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分类:
加载中...
头条分类:
加载中...
去“独家”后,音乐平台怎样发展?(网上中国)
用户正在用手机听音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终于可以‘一站式’听歌了吗?”“版权争夺战要结束了?”近日,腾讯音乐、网易云音乐先后开启去“独家”行动,引发网友热议。业内专家指出,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的结束,对平台、用户和行业都具有利好作用。长远来看,网络音乐平台去“独家”是第一步,还须回归服务初心,关切用户体验,积极参与良性市场竞争。 “独家”不再是卖点 “版权保护是好事,但听歌这件本该令人放松的事,越搞越复杂了!”北京白领梁小旭向记者叹息。为了支持自己喜欢的几位歌手,他曾经下载了3个音乐APP(应用程序)来回切换。 在多个音乐平台之间跳来跳去,为一些独家曲目单独付费,在特定平台购买偶像的数字专辑……许多音乐“发烧友”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对此,青年剧作家、导演向凯对本报记者分析,独家音乐版权带来高溢价版权费和高运营成本,最终都由消费者买单。让用户在平台进行“绑定式消费”,是极不公平的。 7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对腾讯音乐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责令其30日内解除独家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的版权费用支付方式等。8月31日,腾讯发布《关于放弃音乐版权独家授权权利的声明》,表示已最大限度寻求与相关上游版权方尽快解除独家协议。 网易云音乐也有新动作。不少网友发现,该平台此前独家专辑歌曲标有的“独家”标志已被去除。网易云音乐还对外表示,正加紧与众多唱片公司洽谈非独家版权合作事宜,以尽快上线此前被下架的腾讯音乐独家歌曲。 两大音乐平台巨头的举动表明,“独家”将不会再作为平台的“卖点”。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指出,对音乐产业来说,独家版权曾经是“独门利器”,整个音乐产业参与方几乎都通过这种方式,将一部分消费者牢牢锁定在自家平台之上,从而获得最大市场利益。当音乐版权不再具有“唯一性”“独家性”,音乐平台运营版权的传统模式将被改变,原先维系及拓展用户的相关手段也将失效。 推动行业良性发展 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近日表示:“我们愿以最大诚意,也有足够资金和各个唱片公司开展广泛的授权合作,共同建设中国音乐市场。”他呼吁唱片公司以开放公平、共同创造行业健康发展的理念开放授权。 独家音乐版权曾是各大平台运营的核心资产和关键性资源。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在音乐平台巨头抢夺独家音乐版权、抢占市场份额、瓜分行业流量的同时,多个中小音乐平台相继退出历史舞台,音乐网站数量也大幅减少。 业内人士指出,一方面,平台在占有独家版权的同时,也会失去创新动力,更不会关心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独家权利被过度利用,可能造成相关企业任意调价等不当经营行为。对行业发展来说,这绝非长久之计。 “独家音乐版权时代的结束,对行业、平台、用户都具有积极作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智库秘书长周凯认为,更多在线音乐平台参与市场竞争,摒弃了过去独家版权的“护城河”,能促进相关企业的发展;版权方向多家销售,价格会趋向合理;用户可以从更多平台听到好听的歌曲。 今年6月,中央网信办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一些音乐平台也行动起来,推出取消排行榜、停止诱导粉丝消费、对数字专辑购买数量进行限制等措施。 专家指出,过去的独家版权尤其流量歌手的独家版权与所谓“粉丝经济”紧密相连。明星效应快速帮助平台带来新用户,进而推动“流量变现”。从近期“饭圈治理”的大环境来看,破除独家版权更具深远意义,这要求音乐平台回归理性,那种利用“粉丝经济”赚快钱的手段,可运作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 提升用户体验是关键 “何时能在一个APP上实现‘听歌自由’?”对音乐版权去“独家”的实际成效,舆论充满期待。 江瀚指出,独家版权完全解除后,对版权公平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版权价格也有望逐步回归,但具体执行情况和进度仍需要继续观察。“从全行业视角来看,当前线上音乐市场存在的问题是几家头部音乐平台几乎没有竞争者,这对一个健康的市场来说并非好事。” 业内分析认为,目前虽然腾讯声明放弃了独家版权,但如果上游版权方仍不将这些作品在其他平台上线,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垄断的破除。 在向凯看来,建立公共版权、推动音乐版权共享,是去“独家”之后的应有之义。“后版权时代,线上音乐平台的竞争将逐渐转变为产品、服务、内容等多个维度的竞争。平台应主动提高创新服务水平,提升用户体验,为更多音乐人提供展示才华的空间,推动音乐行业包容性发展。” 目前,以抖音音乐、快手音乐为代表的新兴音乐平台崭露头角,一些传统二线音乐平台也在努力摸索生存之道。培养独立音乐人、Live演唱会、数字周边等新内容、新玩法不断被推向市场。专家指出,伴随着音乐版权的放开,一场行业“洗牌”终会到来。能否抓住机遇,在商业模式、服务模式、产品开发等各方面集中发力,最终还是要看各平台自身的努力。下一步,线上音乐行业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合理的运营模式,让网络音乐生产、传播、消费链条上的参与者都能享受到版权市场创新发展的红利。(记者 李嘉宝)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9月29日   第 08 版) 责编:安再尔江•艾合买提
阿里性侵案两位男方妻子共称:已控告女员工周某!
9月6日,阿里女员工被性侵案在两则官方通报下告一段落。涉事领导王某文不构成犯罪,治安拘留十五日,涉事客户张某涉嫌强制猥亵犯罪,被依法批准逮捕。 但是,事情并未结束。两位男方的妻子此后不断发声控诉。 9月27日晚间,张某妻子发文称,已正式向公安机关控告说瞎话、诬告陷害其老公的阿里员工周某,公安机关也已正式受案 张某妻子指出,周某大闹阿里制造假新闻,现在带薪休假、玩得开心,却让另两个男人都被冤枉、丢掉了工作。自己现在家庭状况惨不忍睹,一群老弱病残,张某的老父亲严重抑郁症、老母亲重度风湿加上红斑狼疮,自己的父亲癌症晚期靠化疗维持,还有两个嗷嗷待哺的孩子,自己又刚做完手术。 她表示,7月27日是阿里宴请的酒局,没有人劝周某喝酒,没有人强制猥亵周某,是周某主动敬酒,喝酒时就对其老公主动暧昧,勾引别人不成,又去勾引我其公去她房间,7月28日早晨继续打电话勾引其老公去她房间。 张某妻子同时发布了周某的“十大诬陷”,并称,周某捏造大量事实,隐瞒自己勾引其老公的事实,谎报避孕套等的事实,先是意图使王被刑事立案,结果证实王是被诬陷的,再是意图让张某被定罪判刑,事实是张某更冤! 她还列举了网上看到的“女子偷情被发现后报强奸反被判刑”的案子,并强调:法律保护弱者,但法律不要鼓励已婚妇女去勾引别的男人,不要鼓励说瞎话诬告陷害。 随后,王某文妻子转发了张某妻子的发文,并留言:“关于控告周某的文件我已上交给相关部门, 即将启动正式控告! 不希望社会上再有如此低成本构陷他人的事情再次发生!” 附张某妻子控诉周某的十大诬陷: 诬陷一:明明饭桌上没有说过周某长得怎么样,周某却诬称“给你们‘送’了一个美女来”。 诬陷二:明明是周某等阿里员工请济南华联喝酒,是周某本人亲自定的饭店,周某还主动喝酒、主动敬张酒,说自己酒量挺好,却诬称“吃饭期间,却仍打着各种冠冕堂皇的工作的名义来劝酒”。 诬陷三:喝酒期间就主动暧昧,却诬称“我醉酒无意识之后,有个商家的男的张是在饭桌上开始亲我、摸我”。 诬陷四:明明是周某主动拉张去吐酒,却诬称“又借口我酒后吐了,弄脏了衣服要带我去卫生间帮我清理”。 诬陷五:明明是周某主动躺在张怀里,吐酒时可能还亲了张,渔家灯火酒店去吐酒的路上也没有一个无人的包间,却诬称“带到了另一个无人的包间,开始对我进行猥亵”。 诬陷六:明明没有带到无人包间,且出去吐酒到回到房间坐下拍照全程才十五分钟,却诬称“带到另一个无人的包间,整整二十多分钟,二十多分钟呀”。 诬陷七:明明酒局晚周某就电话叫张去她酒店房间、而张没去,第二天早上又主动多次打电话让张去她酒店房间,却对主动勾引电话闭口不提。 诬陷八:明明是周某主动告诉张酒店房间号、穿着“真空”睡衣把张请进酒店房间,自始至终没有表示过拒绝别人进房间、没表示过自己被强迫,甚至很享受早饭,张现在却被诬陷“对周某实施了强制猥亵行为”。 诬陷九:明明周某打电话说“你过来陪陪我”,知道避孕套是打电话后张带酒店去的,却诬称“却在床头柜上看到一个塑料膜拆封过的避孕套,我白天办入住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这盒避孕套这盒避孕套从哪里来的”。 诬陷十:明明知道自己勾引张心里有鬼,7月27日报警也没敢把自己勾引张的事情说出去,在警察调查后,为了圆谎,8月4日却再次报警诬称“因醉酒被人猥亵”,但还是闭口不敢提第二天早上主动打电话勾引张去酒店房间的事。 以上是周某诬陷我老公的鬼话、谎话,周某还有诬陷别人“偷偷办醉酒女同事的房卡”(明明是周某自己同意办房卡)、诬陷别人“想到那些模糊的被他(曲一)强吻抱摸的画面”(明明是酒局结束周某回去酒店路上、车里,周某就对别的男人主动又亲又摸)。
鸡蛋、鸭蛋、鹌鹑蛋,哪种更有营养?怎么选?还不知道的亏大了
本文专家:王思露,国家高级食品检验师,中华人民共和国HACCP食品体系内部审核员 本文审稿: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大家都知道蛋类食品,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式多样化。 生活中也经常会碰到卖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鸽子蛋的。 炒鸡蛋,腌咸鸭蛋、盐焗鹌鹑蛋……都是餐桌上的几大美味。 那鸡蛋、鸭蛋、鹅蛋、鹌鹑蛋究竟有什么区别呢?一篇文章全说清了…… 鸡蛋、鸭蛋、鹌鹑蛋有啥区别? 营养方面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其实蛋品之间营养相差并不大,所含蛋白质的量几乎均约为13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鸡蛋,数值为12克/100克;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鸽子蛋,其含量也就仅仅在14克/100克左右。 所以,各种蛋品之间营养相差甚微,不用过度追求某一种。 脂肪(量)方面 不同蛋品中所含的脂肪(量)还有些差距,同等质量下对比,鸭蛋中所含的脂肪物质最多(14克/100克),鸡蛋中所含脂肪最少(8.8克/100克)。 维生素方面 通过对几种蛋品进行对比,发现在某种维生素的含量上可能会出现较大的差别。 就维生素D而言,鸡蛋中所含的维生素D可达到80个国际单位,此含量比其他蛋品几乎高出30%左右。 再来对比维生素B12,鸭蛋和鹅蛋中所含的维生素B12(量)略高一筹。 除此之外,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K在各种蛋品中的差别不大,不必纠结。 换而言之,生活中单日(次)食用鸡蛋等蛋品的量很有限,它们本身也不是我们推荐食用的维生素良好的食物来源。 矿物质方面 不少人在乎鸡蛋当中的铁元素,但鸡蛋中所含的铁量其实很少(1.8毫克/100克),且其他蛋品中所含的铁也几乎都是这个水平。 至于钙质,几种蛋品的含钙量都在60毫克/100克左右,补充效果还算不错。 再来说锌,除了火鸡蛋中含量较高,其他的蛋品相差无几(1.3—1.6%左右)。 综上所述,不同蛋品中所含的各类营养物质的剂量相差很小。 无论是鸡蛋、鸭蛋、鹅蛋,还是鹌鹑蛋、鸽子蛋、鸵鸟蛋,营养素种类无本质区别,营养素的含有量上同样相差无几。 鸽子蛋 特别提醒一下: 网络上传言的“吃鸡蛋治高血压”、“吃鹌鹑蛋能防治哮喘”、“鹅蛋能祛斑”等说法,都不靠谱,不可信。 为啥有的蛋品卖那么贵? 根据市场情况来看,鸽子蛋、鸵鸟蛋、甲鱼蛋等蛋品售价的确很高,但昂贵与营养价值无关,只在于这些蛋品的养殖成本过高和产量少。 因此,希望大家理性对待。 不同人群怎么吃蛋类? 普通人吃蛋要适量,特殊人群可以多吃些鸡蛋: 对于健康人群,在保证肉类、奶类等优质蛋白质足量摄入的基础上,建议平均每天吃1个鸡蛋(大约50克),或重量大致相当的其他蛋类。 对于孕期的准妈妈、乳母、正在健身长肌肉的人群、每天运动量很大的人群、以及生长发育的学龄期儿童(青少年),在血脂和血压都不存在问题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增加鸡蛋的摄入量(单日2、3个)。 此外,吃鸡蛋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重视蛋黄,尽量吃完一整个全蛋。 有人担心蛋黄中含有的胆固醇,但并不存在证据证明“多吃胆固醇会危害身体”,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也已经取消了每日饮食中胆固醇的限量。 蛋黄比蛋清更加优秀,在卵磷脂、维生素、以及矿物质钙铁锌等营养素上更胜一筹,这其中包括含量和吸收率。 吃蛋类,科学看待,蛋与蛋之间虽然品种不同,但营养差别并不大。
癌症、糖尿病、高血压、脂肪肝最偏爱哪些人?建议每个人都看看
为什么有些人特别爱生病? 生活方式是很关键的一个原因!坏的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就把一些人培养成了“疾病候选人”! 一、癌症候选人 1、总吃剩饭菜 除了营养素流失之外,剩饭菜最让人担心的是亚硝酸盐过量的问题。亚硝酸盐,在胃里与蛋白质反应,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 放的时间越久,剩饭菜中细菌繁殖越多,亚硝酸盐也容易越多。 所以,尽量不吃剩饭菜,尤其是素菜、绿叶菜。 2、果蔬吃得少 蔬菜水果含有膳食纤维,它们能促进肠道蠕动,促进新陈代谢,带走身体里的有害物质。老不吃蔬菜水果,会增加患结肠癌的风险。 要保证身体需要,每天应吃400克以上的蔬菜。 3、一坐一整天 上班一坐就一天,回家陷在沙发里不想动……千万别以为久坐的危害只是伤颈椎、脊椎。 有研究指出,人体免疫细胞的数量随活动量的增加而增加,久坐的人体内免疫细胞减少,大大增加患癌几率;一项研究表明,久坐的人比常运动的人患结肠癌的可能性高40%~50%,男性还易罹患前列腺癌。 工作每2个小时,必须起来活动15分钟以上。 4、爱吃烫食 “趁热喝”、“趁热吃”可能为食道癌埋下隐患。原因就在于,滚烫的水会烫伤食道黏膜,引发口腔黏膜炎、食管炎等,时间久了,可能发生癌变。 调查表明,有些地方常喝滚烫的奶茶、功夫茶,这些地区成为食管癌的高发区。 食物或饮料如果觉得烫,千万别性急往下咽。 二、糖尿病候选人 1、不爱吃早饭 研究人员发现:不吃早餐的孩子患上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与每天都食用早餐的孩子相比,那些经常不吃早餐的孩子在禁食一段时间后血液中的胰岛素水平会高出26%,他们胰岛素的抵抗性也会高出26%。 2、三餐不规律 一日三餐如果不规律,血糖一直在波动,容易出现糖代谢紊乱,久而久之,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也就随之而来了。有一项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餐少于2次的人,比每天都吃早餐的人,胰岛素抵抗发生率增高50%。 3、抽烟 一项花了9年对500万人的前瞻性研究显示,长期吸烟者的糖尿病发病风险比不吸烟者高15%~30%。 戒烟不仅可预防癌症、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而且可以有效减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4、吃精米白面多,运动少 拿“吃糠咽菜的基因”来吃大鱼大肉。这种吃法让人没吃几天饱饭就变胖,就得糖尿病。我们常吃的精米白面,多为高碳水化合物。吃进体内,很快被消化分解代谢,会让血糖急速升高。再加上运动变少,吸收的葡萄糖不能被马上消耗掉,胰岛素只能把多余的葡萄糖储存起来。长期如此,就造成了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血糖值就越来越高了。身体若是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便会得糖尿病。 不妨多吃些全谷物食物、粗粮杂粮,少吃些精细加工的食物。 三、高血压候选人 1、吃得咸 “口味重”是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之一。高血压和饮食有直接关系,吃盐过多,盐中的钠离子会导致血管中的血量增多,进而增加对血管壁的压力,起起血压升高。 有研究发现,24小时钠摄入量每增加100mmol,冠心病死亡、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的风险分别上升56%、36%及22%。 2、长得胖 肥胖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研究发现超过正常体重25公斤的肥胖者,其收缩压可高于正常人1.33千帕(10毫米汞柱),舒张压高0.93千帕(7毫米汞柱)。 男性腰围≥85cm、女性≥80cm的人,高血压的危险是腰围低于这个标准人的3.5倍。 3、爱发脾气 情绪波动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很多人吵架时血压都是超标。所以说有些高血压是“气”出来的,是有科学道理的。 生气、紧张、恐惧时会心动过速,呼吸急促,甚至全身发抖,血压升高等,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对躯体的损害,引起心脏、血管、等脏器的病变。 如果患有高血压,不会平复自己情绪,遇到问题就发怒、大吵大闹,血压也会一直居高不下。 4、爱喝酒 研究表明,饮酒在一般情况下会让血压升高4到8毫米汞柱。饮酒可使心率增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还可促使钙盐、胆固醇等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 大量、长期饮酒,更易诱发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四、脂肪肝候选人 1、过量吃水果 不少人减肥时候,什么饭都不吃,只吃水果。一般我们都认为吃水果健康,但其实也要说多少,每天半斤水果就够了。 水果中含有葡萄糖、果糖,99%的果糖可以在肝脏内直接转化成甘油三酯,吃的过量,葡萄糖和果糖的过量摄入对脂肪肝的形成也是一个较大的危险因素。 2、只吃素,一点肉都不吃 有研究发现,适当摄入优质蛋白,反而更有利于脂肪肝的恢复。因为这些蛋白质可以增加载脂蛋白,帮助肝脏运出脂肪,减轻脂肪肝。蛋白质摄入不足,反而会导致肝脏内部的脂肪的沉滞,加重脂肪肝的病情。 优质蛋白质食物:瘦猪肉、牛肉、鱼肉、蛋白、牛奶等。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每天需要72-90克蛋白质。 3、饿着不吃减肥 有的体型较胖的人查出了脂肪肝,觉得自己应该快点减肥,然后就采取“饥饿疗法”,饿着。虽然体重在短期内迅速下降,但会使脂肪酸大量释放,反而会沉积在肝脏,加重肝脏炎症。 4、不运动 “外国人看起来比较胖,但普遍是肌肉发达,我们看上去并不太胖,但大部分都是脂肪,所以更容易得脂肪肝。”肌肉发达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没有肌肉就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而恰恰脂肪肝炎、糖尿病都是由于胰岛素抵抗而产生。 多运动,多锻炼肌肉,才更不容易得脂肪肝。
中国今年将首射太阳探测卫星 “探日时代”将到来
在第十三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的太阳双超卫星首次亮相。 澎湃新闻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获悉,太阳双超卫星计划在今年发射。作为中国首颗太阳探测卫星,卫星若发射成功,将标志中国正式进入“探日时代”。中国为何要开展空间太阳探测?开展光学波段探测难点在哪? 为何要开展空间太阳探测? 从“夸父追日”到“两小儿辩日”,无论是在神话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从古至今,人类对太阳这个会发光的大球一直充满好奇。 中国科协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澎湃新闻(www.thepaer.cn)介绍说,对太阳进行探测有两大意义:一是作为宇宙中目前唯一可以进行高空间分辨表面观测的恒星,而具有天体物理学上的重要性;二是由于人类依存于太阳,所以需要认识太阳的变化及对人类的影响。 太阳给人类带来光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不便甚至灾难。耀斑是太阳活动中最剧烈的事件,在几分钟内,一个大的耀斑要释放的能量要比最大地震所释放的多百万倍,能量超过几千个核弹同时爆炸的威力。 太阳的变化深刻地影响着地球上生命的生存。强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等太阳活动事件更是时刻影响着地球的空间环境,干扰通信和导航、威胁航天员的健康,甚至毁坏航天器。因此,对太阳活动的观测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更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目前,中国已初步建立了地面太阳监测网,并在太阳光谱、太阳磁场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空间探测仍属空白。开展空间太阳探测将有效服务于我国基础科学研究,带动相关高科技产业链发展,甚至在不远的将来引领国际太阳物理研究发展。 为何要开展光学波段探测,难点在哪? 由于地球大气对紫外和X射线等电磁波是不透明的,因此,历史上的空间太阳观测在资源有限、技术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其观测对象重点是太阳的高层大气(日冕及过渡区),而可见光等波段观测主要基于地面望远镜。但地面上的可见光波段观测会受到阴雨天气影响,无法做到连续观测,而且受到地球大气吸收、扰动等因素的影响,观测分辨率很低。因此,开展光学波段的空间观测是国际太阳物理研究领域必然的发展趋势。 太阳Hα谱线是太阳爆发时响应最强的色球谱线,能够直接反映爆发的源区特征,可以弥补当前空间望远镜在太阳低层大气(光球和色球)观测上的不足。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得到Hα波段附近任意波长点的全日面图像,实现全天候、高时空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太阳观测,可为太阳爆发的研究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而实现高光谱分辨率成像则要求成像过程中探测载荷具有极高的指向精度和稳定度,这对卫星平台的性能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正接受测试的美国“帕克”太阳探测器。 当前全球空间太阳探测现状如何? 人类进入太空时代后,人类探测太阳也从地面扩展到太空。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射多颗行星星际深空探测器,对太阳进行了探测。1960年3月,美国成功发射“先驱者”-5号探测器,该探测器进入了绕太阳运行的的椭圆轨道,测量了太阳风、粒子和行星际磁场,发现地球磁场向着太阳的一面会被太阳风压缩,而另一面则延伸到500万千米的地方。人类对日地行星际空间有了全新的认识。后面,美国还陆续发射了“先驱者”-6号、“先驱者”-9号等探测器,对太阳进行了探测,但这些探测器都不是专用的太阳探测器。 进入20世纪70年代,美欧日等航天国家或组织开始发射专用太阳探测卫星。具有代表性的探测器包括美国在1990年发射的“尤利西斯”探测器,首次实现了太阳极轨探测;1995年,美国和欧空局联合研制的“太阳和日球层天文台” 探测器(SOHO)成功发射,实现首次在日地拉格朗日L1点开展探测;2006年,美国成功发射“日地关系天文台”探测器(STEREO),该探测器采用双探测器绕日方式,首次实现了太阳立体探测。 2018年8月,美国成功发射“帕克”太阳探测器(Parker Solar Probe),这是人类首个将穿越日冕“触摸太阳”的探测器。“帕克”太阳探测器将第一次穿过太阳外层大气层日冕,在距离太阳表面大约9个太阳半径的地方——约600万千米,对太阳进行全方位探测,获取日冕、太阳风等方面的信息,具有重要意义。 2020 年2月,新的探测器——“太阳轨道器”(SO)发射成功。“太阳轨道器”项目由欧空局(ESA)牵头,美国宇航局参与并合作制造。该探测器将近距离观察太阳的一些前所未见的区域,比如太阳的两极计划,并近距离探测太阳风等离子体、高能粒子等。 当前,空间太阳探测正在向多波段、多视角、近距离、高时空分辨率的方向发展,空间太阳探测已成为推动太阳物理学科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国即将发射的太阳双超卫星的主要科学载荷为太阳Hα成像光谱仪,将国际首次实现空间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成像探测。通过对这条谱线的数据分析,可获得太阳爆发时大气温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研究太阳爆发的动力学过程及物理机制,显著提高我国在太阳物理领域的国际影响力。同时,卫星采用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平台 (简称“双超”卫星平台)设计。通过采用平台舱、载荷舱可分离式设计理念,将实现载荷舱的超高精度指向控制,较现有水平提升1-2个数量级。
乔布斯逝世十周年 回顾他带给世界的10款经典产品
再过几天(美国时间10月5日),便是乔布斯逝世十周年的日子。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乔布斯曾经带给世界的10款经典苹果产品。 Apple II Apple II于1977年6月推出,是第一台成功进入大众市场的个人电脑。乔布斯和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设计了Apple II,它改变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第一代Apple II的规格现在可能不值一提,但当时来说相当不错:1-MHz处理器,4KB内存,以及用于程序和数据存储的音频盒式接口。这台机器还有一个外置的5.25英寸软盘驱动器。Apple II及其迭代产品后来为商用和消费类个人电脑铺平了道路。 Lisa 虽然苹果1983年推出的Lisa电脑因其1万美元的价格而在某种程度上失败了,但它确实引入了许多计算功能,继续推动着计算创新。Lisa是首批提供多任务处理、基于文档的图形用户界面、可选硬盘和捆绑办公软件的计算机之一。 Macintosh 最早的Macintosh电脑曾在1984年的超级碗(Super Bowl)期间做过广告,Macintosh重新定义了个人电脑,是第一台商业上成功的个人电脑,配备了图形用户界面和鼠标。Macintosh系列在90年代初步履蹒跚,但随着iMac的推出又开始恢复良好的势头。 iMac 1997年乔布斯重新掌舵苹果一年后,该公司推出了与众不同的第一代iMac。这一设计从根本上背离了旧的Mac电脑,并帮助苹果重新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设计师乔纳森·伊夫(Jonathan Ive)在乔布斯的监督下,领导设计团队创造了iMac,他后来帮助设计了下面看到的大部分产品。 iPod iPod MP3播放器在2001年首次面世时看起来有点古怪。除了随身听,真的没有一台便携式音乐设备能如此彻底地改变音乐。第一代iPod的零售价为400美元,存储容量为5 GB,后来出现了一系列iPod设备,从微型的iPod Shuffle到功能丰富的iPod touch,每种设备都有自己的用途。 iTunes 乔布斯给MP3播放器带来革命性的改变是不够的,他还需要给人们提供管理内容的软件。iTunes最初是一个播放音乐文件的界面,后来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音乐商店之一。苹果之后还推出了iCloud,它与iTunes和苹果产品互动,这样用户就可以将音乐存储在云端,而不仅仅是存储在他们的设备上。 MacBook Pro 2006年1月MacBook Pro的发布表明,苹果再次认真对待笔记本电脑领域。Pro的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PowerBook G4的启发,但采用了英特尔酷睿双核处理器,而不是PowerPC芯片,此举为苹果机器打开了更大的潜力,MacBook Pro为几年后的MacBook Air铺平了道路,而Pro至今仍是零售业中最高端的笔记本电脑之一。 iPhone 毫无疑问,第一代iPhone在2007年6月的上市改变了我们所知的智能手机版图。史蒂夫·乔布斯致力于强大的用户界面,专注于一款简单的移动操作系统,配上3.5英寸的触摸屏。iPhone包含强大的生态,这款手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智能手机。 MacBook Air 第一代MacBook Air看起来并不像现在这样重要,但这正好说明了乔布斯是如何再次超前思考的。当苹果在2008年1月推出MacBook Air时,它看起来就像是一台简约的笔记本电脑,过早地抛弃了CD-ROM。现在我们处于云计算和流媒体时代,对物理媒体的需求基本上消失了。 iPad 2010年1月发布的iPad平板电脑表明,乔布斯又一次走在了前列。平板电脑在2001年由微软带来首次亮相,但直到乔布斯将平板电脑与简单的iOS移动操作系统和各种引人注目的应用配对后,平板电脑才在消费者中流行起来。到目前为止,iPad是世界上最畅销的平板电脑。在许多人看来,在平板领域中,只有iPad和其它。
科学家造出世界上最小的飞行器,比一粒沙子还小
散播种子是树木维持生存的方式,常常由鸟类和风力辅助。鸟类吃掉种子并运输和排泄它们,新的树木在随机的落脚处生长起来;风力则使种子们齐齐掉落,它们最终在彼此的附近继续生命历程。 而枫树种子与众不同。它们像螺旋桨一样旋转,比不旋转的种子产生更多的升力,从而减缓下降速度、延长飞行时间,能在更广阔的土地和更远的距离繁殖物种。 枫树种子. 图片来自:ask nature 还有许多植物种子拥有这样的空气动力学。 受此启发,美国西北大学的一个工程师团队制造出了带有三个翅膀的微型飞行器,它由两部分组成——电子功能部件及其机翼,没有马达或引擎,只能顺风飞行。 当微型飞行器在空中落下时,它的机翼与空气相互作用,产生缓慢且稳定的旋转运动。微型飞行器整体只有一粒沙子那么大,所以被称为「有史以来最小的人造飞行结构」。 微型飞行器在普通蚂蚁旁. 图片来自:Northwestern University 这些微小飞行器的出现,意味着小型电子系统实现了有翼飞行。飞行器将从飞机或高层建筑被弹出,从而进行污染监测、人口监测或疾病跟踪。它们在尽可能长的时间内与风相互作用,在下降过程中收集到更多环境数据。 而对于弹射过程,西北大学团队受到了立体书的启发。立体书被称为 Pop-Up Book,pop-up 是弹出式的意思,它跳出了平面书的限制范围,创造了三维立体的空间。 《爱丽丝梦游仙境》立体书. 图片来自:有调 现有的半导体器件都是在平面布局中构建的,所以西北大学团队制作类似芯片的设计,然后按照立体书的原理,在飞行器弹出时将它们转换为 3D 飞行形状。 当飞行器们在空气中散落成群,就可以形成一个庞大的无线网络,而不像笨重的监测设备只能「偏居一隅」。西北大学团队设想,它们可以跟踪不同高度的空气污染水平。 配备天线和传感器的微型飞行器(特写). 图片来自:Northwestern University 尽管飞行器的尺寸很小,工程师们设法将传感器、电源、天线以及数据存储器都嵌入其中,数据可以无线传输到智能手机和计算机。在一次测试中,西北大学团队还使用了监测水质的 pH 传感器和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电探测器。 但回收大量微型飞行器是很困难的。为避免这个问题,西北大学团队正在研究「生物可吸收」(bioresorbable)的飞行器,使其可以自然无害地溶于水中。 该研究发表在 9 月 23 日的 Nature 杂志封面上,西北大学团队负责人在官方声明中说道: 在数十亿年的过程中,大自然设计了具有复杂空气动力学特性的种子,我们借用了这些设计理念,对其进行了改编。但我们所建造的结构,有比植物种子更稳定的轨迹和更慢的终端速度,尺寸也比自然界小得多。这很重要,因为设备小型化代表了电子行业的主要发展轨迹。
手游玩家的最终幻想?腾讯ROG游戏手机5s小体验
诺基亚 N-Gage 的失败让当时的人一度认为手机和游戏机结合的时代永远不会到来,从那时候起游戏手机仿佛成了伪命题,直到 iPhone 和 iTouch 的问世,人们才重新思考手机和游戏机的关系,现在的游戏手机正是这一思考的产物,相比手机,它绝非全新全异的设计,但它又是有史以来改动最大的智能手机变种,作为这一品类代表品牌,ROG 全新推出的 5s 能带给我们手游体验上的进化吗? 开箱:藏在包装里的游戏文化 盒子一股暗黑系的既视感,ROG 的 Logo 也用了彩色反光涂层,难道暗示这款 Logo 有灯? 用手机扫描包装内面的漫画,还会有惊喜哦!这里我就不多剧透了,大家可以亲自试试。 包装清单: 手机主机 x1 Aero 保护壳 x1 USB Type-C to C 数据线 x1 取卡针 x1 65W 充电器 x1 文件 (说明书 , 保修卡)x1 ROG Gaming 贴纸 x1 双边防尘塞 x1 单边防尘塞 x2 最后还包括一个酷冷风扇(非附赠,需额外购买) 外观:至黑之夜的一道神光 腾讯 ROG 游戏手机 5s(以下简称为 ROG 5s)的背面第一眼看就能感受到其游戏手机的定位,和 5s Pro 的线条轮廓相似,但是质感上不同于它的机械结构和背后的炫彩小屏,5s 更加简洁,更接近一款平时带出去略显低调的手机。 背面印有一些点阵和斜切线条组成的纹理、有一种矩阵的视觉联想,此外还排布着有间距节奏的箭头、腾讯游戏的 Logo、数字 5 代表型号,和一行「Republic of Gamers,EST 2006」文字,一切又像是给游戏玩家们画的战妆,以增加用户的成就感和使命感。 ROG 5s 不仅仅是用图案营造这种视觉风格,实际上,等你开机后就会惊喜地发现:原来 ROG 的 Logo 会被点亮,而且,还支持双色渐变,拥有混色、频闪、颜色循环、呼吸灯多种灯效,支持来电、启动游戏、通知、充电等多种场景,官方称之为 AURA 神光灯效。平时用的都是普通手机的我,看到这个觉得很有新鲜感,仿佛机身内在注入了一股能量。 机身三维:173x77x9.9mm,整体重量为 238g,份量不算轻。 ROG 5s 让我想起了「五彩斑斓的黑」。 因为手机背面经过 3D 热弯成型工艺处理,边缘圆润,弧度贴合掌心,长时间握持也不硌手。 正面为一块三星 AMOLED 电竞屏,没有刘海和挖孔。 略宽的上下边框反倒可以减少误触的几率,左右边框倒是很细,大好评!144Hz 高刷新率,原生触控采样率此次也升级成 360Hz,显示效果目测视觉效果良好,绝对是正常发挥。 摄像头模块做成了一个圆角 + 直线的不规则图形,配合含有闪光灯和降噪麦克风的外侧涂装区域,形成了一个有点机械感的设计。 摄像头有三个,具体参数后文会提到。 在上边框内置了 LED 指示灯、光线距离感应器、前置摄像头等部件。 底部上侧居然配备了极其先进——3.5mm 耳机接口,与一个 Type-C 接口。机身顶部除了 5G 天线条没有多余元素。 机身左侧色彩与机身的次主色相同的区域为手机卡槽,非常亮眼,中间则是侧边居中 Type-C 接口,一旁是触点式风扇接口,上面附赠了防尘塞,取下后风扇往上一搭就能使用。 右侧上下两端是对称的则为横握时发挥作用的 AirTrigger 压感超声波肩键、电源键和音量加减键。 ROG 5s 外观满眼的酷炫,在这个系列中有着一以贯之的设计语言,同时也克制地保证了游戏操作的实用性,在美观和实用上做出了一定的平衡。 游戏手机的外观设计,可能是各手机品类中改动最大的,这种设计的新鲜感值得同行们学习,毕竟现在的智能手机市场创新乏力。 硬件:强,反正就是强! ROG 游戏手机 5s 采用的是一款 6.78 英寸 AMOLED 对称式直屏,没有在屏幕上嵌入侵占显示内容的摄像头,而是将其设置于上边框,像素钻石排列,为手游优化。 这块屏幕显示刷新率高达 144Hz,在智控中心中可手动将全局刷新率改为 144Hz,如上图,即便转成 GIF 也可见刷新率差异。另外还支持 1ms 疾速响应时间,原生 360Hz 触控采样率,24ms 全链路触控响应,支持开放高帧率游戏,给优秀玩家正常发挥做好了后勤保障。并且还支持 DC 调光、息屏显示。另外采用康宁大猩猩玻璃屏幕,防刮耐磨,耐蹉耐玩。 另外还支持 111% DCI-P3 色域、800 nits 亮度、HDR10+ 等,还有 Pixelworks i6 独显芯片,支持 SDR 转 HDR。 色彩方面,观感色彩鲜明但饱和度不会过于浓艳,足以满足游戏需求。 同时这款屏幕支持屏下指纹识别。 骁龙 888 Plus 的信息有很多科普文讲到,这里讲一讲与骁龙 888 的区别:两者均采用三星的 5 纳米 LPE 架构,Plus 的 CPU 集群和 888 是一样的,采用 1 个大核 2.84GHz (ARM 最新 Cortex X1 核心)+3 个三个核心组成的集群 2.4GHz (Cortex A78)+4 x 1.8GHz (Cortex A55)。GPU 和 5G 通讯模组沿用了 888 的配置。 但是 888 Plus 的 8 核心中,只有基于 Cortex-X1 运行的 Kryo 680 内核有差异,内核的时钟速度从 2.84GHz 为升级为 2.995GHz,可以看到理论值也没有大的变化,实际体验更是感受不到差异。 人工智能性能倒是有比较大的提升,从 26TOPS 升级为 32TOPS。(这一变化将带来实际体验怎样的提升,恐怕只有大量新机横评才能观察到差异。) X 模式和平衡模式安兔兔跑分: Geekbench 和 3D Mark(未安装酷冷风扇): 此外还有满血版的 LPDDR5 内存以及 UFS3.1 闪存,也就是俗称的铁三角旗舰配置,最高 12GB+256GB 内存组合,顺序写入性能高达 770Mbs/s。 由于中置主板设计,热量扩散更为均匀,同时也避免热点过于集中而烫手,3D 真空腔均热板 + 大型石墨烯,加快了热量的导出效率。 为了巩固,或者应对极端情况,ROG 5s 还可外置酷冷风扇 5,加上中置主板设计,5s 安装上酷冷风扇 5 后,进风和出风口正好处于处理器之上,入风与出风形成一条直线,风流高效汇聚于机身热点正上方,散热效率如虎添翼。 《使命召唤手游》最高画质大约进行了 5 分钟游戏,平均帧率可达到 60,波动来自静态页面,整个过程真的丝般顺滑。 (测试截图) 《和平精英》超高清画质大约进行了 15 分钟游戏,平均帧率可达到 48.9,波动来自静态页面。 拍照:足以应付日常 ROG 5s 采用了目前主流的三摄方案,即后置 6400 万像素(SONY MX686,F1.8 大光圈 I,1.6μ m 大像素)、1300 万像素超广角镜头(实时失真校正)、500 万像素微距摄像头,前置 2400 万像素超清画质摄像头,。 主摄:6400 万像素的 Sony IMX686 传感器,1/1.7 英寸,通过像素四合一技术,单像素尺寸可达 1.6μm;支持全新多帧合成算法。 超广角: 广角(主摄): 2 倍: 开 HDR: 关 HDR: 6400W 模式: 后期样张: 游戏体验:多维度、硬核级 超强硬件配合腾讯 Solar Core3.1 游戏加速引擎 , 控制系统在均衡、合理的温度下, 精准地调度系统资源,通过高帧率、 帧分布、抖动率、卡顿率和平均帧等帧率的「五维模型」对游戏的基本体验进行全面深度优化。保障流畅稳定的游戏体验。 在游戏过程中可以呼出游戏精灵控制台,其中有非常多的自定义选项。 其中比较实用的准星辅助,可对准星的样式自定义,其中包括它的大小、颜色、透明度。弹幕通知,游戏中将通知以弹幕的方式显示,即便点到也不会被选中,完全不会误触。 另外如果游戏没有自带回放功能,又不想长时间录制过多无用游戏素材,那么手动回录就派上了用场。 如果在游戏过程中有做任务刷经验等繁琐重复的操作,可以启用「宏功能」,在游戏精灵中选择「宏」进行录制游戏操作过程,保存后下次遇到相同操作都可以让手机自行帮你完成,如果还想解决一长串操作,甚至还可将宏编成组,游戏精灵的功能不仅有广度,在深度上也有所体现。 另外还可以进入「智控中心」进行更详细的设置。 可以设置快捷键的排列方式,给不同的游戏安排不同的预设。 甚至还可以设置 CPU 和 GPU 的性能,无需 Root 实现更多高权限的性能释放,当然最方便的还是 X 模式。 游戏手机之所以能叫游戏手机,其一大特征就是可以通过按键映射,拓展只用屏幕交互的维度,可以通过实体按键代替屏幕上几乎所有操作,甚至是多级操作。 首先先介绍一下机身的外置按键,超声波肩键支持按压和横滑两种操作方式,除了两个超声波肩键,还支持体感映射。 这还没完,除以上提到的按键,酷冷风扇 5 上还有两个实体按键,这两个按键还支持激活线性马达,操作的维度一下子被打开了。同时风扇背后还有一个折叠支撑脚,可以将酷冷风扇 5 当做手机支架。 不同的按键组合可以实现不同的操作习惯: 左右肩键横滑设置成对应人物前后左右移动: ROG 5s 不仅是操作的广度,还可以设置按键的感知强度,而且是多维度的,比如肩键力度: 屏摄效果: 单侧肩键可分为单侧左右双键,我设置成对应射击和收枪: 可调节的还有肩键触发面积: 屏摄效果: 一侧肩键对应射击、开镜、换弹: 肩键滑动触发所需最小速度也同样可以调节: 屏摄效果: 左右肩键对应开镜和射击,风扇按键对应换弹夹和蹲下: 设置里甚至包括触发所需最短距离、滑动距离转化为游戏里的移动速度: 屏摄效果: 翻动机身对应趴下和起身: 上面的操作还可以在设置中调整前后翻灵敏度: 屏摄效果: 平时玩得最多的还是《和平精英》、《使命召唤》、《狂野飙车 9》,毕竟国内代理的就这几个,当然还想在 ROG 5s 上玩《英雄连》,不过安装比较麻烦以后慢慢体验。 不得不承认在 ROG 5s 这块宽敞的大屏幕上玩比我用过的不少安卓手机都更有沉浸感,加上 144Hz 高刷,对前面提到的这三个射击类和赛车类来说,无论是战场的氛围还是赛道的速度感,体验真的有提升,加装酷冷风扇 5 后,帧数也更加稳定。 手游画质史:从像素颗粒到体积光 手游还需要谈画质?不,它更需要,当下移动设备的硬件性能增速相当之快,不能让这样的提升毫无用武之地,所以手游从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引入画质的概念,那样的思维就好比是当初个人电脑初期,和商用计算机比还需要谈算力?现在应该没有几个人会这么想了吧? 手机作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数码设备,其用户基数巨大,使得与之相关的一切都有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这其中就包括手游,事实也证明,手游已经发展成为独立于电脑、主机和掌机游戏之外,一个庞大的游戏门类。 平板和折叠手机的出现,屏幕尺寸的增大使得手游成为了「摆得上台面」的游戏;外置手柄的接入,2K 乃至 4K 画面的输出,则提供了强有力的体验;而随着玩家数量的激增,从前那个仅靠休闲和创意支撑的游戏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类型玩家群体的要求。 与此同时,用户基数使得手机性能的迭代速度相当之快,目前同属移动端的 iPad 性能甚至超过了 92% 的笔记本电脑,每年不断攀升的性能也释放了手游的画质,让游戏的复杂程度,设计理念不断攀升,可以实现艺术级的表现力。从黑白马赛克到目前还在 ppt 阶段的光线追踪,手游对画质的追求也将与电脑一样并肩而行,永无止境。 下面就简要回顾一下,这些年我玩过的手游与画质的变化。 你会注意到这张图的分辨率如此之低,早期的手机仅仅是一个通讯为主的工具,所以贪吃蛇和推箱子一类马赛克游戏的出现,依然极大的满足了当时普通人的娱乐需求,这应该算是手游的第一次火爆吧,限于当时的硬件水平,这种逻辑简单、形式极简的游戏,形成了一种既简单又耐玩的独特风格,以至于当今的 App Store 里依然能找到不少这样的游戏。 在智能手机诞生前的那些年,手游也一直在探索,随着功能机由黑白变成彩屏,还出现了 3D 游戏,甚至在这个阶段就已经出现了游戏手机的概念,譬如诺基亚 N-Gage,当年的我肯定买不起这样的设备的,只能蹭蹭大人们的手机玩玩,有一次碰巧遇到这款手机,一下子被方向键吸引,那应该是我第一次在移动端体验到 3D 游戏,印象很深的是,游戏画面已经呈现粗糙的光影效果。而当时的各类 Java 游戏和模拟器已经彻底将 GBA 级别的游戏普及到每一个普通人的生活中,但与此同时,那时的掌机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加之手机创新不足、运营失利,手游因此被压制没有获得长足的发展。 其实相较于手指操控的模式,第一代 iPhone 的出现在手游界并不能算横空出世,手机性能与之前的功能机相比虽有巨大提升,甚至配备了重力感应,但是要知道第一代 iPhone 的 1.0 系统是没有软件商店的,所以想玩其他游戏就必须越狱,而这些第三方自制 app 的水平也层次不齐,所以最早的电容屏智能手机上的 3D 游戏的画质大部分还不如之前的功能机。 作为 iTunes Store 的一部分,App Store 出现后,手游在长期的边缘化之后,才真正意义上获得了解放。封闭系统统一的分成标准,极大激发了开发者的热情。2010 年当年看苹果发布会直播的朋友应该会记得那个演示——Epic Citadel,幽深的古堡,历经沧桑的大地,当时看相当惊艳。而这款软件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游戏,而是为大家展示《无尽之剑》这款游戏发生的地点,并且这个演示是完全免费的,下载软件后,玩家可以四处走动,查看古堡小镇上的每一个细节。所以你根本就不用花钱浪费在一款游戏性不强的游戏上,但是可以充分体验当年 iPhone 4 的性能极限,不过目前这款 app 已经不在 App Store 里了。 Real Racing 2 的推出,让我彻底从 PSV 转投手机平台,上图是我在 iTouch 4 上截的,无论是光效还是分辨率,看看车体表面的反光是多么逼真,当你移动镜头光影在车身表面流动,加上 iPod touch4 的视网膜屏幕,手中那台薄如纸板的设备竟然能呈现一个光影的世界,那种体验相当震撼!即便和当年的 PSV 相比已经不再逊色,特别是当你玩过 PSV 平台粗制滥造的极品飞车 17,除了地图大之外一无是处,从这里开始,就是手游和 PSV 的分水岭,直到很多年以后任天堂才再一次拯救掌机。 就像最初的贪吃蛇一样,13 年的这款叫做 Flappy Bird 的手游可谓是赚足了眼球,以至于后来微信也推出类似思路的游戏,似乎昭示着手游就应该朝着极简、高虐的方向发展,但是历史的车轮还是从这样的观点上碾过,后来几乎再也没有出现类似的「反智」爆款,包括这款游戏作者本人开发的第二款游戏,主流游戏开发还是回归到技术层面,但是「重玩法」倒是保留了下来,被其他开发者吸收学习。 接下来几年的手游画质一发不可收拾,但是像过去手机上《NOVA》,《战火兄弟连》的等单机剧情手游却也几乎销声匿迹。 虽然 Gameloft 被维迪旺收购后一直都以推出氪金游戏为主,但是不得不承认《现代战争:尖峰时刻》的画面当时还是挺让我吃惊的,iPhone 7 作为首发平台,充分利用了 A10 处理器的强劲性能,这些截图的原图拿到电脑显示器上看都不算差。也就是从同时期的一批游戏开始,很多游戏设置里都开始提供画质选项,这标志着手游的画质达到了一定的复杂度。 《Sky Gamblers – Infinite Jets》是一款空战游戏,这画面不言而喻,十年前如果让我想象未来的某一天,手持一台 MP4,上面玩着这样的游戏,我反正是想象不出来! 以下截图为 ROG 5s 上运行效果: 目前手游画质的巅峰应该属于两款赛车游戏,《狂野飙车 9》的体积光照特效更全面,动态效果更优秀,就是贴图略显粗糙;而《Grid》本身是一款移植 PC 的游戏,画质贴图都比较细腻,截图看起来不错,但是动态下的光照效果有些落伍,总体来说,我觉得反倒是原生手游的效果更出色。 《使命召唤》一直是 PC FPS 类型游戏的顶流,而在手机版上的画质已经追平了其在 PC 上的早期作品,甚至一些光影效果已经运用了 PC 上才会采用的技术,这对小小的手机来说压力山大,优秀的画质还要支持流畅的动作,特别是现在《使命召唤》手游版还推出了可以使用各种载具的大地图吃鸡模式,对硬件的要求进一步提升,ROG 5s 可以做到在最高画质和帧率、抗锯齿、体积光都开启的情况下都能完美运行,甚至游刃有余,因为系统提供的性能设定,可以为以后游戏升级所带来的运行压力留下了提升空间。 手机上实际上还有很多画质惊艳的作品,这里无法一一列举,大家有兴趣的可以去多多尝试一下,也许会或多或少改变一点你对手游的认知。游戏手机专为游戏配备的硬件、强大的散热能力带给了我们更加精美、流畅的画质体验,回望过去十年手游画质的进步,看着前文一张一张的截图而来,仿佛有一种逐渐缩短与桌面端游戏差距的感觉,技术的进步,在于创造一个我们理想中的「自由城」,让我们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体验别样的人生。 系统:大玩家,更是生活家 首先说说 ROG UI 5.1 最易用的一点,是可定制的内容特别丰富,无论是 UI 美化,还是系统功能,甚至充电的时间策略都是可以定制的。 手势体感 对于 ROG 5s 外壳上的各种传感装置以及屏幕,如果不好好利用真的很浪费,系统支持各种屏幕手势操作,甚至还可以通过对外壳上肩键不同的按压方式,一键实现各类繁琐操作。 浮窗模式 游戏中可以使用浮窗,在系统界面同样可以,虽然需要第三方软件适配,但是主流的软件还是支持的。用不惯浮窗的用户可以选择操作区域更大的分屏,提供多种多任务界面让用户总能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操作方式。 自定义呼吸灯 机身背面的 ROG Logo 呼吸灯可以自定义为各种系统状态的提示光,打开智控中心—控制—选择系统光即可进行各种设置,我比较喜欢设置成打开游戏时亮灯。 除了机身背面的 ROG Logo 呼吸灯,ROG 5s 的正面上边框其实也隐藏有一枚 LED 呼吸灯,其实连这些都是可以自定义的,你可以设置成收到通知时呼吸灯闪烁,这样你在游戏过程中就可以不离开游戏而获取推送通知 。 自定义音量键 这项功能非常实用,它可以让你自定义音量实体键控制的范围,譬如你希望按下音量键仅仅控制游戏的音量大小,而不影响闹钟或者短信的铃声,这样提前设置好,就可以在游戏中随意调整而不影响日常生活的铃声。 双 WiFi 加速 这项功能可以同时使用 2.4G 和 5G WiFi,我家的 WiFi 正好有两个频段,可以同时连接,在较远房间也不容易出现网络卡住的情况。 一些细节 系统中甚至提供了口袋防误触这么细腻的功能;还考虑到不同季节玩游戏的体验,譬如这个手套模式就为冬天而生;无障碍功能更是让障碍人士也可以更轻松的使用手机,非常贴心。 续航:大电量,快回血 ROG 5s 配备了 6000mAh 大容量双电池,即便是长时间游戏也能应付,游戏几个小时完全无压力。 经常玩手游的玩家肯定对大部分手机的充电位置颇有微词,因为当你在双手捧着横屏手机时,机身一侧插着的充电线会干扰手的点按,而 ROG 5s 不同于常规手机,ROG 专门定制了侧边居中接口,一举解决此类问题。 随机附带的 65W 快充,实测半小时充满 75% 电量: 总结:目前的最终幻想,但并非最终 功能决定形态,ROG 5s 的外观设计为手游而优化,并且在细节上有了更多雕琢,将游戏文化铭刻在手机的外观之上,让玩家有了归属感,只是这种设计风格是否高级就见仁见智了。加之外设和按键映射起到了改变游戏操作质量的决定性作用,真正称得上硬核级。系统层面,大量的可定制功能,将游戏操控提升到量化的层面,同时将这种定制化的思路运用到日常功能中,成功将一个小众品类做成了能兼顾大众需求的设备,这一点在 ROG UI 的很多地方都有体现。 游戏手机早已过了探索形态的阶段,依托智能手机的生态,在电容屏的基础之上,为游戏增加外设成为了目前各大游戏手机厂商的基本共识,也许这就是目前对游戏手机想象的极限,但这并非游戏手机的最终幻想,未来,随着传感器技术的突破,游戏手机还将迎来变革,或许那时,已经不再叫做「游戏手机」……
华为推出首款电致变色手机!限量版P50 Pro涟漪云波
日前,搭载骁龙888 4G芯片的华为P50标准版正式开售,引发了一波不小的讨论。 根据华为商城官网显示,整个华为P50系列最为亮眼的配色版本,P50 Pro涟漪云波将在9月29日10:08限量开售,官网显示本次似乎仅开售了12GB+512GB的顶配版本,支持4G网络,售价7988元。据了解,华为P50 Pro共推出了5款配色,其中曜金黑、雪域白、可可茶金、拂晓粉四款配色都很好看,但只是常规的配色,而涟漪云波则非常与众不同,这是华为首次采用电致调光工艺,将蓝天下的湖水波纹呈现出来,整体效果非常梦幻。 其他方面,华为P50 Pro涟漪云波则与其他机型保持一致,正面是3D微曲的OLED曲面屏,居中打孔设计,开孔极小。6.58寸大小,分辨率2700X1228,支持120Hz刷新率,300Hz触摸采样率,像素密度450PPI。 背部则采用了万象双环设计,其中融入了四摄组合,主摄是5000万像色原色镜头、4000万像素原色黑白镜头,还有6400万像素潜望长焦镜头,支持3.5倍光学变焦及200倍数码变焦,另外就是13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 值得一提的是,首创了”全局式“图像信息复原系统摄影技术,还带来了超级主摄+超级变焦单元组合的原色双影像单元,令整体的拍照效果更上一层楼。 核心配置方面,华为P50 Pro采用骁龙888与海思麒麟9000芯片混搭,支持4G网络,机身内置4360mAh的电池,快充支持66W有线、50W无线。
消息称三星S22 Ultra可能被称为Note 22 Ultra S22+变为S22 Pro
IT之家 9月28日消息 据MSPoweruser报道,过去几周,关于即将推出的三星 Galaxy S22 Ultra 取代 Note 系列的传言一直在流传。现在爆料人士 @Chunvn8888 称,由于三星公司的新命名方案,Galaxy S22 Ultra 可能正式被称为 Galaxy Note 22 Ultra。 该消息人士称,三星正在考虑为即将推出的 Galaxy S22系列采用新的命名方案。随着新方案的实施,Galaxy S22+ 变成 S22 Pro,S22 Ultra变成Note 22 Ultra。虽然三星对新的命名方案还没有决定,它仍处于讨论阶段,但该人士预计三星公司将采用新的命名系统。 IT之家获悉,此前爆料显示,三星S22 Ultra将支持S Pen,也将有一个专门的笔槽。此外,S Pen将与 Galaxy S22 Ultra 智能手机捆绑销售。换句话说,三星 S22 Ultra 将很像Note系列,一些专家认为,此举背后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双手机战略,而更多地专注于折叠屏设备。因此,即使三星坚持旧的命名方案,该公司也有可能将 S22 Ultra 作为Note系列的替代品来推广。 另外爆料称,即将推出的三星Galaxy S22系列将采用Exynos 2200芯片,配备 AMD Mobile Radeon GPU,支持 RDNA2 图形。传言还称,它将配备后置三摄像头:一个 50MP 的主摄像头,一个超广角摄像头,以及一个3倍光学变焦的摄像头。Ultra版预计将提供一个108MP的主摄像头。其他功能包括120Hz显示屏,立体声扬声器,快速充电,无线充电,以及防水功能。 同时,即将推出的Galaxy S22 Ultra将支持45W的充电速度,预计将大大优于 Galaxy S21中使用的25W。不过45W的充电器肯定不是现有市场上最快的充电器,因为一些智能手机已经采用了最高120W快充充电。
任正非发话:要吸引“高鼻子”来中国,参加我们“杀猪”的战斗
刚刚,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一则由任正非签发的总裁办电子邮件,语言风趣且接地气,引来不少华为员工叫好。任正非称,要和“高鼻子”建立感情,吸引他们来中国工作,参加“杀猪”战斗。要招些会使“洋枪洋炮”的“高鼻子”进来,用三五年时间走向国际化,也可推荐给中国高校,肥沃国家土地。 任正非在文件中提到,公司处在战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要吸引全世界优秀人才为我所用,不要过分强调专业。绝大多数人科学素养都很好,只要他愿意,足够优秀,就可拿着“手术刀”参加我们“杀猪”的战斗,增加对这个事物的理解,就有可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于如何挖掘更多的人才,任正非也有办法。 他表示,要把北美研究所转成一个人才招聘所,去看看论文,去找找人才,喝喝咖啡。不仅是所长,各级专家都要参与进来,去和人家喝咖啡,在交流时产生共鸣,当然,各海外研究所都应如此。给他们一定授权,与人才的交际应酬费用可以像与客户交流一样报销。 此外,要对标当地的人才市场薪酬,对高级人才给出有足够吸引力的薪酬包。未来要胜利,必须招到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和国际接轨,这样才能吸引到最优秀人才。对高级人才的定薪,人力资源要深度介入,成立专门的高级人才定薪科,科员一定是高级别的、面对优秀人才敢于给出在当地人才市场有竞争力的offer。 最后,任正非提到,要和“高鼻子”建立感情,吸引“高鼻子”来中国工作。 海外研究所是以研究为主体,不是以产品开发为主体,对于一些从事产品开发的人才,要动员他们来中国工作。支持欧美一些优秀博士,来中国进入华为与中国高校联合的博士后工作站进行研究。也可以推荐给中国高校,肥沃国家土地。 任正非的讲话,引发不少华为员工热议,“希望越来越多的科学家,顶尖人才们加入到华为来”、“这几年我们的招聘一直在进步”、“又要研发输出了,动起来”、“加油,我一直坚信华为的辉煌可以重现”。 (作者丨市界 冯晨晨)
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可直接传输机密信息
基于量子信息高安全性的属性,全世界量子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者皆在争相突破该技术难题。 由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等多种通信模型相继问世,量子通信在安全通信领域迈出了革命性的一步。 图|量子通信(来源:Pixabay)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陈险峰团队与江西师范大学李渊华等人合作,在量子通信网络方面取得最新进展: 他们首次提出了一种远距离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并且在实验中证明了它的可行性。 该研究成果实现了基于时间-能量纠缠和和频的 15 用户量子安全直接通信(Quantum Secure DirectCommunication,QSDC)网络,该网络可使任意两个用户在 40 公里以上的光纤上完成量子安全直接通信,通信后的纠缠态保真度仍然大于 95% , 这对未来构建大规模的光纤量子网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9 月 14 日,相关论文以《 15 用户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A 15-user quantum secure direct communication network)为题发表在 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上。 图|相关论文(来源:Light Science &Applications) 由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博士戚展彤、黄义文担任共同第一作者,上海交通大学物理与天文学院教授陈险峰担任通讯作者,并且江西师范大学物理与通信电子学院教授李渊华也是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 图|陈险峰团队部分成员(来源:受访者) 纠缠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具备直接传输机密信息的特点,其缺陷同样也很明显,它无法同时区分四组编码纠缠状态,进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 曾在 2000 年,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龙桂鲁等人提出了量子安全直接通信协议,之后该协议相对简单的通信步骤又被提出,这一通信方法减少了潜在的安全漏洞,并提供了高的安全保证,保障了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和实用性。 在此背景下,该团队提出并实验实现了 15 个用户 QSDC 网络,通过构建量子网络来实现多用户互联,量子网络通信的安全由量子纠缠的性质得到保证,窃听者每一次只能在纠缠粒子体系中窃取一部分信息, 无法获取到纠缠光子对的全部状态, 从而保证了信息不泄露,可实现任意两个用户可以在量子网络中进行 QSDC 过程。 首次实现网络中15个用户之间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 如果任意两个用户想要直接通信,首先两个用户将共享 N 对由网络处理中心分发的时间-能量纠缠态,在检测量子纠缠信道完全安全后,双方规定四种贝尔态分别编码为 00,01,10 和 11 ,其中一个用户对自己持有的光子分别做四种幺正操作,来实现 40 公里编码过程,分别对应四种编码。 另外,需要与之通信的用户,可以通过和频这一非线性过程实现贝尔态测量来区分四个编码的贝尔态,完成信息解码,从而让每两个用户之间进行安全通信。 图|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示意图(来源: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网络处理中心将控制连接中五个子网和 15 个用户,通过产生单光子源并分到 30 个国际电信联盟通道中,利用时分复用和密集波分复用的方法,分发 15 对纠缠光子对,用户可以通过操作自己的波长通道,来实现与其他用户之间的 40 公里 QSDC 两步传输过程。 该研究成果最大的亮点是, 利用非线性频率转换的方法,通信过程中不需要经过后选择过程就可以同时区分四个贝尔态。 然而,该研究成果仍然局限于小型网络用户中,如果将来大规模量子网络通信可以规模化使用,则会有更大的应用价值。 量子通道可直接传输机密信息,防非法分子窃听 当谈及 “窃听” 时,人们更多想到的是知名电影《窃听风云》里的经典片段,然而电影中类的的情节很有可能就在发生在人们的身边。 图|商业窃听案例(来源:CCTV2 新闻视频截图) 随着高精尖技术的进一步突破,这些技术一旦被非法分子利用,用于商业诈骗,将会给人们带来极其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如何保证信息传递的安全性、隐蔽性至关重要,该研究成果的另一亮点便是保证 “信息通信安全”。 而 QSDC 信息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量子网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陈险峰向 DeepTech 表示:“在直接通信之前,我们会首先在网络中对 QSDC 进行第一步安全性检测,在确定可用于传输信息的量子信道安全后,再进行用户之间的安全通信过程。对此,我们团队在 QSDC 中实现了逐步传输过程,并估计了双方通信量子信道的安全容量。” 图|陈险峰团队实验图(来源:受访者) 在确认量子信道的安全性后,用户在通信网络中可靠地进行编码或解码操作、传递信息,他们可以根据“误码率”来判断量子信道中的安全传输容量。 如果安全传输容量低于安全阈值,通信就会立即终止,如果安全传输容量在阈值内,则进行第二步,用户间开始直接通信,这样这 15 个用户之间就可以安全地直接传输机密信息。 此外,QSDC 网络不仅可以提高量子通信的安全性,还可以提高其通信传输质量。量子网络通信的安全主要由量子纠缠的性质保证,一旦被不法分子窃听,窃听者每次只能窃取纠缠粒子体系的一部分, 得不到纠缠光子对的整体状态, 从而保证了信息不泄露。 在量子网络中,用户通过和频这一非线性过程来进行解码过程,误码率低,传输信息准确。 图|试验装置(来源: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在这项研究成果中,有四个亮点值得关注,一是在 15 个用户的量子纠缠网络中实现了 QSDC 过程,二是在网络中可以同时区分四组编码的正交纠缠状态,这无疑也增加了 QSDC 在纠缠网络中的推广应用,三是两两用户经过频率转换后的纠缠态保真度大于 95% ,四是在 QSDC 过程中,信息传输距离达到 40 公里。 该研究日后可能可以解决行业中的通信过程中的问题,简化信息传输步骤。 量子与 AI 相结合将进一步推动精密测量等成果的发展 在通信网络中,根据和频(Sum Frequency Generation,SFG)光子的产生速率,该团队可以在网络通信时实现更快的传输速率。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提高符合事件计数率,这就需要提高探测器的效率和性能。 除了测量中的噪声影响外,偏振调制器的调制速率和探测器的响应速度也会限制传输速率并增加偶然符合计数率。 “考虑到网络架构的总损耗,我们暂时将单光子调制的速率设置为 1 kHz,以观察调制结果。如果需要更好地提高传输速率,网络中可以根据产生的 SFG 光子的数量获得信息传输速率,通过提高器件的性能来达到更快的传输速率。” 陈险峰向 DeepTech 表示。 图|试验结果(来源: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 从整个行业角度来看,国家领导人在座谈会上强调:“ AI 是新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量子科技是当下备受瞩目的前沿技术领域。”如果两者可以融合发展,非常有可能碰撞出新火花,比如以深度学习框架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有望与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过程相结合。 伴随着量子信息等高科技的蓬勃发展,量子计算及通信领域,精确机算等方面的崭新成果也将会逐步融入人工智能的技术发展和应用中,该研究日后可能可以解决行业中的通信过程中的问题,简化信息传输步骤。 图|量子计算(来源:Pixabay) 另外,6G 领域也方兴未艾,8 月 19 日,韩国 LG 电子公司在露天的户外建筑之间进行了 6G 信号传输测试,传输距离超过 100 米。 6G 无线通信网络的使能技术、新方式的转变和未来研究方向也给 QSDC 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如果在 QSDC 网络中可以引入了新的 6G 性能指标和应用场景,例如提供全世界覆盖、增强的频谱、能源,更高的智能水平、弹性和安全性等,或许能将量子网络通信更好的推广并应用。 据悉,该团队目前已经在实验室证明了他们所提出的 QSDC 网络的可行性,该通信网络的规模化和商业化时间,完全就取决于研究经费和研究人力的投入。 因为热爱所以选择,专注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研究 选择科研,就等于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科研日常的困难与挫折接踵而来,面对诸多挑战李渊华经常问反问自己,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排除外界干扰一心一意专攻难题,坚信只要坚持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谈及缘何选择目前的科研方向时,李渊华告诉 DeepTech :“主要是基于热爱,其次是机遇。我最大的成就感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迎难而上最终登上科研高峰的时刻,每当我所涉及的科学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时,就觉得不仅为该科学领域做出了一份贡献,还将推动科学领域的发展与前进。” 图|李渊华(来源:受访者) 该团队下一步研究方向将会持续聚集于量子直接通信网络研究,同时将这一方案应用于量子隐形传态等实验中。 基于纠缠网络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还可以用于多个网络的互联,在网络结构中设置量子中继器,互联多个处于不同地域的网络,并应用基于级联和频和差频过程实现纠缠光子对频率转换,以实现大规模的量子安全直接通信网络。

版权所有 (C) 广州智会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粤ICP备20006386号

免责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如权利人发现存在误传其作品情形,请及时与本站联系。