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连日暴雨致台湾中南部发生洪涝灾害
  新华社台北8月9日电(记者陈键兴、姜婷婷)台湾中南部连日遭暴雨侵袭,引发洪涝灾害,部分路桥因土石坍塌而中断,农业受灾更是严重。台当局农业主管部门统计显示,截至9日上午11时,农业产物及民间设施估计损失逾2.4亿元(新台币,下同)。   据统计,此次灾害造成农产损失2.3亿元,农作物受损面积5968公顷,损害程度19%,换算无收获面积1154公顷,受损作物主要包括木瓜、花生、龙眼、丝瓜、玉米等。此外,畜产损失730万元,民间设施损失136万元,农田流失及埋没损失12万元,农业设施损失124万元。   受灾最严重的是云林县,其次是嘉义县、台南市、屏东县、南投县和高雄市等地。据台湾媒体报道,受灾农民苦不堪言,哀叹辛苦种植的作物“几乎都泡在水里”,损失惨重。农田受灾还造成蔬菜批发价飙涨,一度创今年新高,预估菜价回稳需要两周。   当局灾害应变中心统计显示,此次因应灾情共疏散4403人、收容688人,一度停电逾9.1万户。   暴雨还造成台湾中南部多地山区道路阻断,一些乡村成为“孤岛”。高雄市桃源区明霸克露桥被冲毁,三个部落居民受困,有关方面紧急出动直升机,运送生活物资和电力维修人员前往救援。南投县中寮乡多处农路坍塌,三个村子对外主要联络道路中断。此外,台湾高铁苗栗路段出现边坡坍塌,一度造成相关区间被迫停驶。   “民众正苦于抗疫,中南部近来更同时饱受淹水之苦。三个月前,台湾才历经百年大旱,谁料百日之内竟旱涝交织而至。”台湾《联合报》社论指出,四年前,民进党当局投入2500亿元“前瞻建设水环境计划”,夸言要让台湾不缺水、不淹水。事实证明,施政不做“务实功”,通不过老天爷这关。 责编:海闻
台湾工业服务业受雇人数6月再降 现同期最大减幅
  新华社台北8月10日电(记者姜婷婷 陈键兴)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主计总处”10日公布数据显示,6月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受雇员工人数为802.4万人,较上月下降9.3万人,出现历年同期最大减幅。   台湾工业及服务业受雇人数5月已较4月减少5.2万人,6月再减9.3万人,一定程度上反映新冠肺炎疫情对劳动力市场冲击扩大。   具体来看,台湾6月住宿及餐饮业减少3万人,艺术娱乐及休闲服务业减少1.7万人,批发及零售业减少1.1万人。   “主计总处”的数据还显示,6月台湾全体受雇员工经常性薪资平均为42625元新台币,比上月减少0.5%。受全月疫情持续维持三级警戒影响,艺术娱乐及休闲服务业、住宿及餐饮业、其他服务业经常性薪资分别环比减少8.57%、4.47%、 3.09%。   疫情冲击也使工时减少。据统计,6月台湾全体受雇员工总工时平均为165.2小时,较上月减少0.9小时,较上年同月减少3.5小时。其中,艺术娱乐及休闲服务业、住宿及餐饮业的总工时分别较5月减少27.7小时、12.9小时。   展望未来,“主计总处”表示,随着疫情趋缓,防疫措施松绑,商业活动恢复,受疫情冲击的内需型产业有望逐渐恢复营业,相关劳动市场指标或将有所改善。 责编:海闻
那些久远的华人故事,“他们”帮你记得
  中国侨网8月23日电 题:那些久远的华人故事,“他们”帮你记得   岁月无声,匆匆而过。   有关海外华人那些久远的记忆,散落在时间长河。   还好,有这样一些地方,将历史上华人的故事一一收集。那些不应被遗忘的,“他们”会帮你记得。   “新生”   在美国和加拿大,新落成的博物馆正等待着与观众见面,将尘封的华人往事“诉说”给更多人。   美国天使岛移民博物馆   旧金山湾区的天使岛上,有一座废弃半世纪的医院大楼,它经过七年的翻新,重焕新生,成为了一座博物馆。   说起天使岛,熟悉华人移民历史的人可能不陌生。上世纪“排华法案”期间,成千上万华人移民曾被拘押在此,通过严格拷问审查,才能闯关进入旧金山。   如今,“天使岛移民博物馆”还依稀可以被看出彼时作为医院的模样。一楼入口还原了当年医院入口的形态,分为“欧洲裔”与“非欧洲裔”两个入口。当年医院入口就是将亚裔和白人分开,因为种族歧视认为亚裔带有疾病。   博物馆二楼,不同展厅讲述了美国19世纪至今的移民法律、政策,以及对移民的健康检查等。许多照片显示,华人移民被要求脱去上衣排排站好接受身体检查。   博物馆门口旁有座华人纪念碑,上面写着“别井离乡飘流羁木屋 开天辟地创业在金门”。   而在博物馆对面与之遥遥相望的,是曾经的移民站拘留营房宿舍,现在已成为历史遗迹博物馆。   参与博物馆建设的泰国华裔罗爱德表示,这个新的博物馆,展现了移民经受的苦痛,这些事件体现出移民的毅力与坚韧。   他说,展示这些历史,是为让民众与历史产生共情,从历史中探寻当下发生事情的因由。希望未来能让所有人,无论出生地或所讲语言是什么,都获得尊重和公平对待。   “天使岛移民博物馆”预计将在今年秋季正式对外开放。目前馆内已竣工,展览布置都各就各位。   温哥华华埠掌故馆   它是一座充满历史的百年建筑,前身是蒙特利尔银行前华埠分行旧址,如今它是温哥华华埠掌故馆。   这座博物馆,由温哥华振兴华埠委员会主席李佩珍一手培育。   在“故土旧楼诉过往”下,李佩珍盼着其“承揽古今日月昌”。   该馆展览内容包括华埠历史、文物以及互动视频等,主题包括移民、种族关系、社区建设、社会公益等;馆内还包括“华埠振兴中心”和“教育中心”,为经济和教育创建平台。   李佩珍表示,华埠掌故馆是一个展示华埠故事的平台,折射出许多勇敢与坚毅铸成的加拿大华人奋斗史。她说,除了记叙历史,该馆也强调未来展望,其中包括振兴华埠和绵延教育等概念,期望打造更美好的华埠。   温哥华华埠掌故馆预计将于9月正式开幕。   “静默”   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德国都有这样的地方,它们静默地存在,让华人往事的记忆存续。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   在新加坡,有一所展示华人历史文化的博物馆,从独特视角探讨“何谓华人”的问题。   它所在的大楼,设计参照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红砖绿瓦,代表着华人社会支持华文教育的热心和传统。   这就是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华裔馆,是海外华侨华人的研究机构,也是一座展览馆。   馆内除了“何谓华人图片展”和“南洋大学历史资料展”两个固定的、永久性展览,还会不定期举办主题展览、讲座、研讨会等。   其中,“何谓华人图片展”安置了世界各地华人的图片、影像与文物。展览探索移居世界各地、不同时代的华人,如何通过与自我、与其他华人、与非华人族群进行比照,找出身为华人的定义。   馆中还建有“王赓武图书馆”,馆藏3万多本与海外华人相关的书籍,还有早期东南亚华文学校使用的课本、模拟早期华文学校的校舍、华人族谱等特别馆藏。   华裔馆集研究中心、展览馆和图书馆于一身,旨在增进对海外华人及其文化的认识。   马来西亚闲真别墅   马来西亚怡保老街上,一栋承载128年历史的古建筑,见证了英国殖民时期、抗日战争、马来西亚独立和锡矿产业的兴起与没落,这便是闲真别墅。   百余年前,当时的马来亚锡矿资源丰富,成千上万中国籍华工不惜远渡重洋,在充满未知的国度努力奋斗,部分来到怡保市的华工成功发迹,其中包括闲真别墅的创办人梁碧如。   当年的闲真别墅仅开放给来自嘉应州客家籍的锡矿老板,是名副其实的“富豪俱乐部”。   后来,闲真别墅曾闲置半个多世纪,2013年10月开始长达15个月的修复工程,最终于2015年2月重获新生,成为免费对外开放的小型博物馆。   馆内的摆设百分百还原昔日风貌,大部分家具、地砖、楼梯、门窗等,经过修复后都被完好地保留下来;同时还增设模拟华工们开采锡矿的场景。   不仅如此,馆内还展示了各种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家电、古董、信件等。   “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深深地被这栋百年别墅吸引。”闲真别墅现任经理梁明辉表示。   汉堡唐人街旧址上的“绊脚石”   在德国汉堡圣保利唐人街旧址的地面上,安放有13个刻着中国人名字的“绊脚石”。   这些名字,是纳粹“中国人行动”13名遇难者的姓名,而这些用黄铜打造的“绊脚石”,就是为了纪念曾居住在此、二战期间遭到迫害的中国人。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汉堡圣保利作为中国海员到欧洲的落脚点,曾形成热闹的“中国城”。   然而,在纳粹盖世太保1944年发动的“中国人行动”中,当时仍留在汉堡的华人被拘禁,被投入集中营遭非人虐待,其中多人不幸罹难。   二战结束后,汉堡唐人街不复存在,唯一留存至今的是一家名为“香港饭店”的酒吧。酒吧主人张添林是纳粹“中国人行动”的幸存者。   汉堡市文化部长布罗斯达表示,“绊脚石”项目旨在直面二战罪行和承担相应历史责任,汉堡市民应在日常生活中纪念历史。汉堡唐人街旧址的历史鲜为人知,近万中国人如今生活在汉堡,这是汉堡作为“德国通往世界之门”之幸。   这些沉默的“讲述者”,让华人的历史被记得,让你我带着过去的记忆,走向充满希望的未来。内心充盈,脚下生根,步履才会踏实坚定。   (稿件来源:中国侨网微信公众号;ID:qiaowangzhongguo;资料来源:美国《世界日报》、加拿大《星岛日报》、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作者:梁异) 责编:海闻
纽约史岛亚裔人口增长加速 华人购房潮显现
  中国侨网8月24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尽管美国联邦人口普查局的2020年数据显示,史泰登岛是全纽约市五区中最少人涌入的区域,然而亚裔的人口增长加速,十年间增长了74%,是区域内增长最快的族群。华人地产商分析,史岛相对其他区环境清静,由布鲁克林迁入的华人居多,从当地的房屋购房潮就能发现,至今依然很抢手。   统计显示,史泰登岛在2010至2020年的十年内,人口增长了5.7%,约2万多人;虽是全市中增长率垫底的区,但亚裔人口的增长飞速,十年间增加了25000人,目前在全岛有59000人。   史岛与布鲁克林相邻,两地目前均是白人为主要人口,然而在白人人数在布鲁克林逐年上升的同时,在史岛却下降,十年间减少了7.9%;西语裔成为第二大族裔人口,非洲裔则微增2000人,报填为两个或以上族裔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十年间增至5000人。   史岛凯文地产公司的吴姓华裔经理表示,史岛环境清幽、空间广阔,更适合家庭居住,加上岛上有一所特殊高中,因而愈发成为华人定居的选择。从前布鲁克林迁入的民众大多喜欢住在维拉札诺大桥(Verrazano-Narrows Bridge)下桥的邻近区域,或靠近新泽西州的南滩(South Shore)一带,现在也慢慢地往外扩。   从房市来看,由于布鲁克林房屋价格昂贵、空间又小,很多人转移到史岛。就算疫情下也有人抢购房子,以平常再高一点的价格也舍得入手,相信看中史岛的潜力。这段购房潮预计还会延续一段时间。   居住在岛上的萧先生则说,史泰登岛与其他区域没有地铁相互接通,若没有车就难以通行,但交通问题近年来已慢慢获得改善。市府安排公车及渡轮载送,除免费的史岛渡轮外,还有市交通局于乔圣乔治渡轮站(St. George Ferry Terminal)提供的快速渡轮服务,不久后将打开服务,20多分钟就能抵达曼哈顿。在曼哈顿工作的人不再受到地域局限,可搬到史岛居住。(颜洁恩) 责编:海闻
变异病毒影响下 美华人旅游业者艰困中找寻新商机
  中国侨网8月18日电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德尔塔变种病毒肆虐,让不少华人忧心疫情影响出游意愿,比起6、7月份,8月起订单再度受到影响。美国南加华人旅行业者因应调整,在艰困中找出生路和新商机。有些旅行社主推更安全的单一线路或旅行套餐,也有旅行社走深度特色旅游路线。   欧之旅业者黄女士表示,欧洲线路开通以来,因为疫情千变万化,现在不做多国游览,只做冰岛线路。因为冰岛相对安全,人也没那么多,8、9月温度也适合旅行。团组都是14人以内的小团,人多会担心安全,在当地带来诸多不便,比如餐厅没办法容纳较多游客、观光景点也没开放较大容量等。目前冰岛的9月1日团已满,9月22日会再开一团,每个人价位大概4599美元左右,提前报名有折扣。   她说,未来可能会慢慢开放西欧团,但要等11月以后,看情形是否明朗,不过也不是那种去很多国家的传统欧洲团。美国本地目前是14日开西雅图团,大概在30人左右。现在旅行社选择线路,最优先考虑安全,不安全的地方不安排。   在夏威夷路线,他们主推套餐形式,包括旅馆、接送和景点交通,不组团,几个人都能接,这样更安心也更划算。不用去挤公共交通或支付昂贵的租车费用,也不受团体时间限制。   海鸥旅行社CEO表示,自德尔塔变种病毒出现后,对旅游业影响显而易见。旅行社已收到各大国家公园通知,从8月1日起,重新开始运行强制口罩令。今年5月、6月的时候,随着疫苗的普及,旅行社订单数量成长非常快,每周都保持着20%左右增量。但7月订单增量逐渐放缓并开始下滑。进入8月,订单下滑严重。这也使得刚开始复苏的旅游业又蒙上阴影。   她说,尽管所有参团游客均完全接种疫苗,或有72小时核酸检测证明,也严格遵守防疫规范,但华人游客普遍谨慎,只要疫情反弹,很多人会避免出行。疫情后客人的旅游需求也有所不同,客人更追求深度、体验度。为迎合市场需求,也推出包含国家公园漂流、观星、住黄石&大峡谷小木屋的深度体验行程。   文景假期业者表示,疫情严重时,客人打退堂鼓也不意外,大家都在观望,寻找安全的地方。不过目前客人多数是在动摇,取消原定出行计划的还比较少。旅行社很注意控制人数,一个团基本在30人左右,车上人少一点,大家也更放心。(张宏) 责编:海闻
多部门权威发声 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下称《条例》)日前正式发布,将于9月1日实施。在24日举办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等多部门相关负责人围绕强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集中发声,并明确下一步重点举措,包括抓紧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统筹协调网络安全检查检测、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等。   国家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孙蔚敏表示,国家网信部门将牵头会同有关部门,一是抓紧制定和完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法规制度和标准规范。二是统筹协调网络安全检查检测,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和交叉检查、重复检查。三是建立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活动的批准机制。四是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信息共享机制。五是加强网络安全服务机构建设和管理。六是推动形成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公安部网络安全保卫局局长王瑛玮也指出,下一步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监督检查,加强行政执法,督促重点单位依法履行安全保护责任和义务;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突出问题,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排查整改安全风险隐患,提高安全保护能力。   工信部网络安全管理局局长隋静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完善电信行业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健全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特别是考虑到基础电信网络在国家经济社会活动中的极端重要性,以及公共通信和信息服务极高稳定性的要求,工信部将加强监督管理,严格规范对基础电信网络的漏洞探测、渗透性测试活动。同时,将联合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投入、技术创新、人才培育,优先保障电信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运行。   隋静表示,将进一步完善安全监督管理机制,加快修订《通信网络安全防护管理办法》,健全行业网络安全标准体系,制定出台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系列标准,并推动落地。健全安全技术能力体系,组织建设和运行行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安全防护、数据安全保护、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等技术措施,构建完善安全监测和事件处置机制,促进提升安全风险协同防范能力。强化网络安全产业支撑,开展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支持面向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技术创新应用,提升网络安全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责编:海闻
两个奥运 同样精彩
设置于日本东京湾海面的巨型残奥会标志。新华社发 8月24日晚,随着圣火点燃,第16届残奥会在日本东京拉开帷幕。 在东京湾海面上,一座巨大的残奥会标志静静竖立。直到9月5日残奥会闭幕,这座标志将在每晚亮起。未来十几天,将有来自约160个国家和地区的4400名运动员参加22个大项、539个小项的比赛。 在东京晴海海滨,有一栋楼飘着一抹红,那里是中国残奥代表团的驻地。五星红旗和“TEAM CHINA”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251名中国运动员将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展现超越自我的力量。 奋发图强 为国争光 开幕式当晚,中国运动员周佳敏和王浩共举五星红旗步入体育场。 这是中国第10次派团参加夏季残奥会。此前,中国代表团已经连续四届残奥会占据金牌榜与奖牌榜双第一,留下一骑绝尘的背影。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107块金牌,首次以超过百金的成绩结束单届残奥会。 “我已经适应这里的生活了,对气候、温度、饮食也挺习惯的。等了这么久,我很激动也很期待,希望能在东京圆梦!”王浩说,担任旗手非常骄傲自豪,希望用成绩证明自己,在领奖台上升国旗、奏国歌,回报祖国的栽培。 王浩是男子肢残田径运动员,曾获得2017年、2019年世界残奥田径锦标赛跳远金牌。本届残奥会,他将参加男子T46级别100米短跑、跳远以及4×100米男女混合接力3个项目的角逐。 周佳敏是第二次参加残奥会了。2016年,她在里约残奥会上夺得复合弓公开级个人赛、混双金牌,并在2019年世锦赛上获得复合弓公开级别团体、混合团体冠军。本届残奥会,她将参加女子复合弓比赛。 东京残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团长张海迪说,代表团的使命很重。在疫情下,中国残疾人运动员发奋努力,来到东京参赛。 “我们要把生命放在第一位,做好所有的保护措施。在特殊的情况下奋发图强,争取最好成绩,为祖国争光,这是所有运动员最大的心愿。”张海迪说。 铁人三项运动员王家超说,受疫情影响,残奥会延期一年,所有运动员坚持了5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举办,圆了所有运动员的梦想。 “我特别激动,感到很不容易。我非常期待能在这次残奥会上取得突破。每一天、每一刻,我都会享受这次奥运历程带给我的成长。”王家超说。 第三次参加残奥会的女子坐式排球运动员、伦敦残奥会冠军王亚男说,这是一届特殊的残奥会,但大家都有备而来。 “2016年我拿了亚军,这次我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就是来冲击金牌的。”王亚男说。 抵达东京以后,中国残奥代表团的运动员已经在驻地、比赛场馆内进行赛前训练,积极备战。 据介绍,赛前训练以恢复性训练为主,主要目的是尽快适应气候,熟悉场地和竞赛区域,调整自我身心状态;再配合适当的体能训练,力争能够让运动员在比赛中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挑战极限 超越自我 残奥会是残疾人运动员实现梦想的舞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将一同见证中国残奥健儿挑战极限。 参加东京残奥会的中国选手中,年龄最大的56岁,有的运动员为了自己的体育梦想坚持了20多年。 54岁的轮椅乒乓球运动员张岩已是第五次参加残奥会,曾夺得过两枚金牌。张岩从2000年开始进行正规训练,21年来从未松懈,转动轮椅的左手上布满老茧,换了一层又一层。尽管已过巅峰状态,但这名老将没有放弃。这五年,他训练更加努力,为的就是能再次站在残奥会的舞台上。张岩说,年轻的时候就是一门心思冲击金牌,到了现在是享受比赛,享受乒乓球给他带来的自信和快乐。 生命因热爱而精彩,许多残疾人因为爱上了一项运动而改变命运。短跑运动员李露就是其中之一,她从小热爱跑步,与同龄人相比,她的跑步速度格外快。小学六年级时,当地残联找到她,让她成为一名运动员。从此,奔跑为李露插上了翅膀,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亚洲冠军、世界冠军,终于在2016年夺得残奥会金牌。 李露说,她热爱跑步,是奔跑让她这个农村小姑娘走向了世界舞台。在东京残奥会上,她将向卫冕发起冲击。 在奥运会的舞台上,只有顽强拼搏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许多残疾人运动员说,他们拼搏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登上领奖台,更是为了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大部分残奥运动员经历过人生的低谷,是体育为他们插上了翅膀,让他们找到了方向,只有不断地拼搏,才能将这双翅膀锻造得更加强壮。 (综合本报记者刘峣及新华社报道)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25日   第 09 版) 责编:陈亚楠
“一店多能”便利市民
8月9日,市民在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一家便利超市选购商品。王春 摄(人民视觉) 今年上半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2万亿元,同比增长23%,两年平均增长4.4%,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消费对经济的“稳定器”作用突出。 如何进一步畅通经济“微循环”,释放消费潜力?前不久,商务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方案》《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旨在解决商业网点布局不均、设施老旧、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其中,创新服务能力、增强服务便利、鼓励“一店多能”被摆在了重要位置。商家也主动拓展店面服务宽度和深度,消费者普遍对“一店多能”“一店多赢”持乐观态度。 打造更多“麻雀型”商店 清晨6点,北京地铁迎来早高峰。不少路过6号线青年路地铁站的上班族发现,站厅西侧多了一家名为“DELIGOGO”的便利店,正在售卖热腾腾的早餐。门店右侧,还多了一排自提柜。来不及在店内就餐的乘客,可以通过手机小程序提前下单,路过时自提。“能在地铁站里买到东西了,真方便!”店面一开张,前来消费的人就络绎不绝。 在人流密集的地铁里增加便利店,可以有效填补网点布局不均的“空白”,提升城市商业服务的便利性。除此之外,更多的功夫则在于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提升商店功能。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有一家名为“波波茶”的社区小店,原本只是一个销售烟酒副食的普通杂货铺,进货靠人工电话联系,货品周转也慢。如今,这家店接入了阿里零售通的一站式进货平台,通过线上采购、一键到店,运转效率提升了许多。不仅货品种类更加齐全,还能提供洗衣改衣等多项便民服务。实现“一店多能”后,波波茶便利店每月额外增收2000多元。 “一家普通的社区零售小店,在阿里社区电商的多种特色服务支持下,可成为‘一店多能’的社区综合服务点。它可以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便利店,可以是盒马集市业务支持的‘云菜场’,还可以是协助居民进行快递收发的菜鸟驿站。”阿里社区电商(MMC)事业群湖北运营总监李标亚说,通过数字化升级,一方面,商家可以对社区消费形成即时洞察,规模化聚拢需求后向上游采购,实现以销定产,降低交易成本,让消费者买到更新鲜、更优质的商品;另一方面,小店可以依靠更高频、更稳定的线上交易,结合线下自提,吸引大量用户回流进店,最终实现多方共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院副研究员杜映昕认为,在社区周边可容纳的店面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原有店面的多功能化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更多层次和更多元化的需求。除了便利年轻人和上班族之外,在老年人较多的社区,“麻雀型”商店还可以进一步完善适老化服务,充分兼顾到老年人以及特殊群体的生活便利,体现出社区便民的温度。 提升“就近消费”的质量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表示,构建便民生活圈,目前主要将突出四个特点:一是突出业态发展与居民需求匹配,推动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系统、科学布局,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二是着重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融合,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三是聚焦现有商业网点的短板弱项系统性改造提升,着力提升商业网点的活力;四是点面结合注重实效,尽快完善和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扩大便民生活圈的覆盖规模,让居民切实感受便利、优质的商业消费服务。 “一店多能”带来的就近消费场景,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多数人为商店的便利性提高点赞。在上海从事市场营销的卢小希表示,线下的商超和零售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近消费”能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利好。“对年轻人来说,虽然线上购物已经很普及了,但如果买急用的生活必需品,网购还是存在一定的延时性。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很多人不习惯操作手机或电脑,如果就近能买到更多想要的东西,甚至获得多层次、个性化的商品和服务,生活肯定更方便。”卢小希说。 也有人担心“一店多能”影响服务质量。王女士家住宁夏银川大悦城商圈附近,生活需求基本上都能在附近得到满足,她更看重的是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术业有专攻。店家在不熟悉的情况下,能不能承担好多功能的运营工作呢?卖化妆品的同时卖水果,很可能各种商品摆放得过于杂乱,容易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体验。我个人还是更青睐那些专营的店面。” 总体上,消费者对“一店多能”还是持开放乐观的态度。 “其实,大学校园就是典型的一刻钟生活圈。很多高校为了尽可能地满足学生在校园内的所有生活需求,校园布局往往比较精细,同时也会提供一些个性化服务。虽然城市居民社区不可能像校园那样统一经营,‘一店多能’的发展显然有利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便利性和多样化的服务。”就读于江西财经大学经济专业的黄奕勤说,“一店多能”要想实现“一店多赢”,就必须始终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这一过程中,尤其要避免“千店一面”的同质化竞争现象。 “烟火气”中寻商机 从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租赁等项目,到鼓励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再到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对于如何释放“烟火气”中的消费潜力,商务部等部门作出了详细部署。 很多企业瞄准商机、主动布局。多点Dmall合伙人任中伟表示,消费者可以在多点APP、多点小程序、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下单,30分钟配送到家。此外,社区拼团、直播电商等服务拉近了消费者与门店的距离,消费场景更加多元。去年下半年,在多点Dmall提供的数字升级帮助下,物美便利店全渠道销售额增长41%,线上订单销售额大涨近9倍。 “《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中提到的具体建设目标之一,就是‘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在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更加广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数字化转型进度加快’。这无疑为多点Dmall这样的数字化服务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在便利店、社区小店业态中夯实零售联合云基础能力,打造优质的全渠道消费体验。”任中伟说。 “未来30年,社区将是中国零售业生长的重要土壤。下一步,我们会积极响应政策,通过社区电商新模式,为社区小店打造数字化供应链体系,实现线下人、货、场的精准匹配。同时,推动实体社区商业加快数字化、智能化改造,让小店成为承载更多创新生活服务的空间。”李标亚表示。 杜映昕认为,对于商家来说,要实现生存和盈利需要考虑成本和收益。因此,发展新的功能往往需要固定资产和技能方面较多的前期投资,实现“多能”会面临不小的风险和挑战。对于小的经营者而言,由于在资金和技能等方面的不足,往往仅能拓展门槛低的小功能或者相近功能,因此由多个独立店铺组成的“集市”型商店群,也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实现“多赢”的形式。 “各个店铺之间可以公摊租金,互相引流,合作共赢,同时能满足消费者更多的需求。对于有能力实现‘多赢’的商家,需要做好前期规划和调研,确保能对接社区居民需求,并且优先拓展发挥自身所长的功能,进而产生协同效应。”杜映昕建议。(王俊岭 康正悦)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8月24日   第 11 版) 责编:陈亚楠
教育部:重大主题教育进入课程教材
8月24日,教育部召开首场2021教育金秋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重大主题教育进课程教材的情况。 关于重大主题如何进入课程和教材,教育部教材局局长田慧生介绍,要坚持学段、学科、类型全覆盖,强化一体化设计,纵向贯穿,学段衔接,学习要求循序渐进、螺旋上升、横向关联、学科配合,学习内容各有侧重,整体上实现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全面介绍和系统阐释。 记者了解到,近日印发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就有这样的特点,该指南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按照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阶段分别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不同学段的学习要求。 据悉,为进一步增强课程教材育人导向和育人功能,教育部研究制订了系列重大主题进课程教材指南和指导纲要。目前,教育部已印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等。 “这次发布这一系列‘指南’,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是使主题教育内容更加系统化,克服碎片化,提升育人效果。否则,一件事几个学科都在讲,小学、初中、高中都在讲,没有递进,反而会浪费时间。”申继亮说,从这个角度来讲,克服简单重复交叉等问题,系统地安排主题教育内容,“这是有利于减负的”。 另外,申继亮指出,这些主题教育不是增加知识点的记忆,而是强化素养教育。比如革命传统教育,要培养学生的英雄气概、政治认同、高尚品德等;劳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使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等。所以,这些教育落实好了,对学生来讲是一辈子受益的。 申继亮介绍,设计这些主题进课程教材时,还强调了育人方式的改革。比如,通过考察、参观、调研、研讨、辩论等多样化的方式,解决机械记忆、简单刷题等低效问题,既把主题教育落到实处,又避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责编:张靖雯
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明年3月施行
中国政府网24日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国务院第131次常务会议通过,将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条例》对在中国境内以营利为目的从事经营活动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登记管理作出统一规定,进一步优化登记流程,压缩登记环节,精简申请材料,提升登记便利化程度,降低制度性成本,减轻企业负担。并对登记材料繁杂、“注销难”、虚假登记等突出问题作出有针对性的规定。 《条例》共6章55条,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明确登记机关和工作要求。市场主体登记管理遵循依法合规、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便捷高效的原则。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全国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主管本辖区市场主体登记管理工作,加强统筹指导和监督管理。登记机关应当优化市场主体登记办理流程,提高登记效率,推行当场办结、一次办结、限时办结等制度,实现集中办理、就近办理、网上办理、异地可办、提高市场主体登记便利化程度。 二是规定登记、备案事项和具体要求。市场主体的一般登记事项包括名称、主体类型、经营范围、住所或者主要经营场所、注册资本或者出资额等。不同组织形态的市场主体还应当分别登记其他相关事项。市场主体的章程或者合伙协议、经营期限或者合伙期限、认缴出资数额等事项,应当向登记机关办理备案。 三是明确登记规范。市场主体实行实名登记。申请人应当对提交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国务院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根据市场主体类型分别制定登记材料清单和文书格式样本并向社会公开。登记机关能够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平台获取的相关信息,不得要求申请人重复提供。登记机关对申请材料进行形式审查,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予以确认并当场登记;不能当场登记的,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登记。市场主体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按照简易程序办理注销登记,个体工商户无须公示。建立歇业制度,降低市场主体维持成本。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市场主体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示年度报告和登记相关信息。登记机关应当根据市场主体的信用风险状况实施分级分类监管,采取“双随机、一公开”方式进行监督检查。对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的,撤销其市场主体登记。此外,增强行政处罚的针对性,维护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市场秩序。(班娟娟) 责编:张靖雯
减负赋能同步推 放得开更要管得好
“科研项目经费怎么用最有效,肯定项目负责人和首席科学家比较熟悉,管理部门对具体经费如何使用并不是内行。科研经费不能管得太死,但也不能一放了之,如果把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权力完全交给项目负责人,又可能会滋生科研经费腐败等问题。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卢方军研究员说道。 卢方军一番话,道出了身为科研人员和科研管理者的双重考量。 如何更好地平衡“放”与“管”的关系,更大发挥科研经费的保障作用和激励作用?针对科研经费管理的难点,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贯通协调,增强监督合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推进监督检查数据汇交共享和结果互认;项目承担单位要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 细节到位 “放”与“管”并不相悖 “《若干意见》的一大亮点,就是处理好放与管的关系,对科研经费的监督检查有了明确规定。有了明晰可操作的规定和可把握的标准,才能放得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吕薇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该文件是近年来出台的一项很有可操作性的政策文件。过去,相关政策难以落实的主要原因是规定比较原则,缺乏细则,执行者怕越线,监管者不敢放,现在执行者和监管者都有规可循了。 比如,《若干意见》就提高间接费用比例,分类制定了间接费用提取标准:500万元以下的部分,间接费用比例为不超过30%,1000万元以上的部分为不超过20%;对数学等纯理论基础研究项目,间接费用比例进一步提高到不超过60%。 “《若干意见》第22条举措强调,强化科研项目经费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问题。”在吕薇看来,一方面,创新监督检查方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实行审计监督、财会监督与日常监督的贯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和结果互认,提高了监督检查的效率。另一方面,好政策落好地,则要压实责任,强化项目承担单位法人责任。项目承担单位要动态监管经费使用并实时预警提醒。要探索制定负面清单,明确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禁止性行为。 需要注意的是,赋予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并不是一放了之;加强监管,也并不等于要束缚科研人员的手脚。 此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教科文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韩凤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科研经费管理放权只是手段,提升科研资金使用效益才是核心目的。要平衡好“松绑放权”和“权责匹配”的关系,强化科研机构在科研经费改革中的主体地位,强化科研院所自身的人、财、物资源配置主体责任,强调科研院所负责人的职责担当。 好政策落地 还待压实主体责任 身为科研管理人员,卢方军认为,把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权限下放到项目承担单位,让研究单位发挥主体作用,毕竟,研究单位对其持续深耕的领域有着更深刻理解。 “当然,经费使用必须按照财务制度来,自主权不是科研经费随便花,而是说科研院所能在项目经费总概算下,根据研究任务及其进展情况,自主决定支出到哪个方向。”卢方军补充说道,研究单位应当与政府管理部门签订任务书,就经费的使用范围、管理方式、成果目标、领域责任、国际地位等做出约束和承诺。 “政府管理部门在赋予科研单位自主权的同时,也要探索追责机制,对研究单位的整体经费使用效益和规范性、科研诚信等进行综合评估,然后再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延续研究单位的经费自主权。”卢方军说。 值得注意的是,《若干意见》亦有相应细则划定“红线”。比如,对项目承担单位和科研人员在科研经费管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失信情况,纳入信用记录管理,对严重失信行为实行追责和惩戒;探索制定相关负面清单,有关部门要根据法律法规和负面清单进行检查、评审、验收、审计,对尽职无过错科研人员免予问责。 吕薇强调,下一步关键是要把政策落到实处,总结实施中的经验和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更好激励科研人员潜心钻研,创造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切实提高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的使用效率。 “特别是对在科研经费投入机制的改革创新试点,要及时总结可复制的经验逐步推广。”吕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前几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分组审议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草案时,自己还建议,关于保障措施部分可以借鉴《若干意见》的精神和提法。(刘 垠 陆成宽) 责编:张靖雯
央地联合打造世界顶级商圈 扩内需迎新动能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近期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接连部署,推进一批大中城市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快消费转型升级,打造辐射全国乃至全球消费市场的制高点。其中,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有望获得多重政策支持,全面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世界顶级商圈。政策利好之下,日前入围第一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名单的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及深圳、成都等超大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对标国际一流商圈,进行设施改造和业态升级。 业内人士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我国世界顶级商圈建设按下“快进键”,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加速集聚,将有效改善传统商圈活力不足、高端消费引领不足、消费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为促消费、扩内需注入动力,起到“极核”引领作用。 切实抓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加快形成万商云集的消费供给,加快培育独树一帜的首发经济,加快建设闻名遐迩的消费商圈——围绕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近日明确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同时,还将打造高能级、高品质、高颜值的世界级商圈作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标志,提出力争把浦东新区小陆家嘴商圈打造成世界级地标商圈。 值得注意的是,这只是新发展形势下,地方打造世界级消费新高地的缩影。政策支持下,更多地方有望跟进。 日前,商务部就《城市商圈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该征求意见稿提出,在常住人口超过1000万的超大城市,结合超大城市特点和城市更新改造,对标国际一流商圈和商业街,吸引国内外高端商业品牌和资源集聚,提升高端购物、文化旅游、金融商务等功能,打造一批世界顶级商圈。 事实上,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推进商圈、商业街等消费聚集地的提质扩容。例如,2018年,商务部在北京王府井等11条步行街启动改造提升试点工作,提高品牌集聚度,丰富业态,推进智慧化管理和服务。2020年7月,商务部将其中5条试点步行街确认为首批“全国示范步行街”。日前,商务部印发通知,又将其他6条步行街确认为第二批“全国示范步行街”,包括北京王府井、天津金街、上海南京路、沈阳中街、武汉江汉路、广州北京路。 数据显示,本次确认的6条示范步行街总客流量、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65.8%、102.4%,比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11.3%、12.4%,示范带动作用明显。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包括步行街在内的大型商圈发展,带动消费人群大量涌入、消费市场繁荣扩张,提高了大型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拓展了城市功能,涌现出消费活动高度集中的城市新功能区,推动这些城市加快向消费驱动、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转变,商业服务、文化娱乐、新兴科技等成为这些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在利好带动下,这些大型商圈还将进一步提质,向世界更高水平迈进。“世界顶级商圈是发达地区和城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结果和产物。”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副所长关利欣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超大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度在全球排名靠前,不仅本地居民的高品质生活需求日益凸显,超大城市本身也成为集聚全球资源和彰显我国影响力的重要载体,建设世界顶级商圈的基础逐步夯实。 瞄准机遇,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率先部署。除上海外,北京也将王府井步行街与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相结合,着力引进更多全球旗舰店,打造世界消费新地标。广州则提出,对标世界级标志性商圈特点,将天河路商圈打造成全球优质消费资源集聚区、引领全球消费潮流新高地、国际消费政策制度创新试验区、推动区域消费联动发展重要引擎。 此外,成都、深圳等超大城市也在积极行动。8月20日,成都交子大道正式开街,其目标是打造“品质消费新高地”。此前,对标世界知名商圈、金融中心城市空间形态,已经有10余项交子公园商圈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完成,提出更进一步挖掘具有科技潮流、时尚前沿的商业新模式,积极推进规划方案向消费场景转化落地。深圳则明确,将在全市范围内打造2个世界级地标性商圈。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表示,深圳将对标东京、伦敦,打造与世界一流湾区相匹配的顶级商圈。她透露,目前市商务局已牵头与世界知名的商业规划机构进行全面合作。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看来,建设世界顶级商圈,有助于所在城市吸引海内外优质商品及服务,优化消费供给,丰富消费品类,不仅可以满足市内及外地居民生活性消费需求,还能汇集各地中高端消费资源,吸引人才入驻,进而激发城市经济活力,推动辖区商贸服务业的全面换挡升级。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居民收入将有望进一步提高,从而反哺消费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关利欣表示,随着中央政策和地方行动的落地,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世界顶级商圈将成为扩大引领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载体和新引擎,也将更好地满足人民高品质生活需要,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助力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记者 王文博) 责编:叶壮
资本市场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已满一周年。站在一周年的节点回眸,一个充满活力、闪烁着创造力的创业板步入眼帘:制度体系愈发立体,赋能企业“创新、创造、创意”,包容开放的市场生态茁壮成长;创新创业能量加速集聚,越来越多的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在这里登陆,传统产业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深度融合,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出更多活力。 打造更包容的创新环境 翻开一年来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生动标注着创业板的快速成长—— 截至今年8月20日,注册制实施以来,深交所共受理727家企业首发上市申请,分布于50多个行业;已有182家公司成功登陆创业板,合计通过IPO募资1401.47亿元;新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8355.40亿元,占板块整体市值的14%……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创业板践行探路使命,不断自我革新,对首发、交易、退市、并购重组等基础性制度进行全方位升级的努力实践。”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 上市标准更加多元化,包容性进一步提升。综合考虑预计市值、收入、净利润等条件,设置多套上市标准。截至8月24日,创业板注册制下新申报企业中,有28家企业以第二套盈利上市标准申报,占比5%,其中迈普医学、雷电微力已上市。 新兴产业占比较高,行业集聚效应明显。聚焦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创业板努力推动新经济健康发展。截至8月20日,创业板新增182家注册制上市公司,其中157家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注册制公司分布于37个行业,前五大行业占比为40%。 市场化、常态化退市机制逐步形成,优胜劣汰市场生态加速形成。一年来,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质量和强化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出发,创业板退市机制不断改革,新增市值指标、复合财务指标,精简优化退市流程等有序推进。2020年至今,深交所对7家创业板公司作出终止上市决定,退市新规已平稳落地。 目前,创业板上市公司总市值已突破13万亿元,在全球主要创业板市场中位列第二,创业板实现量与质的齐头并进。 “作为创业板注册制的亲历者,我们有幸体验到了注册制的高效。”深圳市易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在注册制改革的推动下,创业板系列功能升级,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板块定位愈发明晰,在推动科技、资本与实体经济更高水平循环方面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市场各方获得感明显增强。 汇聚更多元的创新力量 一年来,聚焦“三创”“四新”板块定位,创业板积极推动科技与资本深度融合,创新要素加速集聚,创新活力更为凸显,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大动力。 一大批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方向、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企业涌向创业板。截至8月20日,1011家创业板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达925家,占比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占比近六成。 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带动下,创新成果遍地开花:深信服研发创新的下一代防火墙在国内统一威胁管理硬件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引领国内相关行业技术变革与发展;贝达药业自主研发出了我国第一个小分子靶向抗癌药,打破肺癌治疗领域进口药品的国外垄断;银河磁体自主研发的硬盘驱动器磁体覆合涂层技术成为全球首创…… 创新成果迭出,离不开创业板蹄疾步稳推进改革,推动人、财、物各类要素加速向创新企业集聚的努力。目前,1011家创业板公司中,研发人员合计超37万人,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超过370人,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重均值达到19%,其中203家公司研发人员占比超过30%。 “注册制下,资本、人才、技术、市场资源持续向各行业龙头企业集中,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加速发展。”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燕清表示,正是借助创业板的诸多政策优势,先导智能研发、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全面提升,进一步巩固了在高端装备领域的技术实力、市场份额和行业地位。 创业板支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做优做强效应凸显,助力解决诸多“卡脖子”难题。在工信部已公布的476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有132家已在创业板上市。这批“小巨人”企业,积极利用创业板平台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2020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7.46亿元,平均同比增长11.14%。 激发更灵动的创新活力 再融资、并购重组、股权激励是证券市场保持活力的重要源泉。注册制改革实施一年来,创业板不断完善制度规则和功能作用,助力企业构建产业、资本及人才优势,充分激发市场活力。 在再融资方面,创业板优化发行条件、小额快速融资限额、批文有效期等制度安排,大幅压缩审核时限和环节,缩减企业再融资审批时间,进一步拓宽上市企业融资渠道。 从实践效果看,企业融资效率明显提高,市场活跃度大幅提升。自注册制实施至8月20日,深交所共248家次再融资注册生效,拟募集资金2370亿元,其中170家实施完成,实际融资1638.88亿元。 “注册制改革下,公司发起了第四次再融资,成功募集资金不超过25亿元,为公司在新能源方面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董秘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再融资改革明显提升了公司再融资的便利性和效率,通过资本市场输血,公司得以加大科研投入,提升业绩。 在并购重组方面,创业板充分发挥平台优势,既支持企业深耕主业,也积极帮助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产业整合和转型升级。自注册制改革至8月20日,深交所共受理重组项目23家,交易金额合计309.88亿元,注册生效8家,交易金额合计41.76亿元。 “这些重组项目或横向拓宽产业维度、提高市场占有率,或纵向打通产业上下游,有效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开拓了外延式增长的成长之路。”田利辉表示。 在股权激励方面,创业板引入第二类限制性股票激励模式,突破授予价格50%折扣限制,同步放宽激励范围、激励上限等,激发新型股权激励方案持续涌现。 “登陆创业板后,公司先后推出多次股权激励,不断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增强员工凝聚力。目前,公司实现了锂电设备前端、中端、后端的完整产业布局,在行业竞争中迈出重要一步。”王燕清表示。 田利辉表示,当前创业板建设呈现积极向好态势,众多优先领军企业持续涌现,制度有效性得到充分检验,市场各方获得感明显。(记者 李华林) 责编:叶壮
92个重大项目落户重庆
经济日报重庆8月24日讯 2021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重大项目招商签约活动23日在重庆举行,投资总额2524亿元的92个重大项目落户重庆。落户的重大项目中,智能制造类项目32个、投资额1016亿元;数字经济类项目20个、投资额428亿元。 近年来,重庆把大数据智能化创新发展作为战略选择,以智博会为平台,一手抓数字产业化,一手抓产业数字化,积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中国智谷(重庆)科技园、两江新区礼嘉智慧体验园、仙桃数据谷等一批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平台,同时在两江协同创新区和西部(重庆)科学城等平台重点布局发展大数据智能化产业,形成了产城融合、优势互补的集群化发展格局。 位于渝北区的仙桃数据谷,不到2平方公里的范围已集聚1000多家大数据智能化企业。重庆仙桃数据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小平告诉记者,聚焦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和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数据谷打造了智能检测基地、样机生产平台等10个开放共享平台,服务企业超过1200家。 在重庆,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3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年全市数字产业增加值1823.85亿元,增速达18.8%,2021年上半年全市数字产业增加值超1000亿元,增速达35.4%。重庆市2020年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增幅全国第一,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区块链注册企业数连续3年增长率超30%。 当前,重庆正全力推进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据了解,目前重庆已实施第一批市级人工智能重点研发项目30项,攻克高端装备高精密位置检测等一批“卡脖子”难题;引进建立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中科院计算所西部高等技术研究院、汽车软件创新研究平台等高端研发平台,获批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工业互联网顶级节点已服务西部六省份,接入二级节点19个,接入企业1353家。(记者吴陆牧 冉瑞成) 责编:叶壮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