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 | 2020集中供热行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众所周知北方有暖气,然而南方却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南方有些城市也实现了供暖。城市集中供热作为现代化城市的文明标志和发展方向,体现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能为城市提供稳定、可靠的优质热源,而且对于节约能源,改善大气环境,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有效利用城市空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都将带动热能消费的持续增长。热力生产和供应行业指的是利用煤炭、油、燃气等能源,通过锅炉等装置生产蒸汽和热水,或外购蒸汽、热水进行供应销售、供热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的活动。热力供应属于供热地区冬季生活必需品,需求较强,热力企业享受政府财政补贴和税务优惠,具有区域垄断优势。集中供热是清洁供热的重要方式之一。集中供热与传统的分散供热相比,具有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能源等优点。以煤炭锅炉为例,分散式小锅炉生产能源利用效率40-50%,而集中供热所用的大型锅炉生产的能源利用效率高至70%-80%。此外,用集中热源代替众多分散锅炉,可将污染物从面排放变为点排放,能够集中、有效处理污染物,减少排放量。近几年,在国家相关法律政策大力提倡“节能环保”的大背景下,集中供热作为一种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供热方式已经逐步成为了我国城镇的主要供热方式,我国各地方城市集中供热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我国集中供热已形成了以热电联产为主,集中锅炉房为辅,其他方式为补充的供热局面。据相关统计,我国供热产业热源总热量中,热电联产占62.9%,集中锅炉占35.75%,其它占1.35%。据悉,工业锅炉基本采用热效率较低的燃煤锅炉,热效率约为50%-60%;采用大容量的工业锅炉,其热效率约为70%80%;热电联产的电站锅炉,其热效率高达80%~90%。因此,采用集中供热模式,能够实现燃料利用效率的有效提升。不仅如此,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有大量余热产生,城市集中供热的热源可利用回收的设备余热,从而节约一次能源,减少燃料造成的大气污染。采用集中供热模式能够增加锅炉容量,在配备高效率除尘设备、烟气净化装置等辅助设施,能够净化煤炭燃烧产生的烟尘,实现大气质量的改善,同时还能有效利用低质燃料与垃圾。集中供热采用自动化监控手段,通常针对一次网、二次网的供回水温度、流量、压力、循环泵与补水泵状态、故障问题、设备转速、电量消耗等进行监控,可以结合室外温度变化情况,对供热参数进行自动化调节,满足用户的各种需求,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热能浪费。不仅如此,在集中供热系统中应用远程控制技术,部分交换站可实现无人值班。从居民采暖需求的角度来讲,采暖属于我国北方和部分南方居民的生活需求。严寒地区、寒冷地区的新建房屋必须安装供暖设备。城市主要采用集中供暖,农村主要采用分散供暖(火炉、暖炕等)。同时,热力供应企业的经营业绩受其所供热服务区域内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程度影响,呈现明显的区域性特征。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集中供热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地区,例如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各级政府在工业园区的节能减排规划或改造中,均采取集中供热,而热电联产为投标方案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据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集中供热行业全景调研与发展战略研究咨询报告》分析集中供暖行业属于公用基础设施行业,为避免重复建设,一定范围内往往只设一个主要热源。集中供热与分户供热相比,具有节约燃料、减轻大气污染、节省用地、供热质量高、低噪音、少扰民、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等优势。受基建投资力度加大、城镇化加速、供热需求持续增长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城市集中供热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2018年我国集中供热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655.0亿元左右。集中供暖行业作为我国基础公共服务之一,是涉及到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举措,相关企业在从事集中供暖业务,需要取得主管部门发放的供暖经营许可证或经备案认可才能从事该项业务。同时,城市集中供暖行业的退出也存在政策方面的限制,政府部门对供暖企业有向用户保证供暖的强制要求,企业不可以像其他行业的企业一样根据自身经营情况随时决定停产退出。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对居住舒适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供热行业发展迅速,许多城市采用集中供热模式,以此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自然环境。要想降低供热能耗,需要政府部门、供热企业与广大群众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政府应当合理规划城市集中供热系统,制定完善制度。供热企业应当优化管理模式,积极采用新型节能技术和节能设备。广大群众应当提高自身节能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节能降耗。与此同时,相关专业应当深入研究当前集中供热难点,寻找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完善城市集中供热系统,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集中供热行业未来需求情况未来 5-10 年,工业化、城镇化将继续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按现有的治理水平污染物排放总量也相应增加,而现有的污染控制力度难以满足人民群众对改善空气质量的迫切要求,为切实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必须采取更加严格的措施,在消化巨大新增量的基础上,大幅度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采暖需求数量巨大,供热缺口大,是我国面临的现实。相比目前过剩的电力市场,供热市场的卖方倾向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