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央视快评】抓紧组织力量救灾 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今年第11号超强台风“摩羯”9月6日16时20分、22时20分先后在海南文昌市、广东徐闻县登陆,造成严重灾害。   在超强台风袭来的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抓紧核实灾情,组织力量救灾,妥善做好受灾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防止次生灾害发生,尽最大努力减少伤亡。要尽快修复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积极开展灾后重建,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灾害面前,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对灾情形势实时关注,对受灾群众安危冷暖念兹在兹。今年以来,面对我国各地遭遇的干旱、洪涝、台风等自然灾害,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周密部署,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既聚焦当务之急,又谋划长远之计,指引各地各部门在一次次防灾救灾行动中,不断完善防灾救灾制度体系,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面对此次超强台风带来的挑战,我们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首先要突出一个“快”字。受灾地区各级部门要有高效的行动力,迅速行动响应,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调配救援物资,组织专业队伍,全力以赴投入到救灾工作中。针对台风带来强降雨容易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我们要增强防灾减灾救灾体系的系统性、科学性,妥善做好转移避险、人员安置等各项救灾救助工作,最大程度减轻灾害影响。在灾后恢复工作中,要尽快修复受损的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同时,要精心谋划、科学规划,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尽快推动落实,重建美好家园。   今年我国气候年景偏差,已有“马力斯” “派比安” “格美”“摩羯”等多个台风登陆。此外,不少地方强降雨过程多、历时长,江河洪水发生早、发展快……应对各种自然灾害,我们需要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要按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部署,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灾情如令,刻不容缓。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迅速组织行动起来,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落实落细各项措施,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责任、完善体系,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安全保障。   央视评论员
TIOBE编程指数9月排行榜公布:C语言被Java超越,跌至第四“处于历史最低位置”
IT之家 9 月 8 日消息,TIOBE 编程社区指数是一个衡量编程语言受欢迎程度的指标,评判的依据来自世界范围内的工程师、课程、供应商及搜索引擎,今天 TIOBE 官网公布了 2024 年 9 月的编程语言排行榜,IT之家整理如下: Python 排名第一:占比 20.17%,本月上升 6.01% C++ 排行第二:占比 10.75%,本月上升 0.09% Java 排行第三:占比 9.45%,本月下跌 0.04% C 排行第四:占比 8.89%,本月下跌 2.38% C# 排行第五:占比 6.08%,本月下跌 1.22% TIOBE 的 CEO Paul Jansen 表示,作为所有编程语言的“母亲”之一,C 语言本月在 TIOBE 指数中被 Java 超越。目前 C 语言位列第 4 名,自 2001 年 TIOBE 指数创建以来,如今 C 语言身处历史最低位置。 C 语言正在失去它的魔力吗?C 是一种相对精简的编程语言,能够生成高性能的代码。因此长期以来它一直是嵌入式系统的首选。C 语言迄今为止唯一的重大缺点是它不具备扩展性。大型 C 语言程序由于缺乏面向对象的特性而难以维护。随着嵌入式系统的功能和代码量不断增加,并且越来越多的嵌入式编译器已具备良好的 C++ 支持,从 C 切换到 C++ 的趋势日益明显。 最近,C 语言海面临着另一个威胁。美国相关部门正计划禁止使用 C 语言这类内存不安全的语言,转而支持 Rust 等内存安全的语言。各家公司正评估将 Rust 作为 C 的替代方案。 尽管 C 语言可能正在失去它的魔力,但它仍将在 TIOBE 指数的前 10 名中保持很长一段时间。C 语言的基数极大,并且它是全球无数安全关键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日企不能收购美企”再次印证何为“美国优先”
  美国多家媒体近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总统拜登正准备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美媒称,这桩并购案很可能因为陷入美国选举年的政治纠葛而最终以失败告终。 △《纽约时报》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大选让这起收购沾染上的政治意味格外浓厚”   自去年年底宣布以来,日本制铁公司以149亿美元收购美国钢铁公司的计划便反复遭遇挫折。目前,这项收购计划已遭到来自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同时为202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哈里斯以及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特朗普的一致反对。   在彭博新闻社记者西蒙·凯西看来,这一收购计划实际上已经失败了。   “目前我们只是在等待华盛顿方面的官方声明。正如我们听到的,哈里斯本月2日表示,美国钢铁公司应继续保持由美国国内所有,这与白宫几个月来一直反对将该公司出售给日本制铁公司的立场一致。特朗普此前也表达了反对。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从一开始就反对这一收购。所以,我们现在只是在等待靴子落地。” △西蒙·凯西   美国钢铁公司成立于1901年,总部位于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在美国20世纪工业化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美国工业的传统支柱之一。然而近年来,美国钢铁公司持续亏损,钢铁产量和市值都远远落后于其他美国同类公司,不得不宣布出售。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指出,美国钢铁公司曾经是美国经济实力的象征,如今的没落只是美国制造业日落黄昏的缩影之一,“现在美国没有一家公司跻身全球十大钢铁生产商之列。美国国内整个钢铁行业只剩一具空壳”。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作为全球第四大钢铁制造商,日本制铁公司曾表示,其先进的生产技术将改善美国钢铁公司的运营状况,同时承诺保持美国钢铁公司的名称和品牌不变,保留匹兹堡总部和生产设施,使其产品能继续在美国生产,还将引入新资源来促进就业。 △路透社报道截图   但是,日本制铁公司显然低估了其作为一家外国公司收购美国重要企业将带来的政治影响。   匹兹堡市所在的宾夕法尼亚州是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的关键摇摆州之一。舆论认为,在这个战况激烈的大选年,美国政客对这一收购案的强烈反对是“政治操弄”,目的是在摇摆州获得更多选票。   美国前商务部长威尔伯·罗斯曾直言,“除了仇外心理在作祟,我想不到反对这一收购的其他理由。同时,坦率地说,我认为这是政治人物为迎合工会做出的选择”。 △罗斯接受美国福克斯新闻节目专访截图   市场研究机构沃尔夫研究公司分析师蒂姆纳·坦纳斯警告说,美方这一“政治化”操弄可能会损害外国对美投资,妨碍美国海外投资,破坏美日同盟关系。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有很多像日本制铁公司试图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这样的案例。只是今年恰逢美国大选,这起收购沾染上的政治意味格外浓厚。为了得到当地工会的支持,拜登、特朗普等人选择与他们统一战线。从长期来看,这也将对美日同盟关系造成一定影响。” △坦纳斯接受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节目专访截图   果然,美国政界多方阻挠日本制铁公司对美国钢铁公司的收购案,招致日方不满。   最具获胜呼声的日本执政党自由民主党总裁选举候选人、自民党前干事长石破茂6日表示,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阻止收购的举动“非常令人不安” ,这可能损害盟友间的信任。他说,近期美国甚至倾向于对盟友施加威胁,不仅对北约国家如此,现在对日本也是如此。 △日本《朝日新闻》网站报道截图   同样正在角逐自民党总裁的日本数字大臣河野太郎5日表示,美国政府不应对此次收购进行任意干预,希望美方不要发生为了总统选举的政治权衡,导致市场扭曲的情况,美方的阻挠动机值得怀疑。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国乔治敦大学麦克多诺商学院巴拉塔全球商业中心研究员马克·布施表示,美国政府阻止这次收购将让所谓的“盟友支持”概念更普遍地成为谎言。   “日本和其他盟国将由此得出结论,华盛顿只是在玩保护主义政治。” △路透社报道截图   “美国正在实行令人不安的经济民族主义”   收购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置身其中的人最有发言权。   当地时间4日,美国钢铁公司的员工在该公司位于匹兹堡市中心的总部外举行集会,要求达成收购协议。   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大卫·伯里特曾警告说,如果这笔交易失败,公司可能会离开这座城市,并带走数千个工作岗位。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宾夕法尼亚州西米夫林市市长克里斯·凯利批评说,从经济和企业发展层面来讲,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对美国是有益的。美国政客反对这一收购,说明他们根本不关注当地民生,只在乎选票。   “让我感到不安的是,那些反对这起收购的政客们,根本没有与美国钢铁公司的员工及其家人好好沟通过。他们不会意识到,如果美国钢铁公司离开匹兹堡,会给当地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 △克里斯·凯利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专访截图   近年来,除了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遭遇阻力等事件,美国政府还将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纳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并通过《通胀削减法案》搞歧视性补贴,动辄对别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   对此,分析认为,政府滥用国家权力干预企业经营的“非市场行为”不断增加,预示着美国的“商业决策越来越取决于政治动机”。这个国家正在背离“经济自由主义原则”和“全球主义”,信奉的是“极端利己主义”,也就是“美国优先”。   美国前财政部长劳伦斯·萨默斯就指出,日本制铁公司收购美国钢铁公司,并不会构成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等问题。美国政府参与阻止该交易,是其奉行贸易保护主义、实施“去全球化”政策的又一例证。   “我认为这起收购是对拜登政府的一次考验。考验其能否履行制定加强经济弹性和活力的产业政策的承诺,还是披上保护主义的外衣,在没有真正国家安全理由的情况下迎合传统产业。如果美国政府选择阻止这起收购,意味着释放出一个信号,那就是美国正在实行令人不安的经济民族主义。” △彭博社报道截图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院长马修·斯劳特强调,长期以来,美国的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如今却在大搞脱钩断链,他说,保护主义不是解决问题之道,开放合作才是经济繁荣的根基。   “长期以来,美国参与全球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像日本制铁公司这样的大型外国公司投资美国来完成的,它们一直是提升美国经济实力和活力的主要贡献者。但令人担忧的是,如今的美国,正在丧失讲好全球化故事的能力,并逐渐失去在全球经济中的领导地位。虽然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所有美国人、社区和家庭受益。但我们应该做的是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机制,而不是建造更多的围墙,拒绝融入全球化的浪潮。”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记者丨单姗
小米Redmi A Pro系列电视发布:94% DCI-P3色域、NFC遥控器,1599元起
IT之家 9 月 8 日消息,小米 Redmi A Pro 系列电视现已发布,将于 9 月 10 日开启预售,该系列电视拥有 6 种尺寸可选,支持 94% DCI-P3 色域,配备 NFC 遥控器,售价 1599 元起。 据介绍,小米 Redmi A Pro 系列电视支持 120Hz 竞技模式,屏幕刷新率将由 60Hz 提升至 120Hz;支持 120Hz MEMC 运动补偿,可减少运动画面抖动和拖影(45 英寸版本不支持)。 该系列电视分辨率最大 3840×2160,色准 ΔE≈2,支持 10.7 亿色显示,覆盖 94% DCI-P3 色域。电视内置双扬声器,支持 DTS 解码,同时提供低蓝光模式可选。 小米 Redmi A Pro 系列电视内置小爱同学 AI 助手(大模型版本),支持全屋智控中心、音频投射等功能;配备 NFC 遥控器,支持一碰投屏,适配 Android / iOS / Windows / macOS 系统设备。 该系列电视搭载四核处理器,标配 3GB+64GB 内存组合,支持 Wi-Fi 6 网络协议,提供 USB×2、HDMI×2、AV Input、Network、Antenna、S / PDIF 接口。 IT之家注意到,该系列电视 45 英寸版本和其他版本存在差异,产品名称尾缀不带“节能版”,同时不支持 120Hz 高刷。小米 Redmi A Pro 系列电视各版本售价及亮点信息如下: 43 英寸:1599 元 50 英寸:1899 元 55 英寸:2099 元 65 英寸:2799 元 70 英寸:3299 元 75 英寸:3799 元
曝iPhone 16将不支持8K视频录制,因为硬件配置不够?
【CNMO科技消息】随着苹果公司即将在本月推出全新的iPhone 16系列,有关新款手机的各项特性成为了热议焦点。根据最新报道,尽管业界期待已久的8K视频录制功能并未出现在iPhone 16系列中,但苹果在图像处理技术上进行了显著改进,引入了JPEG XL这一新兴格式。 据业内人士透露,苹果即将发布的iPhone 16系列包括四款机型:标准版、Plus、Pro以及Pro Max。虽然此前外界猜测iPhone 16 Pro将采用更高分辨率的主摄像头传感器,从而支持8K视频录制,但实际情况表明,苹果并未实现这一功能。 分析认为,8K视频录制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硬件配置的限制。8K视频的分辨率高达7680 x 4320像素,总像素数约为3300万,这意味着录制这样的视频需要消耗大量的存储空间。特别是考虑到苹果的ProRes格式对于存储需求极高,即使是256GB版本的iPhone也可能难以胜任8K视频的录制需求。例如,一分钟的10位ProRes 1080p视频大约占用1.7GB存储空间,而在4K模式下,这一数字跃升至6GB。 不过,iPhone 16系列在视频录制方面并非毫无进步。据9To5Mac援引的消息源透露,iPhone 16 Pro(以及可能的Pro Max版本)将支持4K 120fps视频录制,相较于上一代产品4K 60fps的录制能力有了显著提升。 此外,苹果还在图像处理技术上做出了改进。iPhone 16系列预计将支持JPEG XL图像格式,这是一种相较于传统JPEG格式提供更好压缩比和图像质量的新标准。虽然目前尚未有其他智能手机制造商在其相机系统中集成JPEG XL格式,但苹果已经在iOS 17和macOS 14中加入了对该格式的支持,显示出苹果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前瞻性布局。
寒武纪撞上“李鬼”,上市后扣非亏了50亿
不明人员假冒上市公司专家参加活动,这样的事情在A股市场并不鲜见,这次中招的“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 9月5日晚间,寒武纪在“寒武纪科技”微信号发布声明称,市场上各类面向投资者的机构访谈会、交流会上出现的“寒武纪专家”均系假冒人员,相关虚假信息随后被广泛传播并已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在公司发声的当天,寒武纪股价下跌13.48%,单日市值蒸发134.6亿元。 2020年7月20日,寒武纪仅历时4个月审批就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A股“AI芯片第一股”。只是4年来,公司仍未走出亏损的泥潭,今年上半年,公司延续了去年营收下滑、净利润亏损的势头。2020年至今,寒武纪扣非净利润已累计亏损50亿元。 对于何时盈利的问题,寒武纪尚未给出时间表。财报中公司称,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寒武纪创始人,是曾任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和博导的陈天石,寒武纪成功上市为其带来数百亿的财富。但现在摆在陈天石面前的挑战不小,这家公司自2022年底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由此造成的供应链困扰持续至今。 寒武纪公开打假“李鬼” 行情数据显示,9月5日午后,寒武纪股价逐渐走低,仅仅半个小时跳水超10%,盘中最大跌幅超14%,全天成交量32亿元。 据媒体报道,同日在投资人交流平台上,有投资人称某运营商智算招标推迟引发了机构砸盘。 分析人士指出,运营商智算招标推迟传闻,可能引发了机构砸盘。因为寒武纪的产品广泛应用于云服务器、边缘计算设备等领域,运营商的相关业务对其有重要影响。如果运营商智算招标推迟,可能会影响寒武纪未来的业务订单和收入预期,从而导致投资者对其信心下降。 对此,盘中就有媒体求证公司股价异动的原因,寒武纪的投资者关系部门相关人员回应称,公司在正常经营当中,若涉及重大事项,肯定会以公告的形式披露。对于市场上的传闻信息,寒武纪称不确定信息来源,具体情况以公司公告、公开披露的信息为准。 9月5日晚间,寒武纪在“寒武纪科技”微信号发布声明称,公司注意到,今日在某券商策略会上,有人以“寒武纪专家”名义与机构投资者就寒武纪及行业情况进行交流,相关虚假信息随后被广泛传播并已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寒武纪称,经查,该“专家”系假冒公司相关人士参与交流,动机不明,公司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同时,在此之前,公司也注意到,市场上有多名以“寒武纪专家”自称的人员频繁参与机构访谈、交流,并大量传播涉及公司的不实信息、虚假信息。 声明中寒武纪表示,公司内部制定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明令禁止员工接受外部访谈、参与投资者交流等;市场上各类面向投资者的机构访谈会、交流会上出现的“寒武纪专家”均系假冒人员。 天眼查App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市,于2020年7月20日在科创板上市。 上市之后,寒武纪的股价在高位并没有待太久,2022年其股价一度徘徊在50元的位置,甚至被调侃为“上市即巅峰”。 2023年,大模型横空出世,人工智能行业迎来转折,作为算力芯片概念人气股的寒武纪触底反弹,股价重返200元的高位。 在股价上涨之际,寒武纪的股东们也开启了减持之旅。去年6月8日晚间,寒武纪公告称,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已于今年2月至今分别减持311.46万股、153.95万股股份,减持总金额分别为3.88亿元和1.91亿元。减持完成后,两家股东已不再持有寒武纪股份。 同年8月25日寒武纪再度公告称,古生代创业于3月23日-8月24日清仓减持寒武纪597.54万股,套现10.7亿元。减持完成后,该股东已不再持有寒武纪股份。 梳理公司过往公告,寒武纪最后一次披露股东减持情况是在去年9月22日。根据当时披露,公司股东国投(上海)科技成果转化创业投资基金企业(有限合伙)减持实施完毕,本次累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1亿元,减持后,国投创业基金持有寒武纪股份数量仅剩1176股,基本完成清仓。 随着股东密集减持,寒武纪股价至2023年11月初已较年内高点“腰斩”。进入2024年,在高端芯片出口管制升级的背景下,市场期待国产算力需求能给寒武纪带来的机会,公司股价再次迎来大爆发,截至9月6日收盘年内涨幅近60%,总市值898亿元。 背后老板身家160亿 公开信息显示,寒武纪由同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陈天石和陈云霁两兄弟创办,最初公司选择从位于芯片设计上游的IP授权切入市场,其中与华为的合作让公司名声大噪。 出生于1985年的陈天石,被媒体称为“天才少年”,其2001年在16岁的时候成功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2010年,陈天石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曾在中科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还成为当时所里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2016年,31岁时陈天石“下海”创业,成立了寒武纪。创业初期,寒武纪很难拉到投资,直至遇到了中科大91年的校友刘庆峰,他所创办的科大讯飞投资1000万。 关于当初是否选择继续做科研,陈天石后来表示,过去的一个传统观点是,来到中国科大就要被培养成为科学家,包括他自己当年就是抱着做一辈子科研的目标。如果不是抱着这样的价值观,在中国科大“好像都属于另类”。现在他的观点变了,“中国科大人不要有单一的价值观,不要觉得不做科学家就不成功了”。 事实证明,作为学术创业者的陈天石,跨入商业领域也很成功,公司在成立次年就抱上了华为的大腿。2017年9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人工智能处理器麒麟970,其中的AI芯片搭载寒武纪的嵌入式IP。 背靠华为,IP授权收入成为了寒武纪的主要收入。然而,这次合作没有持续太久,华为在2019年开始自研芯片。 随后,在与中科院的联手下,政府的IDC项目成了寒武纪的新靠山。招股书显示,寒武纪2019年收入4.4亿元,80%来自两个政府IDC项目。而在2018年为其贡献了99.7%收入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业务,因为失去主要客户华为,2019年收入占比回落至15%。 尽管有质疑声音,但寒武纪还是“闪电”过会成功登陆科创板。上市至今,公司股价起起伏伏,其创始人陈天石的身家也一度大幅缩水,但在今年股价回暖的情况下,其财富也大幅增加。 《2024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陈天石身家为160亿元,较前一年增加85亿元。 自2017年以来持续亏损 业绩方面,从有披露的数据看,寒武纪一直在持续巨额亏损。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上市之前的2017年至2019年,寒武纪实现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84万元、1.17亿元和4.44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亏损3.81亿元、4100万元和11.79亿元。 上市后,寒武纪累计直接融资42.54亿元(含IPO融资25.82亿元+定增融资16.72亿元),但并未显著改善公司的盈利状况,目前还出现营收缩水的情况。 其中,2020年至2023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4.59亿元、7.21亿元、7.29亿元和7.09亿元,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亏损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和8.48亿元。 最新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寒武纪营收6476.53万元,同比减少43.42%;归母净利润-5.3亿元,去年同期亏损5.45亿元;扣非净利润-6.0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6.41亿元。 算上今年上半年,寒武纪2020年至今扣非净利润已累计亏损50.01亿元。 对于半年时间里营收仅6477万,亏损却达到了5个亿的原因,公司在财报中称,系受“实体清单”等供应链不利因素影响。 据媒体报道,2022年12月,寒武纪等36个实体被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 在2022年的年报中,寒武纪称,该事项对公司研发造成的影响程度尚在有限范围内,公司的核心技术来自寒武纪的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不会对公司产品研发及核心竞争力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而在今年半年报中,寒武纪称,公司采用 Fabless 模式经营,供应商包括 IP 授权厂商、服务器厂商、晶圆制造厂和封装测试厂等。由于集成电路整个行业链是专业化分工且技术门槛较高,加之公司及部分子公司已被列入“实体清单”,将对公司供应链的稳定造成一定风险。 除此之外,寒武纪还在财报中坦言,公司尚未实现盈利且存在累计未弥补亏损,主要原因是公司为确保智能芯片产品及基础系统软件平台的高质量迭代,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技术领先优势,持续进行了大量的研发投入。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4.4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690.92%。 寒武纪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通过技术投入换取明天?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