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智慧零售数字化迈入“深水区” 企业欲抢占市场高点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深圳报道(陈晓玲 记者 智文学)从传统餐饮、零售连锁的数字化转型到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实体门店的技术赋能实现途径,如何真正“开启5G时代,共创零售未来”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3月14日-16日,为期三天的“2021深圳国际智能零售数字化博览会暨自有品牌展”在会展中心举行。此次展会由深圳市科学技术协会、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圳市知识产权局、深圳市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深圳市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深圳市福田区科技创新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道办事处指导,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主办,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协办。展会吸引了包括海信、华为、金蝶、商米、易捷通、思迅、中商龙飞、百果园、排队网、吉方、维客佳等在内的超过500家智慧零售软硬件领域知名品牌集中亮相,覆盖POS软硬件、电子价签、智慧农贸、区块链技术、小程序、移动支付、智能称重、打印、扫描、RFID(无线射频识别)等在内的新产品、新技术逐一登场。有市场人士表示,通过深圳国际智能零售数字化博览会,已看到中国智慧零售数字化迈入“深水区”的曙光,中国智能零售全产业链升级初显成效。2021深圳国际智能零售数字化博览会暨自有品牌展。技术变革促进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开幕当天,“开启5G时代,共创零售未来”的主题论坛围绕新冠肺炎疫情后零售发展、科技赋能零售数字化等专题分享,解读零售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与智慧零售的行业未来。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表示:“随着ICT技术(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全面应用,现代商业迈入新时代,商品、企业、人等要素与新技术的融合,使零售行业碰撞出新的特色。”“消费市场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零售行业作为连接各行各业的‘通道行业’,释放出了强大潜能。”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会长李洪明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经济下行等重压之下,零售行业通过数字化技术创造出新的消费场景,无接触购物、企业直播、社交营销、社区团购等数字化的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加速普及,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稳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论坛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秘书长彭建真对2020年中国消费市场数据进行了宏观解读。数据显示,2020年,商品消费持续回升,消费结构不断优化,全年商品零售额下降2.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4个百分点。新兴消费快速发展,线上线下加速融合,实物商品线上零售额9.8万亿元,增长14.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9%。彭建真认为,零售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普遍面临着数据痛点,例如数据部门导出的数据报表与业务需求不匹配;数据需求不能自动化生成,靠人工跑数据效率低;有分析报表,无分析逻辑,难以体现数据价值;业务系统众多,数据取处不一,无法实现全局分析等。因此,加大零售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数据仓库建设是数字化的基础工程。具体来说,彭建真建议,将底层业务数据驱动和需求业务驱动齐驱并进,把底层业务数据整合和上层应用开发相互隔离,提供高聚合的数据分析层,按应用场景对数据进行分层建模。同时,平衡投入产出,以技术革新带动产业升级。观众现场体验智能识别秤(主办方供图)。从落地实体项目看先行之力资料显示,2020年11月底,深圳建成5G基站46472个,同步完成了5G核心网及网管系统建设,成为全球首个独立组网和全域覆盖的5G城市。同时,深圳市政府加速投资和建设“数字科技基础设施”为实体经济赋能,这为深圳领跑全国新零售技术和理念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商报记者在参观展会现场时发现,“智慧零售”已不再是一个“虚火”的概念,不少企业纷纷展示了实际落地的项目和解决方案。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联合英特尔公司打造的智慧门店首个行业团体标准,率先建立了智慧零售实体门店各项应用接口的统一标准。展会现场设置了该智慧门店的体验中心,以实体便利店为主体,通过人工智能、虚拟化技术等技术,将客流分析、商品识别、广告推送、智能门禁、送货机器人、智能识别秤等单一的终端,通过统一的前置机进行数据整合,具有高度集成的特点,且可满足不同操作系统的使用。据该项目的负责人深圳市零售智能信息化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程永生介绍,自2019年5月以来,该项目已在深圳多个美宜多生活超市试点应用,不仅降低了总体店面建设和维护成本,也扩展了精准的周边客流和新的业务来源。据透露,某门店在运行该方案后,营业额同比增长了20%左右。程永生表示,接下来,该协会还将继续整合协会内外辐射全国的行业资源,在全国范围推广该项标准,以智慧零售实体门店的标准化建设助力行业迎接未来数字化升级及规范健康的长足发展。智慧门店体验中心除了前端的“无人”场景应用,金蝶云的财务和业务一体化管理系统,集智能要货、一键配货、快速更新价签等功能于一体,实现随时随地管理门店,为传统夫妻店、稍有规模的连锁经营门店等面对行业革新踟蹰不前的众多中小实体店主提供了“拥抱互联网”的解决方案。据其负责人介绍,门店智慧管理外,接下来该公司还将联合上下游技术商开发“无感体验”的消费应用场景。华为云与百果园联手打造的“云上果园”也在此次展会中亮相,在种植基地大棚安装小型气象站、土壤传感器、摄像头等一系列物联网设备,帮助技术员对大棚做好温度、湿度管理,为水果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从生产、包装到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云和AI的助力都可以为水果产业带来效率提升和安全保障。据了解,今年1月底,该项目在深圳南头古城南北街推出“云上水果快闪店”也引发了消费者关注。数字透视企业文化核心竞争力2020年,广东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万亿元,同比下降6.4%。全省线上消费活跃度较高,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增长19.3%,总量占商品零售的26.5%。“直营企业把握机会,正在做大做强,品牌沉淀积累后快速升级;加盟企业规范发展,数字化转型后的新型加盟合作方式带来了成功的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成企业标配。”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商业技术委员会联席主席沈欣在总结2020年该行业的主要特征时表示,广东连锁经营做大做强的底层逻辑在于品牌愈发强大,出现大量独立思考、深度打造品牌的企业。同时,统一管控逐步深入,从物的管控延伸到更精细的人、财管理,而基于IP的供应链生态是破局关键。“IP、品牌、文化、美食将会是下一个五年广东省连锁经营主要引爆点。”沈欣判断,当前,大部分消费市场已重新复苏,行业进入快速洗牌阶段,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成为主要发展动力。新的生产要素“数据”的加入,使得生态圈数据的掌握者可以重新定义价值链,由此带来价值体系的重塑,为上游供应关系、消费者关系、渠道关系都带来了新的变革,各品牌通过打造私域流量,业务数据化等方式抢占数据高地。沈欣强调,商业需要有文化气息,企业需要文化内涵,“独立包容、诚信务实、创新共赢”的新粤商精神随着连锁而发扬壮大,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下,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知识产权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文化将成为经营根基。例如“真诚服务、传递信任、一枝独秀”的百果园,“独立思考、灵感创新”的喜茶,“让服务有价值,让维修有尊严”的一小时快修等都是鲜活案例。沈欣表示,未来,乡村振兴带来新的市场、新的增长点,下沉市场势在必行。大湾区建设带来的政策集聚效应,资本、人才聚集,加上产业链优势延伸至连锁体系,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连锁经营将成为常态。
“三零手机”树行业新风 魅族重回极客轨道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焦立坤)在中国手机江湖,一度迷失在“机海战术”的魅族终于找回了自己。最近靠一款史无前例的“三零手机”一鸣惊人,魅族发出整装重新出发的号角。那么,它靠什么回到自己“最初的样子”?企业供图。一股行业清风1分钟销售额破亿元、首销28分钟全网售罄,这是魅族18系列手机3月8日首销的成绩单。要知道,魅族的这款年度旗舰手机并不便宜,售价在4399-5999元区间。这样的好成绩给魅族科技营销负责人万志强吃下了“定心丸”。“用户对纯净系统手机,对魅族18系列从硬件到体验的认可度是完全超乎想象的,这让我非常激动。”万志强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很多原来魅族的老客户都回来了,很多友商的用户也来买这个产品。“消费者用钱投票,证明了他们需要这种设备。只要提供最好的产品,它一定可以在用户购买的时候获得认同感。”3月3日,魅族18系列正式发布,其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了行业首个0广告、0推送、0预装的Flyme 9安全纯净系统,因此该手机也被称为“三零手机”。简单来说,对用户而言,这款手机所有系统自带应用均无任何形式的广告及干扰式运营推送内容,所有应用通知需手动授权开启推送,不预装任何第三方应用。对于魅族而言,这意味着砍掉了手机所有的移动互联网后向收入,只问硬件要利润。并且,这只是开始。据透露,从18系列开始,魅族的所有手机产品将放弃移动互联网广告收入,用万志强的话说,魅族要“做一个真正的个人私密的、安全的设备”。这款手机引发了业界的强烈关注。毕竟现在手机App侵犯隐私的问题严重。3月12日,工信部通报136款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且未完成整改。市场研究机构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希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魅族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你可以看到其定价相比上代产品提升明显,但这是因为基本没有移动互联网收入,而是完全靠硬件换取应有的能让企业良性运转的利润。”在王希看来,魅族现在的用户更多集中在偏向互联网极客小众的人群上,这次尝试其实相对比较契合这些核心用户群的点,所以魅族这次在自己核心用户群的喜好方面深耕,并且打出了一个前无古人的差异化。只做最好的手机手机硬件利润微薄早已是行业共识,网红罗永浩曾经调侃“做手机不赚钱,只为交个朋友”。近几年,随着手机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主要入口,后向收入模式成为手机行业的主流趋势。不过,万志强认为,这种约定俗成的商业方式获利巨大,却以伤害消费者使用体验为代价。那么,魅族想做什么?随着“三零手机”呼啸而来,外界对于魅族的关注度直线上升。毕竟,经过了前几年的狂飙突进后,近两年魅族有些低落,市场份额没有起色。去年该公司只发布了两款手机,在各大主流手机厂商的5G手机新品竞赛中落在后面。万志强坦言,在经历了2014年、2015年的大步扩张后,公司内部经历了一轮动荡,反思的结论是机海战术并不适合魅族。“魅族应该是一个特别的存在,一个只把自己最想做的事做好的一个存在,所以可能不能效仿别人的模式。(所以)这两年我们又回归到基本路线,直到我们现在只做旗舰手机,只做最好的手机。”万志强如是说。虽然去年只发布了两款手机,但对于魅族来说,却是一个“触底反弹”的分水岭。魅族不久前宣布去年成功盈利,这个消息当时令业界颇为惊讶,毕竟去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场萎缩,加上竞争激烈,手机厂商们都过得有些艰难。用万志强的话来说,魅族“开始找到自己一开始的样子”。那么,魅族“一开始的样子”是什么样子?从2003年做音乐播放器到2007年转型做智能手机,魅族一直是行业“另类”。因对技术的狂热追求,魅族创始人黄章是最早被冠以“中国乔布斯”称号的人。黄章还在那里打破规则,破釜沉舟,趟出一条新的“小而美”的路径,或是魅族此次亮剑传递出的重要战略转变。在这种背景下,魅族高层的调整备受关注。今年2月初,魅族通过一封内部信公布了新任CEO人选,黄章将公司经营管理的权力交给了他的弟弟黄质潘。这也是魅族CEO首次换人。魅族要变成家族企业?面对此类疑问,万志强再次强调,80后的黄质潘也是公司的创始团队成员,在公司内部负责过多个重要板块,是目前内部最可能胜任CEO一职的。“由他担任CEO是公司最好的选择,而且能够把很多更有冲劲、更快速、更有效率的管理方式带给公司,这是很好的改变。”而且,在魅族的核心管理团队中,只有黄质潘和黄章有血缘关系。万志强强调,现在魅族有着完善的公司架构,未来还会朝更公开的方向发展。当然,黄章依然作为董事长“每天都在上班”。万志强透露,黄章虽不再过问魅族的日常经营,但会参与公司的大战略把控和产品的研发设计。以“三零手机”为矛头,魅族“一体两翼”的战略正在推进。“一体两翼”指的是以手机为主体,探索AIoT(智能物联网)和智能家居。其中在手机上将聚焦高端市场,走“精品”路线。“魅族的‘三零手机’在专业人士中口碑不错,但要在大众用户中获得好口碑,就需要时间了。”一位资深手机行业人士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当前的竞争环境下,要做手机行业的“小而美”,蹚路的代价很大,能坚持多久是个问题。对于魅族而言,回到自己“最初的样子”这条路或许艰难,但其已坚定地迈出了第一步。
中国电信将回归A股上市 中国移动还会远吗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焦立坤)在从美国退市之后,中国电信决定回归A股上市。这也是继中国联通后,第二家“回A”的国内电信运营商。该消息引发业界的强烈关注。3月9日,中国电信公告称,拟申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根据公告,中国电信拟公开发行A股数量不超过120.93亿股,即不超过本次A股发行后公司已发行总股本的13%,每股面值1元人民币,本次发行采取全部发行A股新股的方式。中国电信此次发行A股所募资金将用于5G产业互联网建设项目、云网融合新型信息基础设施项目及科技创新研发项目。中国电信为何要回归A股?该公司在公告中表示主要有三大原因:第一,把握数字化发展机遇,推动云改数转战略落地。第二,拓宽融资渠道,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第三,完善公司治理,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在提到第三个原因时,该公司明确表示,将“引入与公司发展战略相契合、能力资源互补、具有协同效应的战略投资人”。不过,中国电信将引入哪些战略投资人目前并无消息。一个重要的背景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深化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在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中,中国联通的“混改”一直走在前面,并引入了数家互联网巨头作为战略投资人。中国电信目前也在进行相关的探索。事实上,近几年关于中国电信回归A股的传闻一直有,尤其是此前三大运营商的美国存托凭证(ADR)被美国纽交所强制退市,市场就发出“回来吧”的呼声。市场普遍认为,三大运营商在美国ADR退市事件对公司经营层面并无实质影响。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马继华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从美国退市以后,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都有回归A股的动力。“目前看,5G建设和业务增长红利期即将到来,中国电信发展趋势在行业里也很不错,有券商近期持续给予电信运营商好评,此时正是上市良机”。资深电信行业分析师付亮也认为,与"鸡肋"的美国ADR相比,中国电信回归A股可以获得更多资金,助其5G建设、产品开发、战略转型。而中国电信是否引入大型战略投资人有待观察,可能性较大。他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中国移动近期也有可能启动回归A股计划。此外,在披露回归A股计划的同时,中国电信也公布了其2020年的成绩单:营运收入为3935.6亿元,同比增长4.7%;净利润为208.5亿元,同比增长1.6%。过去一年,中国电信在to C(面向消费者)和to B(面向企业)业务均保持不错的发展势头,其中手机用户净增1545万户。在中国电信宣布回归A股后,中国移动的“回A”计划是不是也不远了?
网易有道巨亏18亿元背后 在线教育烧钱进行时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网易有道的喜与忧在一纸财报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近日,该公司公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及2020财年未经审计的财务报告,虽然2020全年净收入达31.7亿元(人民币,除特别注明外,单位下同),但其亏损金额也再创新高。为抢占市场份额、持续引流获客,包含网易有道在内的教育机构在营销费用上的投入越来越高,在品牌营销上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喜:收入大增143% 多项财务指标增长从财报看,2020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网易有道所展现的主要趋势就是“增长”。财报显示,网易有道的多项财务指标增长幅度都超过了100%,2020全年净收入达31.68亿元,较2019年增长142.7%。其中学习服务净收入为21.55亿元,同比增长207.9%;学习产品净收入为5.4亿元,同比增长255.1%。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5.9%,相较于2019年的28.4%提升了17.5%。第四季度网易有道净收入达11.07亿元,同比增长169.7%。具体来看,第四季度网易有道学习服务净收入为7.32亿元,同比增长198.8%。该增长主要因为有道精品课K12正价课付费人次的增长以及客单价的提高。第四季度网易有道在线课程销售额为11.19亿元,同比增长222.8%,有道精品课K12的表现依然十分强劲,第四季度销售额达7.7亿元,同比增长354.5%。K12正价课付费人次达65.9万人,同比增长309.3%,从全年来看,有道精品课K12正价课付费人次163.7万人,同比增长了357%。学习产品方面,网易有道第四季度净收入为2.37亿元,同比增长253.8%,净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有道词典笔销量的增长。学习产品的毛利率从2019年同期的26.7%增长至39.5%。“2020年对有道是标志性的一年。因为2020年令人满意的业绩情况,有道的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对2021年的旅程感到更加兴奋。”网易有道CEO周枫在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表示。他表示,有道目前的产品策略之一是专注于明星课程,而非将投资平均分散到所有的学科和年龄组。2021年有道将继续分层教学体系,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提供不同课程,例如针对空余时间最少的高中生提供质量最高的课程,而在初中学段,继续本地化教学研究则是重点。忧:亏损再创新高 钱都花在了营销上在业绩迎来“大爆发”的同时,网易有道的亏损金额也水涨船高。虽然第四季度净亏损收窄至4.48亿元,但从全年来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已经接近18亿元。实际上,网易有道已连亏多年,2017年净亏损额为1.64亿元,2018年净亏损额扩大至2.09亿,2019年同期净亏损额为6.02亿元,四年内累计亏损了近28亿元。网易有道亏损的钱都花在哪了?2020年第四季度,网易有道市场营销费用高达8.05亿元,而上年同期为2.06亿元,同比增长290.78%。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获客和品牌提升相关销售工作的加强、有道在线课程营销团队的扩张而产生的薪酬支出增加。2020年网易有道市场营销费用为26.97亿元,是2019年6.23亿元营销费用的四倍多。2017-2020年,网易有道的营销费用分别为1.36亿元、2.13亿元、6.23亿元、26.97亿元,逐年大幅增长。对于营销费用的大幅投入,网易有道似乎不以为意,称在销售、市场及品牌推广方面的投入短期内会令净亏损扩大,但预期通过建立一个庞大而可持续发展的用户群体,从长远运营中获益。周枫也曾对外表示,现在是投入阶段,公司愿意投入是因为更清楚地看到了用户需求。除了营销费用,研发费用也是网易有道支出的”大头“。2020年第四季度其研发费用为1.28亿元,而2017年全年网易有道的研发费用为1.33亿元。这也意味着如今网易有道一个季度的研发费用就几乎等同于2017年一年的研发费用。虑:“烧钱”无休止 在线教育品牌营销依旧疯狂对于“烧钱”营销这件事,网易有道显然并不想停止。2020年1月,有道精品课正式宣布成为《乘风破浪的姐姐2》官方合作伙伴和官方合作的唯一初高中在线教育品牌,启动了开年品牌营销第一站。虽然官方并没有透露赞助费的具体金额,但从《乘风破浪的姐姐》第一季网传赞助价格来看,合作伙伴的赞助费至少在千万元以上。面对巨额亏损和大幅投入,网易有道正在积极融资,储备“弹药”。2月16日网易有道披露,已完成700万股美国存托股(ADS)公开发行,发行定价为34美元/ADS,扣除承销商佣金和相关发行费用,融资净额约2.32亿美元。此外,网易集团还将向有道提供3亿美元授信。实际上,网易有道只是在线教育品牌营销愈演愈烈的缩影。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作业帮赞助了东方卫视、浙江卫视和湖南卫视的跨年晚会,猿辅导与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等展开合作,好未来旗下的题拍拍成为B站跨年晚会的赞助商。在线教育企业们纷纷摩拳擦掌,不放过任何一个可以“露脸”的机会。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生活服务电商分析师陈礼腾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以资本助推平台发展、通过烧钱进行跑马圈地是互联网公司的常用手段,该方式如果没有足够优秀的平台基础(对于教育平台来说就是教学资源等),呈现出的就是虚假繁荣,后期需要花费巨大时间和成本来弥补。“当前在线教育的营销大战,是资本推动的恶性竞争。这导致培训机构把过多的精力和经费用在营销上,而忽视教育质量提升,不但影响机构自身的健康发展,还增加了在线教育行业的经营风险和诸多乱象。”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线教育在销售、营销中投入大量资金,无疑会挤占师资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投入,这是本末倒置的。这推高了整个行业的获客成本,盈利能力自然降低。”
年后机票甩出一折“白菜价” 热门航线价格低于火车硬座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随着元宵节的到来,牛年春节也将正式收尾。多家OTA(在线旅游)企业数据显示,一些热门航线的机票价格已经出现“大跳水”,价格低至一二百元,甚至比火车票还便宜。去哪儿网2月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正月初四至元宵节(2月15至2月26日)期间,国内机票平均支付价格仅为63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便宜356元,创下近三年最低。截至元宵节, 前10条国内热门航线的出发、到达城市都集中在南方,成都飞深圳的航班热度最高,平均支付价格为98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1%。从价格来看,多条航线的平均支付价格比去年便宜一半。今年正月初四到元宵节期间,武汉飞海口的航班平均支付价格仅为474元,2020年同期价格为1273元,便宜799元;上海飞海南三亚的平均支付价格为332元,同比下降54%。去哪儿网票务工作人员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监测结果显示,3月5日起飞的从北京到银川的机票价格低至143元,3月11日起飞的从北京到南宁的机票只要200元,而同天出发的北京至银川火车硬座还需152.5元,北京至南宁硬座需要268.5元。中国商报记者查阅去哪儿网国内机票低价榜发现,从一线城市或省会城市向外省市出发的航班价格迎来低谷,部分机票甚至低至0.9折,且大部分为直飞航班。例如北京直飞沈阳的航班价格仅为153元,北京直飞成都的航班价格为247元。来自同程旅行的机票预订数据也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学生群体选择乘飞机出行的比例有较大幅度上升,机票价格较往年同期更便宜是主要助推因素。来自同程旅行的机票预订数据显示,2021年春运返程机票的平均票价仅为537元(不含机建燃油费),较往年同期便宜了大约35%。3月历来是旅游市场的淡季,在近乎“白菜价”的机票诱惑下,也有不少游客选择淡季出游。27岁的社区工作者崔艳告诉中国商报记者,因担心假期游客太多,自己特意将出游时间选在了3月中旬,出游地为云南大理。“我大概提前半个月订的机票,从北京出发往返大理的机票才1700元。住宿方面我选择的民宿,200元左右就能住到海景房。”不仅是机票价格“跳水”,元宵节期间酒店价格也出现大幅下降。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元宵节国内酒店每晚平均价格为275元,较除夕至大年初二(2月11日至2月13日)下降183元,降幅达到四成。其中,高星酒店每晚平均价格达到587元,较农历新年期间下降近三成。从城市维度来看,三亚成为酒店均价下降幅度最高的城市。去哪儿网数据显示,今年元宵节三亚酒店每晚均价789元,较除夕至大年初二下降477元。来自携程方面数据显示,2月26日至2月28日携程酒店平均订单量相较2月1日至2月25日有小幅提升,高星酒店平均价格也较春节期间回落约三成。
百度赴港上市 用AI续写科技新故事
3月23日,百度科技园,几位敲锣人敲响了一面附有百度自动驾驶芯片、百度昆仑芯片、百度鸿鹄芯片的“代码锣”,宣告百度集团在香港挂牌上市。敲锣人除了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等公司高层外,还包括百度数据标注师、5G云代驾安全员及百度开发者。百度不是一个陌生的企业,“百度一下”曾是搜索引擎时代的浓厚印记。但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后,有一些声音认为百度“落后”了。如今随着一声锣响,AI正成为百度底层逻辑,重塑着企业的价值链条。“并不是我们比别人更聪明,而是我们更专注,我们更愿意为长期投资、为未来投资。因为,只有保持对技术创新不断投入,我们才能抓住属于百度的云服务、智能交通、智能驾驶和其他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市场机遇。”李彦宏在现场表示。人工智能的故事敲钟人之一的郭梅,曾在老家山西长治煤矿厂工作,“抬头是山,低头是煤”。如今她却是一位新兴职业代表:数据标注师。数据标注师的工作就是教会AI认识数据,让AI像人一样去感知、思考和决策。疫情期间,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为全国各地多个“科技防疫”项目的实施应用提供了支撑。例如完成对戴口罩的人脸图像的标注,让人们在不摘口罩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精确体温测量或是通过人脸闸机。郭梅“再就业”的经历是百度深耕AI的一大案例,也是AI赋能新兴产业,带动产业转型的一个生动注脚。山西转型综改区管委会副主任董良认为,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为山西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截至目前,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AI数据标注师从业人员超过2000人,入驻企业35家,实现营业收入超亿元。百度山西数据标注基地已经成为中国人员和产值规模第一的单体数据标注基地。而在未来,百度与山西的合作模式,还将拓展到更多省市,以支持当地科技产业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福祉。从宏观视角转向商业领域,AI也正在改变旧的格局。IBM研究院提出,采用崭新AI技术改造自身业务模式的企业,被称为“认知型企业”。随着AI、区块链、自动化、物联网、5G的日益普及,这些力量的结合势必会重塑标准业务架构。未来AI时代的先发企业,一定会以技术持续创新为主轴,成为AI技术赋能的提供者和“认知型企业”供应商。拥有强大互联网基础的领先AI公司,可能成为国内这一领域的话事人。重塑认知从引擎开始马尾辫,鹅蛋脸,一双自信中略带羞怯的大眼睛,另一位敲钟人郭佳慧怎么看都只是一个普通的12岁初中生——如果她没有开发出一款AI应用的话。初一学生也能玩转AI?郭佳慧给出了答案:不仅可以,还能简单。原本,郭佳慧对AI并不十分感兴趣,后来在“码农”父亲的指导下,她发现开发程序一点也不枯燥——在百度EasyDL平台上,不用写代码,只需按照平台指引输入相关数据,然后根据平台的算法模型自主训练学习就能开发应用。随后,她开发出用人工智能检测口罩佩戴的应用,发布到百度AI市场后吸引了3000多次的调用。近年来,深度学习平台逐渐成为中国各行各业迅速布局AI的重要选择,其背后是企业在AI时代下对于底层战略性技术的竞赛。而EasyDL凭借其“零门槛”的优势,获得了更多开发者青睐。IDC《深度学习框架和平台市场份额》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12月,EasyDL平台市场份额位列机器学习平台市场份额第一,并连续两年保持市场第一。“简单可依赖”是百度的核心价值观。让复杂的事情变简单,技术实力必不可少。上市招股书显示,百度是为数不多的提供全栈AI的公司之一,拥有基础设施包括AI芯片(百度昆仑芯片)、云平台(百度智能云)、深度学习框架(EasyDL)、核心AI功能及开放式AI平台等等产品和服务。从技术维度看,目前全球范围内,仅有Google和微软拥有全栈布局的能力。而从整体专利数量看,截至2020年10月30日,百度持有AI专利2682项,是中国AI专利最多的公司,同时也入围全球AI公司TOP 5。技术实力反映到财报上,百度的营收基本面也在发生变化,其AI支撑的新业务营收占比正在增长。百度2020年Q4财报显示,来自网络营销的营收(189亿元)同比基本持平,非营销营收(42亿元)同比增长52%。这部分营收主要来自百度智能云,其营收同比增长了67%。2017年-2019年,云服务营收分别为30.05亿元、63.7亿元和91.73亿元,年化复合增长率高达75%。在近期发布的2020年Q4财报中,百度的智能云业务营收年化达13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7%。足以看出,百度正通过AI打造新的引擎。AI带来的“超长续航”另一位登台的敲钟人,是“5G云代驾”安全员雷建伟。曾是武警部队驾驶员的他,退伍后参与了河北省云代驾项目。雷建伟表示,“我就像是一个‘大家长’,见证着自动驾驶汽车的一步步成长和升级,同时见证着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非常有成就感。”而智能驾驶,正是百度寄望于未来的创新业务。根据招股书表述,百度构建了一套基于AI的三层增长引擎。这三大板块分别代表积极稳健的基本业务、快速发展的新兴业务与引领行业的前沿业务,将分别撑起百度现在、中长期和未来的增长空间。首先是移动生态。作为稳健的基本盘和现金牛业务,移动生态囊括了十多个APP,包括百度APP、好看视频等。百度从2010年开始借助AI提升搜索和变现能力,如今已成为AI驱动的业务。第二增长引擎则是百度智能云。百度智能云将AI技术深入到B端、G端的场景,为客户提供各种云服务及AI解决方案。而第三增长引擎,就是百度看向的“远方”:包括自动驾驶、智能助手和大健康等在内的高潜力业务。自动驾驶作为目前全球AI技术的主要商业应用场景,最被资本市场看重。百度Apollo自动驾驶业务已投入8年多,先后与长沙、广州、南京、上海、北京等地达成合作,既是AI的大范围落地,也标志着规模商业化空间正在打开。在智能音箱领域,Canalys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小度智能音箱全品类出货量全国第一。百度官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12月,小度助手月语音交互总次数达62亿次。小度智能音箱对于百度而言,更大的意义在于引领智能语音搜索时代。从技术层面到大众视野能理解、可使用的产品应用,不仅需要技术上的常年积累,也需要像雷建伟、郭佳慧、郭梅等AI新人们的持续付出。创新之道,唯在得人。据人社部2020年4月发布的《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到2025年中国AI人才缺口将会突破1000万。2020年,百度的研发激励费用为44.7亿元,在股权激励费用中占比高达66%。目前,百度已培训全国420余所高校、超过千余名一线AI专业教师,累计赋能超5000家企业开发者,产生近百位首席AI架构师。(原标题:百度赴港上市 用AI续写科技新故事)
华为开始卖车 探索汽车零售新模式
华为4月19日宣布,要卖车了,首款车是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已在华为消费者业务网站上架。这是华为智选首次新增汽车品类,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将在双方渠道联合销售,5月份实现批量交付。与小康股份合作4月19日,在上海车展现场,华为展台备受关注。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华为展台看到,参观人员众多,大家对华为助力车企造车的技术等方面内容兴趣浓厚。华为当日发布消息,要卖车了。据悉,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将于4月21日起,在赛力斯体验中心、赛力斯官方APP、华为体验店、华为商城同步开启预订。用户可以到全国的华为旗舰店进行品鉴体验。赛力斯是小康股份旗下主打年轻时尚的品牌。小康股份网站消息显示,赛力斯华为智选SF5定位“高性能电驱轿跑SUV”,两驱版售价21.68万元;四驱版售价24.68万元。新车搭载业界领先的增程技术,以及华为先进的智慧互联系统。早在2019年,华为就与小康股份开始合作。今年1月底,赛力斯与华为共同研发的全新“驼峰智能增程系统”发布。该系统搭载在赛力斯SF5自由远征版上。4月6日,小康股份与华为终端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赛力斯新能源汽车合作协议。智慧出行战略全新升级华为智选是华为推出的智慧生活生态品牌,由华为参与产品的定义和软硬件开发,基于华为HiLink以及HiCar核心技术等给消费者提供一致性的产品体验。截至目前,华为智选生态已提供个人、家庭、办公、出行等领域150多个品牌和450多个品类,连接超过全球5400万用户。华为表示,携手汽车品牌赛力斯推出华为智选生态新品类产品赛力斯华为智选SF5。这是华为智选首次新增汽车品类,也意味着华为智慧出行战略的全新升级。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此次合作,是我们的一次新探索。双方共同参与了产品功能定义、质量管控和一致体验等开发工作,集各自技术优势打造高性能电驱轿跑SUV,将共享渠道网络和行业经验,携手探索全新的零售商业模式,为用户带来更好的智慧出行体验。”(原标题:华为开始卖车 探索汽车零售新模式)
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大增 缺芯或持续至第四季度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发布了3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46.2万辆和252.6万辆,环比分别增长63.9%和73.6%,同比分别增长71.6%和74.9%。国内车市销量走强,新能源车成为增长引擎之一。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6万辆和22.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5倍和2.4倍,继续刷新产销记录。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环比和同比均呈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分析说,在国内外车企的共同努力下,新能源汽车产品质量提升,满足了消费者的用车需求。因此,中汽协对新能源汽车全年的销量表现依旧持乐观态度。国内新能源车企的产销量快速增长。比亚迪产销快报显示,1月至3月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55619辆,同比增长149.22%。蔚来汽车3月份交付新车7257辆,同比增长373.4%;1月至3月共计交付新车20060辆,同比增长422.7%。在市场需求的带动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基础材料、基础零件、电机、电控、电池以及整车等都取得明显突破。有关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22.8万家新能源汽车相关企业。同时,国内品牌高端车型正逐步发力,与国际品牌同台竞技。4月7日,蔚来汽车第10万台车下线,均价超过42万元。蔚来汽车成为中国首个将自主品牌卖出超40万元均价的车企。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原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表示,蔚来的成绩对中国汽车产业来说是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给中国汽车企业带来了信心,这证明了自主创新是可以持续的。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初具规模。据统计,截至2021年3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55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44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53%。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新注册登记量占汽车新注册登记量的6.21%。许海东表示,中汽协年初提到的全年180万辆的销量目标保持不变。同时,中汽协提醒,3月乘用车产销数据与2019年同期相比是下降的,这或与芯片供应问题有关。许海东表示,此前中汽协预计下半年芯片供应紧张状态将出现好转,但目前判断需等到第四季度。“芯片影响叠加去年二季度车市开始高速回暖,今年二季度单月销量增速将受到一定影响。”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表示,蔚来汽车接下来仍将面临包括芯片、技术和服务在内的多重挑战,“尤其智能电动汽车相关自动驾驶技术,以及电池技术等方面能不能保持产品的领先性,将是终极的挑战”。(原标题:3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继续大增 缺芯或持续至第四季度)
工信部:适老版App禁广告弹窗 网站需提供特大字体
工信部4月7日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明确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弹窗。工信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进一步抓好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实施工作。通知明确了《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指出相关互联网网站、APP在今年9月30日前参照上述文件完成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后,可分别向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申请评测。两单位将依据《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体系》进行评测,并向社会公布评测结果。相关互联网网站、APP通过评测后,将被授予信息无障碍标识,有效期为两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各地通信管理局将依企业申请,根据互联网网站、APP的评测结果及标识授予情况,对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在“企业信用评价”中予以信用加分。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的评测体系由用户满意度评价、技术评价和自我评价三部分构成。总分值为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即通过评测。《互联网网站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中提到,提供适老化服务的网页或独立的适老化网站,网页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此外,计算机网站应至少提供全程键盘和特大鼠标这两种操作方式。网页在提供特大字体、背景色高对比、文字放大和语音阅读服务等辅助阅读的同时,还应提供简约界面版本和信息影像化的人工智能推送形式,以支持老年人感知网页内容、获取服务。还有,在不依赖操作系统和浏览器的前提下,计算机适老化网页应提供网页的放大设置与大字屏幕服务。验证码方面,如网页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应提供相应的验证码放大服务,且验证码的放大倍数不低于2倍。包括字符、图形和各类拖拽形式的验证码。如网页中存在非文本验证码,至少提供一种视觉感官以外的验证码,如系统推送的语音验证码。《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中提出,在移动应用中,建议使用无衬线字体,应可对字型大小进行调整。段落内文字的行距至少为1.3倍,且段落间距至少比行距大1.3倍,同时兼顾移动应用适用场景和显示效果。该规范还提到,适老版界面、单独的适老版APP中严禁出现广告内容及插件,也不能随机出现广告或临时性的广告弹窗。移动应用程序中无诱导下载、诱导付款等诱导式按键。此外,移动应用程序进行个人信息处理时应遵循最小必要原则,即处理个人信息应当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进行与处理目的无关的个人信息处理,以保障老年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具体收集信息(如位置信息、图片信息等)行为,应符合《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APP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最小必要评估规范》要求。(原标题:工信部:适老版APP禁广告弹窗 网站需提供特大字体)
“芯”病还要“新”药医 多部委力破芯片“卡脖子”
为解决芯片短缺、关键技术“卡脖子”等问题,多部门近期连续出台政策,推出加大技术创新支持、产业链条补短板、优化发展环境等诸多新举措,推进解决制约发展的“芯病”。蔚来汽车日前表示因芯片短缺将暂停生产5天。不仅是国内汽车行业,芯片短缺等情况已成为困扰全球的一个重要问题。此次全球性的芯片问题,汽车产业受到的影响比较明显。除了蔚来以外,福特、通用、本田、大众等国际汽车企业也都因芯片短缺遭遇停产的冲击。除此之外,包括手机制造等诸多行业都不同程度受到了芯片问题的影响。蔚来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芯片短缺情况超出此前预估,正密切关注行业供给情况。针对芯片短缺问题,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李珂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芯片产能不足、产品断供原因主要有三方面:在需求侧方面,在5G、人工智能等带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加速落地,推动芯片需求快速增长;供给侧方面,由于芯片生产线建设所需投资不断增长,导致近些年全球半导体产能增长缓慢,叠加疫情等因素又造成芯片短期供给中断;供应链方面,受国际贸易影响,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为防范断供风险都在增加库存,无形中进一步加剧了芯片的“抢购”。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出口总额达8056亿元,同比增长15%;进口总额为24207亿元,同比增长14.8%。李珂表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所需芯片又大量依赖进口,芯片缺货对国内电子企业带来不利影响。国内从事芯片行业的赛昉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芯片供应短缺暴露了国内自主芯片应用率不足、国内供应链发展不均衡的问题,但这些问题并非短期内可以解决。一方面,从产业链的层面出发,上游下游企业都需要掌握自主的核心技术、增强自身的研发能力、提升制造工艺水平。另一方面,从芯片设计的层面出发,就是要打破垄断,从芯片的处理器内核、软硬件配套到开发工具等都要实现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只有形成强大的国内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对这种情况,近日多部门接连发声,加大对芯片产业的政策支持。科技部部长王志刚日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主要聚焦集成电路、软件、高端芯片、新一代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和前沿基础研究,利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给予支持。工信部表示,中国政府将对芯片产业在国家层面上给予大力扶持,共同营造一个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例如,对于汽车缺“芯”问题,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表示,一方面,要着眼当前供应问题,充分挖掘存量芯片和现有产能资源潜力,努力保障产业平稳健康运行。另一方面,要加紧长远战略布局,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完善技术标准规范,提升测试验证能力,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发展。不仅是部委层面,地方政府近期也在密集展开部署。3月21日,江苏召开集成电路产业强链专班工作推进会,提出重点支持有基础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扶持壮大龙头骨干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进一步集聚人才、技术、资金等产业要素,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同时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项目的精准支持力度。3月11日,珠海高新区发布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引进培育产业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支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保障产业发展空间、支持重大产业项目落户、支持产业创新环境发展等措施。相关企业也积极行动起来。例如,小米公司表示将推出新款自研芯片;吉利汽车表示正在迅速推动国产品牌芯片的导入,以及自主研发设计的芯片,其自主研发的中控芯片将会在2023年实现装配上车。赛昉科技公司负责人表示,本次芯片供应短缺将加速国内半导体供应链的本土化进程,促进产业化升级,目前国产替代已成为趋势。从事芯片研发和生产业务的南京宇都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俊峰也表示,从产业链条上看,我国芯片的设计能力和西方国家距离渐近,特别是偏消费类的芯片设计甚至可以并驾齐驱。但是在生产设备、芯片制造原材料,以及设计用的软件方面,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所以必须沉下心来,经过艰苦努力才能赶上。李珂说,去年国务院印发的《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在国家层面已经为产业发展营造了很好的政策环境,下一步一方面需要迅速落实,另一方面也需要地方政府配合国家政策,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性优惠政策,为产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对于保障稳定供应,李珂建议从根本上还是要扩大产能,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拥有足够甚至有“备份”的产能非常重要。同时,供需双方应建立长期稳定,不受外界因素干扰的商业合作关系,避免市场出现大起大落。同时,也有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全球市场芯片短缺主要还是由疫情引起的开工不足造成,全球整体的芯片市场并没有明显的增长,长期的供需关系并没有根本性的改变,对于扩大产能等需要谨慎对待。特别是目前国内的芯片产业非常火爆,大量的资金涌入,一大批创业企业迅速增加,而目前芯片行业的人才,特别是高水平人才非常有限。因此要注意芯片行业过热问题,避免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原标题:“芯”病还要“新”药医 多部委力破芯片“卡脖子”)
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
《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日前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布,并持续引发坊间热议。该法拟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经登记取得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可上特区道路行驶。这意味着,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可在特区高速和城市快速路开展道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传感器等装置,融合现代通信与网络技术,具备智能决策等功能,最终实现替代人操作的新一代汽车,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全球创新热点和未来发展制高点。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完全自动驾驶”三个技术等级。深圳在该领域也有较强的产业基础。但当前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面临“车辆不能入市、不能上牌、不能运营收费、车辆保险制度不完善、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无法认定、相关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缺乏监管”等诸多法律问题。此次率先立法将采取“1+1+N”,即“1部特区法规+1部政府规章+N部规范性文件”模式推进,拟放宽管理上的限制,并对其进行全链条规范。其中,道路测试是智能网联汽车技术研发和迭代升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目前,深圳已在全市9个行政区域(除罗湖区和深汕合作区)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里程144.69公里,发放道路测试牌照14张,累计道路测试总里程达18638公里,开放区域、开放里程及牌照发放数量都居全国前列。《征求意见稿》拟进一步放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相关条件、完善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规范。比如,拟规定智能网联汽车可以上特区的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开展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的智能网联汽车开展道路测试或者示范应用,可不配备驾驶人;授权市政府可选择车路协同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行政区全域开放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示范应用及商业化试点等。上路须购至少500万元保额第三者责任险《征求意见稿》规定,智能网联汽车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智能网联汽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后,方可上特区道路行驶。鉴于国家目前尚无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专门号牌,深圳将发放此类汽车的地方专属号牌。而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有驾驶人和无驾驶人两种情况。前者仍可参照现行道路交通法律法规来处理,而后者则面临处罚难题。《征求意见稿》对此拟规定,无驾驶人情况下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法对该车辆的控制人或所有人进行处罚;发生交通事故且负有责任的,该车辆的控制人或者所有人应承担相应损害赔偿责任;因质量缺陷造成交通事故的,车辆的控制人或者所有人依法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智能网联汽车的生产者、销售者追偿。此外,还拟规定,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行驶须购买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和保险金额不少于500万元的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具有载人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还应投保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原标题: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深圳合法上路)
多部门:利用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科技部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力争到2025年,制造服务业在提升制造业质量效益、创新能力、资源配置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强,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更加突出。重点领域制造服务业专业化、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国际化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制造服务业集聚区和示范企业。《意见》提出要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供需精准高效匹配,促进制造业发展模式和企业形态根本性变革。加快发展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培育共享制造、共享设计和共享数据平台,推动制造业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发展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促进信息资源融合共享,推动实现采购、生产、流通等上下游环节信息实时采集、互联互通,提高生产制造和物流一体化运作水平。《意见》提出支撑制造业绿色发展。强化节能环保服务对制造业绿色发展的支撑作用,推进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评估、节能技术改造咨询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第三方监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等模式,推动节能环保服务由单一、短时效的技术服务,向咨询、管理、投融资等多领域、全周期的综合服务延伸拓展。发展回收与利用服务,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畅通汽车、纺织、家电等产品生产、消费、回收、处理、再利用全链条,实现产品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最大化。同时,增强制造业发展活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充分利用多元化金融工具,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为制造业发展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金融服务。发展人力资源管理服务,提升人才管理能力和水平,优化人才激励机制,推动稳定制造业就业,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加大数据资源开发、开放和共享力度,促进知识、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有效集聚和利用,促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意见》要求加快制造服务业发展专项行动,包括制造服务业主体培育行动、融合发展试点示范行动、中国制造品牌培育行动、制造业智能转型行动、制造业研发设计能力提升行动、制造业绿色化改造行动、制造业供应链创新发展行动、制造服务业标准体系建设行动、制造业计量能力提升行动等方面的内容。《意见》明确优化发展环境。要持续放宽市场准入,进一步破除隐性壁垒。支持从制造企业剥离的制造服务业企业按规定申请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鼓励制造服务业企业积极承接离岸和在岸服务外包业务。此外,《意见》提出加强用地保障。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以“先存量、后增量”的原则,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明确用地结构和产业用地指标。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推动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鼓励各地探索创新产业用地模式,适应制造服务业发展。同时提出拓宽融资渠道。引导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加大对制造服务业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有效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创新发展供应链金融,逐步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开发适合制造服务业特点的金融产品,鼓励创投机构加大对制造服务业的资本投入。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原标题:多部门:利用5G、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大力发展智能制造)
公测开启“不限速”模式 阿里云盘能否后来居上
阿里云盘App主界面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个人网盘市场再迎重磅玩家。3月22日,阿里云盘宣布正式启动公测,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上传下载均不限速,这让不少用户大呼“真香”。阿里云盘未来商业化方向如何定义?面对百度网盘等牢牢把控市场份额的老选手们,阿里云盘还能后来居上吗?阿里巴巴“啃下”个人云阿里云盘是阿里云正式推出的第一款个人云产品。此前,阿里云一直专注于公有云服务领域。知名数据机构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国电信、AWS位居前五,总体市场份额达到76.7%,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比往年同期有小幅上升。深耕公有云市场多年后,阿里云终于开始瞄准个人云领域。在2020年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提出将探索个人云。阿里云盘项目成员包括移动协同、智能存储、云网络、视觉智能等不同领域的专家。阿里云智能总裁、达摩院院长张建锋曾表示,个人云是未来的趋势,未来人人都会在云上有一个空间,可以去存储内容。“我们那个不叫网盘,我们的梦想和愿景都不是做网盘,但哪怕做网盘阿里云也是最有能力的。我们有中国性能最好、成本最低的存储能力,这两点是做网盘的基础,在这基础上做个人云很有优势。”张建锋表示。去年8月,一款名为 “阿里云网盘”的独立App上线,三个月后更名为“阿里云盘”。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曾孵化多个个人云项目,除了上述的阿里云网盘外,还有Teambition网盘等。今年年初,阿里云旗下Teambition网盘与阿里云盘正式实现数据合并。“不限速”成最大亮点相比于其他个人网盘产品,上传下载均不限速是阿里云盘的最大亮点。据阿里云官方数据,阿里云盘能跑满WIFI带宽,且在5G网络下,达到过往行业常见速度的数十倍。中国商报记者也对其上传速度进行了测试。记者一次性上传了10个从10秒到40秒不等的短视频,共计69.5MB,5G网络下上传时间约为9秒左右,上传速度较快,但相比于官方宣传的数据仍有不小差距。全球咨询与服务机构Forrester分析师卢冠男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云盘服务是否限速,取决于厂商的商业模式。厂商是否能在限速以外的指标上找到运营成本和收益的平衡,是支撑这一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阿里云方面对中国商报记者解释了背后的原理。用户上传任意一个文件时,数据会通过哈希加密打散,分布到阿里云对象存储(OSS)、表格存储(OTS)当中;在下载时,又通过多达五层的数据一致性校验、多地就近存储等能力毫秒级合成。当用户传输、分享内容时,阿里云盘可以集成使用阿里云虚拟专网(VPC),全球加速和未来5G边缘节点优化等一系列基础能力。目前,大部分个人云盘产品都采取会员制度,阿里云盘的商业化模式何时到来?对此,阿里云方面回应称,会尽快宣布会员方案。对现在加入公测的用户而言,正式收费会是在一年以后。在这期间,用户可以通过各种福利任务,使用更大的免费空间。此外,阿里云方面还表示,无论未来用户是否加入会员均不会限速。要从百度手里抢“蛋糕”?随着阿里巴巴个人云业务的开展,互联网巨头在个人网盘赛道的发令枪也正式打响。“当前网盘市场其实已经全面进入了两极分化阶段,很多C端网盘企业都已退出市场,除百度网盘外,其他各家规模都较小。与其他平台相比,阿里云盘的场景优势更为明显,也更有特色。”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中国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阿里云盘和百度网盘的最高免费储存空间都是2TB,百度网盘的超级会员可达5T。不过目前阿里云盘的功能少于百度网盘,后者还有内容商城、通讯录储存及卡包等功能。在价格方面,百度网盘的超级会员每月40元(连续包月25元)、一年会员价388元(连续包年263元)。目前来看,百度网盘依然是个人网盘市场的“老大”。百度网盘八周年数据报告显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百度网盘日均启动次数同比增长52.5%,用户数据存储总量突破1000亿GB,自2012年正式运营以来每年保持60%以上增长。截至去年11月,百度网盘用户规模已突破7亿。不过,百度网盘的地位也并非固若金汤,其曾数次因为压缩存储空间、下载限速等问题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创道投资咨询合伙人步日欣表示,有商业模式的个人网盘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随着5G应用的不断拓展以及高分辨率图像视频的普及,云储存将成为不可逆的趋势,而阿里云进军个人云盘市场必然会给当前格局带来冲击。卢冠男认为,此次阿里云推出个人云盘,对市场的影响不仅停留在个人市场层面,也会潜在影响到企业级市场。个人云盘的很多使用场景都存在于企业办公场景中。企业推出办公类产品的策略之一是通过免费版或个人版本获取(员工)用户群,并逐步扩展为企业版。对于用户而言,无论是通过个人版、免费版还是企业版,都有通过产品组合实现协同办公的需求,这也对各家的多产品整合能力以及整合后的体验提出了更高要求。
5G产业链盈利加速兑现 机构布局细分龙头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我国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5G手机终端连接数达2.6亿,5G等新基建仍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随着5G建设规模持续增长,产业链龙头企业盈利开始加速兑现。近期陆续披露的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多家细分龙头被机构重仓持有。机构分析认为,5G产业链下游的产品终端和应用场景将迎来快速爆发期,建议积极把握设备、应用、流量等投资主线。运营商资本开支持续增长4月20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表示,一季度电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长27.4%,5G网络、千兆光网建设和商用加快推进。根据工信部数据,我国已初步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5G移动网络。截至2021年2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79.2万个,5G手机终端连接数已达2.6亿。预计下半年,5G手机出货量占比达到80%左右。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当天表示,5G、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基建仍是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根据年报数据,2021年三大运营商5G总开支将增加至1847亿元,同比增长4.94%。其中,2021年资本开支方面,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分别为1836亿元、870亿元和700亿元,5G相关资本开支分别为1100亿元、397亿元和350亿元。另据西部证券预计,中国广电5G网络投资金额约为400亿元。这意味着2021年三大运营商和中国广电资本开支总和将达3806亿元,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基站建设方面,中国移动预计在2021年新建2.6GHz基站12万站左右,且拟与中国广电联合采购700MHz基站40万站以上,于2021年至2022年建成投产。此外,机构预计2021年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共建共享5G基站32万站。同时,各地方政府5G建设规划纷纷出台。如近日河南省发布了2021年5G项目清单,包括559个项目,总投资超过580亿元。平安证券认为,与4G相比,5G网络建设周期将显著拉长,4G网络基站规模在启动建设后第三年就达到314万站,是总体需求规模的50%,而5G网络基站规模在相同时间点大约只有总体需求量的35%左右。“2020年至2022年是5G建设的高峰期,头部运营商B端业务增长迅速,2021年业绩有望加速释放。”西部证券分析师雒雅梅说。东吴证券也表示,国内5G建设不断提速,未来将持续带动运营商和设备商业绩同时向好发展。多细分领域龙头受机构关注随着运营商5G的资本开支加大,通信行业业绩趋势性好转。上海证券研报显示,2020年电信业务收入1.36万亿元,同比增长3.6%,增速同比提高2.8个百分点,超过2019年0.8%和2018年3%的增速。从上市公司业绩来看,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20日记者发稿时,已披露2021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的15家上市公司中,13家企业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9家净利润增长率超过100%,与2019年同期相比,7家企业净利润增长率翻番。此外,109家披露2020年年报的5G板块上市公司中,七成实现归母净利润正增长,22家企业净利润增幅超100%。记者根据同花顺数据并结合上市公司年报梳理发现,运营商中国联通、物联网产业链龙头广和通、5G特种光缆商中天科技以及设备商烽火通信、广哈通信等超过70只5G概念股获机构大幅重仓买入。最新增持市值占比前20的个股中,深南电路、中国联通等多只5G产业链细分龙头在列。其中,去年四季度有八家机构新进买入中国联通,增持市值达181.52亿元。从2021年一季报来看,顺络电子、振芯科技等十几只5G概念股获得机构重仓买入,如顺络电子被四家机构买入、增持市值46.73亿元。从机构调研情况来看,近期有不少5G概念股被机构扎堆调研。今年第一季度,5G板块69家上市公司获得机构共计170次调研,其中中科创达、领益智造均获得超过300家机构调研,航天发展、顺络电子、景旺电子等五家企业获得超过100家机构调研,广和通、信维通信等十几家企业获得超过50家机构调研。中原证券表示,随着国内5G规模建设持续加码,主设备商、5G to B应用层、运营商三类标的有望受益。中航证券认为,5G行业今年将进入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高峰期,通信运营商将逐步发力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加快5G消息等特色应用推广,加速抢占互联网公司手机流量入口。同时,5G基础设施(包括基站、IDC)密度加大,基站制造商和IDC厂商前景向好,应积极把握设备、应用、流量三条投资主线。(原标题:5G产业链盈利加速兑现 机构布局细分龙头)
微博视频号增长迅猛 90后和00后用户占比近八成
近日,微博发布的2020视频号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微博视频号开通规模突破百万,百万粉视频号增长99%,规模超过1.5万个。“媒体、综艺、明星、搞笑、时尚美妆、电视剧、美食7个领域,每天都有千万播视频出现。”报告称,优质视频号不仅可以通过《引力计划》获得广告分成,还有海量品牌合作机会。2020年1.5万个百万粉视频号,在微博全年总收入超过6.5亿元。具体来看,泛生活和泛娱乐是微博视频号的核心领域,万粉视频号规模分布中67%的账号集中在泛生活和泛娱乐领域,播放规模分布二者总计占比69%。新增百万粉视频号集中在以时尚美妆、美食、搞笑为代表的泛生活领域。同时,泛生活泛娱乐也是粉丝互动最多、得到点赞认同最容易的领域。报告显示,微博视频号主要受众群体是90后和00后,总占比接近80%,用户结构呈现年轻化趋势。Z世代在微博常看娱乐、社会资讯、情感类内容, 喜欢关注VLOG、游戏、美妆、数码领域的大V视频号。VLOG、二次创作、开箱相关微博视频号内容,在2020年更受到年轻用户喜欢,是成长最快的内容类型。“万事皆可拍的VLOG在2020年的投稿上传增幅为74%,所有领域均适合上传的普遍适配性让VLOG成为新晋视频号内容新宠。”另外,报告指出,万事皆可剪的二次创作在明星、影视综艺、搞笑领域实现800%的上传增幅;覆盖所有消费决策领域的开箱视频,也收获350%的上传增幅。(原标题:微博视频号增长迅猛 90后和00后用户占比近八成)
联想全财年业绩将创新高 CEO杨元庆承诺升职加薪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焦立坤)联想集团新财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4月13日,在2021/22新财年(2021年4月-2022年3月)线上誓师大会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公司2020/21财年业绩有望达到新的里程碑,并且向旗下的“大军”承诺:新财年该升职的升职、该加薪的加薪。据了解,誓师大会是联想集团每年的“传统节目”,总结过去,并为新一年的发展定下目标。在此次誓师大会上杨元庆透露,2020/21财年前三个季度的总营业额年比年增长了12%,税前利润增长了48%,有望在全财年达到新里程碑。其中,在个人电脑与智能设备业务方面,该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双双创下历史新高。在第三财季,联想集团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的销量同样创下新高,成为无可争议的全球冠军。移动业务也很快从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恢复了增长势头。其中,第三季度营业额年比年实现双位数增长。杨元庆称,利润达到了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业务以来的最高值。值得一提的是,联想集团在上一财年中实现股价翻番。目前,联想集团正稳步推进回归A股科创板的计划。此外,杨元庆还提出了新财年的几个业务目标。其中,在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上,希望能继续霸榜全球;在手机业务上保持盈利性增长,并拓展更多的市场。去年一年充满了众多不确定性,在这场“打气会”上,杨元庆表示:“新财年,我们该升职的升职,该加薪的加薪,开足马力,踏上新征程!”这振奋人心的消息引来联想人的一片欢呼。在4月1日,也就是新财年的第一天,杨元庆曾发布内部信表示:“过去的一年,每个大区、每一项业务都经历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挑战。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联想承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4月10日上海交通大学125周年校庆之际,杨元庆宣布个人出资1亿元,为母校上海交通大学捐建一座全国高校一流的绿色水冷高性能计算中心,推动算力在高校的普及,赋能基础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我希望此举能够推动算力在中国高校的普及,让高性能计算更好地助力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帮助解决自然灾害、疾病、气候变暖等人类现在正面临的共同挑战。”杨元庆在誓师大会上说。
外部环境艰苦 华为高强度研发投入不降
3月31日,华为如期发布2020年年报。2020年初,华为发布2019年年报时留下一个悬念:2021年,华为还敢或者说还有命发布2020年年报吗?当时,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2020年将是华为公司最艰难的一年,我们的储备也快用完了,是全面检验我们供应连续性能否发挥的重要一年。2020年我们力争活下来,明年还能发布财报。”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说:“不管经营情况怎样,我们都要把真实的数据呈现。”克服了复杂的国际环境及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困难与挑战,2020年,华为保障了业务连续和对客户的及时交付,实现了稳健经营。华为年报显示,2020年,华为业绩增长速度放缓,但基本实现了经营预期,销售收入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8%。华为一直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闻名,从上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就坚持每年将10%以上的销售收入投向研究与开发,让华为业绩年年增长获得了最有力支撑,也让华为一步步走到了“领导者象限”。顶着未见缓解的外部环境压力,2020年华为的研发投入继续维持在历年的较高水平。华为公司副CFO史延丽表示,外部环境艰苦,华为高强度研发投入不降,2020年,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近16%。从华为业务结构看,2020年,运营商业务稳定,企业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但一路高歌猛进的消费者业务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没有达到预期增速,手机业务出现下滑。在手机销售下滑的情况下,华为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等其他硬件和服务实现了增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华为手机业务下滑对其消费者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胡厚崑强调,手机只是华为消费者业务“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的一部分。在这个战略中,不同的硬件只是不同的接入手段而已,手机也一样。基于这个战略,华为目前锁定了智慧办公、运动健康、智能家居、智慧出行和影音娱乐为主的五大生活场景,以鸿蒙操作系统和HMS生态为核心驱动及服务能力。目前已有20多家硬件厂商和280多家应用厂商参与到鸿蒙操作系统生态建设,2020年底,注册开发者超过230万。根据鸿蒙操作系统的开源计划,2021年4月,鸿蒙操作系统将面向内存128MB至4GB终端设备源,2021年10月以后将面向4GB以上所有设备开源。相关代码将捐献给中国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虽然暂时挺过了“制裁”风暴,但胡厚崑坦言,芯片供应状况的改善依然取决于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合作修复。“一个政治决策让华为高度依赖的全球供应链遭到破坏,也让产业链共同受损,是否该及时得到纠正?”胡厚崑强调,全球化合作模式形势依然是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流,华为依然坚持基于开放合作的创新。胡厚崑表示,华为看到社会数字化展示的巨大机会,也认识到前进道路中这样那样的障碍和困难,不管怎样,华为有决心在战略上保持定力,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原标题:外部环境艰苦 华为高强度研发投入不降)
游戏营收增速放缓后 “新腾讯”的秘密藏在哪项业务中?
中国商报/中国商网(记者 祖爽)向产业互联网转型两年后,腾讯交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近日,腾讯发布了2020年第四季度财报和全年业绩报告,值得注意的是,腾讯的主力业务游戏营收增速明显下滑,但To B(面对企业)业务收入占比持续攀升。随着腾讯在产业互联网赛道布局力度的不断加大,To B业务能否顺利“接棒”游戏业务成为腾讯主力增长引擎?收入环比下滑6% 游戏业务还“灵”吗财报显示,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实现营收1336.69亿元,同比增长26%,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332.07亿元,同比增长30%;全年实现营收4820.64亿元,同比增长28%,非国际通用会计准则下净利润为1227.42亿元,同比增长30%。游戏业务依然是吸金能手。财报显示,腾讯2020年第四季度网络游戏收入为391亿元,海外游戏收入为98亿元,《和平精英》《王者荣耀》《PUBG Mobile》《天涯明月刀手游》等移动游戏带来了巨大的收入。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宅经济”,腾讯游戏收入一度逆势增长。但在第四季度,腾讯网络游戏收入却环比下滑近6%,且占总营收比重仅为29%,占比进一步下降,并首次低于30%。腾讯解释称,网络游戏收入环比下降主要是由于常态化的用户活动及季节性因素导致的国内智能手机游戏及个人电脑客户端游戏收入下降,部分被包括《天涯明月刀手游》在内的新发行游戏的收入贡献所抵销。除此之外,腾讯第四季度智能手机游戏收入为367亿元,环比下滑6.3%;端游收入为102亿元,环比下降12.3%。腾讯在业绩分析会中解释,一方面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游戏的正面影响在2020年下半年结束;另一方面是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今年春节较晚,游戏流水季节性尤为明显。而其他竞争对手也仍然在加紧游戏布局。除了网易等老对手外,字节跳动、快手、阿里巴巴等新对手也不容小觑。例如:字节跳动不仅加强了在自研游戏领域的深耕,还多次与非腾讯系的游戏公司合作。3月25日,字节跳动又官宣收购游戏公司沐瞳科技。“比起其他游戏公司,腾讯在游戏方面底牌更多,但内部隐患依然是至今没有出现能接力《和平精英》和《王者荣耀》爆款的原因。外部对手方面,字节跳动在流量上拥有和腾讯类似的基因,天生具有游戏平台的潜力,但目前也缺乏真正的爆款。”TMT (科技、媒体、通信)行业观察者张书乐表示。此外,财报中还首次披露外界关切的未成年游戏消费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国内游戏流水中16岁以下未成年人占比为3.2%。2019年1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所有网络游戏用户均需使用有效身份证信息进行游戏注册,对于实名的未成年人,平时每天游戏时间不能超过1.5个小时。腾讯于2019年年底落实实名信息注册准入制,目前该规则已在腾讯游戏旗下超过210款产品中生效。To B收入占比攀升 疫情提供发展良机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第四季度,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板块实现收入385亿元,同比增长29%,占总营收比重为29%;从全年来看,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6%至1281亿元,占总营收比重为27%,增长原因主要为商业支付、理财服务及云服务的收入带动。新冠肺炎疫情也让腾讯整个产业互联网B端产品矩阵和云服务能力得到了“练兵”机会。腾讯推出包含企业微信、腾讯会议、腾讯文档等七个远程工具,共同组成了“腾讯云远程办公全家桶”。其中,腾讯会议成为最快超过1亿用户的视频会议产品,2020年在腾讯会议上举办的会议超过3亿场。“腾讯最早提出产业互联网和科技向善的理念,并正努力推动新基建建设,这些做法是腾讯的加分项。财报的表现主要得益于新冠肺炎疫情。在疫情期间,腾讯的业务特别是远程办公成为最大亮点,让用户切实体会到腾讯的变化。在“上云用数赋智”行动中,腾讯云是腾讯未来的增长极。但金融科技业务也不宜发展过快,要拥抱监管,稳妥地推动金融科技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对中国商报记者表示。在财报中,腾讯也强调了金融科技业务的战略重点是积极配合监管机构,与行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出合规及普惠的金融科技产品,同时优先考虑风险管理,而非追求规模。未来,腾讯将继续投资云计算基础设施及技术,投入于IaaS(基础设施即服务)技术,包括定制化云服务器解决方案及自研的数据中心技术以提升云服务的表现及成本效益。小程序、视频号、企业微信等应用都在以不同程度服务C端(用户端)的同时,又与B端产生连接。“小程序是服务和商业工具,视频号是未来视频化的新连接,而搜一搜则打通整个微信体系。”腾讯方面表示。中央财经大学新闻系副主任、中经数字经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端对记者表示,小程序拉动的新商业生态体系对抗疫期间线下商家的业务线上化、运营数字化也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小程序通过C端功能矩阵的协同满足了用户的多元生活需求,同时挟C端用户群和数据优势为B端商家赋能,推进复工复产。被给予厚望的To B业务能支撑起腾讯未来的想象空间吗?就目前来看,由于To B端的前期高投入,其目前的规模效益还未显现。2020年全年,增值服务(网络游戏+社交网络)、网络广告、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的毛利率分别为54.09%、51.37%、28.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居于末位。腾讯新增长引擎背后 B端市场争夺战已开启距离腾讯全力“出击”B端业务、转身产业互联网已经过去了两年多。2018年9月,腾讯公布了自己的架构大调整。这次架构调整中最引人瞩目的变化,就是新成立了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和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前者是为了发展面向机构客户的To B业务,后者注重数字内容的建设与发展。腾讯在产业互联网赛道布局力度不断加大。2020年,腾讯宣布投入5000亿元用于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布局。之后腾讯云位于广东清远和江苏仪征的两大数据中心先后开服投产,分别成为腾讯在华南和华东地区最大的两个自建数据中心。两大数据中心都部署了腾讯云自研星星海服务器,并全面采用了腾讯自研的第四代数据中心技术——T-Block。陈端认为,B端和C端业务基于腾讯生态尤其是腾讯云的联结,协同效应更加明显。她认为,不管腾讯还是其他网络生态企业,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使命都是顺应消费互联转向产业互联的趋势,把C端能力和优势迁移到B端并增进B端、C端业务矩阵协同能力。“To B业务肯定是腾讯未来重点着力的一个领域。中国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到今天,流量红利和用户红利基本都已见顶,C端的业务增值空间已经接近天花板。”陈端表示,“大力发展To B业务,一方面是为整个腾讯系寻找第二增长极;另一方面,通过B端业务也可以为C端用户带来更为精准,也更加多元的价值供给,使B端和C端更有效协同,进一步巩固生态化优势。”这一点在财报中也有所体现。截至2020年第四季度,微信及WeChat合并月活账户数为12.25亿,环比上季度12.128亿仅增长1%,较2019年同期11.648亿增长5.2%;QQ的用户数量则呈下降趋势。截至2020年12月31日,QQ第四季度的智能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95亿,2019年同期为6.47亿,同比下降8.1%,较三季度的6.174亿下降3.6%。实际上,不仅仅是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具有庞大野心的互联网巨头不在少数,甚至已经成为企业未来发展路径的一道必答题。例如:阿里巴巴凭借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金融科技等手段,已稳固地位于服务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的入口处,将直接参与到无数企业的数字化创新进程中。根据艾瑞咨询的推算,在2020年-2024年,产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为中国经济带来每年7000亿-1万亿元(共计3.96万亿元)的GDP增量,产业互联网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比例将从11.5%增长到14.2%。拥抱产业互联网的腾讯未来是否能再次“进化”?中国商报记者将持续关注。
芯片荒蔓延至家电业 “囤芯”提前半年以上
全球芯片短缺危机,正从汽车行业蔓延到消费电子及电视机和洗衣机等家用电器领域。导致芯片紧缺的因素,一方面是由于上游晶圆厂产能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企业仍在大幅增加半导体库存。另据Gartner最新发布的初步统计,全球半导体收入在2020年达到4662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10.4%。市场研究机构高德纳(Gartner)研究副总裁安德鲁·诺伍德(Andrew Norwood)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超大规模客户、个人电脑(PC)、超移动设备和5G手机终端市场需求的推动下,存储器、GPU和5G芯片组引领半导体的增长,而汽车和工业电子市场则因疫情导致的支出减少或者支出暂停而受到影响。”具体到家电行业,有的家电芯片甚至要提前半年、一年备货,家电芯片的价格也普涨,成为今年彩电、空调等涨价的助推因素。在此背景下,中国家电龙头企业加快自研芯片的开发,但专家提醒投资要避免一哄而上。部分家电重回机械式韩国的两家主要电子零部件厂商三星电子和LG电子都已经表示,制造正在延迟,芯片短缺预计将持续到2022年。已经有韩国的电视制造商表示,除非支付更高的价格,否则获得某些关键部件的难度将越来越大。这也导致了韩国家电厂商不得不提高电视机等家电商品的价格,将零部件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同样的供应短缺也已影响到洗衣机和烤面包机等低利润家电产品。瑞士信贷亚洲半导体研究主管兰迪·艾布拉姆斯(Randy Abrams)表示:“微控制器单元(MCU)供应紧张,这可能会影响普通的家用电器。”飞利浦空调(中国)运营总部总经理甘建国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空调电脑板上的芯片从去年11月份就开始紧缺,芯片交货周期延长,因此现在需要提前180天备货,最长提前360天,以前最多需要提前45~60天备货。供应芯片的有美国、日本企业,也有国内企业,国内供应现在占比已达50%。空调电脑板上芯片的价格今年相比去年上涨了15%~30%,对空调终端价格影响不大。今年国内家用空调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主要是因为铜、塑料等大宗原材料涨价造成的。“芯片短缺对冰箱业的影响主要是控制部分的PCB板(印制电路板)。”奥马冰箱总裁姚友军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PCB板有20%左右的供应短缺。做电风扇出口的中山乐途电器的总经理黎明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他们今年风扇订单约180万台,近60%的订单需要用上芯片。幸好95%的线路板订单去年9月已下单给供应商,价格锁定了,否则现在价格同比涨幅超40%。线路板供应商表示,来年新的订单如果不落实芯片供应,他们不敢接单,并强烈要求乐途做好来年订单的芯片预订。黎明阳估计,芯片供应紧张会持续起码一年,他的客户也知道芯片供应紧张,来年会考虑部分产品改用机械式(手动)去替代电子式,避免因芯片供应而影响交货以及带来成本上升。产业在线分析师欧阳怀向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说,小家电一般采用8位MCU,大家电一般采用32位MCU,价格在几毛钱到几元,去年至今普遍涨价15%~30%,但由于基数较小,所以价格上影响并不大。现在主要的家电芯片企业,包括国内外MCU企业的产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欧阳怀说,有实力的家电整机厂囤积芯片的力度在加大,主要是格力、美的和海尔等。半导体企业也都在极力保住TOP整机企业的份额,其他份额占比较少的整机企业受到较大的影响。据了解部分洗衣机企业由于缺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从智能产品切回到了机械式产品。供需失衡背后的逻辑由于晶圆制造商更加偏向于将产能分配给高利润产品,因此用于低利润家电的芯片的生产已经被排到了最后。信达证券研报显示,MCU龙头厂商的产能正在向价格和利润率更高的MCU倾斜,导致家电等领域MCU产能减少。在目前车用MCU缺货压力仍未缓解情况下,MCU缺货潮加速蔓延,中低端MCU产业进入高景气阶段。“由于8英寸晶圆代工产能持续紧缺,MCU仍处于供需严重失衡的状态。”Gartner分析师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第一财经记者从业内了解到,义隆电子和盛群半导体都已经宣布“暂停接单”。盛群半导体交期在2022年的订单已经暂停接单;对于2023年交期的订单,该公司预计2022年5月晶圆厂提供2023年的产能后才会开放接单。中家检测认证中心(KGK)的总工程师陈建民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认为,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全球主流芯片一直供过于求。此轮芯片紧缺,是因为在疫情的背景下,欧美日芯片企业并没有做正常的产能增加;同时,居家办公使电脑、平板等3C产品及小家电的需求呈井喷式增长。后疫情时代,车用芯片需求也在急剧增加。陈建民预计,全球芯片需求急剧上升,芯片产能又没跟得上,且欧美的疫情还在,所以芯片短缺的状况还将持续到2022年,可能要到2022年底才会基本缓解。今年下半年随着欧美国家接种疫苗,人们回到办公室工作,虽然3C产品和小家电的需求会回落,但车用芯片需求将会持续上升。此外,盛群半导体透露,晶圆厂及封测厂通知近期将有另一波涨价,涨价幅度为15%至30%。汽车电子、物联网和消费电子等应用需求持续提升,推动了MCU市场稳步增长。自去年3月以来,MCU产品报价持续上涨。全球知名半导体市调机构IC Insight预计,2021年全球MCU市场规模有望达223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7%。芯片短缺还导致公司与多家芯片制造商下订单,这种现象被称为“双重预订”,进一步加剧了晶圆厂的产能负荷。“在这种情况下,大公司将更容易获得产能,小公司就比较被动了。”盛陵海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同时,全球液晶面板业正处于历史上最长的景气周期,从去年6月起连续涨价超过10个月。今年“五一”国内彩电价格将同比上涨10%,主要是受面板供应偏紧影响,缺芯仅是因素之一。据群智咨询(Sigmaintell)的调查数据,2020年全球应用于显示的芯片需求规模(含Driver IC\Touch IC\Power\TCON)约为102.6亿颗,预计2021年总的显示芯片的需求规模在103亿颗左右,同比基本持平。其中,预计2021年全球驱动IC的芯片需求约为76亿颗,同比增长约为2.7%,增幅较2020年略为下降。2021年将是中国家电龙头企业自研芯片大规模应用的关键一年。公开数据显示,国内家电行业芯片市场约500亿元,本土化配套率仅5%。目前,中国家电产品中大部分的芯片仍主要依赖进口。例如,国产空调的MCU主控芯片,超过七成来自于瑞萨电子、英飞凌、TI(德州仪器)、东芝、NXP(恩智浦)等外资品牌。今年,芯片和IGBT、IPM模块等进口价上升、交期延长,加快国产化是大势所趋。3月在2021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信视像、长虹控股、格兰仕都不约而同展示了中国家电业的“芯”力量。“十四五”期间,中国家电产业将由原来追求速度、粗放发展的模式,向创新驱动的模式转型。通过自研芯片,促进智能家电互联互通,基于大数据创造更多价值,将是必由之路。“但从长远来看,未来对于家电业大量需求的40nm(纳米)以上制程的普通半导体行业,买方市场的形态将长期存在。投资行为切不可一哄而上。”陈建民提醒说。(原标题:芯片荒蔓延至家电业,“囤芯”提前半年以上)
重罚乐视网就算“靴子落地”吗
证券监管部门重罚乐视网及实控人贾跃亭等人无可厚非,但仅对乐视网和贾跃亭一方做出惩罚还远远不够。这也给证券监管部门提了个醒,即便是在注册制下,有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把关,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要根据现阶段实际与各方形成合力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自2007年至2016年连续10年财务造假的乐视网,终于受到严厉处罚。根据中国证监会官方网站最新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因财务造假、欺诈发行等违法行为,乐视网及其实际控制人贾跃亭近日共计被罚款约5亿元,贾跃亭等人被终身证券市场禁入。这样一则A股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上市公司造假和欺诈案例,几乎囊括了各种造假行为,不但令投资者蒙受巨大损失,而且极大损害了资本市场赖以生存的诚信基石,证券监管部门重罚乐视网及实控人贾跃亭等人无可厚非,但仅对乐视网和贾跃亭一方做出惩罚还远远不够。这10年里,对乐视网的财务造假“毫无察觉”,其确切的造假总额至今仍不清楚,相关中介机构特别是财会审计机构恐怕难辞其咎;在新股发行核准制下,“带病”上市的乐视网是如何成功闯过层层把关和监督的?此前欺诈发行的金亚科技、欣泰电气等公司的部分相关责任人已被判刑,关于贾跃亭的惩罚是否该到此为止?仅有行政处罚的话,能不能震慑后来的造假者?在以信息披露监管为核心、由交易所严格履行审核把关的注册制下,少了证监会发审委,如何更有效地保证新股质量和上市公司的质量?这些问题不仅是预防财务造假的问题,而且关系到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全局,值得进一步深究。更棘手的难题来自股民。截至2020年9月30日,乐视网股东户数仍有近19万户,他们中很可能有在乐视网股价高位时买入者,在经历了贾跃亭远走海外、乐视网退市、IPO造假、再融资造假等一系列事件后,这些股民的损失该如何赔偿?重罚乐视网不是案件的终点,尚有一系列难题待解,一些教训值得好好总结。行政处罚不应被视为“靴子落地”或例行走过场,也不应让相关涉事方有“松口气”的感觉。对财务造假和欺诈发行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任何人不该轻视金融监管部门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决心,特别是各类资本市场的主体要上好“风险教育课”“诚信经营课”“诉讼赔偿课”,在乐视网这面“镜子”前,多照照不足,常正正衣冠,勤治治未病。当务之急应尽快将行政处罚书执行到位,不能因为贾跃亭迟迟不回国,就让投资者有“处罚书约等于废纸”的困惑。若确有必要追究刑事责任、寻求国际协助的情况,应抓紧启动相关程序。对于可能牵涉造假的资产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不管是蓄意还是失职,应一查到底,绝不手软。乐视网案也给证券监管部门提了个醒,即便是在注册制下,有证券交易所和中介机构把关,也不能完全放松警惕,要根据现阶段实际与各方形成合力严把资本市场“入口关”。既要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营造诚信环境,又要加快解决资本市场违法成本过低问题,推动行政、司法等各部门协同作战,让上市公司不敢、不能、不愿参与造假;那些已经被财务造假坑害的投资者,在行政处罚落地之后,应尽快在新证券法的框架下,积极借鉴国内外民事诉讼索赔经验,主动拿起法律武器,在投资者保护基金等途径的帮助下,多渠道争取赔偿。(原标题:重罚乐视网就算“靴子落地”吗)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