,第一句是“蜂鸟众包平台经营者是指经营蜂鸟众包平台的各法律主体”。 蜂鸟众包APP中的各种规则、协议、政策和告知书,没有一致的法律主体,很难确定劳动者的用人单位究竟是谁。 纵然是经验丰富的陈星也犯难,“我找了半天也不知道用人单位是谁”。 现行法律框架下,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的第一步是确认劳动关系。由于建立劳动关系的主体只能是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因而就劳动关系的确认而言,用人单位的确定和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签订的劳动合同至关重要。当被问及跟谁签了劳动合同时,邵新银一脸茫然。他只知道自己在饿了么平台送外卖,但日常管理他的站长却说他是迪亚斯公司(外卖站点所属公司)的人。至于劳动合同,他依稀记得三年前的某天晨会上大家站在路边匆匆忙忙签了一份文件,但是当场就被站长收走。因为着急送外卖,邵新银并没有仔细看文件上的内容。 邵新银的遭遇并非孤例。在他的身边,有很多骑手不知道自己劳动关系归属何方。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指出,截至 2020 年,中国外卖市场规模已达到 6646.2 亿元,同比增长 2965.6%。在这千亿级市场上,累计活跃骑手数量超过 1000 万人。 160万骑手竟成个体户 致诚中心研究员徐淼介绍,为全面掌握外卖平台用工模式的演进以及骑手在不同模式下劳动权益保障的真实状况,他们检索了与外卖平台(主要为美团和饿了么)骑手认定劳动关系相关的几乎所有司法判决共3277份。在此基础上对2016年4月至2021年6月五年多时间内的1907份有效判决进行了研究。其中,涉及美团、饿了么两个外卖平台的判决占90.14%(1719份),且呈逐年上升趋势。专送骑手发生司法纠纷的数量远多于众包骑手:专送骑手案件中美团为919件,饿了么为592件;而众包骑手案件中美团为115件,饿了么为59件。 《报告》显示,随着外卖平台规模的急剧扩张,骑手的用工模式也在不断演进,主要分为传统模式、众包模式和专送模式等。 传统模式出现在外卖平台发展的初期阶段。在传统模式中,包括餐馆直接雇佣外卖员从事配送工作、外卖平台直接雇佣骑手和外卖平台通过劳务派遣雇佣骑手三种模式。其中,劳务派遣雇佣是指外卖平台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公司将骑手派遣至外卖平台,外卖平台、劳务派遣公司和骑手形成了三方法律关系。徐淼指出,在该劳动模式中,劳动法律关系和实际用工关系出现首次分离。 众包模式发轫于各外卖平台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各大平台为了在激烈竞争中取胜,开始引入“接单自由、可在多平台兼职工作”的众包模式。起初,外卖平台常常直接招募众包骑手。但很快,平台开始与众包服务公司合作,将其本应承担的成本和风险转嫁给众包服务公司。 因为能进一步降低人力管理成本并隔离用工法律风险,与众包服务公司合作已成外卖平台当前普遍使用形式,即由众包服务公司与众包骑手签订协议、通过第三方向骑手支付报酬并为众包骑手购买保险。徐淼对《财经》E法表示,他们从案件研究的结果发现,“就外卖平台而言,通过这种‘法律隔离’安排,其更加不可能被确认与众包骑手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几乎在众包模式出现的同一时期,外卖平台开始大规模调整传统模式下的骑手“编制”,联合配送商将传统模式转为“表面外包、实质合作用工”的专送模式。由于外卖平台市场优势地位明显,掌握着对下游配送商市场的绝对定价权,专送模式逐渐开始变形,演变出网络状外包和个体工商户模型。 以美团为例,2018 年 4 月以后,美团将所有直营模式(即美团直接雇佣骑手和美团通过劳务派遣雇佣骑手)的用工全部转成了加盟或外包模式。这意味着原本属于外卖平台“正规军”的专送骑手被统统纳入劳务外包市场上各个配送商的麾下。从表面的法律关系上看,外卖平台无需对数量多达千万级的骑手进行直接管理,而只需与遍布全国的上千家配送商打交道。 专送骑手的用工模式由直营转为外包后,高风险、低收益的劳务外包市场自发地演变出网络状外包模式。最终形成的是外卖平台联合多家公司,对骑手进行共同管理的网络状外包模式。 个体工商户模式是外卖平台用工模式演进的一种最新表现形式,上游外卖平台和中游配送商向外剥离人力成本、将用工风险转移到下游作为个体工商户的专送骑手身上。在这一模式下,配送商与灵活用工平台合作,由灵活用工平台将专送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并让专送骑手以此名义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承揽协议。“在中国劳动法框架下,个体工商户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性质决定了其无法受到劳动法保护”,徐淼指出,很多骑手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个体工商户。 徐淼介绍,他们实际调研发现,骑手被聘用后,站长往往会以发工资、少交税为由,要求其下载市面上一些灵活用工平台的APP。一旦注册APP就意味着与灵活用工平台签订了承揽协议,同时授权灵活用工平台将自己自动注册成个体工商户。不知不觉中,骑手们已经游离在劳动法的保护范围之外,直到去法院打官司败诉才恍然大悟。 徐淼告诉《财经》E法,他们调查统计发现,全国共有超过190万经营范围包括外卖的个体户,“我们要排除掉其中不是骑手的部分,比如有些小餐馆个体户自己也送外卖”,最后统计出,可能有大约160万名外卖骑手被注册为个体工商户。 《报告》指出,在判决中也出现不少灵活用工平台的身影,如好活、订个活、薪起程、独立日等。可能正是这些平台,将数量众多的外卖骑手注册为个体工商户。其中,好活平台上的疑似骑手个体户最多,高达 81.40万;注册地域呈集中分布的状态,江苏省的注册数量遥遥领先。 如何破解劳动关系认定难题? 《报告》指出,外卖平台用工模式不断演进,根本原因是为了彻底甩掉高昂的人力成本、规避与骑手签订劳动合同可能带来的法律风险和责任义务。 由于原本集中于单一雇主的管理功能分散到多个商业实体,骑手的劳动关系通过人为的网络状外包被彻底打碎。这不但导致骑手分不清用人单位是谁而大大增加维权成本,就连有些法院也因难以确定用人单位而判决骑手败诉。外卖平台与大量配送商正是借此操作在不同程度上逃脱了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报告》显示,专送模式下骑手劳动关系认定出现明显困难,平台与骑手的劳动关系认定比例由传统模式中的 100%降至45%-60%。如今,外卖平台由自营转为外包后,外卖员被认定与外卖平台存在劳动关系的概率从 100%骤降至 0.32%,当骑手被认定为个体工商户时则降为 0。同时,配送商通过网络状外包模式和个体工商户模式,也将劳动关系认定率从81.62%降至46.89%和58.62%。 在侵权类案件中,外卖平台原本需承担的雇主责任几乎全部转移给配送商/众包服务公司,由平台自营模式和劳务派遣模式的100%降到 15%以内。 对于邵新银来说,他从受伤到现在已经两年多,几乎穷尽了所有法律程序,但仍然找不到谁该承担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佟丽华指出,“以美团、饿了么等为主的平台企业精心设计、巧妙推卸自己的用工主体责任,导致至少几百万的外卖骑手面临邵新银同样的困境。”他指出,这种局面不仅侵害了这些劳动者的权益,也破坏了中国的劳动用工法律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所长、劳动合同法立法专家组组长常凯指出,外卖平台用工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外卖员和平台有没有劳动关系、谁来承担雇主责任的问题。该问题和平台经济的用工现状直接相关。 常凯指出,目前平台用工的特点和传统企业不同,呈现两大特点,其一是去劳动关系化,通过个体工商户注册,让劳动者变成独立的小个体工商户,“这在全球来看都是很荒唐的事,而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方却做得如此堂而皇之”;其二就是雇主隐身化、雇主分散化:劳动者找不到谁是雇主,这就造成了平台经济没有劳动关系的假象。 如何破解外卖员等灵活就业人员的劳动关系认定难题?如何在平台经济的形态下,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近期,相关部门也有不少动作。 7月22日,人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共同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下称《劳动权益指导意见》),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构筑权益“防护网”。《劳动权益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对采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劳动者权益受到损害的,平台企业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9月10日,人社部会同交通运输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召开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就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约谈美团、饿了么、滴滴等十家头部平台企业。 佟丽华建议,应当尽快修改劳动合同法和社会保险法,以适用新型用工形态的发展。他还表示,要明确平台企业的用工主体责任,平台是用工规则的制定者,通过算法和数字化的管理对骑手有实质性的控制,“平台也是平台用工的最大受益者,把用工主体责任全部推卸给别人是不合适的,是权责利不统一的。” 文/樊瑞 编辑/鲁伟
为什么说台积电是苹果碳中和的最大 “拦路虎”?
2021年7月,苹果公司曾发布《2020环境进展报告》,计划未来10年内所有的业务、生产供应链及产品生命周期将净碳排放量降至零,实现碳中和。 苹果公司在报告中称,将在2030年前将碳排放减少75%,剩余25%将通过投资自然环境保护项目等方式来抵消。苹果公司目前已经在全球运营领域实现碳中和,新的承诺意味着,到2030年市场上售出的每一台苹果设备都将对气候产生“净零”影响。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说,气候行动可以成为发掘创新潜力、增加就业机会和经济持续增长的基础。通过践行碳中和承诺,苹果公司希望能够激起整个行业产生更广泛的改变。 01 苹果打出一套“碳中和”组合拳 作为报告的一部分,苹果已经制定了一份10年气候路线图,详细说明了它打算在2030年之前采取的干预措施和做出的改变。 这些措施围绕五大支柱制定:低碳设计、能源效率、可再生电力、直接减排和碳清除。 作为创造低碳产品计划的一部分,苹果正在与铝供应商合作开发一种无碳炼铝工艺,释放氧气而不是温室气体。 苹果正在创造一种从氧化物中提取铝的新工艺,用于低碳产品设计 第一批这种低碳铝目前正用于生产16英寸的MacBook Pro。 库克说:“推动我们环保之旅的创新不仅对地球有益——它们帮助我们提高了产品的能效,并将清洁能源的新来源带到了世界各地。 同时,苹果还将扩大其名为“戴夫”的回收机器人的部署,以拆卸旧iPhone设备的Taptic Engine,回收稀土磁体、钨和钢。 iPhone设备的Taptic Engine 苹果表示,过去一年发布的所有iPhone、iPad、Mac和苹果手表都是由旧硬件中回收的稀土元素制成的。 苹果还计划与匹兹堡的卡耐基梅隆大学合作,在其位于德克萨斯州奥斯汀的材料回收实验室开发电子回收技术。 碳树科技CEO刘浩翰告诉雷锋网:苹果在碳中和方面是属于走在前列的科技公司。苹果不仅仅是对自己有要求,对上下游的供应链企业也有明确的要求。 雷锋网发现,苹果确实宣布了将扩大其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包括通过美中绿色基金向供应商项目投资了1亿美元。其他供应商也将逐渐转向更多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已有70多家供应商承诺,将为苹果生产使用100%的可再生能源--相当于近8千兆瓦的能源为其产品的制造提供动力。一旦这些承诺得到履行,这些承诺每年将避免超过 1430 万公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每年减少 300 万辆汽车的排放量。 除了以上这些措施,苹果公司还计划通过向国际保护组织(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等非营利性环保组织捐款来抵消更多的排放。 苹果目前在中国、美国和肯尼亚投资了保护项目,并将帮助恢复哥伦比亚的红树林,该红树林储存的碳量是传统森林的近10倍。 库克曾对外表示:“企业有很多的机会可以参与构建一个更可持续的未来,这是我们共同关心的地球的未来。” 02 台积电或成苹果碳中和最大“拦路虎”? 从苹果上述做法来看,为了实现目标,苹果确实在各个维度持续发力并且进度良好。 然而,近日有外媒报道称:苹果2030年达到100%碳中和的目标可能会因为台积电而面临危险。供应链可能是苹果实现其崇高目标的症结所在,芯片生产可以说是最大的罪魁祸首。 台积电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100%的碳中和,比苹果的目标晚了20年。 来自绿色和平组织的数据显示,台积电使用了台湾发电量的近5%,到2022年这一数字可能上升到7.2%。该公司的用水量也很大,2019年消耗了约6300万吨水,而此时台湾正在经历50年来最严重的旱灾。 另外,随着科技行业因全球芯片短缺而紧张,这给生产商带来了增加产量的压力,对于像台积电这样的芯片代工厂来说,投资而变得更环保就成了更严峻的挑战。 哈佛大学研究员乌迪特·古普塔(Udit Gupta)在2020年的一篇论文中写道,芯片制造占电子设备“碳排放的大部分”。 “芯片制造的碳排放是否影响苹果碳中和,还要看台积电自身是否有转型使用绿电的计划”,碳树科技CEO刘浩翰提道。 雷锋网发现,台积电的减排计划始于2020年与丹麦能源公司奥斯特德(Orsted)达成的一项协议。奥斯特德正在台湾海峡建设一座920兆瓦的海上风电场。根据20年的协议,台积电将获得该公司通过清洁能源产生的所有电力。另外,其还使用洗涤器和其他系统来处理气体排放。 麻省理工学院教授Clifton Fonstad曾分析,台积电在减少排放方面的活动可能对其他芯片生产商产生影响,因为其他制造商可能会效仿它的做法,从而整体加速碳中和进程。 碳树科技CEO刘浩翰认为:“苹果计划是2030年实现碳中和,现在距离2030还有将近10年的时间。从目前苹果的做法和实力来看,这个时间十分足够苹果做到碳中和了。” 苹果未来为了实现碳中和还会有什么具体措施和做法?苹果是否真的能在2030交出一份满意的“碳中和”答卷?未来可期。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