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打造美丽中国的“贵州样板”
  金秋十月,黔贵大地山水秀丽、风景如画。   近日,梵净山保护区正式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COP16)上向世界公布2024年新列入IUCN绿色名录的自然保护地名单。 IUCN绿色名录证书。   这标志着梵净山保护成效获得了国际认可,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重要示范作用。 梵净山。江口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17.6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间,贵州不断刷新生态高分答卷:今年1至9月,全省9个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平均优良天数比率为99.1%,在全国32个考核省份中排名第2;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持续保持10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持续保持100%……数据诠释了我省奋力推进美丽贵州建设,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9月24日,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美丽贵州建设的实施意见》,该意见制定实施国土空间布局优化行动、污染防治攻坚行动、绿色低碳经济打造行动、美丽城乡融合发展行动、自然生态保护增值行动、特色生态文化赓续行动、生态环境安全保障行动、生态文明制度创新行动8项重点任务,成为美丽贵州建设的重要“施工图”。 荔波小七孔   贵州是长江和珠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2016年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2022年,被赋予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的定位。   从试验区到先行区,贵州正奋力在提升生态系统质量、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转型、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创新绿色制度、弘扬生态文化等6个方面上出新绩。   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加速出新绩。把绿色化、低碳化贯穿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提高“含绿量”,降低“含碳量”: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基本构建,煤化工、磷化工等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富矿精开”“电动贵州”加速培育绿色增长新动能……全省绿色经济占比46%,“十四五”能耗强度累计下降8.93%,完成总体目标的68.7%,居全国前列。 围绕“富矿精开”决策部署,天柱工业园区将主要含量为硫酸钡的重晶石精开善用。图为天柱工业园区。园区管委会供图   拓宽“两山”转化路径上加速出新绩。赤水、大方、江口、雷山、都匀作为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结合自身优势,初步构建起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体系,为全省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打下良好基础。   创新绿色制度上加速出新绩。全方位开展生态文明制度改革,跨省域横向生态补偿、单株碳汇精准扶贫机制等多个试点走在全国前列。过去一年来,立项《贵州省酱香型白酒行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贵州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7项地方标准,累计制定出台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超130件,成为生态保护的有效“铠甲”。   弘扬生态文化上加速出新绩。刚刚结束的2024年“贵州生态环境季”将生态绿铺满整个夏天。6月至9月底,从贵州生态文学创作大赛征稿启动,到生态文学展展出,从浪漫激情的生态音乐会到精彩激烈的高校辩论赛,贵州打造首个以“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主题“生态环境季”系列活动,在一场场活动、一次次体验中,让浓郁的生态文化在人民群众心中扎根发芽。   今天,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景,在贵州随处可见。贵州正全面发力,努力实现生态文明“六个出新绩”,在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奋力打造美丽中国建设“贵州样板”。(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前三季度湖南省GDP同比增长4.5%
  原标题:前三季度全省GDP同比增长4.5%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效提升 制图/刘铮铮   湖南省统计局10月21日发布消息,今年前三季度湖南省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质效提升。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省地区生产总值37898.74亿元、同比(下同)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30.48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13686.53亿元、增长5.6%,第三产业增加值21081.74亿元、增长4.0%。   今年来,全省最大限度降低雨雪冰冻、干旱汛情等极端天气影响,全力稳住农业生产“基本盘”。前三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2.5%,蔬菜、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5%、4.7%。以先进制造业为主攻方向,推动工业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前三季度全省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7.0%、比上半年快0.2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压舱石”作用凸显,增长8.1%,对规模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8.3%。瞄准产业升级方向,促进科技、信息、商务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1至8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6.7%,34个行业中有31个营收实现增长。   随着系列政策的发力,消费潜能得到激发,前三季度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第三届旅发大会成功举办,文旅市场火热,限上法人单位餐费收入增长13.7%。在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政策引导下,限上法人单位高能效等级家电零售额增长14.6%、比上半年快9.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61%。   积极开展“项目大谋划 谋划大项目”行动,有效投资不断扩大。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比上半年快1.9个百分点;产业投资增长5.8%,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0.6%。“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坚定不移支持和发展民营经济,民间投资增长1.5%、比上半年快3个百分点。   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持续用力。新兴产业持续壮大,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1%。新产品增长较快,规模工业企业3D打印设备、服务机器人、智能手机产量分别增长92.7%、59.7%、50.2%。(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亮 通讯员 罗彬)
文化自信 激荡在闽山闽水间
  原标题: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不断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八闽大地同奏《山海的交响》——文化自信,激荡在闽山闽水间 音舞诗画《山海的交响》常态化演出现场(资料图片) 省杂技团在第九届福建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出《古韵新声——绳技》。 记者 郭斌 摄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10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漳州、厦门等地考察。   在漳州市东山县关帝文化产业园,习近平听取当地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两岸文化交流等情况介绍。他强调,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要保护好、传承好。   在厦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后,习近平强调,要在提升文化影响力、展示福建新形象上久久为功。传承弘扬红色文化,建好长汀、宁化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深化革命史料和革命文物研究阐释。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坚持不懈做好以文化人工作,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共同弘扬中华文化,增进台湾同胞的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国家认同。依托宗亲乡亲、祖地文化等纽带广泛凝聚侨心。   沿袭中原文化的深沉厚重,孕育闽越文化的风情万种,濡染海洋文化的开放包容,浸润红色文化的坚毅果敢——身处这片承载优秀文化的沃土,八闽儿女志气正坚、骨气正硬、底气正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向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凝心铸魂,倾力交出文化大繁荣的福建答卷。   闽东之光,接续传递   《山海经》载:闽在海中,其西北有山。八闽的波澜壮阔,来自巍峨群山,来自通达江海,令人不禁迎山长咏,向海而歌。   宁德,重峦叠嶂,海阔港深,是八闽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曾把闽东的锦绣河山、灿烂文化传统和闽东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善良质朴的精神生动形象地概括为“闽东之光”,并设想拍摄一部电视音乐片,利用电视这一现代化的传播工具,展示闽东的闪光点。   20世纪90年代初,由习近平同志亲自指导、推动创作的风光音乐电视片《山海的交响——闽东抒怀》应运而生。12首原创经典曲目,突出反映闽东的山海风光、建设风貌和风土人情,尤其凸显闽东人的风格,即改革开放的博大胸怀和滴水穿石的坚韧意志。   1991年2月,该作品在中央电视台播映,在全国尤其是福建产生了巨大反响。同年,该片荣获福建省第四届电视艺术奖一等奖、全国第五届电视文艺最高奖“星光奖”。1995年3月,又获得福建省首届百花文艺奖。文化精品,鼓舞人心,润物无声。在那个闽东尚属“老、少、边、岛、贫”的年代,激昂壮阔的乐章唱出了催人奋进的主旋律。30年来,借“弱鸟先飞、滴水穿石”之精神,宁德相继抱上一个个“金娃娃”,培育形成锂电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不锈钢新材料、铜材料等4个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地标,由此迈上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成为福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1年4月21日晚,国家大剧院灯火辉煌,高朋满座,基于前作基础改编的大型交响音乐会《山海的交响》行将上演。   30年前的歌声以青春之名,吹响奋楫扬帆的冲锋号;30年后的重新编排则似一眼嫣然回眸,忆峥嵘岁月,数风流人物。   此次改编在最大限度保留原有韵味的同时,对艺术架构、空间脉络、表现风格、表演形式和舞台“声、光、电”等要素层面进行了调整与充实。   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不变的深沉情怀。“一滴一滴,滴向千年的岩石……当那岩石终于被滴穿,你开拓的脚步仍不停息”,《献给水滴的歌》描绘出“闽东之光”最鲜明的底色;这里红旗招展,曾是长征前全国八大革命根据地之一,《山也记得,水也记得》诉说闽东红土地上可歌可泣的英雄情怀;这里江山多娇,《蓝色牧场》讴歌碧波万顷,《星光摇篮》颂唱苍翠峰峦;这里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区,《畲家妹子》呈现畲乡风采,将凤凰儿女脱贫致富的故事娓娓道来……   剧目终了,余音绕梁,国家大剧院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闽派”文艺,迈向高峰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而实现这个目标,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作用。”2014年10月15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一语道出文艺在增强人民力量、振奋民族精神方面的深远意义。   透过闽东窗口看福建,八闽大地处处挥洒着文艺光辉。   赓续传统,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23个活态戏曲剧种尽显“闽派”风流,堪称中国戏曲史的缩影。福建连续十一届蝉联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且二度摘得“双梅花”,成为“中国戏曲文化版图的高地”。   放眼当下,福建是文艺评奖改革以来全国首个“五个一工程”实现“满堂红”的省份。《山海情》《古田军号》《闽宁镇》《绝命后卫师》等标志性影视剧作交替接棒,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长期落户厦门;群舞《春会来》以总分全国第一的佳绩荣获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大奖;“闽东诗群”代表诗人汤养宗作品集《去人间》揽下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实现该奖福建历史性突破;一批作品和个人荣膺曹禺戏剧文学奖、中国音乐金钟奖、白玉兰奖……   不断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持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文化自信,在文艺精品与文艺人才风起云涌的实践中得以坚定。   试问福建文艺屡攀高峰的背后有何“密码”?   在于制度护航,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福建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文艺创作“一库两制”、投入保障、评价激励、人才培养等机制,构建文艺创作生产全链条、大集群,着力推动“闽派”特色文艺蓬勃发展,不断培育壮大文艺“闽军”。   在于脚踏实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立足生活的深厚沃土,倾力抒写人民故事,为时代精神鼓与呼。电视剧《山海情》坚持平民视角、国家叙事、国际表达,塑造真实丰富、坚韧不拔的人物形象,生动展现闽宁协作铸就的脱贫攻坚史诗;歌仔戏《侨批》聚焦19世纪闽南人下南洋艰苦打拼的历程,以反映国人精神力量的赞歌串联起海内外华侨华人的情感共鸣。   在于守正创新,以更新理念、更新实践激活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越剧《唐琬》将越剧〔张(云霞)派〕艺术、昆曲、古琴、话剧四者结合,舞台嵌入素净、空灵的现代审美;闽剧《生命》以古老剧种承载现代题材,打破“一唱众和”的传统表演形式,别出心裁地以女性视角诠释革命信仰的伟大力量。   在于双向奔赴,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福建深入推进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建强用好95家公共图书馆、95家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152家各类博物馆,1113家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6万多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近500个百姓大舞台、近5300个乡村戏曲小戏台;打造“欢乐常相逢”、“百姓大舞台”、乡村“村晚”、“三浦并臻”文化联盟等群众文化品牌。2023年,全省开展文化惠民活动3.3万余场,观演人数约1300万人次,同比增长约45%。   守护根脉,薪火相传   闽山闽水,贯连古今,文脉绵长。   “北有周口店、南有万寿岩”,三明万寿岩遗址年代距今20万年至3万年,是迄今华东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时代洞穴类型遗址,印证着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深邃历史。   距今7500年至3000年的平潭壳丘头遗址群,是福建沿海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之一。从这里出发,南岛语族奔赴星辰大海。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朱子理学兴贤毓秀,传习不息,堪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   一部船政史,半部中国近代史。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历久弥新,指引后人坚定意志,赤心报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就对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三明万寿岩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等文物的修复和保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时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文化自信,在守护根脉与薪火相传的历程中得以增进。“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围绕这16字工作方针,福建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利用的若干措施》,大力推进申遗工作,创新文化遗产保护监督机制,精心守护八闽文化的“根”与“魂”。   深入武夷,看丹霞林立,品悠悠清茗,领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福建土楼,缘于古人迁徙,兴于宗族情结,以方圆姿态笑傲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漫步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细数“万国建筑博览”风华,见证中外文化多元荟萃的深厚内涵;走进泉州,22个遗产要素串点成线,勾勒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古今风韵。在福建,世界文化遗产灿若繁星,谱写锦绣华章。   八闽物语,洞悉风云变幻。三明万寿岩遗址(2000年度)、浦城猫耳山商代窑址(2005年度)、浦城管九村土墩墓(2006年度)、漳平奇和洞遗址(2012年度)、永春苦寨坑窑址(2016年度)、平潭壳丘头遗址群(2023年度)分别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全省共有登记不可移动文物33251处、国有单位可移动文物469222件/套(共计769364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9处;5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文化标识日益凸显。   刀剪纷飞,织就山魂海韵;无钉无铆,筑成飞阁流丹——十年来,福建有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其中“送王船”是我国首个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联合申遗成功的项目。十年来,新增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4人,总数分别居全国第9位和第5位。全省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45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05项、市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359项,有9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是我国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保护三个系列获得大满贯的唯一省份。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牢记嘱托,福建持续阐释挖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努力培育和创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于社仓“开救荒之先河”的故事里体会人本情怀,到朱子亲手种植的古樟下探寻“邹鲁渊源”,在敬贤祈福的拜师礼中明理崇德。朱子文化已在校园中蔚然成风,抒写培根铸魂的时代新篇。   以生生不息的白瓷窑火解构“海丝”文明,借重温夯土砌石营造技艺为媒追问“客从何处来”,举办民俗文化盛典传颂妈祖舍身济难、慈海护航的精神内涵,依托畲族民俗文化打造活力特色畲村。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湄洲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朱子文化生态保护区、15个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先后落地,区域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再上层楼。   持续推动中国船政文化城保护修缮项目,打造生产、参观、研学、实训、科研等一体化活态保护与利用场景,以“大博物馆”理念让文化遗址“活”在当下,通过折叠渐进式多维体验剧《最忆船政》追忆春秋。   传播弘扬,蓬勃发展   有一种力量,唤作敢为人先;有一种情怀,名为爱拼会赢。背靠“八山一水一分田”,闽人从不惧开山劈海、乘风破浪,也定要筚路蓝缕、勇攀高峰。   身处“人间福地”,闽人崇福、祈福、盼福。“福”文化的澎湃潮流激荡千年,寄寓美好希冀,传递真挚情感。   向海图强、向海而兴、经略海洋,福建历来是中华文明对外传播的桥头堡。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的大国风范从这里奔赴四方,书写“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的天下大同。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要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优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机制,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   文化自信,在传播弘扬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得以绽放。从水运仪象台仰望璀璨星河,看漆线雕技艺巧夺天工——2021年以来,福建创新实施“闽人智慧”系列主题传播计划,围绕“非遗里的闽人智慧”“你不知道的福建”“闽人新智”等主题,挖掘宣传福建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闪光思想、革命贡献、先进发明、精湛技艺、非凡创造,引发强烈反响。   赏福景、尝福味、品福茶——作为全国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建深入实施“福”文化传承创新发展工程,先后出台《关于推动“福”文化资源转化利用 打响福建“福”文化品牌的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福”文化产业化转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广泛进行“福星高照、福佑中华”主题宣传,开展“寻福”“送福”“造福”“享福”行动,让“福”文化走入千家万户。   借助“福元宇宙”研学平台畅游严复故里,从“云上博物馆”中聆听历史呢喃——福建充分运用声、画、影等现代视听技术和新媒体传播平台,建设一批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使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让广大群众在沉浸式体验中形成深刻文化记忆。   寻根谒祖凝聚闽台情缘,信俗交流联结情感纽带——福建加快建设对台和对外交流合作平台,办好海峡论坛、海峡青年节、海峡两岸茶博会等重点活动,让两岸同胞在文化交流中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深入实施“人文海丝”计划,积极推动“闽派”特色文艺“出海”,展现侨乡文化魅力,让世界读懂福建、读懂中国。   以文兴业,以文润城。宁德屏南以村落为平台、产业为活水、创意为引线,用文创唤醒沉睡山水;世遗之城泉州借“万里海丝路,千年刺桐情”成功出圈;厦门、平潭、泰宁“2+1”影视基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推动电影产业迈向高峰;在福建,动漫游戏、在线教育、数字内容等新型文化业态加速崛起。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清新福建”已成为引以为傲的金字招牌。在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福建主会场活动上,从福建省首批文物主题游径中,足以看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的深邃印记。“世界文化遗产主题游径”串联四大瑰宝,“福建文明之光主题游径”刻画古老图腾,“红旗跃过汀江——革命文物主题游径”扎根红色记忆,“睁眼看世界——近现代文物主题游径”重温复兴进程,“闽浙木拱廊桥主题游径”鉴赏雕梁画栋。   文化事业支撑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反哺文化事业繁荣。2023年,福建实现文旅经济总产值1.38万亿元,同比增长8.8%;实现文旅经济增加值5458亿元,同比增长9.5%,促成文化事业产业“两翼齐飞”的崭新格局。   《山海的交响》余音绕梁,干事创业的激情厚积薄发。我省不断夯实文化自信之基,持续保持斗志昂扬风貌,着力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宏伟蓝图。在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文化强省的道路上,福建人民定将踔厉奋发,行稳致远。(记者 林永龙 尤方明)
多点绽放开新局|贵州省服务贸易增长动能强劲
  “村超”赛场以球会友,数字游戏产品成功“出海”,文旅IP火爆海外……当前,热点话题层出不穷,恰是贵州服务贸易迅猛发展的生动写照。   今年1至8月,贵州省服务进出口额达86.1亿元,同比增长20.3%。服务出口与进口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开放的贵州,机遇满满。随着贵州省服务经济持续融入世界市场,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不但有利于推动企业在技术、管理、营销等方面不断更新,还能为经济全局注入全新的活力。       旅游服务提质扩容   在贵州,中国游持续“圈粉”海外客。携程10月7日的数据显示,今年国庆假期,贵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2%,入境订单量同比增长133%。   数据背后,是外国游客在通勤、支付等方面的阻碍正在逐步消除。中秋节期间,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景区内的外币服务窗口,迎来了首笔外币现钞兑换人民币业务。   “可以直接用现钞兑换,工作人员还为我们搭配了不同券别的零钞,实在太棒了。”在外币兑换点,第一次来到贵州的美国华盛顿州青少年交流团学生Zoe开心地说。   持续提升支付便利性,优化通关政策,推进航班等国际交通加速恢复……随着政策的不断优化,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贵州旅游,贵州旅游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也日益活跃。   不久前,贵州旅游创下了最大的单一入境旅游团队纪录。由新加坡曾兄弟旅行社、航海家国际旅游服务(贵州)有限公司,及新加坡最大的华语电台FM96.3电台共同策划组织的新加坡200人旅游团队抵达贵州。   “公司从去年12月就开始与新加坡最大的组团旅行社‘曾兄弟’一起策划贵州入境旅游产品。我们将行程中的所有亮点进行碎片化推广,从2月底就开始在新加坡的FM96.3华语电台进行投放。”航海家国际旅游服务(贵州)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海芳说。   欧阳海芳称,公司为此次新加坡DJ团精心策划了一套独特的旅游体验产品,旨在提升贵州在新加坡市场的国际知名度,实实在在地深耕客源地市场,让更多的国际游客走进贵州、了解贵州。   数字赋能注入活力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加速创新,贵州省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   今年以来,贵州省的大数据平台和企业持续创新,有效探索了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贵阳一轶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将企业自主研发的游戏产品或签约代理产品在海外游戏市场(包含港澳及中国台湾地区)发行推广和运营的大数据企业,目前产品和服务已推向北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区和国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近5500万元。   目前公司重磅推出的“轶境家园”以呈现贵州本土文化元素和茶园为主题,融入实体电商体系,旨在打造一款“服务贸易+货物贸易”相结合的融合创新型游戏产品。   今年1至7月,全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同比增长26.9%,增速位居全国第二,在全国的排位提升到第15位。   贵州省大数据发展管理局数字产业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云服务是贵州省数字贸易的主要形式,也是贵州省大数据“首位产业”。目前贵州培育了华为云、云上艾珀、白山云等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华为云将全球总部落地贵州,构建了统一架构的全球存算网,提供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服务,业务覆盖了29个地理区域的78个可用区,可为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同时带动45家合作伙伴落地,华为云产业生态圈加速形成;云上艾珀是苹果icloud中国区唯一授权运营方,为中国大陆2亿多icloud用户提供服务。   此外,还培育了一批数字内容提供商,如向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坦桑尼亚等国家提供安全城市服务的方舟科技,2023年企业离岸合同金额加速增长。   开放东风促进合作   如何以高水平开放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贵州从资源要素跨境流动、重点领域等方面入手,服务贸易实绩企业接近600家,与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服务贸易往来关系,积极扩大服务贸易“朋友圈”。   在文化贸易方面。去年,遵义演艺集团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称号。“我们刚刚完成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为期1年的巡演活动,今年底还将赴德国演出,全球‘跑’已是集团演员的常态。”遵义演艺集团市场营销部负责人陈倩介绍,该集团主要从事舞台艺术创作、演出、文化旅游产业策划经营等,杂技团、歌舞团均有60多年历史,曾先后荣获国内外重大比赛金银铜奖共计120多枚,演出足迹遍布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   遵义演艺集团坚持“走出去”,不断拓展海外演艺市场,丰富文化服务出口内容,扩大贵州民族文化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努力实现多元化发展,让国际社会和国际友人从艺术的角度感知贵州、了解贵州。   拓展国际市场布局。10月2日至4日,省商务厅组织17家贵州企业参加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的第九届肯尼亚中国贸易周,其间还举办了中国(贵州)—肯尼亚经贸交流座谈会。   近年来,中国(贵州)与肯尼亚互动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贸易、产业、工程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合作成果。在服务外包方面,贵州企业在肯尼亚承接了一批公路、轻轨、电力等工程项目,累计完成营业额3.62亿美元。   省商务厅二级巡视员宋光辉表示,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推动更多贵州企业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双方在贸易往来、资源开发、基础设施、智慧农业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更好地促进两地发展。(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冯倩)
大熊猫领衔 珍稀动物在松潘频频“出镜”
  马朝炜  四川在线记者 韦维   大熊猫、川金丝猴、林麝等珍稀动物一一“出镜”,10月21日,四川在线记者在松潘县林业和草原局提供的视频中发现了众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野外监测相机拍摄到的大熊猫在野外活动的影像。   记者注意到,几段视频的拍摄于白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2800米左右的高山上,拍摄时间在2024年5月至9月之间。在一段视频中,一只大熊猫从灌木林里走出,来到拍摄区域的大树下,对树根及其周围进行多次嗅探,随后离开。可以看出,大熊猫体态健硕、毛色艳丽,可初判断为成年大熊猫,其嗅探行为应该是对自己的领地进行巡视。 一只大熊猫从灌木林里走出,来到大树下,对树根及其周围进行多次嗅探,随后离开拍摄区域。 白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外监测相机捕捉到的大熊猫影像。   在另几段视频中,几只金丝猴在树枝上行走、跳跃,其中一只还抱着未成年金丝猴幼崽。 野外监测相机拍摄到的川金丝猴在野外活动的影像。 白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野外监测相机捕捉到的川金丝猴影像。   除此之外,监测相机还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二级保护动物黑熊等影像资料。 监测相机拍摄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松潘白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家底”愈加厚实,野生动物种群明显增多,大熊猫、川金丝猴、林麝等野生保护动物频频“出镜”。
关注科技发展 展现美好生活——二〇二四“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成果扫描
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参观南方电网数字化成果展览。人民日报记者 蒋雨师/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探访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体验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项目。《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探访珠江LNG二期项目。人民日报记者 蒋雨师/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在品鉴茅台鸡尾酒。人民日报记者 陈斌/摄 联合采访团成员参观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成都智能产业园。《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位于四川天府新区的兴隆湖湖畔书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南方电网积极确保供电稳定性——   建好基础设施 满足用电需求   将来自云贵高原的清洁电能输送到粤港澳大湾区,“瞬移”1000多公里仅需0.005秒……通过特高压柔性直流工程,南方电网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稳定优质服务。目前有18条西电东送高速路通向粤港澳大湾区,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南方电网实地参观。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最高负荷年均增长超6%,这对电力能源供应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有关负责人杨剑锋介绍,为满足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南方电网持续加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供电稳定性,提升动能“含绿量”。上线绿电交易平台、因地制宜打造网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打造“零碳”建筑并落地珠海横琴……“今年,南方电网新能源装机容量已超过煤电。在大湾区,每3千瓦时电中就有2千瓦时来自清洁能源。”南方电网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含绿量十足,科技感满满。参观期间,机器狗“吠云”跟随工作人员“前进”“后退”的指令,一一完成对应动作,一段娴熟灵敏且富有节奏感的“机械舞步”更是吸引采访团成员抓拍记录。   工作人员介绍:“‘吠云’能在变电站识别9类表计读数,自动识别30类设备缺陷,即使在恶劣环境下,也能保质保量执行巡检任务。”   “智能化程度如此高的机器狗在我眼前行动自如,这样的画面就好像科幻电影一样。”秘鲁《秘鲁人报》社长费利克斯·阿尔贝托·帕斯说,希望能通过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推动更多中国前沿技术成果落地拉美国家。   南方电网公司国际业务部副总经理孙丽表示,公司十分重视与拉美国家合作,目前正参与建设智利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并持续做好秘鲁配电公司运营。(朱禹柔 石青川)     国家电投加强生态环境监测——   采集水质数据 供给清洁能源   四川成都兴隆湖畔,一排排集成了5G基站、人脸识别、报警等功能的智慧路灯正在监测环境和碳排放;湖水中,水下机器人正在采集水质监测数据;岸边,一栋由透明玻璃组成的清洁能源零碳小屋里,液晶屏实时显示着最新情况……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位于天府新区的鹿溪智谷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现场。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项目负责人表示,鹿溪智谷对兴隆湖及鹿溪河生态环境监测监控体系进行完善,提升环境综合管理能力,着力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体系建设、水环境管理信息化建设、清洁能源供给建设。   老挝博利坎赛省新闻文化旅游厅厅长颂通·威本康表示:“依靠现代技术改善环境、利用能源,让人印象深刻。”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配套政府规划便民服务站点,建设无人充电船坞及无人机停机坪,利用先进的物联网、大数据及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建立集水质在线监测、环境信息综合展示预发布为一体的管理系统。   在兴隆湖路演中心和儿童艺术中心应用的“地源热泵”集中供能技术,可让建筑冬暖夏凉,取代传统空调。国家电投四川公司项目负责人介绍,地下100米左右处于恒温层,温度常年在20—25摄氏度。利用这一特点,他们在兴隆湖地下110米处“打孔”,通过热泵循环水进行制冷和制热,降低碳排放。   除了持续助力公园城市建设,在定点帮扶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国家电投四川公司为巴普镇初级中学援建光储一体+云教系统示范项目,包括屋顶光伏、储能系统、云教工程三大部分。项目装机容量224.64千瓦,在运营期25年内预计总发电量546.2万千瓦时,可节约标准煤1751吨。(记者 刘融)     中建三局着力实现数字化建造——   采用智能技术 融合文化要素   在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金沙遗址博物馆旁,一座身披“金玉外套”的建筑吸引着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的目光。这是一座以金沙文化为主题的文商体旅综合建筑——金沙演艺综合体。这座建筑由中建集团旗下的中国建筑三局(以下简称“中建三局”)承建,建筑总面积约6.7万平方米。   金沙演艺综合体通过“城市雨棚”将两座单体建筑从外立面到屋面完全包裹成为一个整体,在外观上以“8”字形予以连接。“‘城市雨棚’是整个项目的亮点和技术难点之一,以钢结构形成网状镂空效果,在阳光下可以产生很美的光影效果。”中建三局西南公司金沙演艺综合体项目经理文仕强介绍,“除了外观的美感,‘城市雨棚’也可以供周边市民乘凉避雨。”   在这里,采访团成员感受到古蜀金沙文化和当代建筑艺术融合。建筑内部墙面独具特色,建造者通过对金沙遗址出土的文物进行抽象组合,表达空间形态及转印色彩的变化,形成墙面丰富的视觉感官体验,再借助铝板穿孔技术将金沙文化具有代表性的青铜面具融入墙面造型中,为建筑赋予神秘氛围。   大剧院以“腾飞的太阳神鸟”“金色的光芒洒落”为立意,空间中大面积金色的运用搭配灯光效果,让观众有着强烈的视觉震撼。老挝国家电视台记者苯差叻蓬·威莱翁说:“剧院两边的装饰线条像丝绸一样徐徐展开,现代感的设计与中国传统风格在这里融合交织。”   相较于传统商业建筑,剧院空间跨度大、机电管线更为复杂,建设难度较大。文仕强说:“传统技术精度难以满足项目需求,我们建立基于建筑信息模型的数字化建造理念,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施工技术相融合,探索建筑信息模型更广泛的应用,实现数字化建造。”(记者 翁宇菲)     中交集团努力提高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   发挥技术优势 助力地铁建设   一列列地铁车辆整齐停放在车辆段的集中收发地,铁轨向远方逐渐延伸……地铁列车晚上停止运营后,会去哪儿?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高碑坝车辆段,探访这条地铁线路的新科技。   “未来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开通以后,地铁列车晚上停止运营就会来到这座车辆段进行保养和检修。”负责地铁线建设的中交(成都)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毅元介绍。   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一期工程的起点位于双流机场T2航站楼,止于龙泉驿区龙泉站,线路呈东西走向,全长27.96公里,共设24座车站、1座车辆段。   “这条地铁线采用了B型车,每列车有6节车厢,最高运行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列车利用全自动驾驶的经验与技术优势,更智能、更舒适、更安全。”说话间,王毅元带领采访团成员走进地铁车辆的前部,“列车没有设计驾驶室,将完全实现智能驾驶”。   地铁施工,安全为要。在成都轨道交通30号线施工应急监控中心,一套“智慧工地”信息化系统吸引了采访团中众多外国媒体记者的注意。   视频监控平台上,地铁施工各站点的情况一目了然。“这条信息化系统还接入了中交集团盾构及隧道监控系统,能全方位获取施工线各处的画面,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王毅元说。截至今年7月底,成都轨道交通建设获批947公里,已开通运营超600公里。目前,成都轨道交通单日最高客运量达808.21万人次。   中交集团近年来参与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集团品牌文化部执行部长查长苗说,企业将继续引入各类智能化手段,服务城市地铁等项目的施工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生活高品质提升。(记者 王永战)     中国能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加快产业转型 打造智慧电厂   45亿千瓦时,这是珠江LNG电厂二期骨干支撑调峰电源项目(以下简称“珠江LNG二期项目”)每年能够提供的电量。   支撑这一电量的背后,是多项先进技术和工艺。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来到广东广州南沙区产业园,探访珠江LNG二期项目。   珠江LNG二期项目是以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方式建设的H级燃机发电项目,由广州发展南沙电力有限公司投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广东院”)EPC总承包建设。“项目于2023年底全面建成投产,每年能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45亿千瓦时优质电量。”中国能建广东院项目设计总工程师张赢介绍。   “绿色清洁”是珠江LNG二期项目的一个特点,园区内随处可见节能环保的巧思。以用来将机组冷却水进行降温的冷却塔为例,项目采用高位收水机械通风冷却塔技术,通过在机械通风冷却塔填料下方设置收水装置,取消塔底集水池,实现冷却水的高位收集,全年节约用电量超过600万千瓦时。   “智慧电厂”是项目的一大标志。广州发展南沙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万晓天介绍,项目团队自主研发了集智慧工地系统、总承包协同管理系统、数据驾驶舱于一体的新一代智慧电厂管控平台。秘鲁《秘鲁人报》社长费利克斯·阿尔贝托·帕斯对此印象深刻:“平台如同‘智慧大脑’般连接着整个项目,数字化赋能让项目管理如此先进。”   包括燃气发电在内,中国和拉美国家在绿色能源方面的合作日益深化。中国能建也在部分拉美国家积极参与清洁能源工程建设,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民众带来更大福祉。(记者 丁美栋)     贵州茅台集团提升企业产品软实力——   加强文化推介 带动品牌发展   协助、指导渠道商在所在国举办高端品鉴会,是茅台集团近年来向外拓展的一大策略。“除了介绍茅台的生产工艺和风味,品鉴会通常还会加入中国服饰、传统艺术等内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各地。”茅台酒进出口公司相关负责人胡敏红说。   “我们以‘酒+文化’为策略打开广阔市场。”茅台酒进出口公司品牌建设专员赵仁珂介绍,通过多元的产品组合覆盖重点消费场景,进一步扩大茅台在华侨华人市场的美誉度。   为了提高国际友人对中国白酒的认知,在一些品鉴会或晚宴上,茅台针对当地人的饮酒习惯,用茅台系列酒调制鸡尾酒。在泰国的品鉴晚宴上,餐厅调酒师特别调制了两款特色茅台鸡尾酒。   既“走出去”向海外宣介,也“引进来”向国际友人敞开怀抱。阿尔图尔·杰鲁诺夫是《俄罗斯报》视觉内容部副主编,他在参观茅台制酒车间时表示,“我对茅台酒的制造过程非常感兴趣,通过品鉴我能清晰地感受到不同年份的酒风味各有千秋,特别是年份越久越香醇。”在阿尔图尔·杰鲁诺夫看来,茅台值得与他人分享,让更多的人感受它传承已久的技艺。   “坚持‘质量是生命之魂’是茅台生存和发展的信念。”胡敏红介绍,“这不仅指守正创新的质量管理模式,还包括企业管理理念和方法的运用。茅台注重全产业链、全业务板块的质量控制与提升。”   经过多年努力,茅台已经覆盖全球64个国家和地区,现有106家国际渠道商,建有44家专卖店和3家茅台文化体验馆。胡敏红表示,茅台将以现代化的管理和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记者齐志明 陈隽逸,中国城市报记者张亚欣参与采写)     京东物流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   优化仓储环节 提升处理效率   传送带交错分布、高速运转,扫描设备自动识别包裹上的条形码,将它们分到对应站点的编织袋……2024“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联合采访团成员走进京东物流亚洲一号成都智能产业园(以下简称“成都亚一”)。   在分拣中心,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套高速自动化分拣系统适用于中、小件包裹分拣,配合全自动供包形式,最大程度降低人员投入。系统还可以实现全程检测记录,包括线路信息、包裹图样等,对每一个包裹进行追踪记录。   “分拣速度这么快,还能做到如此高的准确率,这非常令人吃惊。”看着快速“奔跑”的包裹,老挝《人民报》记者萨纳尼·蓬帕迪一边拍照一边说。   “传统的拣货模式就像我们去超市采购,推着车子去对应的货架上把需要的货装到箱子里,而这套设备让专柜货架移动过来供我们拣选,然后再自动归位。”个护清洁仓负责人李阳介绍。   成都亚一在商品的立体化存储、拣选、包装、输送、分拣等环节大规模应用自动化设备、机器人、智能管理系统。而这些硬件设备的背后是统管全局的“智能大脑”,消费者的每一次下单,都需要数百次数据的处理。   在商品仓储环节,京东物流运用算法指导仓内商品布局,优化拣货路径,缩短拣货时间。基于商品热度将畅销品置于靠近拣货点位置,将经常被同时购买的商品相邻摆放,以减少工作人员行走距离。另外,针对粽子、月饼等周期性畅销商品,动态调整储位以确保高效响应市场需求。   在出库环节,算法可以根据商品的长宽高推荐合理包裹数量,避免打包的时候出现大箱装小物,以及订单包裹数过多、过度拆包的情况,减少耗材浪费、降低成本。(记者 张鲁阳)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揭幕 赋能阿维塔科技智造迈上新台阶
  10月21日,生产制造阿维塔07的长安汽车数智工厂正式揭幕。依托长安汽车、华为、中国联通的深度合作和携手建设,该工厂基于统一的华为数字底座,集成云计算、大数据、AI、数字孪生和全域5G的等尖端技术,也是全球领先的智能制造“黑灯工厂”,更被华为认证为其首个“智慧工厂解决方案全球样板点”。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揭幕,不仅彰显了长安汽车在智能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更为阿维塔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阿维塔科技将依托数智工厂的强大制造能力,不断推出更多高品质、高性能的智能电动汽车产品,满足消费者对智能出行的多样化需求。   华为、中国联通深度协同 长安汽车数智工厂赋能阿维塔07高端品质   华为深度参与了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建设,提供了两大核心能力:华为将自身多年的数字化转型理论和经验,成为了长安数字化转型的方法论,并培养了300+多名专业人才。另一方面,基于“一云一网一平台”的智慧工厂新架构, 华为赋能让这些“钢筋铁骨”从自动化重复简单作业中“脱胎换骨”,变得有智慧。   华为制造与大企业军团CEO 刘超表示,华为致力于成为车企在数智升级变革中的首选合作伙伴,帮助车企在数字时代具备数智化的能力,驱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同时,中国联通和长安汽车一起制定了业务目标、技术选型、实施路径,从业务、技术、管理、工程等多个维度进行架构设计和架构落地。中国联通还引入5G最新技术,建成规模最大、应用最深、场景最全的5G汽车工厂。而且在工厂的局部场景规划了5.5G,甚至在6G方面也做了前瞻性的实验,力图将全球最先进的通信技术用到长安汽车。   在诸多黑科技的加持下,长安汽车数智工厂以全栈自研、行业顶级的AI数智技术、全过程透明化质量管控,打造世界顶级智慧工厂,实现了整体制造效率提升20%,碳排放减少19%的行业引领目标。   中国联通汽车制造军团军团长刘超表示,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5G网络已经从外围辅助走向了生产核心,不仅如此,我们通过本项目沉淀了大量自主技术和技术选型、业务落地经验,打造了行业首个C2M(用户直连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以“订单为核心,以交期为主线”,为消费者与车厂搭建新的桥梁。   诞生于该工厂的最新力作——阿维塔07,上市即交付的速度和火爆的销量,正是其数智效率和品质保障的有力证明。   作为一款智美都市豪华SUV,阿维塔07的绝美车身曲线来自于100%自动化的冲压车间,0.1mm的尺寸精度,让阿维塔07车身完美而匀称。在整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上,国内首创的全自动柔性化一体压铸车间则给予了阿维塔07强有力的保障,在这里,原本163个零部件被合成2个超级压铸件,不仅为整车减重20%,还极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仅需100秒,便可诞生阿维塔 07车身上的两根“硬骨头”。   从零件到整车,如何保证阿维塔07各部件连接的精密、强悍,就要看焊接车间的独门绝技了。在焊接车间内,85个焊接工位、471台机器人协同工作,自动化程度可谓国内罕见。创新引进的SPR、FDS等大量新型铝合金铆接工艺,大幅提高钢铝车身的连接强度,甚至高于原本母材强度,配合AI智能眼与激光雷达扫描技术,为阿维塔07打造坚固耐用的强悍车身,在这些技术的应用下阿维塔07全车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的占比超过90%。   独特的车色也是阿维塔07备受市场追捧的关键所在。数智工厂涂装车间的8层涂膜采用“三涂两烘”(3C2B)的经典喷涂工艺,为阿维塔07带来更优的车漆附着力、漆膜硬度和耐久性,即使长时间日晒雨淋、风沙击打,也能始终保持漆面平整均匀、鲜亮如一,非凡质感比肩一线豪华品牌。更有轻微划痕自修复功能,洗车纹、指甲纹等在日光下,都可以自行修复。   极具都市豪华头等舱体验的阿维塔07,前排双零重力座椅、1.1平米全景大天幕、电动遮阳帘、前后挡风玻璃和轮胎等大部件,都在总装车间完成。该车间内,自动化工作站大批量应用,大型配件均可自动装配和投放,电动工具100%扭矩数据在线监控和追溯,则实现了整车端到端产品质量全周期管控,让阿维塔07不仅能够高效生产,还保证了世界级的一流品质。   三大顶流、五大神器 阿维塔07上市即开启火爆交付   在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的赋能下,阿维塔07以严苛品质构筑了前瞻智能的三大顶流、五大神器,深度诠释“高颜值、高科技、高价值”的品牌内涵。豪华体验上,未来感的车身曲线和精致细腻的工艺水准,带来未来美学原创设计和都市豪华头等舱的非凡享受。   同时,作为CHN战略下引领未来智能出行的最新车型,阿维塔07还以华为乾崑ADS 3.0、华为鸿蒙生态4.0、昆仑智慧增程、太行智控底盘、宁德时代电池五大神器,构建了智能科技的五维矩阵,引领未来智能出行新潮流。   凭借满级产品实力和强大的制造实力,阿维塔07上市即成爆款,单日最高锁单3,508台,上市17天大定定单达25,386台。伴随火爆的订单增长,阿维塔07的全国交付也在火热开展。   为保证阿维塔07用户及时驾享新车,除了长安汽车数智工厂火力全开,以高效、精准运作力保产能外,阿维塔科技及时召开重要供应商交流会,动员合作伙伴全力以赴保质保量促交付,确保每一个订单都能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到用户手中。同时,阿维塔承诺补贴用户因延迟交付而产生的通行成本(150元每天,至高不超过15000元),以及补偿用户2024年因延迟交付而错失的补贴。   作为CHN战略的最新力作,阿维塔07不仅汇聚长安汽车、华为、宁德时代最新最强技术成果,更依托长安汽车数智工厂全球领先的“智造”实力,带来世界级的高端品质和高效产能保证。借助阿维塔07的火爆势能,阿维塔将继续释放CHN模式的核心优势,以不断革新的产品体验,与用户共探“悦己”生活。(资料来源:阿维塔科技)   
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辣椒小镇的“全球买卖”
  新华社贵阳10月21日电(记者李凡、陈嫱)走进贵州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人流攒动,商客云集,一块LED大屏幕格外引人注目,上面滚动显示的是“全国干辣椒价格指数”。   “每年辣椒上市,很多地方都是等贵州辣椒价格出来后,才开始陆续定价,这里的辣椒指数已成为各地辣椒交易的‘风向标’。”贵州省辣椒产业协会会长付陆介绍。   在遵义,当地从明代就开始种植辣椒,尤其是虾子镇成为遵义重要的辣椒产区,是名副其实的辣椒小镇。 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新华社发(冯悝 摄)   “本地饮食习俗是‘无辣不欢,爱好吃辣’,我们这里依托独特的生态和气候环境,经过多年选育培养,发展了以遵义朝天椒为首的辣椒品种种植,并慢慢成为周边省(区、市)辣椒原料重要的供应基地。”遵义市辣椒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石永松介绍,虾子镇多年来是遵义的交通重镇,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当地许多老百姓就陆续开始从事大规模干辣椒买卖,辣椒贸易在这里由此“风生水起”。   石永松介绍,虾子镇发展辣椒贸易,从最开始的马路市场,逐步发展成如今独具特色的世界辣椒集散地。为推动传统辣椒市场的迭代升级,以打造辣椒销售和加工、物流集散等服务为特色的中国辣椒城落户虾子镇,2017年投入运营,这座传统的“辣椒小镇”迎来更广的发展机遇。   中国辣椒城交易市场培育了3000多名“辣椒经纪人”。今年30岁的李建说,他和父母经营有一家辣椒企业,每天早上六点左右,他就和家人一起来到这里的交易市场从事干辣椒贸易。“在交易旺季,除了卖本地干辣椒,我们还从缅甸、印度等国收购辣椒,每天可交易一到两万斤。”李建说。   以辣椒交易持续做大、“做火”辣椒产业。新蒲新区还以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为依托,相继建成辣椒智慧产业园、辣椒物流园、辣椒加工园等基地,逐渐形成了一条从辣椒培育种植、储存运输到精深加工的产业链。 遵义红满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一瞥。新华社记者 李凡 摄   辣椒面、辣椒酱、辣椒小吃……走进中国辣椒城区域内的遵义红满坡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面各种辣椒原料香气扑鼻,公司各生产线正有序运转。该企业董事长唐捷介绍,公司依托自有辣椒基地,建设有3.8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工厂,一年产值可达1.3亿元左右。   据了解,虾子镇的中国辣椒城除了交易贵州本地特色辣椒外,还集散销售来自新疆、内蒙古、河南等国内多地的辣椒,以及来自印度、越南、缅甸、韩国等国的辣椒产品。目前,从中国辣椒城进出的辣椒产品销售范围累计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虾子镇拥有各类辣椒企业近300家,带动周边1万余人从事辣椒产业。   新蒲新区提供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辣椒城各类辣椒产品交易产值在67亿元左右。今年上半年,中国辣椒城各类辣椒产品交易量已达16万吨,交易产值已超过30亿元。
深化务实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位于上海浦东新区世博园区的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总部大楼。新华社记者 方喆/摄   金砖合作机制诞生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的时代潮流之中,经过18年发展,如今已形成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的合作架构。中国始终秉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推动金砖合作朝着更高质量方向发展,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深化经贸合作,推动普惠包容发展   近日,22吨南非牛油果抵达上海洋山港,在通过非洲农产品进口绿色通道后,即将亮相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是中国首批自南非进口的牛油果。南非农业、土地改革和农村发展部长托科·迪迪扎表示,进入中国市场是推动南非牛油果出口增长的重要一步。   金砖国家粮食总产量约占全球的40%,农业产值占世界的50%以上,农产品贸易具有很强的互补性。数据显示,中国是巴西、俄罗斯等国农产品的主要出口国。随着输华通道不断畅通,更多金砖国家特色农产品将迎来进入中国市场的机遇。   加强经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是金砖合作的初衷和主线,也是潜力最大、内容最丰富、成果最集中的领域。近年来,中国与其他金砖国家贸易往来日益紧密。中国与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等国的进出口贸易额由2009年的9602.1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3年的4.3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1.3%,较同期中国整体进出口增速高出3.8个百分点。   自2011年金砖国家经贸部长会议机制创建以来,相继核可了《金砖国家经贸合作行动纲领》《金砖国家投资便利化合作纲要》《金砖国家经济伙伴战略2025》等重要成果,涵盖支持多边贸易体制、贸易投资便利化、数字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创新与技术、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合作目标。在今年的金砖国家第十四次经贸部长会议上,中方表示将与金砖各成员一道,进一步推动金砖经贸合作项目化具体化,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携手促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   俄罗斯金砖国家研究国家委员会专家、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阿列克谢·马斯洛夫表示,金砖国家顺应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实现共同发展的愿望,在完善全球治理、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积极作为。金砖合作成果正惠及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普惠包容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拓展财金合作,提供更多融资便利   在非洲南部,源自德拉肯斯山脉莱索托高地的奥兰治河蜿蜒向西穿过南非。莱索托降水分布不均,旱涝频发。2023年8月,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签署协议,为莱索托高地水利项目二期工程提供32亿兰特(1美元约合17.6兰特)贷款,用于建设大坝、水库、输水隧道等基础设施。莱索托首相马特凯恩表示,项目建成后将带动莱索托水电事业发展,为北部山区民众提供就业岗位,成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重要动力。   这是新开发银行投资的众多成功案例之一。自2015年成立以来,新开发银行在支持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作为新开发银行创始成员国和东道国,始终与其他成员国一道,推动新开发银行稳健运营和不断发展。新开发银行业务持续拓展,国际影响力稳步提升,已经成为多边开发机构的重要新兴力量。   2023年底,新开发银行完成首笔采取银团贷款形式的筹资,用于满足成员国的基础设施和可持续发展项目融资需求。截至目前,新开发银行已累计批准100多个项目,总额超过340亿美元。   2021年,新开发银行首次扩员,接纳孟加拉国、埃及、阿联酋和乌拉圭为新成员。今年8月底,在新开发银行第九届理事会年会上,阿尔及利亚正式获准成为新开发银行成员。阿尔及利亚财政部发表声明称,加入新开发银行让阿尔及利亚“在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新开发银行行长罗塞芙表示,新开发银行由发展中国家建立,为发展中国家服务,平等听取所有成员国的声音。“新开发银行展现了金砖国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多边主义和南南合作的共同承诺。”   加强科技创新,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日前,“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系列推介活动在俄罗斯喀山和莫斯科成功举办,重点介绍了孵化园设立背景、规划布局、政策措施以及目前与金砖国家科技交流合作情况,并展示了13项科技创新成果及金砖合作项目,吸引300多家俄罗斯企业前来参观、咨询。   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期间,中方宣布将设立“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支撑。2023年11月,“中国—金砖国家新时代科创孵化园”在福建厦门启动建设,规划建成1个综合服务中心、2个示范园和多个特色园,核心孵化面积不少于20万平方米,目前首批已引进8个创新项目。   中国积极引领和推进新工业革命伙伴关系,聚焦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合作,为金砖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机遇。巴西金砖国家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保罗·罗贝尔表示,科技创新合作与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让金砖合作机制含金量更足,“期待金砖国家进一步挖掘合作潜力,推动金砖合作不断取得新成果”。   发展新能源产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是各国的共同愿望。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入和技术优势为金砖国家绿色低碳转型提供重要支持。在巴西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等城市,随着电动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加,长城、比亚迪等中国车企门店的数量也快速增加。中国车企还积极在当地投资设厂,即将实现在当地生产新能源汽车的目标。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南郊的广袤沙漠里,中企承建的世界最大的单体光伏电站——艾尔达芙拉PV2光伏电站可满足20万户居民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碳排放240万吨,使清洁能源在阿联酋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13%以上。阿布扎比能源局局长阿维达·马拉尔表示,电站成功运营标志着阿联酋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领域迈出了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将帮助阿联酋实现2050年碳中和目标。   南非人文科学研究理事会金砖国家研究中心协调主任福内卡·阿普丽尔认为,金砖国家加强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和技术革新等领域合作,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对促进自身和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 谢亚宏)
在青岛 许多外国专家被这座城市吸引 在这里定居、工作——“青岛的魅力让我对这里充满信心”
在青岛美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柯敏·豪老师介绍学校情况。 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办事人员在为企业服务。 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曾阳向记者介绍自己的实验室设备。 青岛明德双语学校副校长(中)孔繁奇在介绍学校教育理念。 本版图片均为魏尧摄   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山东青岛已累计13次入选“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前十榜单。作为一座沿海开放城市,青岛始终处在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大量外国专家被这座城市吸引,定居、工作于此,为这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作出贡献。   前不久,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外人才研究中心指导、青岛市科学技术局主办的“2024走进魅力青岛”调研活动在青岛举行。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实地走访,看外国专家如何融入这座城市,爱上这座城市,投入这座城市火热的生产、生活中。   “在这里工作非常有成就感”   美国人克里斯还记得,最开始选择来中国的时候,母亲跟他说,“你可能待不到三个月”。没想到,这一待已经是九年多了。   如今,作为青岛明德双语学校的一名外教,让他感触最深的事情之一是:“中国人、美国人其实是非常相似的,不同之处是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很喜欢去了解这些历史。每次回到美国,我都要跟大家讲述这里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我有多爱这样的生活方式。”   克里斯坦言,第一次接到来青岛的邀请时,他甚至还要专门打开地图。但当他乘高铁前来,看到美丽的城市和刚刚起步不久的学校,便被吸引住了。“我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分子,跟大家从最基础开始,把这件事情干起来。”   来青岛工作,对于很多外国专家来说,是一个充满惊喜的过程。   在海信集团,来自日本的视像科技画质设计专家藤根俊之告诉记者,今年2月,他在日本经人介绍,来到了海信。作为一名已经从事电视画质设计工作20多年的专业技术人员,他感觉这家中国公司要做的东西和自己的想法是非常一致的,很有吸引力。   来自韩国的冰箱制冷系统设计专家严苍元告诉记者,他是在韩国一家很大的招聘网站上看到的相关信息,一开始他还感到有些犹豫,但此前有朋友已经来到中国工作,给他介绍了中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状况,他才下定了决心。   “在来海信工作之前,我还没有在海外居住和工作的经历,但无论是青岛还是海信,对我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选择。”严苍元告诉记者。在海信,公司会提供充足的人员、设备支持,让他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和项目组一起改善。“在这里工作非常有成就感。”   海信集团创新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刘微告诉记者,在海信,人才引进从来都是“一把手”工程。自2010年以来,海信开启了在全世界揽才的新模式,集团领导班子带队赴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召开人才恳谈会,接触并招聘产业领军人才。他举例说,海信光芯片领域的八位国家级人才工程专家和两位省级人才工程专家,全部来自海外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和以才引才政策。   刘微说,海信还非常重视以才引才,发挥人才的“朋友圈”作用。创新人才识别的路径,拓宽人才来源的渠道。   严苍元也认为,外籍专家的口口相传,会吸引更多人来到青岛。他以自己为例,如今每次回到韩国见到以前的同事们,都会忍不住夸海信的各个方面,所以那些专家们都认为这是一家非常好的企业。   这些年来,青岛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前来定居,当地也为外籍子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切实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我们希望培养出具有勇气的全球公民,帮助建设一个和平的世界。”青岛美亚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柯敏·豪老师告诉记者。这位来自南非开普敦的老师,是美亚来自31个不同国家的教师队伍的一分子。他们用各自独特的文化视角和教学风格,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和多样性的学习环境。   校园里,从一楼的彩色教室到三楼的宽敞走廊,角角落落都充满了学生的欢声笑语。   培植吸引全球人才的土壤   阳光洒在大厅里,照着墙上挂着的时钟,北京、伊斯兰堡、明斯克、莫斯科、杜尚别、塔什干……这里是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技术转移中心,2020年12月,在科学技术部、外交部等多个部委支持下,在青岛正式成立。   展台上,是在这个中心支持下完成的各领域合作成果。从航海模拟器,到创伤救急止血颗粒等医疗用品,到可以改善土壤环境的多种产品,品类十分丰富。   墙上,挂着“科技”“文化”“经贸”三个词。中心主任赵中元告诉记者,这正是中心工作的三个方向,自成立以来,这里始终致力于做各行各业开展国际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企业不需要再自己组建专业的团队,通过嫁接平台的功能,利用我们当地的协同中心就可以实现快速的国际合作。”   来自上合国家的人才,在中心帮助下,与青岛开展越来越多的互动。比如,中心协助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惠觅宙院士团队,与青岛企业海氏海诺合作“透明质酸片段B-HA外用产品和注射液”产业化项目,已经落地开工。   更多的合作正在全面铺开。截至2024年上半年,与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莫斯科国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科学院、乌兹别克斯坦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吉尔吉斯斯坦国家科学院等30余家海外高校、院所、机构签订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心着手建立的全球人才库与技术库,主动搜寻并甄别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高技术人才。赵中元告诉记者,通过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云超市,已经储备297名海内外有效专家名单,储备10491项有效尖端技术。   在30公里之外,青岛农业大学在招揽外国人才方面,已经进行了诸多探索。   “与‘北上广深’对比,青岛有什么优势呢?外国人才凭什么来我们这儿?”青岛农业大学副校长孙庆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告诉记者,学校引进外国人才,不仅仅依赖于丰厚的待遇,更注重以学科建设为核心,通过构建人才支撑平台、实施精准引育策略以及优化服务体系,打造出一片人才荟萃的沃土。   比如,青岛农业大学的草学学科是山东省唯一的草学学科,青岛农业大学也凭借着草学、马业科学等特色学科建设的优势,吸引外国人才,如今已汇聚25位外籍专家在校。   来自英国皇家农业大学的教授尼古拉·戴安娜·坎农,是两校联合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协调者之一。她告诉记者,“我喜欢沿着青岛的海岸线漫步,游览这座城市的各个景点,了解这里的人们。这座城市本身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青岛的魅力让我对这里充满信心,我期待看到更多的国际合作项目在这里蓬勃发展。”   与青岛一起向未来   对于许多外国专家来说,青岛的发展水平、中国同事的水平时常让他们感到惊讶。   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新关亘去年才来中国工作,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对中国同事的印象非常深刻,认为这里的人才质量非常高。   新关亘介绍,公司有7位来自日本的专家,他们会在青岛工作三至五年时间。他对本报记者表示,尽管松下一直以管理著称,但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也要不断革新,比如,他很希望能将在中国市场上得到验证的新经验反馈给位于日本的总部,提出新的建议。“在中国这么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很多变化都比日本要来得更快,我们希望能够适应这种变化,让我们的理念追得上中国的发展速度。”   在来青岛之前,青岛松下电子部品(保税区)有限公司财务总监石上武士在多个城市工作过。   “我感觉到中国同事都非常有干劲,很积极向上、很热情地在工作,很多工作推进起来非常顺畅。”石上武士告诉记者,他感觉青岛为代表的海外工厂的技术能力已经不亚于日本本土。   对石上武士来说,感受很深的是青岛的营商环境特别好,不同的政府部门都会主动到企业来问询,是否有什么困难,政府能提供什么样的帮助等。   与中国同行,帮助青岛变得更好,成为诸多外国专家的共同心声。   来自塞尔维亚的篮球老师菲利普,已经在中国教学好几年了。他告诉记者,在教学中他发现孩子们最大的问题是对手机的过度沉迷,不少孩子用手机替代了当面聊天,很多孩子都戴着眼镜。“我希望用体育来帮助孩子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多运动、多社交。”   来自南非的老师马可告诉记者,此前,他在读博士期间的课题就是研究同为金砖国家的中国是如何崛起的。   “光在这个区域周围就有六所大学,还有我们这样的国际学校,这是多么优质的教育集中地。”马可感慨,仅仅明德学校所在的青岛西海岸新区古镇口,教育资源就超过了很多城市,而他在看到这里的发展蓝图和未来前景后,真的希望投身其中。   “我们要与青岛一起向前。”马可说。(记者 刘少华)
中外嘉宾人艺共探“戏剧新境”
  中国戏剧家协会、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共同主办的“戏剧新境”国际戏剧交流研讨会近日在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举行。作为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研讨会围绕“戏剧新境”的主题,邀请来自中国、法国、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波兰、意大利的业内权威人士齐聚北京,共同探讨戏剧艺术的发展之路,为全球戏剧事业寻找并注入创新动能。   “戏剧艺术薪火相传,自其诞生之初,便肩负起沟通人心、交融文化的神圣使命,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展示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特色的同时,也在讲述着全人类共通的故事。”中国戏剧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陈涌泉在致辞中说。当今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愈发凸显,北京人艺党组书记王文光期待,2024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能“积极搭建促进文化交流、深化文明互鉴的平台”,随着戏剧艺术本身与社会环境的变化发展,回答“如何以更开阔的视野寻找符合当代语境下的艺术表达”“如何增进行业对话交流和相互启发”“如何实现跨界融合发展”等问题变得相当迫切。   主题演讲环节,北京人艺院长冯远征分享了剧院继续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戏剧展演品牌的努力方向,即“拓展国际戏剧合作形式,重启邀请国际知名导演赴人艺创排剧目的传统,同时推进戏剧节委约创作机制,推动艺术人才的跨国交流,同时强化与观众的交流互动,立体推进文化交流的维度”。   法兰西喜剧院剧目制作部副总监巴蒂斯特·马尼埃以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为切入点,介绍了维系剧院活力和创造性的实际做法。法兰西喜剧院已有300年历史,是法国乃至全世界最古老的喜剧院团,“我们希望剧院成为社会的博物馆,它呈现的不只是过去,也有未来的源泉。”法兰西喜剧院每年上演超800场演出,以舞台为纽带巩固剧院与观众的联系,并探索戏剧创新的可能。除了频繁上演莫里哀等大师的传世经典,“我们也不断搬演当代剧作家的作品,在灯光、服装、舞美设计、表演方式等各个方面努力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我们最重视的就是当下,当下是过去与未来的连接点,是时间长河中我们唯一可以抓住的力量。”   “看到法兰西喜剧院已经拥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我由衷希望中国的剧院也能存在上百年。”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总经理张惠庆说。她直言不讳地点明,在多重因素的挑战下,行业必须直面瓶颈,及时调整,“依靠不同产业集聚效应迸发出一种文化、业态、氛围感”将成为一个突破点。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所在的安福路区域为例,剧院与周边的餐饮、时尚等店铺深度联动,设计备受年轻人喜爱的citywalk路线,从观众的实际感受出发,打造一站式的文旅体验场景,让戏剧与城市文化双向赋能。   紧随主题演讲环节,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北京人艺国家一级导演唐烨等国内外嘉宾齐聚3场圆桌对谈,对“国际戏剧交流互鉴”“驻地演出和城市巡演”“国际视野下戏剧艺术的当下表达”等议题进行探讨,共享最新经验与真知灼见。研讨会同时发起国际戏剧合作倡议,邀请世界行业同仁携手搭建国际戏剧交流的平台,依托每年一届的北京人艺国际戏剧邀请展举办国际戏剧研讨会、讲座及工作坊等交流内容,通过交流与碰撞加深各国之间的理解与认同,推动多元文化的融合和发展。(记者 高倩)
让科幻创作之路越走越宽
  图①:电影《独行月球》海报。  王晋康供图  图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镇模拟“火星营地”。  李仕贤摄(影像中国)  图③:电影《流浪地球2》海报。  王晋康供图  图④:成都科幻馆。  王祖凯摄(影像中国)  设计:汪哲平   在不久前举办的第八十二届世界科幻大会上,创作交流、现场签售、衍生品推广等一系列活动将中国科幻的热度延伸到海外。备受关注的中国科幻已经成为一张响当当的中国文化名片。   “科幻热”持续升温,创作者、从业者冷静思考——如何展开想象的翅膀,写出更多《三体》那样的现象级科幻作品?怎样壮大科幻文艺的根基,让科幻产业更加生机勃勃?我们邀请科幻界深耕多年的作家和崭露头角的青年撰文,分享他们的创作心得与观察思考。   ——编  者     从“科幻热”到“科幻强”   王晋康   中国科幻热起来了,这确实令人欣慰。依我看,中国科幻的发展还远未到达顶峰。   从世界范围来看,科幻是一个年轻的文学品类,诞生于欧洲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科幻萌芽于晚清民国,在建设新中国的热潮中发展出一个小高峰。其后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伴随“向科学进军”的响亮号角,中国科幻迅猛生长。后来,科幻文学遭遇过挫折,主力作家流失,出版阵地萎缩,只余下成都《科幻世界》杂志等艰难地维持下来。但科幻火种并没有熄灭,在科幻作家、科幻从业者、科幻迷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科幻努力积蓄力量,一直到今天再度复苏。   这个沉寂后又崛起的过程,说明了科幻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历史合理性。科幻,作为以科学为源头的文学类型,作为面向未来的文学类型,有其独特的魅力,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科技的迅速发展,更为科幻事业提供澎湃动力。2005年,科学家库兹韦尔写了一本《奇点临近》,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奇点,也就是重大创新的前夕。我赞同他的看法。实际上,早在1997年北京国际科幻大会上,我作为作家代表进行主旨演讲时就提出了相同观点。就物理学基本理论来讲,百年来并没有大的突破。那么,是什么原因让人类历史的发展逼近奇点?依我看来,在原来的物理学基本框架下,科技的深化和扩延开始更深入地走进“人”的领域,这才是主因。   尤其是基因技术揭示了生命的秘密,人工智能挑战了人类最珍视的智慧,这两项突破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更是“哲理性”的,它们推动人类重新思考人生三大问题——我是谁、从何处来、向何处去。而科幻是一个最为便利的平台,可以把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结合在一起,用文学的“三昧真火”熬炼,更为准确地摹写时代百态,回答人类的终极问题。当然,科幻还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功能:向读者提供阅读的愉悦,消除青少年对科技的陌生感,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爱科学的种子,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向他们浇灌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理性,激发想象力,等等。另外,科幻还能帮助人们做一点心理准备,以迎接明天,应对一个变化着的世界。   与其他文学类型相比,科幻文学与经济社会发展呈密切正相关性。这是因为,科幻文学的写作和阅读都有科学知识的门槛,而科学普及依托于社会进步。科幻的繁荣还有赖于人们对“科技明天”的向往,有赖于一个社会“向上”的心态。历史上,世界科幻中心的迁移、科幻强国的兴衰,都证明了这一点。这也让我们更有理由对中国科幻的发展持乐观态度。   科幻文学有三个要素:科学、生活和想象力。博大深邃的科学体系已经能够窥探宇宙的秘密,我们今天可以站在科学巨人的肩膀上洞察大自然和人的本质。从科幻诞生那天起,它就是面向未来的文学类型,但今天增加了一点特殊性——未来来得太快了,科幻中描绘的未来可能近在眼前,只是我们还没察觉到。文学是写人的,而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人,文学只有适应这样的深刻变化,才能捍卫它应有的地位。   说回“科幻热”,当前的“科幻热”只是相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而言,实际上,中国科幻还没有到达它可以到达的顶峰。单说科幻作家数量,目前坚持在写作一线的科幻作家大概数百人,如果考虑人口基数,这支队伍还远说不上壮大。比作家数量更重要的是作品质量,这是一个文学类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指标。尽管中国科幻已经跻身于世界科幻文学之林,但经典作品还是不够多,像《三体》那样的长篇更少,科幻电影也只是初入堂奥。   我出生于1948年,从个人经历中更能深刻体会时代发展。回想起年少时所经历的贫穷,回想起当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科技愿景,恍如梦中。这样极为迅猛的崛起,自然会给我们带来震撼,提供丰富的文学素材和写作动力。这是当代中国科幻作家的机遇,我们不能辜负这样的机遇。   (作者为科幻作家、中国科幻银河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丰富科幻的“打开方式”   海  漄   自2011年发表第一篇作品起,我在科幻创作路上已经摸索了13年。成为科幻迷,则是更早的事。20多年里,我欣喜地看到这条路一点点变得热闹起来。无论是近年来科幻电影、儿童科幻的活力迸发,还是冷湖“火星营地”、首钢科幻乐园的备受欢迎,都令科幻界深受鼓舞。   作为一名创作者,“科幻热”让我心潮澎湃,也使我有些压力:面对越来越多的读者、观众,中国科幻需要什么样的创新?从早期的杂志图书,到现在的影视文旅,科幻不仅是文艺作品,更是一个庞大的文化业态。在文化产品多元丰富的今天,科幻产业应该以一种什么样的特质吸引人们的目光?   回首科幻发展史,创新是关键词。业界公认的第一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凭借作者对生命科学的浪漫幻想,给当时的读者描绘了新的世界景观。进入20世纪30年代,乘着科技飞速发展的东风,一批科幻巨匠以不同视角理解科学发展的意义,编织出充满科学想象的奇妙故事,推动科幻文学不断拓宽题材,走向大众书桌。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科幻遭遇创新瓶颈。在科幻曾经兴盛一时的西方国家,科幻文学尽管在市场上取得成功,却仍难登大雅之堂,被认为是供人们消遣娱乐的“地摊读物”。经典题材也渐渐失去新意,无论作家还是编辑、从业者,都迫切地希望通过开拓新题材,以包容更多风格的方式来打破僵局,拿出更有创意的作品。最终,“新浪潮运动”将科幻文学立意的重点从自然科学转向人文科学,融入更多思考科技伦理、人类生存的内容,作品思想深度得以充分开掘,科幻才在文学界有了立足之地。   中国科幻同样在不断创新。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起工业与科学体系,有了一片科幻发展的热土。科学知识对当时的读者来说,无疑陌生而新鲜。叶永烈创作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通过讲述一名小记者游览未来城市的见闻,畅想科技怎样赋能人类生活,成为读者理解科学、崇尚科学的生动读本,销量超过300万册。当这种营造科学氛围的使命完成后,中国科幻也遇到“成长的烦恼”,除了科普功能,读者对科幻有了更多期待,那些既有题材难以写出新意。后来,一些融合奇幻、悬疑风格的科幻作品出现,尝试给读者带来新的感受。《春日泽·云梦山·仲昆》凭借东方奇幻色彩引发热议,作者获得2003年度中国科幻银河奖最佳新人奖。长篇历史科幻小说《天意》则将科幻与历史故事有机融合,书写了经得起推敲的详实细节,单行本销售量超20万册,成为中国科幻“破圈”之作。   今天,中国科幻文学仍然走在类型融合的道路上。有人主张推广“大科幻”概念,把科幻与奇幻、软科幻与硬科幻都涵纳其中,既可以突出科普功能,也可将科学知识作为故事背景和框架,着重展现人性的温暖与历史的厚重。这样,科幻文学将获得更充分的发展空间,吸引不同口味读者,促进科幻繁荣。在“大科幻”理念下,这些年陆续出现了融合情感、悬疑、武侠、推理等元素的科幻小说,中国科幻乃至中国文学“物种库”不断丰富,彰显了科幻文学创新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大科幻”概念与我的思考撞了个满怀。在一些人看来,科幻代表未来,历史代表过去,二者似乎天然对立,科幻难以从“故纸堆”中寻找养料。但在阅读历史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史书是高度浓缩的,自带故事性,而且以史为鉴也是为了启迪未来,这与科幻预示未来的底色不谋而合。当仰望星空时,我们“寄蜉蝣于天地”,对浩瀚宇宙产生深深好奇;当走进历史时,我们“哀吾生之须臾”,对无尽的时间展开新的想象。凝视宇宙,回望历史,我们竟可以收获相同的震撼。我尝试发掘历史之于科幻创作的价值,将历史素材融入科幻写作,渐渐沉浸其中。   我吸纳科技新知,爬梳历史文献,其间时常有惊喜出现。某些历史线索和科学知识,神奇地嵌入故事,发展出全新的脉络,最终构筑成一个整体。我还在小说《愿时间在此停留》《土楼外的春天》中,注入地方民俗和传统文化风味,希望能给读者带去更多新鲜感。   当前,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鞭策科幻创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从整个科幻产业来看,除了文学类型创新,还有科影融合、表现形式、传播渠道、运营管理方式等多个课题值得探索。我们要勇敢地创新,闯出一条越走越宽的中国科幻之路。   (作者为科幻作家、第八十一届世界科幻大会雨果奖最佳短中篇小说奖获得者)
以人叙史,再现志愿军英雄传奇 电视剧《上甘岭》央视一套热播
  电视剧《上甘岭》将高燃热血的战争场景、慷慨激昂的民族斗志和真挚动人的家国情怀汇聚一体,达成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辉映。   与编剧第一次见面时,导演刘伟强提给对方一个问题:上甘岭战役中出现了大量英模,比如唐洪章用迫击炮消灭400多敌人,蒋永德独守阵地灭敌近200名,怎样让观众相信这种传奇?   这部剧就是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电视剧《上甘岭》。该剧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依托坑道工事和步炮协同等战术智慧,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彻底粉碎“联合国军”的攻势、扭转局势的历史故事。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显示,开播一周来,《上甘岭》热度持续攀升,平均收视率达3%,以显著优势位居同期黄金档电视剧第一名。   那次编导对谈,编剧之一何楚舞回答:上甘岭战役,美军有火力优势,志愿军有地形优势,有步炮协同,有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和坚定的信仰,是一种真实传奇;从历史角度来看,我军自红军时期到抗美援朝,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在绝对劣势中获得了胜利,这也是一种真实传奇。“创作者的责任就是从真实历史中深挖细节、寻找人物,始于相信、忠于信仰。”   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辉映   提及上甘岭战役,同名电影在中国家喻户晓。而近年来,《跨过鸭绿江》《长津湖》《志愿军》等影视作品也反复将人们带回历史现场。一方面,抗美援朝战争锻造形成的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是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另一方面,抗美援朝故事常写常新是摆在诸多创作者面前的共同课题。   电视剧《上甘岭》秉持传承与创新。主创团队以尊重历史为基础,收集了大量翔实的历史素材,坚持“以人叙史”的表达方式、沉浸式的影像风格和年轻化的表达追求,将高燃热血的战争场景、慷慨激昂的民族斗志和真挚动人的家国情怀汇聚一体,达成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辉映。   剧中,黄轩饰演的段显峰是贯穿全剧的灵魂人物。他本在军事学堂担任助教,后主动请缨奔赴战场,从书生一步步转变为拿枪杆子的志愿军战士。段显峰的成长历程,不仅是投笔从戎的个体选择,还是真实历史的篇章里那千千万万志愿军战士精神风貌的缩影。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年龄各异,性格各异,只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信仰——保家卫国。   另一位主要人物、王雷饰演的秦基伟同样有着历史的底色与艺术的加工。主创从秦基伟的日记中汲取讲故事的灵感,真实的前线日记与剧情互文,平添历史的厚重感,也借文字为观众架起桥梁,透过秦基伟在战争中的思考、决策及对战士们的关怀,更深入了解战争之残酷、志愿军战士们之英勇。   经典影片《上甘岭》中,有一只苹果在坑道里被战士们、伤员们推让传递,也在一代代观众心目中传颂。电视剧结合历史与艺术加工,再现了苹果的名场面。剧作用一只苹果、一根红绳、一对母子,串联起坑道、火线、指挥部直到祖国大后方,让小小一只苹果承载了战士的出征、祖国母亲的牵挂、这片辽阔土地上的精神感召。   多维解码上甘岭战役   作为震撼世界的一场战役,上甘岭战役有这样一组历史记载:1952年10月,驻韩“联合国军”司令范弗里特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阵地发起高强度的火力攻击,上甘岭战役正式打响。在“联合国军”190余万发炮弹、5000余枚炸弹进攻下,志愿军阵地山头被削低两米,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   火力如此悬殊,但中国人民志愿军以信仰为旗,用“硬骨头”扛住了范弗里特弹药量,击退“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正如刘伟强导演曾经与编剧的对话那样,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什么能?   《上甘岭》剧中,英雄邱少云面临烈火烧身之势,为了不暴露目标咬牙坚持直至牺牲的画面,英雄黄继光在冲锋时刻,浴血冲向前方以胸膛堵枪眼,最终壮烈捐躯的一幕,都在反复冲击观众内心。这群最可爱的人,他们胸怀爱国心、笃行报国志,英勇无畏、流血牺牲,电视剧用“影像历史”将观众带回那个热血壮志洒满上甘岭的壮烈岁月。   剧中不仅拍上甘岭精神,还着重讲上甘岭智慧。无论是对“零敲牛皮糖”朴素易懂的战术表达,还是对“步炮协同”理论的巧妙理解及运用,抑或是“挖山筑城”的坑道工事以及敌军炮火封锁的规律呈现,剧中这些体现上甘岭智慧的设置和桥段,展现了我国志愿军战士在装备实力明显不对等的情况下所拥有的非凡智慧。   精神伟力、智慧谋略、家国情怀、信仰基石……剧作从多维解码,告诉今天的年轻人,在那场“气多钢少”对决“钢多气少”的正义之战里,值得被铭记的,不仅仅是志愿军血肉之躯的斗志。(记者 王彦)
2024年网易最短命的手游,只活了45天
网易 8 月份新出的手游《 天启行动 》,在上线 45 天后敲出了 GG 。满打满算,也就比另一位年度重量级选手《星鸣特攻》多活了33天。 可能有差友玩过这个手游,说实话,小发都没想到,这个游戏暴毙的速度,比我初恋结束的速度还要快。 朋友,不要悲伤,不要哭泣,不要为没有亲眼见证游戏的光速去世而惋惜。 世界上有那么多倒霉蛋,和他们相比,你就是幸运儿。 也不怪游戏宣布停运,按照网友的说法,到了宣布停运前几天,玩家们想要正常匹配成功都难。 好不容易匹配到几个玩家,进去一看都是 AI ,不是正在送人头,就是在送人头的路上。 或许用干瘪的话来形容稍显抽象,不如看一下《 天启行动 》在 App Store 的排名变化趋势。 游戏刚发售的时候,你以为是王道征途的开始,但其实这是它的巅峰。 此后,《 天启行动 》在各大榜单的排名俯冲向下。 直到 9 月 29 日,游戏推出了 1.2.1 版本,这也是它的第一个重大版本更新。全新游戏内容、游戏体验优化、福利大放送,让《天启行动 》人气迎来了短暂的提升。 大家都以为这游戏像是坐火箭一样逆转颓势的时候,库叉!仅仅一天时间之后,它又开始冲着地心猛踩油门,迫不及 die 去阎王爷家里串门了。 别说玩家了,可能网易自己也想不到,为啥耗费将近 4 年时间打磨出的游戏,就是支棱不起来。 要知道,就算不能说网易对它寄予厚望,可这个游戏本身,对网易来说还是很重要的。不信你看看它怎么形容《 天启行动 》的——网易首款英雄射击手游。 或许这么说你不太清楚它的游戏玩法,以及为什么小发说它对网易比较重要。 这么说吧,大家都知道去年《 无畏契约 》国服上线后,吸引了不少人玩。 在 wegame 的热度排行榜上,比它热度高的除了《 英雄联盟 》,就剩一个前阵子刚出的《 三角洲行动 》。 它在国外的热度更不用说,在直播平台 twitch 上,它妥妥排第二。 不过《 无畏契约 》这种 5V5 英雄射击类游戏虽然很火,但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国内, 5V5 英雄射击类手游还是一片蓝海。 小发知道有些差友可能提到手游,就要露出嫌弃的表情了。 但是对游戏厂商来说,有时候不搞手游就会吃大亏。 这道理做了《 无畏契约 》的拳头可太懂了,它当年没搞《 英雄联盟 》手游,结果一个《 王者荣耀 》出来,在国内赚麻了。 说回《 天启行动 》,游戏的玩法就像上边说的那样,是 5V5 英雄射击。 和国内那些喜欢搞生化、刀战等众多模式的射击游戏不同,《 天启行动 》聚焦于爆破模式。 同时游戏围绕异星文化,以先锋、侦察、战术、守卫、援护为分类设计了众多英雄,每个英雄有自己的三个技能。 技能和枪战的结合,就是这种玩法的精髓所在。 简单看看《 天启行动 》给出的玩法介绍,似乎挑不出啥毛病。 它钟情爆破模式不是啥问题,隔壁 CS 发展 20 多年了,现在就靠爆破玩法挑大梁,一堆人在沙二地图中门能蹲一天。 更别说猪厂也一改国产游戏最喜欢的 pay to win 模式,自称 “ 完全 0 数值, 100% 竞技 ” ,看着是挺良心的。 小发之所以掰扯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这口锅,轮不到5V5英雄射击游戏这个游戏玩法来背。 那么《 天启行动 》为啥就噶了呢? 原因很简单,这游戏看着好玩,但亲自上手,那就另当别论了。 大家也知道,前几天小发玩《 三角洲行动 》移动端的时候,就感觉按键太多,有时候操作不过来。 《 天启行动 》也有点类似的问题,玩家一边要专注于刚枪,另一边还要找准时机放技能,多少有点累。 于是,为了让游戏更适合移动端的操作逻辑,照顾大家的游戏体验,《 天启行动 》想到了一个 “ 好点子 ” 。 既然玩家觉得手机上操作不起来,那咱就加点辅助功能,让大家操作起来简单一点呗。 而这个游戏贴心加入的辅助功能,叫做辅助瞄准。 射击手游加辅助瞄准功能不是啥新鲜事,很多手游都这么干。但像《 天启行动 》这样的,小发是真的很少见。 敌人的头就像是一颗硕大的吸铁石,牢牢吸住你的准星,让你动弹不得。 有时候,你隔着烟雾或者墙壁,都能锁到敌人。 这辅助瞄准不是强不强那种,兄弟,这就是挂。不开辅助瞄准,那你就准备挨锤吧。 就算没有辅助瞄准这码事,游戏的平衡性也是灾难级别。 在手游明显小一圈的地图里,信息位这种提供战术支持的角色都显得有些尴尬,在《 天启行动 》里,玩家不需要辅助类技能,就两步路的距离,往前冲用辅助瞄准锁头就完事了。 玩多了你就会发现,什么战术都不顶用,脸滚屏幕一顿乱按,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游戏的短板不止这么几个,像是枪械平衡性、炸弹爆炸时间也存在一些问题。 于是到了 9 月 29 日,游戏进行了一波大更新,针对枪械操作、辅助瞄准、英雄平衡性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优化。 经过了一番调整,可能大家都觉得这游戏短板慢慢要补齐了,在这个类瓦手游少之又少的大环境下,这不得直接芜湖起飞。 结果你也知道了,玩家新鲜了一天,又跑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 天启行动 》,充其量可以说把几个短板,都提升到了及格线左右的水平。 可是现在的玩家,需要的不只是一个没啥缺点的平庸的游戏。 如果一个游戏没有足够的特色和卖点,它的结局大概率也是平平无奇,悄悄进入游戏市场,又悄悄死去。 这样的游戏太多太多,那些游戏榜上排行几十几百名,甚至是挤不到排行榜上的游戏就是这样的情况,而这,才是当下的常态。 于是《天启行动 》,最后只能带着 6.8 分的 taptap 评分遗憾退场。 你也别替它委屈,想往 5V5 英雄射击对战游戏里加点新点子,也不是没法实现,就看制作团队有没有开窍了。 前几天网上冲浪的时候,小发看到了一个叫做《 FragPunk 》的游戏正在进行 BETA 测试,它就做的不错。 说真的,在被《 星鸣特攻 》辣眼睛之后,这个英雄射击游戏真的让我洗了洗眼。 虽然《 FragPunk 》也有黑叔叔,但游戏的审美还是在线的。 游戏整体的美术风格十分明显,从官网和宣传片就能看出来十分明显的嘻哈酷潮风格。 特效、 UI 等地方,大量采用了霓虹配色,有种涂鸦艺术的美感。 另外在游戏玩法上,《 FragPunk 》把卡牌元素做成了核心机制之一。 对局时候抽张卡,直接改变你的战斗方式。 比如正面冲锋可以用刀弹开子弹、把霰弹枪弹药改成龙息弹,甚至是把丢在地上的枪变成一个固定炮台,看着就贼有意思。 看完《天启行动》再看《 FragPunk 》,你就感觉制作团队真要用心去设计,不是做不出有吸引力的好游戏。 真正吸引人的游戏,一眼就能让人记住,哪怕搜尽脑海,也难以找到替代品。 不过当小发打算搞个《 FragPunk 》测试资格玩玩的时候,结果您猜这么着?这游戏竟然锁国区啦。 本来我还挺生气,打算发个邮件问问咋回事,结果当我拉到网站最下边,却看到一个巨大的网易 logo 。。。 原来这游戏也是网易搞的,并且它在 8 月底就拿到了版号,中文名叫《 界外狂潮 》,还开启了公测预约,看样子网易是准备自己运营国区了。 emmm ,我也不知道怎么评价了,只能说不愧是猪厂,内部竞争还挺激烈。 但有一点不可否认,网易已经错过了 MOBA 游戏,不能再错过 5V5 英雄射击游戏了。这一次,小发感觉网易是真的想从腾讯嘴里抢块肉。 有些朋友可能知道,在 2022 年的时候,网易在海外上过一款叫做《 Hyper Front 》的手游,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网易第一款 5V5 多英雄技能射击手游。 不过《 Hyper Front 》被拳头诉讼其 “ 复制粘贴了《无畏契约》大部分内容 ” ,不久之后就宣布关服。据外媒报道,游戏关服大概率和拳头公司提出的诉讼有关。 而《界外狂潮》,将继承《 Hyper Front 》和《天启行动》的遗志,为网易把 5V5 英雄射击游戏这条路给走下去。 《 界外狂潮 》能否风靡全球,没人能下定论,现在的时代,已经不是精品游戏寥寥无几的卖方市场了。 这年头,翻车的大厂越来越多,谁知道自己是不是下一个呢。 不过对我们来说,这些并不重要。赶紧来点好玩的游戏吧,玩家已经没耐心听厂商们吹牛逼了。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