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一家市值400亿的电商平台,正遭遇AI“入侵”
文|啊游 编|陈梅希 2005年,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的一间公寓里,三个年轻人正凑在一起商量创业计划。 为首的青年名叫Robert Kalin,前一年刚拿到纽约大学的艺术学士学位,他的父亲是位职业木匠,从小耳濡目染的他则成为了一名业余木匠。 此前,Kalin曾用橡木和透明板制作出了一种可透视的电脑机箱,这种可以看到电脑主机构造的电脑机箱在当时并不常见,Kalin在网络上始终找不到适合销售这种创意手作机箱的平台。 于是,灵光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为什么不创造一个专门用来交易手工艺品的线上平台呢? Kalin立马喊来自己的朋友Chris Maguire和Haim Schoppik,在三个人的努力之下,2005年6月18日,电商平台Etsy诞生了。 尽管当时的美国已经有亚马逊、eBay等电子商务巨头在前,但Etsy深耕于手工艺品的垂类市场,鲜明的特色帮助其站稳了脚跟。 这家平台在最初的10年里,为大量手工艺人提供了线上销售的空间与赚钱的机会,手工艺人们也支撑起了Etsy最初的盈利。2015年,Etsy在美国上市时,估值已经增长至18亿美元。 如今,又将近10年过去,Etsy早已成为许多美国人购买礼物时的首选平台。 截至9月26日盘后,Etsy的市值已高达63.97美元,折合人民币约448.5亿。但一些变化,正在发生:近两年,随着AIGC工具的普及,Etsy上出现了大量由AI生成的虚拟产品。 当一个手工艺品交易平台,开始被AI生成的内容所抢占,这意味着什么? 虚拟产品“入侵” 如果你是一个对跨境电商感兴趣,或是想要开发副业的人,最近也许会在社交平台上频繁刷到这样的内容:北美副业,0成本在Etsy上售卖虚拟产品。 如果往前追溯,你会发现国外的视频平台YouTube上,一年多前就有类似的视频出现。美国的创业导师们更早嗅到机会,有着83万订阅者的Joshua Mayo就是其中之一。 Joshua制作了许多关于如何开展副业、如何在30岁前成为百万富翁的视频。在一个题为“你可以用AI生成的6种商品”的视频里,他列出了剪贴画、虚拟背景、数字贺卡、婚礼请柬模版、产品模型、涂鸦画这六类已经有人在Etsy平台上销售并取得高收益的虚拟产品。 Joshua语气坚定地告诉他的粉丝,只需要用Midjourney花几秒时间生成图片,然后在Etsy店铺中售卖这些产品,每个月就可能获得29540美元的额外收入。他认为,AI是帮助普通人进入百万美元市场的一种方式:“你甚至可以直接在ChatGPT中要求AI为你提供10种在Etsy上销售产品的思路,AI会为你列出可行的商品清单。” 当消息流传到国内,社交平台上流传的副业教程里,内容变得更为详尽。从如何注册Etsy店铺,到如何确定商品类目,再到如何完善SEO,面对一个在国内商家看来相对小众的销售渠道,人们对于其可能带来的经济回报寄予了更高的期望。 更为关键的是,AI生成虚拟商品的过程几乎可以视为毫无成本,消费者购买后可以直接下载PDF文件,商家无需支付物流费用,即便扣除掉平台收取的交易费用,虚拟商品的利润率也能达到70%以上。 对于一心只想赚钱的商人而言,这个数字很难不让人心动,Etsy也逐渐被虚拟产品大范围“入侵”。 打开Etsy平台,在搜索栏输入“AI”,便能看到所有由AI生成的虚拟产品,其中大多是通过“文生图大模型”创造出的个性化图片,比如动漫版宠物形象、包含大量拼贴图案的素材包、私人定制的AI虚拟头像等等。 大部分虚拟商品的定价在1美元至20美元的区间内,但也不排除部分融合了客户定制化需求的虚拟商品,甚至可以卖到90美元左右,要知道Midjourney最贵的专业版会员费用是每月60美元。 在诸多AI生成的虚拟产品中,商品详情里明确标注“AI”关键词的算是有良心的商家;有些商家为了卖出更好的价钱和销量,会选择隐瞒;还有些商家身处虚拟产品的浪潮下,扮演着在淘金热时期兜售铲子的角色。 有段时间,Etsy上教别人使用AI生成虚拟产品的PDF教程卖得也十分红火,“5000个终极ChatGPT提示词”“800个AI生成艺术品提示词”等文档产品层出不穷。 Steven Hornyak的本职工作是一名教师,他从去年开始利用空闲时间在Etsy上销售虚拟产品,主要是出售整理成文档的ChatGPT和Midjourney提示词。在接受外媒采访时,Steven透露这项副业一天就能给他带去300美元的额外收入。 如果就此打住,不再去了解Etsy平台的源起,单凭国内社交网站上流传的信息,人们很容易以为这是一个AI风口下刚刚声名鹊起的贸易平台,商家成功在Etsy上靠虚拟产品获利的故事也会被归为“新时代的发财机遇”。 而一旦你知道了Etsy一贯的宣言是“为爱好手工制品的人提供交易和交流场所”,它曾是独立手工艺品制作者和古董收藏家们的天堂,故事的另一面开始浮现。 AI与Handmade之战 时隔多年再次登录Etsy,曾经的商家Hall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Etsy的网页上已经充斥着虚拟产品,与AI生成内容相关的店铺超过2000多家,他甚至怀疑自己是否登错了网站。 在社交论坛Reddit上,Hall发布了一封标题为“Etsy应该尽快封禁AI”的帖子,控诉AI如何抢占了自己的生意。 大约15年前,Hall曾在Etsy上售卖原创插图和衬衫,销售成绩还算不错。但是Hall找到一份耗时较长的全职工作后,便放弃了自己在Etsy上的电商事业。如今15年过去,Hall再次拥有了充足的空闲时间,尝试继续在Etsy上销售自己的原创艺术品。 他花了3天时间设计并展示自己的原创商品,希望能在圣诞节前收到50份订单,却发现自己的原创画作被湮没在了大量虚拟产品的洪流中:“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在‘噪音’中发现这些原创商品。” 在单一平台有限的自然流量池里,AIGC商品受到热捧的同时,传统手工艺品创造者的生存空间势必会受到挤压。 受冲击最大的自然是原本就在Etsy上出售手绘图画的卖家。当AI生图能够以最快的速度交付作品、以最低的价格完成交易,自2023年底开始大量原创画作的销售额持续下降。Jane从大学起就在Etsy上卖画,因为曾经的销量很好,她在毕业后把经营Etsy店铺当做自己的全职工作,然而近两年她的店铺销售额已经下降了超过50%。 收入的下降迫使手工艺品创作者们向其他平台迁移,比如亚马逊、Wix、SquareSpace、Instagram、Pinterest等等。 但更内核的问题是,卖家们收入下降可以选择换个平台重新开始,可是手工艺品爱好者们在Etsy上失去的情怀,该如何弥补? AI与画师之间的矛盾与竞争早已不是新鲜话题,害怕AICG威胁到自己的饭碗也是全世界画师共同的担忧。可是Etsy令人更心寒、更难以接受的点在于——难道连原本为了手作艺术家们而生的平台,也无法当做AI时代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了吗? 随着AI入侵Etsy,平台原本的生态与信念遭到破坏,“原住民”们感到刺痛。 “Handmade”一度是Etsy最重要也最鲜明的标签,平台上的手作人们,利用自己的双手将脑海中的灵感塑造为实体,而在AI生成虚拟产品的过程中,人类双手的参与程度究竟有多少呢? AI生成的艺术品能否看作是卖家的原创设计呢?如果廉价的AI生成艺术品泛滥成灾,那饱含人类手工温度的原创作品难道就活该在激烈的电商竞争中变得边缘化吗? 不断有卖家以及手工爱好者在Etsy的论坛上发问,两股对抗的声音愈发清晰。 Handmade守卫者:AI生成的虚拟艺术品在高效、便捷地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丧失了手作的真诚与情感。手作创作者们在用真心与时间赋予商品独一无二的灵魂,利用AIGC辅助生成产品简直是一种“作弊”。 AIGC拥护者:AI生成产品的过程同样离不开人们输入关键词,如果想生成一个令人眼前一亮的设计,人们也得在不断地输入与调整之间,融入自己的思考与审美。AI只是工具,如果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快地把头脑中的创意变成商品,又有何不可。 争论不休的关键在于,如果Handmade的商品里,人类的创造浓度是100%;那么卖家利用AI生成的虚拟产品中,属于人类创造的部分究竟占据多少比重?这本身就是一个很难量化的指标,自然也无法商讨出怎样才是合理的判定标准。 但不管怎样,Etsy的卖家们起码达成了一个共识:平台应该为此做出反应。 被“改变”的平台 今年夏天,终于经过漫长的思索后,平台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Etsy更新了对于平台上所有商品的分类方式,提出了四大类目,分别是: Made by a seller,由卖家制造的实物手工艺品,如果有生产合作商必须披露; Designed by a seller,由卖家设计的商品,既可以是卖家原创设计的内容,也可以是由AI生成的虚拟商品,AI生成的商品必须在详情中进行标注; Sourced by a seller,由卖家提供的手工艺品制作材料,以及派对装饰用品等; Handpicked by a seller,由卖家精心挑选的商品,比如古董、收藏品,以及水晶、化石等自然产物。 全新的规则代表了Etsy的立场,在仔细考虑了AIGC虚拟产品的复杂问题后,平台决定同意卖家使用AIGC设计产品。 在《卖家手册》中,Etsy详细解释道:“卖家可以使用AI工具,结合自己输入的提示词来创作艺术内容”,平台认同融入了人类灵感的虚拟作品同样具有原创性,但卖家必须公开透明地告诉消费者这些内容是由AI生成的。 与此同时,整理成文档的AI提示词、或是直接利用现有提示词模版生成的内容则不被允许在Etsy平台上销售,这类产品并不包含在原创手工艺品的范围内。 显而易见的是,Etsy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AI妥协了。 有外媒评价Etsy抛弃了自己最鲜明的特点,逐渐变得与其他电商平台无异。The Verge更是直接在标题中犀利写到:“Etsy在挑战亚马逊和Temu的过程中,失去了自己‘手工制作’和‘古董’的标签”。 但如果站在Etsy的角度来看,一个有望在AI浪潮下形成新的平台标签,并以此收获AI虚拟产品交易红利的时代机遇,怎么能错过呢? 实际上,在近20年的平台历史中,Etsy不止一次放宽过对于Handmade的约束。 2013年初,Etsy收购了移动设备开发公司Lascaux Co.,并在同年允许卖家销售由外部生产合作商生产的手工艺品。这是Etsy对于Handmade价值观的第一次重大改变,而这一改变所带来的效果十分显著,Etsy当年的销售额直接从8.95亿美元增长到了13.4亿美元。 随后在2019年疫情期间,Etsy又再次允许出售布艺口罩的卖家,与服装工厂签订合作。此后的2020年与2021年,受疫情影响用户们的线上消费订单激增,Etsy的销售额一路增长至疫情爆发前的三倍。 作为一个需要不断扩张、不断盈利从而维持市值的上市企业,Etsy选择放下对于Handmade的执念,既是无奈也是必须。 在平台内的商品搜索功能上,Etsy也在努力拥抱AI。 今年早些时候,Etsy推出了由AI驱动的“Gift Mode”(礼物模式),试图帮助用户在平台上1亿多件商品中,筛选出更符合自己心意的那些。8月底,Etsy再次升级了平台的搜索功能,首席产品官尼克·丹尼尔Nick Daniel坚信,改善搜索功能,能更好地匹配买卖双方,让人们得到想要的商品并重建信任。 9月,Etsy又宣布推出Etsy Insider计划,为会员用户提供免费的送货服务。无论是在产品类目还是在消费体验上,Etsy正学习着像一个更成熟的电商平台那样稳固扩张,为此不惜“改头换面”。 2005年,需要给平台取名字时,最先出现在创始人Kalin脑海里的是电影《八部半》中意大利人常说的“etsi”,意为“哦,是的”。 而在拉丁语中,“etsi”的意思是“如果”,某种程度上,这个名字赋予了Etsy不断尝试各种可能性的勇气,正如Etsy现今的CEO Chad Dickerson所言:“创造就是改变。” 当3D打印、机器人、AI等科技已经切实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Etsy适时地延伸了“手工制作”的外延。 故事未完待续。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在变与不变之间,无论是卖家、消费者还是平台,谁又不是举着平衡木,小心翼翼地行走在钢丝之上。 参考资料: 1、AI-Generated Junk Is Flooding Etsy,The Atlantic 2、Etsy loses its ‘handmade’ and ‘vintage’ labels as it takes on Temu and Amazon,The Verge
苹果花50亿美元打造的“霍比特人洞穴”,才是今年发布会最特别的新产品
乔布斯不止要做非凡的手机,还要做非凡的建筑。 本周,苹果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型号,包括备受期待的 iPhone 16,但对于建筑爱好者来说,其最新建筑「天文台」(Apple Park Observatory)的揭幕可能更抢风头。 现代的「霍比特人洞穴」 这座「乔布斯剧场(Steve Jobs Theater)开放以来最显著的建筑物」耗资超过 50 亿美元,整体呈成半地下式的洞穴设计,巨大的椭圆形外窗隐藏在树木丛中,被戏称为「现代的霍比特人洞穴」。 苹果全球设计主管 John De Maio 这样介绍: 当我们建造 Apple Park 时,我们希望整个园区与景观无缝融合,这座建筑也遵循了同样的方法。它拥有校园绿地和环绕地平线的群山风景,是真正的 Apple Park 的延伸,展示了加州最好的一面和我们周围最好的自然环境。 「天文台」延续了苹果园区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的理念,使用了与苹果园区一致的自然石材、水磨石和木材元素,大量使用柔和的曲线设计,使其与园区内其他建筑整体结构美学风格相得益彰。 而苹果园区主楼之所以如此独特,很大一部分就来源于乔布斯对于材料及设计的固执。参与设计的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合伙人 Stefan Behling 曾在接受《连线》采访时分享了这样一个小事: 他(乔布斯)清楚地知道他想要什么木材,但不仅仅是「我喜欢橡木」或「我喜欢枫木」。他给建筑师说明了木材的切口如何操作,而且木材必须在冬季砍下,最好是在一月份,以使汁液和糖分含量最低。我们都坐在那里,一群头发花白的建筑师,听到后纷纷大呼「Holy shit!」 不仅是材料,作为最后的产品,乔布斯对主楼设计的很多细节都有着极高的要求。 Stefan Behling 还提到,乔布斯对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进行了严格的审查,从玻璃的弯曲度到地板的光滑度,甚至连门把手的设计都不放过,希望每一个进入园区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座建筑的独特魅力和精湛工艺。 而作为主体的玻璃,乔布斯对其要求也极为苛刻。「飞船」形状的主楼整栋建筑中没有一块平面玻璃,立面围墙由 800 块 14 米高的超大曲面玻璃组成。这些玻璃由德国供应商 Seele 制造,每块玻璃的生产需要 14 小时。 为了确保玻璃的完美弧度和视觉效果,Seele 采用了冷弯工艺,总面积达 31000 平方米,相当于四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把玻璃运用到了极致。 除了围墙以外,每圈「屋檐」为了尽可能避免泛绿,都在背面涂上接近古早 iPod 圆环的白色涂料并装上金属板,金属板同样涂白,力图打造出一个接近「外星飞船」的乌托邦建筑。 这座建筑生于史蒂夫·乔布斯的热情。一个美丽的产品从天而降到这片青翠、让人舒畅的土地上,它将容纳 1.2 万人,这个想法,是一个真正的乌托邦愿景。 或许提及建筑,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其建筑材料、结构和外观设计,但很多时候建筑的光影同样是一种重要的元素。光与影通过不同的组合与建筑外在固有形态进行衔接,不仅能够塑造空间的氛围,还能影响人们的情感和体验,正如建筑大师路易斯·康所言: 自然光是唯一让建筑成为艺术的光,设计空间就是设计光亮。 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建筑师安藤忠雄一系列关于光影的设计,在他的代表作「光之教堂」中,安藤忠雄通过在东立面放置十字架形状的开口,让自然光在清晨自然渗透进来,将室内的混凝土墙从一个黑色体块变为一个发光的盒子,不仅增强了空间的神圣感,还使得光影成为了建筑的核心元素。 对于这种建筑与光影的互动,勒·柯布西耶早有概括: 建筑是光线下形状正确、绝妙、神奇的游戏。 安藤忠雄设计的「光之教堂」 「天文台」同样在玩一场「光影游戏」,通过前厅顶部的 3 米宽的圆孔,游客可以直接看到天空,阳光也得以自然直接地进入建筑。 随着时间的推移,墙上的光影缓慢变化,从而影响人们对天空、光影的感知,营造出更具沉浸感的体验。 「天文台」顶部的圆形开孔设计 这不仅为了突出「与自然连接」的理念,也是源于苹果对其「冥想空间」的定位,这类建筑往往会通过天窗投射的光影、水等自然元素,塑造出一个沉思与放松的环境,激发来访者的创造力和灵感。 詹姆斯·特瑞尔《内在的空间》,理念是「通过操纵光线、空间和自然,来建立宇宙、神圣与日常生活的桥梁」 位于墨西哥圣华塔尼奥的普拉亚布兰卡海滩的 Lyons 花园 位于英国库珀山脚下的「水上书」 从前厅往深处走,我们可以看到「天文台」的大厅同样延续了自然与极简的整体风格,据称未来将用于体验新产品。 「天文台」大厅内部空间 穿过大厅一直往前走,会来到「天文台」的室外观景平台,环形主楼在此一览无余,而这或许就是其被称作 Observatory(天文台)的原因。 从「天文台」俯瞰苹果园区主楼 在「天文台」建设的过程中,苹果从场地移除了大约 90 棵树,然后在施工后重新种植,使其得以保持自然景观的原貌。 而且这些草木并非只是作为装饰,「天文台」周围环绕着橡树、红木、球茎植物等各类本地抗旱草木,与整个园区的节水目标一致。建筑据称还采用了 100% 可再生能源供电,包括现场太阳能等: 从选择混凝土到空气过滤系统再到雨水收集,「天文台」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仔细考虑——从建筑内部使用的材料到草地景观的保护。我们希望为这个空间的每一个细节注入关怀和创意,我们希望游客在园区中能时时感受到这一点。 苹果园区环形主楼上的太阳能板 Foster + Partners——如何演奏「凝固的音乐」 对当代建筑领域感兴趣的朋友,或许对这座「天文台」及苹果园区众多建筑的设计方福斯特建筑事务所(Foster + Partners)不会陌生,它由第 21 届普利兹克奖得主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于 1967 年创立的全球性工作室,业务涉及多种文化以及多个学科,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展览等,业务范围遍及六大洲各个时区。事务所办公室遍布全球,团体成员来自使用 70 多种不同语言的地区。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创始人诺曼·福斯特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的很多作品都以其独特的设计,成为了当地地标性的建筑,但它更大的吸引力在于其建筑设计理念——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效率,致力于通过设计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创造出功能性与美学兼备的建筑。创始人诺曼·福斯特表示: 从一开始,我们的实践就建立在创新、可持续性和设计的理念之上。 例如以独特「小黄瓜」造型闻名的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总部大厦,其空气动力学的外形最大化了自然光照和自然通风,建筑的形状和几何特征与自然界中的形态相似,像松果一样能够根据天气变化张开和关闭,显著降低了建筑的能耗,集中体现了福斯特建筑事务所对可持续设计的承诺。 伦敦瑞士再保险公司大厦 此外,福斯特事务所并非只强调设计及可持续性,也重视建筑设计与实用性的结合。 最近,其设计的上海阿里巴巴新办公室也已经面世。它通过大面积的自然采光、优化的通风系统和绿色植被,提升了工作环境的舒适度,鼓励员工之间的协作与互动,具备适应智能办公的特点。事务所合伙人 Jeremy Kim 表示: 创新的设计过程源于对公司结构和集体成功精神的全面理解。 事务所不只营造新建筑,也有将现代建筑与历史建筑融合的大英博物馆伊丽莎白二世大中庭,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加入现代元素,使得整个空间既有历史的纵深感,又充满了现代气息。 福斯特建筑事务所与苹果也颇有渊源,他们设计的苹果零售店遍布全球,包括米兰、巴黎、澳门、芝加哥、伦敦、首尔和旧金山等地,前不久静安寺苹果店也是出自他们之手。 这家店最大的特点在于通过与现有步行路线相连的广场进入,强调了建筑在城市中「公共空间」属性,事务所负责人 Stefan Behling 表示: 它提供了让人放松的地方,吸引人们来到这里,尊重静安寺的环境,也成为了不错的点缀。 此外,诺曼·福斯特还作为设计方,与乔布斯、苹果传奇设计师 Jony Ive 一同创造了苹果园区标志性的「宇宙飞船」主楼,及乔布斯剧场等设施。 不难看出,新揭幕的如今揭幕的「天文台」无疑是其设计理念的延续——独特设计、自然相融、可持续性、实用性、公共属性。相同的建筑元素使其保持连续性,成为园区系列建筑中的新主角。 Apple Park 主楼 史蒂夫·乔布斯剧场 在古希腊神话中,音乐之神俄尔普斯有一把阿波罗赠送的七弦琴,他的琴声可以感动鸟兽,使木石按照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在广场上组成各种建筑物。 曲终,节奏和旋律就凝固在这些建筑物上,化为比例和韵律,承载着自然的光影变换。 受此启发,18 世纪的德国哲学家谢林在其名作《艺术哲学》一书中提出了那句描述音乐与建筑关系的至理名言: 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正如音乐能够唤起情感,建筑也能通过其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材料运用等方式,带给人不同的心理和感官体验,传达观念与哲思: 建筑一个不可替代的任务就是,调解世界和我们的关系,并且为人类理解世界和自身创造出一个视野。所以尽管建筑设计的本质是关于空间、材料与建造,其内涵依然是关于人和生活,即终极目标是为人类服务。
《黑神话:悟空》重新登顶IGN 2024年度游戏投票榜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IGN 近期举行 2024 年度游戏投票榜活动,《黑神话:悟空》票数诡异暴降的事件引发全球玩家讨论。IT之家今日查询发现,这款国产 3A 大作再次登顶 IGN 年度游戏投票榜。 目前排在榜单前五名的分别是: 《黑神话:悟空》76.2% 《艾尔登法环:黄金树幽影》72.4% 《最终幻想 7:重生》70.2% 《剑星》65% 《绝地潜兵 2》64.3% 值得一提的是,IGN 也在官网再次回应了此次投票争议事件。他们透露,今年年初,IGN 推出了新版本的 Face-Off 工具,用来创建游戏、电影、电视节目等内容的排名列表。它会生成玩家的个人排名列表,同时还将玩家的投票与其他所有人混合在一起以创建社区排名。 2 月 22 日,在几款 2024 年大型游戏推出后,IGN 将“ What's Your Game Out Out the Year?”作为一个实验,然后将新游戏添加进去。这是一项非正式测试,它询问了一个关于人们当下感受的随意问题,IGN 表示其从未作为官方年度游戏社区投票提出。 因为社区排名是基于胜率,而不是游戏获得的投票总数(类似于 PK 形式)。这意味着,在 11 月添加的新内容可能会超过 5 月添加的内容,仅仅是因为它赢得更多,而不是更多次。 ▲ Face-Off 投票界面 IGN 称,在上周晚些时候这项活动“戏剧性地爆炸”了,《黑神话:悟空》粉丝发现了 Face-Off 页面,并看到他们最喜欢的游戏离榜首只有一步之遥,大量流量涌入该页面。在周末,《黑神话:悟空》的胜率一路上升到“天文数字” 90.4%。在过去的几天里,在这场对峙中获得的选票几乎是过去六个月的两倍。 关注某事的人越多,就越有人可能试图破坏乐趣。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有人知道这个页面被密切关注了,想出了一种方法,将数以万计地反对《黑神话:悟空》的选票迅速投入系统,在几个小时内将其降至 60 % 多。 IGN 强调,在此期间,IGN 没有人以任何方式篡改了这次对决的结果。在过去的几天里,IGN 一直在调查发生了什么,以及如何让 Face-Offs 让人们快乐而不是生气。以下是 9 月 21 日至 24 日人们参与的主要地区的投票活动情况(按小时计算)。 IGN 进一步写道,由于 Face-Offs 不仅限于登录用户,因此无法区分哪些选票是真实的,哪些是假的,因此不能简单地删除可疑选票的确切数量。但是,为了公平起见,IGN 决定删除《黑神话:悟空》社区和工程师认为最有可能作弊的时期的所有反对票,在此期间《黑神话:悟空》的支持率以不可能的速度在下降 —— 总共输了 46,000 票。在发文时,这一变化使《黑神话:悟空》以 76% 的胜率回到了列表中的第一位置。IGN 表示:“这是我们根据现有信息能给出的最佳解决方案。”
早报|有线电视和 IPTV 官宣取消开机广告/《哈利波特》麦格教授扮演者去世/淘宝可用微信支付
淘宝正式开放微信支付,大厂迈出合作共赢一大步 小米发布会海报疑泄露,新一代骁龙 CPU 或改名 「格兰芬多学院」院长,著名演员 玛吉·史密斯 逝世 英伟达再次收购 AI 公司 RunWay 资助 100 多部电影,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 Arm 欲收购英特尔产品部门,但被拒绝 微软暂缓「365」的 AI 功能更新计划 马斯克的星链订阅用户即将突破 400 万 「百度世界」,定档 11 月 12 日 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和 IPTV 全面取消开机广告 任天堂:任天堂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宁愿走不同的方向」 RTX 5090 规格曝光,功耗进一步提升 SONY 推出 27 寸 新电竞显示器 哈弗品牌正式推出第二代哈弗 H9 淘宝将香港列入包邮区 抖音生活服务 1-8 月 GMV 超 2023 全年 《变形金刚:起源》昨日正式上映 淘宝正式开放微信支付,大厂迈出合作共赢一大步 2024 年 9 月 27 日起,用户在淘宝购物时,可以在支付页面选择「微信支付」进行支付。不过,该选项被折叠在「更多支付方式」中,需要用户手动展开。 特别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想要用这一功能,用户需要更新至最新版的淘宝 APP。据闻淘宝天猫还计划接入京东物流,预计 10 月中旬上线。 淘宝与微信之间的支付壁垒被打破,用户现在可以在淘宝使用微信支付进行购物。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互联网巨头之间长期存在的相互屏蔽现象开始得到解决。 另外,据晚点 LatePost 报道,京东物流预计于 10 月中旬接入淘宝天猫,同时,京东也将接入菜鸟速递和菜鸟驿站 。而京东也将正式接入支付宝支付,预计在双 11 前夕推出。 小米发布会海报疑泄露,新一代骁龙 CPU 或改名 据 smartprix 上一张疑似泄漏的小米海报,最新一代的骁龙处理器,名称为「Snapdragon 8 Elite」。 如果消息属实,这一变化可能会引起一些混淆,因为它打破了高通一贯的直接数字命名策略。尽管如此,新一代骁龙处理器预计将成为 2024 年智能手机市场的主要动力。 小米 15 系列手机预计将在 2024 年 10 月 23 日在中国首次亮相,成为首批搭载新一代骁龙处理器的设备。这款新处理器基于台积电的 3nm 工艺制造,拥有两个 4.0 GHz 的性能核心和六个 2.8 GHz 的能效核心,采用高通自家的 Oryon 架构。早期的基准测试显示,新一代骁龙处理器在单核性能上比前代产品提升了 35%,在多核性能上提升了 30%。 「格兰芬多学院」院长,著名演员 玛吉·史密斯 逝世 《哈利波特》「格兰芬多学院」院长扮演者,玛吉·史密斯(Maggie Smith)于今日去世,享年 89 岁。《哈利波特》官方公众号发文表示:作为「格兰芬多学院」的院长,她的智慧与强大永远保护着霍格沃茨和她的学生们。 英伟达 再次收购 AI 公司 英伟达 在 2024 年 9 月 27 日宣布收购了 OctoAI,这是它今年第五次进行收购活动。 OctoAI,是一家位于西雅图的软件初创公司,该公司致力于开发能够提高生成性 AI 模型构建和运行效率的工具。尽管收购价格尚未公开,但据 The Information 报道,英伟达可能为 OctoAI 支付了约 1.65 亿美元。然而,GeekWire 的消息来源指出,包括保留关键团队成员的激励在内,总金额可能超过 2.5 亿美元。 OctoAI 的创始人之一,CEO Luis Ceze 将加入英伟达 ,为这家芯片巨头的 AI 战略贡献力量。 英伟达对 OctoAI 的收购是其在 AI 芯片市场持续扩张的又一战略举措。通过整合 OctoAI 的技术和团队,英伟达有望进一步推动 AI 技术的发展,并巩固其在这一领域的领导地位。 RunWay 资助 100 多部电影,使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 AI 视频生成技术公司 Runway ,近期启动了一项名为「Hundred Film Fund」的计划,旨在通过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使用其 AI 视频生成模型的原创电影。 该计划将资助多达 100 部使用 AI 生成视频的影片,包括长片、短片、纪录片、实验项目、音乐视频等。Runway 将提供 500 万 美元现金和 200 万 美元服务作为资助,资金分配将根据项目的具体生产需求进行评估。受资助的项目需要定期提供制作进度更新,Runway 有权展示最终成果,但并不会对项目拥有所有权或控制权。 行业资深人士 Michael Black 指出,即使有了强大的工具,制作出优秀电影的人数仍然有限,因此广泛资助可能是明智之举。 Arm 欲收购英特尔产品部门,但被拒绝 近期,全球芯片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大变动,其中最受关注的莫过于芯片龙头公司英特尔被传出将被高通收购。 英国芯片设计公司 Arm 也意愿收购英特尔产品部门,但这一收购尝试最终未能成功,英特尔方面明确表示其产品部门不会出售。 英特尔目前正面临严峻的业务挑战,年内股价已下跌 30%,市值缩水超过一半,因此不得不采取裁员 15000 人和缩减工厂扩张计划等自救措施。作为转型努力的一部分,英特尔正在将芯片产品部门与制造业务分离,旨在吸引外部客户和投资者,同时也为可能的公司分拆做准备。 微软暂缓「365」的 AI 功能更新计划 微软暂缓了对其「365」软件套件的重大 AI 改革,CEO Satya Nadella 和高级领导团队曾考虑将新的 AI 功能打包进现有套餐服务或创建一个更昂贵的 AI 功能捆绑包,围绕 Copilot 工具的计划。这些工具主要由 OpenAI 的 GPT 模型提供支持,华尔街对此有很高的期望。 微软暂缓了对其「365」软件套件的重大 AI 改革,CEO Satya Nadella 和高级领导团队曾考虑将新的 AI 功能打包进现有套餐服务或创建一个更昂贵的 AI 功能捆绑包,围绕 Copilot 工具的计划。这些工具主要由 OpenAI 的 GPT 模型提供支持,华尔街对此有很高的期望。 不过今日微软暂缓了这一计划的推进,改而决定在某些地区启动试点测试,以了解客户愿意为哪些功能付费。同时,公司也在考虑为安全功能创建一个新的软件套件。 微软对这一改革持谨慎态度,因为「365」产品即使没有新的 AI 功能也已经是微软收入和增长的重要来源。 马斯克的星链订阅用户即将突破 400 万 SpaceX 公司总裁 格温·肖特威尔(Gwynne Shotwell)宣布,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即将突破 400 万用户大关。这一成就标志着自 5 月底以来用户数的显著增长,当时用户数为 300 万。Starlink 服务自 2020 年 10 月开始 Beta 测试,迅速扩大了其用户基础,目前服务覆盖近 100 个国家。 Starlink 的成功不仅体现在用户增长上,还表现在其收入上。据行业分析,Starlink 今年的收入预计将达到 66 亿美元,远高于两年前的 14 亿美元。这一增长为 SpaceX 的进一步太空探索和开发提供了资金支持。 Starlink 在卫星互联网市场中占据了主导地位,从传统卫星服务提供商那里夺取了市场份额,目前是市场上唯一提供商业服务的大规模卫星互联网网络。 「百度世界」,定档 11 月 12 日 9 月 27 日,百度宣布「百度世界 Baidu World」2024 将于 11 月 12 日在上海召开。 百度世界大会(Baidu World)是百度每年面向行业、媒体、合作伙伴和广大用户的最高级别的行业峰会。具体内容百度并未公布,但估计将会带来文心大模型 、第六代量产无人车 Apollo 等产品的最新动态。目前,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日均调用量已超过 7 亿次。 国家广电总局:有线电视和 IPTV 全面取消开机广告 国家广电总局近日宣布,为了提升用户体验,有线电视和 IPTV 已经全面取消了开机广告。这一举措意味着超过 2 亿的电视用户现在可以更快捷地观看电视节目。 广电总局在解决电视操作复杂问题上也取得了进展,全国八成以上的有线电视和 IPTV 家庭用户现在能够开机直接观看直播。此外,广电总局还推出了新型三模通用遥控器,以及微型机顶盒,旨在简化用户操作。 广电总局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丰富电视内容,并推动电视大屏与小屏的互动。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8 月份全国电视直播频道的用户活跃率比去年同期提高了 10 个百分点,达到近三年来的最高水平。 广电总局的这些努力旨在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解决人民群众看电视时遇到的困难和不便,提升用户体验。 任天堂:任天堂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宁愿走不同的方向」 任天堂的知名游戏设计师宫本茂,他的作品如《超级马里奥》和《塞尔达传说》等,都以创新著称。这种创新精神不仅定义了他个人的工作,也影响了整个公司的产品策略。 在游戏行业,许多公司都在追求昂贵的图形真实性,但任天堂却采取了一种反直觉的方法。宫本茂表示,虽然看起来他们似乎是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但实际上,他们的目标是找到使任天堂与众不同的元素。 当 AI 技术成为热门话题时,许多公司都开始朝同一个方向发展。但任天堂更愿意选择不同的方向,这表明他们在技术应用上也追求独特性。 任天堂博物馆代表了公司从游戏公司向全球娱乐品牌的转变。通过实体建筑和怀旧元素,任天堂首次公开宣称自己希望成为流行文化中的永久性标志。 RTX 5090 规格曝光,功耗进一步提升 据 The Verge 报道,英伟达计划推出即将推出的 GeForce RTX 5090 显卡,将配备 32GB GDDR7 显存。 名为 Kopite7kimi 的 X 博主,发文称 RTX 5090 的功耗为 600W,但目前尚不清楚这是否指整个 GPU 板载的功耗,或者芯片本身消耗的功率。 作为对比,英伟达官方称,RTX 4090 的功耗是 450W。 SONY 推出 27 寸 新电竞显示器 近期,Sony 推出了 INZONE M10S 电竞显示器。 该款显示器大小为 27 英寸,采用 OLED 面板,拥有 1440p 的分辨率、480Hz 的超高刷新率以及 0.03ms 的响应时间。 屏幕色彩方面,DCI-P3 色域覆盖率达 98.5%,支持 10.7 亿种颜色。 目前该款显示器海外售价为 1099.99 美元,折合人民币约为 7712.14 元。 哈弗品牌正式推出第二代哈弗 H9 2024 年 9 月 25 日,第二代哈弗 H9 正式上市。 这款硬派越野 SUV 采用方正美学造型,四联平行阵列格栅搭配圆形头灯,双环立体尾灯极具辨识度。基于专业越野平台打造,搭载博格华纳 TOD 适时四驱系统、前桥及后桥差速锁,具备强大通过性,最大爬坡度 100%,涉水深度达 800mm(空载)。 二代哈弗 H90 提供 5 座和 7 座布局,座椅舒适且具备多种功能。配备大尺寸全液晶仪表和 14.6 英寸中控屏,智能配置丰富。 此次共推出三个版本,探境版售价 19.99 万元、拓境版 21.59 万元、极境版 22.99 万元。 淘宝将香港列入包邮区 9 月 26 日,阿里在淘宝香港业务发布会上宣布,将投入 10 亿元人民币,覆盖 10 亿商品,把香港变成包邮区。 具体项目由淘宝天猫负责招商,阿里国际负责在香港的用户运营和物流。 从 10 月 1 日开始,香港消费者在淘宝购物满 99 元即可包邮。活动将覆盖多个门类,3C 数码、家居收纳、运动娱乐、化妆护肤等热门品类也涵盖其中。 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宣布组织架构调整,成立酒店旅行、医药健康事业部 据鞭牛士 9 月 27 日,美团核心本地商业发布内部邮件,宣布新一轮组织架构调整。 具体来说,成立「核心本地商业/酒店旅行」,涵盖住宿事业部、门票度假和交通事业部、民宿事业部,任命李锦飞为酒店旅行负责人;成立「核心本地商业/医药健康事业部」,涵盖原医药事业部和原到综事业部相关行业,任命李晓辉为医药健康事业部负责人。 两位新任管理者均向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板块 CEO 王莆中汇报,而王莆中表示,核心本地商业未来将深入产业链,做好商家的小助手;洞察满足需求方式的变化,做消费者美好生活的小帮手。 抖音生活服务 1-8 月 GMV 超 2023 全年 据 36 氪独家报道,抖音生活服务 1-8 月销售额在 3200 亿元左右,超 2023 年总销售额。 有媒体报道称,去年 11 月,抖音集团商业化负责人浦燕子上任后,为生活服务业务定下了 2024 年 6000 亿元的销售额目标,涨幅近 100%。 报道指出,抖音生活服务一季度销售额不足 1000 亿,二季度 1100 亿左右,环比增幅大概只有 10%;不过受益于暑假旺季,7-8 月销售额则与二季度几近持平。 《变形金刚:起源》昨日正式上映 9 月 27 日,《变形金刚:起源》正式上映。电影由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出品,乔什·库雷执导。 讲述了赛伯坦早期,展现擎天柱、威震天、大黄蜂等角色如何从低级工人成长并开启变形探险,解锁新宇宙观,颠覆传统认知的故事。 《高处营救》发布预告,将于 11 月 8 日北美上映 由安东尼·麦凯、莫蕾娜·巴卡琳、麦蒂·哈森主演的《高处营救》,近期发布预告。 电影讲述了一个单亲爸爸和两个女人,在末日时面对落基山脉中的可怕生物的故事。 该片将于 2024 年 11 月 8 日上映。
三星Galaxy A16 4G/5G手机现身监管机构:新一代安卓入门机首选,18W充电、5000mAh电池
IT之家 9 月 28 日消息,科技媒体 91Mobile 昨日(9 月 2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 4G 和 5G 版三星 Galaxy A16 手机已通过 FCC 和 TUV Rheinland 认证,显示支持 18W 充电。 Galaxy A16 系列作为 Galaxy A15 的后续产品,预计将提供 18W 快速充电功能,在包装中可能会附送 25W 充电器。 三星 Galaxy A16 5G 的型号为 SM-A166B / DS,FCC ID 为 A3LSMA166M;三星 Galaxy A16 4G 的型号为 SM-A165M,FCC ID 为 A3LSMA165M。 上述两款手机的充电器型号为 EP-TA800,数据线型号为 EP-DN980。 TUV 莱茵认证显示,三星 Galaxy A16 5G 的额定电池容量可能为 4860mAh,典型容量为 5000mAh,型号为 W3-S-S。 据悉,Galaxy A16 5G 将配备 6.7 英寸 FHD+ Super AMOLED Infinity U 显示屏,支持 90Hz 刷新率和 800 尼特高亮。 该机可能有两种处理器选项,分别是 Exynos 1330 和 MediaTek Dimensity 6300,后者将在印度销售。 该机提供高达 8GB RAM 和 256GB 存储空间,以及 Android 14 操作系统,可能获得 6 年的操作系统更新支持。 IT之家此前报道,市场调查机构 Counterpoint Research 7 月 31 日发布博文,公布了 2024 年第 2 季度全球搜最畅销智能手机排行榜,在前十榜单中,其中三星共瓜分 5 个席位,分别为: Galaxy A15 5G(销量占比 2.0%,排名第四) Galaxy A15 4G(1.8%,第五) Galaxy A55(1.5%,第七) Galaxy S24 Ultra(1.4%,第九) Galaxy A05(1.4%,第十) 因此,Galaxy A16 4G / 5G 手机上市之后,预估会成为新一代安卓入门机首选。 广告声明:文内含有的对外跳转链接(包括不限于超链接、二维码、口令等形式),用于传递更多信息,节省甄选时间,结果仅供参考,IT之家所有
首款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发布,机械臂困境的巧妙破题
“在工厂里,任何产线上微小的变化都会造成所有机器人轨迹的变化和调整。这也就是为什么迄今为止,每万名产业工人机器人渗透率只有392多台。” 在本周二开幕的2024工博会上,微亿智造CEO张志琦一语道破目前工业机器人行业现状。 “传统的机械臂难用,这件事情我们必须要改变。”张志琦将这款希望改变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新物种”带到了此次工博会现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Embodied Intelligent Industrial Robots,以下简称“EIIR”)“创TRON”,由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联袂打造。传统工业机器人都是在确认的、封闭的空间中运动,且只能进行单一重复动作,泛化能力弱,无法具备柔性切线能力,从源头上限制了工业机器人的普及和应用。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率先将具身智能理论应用到工业场景,融合感知、驱动、控制、算法、云服务等技术于一体,能够更好理解和适应复杂的工业环境,轻松解决产线的灵活性和适应性问题,精准且高效地执行各类多元化任务。 现场展位上,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就以互动展台的形式开放体验,通过观察人类装配积木的动作和流程,进行任务拆解和学习理解并完美复现,真正可以做到“看一遍、学一遍、做一遍”,然后再批量复制生产。 可以想象,在未来工厂,将工业机器人控制算法与人工智能算法深度融合的EIIR,不再只是扮演编程执行的自动化工具,而是进化为能够实时感知和适应环境,能自动分解任务,并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决策及操作的智能体。相比于传统工业机器人,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具备自适应、自学习、免编程示教等优势特征,可承担各类工业现场的复杂工作,并能在多个工业场景间实现柔性切换,极大提升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未来可以应用在智能质检、柔性打磨、自适应抓取、柔性装配、智能化焊接等工业场景,预计明年批量上市。 一、从AI质检到具身智能 微亿智造之所以能够打造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微亿智造在AI质检领域打下的基础。 根据国际知名咨询机构IDC发布的《中国AI赋能的工业质检解决方案市场份额,2023》报告显示,微亿智造占据10%,位居全国第二,实现了全年AI工业质检市场份额增速第一。 张志琦表示,微亿智造是全球范围内首家将深度学习引入工业现场的公司,为客户提供一整套包含了算法和硬件设备在内的工业AI+机器人的应用解决方案,已累计服务了2500多家各类工厂,成功交付部署数千套智能质检设备,并将技术沉淀构建了“眼手脑云”的技术战略。然而,随着中国制造业小批量、多品种的新制造形态发展,企业越来越来越频繁需要换线生产,传统工业臂的柔性已无法满足,工业臂重新编程以及点位调整的次数变多,成本变高,原先节省下来的人力成本,摇身一变成机器迭代成本。而早期的“眼手脑云”彼此之间还是相对独立的系统,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张志琦解释道:“当时的视觉系统好比是眼睛,机械臂的运动机构类似人的手脚,两者之前的隔阂宛如是一个瞎子背着一个瘸子,瘸子在指挥瞎子的前进后退,实际落地中困难重重,往往需要不断的堆叠人力来弥补之间的问题,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把感知、认知、规划、驱动、控制能力相融合,才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根本之道。” 于是,在2023年微亿智造成立了专门的具身智能项目组,与国产机器人厂商捷勃特共同研发,实现工业AI与工业机器人的融合突破,打通软硬件质检的壁垒。 二、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掘金千亿市场空间 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但机器人装备的渗透率仍然较低,截止2022年,中国每万名工人的工业机器人数量为392台。工业机器人现在的国内市场需求量是30万套/年,大约年总产值300亿左右,然而根据中国信通院的报告,2017-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量复合年均增长率仅约13%。显而易见的是,13%左右的工业机器人增长率并不能满足巨大的工业场景需求,智能化改造和机器人应用还有巨大空间。较低的工业机器人增长率和快速增长的工业自动化场景需求之间,恰恰就是具身智能切入工业机器人进行行业革新的关键所在,也是微亿智造从“眼手脑云”的AI质检产品战略性扩展到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领域的原因所在。 微亿智造打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在硬件性能上不弱于国外顶尖品牌,在动力学控制算法及运动学算法性能将超越国外同类产品,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同时具备极高的智能化水平,但成本却大幅下降,效率大幅提升。在攻占既有市场的同时,还能进入传统工业机器人无法进入的灵活柔性场景,帮助工业制造企业解决在使用传统工业机器人切线换型速度慢、效率低的问题。根据微亿智造CEO张志琦的判断,预计1-2年内,微亿智造联合捷勃特联袂打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创TRON”将进一步促进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的扩大,“具身智能技术会让工业机器人的部署更加敏捷,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达到100-150万套/年,年产值将达到1000-1500亿”。 结语 微亿智造的具身智能工业机器人,以其在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突破性成就,引领了工业革命的新浪潮。它不仅改变了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模式,还为整个产业的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具身智能机器人将在未来的工业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开辟新的蓝海。
单踏板模式回归在即!特斯拉带火的卖点,车企却不爱了
今年5月27日,工信部公开征求《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的意见,当中增加了“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在前进挡下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能使车辆减速至停车”的规定。 这也就是所谓的“单踏板模式”,通过增强动能回收效率来提高车辆续航里程,但由于抬起加速踏板就有明显的减速效果,甚至还能让车辆完全停下。文件表示,驾驶员长期通过控制加速踏板来制动停车,可能会养成相应的驾驶习惯,从而出现在紧急制动工况下误踩踏板。 本是为了驾驶安全而做出的规定,而小通注意到,在近日发布的新意见稿中,工信部针对“禁止汽车单踏板完全刹停模式”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对于A型及同时具有A型和B型电力再生制动系统的车辆,应满足以下要求: 1.在默认工作状态下,仅通过松开加速踏板实现的制动作用不应使车辆减速至停车; 2.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具有一种以上的工作状态,每次上电后应重新进入默认工作状态或按驾驶人要求设置工作状态,车辆制造商应通过用户手册或电子数据记录等方式免费提供工作状态的设置方法; 3.若电力再生制动系统处于默认工作状态以外,应采用光学信号给驾驶人持续提示,该提示信息即使在白天也应清晰可见。 “单踏板模式”和“动能回收”的概念相似,只是两者的最终效果有区别,前者是车辆停下,后者是处于怠速行驶的状态。原来的规定是只允许“动能回收”,新规定则是允许存在“单踏板模式”,但车企不能将其设置为默认状态,且用户每次启动都应该进入默认设置或者用户设定的模式,最后进入该模式后提供光学信号持续提示,也就是要在仪表盘、中控屏或HUD上显示。 除此之外,文件还对能量回收时的刹车灯电量要求进行变更,具体变化可以看小通制作的表格。要知道,《GB 21670-2008》标准中对“A型电力再生式制动系统”的要求是“不能点亮”,而最终的调整可以及时提醒后方车辆及其他交通参与者,从而尽可能避免追尾等交通事故的发生。 但不由得令人深思:一个小小的“单踏板模式”为什么能引起工信部的持续关注?从“完全禁止”到逐步放宽,现在车企对“单踏板模式”有哪些理念上的改变? “单踏板模式”回归,将让汽车驾驶更人性? 提到“单踏板模式”,可能不少消费者第一时间想到特斯拉。实际上,特斯拉并非“单踏板模式”的发明者而是宝马,在第一代宝马i3就有配备“单踏板模式”,而且同期推出的日产聆风、雪佛兰Bolt等产品都提供了类似功能。 只不过,特斯拉曾多次陷入关于“制动失灵”的舆论漩涡中,加上特斯拉自带的高热度,引起不少用户对“单踏板模式”的讨论。近日,株洲桥头多车相撞事件引起热议,虽然官方暂未公布车祸的具体原因,但正因为肇事车辆为纯电动车,“单踏板模式”再次成为网友讨论的关键词。 其实,无论是“单踏板模式”还是“动能回收”,这种电车再生式制动系统其实具备一定优势,除了增加纯电续航里程之外,还能用电机的特性来替代传统制动方式,可以延长刹车片、制动盘的使用寿命,而且通过动能回收让车辆停止的方式,还能够缓解传统制动刹停时可能出现的点头现象。 不过,反对“单踏板模式”的消费者也有自己的看法,当中最主要的理由有两个。一是在“单踏板模式”下,踏板控制的难度很高,后排乘客更容易晕车,二是“单踏板模式”与传统的“斜踩油门、正踩刹车”的操作方式违背,在紧急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误踩踏板的可能性。倘若行业允许“单踏板模式”的存在,驾驶者就可能无法建立统一的操作记忆,不利于驾驶安全。 很多声称自己没有将油门当刹车来踩的车主,其实很有可能是习惯了“单踏板模式”,没有在第一时间踩下制动踏板而导致最后的“刹车失灵”。 因此,这次新标准的调整就显得很人性。 一方面,没有禁止“单踏板模式”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驾驶需求;另一方面,禁止厂家将“单踏板模式”设置为默认模式,每次启动都进入默认设置或者用户设定的模式,这正是给驾驶者的“温馨提示”,一旦交通事故排除了“刹车失灵”的可能性,驾驶者将会是事故的主要责任人。 当然,类似于方向盘按键点按转向灯等不同于现阶段传统车型驾驶直觉的设计,都存在驾驶安全的隐患。小通认为,这些设计也能参考新标准的做法,可以给驾驶者更多的自由度,但默认的设计和配件与传统车型一致,这样一来用户的个性需求可以满足,厂家也能避开更多的争议。 时过境迁,“单踏板模式”已不再是好卖点 在国内新能源起步时代,产品的续航能力以及充电体系有限,车企为了拉高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因此才推出了“单踏板模式”,但为此牺牲了驾驶舒适性。而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已经上涨到至少不会让城市用户有里程焦虑的水准,而且在特斯拉、蔚来等车企的努力下,充电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甚至开纯电动车去一些知名景点也不担心续航方面的问题。 就在这样的前提下,“单踏板模式”不再成为车企的技术宣传亮点,“舒适制动”功能逐步成为车企的新宠,智己汽车、小鹏汽车等旗下车型都有配备相似的功能。 顾名思义,“舒适制动”功能就是通过调整制动力的施加方式来减少车辆在制动时的点头现象,从而提高制动时的舒适性。然而从技术的角度来说,舒适制动模式会对车辆的续航产生一定影响。能量回收会将部分动能转换从动能,来提高续航能力,而车辆在舒适制动模式下,车辆会通过减少能量回收的强度或者延迟能量和回收的介入,以确保更平顺的制动体验,但与之相对的是能量回收效率的降低。 从“单踏板模式”到“舒适制动”,我们也不难看出车企在续航方面上的态度转变——从过去单纯追求续航里程,逐步往兼顾驾驶舒适性的方向转型。再者,续航和舒适,对于车主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而纯电动车发展到现在,车企已经寻找到新的方法来弥补舒适制动带来的续航衰退,比如优化电池和能量管理系统、更轻量化的车身设计、电池热管理系统等等。 新标准中保留了“单踏板模式”,意味着“单踏板模式”在短期内不会退出历史舞台。不过,从新标准的规定来看,“单踏板模式”只是会成为驾驶者的“个性化选项”,但要真正避免因驾驶习惯而导致的“刹车失灵”的现象发生,需要让驾驶者意识到,“单踏板模式”不过是车辆续航极低时车主的“急救手段”。 当然,这一规定还处于征求意见状态,还没有完全实施,但小通认为,唯有当“单踏板模式”不再是驾驶者日常开车的首选,相关的争论才能得到真正的休止。
一日狂发10多款新车!车企狂卷“金九银十”,但方向错了?
9月26日,对于大多数打工人来说只是平平无奇的一天,但各大车媒老师们却忙得焦头烂额,因为这一天预售或上市的新车太多了。 据不完全统计,9月26日至少有十几款新车发布,其中上汽集团子品牌智己汽车推出了号称同级唯一拥有“数字底盘”和“四轮转向”的新车智己LS6,长安旗下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阿维塔则推出了首款提供增程式动力版本的车型阿维塔07。 (图源:网络) 广汽埃安AION RT、东风风行星海S7、奇瑞星途瑶光C-DM电四驱版、长安启源A07、领克06 Renew/EM-P、一汽奔腾V70/T90龙耀版等车型也在这一天预售或上市,小鹏爆款车型G9则新增了650四驱高性能Pro版本车型。 自主品牌发力的同时,合资品牌也没有闲着,本田与东风汽车联合推出了灵悉L,与广汽联合推出了2025款雅阁;福特则与长安联合推出了2025款蒙迪欧。 不只是9月26日,整个9月各大车企都极为忙碌,华为接连召开发布会,先是推出了问界M9大五座版,随后又推出了智界R7。岚图、深蓝、启源、比亚迪、长城等车企也纷纷召开新品发布会,全月大约有50款新车上市。 前几个月车企虽也有不少新品上市,但从来没有如9月一般大量新车扎堆面世,甚至十几款车挤在同一天上市。车企爆发式推出新车,原因究竟是什么? 新车挤着发,汽车狂卷“金九银十” 每年9月和10月,炎炎夏日转为秋高气爽,且又不似冬天寒冷,消费者的消费欲望会显著提升,因而几乎各行各业都有“金九银十”的说法。车企于9月集体推出新车,第一个原因便是为了在汽车行业进入销量旺季时,通过配置升级的新车提升销量。 不过时间步入金九银十只是车企集体推出新车的表面原因,内在原因则是行业竞争加剧,车企不得不推出硬件升级、价格不变或下调的新车与友商竞争。从9月26日预售、上市的车型不难看出,尽管仍有一些燃油车,但总体以新能源汽车为主,而且原本只布局纯电动车的阿维塔,也选择接受增程式技术,借此增强产品竞争力。 (图源:智己汽车) 2020年前后,特斯拉与比亚迪崛起,其他新能源车企全力推动产品量产落地,整个行业从“PPT时代”进入了“疯狂内卷时代”。特斯拉Model 3/Y还因屡次降价,被消费者多次投诉和举横幅维权。比亚迪推出的冠军版和荣耀版车型加量不加价,也令无数老用户后悔买车买早了,并吸引了大批新用户购车。 2023年下半年至今,汽车行业反对内卷的声音越来越大。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广汽董事长曾庆洪等人,都曾发言怒斥行业内卷状况,认为卷价格不如卷价值。相关部门也发出通告,喊停内卷式竞争。 (图源:中国政府网) 去年7月,包括比亚迪、特斯拉、上汽在内的16家车企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承诺书》,承诺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这份承诺书被称为“不降价承诺书”。结果签署承诺书次日,就有车企将某款车型最高降价3.7万元促销。 卷价值需要大量资源投入用于研发新技术、新功能,降价无疑是提升产品竞争力最简单快捷的方案。毕竟汽车说到底还是交通工具,出行代步才是最重要的,智能座舱、智驾等功能只是锦上添花。 (图源:一汽丰田) 车企没有放弃技术研发,电池、快充、智驾等技术日新月异,不少新能源汽车保持一年一更新的频率,但降价促销依然是车企保证销量的根本,不只是新能源汽车,燃油车也被迫加入了价格战。 燃油车时代,合资车企根本不把国产车放在眼中,不但价格比同级国产车贵不少,许多车型还需要加钱才能提车。如今国内汽车市场已不再是燃油车独霸天下的时候,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显示,8月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约为52.4%,连续两个月份实现渗透率过半。 海外车企因电动化转型速度较慢,且有燃油车业务和众多上游供应链企业掣肘,新能源汽车竞争力普遍低于国产车,因此合资品牌的燃油车被迫降价换销量,避免损失更多份额。以长安福特蒙迪欧为例,2020款起售价19.28万元,2025款起售价仅14.98万元。 (图源:长安福特) 车企之间的竞争,确实让消费者以更低的价格买到了配置更高的车型,但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而言,并非完全是好事,甚至存在诸多弊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情况下,这些弊端暂时性被掩盖,一旦新能源汽车份额到达临界点,多年价格战积累的弊病就可能轰然爆发。 汽车竞争白热化:卷价格不如卷价值 9月20日的台州国际汽车工业博览会上,吉利董事长李书福表示:“价格战越打越便宜,质量越打越差,服务体验越来越差,走下去企业就完蛋了。因为有些企业不讲道德了,乱来了。不讲道德、乱来是走不远的,所以吉利不能跟着走。” 李书福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看法的人,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在星途星纪元上市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一直不赞成价格战,往下走总是有极限的,价格战就是降成本,供应商的价格降到一定极限的时候,就会牺牲质量。” 事实上,价格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最先倒霉的还不是吉利、奇瑞等头部车企,而是4S店和二手车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指出,从2020年到2023年4年时间,国内超过8000家4S店倒闭,近两年永奥集团、森风集团、宝利德等经销商集团接连暴雷,宝马还曝出了经销商联合对抗车企,要求停止降价促销的消息。 (图源:华晨宝马) 对于车企而言,经销商不但是销售汽车的一环,更是车企分摊压力的关键。汽车价格较为昂贵,每增加一辆库存车,对于车企都是不小的压力,要求经销商采购转移库存,能够大幅缓解自身资金压力。 可互联网时代汽车价格本就较为公开透明,车企不断压价,留给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太小了,再加上激烈的价格战之下卖车愈发困难,许多经销商不得不将汽车抵押给银行,以换取资金购车。恶性循环之下,经销商积累的库存车越来越多,部分财力较弱的经销商因资金链断裂而暴雷,未来五年国内可能还会有上万家经销商破产倒闭。 二手车市场同样如此,新车连续降价,而且降价后的价格可能比二手车更低,对于二手车市场造成了毁灭性打击。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肖政三直言,近几年国内92%的二手车商在亏损。4S店和二手车商亏损带来的后果是服务质量大幅下降,原本就入不敷出的他们,服务方面自然能省就省。 (图源:电车通摄制) 对于车企自身而言,正如李书福、尹同跃等人所言,为了降低价格和成本,难免需要牺牲一定的质量。而质量和服务,本就是车企的两大命脉,一旦同时失去,后果可想而知。底蕴雄厚的车企牺牲一点利润还能撑住,底蕴较为薄弱的车企可能会在卷死同行的同时,也卷死自己。 第二届未来汽车先行者大会上,余承东坦言,比亚迪拥有极强的成本控制能力,所以可以卷价格,鸿蒙智行不善于卷价格,却可以卷价值,尤其是向智能驾驶方向卷,能够卷出更大的价值。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这句话现在车企发布会几乎都会提到,但真正如华为一般有能力在智能化领域卷出成果的企业,并没有那么多。好在,卷价值不只有智能化一个方向,蔚来汽车的服务和换电、沃尔沃的安全性等有口皆碑,都是在价值方面卷出彩、卷出影响力的体现。 卷价值的同时,车企也可以考虑适当减少车型发布,放弃车海战术,走精品路线,主打产品体验与价值。唯有价值得到消费者的认可,才能做到“少即是多”,少的是车型数量和成本,多的是销量、营收与利润。 9月26日这种十几款车同日预售、上市的情况,或许越少越少越好。 “后新能源时代”来临:谁会留在牌桌上? 8月27日的小鹏MONA M03上市发布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未来十年中国包括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内的所有车企,也许只有7家能够称得上主流品牌,余承东、尹同跃、零跑汽车董事长朱江明、高合汽车董事长丁磊等业内人士也发表过类似的看法。 (图源:电车通摄制) 到2030年之前,国内少说还会有数十家车企倒下,激烈的价格战将加速淘汰实力较弱的车企。但对于整个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小通却持乐观态度。尽管车企之间竞争异常激烈,但“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 比亚迪汽车除了玻璃和轮胎,其他硬件几乎都能自己生产,并且财力和技术底蕴雄厚,可以放心卷价格。鸿蒙智行、蔚来、理想等品牌,虽然卷价格能力略差,但自身定位高端市场,目标消费群体对于价格相对没有那么敏感,再加上这些车企也有智驾、增程式技术、换电、服务等核心竞争力与价值,同样有机会成长为行业巨头。 (图源:蔚来) 产品定位较低的零跑汽车,一方面通过产品硬件和技术自研自产降低成本,另一方面与海外汽车巨头Stellantis达成了合作,二者联手开发产品布局海外市场,也给其他车企指出了一条方向。 卷价格只是在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步攀升的大环境下,车企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必要手段之一,头部新能源汽车从未忘记卷价值的重要性。在卷价格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车企上探智驾、快充、智控等技术的极限,并加速技术下沉市场,同步卷价值。 只要竞争还在,价格战就不会消失,行业逐步稳定后,车企若想向前发展,价格与价值就必须同步开卷。因此,消费者对于车企之间的内卷不必过于悲观,这不过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罢了。 或许部分车企会因激烈的价格战倒下,但总有车企能够脱颖而出,经过价格战与价值战双重磨砺后,成长为全球汽车巨头。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