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怕华为存储增长太快?美国政客要希捷向华为断供硬盘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程茜 编辑 | 李水青 引语:孟晚舟刚复工,美国参议员又看华为不爽了? 智东西10月27日消息,近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发布报告称,美国主要的数据存储设备供应商希捷(Seagate)继续向华为公司出售硬盘驱动器,这违反了美国的出口规定。 2020年9月15日以来,美国商务部对华为的禁令正式生效,规定华为及其任何子公司所生产、购买或订购的零部件、组件或设备,不能使用美国软件和技术的产品制造或开发。但希捷认为,硬盘和固态硬盘都不是在美国制造的,并不受禁令限制。美国政客却大谈,只要用了美国开发的技术都要接受制裁。 希捷在1979年成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硬盘、磁盘和读写磁头制造商。它是华为的一大重要供应商,对华为增速达全球第一的存储业务起重要支持作用。同时,由于作为美国独家供货华为的硬盘商,及芯片全球缺货,希捷股票去年9月以来上涨近86%。 尚不清楚这份报告会对希捷及华为的交易产生什么影响。可以想象的是,如果美国真的缩紧限制,中美这两家企业来说将面临双输。 一、希捷出口华为,美国禁令被“挑衅”? 希捷和西部数据是世界上仅有的同时销售硬盘(HDD)和固态硬盘(SSD)的公司。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认为,虽然硬盘和固态硬盘都不是在美国制造的,但它们使用的是美国开发的技术。因此,这些公司可能需要获得许可证才能将这些产品出售给华为。 美国参议院商业、科学和运输委员会的报告指出,希捷无视美国对向华为的出口限制禁令,向其运送半导体组件,在报告中特别表示半导体组件“可能包括硬盘驱动器”。该报告命令希捷停止向华为发货,并敦促美国商务部“优先”对希捷执行制裁。 去年,在没有提供实质证据的情况下,特朗普政府声称,华为产品可能被用来监视美国人,并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因此,美国切断了华为获得在美计算机芯片等产品的渠道。华为一再否认这些指控,并表示美国的该项限制是不合理的。 美国商务部去年对华为实施了全面的出口限制,禁止任何供应商未经许可向其运输使用美国技术制造的产品。 今年早些时候,美国国会共和党人已经就华为问题公开抨击了希捷,称其向华为运送产品已经打破了出口限制。美国共和党资深参议员罗杰·威克 (Roger Wicker) 也表示,2020年美国商务部颁布一项法规旨在“收紧华为采购特定美国技术或软件直接产品的政策,例如硬盘驱动器”。 上述报告指出,希捷在8月规则生效后继续向华为运送产品,并且在此期间获得利润。“自该禁令生效以来,希捷的股票上涨了近86%。”报告指出,“最初的下降始于2020年10月左右,也就是生效日期后不久,而此后希捷成为华为唯一的美国硬盘驱动器供应商,继续向其发货。” 然而,该报告也承认其股价上涨也可能与芯片短缺相关。 此外,报告显示,在禁令生效后,华为每年价值8亿美元的硬盘驱动采购量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希捷。 在给外媒The Verge的一份声明中,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表示:“我们将致力于全面调查所有的违规指控,包括与华为和中国有关的指控。” “执法行动通常可以在调查结束时公开。”一位发言人谈到该机构的下一步行动时说,“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将在调查结束时向国会办公室通报情况,并期待与国会就我们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继续对话。” 二、希捷认为硬盘驱动器不在禁令之列 希捷在2020年曾经表示,它认为自己的产品业务不在美国该项禁令覆盖范围内,因此自己的硬盘出口华为不需要许可证。此外,希捷还表示,美国对华为的制裁不应扰乱其出货量。 希捷首席财务官吉安卢卡·罗马诺 (Gianluca Romano) 说:“在继续向华为或中国的任何其他客户发货方面,我认为我们没有任何特别的限制,所以我们不需要拥有特定的许可证。” 当时,罗马诺先生拒绝透露公司收入中有多少份额来自华为,但他表示该份额不到10%。 威克还调查了美国其他公司对上述规定的态度,以及目前是否在申请该类。其中,西部数据在给路透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为了遵守商务部发布的新规定,我们已经在2020年9月中旬停止向华为发货,并且同时申请了向华为发货的许可证,但申请仍在等待中。” 希捷官方还表示:“该公司遵守适用于其业务和运营的所有法律,包括出口管制法规。” 美国参议院民主人士称,该公司并未申请向华为销售产品的许可。虽然官方表示已停止向华为运送硬盘,却没有具体说明何时停止运送。
联合国官员喊话马斯克捐款:他2%的个人财富,能挽救全球4200万人的生命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他2%的财产就能解决全球饥荒!”近日,联合国高级官员向个人企业家发出“求富济贫”的声音,呼吁特斯拉创始人、全球首富埃隆·马斯克等亿万富豪“救救饥民”。受新冠疫情与气候变化影响,世界多地面临严峻的粮食危机。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报道称,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署长戴维·比斯利26日参加CNN访谈节目,并对粮食危机问题发表看法。他表示,在新冠疫情及气候变化等多重危机的共同作用下,世界很多国家都会“被饥荒找上门”,而人道救援组织对此深感“有心无力”。比斯利直言:“我不知道去哪里搞这么多粮食。我们现在面临燃料和资金短缺,发不出工资、也没法调动运粮车。” 比斯利呼吁马斯克这样的超级富豪能站出来提供“一次性援助”。他表示:“只要60亿美元左右就能挽救全球4200万人的生命……如得不到协助,他们就会死。”CNN称,马斯克的净资产约为2890亿美元,60亿美元仅为其个人财富的2%;比斯利也表示,60亿美元只是马斯克上周“单日财富增长数字”而已。他还称,如有必要他可以安排一场行程,带亿万富豪到贫困地区看看当地的真实情况。 根据WFP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阿富汗目前约2280万人——相当于该国半数人口,正面临一场严峻的粮食危机,受影响人口包括320万不到5岁的幼童;在埃塞俄比亚饱受战乱的提格雷地区,约520万人急需食物救济。此外,受干旱影响,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及尼加拉瓜等中美洲国家的民众被迫踏上一条充满艰险的赴美之旅。美国政府近期公开承认,气候变化与中美洲的移民潮存在直接关联,且移民队伍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张。据联合国之前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2020年的世界饥饿问题已经达到15年以来最高水平。 本月19日,比斯利就在推特向马斯克“喊话”,一方面恭喜他夺得世界首富,另一方面呼吁他捐款。推文称:“为庆祝你的胜利,我方现为你提供一个毕生难求的机会——用66亿美元拯救4200万人。这项邀请很快会过期,毕竟人命关天。”(刘皓然)
这16省份,养老金上调
科普,我们是认真的!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养老金和工资都有好消息。 16个省份城乡居民养老金上涨 10月27日,人社部在2021年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透露,16个省份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省级基础养老金,超过去年。 此项调整惠及上海、北京、西藏、浙江、江苏、广西、内蒙古、宁夏、新疆(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江西、甘肃、吉林、山东、湖北、安徽、海南等地的7209万城乡老人。 其中,上海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1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200元,提高了100元,为全国最高。 其次是北京, 2021年1月1日起新增领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人员,基础养老金标准为每人每月850元。 工资条。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18个地区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不只是养老金,最低工资也上涨了。人社部透露,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等18个地区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通过梳理发现,相比2020年多数省份暂停上调最低工资,2021年可谓是最低工资标准上调的大年。 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480元调整到2590元,增加110元,高居全国第一位。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由不低于2200元调整到不低于2320元,增加了120元。 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将加强企业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继续做好技能人才薪酬分配指引、企业薪酬调查和制造业人工成本监测工作。 1.1万亿元养老金到账投资 人社部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10.21亿人、2.26亿人、2.79亿人。 1-9月,基金总收入4.78万亿元,总支出4.57万亿元,累计结余6.53万亿元,基金运行总体平稳。 截至9月底,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规模1.25万亿元,到账金额1.1万亿元。 个人养老金制度要来了! 值得关注的是,备受关注的个人养老金制度有了最新消息。人社部表示,下一步制定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研究出台配套政策。 根据媒体报道,人社部养老保险司司长聂明隽近日在2021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建立有税收等政策支持的个人养老金制度,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提供个人积累养老金的制度选择。个人养老金拟采取个人账户制。 据介绍,在投资产品的选择上,将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银行理财、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等都作为个人养老金的产品,以利于参加人根据不同的偏好自主选择,也为市场充分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环境。 福 利 活 动 “中科云选” 又来给大家免费赠送小福利啦 关注 “中科云选” 服务号 参与留言点赞活动 就有机会免费获得 精美图书一本 精选留言名额只有100名 先到先得 活动时间: 10月22日18:00—28日24:00 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 每周还有更多精彩福利 敬请持续关注 …… 来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 本文有科普中国水印的图片均来自版权图库,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支持我们请分享 评论 点赞 在看☟☟☟ 公众号ID:kepu_china 科普,我们是专业的! 中国科协官方微信 国家科普门户平台 长按识别左侧二维码,关注我们
全是干货!90岁台积电创始人1.5小时演讲,讲透60年创业和管理心得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编译 | 高歌 编辑 | Panken 芯东西10月28日消息,本周二,在中国台湾玉山科技协会20周年庆祝大会暨论坛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发表了主题为《经营人的学习与成长》的90分钟演讲。 张忠谋1931年出生,1958年进入美国模拟IC巨头德州仪器任职,曾是德州仪器的第三号人物,仅次于董事长和总裁;1987年创建了台积电,由此开创晶圆代工这一新的商业模式。 在此次演讲中,张忠谋分别分享了20岁读书、33岁-52岁在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TI)、53岁-54岁在通用仪器(General Instrument)和54-87岁创建台积电的四段学习、职业经历,分别论述了经营管理人员需要学习、具备的能力。 通常一个CEO的工资是工程师的50倍不止,因为CEO会对公司的经营的影响比工程师更大。因此其需要具备技术、分清商品和客制品概念、行销、市场学、会计、订价、有说服力的简报、聆听、包容、领导等多种能力。 张忠谋也首次分享了自己在台积电的唯一一份手写战略计划,此前这份战略被视作台积电公司机密,覆盖了从客户信任到订价策略等多个方面,近距离解析了台积电创办初期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问答环节,张忠谋针对当前的全球半导体供应链情况,也直言不讳地说道,当前全球重要公司的发展和壮大都是因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趋势,而在保护主义思想下的美国,其重建芯片供应链的努力即使花费数千亿美元也会不完备(incomplete)。 以下是张忠谋演讲的全文实录: 今天我要讲的,是我的60年的学习与成长的经验,我们就第一个。 这个就把最左边我的年龄,我学习时候的年龄;机会,为什么会有机会学习;那个时候员工,在我下面的员工人数,以及学习与运用,学什么东西,运用什么东西。 一、50股IBM股票启发张忠谋金融知识,了解大公司运作 有一个前奏,我20岁的时候,我大学的时候,MIT是一个,假如你看过我的自传,你就知道MIT是一个非常枯燥无味的学校。 在那个时候,我的父亲送给我,我不记得是多少股了IBM,我是写50股,大概是50股左右吧。因为那个时候我记得IBM的股价也已经蛮高了,好像已经差不多100块美金左右了,所以50 shares(股)是一个蛮大的礼物。 那这个学习到什么了?有了这50股IBM,我就一有机会就去看股价,IBM的股价。后来几十年以后,我听台湾有一位财政事务主管负责人说:大家要手上有股票,心中无股价。我很尊敬这位财政事务主管负责人,王建煊。我很尊敬他,但是我那时候想,他大概从来没有过股票。 因为我一有股票之后,自己不订Wall Street Journal(华尔街日报),就常到图书馆,那个时候根本没有网络了,要看股票的行情只能够看报纸。到图书馆去看报纸,不但Wall Street Journal,任何的报纸那个时候都有股价的。那当然还有就是IBM寄给我每个quarter(季度)的report(报告),那每年也会寄一份所有的股东。那个时候股东比较少,公司(IBM)还会给寄quarter report(季度报告)和annual report(年度报告)小股东,现在就根本没有了。 我也看report,也知道了一点大公司,IBM是很大的公司是怎么做的。我也学会了P/E(市盈率)、P/B(市净率)这些东西。因为我想了解股价吗,这是20岁。 二、黄金时间效力于TI,30岁让对手绝望 我是24岁开始工作,头一个工作,虽然是我很努力,但是那个公司,(我)头一个工作就是半导体,公司得名字叫Sylvania(Sylvania Electric Products Inc.)。Sylvania其实是一家相当有规模的公司,可是半导体对它来说是一个新的事业,而且是不是那么成功的事业,一开始就不太成功。 我是一开始就在它那边,做了3年,从24岁做到27岁,不太好。可是,在那三年我就注意,远在Texas(美国得克萨斯州),Texas Instruments(德州仪器)是非常好,做得非常好,那个时候在波士顿,在IV leak College毕业的,在已经住了9年,要去德克萨斯,是并不常见,很少见很少见的。 那个时候德克萨斯,你们看过一个电影叫Giant(《巨人传》)吗?Giant那个电影很流行,讲德克萨斯,你们现在可以找找看。当然,它是讲1940年代的德克萨斯,我去的时候已经是1958年了,可是跟那个电影里面的德克萨斯很相像,牛仔乡。 1、TI第一个华裔,在斯坦福激发真正的学习兴趣 我是第一个TI,第一个华裔,第二个要好几年以后才来。不过,我在TI倒是蛮顺利的。去的时候是27岁,一开始就立了相当大的功。那他们看我好像是蛮有前途的,蛮有希望的,就送我到斯坦福大学去念博士。 我是在MIT这个枯燥无味的学校没有得到博士,是到了TI之后,已经30岁了,才被TI送到斯坦福去念博士。这次是很顺利,念博士非常顺利。斯坦福是比MIT要有趣一点,我投一个学校是哈佛,哈佛没有那么有趣,它是给我了真正的education(教育);MIT是给我了谋生的一个本领;斯坦福是我真正有兴趣去学习的一个学校。 (我在)斯坦福是两年半就拿到这个博士,就回到这个TI。他们送我去的时候签了一个协议,我要毕业就是拿到博士学位以后,要在TI那边工作至少5年。所以我回去,总共在TI 25年了。 2、认清台积电立身根本,以客户为根本 而且我一回去,从斯坦福一回去,那个是33岁。一回去啊就把我升作一个business unit(事业部)的head(负责人)。TI是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按事业部划分)。这个是大家先要认清楚的,你的公司是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还是organized by function(按功能划分)。其实如果一个公司是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那么一个business units是很好训练general manager(总经理)的地方。 可是并不是每一个公司都能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的,台积电就不能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台积电我曾经在1996年,我是董事长,总经理是一位外国人,名字叫down Rocks。他做总经理已经做了5/6年了,那个时候1996年的时候,他做总经理已经做了5/6年了。他有一点做得很累了,他跟我说,要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 我说不行啊,我们这个技术总是在进步的,假如你是以技术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s,某某技术是这个business units,某某技术是另一个business units。那有的customer(客户)是各个技术都用的,它就要跟不同的单位来商量,那不好。而且比较advance(先进)的技术,business unit过了两年它的这个business就不是那么先进了。假如是你把新的都给他了的话,落后的慢慢就缩小了,这个是不行的。 那好的,我们的总经理跟我争,我就去说:“我们找McKinsey(麦肯锡)。”这是我第二次用consulting。事实上,麦肯锡是支持了我的想法,可是它倒找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麦肯锡说:“你们的customer对你们不是那么好诶。”这个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是我以前不是很知道的,这是1996年,后来我就想把它改进。 这个其实是我后来的一个故事,现在就讲到这,先回到TI,做business unit head。 3、CEO应当保持技术钻研,2015年结识帕特·基辛格 那开始的时候,我是做过好几个business unit head,最后的business unit就是全球半导体,那是有4万左右的员工,开始的时候business unit的员工只有3000个,然后后来是4万,(我)从33岁做到52岁,我的黄金时代都给了TI,但是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好,学到了什么东西,技术。当然我是技术出身的,但是我发现这个虽然是技术出身,你要keep up with(继续精进)技术,这个很重要。而且我可以说,在科技事业里头,还是当CEO,(恐怕)最好的还是技术出身。但是现在这个英特尔忽然发现了,至少英特尔现在的CEO忽然发现了,他最近就在说,因为最近英特尔股价又不好了,他就说分析师又把它run down了,他才做了半年多而已,今年2月才做。他是一个技术人,他没有念过大学哦,但他是一个技术人。 那他想前几个CEO以前的几个,他们连技术人都不是哦,那它公司怎么会做的好,这是他最近讲的。当然他这句话我觉得讲得有点太偏了点,我是每一个英特尔的CEO都认识,包括这个家伙。 在5年以前…我说“这个家伙”有点不客气,可是他对TSMC现在也不客气,我现在不过是以其人之道…对吧。好,这个家伙,现在是2021年,2015年,他那个时候不在英特尔,他来看我,他认为台积电发展的很好。当然,他那个时候是在另一个公司,叫VMware。 那么,他来看我之前,他先写一封信给我,说要到台湾来看我。他说他以前在英特尔做了30年,从18岁做到48岁,离开英特尔,现在在VMware,要来看我。好那我接见他,我先问他,VMware是什么样的公司,因为我真的不知道。那他就在15分钟之内告诉我,解释给我听VMware什么公司。解释的很好,那我就知道这个家伙是个人才哦。 这就是“有说服力的简报”,其实有说服力的简报,有一个track(花招)。这个track就是你自己要相信在简报什么东西,其实我现在有点si-track。我头一次演讲,在TI的时候,30几岁,头一次有人请我演讲。我就很焦虑,从来没有经验,这个是一个演讲,不是一个paper。 Paper我到是20多岁就开始讲paper了,那我就请教我在TI的boss。那么我应该怎么讲呢,而且什么题目?他就直接给我一个advice(建议):“talk something you know!(说一些你知道的)” 所以到现在为止,我always talk about something I know(经常讲我知道的)。所以说是刚刚我给他(会议主持)两个选择,一个是半导体,一个是我自己学习的电子,这两个我都知道。 Alright,anyway(无论如何),哦对,刚刚讲到英特尔的Head。当然这个话(他们连技术人都不是哦,那它公司怎么会做的好)比较偏激一点,可是basicly(基本算)我同意他。 所以我刚才讲,技术是蛮重要的,而且一个科技事业,看起来还是经营的CEO恐怕还是那个技术出身的比较好。假如不是的话,也要keep up,即使是的话也要keep up,因为这个技术是一直在进步的。 4、商品、市场、会计、定价、聆听、包容是基础 好,那商品与客制品,这个先要搞清楚,你在制造的,你在生产的,到底是商品。商品的定义是什么,Michael E.Porter是我的朋友,也是哈佛的一个教授,他就说,只要两家公司做相似的东西,就是commodity(商品)。 More than one competitor(不止一个竞争对手),一个competitor就够你应付的了,只要两家公司制造同一个相似的,非常相似的东西,就是commodity。那客制品就是只有你一家。你要搞清楚,是你在做什么。如果你想多点客制品,那就是策略问题了,就是(PPT)最下面的策略问题。 那行销,非常重要。尤其是一些技术出身的人像我,可是我一做这个business unit head,我就把行销当作special。看customers,你加入说是(做)商品的话,你看customers没什么用,客制品必须看customers,有用。而且你非要常常去看customers。 市场及市场学,你必须要知道整个市场的变化。会计,下一个就是订价,因为订价非常重要,CEO通常是比普通的engineer(工程师)要赚50倍,一个CEO的income(收入)比一个engineer要高50倍,may be even more(甚至会更多)。 假如是CEO跟technician operator比,现在差距已经400倍了。跟engineer比,大概50倍。So why should he take 50 times income(所以为什么他能挣50倍的钱)?所以,我就告诉他,因为profit,公司的profit是price、minus、cost,你要有的时候要1000个工程师才能减1% cost,可是CEO是你有定价的权利,可以把price订高1%,就抵1000个工程师降低1% cost量的作用。 当然,定价并不是那么容易,假如是你买的是commodity,你根本想都别想。It’s not up to you(决定权并不在你的手中),it’s up to Competitor,it’s up to market(这是由竞争者和市场决定的)。 但是客制品有一点room(空间),有一点room,也不是很大room,可是有一点room。其实商品也有一点room,可是客制品的room更大。Room在哪里,是市场跟客户、行销啦(决定的),非常重要。 刚刚讲了下有说服力的简报,聆听很basic。聆听,我相信我比一般人是学的多,在听一个人的话,我比一般人了解的多。为什么?因为我总是在看那个人说话,我从来不take notes(记笔记)的,take notes我觉得是非常没用的一个事情,我只有假如是,要做一个什么事情,那个人讲了什么话我自己要做什么事情,那我怕会议完了以后忘了,就写两个字,顶多了。 我不take notes那我做什么呢?我看这个人,更重要的是我想。他讲了几个字,我就马上想他为什么讲这几个字,他的动机是什么,what is leading up to?它的动机是什么,他为什么要讲这个话,他要我做什么? 你只要不take notes,真正注意聆听,真的注意listen,你就有时间有精力去想了。而且你看他的肢体语言,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肢体语言都透露什么东西,我希望我现在透露的是我的热情。 包容,很重要,我刚到台湾的时候,我当然没有带任何人来,其实我从来不带人的。在TI,好几个business unites,我也没有带人从一个我主管的business unite到一个新的business unite,没有。只有一个,秘书,秘书老是带过去。 我到台湾,就有一个TI的比我低好几级的华裔的同事,他就到台湾来看我,那个时候我已经在“工研院”也好“TSMC”也好,你这个没有班底,你不行的,你做事不行的。其实我正觉得相反,你有班底,带来带去几个小圈子,不要把自己局限在一个小圈子里。包容,再建一个圈子嘛。 5、策略和商业模式更加重要,在TI让对手绝望 领导,我是不想多讲,因为这个person style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领导人定义,什么是领导人。领导定义其实就是有两个,一个是你要有人跟你。温斯顿·丘吉尔,我看见英国二次战争(领导人),温斯顿·丘吉尔曾讲过,Winston lead the world but the world does not follow the Winston(丘吉尔领导世界,但是世界跟随他自己)。那他这是很幽默的话,但是也凸显了领导人的定义之一。领导人两个要素,第一要有人follow(跟随),第二你要知道从哪一个方向走。这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人定义,这是任何一个领导人的定义。 因为你要是不知道哪一个方向走,老实说一开始支持你follow你的人也慢慢地不会follow你了。 那当然,好的领导人既有人跟他,又知道对的方向。对的方向,事先是不知道的什么是对的方向,事后才知道。事后才知道,啊这个家伙是好的领导人。 策略,我特别用红字,因为我觉得别的都是非常basic的,策略比较高一层。 这个是我在TI时候用的策略,这个是日期是1974年2月,几乎50年以前,《TI to Continue Cutting Prices on TTL:Chang(张忠谋带领下的德州仪器继续降低TTL价格)》,这个是我的策略,凶哈哈的样子。 为什么这个是我的策略?事实上,这个策略非常成功,为什么是Continue Cutting Prices on TTL(Transistor-Transistor-Logic,晶体管-晶体管逻辑电路 )?TTL at the time was a commodity and a very popular commodity(TTL继续降价?当时TTL是一种商品,非常受欢迎)。TI那个时候有very large market share,almost 50%。但是我们还是有很多竞争者,但是我们有一个learning curve advantage(学习曲线的优势),这个是一个术语。其实是我在那个时候很多、很多策略的基本,learning curve in the 60%、70%甚至80%。我刚刚碰见一位,他说在GE(通用电气公司)做了20年,到台湾来。 杰克·维尔茨,从1982做GE的CEO一直做到2002年。它是learning curve的believer,他对他手下,GE有很多business unit,他对他手下的说,一定要在5年当中变成你这个行业中的No.1和No.2。假如你不变成你这个行业的No.1和No.2,we stop你的business。 这个是learning curve的一个结论,最近我是用learning curve来top ress。大家好好的gross margin已经不高了,你要知道那个时候在TI 40% gross margin不高,在那个时候半导体的毛利率得是50%以上,那只是basic,没有50%就是basic。 因为要很多钱来做R&D(研发),而且你的asset相当intensitive,所以即使(毛利率)50%,你的ROIC(资本回报率)并不是高,这种都是counting(计算)你就看得出来。 Anyway,已经不高了40%,我还要干嘛,cut price(降价),我的策略就是我要你们绝望。因为TI已经就是最低的cost,我们只赚40%,你赚20%。我们现在又继续cut(削减价格),我们还有learning curve的优势,(竞争对手)没有希望的,还是停止好了。 就像杰克·维尔茨后来讲了,还是停止好了,get out our business好了。那个时候,但是他们可以停止TTL,他们可以做另一个技术MOS。这个是英特尔做得,一开始的时候,它又做TTL,又做MOS。做了几年,我在TI,它做TTL绝望了,就专心去做MOS,做得很成功哦。 成功了50年,现在英特尔新的CEO说,台积电因为它有learning curve advantage,所以他做的比我们好了,所以我们也要做foundry。So you know clothes,这些都是一套理论。 三、台积电以用户为主,揭秘唯一手写策略 1、General Instrument一家想把自己卖掉的公司 好,我现在讲完了这个(在TI的职业生涯),我现在已经53岁,53岁-54岁到General Instrument(通用仪器)做President。General Instrument(员工人数)有两万,也许多一些,两万几千人。 学习什么东西,学习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和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它的business,它recruit(雇佣)我之前没有跟我讲,所以没有了解哦。我贸贸然就进去,当President和COO。进去以后就发现,它的strategy(策略)就是买小公司,完了dress up(打包)再卖出去。 What do you think that is?That’s what Private Equity is(你认为这是什么,这就是私募股权投资)。它最大的野心是把他自己都卖掉,它雇我就是因为想要实现它最大的野心。可是我那个时候刚刚离开TI,TI是完全是build the company ground up(建立公司的基础)跟它完全不一样。 所以我一年以后就离开了,其实我暂时找不到successor(继任者),但是几年以后找到了。我的successor必须是somebody know and agree its strategy(某个知道并且完全同意这一策略的人)。And my successor was,he was the man who is the most ruthless man in Washington。His name is Donald Henry Rumsfeld,(Donald Henry Rumsfeld在几年后接任了这一职位,是张忠谋认为在美国华盛顿最无情的人),在小布什任下作国防部长,大概是2001年-年我觉得是2004(实际其国防部长任期为2001年-2006年),伊拉克战争,打得不太好,我认为基本是被布什解雇了。但是他在General Instrument成功了。 Anyway,在这一年的时间我学到了Private Equity和Venture Capital。 2、确立台积电以客户为主,最崇拜的商业模式是星巴克 好,现在我54岁了,然后(创办)台积电。 员工一开始的时候是120个人,我退休的时候大概5万个人左右。那个时候我已经不需要学basics刚刚我跟你讲的,all the basics I already had。I apply them in 台积电。 更重要的商业模式跟策略,我刚刚讲,策略is a least higher。在金字塔中,basics在基层,策略比较高,商业模式更高。不过,商业模式是很少有机会,因为you have to be the founder,you know?To innovate a business model(因为你必须成为创建者,创新一个商业模式)。或者of course,you can invent a new business from a old business(或者你可以从旧的商业模式中进行创新),这也可以啊。好,商业模式跟策略。 Anyway,商业模式,这个应该是台积电最重要的innovation(创新),很多人都不知道,尤其是台积电的头120人都是从台湾工研院电子所”来的。他们说,这个都是半导体吗,都是IC吗。开始的时候,你说你是不同的商业模式,不过也就是IC嘛,我们就做IC嘛。这有什么不同的,我们就是在做IC嘛。 但是,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台积电的商业模式以客户是谁为定,不是产品是什么。那台积电的客户就是半导体公司哦,假如我们又是作另外一个半导体公司,那我们的客户应该是计算机公司等等,而不会是半导体公司。 现在台积电呢,客户是半导体公司,make difference(有所不同)。那我们的商业模式是半导体制造服务,那客户是别的半导体公司。那这个,其实我在90年代,刚刚到台湾的时候,1985年,那个时候还没有Internet,那个时候只是,我的最尊敬的、最崇拜的商业模式就是星巴克。星巴克你说也就是一个咖啡馆,但是you are not more wrong(那你就错了)。它把一杯咖啡从3毛4毛钱,涨到2块5。它的business model,他的客户并不是普通喝一杯3毛4毛钱(以美元计算)咖啡就走路的人,它的客户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you know that?我非常佩服它。 后来,Internet出来了,谷歌、Facebook,谷歌它就很有用,我们大家就都用这个东西,(但)我们不是它的客户哦,我们不给他钱,我们是它的工具。它从用户得到information(信息),它可以作别人的生意,做广告的生意。(事实上)business model这个名词是90年代以后才出来的,以前是没有的。 台积电定了这个商业模式后,要有一个strategy,这个是我30几年,在台积电唯一手写的strategy。这个是1998年,现在已经20几年了,所以我现在可以把这个公开,那个时候是公司机密。Measurements(衡量标准)有很多啦,这个是一个abstract(概要),我把这个relevant(相关的)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台积电Measurements,regular independently-conducted customer surveys(定期独立进行客户调查)。Customer第一哦,regular之前我们好像是25万转门找了一个customer surveys的公司调查,它是第三者,不代表我们,跑去看我们的customer。 第二,Direct customer feedback and satisfactory handing of customer problems(直接的客户反馈和满意的客户问题处理);第三,Financial performance(财务表现);第四,Share price(股价);第五,Market share(市场份额);第六,Financial & mass media reports(财经及大众媒体报道)。 这就是台积电的Measurements,成功不成功就看这个strategy。 3、台积电策略衡量尺度:Satisfying Customer Needs(满足客户需求) What does the customer need? The following is a list that should cover the cast majority of needs, but each customer’s priority is often different(客户需要什么?下面的列表应该涵盖大多数需求,但每个客户的优先级往往是不同的): (1)Technology that allows the customer to out compete, or at least be competitive with, his competitors(使客户在竞争中胜出,或至少与其竞争对手有竞争力的技术). (2)Flexibility in TSMC’s ability to respond to demand(台积电应对需求能力的灵活性). (3)Low price(低价格). (4)Short cycle time from tapeout to finished production wafers(从成品到成品的周期短). (5)Quality & reliability(质量和可靠性). (6)Design services to help customer to outcompete, or at least be competitive with, his competitors(设计服务,帮助客户胜过竞争对手,或至少与竞争对手竞争). (7)Seamless communications with TSMC(与台积电的无缝沟通). (8)Turn-key services(交钥匙服务). (9)Protection of customer’s proprietary information(保护客户专有信息). (10)Instant efforts and solution of any problems that may crop up(立即努力解决任何可能出现的问题). (11)Partnership attitude and behavior on TSMC’s part(台积电的合作态度和行为). 这些没什么新的,新的在后面一张。 好,TSMC’s strategy is to be clearly superior to competitors in all above except(3),in order to earn a premium on(3)。(台积电的策略是在除低价以外的所有方面都明显优于竞争对手,以赚取溢价) Do You remember what(3)is?Low price。We want a premium on Low price,we want to have the higher price。(你知道3是什么吗,是低价,我们希望获取更高的价格) Our pricing strategy is to obtain a premium,but not lose the business(我们的订价策略是获得溢价,但不想失去业务)。 第二,To execute this strategy successfully, it’s essential to have an excellent relationship with the customer. The benchmark of that relationship is to have the “first and last look” with the customer(成功执行这个策略,要有一个良好的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基准是是否与客户有“first and last look”). 有多少人了解“first and last look”是什么请举手,我不会去解释给你你们听,如果你还不知道,现在知道这个太晚了。(这里first and last look应当为台积电应拥有“优先看价权”和“最终看价权”即优先进行谈判协商和具有最后一次谈判协商的权利,需要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才可拥有) We can be flexible in pricing with one-time-only ”buffer” deals, but to be loyal to other customers, when a one-time “buffer” deal is offered to one customer, similar deals should be offered to his direct competitors in the same field.(我们可以用一次性的“缓冲”交易灵活定价,但为了对其他客户忠诚,当一次性的“缓冲”交易提供给一个客户时,应该向他在同一领域的直接竞争对手提供类似的交易。) 这个是how you earn customer trust(如何赢得客户的信任)。好,再下一个,还有Organizing To Be a Marketing & Service-Centered Company(成为一个以营销和服务为中心的公司)。 这个Every employee is a sales person for the company, He (she) of course is a professional engineer, accountant, supervisor , etc., but he (she) is at the same time a sales person for the company.(每个员工都是公司的销售人员,他(她)当然是专业工程师、会计、主管等,但他(她)同时也是公司的销售人员)这个是Organization的一个必要。 Upper-level managers (j.g. 38 and higher) must be good businessmen in addition to being good salesmen and good professionals. If they are not, they should train themselves or be trained to be.(上层管理人员(约38岁或以上)除了是优秀的销售人员和专业人士外,还必须是优秀的商人。如果他们不是,他们应该训练自己或被训练成这样。) Now我想大概是一千个人左右,一共五六万,一千个人要must be good businessmen in addition to being good salesmen and good professionals(除了是优秀的推销员和专业人士外,还必须是优秀的商人)。 A world-class corporate marketing department must be established.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this department are broader than conventional and are listed as follows(必须建立一个世界级的企业营销部门。这个部门的职责比传统的更广泛)。 这个我就不讲了,时间到。在下一个,最后一个。 Desired Quantitative Results(期望的量化结果)。记住,这是1998年,remember this is 1998. (1) Sustainable return on equity (ROE) of higher than 20%(可持续的股本回报率高于20%). (2) Being the largest silicon foundry in the world, with a revenue lead over the next largest foundry of at least 2 to 1(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代工厂商,与第二大代工厂商的收入比例至少是2:1). (3) Revenue of US$10B before the year 2010(2010年的收入为100亿美元). Actually, 2013 revenue is 13 billion dollars. So it’s a very successfully strategy, and a very successfully business model. The only person unsatisfied is my wife.(实际上,2013年的收入是130亿美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也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业模式。唯一不满意的人是我的妻子) OK, that’s end, thank you very much.(好了,就到这里,非常感谢) 四、台积电初期主打欧美市场,美国重构供应链努力不可能成功 接下来,张忠谋问答了现场主持人、观众和网友的问题。 主持人:刚才您一直谈到说business model很重要。当时您又说,要有机会去选择或决定business model,很幸运地角色它是一个foundry。那我是想请教您从“工研院“出来,您是基于什么样的考量,选择要做纯晶圆代工服务的角色,因为要做半导体公司可以选择的角色很多? 张忠谋:事实上是,那个时候我还在工研院,我在工研院和创办台积电几乎是同时的。因为我到工研院作院长,两个礼拜以后就李国鼎招进去,要我创办台积电。其实那个时候,IC项目已经做了十年了,也是蛮大的经费,那时候给我的任务就是要something out of it(脱离出来),不能总是作research,R&D project,在一个财团法人里做下去。 那我就看,project就一千多人,很多都是operator,他们其实也在做生意,做watch chips(手表芯片),又是与民争利啊。所以不是一个很好的situation(情况)。我的任务是get something good(让一些事情变好),而且是不要与民争利,不要在工研院里面。 那我就看它的强处跟他的弱处,那他唯一的强处是良率很好,晶圆制造。Design(设计)也不行,分销也不行。假如说是有国际(市场)也没有,只是做做本地的手表芯片。 那我那个时候已经在半导体行业做了几十年事了,我就知道只有一个长处,就是制造的良率。那要变成什么样的business?就是一个foundry。其实那个时候foundry已经很多人都在做了,但是都是part time(兼职),不dedicate(致力于这一领域)。 我的创新就是把它成为一个dedicate的、专注、只做foundry的,那这个就是一个崭新的business model,唯一的问题是market在什么地方,谁是你的客户。因为半导体公司大多有自己的制造(业务)。Strategy就是要找客户喽,要以服务导向的strategy,这个就是我写的,而且是要在欧美找市场,那个时候欧美是大市场,中国市场还早呢,这时才1985年。 所以,总经理我觉得我是非常适合做总经理,但那个时候我还是工研院院长,很努力的要想改革工研院。那个后来没成功,可是办台积电的时候我不知道不会成功,因为我以为工研院是我手上的棉,可以把它做成我要的东西。可是工研院拒绝被我塑造,到现在都还被我拒绝,到现在没有人要改造它了,它活得很好,用政府的经费。现在它就是做以前一直做的,我是想要改造它做一个为台湾工业做研究的一个东西,但是that don’t want to do it(工研院不想这样做),and even the boss (甚至其领导)也不认为工研院要为台湾工业做研究,但是我当时认为这是我的任务,最后失败了。 台积电我是想要打开欧美市场,所以找了美国总经理,我们头三个总经理都是美国的。有一个就是杰克维尔茨叫他去做No.1和No.2做不成功,相当于杰克维尔茨叫他去爬喜马拉雅山嘛。May be No.15 in the world semiconductor company list(可能是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前十五名)。那杰克维尔茨叫他做第一、第二或get out,那他就get out了,就到台积电来做总经理了。但是杰克维尔茨退休后告诉我,he feel very sorry to lose(很遗憾失去了这位员工)。 主持人:那在台积电初期,是不是客户都是因为您的面子来的,因为那时候不知道台积电是个什么企业,看张忠谋在这里我下一点订单。 张忠谋:你不要有illusion(错觉),不要有任何的illusion。没有任何一个生意是靠面子来的。NoNoNo,没有任何面子可靠。So wrong,So wrong。 现场观众:您今天一方面讲到了strategy和business model,另一方面我看报纸您所提到了全世界大家包括英特尔在内都在疯狂地扩充产能,很dangerous。您看到了全球半导体产能的大扩充,觉得非常危险。 张忠谋:我没有讲非常危险啊。 现场观众:好,那可能是我看错了,因为您提到了原来是自由贸易,现在是保护主义。那么站在商业模式和策略的角度上,当自由贸易没有或降低的时候,我们要怎么调整我们的策略。那我看到台积电最近也有到美国亚利桑那州建厂,上周也有到日本宣布去设厂的计划,也有可能到德国设厂的计划。那么从策略上面,当以往的分工没有,都开始竞争的时候,是不是意味着策略上面或者商业模式上面也要做一些调整。 张忠谋:第一,我先把以前讲的话澄清一下,我的意思是,其实许多公司在美国的公司也好,在亚洲的公司也好,甚至于全世界公司这几十年以来,都是因为全球化以及自由贸易,发达、成长。现在的确是,十几年前有一本书《world is fight》,但是现在world is not fight anymore。现在有很多人和英特尔新CEO一样,认为要在美国(设厂)。这对于亚洲、全球都是一个挑战,包括英特尔。英特尔CEO讲要在美国建厂,英特尔应当扩张。 当然他有他的动机,动机就是他要美国政府给他补贴,但是CHIPS ACT 520亿美元的补贴这个绝对不够的,还有以后呢。我也是讲过,这个是一个to tern back the clock(逆潮流的),美国之前应该是在1990s年代,有42%的全球半导体制造份额,但是现在只有17%,现在他们想要更多,想要扩张。The Chip Act有520亿美元,这是不可能去tern back the clock。如果想要在美国重建芯片供应链,这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任务。就算你投入了数千亿美元,你仍会发现芯片供应链是不完备的,你会发现需要付出高额的代价,远远超出你现在拥有的,这是我说的。 现场观众:刚才你讲了,可能美国的芯片供应链不一定能做到低成本,那现在台湾要去美国、日本去做一些reasonable sense的厂,因此台湾的供应链要一部分跟着去。那在TI的时候,你以美国为基地在全球建厂。后来你回到台湾,发现台湾生存就是要聚焦在台湾,降低成本,那我们现在碰到的重点是人还是要去日本和美国。那从人的角度来说,你53岁之前在美国管理全球(分公司),创建台积电后,在台湾管理全球(分公司),那现在这两个东西某种程度在融合,一种融合的趋势,那你对人的看法是什么样? 张忠谋:我对人的看法,从美国管理全世界的时代不同了,那时候是American century(美国的时代),American century大概只有50年左右,是从1945年到2002年期间,那时候我在TI。那时候对于TI这样的公司来说,从美国德克萨斯州管理全球工厂是很正常、自然的。现在你说要像那个时候一样,从美国管理全球,那是impossible。 现场观众:在英特尔等厂商都在全球各地建厂的情况下,台积电在台湾还能够保持竞争力嘛? 张忠谋:The answer is Yes。我们不再处于自由贸易的时代了,我们有竞争者,但是基本算我认为在台湾运营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Redmi Note 11 系列发布,X 轴马达、双扬声器、大电池,最高配还有 120W 神仙快充
时隔仅仅 5 个月,Redmi Note 系列又更新了。 对于一款定位「性价比」的系列来说,这更新频率着实有点高。很多用户肯定也存有不小的疑惑,仿佛刚买了 Note 10 系列,就已经被「抛弃」了。 面对这些困惑,卢伟冰也在微博上亲自上阵解释了 Note 系列保持如此迭代策略的缘由。 简单来说,就是把注重「性价比」的 Note 系列打出多元化和差异化,去面向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 甚至也明示,Note 11 系列专注的是设计、影像、快充等这些「外围体验」,并适当降低性能。 而 Note 10 系列则倾向于「性能」。如果再明白一点说,Note 11 系列更像是 Note 9 系列的升级迭代版本。 Note 11 系列的到来其实是拓宽了今年 Redmi Note 系列的受众,与 Note 10 系列携手冲向双十一战场。 除了处理器,其他规格超预期的 Redmi Note 11 系列 Redmi Note 11 系列同样拥有「三兄弟」,分别是 Note 11、Note 11 Pro 与 Note 11 Pro+。 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类似于旗舰 Redmi K40 系列,大杯 Note 11 Pro 与超大杯 Note 11 Pro+ 的差距只是在充电速度和电池容量上,中杯 Note 11 则在处理器、屏幕、影像等特性上有所不同,甚至把它称为「小杯」也不过分。 具体规格上的差距,可以查看下方的表格,文字就不过多的赘述。 循例先看看性能,Note 11 Pro 系列首发了联发科天玑 920,这是一枚中端 SoC,采用了 6nm 制程,其 CPU 拥有 2 个 A78 大核心与 6 个 A55 小核心,并配备 Mali-G68 GPU。 从绝对的性能来说,天玑 920 的芯片与 Note 10 Pro 上的天玑 1100 有着一定的差距。以安兔兔标准来说,920 的跑分为 50 万,1100 则是 70 万。 不过,天玑 920 为处理器的 Note 11 Pro 系列依然支持《王者荣耀》90fps 高帧率,而且对于其他的国民手游依然有着一定的驯服能力。 至于 Note 11 的天玑 810,安兔兔跑分大概是 39 万,应该是一枚入门用的芯片了,对于这个价位来说,日常使用问题不大。 外观上,Note 11 Pro 系列用上了「直角边」的风格,并且也保持了较薄的机身(大杯超大杯均是 8.34mm),机身重量在 200g 出头(大杯 207g,超大杯 204g)。 换成直角边之后 ,Note 11 系列机身后盖的材质既有 AG 工艺也有传统的玻璃机身,并且 Note 11 Pro 还加入了「浅梦星河」的闪闪配色,为了就是更女性化一点。 除此之外,Note 11 Pro 系列还有黑色、绿色、紫色三款 AG 工艺的背板,选择性更多。 至于 Note 11,外观上还是运用了传统的弧形机身,或许是为了让 8.75mm 的厚度看起来更薄一些,所做的取舍吧。 ▲ Redmi Note 11 特性总结. 另外,在设计上 Note 11 系列还有一个 One More thing,即 Note 11 YIBO Design 潮流限定版本。包括王一博的荧光绿签名和摩托车车胎纹路这些个人特色外,这个版本还用上了「全息悬浮工艺」。视觉上来说,机身背面的印花和刻字更为立体。 在预热微博上,卢总表示会在 Note 11 上下放 120W 高功率快充,并形容其为神仙快充。不过,Note 11 三款机型有着三种不同的充电档位,超大杯 11 Pro+ 120W,大杯 11 Pro 为 67W,而小杯 11 就是 33W 了(均内置相应规格充电头)。 不过还有一点要注意,支持 120W 的 Note 11 Pro+ 电池只有 4500mAh,67W 的 Note 11 Pro 则来到了 5160mAh。似乎从这里来看,Note 11 Pro 算是兼顾了快充与大容量电池,而 Note 11 Pro+ 则偏向了 120W 快充,有取有舍。 屏幕上,Note 11 Pro 标配了 6.67 英寸的三星 AMOLED「钻排」屏幕,1080p 分辨率、120Hz 刷新率、360Hz 采样率,外表还采用了第五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可谓是同等价位素质规格直接拉满。 最后再看看影像,作为名义上 Note 9 系列的迭代,Note 11 Pro 系列标配了 1.08 亿像素的主摄,拥有 1/1.52 英寸尺寸,支持九合一成 2.1μm 大像素,光圈为 F1.89。 其他两枚则是 800 万的超广角,和 200 万比较实用的微距(Note 11 没有微距镜头,仅双摄配置)。 其余的配置,更多的是为「体验」,比如双扬声器,X 轴线性马达,多功能 NFC 以及 3.5mm 耳机接口、红外,这些该有的 Redmi Note 11 Pro 均有配置。 最后来到价格,Note 11 Pro 系列将在 11 月 1 日发售,并且也会参与双十一购物节活动,均有 100~200 元的优惠。 Note 11 Pro:6GB+128GB 售价 1599 元,8GB+128GB 售价 1899 元,8GB+256GB 售价 2099 元; Note 11 Pro+:6GB+128GB 售价 1899 元,8GB+128GB 售价 2099 元,8GB+256GB 售价 2299 元。 Redmi 潮流限定版(基于 11 Pro+ 8GB+256GB)售价 2699 元,将会于 11 月 11 日 10 点开售。 定位入门的 Note 11 共有四个版本,同样是在 11 月 1 日开售,4G+128GB 售价 1199 元,6GB+128GB 售价 1299 元,8GB+128GB 售价 1499 元,8GB + 256GB 售价 1699 元。 大屏 Redmi Watch 2 与 Redmi Buds 3 青春版真无线耳机 与 Note 11 系列一同发布的还有一块表与一副耳机。 Redmi Watch 2 有着 1.6 英寸 AMOLED 屏幕,屏占比更高,而且相对于 LCD 材质,也支持了息屏表盘,其具体的分辨率为 320×360。 规格上,Redmi Watch 2 搭载的是 Apollo 3.5 芯片平台,支持 NFC、GPS、24 小时心率监测、血氧饱和度等等功能。并内置了 117 种运动模式,支持 5ATM 防水级别,整体续航来到 12 天。 Redmi Watch 2 售价 399 元,同样是在 11 月 1 日发售,也会参与双十一促销,到手价为 349 元。 Redmi Buds 3 采用了「猫耳」设计,也就是无耳柄设计。其采用 5.2 传输协议,6mm 高保真动圈单元,音频编码为 SBC。支持小爱同学,拥有 IP54 防护等级,以及 5 小时配合充电盒则来到 18 小时续航。 Redmi Buds 3 青春版售价 99 元。 Note 系列更新频率加快,为了就是销量 Redmi Note 系列到目前为止的累计销量达到 2.4 亿,同时,小米之家的县城覆盖率也来到 80%,无论是产品还是线下销售体系,卢总上任后硕果累累。但这对于加速快跑的小米来说,还不够。 在此次发布会上,卢总又立了一个 Flag,「未来一年之内,让每个县城都有一个小米之家」。 因而线下渠道会拓展到更多的用户群体之中,这也让「性价比」突出的 Note 系列有了更多的潜在用户。 为此,Note 系列的更新频率调整为一年两代,一代「性能小旗舰」、一代「体验小旗舰」,均会不断的下放旗舰级的一些特性。双管齐下,抢夺更多的用户,在线下获得更优异的成绩。
美创企Cogniac融资2000万美元,多个计算机视觉平台将上线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程茜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10月28日消息,昨天,美国AI创企Cogniac宣布已融资2000万美元。该公司聚焦计算机视觉,为政企提供自动化服务。 本轮融资由美国国家电网风险投资公司(National Grid Partners)领投,风险投资基金公司Autotech Ventures、风险投资企业Cisco Investments、投资俱乐部London Technology Club等跟投。 首席执行官查克·迈尔斯(Chuck Myers)表示,所得款项将用于扩大Cogniac的员工队伍并加大研发力度,以支持公司的计算机视觉、数据存储和“人机交互”技术发展。 截至当下,Cogniac已筹集了超过3000万美元的资金。据统计,目前全球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的外部投资已经远远超过麦肯锡2016年估计的35亿美元。 一、个性化定制AI模型 Cogniac的AI平台通过让用户连接计算机摄像头、安全摄像头、无人机、智能手机等其他设备,定义他们感兴趣的对象和条件。 例如,他们可能会指定关于表面损坏和供应链质量控制的检查、事故预防和实时威胁检测等。然后Cogniac的AI平台通过反馈系统监控和改进分类、识别、计数和测量,同时与第三方应用程序集成以提供警报和通知。 ▲Cogniac 的计算机视觉平台 Cogniac根据图像和反馈为场景生成自定义AI模型。部署之后,这些模型可以继续学习新的特征,根据档案图像或用户输入的数据进行调整。该平台监控预测水平将不断提高,同时核心学习引擎搜索配置也在变化,实现自动化的同时减少了手动干预的需要。 Cogniac声称,通过通常用于分析视觉图像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其系统可以在人工校正之前达到90%以上的准确率。此外,该初创公司表示,该技术使其平台能够支持多种部署环境,包括云、网关、本地等。 关于Cogniac模型中可能因不平衡数据集而产生的算法偏见,Cogniac联合创始人Bill Kish表示,该公司采用了多人审查不确定数据以达成共识的方式来减小偏差。该公司的系统在管理资源时会记录来源,关注视觉数据中固有的偏差,以便及时反馈并解决。 二、客户有政府,也有制造、物流厂家 Cogniac是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的成员,其合作伙伴包括德国软件公司SAP和美国罗克韦尔自动化公司。 Cogniac曾向美国陆军提供分析战场无人机数据的软件,这一行为在当时引起争议。该公司还参与了美国海关及边境保卫局的试验,帮助亚利桑那州的警察局确定人们越过美墨边境的时间,并对该技术的大规模部署持开放态度。 当然,Cogniac并不是唯一一家与政府开展合作的计算机视觉公司,其他机器学习、计算机视觉和面部识别供应商,例如计算机视觉服务商TrueFace、面部识别应用服务公司Clearview AI、TwoSense和计算机视觉公司AI.Reverie等也与美国各个军事和执法部门签订了合同。但Kish表示,政府合同只是其公司业务的一小部分,主要集中在工业应用上。 Cogniac的一个客户是美国纸浆和造纸公司Georgia Pacific,该公司正在部署解决方案,以简化公司工厂运营的流程。 另一个是美国制造商山猫(Bobcat),它表示正在将Cogniac的平台应用于明尼苏达州奥齐戈工厂的制造仓库配套检查工作流程中,该流程包括将产品编译成一个“套件”,然后运送给客户。 最近,Cogniac宣布与总部位于北美的运输服务公司Trimac Transportation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该公司的整个文件识别和归档流程中部署相关技术。 三、计算机视觉市场增产速度远超预期 随着企业在新冠疫情爆发期间更加关注自动化技术,对计算机视觉初创公司的投资正在增加,这继续给全球劳动力市场带来了压力。尽管计算机视觉尚未通过“概念阶段”。 受企业技术咨询公司Insight委托,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询问了200名IT行业的公司负责人关于他们对计算机视觉的认识、应用、看法。调查结果表明,计算机视觉市场可能会从2019年的109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174亿美元。 制造业任务是Cogniac的主要市场之一,当人类处于制造产品流水线时,会很容易出错。市场调研公司Vanson Bourne的一项研究发现,制造业中23%的计划外停机是人为导致的,而其他领域的这一比例低至9%。由于未能在测量单位之间正确转换,价值3.276亿美元的火星气候探测器被摧毁。一家制药公司报告了一个误会,导致通知单被覆盖,生产线上花费了四天时间,每天花费253,946美元。 今年夏天,备受争议的以色列面部识别初创公司AnyVision融资2.35亿美元,由风险投资公司软银和私人投资公司Eldridge Industries共同领投。而相关文件表明AnyVision的软件具有侵入性,一所使用AnyVision计算机视觉平台的学校发现学生的面部在一周内被捕获了1000多次。 总体来看,计算机视觉也可能被用于恶意目的,例如监控网约车客户对车内广告的反应等。 结语:布局计算机视觉平台,制造业更“自动” “我们正处于工业和制造业采用计算机视觉的关键转折点。”迈尔斯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产品的功效和便利,为我们的客户简化工作流程,带来了重大并且实质性的改进。这笔资金使我们能够扩大业务规模,以满足这个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非常重要且不断增长的行业发展需求。计算机视觉平台将成为保证物流和制造业未来安全和效率的基础,我们正在引领基础设施和运营标准的创建。” 目前Cogniac的服务对象涵盖多个行业,包括汽车、货运铁路、制造业、政府业务、企业安全保障、物流、包装七个行业。一定程度上来说,新冠疫情爆发为计算机视觉平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企业更加注重自动化技术,其应用场景也进一步扩大。 来源:VentureBeat
小米线下店月底将超万家!Redmi首发天玑920,硬刚荣耀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0月28日消息,今晚Redmi刚刚发布了Redmi Note 11系列手机新品,其全球首发了联发科天玑920处理器,搭载了120Hz三星AMOLED屏幕,支持120W快充,可以在15分钟内充满4500mAh电池。 Redmi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在开场公布了小米新零售方面的成绩,过去一年小米之家开了8000家,目前小米之家县城覆盖率已经超过80%,到今年10月底,小米之家线下店铺数量将突破10000家。 在介绍新品之前,卢伟冰宣布,截止今年10月15日,Redmi Note系列全球销量突破2.4亿部,今后将继续在2500元价位段继续“死磕”性价比。 公布价格前,卢伟冰这次将Redmi Note 11 Pro与荣耀X30 Max、荣耀50SE进行了直接对比,Redmi Note 11 Pro在芯片、屏幕、充电、拍照等方面基本领先于“友商”。 而在售价上,Redmi Note 11 Pro起售价为1799元,双十一起售价为1599元。Redmi Note 11 Pro+双十一起售价为1899元。 这次Redmi还发布了入门级5G手机Redmi Note 11,搭载了天玑810、90Hz屏幕和5000mAh电池,双十一首发价格为1199元起。 除了手机新品,Redmi今天还发布了售价349元的Redmi Watch 2智能手表、售价99元的TWS耳机新品Redmi Buds 3青春版等AIoT新品。 一、15分钟“满血”,标配120W充电器 Redmi产品总监王腾说,“高端产品大众化”是他们做Redmi手机的理念。这次他们将120W充电带到了Redmi Note 11 Pro+上,并且是“满血版”。 值得一提的是,120W充满4500mAh电池所用的时间只有“一口气的时间”,约为15分钟,小米请来了水下闭气世界记录保持者,120W快充充电时间要小于该选手的最长闭气时间。 王腾提到,成本贵、技术难、芯片短缺是高功率快充少的三个主要原因,Redmi Note 11 Pro+采用的双电芯多极耳设计难度和成本都较高。Redmi Note 11 Pro+也通过VC液冷散热进一步提升高功率快充的时间。 在充电器端,Redmi 120W充电器是标配于包装中的,无需单独购买。 目前快充和大电量的矛盾是手机厂商普遍遇到的挑战,Redmi这次给消费者两种选择,除了120W,用户还可以选择67W、5160mAh电池的版本,电池更大,充电功率稍低。 从Redmi Note 8 Pro的18W到今天的120W,Redmi在快充领域一直走在第一梯队,而产品性价比优势则更为凸显,也印证了Redmi“将高端技术大众化”的理念。 二、Note系列首上OLED屏幕,1亿像素继续打磨 在外观方面,Redmi Note 11 Pro采用了平直中框设计,摄像头模组和边角的曲率保持一直,背板为AG玻璃,机身厚度8.34mm。Redmi Note 11 Pro系列共有绿色、紫色、蓝色三种配色。 Redmi Note 11 Pro搭载了一块120Hz三星AMOLED屏幕,屏幕边框最宽仅为1.97mm左右,这也是Note系列首次采用高端OLED屏幕。 在音效方面,Redmi Note 11 Pro搭载了对称立体声双扬声器,振幅可以达到0.65mm,王腾说,把这种尺寸的扬声器放在手机里,对机身堆叠工艺具有不小的挑战。得益于这样的音频配置,Redmi Note 11 Pro也支持了杜比全景声音效。 拍照方面,Redmi Note 11 Pro依然搭载了小米打磨非常成熟的1亿像素主摄,其传感器面积为1/1.52英寸。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1亿像素主摄在成像速度上进一步提升,优化了拍照体验。 三、6nm天玑920功耗优化突出,续航看齐iPhone 13 Pro Max 在性能方面,Redmi Note 11 Pro全球首发了联发科天玑920处理器,其采用了台积电6nm工艺,安兔兔V9跑分约为50万分,仅次于骁龙778G,据称MOBA类手游可以稳定在90帧左右。 王腾特别强调了天玑920的功耗优化,5160mAh版本的Redmi Note 11 Pro经过5小时续航测试,剩余电量为35%,与iPhone 13 Pro Max并列主流智能手机排行榜第一。 结语:“水桶小旗舰”成Redmi性价比利器 卢伟冰说,Note系列每年将会发布两款,这次的Redmi Note 11 Pro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水桶小旗舰”的代表。在各个主要配置方面,Redmi Note 11 Pro相较于友商同价位段机型均有一定的优势。 今天,根据Counterpoint给出的三季度数据,荣耀中国区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小米,而小米的销量是包含Redmi的,可以说,虽然在产品性价比上Redmi优势明显,但是在出货量上仍然需要进一步追赶。 在小米大力推动自己的新零售战略、快速增加线下店铺的现状下,小米能否在国内市场出货份额方面进一步突破,我们拭目以待。
总成本2800元,相机成本涨10倍!十年iPhone难道更便宜了?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编译 | 程茜 编辑 | 李水青 智东西10月28日消息,今天,据日经新闻报道,其和金融时报、日本专业拆解研究机构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合作,拆解了最新的高端iPhone机型iPhone 13 Pro Max。 拆解结果显示,最新的iPhone组件总成本比10年前高出2.5倍,已经远远超过这期间iPhone销售价格的涨幅,手机售价仅上涨60%。其摄像头的成本上涨了十倍,而摄像头的核心部件半导体价格上涨了两倍。 ▲日本专业拆解研究机构对iPhone 13 Pro Max进行拆解 为与竞争对手“比拼”性能,苹果牺牲部分利润率来巩固手机性能。相比于三星、谷歌和华为,即使苹果的成本也在上涨,但由于其品牌影响力更大,覆盖市场更广,并没有对其利润造成太大影响。这是否说明苹果正在过度依赖其品牌影响力呢? 一、显示屏占总成本的20%,摄像头为17.6% 日经新闻的拆解者对iPhone 13 Pro Max各个模块进行了分析解读,以图片矩阵的形式展现。 其中,显示器是最昂贵的组件,售价105美元(约672元),其次是摄像头模块,售价77美元(约493元),主要半导体售价45美元(约288元)。iPhone 13 Pro Max的总成本为438美元(约2800元),占手机销售价格的36.5%。 1、显示屏:三星电子的OLED屏,约105美元 iPhone 13 Pro Max采用了三星电子的OLED显示屏。这款屏幕的成本约为105美元(约672元),是所有部件中最昂贵的,占总成本的20%。与其前身一样,显示屏上还覆盖了康宁的超瓷晶玻璃面板,这款玻璃面板是由美国制造商与苹果公司联合开发,具有很强的抗冲击和抗破损能力。 2、后置摄像头:成本约77美元,占总成本17.6% iPhone 13 Pro Max的摄像头拥有三个镜头,每个镜头都有特定的功能,分别是长焦、广角和超广角。长焦镜头具有3倍光学变焦以及微距拍摄功能,使用户可以在距离物体2厘米的地方拍摄照片。目前,索尼集团在图像传感器或相机的“视网膜”方面保持着主导地位。相机模块的成本估计为77美元(约493元),模块的尺寸和价格不断上涨。 3、光学防抖:减少模糊 图像稳定系统允许镜头随着细微的运动而移动,在拍摄时能减少模糊。该模块使用户即使在黑暗中也能拍照。 4、图像传感器:稳定性提高 苹果采用了另一种稳定性系统,可以移动广角摄像头中的图像传感器。尽管镜头变得更大更重,但相机仍然具有抗震性。电流通过磁铁和线圈来移动图像传感器。 5、LiDAR(激光雷达)传感器:启用AR功能 LiDAR传感器通过使用不可见的激光束来确定与物体的距离及其形状。虽然该技术常用于自动驾驶汽车,但由于零部件价格下降,它已适用于智能手机。该传感器还可以用于在黑暗中拍照,以及智能手机的AR系统中使用。苹果公司首次在iPhone 12 Pro系列中引入了LIDAR传感器。 6、主板:极简主义 主板很小,约占手机总面积的15%。与其他厂商的智能手机相比,iPhone在一块小的电路板上封装了更多的组件,体现了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所青睐的极简主义风格。为了看起来更加精致,苹果公司采用了自己的节省空间技术。 7、闪存:铠侠制造 iPhone 13 Pro Max使用日本半导体制造企业铠侠(Kioxia)的闪存来存储照片、视频和其他数据。尽管三星电子等韩国公司在闪存芯片方面实力雄厚,但苹果公司却采用了日本半导体制造企业铠侠的产品。 8、处理器:A15 Bionic 由苹果公司设计的处理器A15 Bionic被用作iPhone 13 Pro Max的主要半导体或“大脑”。该芯片采用5纳米技术制造,这是目前用于智能手机芯片的最先进的生产技术。A15 Bionic售价45美元(约288元),占手机总成本的10%。目前,苹果公司已经开始设计针对iPhone优化的半导体,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9、芯片:高通5G调制解调器芯片 iPhone 13 Pro Max与其前身一样,采用高通公司设计的5G调制解调器芯片。虽然苹果公司在2019年收购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业务,此后一直在积累自己的技术,但现在高通似乎更受重视。这家美国制造商的芯片还用于小米和三星生产的智能手机。 10、电池:中国欣旺达锂离子电池 这款手机的锂离子电池容量比之前的型号高出20%。据报道,中国的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Sunwoda Electronic)生产了这种电池。欣旺达不仅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生产电池,还为汽车生产电池。尽管中美贸易摩擦没有结束的迹象,但苹果公司一直依赖中国制造的产品,因此中国制造商仍具有成本竞争力。 二、显示屏成本105美元,维修竟要599美元? 苹果公司从2010年发布的iPhone 4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自己定制的芯片为iPhone提供动力。目前,iPhone 13系列拥有最新的A15仿生处理器。 苹果公司还于2017年开始设计自己的电源管理芯片(PMIC),并于2018年收购了其主要供应商欧洲半导体公司Dialog的电源管理芯片业务。但iPhone 13 Pro中仅有三项电源管理芯片来自苹果公司和Dialog,其余由高通和半导体公司意法半导体(ST)制造。 2019年,苹果公司斥资10亿美元收购了英特尔的调制解调器业务,增加了2200名员工,以便未来的手机可以取代高通内部的5G蜂窝技术。 同时,全球可持续发展热潮不断推动科技行业的发展,本周三苹果公司宣布,现在有175家供应商承诺使用100%可再生能源来生产组件和组装其产品。iPhone 13系列中对回收材料的使用也有所增加。 iPhone 13 Pro是第一款在其主板镀层中100%使用回收金的苹果产品。iPhone 12是第一款用回收钨制成的手机。iPhone 11是第一款在其磁铁中使用回收稀土元素的手机。iPhone XS在其扬声器外壳中使用了35%的再生塑料,在其玻璃盖框架中使用了32%的回收生物塑料。 目前,苹果公司不仅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同时提高了手机的拆解和维修难度。 仅仅打开iPhone 13就需要拆机撬片、吸盘和热风枪或加热垫等工具。专家指出,苹果现在选择使用越来越复杂的定制零件,例如无法适用于常规标准螺丝刀的螺丝。 拆解中最困难的部分是将显示屏与手机机身分开。普通的拆解过程中,显示屏从机身上拧下后,手机通过加热软化粘合剂,然后使用抽吸工具就可以分离组件。但较新的iPhone 12和13系列比之前的手机更牢固,这可能是为了提高它们的防水性。 其次,自iPhone 12之后,iPhone的主要部件已经无法随意更换到另一台iPhone中,因为每个部件现在都有唯一的序列号,而且手机可以进行自我判断,确认它是否已被更改。 专注“维修活动”的YouTube博主Hugh Jeffreys将两部iPhone 13 Pro的主板互换后,手机相机变得不稳定,Face ID识别也停止工作,并且没有根据环境光线调整色温的True Tone功能。 从iPhone 5开始,苹果公司就将后玻璃永久固定在手机上,其维修成本也进一步增高。 扎克·尼尔森(Zach Nelson)在他的YouTube频道JerryRigEverything中发布了拆解iPhone的视频,他表示,如果iPhone 13 Pro Max的显示屏在保修期内破裂,维修费用将高达599美元(约3833元)。 三、iPhone十年,组件成本占比从23%到36% 随着智能手机的功能变得越来越复杂,其内部组件的总成本已经上升。 ▲不同品牌智能手机成本和售价比较 从上图中可以看出,iPhone 13 Pro Max的总成本占销售价格的36.5%,相比于三星Galaxy Z Fold3的39.4%、华为Mate40E的51.0%和谷歌Pixel 5的44.9%,其占比较低。日经新闻表示,这表明苹果的盈利能力严重依赖于品牌实力。 ▲苹果手机不同型号成本占售价比率的变化趋势 iPhone零部件的成本价格在过去10年急剧上涨。十年前iPhone 4s面世时,其零件的总成本大约相当于该设备749美元(4999元,以当时汇率换算)售价的23%。相比之下,现在最新款的iPhone 13 Pro Max 256GB售价为1,199美元(9799元),其组件成本比率已上升至36-40%。 iPhone 13 Pro Max的相机部件成本是iPhone 4的10倍以上。日经新闻认为,这反映了苹果公司目前的策略是在其高端设备中使用最新、最先进组件以提高手机性能。 结语:性能之战,苹果真的赢了吗? A15芯片性能最高提升50%、A15搭载16核神经网络引擎、AI算力高达15.8TOPS……芯片、硬件、软件iPhone 13系列性能起飞的背后是高昂的成本。 目前,全球芯片持续供应紧张、新冠疫情影响仍在持续,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同时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销售市场,多个智能手机制造商也在不断分割市场,性能之战谁将是最后的赢家? 来源:日经新闻
第12代酷睿处理器来了,英特尔立誓五年实现Z级计算
芯东西(公众号:aichip001) 作者 | 心缘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0月28日报道,今日,英特尔在其Innovation Day上正式推出革命性的第12代酷睿处理器(代号为Alder Lake)及配套的Z690芯片组主板,现已开启预售,将于11月4日正式开售。 第12代酷睿产品家族将有60款处理器型号、超500款机型设计。新款处理器采用的混合(Hybrid)架构是英特尔自推出x86酷睿处理器以来最重要的转变,打破以往由同类核心组成的做法。目前,英特尔将向OEM合作伙伴交付其中的28个SKU型号的处理器,其中6款未锁频版处理器将率先上市,国行售价最高4999元。 正对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英特尔表示产能充沛,今年年底前交付超过10万颗未锁频K版第12代酷睿处理器,到明年3月交付超200万颗。英特尔称将在明年初推出笔记本电脑及商用版本的第12代酷睿。 包括第12代酷睿在内,英特尔今日发布了多款计算、基础设施、连接、AI相关技术及产品。 在今天上午举行的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在分享IDM 2.0战略和公司最新进展时谈道,过去几年,英特尔在制程方面落后了,要追赶,就必须比别人更快才能超越。 ▲王锐在英特尔On技术创新峰会上致辞 自3月公布IDM 2.0战略以来,英特尔积极推进技术及产品迭代,为了实现“2025年之前重返产业巅峰”,英特尔计划在制程上打激素,五年内实现4次工艺制程升级,这远超过摩尔定律的18个月-2年制程迭代一次的节奏。 英特尔CEO帕克·基辛格在Innovation Day期间也特别强调,摩尔定律活得好着呢! 在这英特尔4004处理器推出50周年之际,基辛格还与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摩尔定律的提出者戈登·摩尔视频连线忆往昔。 ▲基辛格与摩尔视频连线 基辛格感慨道,当年4004处理器运行频率最高740Hz,位宽4bit,每秒最多执行约92000条指令;如今新发布的第12代酷睿已经做到内置多达16个核心、24线程和最高5.2GHz的睿频。 英特尔还在此次活动上立下新目标,计划五年内实现Z级(十万亿亿级)计算的升级。 此外,英特尔特别强调“开发者第一位”的理念,详细介绍了针对开发者的多项重点投入计划,包含一个升级、统一以及更加全面的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Zone)、oneAPI 2022工具包和全新的oneAPI卓越中心(CoE),用于优化对资源的获取,并简化跨CPU和加速器的架构开发。 一、第12代酷睿:革命性x86混合架构,最强游戏处理器来了 英特尔CEO帕克·基辛格说,通过软硬协同设计,第12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能“为几代人提供新的领导性能水平”。 此次第12代酷睿可以说是英特尔新制程、新架构、新封装技术的集大成者,采用英特尔最新公布的Intel 7节点制程,支持PCIe 5.0和DDR5,最多可配备16个核心和24个线程。值得注意的是,Intel 7并不等同于7nm,而是英特尔10nm SuperFin工艺加强版。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改变当属混合(Hybrid)架构,采用高性能核心P-core+高效能核心E-core设计,有点类似于Arm big.LITTLE的大小核架构设计。这也是继Lakefield后英特尔第二代采用Hybrid架构的酷睿处理器。 旗舰版酷睿i9-12900K被称作“世界最强游戏处理器”,共有16个核心(8个P-core、8个E-core)、24个线程,并能够使用英特尔的Turbo Boost Max 3.0技术达到睿频高达5.2GHz。 在多项游戏测试中,i9-12900K均较上一代性能大幅上涨。 和AMD Ryzen 5950X对比,i9-12900K亦在游戏性能、多任务内容创建等方面展现出更快的处理速度。 英特尔称第12代酷睿能使照片编辑性能提升高达36%、视频编辑性能提升高达32%、3D建模性能提升高达37%,多帧渲染速度提升高达 100%。 i7-12700K有12个核心(8个P-Core和4个E-Core)和20个线程,基础TDP为125W、Turbo TDP为190W;入门级Core i5-12700K有10个核心(6个P-Core和4个E-Core)和16个线程,基础TDP为125W、Turbo TDP为150W。 新处理器还提供了在能效核与DDR5内存实施超频等超频工具,性能发烧友和游戏玩家可通过最新的英特尔至尊调试实用程序 (XTU) 7.5体验这些超频功能。 二、第12代酷睿“伴侣”:Z690新主板与Windows 11 随着新款酷睿处理器问世,新主板的需求也随之而来。主板商们也第一时间推出基于英特尔新发布的Z690芯片组构建的新一代主板。 Z690加入28 lanes PCI-E 4.0功能,可支持3组以上Gen4 NVMe SSD,并以x8 DMI Gen 4.0进行CPU与芯片组之间的连接,频宽较上一代多1倍,并增加更快的USB 3.2 Gen 2×2数据传输、Wi-Fi 6E(Gig+)等支持。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P-core和E-core,英特尔设计了Thread Director软件,能纳秒级实时监控每个线程中指令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状态,并即时回报给系统,实现自动智能化调度。 英特尔还将Windows 11作为其第12代酷睿阵容的关键部分,并称正与微软合作优化其英特尔线程Thread Director软件,以便在使用新操作系统时更好地管理跨线程的任务。 英特尔表示,数据科学家们现在可以在英特尔酷睿和英特尔至强架构驱动的全新解决方案中,使用同类产品中最高的内存配置,大规模迭代、可视化和分析复杂数据。该解决方案结合工作站硬件和英特尔oneAPI AI分析工具包,已实现“开箱即用”的AI开发,现可在戴尔、惠普和联想基于Linux的工作站PC上使用。 此外,微软和英特尔已开展合作,将为Windows 11带来完整的数据科学工具链,这将率先在全新的Surface Laptop Studio上提供。 三、发布开发者专区,oneAPI 2022工具包拥有900项新功能 面向开发者,英特尔就其OneAPI软件和新的加速器硬件设计发布了多项进展:一个更全面的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Zone)、oneAPI 2022工具包和全新的oneAPI卓越中心(CoE)。 1、开发者专区(Developer Zone):为了让开发者能更加便捷地访问针对人工智能、客户端、云、5G/边缘和游戏等领域的参考设计、工具包和其他资源,英特尔推出一个整合的英特尔开发者目录(Intel Developer Catalog),其中包含英特尔关键软件产品以及一个优化的英特尔DevCloud开发环境,用于测试和运行在各类英特尔最新硬件的工作负载和多种软件工具。 2、oneAPI 2022:该工具包拥有900项新功能。新版本首次通过统一的C++/SYCL/Fortran编译器和Data Parallel Python为CPU和GPU增加了跨架构的软件开发能力,并提升了Advisor加速器性能建模能力,包括使用VTune Flame Graph将性能热点可视化,并通过扩展Microsoft Visual Studio Code集成和Microsoft WSL2支持,以提高生产力。 3、oneAPI卓越中心(CoE):宣布新增11位合作伙伴,通过提供战略性代码端口、额外的硬件支持、全新技术和服务以及课程开发,进一步推动生态系统采用oneAPI。 四、谈高性能独立GPU,提出Z级计算新目标 英特尔也在持续布局GPU业务。英特尔锐炫Alchemist显卡SoC系列以游戏为先的设计理念,第一代英特尔锐炫高性能独立GPU(代号为“Alchemist”)将提供一项全新升频技术Xe超级采样(XeSS),游戏开发者正在将其整合到他们开发的游戏中。 此外,Alchemist将支持英特尔平台上的Deep Link技术,新的计算能力包括Hyper Encode,实现跨集成显卡和独立显卡引擎同时加速单个视频文件的转码。 计算正在向CPU、GPU、应用程序加速器、互连处理器、边缘计算设备和FPGA等异构组合延伸,这些都需要持久稳定的内存和软件,才能将这些元素组合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中。而英特尔在异构计算方面早有布局。 基辛格提到以前从从P级(1015,千万亿级)计算发展到E级(1018,百亿亿级)计算,用了超过12年的时间,而为了实现大规模生成、存储和分析数据,通往Z级(1Z=1021,十万亿亿级)计算的赛道已经开启。 现在,英特尔提出新的挑战,预计在五年内也就是2027年实现Z级计算。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要通过与开放生态系统合作,确保开发者拥有优化的工具和软件环境,以加速他们的部署。 1、Ponte Vecchio和oneAPI支持的SiPearl公司的微处理器:SiPearl正在为欧洲的百亿亿次(E)级超级计算机设计一种微处理器,选择英特尔Ponte Vecchio GPU作为该系统高性能计算(HPC)节点内的HPC加速器。为了打通各种计算环境,SiPearl采用oneAPI作为开放的软件规范,帮开发者提高生产力并优化工作负载性能。 2、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为“Sapphire Rapids”)的优化:英特尔正在与开源社区及其庞大的生态系统伙伴合作,使开发者在其下一代处理器上进行开发时更便捷,还将整合多个全新的加速引擎,旨在解决数据中心规模部署模式中的开销问题,同时提高处理器内核的利用率,降低功耗和占地面积成本。 Sapphire Rapids是英特尔基于增强型SuperFin技术的下一代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将提供领先的行业标准技术,包括DDR5、PCIe Gen 5、Compute Express Link 1.1等。 除此之外,英特尔还强调,云应用开发者可在阿里巴巴、AWS、百度、谷歌、微软、Oracle、腾讯等主要的云服务提供商中使用最新的第三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 五、构建端到端可编程网络,与谷歌合作设计IPU 随着网络自上而下、从端到端变得可编程,未来将处于一个真正开放的完全可编程的网络中,开发者可以自由地以软件的速度传输数据。 从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和下一代英特尔至强-D处理器,到全新P4可编程基础设施处理器(IPU)和交换机,英特尔表示自己是唯一一家提供整套硬件和软件来构建端到端可编程网络的公司: 1、英特尔Intelligent Fabric智能结构是一个端到端的可编程平台,用于即时捕捉网络中的拥塞,可利用英特尔独特的硬件和软件产品来创造商业机会,并将控制权交到开发者手中。 2、基于ASIC的IPU(代号“Mount Evans”):英特尔和谷歌云宣布深度合作,设计和开发这一首个由行业标准编程语言和开源基础设施程序员开发工具包所支持的开放式解决方案,以简化开发者在谷歌云数据中心对该技术的访问。 3、英特尔Tofino 3 Intel fabric processor(IFP)借助P4可编程性和人工智能工作负载加速,为交换机增强了智能性。此外,IFP完全是P4可编程的,将主动权交还给网络编程人员,同时为更安全和自我修复的云构造铺平道路。 4、AT&T由资深的解决方案供应商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将采用英特尔作为其芯片供应商,部署其即将推出的虚拟无线接入网络,使其能够灵活地将自动化和类云功能引入其网络,同时对性能、成本和运行效率进行优化。 5、DEKA Research&Development Corporation 与FedEx合作推出Roxo即FedEx SameDay Bot,这款机器人设计用于可靠、自主运行的“最后一公里”短程配送。Roxo正在使用英特尔第11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英特尔RealSense深度摄像头进行测试,并使用OpenVINO作为人工智能推理引擎。通过第11代英特尔酷睿i7处理器,英特尔帮助DEKA创建了一个高能效和高性能的计算平台。 六、AI技术落地超算,助力阿里巴巴推荐引擎 英特尔还在着力扩大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规模,通过在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上对流行的库和框架进行广泛的优化,让人工智能更便捷、更具可扩展性,赋能开发者。 英特尔投入开发多种人工智能架构,以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采用开放、基于标准的编程模型,让开发者能更轻松地在更多的用例中运行更多的人工智能负载。 目前,许多世界领先的研究组织和机构正利用英特尔的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复杂的任务: 1、阿贡国家实验室的“极光”(Aurora)超级计算机提供每秒两百亿亿次的浮点运算性能:这款联合设计的“极光”(Aurora)超级计算机,将搭载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代号“Sapphire Rapids”)和英特尔下一代GPU(代号“Ponte Vecchio”),提供每秒超过两百亿亿次的双精度峰值计算性能。阿贡国家实验室是美国能源部的一个国家实验室,也是致力于提供未来百亿亿次(E级)计算能力的前沿机构,其“极光”超算为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工作负载而设计。 2、英特尔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阿里巴巴推荐引擎:英特尔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了端到端的工具包DeepRec,以促进推荐系统的深度学习训练和部署,这一工作负载会耗费所有数据中心和云端人工智能生命周期的很大一部分,并有不同的计算、内存、带宽和网络需求。DeepRec开发者能更轻松地加载和更新模型,处理嵌入层,利用现有模型库,以及部署具有数万亿个样本的极大规模推荐服务。 3、针对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优化的AI工具包:英特尔优化的AI工具包为数据科学家提供了更高性能和生产力,方便快捷。英特尔已经与开源社区,以及亚马逊、百度、Facebook、谷歌和微软进行合作,以确保支持最流行的数据科学软件,优化了在英特尔硬件上的运行,这些软件包括Pandas、scikit-learn、MXNet、PaddlePaddle、PyTorch、TensorFlow、ONNX Runtime等。 4、加速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的AI性能:英特尔计划通过下一代英特尔至强可扩展处理器(“Sapphire Rapids”),实现人工智能总性能增益与上一代相比提高30倍。这些性能提升是通过广泛的软件优化和即将推出的内置于处理器的英特尔高级矩阵扩展(AMX)引擎实现,在不需要独立GPU的情况下,可执行更多的AI用例。 结语:英特尔正加速回归 今年连续5个月的重要发布,各业务线技术的迭代升级,都在不断展现英特尔正恢复元气,英特尔一方面凭借第12代酷睿处理器的性能表现继续巩固在消费级处理器方面的地位,另一方面也在制程、GPU等稍占下风的赛道加速前进。总体来看,英特尔正通过开放生态系统来优化其软件及硬件平台,以持续增强其竞争力。 对于苹果推出性能与能效卓越的M1系列电脑芯片,英特尔公司高级副总裁、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王锐也予以回应,称对苹果有很强的尊重,苹果是有创新力,有执行力的公司,他们推出来的M1有很多优势,“但是我们相信,英特尔有这样的实力,有这样的信心,在未来,我们要把苹果的business赢回来。”
联发科下一代天玑旗舰芯解码,高能效AI将终结跑分“内卷”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高歌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0月28日报道,联发科再次成为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第一,这是Counterpoint对全球智能手机SoC的第二季度市场调研结果。联发科已经连续四个季度市场份额领先,在芯片供应链动荡的时局,其市场地位越发稳固。 对不少手机厂商来说,联发科手机SoC全面的人工智能(AI)技术已经成为各品牌手机差异化的关键。 从美颜到语音助手,现在AI技术在智能手机中无处不在,甚至成为了提升手机体验的焦点。但也有不少消费者抱有疑惑:AI技术是不是噱头?AI不就是美颜吗,和芯片有什么关系? 近日,智东西和联发科的多名技术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他们分享了联发科在手机摄影、显示、游戏等多领域的AI技术储备,以及联发科对AI技术如何真正提升智能手机体验的思考。 一、从直播到游戏,联发科AI技术助力全场景体验提升 随着AI技术的发展,AI正在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应用中发挥作用。但很多时候,消费者对于AI技术的感知并不明显。为此,联发科对夜拍、高清直播、高画质游戏等用户最需要的功能进行了重点优化,打造了独立AI处理器APU,让用户可以在手机多媒体、摄影和游戏等领域感受到AI技术的重要性。 如今,联发科的AI处理器APU已经发展到第三代,拥有六核心,可以充分发挥混和精度优势,灵活运用整数精度与浮点精度运算,实现高能效AI表现,带来全场景体验提升。 1、拍摄场景:AI夜拍,拒绝躺平 以拍摄为例,早在2019年,联发科就提出了“真AI相机”方案,覆盖了从APU、ISP硬件到自研AI影像算法的多个层次,提升了拍摄效果。 到现在,联发科的AI技术可以训练机器分辨影像资料和噪点,针对性地放亮人物影像并忽略噪点。让手机用户进行夜间拍摄时,不再需要费力地布置灯光或者进行复杂的后期处理。 ▲联发科AI摄影效果 2、直播场景:多处理器协同侦测人脸 同样,直播也是5G时代的重要场景。在全民直播的今天,很多人却不清楚直播效果的好坏其实是需要由ISP、APU、GPU、CPU等多组件的协同决定。 这种多组件协同会带来较高的功耗和算力需求,如何在手机不发烫的前提下,保持高清直播稳定、不卡顿体现了联发科AI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实力积累。此外,联发科的天玑5G移动平台也具备SDR/HDR效果转换等显示技术。 ▲联发科AI技术在人物特效中工作流程,可用于直播应用 3、游戏场景:游戏超分技术实现原画体验 在游戏领域,天玑5G移动平台的游戏超分(Game AI-SR)技术通过GPU和AI异构,实现了功耗和画质提升平衡,在更低功耗的情况下,实现了更高的游戏画质。配合此前联发科发布的移动端光追技术,将会在手机端带来比拟PC的游戏体验。 ▲联发科展示游戏超分技术 二、能效比为王,每瓦有效AI性能决定关键场景的真实体验 尽管AI技术可以有效地提升消费者在拍摄、直播、游戏等场景的使用体验,但移动端AI技术实际正处于一个较为尴尬的境地。 在芯片运行AI模型时,不仅CPU、GPU、APU等不同处理器都需要占用功率,而且各个处理器的效率也并不一致。相对来说,APU的效率可达40%-90%,其有效算力远超CPU和GPU。 ▲APU的有效算力远超CPU、GPU 于是,一方面AI跑分作为一个重要评判芯片性能的重要指标,让芯片厂商不得不通过增加芯片功耗等手段提升产品总算力,以争取在“内卷”中获得优势;另一方面,厂商大力气提升的总算力指标却难以反映其芯片AI性能在实际场景的表现。 这也导致消费者在购买手机时,既将AI跑分作为参考指标,却又无法获得跑分所反映的真实体验,其手机往往还会因为高功耗出现发热、卡顿等问题。 而平衡各个处理器的功耗和算力关系、展现真实使用情况下的芯片AI性能,对于AI技术摆脱这样的困局至关重要。联发科经过探索发现,APU占用1W的功率在真实使用中是较为平衡的状态,也是智能手机维系高帧率、不发热的关键。 于是,联发科提出了每瓦有效AI性能这一指标,以指代APU在实际运行中的有效算力性能,这也代表了在保障手机使用体验情况下,真正提升应用性能的AI算力。 对于消费者来说,相比于峰值算力,每瓦有效AI性能对体验的提升更加直接,能够直接提升手机的流畅度、拍摄效果,并优化长时间使用带来的发烫问题。 ▲联发科从工程师和用户的双重角度评测AI性能 三、联发科的AI大棋,下一代天玑旗舰软硬件布局 从技术角度来说,联发科的AI技术重视平台化、各处理器协同化的发展,在确保性能的同时优化芯片功耗,其软硬件布局也一直在围绕这一点开展。 在软件方面,由于应用越来越复杂,单个应用需要多个AI模型一起运算。因此联发科将继续推动NeuroPliot平台支持主流框架,可以让算法快速迁移到APU上。 此外,联发科将优化NeuroPliot软件层,支持模型多任务处理。对手机厂商来说,联发科还提供了Platform-aware工具链,让厂商在算法开发初期就可以针对平台做优化,更好地调配算法资源。 在硬件领域,联发科将改进APU架构,垂直整合APU和各处理器的协同合作,以追求丰富的AI应用和更优异的功耗表现。 而这样的软硬件协同布局,也让联发科的高能效AI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此前,联发科的天玑1000+就曾获得了安卓芯片AI跑分第一。而在天玑1200推出后,搭载天玑1200的OPPO Reno6 Pro和vivo X70两款智能手机在夜拍等场景上的AI性能也获得了消费者和媒体的广泛好评。 同时,联发科公布了未来的天玑旗舰AI布局。从时间上来看,联发科的高能效AI技术或许将出现在联发科的下一代天玑旗舰芯片上,为其带来更好的AI性能和表现。 ▲未来天玑旗舰AI布局 结语:告别手机跑分内卷,让高能效AI定义体验 作为手机SoC的头部玩家,联发科正大力推动AI技术在手机、物联网、智能电视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在智能手机领域,联发科将领先的高能效APU引入天玑系列5G移动平台中,深入全面的覆盖了夜拍、多媒体等场景,助力用户体验全面提升。 但随着行业发展,AI技术也陷入了总算力“内卷”的困局。联发科本次提出每瓦有效AI性能指标证实,其之后的AI布局将更注重功耗和性能的平衡,确保用户在拍照、视频、流媒体、游戏等高频应用场景中的长时间体验。 联发科下一代天玑旗舰芯片正在走近,在领先的AI技术加持下,或许其将成为打破总算力内卷、推动AI发展、改变消费者看法的变革性产品,值得整个行业期待。
三季度中国智能机销量排名出炉:vivo市占率位列第一 苹果第五
vivo X70 Pro Plus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今天发布了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机市场统计报告。报告显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机销量为7650万部,同比下降9%,环比增长3%。vivo该季度智能机销量逆势同比增长21%,以23%的市场占有率位居第一。 Counterpoint在报告中指出,由于消费者需求疲软、组件短缺,尤其是4G系统级芯片(SoC)的短缺,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机市场未能看到任何重大改观。5G智能机销量占据了该季度总智能机销量的79%。 “中国整体智能机市场在第三季度经历了进一步洗牌,荣耀卷土重来。vivo和OPPO分别以23%、20%的市场占有率继续领导市场。荣耀迅速上升到第三位,以微弱的优势领先小米。荣耀对小米的市场地位挑战最大,因为网络渠道都为两家公司贡献了更高的销售比重。苹果排名没有变化,但是随着iPhone 13系列手机的上市,苹果第四季度排名预计将会上升。” Counterpoint高级研究分析师英楠(Ethan Qi)表示。 中国智能机厂商排名 第三季度,vivo智能机销量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2%,市场占有率从上年同期的17%增加到23%。vivo的手机销量主要受到了vivo S10/S10 Pro、Y31s、Y52s的推动。OPPO排在第二,第三季度智能机销量同比增长26%,市场占有率从上年同期的15%增加到20%。 荣耀是第三季度增速最快的品牌,智能机销量环比增长96%。自今年6月份以来,荣耀强势反弹,市场占有率从第二季度的7.7%增加近一倍至14.7%。超过30家经销商和零售商是荣耀的投资者,这使得荣耀迅速恢复了线上和线下渠道的销售。 小米、苹果、华为以及realme排在4至7位,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4%、13%、8%、4%。(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iPhone 13 Pro Max值多少钱?物料成本2800元 苹果利润率已下降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作为苹果公司的最新旗舰手机,iPhone 13 Pro Max的起售价达到8999元,那么它究竟采用了哪些尖端技术,物料成本又是多少呢? iPhone 13 Pro Max拆解 外媒的拆解分析显示,在面对对手激烈竞争的情况下,苹果很可能牺牲了利润率来提高手机性能。现在,iPhone 13 Pro Max各种组件的总成本是十年前的2.5倍,超过了手机零售价60%的涨幅。组件成本占比从十年前的大约23%增加到了36%以上。相机成本飙升到了之前的10倍,半导体组件成本则是之前的三倍。 以下是关键组件的成本分析: 屏幕最贵:105美元 屏幕 iPhone 13 Pro Max使用的是三星电子的OLED屏幕,成本价约为105美元,超过了任何其他组件,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为20%。和前代iPhone 12一样,iPhone 13 Pro Max屏幕上方盖上了一层康宁的超瓷晶玻璃。这块玻璃由康宁和苹果联合开发,高度防震、防碎。 后置相机:77美元 三个后置摄像头 iPhone 13 Pro Max主打功能就是相机,它拥有三个摄像头,每个摄像头都有各自具体的功能:长焦、广角以及超广角。图像传感器被视为摄像头的“视网膜”。索尼继续维持它在图像传感器领域的主导地位。iPhone 13 Pro Max相机模组的成本预计为77美元,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为17.6%,不论是尺寸和价格都已经上升。 A15仿生处理器:45美元 A15仿生芯片 苹果自主开发的A15仿生处理器是iPhone 13 Pro Max的“大脑”。它采用了目前智能机芯片领域最先进的5纳米制程工艺。A15仿生处理器的成本为45美元,在总成本中的占比为10%。 总结: iPhone 13 Pro Max(256GB)的组件成本预计为438美元(约合2803元),占据手机零售价的36.5%。其中,屏幕的成本最高,为105美元;其次是相机模组,77美元;A15仿生处理器排在第三,成本为45美元。 苹果的自主技术有多少? 2010年,苹果在iPhone 4中开始使用自主定制芯片,目前iPhone 13 Pro系列使用的是最新A15仿生处理器。另外,苹果从2017年开始设计自主电源管理芯片,并在2018年收购了主要供应商Dialog的电源管理芯片业务。iPhone 13 Pro系列使用了高通和意法半导体的电源管理芯片,但是其中三个要么是苹果开发,要么是苹果/Dialog联合开发。2019年,苹果斥资10亿美元收购英特尔基带业务,增加了2200名员工,目的是在未来的手机中使用自主技术取代高通的5G蜂窝技术。 品牌实力帮助苹果维持高利润率 苹果与其他厂商的手机成本对比 随着iPhone越来越精密,组件成本也在上涨。iPhone 13 Pro Max的成本率为36.5%,高于十年前的大约23%,但依旧低于三星的39.4%、华为的51.0%以及谷歌的44.9%。这表明,苹果的利润率高度依赖其品牌实力。(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iFeng科技”。
韩国七成锂电池起火事故源于软包电芯 LG能源成“起火冠军”
前段时间,因为雪佛兰Bolt EV频发起火事故,通用全球大召回并停产该车。主要原因就是韩国LG化学的“电池起火”。为此,LG化学将向通用汽车支付高达19亿美元的Bolt电动车电池起火赔偿金。 日前,据报道,韩国国会日前披露的一份统计显示,最近5年间韩国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装置(ESS)发生的锂电池火灾事故中,使用软包电芯的电池组占比约为70%。 统计资料显示,2017年至今,韩国发生的全部47起锂电池起火事故中,软包电芯电池组发生事故33起,方形电芯电池组12起、圆柱形电芯电池组2起。 以电芯厂家分类,LG能源的产品发生事故32起、三星SDI产品发生事故11起、SK创新发生事故1起、其他厂牌发生事故3起。 报道称,韩国生产的电动汽车和氢动力汽车主要使用软包电芯。而在韩国电池生产商中,LG能源和SK创新主要生产软包电芯,三星SDI主要生产方形电芯。 目前软包电芯在全球市场呈现上升势头。2020年方形电芯和圆柱形电芯的份额分别为49.2%和23%。而软包电芯的市场份额则从2018年的14.4%上升到2020年的27.8%,升幅接近一倍。 目前锂电芯大体有高分子材料外壳的软包电池、金属材料外壳的方形和圆柱形电池三种封装形式。 软包电池优缺点十分明显,优点是能量密度高(在国内有助于获得更多补贴)、安全性好、设计灵活等,而劣势是生产工艺复杂、成本相对高。 此外,日经发布的2020年世界市场“主要商品与服务份额调查”显示,车载动力电池全球市场。中国宁德时代市场份额全球第一,份额为24.8%。LG化学排名第二,市场份额为22.6%;日本松下为第三,市场份额18.2%。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