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活力假日 “多彩西安”
国庆假期,华清宫景区以“盛世华章 国韵华清”为主题开展系列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 受访单位供图 国庆假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吸引众多游客参观游览。 通讯员 张天柱 西安报业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明 摄 10月2日,演员在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表演。新华社发   这个国庆假期,你邂逅了怎样的“西安”?   是享受大唐风韵曼妙时光,感受秋日吐蕊的芬芳,沉浸式体验直抵人心的精品演艺,还是定格孩子的“考古”研学记忆……国庆假期,西安推出550余场文旅活动,群众性文化活动1418场次,不断拓展文旅新空间,开辟消费新场景,让好玩、好看、文化范儿、有特色,成为朋友圈和社交媒体中的高频热词。一条条好评,一句句“不虚此行”,不断演绎西安故事、传播西安精彩、镌刻西安印记。   数据显示,西安位列“国庆假日热门目的地”第二、“高铁游热门目的地”第五、“入境游热门目的地”第八,整个假期共接待游客1754.60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6.23%,游客总花费172.3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8.03%。   活动精彩纷呈   让游客体验文化与视觉的美学盛宴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10月1日,一场“国旗下的红歌快闪”活动在华清宫景区激情上演。在昂扬的音乐声中,先模人物、公安干警、医护人员、志愿者、教师学生、外卖小哥等各行各业的代表手中挥舞着国旗,用饱含深情的动人歌声,唱出心中最美赞歌。   “我与新中国同一天生日,感到非常骄傲,我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这也是我与我的祖国间无形的纽带。”来自湖北的游客章清激动地说。   作为唐宫国潮体验地,华清宫景区开展了主题为“盛世华章 国韵华清”的丰富多彩的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以“唐朝文化+旅游场景”为核心,华服走秀、秦腔戏曲、非遗变脸、唐风舞蹈、李白遇见高力士、盛唐名人“房谋杜断”、上官婉儿对诗以及背诵《长恨歌》免门票等30余个项目,向海内外游客展示了盛唐文化的多彩魅力。   在西安诗经里景区,“诗经里的中国”诗经文化活动月开启,原创剧目与古风演艺持续上演,百戏争艳、“武”动乾坤,西游奇遇、飞花有令、变脸喷火,光影水幕……精彩活动不断,为游客呈上艺术的盛宴。   在曲江大唐芙蓉园、大唐不夜城、曲江池遗址公园等景区,与诗仙互动对诗的《华灯太白》、婀娜多姿的不倒翁小姐姐盛唐迎宾、寻梦大唐、茶神记、五方狮子及园区“寻梦大唐”巡游等一系列精彩活动,让游客在文化与视觉的美学盛宴中流连忘返。   据了解,国庆假日期间旅行社接待旅游团队1.33万个,同比增长31%。全市3A级以上景区累计接待1025.17万人次,同比增长23%,门票收入2.87亿元,同比增长27.27%。   文旅产品多样化   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国庆假期,西安博物院推出的“探长安——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30年考古成果展”,采用了考古模型、数字交互、互动体验等多种方式,让遗址场景更生动地呈现,不仅展示了考古工作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成就以及科学研究和文物保护取得的成果,为国庆假期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增进了观众对西安考古人的了解。   与此同时,非遗民俗也“拉满”了游客体验感。2024西安市“非遗·秦岭”文化主题活动,推出20余项非遗项目大集和展演,发布6条非遗特色线路,“可看、可玩、可品尝、可体验”的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畅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9月28日至10月13日,陕西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美术作品展览,同时在陕西美术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亮宝楼艺术博物馆、西安浐灞丝路国际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4个展馆展出,通过对时代风貌的描绘和对社会新貌的捕捉,反映出陕西美术工作者“脚踏坚实大地,植根生活沃土”的自觉担当。   文博景区备受青睐,西安市各博物馆策划推出80余项主题展览和文博体验活动,接待游客211.29万人次,较2023年增长10.95%。其中,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钟鼓楼等景区假日接待连续达到最大承载量。   同时,我市持续加大西咸新区、浐灞国际港等非热点片区宣传推介力度,充分发挥引流分流作用。西咸新区持续走热,茯茶镇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6.35%,乐华城景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727.87%,丝路欢乐世界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3%;浐灞国际港片区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6.72%。   另外,为了应对大客流,许多景区采取分时预约、延长开馆时间、增设停车位等措施,虽持续高位运营,但秩序井然。   带动效应凸显   19台精品旅游演艺演出1104场次   因为一场演出,爱上一座城。今年国庆假期,北京游客刘轩在西安一连看了4台演出,让他体会到“演艺之城”的魅力。“我忘不了秦俑在舞台上‘复活’的那一刻,我也为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感动,更忘不了丝绸之路的奇幻瑰丽,我仿佛听到了历史的回响,感受到了西安文化的厚重与深邃。”刘轩说,西安的精品演艺如同一本生动的历史书,每一个细节都让他震撼。   从周礼诗韵到泱泱大秦,再至强汉盛唐,西安的19台旅游演艺涵盖了13朝古都的历史,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成为打造“一带一路”国际文化旅游中心、拉动西安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舞台上面能划船,观众头顶会下雨,三千吨黄河水从天而降,数百立方米黄沙扑面而来……今年国庆假期,《西安千古情》10月3日至4日连续两天日演出17场,不仅创下演出纪录,还用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打破舞台与观众区域的界限,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西安史诗巨变。   国庆前夕刚刚上演的超大型秦文化主题演艺《赳赳大秦》,在国庆期间一连演出13场,创新演绎中国秦文化传奇故事,完整自信地表达出秦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的地域性格,成为了解大秦帝国的历史窗口。   据了解,国庆期间19台精品旅游演艺共演出1104场次,同比增长135%。《长恨歌》《长安十二时辰》《驼铃传奇》《西安千古情》《复活的军团》连续多日满负荷运营,《唐朝诡事录·西行》等XR沉浸剧场深受“00后”等年轻观众欢迎,旅游演艺的带动效应日益凸显。   此外,火爆的旅游演艺市场还带动了唐装汉服和妆造、文创产品、餐饮住宿等行业的蓬勃发展,成为丰富景区景点业态、延长文娱演艺产业链的重要抓手。   弘扬文明新风尚   用暖心服务托起游客的“诗和远方”   “到了西安就跟到自己家一样。”国庆节期间,两位青岛游客在大雁塔被志愿者“硬塞”肉夹馍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们点赞的同时,也为西安善举微光所感动。   自发给游客送肉夹馍的爱心市民志愿者叫蔡淑蓉,今年55岁,是西安慈善红枣志愿者服务队的队长。10月1日当天,考虑到大雁塔北广场附近吃早餐不方便,蔡淑蓉和志愿者们准备了200个馍和20瓶辣牛肉酱,给全国各地游客免费发放肉夹馍, 当天除了两位青岛游客,还有来自内蒙古、天津、甘肃等地的游客也吃到了爱心早餐。   节日期间,西安随处可见车让人、让景于客以及志愿者服务,不断弘扬的文明新风尚,让西安城市文明铺就鲜明的文化底色。   大唐不夜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南门城墙、北院门钟鼓楼等热点片区,采取延长开放时间、增加安保力量、实行交通管制等措施,重点区域安全平稳、秩序井然;西安各大景区则通过网上预约、加强疏导,用周到的服务确保游客获得舒适的游玩体验,通过好状态、好服务,用暖心、贴心和用心的服务,托举起广大游客的“诗和远方”。   从早到晚,在拥挤的人流和车流中,来自西安一线交警、城管、消防员、讲解员等身影总是“逆流而上”。遇到外地游客求助咨询,他们总是尽最大耐心答疑解惑;遇到游客生病等突发状况,他们会开辟绿色通道将其送到医院;他们每天要走3万多步,只为带给市民游客平安祥和的节日环境。据了解,在大唐不夜城、北院门钟鼓楼等热点景区的青年志愿者有3000余人,及时为游客提供“就在身边”的服务;曲江新区、雁塔区则引导企业开展汉服寄递服务;莲湖区携手顺丰、中国邮政等企业,将星级饭店、A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等纳入汉服租赁退还服务点,实现1小时内全城配送,受到游客好评……节日期间,全市旅游市场环境安全有序,游客的获得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杨明)
国庆假期河南接待游客超7991万人次 旅游收入近566亿元
  云台山景区。河南省文旅厅供图   人民网郑州10月8日电(记者肖懿木)10月8日,记者从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国庆假期,河南丰富产品供给,加大营销力度,文旅市场繁荣有序,文旅经济势头强劲。7天假期,全省接待游客7991.6万人次,旅游收入56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接待人次增长5.1%,旅游收入增长15.5%。全省开展各类文化活动1.03万场,线上线下观看和参与823.9万人次。   数据显示,游客接待量前五位的景区分别为:万岁山59.67万人次,清明上河园55.33万人次,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50.05万人次,云台山45.06万人次,龙门石窟42.81万人次。   共庆华诞,红色文旅唱主角。国庆假期的中原大地,到处洋溢着爱国主旋律和正能量,全省各个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在假期期间开展各类国庆主题活动。据统计,全省各红色景点(场馆)共接待游客203.75万人次。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全省各地围绕爱国强国、奋斗奋进主题,组织“黄河之声国庆音乐会”“濮天同庆国庆音乐会”等文艺演出200多场,举办群众大合唱、广场舞大赛等文化活动160多场。   《禅宗少林·音乐大典》白天演出。河南省文旅厅供图   确山县竹沟革命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一批批红色研学团队前来瞻仰学习;新县各个红色旅游景点人流如织,游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首府旧址景区、许世友将军故里等地,重走红色线路,接受传统教育;兰考县焦裕禄纪念园、焦裕禄事迹展览馆,来自各地的游客在这里缅怀先烈、滋养精神。   国庆假期,各地游客走进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实地探寻华夏文明,现场感受中原文化,全省公共文化场馆进馆游客达381.8万人次。   河南博物院《文物里的祝福》专题展通过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引导观众从历史、文化、技术等层面思索历史、珍惜现在、畅想未来。中国文字博物馆“全球首批甲骨数字回归”专题展等,吸引了近15万名游客前来参观。   郑州博物馆“王之重器赫赫其华——馆藏商代青铜方鼎展”,通过展示和互动让游客深刻感受中华文明的厚重与博大。开封博物馆开展“宋朝升学记”闯关体验活动,让游客体验宋代文化的魅力。安阳殷墟博物馆单日接待游客29116人次,单日文创收入37万元,7天假期接待游客18万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河南博物院、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洛阳博物馆、开封博物馆、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等先后发布预约已满公告。   尽享山水,县域旅游受青睐。国庆假期,乡村成为广大游客探寻山水之趣、享受田园之乐的好去处,不少游客来到大别山、太行山、伏牛山和黄河两岸,一览秋日胜景。   嵩山、王屋山、白云山、尧山、鸡公山等一些久负盛名的山水景区,仍为全省主要旅游目的地,少林寺、老君山等传统景区甚至发布限流公告。修武县云台山举行登山赏红叶、太极拳交流等主题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登封市少林寺景区《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新增白天演出,让游客不虚此行、不留遗憾。   清明上河园景区大宋·皇家乐园。河南省文旅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假期,到荥阳摘石榴、新郑打枣、宁陵摘梨、确山打板栗、灵宝下苹果,体验采摘乐趣,感受收获喜悦,成为游客的又一选择。富有特色和高性价比的精品民宿深受游客青睐,登封禅心居、新密伏羲山、栾川重渡沟、卢氏山水隐庐等民宿群迎来大量游客。   假期期间,河南文旅拿出满满诚意和大大优惠。鹤壁、周口、平顶山等各地景区纷纷推出减免门票措施,新乡市宝泉景区对山东、江苏、安徽三省游客推出免门票及交通车费用活动,开封市清明上河园景区大宋·皇家乐园所有项目对游客免费开放。   为更好地迎接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河南各地强谋划、巧设计,提供便捷服务。全省文旅部门积极破解假期文化场馆预约难、旅游景区停车难等问题,观众和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安阳市“畅行安阳”“美味安阳”“文创安阳”等专班全力做好假期服务保障工作。洛阳市中心城区239个路段提供27471个路内停车泊位、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28个停车场1453个免费泊位。濮阳市开展“公交免费坐,车辆免费停”活动,解决了假日期间出行难、停车难问题。
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会堂主体完工
十月八日,西部(重庆)科学城科学会堂建设现场。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10月8日,记者从西部(重庆)科学城获悉,市级重点项目科学会堂建设再次刷新“进度条”——项目主体全部完工,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   据介绍,科学会堂项目位于科学城高新区的科学大道与高新大道交叉处,总建筑面积约34.6万平方米,包括会议会展及科技服务中心两部分。   走进科学会堂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这个外形方正、全钢结构“庞然大物”令人十分震撼。目前,项目会议会展部分已成形,旁边不远处的科技服务中心挂上了酒店的标识,有工作人员正在装设标识上方的展示灯。   “科学会堂项目主体结构采用多层叠合钢结构设计,钢结构体量约6万吨,充分发挥钢结构延性好、质量轻的特点,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高新开发集团下属城市建设集团现场代表曹伟说,目前,科学会堂项目所有建筑的主体全部完工,即将进入试运营阶段。   据悉,科学会堂以“打造高新区核心、创建重庆城市新地标”为设计导向,建成后将成为重庆最具辨识度的地标建筑之一,将诞生两个面积12800平方米的可自由分割的大型展厅,以及重庆最大的面积6300平方米的无柱多功能厅和面积5800平方米的无柱宴会厅。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科技体验、科技展览、学术交流、创新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以及国际会议、科技文化论坛的举办地。”科学城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个全新打造的多功能城市会展综合体,科学会堂不仅将成为重庆科技创新赋能策源地和产业凝聚交流展示地,还将积极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为川渝两地产业落地、协同创新赋能。(记者 张亦筑)
湖南醴陵釉下五彩绽放大洋彼岸
  原标题:釉下五彩绽放大洋彼岸 醴陵瓷艺术三人精品展亮相纽约知名画廊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8日讯(记者 廖慧文 通讯员 于晓洁 刘磊)10月7日,在纽约曼哈顿上西区知名画廊STADM Gallery举办的为期近一个月的“博&新:醴陵瓷艺术三人精品展”展览闭幕。在展览期间,来自湖南省醴陵市的陶瓷艺术家徐建章、叶继鹏、廖欣海带来了21件全新力作。   策展人阴懿萍表示,众多藏家及当地艺术家慕名而来,对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多元化、多样性表现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嘉宾表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瓷器作为绘画般的艺术形式展现出来,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让我深受触动。”   阴懿萍介绍,此次展览邀请的三位杰出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视角与技法,将传统的陶瓷工艺与现代的艺术表现相结合,展现出当代陶瓷艺术形式的魅力与文化内涵。三位艺术家不论从创作年代还是创作内容,涵括代表了醴陵陶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他们来自三个年代,但他们都将醴陵釉下五彩陶瓷的优秀技艺传承至今,并且在传承的基础上增加创新的表达形式,达到跨时代的艺术对话。这种艺术对话不分语言、国界、媒介,每一抹色彩、每一个笔触,都让各地文艺爱好者在观赏醴陵陶瓷艺术作品的时候获得满满感动。   联合策展人朱醴表示:“曾经有人说,中国传统艺术在走向全球视野的时候,似乎存在一些阻碍。但醴陵釉下五彩瓷的最初扬名,就是走出国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醴陵釉下五彩瓷艺术的美是超越了国界、超越了文化的边界。”   她认为,醴陵釉下五彩瓷是中国最“当代”的陶瓷种类,它由1380℃高温淬炼而成,五彩斑斓永不褪色,它独特的勾线分水技艺被誉为“陶瓷魔法”,其本身具备的“创新”基因和表现优势,使得醴陵釉下五彩瓷有冲破“手工艺术”桎梏、成就全新艺术天地的可能性。而中、外专业艺术经纪人联动,力争以更专业的市场化运营方式,能推动中华优势文化、优秀艺术“出海”。   本次展览是继2022年秋季纽约切尔西区“Crossing Art”画廊举办的“釉色倾瓷:釉下五彩当代艺术瓷联合展”、2023年秋季英国伦敦西区V Club举办的“高烧:徐建章和叶继鹏陶瓷绘画双人展”及“万物静默如谜:廖欣海陶瓷绘画新展”之后,醴陵釉下五彩瓷当代艺术的又一全新国际大展。
陆海联动绘就开放新蓝图
  日前,一趟满载集装箱货物的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驶出。何家海/摄   运输货物品名,从最初50多种到目前1100余种;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基本实现中国西部地区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海铁联运“一口价”线路183条……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正式将建设这条南向出海大通道上升为国家战略。   5年过去,广西累计投入资金超过1000亿元,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成为带动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重要引擎,更为广西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注入强劲动力。   集跬步以至千里,汇溪流以成江海。   5年后的今天,西部陆海新通道正从一条物流大通道日益成为一条国际经济走廊。   1 构建“全”交通 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   湘桂铁路南宁至凭祥段提速改造完成后,中越国际铁路大通道列车运行时速提高到90公里。   “在这之前我们出口聚氯乙烯到越南是走海运,现在搭乘中越班列能节省3—5天时间。”中外运广西有限公司业务经理朱世强说。   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至今,通道物流规模持续高速增长,已形成北部湾港海铁联运班列、中越跨境班列班车、航空货运等多种物流组织模式。   今年9月14日,中越跨境班列运量突破1万标箱,创历史新高。今年1—8月,海铁联运班列集装箱累计发运35.9万标箱(折合7171列)、同比增长17.4%,海铁联运班列基本实现中国西部地区全覆盖并延伸至中部地区;南宁机场国际货邮吞吐量完成7.1万吨、同比增长39%,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通道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继续提速升级。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陆运河进入全线建设高峰期,标志性工程——黄桶至百色铁路加快建设,贵阳至南宁高铁、防城港至东兴铁路先后建成通车,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加速推进,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落地南宁。   陆海空数“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立体高效联通网络加快形成。   在中越互联互通方面,已建成湘桂铁路、防东高铁2条通往中越口岸的铁路,开通南宁至崇左铁路,加快建设崇左至凭祥铁路;规划建设的13条高速公路已建成7条,在建6条高速公路预计年内将建成通车2条。   自治区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农正定介绍,在东中西陆路交通大通道方面,铁路运输通道更加顺畅,东线、中线通路全线贯通并实现电气化,中线通路中广西首条设计时速350公里的贵南高铁于去年通车运营,西线通路的黄桶至百色铁路正在加快建设。公路运输网络更加完善,以G72泉南高速、G75兰海高速、G80广昆高速为主的东中西线高速公路广西段已全线贯通,正结合各路段交通需求和服务能力情况有序推进扩能改造。   2 做好“港”文章 国际门户港功能持续升级   6月20日,北海港口岸铁山港区石头埠作业区2号泊位通过验收。   国能广投北海发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勇喜笑颜开,他算了笔账:目前公司每年需进口煤约100万吨,泊位开放后货船可直接靠泊,预计每年可节约物流成本5000万元。   北部湾港基础设施变化日新月异,正是广西做好“港”文章、激发经济活力的真实写照。   从高处眺望,钦州港岸桥林立,船舶穿梭。目前,钦州港建成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建成4个10万吨至20万吨级泊位,30万吨级油码头建成运营。   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推动下,钦州港“茁壮成长”。   钦州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每天大量抵达这里的货物“下船即上车”“下车即上船”。   近年来,我区持续推进北部湾港海铁联运一体化运营,通过实施“小切口”改革,建立合署办公机制,拆除钦州港铁路中心站和自动化码头的物理隔离,打通铁路与港口间的数据壁垒,全面实现“作业区域、海关监管、业务营销、信息系统、生产组织”等五个一体化,海铁联运物流运输跑出“加速度”。   今年1—8月,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办理量达48.6万标箱、同比增长40.4%,中心站日均装卸量从1370标箱增至2238标箱,装卸作业效率极大提升。   随着北部湾国际门户港枢纽功能持续提升,北部湾港综合吞吐能力超3.5亿吨,海铁联运班列“一口价”线路达183条,集装箱航线达76条,实现东盟国家主要港口全覆盖。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至2023年的802万标箱,年均增长20.4%。   “我们还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在超长期特别国债专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投资投向,今年以来,我区6个通道重点项目累计获得资金88.7亿元。”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陆赞介绍。   抢抓北部湾港总体规划获批的重要机遇,我区提前谋划一批沿海和内河港口码头、航道等项目建设,推动平陆运河与北部湾国际门户港综合运输方式高效衔接,加快构建江铁海多式联运体系。   3 积蓄“融”动能 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   走进位于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马来西亚闵和粮油产业基地项目,施工现场的火热与海港进出口的繁忙交相辉映。   “我们打通了国际棕榈油产业链,现在货物经钦州港进入中国,能节省约两天的海运时间,这对我们快速响应市场非常重要。”马来西亚闵和国际有限公司内部审核部总经理潘南达说,公司将在钦州打造面向东盟,背靠中国西南市场的棕榈油进口、生产、仓储物流交易中心。   截至2023年底,中马钦州产业园已累计注册企业3.13万家,入园项目249个,投资295亿元,进出口额332亿元,吸引外资8.5亿美元,形成燕窝、棕榈油、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   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省区市经广西口岸进出口贸易总额,从2019年的3447.8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6067.8亿元,年均增长15.2%,今年1—7月,进出口贸易总额3783.2亿元、同比增长17%,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通道产业集聚效应加速显现。中马“两国双园”、川桂国际产能合作园等国际省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沿边临港产业园区发展势头良好。   过去5年,广西与越南工贸部、文莱财政经济部、柬埔寨商业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等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2023年10月,广西与柬埔寨商业部签署共建中国—柬埔寨产业园备忘录,目前已入园项目12个。2024年8月,广西主要领导访问文莱,双方致力于将广西—文莱经济走廊打造成中国—东盟东增区合作和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双示范项目。   据自治区园区办副主任王宗文介绍,广西创新性打造“4+3+7”矩阵式园区布局,整合沿边临港产业园区所在的北海、防城港、钦州、崇左4市和南宁、玉林、百色3市产业园区构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整合其他7市重点产业园区构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协同发展区。加快构建跨区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促进通道产业脱胎换骨。   打好降本、提效、优服“组合拳”,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向“新”而行。2023年,广西口岸进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减少41个小时,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减少13个小时。   目前,广西拥有海港、内河、公路、铁路、航空全类型口岸22个,排全国第4位。口岸货运量、通关货值分别从2019年的1.23亿吨、5773.5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2.01亿吨、10764.4亿元,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能力不断提升。在建的中越边境智慧口岸,今年底将实现货物24小时不间断、无人化、智能化通关。   当下,广西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把广西打造成为融通四海、畅联天下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营便利地。(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 岑 琴  实习生 王艺萍)
国庆湖南生态游火热 日均创收超17亿元
  湖南日报10月8日讯(全媒体记者 彭雅惠 通讯员 陈双兰)湖南省林业局10月8日发布数据,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湖南生态旅游共接待游客2078.16万人次,实现综合旅游收入119.48亿元,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更见成效。   秋色绚丽,激发“赏秋热”。湖南省植物园10万株金葵花盛装迎宾,7天累计接待游客15.6万人次,同比增长48%,创历史新高。98.36万人次游客游览张家界的奇秀山水,武陵源、天门山、大峡谷等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分别同比增长11.02%、16.34%、25.26%。 (国庆假期,张家界游客众多。 通讯员 摄)   国庆前夕,国家林草局在全国甄选推出14条特色生态旅游线路,其中包括湖南世界奇观生态旅游线路,将大湘西地区生态旅游精品资源串联起来向全国、全球推广,形成有效预热。统计显示,假期前四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接待游客量已突破100万人次。 (湘西州国庆假期前四天接待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通讯员 摄)   省内其他重点生态旅游景区筹划优惠活动和特色文旅产品,引客能力明显增强。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对姓名带有“建国”“建华”“国庆”“庆国”的游客免票,7天吸引近10万人次入山游览。崀山风景名胜区对10月1日出生游客免票,并在景区内开展峒歌、竹竿舞当地特色文艺表演,仅10月1日至2日,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近11万人次,营业收入较上年增长14.56%。 (国庆假期期间,崀山上的游客。 通讯员 摄)
跟着赛事去旅行!国庆假期,贵州体育“热力值”拉满
  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贵州体育的人气主打一个“热”,丰富多彩的赛事活动在景区、商圈、社区等接连举办,走进群众生活,足球、篮球、网球、街舞……铁人三项、露营、跳伞、洞穴探险,从地面到天上,从赛场到户外,呐喊声、尖叫声、欢笑声此起彼伏,省内外游客纵情于山水之间,尽情享受一场超燃的体育旅游。 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长征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国庆假期伊始,一场红色体育旅游盛宴在曙光之城黎平县精彩绽放,国内外3000余名选手参加贵州红·山水越野挑战赛,在铁人三项、红色体育欢乐跑中,追忆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领略贵州山地旅游的魅力、山地运动的激情、山地人文的多彩。 铁人三项游泳   赛事将红色文化与体育精神相结合,生动传播奥运理念,新颖的办赛形式点燃了运动员的激情。 群众为参赛选手加油   “真的超赞!不仅意义非凡,更进一步体会到了长征精神,还感受到了贵州这个户外运动大省的独特魅力,真是山美、水美、人和。”大众女子组冠军梁密心情激动,感谢贵州给自己一段难忘的经历,以及这一沉甸甸、亮闪闪的荣誉。 跟着赛事旅行   赛事流量为旅游带来了留量,丰富了群众的国庆假期生活,黎平肇兴侗寨、天生桥、中国乡村旅游1号公路成为不少人下一站的打卡地。“这次贵州之旅真是让我们收获满满。”来自长沙的张伟一家带着孩子游览贵州的山水美景,品尝地道美食,还赶上了这场体育赛事,感到非常充实且有意义。 冲刺终点   村超、村BA是贵州乡村体育赛事的顶流,这个假期,榕江、台江这两名优秀的“体育生”用精彩的比赛和民族文化展演,持续圈粉游客和球迷。 村超   在第一届贵州“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村超”足球友谊赛赛场上,喜庆热烈的氛围感染着每一个人,让大家的假期生活“足”够精彩、“足”够快乐。 村超吸引众多游客   “来到这迷人的‘村超’非常高兴,这里聚集了对体育有着热情的上万名观众,我们与当地球队进行友谊赛非常棒,能够促进我们的交流。”阿根廷驻华大使马致远说。 村超比赛现场   来自广西河池南丹的游客莫桢棋为这场体育狂欢点赞:“因为我儿子比较喜欢足球,国庆了我们就过来感受一下这里氛围,来到这里真的很激动。” “村BA”球王争霸赛总决赛   在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总决赛,近万名观众球迷共同见证冠军的诞生,领略全国各地的民族歌舞表演和当地的非遗民族文化的魅力,齐声高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向伟大的祖国深情告白。 三都赛马   与此同时,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乡村赛马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火热上演,5万余名观众为贵州“村马”加油呐喊的场面蔚为壮观。 三都赛马   在国庆节和水族群众一年一度的端节,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节假日远道而来的游客献上一场民族体育文化盛宴。 观赛现场   “这次来到三都正好赶上国庆佳节,又赶上咱们水族端节,气氛特别热烈,老百姓非常淳朴,可以感受到当地民众对幸福生活的满意度。踩街巡演、赛马等活动非常具有当地浓郁的民俗特色,一定会为三都加强知名度、影响力作出贡献。”原央视体育解说韩乔生说。   国庆假期的贵州,因体育而更加生动,因运动而更加活力四射,尽展山地民族特色体育强省风采。 猴耳天坑   在开阳县猴耳天坑景区,户外运动爱好者们畅玩洞穴探险、云端漫步、丛林泰山、超级大秋千等多个刺激的项目,体验一场极限运动大冒险,亲密拥抱贵州自然风景。 猴耳天坑   “高空攀岩体验感非常好,爬到高一点的地方,视野变得非常开阔,才发现这里的景色真的很美。”游客钟女士不时停下来休息、拍照,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云屯生态体育公园露营音乐节   云屯生态体育公园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完善的体育设施和丰富的文化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享受惬意的假期生活。 云屯生态体育公园露营音乐节   在第四届云屯·星空草坪露营音乐节现场,游客们避开喧嚣、亲近自然,在草坪上放松身心,支一顶帐篷,撑一片天幕,仰望蓝天白云,夜晚细数满天繁星。   荔波推出高空跳伞体育旅游休闲项目,吸引了大批年轻人前来超越极限、挑战自我,鸟瞰喀斯特森林美景。 荔波跳伞   “太刺激了!从高空欣赏荔波的自然风光,简直美不胜收!”一体验者说,这次跳伞经历让他感受到了生命的无限可能,是一次难忘的体验。   在百里杜鹃这座大花园,搏击比赛激情四溢,来自全国各地的49支代表队、549名运动员奋勇拼搏。他们每一次出拳、每一次踢腿,都引来现场掌声、喝彩声不断。 百里杜鹃搏击比赛   这些年,百里杜鹃坚持以“赛”促旅、以“赛”促游,吸引了众多游客跟着赛事去旅行,体验山地户外运动带来的健康与快乐,带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百里杜鹃搏击比赛   “晚上可以看精彩的比赛,比赛之余我们还可以到景区游玩,国庆节过得很充实。”参赛选手陈品鸿说。   随着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在运动中过节成为贵州人的新选择。国庆期间,贵州所有公共体育场馆持续免费或低收费向广大群众开放,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实现“运动自由”。 市民打乒乓球   贵阳市市民健身中心羽毛球、篮球、乒乓球场上热闹非凡,不少人表示,假期是调整身体状态的好时机,适当的运动不仅能缓解压力,更能让生活更加充实和健康。 市民打羽毛球   在贵安新区云谷运动中心,来自全省各地的1000余名足球小将度过了一个“热辣滚烫”的长假。 足球小将   255场次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贵州赛区(小学年龄段U8-U12组)暨贵州省“星火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向孩子们传递着世界第一大运动的快乐、健康、拼搏、自信的精神属性,让其肆意奔跑,尽情挥洒汗水,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推动贵州省青少年足球青训体系建设再上新台阶。 夺冠庆祝   运动“嗨”国庆,在贵州,“健康过节”成为了新风尚。接下来,更多赛事活动将陆续开展,精彩无限等你来。(记者 张驰翔)
国三置换福音来了 乘龙H5高效节油领跑绿通运输
  在绿通运输领域,油耗是卡友们最关注的焦点,也是卡车性能必须跨越的门槛。东风柳汽乘龙H5创富版,凭借其低耗高效的卓越性能,在绿通运输市场大放异彩,其中广西南宁的劳师傅更是驾驶乘龙H5创富版绿通车,实现了百公里仅用16.35升油的惊人成绩。   劳师傅频繁穿梭于两广、福建之间,甚至跨越琼州海峡,直达海南三亚,月均运营1万公里,其背后那份不畏长途跋涉的底气,正是源自乘龙H5创富版绿通车的高效节能与可靠性能。   跑绿通就是跟时间赛跑,一刻不能耽误。劳师傅谈到“这辆乘龙H5动力够强,上坡有劲,还很省油,每次都能让我提前干完活,有空还能多拉几趟,多赚点钱。”让劳师傅夸赞不绝的乘龙H5创富版绿通车,采用专属定制的“龙芯动力链”,搭载了7升330大马力发动机,动力十足,爬坡超车都能游刃有余。发动机结合高效增压器、高爆压本体等燃油新技术,比同类产品百公里节油1.5-2L,年节省油费高达11000元。   车辆的载货能力也让劳师傅赞不绝口。“绿通运输标准严格,每次装货都提心吊胆,生怕超载还得多交高速费,这辆车就一点不费心,车身很轻,标载下拉11吨没问题,让我能合规多赚。”乘龙H5创富版绿通房车采用了轻量化设计,整车实现了科学降重。能够合规多载,免费上高速,进一步降低了运营成本。   绿通运输长途奔袭,舒适性也成为劳师傅特别关注的一点。“这车空间很大,座椅舒适不累腰,一天开下来很轻松,比我以前开的车强太多了。”乘龙H5创富版绿通车采用高顶双卧平地板设计,驾乘更舒适。更有高端航空座椅、自动空调及豪华大屏等配置,让驾驶过程成为一种享受。   高舒适、强动力、轻量化、更节油的乘龙H5创富版绿通车,让劳师傅在绿通运输中省心多赚,相信它将继续助力劳师傅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目前乘龙公布了国三老旧车型置换补贴政策,置换乘龙绿通车型至高优惠可达1万元,叠加国家政策至高优惠可达9.5万元,想要置换新车的卡友千万不要错过,详情咨询当地授权经销商。绿通运输开乘龙,节能降耗一路发。(东风柳汽乘龙)
多重效应叠加 国庆假期贵州旅游迎热潮
  “黄果树景区游客量已饱和”“西江千户苗寨景区10月3日门票已售罄”“小七孔景区10月4日门票已售罄”“织金洞景区停车场已经达到饱和状态,入园游客已达到景区最大承载量的预警值”……2024年国庆假期,伴随旅游市场恢复常态,游客出游热情高涨,贵州旅游持续火热。携程10月7日统计数据显示,国庆期间,贵州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21%,门票订单量同比增长56%,入境订单量同比增长133%。 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歌舞献游客   为提升游客假日体验,贵州各地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特色,推出丰富多彩的文旅活动。   贵阳贵安在2024年国庆期间围绕“六爽”主题,策划举办了音乐演艺类、文化类、景区类、街区类、乡村游、体旅类等各类活动200余项,“我和我的祖国”“为盛世干杯”“金秋旋律·乐动国庆”“国庆四重奏”等国庆主题路边音乐会专场,黔灵山公园举办集动物人偶巡游、集章打卡等为一体的国庆奇妙游活动,贵州森林野生动物园开展舞台剧、角色扮演等“西游奇幻记”活动等持续吸粉,为游客和市民提供多样化选择,展示了“爽爽贵阳”的独特魅力。 青岩古镇开展“大明志·欢度国庆”系列活动   黔东南州开通线上展馆,让广大市民沉浸式“云参观”博物馆;举办第一届贵州“村超”“一带一路”国际友谊赛暨贵州—粤港澳大湾区“村超”足球友谊赛,深受球迷、游客青睐;开展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并举办万人KTV、“村BA”深山音乐会、无人机表演等活动,为全国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乡村篮球和文化视觉盛宴。假日期间,黔东南州共接待游客448.46万人次,同比增长9.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4.82亿元,同比增长10.27%。 台江县开展2024年“村BA”球王争霸赛   遵义市在老城片区、吾悦商圈、海龙镇、深溪镇等地打造文旅商场景,通过美食、精酿、音乐、游戏、文创、演出、电影、集市等,为市民和游客献上一场吃、逛、玩、购为一体的狂欢之旅;乌江寨景区推出火壶、打铁花、凤凰飞天等特色活动,吸引近10万人次前往打卡;仁怀市杨柳湾街推出酒礼新玩法,在悠扬的歌舞声中,传承千年的酒礼文化、礼仪文化逐一展演,彰显中华传统服饰之美的国风华服惊艳亮相。 乌江寨景区推出打铁花等项目   飞猪数据显示,假日期间,贵阳、遵义、黔东南、黔南、安顺是贵州省旅游预订最热的城市,西江千户苗寨、荔波小七孔、黄果树风景名胜区、青岩古镇、乌江寨等是近期平台上贵州省内热门景点,浙江、江苏、福建、上海、广东等是贵州旅游的热门客源地。   基于灵活性、低成本、深度体验和便捷舒适等特点,越来越多人选择自驾出游,这个国庆假期也不例外。马蜂窝大数据显示,家庭亲子客群是长假出游的主力军,占比高达46.5%,灵活便捷的自驾和舒适省心的小车小团成为阖家出游的首选交通方式。携程租车订单在高基数的背景下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贵阳成境内包车游热门目的地TOP4,租车自驾热门城市TOP6;飞猪平台国内租车预订量同比去年也增长超4成。   相比“一窝蜂式”的特种兵旅行,更多游客喜欢不抢不赶、不计划、不扎堆、不打卡的慢充式旅游,奔县游、微度假、疗愈游、酒店躺游等具备更强松弛感、度假感的旅行方式受到欢迎。假日期间,毕节织金成为携程平台增速最高的县域目的地之一,同比增速超过4倍。   在国庆长假期、“四免一多一减”优惠政策、丰富文旅业态等多重效应叠加下,贵州文旅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游客接踵而至,有效带动了餐饮、交通、住宿等产业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者:王雪峰)
展现中国汽车品牌越野独特魅力 长城越野家族玩转阿拉善
  10月1日,一年一度的阿拉善英雄会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梦想沙漠公园盛大开幕。长城汽车旗下坦克、长城炮、哈弗三大品牌全明星越野阵容亮相,更有来自全球的长城用户齐聚黄金沙海,在享受沙漠越野乐趣的同时,也向世界展现中国汽车品牌在越野领域的独特魅力。   坦克系列以其全地形适应性和专业越野性能赢得瞩目。二代哈弗H9、坦克500 Hi4-T、坦克400 Hi4-T、坦克400 燃油版、坦克300、坦克330、山海炮穿越版、2.4T越野炮等齐聚沙场,打造“漫山遍野皆长城”的震撼场景。   在阿拉善英雄会现场,长城汽车为越野爱好者们打造了一个舒适的大本营。来自全球的长城用户不仅可以在美食区享受便利的餐饮休闲服务,近距离接触明星展车、官方改装车,体验各类越野生活方式,还能在专业保障团队的帮助下,参加各类越野挑战赛事,安心享受越野乐趣,全无后顾之忧。   在竞赛活动方面,长城汽车推出了一系列创新赛事。T3挑战赛由三车组队,通过多个关卡考验团队协作能力;1V1车王挑战赛采用淘汰制,最终获胜者就是当之无愧的“沙漠之王”。不同的赛事挑战不仅让用户可以充分发挥车辆性能,更充分展现了越野运动中的团队精神。   作为国内最负盛名的沙漠越野活动IP,近年来阿拉善英雄会吸引了来自全球各地的越野爱好者参加,今年来自海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长城用户已超百人。在阿拉善,全球用户不仅可以感受到中国越野文化的魅力,也对长城汽车越野产品的实力赞不绝口。(资料来源:长城汽车)
国庆节假期国内出游7.65亿人次
图为国庆节假期,游客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万寨乡伍家台贡茶文化旅游区休闲游玩。陈绪开/摄(新华社发)   记者8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今年国庆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平稳有序。假日7天,全国国内出游7.65亿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5.9%,较2019年同期增长10.2%;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7008.17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6.3%,较2019年同期增长7.9%。   群众出游意愿高涨,文旅消费热力十足。“跟着演出去旅行”有力激发消费新动能。据测算,假日期间全国营业性演出4.43万场次,同比增长14.5%;票房收入22.09亿元,同比增长25.9%;观众1169.7万人次,同比增长13.3%。假日期间,纳入监测的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夜间客流量达9686.23万人次,按可比口径每夜较2023年增长25.4%。   旅游市场持续火热,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国庆节假期,参观红色主题展览、游览红色景区、探寻红色遗迹成为广大游客欢度国庆的热门方式。各地围绕庆祝农民丰收、欢度国庆等主题开展1000余项“乡村创意生活季”系列活动,带动乡村旅游订单大幅增长。各地加大保障力度,增加值守力量、采取分流措施,提升旅游高峰期管理效率和游客体验,努力让游客游得放心、安心、舒心。多地政府机关“敞开门,迎游人”,开放具备条件的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停车场,缓解节假日就餐和停车压力,广受游客好评。(记者 赵珊)
中国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近年来,江苏省扬州市涌现出多家在各自领域内具有领先地位的高科技企业。截至今年8月底,扬州市有243家高新技术企业,营业创收2000多亿元。图为日前,在直径1498mm热轧超大口径低温高强度无缝钢管生产企业——江苏扬州龙川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质检员在检查出口海外的钢管。赵勇/摄(人民视觉)   针对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中国正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10月8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一揽子增量政策围绕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扩大国内有效需求、加大助企帮扶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提振资本市场等五个方面推出。将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打出一套“组合拳”,扎实推动经济稳定向上、结构不断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力争年内见到更多实效。   提高政策针对性   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从宏观全局看,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民生保障不断加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新的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说。   在看到经济发展成绩、亮点的同时,也要正视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   “贯彻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是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要提高针对性和精准性,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郑栅洁说,具体来说有五个“针对”。   一是针对经济运行中的下行压力,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各方面都要持续用力、更加给力。二是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积极发挥投资有效带动作用。三是针对当前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切实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四是针对楼市持续偏弱,采取综合性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针对前期股市震荡下行等问题,出台有力有效系列举措,努力提振资本市场。   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   进一步扩大内需   据介绍,一揽子增量政策统筹财政、金融、消费、投资、房地产、股市、就业、民生等各领域政策,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强化政策合力。   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包括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如提高学生资助补助标准并扩大政策覆盖面;结合“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以“两新”工作来说,目前消费品以旧换新的配套实施细则全面出台、资金全面下达、政策全面启动,乘用车零售量大幅回升,家电销售额由降转升。   投资方面,重点是扩大有效投资,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据介绍,目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建设(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和“两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经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到9月底已经发行2.83万亿元,发行率为90%。   郑栅洁说,还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   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如何更好优化营商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说,发改委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用力,重点做到“三个进一步”。   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将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等,着力破解地方保护,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清理进度,破除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   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将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   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介绍,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前三季度中国经济仍然能够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随着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落细,特别是一揽子增量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发展的活力和动力将进一步释放,市场信心将进一步增强,高质量发展和经济平稳运行的基础将进一步夯实。“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更有信心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记者 李婕)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