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iOS 15引入基于半身照的人物识别功能
在周五公布的一份文档中,苹果详细介绍了该公司在机器学习技术上的最新发展,比如为 iOS 15引入了基于半身照的人物识别功能,即便照片中并未清晰记录下人脸。与此同时,该公司在机器学习研究的专题页面,详细介绍了如何在设备本地上更好地识别照片中的人物。 (来自:Apple 官网) 文章指出,相册应用能够在各种场景下更好地识别人物,而不论他们的面容是否已被清晰记录。 为达成这一目的,苹果使用了特定于人物的面部与半身照识别技术。 该公司写道:“若拍摄对象的视线从镜头前移开,人脸通常处于被遮挡或完全不可见的状态”。 为此,开发团队考虑到了图像中的人物上半身,因其通常在特定环境中显示恒定的特征,比如不变的服饰。 也就是这些特征,让 iOS 移动设备拥有了可在本地高效分辨前后几分钟所拍照片中的人物的可能。 如上图所示,苹果以一张完整的图像作为输入,然后专门识别其中的人脸和上半身特征。 接着通过将这些特征与其它照片进行匹配,以提升传统基于面部识别无法高效分辨个人的能力。 与往常一样,苹果强调了所有机器学习操作都可在本机完成,以保障用户的隐私。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希望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内存和计算资源的开销。
国产Android厂商大力宣传的“内存融合”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在体验ROG游戏手机 5 的时候,18GB的RAM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OG 游戏手机 5 . 狂开 25 个 app 的极端场景仍然能够从容应对,不卡顿的同时极少出现杀后台的状况。 即使 ROG 游戏手机5开了超大 RAM 的先河,但在 Android 阵营主流的旗舰中,RAM 仍然以 12GB 为主。 如此来说,超大 RAM 仍然还是小众「游戏」手机的特配。不过,不少的厂商在系统更新中引入了「内存融合」、「内存可拓展」的概念,以求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现在,支持「内存融合」的机型已不是少数,有些厂商甚至直接喊出了「RAM 12G 秒变 20G」的口号。 给人一种有了「内存融合」,似乎就可匹敌原生超大 RAM 的效果,实际中是真的如此吗? 融合出来的「大」RAM 体验怎么样? 在究其本质之前,还是先看看实际「疗效」。 本次的测试以 realme 的两款旗舰为样本,纯主观的判断为前提。 realme 两款旗舰 RAM 均为 12GB,「内存融合」加持下,最高可扩展 7GB。realme UI 的「内存拓展」共有三个档位,可增加 3GB、5GB、7GB,每次调整都需重启才可生效。 其他厂商其实也大差不差,较为类似。 前后共测试了几次,先说一个结论,差距不太大,感知不太强。 一同打开《和平精英》、《王者荣耀》、《崩坏 3》三个手游,配合常用的影音、阅读、RSS 等 app,正常状况下,再次打开后台 app 极少出现重载。 而未开启「内存融合」时,手游会被「杀掉」,而常用的 app 状况与开启内存扩展接近。 但这有两个前提,一是系统,二是电量。 还是以 realme UI 为例,后台 app 们过不了夜,夜间闲时系统会集中清理。 而低电量(20% 以下),也会促使系统清理后台 app,从而尽可能保留电量。 ▲ 开了三个游戏,跳到初始的 app,无需启动. 不过,默认会把微信这类大多数人常用的 app 进行后台锁定常驻,以免被系统强退。 体验过程中,当手游在读条时,基本不会被系统退掉,但它们更像是被「封存」而非后台运行。也就是说,我没有遇到开启手游读条到 75%,然后回个微信,再切回来能读完条直接进入。 当然,也有较为偶然的状况,在体验 realme GT 大师版时,小志表示「有次我开了原神放在后台,两天之后清任务的时候点了进去,发现还在」。而我这几天测试时,并未还原出这种场景。 或许是这次用的都是 12GB RAM 的手机,导致感知不太明显。但当去探究「内存融合」、「内存拓展」实现的原理后,反而觉得出现上述结论是理所应当。 「内存融合」本质上是「虚拟内存」 在酷安上,有个叫做 Scene 4 的软件。它里面有个「SWAP 设置」的选项,进入后会有 Swapfile 与 ZRAM 两个功能。 当你取得 ROOT 权限之后,你就可以在 Android 手机上随意设置「虚拟内存」了。 其实,近来逐渐成为主流的「内存融合」、「内存拓展」在本质上就是虚拟内存。它是 Linux 内核的一项基础的功能。 不仅是 Linux,在 Mac、Windows 等现代操作系统上,都有「虚拟内存」技术,它已经是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回到 Android 上来,额外拓展的 3GB、5GB、7GB 其实是个压缩存储空间,当运存不足时,把后台的一些数据压缩到「拓展内存」中,而这扩展的容量是从闪存中借用的。 如此就造成了几个问题。 在初中的计算机课上,我们都学过,RAM 叫做随机存储器,可随时读写、速度很快,但断电数据会丢失。而 ROM 是为只读存储器,存储数据稳定,断电后数据不会改变。 相对来说,ROM 的读写速度远不如 RAM,因此当从 ROM 闪存中借用了空间后,读写效率远不如运存 RAM,即远不如 RAM 来的流畅。 另外,ROM 的闪存不断地擦写会直接影响到它的寿命。 简单来说,「内存融合」其实也是把后台的部分数据压缩「封存」到借用的 ROM 空间中,当需要时,再解压读出。 大部分 Android 厂商们「内存融合」出来的额外运存,本质上还是 ROM,而并非是简单的把这部分空间变成 RAM 运行内存。 由此,它并非能完美的解决多个 app 后台运行,起到关键作用的还是原生 RAM 的容量。 12G RAM 加上拓展 8G 并不等于 20G RAM! 此前,ColorOS 在上线「内存融合」功能时,OPPO 的产品经理有过一次集中的答疑。 主要有两点值得参考,一是是否有用,二是是否会影响寿命。 「它并不是噱头」,虚拟内存其实是存放后台不活跃的应用进程,给活跃的进程让位,「减少真实运行内存的压力,常用 App 会更为流畅」。 「在研发时已经考虑到了硬件寿命问题」,「会根据使用场景和器件状态控制写入量」,OPPO 也表示这个技术已经过老化测试,寿命影响有限。 ▲ 这种说法其实并不严谨. 无论是从内存融合原理,还是实际体验,扩展出来的 8GB 空间并不能与原本的 12GB RAM 简单相加,实际体验也远不如真正 20GB RAM。 另外,内存融合在运存 8GB RAM 以下的产品上或许会有更好的效果,理论上会给后台进程更大的余量,保证一些常用进程的活跃度。 「虚拟内存」是 Android 系统原本就有功能,它的效果没有宣传的那么夸大,它只是个辅助,真正起到决定作用的还是实打实的运行内存 RAM。 ▲ 图片来自:Pocketlint 其实,Google 在原生 Android 11 中就加入了「缓存应用冻结」功能,开启后会自动冻结后台 app 进程,禁止占用 CPU 资源,以达到节能省电的目的。 同时,国内不少系统为了流畅度,也会对后台进程进行严格的监控和管制,现在的中高端新机出现卡顿的几率已经降低了很多。 「内存融合」技术本身不算是个「噱头」,它广泛的存在于很多操作系统中,但它有着很多的局限,最终在产品上体验感知不强。 但若厂商们花大力气去鼓吹「内存融合」能够达到大运存同样的效果,那就有些本末倒置,让内存融合变成了一个噱头。
三星Galaxy S22首批搭载骁龙895!支持65W快充但需要额外购买
原标题:首批搭载骁龙895!曝三星Galaxy S22入网:支持65W快充 据此前消息,高通将会在今年12月左右正式发布“骁龙895”处理器,在此前骁龙888的基础上再次全方位提升,成为安卓最前旗舰芯片。 按照以往惯例,三星Galaxy S旗舰每年都会是首批搭载骁龙新旗舰芯片的机型之一,今年也不例外,三星Galaxy S22系列依然会首批配备骁龙895芯片登场。 根据今日最新爆料,三星Galaxy S22系列目前已经获得了一些地区的3C认证,其中显示该系列机型将配备最高65W快充技术,这将对三星旗舰的体验带来大幅提升,算是追赶上了国内主流旗舰的快充配置。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按照三星以往的策略,这个65W的快充配置可能并不会全系标配,而且三星很可能并不会附赠支持65W快充的电源适配器,用户想要享受到最高的快充规格需要再额外购买快充头。 除了性能、快充方面的提升之外,此前消息称三星Galaxy S22系列将在影像系统上再次升级,其中三星Galaxy S22、S22+则会搭载5000万像素主摄,支持像素四合一技术,单位像素面积为1μm。 三星Galaxy S22 Ultra将会为主摄搭载类似vivo的微云台设计,能有效的增加拍摄时的稳定效果,对视频拍摄的增幅尤为明显,同时还将联合老牌相机厂商奥林巴斯共同调教这个强大的摄像头方案。 在奥林巴斯的加持下,Galaxy S22 Ultra综合成像表现有望碾压一众对手,成功屠榜DXO,非常值得期待。
马斯克:不考虑为特斯拉新车型提供传统圆形方向盘选配
在过去几年特斯拉带来了所有变化中,最具争议的可能就是改用轭状方向盘。不过,埃隆·马斯克对于装备在最新 Model S/X 中的轭状方向盘态度非常坚决,这意味着今后你在选购这些型号的时候无法选配目前主流的圆形方向盘。 伴随着采用新型轭状方向盘的 Model S/X 车型交付,越来越多的新车主对于这新方向盘存在争议。不过马斯克在最新推文中并不考虑替代解决方案。在Twitter上,当被问及是否有选项可以将轭状换成更传统的方向盘时,他的回答是一个简短的“No”。 这让即将到来的特斯拉汽车的情况还有待观察。特斯拉跑车和特斯拉 Cybertruck 一样,都展示了轭状方向盘。在电动皮卡亮相时,许多人认为非典型的控制装置最终会在生产启动时被换成更老式的东西。 在此前曾有一段关于轭状方向盘的试驾视频。从视频上来看,这位女司机在驾驶全新 Model S 时,轭状方向盘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好用。在进行大角度转弯或者掉头时,方向盘不容易精准操作,视频中的女子,可能还以常规“圆形”传统方向盘来驾驶,数次都没有精准的握到轭状方向盘的另一边。 而且因为新款车型取消了怀挡,换挡虚拟按键设置在屏幕左边,上滑前进挡,下滑倒档,停车自动 P 挡。这位女司机在驾驶的时候,还要手指不停地滑动屏幕,操作看上去没有传统档杆车型那般行云流水。
SK Siltron将在美投资3亿美元 以迎合电动汽车供应链需求
韩国半导体晶圆制造商SKSiltron 旗下子公司(SKSiltron CSS)周三宣布,其计划在密歇根州BayCounty 投资3亿美元建厂,以提供多达150个高薪的技术型工作岗位。规划中的新厂,位于汽车之城底特律以北仅数小时路程的地方。此前,SKSiltron 已在附近的Aubrun设立了办事处,而新工厂的员工数也将增加一倍以上。(点击链接有惊喜) SKSiltron 表示,其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大发力,为电动汽车(EV)产品提供先进材料和研发制造支撑。 根据国际清洁运输委员会(ICCT)的一项研究,美国已在电动汽车生产和采用率上落户于中欧,尤其在2017至2020年间。 影响美国EV市场发展的一大障碍,就是半导体的生产。从智能手机、到计算机、乃至汽车等各个领域,半导体已于近年变得愈加受人重视。 SKSiltron CSS 首席执行官JianweiDong 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称:3亿美元投资将有助于位于密歇根州的美国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发展,且该公司的终端客户就位于附近社区。 据悉,此举恰逢美国汽车制造商不断增加电动汽车新阵容、以及加大对电气化的投资。无论是通用和福特这样的老牌燃油车企,还是特斯拉和Rivian等造车新势力。 作为参考,2010至2020年间,中国的电动汽车产量已占全球总量的44%。为激励美国车企迎头赶上,拜登政府亦呼吁提供1740亿美元资金,以提供购车补贴和扩大充电网络。 最后,除了汽车行业,SKSiltron 新厂生产的半导体晶圆,还可用于5G通信设备等领域。如果形势看好,该公司也会考虑进行额外的投资。
杰克·多西称比特币将成为Twitter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
Twitter首席执行官杰克·多西(Jack Dorsey)向投资者证实,比特币将是该公司未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他看到了将加密货币整合到Twitter现有产品和服务中的机会,包括商务、订阅和其他新增加的产品,如Twitter Tip Jar 和Super Follow功能。 多西多年来一直是坚定的比特币倡导者,但如何在Twitter的平台上将其付诸行动还没有详细说明。然而,多西经常公开吹捧加密货币,说它让他想起了 "互联网的早期"。 最近,多西与Jay Z一起发起了一个2360万美元的比特币基金,并宣布计划带领他的另一家公司Square通过比特币的方式进入分散金融服务市场。Square今年还收购了Jay Z的TIDAL音乐服务的大部分股份,着眼于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如何改变音乐业务。 周四,多尔西还称比特币是Twitter未来的三个关键趋势之一,还有人工智能和去中心化--后者是Twitter通过其 "Bluesky "计划追求的。 他在Twitter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向投资者推销比特币,说它可以帮助公司在产品扩张方面走得更快,同时解释说它是成为互联网 "原生货币 "的 "最佳候选产品"。 "如果互联网有一种原生货币,一种全球货币,我们就能够在Super Follows、Commerce、Subscriptions及Tip Jar等产品方面进展得更快,而且我们可以因此接触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而不是采取逐个市场的方式,"多西解释说。"我认为这是我们未来的一个重要部分。我认为在货币之上还有很多创新,特别是当我们考虑将社交媒体更加分散化并提供更多经济激励时。所以我认为,我们继续关注这一领域并积极投资,对Twitter和Twitter的股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补充说。 一位Twitter代表证实,这是多西第一次公开谈论Twitter如何将比特币纳入其产品阵容。多西还指出,Twitter不会是唯一追求加密货币战略的公司,并指出Facebook正在支持数字货币Diem。 "这有一个明显的需求,而且对它的赞赏。我认为,一个原生于互联网的开放标准是正确的方向,这就是为什么我和我们的重点最终将放在比特币上,"他指出。 据CNBC报道,总体而言,Twitter在大流行的反弹中提供了强劲的收益,该公司发布了自2014年以来最快的收入增长,这推动Twitter股价在延长交易时段上涨9%。该公司第二季度收入为11.9亿美元,而华尔街预期为10.7亿美元,其中大部分(10.5亿美元)来自其广告业务。该公司还实现了每股20美分的收益,而预期为7美分。 然而,可货币化的每日活跃用户(mDAUs)--Twitter自己发明的指标,旨在充实经常持平的月度用户增长--只有2.06亿,同比增长11%,而分析师预期的是2.062亿。该公司将这一下降归咎于新闻周期的放缓和许多美国社区“就地避难”的结束,这可能影响了本季度的Twitter使用。
资管新规颁布逾三年 陈雨露表示:刚性兑付、资金池操作等得到系统性纠正
经济观察网 记者 蔡越坤  “以2018年4月资管新规发布为标志,经过三年多的不懈努力,资产管理行业风险化解取得重大进展。刚性兑付、层层套现、资金池操作等违背资管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等做法得到了系统性纠正。”7月2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在“2021中国财富论坛”上表示。 资管新规发布超过3年,陈雨露透露,以净值化为核心的整改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从产品来看,投资者风险自担的、净值型资管产品代理不断上升,供给资金占全部资管产品的70%,比整改初期上升了近30百分点。 另一方面,陈雨露谈到,从资产端来看,资管产品的投资结构也显著优化。股票、债券等标准化资产占比显著上升,非标准资产占比明显下降。目前在监管部门和行业机构的共同努力下,资管新规过渡期,各项存量资管产品整改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进行,进度符合政策预期。影子类资管产品、非标债权资金在金融体系内部循环的规模已停止快速扩张趋势,且均比历史峰值显著下降。 从行业数据变化来看,记者了解到,资管新规实施三年以来,行业变化日新月异。 首先,资管新规推出后的三年里,据公开数据,作为理财产品里非标的代表,信托行业管理规模持续压降。截至2020年末,全国68家信托公司受托资产规模为20.5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26.2万亿下降了27.8%,这主要由于事务管理类信托的压降。2020年末,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为9.19万亿元,较2017年末历史高点15.65万亿元减少41%; 与之相反,截至2020年末,公募基金总规模由11.56万亿元增长至19.8万亿元,年化增速约20%,是增速最快的资管机构; 此外,兴业研究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已增长至25.6万亿元,保本理财的规模压降至10%以内。同时理财产品逐步向净值型产品转型,2020年末,净值型产品存续规模约17.4万亿,同比增长59.1%,占全部理财规模的67.28%,同比增长22.1%。 与此同时,以资管新规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建设,今年以来,针对资管新规补充通知的有关条款。监管部门发布的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有关事项的通知,弥补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监管空白。 陈雨露表示,过渡期结束后,过渡期内已发行的封闭期半年以上的存量定期开放式资管产品以及新发行的定期开放式资管产品均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资管新规的有关要求进行估值。以此为标志,资管新规过渡期内临时性的政策措施也将随着过渡期的结束而终止。资管行业将进一步全面贯彻落实资管新规的新阶段。
证监会20年来首增期货牌照 山东港信期货设立开业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种昂 7月24日,在以“新时代 新财富 新管理”为主题的2021青岛•中国财富论坛开幕式上,备受瞩目的全国第150家期货公司——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信期货”)宣布正式开业。 “港信期货的设立和开业,是山东港口集团一体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实现了青岛法人期货公司零的突破,也成为中国期货业的一次‘破冰’。”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阳如是说道。 原来,目前国内现有的149家期货公司,均成立于上世纪。近二十多年来,除少量期货公司因股权变更等事项变更公司名称外,中国证监会未曾新批准设立一家期货公司。此次港信期货的设立、开业,是中国证监会时隔20多年的首次“开闸”。 港信期货由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信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青岛上合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注册资本10亿元。 对正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山东港口集团而言,这张金融牌照意义重大。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阳认为,这是山东港口落实山东省委关于对标伦敦港等国际先进港口的部署要求,对加快建设辐射东北亚的港航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打造国际领先的金融贸易港有重要意义。同时,它将支持青岛发挥口岸优势,助力提升青岛的国际贸易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进而为国家战略层面扩大期货市场双向开放、争夺大宗商品定价权贡献力量。 山东港口集团地处“一带一路”海陆十字交汇点和“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双节点。自组建以来,山东港口集团构建起了“以青岛港为龙头,日照港、烟台港为两翼,渤海湾港为延展,各板块集团为支撑,众多内陆港为依托”的“1+4+11+N”一体化协同发展格局。 由此,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作为大宗商品接卸口岸,显现出发展期货业务的需求。其中,青岛港装卸货种数量覆盖中国海关税则编码货类95%以上,进口铁矿石、原油、煤炭、铝矾土、有色金属及其制品、纸浆、粮食、橡胶等货种吞吐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山东港口金控公司所属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逐步构建黑色冶金产业链、大豆压榨产业链以及援疆农副产品板块和化工板块,其自主创新的调期交易模式填补了国内此类市场空白。 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集团完成货物吞吐量7.58亿吨,同比增长7.8%;完成集装箱1667.5万标箱,同比增长12.8%。目前,山东港口集团交割能力居中国港口首位,涵盖非标仓单、准标准化仓单、标准仓单,库场堆存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干散货堆存能力超过1.2亿吨,拥有油品罐容1500多万方。目前已与大连商品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合作,成为铁矿石、焦煤、焦炭、天然橡胶、20号胶、黄大豆2号、玉米淀粉、保税原油、纸浆等13个品种的指定交割库,是国内港口中交割品种最多、交割量最大的期货交割库集群。 山东港信期货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春阳表示,山东港口青岛港作为控股股东发起设立法人期货公司,能有效发挥产业优势,积极吸引和引导优质产业客户参与期货市场,更好地促进期货市场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同时,港信期货在青岛设立、开业,将直接获得青岛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上合示范区以及山东自贸区等国家战略赋能,集聚政策优势与行业优势,延长港口产业价值链条。 按照未来发展规划,港信期货将以成为“具有期货交割特色的一流衍生品综合服务商”为发展目标,立足服务主业、服务实体经济,依托山东港口及战略股东青岛国信集团、青岛上合集团的产业资源,创新发展期现结合业务,拓展增值服务,服务大宗商品产业链供应链上的生产型企业、供应链企业以及贸易商等客户,打造完整的期现联动服务体系。
智能投顾风口已至 解决投资者信任问题成行业发展关键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汪青 中国财富管理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投顾风口已至。不仅内地市场机构林立,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及大湾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香港市场,日前也迎来陆金所香港推出的首个本土开放式智能投顾平台。 值得一提的是,投资者信任问题正成为行业制约行业发展的关键。据了解,投资者信任的问题不仅在AI技术的运用层面,在产品的选择上也会存在信任问题。 “尽管目前已有不少金融机构相继推出智能投顾服务,但这些平台在香港尚未普及,零售投资者对于AI所建议的投资方案大多仍持观望态度。”陆金所控股联席CEO计葵生在7月23日接受经济观察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根据行业观察和用户的行为统计分析,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的趋势肯定是靠人的比例会一直下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注重AI技术在财富管理中的作用。 香港线上理财需求旺盛 作为世界级金融中心,以及大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香港在"跨境理财通"等重点战略规划中必将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 实际上,受新冠疫情影响,无感接触的理财服务需求剧增,包括财富管理行业在内的整个金融行业电子化及智能化进程都在加速发展。而香港仅财富管理业的总规模就达到近1万亿美金。 基于此,计葵生认为,香港市场金融服务线上化的机会还非常大,各个参与者还在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蛋糕的阶段。 据悉,陆金所香港诞生并扎根于香港,能够有效辐射西亚太与东南亚地区市场,加速陆金所控股国际化进程。此外,在服务境外C端投资者方面,陆金所香港此前已获香港证监会批复取得第"1、4、9"三类牌照,并在香港正式上线"陆香港"App。 根据陆香港平台的用户数据,约70%用户的年龄层介乎25-45岁,并且用户较少投资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组合,平均投资1-2只基金,以香港及大中华市场为主,行业单一。 “我们在梳理香港市场时发现,尽管香港市场金融产品种类非常丰富且多元,但此前香港金融机构大多服务于机构,而真正服务于C端的机构,不仅数量较少且服务能力有限,因此,智能投资顾问是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协助我们把握市场机遇。”陆金所香港CEO蔡华对记者表示,所以在集团年初给出战略方向指引后,陆金所香港通过B2B2C模式来布局整个市场。 所谓B2B2C模式,即与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提供科技、服务等能力输出。 在此背景下,陆金所香港于7月初正式对外宣布,推出香港首个开放式智能投资顾问平台,通过专业智能投资顾问“Lucy”(陆思),为用户量身打造专属的资产配置方案。同时宣布,与纽约梅隆投资管理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纽约梅隆根据陆金所香港划定的风险概况及投资限制为陆金所香港提供投资建议。 “此次与全球及本地知名资产管理人合作,为香港居民提供全线上智能综合财富管理服务,满足香港客户随时随地全线上投资理财的需求”计葵生表示。 对于智能投顾业务未来在陆金所理财平台业务中扮演的角色,计葵生认为,智能投顾将为更多投资者提供专业的理财管理服务。据瑞银投资者观察《后疫情时代投资者对健康与财富的反思》指出,八成投资者认为,在当前的环境下,风险与机会并存。不确定性推动投资者对专业建议需求的增加。 例如,本身已拥有专业顾问的投资者中 83% 正在寻求比往常更多的投资指引。“陆金所香港”拥有丰富线上财富管理经验,用户可通过平台的投资偏好问卷能够了解和识别用户投资风险偏好、做到个人化的智慧行销体系,正好满足投资者需求。 投资者对智能投顾技术风险存担忧 2018年4月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资管新规正式落地。 其中,第二十三条关于“智能投顾”的有关规定强调:“金融机构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严格遵守本意见有关投资者适当性、投资范围、信息披露、风险隔离等一般性规定,不得借助人工智能业务夸大宣传资产管理产品或者误导投资者”,这也是智能投顾首次出现在监管文件中。 针对投资者对智能投顾技术风险的顾虑方面,计葵生认为,陆金所香港遵循严格的用户数据保密和管控,受香港证监会监管的持牌机构,所有的数据存储都会按监管要求保证合规;香港用户数据存储于香港及新加坡数据库。所有的用户数据也只会应用在陆香港业务,并在客户授权下使用。 此外,投资者信任问题也成为智能投顾当下发展过程中绕不开的一个话题。 对此,计葵生认为,实际上这需要分开来看,确实目前也存在一部分客户更加认可机器人在理财中的作用,在他们看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的介入使得投资更加客观且准确,比如在分析产品过往的表现,以及与其他产品的比较等问题时,不会受过多外在因素影响。 蔡华也对记者指出,投资者信任的问题不仅在AI技术的运用层面,在产品的选择上也会存在信任问题。“我们看不管是香港客户也好,还是国内大湾区的客户也好,他们其实在投资海外市场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对境外市场的不熟悉。一般而言,在投资时会选择熟悉的领域,但是熟悉不代表这个投资就是有效的。” 蔡华认为,因为对全球各个市场熟悉度不够,导致很多客户在投资品选择上错失良机,没有办法真正做到投到全球最有机会的市场中。 计葵生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基于陆金所多年科技研发与业务运营经验,实现将自身的智能技术应用向行业、境外机构输出赋能。 据了解,陆金所控股亦抓住跨境理财通的发展机遇,发展B端业务,为香港金融机构输出技术,输出陆香港金融科技核心竞争力。 比如在今年5月份,陆金所香港与民生银行香港分行达成合作,首次向香港地区金融机构提供技术和运营赋能,包括在软件(SaaS,即Software as a Service)、平台(PaaS,Platform as a Service)及基础建设(IaaS,即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上提供云计算技术及服务,助力金融机构提升财富管理的服务效能、并有效地节省运营成本。
【深度】互联网平台助贷潮落 消费金融风控江湖风起
经济观察报 记者 万敏  7月22日,乐信(NASDAQ:LX)新任CRO(首席风控官)乔杨在《亚洲银行家》2021中国未来金融峰会上表示,乐信1天以上逾期率比去年降低40%;历史不良资产回收率比去年同期提高30%。 此前,乔杨曾任职Discover风险策略及数据建模负责人、京东数科和美国ZestFinance公司合资成立的金融科技公司ZRobot担任CEO,并兼任京东数科信用管理部总经理。在京东任职期间,他曾经和团队打造了京东内部的个人用户信用评分体系“小白信用”,为业内所瞩目。 近日,亦有消息传出,原京东科技副总裁、个人风险管理中心总经理程建波将出任朴道征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朴道征信”)总经理一职。在此前,程建波所带领的风控团队长期“护航”京东白条的运营,在消费金融大数据风控领域积累了实战经验。 而据记者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央行于本月7日发出的助贷“断直连”要求,正是针对“十三家”头部平台,其中即包括京东科技,首批平台整改结果将作为“打样”在全行业逐步推广,乐信、信也等规模较大的助贷机构也将囊括其中。且“断直连”后,包括朴道征信在内的两家持牌个人征信公司将发挥更大作用,未来将是平台机构、征信公司、金融机构三者共建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金融助贷的江湖也许很小,来来往往都是熟人。但对于整个助贷行业来说,其在整个业务模式中占据已久的流量数据、风控、甚至客服,未来或都将在监管指引下回归到银行等持牌金融机构手中去,这个“上岸”的过程或将更为漫长。 行业起伏 李力是在2020年末下定决心离开互联网行业的。2018年,他从一家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跳槽到一家互联网大厂的消费金融业务任职产品经理,告别管理僵硬的银行后,最初一段时间,周围全是90后员工的互联网工作氛围让他感到更轻松自由,薪酬收入从账面上来看也高于此前在银行的水平。尽管如体检、医疗报销等一些隐形福利缩水了,但对他这个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来说,这些都不是排在首位的问题。 然而,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李力发现,这种以联合贷为主要模式的纯线上个人消费信贷业务有点“没劲”。整个商业模式、产业链已经十分稳定地定型,从BD(商务)到产品、运营、客服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只是流水线上随时可以被替代的一颗小螺丝钉,日子久了,自己似乎只是某一个节点上的“熟练工”,个人能力提升与职场晋升都难以看到希望。 但在2019年上半年,整个行业依然处于上升期,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等资金方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极大,源源不断地提供着低廉的资金来源,反而是平台方在资产端,获取流量来源方面显得捉襟见肘,整个业务和团队依然沉浸在红红火火的气氛中。 2018年-2019年,公开数据可见,360、趣店、乐信三家美股上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在贷余额一路高歌猛进,这或可作为联合贷、助贷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参考。其中,趣店在2019年明确提出了以“开放平台”模式的助贷业务。 李力现在回忆起来,行业气氛的转折点发生在2019年下半年,在杭州,业内一些比较大型的第三方数据公司的爬虫业务关停,业务负责人被带走调查。有部分合作银行开始要求导流时说明用户数据来源,尽管当时银行更多是“形式上”的要求以满足监管,但也给行业敲响了警钟。 还在2019年上半年的时候,陈明所在的公司刚刚从P2P的行业整顿里转到了做现金贷,公司拥有一张网络小贷牌照,有部分自营的放贷,也有和银行、消金公司等合作的联合贷款业务,规模在行业内算腰部企业。陈明认为这不够安全,他希望能跳槽去消费金融公司或银行,因为他觉得“体制内更安全”。 同一时间,陈明所在的公司刚刚艰难地处理掉了P2P的业务,按照监管的意向,转为以联合贷和助贷模式为主的业务。但下半年,第三方数据公司“出事”,他敏锐地意识到,监管对数据信息的风暴已经开始了。 但谁也没想到,2020年突发的新冠疫情,将监管和行业间的暗流涌动按下了暂停键。 作为某个线上消费贷产品的运营人员,张悦在2020年上半年看到了太多“人间真实”——有用户为了逃避还款,伪造自己确诊新冠肺炎的诊断证明书,但实际上其所在的地区新增病例数据情况,稍加核实就能查到。有用户为了几千元的欠款,自驾车从天津赶来北京,强行“约见”业务负责人。有用户为了几百元欠款一再申请延期还款不成,威胁客服人员要跳楼…… 在用户的经济和情绪都出现很大波动的情况下,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增长几乎停滞,而大数据被更广泛地运用到抗疫中,各家银行的线上无接触信贷产品进入了突发猛进式的发展阶段。在疫情对经济影响逐渐减退的下半年,行业上空的阴霾似乎也逐渐散去,到了下半年,张悦的感受是从一线客服发来的高危投诉趋缓,业务量也在平稳恢复中。 2020年7月份,银保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有金融科技公司将这一规范性文件解读为利好,“新规最大亮点是充分肯定了助贷市场和机构的作用,并鼓励商业银行以合作方式吸收新技术推动信贷行业变革与创新,这对头部金融科技平台是重大利好。” 但紧接着,2020年8月最高法公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将4倍LPR(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作为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又把利率红线划到了更紧的位置。在此后的几个月时间里,各地出现了一波“反催收联盟”,深陷黑网贷、民间借贷高息陷阱的人群,将最高法的规定视为摆脱债务的救命稻草,这种情况也一度蔓延到与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有关的借贷纠纷中去,尽管最高法是针对非金融持牌的“民间借贷”做出的规定,但持牌金融机构在舆论和道义层面依然感受到了压力,而且越是处于行业头部,重视品牌口碑的机构,压力越大。 对有消金牌照“护体”的助贷机构来说,自营的资产贷款利率上限还能尽量往24%(此前的“高利贷”红线)靠拢,而在助贷业务模式中,有的持牌资金方已经开始要求按照4倍LPR的上限来设计。 陈明看到,其所在公司的目标客群多是蓝领、下沉人群,其个人财务的抗风险能力差,这些特征都被疫情放大了,疫情下萎缩的市场需求和压低的利率定价空间,极大地压缩了中小型助贷平台机构的获利和盈利空间。他开始积极寻找“下家”,最优目标是进银行。 2020年10月,两家头部平台机构上市接连折戟。整个行业的监管预期、市场口碑急转直下。 2020年第四季度里,与多次来自央行、银保监高层对互联网金融无序创新、推高融资成本、滥用信息数据等方面问题的公开批评一起而来的,还有《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的出台。 这份重磅的监管文件直指互联网平台机构超范围利用网络小贷牌照,用联合出资的方式,采用3:7甚至1:99的杠杆率放大信贷资金等问题。 在那以后,李力发现,他手头的合作银行开始集中缩量,联合贷停止新增,甚至有的银行干脆就停止放款了。 “互联网的金融前景堪忧。”当时,李力做出了这样的判断,开始积极寻求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的跳槽机会。 另一方面,冻结多年的消费金融公司、直销银行牌照开始放行,“监管也倾向于让持牌金融机构进行金融创新。”2020年末,某外资投行机构通过座谈会向一些来自地方互金协会、国务院发展中心、金融监管研究机构等等的专家请教对互联网贷款以及金融科技监管的看法。专家们的核心观点包括三个方面:第一,互联网反垄断和数据战略是中国收紧金融科技的背后原因;第二,居民部门杠杆率高企,监管对消费信贷会有所约束;第三,网络贷款的监管将更加严格。 2021年上半年,在行业内大大小小的平台机构还在将联合贷转助贷的过程中,李力、陈明已经分别离开了互联网平台公司,陆续入职了银行系的消费金融公司。 助贷与中小金融机构风控博弈 2021年7月7日,部分平台机构收到央行征信管理局的邮件,要求按照“平台-征信机构-金融机构”的业务合作流程图进一步完善整改方案。要求“平台机构在与金融机构开展引流、助贷、联合贷等业务合作中,不得将个人主动提交的信息、平台内产生的信息或从外部获取的信息以申请信息、身份信息、基础信息、个人画像评分信息等名义直接向金融机构提供,须实现个人信息与金融机构的全面‘断直连’。” 要理解这一新的规定,需要厘清现有的助贷业务中,平台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 据此前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发布的《助贷业务创新与监管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助贷报告》),助贷业务的各个参与主体的合作流程包括贷前合作、贷中合作、贷后合作。 《助贷报告》指出,在贷前合作中,各参与主体需完成获客与初筛、客户引流等步骤。获客与初筛方面,助贷机构可以通过纯线上或者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触达借贷客户,并且在推送给资金方之前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对借贷客户进行初筛和风控,筛选出符合资金方前置条件的目标客群。“客户引流方面,助贷机构在筛选出目标客群之后,将借贷客户的信用评分、授信建议等信息推给银行等资金方。” 据一位金融科技公司人士透露,7月7日央行的邮件要求整改的环节即主要针对这一贷前获客引流的环节,要求平台机构和资金方强化此过程中对央行数据报送的完整和详细程度。 在“直连”模式下,平台与金融机构之间直接传递用户信息。而在央行要求的断直连模式下,引入了征信机构,实现“断直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对记者表示,在一些合作关系中,银行(特别是中小银行)连人行征信查询也交由平台进行,对平台输送的客户仅做形式上的最终审核。在上述情况下,银行实际上外包了核心风控环节,数字化能力无法得到真正提升,只会越来越依赖平台。 然而“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是,“直连”模式下,信息数据质量与平台机构的导流服务收入是直接挂钩的。 目前市场中助贷业务的收费普遍采用的是资金方收取全部费用,再将服务费和返息部分返还给助贷机构或者增信机构。例如今年4月,美股上市公司信也科技表示,正在全面转向助贷分润业务模式。此前,360数科也已宣布正在不断提升其“轻资本”助贷模式的业务比重。 接受了这种合作模式后,银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共同目标将被紧密捆绑:尽快且尽可能多的实现利润,同时要控制好不良。在此种模式下,助贷平台实际上会在内部首先做一道风控筛选,用自己的信用评价逻辑将用户匹配到合适的资金方,用一些无法过关的数据“滥竽充数”,损害的将是双方的共同收入。 即是说,在用户数据“直连”的情况下,数据质量也与商业收入隐性的挂钩。那么,“断直连”后,金融机构无法直接核验平台传输给征信机构的原始数据,放贷收入、不良资产需要自负其责。 金天认为,“断直连”后,在银行和平台直接强化了征信机构的存在,其影响至少包括:平台无法直接输出自己沉淀的客户数据,而只能给到经过征信机构处理过的数据,从而更好地保护客户的隐私数据安全;征信机构实行严格的持牌经营,抬高了一般性市场机构参与助贷、联合贷的门槛;鉴于平台作用的弱化(很难再直接把控客户质量),原有的商业模式,特别是收费模式可能面临较大变化,如果潜在收益明显降低,可能进一步降低平台参与助贷、联合贷的意愿,从而改变市场生态。 在去年7月的《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中,实际上对助贷业务是有所松绑的,明确商业银行除了核心风控环节需独立自主外,其它环节均可与第三方公司合作。具体合作内容包括:营销获客、联合贷款、风险分担(联合贷款方和分担方须为持牌机构)、信息科技、逾期催收等等。 但在今年2月20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坚持“落实风险控制要求。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控制主体责任,独立开展互联网贷款风险管理,并自主完成对贷款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风控环节,严禁将贷前、贷中、贷后管理的关键环节外包。” 在这一从依赖外部风控到打造自身核心风控的过程中,对中小银行自身的数据科技、风控管理水平考验犹大。 由于规模较大的助贷平台接入了多家资金方金融机构,通过率高、放款速度快的资金方就有可能分配到更多的用户,并且在助贷业务中,引入融资担保、保险机构作为增信,或通过助贷平台保证金、兜底回购的商务协议形式,资金方机构实际上享受到无风险收益,真实的风控机制和水平并无太多“实战”经验。 一位互联网民营银行行长在今年上半年的某次行业活动中,开诚布公地谈到了这个难题,老生常谈的独立风控的问题。监管机构为了独立风控对于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苦口婆心,从最初2017年141号文,到最新的互贷新规的颁布,对于独立风控这个事情强调很多次,但是真正思考一下,最近几年对民营银行来说,对后来发展的这些规模小一点的银行,没有自己流量的中小银行来讲,“我们究竟有多少能力能够做到自主风控,在信用评分,反欺诈,贷后管理有多少能力,监管部门要理清,平台归平台,银行归柜台。” 那么,多年来监管苦口婆心的“独立风控”,中小金融机构做好准备了吗?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陈明、张悦、李力为化名)  
关联方照料生意的天地环保冲刺IPO此前慷慨分红近8亿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黄一帆 2017年9月,曾由于关联交易问题而冲刺主板失败的天达环保被注入到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地环保”)中。 在进行后续系列资产腾挪后,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能集团”)旗下的天地环保在今年3月披露申报稿冲刺科创板。据上交所网站状态显示,7月14日,天地环保已回复交易所二轮问询。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注入天达环保后的天地环保似乎并未吸取前次教训。 根据招股书显示,天地环保业务仍存在大量关联交易。报告期内,天地环保不仅营收有相当部分来源于关联公司,同时在整体营收占比近四成的固废处理业务原材料也由关联公司供应。由交易公允性和必要性所生发出的业务独立性问题也成为了监管两轮问询的重点。 记者联系天地环保,但截至发稿记者尚未获得回复。 关联方照料生意 大量应收帐款产生 公开资料显示,天地环保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大气污染治理业务及固废处理业务,是浙能集团旗下的环保综合治理企业。公司直接控股股东为长广集团,间接控股股东为浙能集团,实际控制人为浙江省国资委。 2018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天地环保营业收入分别为14.80亿元、22.68亿元、21.46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51亿元、4.63亿元、5.07亿元;2018年至2019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4.79%、53.2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1.42%、84.25%。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招股书显示,天地环保业务中有相当比例来自大股东旗下公司。报告期内,其与浙能集团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企业之间的关联销售交易占营收的比例分别高达 48.64%、42.71%、24.13%、17.21%。 同时,天地环保向关联方采购商品或接受劳务的金额分别为2.47亿元、2.43亿元、2.30亿元和1.33亿元,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分别为25.97%、28.38%、17.84%和10.56%。这意味着天地环保与关联方之间存在双向采购。 天地环保方面表示,关联交易占比较高,主要系公司为浙能集团旗下专业从事环保综合治理的高新技术企业,成立以来主要为浙能集团燃煤电厂提供烟气脱硫、脱硝、除尘以及固废处理服务。而公司固废处理业务的原材料粉煤灰主要采购自浙能电力各电厂,浙能电力各电厂亦依靠公司的固废无害化处理服务以保障安全生产和环保合规。 值得注意的是,在营收部分来自关联方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应收账款。据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其关联方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6.21亿元、7.22亿元,7.12亿元、5.49亿元。而另据招股书披露,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6.84亿元、7.94亿元、10.18亿元和7.62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34.58%、38.17%、39.24%和20.31%。这说明天地环保当前的应收款主要来自关联方,大量资金沉淀其中。 与关联方签10年期合同 重走被否老路? 此外,根据披露,公司向关联方采购粉煤灰及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的金额分别为4187.57万元、4597.73万元、1.05亿元和7151.04万元,占同类交易比例分别为 99.24%、98.03%、99.21%和98.87%。 根据公司模式,天地环保从电厂取得发电产生的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体废弃物后进行综合利用,生产水泥掺合剂、混凝土添加剂、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1-9月,发行人固废处理业务毛利率分别为53.52%、61.99%、62.52%和66.09%,除2020年1-9月数字外,各个年度毛利率比同行公司平均值基本高出10%。 对此,天地环保解释原因为“公司经营模式的特殊性”,以总包模式的长期固定价格取得固体废弃物,后续生产加工为固废处理产品以市场化价格对外销售,该模式保证了主要原材料供应稳定与采购成本,同时承担产品价格波动风险,因此毛利率较高。 在解释与公司业务模式较为接近的高迪股份毛利率差异时,天地环保也认为部分原因源自承包合同时间。公司表示,高迪股份与其主要供应商华电的承包合同仅签订三年,而公司粉煤灰采购价格在十年合同期内保持稳定。而天地环保上述十年合同的稳定取得源于关联方。 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天地环保体内资产天达环保彼时IPO被否的重要原因。 根据披露,天达环保IPO被否决的原因为“你公司并未能结合固体废弃物市场价格、从非关联方电厂取得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价格的变化情况以及与同行业公司的比较分析,充分、合理说明你公司从关联电厂取得固体废弃物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也未能充分、合理说明未来你公司从关联电厂取得固体废弃物关联交易价格的确定机制的合理性及相关业务的可持性”。 上述疑问也成为了本次天地环保上市的拦路虎,在监管的两轮问询中,皆涉及从关联电厂取得固体废弃物关联交易价格的公允性,以及签订10年长期固定价格合同的合理性及公允性。 在天地环保看来,取得固体废弃物关联交易价格公允。 据披露,在浙江省外,浙能电力持股50%的某燃煤电厂固废处理业务系与无关联方第三方当地某建材有限公司进行合作,其粉煤灰处置相关设施设备由燃煤电厂投资,粉煤灰销售价格约为36元/吨,但相应的灰场管理等由专业公司负责并收取管理费,剔除该等成本影响后实际销售价格接近30元/吨。 而根据最新合同,天地环保向浙能电力各电厂采购粉煤灰的价格为20元/吨,加上公司投资的与电厂相关的固废处置设备设施的年折旧及检修、维护成本9.9元/吨左右(含税),相当于平均采购价格为30元/吨。 然而向关联方购买粉煤灰价格为何要加上9.9元/吨的维护成本呢,根据披露,该成本因素与天地环保与众不同的模式有关。 根据天地环保自身调研的说法,大部分燃煤电厂的固废处置相关设备设施均是由燃煤电厂投资,而非由固废处置专业公司投资。但浙能电力各电厂的固废处置相关设备设施是由公司投资。 因此,按照天地环保的算法,采购价格应该加上公司投资的与电厂相关的固废处置设备设施的年折旧及检修、维护成本。加上上述成本后,目前20元向关联方采购价格便价格公允。 一位浙江私募机构人士向记者表示,撇开与一般电厂设备投资模式差异这一疑问,天地环保为了取得订单和收入从而对固废设备进行投资,但计算到了购买成本上,这一点是存在疑问的。 公司不差钱 仍上市募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天地环保并不差钱。 据招股书披露,本次IPO,天地环保拟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2500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10%;拟募集资金16.00亿元,其中6.89亿元用于环保及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研发中心)建设项目,1.95亿元用于智慧环保综合诊断数据平台建设项目,7985.23万元用于固废仓储基地建设项目,6.3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财务数据来看,欲募资16亿元的天地环保也并不差钱。 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9月,天地环保账上躺着20亿现金。据披露,公司货币资金为20.31亿元。 之所以有如此多现金,原因在于绿能基金于2020年5月对天地环保增资近9.5亿元,此外,公司的船舶脱硫业务和大气污染治理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整体回款较好所致。 此前天地环保进行了大比例现金分红。 2017年-2019年以及2020年1-9月,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亿元、2.49亿元、4.24亿元和4.54亿元。而报告期内,天地环保的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2.85亿元、1.25亿元、2.23亿元、1.23亿元。报告期内,天地环保的分红总额达到了 7.56亿元,占到净利润的59.48%。不知在如此慷慨分红和账上充足现金的情况下,天地环保为何还要上市募资?
二季报调仓透视:明星基金经理爱买什么?后市研判各有千秋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李沁  公募基金二季报悉数亮相,各基金公司的调仓路径也浮出水面。 毫无意外,贵州茅台依然是重仓的首选,而一路飞涨的新能源之秀宁德时代也颇受偏爱,成为重仓热门。在行业配置方面,制造业以50%的净值占比成为公募基金重仓的主要行业,此外,金融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也是重仓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经理的调仓逻辑与行业呈现出高度相似性。究竟是机构抱团所致还是大势所趋?明星基金经理的研判是否与调仓逻辑一致?对于后市,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的? 制造业成行业配置重点 根据天相投顾数据,从行业配置方面来看,今年二季度,制造业是基金配置的重点,市值为29451.60亿元,占净值比例接近50%。其次是金融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总体来看,前三名的市值为33332.20亿元,占净值比例超过56%。 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分别为: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海康威视、药明康德、隆基股份、迈瑞医疗、中国中免、泸州老窖、招商银行。 其中有三家公司尤其受到各基金青睐,被超过1000只基金重仓。具体来看,有1333只基金重仓了贵州茅台,有1129只基金重仓了新能源热门股宁德时代,有1000只基金重仓了五粮液。传统酒企仍是被选择的重点,贵州茅台和五粮液稳居重仓股前三名的位置。而新能源车领域的龙头公司宁德时代成为各基金的重仓大户,持股数多达23134.72万股。 而在其他的重仓股中,消费品行业、信息技术行业和医药行业旗鼓相当,其中中国中免和泸州老窖隶属消费品行业;隆基股份、海康威视属于信息技术元器件行业;药明康德、迈瑞医疗为医药行业。在前十大重仓股中,只有招商银行这一家属于金融银行领域。 在本次二季报中,也可以看到不少新鲜的面孔,如富满电子、中国宝利、华利集团、三峡能源、三星医疗等,涉及信息技术、房地产、消费品、电力、电气设备等领域。其中,信息技术元器件企业富满电子以31.15亿元的基金持有总市值排在新增重仓股首位;房地产公司中国宝安以28亿元的体量位居第二;消费品服装企业华利集团以及电力企业三峡集团位于第三名、第四名的位置,不过其基金持有总量亦超过10亿元。 与此同时,可以看到,被机构抱团重仓的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爱尔眼科、隆基股份、通策医疗、华友钴业、海康威视、亿纬锂能、立讯精密、恩捷股份,均在二季度得到增持。与之相对的是被减持的十大公司,它们分别是中国平安、美的集团、恒瑞医药、三一重工、格力电器、长春高新、万科A、美年健康、贵州茅台、邮储银行。其中,中国平安成为被各基金减持市值最高的公司。 明星基金经理的“心头好” 那么,备受关注的明星基金经理,他们的选择是否与行业主流如出一辙?经济观察报记者选取了五位管理规模超六百亿、风格迥异的基金经理,以他们的调仓动作为例一探究竟。 对比今年第一、第二两个季度,刘格菘、葛兰、张坤、谢治宇管理的基金规模均有所增加,董承非的管理规模则有所下降,其中张坤的管理规模超千亿,为1344.78亿元,规模在五位基金经理中居首位。 从行业配置层面来看,刘格菘的广发双擎升级A将近一半的股票净值占比来自信息技术行业,其次为医疗保健和工业。葛兰的中欧医疗健康A则把接近90%的配比留给了医疗保健,其他行业的占比微乎其微。张坤的易方达中小盘则是以日常消费行业为主,辅助医疗保健和可选消费。谢治宇的兴泉合润择则是较为均匀地配置了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信息技术和工业。董承非的兴全趋势投资配置行业主要为工业、材料、信息技术,兼以房地产、可选消费、医疗保健和金融。 具体来看,二季度刘格菘集中调研了光伏产业链、动力电池、化工新材料、面板等具备“全球比较优势”特征的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其在广发双擎升级A中增持了隆基股份、龙佰集团,大幅增持圣邦股份和荣盛石化;减持亿纬锂能、京东方A,大幅减持康泰生物;新增阳光电源和小康股份;健帆生物未作调整;恒瑞医药、恒力石化消失在前十名重仓股中。 葛兰表示,自己管理的基金总体维持了高仓位的运作,在长期看好的创新药产业链、医疗服务、高质量仿制药的龙头企业等方向进行了着重的布局。在中欧医疗健康A中增持了爱尔眼科、药明康德、通策医疗、凯莱英、康龙化成、泰格医药、迈瑞医疗、长春高新,减持了智飞生物;在增进了博腾股份的同时,剔除了恒瑞医药。 张坤所管理的基金在二季度股票仓位有所下降,其对结构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配置,增加了计算机等行业的配置。个股方面,长期持有商业模式出色、行业格局清晰、竞争力强的优质公司。其在易方达中小盘具体减持了通策医疗、贵州茅台、天坛生物、美年健康、五粮液、百润股份、苏泊尔;增持恒生电子、华兰生物;中炬高新持股数未作改变。 董承非在二季度继续保持中性偏谨慎的策略,在一季度随市场的上涨降低了整体仓位后,二季度整体仓位变化不大,市场风格上坚持均衡配置,致力于追求中长期实现可持续的投资回报。在兴全趋势投资中,他增持了三安光电,减持了紫金矿业、中国平安和欧派家居;海康威视、万科A、保利地产和北新建材的持股数未作变动;新增紫光国微和妙可蓝多,剔除了宋城演艺和美年健康。 谢治宇所管理的基金的股票仓位较为稳定,其逻辑是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精选个股的操作理念,持续关注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秀公司,平衡好公司短期估值与长期价值,不断寻找具有良好投资性价比的优秀公司,力求为投资者带来稳健的回报。在兴全合润中增持了海尔智家、平安银行、海康威视、兴业银行、锦江酒店、芒果超媒、普洛药业和健有股份;新增万华化学和晶晨股份,剔除了三一重工和中国平安。 总体来看,在行业方面,除葛兰外,张坤、刘格菘、董承非与谢治宇都是制造业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仓选手之一。从个股方面来看,中国平安、恒瑞医药、三一重工、长春高新、万科A、美年健康均在这五位基金经理的减仓之列,这与整个行业的减持情况相符。同时,与行业增持的公司相似,五位基金经理重仓的宁德时代、药明康德、爱尔眼科、隆基股份、通策医疗、海康威视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增持。 后市各有所判 对于后市的研判,刘格菘认为,2021年二季度,市场整体的流动性环境有所改善,医药、新能源等景气度较高的资产都出现了不错的反弹幅度,市场整体呈现出强者恒强的格局。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的情况有所缓解,下半年通胀压力不会成为制约市场走势的因素。在市场反弹的同时,各类资产的估值差异进一步分化,将密切关注新冠疫情对欧美经济体复苏进度的影响以及海外流动性环境的边际变化。 葛兰认为,创新药产业链仍旧是其长期最为看好的方向,从国家层面政策的顶层设计到国内企业近年来的创新积累,都使得国内的创新产药产业链长期维持在高景气度的状态。此外,随着国内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的提升,产品以及服务的渗透率以居民的支付能力都在持续的提升中,相关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有着长期的增长空间。 张坤表示,对于未来5年行业竞争格局的判断难度恐怕只增不减。综合来看,如果正确,可能只获得一个平庸的回报率,但一旦错误,却面临不小的损失。在这样的赔率分布下,对于投资来说显然是高难度动作。在上述情况下,要么在热门行业进行深入研究,试图获得更高的概率确信度,要么在不那么拥挤的行业,稍微牺牲一些概率,承担多一点不确定性,获得更佳的赔率回报。他坦言,自己经常这样审视组合,如果股市暂停,5年后恢复交易,每个企业能带来多少的预期复合收益率,从目前的判断来看,未来几年预期回报率下降可能是难以避免的。 董承非在展望下半年时提到,虽然疫情还在反复,但随着全球疫苗接种率的不断提升,国内外经济有望持续复苏,实体企业基本面将进一步改善。货币政策方面,虽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仍处于扩张状态,但国内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保持了相对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以较为充裕的流动性来支持和刺激经济的局面将在边际上减弱。 明星基金经理们带着最新的配置进入第三季度,无论是市场分化还是预期调整,他们的投资终会得到市场的检验。  
信托业中考成绩单:行业开始K型发展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分化进一步加剧、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非标转标效果显著——这是2021年上半年信托业成绩单展示出的三个动向。 7月19日,记者从中建投博士后流动站获悉,银行间市场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显示,截至7月15日,上半年目前共有60家信托公司披露财报;陕国投为上市公司,目前也公告了半年报业绩。 其中,从目前已披露的61家信托机构业绩来看,上半年按照净利润排名,头部信托中,平安信托、中信信托及五矿信托为行业前三名,分别为34.62亿元、20.11亿元、20.06亿元。 业绩冰火两重天,分化在进一步加剧。前述披露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包括长城信托、东莞信托、国联信托、华宸信托、山西信托、吉林信托、中泰信托、雪松信托在内的8家信托机构净利润不足亿元。其中雪松信托上半年净利润仅54.34万元。另外,上半年民生信托、华信信托出现亏损。 中融信托表示,行业头部公司的格局整体保持稳定,在疫情和严监管环境下,行业内部持续分化,机构间差距逐步拉开,资源日益向头部公司集中。 分化持续加剧 从上半年净利润数据看,华能信托、重庆信托、华润信托、光大信托、建信信托、中航信托、江苏信托进入净利润前十名行列,净利润分别为18.24亿元、18.09亿元、15.12亿元、13.98亿元、10.90亿元、10.80亿元、9.90亿元。 从业务收入来看,在今年“两压一降”的监管环境下,头部信托机构的业务收入不降反升。 上半年信托业务收入前三名分别为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五矿信托,数据分别为63.10亿元、27.84亿元、27.57亿元,均有所增加。 此外,光大信托、华能信托、中航信托、中融信托、建信信托(母公司)、重庆信托、爱建信托进入前十名行列,业务收入分别为26.55亿元、24.00亿元、21.49亿元、20.54亿元、12.94亿元、11.49亿元、10.63亿元。 对于行业分化,由中融信托创新研发部出具的报告显示,整体来看,营业收入方面,行业排名前四家信托公司上半年营收均超过30亿元,相较于去年仅有两家,行业头部信托公司实现营收能力明显增强。净利润方面,相较于去年行业TOP10合计净利润136.02亿元,今年上半年TOP10合计净利润156.28亿元,同比增长14.90%,高于行业平均增幅。在业绩排名中,记者发现,今年上半年中航信托净利润排名从去年的第11位跃升至第9,进入前十;上海信托净利润增速略有下滑,排名退出前十。 另外,根据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信托公司净利润的区间分布以1亿-5亿元最多,其次为5亿-10亿元、0-1亿元。净利润在10亿元以上的信托公司有9家,反映了行业头部公司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2021年上半年,共有37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在5亿元以下,低于5.65亿元的平均水平,占比约为60.66%。 对此,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表示,梳理61家信托公司的上半年经营业绩,信托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整体均实现了稳步增长,资本实力也整体提升,但行业集中度也有所提高。 中诚信托战略研究部崔继培也表示,各信托公司业绩表现差异较大。营收方面,上半年延续了行业分化的趋势,头部信托公司营收绝对值和同比增速均表现较好,其他公司则波动较大。利润方面,上半年头部信托公司增速不一,整体保持稳健增长,但尾部信托公司表现低迷,61家披露业绩数据的信托公司中,有2家出现亏损,8家信托公司净利润尽管为正但尚不足亿元。分化趋势下,行业已出现K型发展特征。 资产计提上升至40.3亿元 2021年上半年,由于疫情影响以及严监管政策延续,信托行业风险事件时有发生。 例如,今年1月,投资人曝出“信托一哥”中信信托一款投向贵州遵义播州区的信政产品逾期,逾期本金、利息规模为2.55亿元,融资人为遵义市播州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同时遵义市播州区城市建设投资经营(集团)有限公司、遵义苟江投资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为该项目提供保证担保。 近日,中信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中信信托一直在敦促播州国投公司还款,并持续与其上级单位遵义市播州区人民政府等相关方保持沟通。 此外,7月20日,安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600816.SH,)重组有了实质性进展。上海电气等四家上海国资企业联手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联合发起设立上海砥安公司入主。此前违约的产品风险处置尚在进程之中。 在风险项目逐渐暴露的情况下,信托公司加大了对金融资产计提资产减值损失。 根据中融信托统计,2021年上半年,60家信托公司中披露计提资产减值损失的共43家,同比2020年中47家略有下降,计提减值损失额度同比去年年中的30.6亿元上升至40.3亿元。 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也表示,减值损失计提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仍然需要重视。可比的60家信托公司2021年上半年平均减值损失约0.57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45亿元增长22.68%,其在营业收入的比重也从年同期的5.15%提高至今年上半年的6%。 此前,信托业协会在披露信托一季报时表示,信托公司营业成本的增长,既有加大各类新业务布局投入(包括人力资源、IT系统等)的原因,也和信托公司加大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力度有一定的关系。近年来,信托公司经营业绩呈现分化局面,特别是个别信托公司风险暴露,利润指标转负,这也对利润总额的整体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但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 崔继培也表示,信托公司面临的资本压力整体加大。资本实力决定了信托公司的经营规模、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业务扩张的潜力,并与信托公司调动资源的能力、信托公司评级等多个方面密切相关。在现行的市场环境下,信托公司面临的外部风险和监管压力更大,因此信托公司在转型发展的同时,也应考虑如何在外部支持减少的展业中节约资本消耗,应对资本压力和流动性风险。 非标转标见成效 上半年信托业绩的另一个特点是,在“两压一降”的监管背景下,信托机构非标转标效果显著。 例如,平安信托上半年营业收入稳步提升,业务结构持续优化:事务管理类信托计划规模同比压降506亿元,融资类信托计划规模同比压降545亿元,证券投资类资产规模同比上升815亿元。 此外,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信托资产规模为20.38万亿元,较2017年4季度末的历史峰值下降了5.87万亿元,延续了2018年以来受托规模的下降趋势,但同比和环比降速均有所缩窄。 对此,中融信托表示,今年一季度末,融资类信托的规模和占比分别下降至4.45万亿元和21.85%,规模同比下降1.73万亿元,占比下降7.11个百分点。监管明确表示今年将继续“两压一降”,“严”字将贯穿全年。 今年上半年,在监管部门对附加回购、收益补偿等担保措施的股权投资、各类资产收(受)益权投资等各类名不副实的投资类业务进行规范后,投资类信托规模和占比仍然持续增长。其中,今年一季度末证券市场投资已跃居信托资金的第二大投向领域,仅次于工商企业投资。以房地产类信托、基础产业投资为代表的非标融资类产品持续减少,且预计下半年这一趋势仍将持续。 展望下半年,中融信托认为,新增信托产品将呈现如下趋势:一是融资类与通道类业务作为“两压一降”的重点压降对象,业务规模难以反弹;二是在国家大力提倡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的背景下,信托支持实体经济的趋势仍将延续;三是信托产品转型创新业务将迅速发展。各种压力之下,信托业务的发展方向将从“重规模”转为“重质量”,家族信托等本源业务将持续增长。 对于信托行业的转型发展,百瑞信托研究发展中心也表示,当前,信托行业正在继续深化业务转型,通道类信托、融资类信托规模的压降将继续推进。虽然行业处于转型发展期,部分传统业务的开展面临一定的困难,但处于行业头部的信托公司仍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发展态势良好。信托公司应坚定业务转型信心,扎实推动信托业务回归本源。未来,业务转型进展顺利的信托公司,将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明显的竞争优势,并最终反映到关键业绩指标上。  
【金融头条】“棉花价格涨得太快,订单都不敢接” 价格新高背后的棉产地调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陈姗  7月20日上午10时许,位于新疆石河子市某纺纱厂车间里,一条条全自动化的纺纱流水线正在高速运转。机器轰鸣声笼罩着整个厂房,不闻人声。空气里,除了粉尘,还悬浮着丝丝缕缕的棉絮,随着流动的夏日热浪,时而飘起,时而落下。 从皮棉、并条、粗纱、细纱再到落筒……一片薄薄的棉花在复杂的生产工艺流程中摇身变成细而紧实的棉纱。对于纺纱企业来说,棉花产业属于他们的利润,都在这摇身一变之中。 纺纱厂负责人李贵来,是一位久居新疆的山东人,已经涉足棉花产业30余年,除了纺纱、储存贸易之外,他同时还经营着3个轧花厂。 一头连接着棉农,一头连接着下游消费端,李贵来对棉花产业中的变化以及棉价走势异常灵敏。截至7月20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均价为 17096元/吨,同比上涨40.57%;郑棉期货主力合约收盘价为16685元/吨,同比上涨39.27%。仅5月中下旬以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就上涨了近1500元/吨。 “棉花涨得太快,我们现在订单都不敢接,觉得棉花(价格)有点偏高了。”李贵来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按照往年的进度,这个时候的订单理应排到了10月份;但是,今年公司在上周才接了一笔9月份的订单,往后的订单就不敢接了。 棉花库存告急,订单价格不合适,是李贵来拒接订单的原因。近一个多月以来,棉纱价格涨幅明显小于棉花,导致纺纱企业利润迅速被压缩。李贵来根据市场价测算,期间,他的纺纱利润被吞噬了约1000元/吨。这意味着,在棉纱价格没有出现明显跟涨前,多接一个“廉价”的订单等于要承担未来少赚钱的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影响棉花价格的“两只靴子”先后落地——7月2日,市场期盼已久的储备棉轮出终于启动,计划轮储量为60万吨;7月21日,70万吨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进一步下发,已有企业拿到配额证。 无论是抛储还是配额下发,都是增加了阶段性供给,对棉价的影响理应偏空。不过,棉价走势并不按常理“出牌”,反而一涨再涨,令不少行业人士错愕不已。7月22日,郑棉期货主力合约尾盘快速拉涨,最高涨至17175元/吨,刷新2018年9月以来新高。 棉花价格为何无惧利空持续上涨?棉花产业参与者正在经历什么?业内对新一季棉花价格持何种态度?经济观察报通过走访新疆地区多家企业了解到,产业人士普遍预期今年新花抢收几成定局,市场提前交易抢收行情有望进一步推高棉价,但是,风险无处不在,当前的产业情况是“每个人都害怕,但没有人退缩。” “订单不敢接” 新疆是我国棉花的主要产地,因此有“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的说法。据国家统计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数据显示,在1949年,新疆棉花产量只占全国的1%。201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比超过50%,在此后几年的时间里该数据持续升高,到了2020年,新疆棉花产量已经占到全国棉花产量的87%。 7月19日下午,经济观察报记者在呼图壁县云龙棉业集团(下称“云龙棉业”)优质棉花基地见到了云龙棉业总经理陈志满和棉田基地负责人肖勇;其所作所为昭示,无论是企业的经营者还是农户,都在时刻关心着新一季棉花的长势。 据了解,为了保证棉花生长期里拥有充足的灌水和肥料,同时防范“偷水”现象,近一段时间,肖勇每晚都会把车开到田间地头,一整晚都睡在车里。“他在车上睡了一个多月,就害怕水被人偷掉,害怕肥料施不到位,害怕工人管理不好;在车上睡了一个多月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现在都瘦了20来斤了。”陈志满说话时眼里满是感动。 丰产,丰收,新花上市能卖个好价钱,是以肖勇为代表的农户最朴实的愿望。 近期,棉花价格不断向上突破,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价格,都同比去年上涨了四成。截至7月22日,今年以来,棉花期货主力合约涨幅达13%,其中,仅7月份就贡献了一半的涨幅。从5月27日以来,每吨上涨超过1800元。 棉价持续走强,给种植农户带来新棉上市乐观的心理预期,而对于一头连接农户,一头连接织布、服装等企业的纺纱企业来说,当前正经历着“订单不敢接”、“棉花库存告急”、“利润被持续压缩”的不利局面。 李贵来告诉记者,当棉花价格涨到17000元/吨上方,纺纱企业依旧有利润可赚,但是已经没办法和之前的利润相比,据其测算,每吨利润大约减少1000元左右。究其原因,李贵来表示,“最近棉花价格涨得太多,棉纱价格没有跟上。” 上半年李贵来的经营策略是“逢低买棉花,逢高卖棉纱”,随用随买为主,以保证利润的最大化。据介绍,公司一般会提前接两个月后的订单,但是,近期随着棉花价格先后突破16000元/吨、17000元/吨之后,李贵来接订单变得越来越谨慎,“现在订单不敢接,没法接”,他担心,棉花价格上涨而接订单的价格偏低。 据李贵来介绍,往年这个时候,公司早已经在接9、10月份的新订单了,但今年情况有点复杂,一边是纺纱利润被压缩,市场对后期棉价看涨预期强;另一边是公司棉花库存缺口已现,库存数量已经降至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李贵来向记者进一步解释道,“棉纱价格原来是26000元/吨,调整到26500元(下游)还可以接受,但调到27000元,下游就有点接受不了了。以40品种为例,现在涨到28000元,相比于之前27500元,只涨了500块钱,而同一时间段,棉花价格涨了1400-1500元。” 据华瑞信息统计数据显示,国内棉纱32品种利润在今年3月份一度接近2500元/吨,利润水平达到近十年的最高点。随着6、7月份棉价上涨,纺纱利润已降至1500元/吨附近。 李贵来拒接订单的底气,还来自于他对于后市的乐观预期,“受疫情影响,海外对中国棉纱的需求量很大,后期不怕没有订单。”他说,现在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等棉纱价格再往上逼一逼再说。 “新棉抢收几成定局”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全国累计销售皮棉589.6万吨(产量595万吨),同比增加67.7万吨。截至5月底,全国商业库存357万吨,同比下降20万吨。 2020年2月以来,中国棉花工业库存明显增加,疫情严重时属被动,后期为主动。2021年3-6月平均约45天用量,为2014年度以来高位。这表明,市场对后市预期普遍向好。 天风期货软商品研究员陈晓燕对经济观察报记者表示,7月份开始棉价出现上涨,主要是交易两个预期:一个是新棉收购抢收籽棉的预期,一个是秋冬旺季的预期。她进一步分析到,一般8-10月是下游秋冬订单下单和生产的旺季,5-7月是淡季。市场发现虽然下游经过2-3个月纺织淡季,纺织库存并没有明显累积,纺织厂纱线库存还在低位,并且利润还保持在较高水平,那么在旺季来临前,一定会增加原料采购,提前备货。 经济观察报走访了棉农、轧花厂、纱厂等产业上下游,对于今年新棉上市的情况,产业普遍认为一场新棉抢收大战不可避免。 多位产业人士告诉记者,新疆地区轧花厂数量和生产能力在近两年内增长较为迅速,在需求比较好的情况下,大概率还是会出现抢收的情况。“不收(籽棉)就没有了,不收就等于等死。”陈志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轧花厂在员工费用、利息折旧、财务开支等方面,一年的开支至少也要近百万。“不收的话就等于等死,收的话就是赌一把,也许就赌赢了。” 陈志满坦言,今年产能多,新棉抢收预期强,今年新棉收购价即使上涨到了8、9、10块钱他也得收;同时,他也意识到,价格越高,存在的风险就越大。尽管,棉花行业“每个人都害怕,但没有人退缩。” 李贵来也持相同的看法。“去年本来大家都比较担心,但是结果后期给了机会,价格上来了大家都赚钱了。今年大家的想法就更乐观了,现在很多生产线都增加了一半,不收咋办,设备‘吃不饱’啊。”李贵来说。 李贵来也认为,“今年的新棉收购风险巨大”,不过,在他看来,到了新棉收购的时候,市场给出多少钱,就得收多少钱,这是没有选择的事。“收购高峰期就10天,真正拿货可能就一个礼拜,没有选择,干就是了。” 风险与安全垫 值得注意的是,7月2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储备棉轮出公告,市场期盼已久的储备棉轮出终于落地。公告发布当天,国内郑棉期货“不跌反涨”,各期货合约均有不同程度的涨幅,其中主力09合约当天大涨近400元/吨。 显然,本次抛储并没有对市场形成明显利空。鲁证期货德州营业部总经理唐震告诉记者,首先,本次抛储市场预期已久,盘面上对其已有反映,抛储量也难以对价格形成压制;其次,在熔断机制上,若国内棉花价格指数(CCindex3128指数与CncottonB指数均价)连续三个日累计跌幅超过500元/吨,暂停拍储。这意味着对棉价将形成有力支撑;此外,从国储棉存量上看,基本已无库存压力。 日前,有企业称已拿到棉花进口配额证,此次发放的棉花进口滑准税配额数量为70万吨,全部为非国营贸易配额。一位棉花行业人士分析表示,根据规定,其中,40万吨限定用于加工贸易方式进口,30万吨不限定贸易方式,由于40万吨加工贸易基本不影响国内的供需问题,所以,30万吨的贸易量实际影响明显缩小。 经济观察报记者走访了解到,相对于去年的风调雨顺,今年新疆棉花在种植前期遭遇了冻害和大风等多种天气影响。但多位产业人士表示,当前还无法准确判断单产的实际情况,不过在种植进度上,棉花整体是出现了比去年同期晚10~15天的情况。粗略预期,严重区域减产或达到10%,大部分区域在5%以内。最终产量情况,还需要等到8月红花见顶和9月定产以及后期霜冻的时间来确定。 李贵来告诉记者,纺纱企业要用棉花只能陆续地买入。“产业的心态就是越涨越不敢买,越等越坏事,最近产业普遍存在没买多少货的情况。”他直言,他的纺纱厂大约还有4000吨左右的缺口,才能和新花接上。 对于棉价后期走势,李贵来虽然看好抢收行情,但30年的从业经验告诉他,对未知要保持谨慎,“谁都不敢对未来的价格有一个肯定的说法。” 唐震对记者表示,他对棉花价格长期看好,预计下半年棉价行情震荡向上,原因有四。第一,棉花库存已经从1000多万吨降到了比较低的水平,有库存盈利。第二,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消费也在逐步恢复当中。第三,降准可能开启了中国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方向。第四,今年棉花的种植面积减少,供应将相应下降。 陈志满表示,经营棉花生意,最重要的是防控风险。他表示,他的安全垫是足够长、足够分散的产业链,一旦出现风险,其他产业可以弥补棉花上的亏损。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李贵来、肖勇为化名)  
应用场景触手可及 人工智能让生活更美好
中国商报(高焕威 记者 薛玉东)6月17日,三名中国航天员“入住”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之后,他们在太空中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外界高度关注。按照任务规划,本次任务期间将进行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根据公开信息,中国空间站核心舱上的机械臂是我国目前智能程度最高、难度最大、系统最复杂的空间智能制造系统,是对人类手臂的最真实还原。图为今年上交会展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吸引参观者驻足。CNSPHOTO提供推动中国智造发展中国智造和中国制造之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却决定了中国在世界产业链上的地位,也决定了谁将拥有更多的产业链话语权。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科研的不断投入,中国智造,已然成为了一个品牌并走向前台。人工智能等引领性技术的科技攻关,谋划的是产业。正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所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今年3月24日,科技部分别发函支持苏州市、长沙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上先前获批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济南、西安、成都、重庆、广州、武汉等城市和浙江省德清县,我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将扩容至14市1县。“智能制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推进制造强国战略的主要技术路线。”中国工程院院士周济在近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高峰会上点明人工智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则在大会上指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交互融合,带动了关键技术的更新迭代,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场景下的数据使人工智能能够更深、更好地得以利用。我们要更加积极地融入到国际人工智能的生态,倡导开源共享的理念,参与人工智能全球研发的应用,充分地发挥中国的制度优势,加强新一代人工智能高速开发,部署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群,统筹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协同,加快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肇雄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产品融合能力持续提升,技术应用拓展到智能制造、智慧农业、智慧医疗、智慧器械等各个领域,智能+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积极发展态势加快形成,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加。”陈肇雄指出,近年来,支撑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加快完善,智能化基础网络、巩固数据集、高性能计算措施与支撑平台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当前人工智能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各行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引领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5月20日,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院长林毅夫在大会上表示,大数据、人工智能正是换道超车的优势所在。如果在人工智能换道超车方面能够取得新突破,也可以来改造传统制造产业,进一步提高生产能力。“人工智能要聚焦产业发展,加快推进成果落地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充分发挥智能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赋能倍增作用。”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李晓红认为。看似一小步,实则一大步。从智慧泊车到无人驾驶,从物流智能分拣到高铁飞机调度,从中国空间站上天到深海蛟龙入海,人工智能几乎无所不在,真正推动了中国智造的更快发展。飞入寻常百姓家智能制造让生活更有温情。相隔千里拍摄一张全家福,观看足球比赛随意选择画面视角……从智能家居到万物互联的智慧城市、从工业生产到自动驾驶,我国的智能智造产业发展迅速,已给我们的衣食住行带来很多改变。在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孙宁看来,智能技术已经逐渐走向高端市场,催生更多创新应用及业态,进一步走进大众生活,惠及民生。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也表示,从科技养老到智慧医疗、智慧教育,人工智能让社会变得更有温度。幸福生活需要人工智能,工业强国必须要用到人工智能来进行价值链的重塑。在“十四五”期间,掌握了人工智能的制高点就掌握了价值链的全球话语权,同时掌握了使本国人民享受未来的发展红利。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正重塑经济活动各环节,催生新业务、新模式和新产品,与社会经济各领域深度融合,加速落地应用。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升级,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技术乐观派认为,人工智能有望成为人类发展的新引擎,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涌向该领域,以期开发出更智能、更新颖的人工智能系统,让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舒适、方便和美好。去年,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我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监测人员流向,对疫情防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工智能最明显的应用之一是医疗保健领域,特别是在疫情预测、疾病和病毒的检测和预防等方面。据报道,加拿大多伦多的一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就在利用他们的技术预测疫情的发展情况并发出警报。其使用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学习技术,在全球新闻报道、航空数据、动物疾病暴发的报告中进行筛选,分析确认结果后,公司就会向其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客户发送警报。作为世界顶级的人工智能科学家、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代表性人物,微软亚洲研究院原副院长、创新工场首席科学家、ACL前主席周明表示,“自然语言理解是人工智能领域皇冠上的明珠,自然语言处理技术(NLP)是人工智能赋能社会和赋能行业的硬核科技,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重要性比肩芯片、操作系统”。“它是感知智能基础上的认知智能最重要的技术。它的进步会推动推理、决策等技术,推动人工智能的理论和技术发展。”周明认为。“如果我们能够推进自然语言处理,就可以再造一个微软。”无独有偶,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也对自然语言处理在人工智能时代,及未来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给予中肯的意见。发展前景日渐清晰随着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在过去一年,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推动企业协同复工复产,赋能实体经济,改善民生福祉,人工智能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智能化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层出不穷,正在深刻地改变生产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力。目前,我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形成头部区域牵引、百花齐放的发展格局,正走向规模化落地阶段。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到2030年,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科技、制造业等业界巨头不断深入布局,形成了以北京、长三角、广东为主的三大产业聚集区。此外,百度、阿里云、腾讯、科大讯飞、商汤集团等入选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在自动驾驶、城市大脑、医疗影像、智能语音、智能视觉5个方面加速创新研发。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据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全球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5916家。其中我国就达到了3341家,占比超过了20%;人工智能市场规模约为238.2亿元,增长率达到56.6%。在产业政策支持下,市场立法逐渐健全,未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到2025年将突破4000亿元。相关行业报告显示,我国已在世界范围内拿下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第一,已成为当之无愧的人工智能强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工智能科研能力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工智能融资额以及企业数量方面也居世界前列。作为推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我国人工智能行业正迎来多部委及相关政策的支持。记者从4月29日召开的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新闻发布会现场获悉,包括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在内的多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注重我国人工智能行业顶层设计,全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副司长孙伟在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设计,编制好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十四五”专项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深入推动企业善于用数字赋能行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激情,利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等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市场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蓬勃发展。据了解,经国务院批准,2021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定于今年7月8日至10日,以线下线上结合的方式召开,主会场设在浦东世博中心,届时,来自世界人工智能专家和企业将汇聚于此,共论人工智能发展前景。互联网、大数据、芯片和语文处理等将再次成为思想碰撞和技术交流的焦点。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