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新冠疫苗专利豁免谈判进展缓慢 全球疫苗分配卡在哪儿?
世贸组织(WTO)正在进行的新冠疫苗知识产权暂时豁免谈判进展缓慢。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权威渠道获知,7月20日,WTO成员同意继续审议南非-印度提案(IP/C/W/669/Rev.1)以及欧盟提案(IP/C/W/681),并要求延长讨论时间。 数位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WTO业内专家都表示,涉及知识产权的谈判向来进展缓慢,如果谈的是目前《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TRIPS)下已经有的强制许可机制就会快得多,谈技术转让就较为困难。 WTO总干事奥孔乔-伊维拉在7月21日的一次讲话中也坦言,目前就TRIPS豁免提案所进行的基于文本的谈判“进展缓慢”,各成员正试图在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之间进行调和。“我们目前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帮助成员弥合分歧并推进这些谈判。”她称。 据第一财经记者从多方了解,考虑到疫情不等人,目前不少谈判方也秉持着“两条腿走路”的策略:一方面继续在WTO进行专利豁免文本谈判的推进,另一方面则积极争取疫苗制造商到本地进行生产。 比如,总部位于南非开普敦的制药企业生物疫苗公司(Biovac )21日就宣布,将在本地生产辉瑞新冠疫苗并供应给非洲国家。 疫苗专利豁免谈判进展缓慢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近期WTO成员是分别对南非-印度提案和欧盟提案进行审议的,目前没有提案融合迹象,这体现出目前各方立场相距甚远,而在7月27~28日举行的WTO总理事会上,各方恐怕难以如期拿出一份融合了欧盟提案和南非-印度提案的总体草案。 简而言之,各方的分歧仍是老问题:豁免是否是解决获得疫苗这一问题的适当和最有效方式。在这一基本问题上,各方存在深刻分歧。 进入八月后,大部分国际组织都将进入夏休。从时间轴上看,目前WTO方面希望各方能在9月初举行TRIPS非正式会议,以了解进展情况,未来TRIPS理事会正式会议定于10月13~14日举行,但WTO方面也强调,如果需要,可以在该日期之前召开正式会议。 不过,这一速度比此前一些成员方所希望的在7月27~28日就能拿出正式提案以供年底的WTO部长级会议审阅的想法,还是慢了不少。 然而,疫情并不等人。以目前缺乏疫苗的非洲为例,本周,非洲大陆的新增新冠肺炎病例下降了1.7%,至近28.2万例,这主要是由于南非的新增病例大幅下降,南非正是非洲报告感染新冠病例最多的国家。 如果将该国从整体数据中剔除,非洲的新增病例比上周增加了18%,已连续9周激增。世卫组织(WHO)非洲区域主任莫提表示:“不要抱有幻想,非洲的第三波疫情绝对没有结束。” WHO数据显示,非洲有26个国家已发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而阿尔法和贝塔变异毒株则分别在38个和35个国家出现。 好消息是,根据WHO发布的信息,未来几周内将有大约6000万剂疫苗运抵非洲大陆。 莫提说:“如果我们要在9月底之前将所有这些疫苗注入人们的手臂,为所有非洲人中最脆弱的10%完全接种疫苗,非洲就必须全力以赴,将疫苗推出速度加快5到6倍。” 目前,非洲只有2000万人完全接种了新冠疫苗,占总人口的1.5%,每周新接种约350万至400万剂疫苗,但要达到9月为10%的人口接种的目标,每周至少要接种2100万剂疫苗。 全球疫苗分配卡在哪儿 来自非洲的奥孔乔-伊维拉在上任后,对疫苗分配问题非常关注,在她推动之下,从谈判到技术数据监测,WTO在推动全球疫苗分配方面做了更多的技术工作。 有内部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谈判前景,目前一方面谈判还是要继续推进,但另一方面也要思考如何切实扩大疫苗生产产能,这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消除贸易壁垒。 WTO与世界海关组织、经合组织、研究人员、公司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合作,制定了一份关键疫苗投入品的动态清单,以及影响它们贸易的另一份政策和监管问题清单。 奥孔乔-伊维拉表示,由于疫苗成分和生产设备很复杂,而且往往过于细化,海关机构使用的国际标准化产品分类无法涵盖上述清单,因此这些清单应该有助于更容易地监测和比较贸易流量,并更好地针对贸易便利化措施。 上述清单显示,目前全球仍然有约 50 项与疫情相关的出口限制,其中大约有 27 项可能会影响某些疫苗成分和制造材料。另外还有 10 项限制措施则影响到接种疫苗时所需产品,譬如医用手套等。 同时,在扩大疫苗生产产能方面,奥孔乔-伊维拉近期介绍道,从积极的一面来看,全球疫苗的推出速度加快了。6月,全球共注射了11亿剂疫苗,这比5月份增加了45%,是 4 月总数的两倍多。 疫苗生产在回升。她说,6 月全球生产了10亿剂,使全球总产量到7月中旬达到 38 亿剂。 她表示:“据估计,如果新疫苗(如 Novavax 和其他几种疫苗)获得监管部门批准,今年的全球产量可能会达到 110 亿剂。如产量确实达到 110 亿支,这可以帮助满足全球需求。” 自 4 月14 日以来,已有超过 100 万人因患新冠病毒肺炎死亡。从某些方面来看,疫苗分配中的不公平正在变得更糟。 在 6 月份的11亿剂疫苗中,只有 1.4% 用于非洲人。奥孔乔-伊维拉表示,在发达国家中,每 100 名居民接种了 94 剂。在非洲,这个数字是 4.5,在低收入国家,这个数字是1.6。 “在非洲,只有 2000 万人(占总人口的 1.5%)完全接种了疫苗,而发达国家的这一比例为 42%。” 奥孔乔-伊维拉说,而伴随德尔塔变异毒株走向全球,这已经被称为疫情的“双城记”:在疫苗接种率较低的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死亡人数达到了新高,与此同时,在疫苗接种率高的国家,至少在目前,虽然感染率上升,但是并没有检测到住院率和死亡率同步上升。 她说,目前疫苗生产仍然高度集中,今年大约 75% 的疫苗将来自五个 WTO 成员:中国、印度、德国、美国和法国。 在WHO和WTO等国际组织的推动下,非洲目前正在同欧盟和其他伙伴合作,在南非、塞内加尔和卢旺达建设区域疫苗生产中心, 推动本地化生产。 如前所述,生物疫苗公司就将成为非洲首家生产信使核糖核酸(mRNA)疫苗的企业,这一进展对于保证非洲国家持续获得新冠疫苗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和德国生物新技术公司当天发表的声明,它们与生物疫苗公司签署了生产、配送辉瑞新冠疫苗的意向书。 按计划,生物疫苗公司将从2022年起生产辉瑞新冠疫苗,年最高产量将超过一亿剂,全部用于供应非洲联盟成员国。相关技术转移、设施建设和安装将立即开始。 一位WTO业内专家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有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实施由权利人决定谁来生产的方式,这种方式都不需要WTO来讨论,可以仿照专利池的操作来进行,且操作起来较快。
向瓢虫学习如何“翻跟斗”!仿生无人机再现新进展
编译| 徐珊 编辑| 云鹏 智东西7月23日消息,据外媒IEEE Spectrum报道,近日研究人员研发了一架搭载人造鞘翅(artificial elytra)的新型无人机。该人造鞘翅模仿昆虫的鞘翅制成,让无人机像昆虫一样,能在四脚朝天时,成功地“翻跟斗”。 ▲昆虫“四脚朝天”后,通过鞘翅调整身体平衡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cole Polytechnique Federale de Lausanne in Switzerland)的研究团队在《IEEE机器人学和自动化(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上发布了一篇新的研究,他们模仿瓢虫的鞘翅(elytra),打造了拥有人造鞘翅(artificial elytra)的无人机。 研究人员设计了类似微型飞行器(Micro Aerial Vehicles,MAV)的人造鞘翅,但该设备带有执行器(actuators)。具有人造鞘翅的无人机具有自动扶正(self-righting)的功能,当无人机倒置或翻转时,可以通过人造鞘翅自己恢复正常。研究人员表示,仿造的人工鞘翅不仅可以从危险的情况下“抢救”固定翼无人机(fixed-wing drone),减少无人机的飞行事故 ,还可以节约无人机的能源。 鞘翅是瓢虫的黑红色斑点外翅。当瓢虫“四脚朝天”的时侯,瓢虫会通过鞘翅在极短的时间内(零点几秒)来稳定自己的身体,然后伸出腿或后翅,通过俯身实现自我扶正。新型的无人机也是基于这一原理设计。 研究人员测试了不同长度和不同弧度的人造鞘翅,来寻找与固定翼无人机的最佳组合。人造鞘翅的弧度角度对无人机的自动扶正功能几乎没有影响,但人造鞘翅的长度将会影响扶正效果。实验发现,较长的鞘翅可以帮助无人机更快地完成自动扶正。 该项研究还对无人机的飞行环境进行了实验。研究人员在10°、20°和30°等不同倾斜度的地面上测试配有较长鞘翅的无人机的飞行效果,他们发现无人机基本上在任何倾斜角度的地面上都可以通过鞘翅完成自我扶正。此外,他们还测试该款无人机在人行道、粗沙、细沙、岩石、贝壳、木屑和草地的飞行情况。实验表明,除了草地和细沙之外,新款无人机在其他场景中完成自我纠正的成功率达到百分百。 他们还发现,鞘翅在飞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升力(non-negligible lift)抵消了它们自身的重量,从而节约飞行器的能源。 ▲无人机模仿甲虫进行新设计 研究人员表示,现在的人造鞘翅是通过一些常见的材料基于甲虫鞘翅的比例模型制造而成。未来,他们将优化人造鞘翅的相关细节,帮助无人机在更复杂的地形上完成自我扶正。 研究团队表示,他们还希望从甲虫鞘翅的其他特征中获得一些设计灵感。研究人员Charalampos Vourtsis解释说:“我们希望无人机在一些有灌木、石头或其他障碍物的地方飞行时可以将人造鞘翅折叠起来,就像甲虫一样。” 他认为,折叠的人造鞘翅不但可以帮助无人机以较长的机翼完成长距离飞行,而且还可以帮助无人机在狭窄的空间中快速移动和安全着陆。 结语:昆虫正在“启发”更多的仿生无人机 瑞士的研究团队通过模仿瓢虫的鞘翅和“翻身”,让无人机也添加了一双新的“人造鞘翅”,让无人机在倒置等情况下可以自主恢复飞行。 事实上,无人机从昆虫上学习的案例并不在少数。此前,德国的研究团队通过给无人机加上听觉设备,让无人机像昆虫一样实现“听声辨位”。麻省理工的Yufeng Chen也参考昆虫的飞行,让无人机在飞行中发生碰撞、翻滚后可以迅速恢复飞行。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无人机或将给人们带来更多惊喜。
东京奥运会背后的中国科技!阿里云支撑全球转播,巴赫专门点赞中国
7月23日报道,阿里巴巴与奥林匹克广播服务公司(OBS)联手打造了OBS Cloud,将在今年东京奥运会上首次投入使用,为全球转播机构提供云上转播服务,这也将是奥运会历史上首次采用云计算支撑全球转播。 本周四,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日本东京开的发布会上点赞了阿里巴巴,称得益于阿里巴巴的云技术的帮助,今年的奥运将是数字化水平最高的一届。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 东京奥运会即将开幕,然而受新冠疫情的限制,几乎不会有现场观众,全球的奥运粉丝只能依靠电视和网络直播来“追奥运”。这意味着这将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云奥运”,在这种情况下,转播的质量就显得更为重要。 阿里巴巴是奥运会全球指定云服务商,其于2018年就与OBS联手开始打造奥林匹克转播云——OBS Cloud。 阿里云智能总裁张建锋谈道:“基于OBS Cloud,转播机构不仅可以接收赛事内容,还可以在平台上建立自己的内容创作、管理和分发系统,这使得转播方的工作人员可以远程进行转播和编辑工作,而不必亲赴东京奥运现场。” 据了解,以往奥运会现场报道需要建设面积庞大的国际转播中心,并且需要专门部署临时性的转播基础设施。这一过程耗时长、花费高,并且奥运结束后还要进行拆除。今年奥运用上OBS Cloud之后,东京奥运会的国际转播中心面积与往届奥运会相比缩小了25%,现场工作人员能够减少27%,这也更能满足防疫的要求。 OBS计划在本届奥运会中制作9500小时的体育赛事视频内容,包括3800-4000小时的体育直播、开闭幕式等,总量是历届奥运之最。OBS CEO Yiannis Exarchos称:“我们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OBS Cloud,让许多基于硬件的转播工作转移到了云上,让媒体转播的工作更有效、成本更低。” 除了能够让奥运转播工作能够更轻松外,OBS Cloud还有其他黑科技,比如它还提供3D运动员追踪技术,基于人工智能和机器视觉,在田径短跑项目中可以将每个运动员的实时奔跑速度呈现到观众眼前。 巴赫说道:“对今年的奥运会来说,技术显得至关重要。借助云上转播等科技创新,人们有了全新的方式去看奥运,运动员也有了全新的奥运参赛体验。” 结语:中国科技正在走向世界 近些年来,云计算成了相当热门的话题,从国外的谷歌、微软、亚马逊到国内的腾讯、华为、阿里巴巴等行业巨头都在布局着自己的云计算业务。 阿里巴巴与OBS联手打造OBS Cloud,并为奥运会这样一个全球盛会提供技术支持,既向全世界证明了阿里巴巴自己的技术实力,也面向国际舞台展示了中国科技的成长与进步。 据了解,OBS Cloud明年将继续服务北京冬奥会。届时,中国科技定能再次惊艳世界。
这个网速新纪录,能把你整栋宿舍看过的片子一秒下完
说起来,这俩年随着线上游戏、流媒体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少去关心网速这件事儿了。 相比起网速,我们会更看打游戏时候的网络延迟、丢包等稳定性指标。 至于网速嘛,能下片载就好。 不过站在通讯前沿的科学家们可不这么想,最近一家日本的研究团队,打破了网速的世界纪录。 他们在实验室条件下跑出了每秒 319 Tb 的网速,并在模拟 3000 公里的远距离传输测试中,维持了网速的稳定。 这个新成绩打破了他们在去年 8 月份保持的 179Tbit/s 的纪录。 大家可能对 319Tbit/s 没啥概念,世超来举个例子。 像我们现在一般人家里用的电脑硬盘大小,差不多是 1TB 。 世超假设未来的硬盘有办法达到与之相应的写入速度,那 319Tbit/s 的网速就能在 1 秒钟之内塞满 39 台电脑的硬盘。。。 要是按 10GiB 一部电影来算的话,这个量差不多是四千部电影,要是我们每天看两部,可以连续看 5 年。 你要是一个黑客,手里捏着这样的网速,发送 DDos 攻击让任意一个网站瘫痪,速度可比某一个火爆的热点把微博挤爆要快多了。 火爆的微博热点▼ 当然了,这只是理想状态下情况,毕竟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据,并不能直接放到现实生活中来用。 但是,你可能不信,在现实生活中的最快网速,也并没有离 319Tbit/s 这个成绩太远。 前两年微软和脸书合作,在大西洋海底埋了一条叫 Marea ( 西班牙语意味海潮 )的海底光缆。 这条光缆全长 6600 公里,连接了西班牙的毕尔巴鄂和美国东海岸的弗吉尼亚海滩,他连接了北美和亚欧大陆,并有意避开了大西洋海底的其他光缆。 这样做的好处是, Marea 的可靠性会比其他光缆来的更高,也能避免飓风等自然灾害对两地通讯的影响。 重点来了, Marea 拥有八个光纤对,初始设计传输速率就达到了 160Tbit/s ,后续完成了扩容测试,有计划升级到 200Tbit/s 。 这样的传输速率差不多能满足一个 1000 万人口的国家,同时在线观看 4K 视频的带宽。 这样长距离的铺设,肯定也不是一气呵成的,为了避免光线在传输的过程中的衰减,他们需要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光线中继器,来保持传输时的强度。 这玩意儿有点类似于《 我的世界 》里的红石中继器,要是没它,光缆也没办法铺设这么远。 不过话说回来,这样的传输速度,离民用的应用层面还非常远。 假设哪天国内通讯御三家( 电信、移动、联通 )开始卖这么快的网了,那事情就很有意思了。 一来,这网的价格肯定不是一般家庭能消费得起的,而且也没有人需要用的到这么大的带宽。 100Mbps 已经很够用了▼ 其次,我们的硬盘也吃不下这么高的网速带来的数据,直接就被自身的读写速度给卡死了。 比如像三星的 970 EVO ,它的写入速度是 3200MiB/s ,换算一下就是 3.125GiB/s ,这个速度别说是 319Tbit/s 的网速了, 30Gb/s 的网都吃不满。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就好像是你拿一个瓶口很细的空瓶去接水,瓶口就那么小,就算是把水龙头拧到最大,从瓶口进去的水也是那么些。 想要 Hold 住水龙头的最大挡,那最好还是拿个盆来接。 有趣的事,尽管这么快的网速现在还很难吃满,但有那么一种极端情况,可以让这么快的速度也使不上力。 在网络刚开始普及的阶段,有过一种叫 “ 球鞋网络 ” 的概念。 因为当时的宽带网络还不普及,用网络传输来传送文件,不仅速度奇慢,还不稳定。 这个时候,大家就会用各种 3.5 寸盘、光盘刻录等方式来通过媒介物理传输。 因为那时候穿球鞋上班的基层人员会比较多,所以这种运送数据的方式就被称作了 “ 球鞋网络 ” ,他们会通过走来走去的方式在办公室里传递电脑文件。 再后来这就成了一个很有名的梗,不少人会拿 “ 在高速公路上满载着硬盘的卡车 ” 来比喻带宽的大小。 的确,在某些需要传输的数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物理交通传输的速度,效率不知道要比网络传输高到哪里去了。 就比如说你要把一个数据中心从上海搬到北京,网速快固然是好,但顶不住数据多啊,就算是 319Tbit/s 的大小,可能也要传十几个小时,当中可能还会有数据丢失,或者是断连的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把数据中心打包上高铁或者飞机,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搞定了。 网速在绝对的数据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总的来说,最近这十年,网速的提升还是相当迅猛的。 想当年世超还在读初中的时候,去小伙伴家里玩,他用迅雷下片的速度能达到每秒 100 多 K ,一部经典大片挂一个上午就能下完。 而我自己家里的网速就算拉满也就只有 50 多 K ,要是下载那会儿老爹正好在家要用什么《 大智慧 》、《 同花顺 》炒股, K 线图都可能都刷新不出来,卡得不行。 再看看现在,大家家里普遍都用上了千兆、甚至是万兆网,下载速度也有了质的飞跃,单位从 Kb/s ,进阶到了 Mb/s 。 虽然说网速是提升上去了,可以前那些宝藏的资源网站也正在离我们远去,在进入了版权时代之后,在线看片也渐渐成了主流。 今后我们可能会越来越感知不到网速的存在,甚至连下载这个概念都可能会被写进历史。 再举个例子来说,现在的 HDMI2.0 的传输速度是 18 Gbps ,要是将来网速能大于等于这个速度,那是否云游戏就能成为一种常态? 而云游戏、云电脑的普及,在未来势必会成为科技发展的一个方向,当某一天,我们彻底感受不到网速的存在,那么网络,也就彻底融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中。
缺芯仍将持续 但英特尔也不太容易
丢失半导体行业主导权的英特尔交出了改革中的阶段性成绩单。 周四美股盘后,英特尔公布第二季度财报,其中营收达185亿美元,同比增长2%;每股摊薄收益为1.28美元,同比增长12%;均超华尔街预期。毛利润率为59.2%,较去年同期增长2.9个百分点,环比上升0.8个百分点,平稳上升,但仍未回到60%准线。净利润同比上升6%,为52亿美元。 主营业务方面,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营收101亿美元,同比增6%,主要得益于再次创纪录的PC业务。但是,数据中心事业部(DCG)颓势未变,营收同比下降9%,下滑至65亿美元,市场进一步被蚕食。 表现亮眼的还有自动驾驶部门Mobileye,营收飙升124%至3.27亿美元,虽然总营收占比依旧很小。 这份超预期的财报在资本市场反响平平。在第二季度,英特尔股价跌去13%。财报发布后,盘后下跌2.61%,截止目前,停留在54.5美元。主要可能由于下季度指引中,毛利率的显著下滑。 据金融媒体《巴伦周刊》,在覆盖英特尔的分析师中,有18人将股票评为买入,16人给予持有评级,10人看空。平均目标价为66.79美元。 2月份,英特尔老将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万众瞩目中走马上任。新CEO对英特尔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公布了IDM2.0计划,重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持续发展7nm先进制程和保持封装技术方面的领先性; 变革英特尔在芯片代工方面的路线:在坚持原先IDM模式(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ing,整合设备生产模式)下自有工厂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与第三方代工厂的合作;重启代工业务,增加产能,从美国和欧洲市场起步,满足全球对半导体生产的旺盛需求。 市场传闻也证明,英特尔也正在代工这条路上前进。7月16日,据《华尔街日报》报道,英特尔正在收购芯片代工制造商格芯(GlobalFoundries),交易金额或将达到300亿美元。若顺利完成,这笔收购案将成为英特尔成立以来最大的一笔交易。但目前,交易前途未卜,格芯CEO日前在采访中否认谈判正在进行,并表示会继续IPO进程。 在摩尔定律失效,先进制程地位落后,后来者如AMD疯狂攻城掠地,资本市场遭遇滑铁卢的当下,被围困的英特尔如何重夺霸主地位? 数据中心业务增长失效 两大主营业务,客户端计算事业部(CCG)和数据中心事业部(DCG)依旧占英特尔总营收近90%份额。 英特尔正从PC中心到数据中心进行转型,为云服务提供商、企业以及政府等提供相关产品,这一业务利润丰厚,曾被视作英特尔的增长火车头,但是云计算芯片需求的下滑以及抢占这块蛋糕的同行们都让英特尔的转型之路不再一帆风顺。去年第二季度,得益于疫情带来的对云服务器的需求,数据中心业务营收年增长为43%,但在这次财报中同比下降9%。 PC市场依然旺盛的需求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数据中心业务增长放缓的影响,客户端计算业务保持上涨趋势,主要归功于英特尔在PC相关产品的强劲表现,同比增长33%。 但这还能救英特尔多久? 行业研究机构IDC和Gartner最新数据均显示,由于疫情突然爆发的对PC产品的需求,正在回归常态。今年第二季度PC出货量增长已经大幅放缓,虽然对新PC的需求较疫情前高,但全球芯片短缺带来影响限制了增长趋势。 CEO基辛格在电话会议中评论说,他“预计短缺将在今年下半年触底反弹,但该行业还需要一到两年的时间才能完全赶上需求。” 来看其他业务方向。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业务中,IOTG事业部营收同比增长47%,达9.84亿美元,Mobileye保持迅猛增长势头,营收增长翻倍至3.27亿美元;存储器事业部NSG营收同比下滑34%至11亿美元;可编程方案事业部PSG营收同比下降3%至4.86亿美元。 本周早些时候,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头部明星,Mobileye已成为第一家在纽约开始持证路测的自动驾驶公司。Mobileye计划最早将于明年推出一项全面的自动驾驶技术业务,届时该公司计划把他们的系统出售给商业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商。 Mobileye CEO沙斯华(Amnon Shashua)表示,当前驾驶员辅助系统的销售不仅给Mobileye带来了现金,还提供了更多地理地图数据,这对于将机器人出租车车队扩展到新城市很有价值。 不得不打的翻身之战 从去年开始,半导体行业频频出现大手笔收购案,搅动市场,前有英伟达收购ARM,后有AMD收购可编程芯片厂商赛灵思。虽然监管没亮绿灯,两起交易都尚未落地。但是英特尔想买代工厂格芯的着急,也很好理解。 格芯由穆巴达拉投资公司所有,后者是阿布扎比政府的投资部门,但总部位于美国。格芯是英特尔“老冤家”AMD在2008剥离其芯片制造业务时创建的。根据台湾研究公司 TrendForce 的数据,按收入计,格芯约占代工市场份额的 7%,这正是向代工业务迈进的英特尔眼馋的。 2008年也是英特尔和AMD路线的分水岭。英特尔继续大包大揽的IDM模式,承接了芯片从设计到制造到封装的所有环节,而AMD决定剥离制造业务,依靠格芯和其他制造商生产芯片,走了一条更“轻巧”的路。 AMD公司总裁兼CEO Lisa Su 苏姿丰 3月,基辛格宣布在亚利桑那州的两家工厂投入200亿美元;5月,又在新墨西哥州斥资35亿美元进行产能扩张和封装技术。但是重建代工业务的努力可能需要很久才能为英特尔带来可观的利润。亚洲半导体巨头台积电和三星同样投入巨大。今年 4 月,台积电表示将在三年内斥资1000亿美元扩大产能,而三星计划到2030年投资 1160 亿美元。 关于代工服务的扩张,基辛格在电话会上表示,该公司已经与“大约 100 家客户进行了交谈,他们正在与我们讨论代工机会。” 芯片设计商也在向英特尔施压。根据Mercury Research数据,AMD在CPU(中央处理器)市场上长期以来一直仅次于英特尔,在第一季度的个人计算机 CPU 中占有近 20% 的份额。相比之下,2017 年这一比例仅为 8.5%。实现7nmCPU芯片的量产商用,让其股价5年涨了6.8倍。 黄仁勋带领的英伟达也在眼馋英特尔数据中心的业务,推出服务这一市场的芯片。去年,英伟达已超越英特尔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 英伟达4月表示将推出 基于ARM架构设计服务数据中心的处理器Grace 老朋友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们,也在入局自研芯片后,与英特尔进入分手阶段。去年,苹果,在2020年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抛弃了15年的合作伙伴英特尔,将带有ARM指令集的自研芯片M1搭载到其Mac系列产品上,彻底实现移动端和PC端底层计算架构的打通。 英特尔近年的失落很大程度是因为在先进制程上的掉队,被业界戏称为“牙膏厂”。芯片公司们一直致力于将更多晶体管封装到芯片里,进一步提升性能以及设备的电源效率。英特尔从1971年开始,推出封装10微米晶体管的处理器,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但是,随着台积电和三星在芯片先进制程上的追赶,英特尔自身却延宕。早在2016年,英特尔原计划推出的10nm制程最后拖到了2019年才面世,2019年就应该推出的7nm制程技术也因良品率问题被一拖再拖,被AMD和英伟达夺走市场份额。 本月初,据报道,苹果和英特尔将成为第一批测试使用台积电3nm制程的客户,芯片量产时间预计会在明年下半年或是后年初。这是利好英特尔的积极信号。产业观察者表示,英特尔若比竞争对手领先采用台积电的3nm制程,或许可以收复一部分失去的市场占有率。 在推进先进制程方面,基辛格今日在电话会议上表示“7nm 进展顺利”,并宣布将在7月26日公布英特尔“半导体工艺和封装方面的新进展”,证明其在技术上的创新步伐正在加快。 芯片行业的竞争与合作态势变化莫测,没有谁能永据霸主地位。 毛利预期下滑 本次财报是基辛格执掌英特尔后给市场的第二份成绩单,目前来看,英特尔尚在转型初期,无论是从财务数据还是二级市场反应来看,都还没有非常显著的成果呈现。 英特尔上调了全年预期,预计2021年营收将达735亿美元。其中,对于第三季度,公司预计营收将略有下降至182亿美元,毛利显著下滑至55%。这与英特尔短期难以摆脱对低毛利的PC业务的依赖相关,同时,扩产和先进制程方面的巨大投入也省不了开销。 芯片短缺还将继续已成行业共识。在未来很长一个时期内,芯片都会供不应求,而欠缺制造能力的危害比供应过剩更深。市场产能过剩,承担库存积压损失的是制造商,但是产量跟不上可能意味着整个的市场,包括手机电脑、娱乐设备、汽车等等行业的增长停滞。整个芯片行业都在全力应对“缺芯”的全球性危机,并希望借此特殊时刻弯道超车。
华为P50 Pro拍摄 首个官方样张出炉
7月29日,期待已久的华为P50系列手机将正式发布。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华为P50系列即将发布一项业界首创的全新影像技术。 正当广大网友猜测此次华为P50系列究竟会带来怎样的顶级影像技术时,华为官方今日正式公布了由华为P50 Pro拍摄的首个官方样张。 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在晒出样张的同时,还配文称:“精彩时刻,分秒必争,7月29日,华为P50系列,定格每一个决定性瞬间”。 从此前官方公布的预热海报可知,此次华为P50系列采用了独特的双圆环相机模组,镜头设计非常“大胆”,大幅提升了整机的辨识度。 据爆料,华为P50系列将提供3款配置,分别为P50标准版、P50 Pro以及P50 Pro+,其中P50标准版使用的是66W快充,P50 Pro和P50 Pro+则使用的是华为自研的100W超级快充。 华为P50 Pro官方样张 另外,华为P50系列将采用居中打孔曲面屏设计方案,屏幕分辨率为1224*2696,比例接近20:9。 目前华为P50已获得工信部入网,同时,入网信息中明确标注了该机的操作系统为鸿蒙OS。 需要注意的是,消息指出,华为P50除了有搭载骁龙888的4G版本外,还有搭载麒麟9000L处理器的5G版。 关于大家最关心的影像能力,此次华为P50 Pro或将搭载索尼有史以来最大底的手机CMOS IMX800,传感器达到1/1.18英寸。 那么,作为最受消费者期待的旗舰新品,华为P50系列还有哪些新技术和惊喜等待着大家,我们发布会上见分晓。
OPPO张加亮:125W超级闪充没有量产是因为还不够满意
凤凰网科技讯 (作者/胡知非) 7月23日消息,OPPO于重庆举办了闪充开放日活动,在活动结束后,OPPO首席闪充科学家张加亮接受了采访,进一步解释了关于OPPO闪充技术的问题。 OPPO去年就发布了125W超级闪充,但目前依旧没有落地产品,对此张加亮表示:“OPPO的125W超级闪充量产没有问题,但还有很多不够满意的地方,比如快充适用的高倍率电池容量小,续航能力较差,而做大又会牺牲掉手感,这是产品端不能接受的事情。再就是高倍率电池更高化学反应活性带来的高强度安全隐患的问题。” "今天发布的这些技术都落地了,那可能我们就差不多会满意。"张加亮说道。这次活动OPPO就发布了一系列基于安全的手机电池技术,包括智慧充电技术、夹心式安全电池、低阻抗熔丝、手机端氮化镓电子开关、电池安全检测芯片以及极限低温充电等等。其中智慧充电技术能够实现针对不同的情况,匹配最合理的充电电流,从而延长电池寿命,提高充电速度。 OPPO还发布了一款夹心式安全电池,其通过加入复合材料提高电池的安全性,OPPO称在不影响电池性能前提下,它可以做到100%通过针刺与重物冲击实验。张加亮透露,夹心式安全电池是锂电池基础技术条件的挑战成功,它需要联合整个产品链条,动用非常多的资源和技术,不是一两年就能完成的事情,这个技术可以适用于目前各个规格的锂电池产品。 最后关于采用新技术电池的量产时间,张加亮表示:“现在的技术是成熟的随时都可以量产,但是要看产品的发布节奏,暂时还没有清晰的落地时间点。”
比高铁快一倍?国产的地表最快磁浮车,能带你平地起飞
差友们最近有没有看到这条新闻:“ 我国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车正式下线 ”? 老实说,差评君看到这个标题一开始还挺惊讶,但仔细想想,这事也确实挺正常,咱们也不是没这个实力。 毕竟中国高铁的速度大家都深有体会,不光是这次新闻说的时速 600 公里,今年的 1 月 13 号,也有台时速 620 公里的高温超导磁悬浮工程化样车下线。 除了速度,中国的高速列车行驶里程和高速动车组保有量也是常年第一,所以现在看到关于高速列车新闻的时候,心里还是有点平静。 但没想到的是,China 600km/h maglev 这几个关键词在国外却有着不少的讨论。 这也能理解,毕竟国外那列车速度跟咱们比确实慢了些。 所以咱今天就来简单聊聊,高速磁浮列车这玩意是怎么走到 " 地表最快 " 这一步的。 这就得先从磁浮列车的技术本身说起。 高速磁浮技术目前有三类,分别是低温超导磁浮技术、电磁力悬浮技术和高温超导磁浮技术。 新闻里这辆由中国中车研发的时速 600 公里的高速磁浮车,就是运用了电磁力悬浮技术,也可以称作常导磁浮技术。 电磁力悬浮技术相对于其他技术的优势就在于它能让整列车静态悬浮,且在稳定性控制层面相较于超导磁浮技术更加简单便捷。 那么电磁力悬浮技术是如何让整辆车静态悬浮的,我们可以结合下面这两张图来看: 图中偏蓝色部分的就是列车本身,下面灰色方一点的就是轨道。 我们可以把列车想象成一个趴在轨道上的巨人,巨人的两只手抱着轨道,手扣在轨道下方,胳膊肘靠在轨道侧边,并且他的手掌和胳膊肘处都贴着磁体。 轨道不通电时,巨人的胸部就抵在轨道上,安静的趴着。 一旦轨道通电,轨道上就有了电磁力,轨道下方就会把巨人的手往上吸,巨人也会被整个抬起来,就相当于车悬浮了起来,悬浮间隙在 10mm 左右。 那么浮起来以后,它又怎么往前进呢? 拿我们最常见的磁浮驱动形式为例,就像下面这个 GIF 图演示的,通电以后轨道会变成一段段带有 N 极和 S 极的电磁铁,车上的 N 极和轨道 N 极碰到,车就会被往前推,N 级和 S 级碰到,车就会被相应的往前拉。 而转弯的难点在于防止列车失稳,因为速度过快,计算机需要根据列车状态来实时改变电磁力,从而保证车辆在高速情况下也能平稳的转弯。 ( 当然根据具体技术的不同,导向磁体和悬浮磁体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是实现的功能都大致相同 ) 那么列车悬浮并且跑起来以后,下一步就要研究怎么能让它跑的更稳。 这个过程需要各种,传感器,控制系统,悬浮系统和推进系统的相互配合,还有后台各项参数的即时调整。 大家平时坐高铁的时候有没有这种感觉,就是当你坐在车上时,忽然有一辆动车从你的车厢旁边疾驰而过,我们会有种猛地被推了一下的感觉。 这是因为,在列车交汇时车头处首先会收到正压力,随后立即受到负压力,气动压力的方向瞬间相反,所以我们会有强大的冲击感。 为了便于大家理解,给大家看一个中国中车做的试验 —— 动模型试验。 直观感受下想要在 600km/h 的速度下,保证高速磁浮列车的行驶稳定性有多难。 而工程师们做的这个试验就是模仿上面的过程,不过试验条件比上面我们遇到的场景更严苛。 他们建了两辆磁浮车和磁浮轨道的等比例缩小模型,轨道长 160m,前 50m 需要让车加速到 600km/h,让两辆时速 600km/h 的磁浮车相向驶过,这时的相对速度能达到 1200km/h ,就看车会不会被冲出轨道。 就这样看似简单的的试验,工程师们反反复复做了一年,然而实验开始到结束也就 1 秒的时间, 两辆磁悬浮高速交汇实验 ▼ 除了让车跑的稳,高速列车还有其它许多需要考虑的点。 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和乘坐舒适性息息相关的噪音问题。 之前有网友在上海的那条时速 200-300km/h 的磁浮线进行噪声测试,由于这条磁浮线运营时间已经很久了,它的车内噪声大概有 110 分贝。 而在我们日常乘坐的时速 330km/h 左右的高铁动车上面,噪声也有 107 分贝左右。 那这辆时速 600km/h 的磁浮车噪声会是什么表现呢? 经过实测,它的噪声仅有 79.8 分贝。 这不仅得益于它出色的超材料吸音和隔音技术,更是因为磁浮列车与生俱来的特性。 它就像是被架在空气上面跑一样,不会像车轮摩擦轨道那样产生极大的噪音。 阻力小,摩擦力小,动力大就是它得天独厚的优势。 看到这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这一套高速磁浮线路要多少钱呢? 先来替高速磁浮车回一句:这么问,你礼貌吗? 确实,制约高速磁浮列车发展的一大痛点就是成本问题。 我们以 2001 年开建的上海磁浮线路为例,它的总投资 89 亿,线路全场 30 公里,相当于每公里造价 3 个亿。 我们和高铁造价比一下,2020 年底复批的雄安至商丘高铁线路,每公里造价在 1.5 个亿左右。 北京交通大学的赵坚教授也表示,“ 磁浮线无法跟其他轨道交通兼容,客流量会大大减少,因而很难盈利。同时,高速磁浮列车至少每 100 公里才能设一个站,停靠站数量少,对拉动沿线经济起到的作用有限 ”。 很多网友也表示,花这么多钱建造它真的有必要吗?动车、高铁、飞机它们不香吗? 你别说,差评君觉得弄高速磁浮列车这事,还真挺必要的。 往小了说,我们先来算笔时间账。 动车高铁时速一般在 200-400km/h,飞机呢一般在 800-1200km/h,而高速磁浮列车的 400-600km/h 恰好弥补了这个空白。 我们以北京到上海两地为例,你如果坐高铁最快也要 4 小时 28 分钟,坐飞机倒是快只要两个小时。 而如果高速磁浮列车开在京沪之间,全程只要两个半小时。 并且相关的科学研究数据也表明,人乘坐远程交通工具最舒适的时间是在 3-4 小时。 建造成本这边,虽然现在看造价有点贵,但是磁浮车的设计者也表示,这辆车起码还要 5-10 年才能落地商用,说不定到那个时候建设成本就能打下来了。 再放长远来看,虽然我们的高速列车技术发展到现在已经是全球瞩目的地步了,但是高速磁浮车又是下一个各国争先突破的重点,日本的低温超导,美国的真空管道磁悬浮,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当你把握住了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才算掌握了这项技术在国际平台上的话语权。
贾跃亭能“开着”那辆160万的FF91回国吗?
图片来自于FF官方微博 “必须的!”FF正式挂牌纳斯达克当天,当媒体记者问及是否有回国打算时,已经远遁大洋彼岸四年的贾跃亭似乎显得底气十足。 美国当地时间7月22日上午九点半,FF(法拉第未来)登陆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FFIE)。FF公司的CEO毕福康出现在敲钟,而贾跃亭虽然没有上台敲钟,但他依然站在了台下围观人群中的C位。虽然FF的股价开盘上涨22%,但随后盘中一度破发,最后收盘时微涨1.45%。 四年时间,老贾终于在大洋彼岸熬到了FF的上市。 回想2017年7月5日,贾跃亭到达美国洛杉矶,第二天他便辞去乐视董事长。当时乐视方面的回应是短期出差,下周就回国——此后也就有了“下周回国”那个著名的梗。 当时,面对巨大的资金亏空,按照贾的说辞,他将所有的希望都压在了FF91身上。在他那篇《我会尽责到底》中表示,辞职以及远遁美国都是为了全力以赴实现FF 91最快量产上市。彼时,FF91的原型车刚在当年1月的CES上正式亮相。 4年时间过去,身背120亿元债务的贾跃亭还没有回国,他全部的希望FF91也依然没有量产。不过,他的法拉第未来却完成了上市,贾跃亭又一次成为了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东。另外,同时成为FF股东的还有当年贾跃亭的一众债主们。 01 “老赖”这下子有钱了? 此次FF采取的“SPAC上市”近似于借壳上市,相较于传统的上市流程,“SPAC模式”有上市周期短、门槛低、成功率高等优势,所以过去几年这种方式成为美股企业非常热衷的一种上市方式。 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就是前不久刚刚把自己创始人发射进太空的太空旅行公司维珍银河。2019上市时,维珍银河几乎没有任何收入,仅凭着一个故事和一份PPT就把自己送进了美股市场,并融了一大笔钱。 维珍银河是SPAC上市后少有的“成功”企业 不过,SPAC上市同样存在一定风险。最直接的问题就是:通过SPAC上市的公司大多数没有达到传统IPO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业务和产品并不成熟。 可以说,这样的公司上市之后面对市场的竞争及承压能力,往往不如那些通过传统IPO方式上市的公司。在这方面,贾跃亭的FF就是一个典型例子,直到今天它也没有任何收入,盈利更是遥遥无期。 或许是看到SPAC背后所携带的风险,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寻求收紧SPAC的上市要求。根据此前雅虎财经的报道显示,SEC企业财务部董事John Coates提出:对收购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AC)进行上市的相关费用、利益冲突及保荐人等问题感到担忧,因此正在审查文件并寻求SPAC做出更明确的讯息披露。 而FF会选择SPAC上市融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过去贾跃亭个人的信用破产以及其与诸如恒大等投资人之间的一系列不愉快过往,使得FF已经很难在一级市场获得融资,因此只能通过这种方式快速上市来获得最终量产所需要的资金。 可能未来SPAC的政策会有一定收紧,但这已经不关FF什么事了,因为它已经拿到了想要的资金。通过此次合并上市,FF拿到了急需的10亿美元,而这10亿美元的到来,也让FF避免了成为拜腾那样倒在最后量产前的造车企业。略显巧合的是,FF现任CEO毕福康正是拜腾汽车的联合创始人。 FF现任CEO毕福康 所以,短期来看上市确实缓解了FF当下的资金链危机,但有钱了是远远不够的,贾跃亭和他的FF接下来还要面对量产、销售等一系列挑战。这对于信用破产的贾跃亭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2 逃不脱特斯拉的阴影 上市之前,FF的管理层进行了一次面向投资人直播路演。路演中,FF方面在对投资者讲述自己竞争优势时始终在强调自己的战略和目标是非常保守的,所以他们的目标很容易实现,但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他们的战略计划时就会发现显示情况恐怕并非如此。 对于FF而言,量产交付肯定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关于量产,直播路演中毕福康一直在强调的是上市完成融资之后,FF只需要9000万美元就能在12个月内完成量产交付。根据其透露,FF91的量产工作会在自建的汉福德工厂进行。不过,汉福德工厂产能规划并不像其他车企动辄年产10万台甚至几十万台。根据毕福康的表示,汉福德工厂的年规划产能仅仅只有一万台左右。 这个产能其实是远远不够看的,但考虑到FF91未来的市场销售前景,这一万台的产能覆盖其销量已经绰绰有余。 如果按照FF的规划完成上市融资12个月后实现量产交付,那也就意味着其量产交付的时间点会是在2022年中旬,这代表着其2020年内卖出2400辆车的时间段也仅仅只有半年左右。考虑到FF91超过150万元人民币的超高端定位,这样的目标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 关于这点我们可以参考一下中美两个被FF视作未来销售主战场的市场,由于短期内FF91还不会进入国内市场,所以美国市场的表现可能将会成为其2022年销量目标的主要市场。我们参考一下美国市场那些超豪华车的销量,25万美元以上,以宾利为例,其在美国市场全年的销量不足3000辆。 当然,我们不否认4年前发布的FF91即便放在今天也丝毫不显落后,而且在某些方面它依然有着不小的领先。但我们也认识到的是,FF91的体验上的优势是建立在其25万美元超高售价之上的。考虑美国市场对这种超豪华车的普遍销量都不是很高,加上FF作为一个新品牌以及贾跃亭的信用破产,半年销量2400辆车的任务并不轻松。 FF位于曼哈顿的展厅(图片来自于FF官方微博) 对此,有出行领域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FF还是沿用的特斯拉那套打法,第一款产品选择超高端的定位,例如特斯拉的Roadster,用足够的堆料来保证产品的高端化,展现了自己的产品实力,从而在高端市场立足,后续品牌下探再通过model 3这种走量的车型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实现盈利。” 上述专家强调:“FF现在说的量产就是改造那个曾经的废旧轮胎工厂(汉福德工厂),定的量产预期也不高,预期年产量也只有一万台左右。要知道量产5000台和量产几十万台的设备成本投入是天差地别的。后期的走量车型的大规模量产才是真正的考验,直到现在国内造车新势力三强蔚来、理想、小鹏的年产量也只有数万台。马斯克也曾因为model 3的量产被折腾得死去活来。” 目前FF91已经开启前期预定,国内用户只需要缴纳5万元的定金(可退)就能锁定一个名额。考虑到2017年1月FF91原型车在当年CES亮相之后,其官方就开启了预售,当时其官方还对外表示36小时内预定用户超过6万。当然,我们不知道这6万人次的数字背后有多大水分,而且四年前真正缴纳定金的用户现在还有几个人在等待FF91。 03 未来的故事该怎么讲 一台售价超百万元人民币的FF91,显然不足以支撑起FF的故事,关于未来它同样需要拿出自己的规划。那就是FF81、FF71以及最后一公里的无人配送车。 根据FF官方的规划,未来的面向更大众化市场的FF81以及FF71将不会采用自产的方式,而是会采取成本更低的代工方式进行。此前FF与国内的富士康、吉利、珠海国资委等都一定接触,(最新消息显示珠海国资委已经中止入股FF,原计划投资1.75亿美元)各自之间的传闻也同样传的沸沸扬扬,但至少从目前来看FF的代工合作方并没有选择这几位“氛围女友”而是选择了一家韩国的代工企业。 这家代工企业很有可能就是今年2月与FF签署合作备忘录的明信集团,资料显示韩国明信集团成立近40年,具备从核心零部件生产、配套件生产到整车制造生产的能力。根据FF方面表示,未来它们将通过与明信集团的合作获得27万辆的年产能,用于生产后续的FF81、71。 对此,有汽车行业专家对懂懂笔记表示:“虽然此前FF方面所计划FF81的量产上市时间是2023年,但以现阶段FF的资金状态判断,它很难拿出额外的资金来进行FF81的项目。所以,FF81大概率还停留在图纸阶段连油泥模型都没有。” 其认为,现在去谈FF81甚至71未来的量产还为时过早,FF作出这样的表态,更多只是给投资人更多的故事、同时也进一步抬高自己的天花板。 至于和韩国这家企业的合作,有关注出行领域的VC对懂懂笔记表示:“FF现在需要给二级市场的投资人信心,包括组织豪华的高管阵容,拿出未来的产品方案。未来是否会真的与这家代工企业合作这一切还不能确定。” “其实我个人更偏向FF未来会选择与国内的代工企业进行合作,虽然毕福康在上市路演时表示韩国的汽车零部件税率很低,但FF的设定里未来主要的市场是中美。这种外资企业如果想要在国内市场大规模销售的话,在国内进行生产、销售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上海产的model 3就是最好的例子。不然,未来这种预定销量几十万台的走量车型,每一辆都需要缴关税的话,成本显然太高了。”上述投资人士补充道。 结束语 某种意义上来看,完成上市获得资金,甚至是首日股价一度大涨,对贾跃亭而言只是把他和FF从生死线上往回拉了一点点,FF91甚至FF81的量产和销售都是其在未来更大的挑战。 特斯拉历史上无数次接近破产、蔚来股价曾一度跌到1美元以下,幸运的是马斯克和李斌都从悬崖下爬了上来。我们能不能看到贾跃亭兑现他“下周回国”的诺言,还得看FF未来几年后能否实现“年产销量双双达到几十万辆”的水平。到了那时候,再说“下周回国”吧!
电动车量产承诺难兑现 贾跃亭只是“暂时安全”
在经历了多年的动荡和创始人破产风波后,法拉第未来(FF)周四通过SPAC在纳斯达克上市获得了新生。近期大量电动车企业以这种方式上市,引发了美国监管机构的关注,包括Nikola、Canoo和Lordstown Motors等在内的公司都已经被监管机构审查。 由于初创电动车企往往热衷于夸大其词,特斯拉的创始人可能为行业开了先例,导致很多新兴电动车厂商把承诺说得过满,而交付却又总是滞后。 尽管FF的CEO毕福康急于将公司“翻篇”,但FF早已深深打下创始人贾跃亭的烙印。毕福康也承认,FF上市最重要的任务是转变公众和投资人对公司的看法。 目前FF还欠供应商高达1.5亿美元的债务。供应商将持有合并后公司的股份,但FF拒绝透露供应商持股的百分比以及将消除多少债务。 按照FF的计划,该公司将在未来一年开始销售FF91电动车,FF91最早在四年前问世,但最终沦为炒作的牺牲品,在烧光20亿美元后,这款被贾跃亭成为“全新物种”的高端电动车至今尚未量产。 这并不是FF一家公司的问题。造车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需要大量资金。美国近期诞生了一批电动汽车初创公司,这些企业大多寻求SPAC方式上市,但是至今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实现交付。 自去年6月以来,Nikola股价已经下跌了47%,Canoo和Lordstown今年的跌幅最大,分别下跌28%和45%。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已经对这些公司发起询问,几家公司都罢免了董事长和创始人,并警告投资人警惕公司可能出现的破产情况。 FF上市首日的破发也印证了投资者对电动汽车的失望。尽管如此,一大批私人控股的电动车企业仍在前赴后继——特斯拉的竞争对手们不断涌现,包括Lucid以及亚马逊投资的电动车企业Rivian都计划于近期通过SPAC合并上市,而两家企业也都推迟了首辆汽车的生产和交付。 与特斯拉相似,这些新兴电动车厂商都希望以首辆高端车型作为“光环产品”,建立其在豪车市场的地位。比如FF即将推出的首款车型FF91的售价就高达20万美元,在此后5年内,公司将逐步退出价格更低廉的车型FF81和FF71,售价分别为7万美元和4.5万美元。 Lucid也采取了此类产品策略,Lucid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交付其首款电动车,价值高达16.9万美元。Lucid明年计划产量为2万辆电动车,而FF明年计划生产2400辆汽车;到2025年,Lucid计划生产13.5万辆汽车,而FF计划生产近30万辆汽车。 这意味着,尽管FF高管称公司发生了变化并获得了新的资金支持,从而得以“暂时安全”,但时隔四年,市场环境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FF要取得成功仍然存在重大障碍,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了,它驶入了一个更加拥挤和艰难的赛道。 当然这或许也意味着机会。正如毕福康所言,政府对于电动车的支持力度空前,这使得行业参与者面临“更好的时机”,而且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FF似乎也并不喜欢把自己与其他SPAC上市的电动汽车公司等同。“SPAC基本上是一种进入市场的工具。”毕福康表示。当然,时间会证明谁能真正活下来以及初创公司如何解决产能问题。
小米整车研发落地上海徐汇!年薪百万 全领域撒网
这样的招聘,阔绰得不像小米。 但这确实就是小米曝光的最新人才招聘需求。 造车相关,整车方向,百万年薪……岗位多需求大,利好传统车厂供应链人才。 米粉朋友们,如果你是整车设计制造相关的人才,现在有机会和雷总交个朋友了。 只是——base在上海——而不是之前传闻的武汉。 小米都招怎样的整车人才? 小米官网招聘页面,新岗位已经全部上新,而且全都“加急”。 招聘的岗位囊括整车设计研发的方方面面,相比于此前的自动驾驶,此次招聘则更偏向汽车里的“车辆工程”。 大到汽车底盘、整车架构,小到空调、内饰,一应俱全。 而在一些猎头渠道,更是明码标价,或许可参考一二。 基本30k-60k区间,14薪。 薪资不低,基本上和新势力造车的平均水准持平。 但别忘了,这里面可能还没有算上期权。 更加深入来看,小米这次的整车人才招聘,以模块负责人、专家、资深工程师为主,还有两点很醒目: 1、年限要求基本5年起步。(5年以上主流OEM工作经历,主导/参与2个以上完整的项目开发。) 2、办公地点都在上海徐汇区。 这也差不多等于官宣—— 小米整车研发设计,落户上海。 更具体讲:徐汇区。 上海徐汇区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这些和汽车供应链相关的公司: 比如上海先进半导体,中荷合资的上海飞利浦半导体公司,也是国内最早从事汽车电子芯片、IGBT芯片制造的公司。 Tire1麦格纳的座椅研发中心、法雷奥的可视系统雨刮亚洲研发中心、延锋伟世通的车饰……都聚集在这里。 另外全球知名的Tire 1,博世、麦格纳、采埃孚、安波福、博尔德……也差不多都在这片周边。 值得注意的是,两家雷军顺为资本投资的公司,纵目科技、新案科技也都在这里。 所以小米整车研发落户上海徐汇,自然是能跟产业链供应商近一些。 小米造手机,一定程度上是供应链整合的成功。 现在造车,为啥不延续胜利经验? 小米造车进展:全栈、全速撒网? 除了在官网放出招聘信息,小米也同时加紧在各大招聘网站的岗位投放。 仅在猎聘app,与小米造车相关的岗位可以刷好几屏,回馈时间大多都显示的24小时以内。 全栈布局,多渠道投放,小米这次下了大决心。 上一轮招聘,主要是自动驾驶,而此次开始,智能座舱也开始发力。 另外,电动车三电系统相关的岗位,也都缺。 一句话:全栈、全域,全岗位招聘。 而且小米现在的招聘,确实下了血本。 据36Kr报道,小米一度急聘自动驾驶规控负责人,薪酬总包最高能给到2000万人民币。 而硅谷自动驾驶圈,也有百万美元年薪——特别优秀甚至无上限的承诺。 智能车参考听闻,一位前特斯拉AutoPilot大将,进入小米视野。 此外百度Apollo、华为、自动驾驶独角兽,以及新造车公司的人才,也都差不多有收到小米猎头的信息。 跟雷军再造一个传奇,Are you OK? 为了提升人才吸引力,小米还在股权激励方面做足功夫。 36Kr报道,小米造车公司的员工期权,将会采取双轨制。一方面有独立期权,上市就能兑现。另一方面如果以后没有如期上市,员工可以按照约定的业绩里程碑,将手中的汽车期权兑换成同等价值的小米限制性股票。 这跟最初谷歌无人车出发时,有点像。 智能车参考则获悉,关键岗位的人才,雷军都亲自把关,毕竟事关最后一次重大创业,他深知首战即决战,另外这也是他一如既往的劳模本色。 除此之外,雷军还马不停蹄交流学习。 宣布造车之后,长城、上汽、长安、东风、博世等行业玩家纷纷留下了他的足迹。 那时候还有玩笑说,当初雷总就是这么考察魅族的。 不过,也有猜测,小米这是在选代工合作方,以及整车落地的城市。 毕竟汽车产业是工业领域的大户,一旦落地,带来的人才、经济效益,也会巨大无比。 所以从小米官宣造车那天开始,连连错失新造车玩家的湖北武汉,就马不停蹄前往北京了。 希望能够让娘家人雷军,把小米造车放在武汉、放在湖北。 湖北/武汉要错失小米造车了吗? 今年3月最后一天,小米造车的第二天,湖北和武汉也都被点燃了。 当时热心市民纷纷跑到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希望武汉拿下小米造车项目,甚至还出现了各个区域的“争夺战”。 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给出积极回应,正在加强与小米沟通,争取让项目落户光谷。 为什么这么重视? 因为造车带动的是整个产业,是大规模就业,是规模GDP。 无论武汉还是湖北,其实在汽车产业里有积淀。 比如东风汽车集团,就在湖北,旗下还拥有东风雪铁龙、标志、本田这些知名品牌。 但在新造车浪潮中,湖北和武汉没有吃到最大红利。 造车新势力三强,都不约而同地把研发和生产分开进行。蔚来以上海和合肥为主,小鹏是广州郑州,理想则是北京和常州。 新新造车势力中,上海也成为了热门地。 华为HiCar的研发设计在上海、百度集度也落地上海、理想新建的研发中心也在上海…… 上海在这一波新造车中,吃到最大红利,成为了人才高地。 唯一已经在湖北落地工厂的是造车势力是威马。 威马在湖北黄石的工厂,总投资达到了202亿元。后来同样出身荆楚的何小鹏,也宣布会在湖北落地一个工厂。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在小米造车这件事上,湖北或武汉还有机会。 小米有更强的号召力和吸引力,它可能比威马和小鹏需要更多更大的工厂。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