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字节旗下AI编程工具Trae涉嫌“偷跑”用户数据,官方回应
近日,一位开发者在 GitHub 上公开警告称,字节跳动旗下 AI 编程环境 Trae IDE 存在在用户未明确知情的情况下,将数据上传至字节服务器的行为,即便用户已在设置中手动关闭遥测(Telemetry)功能。 针对用户反馈的数据上传问题,官方称开发者关闭的只是VS Code相关模块,TRAE的遥测数据采集并不依赖于Telemetry控制项。相关数据是产品统计和性能监测数据,隐私协议中就数据类型、数据用途和相应的法律依据进行了详细说明。 根据该开发者的测试报告,Trae 在后台持续进行高频率的数据传输:仅 7 分钟内便发起约 500 次网络请求,累计上传数据达 26MB。这些数据被发送至字节跳动控制的域名 byteoversea[.]com,内容可能涉及用户设备的硬件配置、操作系统信息、使用习惯、唯一标识符(如机器 ID、用户 ID)、项目路径,甚至包括键鼠操作等潜在敏感数据。 报告指出 Trae IDE 拥有“后门能力”——可在无需用户知情或手动更新的情况下,远程启用或关闭特定功能,动态更改 IDE 行为逻辑。 Trae 被定位为一款免费替代 Cursor 的 AI 编程助手,支持接入 GPT-4o 与 Claude 3.5 Sonnet 等先进大模型。官方宣称其目标是提升开发者工作效率,但其高频联网行为、资源消耗水平以及遥测机制的“绕过性”引发了社区广泛关注。 如下图所示,Trae 的进程数量和内存占用远高于 VSCode 与 Cursor。测试表明,Trae 的内存使用量是 VSCode 的五倍以上,进程数量也处于异常水平,引发了对其性能与资源管理的质疑。 与此同时,网络抓包显示 Trae 会定期回传包括硬件信息、系统版本、使用时长、会话状态、资源使用率、模糊处理后的文件路径等数据,且在关闭遥测功能后依然持续上传。 对此,字节跳动回应称: “为持续优化产品体验,Trae 与业内通行做法类似,采集部分非敏感的统计数据和性能指标,例如页面点击、功能使用频率等,不涉及用户个人身份或隐私信息。所有数据的使用严格限定于产品性能分析与功能优化,并遵循相关地区的数据保护法规。” 官方还解释称,Trae 部分功能基于 VSCode 的开源框架构建,其中的 VSCode Telemetry 控制项仅控制 VSCode 原生模块的数据收集,而 Trae 自身的遥测机制并不依赖该开关,这可能造成用户“关闭遥测但仍上传数据”的误解,团队将尽快优化以避免混淆。 字节跳动强调,公司欢迎并重视用户的批评与反馈,相关建议将作为产品优化的重要参考。
与英伟达竞争?芯片授权公司ARM要自研芯片
ARM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1日,据路透社报道,芯片架构提供商ARM CEO雷内·哈斯(Rene Haas)周三表示,公司正在投资开发自有芯片。这标志着ARM商业模式将发生重大转变,该公司之前只向其他公司授权其芯片设计架构,而不自行开发芯片。 ARM周三发布的季度展望未能达到投资者预期,股价在盘后交易中大跌8%左右。过去几个月,投资者期待ARM能够在AI领域扮演重要角色,推动其股价大幅上涨。 此次ARM加大对自研芯片的投资,标志着该公司正逐步脱离其长期以来专注于向客户提供知识产权的传统商业模式。这些客户包括英伟达、亚马逊,他们已自行设计芯片。 哈斯表示,成品芯片是ARM现有产品“计算子系统”(CSS)的“物理体现”。他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表示:“我们正在有意识地加大投资力度,不再局限于设计本身,还可能进一步迈向实际制造,例如打造小芯片(Chiplets)或甚至潜在解决方案。” 小芯片是大型芯片的更小、模块化版本。每个小芯片通常负责一个特定功能,例如运算核心、内存控制等。设计师可以将多个小芯片像拼图一样“拼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处理器。 据路透社报道,为了建立起制造小芯片和其他成品芯片所需的团队,ARM正在从其客户那里招募人才,并与客户争夺项目。 哈斯拒绝透露公司在这项新战略上的投资何时会转化为利润,也未具体说明该计划中可能推出的新产品细节。不过,他表示,ARM将会关注包括小芯片在内的多种形态,“一颗物理芯片、一块电路板、一个系统,或者上述组合”。(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老黄又又又把中国车企坑了,还是看看远处的自研芯片吧
兄弟们,最近国内车企可是被英伟达坑惨了啊。 这个英伟达的“大一统”智驾芯片 —— Thor,又又又跳票了... 最近台积电在生产时发现,Thor的“芯片设计存在问题导致良率低下”的情况。黄仁勋也承认了这一点“是英伟达的问题”。 最早呢Thor芯片承诺的量产时间是2024年底,结果现在貌似连车规级认证都没过,按照这个进度,工程师分析还需要四个月才能上线。 原来说好单片2000 TOPS的算力也缩水至700 TOPS,而理想工程师测试下来发现实际只有500出头,跟双Orin X的500 TOPS比起来都没有优势了... 现在量产车上说自己有Thor芯片的,也只能是“残血版”的Thor。 即使年底前英伟达真能解决问题,那离完整发挥出这2000 TOPS的算力还有段时间。 而小鹏和理想无疑是受影响最大的。 小鹏原来P7+和G7可都是要上Thor的。Thor第一次跳票后,P7+不得已采用了双Orin X顶一下。 Thor去年年底再次跳票的时候,准备发布的G7也实在绷不住了,赶紧启用备用方案,紧急切换成自研的图灵芯片才逃过一劫按时发布。甚至于只有 Ultra 版本才是图灵芯片。 但小问题还是有的,我们同事在6月23日试驾G7 Ultra的时候,小鹏的产品经理告诉我们,现在这个图灵芯片上的智驾“上市的时候都调不好”,可见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隔壁的理想也是欲哭无泪,没有Thor的算力,自家40亿体量的VLA模型根本部署不了。毕竟VLA在道路识别计算要求和可视化呈现上都不止上了一个台阶。 那能咋办?除了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理想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研的“舒马赫”芯片上了。 这个与“车王”同名的芯片预计在26年第一季度上车,如果把智驾调试时间算在内的话,还是要比等Thor划算的。 害,谁叫你们相信老黄。你看雷军自从小米3那次被英伟达坑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完全押宝英伟达了。 不过坑人终也坑己,老黄也在股市上付出了代价,之前跳票时股价下跌超8%,蒸发了2700多亿美元的市值...但是看老黄现在的样子,好像还是不重视。 不过话说回来,老黄是付出了点代价,但是咱们呢?总不能以后智驾能力都得看着英伟达的脸色吧? 嘿嘿,所以要想不被老黄坑,还是得走自研芯片的路子。 咱们先叠个甲啊,算力参数只是参数,智驾能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算力只是决定了上限,模型和调教决定了下限。 还有就是关于自研的界定,大家也别觉得用了外国的EDA设计工具,用了ARM的架构,用了别人的代工,就不是自己研制的了。 我想说只要能不看英伟达这种芯片供应商脸色,那就是自研好吧。 在接受这个共同条件下,看看现在国内的智驾芯片解决方案。 说到自研,那不得不提到蔚来了。我知道有些人讨厌李斌啊,但是咱确实得说斌哥的智驾芯片自研那是真的早啊。 2021年就开始自研芯片,当时智驾和AI可都还没爆发呢。 经过2年多的研发,蔚来于2023年底发布了天玑NX9031,采用5nm制程 ,单颗算力1000 TOPS,已搭载到25款的车型上。咱蔚来车主实际体验下来,搭配世界模型就是好用。 还有就是小鹏自研的图灵芯片,采用台积电7nm工艺,单颗算力750 TOPS,也挺强的,G7 Ultra装了三颗,理论上能实现300亿参数的本地大模型部署。不过嘛,正如上文所说,智驾还没调好。 上面提到理想的舒马赫芯片也是采用5nm制程,单颗算力达1200 TOPS。不过因为初期流片稳定性的问题,还是转投了Thor,但现在嘛...总之就是非常drama。 还有绕不开的华为昇腾。就比如昇腾910 B,采用中芯国际等效7nm工艺,在MDC 1000平台上能达到1000 TOPS的算力,正是为L3级别的辅助驾驶准备的。 而且华为有自己的EDA设计工具,虽然只是在内部使用,但也算是在努力走通芯片研发全链路了,未来可期。 除此之外,诸如零跑、比亚迪这些主机厂和地平线、黑芝麻、Momenta这些供应商,都有已经发布或者在路上的自研智驾芯片。 而且我可以在这儿立个flag,未来自研芯片的车企以及国产供应商会越来越多。 当然了,咱也不是唱衰英伟达,诋毁肯定是不能帮助进步的。 并且英伟达的开发和生态肯定是绕不开的坎,就比如坚固的CUDA开发生态护城河,还有其他什么丰富的API接口、SDK等等。 再就是现在绝大多数芯片都还依赖台积电工艺生产,而台积电现在肯定是开足马力给你老黄生产晶片,其他客户的优先级肯定是不够的。 受这个影响最大的也是理想,“舒马赫”芯片要26年的第一季度才能交付... 其实关于国产自研芯片的问题和困境咱们之前也聊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咱年初发布的视频。 但比起看别人的脸色生活,自力更生才是每个生命向往的方向。自研路上充满险阻,短期来看投入巨大,但这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自研智驾芯片会让主机厂增强智驾的垂直整合能力,更好地优化模型,构建自己的生态,更好地去分配调度芯片的算力。 说句残酷的话,要是智驾芯片没调试好,英伟达的工程师不一定陪你一起加班,但是公司内部的工程师们就不一定了... 再一个就是风险管控,自研芯片落地到哪一步了自己门清,避免技术发布会开完了都快上市了,英伟达都交不了货。 还有就是这个技术储备,芯片设计、制造、验证、优化的能力是一项长期积累。有话是“一流企业做标准”,所谓的“车规级”标准也是那几个企业制定的标准对吧。 如果不从现在累积自研芯片的技术,那不看英伟达脸色的日子就遥遥无期。 最后的最后,咱不得不说,虽然这次Thor的延期把理想小鹏等车企背刺了一波,但是对于整个汽车工业来说,这反而给了国产竞争者追赶的空间。 不怕封锁就怕倾销,就比如上世纪九十年代,咱国产的EDA工具刚起来,就被涌入的国外EDA淹没了。类似的案例比比皆是。 现在正好趁着老黄现在分身乏术,自研智驾芯片这块必须给他拿下了嗷。 撰文:Clem 编辑:脖子右拧 & 面线糊君 美编:萱萱 图片、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NVIDIA 、理想、小鹏官网 8大车企造芯!马斯克李斌何小鹏狂卷大算力,雷军立下军令状 英伟达Thor即将上车,我们更加接近智驾的「觉醒时刻」 英伟达雷神难产,这事儿并不简单 Li Auto to use Nvidia’s next-gen Thor computer to power autonomous driving Nvidia's Chip Delays: A Storm Brewing in the Automotive Sector NVIDIA Blackwell GPU architecture: Unleashing next‑gen AI performance Did Trump’s Reversal on the AI Chip Ban in China Just Torpedo U.S. AI Supremacy? 英伟达Orin-X&Thor-X&Thor-X-Super对比分析 两代汽车芯片收入360亿:但英伟达一家赚钱的日子也结束了 比Orin算力高20倍的Thor,只是英伟达汽车版图的冰山一角 黄仁勋谈雷军:第一天见到他,就知道他一定会取得非凡成就 BV1Mfu4zcEAX
中国科学家发现“吃”硫化氢和甲烷的最深海底生命群落
在水深9533米的海底世界,存在着目前已知最深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它们不依赖阳光,而是利用地质流体中的化学反应获取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主导的研究团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千岛—堪察加海沟和阿留申海沟发现了这些生命群落及伴生流体活动,相关研究成果7月30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阿留申海沟化能生命群落。(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科研人员利用“奋斗者”号全海深载人潜水器,首次在9533米的深渊及绵延2500公里的海沟底部,发现了大规模的化能合成生命群落和甲烷储库。这些生命群落主要由深海管状蠕虫和双壳类软体动物组成,它们依靠富含硫化氢和甲烷的流体维持生命。 在堪察加海沟拍摄的管状蠕虫。(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通过地球化学分析,这些环境中的甲烷,是由沉积层深处的微生物不断将由有机质分解的二氧化碳转化而来的,表明深渊海底之下还存在前所未知的、庞大活跃的深部生物圈。这一发现也直接挑战了“深渊生态系统主要依靠从海洋表层沉降的有机颗粒和动物残骸维持”的传统观点,为理解深海碳循环的复杂机制提供了全新视角。 堪察加海沟化能生命群落。(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供图) 此外,据科研人员介绍,该研究不仅发现了化能合成生命新物种,也证明化能合成生命可能深刻影响着深渊生态系统结构及全球碳循环。科学家们推测,这一现象不是个例,在全球深渊海沟存在一条“化能生命长廊”。 本次研究是“全球深渊探索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国际科研计划由中国科学院主导,旨在利用先进的深潜技术揭开地球深渊奥秘。(记者陈凯姿)
堪察加遭遇73年来最强地震 海啸波及多国 地球进入“震动模式”?
  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通报,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7月30日发生8.7级地震,为1952年以来该地区发生的最强地震。   当天,堪察加半岛近海再次发生两次6.5级和5.3级地震。此外,强震发生后,已伴随发生100多次5级及以上余震。   受强震影响,太平洋沿岸多国发布海啸预警或警报,多地观测到海啸波。堪察加半岛在哪里?地震原因是什么?影响几何?    俄罗斯科学院“统一地球物理局”堪察加分部表示,地震震中距离堪察加边疆区首府——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161公里。当地民众用手机拍摄的画面显示,地震发生时,晃动十分剧烈。   受强震影响,俄部分地区出现海啸。堪察加半岛部分地区和堪察加半岛以南的萨哈林州部分地区在地震发生后已观察到数米高的海啸。当地约2700人已被疏散至安全区域。 堪察加半岛在哪里?    堪察加半岛是俄罗斯第二大半岛,位于俄罗斯远东,隶属俄堪察加边疆区。堪察加半岛在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是俄罗斯乃至全球地震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半岛上分布着300多座火山,包括28至36座活火山。   在堪察加地区,太平洋板块与鄂霍次克板块碰撞,火山活动较为活跃。俄罗斯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堪察加分所30日通报,活火山克柳切夫火山因地震发生喷发。   堪察加半岛曾发生多次强震与海啸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王墩表示,历史上堪察加半岛曾经多次发生过强震和海啸。比如1952年堪察加发生9级地震,它引发了跨越整个太平洋的海啸,波及了夏威夷和南美。2006年和2013年,这里也曾发生8级左右的强震。因此,这个区域是全球少数具备发生超大型地震的高风险区域,也是全球海啸预警系统重点关注的地区。   高风险区需警惕 但地球未进入“震动模式”   专家指出,从地质角度看,地震是地球释放构造应力的正常方式。并不能因为某一次大地震的发生,就可以断言地球进入了“震动模式”。全球强震的长期趋势大致是比较稳定的,即每年全球大约发生15至20次7级以上的地震。某一段时间内,某一区域地震发生的频率可能会升高,但这并不等于全球整体地震活动的异常。从科学角度讲,不能排除未来可能会发生更大地震,但也不能简单把近期的地震活动解读为世界进入了“震动模式”。所以应该做的是积极做好防灾准备,加强监测与应对体系,而不是过度恐慌。 为何发生强震?   俄科学院地震预测相关领域专家伊琳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指出,堪察加半岛发生这种强度的地震是预料之中的。自该地区1952年发生强震以来,俯冲带积累了巨大的地震潜能。该机构另一位专家说,7月30日的地震很可能完全释放了这一段俯冲带数十年来积累的应力。 △当地时间7月30日,俄罗斯萨哈林州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际生态与气候变化问题专家利奥波德·洛布科夫斯基指出,该地区近期曾发生相当强烈的地震。2024年8月18日发生了一次7.0级地震;2025年7月20日,相同地区又发生了一系列地震,其中最强一次震级达到7.5级。   洛布科夫斯基解释说:“最初人们认为这些地震缓解了该地区积累的板块压力,但后来发现,这只是今天地震的一次前震。” 地震影响几何?   堪察加半岛地震后,有数人受伤,但未造成重伤。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市长叶夫根尼·别利亚耶夫30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受地震影响,该市已实施紧急状态。 △当地时间7月30日,俄罗斯北库里尔斯克   堪察加边疆区行政长官索洛多夫在社交媒体上说,地震造成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一所幼儿园墙壁坍塌,所幸没有人员伤亡。另据当地卫生部门消息,地震发生后,前往医疗机构就诊的所有伤者都已得到救治。   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机场发布消息说,地震发生时机场内乘客被疏散,1人受伤。目前机场运营正常,跑道、停机坪均未受影响。   据当地紧急情况部门消息,由于震中位于海洋,地震引发海啸,海啸波及堪察加半岛伊利佐夫区沿岸,浪高3至4米。此外,千岛群岛、北千岛群岛地区也记录到多次海啸。俄萨哈林州州长利马连科表示,其中一次海啸淹没了北库里尔斯克市的港口和一家鱼类加工厂。   全球多国发布海啸警报   此外,此次地震触发了美国夏威夷州、日本和智利等太平洋沿岸国家海啸警报,法属波利尼西亚部分地区被告知要做好应对高达4米海浪的准备。多地观测到海啸波。    ·在日本,当天上午10时30分左右,海啸波就已经抵达了最北端的北海道。当天晚些时候,日本气象厅将日本所有海啸警报下调为海啸注意预警。   ·强震发生后,美国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亚州、阿拉斯加州、关岛等地启动不同等级海啸预警机制。美国加州、夏威夷多地已经监测到海啸波。夏威夷州所有岛屿一度拉响警报。   ·30日,新西兰国家应急管理局对该国全境海岸发布海啸预警。当地时间31日,新西兰国家应急管理局再次发布海啸警报。据悉,海啸已经抵达新西兰部分海域,预计未来数小时海啸活动将更强烈。   ·智利国家灾难预防和响应中心30日发布海啸红色预警,要求沿海地区民众撤离到安全地区。
降息又落空!美联储决策层32年来首现分裂 特朗普目标9月实现?
  当地时间7月30日,美联储在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维持在4.25%至4.50%之间不变,这也是自2025年初以来美联储第五次决定维持利率不变。   尽管面对白宫日益强烈的降息压力,美联储仍选择保持政策稳定。然而,此次会议罕见出现两名理事投下反对票的情况,这也反映出美联储内部对利率政策的分歧正在加深。   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 强调经济不确定性 △美联储总部大楼   当地时间30日,美联储在政策声明中指出,美国上半年经济增长“有所放缓”,若这一趋势持续,可能为未来降息提供依据。但同时强调“经济前景不确定性仍然高企”,通胀和就业目标均面临风险。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的货币政策立场使美联储处于有利地位,能够及时对潜在的经济发展作出反应。他表示,美联储尚未就9月利率做出任何决定,未来的政策调整将取决于“全部证据”,包括就业、通胀和经济活动数据。   鲍威尔特别提到,关税政策推高了部分商品价格,核心通胀中约30%至40%的影响可能来自关税。这一表态暗示,美联储仍在权衡关税对通胀的长期影响,这或许是其暂缓降息的关键因素之一。   特朗普施压无果 美联储内部分歧罕见公开化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多次公开呼吁美联储大幅降息,甚至威胁要解雇鲍威尔,并批评美联储“缺乏行动勇气”。30日早些时候,特朗普再次喊话美联储应该降息,表示维持高利率正在伤害民众。对此,鲍威尔当天未作出回应。 △米歇尔·鲍曼(左);克里斯托弗·沃勒(右)   美联储此次决议似乎显示,政治压力并未改变其政策路径。不过,两名由特朗普任命的理事——负责监管的副主席米歇尔·鲍曼和理事克里斯托弗·沃勒——罕见地投下反对票,支持立即降息25个基点。这是自1993年以来美联储首次出现两名理事同时反对利率决议。   鲍威尔透露,沃勒和鲍曼未来几天将说明其投反对票的理由。分析师认为,二人反对或因担忧劳动力市场疲软。沃勒曾警示就业增长接近停滞,若不放松信贷环境或引发裁员;鲍曼则担心迟迟不降息会加剧衰退风险。他们的立场与特朗普政府的降息诉求部分契合,但美联储多数官员仍持观望,尤其顾虑关税可能推高通胀。   鲍威尔回避去留问题 与白宫紧张关系或升级   在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拒绝回应关于他是否会在2026年5月任期结束后继续担任美联储理事的问题,仅表示“尚无最新信息”。 △美国财长贝森特   这一表态被市场解读为美联储与白宫关系紧张的信号。美国财长贝森特此前曾暗示,鲍威尔应在任期结束后彻底离开美联储,以避免“政策混乱”。鲍威尔的沉默可能进一步加剧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担忧,尤其是在特朗普持续施压的背景下。   9月降息预期剧烈震荡 投资者等待关键信号   尽管美联储7月决议维持利率不变符合市场预期,但政策声明和鲍威尔的谨慎表态导致市场对9月降息的押注大幅降温。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联储观察”最新数据,交易员对9月降息25个基点的预期概率已从会议前的68%骤降至45%,而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则升至55%。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降息预期显著回落,但美股市场反应相对克制。纽约股市三大股指30日涨跌不一,并未出现恐慌性抛售,反映出投资者情绪的韧性,或仍在等待更多确认信号。   总体而言,美联储此次按兵不动,既体现了对经济不确定性的谨慎考量,也暴露出其内部决策分歧。特朗普的持续施压让政策前景更加扑朔迷离。9月会否降息?鲍威尔与白宫关系如何演变?这些悬念将持续牵动市场神经。
1000万一晚!擦边“团播”让全网疯狂
世界的尽头是团播? 封面 I 新闻媒体 作者 I 李东阳 报道 I 李东阳朋友圈 继直播带货之后,竖屏界又生出了一个大型造富神话——团播。 即便你没在直播间蹲守过俊男靓女,大概率也刷到过散见在社交媒体上的切片,屏幕上划过一支穿云箭,五个女孩随即跟着音乐扭动,跳到妆都花了,整个人虚脱,礼物反而飘的更加疯狂。 与此同时,“主播单场打赏收入超百万”“公会赛一晚流水超千万”的暴富故事开始流传,催动无数青年男女削尖脑袋入局,意图在这里狠狠爆一波金币。 从刚走进社会的毕业生,人人羡慕的老师医生,再到河南法制频道的记者,甚至加起来 300 多岁的 TVB 港剧视帝们,也集体在直播间里跳起了《晚安大小姐》。 仿佛宇宙的尽头一夜之间从直播带货跳转到了团播。 硬币的另一面,直播擦边、软色情争议、欠薪、招聘未成年人等争议也找上了团播。 这份工作始于跳舞,却远不止跳舞。 所谓团播,是多位主播同时现身直播间的一种直播形式,通过唱跳等才艺展示吸引观众,依靠观众打赏决定内容走向与互动。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抖音平台的团播直播间数量从2024年年中的日均4000个,激增至目前的日均超7500个,是近一年来直播行业增长最快赛道之一。 其实严格来说,在短视频直播这一块,团播不是什么新物种,如快手平台和一些跳舞直播平台早就存在过,但一直不温不火。 真正开始走入更广泛公众视野的,应该是前两年直播间出现一群大老爷们整天摇来摇去一言不发,要不就是刷礼物女主播们不停跳舞。 直到去年,不少MCN机构敏锐察觉到了团播爆金币的魅力,开始砸真金白银构建起团播舞台。 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抖音头部达人开始加入团播大军,如“广东夫妇”、“奥黛丽厚本”、“锅盖wer”,尬舞搞节目效果齐上阵,满眼都是对于金币的渴望。 所以很多时候,团播直播间往往服化道精致,灯光打得像专业舞台,镜头推拉摇移堪比影视拍摄,“披哥浪姐”看了都得直呼专业。 第一个暴富故事正是来自于团播的衍生职业,什么“团播运镜”、“团播策划”动辄月薪一两万,不少人还靠着分享职业日常成功起号。 但要说最摄人心魄的,还得是“每天跳跳舞、最高月入百万”的招聘口号。 如目前团播赛道的顶流白月光“卡卡”,每场直播在线观看量至少几百万,创下过单场打赏超百万元的纪录,被粉丝称为“百万卡卡”,一个人直接把一家没什么名气的公司拉到了抖音MCN机构榜前列。 心动下一步就是行动,除了不少个人主播纷纷跳槽团播,很多中戏北电的科班生以及演员们,也开始丝滑入局,声称要少走几年弯路。 很多初入社会的未成年人也抵挡不住招聘薪资的诱惑,怀揣着一夜暴富的美梦加入团播,“有种偶像练习生的紧迫感”,橙子苦笑着说。 “每天起床就是练舞、化妆、换装做造型,我还自费购买了假发、假胸,一个月撒的娇比之前一年都多,像一台停不下来的机器。” 但其实每个人都心知肚明,真正跑到头部财富自由的人,少之又少。 团播的商业逻辑与直播间经济一脉相承,本质是一门拿捏情绪的生意。 很多人摸不清为啥抡胳膊抖落腿就能让富哥富姐信仰充值,这正是团播魅力所在。 主播之间的PK其实玩的就是粉丝的荷包,类似于为偶像打榜助力,谁赢谁就可以登上C位,拥有惩罚别人的权力,对于粉丝而言,这就是动力所在。 而且团播的强互动属性让人们很上头,礼物到头不但“哥哥和宝宝”管够,还可以点歌点舞,情绪价值拉满。 现实中吃泡面,也要在网络上收获体面,就是“驯化”心理在作怪。 对于MCN机构来说,团播的起号与变现来得相对容易的多。 和直播带货一个逻辑,积攒自然流量是做团播的第一步,自然流量越多,平台推流就会越多,账号曝光度就会高。 所以很多时候一些新账户会克制直播时长,在流量高峰选择下播,然后下一次直播继续承接这波推流,可以说自然流量是团播的命脉所在。 为了引流,直播间整活是必不可少的,什么中年男人PK妖娆舞团,礼物不停跳舞不停,这些都是为了留存用户,当然不乏走极端擦边的人。 一旦起号成功,礼物打赏就随之滚滚而来。 这仅仅只是一方面,团播对直播带货的流量推动同样显著,一些粉丝数只有几万的账号通过团播方式成功起号,催动直播间带货销售额翻倍增长。 除了MCN,不少品牌方也在这条路上越跑越远,最直接的就是与团播合作,如今年2月以来,无忧传媒旗下“宇宙系”男团陆续和半天妖、绿源、安慕希等品牌合作合作带货;OST旗下男团“Moon以动之名”和绝味鸭脖、龍歌自助小火锅等本地生活商家带货。 颜值经济是过往不少舞蹈直播间的利器,而团播则升级了这一优势,将其变成了“暧昧经济”、“偶像经济”,从而实现破圈并吸引更多粉丝。 但一片热浪之下需冷思考,团播的造富之路并未完全平坦。 新兴行业的野蛮生长总是相似的,第一波淘金者依靠不规范的行业现状赚最多的钱,等到新的变成旧的,尖锐的磨成平滑的,脚下踩的是无数从业者的血泪。 怀揣一夜暴富入局团播的人们,在经历账号无起色、内卷无尽头的失望后转身离开才发现,一旦签下合作协议,公司多以高额违约金、压薪、换团、停播等方式设置退出门槛。 社交媒体上,有不少如何解约团播的求助帖,吐槽声大多聚集在公司挂名运营、合同存在漏洞、恶意克扣薪资等问题。 体面的离开向来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尤其在直播行业。 而且虽然暴富神话持续在飘,但真正的头部就那么几个,大多数主播都被要求铤而走险,在擦边边缘疯狂试探。 主播们自嘲是新时代的“电子宠物”,为了一毛钱的礼物也能摇头尾巴晃,一切都为了每个月的打赏额度能够及格。 长期昼夜颠倒的作息,让不少人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心脏抽痛、失眠是常有的事,钱没赚到人先倒下的事屡见不鲜。 而且这个行业是长期被污名化的,很多人表示从事团播之后,和家里的关系一直很尖锐,盼着自己的直播内容不被身边亲戚朋友刷到。 这背后其实是很多MCN机构的潜规则,要留住有实力的榜一大哥,不但直播时要卖力伺候,下播了还得维护好关系,不乏一些口无遮拦以及约见面的人,不答应面临的很可能是扣钱或者失业。 加上这些年,市场上的女主播岗位其实已经饱和了,所以女主播的发展尤其难。一些“男团”反而被开发出了不同的玩法,撬动起新的增长。 当然了,在经济下行周期,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本身就不是件容易事,团播的出现算是给市场打开了一扇新窗口。 有人想离开,有人想进入,每个行业向来都是如此!
Spotlight漏洞被苹果修复:可窃取AI邮件摘要等Apple智能敏感数据
IT之家 7月29日消息,微软威胁情报团队昨日(7月28日)发布博文,报告称在苹果macOS系统上,发现和Spotlight相关漏洞,被黑客利用可窃取私人文件数据。 IT之家注:Spotlight是苹果公司旗下的macOS和iOS操作系统上的一项快速搜寻、随打即显、系统内置的桌面搜索引擎,工作原理的概念类似Windows索引服务。 微软威胁情报团队在报告中指出,这是一个透明度、同意和控制(TCC)绕过漏洞,可以泄露由Apple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缓存的安全信息。 TCC旨在防止应用程序在用户同意之前访问个人信息,而Spotlight插件支持应用程序文件出现在搜索结果中,苹果对其进行了沙盒处理,严格限制访问敏感文件的能力。但微软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方法,通过调整Spotlight拉取的应用程序包,导致文件内容泄露。 攻击者可能利用该漏洞获取精确的位置数据、照片和视频的元数据、照片库中的人脸识别数据、搜索历史、AI邮件摘要、用户偏好等。 苹果在3月31日发布的macOS 15.4和iOS 15.4更新中解决了该问题。由于苹果在漏洞公开之前已经修复了它,因此目前并没有证据表明,已经有黑客利用上述漏洞发起攻击。 苹果更新的安全支持文档中表示,问题通过改进数据编辑得到解决。同时,苹果还修复了另外两个由微软报告的漏洞,包括改进符号链接的验证和改进状态管理。 图源:微软博客
困境中的三星:马斯克千亿“寒酸”订单难救场
三星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英国《金融时报》Lex专栏周一发文称,三星电子虽然拿到了特斯拉价值165亿美元(约合1184亿元人民币)的芯片制造订单,但是这不足以推动该公司全面复苏。 马斯克来救场? 特斯拉老板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向三星抛出了一份总额165亿美元、为期八年的合同,让其代工下一代定制AI芯片。这是三星迄今为止从单一客户手中获得的最大一笔订单。 三星可能会抓住这次喘息之机。该公司过去几个季度的财报表现令人失望,今年第二季度营业利润预计将同比大跌56%,不禁让人想起本世纪初的“索尼冲击”(Sony Shokku)。索尼冲击指的是2003年索尼发布了糟糕的财报预警,引发股价暴跌,导致投资者对整个日本电子产业前景产生恐慌。 马斯克 在AI领域,三星在高带宽内存(HBM)市场落后于韩国本土对手SK海力士。HBM用于提高英伟达等公司的AI工作负载效率。 在晶圆代工业务方面,三星更是远远落后于中国台湾竞争对手台积电。根据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数据,台积电以67.6%的市场份额遥遥领先,而三星仅为7.7%,差距巨大。 “寒酸”的订单 芯片厂依赖一种良性循环:客户越多,良率就越高,利润就越丰厚,再投资规模就越大,如此循环往复。但是目前为止,三星的晶圆代工业务却在恶性循环。 尤其需要援手的是三星得州新厂。这家工厂受益于美国前总统拜登推行的《芯片与科学法案》,正面临沦为“白象工程”(昂贵但无用)的风险。 投资者们对三星复苏的看好已经推动其股价今年上涨近三成,而特斯拉大单消息又让股价进一步攀升了6.4%。 然而,投资者的乐观可能为时过早。对于一个习惯于天文数字运作的行业来说,这份为期八年的合约实在微不足道:每年才20亿美元。标普Capital IQ的数据显示,对于今年销售额预计达2300亿美元的三星而言,年均20亿美元的订单仅相当于约三天的营收。 马斯克的计谋? 而且,马斯克可选择的芯片制造供应商本来就不多,他可能是有意让芯片制造商互相竞争,从中获利。 马斯克把AI4芯片订单给了三星,但把AI5给了台积电,现在又把AI6给了三星。尽管合同条款未公开,但特斯拉大概率拿到了优惠条款。三星的产能闲置,有充分动机为特斯拉提供有吸引力的合同条款。而订单饱和的台积电则缺乏降价让步的动力。 三星股价表现一直不如大盘 对三星来说,即便这笔合同未必是目前最赚钱的生意,特斯拉带来的附加价值却不可小觑:三星工厂可以打着特斯拉的招牌,吸引其他重量级客户。同时,马斯克还计划亲自到访工厂,协助提升生产效率,这等于是附赠了一份管理咨询服务。 杯水车薪 但是,仅凭这一单合同,还远不足以带动三星的全面复苏。三星智能机等其他业务也面临各自的压力。三星近期股价涨幅虽略超基准指数(该公司在指数中权重颇高),但对应明年收益的市盈率已高过多数同业。 只有在技术上奋起直追,并重新赢得更多知名大客户订单,三星才有可能真正重回正轨。(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