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Apple Intelligence延期被指虚假宣传,苹果面临集体诉讼
IT之家 3月21日消息,Axios发现,苹果公司当地时间19日因“未能兑现Apple Intelligence承诺”而遭大量用户发起集体诉讼。 原告指控该公司在推广iOS 18和iPhone 16系列时,对延期发布的Siri智能功能进行虚假宣传,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并误导消费者。 诉讼文件显示,苹果自2024年夏季起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渠道投放广告,重点展示具备“革命性AI能力”的升级版Siri。 这些宣传内容营造出“消费者可在新机发布时立即体验完整功能”的明确预期,推动市场形成抢购热潮,然而核心的Apple Intelligence功能实际被推迟至2025年。 IT之家注意到,苹果在确认功能延期后已撤下由演员贝拉・拉姆齐代言的争议广告,但诉讼案指出该公司未完全撤回所有“存在误导性”的市场宣传。 代理律所 Clarkson(曾代理针对谷歌和OpenAI的AI诉讼)表示:“消费者花这么多钱购买的是基于夸大AI性能的承诺,而实际提供的却是功能残缺或完全缺失的系统。” 法律文件特别援引消费者证词称,苹果宣称的“先进AI能力”与设备实际性能存在显著差距,导致用户误判升级必要性。 此次诉讼是在加州圣何塞联邦法院提起的,原告主张苹果应赔偿所有购买支持Apple Intelligence设备(包括iPhone、iPad和Mac)的用户,并寻求法院确认集体诉讼资格。 截至发稿,苹果公司尚未就具体指控作出回应。
哪吒汽车高管:如果哪吒倒闭了 我们的工资也要被欠着
快科技3月21日消息,哪吒汽车已深陷债务泥沼,除了去年底时裁员降薪外,近段时间又被供应商上门联合讨债。 据报道,日前,有上百家供应商齐聚哪吒汽车上海总部,召开供应商大会,商讨哪吒汽车债务问题。 现场哪吒高管在会议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称,这场会议是哪吒和供应商在探讨自救方案。 “大家一起共渡难关,这里面不是一个对立的关系,如果哪吒倒闭了,那就是0,什么都收不到,我们也一样,工资也欠着,我们希望这个企业能恢复过来,能够往前走。” 经过双方的商讨,哪吒汽车方面表示,计划70%债务转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而30%债务将以现金方式清偿,不过属于无息分期形式。 但对于哪吒汽车提出的“债转股”方案,有供应商表示:这是把债主供应商都绑到战车上。 报道称,目前哪吒汽车欠供应商的总款项占总负债的近2/3,总负债接近百亿元,由于负债较高,意向投资人希望哪吒减轻负债,才愿意投资到账。 哪吒方面表示,投资方投钱前提是化债,因为现在合众债务太多,如果这笔(投资)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就等于打水漂了,所以这是投资方提出的要求。 哪吒汽车也向供应商介绍了目前该轮融资的最新进展,原定3月份到款,但因风险延迟至4月,领投的是30亿元,对应哪吒汽车母公司一半的股权。 对于哪吒汽车解散研发团队的传闻,哪吒汽车方面表示消息不实,而是在推进组织和流程优化。 会议现场也有研发部门的哪吒员工向媒体透露,目前研发部门的薪资仍按照降薪50%的基准发放,当前市场环境差,就业机会较少,因此还是希望哪吒能够挺过去。
美网约车巨头Lyft今夏将提供无人打车服务 人类驾驶员也不会失业
Lyft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1日,据彭博社报道,美国第二大网约车公司Lyft周四表示,计划“最快在今年夏天”在其平台上提供无人驾驶车辆。Lyft认为,随着自动驾驶出行日益普及,人类驾驶员将转向车队管理等其他工作。 目前,Lyft在提供自动驾驶出行方面处于落后,正在追赶对手,该公司花费了更多时间宣传其零工经济商业模式的未来愿景。如今,竞争对手已经让无人驾驶网约车在美国的一些关键城市变得更加常见。与对手Uber一样,Lyft设想了一个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车队共存的未来模式,人类将为自动驾驶车队提供辅助支持,尤其是在需求高峰期。 Lyft负责司机体验的执行副总裁杰里米·伯德(Jeremy Bird)周四在一篇博文中证实,无人驾驶网约车服务最快将于今年夏天启动。该公司此前曾承诺会在2025 年某个时候推出这项服务。伯德还表示,自动驾驶汽车经济将会创造诸如远程车辆支持、车队管理以及地图数据标注与验证等新工作岗位。 伯德还表示,让车主最终拥有自动驾驶汽车这一想法是该公司战略的核心所在。随着这类汽车成本的降低,这一想法会变得更加可行。这样一来,车主们就能运营小型车队,这与一些爱彼迎房东通过出租多处房产来做生意的情形颇为相似。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也有类似的想法,即特斯拉车主在不使用车辆时也能将其变现。 不过,Lyft得抓紧了。Waymo去年已开始在旧金山和洛杉矶等主要市场扩大无人驾驶服务范围,并与Uber达成独家合作,从本月开始在奥斯汀提供此类出行服务。两家公司还达成了类似协议,计划在今年夏天在亚特兰大发布推出无人驾驶出行服务。(作者/箫雨) 更多一手新闻,欢迎下载凤凰新闻客户端订阅凤凰网科技。想看深度报道,请微信搜索“凤凰网科技”。
华为今天发布了个怪手机?这台Pura X玩得很大
这么久了,终于有一场华为发布会,手机比车精彩了! 今天下午的华为Pura先锋盛典及鸿蒙智行新品发布会,相信大家都已经看了。 托尼和脖子哥今天也是来到了现场近距离看完了整场。 该说不说这场发布会虽然还是跟以往一样,时长超标让人坐得屁股痛。 但发布会发布的新品,却让人觉得挺实在的。不管是全新的折叠屏手机Pura X还是, FreeBuds 6耳机、手表、手环以及全屋智能这些全场景产品,都时不时让人眼前一亮。 更难得的是,自打华为把手机、配件、车的发布会凑在一起之后,手机的风头就很少能盖过车了,撑死也就打的五五开。 而这次情况有点不太一样咯。具体是啥情况呢,别急我们一个个来看。 # 手机 一开始我们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华为重点推的手机会是全新的Pura 80系列( 算算日子也该到时候了 ),但没想到刚开场就给我们来了个措手不及——这次的手机有且仅有一款,就是全新形态的折叠屏,Pura X。 我们特地到发布会场馆边上的产品展台看了下,初上手给我们的感觉的确很微妙: 说它是竖折吧,它又宽宽胖胖的,短的那侧机身也有91.7mm ,假如对Pura X的尺寸没概念,可以拿大家出国旅游用的护照比一比差不多就是那种感觉。 手机初次开机的时候,外屏的logo方向是横着的,明里暗里都在暗示它应该是横着折的。 可跟真正横着折的大折又不一样,它展开之后只有6.3英寸,单手就能轻松掌控。更像是个比mini pad小两圈的“micro pad”。 合起来拿在手里也是一股竖折的味道。 总之,Pura X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你很难把它归类到已有的任何一个产品系列里—— 说是竖折它太胖了,说是大折它又太小,说是Pura嘛,要 知道以前的Pura系列可是有着很强的影像基因的,但Pura X却并没有以此为突破点 ,这个我们后面展开聊。 但不管怎么样,在发布会上看,Pura X这小东西还挺别致的。这回总共有型格红,型格绿,月影灰,零度白,幻夜黑,5款配色。不管是纯色,还是撞色版本托尼感觉都挺别致的。 外屏和镜头模组的设计也让人眼前一亮,跟nova Flip一样是1:1的屏幕比例,但是屏幕的尺寸看这要比nova Flip更大。华为终于开始好好做外屏了 发布会结束后,我们拿到实机上手发现,因为面积够大,这个外屏的实用性还挺高的,临时来了微信要回个消息啥的也不用展开,直接在外屏上就能完成。 更多的使用体验可以关注下我们后续的评测 我们重点来聊一下内屏的情况。Pura X 展开之后内屏的比例有点特别:不是 10 年前手机的 16 : 9 ,也不是前两年 21 : 9 ,而是 16 : 10 。 光看纸面参数的话,可能是因为这两年国产直板机卷屏幕参数卷的有点太夸张了,Pura X这块2500nit、1440 Hz PWM调光的内屏,第一眼并没有让托尼觉得特别惊艳。 但按余总在发布会上的说法,最有值得讨论的还是Pura X这块内屏的屏幕利用率。 展开之后这个16:10的比例,如果竖着用就是平时我们纸质书的等比缩小版,图片显示面积比直板机高出60% ,竖屏看视频显示面积也能高出40% 。 或者你也可以横过来用,横过来Pura X就是一个小平板,正好目前主流的视频都是16:9的比例,用Pura X看的内屏看话,不管是上下还是左右,都不会有很明显的空白黑边。 我们特意拿大折叠对比了下,显然这么一款“小折叠”实现了大折叠差不多的观看效果。 当然啦,也有差友可能会更喜欢大折叠内屏那种画面在中间,弹幕在上面空白地方飘过,两者互不干扰的比例设计。Pura X跟这种设计比谁更实用,这就仁者见仁之者见智了。 不过小红书到了横着的Pura X上倒是实打实地变成了“中红书”,双指轻轻一捏,首页水平方向一次能展示的笔记就能增加到4条。 看到这大家估计感觉就更怪了——设想下把Pura X拿在手里,你的手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小折,但你的眼睛和其他感官会告诉你,这是一个小平板。 以前的小折打开之后,使用方式跟直板机跟直板机基本就没区别了。 但PuraX打开之后你可以有分屏,可以有小红书缩放,可以有很多在这个尺寸以前做不到的体验,怎么看都是一个大折或者平板的逻辑。 随着Pura X的发布,鸿蒙版本号也更新到了5,我们来看看HarmonyOS 5有啥新功能。 首先就是小艺,发布会上,大嘴就给我们展示了HarmonyOS 5上全新升级的小艺有多善解人意。余总跟小艺抱怨说网友都说他长胖了,小艺就会高情商安慰。 甚至跟它随口提起太久没跟健身教练联系了,它都能先给你查询最近的安排,再问你要不要给教练打个电话约一下健身。 你要答应了,也不用跳出去自己拨号了,直接给你接通了。这不妥妥的私人助理嘛。 至于影像大家就不要期待太高啦,毕竟这种小尺寸折叠屏的内部空间有限,什么1英寸主摄啊、潜望长焦啊这些就不用想了。PuraX只是尽可能地在有限的机身体积里给大伙堆了更多的料: 5000万像素、 F1.6光圈的主摄, 3.5倍光学变焦、 F2.4光圈的长焦还有, 4000万像素F2.2光圈的超广角微距镜头。 但是华为也有自己的亮点, Mate 70系列首发的红枫传感器也延续到了这次的Pura X上面。 起码影像的色彩色准肯定是有保障了。 Pura X其他的详细配置就先不扯那么多啦,直接给大家整了一个表,大家按需食用吧。 不知道这样的配置搭配7499的起售价,大家感觉如何? 小声点说,托尼一开始还觉得挺贵的。 但是转念一想,比它小一点的Pocket2要卖6499,比它大的Mate X6要卖12999,它在中间卖7499,是不是还挺合理的。 至于余总说的人人都买的起嘛。。。 # 鸿蒙智行 车这块新品不多,主要是问界M5和M9的更新。 先看M9 ,前不久我们也是去提前体验了一下。新款五座版是46.98-54.98 万,六座版是47.98-56.98万。 五座版起售价没变,六座版贵了一万,不过这次加的东西,我觉得还是值这一万块的。 新款外观上几乎没有区别,不细看很难分辨。那怎么让别人一眼知道你的是新款呢?要么选这个新出的金瑞红车漆。 要么你用智驾。 这次,问界也加入了智驾小蓝灯的队伍,前后都有智驾专属灯光,特别是前面放在了贯穿灯中间,很长一条,非常明显。 M9这次在智驾上其实升级不少,首先是传感器更新了一波,主要变化是多了3颗固态激光雷达, 2个侧面1个后面。 我们问了厂家的人,这套硬件其实和尊界S800上的一样,但尊界还没上市,所以实际上是让问界M9首发了。 后向激光雷达的加入,可以让车子对后面台阶、坑洼等低矮障碍物识别更精确,倒车更友好。 然后是智驾版本升级到了ADS 3.3 ,这次实际功能增加的倒是不多,更多是一些细节优化,比如智驾可以过ETC了,还有跨楼层也能用代客泊车。 还有个好玩的,碰到加塞的时候,智驾也能自己按喇叭。之前的ADS,已经会自动晃远光提醒前车,这回再加上喇叭,以后我想路怒的时候智驾都替我干了。。。 智驾这块就是这些,而万众期待的ADS 4,将在第三季度发布。 接着我们说点其他功能配置上的更新。 新款增程版起步就是52度大电池,大了10度,相当于把原来的高配下放到低配。增程器说是也做了优化,老款用油发电的时候在一些工况下噪音比较明显,新款说是这一块又做了加强,不过我们没有实际体验到,还不知道现在是啥水平。 这次新搞了个,主、副驾车门和前、后备厢的隔空开启。比如后面用脚踢开尾门,这个很多车都有,但别的车是下面装一个单独的传感器,问界是直接利用摄像头来识别。 其他门也是利用摄像头,完成隔空开门的操作。所以这个好处是不用增加硬件,老车也能OTA 。 不过我体验的时候识别率不是特别高,你得多试几次才能摸出开门的“门道”,看后面会不会再优化下。 车里的升级点,首先是投影更好用了。老款M9后排投影说实话分辨率确实有点低,这次官方说分辨率提升了200% ,实际看的时候也明显更加清晰。 它还搞出了一个1/4幕布的玩法,幕布下降1/4 ,上面会有一些提示信息,像灵动岛一样。 这想法挺好,它不会对后排的视野造成影响,而且这是幕布可以做到,但显示屏无法做到的功能。 然后扶手箱这里的,原来后排控制屏是固定的,现在换成了一个可以拿下来的屏幕,叫做 MagicLink Mini 。你去控制投屏或者调个空调啥的,更方便了。 屏幕是磁吸进去的,点击弹出就可以取下,这里有个细节,取下后这块区域还是平整的。 剩下的就是一些小的升级,比如有了电子内后视镜,冰箱换成了制冷更给力的压缩机冰箱,还有卫星通信。 另外,还有三个选装件。后排可以选装飞机上那样可以自动降低透光度的隐私玻璃,试了下体验还不错,从最亮调到最暗大概需要 52 秒。 最暗的时候,外头根本看不清里面。 当然,这东西价格也不便宜, 2万块。还有电动踏板,1万;电动拖车钩,8千。 本来到这, M9这趴该结束了,但我没想到发布会最后来了一个老车主关怀。 上面说的激光雷达、卫星通信、投影、冰箱、后排屏还有电子内后视镜这些东西,老款也全都可以升级! 你说冰箱这玩意儿升级一下就算了,怎么智驾硬件也能后改的?不得不说,华为这一手留的好啊。这让那些因为新款升级智驾,而被老车主痛骂的品牌,情何以堪。。。 差友们放心,脖子哥已经向差评君申请,争取回头把我们手里这台问界 M9 也拿去硬件升级一下,看看它究竟咋弄的。 再来看下M5 。 它改动点很少,给副驾加了腿托,激光雷达升级到最新的 192 线,然后把名字换成了 M5 Ultra 。 其实它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价, 22.98万的价格比老款降了2万。 有一说一,问界早就该这么干了,之前M5和M7一个起售价,肯定有很多人一对比发现,还是M7更有性价比。而M5一直是问界品牌里卖得最差的一款,不知道这回降价能不能增加点销量。 除了M9和M5 ,这次发布会还带来了问界M8和享界S9增程版的消息,这两款车会在4月份发布。 M8小订已经有7万,而享界S9增程版给了一个还算有惊喜的预售价,31.8 万,要知道纯电S9可是39.98万起。 而且S9增程版CLTC纯电续航达到了365km,这在增程车里算非常高的。 S9自打去年发布后,近期销量下降明显,就看增程版能不能扭转这个情况。 # 全场景产品 相比起手机和车,华为今天发布的全场景产品更像是正常迭代和生态补齐。 率先端上来的就是业界首款“超感知原声双单元半开放TWS耳机”FreeBuds 6 。 这名字很难让人不怀疑是不是只要定语足够长我就是第一啊(bushi 按照何刚在发布会上的说法,所谓双单元其实就是把耳机的高音和低音用两个单元分开驱动。根据这个PPT ,它这个双单元应该是一个动圈一个动铁。 不管咋样我们还是直接看看售价吧—— 999 ,作为一款华为耳机,这价格倒也不算太离谱。 上市5个月就狂卖600万台的华为Watch GT 5系列也迎来了更新。注意啊,不同的颜色对应的是不同的尺寸湖光青色的是41mm 的,而苍山灰色的是更大的46mm 。 这两个表让托尼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个全新的情绪健康助手,它不但能监测记录你的情绪,而且如果你恰好财力雄厚,给全家人都买了这款手表的话,你的家人就可以利用这个手表把自己的情绪状态分享到“家庭空间”里去了。 按照何刚的说法,这样你每天下班回家进门前就能知道家人今天的情绪是咋样了,也算是帮助你好好组织语言跟家人聊天,避免没必要的家庭矛盾。 我建议华为跟民政局搞个合作,每注册一对新人就附赠一对这样的表( 狗头 ),不过好像这表最低配的版本也要1488元,好吧,成本好像有点高。。。 咳咳,开个玩笑。如果你财力恰好没那么雄厚的话也可看看华为手环10 。 华子可能是注意到了网上有用户吐槽说,手环的睡眠监测功能虽然好,但是睡觉也要带着,手上总感觉不太舒服,所以这回华为手环10特地做得非常的轻薄,厚度不到9mm ,也只有15g重。 也算是尽可能在睡觉的时候减小手环的存在感啦。 与此同时华为手环10还特地引入了一个新的睡眠指标睡眠平均HRV。我特地查了下,所谓的睡眠平均HRV就是把整个睡眠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心率变异性进行平均计算后得到的数值。 这个参数本质上衡量的是睡眠过程中,人的心率稳定情况。手环能多一个维度来衡量睡眠质量当然好,但是实际精度有多少,恐怕还得等用了才知道。 至于后面能一个遥控器同时控制电视和机顶盒的华为智慧屏S6 Pro,还有华为鸿蒙智家的新方案,我就不一一展开来聊了,正好有假装需求的差友们可以到华为官网自己了解一下。 哦对了,看的时候可以特别留意一下华为全新发布的悦彰家庭影院,作为华为的第一款家庭影院产品,感觉诚意还是有的。 这下华为连家庭影院都有了,常见的智能家居品类也算是都补齐啦。 这场如果说有啥遗憾的话,可能就是鸿蒙电脑的消息实在是太少了。 给消息比较慢的同学先交代一下背景哈—— 去年9月,余承东就预告过,由于制裁相关影响,当时的在售的有可能是最后一批用Windows的华为PC 。后续将会有鸿蒙系统(HarmonyOS)的PC产品。 自打那以后,时不时就会传出华为要出鸿蒙PC了。从今天发布会的情况来看,消息倒是假,但是时机还没到。 今天的发布会仅仅用一页 PPT 官宣了鸿蒙电脑的情况,除了一个5月的时间点就没有更多的信息了。 不过我们也再给点耐心,等到5月看看,相信以华为的实力,到时端上来的应该不至于让咱失望。 # 写在最后 这发布会整场看下来,大家应该都能感觉到了亮点最大的其实还是 Pura X 这台手机。而争议的根源,也来自这个之前大家从没接触过的新形态。 在发布会上,华为给这个新形态描绘了非常丰富、有趣的场景。我们身边不少同事和朋友看完也感觉很有意思。 但也是因为全新的形态,光靠演示远远不能覆盖它的日常使用的方方面面。实际体验到底怎么样?会不会遇到新的问题?还得等整个市场给到更多反馈后,才能下结论。 后续我们也会出一个更加完整的Pura X上手测评,对这种新形态折叠屏感兴趣的差友们,可以关注下。
美俄总统通话后 俄乌30天临时停火协议是否可以推进?
  当地时间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就乌克兰局势进行了通话。俄罗斯方面称,对美方提出的俄乌在30天内同时放弃袭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的提议表示支持。美国白宫称,双方同意冲突需要以实现长久和平结束。   美俄领导人通话后,通话内容和细节逐渐进入消息层面。如何看此次通话?美国此前提出30天的临时停火协议,是否可以推进?   美俄均重视关系重置但显然各有所需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从3月18日美国总统与俄罗斯总统的通话中可以看出,两国均重视双边关系的重置,但显然各有所需。美国方面最需要的是展现特朗普第二任期在外交方面的执行力。美国总统急于落实竞选承诺,解决乌克兰危机。同时,美国强调自上个月12日双方通话以来,美俄关系已出现变化,美国正在实现重置美俄关系的目标。两国已进行了多轮面对面会晤,此次通话后将继续保持沟通。美国认为目前进展顺利,正在推进外交议程。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俄罗斯方面则强调大国关系保持稳定的重要性。在此次通话中,双方领导人讨论了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停火等具体问题,同时也谈及中东和核不扩散问题。俄罗斯认为,两个大国之间应进行战略协调,这是美俄关系的特殊性。俄方再次强调,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应由美俄主导,而欧洲和乌克兰难以参与谈判进程。俄罗斯认为这种态势更符合自身利益,能够保持一定的主动性。尽管此次通话后,俄美双方都对通话持肯定态度,但显然,两个大国之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地解决所有问题,尤其是难题。   美俄无法一蹴而就解决所有难题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首先,关于停火问题,美国此前提出的30天临时停火倡议,乌克兰方面接受,而俄罗斯方面并未明确反对。在此次通话中,俄罗斯宣布将暂停对乌克兰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行动。俄方认为,当前的打击行动对乌克兰国内民意的影响有限,不会进一步削弱乌克兰政府和执政者的地位,因此可以适当收缩。然而,在库尔斯克地区的激战中,俄方不愿停火让乌军全身而退,而是要求乌军投降,未来双方可以进行换俘。对俄罗斯来说,这仍然是谈判桌上的筹码。   特约评论员 苏晓晖:其次,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全面解决,俄罗斯并未改变自己的条件。无论是涉及领土问题,还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俄方都坚持此前的立场,认为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是停火的前提条件。
“木头姐”警告:99%的模因币终将“一文不值”
“在总市值高达2.6万亿美元的加密货币市场中,99%的模因币( memecoin)最终可能沦为‘数字废纸’。”方舟投资(ARK Investment)掌门人“木头姐”Cathie Wood周二发出重磅警告。这位曾因精准预测特斯拉股价飙升而封神的华尔街女股神,对当下席卷全球的山寨币狂潮给出了犀利判断。据了解,山寨币是指模仿比特币或其他主流加密货币的技术和设计而创建的数字货币。 作为掌管500亿美元私募基金的掌舵人,Wood明确表示其基金“不会碰这些一文不值的玩意儿”。她指出,区块链与AI技术的结合正在催生出"数百万种"缺乏实质价值的模因币,这些基于网络梗、流行文化甚至政治事件(如特朗普币)诞生的数字货币,正在创造前所未有的金融泡沫。 今年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声明,成为模因币狂欢的催化剂——监管机构明确表示不会将这类数字资产视为证券进行监管。Wood对此直言不讳:“我对那些冲进去的投资者只有一句忠告:买家自慎。没有什么比真金白银的损失更能让人学到教训,他们终将明白监管机构不会为这些泡沫买单。”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就在特朗普总统就职前几天,其团队推出的同名模因币曾轰动一时,单日交易量突破数十亿美元。尽管该币种随后价格暴跌,但Wood认为这类带有强烈个人IP属性的数字藏品“可能具有长期价值”,甚至可能成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数字文物”。 在唱衰山寨币的同时,Wood重申了对主流加密资产的坚定看好。她表示比特币、以太坊和Solana等头部公链的实用场景正在“指数级增长”,“到2030年比特币突破百万美元绝非天方夜谭”。 值得关注的是,尽管这位“加密女王”多次为比特币站台,但现实数据却略显尴尬:目前全球最大加密货币的交易价格徘徊在8.2万美元附近,较去年高点已跌去逾13%。 Wood特别强调,真正的区块链价值在于其与AI、物联网等前沿技术的深度融合,而非短期投机炒作。她提醒投资者:“当潮水退去时,裸泳的将是那些追逐热点的投机者,而真正的价值投资者终将收获时代红利。”在加密市场经历轮番暴涨暴跌后,这位华尔街女将的警告无疑为狂热的市场浇下一盆冷水。
一见·读懂总书记牵挂的“民族一家亲”
  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   今年全国两会后的首次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到民族地区调研,同乡亲们面对面交流。从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关切里,读懂“民族一家亲”的深意。   信念相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经济相依、情感相亲,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从战略全局的高度提供遵循,在一次次地方考察中谋划部署。   在内蒙古,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出台法律法规还是政策措施,都要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的共同性、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青海,叮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学校思政课的一个重点”;在宁夏,强调“要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各族人民的心紧紧连在一起,把各方面的力量广泛凝聚到一起”……   举一纲而万目张。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文化相通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各民族文化相通,是中华民族铸就多元一体文明格局的文化基因。   此次贵州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被誉为“侗乡第一寨”的肇兴侗寨,了解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情况;四年前的贵州之行,总书记考察了贵州黔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勉励大家“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两次行程聚焦的一个重要主题,都和民族传统文化有关。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各民族之所以团结融合,多元之所以聚为一体,“各民族文化上的兼收并蓄”是其中根源之一。   习近平总书记曾用“主干”和“枝叶”打比方,来形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间的关系: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   “历史充分证明,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必须不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断增进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   情感相亲   各民族情感相亲,是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坚强纽带。民族团结重在交心,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家要行动起来,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努力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向着伟大理想去奋斗。”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民族地区群众,从脱贫攻坚、全面小康,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多次强调“一个民族都不能少”。   这些年,各族人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打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演绎了感人至深的“山海情”,对口援疆、对口援藏中留下无数感人的故事,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温暖。   “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持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全面深入持久推进……近年来,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相关政策持续出台,中华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谋长远之策、行固本之举,为的就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   统筹:张毅、杜尚泽   策划:胡泽曦   撰文:李昌禹、梁冠群   摄影:燕雁   视觉:赖向东、毕晓洋、郝昭   海报:田兴洲   编辑:余秋雨   校对:朱利
全美高校掀起AI作弊风暴,近50%大学生用ChatGPT拿高分,OpenAI私藏检测工具
ChatGPT,还是CheatGPT? ChatGPT竟成为美国学生作弊的「黑科技」,而OpenAI为了市场占有率,暗藏ChatGPT文本识别工具! 在美国,WSJ称近40%高中生、近50%大学生借助AI作弊拿高分;在某些学校,作弊成风,肆无忌惮! 越来越多的美国学生,正在偷偷使用ChatGPT等AI软件完成作业,拿到好成绩,而家长和老师却难以察觉、知情甚少。 AI「作弊」有多普遍? 一名17岁的新泽西州高中毕业生,坦言去年利用AI在英语、数学和历史课上的作弊经历。 这名学生的经历揭示了生成式AI技术已经深深渗透到美国教育体系中,使得这一代学生能够轻易地将学习任务「外包」给拥有海量知识的AI软件。 高科技小抄|图片来源Alexandra Citrin-Safadi/WSJ 教育工作者承认AI在课堂上确实有其价值。 然而,在如何防止学生滥用这项技术逃避学习的问题上,教师和家长却只能自行摸索对策。 提供AI工具的科技公司——不论是科技巨头谷歌,还是AI初创公司OpenAI等——在这方面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实质性帮助。 AI如何成为学生的秘密武器? 这位17岁的学生向记者解释了她去年在数十项作业中使用AI的原因: 有时是因为作业太枯燥或太难 有时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 拖延症到最后,才发现作业完不成 她使用OpenAI的ChatGPT和谷歌的Gemini来获取灵感和复习知识点,这些用途本是很多老师所允许的。 但更多时候,她是直接让AI完成作业——Gemini不仅帮她解决数学作业,还在一次家庭作业测验中取得了高分。 ChatGPT为她完成了科学实验的数据计算,还代写了一篇历史课论文中较为困难的部分——她后来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了改写以逃避查重检测。 谷歌的AI作业帮手介绍 在这些作弊行为中,她只被发现过一次。 40%中学生,50%大学生AI写作业 AI正在改变白领工作的方方面面,从起草电子邮件、制作演示文稿到生成图像,无所不包。 有些职场人士已经因此失去工作,许多公司CEO也开始调整未来的招聘计划。 据OpenAI透露,ChatGPT的周活跃用户已达4亿。4 亿相当于地球总人口数的 5%。 其中,学生群体是最主要的用户。 ChatGPT的月活量增长 OpenAI的目标是让学生养成终身使用ChatGPT解答问题的「习惯」——代替谷歌近30年来作为信息查询首选平台的地位。 Impact Research去年的调查显示,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在使用AI的学生中,约40%的初高中生承认曾使用AI完成作业。 而在大学生群体中,这一比例更是接近50%。 OpenAI的内部分析也证实,大学生经常使用ChatGPT协助撰写论文。 在没有成年人监督的数字世界里,是否使用这些能暗中帮助获取高分的AI工具,学生们不得不自行抉择——AI公司设置的年龄限制形同虚设,很容易被绕过。 这种情况令人想起上一代人初次接触社交媒体时的情形——关于AI对学生学习的利弊影响,包括其可能助长作弊行为的研究都还很不充分。 AI对教育到底是好是坏? 密西西比大学学术创新助理主任Marc Watkins表示:「这是一场没有征得任何人同意就已经开始的巨大社会实验。」 那位新泽西的学生虽然顺利通过了去年的所有课程,但她承认自己实际学到的知识远少于本应掌握的内容。 在高中最后一年,她已经停止了违规使用AI。她说:「我决定退一步,重新开始用自己的大脑思考。」 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曾在去年10月的一篇博客中预言一个场景:AI出现后,人们会被分为「写作」和「不写作」两类人。 学术不端是否应该由AI负责,AI公司的态度相当淡然。 OpenAI教育团队成员Siya Raj Purohit表示:「作弊又不是OpenAI发明的,想要作弊的人总能找到办法。」 Siya Raj Purohit 而众多教育工作者担忧,AI聊天机器人的便捷性,会诱使更多学生逃避具有难度的学习任务。 教育界:AI无益于教育 随着AI技术的飞速发展,只要稍加巧妙运用,就很难在作业中发现AI的痕迹。 在去年10月的一次教育技术会议上,纽约州立大学系统校长、美国前教育部长John B. King Jr.表示:「很可能有大量学生,从小学生到大学生,昨晚用ChatGPT完成了作业,而他们根本没有学到任何东西。这种情况令人担忧。」 在会议上,当King表达了这一担忧后,与他同台的Purohit提出了一个具有争议性的观点。 她说,也许我们应该把善用AI的能力作为衡量批判性思维和沟通能力的标准。 她引用了最近与沃顿商学院一位教授的讨论,反问道:「在AI时代,写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对此,弗吉尼亚大学认知心理学家Daniel Willingham给出了他的答案: 写作,能培养其他练习方式无法替代的思维模式。 当在解释时,写作迫使你解释得更透彻;当在论证时,写作促使你论证得更全面。 在课程中,南卡的八年级英语教师Jody Stallings,安排学生阅读Harper Lee的《杀死一只知更鸟》(To Kill a Mockingbird)。 每天上课伊始,他都会让学生根据已读内容,回答问题。 Stallings表示,这个写作练习不仅能让学生深入思考书的内容,还能通过写作来提炼思想。 To Kill a Mockingbird首版封面 科技界:AI改革教育 然而,科技支持者们仍然坚信:AI能从根本上改革并提升教育质量。 去年,OpenAI首席执行官奥特曼,描绘了将来教育的美好愿景:「未来,我们的孩子将拥有虚拟智能导师,能够以任何语言、按照每个孩子的个性化节奏,提供所有学科的专门指导。」 OpenAI教育副总裁Leah Belsky,建议学校不要抵制,而是要在课堂上主动拥抱AI,从而应对作弊问题。 Leah Belsky:拥抱AI,转变思路 她表示:「在教学和作业中,如果教育工作者能合理运用AI,AI就能从学生私下偷用的工具,转变为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辅助手段。」 目前,已有多个机构和企业,推出了AI智能辅导系统,旨在为学生提供无需教师在场的学习辅导。 同时,一些教师也开始使用AI工具来协助编写教案、设计作业和起草家长通知。 新泽西州高中英语教师Sandy Mangarella表示,AI聊天机器人帮她改进了教学内容,并设计了新的课堂活动。 她说:「感觉就像多了一个能随时讨论的同事。」 教育部、各州政府、非营利组织以及包括OpenAI在内的科技公司,已经发布了教师如何负责任地使用AI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到了AI生成的信息并非总是准确的。 AI作弊肆无忌惮 然而,这些指导文件大多只是简单提及或完全忽略了作弊问题。 阿拉巴马州库萨县的高中英语教师Jacob Moon说,他以前很少在课堂上发现作弊现象。 但仅在本学年,他就已经发现约二十多名学生在包括论文在内的作业中使用AI。 Moon担忧地表示:「作为教师,最让我忧心的是,等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和职场后会怎么样?」 该校二年级学生Chris Prowell透露,尽管同学们经常使用AI完成作业,但他本人从不这样做,因为担心这会影响自己为大学学习做准备。 他说,肆无忌惮的AI作弊行为「对那些真正付出努力的人很不公平。」 对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作业时能否规范使用AI,一些教育工作者持怀疑态度。 加州索诺马县高中英语教师Joshua Allard-Howells表示,去年AI作弊在他的学生中如野火般蔓延。 为此,他采取了新措施: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手写初稿,并严禁带入或使用电子设备。 他说,这一改变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开始认真对待写作,作品也更显真实性和个人特色。 这种方法的弊端是:他不得不取消了所有家庭作业。 他无奈地表示:「只要布置作业,学生们就会用AI作弊。」 AI代写铺天盖地 目前,已有数十家公司在推广声称能用AI完成论文和作业的App,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比如今年7月,Facebook的一则广告,画面中是一个背着书包、戴着耳机和牙套的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配文写道: 使用You的研究助手,我只用了几分钟就完成了论文,连参考文献都搞定了。 这款搜索研究工具已获得近10亿美元的投资估值。 在本学年伊始,在Facebook和Instagram上,爱沙尼亚公司Aithor大力推广写作助手。 广告配上两个毕业帽表情,承诺「一键生成完美论文」。 对此,Aithor首席营销官Anatoly Terentyev,在邮件回应中表示:「实际上,我们只是提供一个基础框架,学生仍需要对内容进行润色和个性化处理。」 他说公司正在重新审视广告用语。 另一家AI公司Caktus的广告语更为直白:「老师们恨死我们了」。 该公司CEO Harrison Leonard解释说,这句话指的是那些抗拒变革的教师。 他认为,大学生本就具备写作能力,Caktus AI只是帮助他们学习使用AI,为未来工作做准备。他强调这并非作弊工具。 然而,Caktus AI在社交媒体上的表现却大相径庭,在「美国贴吧」 Reddit曾发帖称: 过去三年,我在一所名校踢足球,特别讨厌做作业、参加训练这些烦人的事。所以我开发了个软件,能立刻生成所有论文,瞬间解决所有作业。 作为前圣母大学足球运动员的Leonard,对这则帖子避而不答,而他此前的说法是:「我无法控制学生们如何使用这个平台。」 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英语教授Patricia Webb,认为虽然明令禁止在她的课程中使用AI。 但从写作风格来看,她估计在写作作业中仍有20%到40%的学生在暗戳戳地使用AI。 但她表示,在没有确凿证据的情况下,她很难与这些学生当面对质。 正如Webb所说:「没有证据就不能给出处罚。」 这就导致她不得不给那些她内心几乎确信是AI代写的作业打出及格分数。 为此,她采取了一个变通办法:布置需要写个人经历或进行采访的作业,这类内容更难交给AI代写。 OpenAI雪藏检测工具 调查发现,虽然OpenAI已经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ChatGPT生成文本的工具,但该公司选择不对外发布。 因为内部调查显示,如果推出这项检测功能,将近30%的用户会减少使用ChatGPT。 一些教师转而求助于第三方AI检测工具。 但这些软件往往不够可靠:有时会把AI生成的内容误判为学生原创,有时又会把学生的真实作品误判为AI生成。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检测工具是Turnitin。 Turnitin称能激发学生写出原创作品 该公司首席产品官Annie Chechitelli声称,他们的工具能以85%的准确率识别AI生成的文本,而且很少会将学生的原创作品误判为AI生成。 不过,该公司拒绝提供产品进行准确性测试。 2023年,Max Spero创立了Pangram Labs,这家公司最初的目标是帮助企业甄别AI生成的虚假产品评论。 Pangram Labs宣传准确率在99.98%以上 让他意外的是,许多客户竟然是教师。 在一项测试中,记者让ChatGPT撰写了一篇分析《蝇王》主题的九年级水平作文。 经Pangram Labs的检测软件分析,这篇文章被判定为几乎确定是AI生成的。 接着,研究人员将这篇文章输入到HumanizeAI.pro—— 这是一款声称能「将AI生成的内容转化为自然、真实的人类写作风格」的应用程序。 有趣的是,对于经过处理的新版本,Pangram Labs的检测结果变得犹豫不决: 第一次检测时,系统表示「可能含有AI撰写的内容」; 而在用完全相同的文本进行第二次检测时,却得出了「完全是人类写作」的结论。 对此,Spero表示,Pangram Labs正在努力研发新技术来「击败这些伪装工具」。 在德克萨斯州休斯顿郊区任教的高中英语教师Carter Wright分享了他的困扰。 他说自己耗费了无数时间来追查AI作弊:试用各种检测软件的免费版,仔细核查学生谷歌文档的修改记录。 然而,学生们似乎总能想出新办法,领先一步。 Wright无奈地表示:「除非彻底禁用这些技术,否则要完全杜绝作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参考资料: https://www.wsj.com/tech/ai/chatgpt-ai-cheating-students-97075d3c?mod=tech_lead_pos2 作者:新智元,编辑:KingHZ 定慧,36氪经授权发布。
对话90后教授尤洋:放弃DeepSeek泼天流量,潞晨早就想好怎么活
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 凤凰网科技《浪潮》出品 作者|董雨晴 摘要: 在大众眼中,潞晨科技是一家不知名公司。但其创始人尤洋,早先已凭借“90后教授”“加州伯克利博士”等头衔成为资本热追的对象。今年初DeepSeek爆火后,尤洋因质疑MaaS虚假繁荣被行业抨击。在更多小公司all in DeepSeek的当下,潞晨为何要放弃泼天流量?凤凰网科技《浪潮》对话尤洋,聊了聊其在AI爆发潮背后的思考。 今年3月,尤洋陷入了一场漩涡。 作为创业公司潞晨科技的创始人,尤洋曾因顶着清华学霸、伯克利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青年教授等头衔而在业内颇具名气。他还是一个90后,小红书活跃用户,技术控与“社媒活人感”在他身上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争议的起因,来自尤洋公开质疑火热的MaaS(模型即服务)商业模式,称中小云厂商若部署开源大模型DeepSeek-R1“满血版”,每月亏损或达4亿元,这一看法与后续DeepSeek官方宣称的“理论利润率545%”形成了巨大反差,引发行业震动。 更为与业界格格不入的是,3月1日,潞晨科技成为首个宣布停止DeepSeek API服务的创企,此时距离其上线DeepSeek API仅过去一个月。 凡此种种,被人们解读为了“和DeepSeek唱反调”,从而让尤洋本人遭受到了巨大的非议。 在陷入风波后不久,凤凰网科技与尤洋进行了一场对话,回忆风波中的争议话题,他依旧坚持着自己的想法。在其看来,MaaS业务需承担算力波峰波谷的成本压力,而客户对稳定性和延迟的高要求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价格战肉搏”难以为继。 一直以来,尤洋在AI圈子里都不是小透明。其在博士期间开发的LAMB优化器曾被谷歌、微软等巨头采用,将BERT模型训练时间从3天缩短至76分钟,至今仍是行业标杆。2021年回国创立潞晨科技后,他又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商业产品,推出分布式训练平台Colossal-AI和视频生成模型Open-Sora。 潞晨自创立之初也备受资本追捧,三年多的时间里已拿下6轮融资,且据尤洋表述,其手中仍握有TS(投资意向书)。 在尤洋看来,在中国市场,AI infra层的机会在于利用DeepSeek、通义千问等模型能力,在行业私有数据上做行业模型、企业私有模型。“这个需求是真实的,账起码能算得清楚,利润也是可观的”。 与此同时,潞晨与其他AI infra层企业的最大不同,是还在自研视频大模型产品。但尤洋对视频大模型的思考不太一样,其认为视频大模型本质上是一个算力优化的生意。“未来3到5年,视频大模型为核心的多模态、世界模型会不断地发展变大。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算力优化,要考虑如何去提升训练、推理效率,降低开发、推理成本,这就是AI Infra厂商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在一个相对清晰的发展思路之下,尤洋已经对潞晨的发展有了初步的规划,即做到 200 亿到 300 亿量级,然后上市。“目标非常量化,也很明确,就是达到 20 亿的收入”。 以下是凤凰网科技《浪潮》与尤洋的对话,经编辑发布: “抨击MaaS模式,掉入舆论漩涡” 凤凰网科技:春节后那段时间大家都一窝蜂冲上去做DeepSeek API,那时候你在做什么? 尤洋:我们也确实收到了很多DeepSeek相关需求,潞晨也迅速在训练、微调、推理等多方面都做了方案发布,包括和华为联合推出的一体机。 实际上线验证了MaaS业务,虽然有很多用户,但目前确实不是一个好的商业模式,所以决定集中资源、聚焦高创新业务,拒绝盲目跟风和低效投入,加速核心产品迭代。 凤凰网科技:潞晨现在有哪些核心业务? 尤洋:主要是三块,大模型开发和部署平台,旨在最大化提升AI大模型的后训练和推理部署效率,打造AI算力版DataBricks;大模型企业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用DeepSeek和通义千问等世界一流大模型的能力,基于高质量私有数据,为企业开发/部署私有模型和行业模型;布局未来,坚信视频生成大模型是世界模型和多模态模型的核心,基于Open-Sora打造效率最高的视频模型及商业产品。 凤凰网科技:你也不是第一次给MaaS模式算账,觉得不是一个好的生意模式,你觉得为什么近期这个话题突然热了起来?有什么变化发生了吗? 尤洋:对,目前依旧不是,所以潞晨撤掉了MaaS业务。热度起来,一方面确实各家都在接入DeepSeek,另一方面DeepSeek也进一步开源了新内容,本身会有热度和讨论。其中涉及了盈利测算,网上许多人认为和我的观点相差很大,就引起了讨论。 我对DeepSeek没有任何贬低,DeepSeek出圈前,2025年1月2日我就在微博上说过DeepSeek是中国最好的模型。我最开始就是抨击那些倒卖DeepSeek API去赔本赚吆喝的中小云厂商,然后吹嘘自己推理快10倍。在网上被解读成跟DeepSeek去对立。一些厂商会精选特别好看的性能结果发布,我们2月初就已在较真实场景下评估,当然具体的数值随着全世界一起优化探索迭代,对某个特定模型肯定会越来越好,但是我觉得站在2025年初的角度,中小型云厂商不太可能通过MaaS赚到钱。 凤凰网科技:你们在真实场景下评估的结果怎么样。 尤洋:具体的推理吞吐速度,其实是有许多影响因素的。首先,输入输出序列长度变化的话,吞吐率的变化是很大的,我用的是更现实的情况。因为在实际用的时候,输入输出的序列长度是不会太短的,一长它的吞吐率就下来了。 第二,真正在线服务用户的时候,有的用户在做多轮对话,有的用户在做翻译,有的用户在做摘要,他们的任务也是非常复杂的。 第三,很多情况还需要联网,联网的话要读很多网页,那输入输出序列就更长了。这三个因素加起来后,我那个跑分指标其实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第四,不同规模的厂商,可选择的方案也不同。比如DeepSeek官方发布的推理方案,最小部署资源需要数百张高速互联的H800。对中小厂商来说,MaaS后续可能有上百个模型在运行,每个模型的最佳方案和所需资源可能都不一样,在价格战的情况下,是否为每个模型都做这样的投入需要谨慎。 第五,研究推理优化的门槛,相比训练等还是低得多的。每个大学实验室、公司,有1台服务器就可以做。以DeepSeek的热度,全世界在一起优化探索迭代,具体数值上会随时间有变化。 当然,肯定会有人宣称通过倒卖DeepSeek API盈利了之类的。肯定也有人会做一些FP4量化蒸馏剪枝之类的工作,就是测一些比较美好的数据。 但售卖DeepSeek等标准开源模型API的MaaS业务,现阶段不是最适合市场的一种产品形态,它承担了全产业链的亏损。这种产品形态只适合用户去做测试,但是用户一旦真的想做一个AI App,对稳定性、延迟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MaaS这种产品卖的是按需token,任意客户任意时间的波动需求都必须时刻满足,不会管供应商后端的机器利用率。比如当前有10万人的请求在用这么多机器,可能过5分钟调用量就变小或变大,因为如果我的MaaS下游接入了很多App,随时都可能有很多用户的调用变动。但我为了容纳高峰保障MaaS服务的商业稳定,机器要能容纳最高峰,低谷还是得放着,成本还是高峰那么多,因为我的算力不管是租还是自建,算力成本都是随时间稳定产生的。 凤凰网科技:所以你怎么看DeepSeek公开的那个利润率? 尤洋:DeepSeek是很优秀的团队,做出了很好的成果,开源分享了许多内容,也给出了545%的成本利润率,但其实你细读一下,它也做了很多假设,它自己都说是理论营收。如果要做成一个稳定性很好的商业版MaaS的话,实际上基本是不可能达到的。 DeepSeek把它的App、网页版加上MaaS混在一起来统计,能收费的只是其中一部分。另外让To C的网页端、App,用户等个一二十秒钟勉强可以接受。但是我感觉最好不要让用户等待超过15秒,因为我问一个问题,15秒还没回复,或者直接崩溃,你可以想想用户体验好吗?春节的时候大家用DeepSeek,它连这个需求都满足不了,更别说商用MaaS了。To B的MaaS要求会高得多,下游应用企业不会接受上游MaaS供应方没有基本的可靠性,导致自己的下游业务随时崩溃。 凤凰网科技:DeepSeek本身也不是一家追求服务质量的公司。 尤洋:当然,DeepSeek也没有把自己说成MaaS,用户体验也不是它的最高优先级,用户愿意等1小时或第二天再试也行。目前DeepSeek的情况跟很多模型企业,尤其是使用开源模型部署MaaS的第三方企业还不太一样,因为官方服务能力是供不应求的,用户对它体验的容忍度也不同,它的平台是基本稳定的有超负荷的用户需求打满硬件资源,也不需要覆盖业务的全部成本,所以它很适合MaaS模式。而且DeepSeek也不把自己定为Infra/MaaS厂商,可能也不想去赚这个钱。我觉得DeepSeek完全没必要去关心这个东西的线上体验怎么样,就是把模型训好。反正把模型都开放给大家,哪个想赚钱就拿走,它就专注于做AGI。 凤凰网科技:你觉得中小云厂商和DeepSeek面临的情况完全不同? 尤洋:这些中小云厂商使用开源模型,真正面向B端提供MaaS的时候,它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一旦考虑用户体验,考虑B端对延迟和稳定性的要求之后,就必须得有足量的机器,满足业务需求的忽高忽低。比如我的客户们虽然当前日均输出1000亿个token,但我可能得准备输出4000亿到5000亿token能力的机器,才能保证客户们的业务运行都很稳定。同时,每家都在提供同样的模型API,客户几秒钟内就能在不同厂商之间切换。导致MaaS厂商不仅要满足高要求,还需要相互卷价格。 虽然有全世界一起优化来降低推理成本,包括DeepSeek官方也给出了很高的利润率,但对于MaaS来说,关键在于大家能否自己直接复现达到理论盈利上限。以及在大家都获得优化降本的情况下,售卖DeepSeek等标准开源模型 API的MaaS业务,能否脱离当下的价格战? 其实很简单就可以验证:如果MaaS是好的商业模式,大家都在挣钱,为什么各种大小云厂商,比如阿里云、火山云、优刻得、并行科技、首都在线这些全都要在卖MaaS API的同时,要再费力气去推私有化的一体机和专属实例。因为一体机和专属实例是客户独占的,是稳定和不亏损的。 凤凰网科技:这个生意如果换大厂来做可能更好理解,亏损换规模。 尤洋:大厂的优化手段和可选方案可能比中小型厂商会更好一点,也更可能收回更多成本。况且他们还有长远的战略性布局,完全可以承受一时的亏损。 比如腾讯有微信,最近元宝快速增涨到了App榜单第一,字节有飞书、抖音,百度有搜索,即使短期内亏损几十亿,它们日后通过这些超级App和其他业务,是可以消耗很多token的,再通过一些额外付费或整体业务考虑,就把这个亏损补回来了。 但初创企业即使融了几个亿,可能还没大厂一个月的营销推广费高。我觉得只使用第三方开源模型以当下的MaaS模式卖API的话,肯定是亏的。如果它作为一个功能点提供到其他产品里,最终通过那个产品赚钱,是有可能的。 凤凰网科技:潞晨作为一个创企,如何保证不被大厂射程扫中? 尤洋:我们不是MaaS厂商,把我们叫成AI基础设施厂商或者AI基础软件厂商比较合适。我跟大厂也没有任何竞争,我创业如果去跟它们直接竞争,完全是“自杀式创业”。 我们现阶段主要产品就两个。一个是我们的算力平台,或者也叫大模型开发+推理平台。第二个产品就是帮一些中小型企业去做大模型私有化。他们的数据甚至不能出自己的公司,我们就提供一套大模型私有化的开发+推理的工具软件。需要机器的话,再把我们的一体机一起卖给他们。 我觉得在中国市场,利用DeepSeek、通义千问的能力,在珍贵的行业私有数据上去做出行业模型、企业私有模型,再用云算力或者一体机帮企业高效地部署起来。这个需求是真实的,账起码能算得清楚,利润也是可观的。 凤凰网科技:DeepSeek之前发了一些开源项目,你怎么评价这些开源? 尤洋:DeepSeek是很优秀的团队,开源了很多优秀的技术组件,但是整个产品和业务是有很多工程细节的,开源的只是一部分,DeepSeek可能还做了一些其他内部优化,后台也有比较复杂的系统,别人不能准确地理解、复现它。以及不同公司能投入的机器资源和承担的亏损能力,也就直接限制了方案选择。 但对MaaS层目前很难做出差异,原因就是它用的模型不是专属独有的,各家提供的都是都一样模型。第二,它后台的技术软件有很多开源的方案,不仅DeepSeek开源相关方案,主流的SGLang、vLLM、TensorRT也都开源,全世界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上手优化。这两大重点都没有差异性。 我们的独到之处就是自己做了一套训练、推理、微调的系统“Colossal-AI”,基础版本也是开源的。加上DeepSeek等初创企业、英伟达、微软等大厂、以及来自全球的开源社区的顶尖开发人员,大家已经在推理层做了很好的开源方案。 因为推理就是一个前向传播的过程,它的计算结构非常清晰。全世界的研究人员已经做了多年,研究门槛也低,所以我觉得现在MaaS这种模式,可能是一个不容易做出稳定的差异化,形成产品壁垒和盈利的方式。 我仔细考虑过,像今天OpenAI和Anthropic的模型,在许多用户第一印象里还是比竞品好一个档次,并且它是闭源独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有稀缺性,就能形成壁垒。它去卖API,就不会面临各家都售卖标准开源模型 API的MaaS业务,只能打价格战的恶性竞争。 DeepSeek是一家伟大的企业,特别是DeepSeek的开源很好地起到了全民普及世界一流模型的重任。在这个阶段,我个人包括很多从业者都觉得DeepSeek这种开源模式是最好的、对中国贡献最大的,现在带动这么多资源都在布局DeepSeek和AI产业。 那要是再往后发展三五年,假如中国已经有了一个明显在世界领先的模型,我还是觉得闭源的模式是更好的。长期来看,我觉得还是需要一家大模型公司去做闭源,并且它的模型质量绝对领先,形成绝对垄断。这样有绝对利润的话,才有能力和愿意去投入更多的经费做前沿性的探索,给人类未来一个更大的普惠。 就像我们现在能享受AGI浪潮,谷歌之前做了很多贡献,包括提出Transformer、资助Geoffrey Hinton和Ilya Sutskever去做前沿研究。为什么谷歌能做这么多前沿性的布局,就是因为谷歌在搜索引擎行业形成了绝对的垄断。只有垄断了、把足够多的利润拿走了,它才有这个心思和投入去前瞻探索。如果大模型最终变成了像服务器市场这样,大家整天在卷价格,都是巨额亏损或者勉强生存,像戴尔、IBM这些公司,虽然体量很大,但现在也没有足够的经费去做不确定性很高的前沿研究。 “潞晨不是一个常规的AI Infra公司” 凤凰网科技:今年会不会是AI Infra的分水岭?你预计大规模应用的到来节点是? 尤洋:我觉得现在国内的AI Infra公司都不太成熟。不是说大家技术不好,是因为国内好像没有OpenAI这样一家独一档的公司。从最开始百度发布自己的大模型工具到AI六小龙,去年豆包,现在DeepSeek、通义、元宝,不止AI Infra,整个AI赛道的企业都在不断地变化,所以不是很稳定。 举一些海外的例子,我们最像的应该是Together AI。其实就是想通过软件优化或者高性能计算,把算力的价值发挥到更高。算力本来能卖100万,能不能通过算力优化把它卖出130万、150万的价值。本质上就是结合用户去开发私有模型、行业模型,来做这件事情。 我觉得大语言模型这块的AI技术和软件,其实通过全世界的努力,已经做的相对成熟了,所以未来大模型的增长点肯定是在多模态模型或者世界模型,视频大模型是它们的核心。 这也是潞晨跟其他AI Infra企业还有一个比较大的不同,就是有自研的视频模型。 凤凰网科技:从最早做算力优化,到推出训推一体机,再到视频生成模型,你怎么思考潞晨这些不同业务之间的逻辑? 尤洋:其实是一脉相承的,最开始做算力优化的软件,然后结合算力做云和一体机,再加上算法和数据进一步做模型。 凤凰网科技:潞晨是怎么规划视频大模型业务的? 尤洋:首先,我们第一步还是想自己完整地训一个这样的模型,把它部署起来。这样我们未来面临世界模型、多模态模型的时候,我们的基础设施是完善的。 第二,我们发现视频大模型本质上就是一个算力优化的生意。因为它的算力成本比较高,一个很短的视频可能就会涉及几百万个token。 如果有 A和B两个模型,A模型可能跑分上比B模型高15%,生成的视频质量更高,但很可能比B模型慢了十倍。最终我可能花十分钟用B模型跑出来一个视频,用A模型可能得一个多小时。那这种情况下,即便模型更好,用户可能也会选择耗时最短的。比如抖音的爆发,用户上传的大量内容也没有达到电影级别的质量,用普通的手机/相机拍摄已经足够。 所以它就变成一个算力优化、加速的工作了。未来3到5年,视频大模型为核心的多模态、世界模型会不断地发展变大。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算力优化,要考虑如何去提升训练、推理效率,降低开发、推理成本,这就是AI Infra厂商最应该关注的事情。 第三,它为什么很符合AI Infra厂商的调性。因为视频大模型输出的是一个作品,它不是一个低延时高交互的东西,我只需要提交一些脚本式的任务需求。比如我想要一个发在抖音上一分钟的短视频,让达芬奇和蒙娜丽莎一起去迪拜购物中心购物吃饭,我提交完了之后就可以去吃饭或者去公园散步,它过一两个小时之后把这个视频做好。这就变成一个纯粹的算力优化、加速的工作了,我觉得比较适合AI Infra厂商去做。 对于AI应用,目前基于相对成熟的LLM做的APP已经很多,加上MAAS提供了廉价方便的API,开发相关应用的难度和成本已经降低了非常多,比如最近爆火的Manus。但目前Agent的模式和最终能力还是受限于背后的模型能力。我觉得LLM现在很多agent(智能体)的东西,其实在模型质量提升了之后,就不用靠人工做那么多的业务流来搭建了,很多AI都可以直接搞定。 凤凰网科技:能不能分享一些Open-Sora目前的进展? 尤洋:其实自研视频模型就相当于我们最大的私有化模型,在国内市场做大模型私有化+一体机的生意。比如说我在国内做了十个模型私有化单子也就两千万,已经算不错了。但是我现在把这一个视频大模型做好,我可能一年就收获四千万,相当于它是一个很大型的项目。 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因为视频大模型还没有头部语言模型那么大,我不需要投入几亿美金才能开始去做这个事情。如果这个时候能够尽早布局、抢滩登陆,我觉得还是有机会的。如果现在去自研Llama、DeepSeek这样的,我感觉已经不太可能有商业机会了。 现在视频大模型的质量还不够好。即便某个厂商现在声称自己的视频大模型是最好的,我相信一个成熟的广告工作室也不可能完全用视频大模型的生成内容替代大部分工作,或者去拍《阿凡达》、《泰坦尼克号》这样的电影。 现在视频大模型的存在感仍然还不够高,肯定会非常关注要持续提升视频质量。但是现在每提升一点视频质量,代价往往是要增长数倍的计算量和成本。视频模型对算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对算力优化的需求也比LLM(大语言模型)更高。 潞晨的优势是性价比更高,同等预算情况下,它可以做到是最好的。模型质量不差,但肯定不是跑分最高的,参数量比别人小三倍、五倍。 我们刚刚开源了Open-Sora 2.0——全新开源的 SOTA(State-of-the-Art)视频生成模型正式发布,仅用 20 万美元(224 张GPU)成功训练出商业级 11B 参数视频生成大模型,性能直追 HunyuanVideo 和 30B 参数的 Step-Video。权威评测 VBench 及用户偏好测试均证实其卓越表现,在多项关键指标上媲美动辄数百万美元训练成本的闭源模型。此次发布全面开源模型权重、推理代码及分布式训练全流程,让高质量视频生成真正触手可及,进一步提升视频生成的可及性与可拓展性。 我们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了闭源模型的商业化产品Video Ocean,生成质量和速度更好,大家可以免费体验。 凤凰网科技:今年大家都在喊视频大模型的商业化元年,你觉得哪些公司更有可能跑出来? 尤洋:我觉得要做视频大模型要有几点优势,第一个就是数据上的优势,第二个是算法上的优势,第三个优势是算力优化上的优势,可能还有个优势就是产品力上的优势。 字节或者快手这样的大厂,它的优势主要是第一点和第四点:数据量很大,也能做出飞书、剪映、抖音这种级别的产品,产品力方面肯定是非常强的。 我觉得像我们这样的公司,优势肯定就是第三点的算力优化上。再一个本身我们帮客户去交付私有模型、行业模型的时候,对算法也是需要非常了解的,否则我们无法把它做成标准化的东西,所以第二点也是有优势的。 那如何去应对我们在第一点、第四点的劣势?首先,我们其实也通过合法手段购买收集了很多带版权的数据,我感觉这个阶段其实是够的。因为数据量从10亿到100亿,如果都是差不多的视频内容和模式的话,提升也不是太大。在私有化交付时,因为是使用客户的私有数据,所以在数据上的差距也不会特别大。 第四点,我们的劣势是产品力方面的。作为一个To C或者To开发者的产品,我们是肯定不可能做得过抖音、快手这种级别的App。他们经验非常丰富,那我们就把自己的目标定得清晰一点。 我们的视频大模型就是一个虚拟相机,而不是剪映。因为现在我要在抖音上发一个视频的话,也是先用相机拍出原始的视频素材,再用剪映等工具去加工。我现在就细分到一个点,就要做虚拟相机,用大模型生成原始视频素材。后边工具链的内容,我先不要太关注,否则什么也做不好。 凤凰网科技:DeepSeek的爆火对你们的训推一体机业务有什么影响? 尤洋:确实带动了显著带动了许多需求,都在推进中。 凤凰网科技:去年你们的一体机卖了快3000万,今年有什么样的目标? 尤洋:翻倍,比如年初DeepSeek的火爆,带动了大量新需求。DeepSeek模型也比较大,需要的硬件支持和优化手段也更多。 凤凰网科技:潞晨在去年10月刚完成A++轮融资,近期又有了一轮亦庄国投的钱进来,目前你手里是不是又有了新的TS,你还会在近期开启下一轮吗? 尤洋:我们融资还挺顺利的,3年多已完成6轮融资,投资方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手里已有多个TS,欢迎感兴趣的投资方详聊。 凤凰网科技:你规划中的潞晨未来会按照什么样的节奏发展? 尤洋:我们的营收过去几年都实现了高速的增长,肯定是达到了我们的预期,也确实给客户带来了价值。在保持现有业务增长的基础上,下一步值得完善的就是我刚才说的视频大模型、多模态大模型。如何让它快速进入用户真正的业务场景里边,实现未来基于视频、多模态大模型的一些应用,是我们未来重点关注的。我们要把潞晨的市值做到 200 亿到 300 亿这个量级,然后上市。目标非常量化也很明确,就是达到 20 亿的收入。
学习绘文|蜡染之美,惊艳时光
  3月17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贵州考察。这是17日下午,习近平在黔东南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侗乡特色产业基地考察。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习近平总书记3月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习近平说,吊脚楼、古寨、非遗乐器、侗族大歌、蜡染工艺,这些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有党和政府的支持,希望乡亲们的幸福生活更上一层楼,把乡村振兴做得更好,把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得更好。   蜡染,贵州众多文化名片之一,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蜡为防染剂进行防染的手工印染技艺,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历史悠久。   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从图案上可分为几何纹和自然纹两大类,其工艺流程包括磨布、熬蜡、画蜡、染色、脱蜡、漂洗、晾干和缝制等。   磨布,即把土布置放在蜡板上用光滑而平整的椭圆形鹅卵石在布上面来回碾压,让布与蜡板粘连在一起,其目的是方便在土布上绘制图案。   画蜡,便是以铜刀为笔,用熬好的蜡水在土布上画出图案,这是蜡染制作流程中最具创造力的一步,决定了蜡染作品是否美观。画出一幅好的图案,不仅需要精湛的手艺,更需要丰富的想象力,技艺高超的匠人,可随心所欲、“提笔成画”。   染色,就是将画好图案的土布,放入蓝靛染缸中,反复浸泡多次,确保其上色。其间,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具有独特魅力。   浸染上色后,就到了脱蜡这一步。用清水洗去土布上的浮色后,放入锅里加水煮沸,使蜡融化并浮于水面,便于回收利用。   随后,再反复用清水漂洗,除去残留的蜡。   缝制,是制作蜡染产品的最后环节,就是将染好、洗净、晾干的土布,按需裁切、缝制成各种产品。如今,伴随旅游业的发展,蜡染手工艺制品被当作特色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受到众多游客喜爱。   蓝白交织,“冰纹”绽放。当地群众用一双巧手染就千纹万象,惊艳了时光,也染出日子里的锦绣篇章。传统工艺的根脉悄然延伸成增收致富的“金线”。   一方蜡染,意蕴悠远。蓝白相间的布面上,千千万万个梦想,正在共同绘就中国式现代化的枝繁叶茂。   主创:胡国香 欧东衢   记者:郑明鸿 杨文斌   设计:王宇轩   统筹:王晶晶 冯筱晴   学术指导:黎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徐业礼
联播+|串珠成链 总书记为县域经济发展开良方
  联播+3月17日至18日,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距北京2000公里的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开启了今年两会之后的首次地方考察。   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总书记为县域经济发展开出良方:要立足县域产业基础,注重分工协作,错位发展、串珠成链。   连接“城尾乡头”的县城,涵盖城镇与乡村,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近年来,县域产业“百花齐放”,“千亿大县”夯实中国经济底盘,“县域游”“乡村游”频频出圈……   但不可忽视的是,面对高质量发展要求,我国县域富民产业还存在不少短板。有的产业链条短,资源集聚能力不强;有的存在同质化现象,产业特色不突出;有的传统支柱产业走弱,转型升级难。   此次,总书记来到贵州考察,提出立足县域产业基础,“错位发展、串珠成链”,正是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短板提出的科学方法论。   如何理解“错位发展、串珠成链”?首先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石——精准定位特色产业、发展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县域经济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的集中体现,是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赴各地考察时,多次走进乡野田间,强调做好“土特产”文章,其中蕴含的正是因地制宜的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国多地持续发力县域富民产业,如陕西柞水的木耳产业、山西平遥的文旅产业、山东曹县的汉服产业、浙江乐清的电气产业等。这些因地制宜打造的县域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   “错位发展”,正是要求各地在精准定位产业时,探索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的产业发展路径。此次在听取贵州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针对贵州“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地貌特点,总书记进一步指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培育具有持久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主导产业。   2023年4月6日,游客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怒溪镇骆象村生态茶园体验采茶乐趣。   再看“串珠成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进行了专章部署,提出要“推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如果说推进转型升级和实施精品培育是为发展县域经济遴选“优质苗”,那么产业集群就是“串珠成链”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致富田”。   当前,我国不少县域仍以农业及相关产业为经济主导。做好“土特产”文章,推动传统农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正是“串珠成链”的内在要求。   县域并非“孤岛”,打破地域界限,加强与毗邻地区的协作配合,不仅能助推产业链供应链跳出“低端锁定”,更是实现“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有效途径。   以贵州为例,近几年该省鼓励各县取长补短,结合资源禀赋明晰产业定位,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商则商,培育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和经济板块,放大集聚效应,涌现出一批卓有成效的县域经济发展典型。   赤水河畔,白酒产业从一家独大转为集群发展;铜仁江口,飘香的抹茶走向世界;修文县的猕猴桃、余庆县的水稻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一个个主导产业串珠成线、连片成带、集群成链,成为支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崭露头角。这些正是我国县域尝试“错位发展、串珠成链”的生动例证。       县域强,则全域强;县域兴,则全省兴、国家兴。无论是“错位发展”还是“串珠成链”,其核心都在于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协同共进,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正如总书记所说,要“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产业发展中促进群众增收致富”。   总监制丨骆红秉 魏驱虎   监   制丨王敬东   主   编丨李璇   编   辑丨李珊珊   视   觉丨郝凤林   校   对丨李丹 李璇 宋春燕 梁雅琴 闫田田   出   品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支   持丨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
深观察丨美国关税之害:衰退越来越近了?
  63岁的单身父亲丹·阿姆斯特朗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名大楼管理员和兼职保安。   最近,当大规模裁员和物价上涨成为同事之间的主要话题时,阿姆斯特朗开始感到不安。他们以前从不聊这些,而现在却频繁就哪里可以买到最便宜的冷冻食品和汽油交换信息。   为了省钱,阿姆斯特朗不但让女儿放弃参加学校组织的西班牙之旅,还减少了购买新衣服和点外卖的开支。   《华尔街日报》:阿姆斯特朗说:“对我们而言,未来几年的前景看起来越来越黯淡,所以我们正在削减几乎所有的开支。”   开始省钱的不只有像阿姆斯特朗这样收入不高的美国人。   得克萨斯州的律师兼记者西蒙斯过去常买农场新鲜鸡蛋,但现在却改买最便宜的鸡蛋了。同时,他也减少了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购买量,转而购买冷冻蔬果。   此外,用惯信用卡的西蒙斯开始使用现金支付汽油费用,并加入了燃油奖励计划。   他接受采访时表示,股市动荡和关税带来的经济不确定性让他对支出更加谨慎。“我不是个大手大脚的人,但现在不得不在小地方进一步削减开支”。   美联社报道截图   “我根本没看到衰退”   由于担心特朗普政府连番推出的加征关税计划将加剧国内通胀、减缓经济增长,美国人对前景普遍感到悲观。   美国密歇根大学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仅为57.9,连续第三个月下滑,已经降至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值。   美国密歇根大学报告截图   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经济总量的约70%。经济学家向来将消费者信心指数视为预测消费支出的前瞻性指标。   消费的疲软,加上纽约股市近期大幅下挫反映出的投资者信心显著下滑,引发了外界对美国经济衰退的广泛担忧。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政府成员却一直对此问题讳莫如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称,特朗普在经济增长放缓的问题上表现出了模棱两可的态度: 与竞选时不同的是,他上任后不久曾在谈及经济问题时提到“短期的痛苦”。 本月4日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他承认美国经济可能出现“一点小动荡”,但补充说“不会太大”。 而本月11日在被记者问到美国经济是否出现衰退时,特朗普又表示,他认为美国会继续繁荣,“我根本没看到衰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16日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也做出类似表态。   他极力淡化近期股市下跌引发的担忧,称政府正在制定“强有力的政策”,经济可能会有一些“调整”。   当被问及他能否保证特朗普执政期间美国经济不会衰退时,贝森特则打起了太极,称“没有什么是可以保证的”。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截图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17日也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进行了辩护,称这些政策“带来了非常积极的进展”。   不过他也承认,美国不断演变的关税议程给经济带来更多不确定性,特别是从现在到“对等关税”计划实施的4月2日。   美媒称,哈西特的这番话承认了许多分析师和商界领袖几周来的抱怨——特朗普的全面关税政策在市场上造成了混乱。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截图   “不谈论关税的任何一天都是好日子”   态度发生动摇的还有一向对特朗普政策寄予厚望的美国大企业高管们。   有美媒报道说,在“关税混乱”造成股市大跌并引发华尔街的恐慌性抛售之后,那些曾试图表现得冷静甚至乐观的企业高管们开始疯狂地给白宫打电话。近日特朗普召集的企业圆桌会议也创下了出席人数的纪录。   报道称,美国商界领袖不愿公开与白宫唱反调,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大多欢迎特朗普政府的其他经济承诺,比如减少税收和监管;另一方面,在当前环境下,他们也意识到公开批评白宫没什么好处,况且他们也不想让投资者过分恐慌。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截图   不过在背后,商界领袖们的态度要“坦诚”得多。   报道援引耶鲁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索南菲尔德的话说,这些企业老总现在“非常沮丧”,其中大约70%的人表示特朗普的政策将对经济不利;80%的人表示,他们现在“不得不为政府的反复无常向国际合作伙伴道歉”。   这种沮丧情绪与之前颇为乐观的调查结果形成鲜明对比。   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报道截图   更让外界惊讶的是号称“华尔街之王”的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的“改口”。   今年1月出席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时,戴蒙曾认为关税可以成为促进公平贸易的“经济工具”或“经济武器”,只取决于如何使用。   然而两个月后,随着美国股市下跌和经济出现动荡,戴蒙开始对关税表示担忧。他日前接受采访时强调,“不确定性不是一件好事”。   与此同时,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美国贝莱德集团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也在受访时首次表示,他认为美国经济正在因关税而走弱。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美国银行17日发布的一份分析报告警告指出,关税引发的混乱状况持续的时间越长,对企业和消费者信心的负面影响就越有可能持续下去。   美国亚德尼研究公司总裁埃德·亚德尼干脆直言,特朗普“不谈论关税的任何一天对市场来说都是好日子”。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报道截图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闫明   编辑丨林维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
“促进技术公平 共享发展机遇”外媒称中国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贡献良多
  国际在线专稿:尼泊尔官方媒体《新兴尼泊尔报》网站近日发表评论文章《中国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产业增长与全球创新》,高度评价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特别是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成就。文章赞许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坚持开源的做法,指出这有利于推动技术民主化发展。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与技术合作,为世界创新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兴尼泊尔报》网站文章截图   文章认为,开源人工智能将创造更加公平的技术竞争环境。文章称,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开源模式正成为推动技术民主化和促进全球合作的有力工具,通过挑战传统的封闭生态系统,开源人工智能模型提供了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协作性的框架。DeepSeek从默默无闻迅速成长为行业标准,并被全世界各国公司和开发者采用,就是这一转变的典型范例。开源模式构造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使得全球人才,无论是开发者、工程师还是学术专家,都可以为其改进作出贡献。对于缺乏财政资源和技术专长的国家而言,开源人工智能为开发本国的基础AI模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其突破国家界限和技术壁垒,开源人工智能培育了具有包容性的创新生态系统,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参与,共享人工智能发展权利。这种做法已经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   文章强调,人工智能庞大的应用市场正在形成。得益于国内创新与全球合作的协同推动,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爆炸式增长。202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国计划增加对包括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和6G等未来产业的资金投入。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近6000亿元人民币,相关企业超过4500家。权威机构预计,到2035年,该产业规模将增长至1.7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15.6%。此外,中国发起的“人工智能+”行动借由跨行业合作协同培育新质生产力,例如各大电商、社交平台将大数据分析、算法、云计算等融入自身业务,以推动智能化升级。文章认为,人工智能最具前景的应用之一是养老服务。预计到203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智能呼叫设备、个性化医疗保健系统和护理机器人等人工智能驱动解决方案正在改变该行业。据估算,智能护理机器人市场规模在2024年超过300亿元人民币,到2035年则有望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中国还牵头制定了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为各类养老机器人产品设计和制造树立标杆。   文章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产生的积极影响广泛深远,有助于塑造全球协同治理体系。中国展现出的人工智能创新领导力超越国界,促进了全球合作与国际治理体系的建立。2024年12月,中国与赞比亚在联合国总部共同举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首次会议,来自80多个国家及联合国机构的代表出席会议,该小组旨在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完善人工智能治理,并弥合数字鸿沟。中国还提出了包括《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在内的多个重要倡议,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中国主提的加强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决议。秉持相似使命目标的中国—金砖国家人工智能发展与合作中心专注于信息交流、技术合作和治理框架建设。同时,中国还为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全球电子商务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全球小商品中心义乌,像DeepSeek-R1这样的人工智能工具正在彻底改变跨境贸易。商家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制作多语言宣传视频,从而扩大全球市场覆盖范围,为国际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文章最后赞许道,通过倡导开源人工智能和推动国际合作,中国不仅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也为构建更加公平和包容的全球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作出了重大贡献。(宫梦薇)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